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学教育]湖南省2011唱歌教学竞赛课教学设计总汇

[中学教育]湖南省2011唱歌教学竞赛课教学设计总汇

举报
开通vip

[中学教育]湖南省2011唱歌教学竞赛课教学设计总汇[中学教育]湖南省2011唱歌教学竞赛课教学设计总汇 《咏鹅》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朱虹 单位:长沙市岳麓区博才卓越小学 指导老师:潘笛,岳麓区教研室; 刘云志,岳麓区科教小学。 教学年级: 二年级 教学内容:湘艺版本音乐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十课《咏鹅》 教材分析: 《咏鹅》是黄国群为唐代诗人骆宾王七岁时写的同名诗谱写的歌曲。它描写了儿童眼中的鹅的可爱形象,诗句充满了童趣。 全曲为四二拍子,五声宫调式,二段体结构。第一段曲调一开始就重复使用三个“do”音,紧接着一个四分休止符,将儿童发现鹅的惊喜和仔细观察鹅的神态...

[中学教育]湖南省2011唱歌教学竞赛课教学设计总汇
[中学教育]湖南省2011唱歌教学竞赛课教学设计总汇 《咏鹅》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朱虹 单位:长沙市岳麓区博才卓越小学 指导老师:潘笛,岳麓区教研室; 刘云志,岳麓区科教小学。 教学年级: 二年级 教学内容:湘艺版本音乐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十课《咏鹅》 教材分析: 《咏鹅》是黄国群为唐代诗人骆宾王七岁时写的同名诗谱写的歌曲。它描写了儿童眼中的鹅的可爱形象,诗句充满了童趣。 全曲为四二拍子,五声宫调式,二段体结构。第一段曲调一开始就重复使用三个“do”音,紧接着一个四分休止符,将儿童发现鹅的惊喜和仔细观察鹅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两乐段之间以模仿鹅的叫声来衔接,表现了儿童的顽皮、可爱。第二段一开始就提高了五度,曲调流畅,多在高音区回旋,充分表现了儿童看到美丽的大白鹅时兴奋、快乐的心情。 教学目标: 1. 学会用自然、轻柔、有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咏鹅》,感受歌曲中鹅可爱、悠闲自在的音乐形象。体会音乐与古典诗词完美结合的艺术感染力。 2. 能积极参与《咏鹅》的创编与表现,大胆地展示自我。 教学设计意图: 本课根据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爱模仿、以具象性思维为主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活动。 课堂以同学们感兴趣的方式——猜谜拉开序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接着出示了一幅以鹅为主角的图画,同学们很自然的联想到古诗《咏鹅》,并很快融入到诗歌的意境之中;视唱小游戏环节,选用了歌曲中三条稍难的旋律,以三只小鹅的可爱形象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模唱旋律,化难为易,为后阶段的歌曲学唱打好基础;新歌学唱在情境活动中层层递进,力求让学生用自然、优美、富于力度变化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最后的创编与表现环节,在引导创编动作的基础上再个别展示,然后师生一起融入歌曲的情境之中进行表演。(学具的运用别出心裁:用奖给学生的小红花戴在手腕上模仿鹅头,使鹅的形象更加生动)。 教学设计亮点: 本课的设计亮点总共有三个。 第一个亮点:本人是声乐硕士,声乐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语言与教态亲切活泼,深受学生喜爱。在唱歌课的教学过程中,能够用美妙的声音示范和引导学生用自然、优美、有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第二个亮点:整个教学过程贯穿在“咏鹅”的情境中完成。 第三个亮点:本课以小红花为道具,学习过程中以小红花奖励学生,在歌曲表现环节,引导学生将小红花戴在手腕上模仿鹅头上的红冠,使鹅的形象生动逼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自然、优美、富于力度变化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咏鹅》,表现歌曲中鹅可爱、悠闲自在的音乐形象和小朋友看到鹅时惊喜的情绪。 教学难点: 1.念白后接第二乐段演唱时的音准(因第二乐段比第一乐段的开头提高了5度,学生演唱时音准难把握)。 2. 能用优美的舞姿大胆参与歌曲《咏鹅》的创编与表现。 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小红花、鹅头饰、情景图画等。 教学过程: 一、猜谜小游戏 (课件出示谜语): 头戴红帽子, 身穿白袍子, 说话伸脖子, 走路摆架子。 师生交流谜底。 二、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黑板出示图片:游水的大白鹅、随风飘扬的柳枝、荷叶、荷花),同学们看到这幅图后,会想起哪一首古诗来呢,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古诗《咏鹅》。这首诗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骆宾王在他七岁时写下的,诗中描绘了鹅在水中游水嬉戏、悠闲自在的情景。 现在,就让我们有感情的朗颂诗歌《咏鹅》。 三、视唱小游戏 —— 鹅在唱什么, (出示小鹅唱歌的画面) 师:瞧~走来了一只可爱的小鹅,它在唱什么,请听琴(教师弹奏旋律1)。 $2$2$2$2$2$2$2$2$2$2$2$2$2$2$2$2 1 1 , 1 0 , 1 2 3 5 , 5 - ‖ 请大家用“lu”音来模仿它的歌声,跟琴来试试吧。 同学们要注意,小鹅的歌声中有一个休止符,要停顿一拍,我们再来试试。 (出示鹅姐姐唱歌的画面) 师:哇,鹅姐姐也来凑热闹了,听(教师弹奏旋律2),我们来唱唱鹅姐姐的歌吧。 $2$2$2$2$2$2$2$2$2$2$2 1 1 6 , 1 5 3 , 6 1 2 3 , 2 - ‖ 鹅姐姐的歌声很轻柔,你能用轻柔的声音再来模仿一次它的歌声吗, (出示鹅妹妹唱歌的画面) 师:咦,还有一只鹅妹妹,它又在唱什么(教师弹奏旋律3), $2$2$2$2$2 2 2 3 , 5 6 3 , 2 1 6 2 , 1 - ‖ 师:这三只会唱歌的鹅真可爱,我们把三条旋律一起唱唱。 四、学习歌曲 1. 听一听,想一想 ?有一位叫黄国群的叔叔,把《咏鹅》这首古诗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同学们听一听,想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老师范唱) 对,《咏鹅》这首歌的情绪是优美抒情的,抒发了歌唱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接下来,同学们再听一遍歌曲,听的时候数一数,《咏鹅》这首古诗在歌曲中出现了几次, 对,古诗在歌曲中出现了四次。 2.歌曲学唱 ?请同学们随着老师的琴声用“U”母音轻柔地模唱歌曲的旋律。 ?请同学们轻声跟老师学唱歌词。 ?接下来,老师用接龙唱的方式来考考大家,看看你们能不能接上老师的歌声。要注意音高和节奏。另外每一段结尾的音都不一样,同学们注意把音唱准。 ?请同学们随着老师的琴声,完整的唱一遍。边唱边想,怎样才能把歌曲唱的更好听。 3、歌曲处理 《咏鹅》这首歌的情绪是优美抒情的,前面两遍请同学们唱得优美一点,仿佛看见小鹅远远的游过来,在水中游来游去,声音轻轻的、柔柔的,看到鹅由远而近游过来,唱歌的声音也要由小渐渐加大;中间的念白声音要兴奋、跳跃一点;后面两遍声音要扬起来,表现出我们对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老师指挥)放伴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 五、创编与表现 1.动作创编 师:我们除了能用优美的歌声表现歌曲外,还能以舞蹈的方式来表现。同学们想想,鹅的体态有什么特征呢, 嘴巴扁扁的,脖子长长的、弯弯的;屁股翘翘的---学生模仿鹅的样子。 师:你能模仿一下它游水的动作吗, 它们游水时,红色的脚掌是怎样动的呢, „„„ 简单的几个动作,就把咏鹅这首歌曲形象的表现了出来。 2. 个别展示 老师请几位同学上来,和老师一起随着音乐扮演可爱的大白鹅。其他小朋友,请用你们最优美动听的声音来为我们演唱。 3. 情境创设 请四位同学来扮演柳枝、荷花,随音乐一起摆动,创设小池塘的情境。 请同学们把小红花戴在右手中指上,用手做出鹅头的形状,看上去就像真正的鹅头了。 4. 集体表现 美丽的小池塘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变成可爱的大白鹅,到水里游一游,用最漂亮的动作把大白鹅的优美姿态尽情都展示出来吧。 全班同学起立,跟着老师一起表演。(放音乐)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美妙的歌声,优美的舞姿,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课~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音乐综合课,它包括配画、读诗、唱歌、律动几部分内容。这一课我整体的教学思路是以“鹅”作为主题情境和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教学活动环环相扣,让学生在看、听、唱、演的过程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受,教学设计新颖又有特色。学生在玩乐中学习,并能自信的参与歌曲的表现。本课收到 了预期的效果。 第二乐段的开头比第一乐段提高了5度,学生演唱时容易跑调,通过多次试教以后,在两乐段之间的念白处,用充满惊喜与激情的情绪表现念白,使学生的整体情绪上扬,音准的难点迎刃而解。 《 苗家儿童庆丰收 》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高臻 单位:常德市武陵区卫门口小学 指导老师:车斌、詹艳娟 常德市武陵区卫门口小学 教学年级:二年级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第五单元《五十六朵花》第一课唱歌《苗家儿童庆丰收》 教材分析: $2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实验教科书音乐第四册第五单元《五十六朵花》中的一首歌曲。《苗家儿童庆丰收》是一首根据苗族芦笙调填词的儿童歌曲。这首歌曲表现了苗家儿童吹起芦笙、敲起铜鼓,欢庆丰收时的喜悦心情。歌曲旋律欢快、跳跃、流畅,节奏感较强,具有舞蹈性。歌曲具有苗族音乐的特点,五声羽调式。歌曲为三个乐句的一段体结构,每个乐句为四小节。第一乐句由6 5 6,6 5 3,和 6(5 3 5 ,2 5 3,构成。节奏具有我国民间欢庆节日锣$2鼓的特点。第二句在节奏上同第一乐句形成对比,紧凑的节奏使歌曲的情绪更加欢快。第三乐句是第二乐句的换尾重复,把结尾小节的“ 6”升高八度作为结束。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的演唱。 2(掌握“x x x”和“ x? x x x ?x x x?”两种节奏,感受歌曲三、四句的不同变化。 $2 3(通过简单的竹竿舞,调动学生参与艺术实践的积极性。 教学设计意图: 根据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应充分注意一、二年级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本教学设计主要采用了这样的理念,听赏领先:提供多次直观的听觉体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使学生走进音乐、享受音乐。游戏渗入:通过学生游戏,使他们从肢体、听觉方面进行节奏训练。 教学设计亮点: 1(在反复聆听中,感知旋律和节奏。 2(用纸筒模拟敲竹竿来练习xx x的节奏。 3(结合评价语突破难点附点节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学会歌曲的演唱。难点:附点节奏。 教学准备: 竹竿、纸筒、鼓、电子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节奏教学 1(初听歌曲,听情绪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一首苗家歌曲,一起来听听。 ?好听吗,听出来了吗,唱歌的小朋友的心情是怎样的, ?简要的了解芦笙、铜鼓。 2(播放第二遍歌曲,听节奏 ?听第二遍歌曲的同时,老师用鼓拍节奏。 ?请生回答是怎样的节奏,并上台来用鼓拍。 ?学生把腿当鼓面、把椅子当鼓边,用“xx x?xx x”的节奏拍一拍。 3(播放第三遍歌曲,练习节奏 ?出示竹竿,师生用竹竿合作示范“哒哒 哒”的节奏 ?学生用纸筒当竹竿敲“哒哒 哒”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利用评价语和有节奏的掌声解决歌曲难点节奏“x?x xx,xx x”$2 二、歌曲教学 1(老师唱前一句词,学生拍出后一句节奏。 2(师生交换,学生唱词,老师拍节奏。 3(师弹琴,学生完整自唱自拍前三句,师在学生演唱完后接唱后两个乐句的歌词。 4(师再次演唱后两个乐句,生说说有什么区别, 5(师弹琴,学生唱后两个乐句。 ?带低音处跺脚、高音处拍手的动作读一读。 ?解释“耶”字在这儿表示苗家儿童心里特别的开心,启发学生带着怎样的情绪演唱。 6(揭题并完整演唱。 ?完整演唱。 ?分组:左边唱、右边拍,最后两句齐唱。 ?女生唱、男生拍,最后两句齐唱。 三、参与活动 分两组敲竹竿,学生跟着老师随音乐自由学跳竹竿舞。 教学反思: 这首歌曲较为简单,在传统的歌曲教学中,低年级一般使用听唱法,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歌曲,这样学生的音乐听觉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地锻炼和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我紧紧围绕学生的音乐听觉思维,采用听、拍、敲、辨、唱的手段,引领学生学习歌曲。 在聆听中,每遍都带着目的去听。第一遍听情绪、第二遍听节奏、第三遍边听边练习用纸筒敲“xx x,xx x”的节奏。让同学们在听中,自然而然了解情绪、熟悉旋律和歌词。在拍腿和椅子边以及敲纸筒的游戏中体验 xx x的节奏。在辨别后两乐句的异同后,借助 跺脚和拍手的动作帮助同学们记忆低音处和高音处。最后在多种不同形式的演唱中,初步唱会歌曲。 不足之处:竹竿舞的组织有效性还需要改进。 《采山》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涂轩婧 单位:株洲市荷塘区桂花小学 指导老师:韦蓉 株洲市荷塘区教研室 教学年级: 三年级 教学内容:湘教版第五册第三课 教材分析: 《采山》这首歌曲欢快、活泼。歌曲的旋律大跳和级进音程的交替进行,节奏鲜明,紧凑,使歌曲具有朝气并富有动力感。歌中描述了山中的小朋友在蒙蒙小雨中去采山的愉快心情,表现了小朋友光着小脚丫采山时灵巧的身影,灵活的手指,采来蘑菇、木耳、野果、山菜,丰收的喜悦香甜在心的感受,连梦中都要笑出声来。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的导入,从游戏律动中熟悉旋律。 2(画旋律线的方式来了解旋律中音的高低。 3(能从声音、情绪、速度来学会处理歌曲。 4(能大胆地用歌声、律动等形式表现歌曲《采山》。 教学设计意图: 首先让学生模仿老师的声势动作,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层层梯进的声势动作环节,学生可以在律动中多次聆听歌曲,熟悉歌曲旋律。其次通过聆听歌曲师作画(画歌曲的旋律线),让学生大概了解音的高低,教唱时由师的身体律动,并且加入卡通图片(蘑菇、木耳„„)帮助学生背记歌词。 教学设计亮点: 学生都能参与到声势节奏的模仿当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能达到多次聆听歌曲的效果。根据旋律线的走向画出了像绵绵起伏的山峰,并贴上卡通的图片完成了一整幅画,帮助学生背记歌词。 教学重点难点: 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朝气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采山》。 能跟随歌曲的旋律一起律动。 教学生从声音、情绪、速度中来学会处理歌曲。 让学生看着老师画出的旋律线及卡片,背唱第一段歌词。 教学准备: 钢琴、课件、纸、笔、卡片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师:小朋友们,今天涂老师可高兴了,能和咱们班的小朋友一起共度音乐课的时光。咱们先来活动活动手脚吧。(声势动作) 教学生拍击节奏:X X | X X (哼唱旋律) 模仿得很棒,赶紧下来排好队,找到各自的好朋友吧。(第一横排的小朋友赶紧围成里圈,第二排的小朋友围一个外圈) 现在请和各自的好朋友面对面两两一组站好,相互配合,完成刚刚的动作。 师哼唱旋律,生律动。 师:我还想再加点花样进来,看好了。(右脚向右移一步) 用你们的右脚往右边移一步,找到一个新朋友。 继续移。(师哼唱旋律) 现在我们把自拍、对拍、拍腿的动作和刚学的动作一起加进来。 我还想再换个新花样,注意发生什么变化咯(小三步) 你们还记不记得之前做的什么动作吖,(自拍、对拍、拍腿的动作+小碎步) 完整地配着歌曲拍一遍。 二、学习歌曲 1(师画旋律线 师:咱们先坐下来休息片刻。瞧,老师这有张很大的纸呢,老师想用它来画幅画,画画的时候老师有个小习惯,喜欢一边音乐听一边画~ 小朋友看出来老师画的的是什么吖, 生:„„ 师:请小朋友拿出你们的小手指,跟着老师,画一画。 2(教唱歌曲 师:现在我唱一句,你们唱一句。(教唱2遍,让学生学会看手势演唱。第3遍跟琴唱) 3(介绍采山 师:我们唱的这首歌曲的歌名叫《采山》,小朋友们可能都不太了解什么是采山,尤其是城市的孩子们。在农村吖,特别是大山里的孩子,他们喜欢背着竹娄去山上采摘野果,采木耳、采蘑菇。这样的活动被称之为采山。 下面我们再来认真仔细聆听,孩子们都采到了什么宝贝 4、生边唱,师加入图片(蘑菇、脚丫、木耳„„) 师:请小朋友们说说采到的宝贝。(边唱师边画边贴) 5、完整背唱歌曲 师:能不看歌单的小朋友,我们就背着来唱一遍。(看画背唱) 教学反思: 《采山》这首歌曲欢快、活泼。所以一开始就由声势动作导入,让学生围成两个圈,里圈与外圈的同学面对面,两两合作,模仿老师的动作,根据层层梯进的声势动作变换设计环节,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能在多次的参与中聆听歌曲旋律并熟悉旋律。这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 我由作画为伏笔把学生引到学习歌曲中来,根据旋律线的走向画出了像绵绵起伏的山峰,让学生大概了解音的高低走向。并让学生唱出在大山之中采到的宝贝,教师贴上卡通的图片完成一整幅画,帮助学生背记歌词。在教唱中,进行歌曲处理时,我的情绪没有起到很好的渲染及带头作用,使学生很难进入到情境当中感受歌曲情感。如:教师肢体动作的幅度应该还要更加明显,让身体的律动去带动学生演唱时欢快、活泼的情绪,该渐强渐弱的地方一定要对比明显。还有就是要注重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更多的去关注他们,发现学生的问题 及时解决,而不要急着完成后面的教学任务。在环节连接与导入方面,教师语言还不够简练,不够连贯。 《采山》一课,还有不足的地方,希望在下次教学过程中,吸取经验,能更加完善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月圆曲》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邓艳 单位:株洲市荷塘区星光小学 指导老师:韦蓉 株洲市荷塘区教研室 教学年级: 三年级 教学内容:湘艺版教材第五册第十二课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是以夜为情景主题,从儿童的视角展现了美好而宁静的夜晚,通过简单的二声部演唱,体现出美妙的月夜情境。 教学目标: 1. 能用轻松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月圆曲》,体验其美妙的意境。 2. 尝试演唱歌曲中填充式的二声部,并感受两声部合唱的效果。 教学设计意图: 本课主要围绕月夜星空这样的情境进行教学,并且通过提醒同学们体会月夜里宝宝们睡得香,大家注意别把宝宝吵醒这一简单的要求来进行歌曲演唱,让学生不仅唱会歌曲还要唱好歌曲。通过分声部的练习,创设情境,即月亮姐姐和小星星们的演唱,巧妙地化解了二声部的难点教学。 教学设计亮点: 根据歌曲学习的需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尝试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把二声部演唱分开进行学习,进而巧妙结合,达到完美的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唱《月圆曲》。 难点:能用和谐的声音唱出歌曲中的二声部。 教学准备: 钢琴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月夜星空的图片,背景音乐《月圆曲》。 师:夜晚来临,小宝宝都进入了梦乡,请问小朋友们,妈妈是怎样哄宝宝睡觉的呀, 2(生带动作随乐曲动一动。 师:那咱们一起伴着美妙的音乐,学学妈妈来哄宝宝睡觉吧。小心别把宝宝吵醒了哦。(再次播放音乐,师引导生随着音乐的节拍,做拍宝宝的动作) 二、学习歌曲 1. 学习衬词。(学“星星”唱歌) ?学生带上动作模仿演唱 ?随师和“星星”一起唱唱。(教师手势指挥) 2(学习一声部。(学“月亮”姐姐唱歌) ?师范唱 ?用“u”音模唱歌曲 ?带歌词唱歌曲(师伴奏) ?生随乐齐唱一声部 3(二声部合唱 ?听合唱录音 ?区别星星和月亮的角色不同。 ?生初步参与二声部合唱 ?解决难点,处理声音 ?学生自由选择角色合唱 三、结束 在这丰富、动听的月夜交响曲之后,大家都安静地睡着了,只有那动人的月光还在放射着光芒~请同学们安静地走出教室,不要打搅他们的美梦哦~ 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的是创设情境的方式进行歌曲演唱教学,月夜星空的情境贯穿了整节课堂,孩子们完全融入到了宁静的夜晚当中,很快掌握了演唱的技巧,老师通过不断提醒同学们演唱时“别把睡觉的宝宝们吵醒了”,很好地解决了低年级学生演唱歌曲容易喊唱这一问题。三年级的孩子初步接触二声部的演唱,老师一开始就把合唱部分设计成月亮姐姐和小星星们的合作演唱,很巧妙地引导孩子们掌握好了二声部的合唱,学生们的合作很成功,真正既唱会了歌曲,又唱好了歌曲。 《小猫钓鱼》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向征 单位:株洲市九方小学 指导老师:王慧 株洲市石峰区教研中心 文岚 株洲市九方小学 教学年级:三年级 教学内容:湖南文艺出版社第五册第八课 教材分析: 《小猫钓鱼》是一首根据孩子们熟悉的童话故事改编的一首叙事歌曲。全曲充满了童趣,琅琅上口又益于表演。通过音乐童话剧的学唱和表演,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懂得:做任何事不能三心二意,一心一意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音乐童话剧是《音乐课程标准》新拓展的内容。它不同于其它根据歌词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而是利用相同的节奏、旋律填上不同的歌词让学生体验了不同的情绪与表现,体现了《音乐课程标准》中,运用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体验、表现歌曲,提高感受、鉴赏音乐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能够学会用轻松幽默的情绪、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小猫钓鱼》。 2(积极参与《小猫钓鱼》的表演,通过不同的表情、动作感受、体验音乐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 教学设计意图: 《小猫钓鱼》作为一首由童话改编的歌曲教学内容,不同于其他歌曲。既有情节内容,又有同一角色间的情绪变化与对比,还有不同角色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在设计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我设计了随音乐小博士律动形式导入课堂,让学生参与律动时体验:同一首歌曲,不同速度带给大家的不同体验与感受。教唱过程中,我通过多次欣赏、律动,体会歌曲情绪,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听熟并学会歌曲。唱会才能唱好,只有先让学生熟悉了、学会了,才能更好的表现歌曲,也为下节课的歌曲表演做好了准备。 教学设计亮点: 在解决教学难点时,我采用了启发、引导、讲解、带唱等多种巧妙的学生活动,让反复、枯燥的内容变得简单、高效。 教学重点: 能够学会用轻松幽默的情绪、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小猫钓鱼》。 教学难点: 通过不同的表情、动作,感受、体验音乐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 教学准备: 钢琴、头饰、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呢,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认识他吧~(课件播放音$2博士音频) 随音乐《郊游》律动,随着音乐的速度、情绪变化做不同动作感受音乐。(郊游路上——翻过小山坡——踮脚走过小河上的石头) 师:瞧~我们到哪了, 生:来到了美丽的小河边。(课件美丽小河边) 二、学唱第一乐段 1(初听全曲 师:听,在美丽的小河边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课件播放《小猫钓鱼》第一段音乐) 听完后提问:谁来说说, 师小结:在美丽的小河边,小猫一家正在钓鱼呢。可是,飞来了一只小蜻蜓,小花猫扔下钓竿抓蜻蜓去了。这个故事大家熟悉吗,今天听到的《小猫钓鱼》和我们平时听到的一样吗, 这种用音乐的形式表现的童话故事叫做音乐童话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好听的音乐童话剧——《小猫钓鱼》吧。(揭题《小猫钓鱼》) 2(再听全曲 师:让我们再来认识认识这只小花猫吧。(课件出示第一乐段曲谱) 刚才,我发现已经有同学小声的再唱了,想随着琴声一起学学吗, 3(教唱歌曲第一乐段 师:你觉得这个小花猫乖不乖呀,是个什么样的小花猫呢,用个什么词语来形容。(课件“调皮的小花猫”) 那你们觉得用什么声音来表现这只调皮的小猫呢, 生: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模仿我们刚才过小河边的石头,掂起脚尖,把字唱得有弹性些。 4(再唱第一乐段 唱后小结:同学们的演唱好极了,我好像真的看见了调皮的小猫呢~ 5(难点突破 师:你们觉得哪句最难唱, (1)难点一(课件出示曲谱) 1=F 2/4 0 6 ,7 0 0 6 ,7 0 0 6 ,7 7 7 6 ,5 4 3 2 ,1 — ,1 0 师:小花猫这时在想什么呢,为什么连着三个他丢呀。 生:犹豫,拿不定主意„„ 师:那我们的声音该怎么变化,表现这种犹豫的心情呢, 师引导:我们一起来模仿小猫的动作,小猫在想:我到底是丢,还是不丢呢,引导学生说出渐强。 (2)难点二(课件出示曲谱) 1=F 2/4 5 3 0 3 ,3 4 3 1 , 2 0 2 0 , 5 0 , 师:第一句大家会唱了吗,谁愿意唱给我们听听。 这是一只调皮的小猫,大家的声音还应该跳跃有弹性点,再来一次。 瞧,曲谱里有个调皮的音符在和大家捉迷藏呢,快找找,在哪,(课件出示前倚音)看老师手势一起唱一唱。加了这个前倚音让小花猫的形象更生动了。 听听老师演唱的“河里”这两个字,和你们唱的有什么不同呀~被什么音符给隔开了呢,(介绍休止符)那最后两小节也出现了休止符,谁愿意唱给大家听听呢, 让我们再来比较下一个乐句,相同吗,(课件出示第二乐句) 和前面的第一乐句相同吗,用同样的感觉唱唱吧~ 6(完整演唱第一乐段 师小结:同学们的演唱太棒~正因为大家注意了每一个小的细节,所以表现出来的小猫呀,活灵活现。 三、学唱歌曲第二乐段 1(情境表演 师:小花猫这么淘气,他的爸爸、妈妈会怎么样呀~ 生说说,并$2老师一起演一演。 师:那你们想不想听听猫妈妈和猫爸爸是怎么教育小猫的呀,(课件出示猫妈妈) 2(学唱第一乐句 (1)听 (2)模仿 (3)下滑音 3(学唱第二乐句 (1)听 (2)模仿 (3)下滑音 4(完整演唱第二乐段 四、学唱歌曲第三乐段 1(完整演唱第三乐段,体会歌曲情绪 2(表演 五、学唱歌曲第四乐段 1(完整演唱第四乐段,体会歌曲情绪 2(表演 六、整体展示 1(连贯表现整首歌曲 2(总结 师:愉快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相同的曲谱,配上不同的歌词却能演绎出完全不同风格、不同情绪的表演。音乐是美妙的,也是变幻莫测的,在今后的学习中期待着你们更加精彩的表现。 教学反思: 《小猫钓鱼》是一个孩子们非常熟悉的童话故事,但是用音乐的形式表现的《小猫钓鱼》肯定是第一次听。正是因为这首歌曲的这一特点,我用音乐小博士导入本节课随变换了不同速度的《郊游》律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体验并感受了相同音乐带给大家不同的音乐感受,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本节课的期待。 在歌曲学习之前注重学生的听觉体验,各乐段我都创设了一定的教学课堂情境,使学生更加容易把握歌曲情绪,使歌曲学唱变得不枯燥。完整学唱时,我非常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进行声音和情绪的指导。巧妙的设计学生活动,在解决教学难点时,我采用了启发、引导、讲解、带唱等多种方式,让反复、枯燥的内容变得简单、高效。利用情境进行歌曲处理,也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对每一次演唱后的指导还不够到位。 《拾豆豆》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汤雅棋 单位: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小学 指导老师:陈善冰、欧蓉 教学年级:三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小学音乐湘艺版修订教材第六册第二课《拾豆豆》 教材分析: 《拾豆豆》是一首由山西民歌改编的儿童歌曲,六声徵调式,一段体结构。它的旋律和山西的方言紧密结合,如:“,,”、“,,?”、“,(, ,,”,具有浓厚的民歌风格,歌曲活泼而富有情趣,以诙谐的音乐语言及民谣式的歌词,描绘了孩子们在田间拾豆豆时那顽皮而又朴实的形象。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山西民歌《拾豆豆》,感受山西民歌的地域风格和特点。 2.能在歌曲学习中参与音乐律动,能通过演唱、表情及肢体动作等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 教学设计意图(理念): 课标中对三年级音乐教学中演唱的要求是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或参与齐唱、合唱。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做简单评价。根据课标的这个要求,我为歌曲创设了一系列与拾豆豆有关的情境,通过儿歌、身势动作、学说方言等活动来感受体验歌曲,通过唱一唱、说一说、动一动等环节来学唱歌曲,并在最后加入了二声部的演唱,同过填充式和轮唱等方式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形式。让学生更充分地感受山西民歌的韵味,产生具体的审美体验,从而更生动地表现山西民歌,创造更多的美。 教学设计亮点: 1.通过儿歌导入、身势参与、方言渗透等手段,解决歌曲的重难点,学歌曲,唱韵味。 2.从歌词、曲调入手,抓住山西民歌的风格特点,引导学生把握并表现歌曲的音乐性。 3.为歌曲加入了填充式的二声部演唱和简单的轮唱,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形式,增强了歌曲的艺术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山西民歌的风格特点。 难点:能与人合作,用二声部填充式的演唱和轮唱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 CAI课件 、钢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秋天到,豆豆跳,丰收的季节真热闹。孩子们,在这收获的季节,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山西民歌。 $1__VE_ITEM__二(歌曲学唱 (一)感受山西民歌 1. 初听歌曲第一段 提问:听了歌曲,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绪, 2.复听歌曲 提问:歌曲中唱了哪些内容, 3(学山西儿歌 CAI出示 儿歌《拾豆豆》 ?情景互动(解决下滑音) 师:在坐的小朋友啊,都是老师最喜欢的胖丫丫俊妞妞,我叫你们的时候,你们可要答应哦~ 师生互动“胖丫丫~哎~” ?儿歌参与(解决节奏难点) 引导学生在在所有叠词出现的地方通过点头来参与。 ?身势参与(加强情感体验) 带领学生用秧歌中甩手绢的动作参与律动。 (邀请一位第一段表演得非常出色的学生上台来带着大家一起动。鼓 励大家想不同的动作,在固定的地方使用) $1__VE_ITEM__(三)学唱山西民歌 CAI出示歌谱《拾豆豆》 1.唱一唱 (熟悉歌曲) 歌曲教唱,师随时纠正演唱中发现的问题,体会山西民歌韵味,找出突显山西特色的乐句。 2.说一说 (在个别字处用方言演唱,加深对歌曲形象的理解) 通过听老师说、唱,发现旋律和方言的联系,从而了解乐句中曲调的特点。 3.动一动(师生互动演唱,用动作解决难点) 结合情境处理难点乐句,解决休止符、附点八分音符等问题,突破难点。着重处理“一拾拾了一兜兜”一句。 4(师生合作互动演唱二声部 在第三句进行轮唱。“过沟沟,拾豆豆,一拾拾了一兜兜。” ?师生合作演唱,老师加入填充式的合唱,和二声部轮唱。 ?学生分组合作合唱。 5.完整表现,师生互评 完整地呈现歌曲,首先让学生自己评价,不断完善演唱,再由老师评价、总结。 三、教师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拾豆豆》这首山西民歌,感受到了山西小朋友拾豆豆的快乐,更感受到了山西民歌独特的韵味儿。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可以自己去了解更多山西的民歌,了解更多关于山西的文化。 音乐在传承,快乐在传递,希望大家每天能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金豆豆。 教学反思: 《拾豆豆》是一首由山西民歌改编的儿童歌曲,六声徵调式,是较典型的起承转合一段体结构。它的旋律和山西的方言紧密结合,具有浓厚的民歌风格。歌曲活泼而富有情趣,以诙谐的音乐语言及民谣式的歌词,描绘了孩子们在田间拾豆豆时那顽皮、愉快而又朴实的形象。 音乐课标的学段目标中提到,三年级学生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参与——体验的教学模式,让孩子们以感受为主,始终在情境中去了解歌曲内容,感知音乐形象,努力做到以情带声,去表达歌曲的意境和快乐的心情。 课标指出:"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我为学生创设多种体验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形式,充分利用活泼的儿歌、生动的情景互动、俏皮的律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山西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的韵味儿。也体现了课标中要求的“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通过情境去解决下滑音、附点八分音符、休止符等等难点。以此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第一部分,我设计的是感受山西民歌,里面包括了听音乐和学儿歌两个部分,听音乐分成初听听情绪,复听听内容两个层次。因此在学儿歌的时候,我让孩子们在情境中体会歌曲的节奏特点,并通过读儿歌和用有山西秧歌特色的律动参与,让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获得了愉快的感受与体验。奥尔夫认为“原始的音乐决不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相互结合在一起的。”律动的加入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来加深这种山西民歌独有的节奏感。另一方面让学生在音乐和肢体表现中提高了音乐表现能力,也为后面更好的表现音 乐做铺垫。 第二部分,学唱环节,是在音乐的线条里,通过唱全曲、说方言、创情境三个步骤来体会山西民歌旋律的韵味儿。同样让学生在情境中不断地体验音乐特色,充分感受山西音乐的旋律特色,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在这里填充式的二声部演唱和简单的轮唱是一大亮点,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形式,增强了歌曲的艺术表现力。 这堂课的重点在于能够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山西民歌的风格特点。怎样唱出这个山西味儿是整堂课的关键,所以需要把前面每一个环节都落实到位。这样才能更好的加入轮唱等形式。 在我教学过程中,之前我大量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音频文件让学生感受音乐,通过后来的表现,我发现学生的感受并不到位,几处字头依然没有找到甩起来的感觉。后来为了更好的突出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我尽量用自己的范读和范唱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在需要强调的地方还配合小幅度的肢体动作,我发现这样的效果十分明显,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更有助于节奏感旋律感的加强。 律动的动作,我一开始选用几个动作虽然有很典型的山西韵味儿,但是比较复杂,学生的参与性不强,没有面向全体学生,大部分学生很难做出那个味道。所以后来改用很简单的模仿甩手绢儿花的绕一下手的动作,只加在需要强调的地方,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又强调了节奏的特点,也能大大提高学生记住歌词的效果,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对音乐的感知力。 《小骆驼》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胡诗丽 单位:衡阳市石鼓区角山中心校 指导老师:刘剑宝 肖光明 授课年级:三年级 教材版本:湖南文艺出版社 课 型: 唱歌课 教材分析: 歌曲《小骆驼》用朴实、口语化的歌词,生动描绘了小骆驼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坚定而乐观的小骆驼形象。全曲为六声羽调式和带扩充的一段体结构, 2/4拍子。歌曲以×0 ×0 ,×× ×0,×× ××,× ,,和×( ×,× , ,的节奏和乐句完全重复的手法,表现了小骆驼沙漠跋涉的疲惫和艰难,刻画了小骆驼坚强而乐观的性格。 教学目标: 1(认识八分休止符,感受八分休止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2(学会歌曲《小骆驼》,并能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 3(从歌曲中学习小骆驼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坚强而乐观的精神。 教学重点: 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骆驼》。 教学难点: 掌握歌曲中的八分休止符。 教学准备: CAI课件、歌单、脚印谱、打击乐器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用谜语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四腿长长脖子弯, 背上驮着两座山, 一次吃饱水和草, 几天不饿口不干, 驮着重担走沙漠,不怕烈日和风寒。(打一动物) 2(初听歌曲(课件播放《小骆驼》)。 二、沙漠中的脚印 1(听一听,认一认 看图片,听声音,找秘密。 (课件:一串骆驼的脚印,每个脚印上都有音符) 设问:你们知道吗,小骆驼的脚印里有秘密,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探索吧~ ?按顺序点击脚印上的音符。 ?介绍八分休止符(课件介绍八分休止符:模样圆又胖,坐着小横杠。歌中遇到我,小嘴快闭上。) ?师生用手指代替骆驼的左右脚在脚印谱上边走边唱。 ?跟琴齐唱脚印谱,并边唱边动动手指。 2/4 35 05? 32 10? 23 03 ?16 50?? (设计意图:通过脚印谱的游戏让学生轻松地学习八分休止符,为歌曲中八分休止符的掌握打下基础。) ?八分休止符的节奏练习: 2/4 ×O ×O ?×× ×O ?×× ×× ?X - ?? 2/4 ×× O× ?X - ?×× O× ?X - ?? (教师带领学生用手指在课桌上敲打节奏,边敲边读,此环节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八分休止符的时值,同时为后面歌曲的学习作好节奏铺垫。) 师:同学们真聪明,节奏敲的非常准确,不过也不要太大意了,小骆驼还想考考咱们呢! 2(走一走,唱一唱 ?出示歌曲第一二乐句曲谱,请学生看旋律找特点 。 ?学唱第一二乐句歌谱。 a、教师弹奏旋律,学生边哼唱边用手指敲打节奏。 b、教师指导学生边敲节奏边唱旋律。 ?依谱唱词。 a、教师伴奏,学生唱词。 b、引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边按节奏拍手边演唱。 c、部分学生加入打击乐器伴奏,其余学生拍手唱。 三、沙漠中的风沙 1(听一听,说一说 师:小骆驼一直不停地往前走。这时沙漠中发生了变化,你们听~(课件:播放沙漠风 暴的音响效果。) 师:谁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想像并回答。) 师:想一想,小骆驼遇到了风沙,是继续向前走还是退缩呢,(不怕困难,向前走。) 师:它的脚步会变得怎么样,(艰难、沉重) 2(学一学,走一走 (学习第三至六句乐句) 师:谁来学一学骆驼艰难的步伐~(请学生模仿) 师:大家一起来走一走。(集体模仿小骆驼一边走一边唱) (课件播放:2. 1| 2 — | 1. 6 |6 —| ) 走 啊走, 走啊走 师:是什么使得小骆驼遇到了风暴还往前走呢,(学生回答) 师:让我们来听听小骆驼的想法吧~ (课件播放:2 0 2 0 | 1 2 2 0 | 36 1 6 | 6 —| ) 前 面 有青 草, 前面有水 喝。 前 面 有歌 声, 前面有花 朵。 师:想一想这时候小骆驼的脚步会变成怎样呢,(学生讨论。) 3(走一走,唱一唱 师:我们也应该学习小骆驼。让我们沿着它的脚印去迎接风沙吧~ 播放录音,学生跟唱。第一遍随琴唱,第二遍拍手唱。 随琴集体演唱第三至六乐句。(全体起立,有表情地演唱) 四、沙漠中的绿洲 1(看一看,听一听 (学习第七乐句) 师:走着走着,突然眼前一亮。看,我们这是到了哪儿呀, (课件:播放沙漠的绿洲的图片。) 师:原来我们和小骆驼一起,不怕困难,不怕艰辛,终于走出了大沙漠,来到了一片绿洲。 小骆驼高兴得边走边晃动着脑袋,脖子上的驼铃摇得叮当直响,你们听~(课件播放最后一个乐句。) 2(走一走,唱一唱 (学习第八乐句) 师:我们也来学着小骆驼高兴的神情摇一摇头吧。 3(试一试,唱一唱 师:大家想一想,驼铃声的大小会发生变化吗,为什么呢, (学生说自己的处理方法,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现旋律的高低及力度的变化。)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通过学生的自我分析培养学生独立处理歌曲的能力) 师:绿洲中不但有清澈的水,美丽的花,还有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歌呢~我们听听吧~ 4(听一听,唱一唱 学生随教师的钢琴伴奏轻声的演唱歌曲。 介绍乐器并请学生用乐器伴奏唱。 有表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五、沙漠中的歌声 设问:小骆驼不怕困难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绿洲。在小骆驼身上你们学到了什么呢,(学生讨论) 六、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学生在歌声中离开教室。 《小骆驼》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夏 霖 单位:益阳市桃江县桃花江小学 指导老师:杨志军 桃江县教育局 安 员 桃花江小学 教学年级:三年级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湖南文艺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九课 教材分析: 歌曲《小骆驼》用朴实、口语化的歌词,生动描绘了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坚定而乐观的小骆驼形象。全曲以拍子、六声羽调式和带扩充的一段体结构写成。歌曲以×0 ×0 ,×××0,×× ××,× ,,和×( ×,× , ,节奏和乐句完全重复的手法,表现了沙漠跋涉的单调和艰难,刻画了小骆驼坚强而乐观的性格。歌曲结束句以×× 0×,× ,,节奏,描绘了清脆的驼铃声渐渐远去的情景,表达了小骆驼完成大沙漠艰苦的跋涉后,心中充满了快乐和自豪的情感。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积极参与到情景创设活动中;在学唱歌曲《小骆驼》的过程中,感受乐曲中的情绪变化,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习惯。 2(过程与方法:体验小骆驼沙漠跋涉过程中的心情和步伐;探究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达音乐作品。 3(知识与技能:感受八分休止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学习通过声音的控制来表达不同的情绪。 教学设计理念: 音乐教学必须体现音乐课程的审美体验价值。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音乐艺术净化心灵,启迪智慧等的作用,由此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小骆驼》这一课就是围绕这一教学理念进行设计的,根据三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征,首先通过创设有趣主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趣,具体表现在:?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边玩边学;?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 教学设计亮点: 在歌曲的学习过程中创设音乐情境 。通过“一只小骆驼的孤独跋涉”来体验歌曲的情绪变化,通过“两只小骆驼的结伴同行”来探究不同的演唱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音乐情境中体验到小骆驼跋涉中的情绪变化;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声音的控制。具体表现在八分休止符的停顿和各乐句的声音强弱方面。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受 1.八分休止符 ?听辨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小骆驼洛洛。现在洛洛马上就要开始它的沙漠之行了,出发之前,妈妈要送给它一个铃铛。请你们帮忙选选,哪个铃铛的声音更欢快、更活泼,更适合洛洛。 铃铛一:3 3 ,66 6 ,63 12| 3 —|| 铃铛二:30 3 0 | 66 6 0 | 63 12 | 3 — || 有休止符的让铃铛听起来更清脆,更欢快。 ?模唱 一起来模仿一下铃铛的声音。 2.聆听音乐 伴随着欢快的铃铛声,我们跟洛洛一起出发了。一边听音乐一边想一想,洛洛在沙漠中行走的步伐是怎样的, (时而欢快,时而沉重。) 3.表达感受 一边听音乐,一边来模仿洛洛变化的脚步。 二、学唱歌曲 1.创设音乐情境,分段教学 【情境一 :快乐出发】 洛洛轻松快乐地出发了。 30 3 0 | 66 6 0 | 63 12 | 3 - | 一 只 小骆驼 要过大沙 漠。 赶 路 不回头 一步一脚 窝。 【情境二 :艰辛跋涉】 遭遇风暴,脚步变得缓慢、疲惫。想到前方,脚步变得坚定、有力。 2. 1 | 2 — | 1. 6 | 6 — „„ 走 啊 走, 走 啊 走 【情境三 :高兴到达】 继续往前走,终于找到了绿洲。 33 33 |66 6 ,7. 6 |5 53 ,70 75,6—, 小骆驼呀小骆驼, 一 直 走 过了 大 沙 漠 【情境四 :渐渐远去】 洛洛结束了他的行程,踏上回家的路。他的身影越来越远,铃声也越来越小。 2.整体演唱 ?合伴奏音乐完整地演唱。 ?表现歌曲变化的情绪,也可结合肢体动作来表达。 三、艺术表现 1.创设音乐情境 洛洛回到沙漠以后,决定带他最好的朋友驮驮也去看看绿洲。于是,这回两只小骆驼结伴出发了。 【一齐出发】——齐唱 【中途掉队】——轮唱 【共同到达】——齐唱 【相继离去】——对唱 2. 二声部演唱 四、课堂小结 你们有什么话想对小骆驼讲吗, 洛洛和驮驮真是两只勇敢的小骆驼。老师也希望你们在学习上,在生活上都做一头坚强勇敢的小骆驼。 教学反思: “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是本课教法的宗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培养了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本节课运用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创设主题情境,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教学环境中获取知识,并且使学生在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形体艺术和语言艺术等方面都得到培养。课堂上,我力求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我与孩子们共同学习,共同表演,扮演了教学的指导者和学生活动的合作者双重角色。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还有待于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探讨、创新。 《大雨和小雨》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郑文芝 单位:株洲市天元区滨江小学 指导老师:尹向晖 株洲市天元区教研室 张涧欣 株洲市天元区滨江小学 教学年级: 四年级 教学内容:湘艺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课 教材分析: 《大雨和小雨》是一首短小易唱,音乐形象鲜明的儿童歌曲。全曲通过力度的变化表现大雨、小雨的不同音响,使学生初步感受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歌曲为一段体,共三个大乐句。 教学目标: 1.能识读音符并准确地读谱唱歌。 2.感受歌曲的力度变化,并用声音与声势表现力度的变化。 3.用卡农的方式表现歌曲的第一个大乐句。 教学设计意图: 本课的教学内容包括聆听歌曲,识谱唱歌和表现歌曲三个内容。整个教学设计以游戏与情境教学为主线,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唱会并唱好歌曲。通过和雨点跳舞的环节让学生感受歌曲的力度、乐句及弦律特征;用雨点音符让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由易到难地熟悉歌谱,最后完整地演唱歌谱;采取和雨点赛跑的方式让学生更简单地完成卡农演唱。每个环节的设置力求让孩子在快乐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表现音乐。 教学设计亮点: 本课的第一个环节“和雨点一起跳舞”是亮点之一。采取问好邀请舞伴、一起跳舞、道别答谢三个环节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歌曲的三个大乐句。同时采用大雨热情邀 请,小雨婉约应邀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体验力度的变化。其次,学生在跳舞游戏的同时,聆听乐曲并熟悉了旋律。 在识谱环节,引入6个雨点音符,然后将学生分6组,每组代表一个音符进行游戏。要求学生看到、听到本组音符,就迅速起立并唱出来。游戏从单音的听辨(第一乐句中的骨干乐句的分音听辨)到乐句的演唱再到整首歌曲的演唱,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歌谱的演唱。 教学重点难点: 识读歌谱。 教学准备: CAI课件,6个雨点音符。 教学过程: 一、和雨点一起跳舞(感受歌曲) 1.激趣导入 大雨和小雨进行相同节奏,不同力度的问候、跳舞与道别。 2.聆听并感受音乐,进行雨点的舞蹈。 和老师一起分角色跳舞。 学生听音乐,选舞伴跳舞。 二、和雨点一起唱歌(学唱歌曲) 1.和雨点音符玩游戏 听唱单个音符。 完成歌曲第二个乐句的雨点音符游戏。 2.完整演唱歌谱 慢速演唱歌谱。 稍快速度演唱歌谱。 划拍唱歌谱。 3.唱歌词 分AB组用不同的力度唱歌词。 感受第二个大乐句色彩的变化,并用声音表现出来。 三、和雨点一起赛跑 1(生唱一声部,师唱二声部,让学生感受卡农。 2(学生分组演唱二声部卡农。 3(完整演唱歌曲。(第一部分用卡农,后部分不变) 教学反思: “玩”是每个人的天性,让孩子在游戏中轻松高效地学习是本课的目标。因此我设计了和雨点跳舞,听唱雨点音符,和雨点赛跑三个游戏让学生完成歌曲的聆听感受、学唱及表现三个环节。一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特别是在一二个环节,孩子们玩得很开心。但是,怎样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就成了本课的难点。如在第一个环节中力度的控制,在自由找舞伴的环节,怎样让孩子活而不乱,这都需要老师的精心设计与教学过程中的灵活运用。在此课堂上,我也看到了自己在课堂驾驭能力上的一些欠缺。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我将继续进行探究,让自己成为孩子兴趣与快乐的引领者。 《采莲歌》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莫彩霞 单位:岳阳市君山区钱粮湖镇古月湖完小 指导教师:郑冷横 岳阳市教科院 教学年级:四年级 教学内容:自创歌曲 教材分析: 《采莲歌》是属于创作歌曲,由郑冷横老师作词作曲。歌曲节奏欢快,具有浓郁的湖南地方小调特色,题材来源于君山荷乡的地方文化,主要描述的是一群荷乡的伢妹子去采莲的愉快的心情。它分成采莲之前,采莲之际,采莲之后三个过程,将荷池的美景和采莲的乐趣描述的淋漓尽致。 教学目标: $1__VE_ITEM__1.能完整并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采莲歌》。 2.通过游戏的方式,更好地了解湖南民歌的演唱风格 3.能较好的掌握XX、XXX、XXXX的节奏类型。 教学设计意图: 为了更好地演唱《采莲歌》,我采用了以对唱和吆喝的游戏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以分组的形式将学生分成了荷花队和荷叶队,为了使整个课堂的教学气氛达到高潮,灵活运用了各种教学手段,使师生融为一体。 教学设计亮点: 情境教学,游戏互动,自主教唱,自主模唱。 教学重点难点: 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学会完整并有情绪地演唱《采莲歌》。 采莲过程中吆喝的对唱教学。 教学准备: 荷花、荷叶、多媒体课件、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唯美莲花视频,学生欣赏。(背景音乐《采莲歌》)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采莲。课件呈示《采莲歌》第一段歌词:采莲咯,采莲咯,风舞呀荷叶闪银光;采莲咯,采莲咯,映日呀荷花俏梳妆。 ?边跟老师做采莲动作边有节奏地读歌词(稍慢) ?加快速度再来一遍 ?在欢快的歌声当中一起采莲(音乐) ?荷花荷叶队对唱游戏(师生互动) 师:(采莲咯,采莲咯),荷叶队:(风舞呀荷叶闪银光)。 师:(采莲咯,采莲咯),荷花队:(映日呀荷花俏梳妆)。 二、歌曲教学 师:看着沿途的荷叶、荷花这么美,同学们都陶醉在清新的大自然了,忽然一阵微风吹来,你听“Lu”(教师范唱),出示课件,给出钢琴上的音。 ?3 lu (荷叶队) ?6 lu (荷花队) ?双音同时模唱lu的长音(荷叶队和荷花队) ?欢快的跳音3 6(荷叶队和荷花队一起) ?“采呀,采呀” 三、加入游戏的演唱 师:当伢妹子采莲采的正开心的时候,听到不远处有吆喝声,声音还在荷田里回荡呢,同学们听听~(出示课件)嗬喂~ 同学们也来个相同的回应怎么样,使声音传到最远的地方,谁来表现一下, 要求:1.不能扯着喉咙叫;2.不能仰着头,低头,下巴放下;3.气息唱到下半身;4.声音跟着老师手绕动的方向走(老师示范一遍)。 学生跟着老师唱一遍“嗬喂”“嗬喂”,双手向后挥动,绕半圆,提醒声音向后往上,顺着手的方向。 ?分荷叶荷花队,吆喝“采呀采呀”,“嗬喂” ?听辨“万亩呀荷田歌飞扬”,“万亩荷田歌飞扬”(分队听辨) ?旋律创编 提示:采呀,采呀,嗬喂 学生创编:“采呀0,采呀0,嗬嗬啰喂” ?听辨,学生自主教唱(教师纠正)“那个伢妹子采呀采莲啰,万亩荷田歌飞扬。” 四、师生完整的情境表演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周斌 单位:湘潭市雨湖区韶西逸夫小学 指导老师:刘慧 湘潭市雨湖区风车坪学校 教学年级:小学四年级 教学内容:湘艺版第八册教材 教材分析: 《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首以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真实故事为题材而创作的叙事歌曲,在民间分节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运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体单乐段结构,以一个精心锤炼、富于概括力的曲调配以多段歌词,曲调优美动听,又略带悲凉的色彩,感情容量较大,充分寄托了人们对抗日小英雄的哀思。 教学目标: 1(能用自认为恰当的方式演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2(能自主地运用速度、力度、音色的变化来表现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3(能积极主动与他人共同参与探究活动,并分享合作成功的快乐。 教学设计意图: 本模块教者试图通过引领、探究、表现三个环节的学习,引导学生尝试运用速度、力度以及音色的变化,表现同一旋律下不同歌词所表达的不同场景。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体性,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共同创意歌曲的表现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并在集体合作演唱表现中获得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提升学生音乐审美素养。 教学设计亮点: 1(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初步体验运用音乐中速度、力度、音色的变化来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 2(让学生自主探究设计表演方案,使学生在实践中分享合作成功的快乐。 3(鼓励学生对音乐的多维的独特见解,并大胆、自信地用歌声、语言、指挥等来表达。 教学重点难点: 能自主地运用速度、力度、音色的变化来表现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黑板、磁铁 教学过程: $1__VE_ITEM__一、引领: 1(导入(CAI课件出示歌谱)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唱会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是一首由六个段落构成的叙事性歌曲。(课件)请你们想想歌曲的每一个段落所表达的情境都是一样的吗, 2(初步感受 首先让我们来看歌曲的第一段。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离我们显得有些久远。那是在一个宁静的山村里,牛还在山坡上吃草„„(老师讲起故事的开头。) 老师是在用什么样的速度、力度和情绪在讲述故事的开头部分,(板书在出示的表格里)稍慢 轻轻地 娓娓道来 让我们就用这种稍慢的速度,轻轻地,娓娓道来的语气来演唱歌曲的第一段吧。 学生演唱歌曲的第一段,老师指挥。 评价:聆听你们的歌声仿佛把我带入到了那个遥远而宁静的山村。 3(范唱引领: (1)范唱 师:但是就在在九月十六的那天早上,鬼子的扫荡把山沟里原本宁静的生活给打破了。 当危机渐渐逼近时,老师范唱声起(激情演唱第三段)。 (2)比较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老师演唱的第三段和同学们演唱的第一段有什么变化,(板书:速度:稍快了一些,力度:加强了一些。) 为什么我会加快速度,加强力度呢,生答(板书:紧张的气氛。) (3)特殊乐句处理 “抓住了二小要他带路”,这一句的演唱在全段中有什么特殊处理吗,(速度慢下来)为什么要慢下来呢, (场景的变化需要,带有悬念式的疑问,因此把最后一句做了渐慢的处理。) (4)学生模仿 让我们就用中速稍快的速度、中强的力度来唱一唱歌曲的第三段。唱完后评价:从你们的歌声中老师已经听出了暗藏的危急渐渐逼近。 二、探究 1(CAI课件出示:分组探究学习内容。 2(布置分组学习任务和相关要求。 接下来请每个小组选派一名大家信任的同学担任组长,到老师这儿领取一张表格,完成两项工作。 第一步:集思广益 请组长带领本组同学选一个地方通过讨论集思广益,让同学们来当小导演设计“二小带路”和“二小牺牲”这两个段落的演唱速度、力度甚至音色的变化,表现不同的歌唱情绪和场景。 第二步:实践检验真知 请组长组织本组同学把你们设计的方案进行实践,唱一唱演一演,看看是否符合故事情节的发展,请各组选派一名同学在演唱过程中担任指挥的角色,指挥根据最后确定的设计方案进行指挥,同学们依照指挥的手势来演唱。 3(学生选择场地进行讨论和演唱体验。教师建议一组在教室外面走廊进行,并在学生中巡视指导。 三、表现 1(组长汇报设计的艺术表现方案。 2(选出指挥,组织组员唱一唱演一演,其他组学生听完后评价。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独特见解进行评价,并及时关注学生的声音,关注指挥与组员的合作等,并给与适当的指导。 四、小结 今天,同学们初步体验了运用速度、力度甚至音色的变化来表现同一旋律中不同歌词的演唱,大家做的非常出色。课后请同学们继续尝试把歌曲的第二段、第六段也运用自认为恰当的方法进行歌唱的艺术表现吧。 《萤火虫》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周银燕 单位:娄底市第一小学 指导老师:陈瑶泉 唐映红 娄底市第一小学 教学年级: 四年级 教学内容:湘艺版四年级下册第八课《月夜》中歌曲《萤火虫》 教材分析: 《萤火虫》是一首旋律清新明快、颇富儿童情趣的童谣歌曲。全曲为带补充终止的一段体结构,2/4拍子,商调式。歌曲的一二乐句以童谣式的歌词,富有民间韵律的曲调,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萤火虫提着灯笼匆匆回家的情景。三四乐句以变化重复的手法进行发展,旋律起伏,把儿童担心萤火虫的灯笼被大风吹灭的心情,描绘得惟妙惟肖。整首歌曲短小精悍,琅琅上口,情趣盎然。 教学目标: 1(能用明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萤火虫》,并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认识下滑音,能正确运用于演唱之中。 教学设计意图: 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天真可爱、富于幻想的童年情趣。 教学设计亮点: 根据歌曲的旋律特点,引导学生快乐地学。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演唱歌曲《萤火虫》,并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正确演唱下滑音记号。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美丽的夏夜,晶莹的星星在无际的天宇上闪烁着动人的光芒;蝈蝈、蟋蟀和没有睡觉的青蛙、知了,在草丛中、池塘边、树隙上轻轻唱着抒情的歌曲。听~萤火虫也在快乐地唱着。 (老师示范唱一遍,生再唱) 师:萤火虫也想听大家来唱一唱。但它有要求,在演唱的时候眉开眼笑轻轻唱,注意背也要挺直了哦。 小结评价:大家真棒,你们的快乐萤火虫也感受到了。 三、学习歌曲《萤火虫》 1(初听歌曲 师:蝈蝈、蟋蟀、 青蛙、知了,还在尽情地唱着,可萤火虫却急着干嘛去呢,请听歌曲《萤火虫》。 (播放音乐) 2(划旋律线 师:萤火虫急着干嘛去呀。哦。原来它正急着赶路回家呢。共分为四句,生动活泼的形象,特别富有情趣。请同学们看着曲谱,随着音乐默唱,和老师一起用魔法指划着旋律线来感受一下。(划旋律线) 师:萤火虫三三俩俩,忽前忽后,时高时低, 3(师范唱 师:旋律线此起彼伏,下面,认真听老师来给大家演唱一遍,请找出你觉得特别有意思的地方。 (师播放伴奏、示范演唱) 下滑音:向下滑唱。歌曲中加入了下滑音,好象萤火虫在快乐地飞舞,忽高忽低,从空中向下滑落,俏皮的追逐嬉戏着。下面我们跟琴唱一唱。第一处和第三处表现的是萤火虫的可爱,演唱时要加上甜蜜的笑脸和欢乐的情绪;第二处表现的是萤火虫赶路回家时的“急”,演唱时要夸张一些,速度适当放慢。(弹旋律唱词感受) $1__VE_ITEM__4( 用LA轻声的模唱 师:大家真棒,现在请用LA轻声的随老师的琴模唱,我弹一句你们唱一句 (重点讲后半拍起的那句:呀 ,急匆匆)。 5(填词唱曲 师弹唱前半句生接唱后半句(碰到不会唱的,停下来解决问题)。 换过来,生唱前半句师接后半句。 完整地演唱歌曲 6(情感处理 师:大家学得真快,但这四乐句还不够形象。(第一二乐句声音要明快活泼,富有弹性,第二乐句要注意休止符处的停顿,表现萤火虫急匆匆赶回家的情景;第三乐句的开始可用原速;第四乐句先慢后快,唱好休止处,用关心的口吻,表现儿童对萤火虫的关心和爱护。) 7(表演唱 唱两遍,第一遍分组演唱,一二乐句一个部分,三四乐句一个部分。第二遍一起来唱。 四、结语,下课~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情境美为核心,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上课时我将和学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一起学唱歌曲。尽量展现歌曲情境,体会天真活泼的音乐形象。 《茶马古道歌》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文秀芬 单位:长沙市芙蓉区大同第二小学 指导老师:冯路 教学年级: 五年级 教学内容:《茶马古道歌》 教材分析: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距今已有千百年,具有悠久的民族历史。如今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茶马古道歌》是一首简单的三声部合唱歌曲,主旋律朗朗上口,是典型的云南民歌。和声节奏鲜明,具有跳跃感。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向人们道出了茶马古道在云南境内的基本路线,以及马帮在狭窄险峻的古道上行走时积极乐观的精神,其来自大地与民间的质朴三部和声,呈现着深情的韵味,带给我们难以忘却的感动。 教学目标: 1(了解茶马古道相关文化,感受云南民歌风格。 2(运用和谐圆润的声音演唱《茶马古道歌》。 3(能用和谐的声音演唱三声部歌曲,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设计意图: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弘扬民族音乐。 教学设计亮点: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三部合唱 教学重点难点: 三声部合唱 教学准备: 钢琴、手鼓、课件 教学过程: $1__VE_ITEM__一、导入 今年暑假,文老师去云南采风,领略了云南的民俗风情,其中茶马古道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1__VE_ITEM__二、茶马古道简介 茶马古道有什么特点,(看图) 在云南的青山秀水和原野丛林之间,绵延着一条神秘的古道,千百年来,无数的马帮在这条狭窄的古道上默默行走,主要用以运送茶叶,这,就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茶马古道。(出示:茶马古道地形图) 茶马古道在云南境内经过了哪些地方呢,(中甸、丽江、大理„„) 三、新歌教学 1(声部教学 在人烟稀少寂静的山林里,马帮队伍发出的声音更显清晰,下面我们来学习两种音效,分别用人声模仿马的脚步声与茶叶驮在马背上闪动的声音。 声部1: 节奏出示:0 XXXX | 0 XXXX | 谁能用手鼓来敲击这个节奏呢, 加入音高用人声来模仿 0 5 2 3 3 | 0 5 2 3 3 | 阿 瓦 拉 瓦 阿 瓦 拉 瓦 “0”休止时双手拍腿,唱“阿瓦拉瓦”时双手打响指;(第一个“阿瓦拉瓦”弯腰表示声音弱,第二个“阿瓦拉瓦”身体伸直表示强) 声部2: 6 6 1 5 | 6 1 3 5 6 | 衣 吱 阿 衣 阿 吱 衣 哟 左右打响指各一拍,(右强左弱) 两声部合唱:先进声部1,看手势进声部2。 伴音乐来一遍(配合歌曲旋律声部参与)。 2(主旋律学习(声部3) 茶马古道因为神秘与险峻成为世界名胜,有一首《茶马古道歌》也远近闻名,你们听。 老师范唱,熟悉曲谱。 老师伴奏,先唱一遍曲子,提示学生把每小节的重音或者第一个音唱准;再唱第二遍,老师不再伴奏,老师只弹几个音,落实音准。 唱词,边唱词边分析,用说话般的语气告诉大家茶马古道的线路。虽然路途险峻,但也看到了“大理”的美景,品到了普洱茶香。 3(三部合唱 第一遍: 先进声部1,稳住了再进声部2,然后进声部3,鼓声加入。 第二遍:在原有的基础上,老师参与(点击课件,出示老师的图片,插入到歌单当中) $1__VE_ITEM__三、课堂小结 多声部的音乐交织在一起,谱成了一首饱满和谐动听的歌曲,回荡在蜿蜒绵长的茶马古道上,让我们沿着这条无限延长的道路,不断挖掘我们最具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 教学反思: 合唱是我们目前在音乐课堂上想要重点突破的唱歌教学内容,所以我尽量想在自然的状态下,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会歌曲,得到民族合唱音乐的艺术熏陶。 教学中,我以音乐新课标作为指导思想,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充分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首先通过了解神秘的茶马古道,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再用人声来模仿马的脚步声以及茶叶驼在马背上发出的声音,轻松解决了声部学习再引导学生运用和谐的声音来演唱。在教学中,我不断提醒学生要用心记住旋律,培养学生具有音乐的耳朵。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方式学习,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了合唱的魅力和云南民歌的独特韵律。 《花大姐》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涂 琼 单位:张家界市桑植县第二小学 指导老师:刘经祥 张家界市桑植县澧源镇第二小学 教学年级:五年级 教学内容:桑植民歌《花大姐》 教材分析: 这首民歌轻松、诙谐、有趣,完全以大山里每个月三至四次的赶集场面为原形背景。歌曲节奏由舒展到快,再到缓慢,将赶集路途中山里姑娘的那种喜悦、兴奋、期待、急切的行为与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桑植民歌的特点,对其产生一定的兴趣。 2.学会唱《花大姐》,在了解歌意的基础上,把握歌曲的特点,唱出自己的韵味。 教学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优美的桑植民歌世界里感受到特殊的音乐情趣,再在这种情趣的驱动下,走进歌曲由表及里的情味世界。 通以“乐学、审美、自主、创造”的学习方式,以特有的桑植民歌情趣“审美”为核心,加强学生对歌曲内容、形式、情感意境和审美体验,加强对桑植民歌旋律美和文化美的感受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本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综合运用欣赏、情景、示范、模唱等教学法,力争达到唱歌教学的高效目标。 教学设计亮点: 感受情趣时,用原生态唱法和最原始的伴奏方式(自己的身体律动与击掌声)来释放内心的自由与愉悦。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格”与“飞”的土话发音,以便靠近原生态风格。 歌曲节奏变化与音调突升的把握。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琴、歌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视频:?欣赏:刘赛参赛视频《桑植民歌串唱》。?了解:桑植民歌新闻报道。 2.简介刘赛及桑植民歌。 3.揭示课题:《花大姐》。 二、感受音乐,学唱歌曲 1.初步感知、了解歌意 ?播放视频:小声随唱,身体律动。 ?师生交流:(桑植民歌都是来源于生活,歌曲背景、内容,歌词的意思解释) 2.熟悉旋律,攻克重点 ?师弹唱,生跟唱。交流重点:符点音符、前倚音。 ?再弹唱。交流发现:全曲的整体结构与节奏。 3.结合歌词,感悟情趣 ?结合歌词边弹边教唱。交流感受:愉悦感受束缚。 ?用自己的身体律动与击掌声作伴奏,进行学唱。指导:其一,民腔中“格”“ 啥” “飞”的发音;其二,桑植民腔儿化音。 ?跟随伴音熟唱歌曲 三、加强体验,拓展延伸 1.在老师的提示下变奏对唱《花大姐》。 2.谈感受与收获。 《童声训练》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黎捷 单位:湘潭市岳塘区湘钢二校 指导老师:黄源芳 湘潭市教科院 教学年级: 五年级 教学内容:童声训练 教学目标: 1(体验感受基本发声技能。 2(初步了解声音是靠气息的控制,而不是靠喉咙的喊、挤发出。 教学设计意图: 本课是一堂纯声乐技能训练课,我以专业知识作为支撑,以呼吸为切入点,以发声训练为重点,旨在让音乐课堂重新回归“音乐”。 教学设计亮点: 专业技能训练生活化,让学生易于体验并理解接受。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体验声音与气息的关系。 教学准备: 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我们一起来唱一首大家都会的歌吧。 (生演唱) 师:„„你们想不想歌既唱得好听,嗓子又不觉得吃力呢,请你们跟我学。 二、基本呼吸训练 1(吸气:自然状态下吸气,口鼻打开,半打哈欠的状态下吸八分满。 八字要领:松肩、立腰、展胸、张肋 2(呼气:持续不断的发“咝”音,好像吹蜡烛的火苗,而又不让火苗左右晃动。 三、单音“呜”和“啊”的训练 “呜”母音训练要点:好像含着半口水一样,感觉声音像激光一样只有一束,弱而传得很远。 “啊”母音训练要点:半打哈欠的状态下吸气,用“喉咙接水”生活化场景启发学生。(想像一下我现在非常干渴,恰巧前边的岩洞上有甘甜的泉水缓缓滴落下来,于是„„) 四、母音旋律训练 $2 4/4 训练要点:(半音阶练唱,用树根深插在土壤里来形象化比喻唱高音) “呜”母音,利用学生的自然童声,寻找高位置。 “啊”母音,吸着唱,想着“哦”唱“啊”。 五、歌词练唱 1(自然朗读歌词。 2(用喊远处人的感觉读歌词。(有人说,歌唱时延长的说话,我是这样说的„„)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1__VE_ITEM__3( 带歌词唱。(坐凳子的一角,双脚平放,腰立起来。) $2 4/4 天 之 涯, 地 之 角, 知 交 半 零 落。 六、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刚刚用远处喊人的这种声音,你们会觉得很细很小,其实这种声音状态是可以推响的(教师示范)。经过一段时间科学地训练你们也可以做到,今天因为时间关系就上到这儿,下课~ 教学反思: 新课改之前,知识技能教学一直是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关注的重点。于是,人们把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的责任归结为是过分强调了知识技能,也因此,新课改提出了“淡化知识技能”的理念。“淡化技能训练并不是不要技能训练”,从唱歌课这个模块来看,发声练习这一重要技能训练环节基本被忽略,甚至有的老师在课堂上提都不敢提,结果是小学六年下来学生喜欢唱却不知如何唱,更多时候唱歌是以喊叫为主,以为声音大就是唱得好。这不仅不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也为以后学生能否平稳过渡变声期埋下隐患。 我认为,声乐知识技能在歌唱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不仅不能淡化,而且应该加强,更多地思考和探索如何在课堂中进行声乐技能训练,如何使声乐技能训练生活化、形象化,而易于、乐于被学生所接受。 《踏雪寻梅》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雷霓 单位:永州市新田县龙泉一小 指导老师:文亚华 新田县教育局 教学年级:五年级 教学内容:湘艺版第九册第11课 教材分析: 《踏雪寻梅》是一首短小精练、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歌曲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神情。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脖颈上的小铃声。歌曲中运用了强与弱、连音与断音、节奏等多种对比手法,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深刻地领悟和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目标: 1(了解作曲$2先生,能感知其艺术歌曲的风格; 2(学会演唱《踏雪寻梅》,能较准确地演唱歌曲的二声部,体会歌曲美好的意境,品味歌曲的风格韵味。 教学设计意图: 遵循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特别是以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重视音乐体验,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提供机会。以唱为主,把情贯穿始终,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与创造体验,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教学设计亮点: 二声部的加入。 教学重难点: 有表情的歌唱《踏雪寻梅》,体会歌曲情韵。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美妙音乐课,快乐在进行,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抒发一下快乐的感情。 二、发声练习 三、了解作曲$2先生及其作曲风格 师:刚才我们唱的这条发声练习其实是由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黄自先生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创作的歌曲《踏雪寻梅》里的一段旋律。 出示课件简单介绍作曲家黄自生平。 我们了解了作曲家黄自先生,接下来让我们在音乐中一起去《踏雪寻梅》吧~ 四、新歌教学 1(教师范唱歌曲。 2(找找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或是不理解的词。 “霁”:雪后放晴。“坝桥”:有扶手的石板桥。 3(出示歌谱,有韵味地朗读歌词。 4(师弹琴,学生跟琴用母音“la”模唱旋律。 5(随音乐轻声唱词。 师:好词、好句、好曲,真是忍不住想唱一唱歌词了。请同学们用最轻的声音跟着音乐来哼唱歌曲。 6(歌曲的演唱处理: ?音乐有了起伏,有了强弱才有灵魂,歌曲中出现了很多力度记号,大家看第一个出现的是„„ (歌曲开始有一个mp,要用中弱的力度以叙事性的口吻来演唱。) ?四个“响叮当”下面都有断音记号,要怎样唱,(短促跳跃,力度作渐强,表现驴儿由远走近的清脆的铃声。) ?“骑驴坝桥过”的“骑”轻巧地一带而过,强拍落在“驴”上。 ?“好花采得瓶供养”,休止的半拍好比深深地闻了花的香味,然后感叹地唱出“好”字。这句是歌曲的高潮,所以力度是强,感叹的抒发情感。 7(齐唱歌曲。 8(加入二声部旋律。 师:我刚才看到有的同学在唱歌的时候表情特别好,有的同学声音特别漂亮。在唱歌的时候,带上自己的感情,做到声情并茂,就能感动自己,感染他人。 五、小结 《踏雪寻梅》这首歌表现了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纯朴的生活情趣。雪映梅开是天景,踏雪寻梅是人趣。自古以来,人们不惧天寒地冻,不畏山高路远,去探问,去寻访。“踏”和“寻”也表现了主人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最后,让我们在一首跟《踏雪寻梅》风格相似的歌曲——李叔同的《春游》里来结束我们今天的新课。 《我跟阿爹拉骆驼》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胡俊 单位:永州市道县教师进修学校 指导老师:蒋育林 永州市教科院 教学年级: 五年级 教学内容:湘艺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课 教材分析: 《我跟阿爹拉骆驼》是一首具有浓郁新疆风格特点的少儿歌曲。曲调活泼风趣、生动形象,表达了边疆人民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体现了他们豁达、乐观的生活情趣。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活泼、富有情趣的声音演唱歌曲《我跟阿爹拉骆驼》。 2(能积极参与模仿、伴奏等音乐活动,体验歌曲小主人公“我”的乐观和快乐。 教学设计意图: 通过活动体验——节奏和发声练习,解决歌曲的难点乐句。通过聆听歌曲,体验歌曲的情绪唱会歌曲,在学习音乐记号的过程中运用音乐记号进行歌曲的处理并唱好歌曲。 教学设计亮点: 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解决歌曲难点,学会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学会用活泼、富有情趣的声音演唱歌曲《我跟阿爹拉骆驼》。 教学准备: 电子琴、铃鼓、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在我国西北地区有一个素有瓜果之乡之称的省份,大家知道是哪个省吗,(新疆)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新疆少儿歌曲《我跟阿爹拉骆驼》。 二、活动体验 1.熟悉歌曲节奏 (播放歌曲做背景音乐) 师:同学们,新疆有能歌善舞的民族,手鼓节奏是它典型的音乐节奏,请大家和老师一起随手鼓感受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 ?熟悉新疆音乐节奏特点,模仿铃鼓声。 ,,, ,,, ,,,,,, ,, 师:谁能用铃鼓声来模仿驼铃的声音, ?熟悉歌曲难点节奏,一边模仿骆驼的脚步一边用“当”来哼唱。 ,,, ,,, ,, ,,,, ,, 钢当当当当 钢当当 当 师:请同学们一边模仿骆驼的脚步一边用“当”来哼唱。 师:同学们,当送粮食的驼队在沙漠中越走越远的时候,音响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模仿一下驼铃声。(渐弱) 师:那么,当送粮的驼队在边防军叔叔越来越近的时候,音响又有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模仿一下驼铃声。(渐强 ) 师:请同学给老师一个V的手势,一起学学骆驼行进的步伐。 2. 愉快的歌唱 1= D - F ,,, ,| ,. ,,| , –|5 5 6 5 4 |3 3 4 2 || 啊 哈 啊 哈 啦啦啦 啦啦 啦啦啦 啦 钢当当 当当 钢当当 当 师:伴着驼铃声,让我们一起愉快的歌唱。因为快乐所以歌唱,请同学们给老师一张灿烂的笑脸。(用唱顿音的方法,要求声音短促富有弹性。) 三、学习歌曲《我跟阿爹拉骆驼》 1.播放歌曲,聆听感受 师:同学们,非常棒~让我们一起聆听歌曲《我跟阿爹拉骆驼》。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歌曲的速度和情绪。(中速、活泼富有情趣地) 2.学习歌词:学生跟节奏朗读歌词(提问:歌曲表达了什么,讨论) 师小结:《我跟阿爹拉骆驼》是一首具有浓郁新疆风格特点的少儿歌曲。曲调活泼风趣、生动形象,表达了边疆人民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体现了他们豁达、乐观的生活情趣。 3.学唱歌曲 ?再次聆听歌曲,随音乐轻声跟唱 ?随歌曲旋律跟唱乐句,教师教唱带音乐记号乐句 ?师生接龙唱 ?小组接唱 ?齐唱 4.音乐活动:歌曲抢唱——给力微笑 四、小结 教学反思: 反观教学,我认为有几点值得思考:1.在教唱中,学生音准出现问题时没有及时去纠正。2.歌曲的速度把握不够准确,应该由慢速到中速再到快速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使学生易于接受。 3.教学语言应该再精炼、流畅些,教学中出现了无效提问。4.音乐 知识点 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体育概论知识点下载名人传知识点免费下载线性代数知识点汇总下载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 应该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学习。5.在歌曲教学过程中,要养成学生良好的演唱习惯,在教学中应采用更多灵活有趣的教学方式。 《四季花雨》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苏宇霞 单位:岳阳市第二中学 指导老师:郑冷横 岳阳市教科院 教学年级:七年级 教学内容:歌曲《四季花雨》 歌曲分析: 歌曲《四季花雨》是郑冷横老师专门为初中生创作的一首校园歌曲,这首音乐作品节奏欢快、活泼、富有律动性;旋律流畅;音高起伏不大,很适合变声期的初中生演唱。 教学目标: 1.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从欢快的旋律中体会校园生活的乐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自主、自信地表达音乐感受,能与同学交流和分享音乐的体验。 3.知识与技能目标:用心感受音乐的美,并能用亲切的声音演唱出歌曲。 教学设计意图: 这首音乐作品是为初中生度身定制的,整首歌曲节奏活泼跳跃,歌词朗朗上口,学生一听就很容易接受。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这首歌曲并不难。难的就是表现作品。我想通过这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掌握简单的,随时可以用的表现音乐的方法,如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出音乐的节奏,变换线条或颜色表现作品的意境等等。 教学设计亮点: 设计律动游戏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难点: 准确地演唱歌曲并把握音乐的情绪,通过活动生动地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具,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5分钟) 播放《四季花雨》,带领学生有律动的进入教室。(事先教学生一些律动的动作,每人固定记一个,走进教室时一边走一边律动。到了座位上时,先不要坐下来,如还有音乐,学生可以在座位上摆任何pose,老师根据节奏回头看。) 提问: ?当学生坐好后,让学生谈感受。 音乐的风格:轻松、活泼。 ?为什么你会有这种感觉, 节奏跳跃、旋律明朗、速度较快。(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及其作用) 二、新课教学 1.听赏作品,并哼唱。(显示歌词) 提问:唱出或说出你最喜欢的一句。 如果是说出来的,就请其他同学唱,如果都唱不出来,老师教唱。 老师也有喜欢的句子:如果校门,校门是一面镜子,可记住许多顽皮的脸(将节奏型密集的乐句提出来,教学生反复唱) 2.跟着音响,学唱一边。 这首歌有A、B两段,A段重复的次数较多,学生多听几遍就会了。B段在整首曲子当中是升华部分,而且只重复了两次,因此老师要多教唱几遍。跟CD教唱或跟琴教唱,学生会觉得很枯燥,老师通过教同学们玩游戏,在游戏中学会这一个部分(两段歌词)。 3(跟着伴奏,试唱一边。 演唱前强调作品的音乐特点,引导学生用有弹性的、轻快的声音将音乐的跳跃感唱出来。 三、拓展教学 1(A段音乐演唱时,创编律动游戏,一边唱一边玩。先是一个人熟悉,再是同座或同伴(两个)之间。 2(因为时间关系,B段游戏我们就用刚才学过的律动。 3(将A、B段连起来,请5—10个同学上台,一边唱一边律动。 四、总结 问同学们这节课的感受,以及我们今天学的内容是什么。 结束语: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童年已经离我们远去。当我们在感怀童年时光易逝时,音乐家们用他们的笔将我们童年的美好与欢笑刻在了音乐里。每当我们唱起这些歌时,记忆中那些鲜活的笑脸翩跹而至,永远温暖我们的心田。 教学反思: 刚开学,学校里要求音乐老师在自己所教的班级里开展“课前一支歌”的活动,这是一件很不错的事。但是课前孩子们唱什么呢,老师们最近一直在感慨:现在适合中学生演唱的校园歌曲是越来越少了。我不这么认为,适合中学生演唱的歌曲其实有许多,只是我们没有找到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孩子记住那些优秀的歌曲。一味的采用发声练习——唱谱子——唱歌词——反复唱的老办法将这些歌曲填鸭式地灌输到他们的脑子里,只会让他们觉得索然无味。我最记得我上小学 一年级 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加减练习题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练习题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的第一堂音乐课,音乐老师教我们唱一首《丢手绢》的歌。这是一首律动感很强的歌曲,而且歌词也很简单,用琴带两三遍我们就学会了。可是为了加深我们的印象,音乐老师让我们围坐在教室里,找来一块小手绢,教我们玩了一个丢手绢的游戏。一边唱一边玩,在我们的欢笑中老师将这首儿歌所表达的意境输入到了我们的脑子里,三十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忆犹新。 《四季花雨》是一首回忆童年,回忆以前的校园生活的歌曲,歌词、旋律朗朗上口。对于孩子们来说学唱这首歌不是难事,难的是让他们记在脑子里,并且能运用到平时的校园生活的当中去,所以我在教学生唱会这首歌之后,用了一些简单的、适合在教室内开展的小游戏,并将音乐贯穿其中,让学生们在游戏中掌握音乐的律动。我想不管过去多少年,只要他们再次玩起这些游戏,他们的脑海里一定又会浮现出这首歌曲来。 《乡村花园》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盛英 单位:益阳市赫山中学 指导老师:李敏 陈腾芳 教学年级: 七年级 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环球之旅》 教学目标: 通过歌唱《乡村花园》,学习分析和处理歌曲,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培养学生的唱歌能力。 教学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写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乡村花园》是《欧洲漫游》的一部分,是一首英格兰民歌。通过学习歌唱《乡村花园》体会歌曲天真活泼而风趣的基本情绪,了解英格兰的音乐文化,从而开拓学生们的审美 视野,认识欧洲各民族的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教学设计亮点: 1(这是一堂唱歌教学片段课,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打比方、做比较、教师示范、游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歌曲情绪,掌握音乐结构,达到用欢快高兴的心情唱好歌曲。 2(强调正确的发声方法,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3(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实践为主,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感受。 教学设计思路: 本堂课为唱歌教学的第二课时,重点在于学生唱好《乡村花园》这首歌曲。教师通过学生反复学唱,及时解决歌唱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把握四四拍子的强弱对比;处理好弱起小结的换气和轻重变化;掌握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歌曲的能力,从而能更好的表现歌曲意境,唱好歌曲。 教学目标: 学习分析和处理歌曲,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培养良好的唱歌能力。 教学难点: 附点八分音符和弱起小节的掌握; 教学重点: 用活泼而欢快的情绪唱好歌曲。 教学准备: 钢琴、歌谱、多媒体图片 教学时间: 第二课时(共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聆听歌曲,小声哼唱。 提问: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歌曲是多少拍子,4/4拍的强弱关系还记得吗, 二、学唱歌曲 1(唱歌之前先做做发声准备: 5 4 3 2 | 1 — — —|? 女:yi yi 男:na na 2(随琴歌唱《乡村花园》第一段。 3(练习第三乐句。 刚才歌唱时有个乐句还要唱得轻快跳跃一点,是哪个乐句,(第三个乐句)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乐句有许多附点八分音符)连续的附点八分音符给我们的感觉是轻快跳跃,有弹性的。这样的乐曲还有很多,比方说同学们熟悉的动画片机器猫的主题曲,(如果我有机器猫,变大变小变漂亮„„) 4(教师示范,女生唱一遍第三乐句的旋律,男生唱一遍歌词。 5(齐唱第三、四乐句。 6(练习第四乐句的弱起小节 教师唱第四乐句,同学们对比刚才的歌唱老师哪些词语唱得较轻,(学生听后回答) 之前我们学过4/4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4拍,强弱关系是强 弱 次强 弱,这几个词语的音符都在每小节的第四拍上,第四拍是强拍还是弱拍,(弱拍)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叫做弱起小节。这几个词语我们要唱得稍弱。(学生跟老师指挥唱两遍) 7(请一组女同学唱第三乐句,一组男同学唱第四乐句。 8(练习第一和第二个乐句。 在歌曲中还有没有这样的弱起小节,(第一和第二个乐句)对了,唱到这两个地方的时候不仅要弱唱,而且在唱前要注意唤气(教师示范,学生学唱) 我们还发现这两个乐句的旋律有什么关系,(完全重复)唱两个旋律相同的乐句时,强弱要唱得一样呢,还是要有点变化,你觉得怎样唱最好,(请同学范唱,同学们再唱一遍) 9(女生唱第一乐句,男生唱第二乐句,齐唱三四乐句。 (带着轻松欢乐的心情歌唱,随音乐摆动你的身体,第四乐句随音乐拍手) 10(请一组同学唱一唱,其他同学当评委,听完后请评委举手亮分。(还要注意情绪是欢乐活泼的) 11(随音乐教师指挥齐唱歌曲。 三、小结 唱完这首《乡村花园》后你的心情是不是很轻松愉快,以后有机会同学们可以多听听这种乡村民歌,它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异域风情。 教学反思: 在这堂课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让我感受颇深: 一、教师要非常熟悉和唱好所教歌曲。 教唱歌曲之前首先教师对歌曲必须非常熟悉。教师对歌曲应多听多唱,反复琢磨歌曲的难点和重点。通过分析歌曲,确立好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重点、难点等等。如果教师能够用美妙的歌声把歌曲展示给学生,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知道怎样把歌曲唱好。老师把歌曲唱好了,不但是熟悉教学内容的关键,而且在教唱过程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更加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歌唱实践中融入音乐知识。 要把歌曲唱好,音乐知识是一定要掌握的。但是如果单单把音乐知识拿出来对学生进行讲解,学生会觉得很枯燥,也不能更好的理解。我在这堂课中涉及了附点八分音符、弱起小节、四四拍的强弱的音乐知识,都是放在歌唱实践中完成的。采取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可以是画图的方式;可以是打比方的方式;也可以是作比较的方式等等。这样,学生在反复歌唱中掌握了音乐知识,掌握了歌唱的方法,也就能够把歌曲唱好了。 三、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在这堂唱歌课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去思考和解决。 1(选择什么歌曲教唱 唱歌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乐感和音乐文化素养。选择一首学生们喜欢并适合初中生歌唱的歌曲是上好唱歌课的前提条件。怎样来选择歌曲,我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不放弃选择教材上的歌曲。其次,挑选适合中学生唱的课外歌曲。这个范围就非常广泛,可以是流 行歌曲;可以是校园歌曲;可以是感恩歌曲;还可以是国内外的民歌。 2(建立学生良好的唱歌习惯 中学阶段正是处在学生的变声期,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是学生唱好歌的基础。有些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还带有小学时唱歌喊唱的习惯,在齐唱时只求突出个人声音,不善于聆听周围同学的歌唱,不能达到声音和协统一的目的。我在教学过程中一是强调学生不要喊唱;二是要求学生学会聆听,要边唱边听,还要先听后评价,在懂得聆听后找到好的歌唱习惯。 3(小组合作与展示 进入中学阶段学生们比较爱面子,在音乐课堂上学生都不愿意站起来回答问题和展示。以前常会遇到一个问题提出来全班没有一个人搭理你,课堂冷场的尴尬局面。建立小组后,在课堂上多以小组形式参与教学活动,比方说在《乡村花园》这堂课中我就运用了小组合作与展示的形式,练唱中采取小组唱,其他小组当评委;小组间进行轮唱;分段分小组唱;小组间相互对比唱等等形式。然后对小组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和肯定,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大有提高。 《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牛金伟 单位: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指导老师:吴朝晖 周素梅 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教学年级:八年级 教学内容:湘艺版初中二年级第二课真情的呼唤《让世界充满爱》 教材分析: 《让世界充满爱》是一部由著名音乐人郭峰作曲的,献给1986年“国际和平年”的组歌,由主题相关联的三首歌曲组成,该作品是一部规模不大,但寓意深刻、气势宏大的作品。该作品借鉴了国际流行乐坛的成功经验,是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第一部表现世界性重大题材的作品。教材中选用了第二首,其音乐为典型的ABA’三部曲,A部温馨抒情,B部在音乐情绪上与A形成鲜明对比,最后四个乐句再现A部。歌曲为慢板,自然大调式。 “组歌”多乐章的声乐套曲。包括齐唱、对唱、重唱、合唱以及朗诵等形式,常用乐队伴奏。注重充分发挥各乐章的特点,因此各段更具有独立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在歌曲的浓郁氛围中感受歌曲的情绪、风格。 2.能够大胆地参与歌曲演唱,并准确地表达音乐中的情感。 3.能在表演活动中大胆的展现自我,团队合作,深情的表演作品。 教学设计意图: 通过歌曲的演唱和画面的欣赏,使学生感受音乐与心灵的沟通;在学唱歌曲的过程通过分析、讨论、体验,使学生意识到各音乐要素在表现歌曲内在感情上的作用,在以后的歌唱中,对音乐要素能自己进行分析,合理地处理歌曲。 教学设计亮点: 运用EEPO(有效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 教学重点: 了解《让世界充满爱》的曲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在歌曲的浓郁氛围中感受歌曲的情绪、风格,学会歌曲。 以真挚、热烈的感情及自己喜爱的方式演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教学难点: 让学生能够大胆参与歌曲演唱,并准确地表达音乐中的情感,通过对“爱”的主题的搜集、整理、探究,提升对关爱的认识,培养善于与人相处,与人共事,与人合作的精神,发现自己身边及社会上需要关爱的人,珍惜自己所拥有的。 教学过程: 课型形态: 平台互动、要素组合 课时形态: 20分钟小课 反思内容 T 关键项 方法 策略(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与评 价 一、课前11(老师根据学生的座次及声音特点,把全班同1(分单元组(让 准备(组分学分成四个大组:请各团队选出组长、组名。(老学生学会关注、 建单元钟 师提示学生把自己大组的组名记录在板卡上方倾听、分工以及 组以及的中央位置。) 合作从而共同完 约定的2(设置师生间的约定。(老师击三下掌学成任务。) 训练) 生回应一遍,立刻让学生安静下来的约定) 2(约定(让学生 马上安静下来) 二、视频31(欣赏《让世界充满爱》音频,同时不断滚动1(给学生搭建一 音频导分非洲难民、印度洋海啸、98年抗洪、08年冰灾、个平台,自己动 入 钟 地震等画面。请同学们结合图片谈谈对作品的感手,体现平台互 想、说说让你感动的画面~及时的整理在各团队动的多向度、自 的板卡上。 由度、相对平行 2(请各大组将自己组的感想进行汇报。 等特点。 学生1:看到人民解放军连续抗震,累的躺在2(通过小组讨论 地上的画面特别感动。 体现生生互动。 3(利用画面和音学生2:在洪水中解放军战士将自己的身躯挡 响的冲击激发学住汹涌的洪水,保护好小婴儿——正是因为有很 生的情感,同时多素不相识的人在危难中给别人以帮助,才使得 培养学生小组合他们渡过难关,重新站立起来。 作的能力。 师:同学们看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动情,确实,贫 困、灾难、战争,一次次地向人类发出挑战,而 我们一次次地战胜了所有的这些,正是因为人们 心中充满了爱,我们才一次次地拯救了他人,也 拯救了自己。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刚才听过的《让世界充满 爱》这首歌曲。 1(介绍曲作者郭峰及其歌曲创作背景(1986年利用讲述法让学 为世界和平年而做的组歌)。 生了解歌曲背景 由陈哲、小林、王建、郭峰、孙铭作词、郭知识。 峰作曲。作品包括器乐引子和三首歌曲,是一部 规模不大,但寓意深刻、气势宏大的作品。该作 三、学唱 品借鉴了国际流行乐坛的成功经验。是中国流行 歌曲 8音乐史上第一部表现世界性重大题材的作品。 分2(学唱组歌《让世界充满爱》的第二首歌曲。 钟 3(跟钢琴轻声唱谱。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首歌通过模唱,分析 曲的第一段和第三段有什么关系? 对比法让学生自 对,基本上是一样的,我们称这种音乐曲式己找出知识点。 为ABA’结构。该歌曲A部温馨抒情、B部在调 性、音乐情绪上皆与A部形成鲜明对比,最后四学生实践演唱找 个乐句再现A部。 出知识点。 4(唱歌词。 请同学们仔细看歌谱,第一段和第四段是否 是完全一样的,不一样在哪里? 第一小节与第十八小节,第五小节与第二十 一小节不一样,老师分别演唱这两个小节,学生 分辨后跟唱。 5(弱起小节的处理。 利用听辨法、分 老师分别演唱弱起和非弱起的两种感觉问析法让学生体会 学生有什么不同,学生喜欢那种感觉,为什弱起。 么, (喜欢弱起,弱起更符合歌曲的感觉,因为弱起 给人以柔和、亲切、温暖的感觉。) 6(长音的保持如第二、第八小节处四拍的地方 一定要唱满。 7(所有学生唱一遍歌曲,老师及时纠错。 8(老师演唱的《让世界充满爱》,听辨三段歌 曲的(情绪、力度)的变化,小组讨论归纳后在 板卡上书面呈现,由小组发言人讲述小组讨论结利用小组讨论、 果。 探究的方法让学 力度:A段mp---B段mf---A’段mp 生掌握知识点, 情绪:A段:温馨、亲切 同时锻炼学生的 B段:热切、真挚、充满期待 合作能力 A’段:再现第一段的温馨、亲切、 抒情 四、体验71(小组设计舞台演唱表演《让世界充满爱》方运用小组讨论合 歌曲的分案(包括服装、灯光、动作、表演形式等方面)。 作,培养学生的 其它表钟 2(老师总结最佳方案,在全班进行呈现表现。 动手能力。 现形式 体验歌曲不同的 表现形式所带来 的不同的音乐感 受和魅力。 五、小结 1师:是的,爱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我们应该用我小结。 分们的实际行动去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爱我们 钟 的国家,爱我们的世界,让全世界都充满爱。 教学反思: 通过学唱《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曲,能够让学生大胆地参与歌曲演唱,并准确地表达音乐中的情感。在表演活动中大胆地展现自我,团队合作,深情地表演作品。另外也使同学们对“爱”这个字眼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首先是体恤我们社会弱势群体,体会他们生活的艰辛,进而懂得了去博爱世界他人,并从奉献爱心中品尝到快乐;其次是懂得珍惜他人的爱,对父母亲人、师长同学有了感恩之心。 《又唱浏阳河》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岳玲 单位:天心一中 指导老师:黎晓 天心区教师进修学校 教学年级:八年级 教学内容:湘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优美的情思》第一课《又唱浏阳河》 教学目标: 1(了解RAP的含义。 2(掌握唱RAP的三个要点。 3(加入RAP,对《又唱浏阳河》进行二度创作。 教学设计意图: 现在的初中学生都喜欢听流行歌曲,对教材的很多歌曲不感兴趣,特别是一些需要有专业演唱水平才唱得好的歌曲,他们觉得离自己很遥远,没意思,不想学。因此,老师不能忽视流行音乐对学生的影响,但也不能完全放弃教材而迎合学生的口味,那老师需要采取怎样的方法让学生可以喜欢上教材的歌曲呢,我觉得可以加入一些他们喜欢的流行元素放入传统的歌曲里,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设计亮点: 加入RAP,对《又唱浏阳河》进行二度创作。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唱RAP的三个要点。 加入RAP,对《又唱浏阳河》进行二度创作。 教学准备: 《报告班长》歌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A:刚刚我们已经学会了《又唱浏阳河》这首歌曲,大家很学得很认真,提出表扬~ B: 同学们平时听《又唱浏阳河》这类型的歌曲听得多吗,为什么, 太平淡、很遥远、没激情。 C:你们听周杰伦的歌曲多吗,他的《双节棍》、《忍者》歌曲流行起来最大的特点是 什么, 是说唱,RAP。 大家对RAP有什么认识,有什么感觉, 很酷、很时尚、很潮、很动感。 D: 我知道了,大家不喜欢《又唱浏阳河》是因为觉得很土、没激情。喜欢听《双节棍》是因为觉得很时尚,很酷。那么今天,我们就把这首《又唱浏阳河》也来加入一些时尚的元素---RAP,让它也激情一次,好吗,你们觉得做得到吗, 我们来试一试。 二、介绍RAP 听国语版第一首RAP歌曲------庾澄庆《报告班长》回答:节奏和歌词跟平常听得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1(RAP的定义 是一个黑人俚语中的词语,相当于“谈话”,产自纽约贫困黑人聚居区。 2(RAP的起源 这种形式来源于一过去电台节目主持人在介绍唱片是所用的一种快速的、押韵的语言,深受广大乐迷喜欢。 3(RAP的特点 在机械的节奏背景下,快速地诉说一连串押韵的诗句 ?节奏:相同 ?歌词:押韵 三、创编 根据以上RAP的特点,对《又唱浏阳河》加入RAP,进行二度创作。 老师给鼓点。 学生找出重拍歌词,跟着节奏念《又唱浏阳河》的歌词。 学生表演。 《小鸟,小鸟》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夏明星 单位:益阳市安化县羊角塘镇中学 指导老师:陈 红 安化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教学年级: 八年级 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物狂欢节》——《小鸟小鸟》 教材分析: 《小鸟,小鸟》是电影《苗苗》的主题歌。歌曲为F大调,八六拍子,中速稍快,表现了欢快、活泼的情绪。歌曲为两段体结构,每个乐段由两个变化重复的乐句构成。歌曲A段的旋律多为级进式的平稳进行,给人以轻松、活泼的感觉。B段是二声部合唱,第一乐句起始的六度大跳与A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把歌曲推向了高潮。 教学目标: 1.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的二声部。 2.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设计意图: 《小鸟,小鸟》是一堂唱歌课,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唱歌为主,融合低声部的创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用轻快、活泼的情绪表现歌曲,并能达到声部的准确、和谐统一。 教学设计亮点: 在导入部分用玩游戏的方法启发学生进行下行三度的创作和和声练习,让学生自己写出歌曲低声部的旋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二声部合唱奠定了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 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歌曲的二声部声音训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先来玩“音符滑滑梯”的游戏,我先唱一个音符,请你们往下唱它的第三个音。比如:我唱5,你们唱(5 4 3)3,明白吗, 师唱:3 1 5 4 3 (3 1 5 4| 3---||) 生答:1 6 3 2 1 (1 6 3 2| 1---||) 二、新课教学 (一)创作低声部 1(出示高声部曲谱,找出旋律的规律。 2(创作低声部。 要求用所学(下行三度)的方法为高声部配低声部(学生创作)。 (二)学唱低声部 1.出示曲谱,学生唱谱。下面我们看看作曲家为《小鸟,小鸟》创作的低声部,比较我们自己写的和作曲家的有什么不同。全体学生一起唱唱作曲家写的作品。 2.学生轻声跟琴唱曲。(学生唱2次,师指导突破难点) 3.用“啦”来模唱一次。(教师指导:注意有休止符的地方大家可以想像小鸟在玩耍嬉戏,没有休止符的地方呢,小鸟在飞翔,要唱的连贯圆润。) 4.要求用最好听的声音再唱一遍。 (三)二声部合唱 1.分声部练唱 A.全班分两组进行“PK”,看谁唱得好。 B.两组交互练唱,感受高声部与低声部演唱的异同。 2.进行二声部合唱 A.要求学生边唱边听另一个声部的声音。 B.相互交流二部合唱感受。 提问:二声部合唱的要求是什么, 讨论: 用轻声演唱对于声音控制有什么好处, 4.分组练唱 5.学生进行具体的二声部合唱练习 A.要求两人一组练习,一个唱高声部,一个唱低声部并注意两个声部要均衡、和谐。 B(请代表范唱 (四)完整地演唱歌曲 让我们把歌曲再完整地演唱一次,用最美的声音表现小鸟自由快乐的情绪吧~ 要求:A部分齐唱;B部分一大组唱高声部,二大组唱低声部,要控制好声音,注意两个声部的和谐与统一~ 三、小结 真是个不错的合唱团~这么轻快的旋律,这么好听的声音,这么美丽的表情,让我难以忘怀~我会时刻记住你们~最后,让我们在好听的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吧~谢谢你们~再见~ 教学反思: 二声部合唱一直都是教学的难点,如何让学生用统一、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呢,我想了不少的办法。《小鸟,小鸟》这堂课我通过导入部分让学生玩游戏的方法了解三度音程,然后练唱简单的和声,让学生充分感受和声的美,为下一步的合唱教学做好铺垫。在新课教学环节,先引导学生学唱低声部,然后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轻声练唱,在唱的同时注意聆听另一个声部的声音,使两个声部达到均衡和谐统一,让学生感受了二声部合唱的丰富表现力,并使他们建立了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唱歌教学中还注意调动了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了演唱的自信心,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梦中的卓玛》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刘 芬 单位:郴州市八中 指导老师:蒋小毛(苏仙区教育局) 李 翼(郴州市八中) 教学年级:八年级 教学内容:湖南文艺出版社《歌唱》中的《梦中的卓玛》(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歌曲是以藏族民歌为素材的创作歌曲;通过追寻梦中的卓玛,把人们带到神秘圣洁的青藏高原,看到佛教圣地的缭绕香火,听到布达拉宫的鼓鸣钟响。梦中的卓玛就是祖国美丽的西藏。歌曲是以重复加变化为主要元素创作的,同学们在学唱过程中要注意把握歌曲的相同部分,从而降低歌曲的学习难度。演唱时要用欢乐的激情、轻快的节奏,把西藏民族音乐的 风格充分表现出来。 教学目标: 1(能掌握力度记号,能用轻快的声音、准确的音高演唱自己的声部,并学会倾听另一声部的声音。 2(通过发声训练和对二部歌曲《梦中的卓玛》的艺术处理,学生在合唱中能注意声音和歌曲情感的处理,达到声部的和谐。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教学设计意图: 通过对二部合唱的艺术处理,培养学生对个人嗓音的控制、协调能力,体验合唱的艺术魅力,掌握二部合唱的基本技能。 教学设计亮点: 力度记号的对比演唱,二部合唱的声音控制与调节,从而达到声部之间的和谐平衡。 教学重点: 有情感的演唱歌曲,达到声部之间和谐。 教学难点: 力度记号在歌曲中的正确使用。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1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唱了二部合唱《梦中的卓玛》第一乐段,这节课我们结合力度记号进一步学唱歌曲的第一乐段,看能产生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2、发声训练 $2 要求:口腔打开,气息均匀,声音平稳、连贯,位置统一。 ? $2$2$2 要求:气息均匀,声音连贯,声部之间要融合 ? $2 要求:声音连贯流畅,气息平稳,高、中、低音要平衡统一,声部要谐和。 3、二部合唱练习 $1__VE_ITEM__$1__VE_ITEM__? 分声部练唱 (同学们,刚才我们做了发声练习,下面我们分声部把歌曲的第一乐段复习一遍。) $1__VE_ITEM__$1__VE_ITEM__‚ 结合力度记号练唱。 (同学们表现不错,下面我们在歌曲中加入力度记号,看能产生什么样的艺术效果呢) 渐强和渐弱的对比: $2 要求:气息平稳,声音流畅,高低声部要平衡统一,注意力度记号的对比。 4、声部的合唱 注意:用轻快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注意声部之间的和谐平衡 课堂小结 (1)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力度记号在歌曲中的运用。 (2)通过发声练习和对二声部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了我们声部之间合作的能力。 作业 巩固本课所学知识,体会力度记号的唱法,下节课我们再对整首歌曲做更细致的处理。 《爱我中华》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雷茜艳 单位:郴州市九中 指导老师:张兰萍 李艳(郴州市九中) 教学年级:七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花城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歌曲爱我中华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爱我中华》这首歌曲是由乔羽作词、徐沛东作曲的带有浓郁中国民族风格和强烈时代精神的创作歌曲。歌曲为带主歌和副歌并列的二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主歌唱出了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一家亲的欢快情绪,中间补充部分加上衬词,使歌曲增加了民族色彩和生活气息,增强歌曲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第二部分带附点四分音符节奏的运用,力度的加强产生了号召性的效果,与第一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教学目标: 1(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歌唱。 2(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并增强学生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设计意图: 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增强歌曲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让学生直接参与设计,师生合作完成歌曲演唱活动,旨在激发同学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唱歌不仅是轻松、快乐的,还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设计亮点: 师生合作完成音乐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设计演唱形式,诠释歌曲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简单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 1(简单讲述歌唱基本要求。 2(请同学们跟着音乐把歌曲演唱一遍,注意歌曲的基本情绪。 3(聆听宋祖英的演唱,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 二、设计演唱形式 1(前奏部分加入男女声齐唱,并合理运用打击乐器。 2(歌曲主要部分:由男女同学领唱,并加入男女声齐唱。 3(副歌(高潮)部分:由男女同学齐唱,并加入其它的演唱形式。 三、诠释歌曲 1(按设计好的演唱形式完整跟伴奏演唱一遍,并提醒学生注意看老师的手势。 2(请有能力的同学,担任领唱,并配合其他同学、老师,演绎歌曲。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演绎了这首《爱我中华》,在同学们热情洋溢的歌声中,让我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课后希望同学们用更多的演唱形式去设计、演绎自己喜爱的歌曲。 《茉莉花》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郑玉姣 单位:常德市石门县澧斓实验完全中学 指导老师:李芳萍 常德市石门县澧斓实验完全中学 李梦云 常德市石门县第一完全小学 教学年级:八年级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歌曲《茉莉花》 教材分析: “弘扬民族音乐”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一首经典民歌是一阕千古绝唱,无不关乎民心民气,寄乎国情国魂。这首中国民歌《茉莉花》早在18世纪末叶,就已经走出国门;1926年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将其用作歌剧《图兰朵》中女声合唱的素材,让世界通过茉莉花了解了中国,也使得世界亿万观众,对具有浓郁中国民间风格的《茉莉花》迷恋不已。这首《茉莉花》芬芳天下,代表着最纯粹、最经典的中国民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闻香识茉莉”之“闻花香吸气式歌唱”,让学生知道简单的歌唱方法,并了解如何正确表达歌曲情感。 2(过程与方法:能够在背唱歌曲的基础上,通过与伙伴的合作,共同完成对歌曲的创作表演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参与一系列音乐活动,表达对茉莉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设计意图: 1、教出“唱歌”本色 唱歌教学,要引导学生做到如何有感情的歌唱。引导学生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进行演唱,通过讨论、分析歌词的内容、旋律的音乐特征,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正确把握歌曲的意境和风格;引导学生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表情去表现歌曲的情感。 2、着力“茉莉花开” 以"看花——赞花——爱花——惜花"为情感线索,引导学生探究分析茉莉花蕴含着的“芬芳美丽”,从中体会到赏花人内心对茉莉花的情感起伏变化,进而体会出歌唱要“以情带声”,才能“声情并茂”的演唱好歌曲。并由此延伸到:融入流行音乐元素来演绎这一朵古韵的东方茉莉——让学生了解经典民歌其实也可以泛发出新的时尚色彩。 教学设计亮点: 1(“闻香识茉莉”——让学生体会闻花式吸气轻声歌唱的感觉。 2(“转换空间”——改变歌曲的力度、速度、节拍,让学生体验当歌曲的音乐要素出现变化,歌曲所呈现的风格相应就会发生变化,并学会如何恰当的“以情带声”来演绎歌曲。 3(“流行频道”——让学生在“融入流行音乐元素的形式演绎《茉莉花》”活动中感知体验,领略到经典民歌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泛发出时尚的新韵味;体会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带给学生的艺术享受,增强学生对音乐,特别是对经典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能用柔美的声音演唱中国民歌《茉莉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初步学会对歌曲的演唱进行情感处理。 教学过程: 一、温故导入——茉莉花开 芬芳依旧 生复习歌曲《茉莉花》。 二、歌曲演绎:茉莉花开 情动你我 1(“闻”香“识”茉莉——用“闻花香”的感觉轻声演唱歌曲。 2(解读歌词剖析情感——领会力度记号对歌曲情绪的体现。 设问:我们来看看歌中是如何体现赏花人的情感起伏的, 课件出示:茉莉花歌谱 师小结。 3(转换空间——力度、速度、节拍的变化演唱。 师小结:当歌曲的节拍、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发生变化时,歌曲呈现的风格就相应的产生了变化,得出“唱歌需要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表情去表现歌曲情绪”的结论。 三、流行频道——茉莉花开 别样芬芳。 1(融入伴音念白的唱 2(创编rap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又香又白人人夸~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是满园春色的茉莉花,百花斗艳~? ? ~ 神气活现~? ? ~ 分组练习: 前后接入旋律来演唱:旋律——RAP——旋律。 3(用人声来模拟鼓点节奏: ? 出示节奏卡片:请任意组合这几种节奏型给歌曲伴奏 ?咚 嚓嚓 咚 嚓嚓 ? ?咚 达咚 次咚 达咚? ?咚次咚 达咚 次咚次咚 达咚? ?咚 嚓嚓 咚 嚓嚓 ?咚 嚓嚓 咚 咚 ? 嚓 —? ?分组练习:分三组合作——完整演示。 ?完整演唱。 ?小结:同学们刚刚的合作真不错,让这首茉莉花呈现出一种别有风情的美~让我们为自己精彩的表现鼓鼓掌~ ?作业布置:鼓励学生课后自己创编简单的节奏型给歌曲伴奏,以备下节课交流~ 四、结束语——茉莉花开 芬芳天下 师总结。 ——音乐起结束全课~ 教学反思: 我的课及教学设计都平淡无奇,但我希望能让学生感受到一缕音乐的芬芳—— 茉莉花美,茉莉花的音乐更美~它的美在中国家喻户晓,在世界芬芳天下—— 从学情上看,学生对《茉莉花》已相当熟悉,为了使《茉莉花》散发新的活力和魅力,本教学片断的设计我不单单停留在如何唱好这一首歌的教学上,而是以“茉莉花”为主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引领学生去感受美、表现美,领会用情歌唱,用心表现。 1(从最初的 “茉莉花开 芬芳依旧”的“温故导入”,到歌曲演绎“茉莉花开 情动你我”中教师富有情感的范唱,以及演唱过程中和学生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感受到了旋律的优美,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表现歌曲的欲望;这种教学方式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搭起一座情感的桥梁,使学生在欣赏教师演唱时与音乐产生强烈的共鸣。通过“闻香识茉莉”这一环节巧妙的安排喷洒茉莉花香水,配以唯美画面的“茉莉花开”视频——以此创设情景让学生体会“闻花香吸气”轻声歌唱的感觉,宏观上把握歌曲柔美舒缓的情绪。 2(了解唱歌应该是如同“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一样,是有语气、情感的,所以在“解读歌词剖析情感,领会力度记号对歌曲情绪的体现”上 ,引导学生采用逐句示范、分析、讨论,再让学生体会演唱的方法,而不是笼统的一概而论。通过逐句的分析,让学生真正的挖掘出歌曲的丰富内涵,更好地感受歌曲,体会“以情带声”的歌唱来表现歌曲。 3(歌曲处理后的演唱,学生的音色相较最初的学唱来说已经“美”了不少,但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同一首歌,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节拍来演唱,歌曲的情感表达是完全不同的;唱好歌——表现在能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表情来诠释歌曲情感,所以我设计了“转换空间”:用“改变歌曲节拍”来改变歌曲的风格,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当歌曲的音乐要素发生改变时,歌曲呈现的风格相应会发生变化。 4(最后为了让学生体验音乐是可以再创造的,我引领学生对歌曲加入其他的元素来重新演绎歌曲,使古韵悠悠的东方茉莉花泛发出新时尚的色彩,这样的处理一是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二是能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唱好一首歌,是能够在歌曲处理上融进自己对歌曲 的理解和对音乐的感觉的。这样层层递进、不断深入的过程,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并且努力去表现音乐的美。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觉得教师可根据所授歌曲的特点、难易程度、学生的情况以及教学条件,灵活设计教学片段。当初设想了很多方案,还想过能不能用另一版本茉莉花的方言版来对比体验,可是最后觉得时间不够用而作罢;但设计还是过于理想化,预设不够充分,低估了学生的能力,教师的语言不够精练、简洁、准确,在激发学生情感这一方面深感语言的贫乏,在一瞬间会有这样的感觉,老师感动得不行,但学生仍无动于衷;在时间的调控上还有待加强,今后还要努力做好。 《狂欢之歌》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彭姗姗 单位:郴州市苏仙中学 指导老师:范巧珍 钟绮霞 郴州市苏仙中学 教学年级:九年级 教学内容:广东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巴西民间歌曲《狂欢之歌》 教材分析: 歌曲《狂欢之歌》是一首节奏欢快、旋律明朗、极富动感且深受人们喜爱的巴西民歌。歌曲为C大调,四四拍,四乐句加衬词的一段体结构。歌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人们在狂欢节上尽情欢唱的场景。 教学目标: 1(准确掌握歌曲节奏、音高、力度,并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运用体验、模仿的方法,在循序渐进中培养积极、主动的参与歌唱的能力。 3(通过欣赏、学唱巴西民间歌曲《狂欢之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设计意图: 以唱歌教学为核心,把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贯穿在学习《狂欢之歌》当中。在教学中,师生共同体验、发现、享受歌唱的快乐。 教学设计亮点: 在熟悉聆听歌曲时加入节奏训练,激发了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并解决了歌曲节奏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准确掌握歌曲的节奏、音高;准确把握歌曲情感,并自信、有表情地完整演绎歌曲。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在课前播放《里约大冒险》音乐片段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请欣赏巴西民间歌曲《狂欢之歌》。 2(请同学们小声跟着录音哼唱两遍,并分别拍击两种节奏型。 $2$2$2? $2 X X X X X X X X ? $2 X XX X XX X XX X XX 3(跟琴演唱乐谱,解决音高、节奏和力度的难点。 $2 ? ,重音记号的练习 4(跟琴完整演唱全曲。 5(引导学生有表情的演唱全曲(让学生随乐做简单的动作来体会狂欢节的快乐)。 6(分小组展示表演。 三、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学唱了歌曲《狂欢之歌》,通过练习我们能准确掌握歌曲中的节奏、音高和力度记号的运用,并且能自信、大方的诠释歌曲的情感。 教学反思: 这个课型是一种新的尝试,在准备过程中,开始我把四十分钟的常规课内容浓缩成二十分钟上,试教后,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经过反复的思考我意识到唱歌教学中怎样让学生“唱会、唱对、唱好”歌曲,才是唱歌教学的重点所在。因此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紧扣“学唱”这个主题,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让学生享受歌唱的快乐。在修改中同事和教研员们给我的建议让我受益颇多,也从中得到了成长和锻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做更多有益的探索,更好的把握常规课堂教学。 《校园小戏迷》教学设计 执教教师:长沙高新区明德麓谷学校 黎薇 教学年级:七年级 教学内容:自组教材 教材分析:《校园小戏迷》是自创的京剧意味浓厚的一首戏歌。歌曲共5句,前两句是生行表演(男生),后两句是旦行表演(女生),最后一句则是合唱。虽然只有短短5句歌词,但要唱好却并非易事,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京剧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歌唱技能(唱歌的姿势、呼吸、发声、咬字吐字、情感处理等),表演技能(手势、台步、表情等)。 教学目标: 1、能够自信地单独或与他人一起表演戏歌,享受京剧带来的魅力和震撼力~用歌声表达自己真挚的感情。 2、能较好地掌握戏曲的趣味发声练习方法并运用到演唱当中。 教学设计亮点: 1、教师有感情地范唱;2、生旦两种角色的表演特点;3、着戏装的角色扮演;4、趣味的发声练习。 教学重点难点:学唱《校园小戏迷》并能学会基本动作并表演。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电子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听《说唱脸谱》旋律) 二、新课教学 1、激趣表演:教师演唱《智斗》片段,教师模仿阿庆嫂、刁德一进行唱段的表演。提问:老师扮演了两个什么角色, 2、简介生行、旦行角色和唱腔特点。(图片展示)。介绍今天学习主要方式:角色比赛。分为生行、旦行两大组进行比赛。 3、三听法: ?出示新歌。初听全曲学生哼唱熟悉歌词。 西皮二黄韵味浓,唱念做打见真功; 仔细学,认真练,古朴神韵展奇功。 ?第二次聆听:教师讲解歌词朗读的节奏特点,要求学生边听边打节奏。(京剧当中的“一板一眼”)在每次的学生的表演之后及时进行评价,分两个组进行点评。 ?第三次聆听:加上节奏和摇头晃脑的动作沉醉于音乐中分角色再次聆听。 4、三唱法: ?引导学生学习趣味发声方法开始第一遍演唱,演唱时注意高音用假嗓子,尝试将京剧当中的吊嗓运用到其中。 ?第二遍演唱:要求所有同学注重京剧当中的咬字、吐字、字正腔圆等。注重京剧的京味浓。 ?第三遍演唱:要求学生能一板一眼地跟随节奏注重咬字等演唱。 5、拓展与延伸 尝试京剧的走台步、亮相等几个基本动作,为《校园小戏迷》表演增添乐趣。着戏装师生共同上台表演。 6、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这是一堂难度较高、有挑战性的戏曲片段教学,在教学时由于学生们对京剧的知识很陌生,所以在课前我带领孩子们一起查阅了京剧的很多知识,对京剧的行当、角色、人物、服饰、唱腔、表演形式有了大概的了解。再有了这个基础后才能对孩子们进行进一步的戏歌的教学,模仿是学习戏歌的主要手段,如何能让孩子们有兴趣地跟随你的思路进行表演,我想最重要的莫过于激趣,起先我的双重角色扮演给孩子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整体来说课堂还是十分成功的,学生学习京剧的兴趣盎然,对于京剧的发声有了基本的了解,能自信大胆地表演。 《拥军秧歌》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张凤娇、双峰县井字镇中心小学 指导老师:刘绍红,双峰县教研室;曾立军,井字镇中心学校 教学年级:五年级 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课《拥军秧歌》 教材分析(歌曲分析) 《拥军秧歌》是一首陕北民歌。由中国现代音乐家,革命文艺事业的组织者、领导者、中国作曲$2先生根据《打黄牛》的音调填词而成的新民歌。这首歌曲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抗日救国的行动感染了解放区的广大群众,他们出于对革命领袖的热爱和对八路军的拥 戴,纷纷赶上猪羊慰劳抗日英雄和革命领袖,常常出现军民鱼水一家人的情景,表达了陕北人民对革命领袖和八路军的敬佩、热爱之情。 全曲为2/4拍,徵调式,由方整的扩充乐段构成,共六句。前四句带有起承转合的特点,五、六句是三、四句的变化重复。曲调亲切优美、带有装饰音的六度下行音程跳进和独具特色的衬词“哎来梅翠花,海勒海棠花”的运用,给音乐增添了强烈的生活气息,形象地表现了秧歌舞起、锣鼓震天、唢呐声声的边区人民拥军的热烈场面。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自信的、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陕北民歌《拥军秧歌》。 2、通过演唱歌曲感受陕北民歌独特的音乐形象与风格特点。 3、让学生感受陕北秧歌的特点,并学一学,跳一跳。 教学设计意图(理念) 本课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爱模仿的心理特征设计教学环节。 课堂以同学们感兴趣的方式——老师载歌载舞拉开序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出示一系列扭秧歌的图片,让学生融入到陕北秧歌的情境之中;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朗读歌词,为学歌打下基础;引导学生试唱旋律、试唱歌曲,尝试先学后教,化难为易,循序渐进;最后让学生感受陕北秧歌舞的特点,学一学,跳一跳,随着欢快热烈富有特色的陕北民歌《拥军秧歌》参与到秧歌队伍中来。整个教学片段以情绪为基础,以情境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大胆探索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享受成功的乐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亮点: 本片段的设计亮点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亮点:以舞导歌,情境鲜活,激发学生兴趣。 第二个亮点:1、新课教学中,大胆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2、歌唱环节中,抓住歌中独具特色的衬词,反复吟唱,体验老百姓的喜悦心情,唱出欢快豪迈的情绪。 第三个亮点:本课采用多种道具:红绸带、帕子、扇、等来表现歌曲,做到歌中有舞,舞中有歌,让歌曲更为形象、生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用欢快、热烈地情绪演唱《拥军秧歌》 难点:1、歌曲中的切分、附点节奏 2、用“十字步”或自己创编的舞步大胆参与表演 教学准备:钢琴(电子琴)、课件、红绸缎、帕等 教学过程: 一、歌舞引入: 小朋友,你们好~欢迎跟我一起走进音乐课堂,初次见面,老师带给大家一段表演,请同学们给我打节奏好不好?掌声在哪里, 师随《拥军秧歌》音乐扭一段秧歌舞。 舞蹈好看吗?这首歌好听吗,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歌吧~ 二、教唱歌曲: 1、整体感知。 (1)揭示课题:《拥军秧歌》 (2)出示歌谱。 师:同学们,竖起小耳朵,静静地欣赏这首歌,听完$2老师,我们要带着什么样的情绪来唱这首歌,要仔细地听哦~ (3)放歌曲:学生整体感知;指名回答。 师点拨:这首歌曲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当时在陕北根据地,八路军打了胜仗,老百姓非常高兴,纷纷抬来了猪羊慰问八路军,并唱起了欢快的《拥军秧歌》,扭起了欢快的秧歌舞。表达陕北人民对八路军的敬佩和热爱之情,我们要带着欢快、豪迈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 2、同学们请带着豪迈、欢快的情绪再听一次。 3、学唱新歌。 (1)自由朗读歌词 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歌词。 (2)师打拍子带读歌词 现在拿出手跟老师一起按节奏来读一读歌词。 读完后,老师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意境。 (3)学生试唱 在老师教之前,有人能否先试着唱一唱旋律(学生试唱旋律),还有没有同学试着唱一唱这首歌, (4)带唱旋律 ?唱准音(5 降7) ?节奏 (X)X X X X ) (5)教唱歌词 (6)齐唱 接下来,老师跟你们进行接唱比赛,看谁唱的声音又洪亮、又有气势。 (7)师生接唱,男女接唱(注意纠错) 4、歌曲处理:这是首陕北民歌,在唱的时候注意声音要有弹性,不要大声的喊唱,歌曲要唱出陕北人民赶着猪羊慰问八路军的愉悦的情绪。 学生跟着伴奏齐唱。 5、小结:小朋友唱的真好,知道老师刚才跳的是什么舞,(生回答) 师:这是陕北一带很流行的民间舞蹈——扭秧歌。舞步轻盈欢快,场面喜庆热闹,请一起看 屏幕(放PPT) 看,叔叔阿姨们跳得多起劲,多欢快啊~想不想学, 三、教舞步: 1、热身动作。 师:请大家站起来(脸对着下面的老师)跟我做: (1)脚的动作 前进 一、二、三、四 后退 一、二、三、四 (2)手的动作 左右 一、二、三、四 二、二、三、四 师:扭秧歌的基本舞步是踩“十字步” (1)师示范十字步 (2)略讲要领 (3)学生跟学(先慢后快,数节拍) (4)小组合作学习 (5)伴旋律试跳(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跳) (6)部分学生带道具表演,其余学生伴唱 (7)师生一同表演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谈学习收获) 今天和小朋友一起学习,$2老师感到特别的开心,让我们一起$2老师说一声再见吧~同学们再见~ 教学反思: 几部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以舞导歌,创设热烈欢快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以情境《拥军秧歌》一课是一节音乐综合课,它包括图片欣赏、唱歌、欣赏秧歌视频、扭秧歌 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大胆探索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通过朗读歌词、聆听歌曲、扭秧歌等让学生感受陕北人民拥军爱国的情感。最后以多种形式表现歌曲,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享受成功的乐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整堂课让学生的看、听、唱、演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本文档为【[中学教育]湖南省2011唱歌教学竞赛课教学设计总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966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55KB
软件:Word
页数:94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7-12-22
浏览量: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