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文资料】布鲁纳《教育过程》

【论文资料】布鲁纳《教育过程》

举报
开通vip

【论文资料】布鲁纳《教育过程》【论文资料】布鲁纳《教育过程》 布鲁纳生平 布鲁纳(Jerome Seymorr,Bruner1915,)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结构主义 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915年10月1日,他出生于美国纽约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布鲁纳1937年毕业于都克大学。1941年他获得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布鲁纳在美国情报部队进行心理战术研究和宣传以及公共舆论的分析工作。 1945年战争结束后,布鲁纳回到哈佛大学任教,并从事人的感知觉研究。此后,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 Piaget)的认知心理...

【论文资料】布鲁纳《教育过程》
【论文资料】布鲁纳《教育过程》 布鲁纳生平 布鲁纳(Jerome Seymorr,Bruner1915,)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结构主义 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915年10月1日,他出生于美国纽约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布鲁纳1937年毕业于都克大学。1941年他获得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布鲁纳在美国情报部队进行心理战术研究和宣传以及公共舆论的分析工作。 1945年战争结束后,布鲁纳回到哈佛大学任教,并从事人的感知觉研究。此后,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 Piaget)的认知心理学影响下,他开始研究思维过程以及概念形成过程。1952年起任哈佛大学教授。 1956年,布鲁纳访问欧洲时拜访了瑞士日内瓦发生认识论研究中心主任皮亚杰。1960年,他与心理学家米勒(G.Miller)一起创办了“哈佛大学认知研究中心”,并担任该中心主任(1961,1972),形成了以认知心理学研究为基础的教育思想。 布鲁纳于1959年担任了美国科学院教育委员会主席。同年年底,美国科学院在伍兹霍尔召开讨论中小学数理学科教育改革会议,布鲁纳担任会议主席。会后,他在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为《教育过程》的小册子中综合了与会者的意见,阐述了结构主义教育思想。 1972,1978年,布鲁纳任英国牛津大学心理学教授。1978年退休回国。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教育过程》(1960)、《论认知》、《教学论探讨》(1966)、《教育适合性》等。 教育过程 任何学习行为的首要目的,应该超过和不限于它可能带来的乐趣,而在于它将来为我们服务。学习不但应该把我们带往某处,而且还应该让我们日后再继续前进时更为容易。学习为将来服务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通过它对某些工作的特殊适用性,而这些工作则同原先学做的工作十分相似。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训练的特殊迁移;也许应该把这种现象称做习惯或联想的延伸。它的效用好像大体上限于我们通常所讲的技能,已经学会怎样敲钉子,往后我们就更能学习怎样敲平头钉或削木片。毫无疑问,学校里的学习创造了一种可以迁移到以后不论在校内或离校后所遇到的活动上去的技能。先前的学习使日后工作更为有效的第 二种方式,则是通过所谓非特殊迁移,或者说得更确切些,原理和态度的迁移。本质上,一开始是学习一个普遍的观念,而不是学习技能,然后这个普遍的观念,可以用做认识原先所掌握的观念的一些特例的后继问题的基础。这种类型的迁移应该是教育过程的核心——用基本的和普遍的观念来不断扩大和加深知识。 由第二种类型的迁移,即原理的迁移所产生的学习连续性,有赖于精通教材的结构。这就是说,一个人为了能够认识某一观念对新情境的适用性或不适用性,从而增广他的学识,他对所研究的现象的普遍本质,必须心中有数。他学到的观念越是基本,几乎归结为定义,则它对新问题的适用性就越宽广。真的,这几乎是同义反复,因为“基本的”这个词,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恰恰就是一个观念具有既广泛而又强有力的适用性。学校课程和教学方法应该同所教学科里基本观念的教学密切地结合起来,当然,这样声明是够简单的。但是随着这样的声明而来的问题却不少,其中多数只能靠大量的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去解决。我们现在转而讨论这方面的一些问题。 首要的和最明显的问题是怎样编制课程,使它既能由普通的教师教给普通的学生,同时又能清楚地反映各学术领域的基本原理。这个问题是双重的:第一,怎样重编基础课和改革基础课的教材,给予那些和基础课有关的普遍的和强有力的观念和态度以中心地位;第二,怎样把这些教材分成不同的水平,使它同学校里不同年级、不同能力学生的吸收力配合起来。 关于忠实于教材的基本结构的课程设计,过去若干年的经验至少已得出一个重要的教训。这个教训就是,必须使任何特定学科的最优秀的人才参加到课程设计的工作中来。决定美国史课应该给小学生教些什么或算术课应该给他们教些什么,这种决断要靠各个学术领域里有着远见卓识和非凡能力的人士的帮助才能搞好。断定代数的基本观念是以交换律、分配律和结合律的原理为基础的人必须是个能够鉴赏并通晓数学原理的数学家。当学龄儿童还不能分清美国历史的事实和趋势时,是不是要求他们理解像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 关于边疆在美国史上的作用的观念——这又是一个决断,它同样需要对美国过去有深刻理解的学者的帮助。在设计课程时,只有使用我们最优秀的人士,才能把学识和智慧的果实带给刚开始学习的学生。 问题就来了:“在设计小学和中学课程时,怎样取得我们能力最卓越的学者和科学家的帮助,”答复早已知道,至少已经部分知道。中小学数学研究小组、伊利诺斯大学的数学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和生物科学课程研究小组确实已经取得各方面知名人士的帮助,通过暑期规划,增聘一部分休假长达一年的某些有关的重要人物来进行这项工作。在这项规划 工作中,他们还得到优秀的中小学教师的帮助。为了特殊的目的,还得到职业作家、电影制片者、设计师以及这一复杂事业所需要的其他人士的协助。 即使按照前面指示的方向进行的大规模的课程改革,至少还有一件重要事情留待解决。通晓某一学术领域的基本观念,不但包括掌握一般原理,而且还包括培养对待学习和调查研究以及对待独立解决难题的态度。正像物理学家对于自然界的终极次序抱着确定的态度并深信这种次序能够发现那样,年轻的物理学学生,如果想把他的学习组织得好,以至于所学到的东西在他思想上有用和有意义,也需要具备关于培养这些态度的一定工作见解。要在教学中培养这些态度,要求比单纯地提出基本观念更多的东西。要圆满地完成这样的教学任务,需要做大量研究工作。但看来,一个重要因素是关于发现的兴奋感,这就是说,发现以前未曾认识的观念间的关系和相似的规律性以及伴随着的对本身能力的自信感。曾经从事于自然科学和数学课程工作的各方面的人士,都极力主张在提出一个学科的基本结构时,有可能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观念的系列,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它。 我们一开始就提出这个假设:任何学科都能够以智育上是诚实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这是个大胆的假设,并且是思考课程本质的一个必要的假设,不存在同这个假设相反的证据;反之,却积累着许多支持它的证据。 为了搞清楚含义是什么,我们来考查一下三种普遍的观念。第一种,涉及儿童智慧发展的过程;第二种,涉及学习的行为;第三种则和“螺旋式课程”这个概念有关。 儿童智慧发展的研究突出了这个事实:在发展的每个阶段,儿童都有他自己的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给任何特定年龄的儿童教某门学科的任务,就是按照这个儿童观察事物的方式去表现那门学科的结构。刚才所说的一般假设是以下面这个考虑过的判断为前提,即任何观念能够用学龄儿童的思想方式忠实地和有效地表现出来;这些初次的表现,由于这种早期学习,学起来比较容易,在日后也比较有效和精确。 为了证明并支持这个观点,我们在这里稍微详细地描绘智慧发展的过程,同时就儿童智慧发展不同阶段的教学,提一些建议。 皮亚杰和其他一些人的著作中提出,一般来说,儿童的智慧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不需要我们详述,因为这主要是学前儿童表现的特征。这个阶段,大约到五六岁为止(至少就瑞士的学龄儿童来说是如此的),儿童的脑力劳动主要是建立经验和动作之间的联系;他关心的是依靠动作去对付世界。这个阶段大致相当于从语言的开始发展到儿童学会使用符号这段时期。在这个所谓前运算阶段中,主要象征性的成就是儿童学会怎样凭借由简单的概括而建立的符号去重现儿童的符号世界时(并未将内部动机和感情作为一方和外 部现实作为另一方之间划分清楚。太阳转动,因为上帝在推它;星星,像他自己那样,不得不上床睡觉。儿童不大能够把他自己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手段区分开来。再者,儿童在对付现实的尝试失败后,就得纠正他的活动。这样的做法,与其说是依靠符号的运算,不如说是依靠那种所谓直观的调节;直观的调节,也不是进行思考的结果,而是带有粗糙的尝试错误性质。 这个发展阶段中所缺乏的,主要便是日内瓦学派所称的可逆性概念。当物体的形状改变了,例如,把一个粘土塑成的泥球形状改变一下,前运算期儿童不能够掌握可以立刻恢复球的原状这个概念。由于缺乏这个基本概念,儿童就无法理解作为数学和物理学基础的某些基本观念——数学的观念,如即使当他把一组东西分成若干小组时,他仍保持了它们的数量;物理的观念,如即使当他改变了某物体的形状,他仍保持了它的质量和重量。不用说,教师向这个阶段的儿童灌输概念受到很大限制,尽管采用高度直观的方法。 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此时儿童已经入学——称为具体运算阶段。这个阶段叫做运算阶段,是同前一个阶段全是动作用比较而言的。运算是动作的一种形式:它之得以实现,是直接依靠用手操作物体,或是在内部,当他操作在他头脑中代表事物或关系的那些符号的时候。运算大体上是记取现实世界的资料并在头脑里加以改造的一种手段,由于这种改造,因此在解决难题时能够有选择地组织和运用这些资料。假定让一个儿童观看一架弹子机向墙壁射出一颗弹子,弹子反跳离墙,构成一定的角度。我们来查明儿童对于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懂得多少吧。年幼儿童看不出问题:在他看来,弹子按弓形前进,途中碰到墙壁。稍大一些的儿童,就说10岁儿童吧,粗略地看到两角之间的关系——一角改变,另一角也跟着改变。更大些的儿童,才开始掌握这两个角之间有个固定的关系,而且常常说得出是个直角。最后,十三四岁儿童,常常看准机器直接向墙壁射出弹子,又看到射出的弹子向机器反弹回来,因而获得了入射角和反射角是相等的观念。每一种观察现象的方式都表示在这个意义上运算的成果,同时儿童的思维受他把观察到的现象凑合起来的方式的限制。 运算同简单动作或受目标指导的行为的区别在于,它是内化的和可逆的。‘内化的”意味着儿童不再需要依靠公开的尝试错误来着手解决难题,而能够在头脑中实际地进行尝试错误。可逆性出现了,因为,看来运算具有所谓“完全补偿”的特色;也就是说,这种运算能够用逆运算作为补偿。例如:如果把石弹子分成若干小堆堆,儿童能凭直觉懂得,再把这些小堆回集拢来就可以恢复为原来那堆石弹子。儿童在天平盘上加个砝码,致使天平盘倾斜得很厉害,他于是就有次序地寻找一个较轻的砝码,或其他东西,用它使天平重新平衡。儿童可能把可逆性拉扯太远,例如,假设一张纸一旦烧掉了,也能恢复原样。 由于到了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据以进行运算的内化结构就发展了。在天平的 例子 48个音标大全附带例子子程序调用编程序例子方差分析的例子空间拓扑关系例子方差不存在的例子 中,结 构便是儿童头脑中所想的许多依次排列的法码。这样的内部结构是关于本质的。它们是内化的符号系统,儿童据以重视这个世界,犹如弹子机及入射角和反射角这个例子。如果儿童需要掌握某些观念,一定要把这些观念转译成为内部结构的语言。 可是,具体运算尽管受类别逻担和关系逻辑的指导,但它是只能构思直接呈现在他面前的现实的一种手段。儿童能够赋予遇到的事物以一定的结构,不过他还不能够轻易地处理那些不直接在他面前,或事前没有经历过的可能发生的事物。这不是说,儿童在进行具体运算时没有能力去预料不在眼前的事情。的确,他们并不具备系统地想象在任何指定时间内所能存在的、非常广泛的交替可能性的运算能力;他们不能有系统地超出所提供的知识范围外,去描述可能发生的其他情况。10,14岁左右,儿童进入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便是日内瓦学派所谓的“形式运算”阶段。 此刻,儿童的智力活动好像是以一种根据假设性命题去运算的能力为基础,不再局限于他经验过的或在他面前的事物。儿童能够想到可能有的变化,甚至会推演后来通过实验或观察得到证明的潜在关系,理智的运算似乎是根据像逻辑学家、科学家或抽象思想家所特有的那种逻辑运算来做的。正是在此刻,儿童有能力对先前指引他解决难题但不能描述或无法正式理解的具体观念,予以式工的或公理式的表达。 早些时候,当儿童处在具体运算阶段时,他能够直觉地和具体地掌握数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基本观念。可是,他能这样做,只是依所具体运算罢了。可以举例说明如下:五年级儿童能够仿照非常高等的数学规则玩数学游戏;真的,他们可以归纳,得出这些规则,还学会怎样利用它们来工作。然而,如果有谁试图强迫他们对他们已经在做的工作进行正式的数学描述,他们将会心慌意乱,尽管他们完全能够利用这些规则指导自己的行为。在伍兹霍尔会议期间,我们荣幸地看到一堂示范教学,在这堂课上,五年级儿童很快地掌握函数论的中心思想;虽然,如果教师企图向他们解释什么是函数论,他是终于要失败的。往后,到了发展的恰当阶段,给以一定量的具体运算实践,那么向他们介绍必要的形式论的时机便成熟了。 教授基本概念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帮助儿童不断地由具体思维向在概念上更恰当的思维方式的利用前进。可是,试图根据远离儿童思维样式及其含义对儿童来说又是枯燥无味的逻辑进行正式说明,肯定徒劳而无益。数学课的许多教法就是这个样子。儿童学到的,不是对数序的理解,而是搬用呆板的方法或秘诀,但不懂得它们的意义和连贯性。它们并不转译成他的思想方法。有了这种不恰当的开端,容易使儿童相信: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准确”——尽管准确性同数学的关系,比起同计算的关系来要少些。这类事情中最突出的例子,也许要算中学生初次接触欧几里得几何学的情况了。学生不具备关于简单几何图形的经验和 据以进行学习的直观手段,因此把几何学看做一套公理和定理。要是早一点就在儿童力所能及的水平上,采用直观几何学的方式教给他概念和算法,说不定他就可以好得多,有能力深刻地掌握往后向他揭示的公理和定理的意义。 可是,儿童的智慧发展不是像时钟装置那样,一连串事件相继出现;它对环境,特别对学校环境的影响,也发生出反应。因此,教授科学概念,即使是小学水平,也不必奴性地跟随儿童认知发展的自然过程。向儿童提供挑战性但是合适的机会使发展步步向前,也可以引导智慧发展。经验已经表明:向成长中的儿童提示难题,激励他向下一阶段发展,这样的努力是值得的,正像初等数学界最有经验教师之一,戴维?佩奇曾经评论过的:“从幼儿园到研究院的教学中,使我感到惊愕的,是各种年龄的人在智慧方面的们似性;虽然,跟成人相比,儿童也许更有自发性、创造性和更生气勃勃。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论,只要根据儿童的理解力给以任务,那么他们学习任何东西几乎都比成人快。很有趣味的是,按照他们的理解力提供教材,其结果,他们就自己去学习数学,而他们对教材越熟悉,就越能教得好。我们提醒自己,给任何特殊课题一个绝对难度,要十分审慎,这是合适的。当我告诉数学家们,四年级学生很可以学习‘集合论’的时候,其中少数人回答说:‘当然’,多数人却大吃一惊。后面这些人完全错误地认为‘集合论’是真正困难的。当然,或许没有什么事是真正困难的,但我们必须等待到适当的观点和表达它的相应语言的出现。给予某种教材或某个概念时,容易问儿童琐细的问题或引导儿童提出琐细的问题,也容易问儿童不可能回答的困难问题。这里的诀窍在于发现既能答得了又能使之前进的难易恰当的适中问题。这是教师和教科书的大事。”有人借助精巧的“适中问题”去引导儿童更快地通过智慧发展的各个阶段,更深刻地通晓数学、物理和历史的原理,能够达到这一步的做法,我们必须了解得更多。 布鲁纳《教育过程》解读 布鲁纳(Jero ms?S?Bruner1915——)是美国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哈佛“认知研究中心”的创立者。在1962—1964年间,他曾任美国白宫教育委员会委员,普林斯顿公共舆论研究所副所长。他最初研究公共舆论,后来转为研究心理学和教育方面的内容。他的主要著作有《教育过程》、《教学论》、《认识心理学》、《教育过程再探》等,其中最重要的最有影响的是《教育过程》一书。 1959年,美国全国科学院召开的一次有三十多位科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参加的中小学教学改革讨论会,布鲁纳担任了会议主席,此书就是他在这次会议上所作的总结报告。该书出版后,不仅直接指导了当时美国中小学的教学改革,而且也影响到其他国家的教学改 革,现在此书已被译成二十三种文字,我国于1973年有了它的译本。 《教育过程》一书分“引论”部分和继“引论”部分的正文,共五章。其中,四个题目是:《结构的重要性》、《学习准备》、《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和《学习动机》。一个设想是关于在教学中怎样最好的帮助教师的问题。下面就分别从“四个题目”和“一个设想”这些方面对本书作一简介。 (一)结构的重要性 在本章,布鲁纳首先提出了学习行为的目的在于:“不但应当把我们带往某处,而且还应当让我们日后再继续前进更为容易。”他认为学习为将来服务方式有二:一是“训练特殊的迁移”。所谓“训练的特殊迁移”是指知识技能之间的积极影响。凡是两者之间有相同或相似的因素,就能产生“迁移”,他举例说:“已经学会怎样敲钉子,往后我们就更能学习怎样敲平头钉或削木片。”因为这种学习的“迁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也叫“特殊适应性”。二是“原理和态度的迁移”,所谓“原理迁移”,其意是凡在学习中训练中或所学到的一种基本原理都可以作为学习后继知识或问题的基础,也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将已有知识应用到后来原理的学习上去,学生应用已掌握的概念、原理去掌握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学生理解了生物学上的平衡概念,就有助于学习掌握经济学上和政治学上的平衡概念。所谓“态度迁移”,即在态度上掌握了某一学科的科研态度和方法以及学习方法,就可从此去学习其他学科,因为这种原理和态度的迁移具有普遍性,因此叫做“普遍的适用性”。 布鲁纳认为,学生所学到的概念,越是基本、普遍,对新知识或新问题的适用性就越宽广。因此他主张“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1〉并强调学校课程改革要忠于学科的基本结构。其中,“基本”的意思是指一个观念具有既广泛而又强有力的适用性”,〈2〉即能广泛地适用于新情况,并且进一步获得和增长新知识的基础。他说:“学到知识越是基本,几乎归结为定义,则它对新问题的适用性就越宽广。”〈3〉“结构”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规律。布鲁纳认为每门学科都有它的基本结构,这是必须掌握的科学因素,应该成为教学的中心。 为什么要学习和教授学科的基本结构呢,布鲁纳提出四点理由: (1)“懂得基本原理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 (2)可以更好地记忆科学知识。“高明的理论不仅是现在用以理解现象的工具,而且也是明天用以回忆那个现象的工具。” (3)掌握了基本概念或原理,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 (4)“能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间隙。”〈4〉 布鲁纳还指出如果不去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则有三点弊病: (1)“这样的教学,使学生要从已学得的知识推广到他后来将碰到的问题,就非常困难。” (2)“陷于缺乏掌握一般原理的学习,从激发智慧来说,不大有收获。” (3)“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5〉 因此,他认为,在知识领域中,要采用一定的简化方法,以便顺利地理解有关知识。所以,必须教授和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 关于课程设计,布鲁纳提出,“必须使任何特定学科的最优秀的人才参加到课程设计中来。”他说:“决定美国史一科应该教些什么或算术一科应该给他们教些什么,这种决断要靠各该学术领域里有着远见卓识和非凡能力的人士的帮助才能搞好。决定代数的基本观念以交换律、分配律和结合律的原理为基础,他必须是个能够鉴赏并通晓数学原理的数学家„„只有使用我们最优秀的人士,才能把学识和智慧的果实带给刚开始学习的学生。”〈6〉并且还说:“按照反映知识领域基本结构的方式来设计课程,需要对那个领域有极其根本的理解。没有最干练的学者和科学家的积极参与,这一任务是不能完成的。”〈7〉 同时,布鲁纳指出:“即使按照前面指示的方向进行大规模的课程改革,至少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留待解决。”他写道:“通晓某一学术领域的基本观念,不但它包括掌握一般原则,而且还包括发展对待学习和调查研究,对待推测和预感,对待独立解决难题的可能性等态度。”〈8〉 上述布鲁纳提出学习的首要目的是“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学生掌握了结构,就获得了运用一个学科的基本概念的能力;然后,学生就可以利用这些基本概念,把它们当作认识和攻克其他问题的基础,其积极意义在于为解决“知识爆炸”时期的知识需求问题找到了一条途径。 同时,布鲁纳把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科的态度及基本方法作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组成部分。这种见解是正确的。因为教学过程不仅要考虑“教”,而且还要重视“学”。用“认识论者”的一句话说,那就是“学习如何学习”。这就是说要交给学生开启知识宝库的一把灵巧的钥匙。 但也应指出,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论的提出是有其特殊社会历史背景的,美国资产阶级从五十年代末,特别是在1957年苏联发射人造卫星以后,为了与苏联争霸,锐意“改革”中小学数学及其他自然科学课程,试图培养大批科技人才,然而,当时的课程改革在实施中效果并不太好,因为内容加深,使得很多学生跟不上而被淘汰,引起人们的批评。这种由学者、 科学家参加编写的课程脱离中小学师生的实际水平,成为导致六十年代后期美国学生学业成绩下降的原因之一 (二)学习准备 在这一章里,布鲁纳提出了一个“思考课程本质的一个必要的假设”,他说:“任何学科的基础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人。”〈9〉他为了论证这个假设,先从儿童智慧的发展来考察。 在儿童智慧的发展上,书中直接引用了皮亚杰等人的研究。他把儿童智慧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1)学前期阶段——从五岁到六岁。这个阶段又称“前运算阶段”(就数学而言)。这个阶段儿童的脑力劳动主要是建立经验和动作之间的联系。他们关心的是依靠动作去对付世界。其特点是通过尝试失败来纠正他的活动,主要是依靠直观的调节。(2)学龄初期阶段—一从六岁到九岁。这个阶段又称“具体运算阶段”,这个阶段叫做“具体运算阶段”是同前一个阶段相比较而言的,这一阶段的儿童能记取现实世界的资料而在头脑里加以改造,并且在解决难题时能够有选择的组织和运用这些资料赋予遇到的事物以一定的结构,但他们还不能够轻易地处理那些不直接在他们面前或事前没有经历过的可能发生的事物。(3)发展期阶段—一从十岁到十四岁。这阶段又称“形式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智力是以一种根据假设性命题去运算的能力为基础,不再局限他经验过的或在他面前的事物,而是想到可能有的变化,甚至会推演后来通过实验或观察得到证明的潜在关系。布鲁纳指出,五年级儿童虽然不会描述规则,但是他们能够仿照高等数学规则玩“数学游戏”,还能学会怎样利用它们来工作。 布鲁纳从儿童智慧发展的研究中突出了这个事实:“在发展的每个阶段,儿童都有他自己的观察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给任何特定年龄的儿童教某门学科的任务,就是按照这个儿童观察事物的方式去表现那门学科的结构。”他说过,“儿童智慧的发展不是象时钟装置那样,一连串事件相继出现;它对环境,特别对学校环境的影响,也发出反应。因此,教授科学概念,即使是小学水平,也不必奴性地跟随儿童认知发展的自然过程,向儿童提供挑战性但是合适的机会使发展步步向前,也可以引导智慧发展。”〈10〉 布鲁纳还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常常有一连串的学习节目,每一个学习节目都涉及知识的获得、转换和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这样三个“学习行为”的过程,所谓获得往往是先前知识的重新提练;转换,则是处理知识使之适合新任务的各种方式的过程,使之学得更多的知识;评价,就是通过实践来检验所获得的知识是否正确。他认为,如果学习节目安排得包含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行为过程,就可以反映以前学过的东西,搞清楚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联系的脉络,举一反三,从而超过以前的学习效果。此外,他提出“一门学科,在它的教学过程中,应反 复回到它的基本观念上去,以这些观念为基础,直至学生掌握了与这些观念相伴随的完全形式的体系为止。” 布鲁纳主张学科内容的安排上,应该是“螺旋式课程”。 布鲁纳基于以上的见解,他认为“给任何特定年龄的儿童教某门学科的任务,就是按照这个儿童观察事物的方式去表现那门学科的结构,”〈12〉使之能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他说,所需要的是将教材按照儿童能够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果将物理学和几何学的基本概念,通过儿童熟悉的材料,用简单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那么,幼儿也可以理解这些概念。这就是说,如果,学习按照儿童理解的水平依次排列,那么,儿童总是作好了学习的“准备”。为了说明上面这个问题,他举冽说:小学四年级学生也能学习“集合论”,玩“受拒朴学”和“集合论”原理指导的游戏甚至会发现新的定理。象投影几何学概念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如果在教学中能用儿童自己能触摸到的具体材料来学习概念,那么,它就“完全可以为7到10岁的儿童所接受。”〈13〉 布鲁纳提出了学科基础早期教学可能性,这一思想是十分可贵的。它为学前教育,学龄初期教育的研究和改革提供依据,开拓思路。但是,他的“任何”学科基础知识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的问题,因为还没有实验结果和其他资料说明,所以问题并未完全解决,而是给教育家提出了一个重大的课题。 (三)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关于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的问题,布鲁纳指出:“过去,在教学中只注意发展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今后应重视发展直觉思维能力。”布鲁纳的“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不同,“它不是以仔细的、规定好的步骤前进为其特征的。”它是“倾向于从事看来是根据对整个问题的内隐的感知的那种活动。”实际上,“直觉思维总是以熟悉牵涉到的知识领域及其结构为根据,使思维者可能实行跃进、越级动采取捷径。多少需要以后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一不论演绎法或归纳法,重新检验所作的结论。”〈14〉其价值一个人在学习与工作中,可以通过直觉思维而“实行跃进、越级和采取捷径”而使问题获得解决。因此,布鲁纳认为,在教育工作中,应该尽“可能从最早年级起便开始发展学生的直觉天赋。”同时,他要求“对几何学有着良好直觉感的学生,以及有本领发现证明方法而不只是去验算向他们提出的证明是否确实或记住这些证明的学生,需要多多注意他们的发展。”〈15〉 从布鲁纳知识的基本结构与直觉思维的关系来看,布鲁纳认为,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直觉思维都有它的“效用”。布鲁纳举例说,“历史学家在探索他的学科时,沉重地依靠直觉程序,因为他必需选择有关联的事物。他并不试图查明或记录某一时期的全部事情;他自己只限于去发现或预知有成果的各种论据,这些论据结合起来,就能使他明智地猜想还发生 过什么别的事情。”〈16〉 布鲁纳认为,应该承认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承的关系。他说:“„„一旦直觉方法获得,可能的话,就应当用分析方法进行验核;同时,把它们看作这种验核的有价值的假设。”〈17〉这就是说,直觉思维有待于分析思维来进行检验证明其价值的假设。这是科学家、艺术家在创造发明时常有的思维活动。具有较强直觉思维能力的学生可以看成人才。 布鲁纳强调直觉在学习上的重要性,这无疑是正确的。因为许多发明、发现和创造,开始常常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由直觉思维猜出正确答案,然后再用实验和抽象思维去证明。所以,布鲁纳主张在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帮助儿童形成直觉思维能力;要发展学生的自信和勇气去培养有效的直觉思维能力;要鼓励学生去猜想,促使直觉思维向合理程度发展;要创造必要的学习条件,使儿童产生某种直接感受,为学习某门学科奠定基础。 (四)学习动机 在这章“学习动机”的论述中,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18〉他主张不宜过分强调外来动机,而而不是诸如等级或往后的竞争便利等外来目标。”〈 应努力使外来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在这里,布鲁纳就提出了要“增加教材本身的趣味性”,〈19〉很好处理动机问题。在布鲁纳看来,学生可以划分为天才、中等和迟钝三 类。他认为。“教学应该以中等学生为目标”的想法是个“不适当”的公式。教育的目标要追求优异的成绩,同时也承认我们必须要培养参差不齐的才能的人。为了要给每个人提供一些东西,要探求的是“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一套向优秀学生挑战的材料而不破坏那些不很幸运的学生的信心和学习意志。”〈20〉这无疑是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教材,因而也就最能使各类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行动持久。同时,布鲁纳要求把“必须要说的东西转化成为适应儿童的思维形式。”〈21〉其中主要增加使学生有“新发现”的感觉。强调“发现学习”,要求学生利用教材与教师提供的某些材料,亲自发现应得的结论或规律,在学习中成为“发现者”,并且,使学生具有“自我奖励”这种独立自主的学习。这样,从学习动机这个角度来看,就可以使“外来学习动机”向“内在学习动机”转移。他不赞同过分强调“奖优制度”,他说:“奖优制度对进行教育的环境,可能发生一些不良影响,尽管我们如果预先计划,有可能控制它们。”〈22〉 总之,布鲁纳认为,学习动机在一个旁观时代中必须防止被动状态。必须尽可能建立在唤起对所要学习东西的兴趣的基础上,它的表现必须保持广博和多种多样。奖优制度和新的竞争形式的危险信号已经是明显的了。 (五)教学辅助工具 布鲁纳认为,即使广泛使用教学辅助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成为主要的辅助者。”他阐述了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教学手段逐渐现代化。但是“很清楚,机器不是将要代替教师——实在,如果教学中比较麻烦的部分能够委之于自动装置,可能会引起更多和更好的教师的需要。”〈23〉这就是说,利用各种形式多样装置的辅助工具来教什么,怎样教,如果没有优秀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参加是无法完成的。 同时,布鲁特还指出,教师不仅是传播者,而且还是模范。他说:“看不到教学的妙处及其威力的教师,就不见得会促使别人感到这门学科的内在刺激力。不愿或不能表现他自己的直觉能力的教师,要他对学生教鼓励直觉,不大可能有效。”还说:“教师也是教育过程中的直接个人象征。是学生可以视为同自己一样,并拿来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24〉这都说明了教师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精神面貌的好坏。 布鲁纳要求教师应善于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在谈到关于运用“发现法”时,他要求教师妥善地安排教材的“序列”,进行大量的熟练活动,促使儿童能依靠自己有所发现。在布置作业时,应采用各种方法,可以“保留儿童力所能及的那部分课题不予解答”,儿童依靠自己的能力是会认识那些原理的。总之,教师为了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不仅要具有渊博的学识,而且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布鲁纳《教育过程》一书,就教(或学)什么,什么时候教(或学),怎样教法(或学法)诸问题提出了重要的见解,如学科的结构性与连续性,儿童学习的主动性,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可能性等等。但是,布鲁特断言任何学科的知识,都可以运用某种形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儿童;他过分强调,知识的抽象化、理论化,忽视知识的实际应用;他强调学生的“发现行动”和科学家的基本相同等等观点,并不可取。对此,为了发展我们的教育理论并使它为四化建设服务,研究国外当前各派教育理论,我们必须比较对照,参考借鉴。 (李文奎 王立功)
本文档为【【论文资料】布鲁纳《教育过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3717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7KB
软件:Word
页数:17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10-18
浏览量: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