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举报
开通vip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教师姓名潘选高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时数4+20授课日期年月日授课班级授课项目及任务名称项目1发动机认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悉发动机的分类2.掌握发动机的基本结构技能目标1.能正确、熟练地拆装丰田5A发动机教学重点1.发动机的概念2.发动机的各种分类方法3.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组成4.丰田5A发动机的拆装教学难点1.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组成2.丰田5A发动机拆装的教学与操作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讲授发动机的认识与分类。通过动画模拟发...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教师姓名潘选高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时数4+20授课日期年月日授课班级授课项目及任务名称项目1发动机认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悉发动机的分类2.掌握发动机的基本结构技能目标1.能正确、熟练地拆装丰田5A发动机教学重点1.发动机的概念2.发动机的各种分类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3.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组成4.丰田5A发动机的拆装教学难点1.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组成2.丰田5A发动机拆装的教学与操作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讲授发动机的认识与分类。通过动画模拟发动机的实际运行状况,使学生更形象了解发动机的工况已经各部分的组成。通过老师的示范拆装演示使学生了解丰田5A发动机的拆装步骤与技巧。学时安排1.发动机的概念约20分钟。2.发动机的各种分类方法约25分钟。3.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组成约45分钟。4.工具的选用与使用约30分钟。5.丰田5A发动机的拆装约1小时。6.丰田5A发动机的拆装约5小时。7.拆装后点评约25分钟。教学条件多媒体课件、丰田5A发动机。课外作业阅读维修手册检查方法随堂提问,计平时成绩。拆装完成质量评分,计平时成绩。教学后记授课主要内容任务引入以汽车需要维修的故事引入新课。知识链接一、发动机的分类1.按冲程分类2.按冷却方式分类3.按汽缸布置方式分类4.按汽缸数目分类5.按使用燃料种类分类二、发动机的基本构造两大机构五大系统两大机构:1.曲柄连杆机构2.配气机构五大系统1.燃料供给系统2.润滑系统3.冷却系统4.点火系统5.起动系统三、发动机工作的基本术语发动机性能指标用来表示发动机的性能特点,并作为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各类发动机性能优劣的依据。发动机的性能指标主要有动力性指标、经济性指标、环境指标、可靠性指标和耐久性指标。四、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的作用是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机械能对外输出,要完成这个能量转换必须把可燃混合气体引入汽缸进行燃烧,然后利用膨胀推动活塞下行来实现对外做功,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之为工作循环。把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两圈(720°),活塞上下往复运动四次,称为四行程发动机。四冲程汽油机每个工作循环由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组成。五、实训:丰田5A发动机的拆装1.准备发动机拆装工具套筒专用工具、扭力扳手、开口扳手、梅花扳手、活塞拆装工具等。2.拆卸发动机步骤(1)放出发动机机油(2)拆卸发动机各燃油管(3)拆卸发电机传动皮带和发电机总成(4)拆卸起动机总成(5)拆卸发动机排气管、进气管(6)拆卸高压导线和火花塞(7)拆卸气门室盖(8)拆卸机油尺(9)拆卸水泵(10)拆卸曲轴皮带轮(11)拆卸正时皮带(12)拆卸分电器总成(13)拆卸凸轮轴(14)拆卸汽缸盖(15)拆卸油底壳(16)拆卸机油泵总成(17)拆卸飞轮总成和曲轴后油封(18)拆卸活塞连杆组(19)拆卸曲轴3.安装步骤与拆卸步骤相反任务拓展购买汽车需要注意的地方。任务小结回顾本次任务所学知识,强调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加深理解与记忆,让同学真正的掌握发动机的结构。学习评价让同学独立完成学后测评试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检验同学掌握情况,并计入平时成绩。让同学分小组完成5A发动机拆装,并检测评分,计入平时成绩。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2.预习下一项目内容。教师姓名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时数4+18授课日期年月日授课班级授课项目及任务名称项目2发动机两大机构任务1曲柄连杆机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2.掌握曲柄连杆机构各部件的作用。3.熟练汽缸体的检测。4.熟练活塞连杆组的拆装与检修。技能目标1.掌握检测汽缸体磨损程度的方法。2.掌握用水压法检测汽缸体裂纹。3.熟知桑塔纳轿车发动机活塞环的技术要求。4.掌握拆卸活塞连杆组。教学重点1.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2.汽缸体的检测。3.活塞连杆组的拆装与检修。教学难点1.掌握曲柄连杆机构各部件的作用。2.熟练汽缸体的检测。3.熟练活塞连杆组的拆装与检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讲授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视频的示范讲授汽缸体的检测与活塞连杆组的拆装与检修,让学生更直接地学习曲柄连杆机构拆装与检测的技巧。学时安排1.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约30分钟。2.曲柄连杆机构各部件的作用约30分钟。3.汽缸体的检测示范约30分钟。4.活塞连杆组的拆装与检修示范约50分钟。5.汽缸体的检测训练约4小时。6.活塞连杆组的拆装与检修训练约6小时。教学条件多媒体课件、桑塔纳轿车发动机。课外作业汽缸体的检测。检查方法1.随堂提问,计平时成绩。2.对拆装完成质量评分,计平时成绩。教学后记授课主要内容任务引入以一辆捷达轿车,行驶过程中,当发动机转速突然变化时,有明显而沉重的连续“嘡嘡”声,并伴有发动机抖动现象。而且响声随发动机转速升高而增大这个故障对新课进行引入。知识链接一、机体组的结构认识机体组是构成发动机的骨架,是发动机各机构和各系统的安装基础,其内、外安装着发动机的所有主要零件和附件,承受各种载荷。机体组主要包括汽缸体、曲轴箱、汽缸盖、汽缸套和汽缸垫等不动件。1.汽缸体(1)汽缸体的结构汽缸体一般由汽缸和上曲轴箱组成,且内部铸有冷却水道、润滑油道等。(2)汽缸体的分类汽缸体的形状与汽缸的排列形式有关,汽缸最常见的排列形式有直列式、V形和对置式。2.汽缸盖(1)汽缸盖的组成及作用汽缸盖安装在汽缸体的上面,其上装有进气门座、排气门座、进气通道、排气通道等。它的主要作用是密封汽缸上部,并与活塞顶部和汽缸壁一起构成燃烧室,同时也是配气机构的基本体。(2)汽缸盖的分类常用发动机的汽缸盖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整体式,现今大多数的发动机采用这种形式的汽缸盖。另一种是独立式,如潍柴的斯泰尔发动机采用这种形式的汽缸盖。(3)汽油机燃烧室汽缸盖是燃烧室的组成部分,燃烧室的形状对发动机的工作影响很大,汽油机的燃烧室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半球形燃烧室、楔形燃烧室、盆形燃烧室。3.汽缸垫和汽缸盖罩汽缸垫装在汽缸盖和汽缸体之间,其功用是保证汽缸盖与汽缸体接触面的密封,防止漏气,漏水和漏油。发动机大修时,一般需要更换汽缸垫。在安装汽缸垫时,应卷边背向需保护的零件,并且所有汽缸垫上的孔要和汽缸体上的孔对齐。有些汽缸垫正反面同时标有“朝上”或“TOP”的标记,安装时须注意。二、实训一:汽缸体的检测step1.检测汽缸体的磨损程度1.准备汽缸体测量工具。2.测量缸体的磨损程度(1)根据缸径选取量缸表的杆件,调整杆件的总长度至比所测缸径大0.5~1.0mm即可。(2)将百分表插入表杆上部,预先压紧0.5~1.0mm后固定。(3)将外径千分尺调至所测缸径尺寸,并将量缸表测量杆置于其中进行调整(4)旋转杆件调整垫片,使量缸表小指针有1~2mm的压缩,然后旋转大表盘使大指针对准零位。(5)将量缸表测量端倾斜放入汽缸体内进行测量。(6)摆动表杆使测杠与汽缸中心线垂直,量缸表指示最小时读数。(7)分别测出三截面两方向共6个磨损的最大尺寸。(注:磨损最大尺寸=汽缸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尺寸+表针读数)。(8)同一截面上不同方向测得的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差值的1/2既为该截面的圆度误差。(9)被测缸表面任意方向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差值的1/2既为该汽缸的圆柱度误差。(10)当发动机中磨损量最大的汽缸,其圆度和圆柱度超过规定标准时(如汽油机,圆度超过0.05mm,或圆柱度超过0.175mm;柴油机,圆度超过0.063mm,或圆柱度超过0.25mm),则应进行修理,常采用修理尺寸法,即加工汽缸到国家标准尺寸,然后更换相应的配合件。(11)汽缸的修理等级=(汽缸最磨损余量+镗磨余量)/修理尺寸级差。①镗磨余量一般取0.13~0.20mm。②汽缸直径除标准尺寸外,通常还有六级修理尺寸。它是在汽缸直径标准尺寸的基础上,每加大0.25mm为一级修理尺寸级差。③计算出的修理尺寸应与修理级别相对照,如与修理级别不相符,应圆整到下一个修理级别。同一台发动机的各汽缸应采用同一级修理尺寸。(12)根据修理等级计算修理尺寸,填表。①汽缸的修理尺寸=汽缸修理最大直径+镗磨余量。②汽缸修理最大直径=修理等级×修理尺寸级差+标准缸径。step2.用水压法检测汽缸体裂纹1.准备汽缸体检测工具——手动试压泵。2.将被检验的缸体放于专用工作台架上,把汽缸盖连同汽缸衬垫装合在缸体上,并按规定力矩拧紧汽缸盖螺栓。3.封闭汽缸盖上的出水口,封闭处应密封,不得有渗漏。4.将试压泵上带橡胶水管的连接盘装于汽缸前部的进水口上,连接部位应密合,不得有渗漏。三、活塞连杆组的结构认识活塞连杆组主要包括活塞、活塞环、活塞销和连杆等运动件1.活塞活塞的功用是承受燃烧气体压力,并通过活塞销传给连杆以驱使曲轴旋转,活塞顶部还是燃烧室的组成部分。活塞的基本结构可分为顶部、头部和裙部三个部分。2.活塞环(1)活塞环的组成及作用活塞环一般是由合金铸铁材料制造的,分为气环和油环两大类。气环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汽缸与活塞间的密封性,防止漏气,同时将活塞顶部吸收的大部分热量传给汽缸壁。油环的作用是布油和刮油,即下行刮油,上行涂油。这样既可防止机油窜入汽缸燃烧掉,又可减少活塞、活塞环与汽缸壁的摩擦阻力。柴油机压缩比高,一般有四道环槽,上部三道安装气环,下部安装油环。汽油机一般有三道环槽,其中有两道气环槽和一道油环槽。(2)活塞环间隙端隙:指活塞环装入汽缸后,在开口处左右两端之间的间隙。背隙:活塞与活塞环装入汽缸后,在活塞环背部与活塞环槽之间的间隙。边隙:指活塞环侧面与槽平面间的间隙。3.活塞销活塞销的作用是连接活塞和连杆小头,并把活塞承受的气体压力传给连杆。活塞销与活塞销座孔及连杆小头连接配合方式一般有全浮式和半浮式两种。4.连杆(1)连杆的作用连杆的作用是连接活塞与曲轴。连杆小头通过活塞销与活塞相连,连杆大头与曲轴的连杆轴颈相连。并把活塞承受的气体压力传给曲轴,使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成曲轴的旋转运动。(2)连杆轴瓦为了减小摩擦阻力和曲轴连杆轴颈的磨损,连杆大头孔内装有瓦片式滑动轴承,简称连杆轴瓦。四、实训2活塞连杆组的拆装与检修1.首先转动曲轴将准备拆卸的连杆对应的活塞转动至下止点,拆卸连杆螺母,取下连杆轴承盖,并按顺序放好。2.用橡胶锤或手锤木柄推出活塞连杆组。3.用活塞环装卸钳拆下活塞环,观察活塞环上的标记,“TOP”朝向活塞顶。4.将活塞连杆组浸入60℃热水中,并在热状态下拆下活塞销和活塞。5.活塞外径检查(1)用游标卡尺量出活塞头部直径,(2)用千分尺量出活塞群部直径。6.安装活塞环安装活塞环时,第1道环是矩形环,第2道环是锥形环,第3道是油环(组合环),要用活塞环装卸钳依次装好。注意“TOP”朝向活塞顶。7.转动曲轴,将第1缸曲柄转到下止点位置,在轴颈处加注少许机油。8.用夹具收紧各环,按活塞顶箭头方向将活塞连杆总成从汽缸顶部放入缸筒,用手引导连杆使其对准曲轴轴颈,用木锤柄将活塞推入。取第1缸的连杆轴承盖(带有轴瓦),使标记朝前装在连杆上,并按规定力矩交替拧紧连杆螺母,拧紧力矩为45N•m。依同样方法,将其余各缸活塞连杆组件装入相应汽缸。  五、曲轴飞轮组的结构特点曲轴飞轮组主要包括曲轴、飞轮、正时齿轮和曲轴带轮等机件组成。1.曲轴曲轴的作用是与连杆配合将作用在活塞上的气体压力变为旋转的动力,传给底盘的传动机构。同时,驱动配气机构和其他辅助装置,如风扇、水泵、发电机等。2.曲拐布置与多缸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各曲拐的相对位置或曲拐布置取决于汽缸数、汽缸排列形式和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当汽缸数和汽缸排列形式确定后,曲拐布置就只取决于发动机工作顺序。以曲轴转角表示的汽缸发火间隔时间,称为发火间隔角,如多缸发动机的汽缸数位i,则发动机发火间隔角为720°/i。常见直列四缸发动机发火间隔角为180°,点火顺序为1-3-4-2或1-2-4-3。3.飞轮飞轮的主要功用是用来贮存做功行程的能量,用于克服进气、压缩和排气行程的阻力和其他阻力,使曲轴能均匀地旋转。任务实施1.观察故障原因2.制定检测顺序3.制定维修方法4.检测评分5.质量分析任务小结回顾本次任务所学知识,强调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加深理解与记忆,让同学真正的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结构与检修。学习评价1.让同学独立完成学后测评 试题 中考模拟试题doc幼小衔接 数学试题 下载云南高中历年会考数学试题下载N4真题下载党史题库下载 ,检验同学掌握情况,并计入平时成绩。2.让同学独立完成活塞连杆组的拆装,并检测评分,计入平时成绩。课后作业1.制定故障排除的任务。2.思考检测的方法。3.完成检测内容。教师姓名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时数4+20授课日期年月日授课班级授课项目及任务名称项目2发动机两大机构任务2配气机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配气机构的作用与分类。2.掌握配气机构的组成。3.正确掌握气门间隙的检查和调整。4.了解配气相位及影响因素5.正确掌握配气机构的拆卸和检修。技能目标1.正确掌握气门间隙的检查和调整。2.正确掌握配气机构的拆卸和检修。教学重点1.配气机构的作用与分类。2.掌握配气机构的组成。3.正确掌握气门间隙的检查和调整。4.配气机构的拆卸和检修。教学难点1.正确掌握气门间隙的检查和调整。2.配气机构的拆卸和检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讲授配气机构的作用、分类和组成。通过多媒体视频与老师的操作给学生作出气门间隙检查合和调整、配气机构的拆卸和检修的示范,通过气门间隙检查合和调整、配气机构的拆卸和检修的训练,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任务的技能的技巧,能够独立完成配气机构的检测。学时安排1.配气机构的作用、分类和组成约90分钟。2.气门间隙的检查和调整约3小时。3.配气机构的拆卸和检修约5小时。教学条件多媒体课件、发动机台架课外作业配气机构的检测检查方法1.随堂提问,计平时成绩。2.对检修的合理性评分,计平时成绩。教学后记授课主要内容任务引入以一辆捷达轿车,在怠速时,发动机发出连续不断、有节奏的“嗒嗒”声。当正常行驶时,响声随着发动机转速升高而升高,而且变得杂乱。而该车在高速公路匀速行驶时,发动机温度产生变化,而响声没有明显变化这一故障引入新课。知识链接一、配气机构的作用与分类配气机构是按照发动机的点火次序和工作循环,适时地开启和关闭各缸的进气门和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汽油机)或纯净空气(柴油机)及时地进入汽缸,并使废气从汽缸内排出,实现换气过程配气机构按照凸轮轴布置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凸轮轴上置式、凸轮轴中置式、凸轮轴下置式。二、配气机构的组成配气机构一般由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组成。气门组的作用是封闭进、排气道;由气门、气门座与气门座圈、气门导管、气门弹簧等组成。气门传动组的作用是使进、排气门按配气相位规定的时刻开启和关闭,由凸轮轴、挺柱、推杆、摇臂等组成。1.气门汽车发动机的进、排气门均为蘑菇形气门,由气门头部和气门杆两部分构成。2.气门座与气门座圈汽缸盖上与气门锥面相贴合的部位称为气门座。气门座的承受工作温度很高,又承受频率极高的冲击载荷,容易磨损。气门座圈镶嵌在汽缸盖上。也有一些铸铁汽缸盖不镶气门座圈,直接在汽缸盖上加工出气门座。3.气门导管气门导管的功用是对气门的运动导向,保证气门做直线往复运动,使气门与气门座或气门座圈能正确贴合。4.气门弹簧气门弹簧的功用是保证气门关闭时能紧密地与气门座或气门座圈贴合,并克服在气门开启时配气机构产生的惯性力,使传动件始终受凸轮控制而不相互脱离。5.凸轮轴(1)凸轮轴的作用凸轮轴的作用是凸轮轴通过不断地旋转,推动气门顶杆上下运动,进而控制气门的开启与关闭。(2)凸轮轴传动机构的分类凸轮轴由曲轴驱动,其传动机构有齿轮式、链条式及齿形带式。6.挺柱挺柱是凸轮的从动件,其功用是将来自凸轮的运动和作用力传给推杆或气门,同时还承受凸轮所施加的侧向力,并将其传给机体或汽缸盖。挺柱可分为机械挺柱和液力挺柱两大类。7.推杆推杆处于挺柱和摇臂之间,其功用是将挺柱传来的运动和作用力传给摇臂。两端的球头或球座与推杆锻成一个整体。8.摇臂摇臂的功用是将推杆和凸轮传来的运动和作用力,改变方向传给气门使其开启。三、实训1气门间隙的检查和调整Step1.检查气门间隙(1)拆卸汽缸盖罩,摇转曲轴,使被检查气门处于完全关闭状态。在气门挺柱落于凸轮基圆位置后检查。(2)用符合气门间隙的厚薄规插入气门杆与气门摇臂之间,来回抽动厚薄规检查,以拉动厚薄规感觉稍有阻力为合适。Step2.调整气门间隙(1)把第一缸活塞调整到压缩上止点位置。(2)旋松第一缸进、排气门调整螺栓的锁紧螺母,并旋松调整螺钉。(3)用符合气门间隙的厚薄规,插入气门与气门摇臂之间。(冷态:进气门0.20mm,排气门0.25mm)。(4)边旋入调整螺钉,边抽动厚薄规,至拉动厚薄规感觉稍有阻力为止。调整好后,固定调整螺母,拧紧锁紧螺母,并复检一次。(5)按照发动机工作顺序,依次使下一缸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用逐缸调整法调整该缸进、排气门间隙。(6)调整完好,安装汽缸盖罩。四、配气相位及影响因素1.配气相位的作用2.进气门的配气相位3.排气门的配气相位五、实训2凸轮轴上置式配气机构的拆卸和检修Step1分解配气机构以丰田5A发动机为例,分解配气机构。1.卸下凸轮轴轴承盖紧固螺母,其顺序是先松第1、3、5轴承盖,之后对角交替旋松2、4轴承盖螺母,取出凸轮轴。2.取出液力挺柱,用专用工具拆下气门锁片,取出气门弹簧,以及气门油封和气门。step2检修凸轮轴以丰田5A发动机为例检修凸轮轴。1.凸轮轴弯曲度的检查:用顶尖将凸轮轴顶起,检查弯曲(中间轴径的径向跳动)其使用限度为0.10mm。2.凸轮轴凸轮高度的检查:用千分尺分别测量凸轮轴高度和基圆,超过使用限度,应更换凸轮轴。3.凸轮轴轴径直径的检查:用千分尺测量凸轮轴各轴径直径,用内径千分表测量轴径孔径,注意均应在两处两个方向上测量。4.凸轮轴轴向间隙的检查:将凸轮轴装上,用厚薄规测量凸轮轴轴向间隙,其标准为0.05~0.15mm,使用限度为0.30mm。根据测量结果计算间隙,其标准为0.05~0.091mm,使用限度为0.15mm,任何一个间隙超过使用限度,就应更换凸轮轴或汽缸盖。任务实施1.制定故障类型。2.制定检测方案3.检修4.检测评分5.质量分析任务小结回顾本次任务所学知识,强调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加深理解与记忆,让同学真正的掌握配气机构的检修内容。学习评价1.让同学独立完成学后测评试题,检验同学掌握情况,并计入平时成绩。2.让同学独立完成配气机构的检修内容,并检测评分,计入平时成绩。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2.预习下一项目。教师姓名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时数2+20授课日期年月日授课班级授课项目及任务名称项目3发动机五大系统任务1燃料供给系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燃料供给系的作用和组成。技能目标1.掌握汽油泵的分解。2.能够熟练完成空气滤清器的更换。3.能够熟练节气门的清洗。4.掌握进排气歧管及消音器的检查。教学重点1.燃料供给系的作用和组成。2.能够熟练完成型空气滤清器的更换。3.掌握进排气歧管及消音器的检查。教学难点1.能够熟练完成型空气滤清器的更换。2.能够熟练节气门的清洗。3.掌握进排气歧管及消音器的检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讲授燃料供给系的作用和组成。通过教师进行实训项目的示范,通过对燃油供给系的各项训练,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燃油供给系检修的技巧。学时安排1.燃料供给系的作用和组成约60分钟。1.汽油泵的分解约2小时。2.空气滤清器的更换约3小时。3.节气门的清洗约3小时。4.进排气歧管及消音器的检查约3小时。教学条件多媒体课件、发动机台架。课外作业燃油供给系的检测。检查方法1.随堂提问,计平时成绩。2.对实训项目完成质量评分,计平时成绩。教学后记授课主要内容任务引入以一辆桑塔纳轿车发动机起动困难。经技术人员检测得知是燃油压力过低所导致。这个事例对课程进行引入。知识连接一、燃料供给系统的作用和组成1.燃料供给系统的作用燃料供给系统的功用是将空气与雾化后的汽油充分混合,向发动机提供可燃混合气,并对可燃混合气的供给量及其浓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都能连续、稳定运转。同时将燃烧后的废气经净化处理后排入大气。2.化油器式汽油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的组成化油器式汽油发动机机燃料供给系统主要由汽油供给装置和进排气装置组成二、燃料供给系统主要装置的构造1.汽油供给装置(1)汽油箱(2)汽油滤清器(3)汽油泵(4)化油器2.进排气装置(1)汽油箱(2)汽油滤清器(3)汽油泵(4)化油器三、实训1汽油泵的分解1.拧松汽油泵的紧固螺丝,取下上体。2.拆下汽油泵膜片与压盘,取出膜片。3.拆下汽油泵的膜片弹簧和顶杆。四、实训2空气滤清器的更换1.拧松进气软管的卡箍,使进气软管与空气滤清器进气口分离。2.拧松空气滤清器外壳紧固螺丝,取下空气滤清器外壳,拿出旧的滤芯。3.检查滤芯的损坏程度,并清洁干净,必要时可更换新的滤芯。4.用抹布清洁空气滤清器壳体内部及上盖,装回清洗过或新的滤芯。五、实训3节气门的清洗1.用起子松开节气门卡箍,取下接节气门和空气滤清器的喉管。2.拧松节气门体的固定螺丝并取下节气门体,用化清剂清洗节气门,特别是注意清洗节气门内腔的积炭。3.将清洗干净后的节气门晾干后装回到发动机上。六、实训4进、排气歧管及消音器的检查1.首先检查进、排气歧管有无破裂、变形;歧管垫片是否烧穿;排气管接口垫片处是否漏气。若歧管破裂、垫片烧穿应更换新件;若接口垫漏气应紧固连接螺栓或更换接口垫。2.检查进、排气歧管固定螺丝、螺母是否拧紧,若未拧紧,用套筒拧紧。3.检查消音器外壳是否破裂;安装是否牢固;若消声器有破裂漏气现象应更换新件。任务实施1.制定故障类型。2.制定检测方案3.检修4.检测评分5.质量分析任务小结回顾本次任务所学知识,强调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加深理解与记忆,让同学真正的掌握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的认识与检修。学习评价1.让同学独立完成学后测评试题,检验同学掌握情况,并计入平时成绩。2.让同学独立完成任务拓展内燃油供给系的检修,并检测评分,计入平时成绩。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2.复习下一任务。教师姓名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时数6+20授课日期年月日授课班级授课项目及任务名称项目3发动机五大系统任务2润滑系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的结构、组成与原理。2.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的各部件。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更换机油滤清器。2.能够熟练更换机油泵。教学重点1.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的结构、组成与原理。2.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的各部件。3.能够正确更换机油滤清器。4.能够熟练更换机油泵。教学难点1.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的各部件。2.能够正确更换机油滤清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讲授孔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和编程方法。通过数控仿真加工软件对孔类零件的加工过程进行模拟加工,通过数控铣床实际加工孔类零件的训练,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孔类零件工艺方案的设定和零件加工的技巧。学时安排1.发动机润滑系的结构、组成与原理约80分钟。2.发动机润滑系的各部件约100分钟。3.更换机油滤清器约3小时。4.能够熟练更换机油泵约5小时。教学条件多媒体课件、发动机台架课外作业润滑系的检修检查方法1.随堂提问,计平时成绩。2.对实训完成质量进行评分,计平时成绩。教学后记授课主要内容任务引入以一辆桑塔纳发现其机油加满后很快减少,并且行驶过程中排气管冒蓝烟这个故障对新课进行引入。知识链接一、润滑系的作用润滑系统的作用包括润滑、清洗、冷却、密封、防锈、液压、缓冲。(1)润滑作用指将机油不断地供给各零件的摩擦表面,减少零件的摩擦和磨损。(2)清洗作用是指清除摩擦表面上的磨屑等杂质。(3)冷却作用指汽缸壁上形成的油膜可冷却摩擦表面。(4)密封作用是指在运动零件之间、汽缸壁上形成的油膜可以提高密封性,防止漏气和漏油。(5)防锈作用是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防止零件生锈。(6)液压作用是指利用润滑油作液压油。(7)缓冲作用指在运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吸收冲击减小振动。二、润滑方式压力润滑飞溅润滑定期(润滑脂)润滑三、润滑系统的组成发动机润滑系统大体相同,主要油底壳、机油泵、集滤器、机油滤清器、各种阀、润滑油道、传感器和机油压力表、温度表等组成。1.油底壳油底壳是储存润滑油的装置。2.机油泵机油泵的功用是保证润滑油在润滑系统内循环流动,并在发动机任何转速下都能以足够的压力向润滑部位输送足够多的润滑油。3.润滑油滤清装置(1)集滤器集滤器的作用是防止粒度大的杂质进入机油泵,装在机油泵进油孔之前。(2)机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主要用来清除机油中的杂质,保证润滑油清洁和润滑可靠。机油滤清器安装在机油泵与主油道之间,属于全流式滤清器,多用缝隙式滤清方法。现代汽车的机油滤清器一般都是一次性使用,在二级维护中,必须更换新的机油滤清器。4.限压阀为了防止油压过高,在润滑油路中设置限压阀。一般限压装置安装在机油泵或机体的主机油道上。限压阀安装在机油泵上,若油压超过标准值,限压阀开启,多余的机油返回机油泵进油口。若限压阀安装在主油道上,则当油压超过规定值时,多余的机油经过限压阀流回油壳底。5.机油散热器一些负荷较大的发动机装有专门的机油散热器或机油冷却器,对机油进行强制冷却,使机油保持在最佳温度范围内工作。6.润滑系统工作检查装置润滑系统工作检查装置是用来检测润滑系工作情况,如机油压力指示灯、机油尺。四、润滑油路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基本油路为:油底壳→集滤器→机油泵→机油滤清器→主油道→发动机各运动副表面→油底壳五、实训1机油及机油滤清器的更换1.首先将车升高,将油盆放到发动机油底壳的放油螺塞处,卸下放油螺塞,放出机油。2.用机油滤清器专用工具拆装机油滤清器。3.安装新机油滤清器前,应在机油滤清器密封胶垫垫上涂抹干净的机油,如不涂抹机油,安装时密封胶垫与接合面干摩擦,造成密封不良泄漏机油。4.安装时,先用手轻轻地拧紧机油滤清器,直至感觉有阻力为止。再用拆装专用工具,重新拧紧机油滤清器。 5.按规定数量加注新机油。6.机油加满后,用干净的抹布将机油尺擦拭干净,检查机油加注量是否正常,起动发动机,运行发动机至少3分钟,检查机油滤清器处有无漏机油。六、实训2内啮合齿轮式机油泵的更换1.拆下发动机皮带后、松开曲轴皮带轮螺丝,卸下曲轴皮带轮。2.拆下正时盖,对齐正时标记,找出机油泵安装位置。3.拆下正时皮带张紧轮,取下正时皮带,取出曲轴齿。4.放完发动机机油后,拧松油底壳固定螺丝,拆下油底壳。5.找到机油集滤器,松开集滤器固定螺丝,拆下集滤器。6.拆下机油泵固定螺丝,取下机油泵,更换新的机油泵总成。任务实施1.制定故障类型。2.制定检测方案3.检修4.检测评分5.质量分析任务小结回顾本次任务所学知识,强调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加深理解与记忆,让同学真正的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结构与检修。学习评价1.让同学独立完成学后测评试题,检验同学掌握情况,并计入平时成绩。2.让同学独立完成对润滑系故障的检修,并检测评分,计入平时成绩。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2.复习下一任务。教师姓名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时数6+23授课日期年月日授课班级授课项目及任务名称项目3发动机五大系统任务3冷却系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冷却系统的作用。2.掌握冷却系统的分类组成和工作原理。技能目标1.掌握散热器的拆卸及检查。2.掌握节温器的更换及检查。3.掌握风扇的拆卸。4.掌握水泵的拆卸及检修教学重点1.冷却系统的分类组成和工作原理。2.节温器的更换及检查。3.水泵的拆卸及检修。教学难点1.冷却系统的分类组成和工作原理。2.水泵的拆卸及检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讲授冷却系统的分类组成和工作原理。通过多媒体视频和老师的实际操作对节温器的更换及检查、水泵的拆卸及检修等进行示范,通过对冷却系统故障检修的训练,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冷却系统故障检修的技巧。学时安排1.冷却系统的作用约40分钟。2.冷却系统的分类组成和工作原理约80分钟。3.散热器的拆卸及检查约3小时。4.节温器的更换及检查约3小时。5.风扇的拆卸约3小时6.水泵的拆卸及检修约3小时教学条件多媒体课件、发动机台架。课外作业冷却系故障的判断。检查方法1.随堂提问,计平时成绩。2.对实训质量进行评分,计平时成绩。教学后记授课主要内容任务引入以一辆桑塔纳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冷却液温度表指针指示值为95℃以上,行车无力;停车检查,发现散热器加液口冒大量蒸气。知识链接一、冷却系统的作用发动机工作时,燃烧室和汽缸混合气燃烧温度高达927℃~2527℃,使发动机零部件温度升高,特别是直接与高温气体接触的零件,若不及时冷却,则难以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冷却系统的功用是使工作中的发动机得到适度的冷却,使引擎维持在正常的运转温度范围内工作。二、冷却系统的分类、组成和工作原理1.冷却系统的分类根据冷却方式不同,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可分为水冷式和风冷式。2.水冷式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水冷式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主要由散热器盖、散热器、补偿水箱、软管、水泵、风扇、节温器、缸体和缸盖及进气歧管的水道等组成。工作原理为:散热器内的冷却液加压后通过汽缸体进水孔压送到汽缸体水套和汽缸盖水套内,冷却液吸收了机体的大量热量后经汽缸盖出水孔流回散热器。经风扇的强力抽吸,空气流高速通过散热器,热量不断通过散热器芯散发到大气中去,冷却后的冷却液经水泵抽出,再次压送到发动机的水套中,如此循环,使发动机不断地得到冷却。三、散热器散热器的作用是将冷却液所含的热量通过空气流带走,使冷却液迅速得到冷却,保证发动机水温正常。散热器主要由上水室、散热器芯和下水室等组成。四、节温器节温器的作用是根据发动机负荷大小和水温的高低自动改变水的循环流动路线,从而控制通过散热器冷却水的流量,使发动机工作在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内。五、散热器盖散热器盖的作用是密封水冷系统并调节系统的工作压力。六、冷却风扇1.风扇的作用风扇安装在散热器后面,其作用是提高通过散热器芯的空气流速,增加散热效果,加速水的冷却。当风扇旋转时,对空气产生吸力,使之沿轴向流动。空气流由前向后通过散热器芯,使流经散热器芯的冷却水加速冷却。2.电动冷却风扇的工作原理当打开点火开关时,继电器吸合,从而给温控开关加上电压。当冷却液温度升至93℃时,温控开关接通,使低速继电器工作。电流经降压电阻,使风扇电机以约1500r/min的转速运转。当冷却液温度升至约105℃时,高速继电器工作。电流全压加至风扇电动机上,使之以2400r/min的转速加速运转。当冷却液温度未升高,而已使用空调器时,空调开关接通。电流经二极管使低速继电器工作,风扇以低速运转。二极管的作用则是防止在不使用空调器时,温控开关被接通而影响空调开关电路。七、水泵水泵的作用是使冷却液能进入发动机水套内进行循环流动,以提高发动机冷却效果。八、实训1散热器的拆卸及检查1.拆卸散热器(1)首先将蓄电池的负极导线拆下(注意:待发动机及冷却系统冷却,才允许进行散热器的拆卸)。(2)用布包住散热器盖拧松,泄压;泄压后,拆下散热器盖。(3)打开散热器放水阀,将冷却水放净。(4)松开散热器上水管卡箍,从散热器上卸下上部管路和储水箱的管路。(5)卸下冷却风扇及导流罩。(6)拧松散热器固定螺丝,抬出散热器。(注意:不要损坏散热片)2.检查散热器3.检查和更换冷却液(1)冷却液液位检查(2)更换冷却液九、实训2节温器的更换及检查1.节温器的更换(1)卸下发动机塑料盖板后,找到在发电机后方的节温器。(2)卸下发动机上的水管和节温器盖;并取下坏的节温器。(3)用干净的布擦拭干净节温器口,并在连接部位涂抹密封胶。(4)更换新的节温器,并装上发动机,装回水管。(5)加满冷却液,起动发动机后检查无泄漏,完成作业。2.检查节温器(1)检查节温器的功能是否正常,可将节温器置于热水中,观察温度变化时节温器的动作。(2)节温器在87°C时开始打开,温度达到102°C时,其升程大于7mm。若达不到要求,或密封不严,应更换节温器,十、实训3风扇的拆卸(1)拆下发动机散热器水管,放出冷却液。(2)拆下导流罩和冷却风扇的固定螺丝,取下冷却风扇。十一、实训4水泵的拆卸及检修1.拆卸发动机水泵总成(1)拧下冷却液膨胀水箱盖,排放冷却液,因冷却液有毒,放出冷却液时须小心。(2)取下风扇和水泵皮带轮。(3)拧松传动螺栓。(4)取下水泵。2.分解水泵拧松并拆下带轮紧固螺母,取出半圆键,拆卸带轮。(2拧松水泵后端盖螺丝,拆下后端盖。(3)拆卸水泵叶轮,取出水泵轴。3.检修水泵(1)检查泵壳和带轮有无损伤。泵壳裂纹可进行焊接或更换。壳体与盖结合面变形大于0.15mm,应予以修平。(2)检修水泵轴。用手转动水泵轴承,检查是否灵活,有无噪音,若不灵活或噪音大更换水泵轴承。(3)检查水泵叶轮和轴的配合。查看叶轮与轴之间的配合是否有松动,水泵轴有无弯曲和轴径是否磨损严重。(4)检查水泵叶轮。水泵叶轮有破裂应更换新件。(5)检查水泵叶轮与壳体间隙。间隙应为0.8~2.2mm,否则,应更换叶轮。(6)检查水泵叶轮与泵盖端面间隙。间隙应为1.0~1.8mm,否则,用垫片调整。(7)待水泵安装完成以后,观察水泵的泄水孔。若泄水孔漏水,说明水泵密封不严,应予以更换。任务实施1.制定故障类型。2.制定检测方案3.检修4.检测评分5.质量分析任务小结回顾本次任务所学知识,强调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加深理解与记忆,让同学真正的掌握发动机冷却系统。学习评价1.让同学独立完成学后测评试题,检验同学掌握情况,并计入平时成绩。2.让同学独立完成对冷却系统故障的检修,并检测评分,计入平时成绩。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2.复习下一任务。教师姓名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时数4+20授课日期年月日授课班级授课项目及任务名称项目3发动机五大系统任务4传统点火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点火系统的作用与类型。2.掌握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3.掌握点火提前角调整装置的作用。技能目标1.能够熟练掌握分电器的拆装与检修。2.能够熟练掌握点火正时的检查和调整。教学重点1.掌握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2.掌握点火提前角调整装置的作用。3.能够熟练掌握分电器的拆装与检修。4.能够熟练掌握点火正时的检查和调整。教学难点1.分电器的拆装与检修。2.点火正时的检查和调整。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讲授点火系组成、作用与工作原理。通过多媒体视频和老师的实际操作对分电器的拆装与检修、点火正时的检查和调整等进行示范,通过对点火系统故障检修的训练,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点火系统故障检修的技巧。学时安排1.点火系统的作用与类型、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约80分钟。2.点火提前角调整装置的作用约60分钟。3.分电器的拆装与检修约5小时。4.点火正时的检查和调整约5小时。教学条件多媒体课件、发动机台架。课外作业点火系故障的判断。检查方法1.随堂提问,计平时成绩。2.对实训质量进行评分,计平时成绩。教学后记授课主要内容任务引入以一辆捷达轿车,行驶了约8万km后,出现发动机运转时排气消声器发出无节奏的“突突”声,而且转速越高声音越大,并伴有化油器回火;造成车辆废气排放污染严重,发动机动力明显下降,并且发动机经常出现熄火的现象,经济性明显变差。经检查最终确定为点火系统所致这个故障引入新课知识链接一、点火系统的作用及类型1.点火系统的作用点火系统的功用是将汽车电源供给的低压电(一般为12~14V)转变为高压电(一般为12~30kV),并使汽油发动机工作时吸入汽缸的可燃混合气,在压缩行程终了时,及时地用电火花点燃,使汽油机顺利地实现从热能到机械能的转变。2.点火系统的类型发动机点火系统按其组成和产生高压电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传统点火系统、电子点火系统和微机点火系统。二、传统点火系统1.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传统点火系统是由电源、点火开关、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等组成。2.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接通点火开关,起动发动机,发动机凸轮轴带动分电器轴旋转,断电器凸轮轴使断电器触点反复地开、闭。3.传统点火系统电路的组成传统点火系的电路可分为低压电路和高压电路。三、点火提前角调整装置的作用1.点火提前角发动机火花塞跳火到活塞压缩上止点时所对应的曲轴转角,称为点火提前角。2.点火提前装置工作原理点火提前装置的作用是根据发动机的负荷与转速的变化提供较为精确的点火时间。四、实训1分电器的拆装与检修拆卸分电器1.拆下分电器盖,取出配电器2.拆下电容器3.检查断电臂弹簧弹力4.拆下断电器触点、断电器底板以及真空提前装置5.取下凸轮紧固螺丝拆下凸轮顶部固定螺丝,取下凸轮6.拆卸离心提前机构7.拆卸后,各零件需摆放整齐。分电器的检修1.检查分电器盖外观2.检查高压线插孔是否窜电3.检查分火头外观4.配电器检查5.检查分电器断电触点6.检查、调整断电器触点间隙五、实训2点火正时的检查和调整1.静态检查慢慢转动发动机曲轴使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位置。2动态检查=1\*GB3①起动发动机运转后达到规定的工作温度。=2\*GB3②在发动机怠速运转状态下,将加速踏板迅速踩到底。此时,若发动机转速随节气门的打开而立即升高,且伴随有轻微的爆振声并很快消失,即为点火正时;若发动机转速不能立即升高,且有发闷感觉并且在排气管中可能出现“突突”声,则为点火过迟;若出现金属敲击声,且瞬间不消失,则为点火过早。3.点火正时的静态调整当分电器重新安装在发动机上时须进行点火正时的静态调整。任务实施1.制定故障类型。2.制定检测方案3.检修4.检测评分5.质量分析任务小结回顾本次任务所学知识,强调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加深理解与记忆,让同学真正的掌握发动机点火系统。学习评价1.让同学独立完成学后测评试题,检验同学掌握情况,并计入平时成绩。2.让同学独立完成对点火系统故障的检修,并检测评分,计入平时成绩。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2.复习下一任务。教师姓名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时数4+20授课日期年月日授课班级授课项目及任务名称项目3发动机五大系统任务5起动系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起动系的组成和作用。2.掌握起动辅助装置的作用和组成。技能目标1.能够熟练掌握起动机的保养。2.能够熟练掌握起动机的更换。教学重点1.掌握起动系的组成和作用。2.能够熟练掌握起动机的保养和更换。教学难点1.起动机的保养和更换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讲授起动系组成、作用与工作原理。通过多媒体视频和老师的实际操作对起动机的保养和更换等进行示范,通过对起动系统故障检修的训练,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起动系统故障检修的技巧。学时安排1.起动系的组成和作用约80分钟。2.起动辅助装置的作用和组成约60分钟。3.起动机的保养约5小时。4.起动机的更换约5小时。教学条件多媒体课件、发动机台架。课外作业起动系故障的判断。检查方法1.随堂提问,计平时成绩。2.对实训质量进行评分,计平时成绩。教学后记授课主要内容任务引入以一辆捷达轿车,在接通点火开关起动挡时,听到起动机的位置发出“嗒嗒”的声音,发动机不能起动这个故障引入新课知识链接一、起动系统的组成和作用1.起动系统的组成要使发动机由静止状态过渡到工作状态,必须用外力带动发动机的曲轴,使汽缸内吸入(或形成)可燃混合气并燃烧膨胀,工作循环才能自动进行。2.起动系统的类型按控制方法的不同,起动系统可分为机械控制式和电磁控制式。二、起动机的组成起动机一般由直流电动机、操纵机构和离合机构组成。1.直流串励式电动机直流串励式电动机的作用是将蓄电池输入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产生转矩。直流串励式电动机由机壳、磁场绕组、电枢、换向器及电刷等主要部件构成。其特点是低速时转矩很大,随转速上升,转矩下降,这一特征非常适合发动机起动的要求。2.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主要由单向离合器、活动铁芯、拨叉和回位弹簧组成。传动机构的作用是在发动机起动时,将直流电动机的转矩传递给发动机曲轴;在发动机起动后而与飞轮啮合的小齿轮没有及时回位的情况下,保护起动机不被飞轮反拖。3.控制开关起动机的控制开关又称电磁开关,功能是控制直流电动机主电路的通断,它主要由吸引线圈、保持线圈、铁芯和接触盘等组成。它还能控制起动机传动机构与飞轮齿圈的啃合与分离。三、起动系统起动辅助装置的作用和组成为了使发动机在低温下迅速可靠地起动,常采用一些用以改善燃料着火条件和降低起动转矩的起动辅助装置。起动系起动辅助装置主要由电热塞、进气预热器等组成。1.电热塞一般在采用涡流室式或预燃室式燃烧室的发动机中装有电热塞,以便在起动时对燃烧室内的空气进行预热。2.进气预热器在中、小功率柴油机上常采用进气预热器作为冷起动的辅助装置。四、实训1起动机保养1.起动机的分解1.拆下电磁开关处螺母,松开引线。2.拧出后轴承盖的两个螺钉,将轴承盖取下。3.取出绝缘垫片,用铁丝钩把电刷弹簧取出,并取出电刷。4.取下电刷架。5.将定子线圈连外壳一并取下。6.拧出电磁开关的两个固定螺母,将电磁开关取下。7.把电枢、单向离合器和拨叉一起取出。8.按分解的相反顺序装复起动机各零件。需要润滑的部位。2.起动机主要零件的检查1.检查换向器换向器的故障多为表面烧蚀。轻微烧蚀用00号砂纸打磨,严重时应车削。换向器直径不小于标准值1.10mm,换向器铜片高出云母片0.4~0.8mm。2.检查单向离合器按顺时针方向转动驱动齿轮,应能够转动;逆时针转动时,应该被锁住3.检查电磁开关弹簧及拨叉用手将活动铁芯重复压下和放松,活动铁芯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应能活动自如;检查拨叉有没有变形破裂五、起动机的更换1.就车检查起动机连接线路状况起动机的连接线路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起动机的工作。检查的线路包括蓄电池的负极搭铁线、蓄电池正极与端子30的连接线,起动继电器输出与端子50连接线。.用手摇动搭铁线,检查是否有松动或锈蚀现象。(2).检查端子30试电笔点亮,表示蓄电池与电磁开关间线路连接良好。(3).检查端子50拔下端子50插头,使用万用表电压20V挡检查,当点火开关旋至起动挡,正常时显示一个接近蓄电池的电压值。2就车拆卸起动机(1).用手拔下起动机端子50接线柱上的导线插头。(2).把端子30接线柱固定螺母松开,从接线柱上脱出导线,并将螺母旋回到接线柱上。任务实施1.制定故障类型。2.制定检测方案3.检修4.检测评分5.质量分析任务小结回顾本次任务所学知识,强调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加深理解与记忆,让同学真正的掌握发动机起动系统。学习评价1.让同学独立完成学后测评试题,检验同学掌握情况,并计入平时成绩。2.让同学独立完成对起动系统故障的检修,并检测评分,计入平时成绩。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2.复习下一任务。教师姓名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时数4+20授课日期年月日授课班级授课项目及任务名称项目4电控汽油发动机的构造与维修任务1空气供给系统的构造与检修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空气供给系统的组成、作用及分类。2.掌握空气供给系统的各组成部件。技能目标1.能够熟练掌握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的检测。2.能够熟练掌握压敏电阻式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教学重点1.掌握空气供给系统的组成、作用及分类。2.掌握空气供给系统的各组成部件。3.能够熟练掌握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的检测。4.能够熟练掌握压敏电阻式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教学难点1.空气供给系统的各组成部件。2.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的检测。3.压敏电阻式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讲授空气供给系组成、作用与工作原理。通过多媒体视频和老师的实际操作对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的检测、压敏电阻式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等进行示范,通过对空气供给系统故障检修的训练,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空气供给系统故障检修的技巧。学时安排1.空气供给系统的组成、作用及分类约80分钟。2.空气供给系统的各组成部件约80分钟。3.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的检测约5小时。4.压敏电阻式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约5小时。教学条件多媒体课件、发动机台架。课外作业空气供给系故障的判断。检查方法1.随堂提问,计平时成绩。2.对实训质量进行评分,计平时成绩。教学后记授课主要内容任务引入以一辆宝马(BMW)535i轿车,当加速时出现无力,排气管冒出大量黑烟的现象。经技术人员检测,排除了机械系统、点火系统两方面的故障,最终确定为空气供给系统故障所引发的这个故障引入新课知识链接一、空气供给系统的组成、作用及分类1.空气供给系统的组成及作用空气供给系统,主要由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计(L型)或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D型)、节气门体、(怠速)ISCV控制阀或空气阀、进气总管、进气歧管等组成。空气供给系统为发动机提供清洁的空气并控制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进气量。2.空气供给系统的分类按对进气量计量方式的不同,空气供给系统可分为D型和L型。二、节气门体节气门体是安装在发动机进气歧管上的进气量控制阀。主要由节气门和怠速空气道、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等组成,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装在节气门轴上,用于检测节气门的开度。有些车上还设有副节气门和副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三、空气流量计空气流量计是测量发动机吸入空气量的装置,一般安装在空气滤清器后面,它将测得吸入的空气量转换成电信号送至电子控制单元(ECU),用于喷油量控制的基本信号。根据测量原理的不同,空气流量计可分为叶片式、卡门旋涡式、热线式和热膜式等多种形式。四、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1.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的作用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一般使用在D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由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测量进气管压力,并将信号输入电子控制单元(ECU),作为燃油喷射和点火控制的主控制信号。2.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的分类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可分为压敏电阻式、电容式、膜盒式、表面弹性波式等,应用最多的是压敏电阻式和电容式。五、发动机的进气管进气管包括进气总管和进气歧管。六、实训1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的检测(1)清除空气流量计外部的尘垢,拔下其线束插头,拆下与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相连的空气滤清器。(2)将空气流量计出口处空气软管上的卡箍松开,并卸下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的固定螺栓。(3)将热线式空气流量计从发动机上小心取下。七、实训2压敏电阻式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的检测(1)拔下传感器插头,接通点火开关,测量插头上VCC端子与E2端子之间的电压应约4.5~5.5V。若无电压,则应检查ECU上相应端子上的电压;若ECU相应端子上电压正常,则ECU与传感器之间线路故障;若无电压则为ECU故障。(2)插回插头,拆下传感器上的软管,接通点火开关,测量ECU连接器上PIM与E2端子间的大气压下输出的电压,应正常应为4.5V。(3)用真空泵对传感器施以13.3~66.7kPa的负压(真空度),再测ECU连接器上PIM与E2端子的电压,应在0.3~2.1V之间。任务实施1.制定故障类型。2.制定检测方案3.检修4.检测评分5.质量分析任务小结回顾本次任务所学知识,强调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加深理解与记忆,让同学真正的掌握发动机空气供给系统。学习评价1.让同学独立完成学后测评试题,检验同学掌握情况,并计入平时成绩。2.让同学独立完成对空气供给系统故障的检修,并检测评分,计入平时成绩。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2.复习下一任务。教师姓名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时数4+20授课日期年月日授课班级授课项目及任务名称项目4电控汽油发动机的构造与维修任务2燃油供给系统的构造与检修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掌握燃油供给系统的各组成部件。技能目标1.能够熟练掌握电动汽油泵的检修。2.能够熟练掌握燃油滤清器的拆装。
本文档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5.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志宏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13KB
软件:Word
页数:163
分类:修理服务/居民服务
上传时间:2022-02-14
浏览量: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