首页 十六式太极拳拳谱

十六式太极拳拳谱

举报
开通vip

十六式太极拳拳谱十六式太极拳拳谱 1 目 录 (一) 起势 ……………………………………………… 3 (二) 左右野马分鬃 ……………………………………… 3 (三) 白鹤亮翅 ………………………………………… 5 (四) 左右搂膝拗步 …………………………………… 6 (五) 进步搬拦捶 ……………………………………… 8 (六) 如封似闭 ………………………………………… 9 (七) 单鞭 ……………………………………………… 9 (八) 手挥琵琶 ………………………………………… 10 第二段 ……………...

十六式太极拳拳谱
十六式太极拳拳谱 1 目 录 (一) 起势 ……………………………………………… 3 (二) 左右野马分鬃 ……………………………………… 3 (三) 白鹤亮翅 ………………………………………… 5 (四) 左右搂膝拗步 …………………………………… 6 (五) 进步搬拦捶 ……………………………………… 8 (六) 如封似闭 ………………………………………… 9 (七) 单鞭 ……………………………………………… 9 (八) 手挥琵琶 ………………………………………… 10 第二段 ………………………………………………… 11 (九) 倒卷肱 ………………………………………… 11 (十) 左右穿梭 ………………………………………… 12 (十一)海底针 ………………………………………… 14 (十二)闪通臂 ………………………………………… 14 (十三)云手 …………………………………………… 14 (十四)左右揽雀尾 ………………………………… 16 (十五)十字手 ……………………………………… 20 2 (十六)收势 ………………………………………… 21 四、十六式太极拳图解说明和学习要点 预备势(图1) 并步直立:两脚并拢,自然直立,头颈正直;身体放松,两手轻贴于大腿外侧;呼吸自然,眼平视前方(图1)。 (一)起势(图2—4) 1、左脚开步:左脚轻轻向左分开半步,与肩同宽(图2)。 图1 图2 图3 图4 2、双臂前举:两手前举至肩高,肘微垂,手心向下(图3)。 3、屈膝按掌:上体正直,两腿屈膝半蹲,两掌心向下,按 至腹前(图4)。 要点:沉肩、垂肘、松腰、屈膝,臀部不可凸出,重心落于两腿中间,两臂下落要与身体下蹲动作协调一致。 (二)左右野马分鬃(图5—13) 1、收脚抱球:上体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左脚收至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右臂收 3 于胸前,手心向下;左臂外旋,经体前向右划弧合于腹前,手心向上成抱球状;眼看右手(图5、 6)。 图5 图6 图7 图8 2、转身上步: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迈出,右脚蹬地(图7)。 3、弓步分掌:左腿前弓;左右手随转体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心斜向上,右手心向下;肘微屈;眼看左手(图8)。 4、跟步抱球:重心移向后腿,左脚尖翘起;身体左转,右腿屈膝以脚前掌蹬地,左脚以脚跟为轴向外碾转,左腿前弓;左臂内旋于胸前平屈,右臂外旋向左上划弧成抱球状;收右脚,脚尖点地;眼看左手(图9、10、11)。 图9 图10 图11 4 5、转身上步:右腿前迈,脚跟先着地,左腿蹬地(图12)。 6、弓步分掌:上体右转,右腿前弓成弓步;两手向右上、左下分开,右腕与肩同 高,肘微屈,手心斜向上;左手按于左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图 13)。 图12 图13 要点: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身体转动要与步法配合一致;弓步与分手动作的速度要均匀一致,两臂保持弧形;弓步时,两脚横向距离应保持在20厘米左右。 (三)白鹤亮翅(图14—17) 1、提脚抱球:身体微向右转,右臂内旋平屈于胸前;左臂外旋,左手向上划弧于腹前,成抱球状;眼看右手(图14、15)。 2、坐腿措手:左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重心移至左腿,两手摆到左前方(图6)。 3、虚步亮掌:上体再向右回转,先左转,右脚稍向前移成虚步;两手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停于左额前,手心向右后方;右手下按于右胯前,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前方(图17)。 图14 图15 5 图16 图17 要点:重心后移时,要以腰为轴带动左手上提和右手下按;虚步时,右腿膝要微屈,胸部不要挺出,两臂上下要保持半圆形。 (四)左右搂膝拗步(图18—26) 1、收脚举手:左手下落后向左后上方划弧至左肩外,手与耳同高,手心斜向上;右手由右下向上、向左划弧至胸前,手心斜向下;上体由右向左转,收右脚,脚尖点地;眼看左手(图18、19)。 2、出脚收手:右脚向右前迈出,脚跟先着地,左腿蹬地,左臂回曲自左耳旁(图20)。 3、弓步推掌:右腿前弓,身体右转成右弓步;左手经耳侧向前推出,指尖高与鼻平;右手向下由右膝前搂过下按于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图21)。 图18 图19 6 图20 图21 3、收脚举手:右脚蹬地,上体后坐,重心后移,右脚尖翘起;身体右转,左脚蹬地,右脚外摆,右腿前弓;右臂外旋向后上方划弧至右肩外侧,手心斜向上,左手向上、向右下划弧落于胸前,手心斜向下;收左脚,脚尖点地;眼看右手(图22、23、24)。 4、收手出脚:迈左脚,脚跟先着地,右腿蹬地,右手回曲自右耳旁(图25)。 5、弓步推掌:左腿前弓成弓步;右手经耳侧向前推出,左手向下由左膝前搂过按于左胯旁;眼看右手(图26)。 图22 图23 图24 图25 图26 7 要点:重心转换时,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要松腰松胯;推掌时要沉肩垂肘,与步法协调一致;弓步时,两脚跟的横向距离应保持在30厘米左右。 (五)进步搬拦捶(图27—32) 1、收脚掩手:上体后坐,重心后移,左脚尖翘起;身体左转,右腿屈膝蹬地,左脚以脚跟为轴外摆,左腿屈膝前弓,收右脚,脚尖点地;右拳变掌,臂内旋向下、左划弧至左胯前;左掌向前、右划弧至胸前;眼看左掌(图27、28)。 2、上步搬拳:右脚前迈,脚跟着地;右拳经胸前向前翻转撇出,拳心向上;左手下按于左胯旁,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拳(图29)。 图27 图28 图29 3、进步拦手:身体右转,左腿屈膝蹬地,右脚以脚跟为轴外摆,右腿屈膝前弓,重心前移,左脚前迈,脚跟着地;左手上提,臂内旋向右弧形拦出,右拳先下落,再向外翻转划弧至右腰旁,拳心向上;眼看左手(图30、31)。 4、弓步打捶:右腿蹬地,左腿前弓成弓步;右拳向前打出,拳眼翻转向上,高与胸平,左手附于右前臂内侧,掌心向右下;眼看右拳(图32)。 图30 图31 图32 要点:向前打拳时上体不可前俯,右肩随拳略向前引伸,沉肩垂肘,右拳不要握得太紧;弓步时,两脚跟横向距离10~15厘米。 8 (六)如封似闭(图33—37) 1、穿手翻掌:左手由右腕下向前伸出,右拳变掌,两手心翻转向上(图33、34)。 2、后坐翘脚:并分开回收;身体后坐, 左脚尖翘起;重心后移,眼看前方(图33、34、35)。 图33 图34 图35 3、弓步按推:两手在胸前翻掌,向下经腹前再向上、向前按推而出,腕部与肩平,手心斜向下,手指向上;左腿屈膝成左弓步;眼看前方(图36、37)。 要点:身体后坐时,上体不可后仰或凸臀前俯;两臂回收时,肩、肘部略向外松开,不要直着抽回;两掌按推时,两手间宽度不要超过两肩。 图36 图37 (七)单鞭(图38—41) 1、右转按掌:身体右转,右脚外摆,左脚内扣成右侧弓步;右手平摆至右侧,手心向外;左手松腕向下、向右划弧至胸前,手心向内;眼看左手(图38)。 2、收脚捏勾:重心移至右腿,收左脚,脚尖点地;右掌变勾手,左手划弧至右肩前;眼看左手(图39)。 3、转身上步:上体左转,左脚迈出,脚跟着地,右脚蹬地(图40)。 4、弓步推掌:左腿前弓,身体左转成左弓步;左臂内旋,左手翻掌向前推出,手心向前,手指与鼻平,肘微屈;眼看左手(图41)。 9 图38 图39 图40 图41 要点:上体保持正直,左手向外翻掌前推要与弓步动作协调一致;两肩下沉,右手勾尖向下,高与肩平,右肘部稍下垂,左肘尖与左膝上下相对。 (八)手挥琵琶(图42—44) 1、摆手跟步:重心前移,腰部松缩,微左转,右脚上半步;左掌向内、向下划弧至左胯前,右手变掌向内、向前平摆至体前,掌心向上;眼看右手。(图42) 2、坐腿带手:右脚落实,重心后移,左脚上半步;右掌屈肘回带,掌心转向左;左掌向外、向前上方划弧挑掌,掌心向右(图43)。 3、虚步挑抱:左脚跟着地,成左虚步两臂松沉屈肘合于胸前,右掌心与左肘相对;眼看左掌(图44)。 图42 图43 图44 10 要点:右脚提起时,脚跟先离地,然后将全脚提起;落步时先以脚前掌着地,随重心后移将全脚落实;虚步合手时两肩要松沉,两臂要有合劲;身体要保持自然平稳。 (九)倒卷肱(图45—52) 1、退步举手:上体右转,右手翻掌,下落经腹前向后上划弧平举,高与耳平,肘微屈,头随右手移动;左手翻掌,眼看左手;右腿屈蹲,左脚退步,脚前掌着地;右手屈 肘至右耳侧(图45、46、47)。 2、虚步前推:身体左转,左脚踏实,重心后移,右脚以脚掌为轴碾正成右虚步;右手经耳侧前推,掌心由内向前,手指向上;左臂屈肘回撤,手心向上至左肋外侧;眼看右手(图48)。 图45 图46 图47 图48 11 图49 图50 3、退步举手:上体左转,左手翻掌掌心向上后,下落经腹前再向后上划弧平举,高与耳齐,肘微屈;右手翻掌手心向上,眼看右手;左腿屈蹲,右脚退步,脚前掌着地;左手屈肘折至左耳侧(图49、50、51)。 4、虚步前推:与2解同,动作相反(图52)。 图51 图52 要点:退步时脚前掌先着地,然后全脚踏实,重心虚实转换清楚,身体不上下起伏。 (十)左右穿梭(图53—61) 1、转身抱球:上体右转,左脚内扣,重心移至左腿,右腿外旋提起再摆脚下落踏实,重心右移,收左脚,脚尖点地;右 臂内旋翻掌向上划弧平屈于右胸前,手心向下;左手向下、向右划弧至腹前,手心向上成抱球状;眼看右手(图53、54)。 2、弓步架推:左脚向左前迈出,脚跟着地,右腿蹬地,身体左转成左弓步;左手向上翻掌撑举于左额前,手心斜向上;右手向右下经胸前前推,指尖向上,高于鼻齐;眼看右手(图55、56)。 3、收脚抱球:身体后坐,左脚尖翘起,再内扣踏实,重心左移,右脚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两手在左胸前抱球;眼看左手(图57、58)。 12 图53 图54 图55 图53 图54 图55 图56 图 57 图 58 4、弓步架推:右脚前迈,脚跟先着地,左腿蹬地,身体右转,成右弓步;右手向上经前翻掌撑举于右额前,手心斜向上;左手先向左下再经胸前随身体右转前推,掌心向前,手指向上,指尖高与鼻齐;眼看左手(图59、60)。 图59 图60 要点:穿梭时向斜前方,上体不可前俯或倾斜;手撑举时要防止耸肩;手与步法协调一致。 13 (十一)海底针(图62—64) 1、跟步提轴:左脚跟进半步,重心移至左腿,右脚提起;上体左转,左手下落经体前向后、向上提轴至左肩耳旁,掌心向右;右手向前、向下划弧按至右膝上方;眼向前看(图61)。 2、虚步下插:上体向右转正,右脚前落,脚尖点地,成右虚步;左手由耳旁向前下斜插,掌心向右,指尖斜向下;右手向右下划弧按于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图62、63)。 图61 图62 图63 要点:身体先左转再右转,上体不可太前倾,避免低头弓腰和臀部凸起,右膝微屈。 (十二)闪通臂(图64—65) 1、立身前挑:上体立正,右脚收提,左腿屈膝支撑;左臂由下向前挑举至体前,虎口向上,指尖向前;右手向左、向上附于左小臂内侧,掌心向左,指尖斜向上;眼看前方(图64)。 2、弓步架推:右脚前迈,脚跟着地,左腿蹬地,右腿屈膝成弓步;左手由体前屈臂向上撑举至左额前上方,掌心斜向上;右手经胸前向前推掌;眼看右手(图65、66)。 图64 图65 图66 要点:上体要自然正直,腰、胯松沉;左臂不要完全伸直,背要伸展松落;推掌、举臂和弓腿动作要协调一致,弓步时两脚跟横向距离10~15厘米。 (十三)云手(图67—73) 1、弓步左云:上体左转,重心左移成左弓步;左手向左、向下落至左侧平举,手 14 心向下;右手向下、向左经腹前立圆云转至左肩前,手心斜向内;眼看左手(图67)。 2、并步右云:上体右转,重心右移,收左脚成小开立步;右手向右立圆云转至右侧时内旋翻掌成平举,掌心向下;左手下、向右立圆云转至右肩前,手心斜向内;眼看右手(图68、69)。 图67 图68 3、开步左云:上体左转,重心左移,右脚横跨一步,脚尖向前;左手由前向左立圆云转至左侧时内旋翻掌成平举,掌心向下;右手由前下向左立圆云转至左肩前,手心斜向内;眼看左手(图70、71)。 图69 图70 4、并步右云:上体右转,重心右移,收左脚成小开立步;右手经脸前向右立圆云转至身体右侧时内旋翻掌成平举,掌心向下;左手向下、向右经腹前立圆云转至右肩前,手心斜向内;眼看右手(图72、73)。 图71 图72 图73 15 要点:腰胯放松,重心不可忽高忽低或左右摇摆;上体转动要以腰脊为轴带动肩胸和两膀、两臂运动;两手云转过程要自然圆活、速度均匀,眼随手动;重心要稳,两脚依次踏实。 (十四)左右揽雀尾(图74—100) 右拦雀尾 : 1、收脚抱球:上体左转,重心左移,收右脚,脚尖点地;左臂内旋于胸前,右手下落,臂外旋收于腹前,两手成抱球状;眼看左手(图74、75)。 图74 图75 2、弓步前掤:上体右转,右脚前迈成右弓步;右臂向右前掤出成弓形,手心向内;左手按于左胯旁,手心向下;眼看右前臂(图76、77)。 图76 图77 图78 图79 图80 16 3、坐身下捋:身体微右转,右手前伸翻掌向下;左手翻掌向上由前向上、向前伸至右臂下方,上体左转,重心左移;两手下捋,向左后上划弧直至左手心斜向上,右臂平屈于胸前,手心向内;眼看左手(图78、79、80)。 4、弓步前挤:上体微右转,左臂屈肘折回,左手附于右腕内侧;上体右转,左腿屈膝成右弓步;双手向前挤出,右手心向内,左手心向前,两臂呈半圆形;眼看右手腕(图81、82)。 图81 图82 5、坐腿回按:右手心翻掌向下;左手向前、向左伸出,手心向下,两手左右分开与肩同宽;左腿屈膝,上体后坐,重心后移,右脚尖翘起;两手屈肘回按至胸前,手心向前下方;眼向前平视(图83、84)。 图83 图84 6、弓步前按:上势不停,重心前移成右弓步;两手向下、经腹前向前、向上按出;眼平视前方(图85、86)。 17 图85 图86 左拦雀尾 7、回身抱球:左腿屈膝,上体后坐,重心左移,右脚尖翘起;身体左转,右脚尖内扣,重心右移,收左脚,脚尖点地;左手向左划弧至左侧,两臂成侧平举,手心斜向外。右手向左屈臂平举于胸前,左手向右下划弧至右肋前成抱球状;眼看右手(图87、88、89)。 图87 图88 图89 8、弓步前掤:动作与2 相同,方向相反(图90、91)。 9、坐身下捋:动作与3相同,方向相反(图92、93、94)。 10、弓步前挤:动作与4 相同,方向相反(图95、96)。 11、坐腿回按:动作与5 相同,方向相反(图97、98)。 图90 图91 18 图92 图93 图94 图95 图96 图97 19 图98 图99 图100 12、弓步前按:动作与6相同,方向相反(图99、100)。 要点:分手、弓腿、松腰协调一致;前掤时两臂保持弧形;下捋时上体不后仰或前俯,臀部不可凸出;两臂下捋须随腰旋转,前脚要全脚掌着地;前挤时上体正直;回按时左腿须屈膝外撑,动作与含胸、缩胯协调一致。 (十五)十字手(图101—104) 1、弓步分掌:右腿屈膝,上体后坐,左脚尖内扣,向右转体;右手向右平摆划弧,两手成侧平举,掌心向前,肘微屈;右脚尖稍外摆成右侧弓步;眼看右手(图101、102)。 图101 图102 2、十字抱掌:重心左移,右脚尖内扣向左收回,两脚与肩同宽,两腿逐渐蹬直,成开立步;两手向下经腹前向上划弧交叉合抱于胸前,两臂撑圆,腕高与肩平,右手在外,成十字手,两手心向内;眼看前方(图103、104)。 要点:合抱时上体不可前俯;站起后保持中正,头微上顶,下颌稍向里收;两臂合抱时须圆满舒适,沉肩垂肘。 20 图103 图104 (十六)收势(图105—108) 1、两臂下落:两手向内翻掌,手心向下,向两旁分开至肩宽,两臂下落,停于身 体两侧;眼向前看(图105、106)。 2、并步还原:重心右移,左脚向右脚并拢,成并立步;眼看前方(图107、108)。 图105 图106 图107 图108 要点:两臂分开下落时周身放松,气沉丹田;并步时身体保持中正安舒,不可左右歪斜。 21
本文档为【十六式太极拳拳谱】,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3390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05KB
软件:Word
页数:27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1-30
浏览量: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