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品】汕头大学医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类型doc文档]......57

【精品】汕头大学医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类型doc文档]......57

举报
开通vip

【精品】汕头大学医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类型doc文档]......57【精品】汕头大学医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类型doc文档]......57 汕头大学医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医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对评建创优工作进行了长期、精心的准备。我们希望以此为契机,促进学院各项工作特别是本科教学的建设与发展,使其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下面从七个方面加以介绍:办学回顾及基本情况、师资队伍与学科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精品教育...

【精品】汕头大学医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类型doc文档]......57
【精品】汕头大学医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类型doc文档]......57 汕头大学医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试行)的通知》精神,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医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对评建创优工作进行了长期、精心的准备。我们希望以此为契机,促进学院各项工作特别是本科教学的建设与发展,使其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下面从七个方面加以介绍:办学回顾及基本情况、师资队伍与学科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精品教育、教学基础设施与条件、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办学特色与成效、存在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第一部分 办学回顾及基本情况 汕头大学医学院是香港知名爱国人士李嘉诚先生捐巨资兴办的汕头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983年将汕头医学专科学校并入汕头大学,成立汕头大学医学院,并于当年开始正式招收临床医学本科生。1990年国家批准招收硕士研究生,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98年6月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1年4月设立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我院现有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影像专门化、护理学三个本科专业,其中临床医学和临床医学影像专门化专业又分为五年制、七年制两种学制;现有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免疫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药理学博士点4个,以及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目前在校本科生(含七年制)1310人,硕士生358人、博士研究生53人,在校学生数合计1721人。医学院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个。1997年11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通过立项审核,步入广东省“211”重点建设院校行列。 医学院有独立完整的行政管理系统,实行院长负责制,下设组宣部、党政办、人事处、科教处、总务处、学生工作部、监察审计室7个部处室,管理机构精简高效。医学院本部位于汕头市区,基础教学部分位于汕头大学校园内,1,3年级学生在此学习。医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25人,长江学者1人,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178人,正高职称112人(含博士生导师),副高职称108人。 汕头大学医学院现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和1个预防医学教学基地。第一临床学院是三级甲等医院,有病床数688张,教职员工993人;第二临床学院是粤东地区占地面积最大的花园式三级综合性医院,首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病床数516张,教职员工886人;第三临床学院为肿瘤专科医院,是粤东肿瘤防治研究中心,有病床300张,教职工398人;第四临床学院是精神卫生专科医院,以其“管理开放化、治疗综合化、建筑园林化、生活家庭化”的特色享有较高声誉,有床位160张,教职工154人;第五临床学院是眼科专科医院,具有全新理念与管理模式,正在成为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眼科医疗、教学及科研基地,有病床100张,教职工100人。5所附属医院总病床数1744张。 1 2006年2月经广东省基地领导小组批准,广东省人民医院成为汕头大学医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冠名为“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华南医院”,该医院是国内著名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现有病床2270张;同时还有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该医院是粤北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精良、技术力量最强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也是韶关地区唯一的三级甲等医院,有病床893张。2005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与汕头市疾病控制中心签订协议书,疾控中心作为汕头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实践基地,全面承担医学院本科生预防医学实践工作。 第二部分 师资队伍与学科建设 汕头大学医学院是一所年轻的医学院校,引进、培养、使用好人才始终是学院师资队伍与学科建设的—个关键环节。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地缘上不具优势的汕头大学医学院,充分利用李嘉诚先生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及其对医学院的全方位支持,建立一系列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努力用政策吸引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制度保护人才,用感情留住人才,从而在师资队伍与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确保了学院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一、师资队伍建设 (一)引进人才、用好人才 1、积极引进人才 医学院先后制订了《汕头大学医学院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规定(修订稿)》等文件,规定“凡引进到我院工作的教授、博士给予发放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费,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解决住房等问题”。同时为了鼓励和吸纳更多优秀的留学回国人员前来我院工作,在上述优惠条件的基础上,制订了《汕大医学院关于留学回国人员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修订稿)》,通过政策倾斜(如职称评审、科研启动基金、实验室建设、助理科研人员配套等方面)为留学回国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始动环境。另外,对一些特殊人才则采取特殊的政策。如长江学者何韶衡教授,是英国国籍,我们除国家的相应待遇外,李嘉诚基金会从2000至2005年拨专款2500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科研经费及部分生活津贴。澳大利亚籍学者崔歧教授每年来院工作6个月,除高额薪酬外,医学院又投入300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科研经费、差旅费及科研人员配套等。同时对引进高层次人才有贡献的推荐人也给予奖励。 制定师资队伍发展目标,实行人才引进目标责任制。既有长远的人才、学术梯队发展规划,又有严谨论证,根据学院本部及临床学院师资队伍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每年具体的人才引进目标和方案,实行人才引进目标责任制,由学院人事处和各临床学院的人事科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每年考评一次并作为院内津贴、评优的业绩之一。 2、 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建立人才非正常流失责任制 对新引进的专业技术人员,时时注意从生活、工作上给予最大的关照。努力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如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入托等问题。对因专业等原因未能解决配偶工作安排的,在引进三年内每月给予发放1000元生活费。在工作安排和工作条件上,根据 2 引进人员的专业特点妥善安排工作,并创造舒适、良好的工作条件。特别注意体谅他们从异国、异地来到汕头所带来的冲击,尽可能地缩短他们由于生活习惯、文化差异等造成的休克期。排除人为的刁难打击排挤引进人员的现象,如因不当原因造成高层次人才非正常流失,将追究相关人员、有关科室负责人及其有关部门、主管领导的责任。 良好的制度与氛围是人才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破格晋升,特聘教授,校内聘任和每半年进行一次的《专业技术职务浮动式滚动聘任制》,以及年终奖金评审, SCI论文发表奖, 科研立项奖、成果奖等各种科研及教学奖励制度,营造了“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的良好的人文氛围,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参与竞争、发挥作用的平台,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注重自身人才的培养,提高教师水平 ( 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也积极制定政策,创造条件,支持、鼓励本院教师出国留学、在国内外进修、在职攻读学位等,以多种形式提高本院教师的学历和学术水平。 我院与英国剑桥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日本爱媛大学、兵库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加拿大明尼托巴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台湾中山医学大学等知名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近年来我院先后选派30多位青年教师前往进修。2003年以来,我院教师在院内外攻读博士学位的就有50多人,到国外及香港进修的有86人次。目前已获得学位的教师陆续回到学院,对学院的学科建设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004年与香港中文大学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2005年分两批选派临床科室主任及骨干教师50人对香港中文大学的教学改革、科研、医疗及管理等先进经验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考察与学习。 认真做好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校级培养对象的推荐选拔和培养、考核工作。目前共有省级培养对象3名,校级22名。 “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作为我院学科建设的带头人,在其培养和实践工作过程中,对加快我院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推进学院整体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李嘉诚基金会还在汕头大学特别设立了“卓越教师奖”,每年评选出文科、理工科和医科卓越教师各1名,获奖者可获得一次免费到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进行为期一周的学术访问机会。这些措施大大激发了教师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医学院每年定期举办“国家自然科研基金中期报告会”,博士后论坛,重点项目工作汇报,英语科技节和文化艺术节等学术活动吸引了整个学院的教师。“走出去”,何韶衡、崔歧、苏敏、李康生、吴仁华、胡盛平等一批学者长期与国内外、香港科研机构合作,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并选送自己研究队伍中的年轻人前往合作方参加会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请进来”,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学院讲学,举办讲座,如艾滋病鸡尾疗法的发明者何大一教授,中国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著名医学家巴德年院士、曾毅院士、樊代明院士、刘德培院士等大师级学者为学生们做专场学术报告等。 1998年以来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霍普金斯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瑞典隆德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日本大阪大学、法国柯尚研究所、法国肌学研究所、香港中文大 3 学、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等联合举办了9届全国远程医疗教育研讨会,前六届研讨会由中央教育电视台向全国播放,第七、八、九届全国远程医疗研讨会采用网上直播方式进行。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使教师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水平,同时也扩大了汕头大学医学院的影响。 为提高全院教师的英语水平,积极创造条件,举办了多期各种层次的英语培训班。并针对专业英语教学工作的需要,由外籍教师对经过评选的各个专业老师进行培训。教师队伍英语水平的整体提高保证了我院科研、国际交流以及教学的需要。 (三)师资队伍现状 在教师队伍中,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有以广东省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苏敏教授为代表的长期勤奋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专家教授,也有一批从美、英、德、法、澳大利亚、日本、比利时等国获博士学位归国的年轻学科带头人。他们不仅有良好的科研创新能力,也对国内外高等医学教育的现状及改革的必要性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将国际领先的科研思路、先进的实验技术、教学和管理理念带回来,用于学科和学院的建设发展,用于人才培养,他们已经成为学院教学、研究领域的中坚。 医学院现有教师325人,其中教授112人,副教授108人,高级职称占教师总数67.70,(见图1),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193 人,具有博士学位77人,占23.7,,硕士学位教师 147 人,占45.23,,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者共248人,占教师总数的 68.93,。其中具有国外、境外学历者占51.9%,学术带头人和主要学术骨干基本上是博士,大大超过全国(44.3%)或广东省(43.5%)的比例。45岁以下青年教师总数为23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52人(占22.3,),具有硕士学位者122人(占52.4,),具有研究生学历占74.6,(见图2),对教学科研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师队伍中,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 名;全国高校师德先进个人 1 人;广东省劳动模范2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广东省三八红旗手3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 1 人;南粤优秀教师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5 人。此外,还有一批国家级、省级和汕头市其他荣誉称号的获得者。 教授 博士34.5% 22.3%硕士副教授33.2%52.4% 其他其他 25.3%32.3% 图1 汕大医学院教师职称结构 图2 汕大医学院45岁以下青年教师学历结构 我院还充分发挥基础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的作用,采取特殊优惠政策,对每位博士后人员 4 在生活、科研条件上给予政策倾斜,每人给予科研启动费,按初、中、高职称分别给予6,8万元年薪,大大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截止2005年底进站博士后已达到120余人,一批高学位博士后人员出站后留校工作,使师资队伍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我院教师的学缘结构与办学时间长的大学相比,有明显的优势。目前,教师最后学历毕业于外校的占66.16%,教师平均年龄为41.61岁。45岁以下教师233人,占教师总数71.69,,55岁以下教师305人,占教师总数93.84,,具有一支较为年轻的师资队伍。 师生比为1:7.01,大大保证我院精品教育的需要。 二、学科建设成绩显著 师资队伍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我院学科建设。医学院在各个学科整体稳步发展的同时,根据自身规模小、高端人才相对不足的特点,重点扶持、发展优势学科。为进一步加强我院重点建设工作,学院成立了重点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认真制订学科建设规划和具体措施。把重点学科建设作为“211工程”的核心。重点建设三个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重点扶持五个学科:外科学、肿瘤学、药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预防医学。使其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承担国家地方科研和科研任务的基地。汕头大学“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医学细胞分子生物学”和“创新药物基础与临床研究”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优异成绩。2005年以“医学细胞分子生物学”和“创新药物基础与临床研究”两个学科组各自学术梯队为核心申报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与“药理学”博士点均获批准。 (一)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国家重点学科)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科,作为粤东地区的病理诊断的中心,一直是我院的优势学科。该学科在肿瘤病理研究方面颇具特色,为南方沿海食管癌、鼻咽癌等主要肿瘤的诊断和防治做出了较大的贡献。1986年,该学科成为广东省重点学科;199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1999年教育部批准在学科设立特聘教授岗位;2001年,以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科为基础设立了基础医学国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2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与英国剑桥合作项目——食管癌、鼻咽癌研究,教育部“长江学者”项目——变态反应性疾病研究,成为我院科学研究的两大突破口。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已取得一批标志性科技成果,在国内外重要杂志发表了数百篇学术论文,其中SCI收录数十篇。肿瘤流行病学与病因研究获得国家十大科技成果证书。2005年,“肥大细胞脱颗粒信号自身放大机制假说的初步建立及其临床意义”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同年,免疫病理实验室又成为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获得200万元/年科研经费,连续资助3年。 (二)微生物与免疫学(汕头大学医学院,香港大学医学院联合流感研究中心) 成立于2001年的汕头大学医学院••香港大学医学院联合流感研究中心,在禽流感病毒研究方面屡创佳绩。以汕头大学医学院为第一作者单位,先后在《Journal of Virology》,《Nature》,《Lancet》,《PNAS》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引起国内外同行的 5 广泛关注。200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 (三)分子影像学(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以第一、二临床学院影像医学科为研究基地的分子影像学研究,近年来异军突起,承担了国家重点科研攻关项目等一批国家或省级重点项目,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多项,在国内外重要杂志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包括专业领域里顶级杂志等SCI收录10多篇,2005年成为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得到了广东省科技厅150万元的资助。该研究室已吸收了国际上众多的著名科学家的合作,努力将分子影像中心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人才培养基地。此外,我院第一临床学院的心血管内科和第二临床学院骨科门诊为广东省卫生厅特色专科。 三、快速提升的科研能力 短短二十余年的时间,医学院已建设有4个博士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及生理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药理学、药物化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等二级学科硕士点,基本涵盖所有学科。学科建设的大力投入,促进了医学院科研能力、科研水平快速发展。 省部级以上课题在九五(1996至2000年)期间仅为49项,在十五(2001至2005年)期间迅速增加,达到218项,为前5年的4.4倍。SCI论文在九五(1996至2000年)期间仅为19篇,在十五(2001至2005年)期间迅速增加,达到213篇,为前5年的11倍。SCI论文总影响因子在九五(1996至2000年)期间仅为15.5,在十五(2001至2005年)期间逐年迅速增长,达到450,为前5年的29倍。由于我院近几年发表的SCI收录论文数量和质量迅速提高,引起有关专家高度关注,2005年12月6日在北京召开的“第13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上,我院被特邀作为全国高等院校唯一代表在大会发言。 第三部分 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精品教育 一、全方位的医学教学改革 传统的高等医学教育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早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加拿大、美国的一些著名大学已开始了各种不同方式的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教育部也在1996年对国内高等医学教育改革进行了专题立项。尽管改革的必要性已成为较为普遍的共识,但受到观念、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迄今参与改革的院校不多,且仅是某些局部课程体系的整合或改革。汕头大学医学院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师资力量强,生源质量好,办学条件好,加之李嘉诚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具备了全方位改革的基本条件。经过学习、参观、研究、设计与反复论证,最终于2002年9月,启动了系统的、全方位的教学改革工程,即汕头大学医学院新教学模式,该模式以“构建系统整合课程体系”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问题导向、师生互动为主要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突出了医学院“精品”教育的内涵,对学生进行“精雕细刻”。新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于2002年获得教育部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取得满意结果,得到国内外专家的关注与认可。 (一)以系统整合为基础,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课程体系 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关键是理念的更新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我们根据国际高等医学教 6 育的经验、现状及发展趋势,参照香港中文大学等大学的课程体系,结合国情、校情,制定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以“系统整合”为基础的新课程体系。 新课程体系依照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和未来医生必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以器官系统重组课程内容,以知识点整合教学内容,以新进展更新教学内容,以临床问题带动医学专业知识与人文社科、基础医学知识的衔接与渗透,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和改革创新。 1、课程体系的构成:由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和临床实习三大部分组成,以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为例,。 (1)核心课程模块(占56,学时):1-7学期进行,包括公共基础、人文社科、系统整合、技能、临床核心课程五大类(见表1)。要求掌握医学基本理论,为临床实践提供专业有关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 表1 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核心课程的构成情况 课程模块 门数 重点课程名称 学时数/所占比例(,) 公共基础模块 6 高等数学,化学,物理,英语,计算机应用,体728/23.2 育 人文社科模块 6 健康与社会,“两课”,法律基础与卫生法学 284/9.1 系统整合模块 10 人体结构,基础学习,消化与营养, 血液、感染和免疫,生殖、性、发育和生长, 1146/36.6 机体平衡,疾病机制与药物治疗, 心血管与呼吸系统,神经学,肌肉与骨骼 技能模块 4 临床方法,终身学习,沟通技能, 369/11.8 机能学实验 临床核心模块 10 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眼科学,精神病学, 604/19.3 传染科学,口腔科学,皮肤性病学 总计 36 3131 (2)选修课程模块(占20,学时):共有72门课程供学生选修。 早期选修——1-6学期进行,充分发挥综合大学优势,加强人文自然科学类的内容,包括社会科学、语言文学、艺术、自然科学、专业选修等5个课程组。 后期选修——在第10学期进行,开设基础与临床整合的高级选修课,同时也安排预防医学实践、或回归基础科研训练等。 (3)临床实习(占24,学时):通科实习48周安排在8-9学期进行。选择性实习8周,安排在第10学期,根据学生毕业后意向可选择到二级学科(如内、外、妇、儿等科)实习8周。 2、系统整合模块的构建 7 以系统为基础,将传统解剖学、生理学等14门医学基础课程与相应临床课程整合为十大模块(见图3)。整合后的模块教学,基础与基础、基础与临床、临床与临床优化组合,交叉渗透,知识点更系统,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图3 课程体系整合示意图 3、模块教学的组织 为保证教学,学院任命模块负责人,赋予模块负责人权利和义务,各模块成立教学组,由模块负责人精选相应学科教师组成。打破传统的学科界线,教学的组织不再是各教研室。在模块负责人领导下各模块编写教学大纲,精选教学内容,集体备课、听课,审核考试内容。同时学院成立新教学模式教学指导专家组,认真审核各模块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命题考试等,确保教学质量。 4、新旧模式下学生掌握基础、临床知识状况评估 为评估实行模块教学后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们对新旧教学模式的学生进行了基础综合考试和临床综合考试,对成绩进行比较。基础综合考试覆盖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药理学共六门课程,临床综合考试含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神经病学、传染病学共六门课程,考试模式、试题难度相同。考试结果(见表2、3、4、5)表明,经模块教学的学生对基础学科知识的系统掌握与旧模式相当。对能力方面的评价将通过临床实践、毕业考试,包括客观结构式临床考试(OSCE)等方式进一步进行比较。 表2 汕大医学院2002级基础综合各科考试平均成绩新旧教学的比较 教学模式 解剖 生理 病理 生化 药理 微免 14.2新模式 12.66 12.38 13.25 11.25 15.40 6 14.3旧模式 13.10 15.26 14.85 13.05 16.78 4 8 表3 2002级基础综合考试及格率新旧教学模式的比较 教学模式 参加人数 及格人数 及格率(,) 统计处理 新模式 177 146 82.5 ρ>0.05 旧模式 40 37 92.5 表4 2000级、2001级、2002级临床综合考试各科平均分新旧教学模式的比较 神经 传染 级别与模式 儿科 妇产 内科 外科 总平均分 病学 病学 2000级 10.84 9.76 2.63 4.60 21.27 19.48 68.58 (旧模式) 2001级 10.98 9.55 3.43 4.84 19.27 18.80 66.87 (旧模式) 2002级 10.88 8.80 2.83 4.29 21.08 18.19 66.07 (新模式) 表5 2000级、2001级、2002级临床综合考试成绩新旧教学模式的比较 级别与模式 参加人数 及格人数 不及格人数 合格率(,) 2000级 269 236 32 87.73, (旧模式) 2001级 271 227 43 83.76, (旧模式) 2002级 176 144 32 81.82, (新模式)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从孔子和苏格拉底探索知识的真谛以来,教育家们一直在争论的核心问题是:教什么,怎样教,21世纪这两个问题已演变为:学什么,怎样学,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已不仅仅是“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新模式中我们致力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掌握摄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以“问题导向学习”为切入口~全面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激发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借助“真实问题”,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积极、自主、合作地学习,寻找和利用多种学习资源,问题的答案。同时也培养学生批判性和分析性思维能力。 我院从2001年开始,神经外科率先进行PBL教学尝试,其后病理学、微生物学、内科 9 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等学科也选择部分内容实施PBL教学法。我们对实施PBL教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见图4、5、6),大多数学生认为PBL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4 提供病例资料 图5 课堂组织情况 图6 学习收获 具体做法是:学生分为若干小班(7,10人/班),由一名带教老师专门指导;带教老师通过集体备课,统一要求,保证带教效果的一致性。学习过程是:学生围绕案例查找资料,提出问题,进行第一次讨论 ;继续查找资料,第二次讨论;再查找资料,第三次讨论;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教师的主要责任是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为确保PBL实施效果,2000年以来,我们先后多次派教师到香港大学观摩学习,邀请台湾中山医学大学的专家来院讲学及进行现场示范与交流;加大教学投入,保证充分的教学场地和设施,并制定一系列激励政策,调动广大师生的教学积极性。这些措施使我院PBL教学得到顺利的实施。 在临床核心模块教学中,我们打破传统的大班授课以及先理论后见习的模式,采用以床边教学、PBL、小组讨论式为主的新模式,理论课与见习课融合;学生2-3人一组,每天上午跟着带教教师查房,诊治病人,下午上课,让学生在临床中边当医生边当学生。以典型病例作为切入口,启发学生将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充分结合起来,全面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及对知识的分析应用能力。 2、积极开发网络教学资源~构建网上教学体系 新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由此我们积极开发网络教学系统,构建网上教学体系。学院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建设教学软、硬件,教室、实验室及宿舍等全部实现网络化;多媒体课件、自测题库等教学内容全部上网;电子阅览室、CAI教室全天免费向学生开放,部分必修课内容也可通过网络自学。“新教学模式网站”、“临床基本技能网站”、“机能学网站”、“病理学网站”等教学资源丰富,界面友好,并全部对外开放。临床基本技能网站2002年开通以来,点击数已达60余万次。我院临床基本技能2005年获国家精品课程,是临床基本技能方面唯一的国家级精品课程。 (三)加强临床基本技能与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系统整合模块教学下,我们以《临床方法》为龙头,将临床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 传统《诊断学》安排在第5、6学期,仅涉及内科体格检查、问诊等基本技能,并以大 10 班授课为主。新设置的《临床方法》是一门全新的临床基本技能课程,涉及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急救、眼、耳鼻咽喉等学科的基本技能,授课形式灵活,理论教学、技能训练、临床见习有机结合。第2、3学期对学生进行全身体格检查训练;第4学期学习问诊与书写病历;第5学期训练临床基本操作,包括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呼吸机应用等;第6学期进行外科技能操作(外科实验动物学)训练。通过5个学期的系统训练,教师手把手地教(一个教师带3,5名学生),学生基本技能显著提高。在2002级临床技能考核中,老模式学生平均分数为67.5,新模式学生为85.0分,二者相差近20分。 为配合《临床方法》课程的实施,我们于2002年在国内率先建设了设备一流、功能齐全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该中心在国内第一个引进全自动多功能模拟人及一大批教学模型,应用了虚拟技术、模拟技术、标准化病人、网络技术等教学手段,成为医学生早期临床实践的重要基地之一。 (四)开设系列新型综合课程《健康与社会》、《终身学习》、《沟通技巧》 1、《健康与社会》课程 该课程涵盖了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公共卫生学、卫生政策学等众多学科的内容。将医学、社会、健康等诸多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来认识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关系,更加关爱病人;提高法律意识,保证安全可靠的医疗活动。为了提高课程效果,我们聘请国内著名教育家医学家如王德炳、文历阳、王一飞教授等亲自为学生授课。 本课程的另一重要特点是走出课堂,以大量的社会实践作为课程的重要内容。李嘉诚基金会拨专款购买社会实践用中巴,学生们走出教室,走出校门,去偏僻农村、环境污染现场,在实践中体会社会、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所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2002级学生开始利用周末与假期已参加了至少一轮的宁养义工服务和医疗扶贫体验活动(这两个项目均为李嘉诚基金会资助,为附属医院主持的长期项目。宁养院为贫困晚期癌症患者免费提供住院医疗诊治,使之减轻临终前痛苦并体会到人间关爱;医疗扶贫是赴省内外贫困地区实施的医疗救助行动)。 此外,还以“医患关系”、“生殖伦理”等为主题开展辩论赛,活跃的授课形式,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程内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这一符合潮流、具有代表性的课程的设置与创造性实施方法意义重大,使学生们开阔了眼界,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培养了医德,陶冶了情操。 2、《终身学习》课程 该课程涵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文献检索、循证医学、统计学等内容,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多种途径,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学习能力;同时在完成在校正规教育和培训后,能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适应医学实践和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与变化,具备未来发展的潜能。 3、《沟通技能》课程 11 旨在使学生能够从容应对复杂的工作环境与社会环境,把握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并进行有效地沟通,在与人交往中显示出真诚与关爱的品格,理解、合作的能力。 “创新医学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研究与实践”2005年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创建新型综合课程,加强临床能力培养”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二、全面提升医学生英语的能力与水平 努力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全面提升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是我院“精品”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在对99级、00级、01级实施全英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七年制学生英语教学做到全程培养不断线:第1学期为全浸式英语教学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English Immersion Program,EIP)学习,第2学期重点强化学生英语能力,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全国大学生四级英语考试,第3-8学期进行科技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第9-10学期在临床教学中倡导用英文查房等等,全面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一)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根据教育部2004《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结合国外双语教学英语浸入计划(IMMERSION PROGRAM)的成功范例,我院为七年制(本硕班)学生设计了基于网络的EIP。其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学术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我院长期聘请4-6位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的专任外教及多位志愿外国友人参加EIP计划。 具体改革内容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1、摒弃传统的单一面授教学,借助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采用教学工程模式(Pedagogic Engineering),即面授辅导、网络自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形成立体化的教学和管理机制。该模式不仅是教学活动或教学手段的转变,更是教学理念的转变,实现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理论知识和技能,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理论知识与技能,又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运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全新教学模式的转变。 2、EIP教学计划强调个性化教学与自主学习,注重发挥计算机可反复进行听说训练的优势,以及教师可通过课堂面授辅导,传授阅读、写作、翻译技能和技巧的特点,因材施教,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水平、时间,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借助计算机的帮助,迅速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能力。 3、EIP教学计划突显以学生主动学习为本,以教师辅导和网络自学为辅的交互式教学指导思想,最终实现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学生与计算机的互动,从而使学生从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4、通过入学分级考试,把新生分为A、B两个级别进行滚动教学机制,小班化和竞争性取代了以往大班教学松散的落后机制;把原先跨度两年,总课时为280学时的英语课程,集中在一个学期完成。确保授课和学习的连贯性和强化性,以使学生短期内快速地提高英语水 12 平,为后续专业英语教学奠定重要的基础。 5、课外活动的设计:EIP教学计划选用清华大学出版的《新时代交互英语》,我们开发了一套完整的、配合教科书内容的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方案,力争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环境,如早晨英语阅读或听力训练,晚上(19:00)CCTV英语新闻联播;还有经常性的活动(专题英语角,英语读报会等)、阶段性的活动(口语比赛,英语辩论赛),以及总结性的活动(圣诞节英语晚会,科技英语节等)。精心设计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内容,是实践这一全新教学理念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活动来检验教学效果;学生可以通过活动来体验EIP教学的内涵。 6、自主学习系统的配套建设: ? 配备六个可容纳30人专用的多媒体课室,装备投影、无线耳机和可活动式桌椅(供小组讨论),以备学生小班面授辅导或英语活动之用。 ? 装配EIP网络教室,配备65台先进的电脑设备(小型局域网)与英特网相连,两台CPU PENTIUM 4 以上,容量为300 G的小型局域网服务器。软件有与课程配套的学生自学系统、自测系统和部分影视课件。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可留言、与教师约课。教师可回答问题、辅导,并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 ? 改造两个45个座位的带多媒体功能的网络语音室(供视听、朗读和电影课使用)。 ? 组建英文图书阅览室,购买一定数量的英语图书、报纸、期刊杂志和有声图像光盘,为学生营造课外英语活动的氛围。 首届EIP计划(2004级七年制)学生的英语能力明显提高,该届学生于2005年6月参加全国大学生4级英语考试,一次通过率达97%。由于教学理念先进,该届学生不仅英语水平提高,而且综合能力普遍增强,专业任课教师普遍反映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意识、学习能力明显提高。 (二)加强专业英语教学 第3,4学期我们开设“科技英语”课程144学时,由外籍教师、留学多年归国的专业教师承担,主要培训学生专业英语文献阅读、科研信息获取、资料处理以及科技论文写作等能力;同时将英语教学渗透到各学科的专业教学中,采用双语教学。各学科除采用原版教材作为教学参考书外,“医用物理学”等课程还自编了全英教材;病理学教研室按我国教学大纲与我院聘任三名国际资深外籍教师联合编写国内第一部案例式教材,并配套有图、文、声、动画为一体的电子光盘,为推动国内全英教学起到重要作用。学院在政策上对英语教学进行倾斜,用全英或双语教学的工作量按普通工作量的三倍计算。在质量上严格把关,规定只有取得全英授课资格的教师,才能进行全英或双语教学。资格审查是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经过资格评审委员(由六名外教和一名校内专家组成)的初试(面试)、复试(英语试讲)而获得,还要根据需要,由外教对获得资格的英语教师进行进一步培训。最后由学院正式聘任,方能授课。 (三)努力提高教师英语水平 13 针对学院专业英语教学工作的需要,近年来在教师引进中我们十分注重教师英语水平,坚持英语面试,严格筛选。要求40岁以下的教师均应通过英语口语考试;院内长年举办以外籍教师为主讲的各种教师口语培训班,已培训了教师共80多人;每周3晚举办一次英语角活动,由外教直接负责,面对院内英语爱好者;近年来我们有计划地选派临床中青年教师赴加拿大和美国等大学进行专业研究与英语培训。2005年有50名临床骨干教师分期到香港中文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习提高,既增强临床业务和管理能力,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英语水平。 三、全面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发挥综合大学优势 汕大医学院是国内第一批合并到综合大学的医学院。从1987年开始,五年制本科生1,2年级,七年制1,3年级均在大学本部校园内学习与生活。借助汕头大学特殊而浓厚的人文环境,良好的生活、学习条件,我们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校园氛围,期待在条件优越、自由愉快的环境里,在多学科背景下使医学生成长为思想活跃、善于综合思维、具有创新能力、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二)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1、设立“杰出医学生科研基金”~支持大学生科研活动 从1999年开始每年拨出10-20万元专门用于资助本科生的科学研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第二学年开始,在感兴趣的专业领域,由相关指导教师的帮助进行科研训练。资料收集、课题申报、预备实验、正式实验和论文撰写都以学生为主体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每个项目的资金在3000-10000元之间。已立项课题97项,完成48项,撰写学术论文125篇,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45篇。参加第六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作品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 三等奖4项,以及团体总分金奖和优秀组织奖;第七届获优秀组织奖、特等奖各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4项;第八届获优秀组织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第七、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作品分别获二等奖各1项。 2、邀请大师讲座~开阔学生视野 邀请国内外一流大学、研究机构的著名学者为本科学生开设课程或讲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潘毓刚等一批世界级大师,艾滋病鸡尾疗法的发明者何大一教授(题为《The global pandemic of HIV/AIDS》), 剑桥大学、伯克利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著名科学家都曾莅校讲学。中国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协和医科大学原校长巴德年院士(题为《医学与医学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科学家曾毅院士,第四军医大学副校长樊代明院士(题为《奋发向上,立志成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刘德培院士(题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医学科学发展机遇与挑战》),原北京大学党委书记王德炳教授,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王一飞教授 (题为《二十一世纪的医学科学——严峻的挑战,空前的机遇》),梁国栋教授、管佚教授等大师级学者为学生们讲述使命、责任与未来,讲述成长之路,讲述创造性工作的灵 14 感、艰辛与快乐。这一切都极大地启迪了学生心灵,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励了学生不断奋发向上的信心与意志。 3、配备高学历的兼职班主任和导师 学院要求高学历人员原则上都要担任一届或一届以上的班主任、七年制兼职导师。他们十分关心刚刚走进校门的学生,在学习、专业思想方面全面指导学生,还根据自己所在实验室条件,鼓励、支持有兴趣的学生进行科研活动,成为学生的知心人,深受学生的爱戴。罗文鸿教授、郑锦鸿教授、胡盛平教授等年轻的学术带头人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罗文鸿教授、胡盛平教授、李恩民教授、许丽艳教授等经常利用假期在他们各自的实验室对所带班级的部分学生进行科研训练。 (三)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科技活动 1、文化艺术节 当代医学生人文知识的基础普遍薄弱,直接影响他们树立明确的专业思想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近几年来,学院立足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每年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分别以“飞扬青春,和谐校园”、“健康人生、爱心奉献”等为主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满足青年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操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文化艺术节活动始终坚持以先进文化引导学生,以奉献文化激励学生,以高雅艺术陶冶学生,积极为同学们构建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舞台,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把文化艺术节办成既有文化内涵又贴近学生生活,既格调高尚又雅俗共赏、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品味,对于促进我院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打造医学院奉献文化等起到较大推动作用。 文化艺术节至今已举办六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出了一大批大学生优秀艺术作品,挖掘了一大批学生艺术人才,成为医学生的文化大餐。许多学生的摄影作品、文学作品、书画作品等多次在全国、省、市等各项比赛中获奖,为学院争得了荣誉。文化艺术节活动还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比如利用临床技能中心的各种模型到其他院校、公共场所进行宣传急救常识、各种医学科普知识和技能培训,既体现了医学生的特色,又扩大了活动的影响面。 2、英语科技节 随着我院精品教育和开放化、国际化的办学思路的实施,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一需要,学院积极为提升学生英语水平和四会能力搭建平台。每年举办英语科技节,包括专家讲座,大学生学术报告会,英语司仪大赛,英语角活动,英语经典电影欣赏,英语手抄报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文歌曲歌唱比赛等。 历届英语科技节的主题分别是:“英语让您了解世界,科技创新让您改变世界”、“英语架通国际桥梁,科技推动创新发展”。目的是提高校园文化的科技含量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跟上新世纪科技发展的潮流。该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由“名师讲坛”、“校园英语文化巡礼”、“我与科技同进步”等板块组成,营造出浓厚的校园英语和学术气氛,培养了学生的 15 创新能力。 第四部分 教学基础设施与条件 医学院加大在教学方面的投入,大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确保精品教育的实施。 一、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 作为医学资源重要来源的图书馆的建设受到学院的重点关注。医学院图书馆0.461万平方米,藏书292775册。图书馆不断改善硬件条件,为广大教职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获取教学、科研、医疗等信息提供了重要保障。图书馆还进行了馆藏重要文献的数字化处理,引进了国内外重要文献数据库,建成了先进的医学电子资源基地。 多功能电子阅览室实现了图书馆光盘及网络数据库的在线检索使用,通过校园网与Internet连接,提供所有Internet功能服务。图书馆不仅实现了电子图书、电子学位论文的网络检索和阅读,还实现了图书馆网上声频、视频及多媒体教学光盘的点播。图书馆已经成为医学文献检索课及网络信息教育的培训基地。 二、完善的校园网络和电子化教学设施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在国内的广泛应用,与Internet互联的校园网建设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它己成为促进学校科研工作发展,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完善科学管理的重要工具,成为学校在竞争中求发展的重要手段。 由于网络电子化教学是现代医学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是掌握医学最新信息最直接快速的途径,医学院加大投资力度,对校园网络进行改造,现有的校园网覆盖行政楼、教学楼、综合楼、科技楼及研究生楼、学生宿舍和职工宿舍等全部建筑,网络覆盖率100%。网络运行质量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网络环境更加优良。主干采用千兆互联,建设4条主干光纤及四个二级交换中心,楼层通过光纤三级交换连接二级分中心。校园网主要服务器千兆或百兆互联。100 M光纤通过汕头大学与中国教科网相连接,10 M通过电信直接接入INTERNET网,还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将10 M以太网升级为1 G主干,为学院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以及全院师生提供现代化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环境。 在信息应用和数据建设方面,学院先后开发、建设了多个基于校园网络的应用系统,如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公文发布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基金管理系统、网上教学评估系统、EIP网络教学系统等;建立了临床技能中心、新教学模式、病理学、生理学、网络实验室、计算机教学等十多个专业教学网站; 开辟了精品课程网站,我院国家级精品课程《临床基本技能》,《病理学》、省级精品课程《临床基本技能》,以及校级精品课程《机能实验学》、《医学物理学》、《生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组织胚胎学》均在网上展示。 为方便医学院院本部与临床学院的联系,做到医学院与医院资源的共享,医学院投资几百万元支持临床学院的计算机网络化建设,将临床学院的宽带网连入校园网。 16 为配合教学改革和网络电子化教学的进程,我院以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为依托,充分利用发达的网络环境优势,为广大师生搭建起教与学的桥梁。学院先后投入80万元用于CAI课件、教学网站等建设,多媒体课件、自测题库等全部教学内容上网;电子阅览室、CAI教室全天免费向学生开放,在教室、实验室及宿舍均可随时上网浏览,给予学生更宽松的学习空间。“新教学模式网站”、“临床方法教学网站”、“机能学实验教学网站”、“病理学教学网站”等教学资源丰富,界面友好,师生均可便捷应用。临床技能中心网站形式之新颖、内容之丰富,受到国内外来访专家的赞赏,2002年开通以来,国内外点击人数超过60万。汕大医学院的“临床技能中心”,最先出现在国际知名搜索引擎google、Baidu网站上,已成为搜索的关键词。 三、实验室的建设与改造 (一)基础学科实验室的建设 在教育厅和李嘉诚基金会的支持下,汕大医学院利用 “211工程”本科建设等经费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对形态学、机能学、病原学、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人体解剖学、诊断学、预防医学、临床技能中心等实验室按标准实验室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实验室不仅环境、设备一流,而且也在管理上进行了大胆改革,将原挂靠在各个学科的实验室按二级实验室设置进行管理,责任到位,实施开放性管理,为大学生科学研究、设计性实验提供良好的场地。三年来我院“杰出大学生科研项目”绝大多数在这些实验室进行,开放性实验室深受学生欢迎。 同时我们还改造了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在所有多媒体教室安装了空调、更换了课桌椅等,从根本上改善了教学条件,提供了舒适的和现代技术支撑的教学环境。 (二)临床技能中心的建设 2002年医学院在国内率先建设设备一流、功能齐全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该中心第一期建设占地550平方米,引进全国第一个全自动多功能模拟人及一大批教学模型,集内、外、妇、儿、诊断学基础等技能培训为一体,应用虚拟技术、模拟技术、标准化病人和网络技术等教学手段,成为医学生早期临床实践的重要基地之一。目前已接受100多家医学院、4000多人来访参观,其方式已在各兄弟院校中推广应用。第二期计划建设650平方米的动物手术室、标准手术室和产房,于2006年7月份动工,2006年9月份交付使用。 临床技能中心按照“微型医院”的要求设有规范化培训室、标准化诊断室、标准病房、动物外科手术室及标准手术室、产房等共1200多平方米。除配置各种先进的进口、国产教学模型外,还有设施先进的中央监控室,对学生操作进行全程监控及录像,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操作,从不熟练到熟练,从不规范到规范。外科动物实验室根据现代医疗发展水平要求,配备电视摄像系统、多媒体及远程教学系统,以利于教学观摩和指导。 一批“标准化病人”(Standard Patient,SP)通过我们的培训,能逼真地模拟临床情况,可充当正常人、病人和评估者,不仅可供学生问诊及体格检查,有效地与学生进行沟通,而且作为评估者,能客观、公正地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7 也缓解了医学生实践机会少的矛盾,收到明显的效果。 临床技能中心的建设和投入使用,为医学生早期实践及技能培训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医学生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如鱼得水,反复训练,反复操作,临床技能、临床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他们深有体会地说:“技能中心不仅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让我们熟练掌握各种基本操作,更重要的是给我们以信心,相信进入临床后我们会很快上手,争取更多操作机会。” 四、临床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一)实践教学基地概况 我院一贯非常重视临床实习基地的建设,建成了一系列稳定、合格的临床实习基地。5所附属医院病床总数1744张,临床医学类专业本科生生均床位数接近1.33张;同时还拥有广东省人民医院、粤北医院二所非直属临床学院,病床数3163张,生均床位数3.74张;另有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等12所教学医院,病床总数6644张。毕业实习生每生实际管理床位超过6张,可满足我院精品教育的需要。为提高学生对疾病预防及突发性传染病的认识、预防和控制,2005年我院与汕头市CDC签署了全面合作的协议,以其作为汕大医学院预防医学教学基地。 (二)高度重视临床学院建设,建立临床教学科学体系 附属医院是实施临床教学最重要的基地,又是学院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窗口,附属医院建设好坏、条件优劣,直接影响到临床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我院高度重视附属医院的建设,始终把附属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列为汕头大学医学院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以及资金筹措、增加经费投入等方面,加强对附属医院的建设。据2001年以来的不完全统计,除上级对附属医院正常的卫生事业经费以及基建等专项经费拨款外,我院从211学科建设、教学经费、课酬、学生宿舍建设经费等渠道多方投入经费,对附属医院进行建设,共投入2000多万元,大大改善了临床的教学条件。 (三)临床医师的培训 临床技能中心从2000年开始,分5批对副主任医师以下临床教师进行临床技能培训,培训资历与院内聘任挂钩;同时举办各种形式的示范教学活动,如床边教学、PBL、教学查房等等,规范临床教师的教学,使临床学院的教师在带教意识、教学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五、条件优越的学生宿舍 医学院的学生入学第1-3学年,居住在大学校本部,具有良好的生活、运动、居住条件。第4,5学年,在市区学院居住,由于市中心地区土地紧缺、学生宿舍破旧等。近年来,医学院克服了诸多困难,采取收购校园周边待开发的土地,拆旧房建新房,扩建运动场地等措施,2005年新学生公寓完工,大大改善了学生的居住与生活条件。未来几年,医学院还将建筑一栋面积21000平方米的20层本科生、研究生用综合宿舍楼(此楼现已完成设计与招标工作,即将破土动工)。另外,医学院出资在第一附属医院加盖了一层165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在第二附属医院对面购买了3650平方米的商业住宅,大大改善医学院本部学生住宿 18 条件。目前,生均教学占有面积、学生宿舍面积都超过了教育部的标准。 第五部分 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 一、组织机构 学院本着精简机构,提高效益的精神,1997年将科研处、教务处、设备科、电教网络中心、基础部及临床部等整合为科教处,从而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使各种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临床教学实施“院系合一”管理体制,在附属医院中分别设置有第一、二、三、四、五临床学院,各附属医院的第一把手即是临床学院的第一把手,是临床教学的第一责任人。各临床学院下设科教科,临床学科相应教研室具体负责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组织管理。 二、管理队伍专业化、知识化 目前,我院已经拥有一支人员稳定、结构合理、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的教学管理队伍。现有25名教学管理人员中,院本部11人,临床学院14人,其中教授(含主任医师)10人,副教授(含副主任医师)8人,讲师5人,助师2人,高职称占72,;具有博士学位者7人,硕士学位4人,研究生学历占管理人员总数的44,。在管理人员中有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基础研究会理事(黄东阳)1人,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杨棉华)1人,医学教育研究会理事(何萍)1人,广东省医学教育与信息学会常务理事(杨棉华)1人,广东省教学评估专家库成员(黄东阳、杨棉华)2人。 学院鼓励教学管理干部积极参与教学管理研究,近年来,院本部教学管理人员承担国家级教学研究课题2项,省部级教学管理研究课题5项,校级教学管理研究课题多项;其中“应用卫星远程教育等现代教育手段,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研究与实践”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创造医学教学新模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创建新型临床综合课程,加强临床能力培养”获省级成果二等奖;以及一批院级教学成果。近三年来在各级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4篇。 在学院领导下科教处全体人员开拓进取,尽职尽责,使学院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工作都有了快速的发展。2000年科教处被汕头市人民政府授予“汕头市先进集体”,2003年获“汕头市中国文明示范岗”,2004年获“汕头市先进职工小家”,2005年获“广东省巾帼文明示范岗”等。 三、教学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管理 我院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各类教学管理制度,从教学管理、学籍管理、教务管理(课程管理、考试管理、教材管理、课室管理等)等方面入手,制订各部门工作职责、教学督导与质量控制系统、教学成果与奖励、教育科学研究、精品课程建设等一系列规章,并于2000年和2006年编印了《汕头大学医学院教学管理文件汇编》。 在制定和实施教学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我们既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依,依法治教,依法治学;同时又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改 19 进完善现有规章制度。如(1)在七年制的学籍管理过程中,针对淘汰条例要求太高,淘汰 率过高,被淘汰到五年制的学生学制延长等具体问题,我们一方面反复加强对学生的政策宣 传,强调七年制淘汰的严酷性,同时根据特殊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相应条例 进行适当调整。(2)我们严把毕业生出口关,明确规定“毕业技能考试不合格者,不参加理 论考试,不予毕业,重新实习一年。”(汕大医[2003]28号)。但由于毕业生在毕业考试前已 联系到录用单位,针对目前就业形式十分严峻和学生个人、家庭的实际困难,我们坚持做到: ?如果毕业技能考核是内科或外科系统不合格,则补内科或外科实习三个月,由第一临床学 院配备专门老师带教,结束时进行考试,合格者可离校。?同时科教处反复与用人单位沟通, 取得用人单位支持,三个月后考核合格用人单位保留录用资格,确保学生就业。2003年以 来王垚等4位同学都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这样即可执行相关规定,也兼顾了就业的实际困 )由于就业压力影响到实习质量,一方面我们加强管理,另一方面将毕业实习由原来难。(3 第9、10学期改为第8、9学期。同时针对用人单位要求毕业见工(试工)2,3周的要求, 学院科教处反复与用人单位沟通,科教处长不厌其烦,每次都亲自给用人单位打电话,反复 介绍我院严格保证教学质量的相关规定。得到用人单位理解与支持,将见(试)工时间控制 在一周左右,既保证实习时间,又不影响就业。 四、完善质量监控措施,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长期严格的教学管理过程中,我院建立了学院、教研室、临床学院三级教学质量保证 与监控体系,成立了学院教学委员会,宏观指导全院教学工作及质量监控;成立医学院、临 床学院教学督导组,具体执行教学督导,对教学秩序、质量进行全程的监控;明确学院教学 质量保证与监控的负责部门为科教处,在科教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对全院各专业的教学质量 进行全程的监控。在实施中督导专家们经常深入课堂、临床科室听课督导教学全过程;2003 年以来各类课程听课结果见表6。同时发放各种调查问卷(新教学模式问卷、临床核心模块 问卷、PBL教学问卷等),全面了解教学情况,并将调查结果反馈给教研室或教师,及时解 决教学存在问题。 表6 2003年以来各类听课结果统计表 专家评估结果 学期 类别 门次 优 良 中 可以 差 (,90分) (80,90分) (70,80分) (60,70分) (,60分) 03,04学年 期中教学检查 8 1 5 2 / / 第一学期 (13,) (63,) (25,) 学院督导听课 204 58 119 21 6 / (28.4,) (58.3,) (10.3,) (3.0%) 03,04学年 期中教学检查 11 1 7 3 / / 第二学期 (9,) (64,) (27,) 学院督导听课 209 74 104 30 1 / (35,) (50,) (14,) (0.47,) 04,05学年 期中教学检查 11 3 4 3 1 / 第一学期 (27,) (36,) (27,) (9,) 教学查房 24 7 12 5 / / (29,) (50,) (21,) 04,05学年 期中教学检查 10 2 5 2 1 / 第二学期 (20,) (50,) (20,) (10,) 临床督导听课 159 60 90 9 / / (30,) (57,) (6,) 636 206 346 82 9 / 总计 20 (32.3,) (54(4,) (12.8%) (1.4%) 学院已逐步形成了教学质量控制标准,对课程讲授、课堂讨论、实验教学、临床见习、床旁教学、PBL教学、辅导和答疑、成绩考核与评定、毕业实习等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目的、质量标准都给予了明确的界定和严格的规定。为了保证新教学模式的实施,科教处组织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严格的规范和培训 ?临床教师技能培训:2002年以来先后举办五期临床技能培训班,临床所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全部都要经过培训和考核,考核成绩与院内教师职称聘任挂钩。?PBL示范教学活动:先后请台湾中山医学大学的专家及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的专家进行了多场PBL示范教学活动。?举办床旁教学查房示范活动和教学查房考评等,极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我院积极采用现代管理技术,切实提高管理的效率与水平。利用计算机校园网络,逐步开发网络管理。我院科教处2001年研制的“网上教师授课质量及临床带教效果评价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多年,学生通过该系统对老师上课及带教情况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并从中产生出优秀授课教师、优秀带教教师及最受欢迎科室候选名单;同时还开发了“学生学籍计算机管理系统”、“教材建设与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课程评估系统等,建立计算机题库,实施考、教分离制度等,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取得显著效果。 五、强化临床实践的管理,确保实践教学效果 首先,学院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临床各科有见习大纲、见习指导、实习大纲、实习手册等;第二,严格审查带教老师资格,对带教老师进行全面指导和管理;第三,在临床实习阶段(内、外、妇、儿、手术及传染等),学生出科考试不仅有理论内容,还要求有临床操作;第四,毕业考试中理论考试占40,,技能考试占60%,技能考试实施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成为国内少数几所能实施OSCE考试的学校之一。对医疗技能严格要求,技能考试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理论考试,延长一年毕业,重新进行临床实习。为保障学生临床实践需要,学院积极开辟高层次高水平的教学基地,经广东省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批准,韶关粤北人民医院冠名“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冠名为“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华南医院”,成为我院非直属附属医院,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实习基地。 对实习生进行严格管理。我们规定学生在实习期间不放寒暑假和节假日,休息采取轮休办法,具体做法由科教处制订细则,实习医院具体负责实施。实习期间,学生接受医学院和医院的双重领导。学院委托临床学院和医院对实习生的德、智、体进行全面管理,包括医德、医风、业务学习、考勤、考核、生活管理等。为更为有效地管理学生,学院还在各教学医院聘请兼职班主任。兼职班主任一般由医院的医教科或科教科的管理人员担任,负责实习生的教学组织和日常管理工作,检查实习大纲的完成情况和学生出勤情况,并在实习结束时做出全面鉴定。 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的各病区,设立病区教学干事,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主持实习生的实习安排,组织带教,督促修改病历,转科考核和考勤登记工作。实习生在上级医生指导下,每人管理6,8张病床,参加科室值班,参加危重病人的抢救、特殊病例讨论,书写病历、病情记录,进行各种诊疗及操作。学生在实习完临床各科以后,要求熟练掌握各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进行出病区考核,包括鉴定评分及专业考试两项。鉴定评分在科主任领导下由病区教学干事主持进行,专业考核包括各种临床操作技能和临床病例考试, 21 并派教师到各教学医院监考,也组织临床学院内、外、妇、儿科的专家到各教学医院进行专题讲座和示范教学查房等。各科实习成绩不合格或实习鉴定不合格者,均需补该科实习,转科考各科成绩计入毕业实习总成绩。学生在完成48周的毕业实习后须进行毕业考试,全面考核毕业生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操作能力,检查毕业生综合素质。我院从98级(2003届)毕业生开始对毕业考核进行改革,即在原来单一的内、外科理论考试的基础上加内、外科技能操作考核。从2005年开始(2000级)对毕业生进行OSCE。教师对学生进行面试和各种临床的操作技能考试,并通过标准化病人等标准评估体系,进行临床综合考试。根据汕大医学院“关于加强教学建设与管理,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意见”(汕大医[2003]27号)文件的精神,“毕业技能考试不合格者,不能参加毕业理论考试,不能毕业,须重新进行临床实习”等规定,学生实习的要求提高了,质量也有了更进一步提高。 由于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我院毕业生普遍受到社会与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连续五年超过99,,居广东省高校第一。毕业生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考试,取得骄人成绩,通过率名列全国前矛,2005年取得全国排名第3名,2004年为第12名,2003年为15名。 第六部分 办学特色与成效 一、办学特色鲜明 (一)特殊体制、年轻而富有朝气 医学院1983年并入汕头大学,是全国最早的综合大学办医学院之一。李嘉诚先生、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省教育厅对医学院的发展给予了格外的关注和大力的支持。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汕头大学医学院管理问题的通知”(粤府[1984]128号、粤组通[1987]78号)等文件明确规定“汕头医专改为汕头大学医学院后仍保持相对独立”。医学院具有完整的行政管理机制,独立的人、财、物系统,使医学院在医学教育方面有更多的独立施展空间,为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医学院根据自身特点,大胆改革,精简机构,1999年以来将原有25个部(处)室合并为7个,提高效率,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学校编制向教学、科研第一线倾斜,保证精品教育的需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用制度、政策凝聚人,建立良性竞争体制,打破平均思想,大大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汕头大学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医学院也伴随着改革步伐快速发展,年轻而富有朝气。一批从美、英、德、日、法、澳大利亚、中国香港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归国人员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慕李嘉诚之名、慕汕头大学医学院之名来到这里,在其特殊的体制优势下,在其雄厚的物质资源基础上,来发挥自己的才干。时间短、发展快、以超常规的速度,使汕头大学医学院成为全国发展最快的高校之一,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二)坚持“精品教育”,培养高素质医学生 我们遵循李嘉诚先生“医德医术兼优,爱心奉献济世”的意愿,坚持精品办学之路,深化教学改革,通过实施新教学模式,英语浸入式教学计划(EIP),充分发挥综合大学文、理、工、医多学科交叉渗透优势,对人才培养进行精雕细琢,培养出既具备扎实的医学科学素养又富有人文情怀,既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与技能,又拥有高尚职业道德,并具有终身学习能 22 力的21世纪医学人才。 1、构建全程能力培养~坚持临床能力培养全程不断线 汕头大学医学院十分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新教学模式突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实施“4,4”方案,构建全程临床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临床基本技能。 (1)通过以《终身学习》、《临床方法》、《沟通技能》和《机能学》“四门技能课程”为龙头,对医学生进行严格的技能训练,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技能。 (2)通过模拟技术、虚拟技术、网络技术、标准化病人“四种手段”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对学生手把手地严格进行临床技能的训练。 (3)通过7、8、9、10四个学期的临床实践(见习、实习),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更多时间在临床一线中磨炼。 (4)坚持“四种技能考试”确保学生基本技能:?所有实验课均要求考基本操作,考核结果纳入课程总成绩;?技能模块(机能学、临床方法、终身学习、沟通技能)以技能考试 ,);?临床为主;?临床实习坚持出(转)科技能考试(理论50,、技能40,,其他10毕业技能考试占毕业考试60,,并实施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 2、坚持英语教学全程培养不断线 我们十分关注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在对1999级、2000级、2001级实验班进行全英教学改革的基础上,从2004年开始,对七年制学生坚持英语教学全程不断线。第1学期实施浸入式英语教学(EIP),通过课内教学及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气氛,快速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第2学期强化公共英语教学并协助学生顺利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考试;第3,8学期通过开设科技英语及专业课,实施全英教学或双语教学,培养学生科技英语及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第9,14学期通过采用英语临床教学查房,书写英文病例及在导师指导下阅读科研文献和完成全英论文写作。学院每年拨出20万元,购买英文教材,提供学生英文教学参考书以保证英语教学。 3、充分发挥文理工医等多学科综合优势~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汕头大学医学院是国内较早的综合大学医学院,从1987年开始,本科五年制入学第1,2学年,七年制第1,3学年生活学习在大学校园内。大学浓厚的人文气氛,自然科学的环境,丰富的图书资料,宽敞的运动场地和学生生活中心,以及浓厚的学术氛围,使医学院学生得到全面滋养,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和研究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4、宁养与扶贫——德育教育的必修课 由李嘉诚基金会全额资助的宁养与扶贫项目是培养医学生人文关爱的理想课程,从2002级学生开始已有超过600人次的学生参加过这两个项目的活动,增强了同学们社会责任感、陶冶了情操。 教育就像琢磨玉器,教师是艺术工匠,而课程体系则是加工玉器的程序,对每件原始的璞玉,恰当的程序是将其雕琢成精品的基本前提条件,还要根据其特点找到特定的角度,方能让每一件作品最大限度地展现其优势,发射出璀璨的光芒。汕头大学医学院具有一支高层次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师生比达到1:7.01,以教学为中心的办学指导思想,优良的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及良好的临床教学基地,无疑是高素质人才成长的沃土,我们相信一定能培 23 养出高素质的21世纪优秀医学人才。 二、教学成果显著 (一)办学水平、办学层次不断提高 1、 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我院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本科教育中以七年制专业为主,从2002年首批招生30名(占12,),到2004年以来每年招生180名(占本科学生总数72,);硕士、博士生招生数逐年增加,在校研究生人数411名,在站博士后49人。 2、办学指标稳步上升~质量得到保证: (1)录取新生质量高,连续八年均为第一批、第一志愿录取。 (2)就业率连续六年达到99%以上,列广东省高校首位;在院生考研率连续3年超过20%。 3)全国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名列全国前列:我院毕业学生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考试,( 2003年,2005年,通过率分别在全国排列第15名、第12名和第3名(见表7)。 表7 汕大医学院2003-2005年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与全国通过率比较表 2003年(第15名) 2004年(第12名) 2005年(第3名) 参考 通过率参考 通过率参考 通过率平均分 平均分 平均分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汕头大学 151 365.32 94.70 143 376.78 91.61 165 392.55 93.94 全国 23631 345.99 83.67 24205 359.13 77.91 33438 359.48 71.19 (4)全国四级英语通过率超过85,,持续大幅度超过全国重点大学的通过率(见图7),2004级首批EIP一年级学生四级英语统考通过率高达97%。 图7 汕大医学院97,03年全国大学生四级英语考试通过率 (5)临床医学专业2002年成为广东省首批名牌专业。 (6)临床基本技能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病理学、临床技能为广东省精品课程。 3、 毕业生深受社会好评~并成为广东省卫生医疗系统的骨干: (1)毕业生问卷调查:最近我们对2002,2005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共调查 24 了16所医院,87名毕业生(结果见表8、9),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我院办学质量、毕业生受到社会认可。 表8 2003,2005届毕业生一般工作状态的调查结果 项目 强(,) 较强(,) 一般(,) 较低(,) 低(,) 工作技术能力 47.7 47.7 4.6 职业道德及规范 50.8 49.2 遵纪守法 49.2 50.8 探索(创新)能力 23.1 61.5 15.4 合作精神 30.8 44.6 21.5 3.1 组织管理 6.2 55.4 36.9 1.5 工作效率 15.4 64.6 18.5 1.5 表9 2003,2005届毕业生专业知识的调查结果 项目 强(,) 较强(,) 一般(,) 较低(,) 低(,) 掌握专业知识 20 67.7 9.2 3.1 适应工作能力 23.1 61.5 15.4 专业水平 16.9 66.2 12.3 4.6 自学能力 23.1 56.9 20 获取信息、综合利用能力 24.6 38.5 35.4 1.5 本职工作能力 26.2 60 12.3 1.5 动手能力 23.1 63.1 12.3 1.5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3.1 52.3 20 4.6 (2)毕业生大多数成为广东省医疗卫生系统的骨干:不少毕业生处在重要的领导岗位上,近期我们收取1973,1990年入学汕头大学医学院历届毕业生1444人,其中具有教授(主任医师)111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192人,占90.23,。担任区级以上医院院长职务的有66人,特别是在人才交替活跃,竞争激烈的深圳市,有20名校友分别担任深圳市卫生局、龙岗区和福田区等卫生局的主要领导及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人民医院等医院的院长。 (二)教学改革倍受瞩目,成绩喜人 1、全方位的教学改革得到高教司、广东省教育厅及国内外同行的肯定 (1)领导关怀: 教育部吴启迪部长、高教司张尧学司长、石鹏建、田勇泉、刘风泰副司长、学生司林惠菁司长、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会长王德炳教授等领导先后多次亲临我院指导新教学模式及参观临床技能中心。 (2)汕头大学医学院在高等医学教育的地位明显提高: 2002年以来我院成为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位、综合大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教学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基础研究会理事单位、教育研究会理事单位、教材研 25 究会理事单位等。 (3)多次应邀在国内外医学教育学会上做专题报告: 全国高等教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大会(2002年),全球医学教育高峰会议(2003年),全国高等医学教育管理学会(2004年),全国第一届医学教育研讨会(2004年),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研讨会(2004年),全国第二届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会议(2005年)。 (4)兄弟院校频频来我院参观和考察: 2002年9月份以来我院新教学模式得到国内外高等医学院校的关注,专程到我院参观考察的兄弟学校有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近百所学校,累计2700人次。 2、取得一批可喜的教学成果 (1)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应用卫星远程教育等现代教育手段,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研究与实践”(2001年); “创造医学教学新模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2005年)。 (2)广东省教学成果: 一等奖: “应用卫星远程教育等现代教育手段,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研究与实践”(2001年); “创造医学教学新模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2005年)。 二等奖: “和谐式CPC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2001年); “创建新型临床综合课程,加强临床能力培养”(2005年)。 3、 精品课程建设成绩明显: 国家级精品课程:临床基本技能 广东省精品课程:病理学、临床基本技能 院级精品课程:技能学、生理学、物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生物化学、组织胚胎学。 (三)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1、 获各种先进殊荣: 全国先进班集体(97级三班)、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全国大学生“三下乡”先进单位和广东省大学生“三下乡”先进单位等。 2、全国、全省竞赛获奖项目: (1)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获奖项目:第六、七、八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获特别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2项及优秀组织奖;第六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还获得团体总分金奖。其中《早期人胚羊膜共 1调控区的克隆及聚焦激光扫描光学切片及ヌ,actin的研究》和《食管癌细胞NGAL基因5其反式作用因子特异结合位点定位分析》分别获得第七、八届全国“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 26 二等奖。 (2)英语竞赛项目: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三等奖、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三等奖。 第七部分 存在问题 1、汕头大学医学院是一个年青的学校,需要不断地沉淀。虽经多年努力,我院师资队伍,学历层次、职称结构明显改善,已建成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但缺乏大师级学科带头人,缺乏高层次的科研成果和重大科研课题,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2、新教学模式虽经全体师生努力,实施较为顺利,某些方面已取得明显效果,并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教育部和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的认可,但也存在不少需要努力和改进的地方: (1)系统整合模块:各模块间基础与基础、基础与临床、临床与临床之间如何进一步融合,做到真正的整合。 (2)如何评价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等。 (3)教材问题:缺乏与其相匹配的教材,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4)如何进一步的推广PBL教学等。 3、汕头大学医学院近年来引进一大批留学归国的中青年学术骨干,他们的英语水平高、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加大专业英语教学,特别是提高临床英语教学能力,真正实现在人才培养的英语教学全程不断线,全面提高学生英语能力,这也是“十一五”规划中我们需努力的目标。 27 28
本文档为【【精品】汕头大学医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类型doc文档]......57】,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7997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1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5-19
浏览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