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渔洋诗随笔》考释

《读渔洋诗随笔》考释

举报
开通vip

《读渔洋诗随笔》考释《读渔洋诗随笔》考释 《读渔洋诗随笔》考释 2006年5月 第3期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JournalofAncientBooksColiatiOnandStudies May2006 弛3 《读渔洋诗随笔》考释 周兴陆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上海200433) 摘要:梁章钜的《读渔洋诗随笔》,记述师友对于王士稹诗歌的评论,是研究《渔洋山人精华录》的重要文献. 本文考证此书的撰着时间,并阐释其理论价值. 关键词:粱章钜;王士稹;精华录;考释 中图分类号:G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读渔洋诗随笔》考释
《读渔洋诗随笔》考释 《读渔洋诗随笔》考释 2006年5月 第3期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JournalofAncientBooksColiatiOnandStudies May2006 弛3 《读渔洋诗随笔》考释 周兴陆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上海200433) 摘要:梁章钜的《读渔洋诗随笔》,记述师友对于王士稹诗歌的评论,是研究《渔洋山人精华录》的重要文献. 本文考证此书的撰着时间,并阐释其理论价值. 关键词:粱章钜;王士稹;精华录;考释 中图分类号:G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017(2006)03—0017-04 粱章钜是近代有名的学者,也是重要的诗论家,着有诗话着作十余种?.其中有一种日《读渔洋诗随 笔》,蒋凡先生曾在文章中给予简要的介绍,蒋寅先生,张寅彭先生等的清诗话 目录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目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种类与目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目录1类医疗器械目录高值医用耗材参考目录 书都曾着录.但是此书 流传较少,有值得介绍的必要. 《读渔洋诗随笔》作于何年?蒋凡先生文章说:"具体时间难明,待考."其实,它的撰年还是有线索 可寻的.梁章钜在《浪迹丛谈》卷十"王东溆论诗两则"中引述王应奎(号东溆)《柳南随笔》论渔洋诗之 语后,加上按语说: 按,以上两则皆应补入余读渔洋诗随笔》中. 可见粱章钜着有《读渔洋诗随笔》,是无须怀疑的.《浪迹丛谈》作于道光二十六 (1846)至二十七(1847) 年,《读渔洋诗随笔》肯定作于此之前.又,粱章钜撰于道光二十三(1843)和二十四(1844)年的《归田 琐记》卷六"已刻未刻书目"条着录其编着书41种,包括已刻和未刻的.这41种着作包罗了现在可知的 粱章钜1843年之前的所有着作,却没有《读渔洋诗随笔》.如果说《读渔洋诗随笔》主要是记述自己和师 友论渔洋诗的点滴心得,不值得着录,似乎也说不过去,因为同样性质的未刻的《玉 台新咏读本》就在41 种之内.据此,我推测《读渔洋诗随笔》应该完稿于道光二十五(1845)年前后.1845年完成初稿,其后 一 两年内又看到王应奎论渔洋诗有妙解而要"补入",也是情理中的事. 但是,孙殿起《贩书偶记续编》着录此书"约刻于嘉庆间".这可能是有问题的.既然"刻于嘉庆间", 《归田琐记》"已刻未刻书目"条怎会不着录呢?更重要的一点是,《读渔洋诗随笔》多记述其师纪昀,翁 方纲论渔洋诗语,粱章钜《退庵自订年谱》记载:"乙亥四十一岁,同刘芙初,吴兰雪,陈石士,李兰卿谒 翁覃溪师为苏斋诗弟子者三年."乙亥,为嘉庆二十(1815)年,从师三年,即至嘉庆二十二(1817)年. 《读渔洋诗随笔》上卷第一则云:"余尝问诗于文达纪师,苏斋翁师之门."下卷论《元佑党籍碑》后附记 一 则故事: 忆昔年与陈石士,刘芙初,吴兰雪,李兰卿同学诗于苏斋,吾师命作元佑党籍碑》,且言……. 谨附记于止匕. 嘉庆只有二十五年,最后一年为1820年,而《读渔洋诗随笔》回忆1815年至1817 年从翁方纲论诗的 情形,说"尝问诗",昔年",口气明显不是近时的事.所以说,"约刻于嘉庆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比较确切的说法应该是:《读渔洋诗随笔》是粱章钜记述嘉庆年间他和师友评论渔洋诗的事,这部书的写定, 应该在道光二十(1845)年或前后不久. 孙殿起说的刻本,我没有见到过.蒋凡先生文章中提到有粱氏家刻本和手抄本两种.国家图书馆藏有 刻本,二卷一册.我在上海图书馆见到手抄本,二册,分上下两卷,每页九行,端正行楷,凡147页.与 蒋凡先生文章所记述对照来看,这手抄本与刻本内容完全一致. 收稿日期:2005.05.30 作者简介:周兴陆(1971一),男,安徽合肥人,汉族,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的 研究. ?可参见蒋凡先生《关于编纂粱章钜诗话着作全编之设想》,载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中国文学研究》第六辑, 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读渔洋诗随笔》凡一百九十余条,说是读渔洋诗,实际上是评论《渔洋精华录》的.前十一条,带 有总论性质,记述时人对于渔洋诗的总体评价.后面各条,具体评论《渔洋精华录》的诗歌170题,次序 基本同于金荣注本《渔洋山人精华录笺注》,只有少数诗歌前后次序略有颠倒. 《读渔洋诗随笔》多引述其师纪昀和翁方纲的论说,称两人为"文达纪师","苏斋翁师"或"文达师", "苏斋师".《随笔》第一则云: 余尝问诗于文达纪师,苏斋翁师之门,二师皆令熟读王渔洋诗,而议论风旨微有不 同:文迭师之 论平而允,苏斋师之论精而严,要皆于渔洋有深契,而不惜以金针度人者也.今谨就所闻绪论,参以 他家之说,略为编次,俾读渔洋诗者有所折衷焉. 引述纪昀之论并不多.第二则引述纪昀所谓"渔洋谈诗,大抵源出严羽,以神韵'为宗vv9就是直接取自 《四库全书?精华录提要》:第三则记述一则掌故,出自于纪昀《滦阳消夏录》:第六则记述纪昀"神韵' 之说,不善学者往往易流于浮响"云云,取自《四库全书?谈龙录》提要.此外,还有两三条具体评论, 大约是亲炙所得.《随笔》引述翁方纲的评论较多,《石洲诗话》卷八记载的翁方纲论王士稹《戏为论诗绝 句》的内容,《随笔》亦多有载入,不过文字上略有差异.翁方纲评论王士稹诗歌的文字,传世的有两类: 一 类是翁方纲手批《渔洋山人精华录》及各种过录本,一类是《复初斋诗评》.《随笔》中记述翁方纲语, 与这两种本子有一些相同和近似的内容,但是《随笔》中有很多关于翁方纲论渔洋诗的记述,超出上述两 类之外,我们若考察翁方纲对渔洋诗的评论,不能放过这部《读渔洋诗随笔》.粱章钜有时引述翁方纲的话, 并不注明,需要我们对照批点本和《复初斋诗评》才能看得出.《随笔》记载翁方纲批《戏仿遗山论诗绝句》 "广大居然太傅宜"云:"先生倡为'神韵'之说,其实即明人格调'之改称."这是关于明清诗学的一 个富有卓识的论断.严羽《沧浪诗话》既尚格调,又重神韵:明前后七子发展了格调一脉,后七子时也有 论者如胡应麟,提出"神韵"以修正格调.王士稹提倡"神韵"说,还是从胡应麟,陆时雍一脉下来的. 所以钱谦益贬斥前后七子,而王士稹对前后七子的态度要平和得多.翁方纲注意到"神韵"说与"格调" 说的内在联系,可谓具正法眼. 除了翁方纲和纪昀的评论之外《随笔》还引述沈炳垣,(晓沧),戈源(仙舟),王霖苍(应鲸),李兆 元,汪琬(尧峰),陈伯玑(陈允衡字),钱竹汀(大昕),杭世骏(大宗),林畅园(林茂春),邓孝威(邓 汉仪),史承谦等人的评论和考辨.这些人,有的与王士稹相交游,如汪琬,陈伯玑;有的与梁师纪昀,翁 方纲同时,如戈源,杭世骏,林茂春.沈晓沧则是粱章钜的同辈.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惠栋注引《国雅》 评,未标明《国雅》的作者,而对照《随笔》来看,《国雅》的评语同于陈允衡(伯玑)评.原来《国雅》, 就是陈允衡的《国雅初集》(己收入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上卷前几则,是对王士稹诗歌的总体评论.其中引纪昀评说:"渔洋谈诗,大抵源出严羽,以"神韵" 为宗."并放在明清诗史上论述渔洋倡天下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说的意义,至于随着盟主地位的确 立而渐渐发生"激而反唇异论",纪昀说"此传其说者之过,非渔洋之过也".这大约就是粱章钜之所以认 为纪昀的评论"平而允".翁方纲一方面推崇王士稹为国朝诗家之冠,以诗品言,上跻前贤,"尚有放翁, 遗山所未至,而先生独至者";另一方面,在评点中多批评王诗浮泛空调,叙事不切等毛病.所以梁氏认为 他的评论"精而严".粱章钜引述翁方纲的两则评论,关涉于王士稹诗学的本旨,其中之一云: 昔之推渔洋者太过,而今之讥渔洋者太甚.二者相权,则无宁过推之耳.渔洋于五言,言陶,谢, 言韦,柳;而于七言,乃言史,汉.昔东坡亦教人熟读三百篇及楚骚耳.然则由渔洋之 精诣,可以理性情,可以穷经史,此正是读书汲古之蕴味,而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诠"者,乃专 对貌为唐贤者言之耳 意思是说,王士稹的诗学,并非是蹈空务玄,虚泛不实,他也重视穷经治史的实学根柢,他的七言多取料 于《史记》《汉书》.至于王士稹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诠"的话头,那是专为"貌为唐贤者"而发的. 粱章钜在翁方纲这段话后按语,进一步以引王士稹《答郎梅溪问》"性情''''学问"相辅而行,不可偏废的 话相印证. 赵执信与王士稹的交恶和理论冲突是清代诗学的一桩公案.翁方纲的态度显然是偏袒王士稹,《笔记》 中引录翁方纲的几则评论,或说赵执信也心折王士稹,或批驳《谈龙录》所谓"王爱好"云云,责备赵"自 不要好耳".但翁方纲也肯定赵执信宗奉"诗中当有人在",讥刺王士稹诗中无人,是"切中渔洋之病".翁 方纲批评王士稹有的诗是"空架局",其中也蕴含着"诗中无人"的意思.梁章钜也常批论王士稹诗中言情 空泛,没有着落.他批《咸阳早发》诘难道:"先生以郎官典试入蜀,'悲歌','泪眼'等字,不知从何而 发?……又蜀道虽遥,并非异域,壮年奉使,有何牢骚?……无怪为赵秋谷所讥也." 王士稹一生自编诗集十余种.其中《渔洋前集》刻于榷关时,《续集》刻于官詹事时,梁章钜评论说: "其时年华鼎盛,方与天下作者角艺矜名,故平生刻意之作,全在二集."至于归里之后的《古夫于亭稿》, 《蚕尾后集》,多为绝句,虽然王士稹《蚕尾续集自序》说因为编纂《唐人万首绝句选》效而为之,但梁章 钜认为这是因为"暮年精力渐衰,不耐为长篇巨制,虽名手亦然,不必为之讳也".这部《随笔》,大多数 是评批《精华录》前四卷即《渔洋前集》《续集》的诗,超过整部十二卷《精华录》的二分之一. 关于《渔洋山人精华录》的编纂,刊本一般署"门人侯官林佶编","门人监察御史昆山盛符升,国子 祭酒江阴曹禾同订".但是,梁章钜于嘉庆戊辰(1808)年购得渔洋致林估书札,乙亥(1815)年谒见业师 翁方纲时,出示给翁,翁方纲《复初斋集》卷三十二有《跋渔洋手柬》,断定《精华录》"直是渔洋自定, 托名于盛曹耳".《笔记》中有一条是关于《渔洋手柬》的,值得引出来相参证: 今海内读渔洋诗,皆以精华录为家弦户诵之本.此系先生所手定,而属其门人林吉人以精楷 付梓者.余尝得先生手札真迹二十余纸,皆与吉人往复商榷之语.其中一章之去留,片词之点窜,无 不称量而出之,乃知其子启淠跋语称门人曹禾,盛符升仿任渊山谷精华录》之例,盖托词也. 这部《随笔》,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对《精华录》文字的校勘,和对前人注释的辨正.《慕容垂歌》"燕 燕尾涎涎"和《海燕楼》"涎涎会相见",翁方纲在批点中曾指出"涎涎"误,应该为"涎涎".《随笔》引 王霖苍《群书广注》云: 惠氏((训纂,金氏笺注并刊作"涎涎".今按汉书-五行志,飞燕传皆本作"涎涎".颜师 古注:涎,徒见反.其谣之下文云:"张公子,时相见."则燕,涎,见三字共一韵二家注俱刊作"涎 沫"之"涎",属平声字,误矣. 王霖苍《群书广注》又考证《慕容垂歌》"三原隔五崾",五乃"九"字之误. 《姑苏怀古三首》其一"花草千年怨范蠡","蠡"本应读为仄声"礼",现押平声,徐夔注云"未详". 翁方纲批点称赞"三首皆有神气",但不喜"蠡"字误押平声.惠栋按语说:"《广韵》五支,十一荠皆有'蠡' 字,二音都可叶也."《随笔》中也举例说明"古人名字有可平仄两用者",但是前人诗句中"范蠡",未有 押平声的,甚至王士稹自己诗《送许竹隐》"莺啼范蠡宅,草长谢敷家",也是仄声,可见此诗用韵并不稳 当. 王士稹诗疏于考证,多有名物之误,翁方纲业已指出.《随笔》里还有一则,杭世骏考证王士稹《题展 子虔高欢归晋阳图》的讹误:《宣和画谱》卷一记载,展子虔画《齐后主归晋阳图》六幅,元郝经《陵川集》 卷九有诗《跋展子虔画齐后主幸晋阳图宫》,展子虔所画,乃齐后主"高纬"归晋阳图,而非"高欢"归晋 阳图.《高欢归晋阳图》,是唐张防画,不可相混.但是"至今日而商丘宋氏突出展子虔之画,定为高欢". 杭世骏还指出渔洋此诗云"红衣执乐一千指",益知为冯小怜偕行之证.高欢虽多内宠,但时方与关中构难, 未暇携挈宫眷.其实,王士稹对这幅画的确未加深考,将信将疑.《池北偶谈》卷十二论展子虔画《高欢归 晋阳图》时,就有犹豫:"即不必确出其手,亦唐宋高手所临摹也."过去金,惠等注均未注意"高欢"为 "高纬"之误,今人注释《精华录》应该予以补录. 王士稹《江阴何明府邀登君山》诗所登之"君山",在江阴县.诗结句云:"却思洞庭上,一十二峰青." 金荣注为岳州府洞庭湖君山,惠栋批评说:"事不相蒙,郢书燕说,不可从也."并引明人彭大翼《山堂肆 考》"洞庭山在苏州府西洞庭湖中,上有十二峰,状如十二螺髻."今人李毓芙等先生整理《渔洋精华录集 释》也加按语称赞惠栋之辩驳.但是惠栋此则引书是有问题的.在《山堂肆考》卷 十八这句之后紧接着说 "尧女湘君尝游此,故一名君山."彭大翼实际上是把江阴的君山与洞庭湖的君山相混淆了,所以他说的所 谓"上有十二峰,状如十二螺髻"也是洞庭湖的君山,而非江阴的君山.所以彭大翼《山堂肆考》是不足 为据的.那么渔洋诗这末二句该如何理解呢?《随笔》中引沈炳垣的解释说:"此诗乃因江阴而思及洞庭之 君山耳,玩'却思'二字自明."只轻轻点拨,而文思清朗,意思贯通,无须词费. 《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二首》中"济南文献百年稀,白雪楼空宿草菲.未及尚书有边习,犹传'林 雨忽沾衣"一首,因为王士稹曾选刊过乡帮先贤边贡及其子的诗集,写过序言,所以金荣注就引用王士丰真 的《边仲子诗序》.但是,这首诗的重点不在后两句,而在首句"济南文献百年稀".《随笔》批评金注不切, 并引钱大听说以易之: 钱竹汀先生日:"济南风雅,盛于明宏,正,嘉,隆间,前有边尚书华泉,后有李观察沧溟.二公 没后,尚书犹有仲子传其家学,沧溟声尘蔑如.王季木齐音》所云'可怜天半峨眉雪,空自颓楼冷 暮云'是也."诗意殆即谓此. 当然,钱大听之说,时间上在渔洋诗之后,但是,对于济南风雅昔盛今衰的感叹,是一致的,所以,梁章 ? 19? 钜说注《精华录》者值得引钱说作参照.《杂感四首》之第三首"天狗过秦野,牦牛限鬼方",金荣注:鬼 方,秦地于天官东井,舆鬼之分野也.梁章钜《随笔》中,批评金注"误甚",并引《易?既济》"高宗伐 鬼方",《诗?荡》"覃及鬼方"等,训鬼方为"远方".这也足备一说. 这部《随笔》常以渔洋拈出的"神韵"来评论渔洋诗.王士稹提倡"神韵"说,注重诗歌应该写得蕴 藉清远,风神摇曳.神韵,也是他诗歌创作的自觉追求,他的一些诗歌多呈神清韵远之美.翁方纲手批王 士稹《题赵承旨画羊》诗称赞云:"先生七律最上乘,空际沉顿."《复初斋王渔洋诗评》中,翁方纲论渔洋 诗"五古,五律,五绝皆似录旧,即七古亦多为格调所牵,唯七律,七绝有神韵耳".梁章钜《随笔》对渔 洋诗的神韵美屡屡称道,体制上又以七律,七绝,五古,五律据多.梁章钜评《淮安新城有感》云:"神似 随州,缘其中写景处,即寓感怆,实有情味可寻,不仅是空架子,此即先生所谓神韵也."这里说"写景处 即寓感怆,实有情味可寻"是对"神韵"说的比较凝练的解释.在引录李兆元释《秋柳》诗时,他论云: "其大意为南都而作,人皆知之,惟词旨惝恍迷离,但当以风格神韵取之."评七律《晓雨复登燕子矶绝顶》 三四联"吴楚青苍分极浦,江山平远入新秋"云:"妙合远势,先生自评谓'神韵天然,不可凑泊'者尽之." 评《寄家人》云"情致绵丽,此题合有此作,妙在清脆而不伤薄,刻琢而又浑圆耳."评《宿唐济武太史志 壑堂即事》云:"于声色臭味之外,别具远韵."此外,《雨中度故关》,《阮亭秋霁有怀西山寄徐五》,《夜经 古城》,《自招隐登夹山入竹林寺》,《题徐半山山居图》,《登鸡鸣寺》,《萧思话弹琴石》,《白沙江上雪却寄 家兄扬州》等诗,梁章钜都以神韵品之.概括起来看,梁章钜所理解的神韵,就是寓情于景,味在声色之 外,要"妙在无痕而有味".所谓"妙无痕",意指即使刻琢而又浑圆,"陶炼而又出之自然".梁章钜还多 次指出王士稹诗与王维,孟浩然,刘长卿,柳宗元,韦应物等人在风神韵致上的相似. 关于王士稹对杜甫态度的问题,清人曾经有不同的说法.宋荦《漫堂说诗》说王士 稹诗于"杜之海涵 地负,韩之麓掷鲸口去,尚有所未逮",李重华《贞一斋诗话》斥责渔洋批抹《杜集》 不自量力量.赵执信《谈 龙录》也说"阮翁酷不喜少陵".这是清人较为普遍的印象.但是翁方纲有意识要改 变这一印象,曾辑录《渔 洋杜诗话》(藏国家图书馆北海分馆),并辨白云:"杜诗固不因渔洋之摘累句而稍有 损,即渔洋之论诗,亦 岂以其摘杜累句而有损乎?况愚所见渔洋评杜之真本,其所圈识,尤关精微之 诣."(《石洲诗话》卷六)可 能是受到翁师的影响,梁章钜有意凸现王士稹诗与杜诗的联系.如评《黄子久王叔 明合作山水诗》"参差错 落,神似少陵,结处尤以不尽为妙,此元,虞诸公所不及也";评《渭桥怀古》"此摹杜老 《玉华宫》诗, 可谓神似";《六朝松石歌》"刻意学杜而痕迹太露";《不得宋荔裳妻孥消息》"颇 似杜诗":《行经鹊华二山 间》"似从老杜《漠陂行》来". AtextualresearchandexpoundonLiang-zhangju'Snoteonreadingyuyang'spoems ZHOUXing-lu (Institute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fudan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 Abstract:Liang-zhangju'SnoteonreadingYuYang'spoemwhichrecordedhisteachersandfriends commentsonYuYangJinghualu,isanimportantdocument.thisarticleresearchesthetimeofthisnoteand expoundsitstheoreticalvalue. Keywords:Liang?-zhangju;Wang?-shizhen;Jinghualu;researchandexpound
本文档为【《读渔洋诗随笔》考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8974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2-05
浏览量: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