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 清 山 东 诸 城 刘 氏 部 份 谱 序[整理]

明 清 山 东 诸 城 刘 氏 部 份 谱 序[整理]

举报
开通vip

明 清 山 东 诸 城 刘 氏 部 份 谱 序[整理]明 清 山 东 诸 城 刘 氏 部 份 谱 序[整理] 文/刘世高 编辑/刘业挥 2006-6-22 [返回主页] 明 清 山 东 诸 城 刘 氏 部 份 谱 序 诸城刘氏原来是一个很平常、很普通的家族,但在清代却突然崛起子世,而且连续三代显贵不衰,来自山东诸城刘氏宗族的刘墉成了一位在中国妇孺皆知的英雄,成了中国人心目中正义、忠诚和智慧的化身。诸城刘氏也因此更进一步闻名全世界。 刘墉的家乡在诸城。是在清代的诸城县北乡七十里的逄戈庄,现属于山东高密县注沟乡逄戈庄村。据刘墉家乡逄戈庄《东武刘氏族谱》所载由刘统...

明 清 山 东 诸 城 刘 氏 部 份 谱 序[整理]
明 清 山 东 诸 城 刘 氏 部 份 谱 序[整理] 文/刘世高 编辑/刘业挥 2006-6-22 [返回主页] 明 清 山 东 诸 城 刘 氏 部 份 谱 序 诸城刘氏原来是一个很平常、很普通的家族,但在清代却突然崛起子世,而且连续三代显贵不衰,来自山东诸城刘氏宗族的刘墉成了一位在中国妇孺皆知的英雄,成了中国人心目中正义、忠诚和智慧的化身。诸城刘氏也因此更进一步闻名全世界。 刘墉的家乡在诸城。是在清代的诸城县北乡七十里的逄戈庄,现属于山东高密县注沟乡逄戈庄村。据刘墉家乡逄戈庄《东武刘氏族谱》所载由刘统勋撰的《东武刘氏族谱凡例》记载说:“吾家自前明弘治年间,始祖讳福公,自江南砀山县迁山东诸城县。至二世恒公,家谱遭兵烬,中间世次莫考,帮列恒公为二世。” 诸城开基祖 刘 福(父、祖未详), 依据成书于清代后期的《东武刘氏族谱》的记载,诸城东武刘氏约形成于明朝,以刘福 为本支开基始祖。生一子:刘恒,(馀未详)。 诸城二世祖 刘 恒(刘福之子), 第二世刘恒时,由于战乱兵灾,刘家族谱被烧毁。从此,族人对诸城以上刘氏家族的情 况就不得而知。生三子:1刘玳、2刘瑁、3刘瑚。 诸城三世祖 刘 玳(刘恒长子), 生一子:刘思智,(馀未详)。 诸城四世祖 刘思智(刘玳之子), 生二子:1刘通、2刘远。 刘 通(刘思智长子),诸城五世祖 生三子:1刘必显、2刘必前、3刘必大。 诸城六世祖 刘必显(刘通长子), 诸城刘氏自始祖刘福到第六世刘必显一代,都默默无闻。大概就是因为担心族姓不兴、 希望后人发达的缘故,诸城刘氏分别给第六代取名叫“必显”、“必大”。而历史的发 展却正好印证了这一瑞兆,诸城刘氏传到第七代刘棨和第八代刘统勋父子时,果然崛起 于世,迅速显赫起来。生四子:1刘桢、2刘果、3刘棨、4刘棐。 诸城七世祖 刘 桢(刘必显长子), 后裔未详。 诸城七世祖 刘 果(刘必显次子), 后裔未详。 诸城七世祖 刘 棨(刘必显三子),字弢, 清山东诸城人,生于清世祖顺治十四年丁酉(公元1657年),刘棨少有文才,清圣祖康 熙二十四年乙丑(公元1685年)考取进士,成为诸城刘氏最早在科举上取得成功的人。 后又学书法,博涉子史。初任长沙知县。后因政绩突出,不断得到提升,历任宁羌知州, 山西平阳知府、天津道副使、江西按察使、四川布政使。在长沙禁弃女之俗,在宁羌用 仓粟赈饥,教民利用槲树养蚕织绸,又建义学,宁羌自此始有中举人者。康熙五十七年 戊戌(公元1718年)去世于四川布政使任上,终年六十二岁。刘棨为人温和纯厚,为政 以廉明著称。他任地方官多年,治理有方,爱民如子,关心疾苦。康熙四十八年已丑(公 元1709年),朝廷在全国评选“操守清廉,才具优长”的知府,仅刘棨与湘潭人陈鹏年 二人中选。他的卓越政绩,不但受到朝廷的多次表彰,更受到各地百姓的交口称赞。当 年他上任四川布政使路过平阳时,“南羌父老夹道欢迎,声震山谷”。正是因为他的良 好吏治,《清史稿》才将他列入《循吏列传》。生子:刘统勋,(馀未详)。 诸城八世祖 刘统勋(刘棨之子),字延清,号尔钝。 清山东诸城人,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八年已卯(公元1699年),世宗雍正二年甲辰(公元1724年)进士,早年曾任庶吉士和翰林院编修。后来又历任直南书房、上书房。清世宗雍正四年丙午(公元1726年)升詹事,成为与皇帝比较接近的官员。乾隆称帝继位后,刘统勋地位进一步上升,先后升为内阁学士、刑部侍郎、左都御史。后曾随大学士稽曾筠到浙江学习治理海塘工程,学有所成后又多次负责黄河、运河的治理工程,因办事得力,渐渐受到乾隆赏识重用。乾隆十三年戊辰(公元1748年),升任工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此后,刘统勋官运亨通,飞黄腾达,先任刑部尚书,乾隆十七年壬申(公元1752年)出任军机大臣,乾隆十九年甲戌(公元1754年)加太子太傅,成为乾隆身边的主要辅佐大臣之一。此后,刘统勋因在协助陕甘总督征讨准噶尔叛乱时犯过被革职,但不久复出,任刑部尚书。后又再升为太子太保、吏部尚书,乾隆二十四年已卯(公元1759年)为协办大学士,乾隆二十六年辛巳(公元1761年)任东阁大学士兼管礼部、兵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兼管刑部,成为清朝宰相。乾隆三十八年癸巳(公元1773年)去世,谥为“文正”。有《刘文正公集》。刘统勋虽位极人臣,一生为官清廉正直,敢于直谏,深受乾隆器重。多次参预主持黄河、运河治理,往往都能革除积弊,加速工程进度,提高质量。又荣任《四库全书》正总裁,并曾四次任会试《进士考试》正考官。刘统勋当年与另一位来自江苏武进的刘纶同朝辅政,因此有“南刘东刘”的美称。他去世后,乾隆亲自前来参加丧礼,流泪叹息自已“失一股肱”,并称赞说:“如统勋乃不愧真宰相!”刘统勋的显赫地位和杰出成就,标志着诸城刘氏家族的发展已经进入极盛时期。生二子:1刘墉、2刘堪。 诸城九世祖 刘 墉(刘统勋长子),字崇如,号石庵。 清山东诸城人,生于圣祖康熙五十九年庚子(公元1720年),自幼聪颖异常,好学不倦,年轻时就非常有才气。乾隆十六年辛未(公元1751年),刘墉继祖父、父亲之后再一个考取进士,初任翰林院编修,后升侍讲。乾隆二十年乙亥(公元1755年),因受父亲刘统勋牵连,被逮捕入狱。后复出,先后任安徽学政、督江苏学校、山西太原知府。因对下属失察受到发配军台的处分。此后再次复出,任修书处行走、江苏江宁知府、陕西按察使。乾隆四十一年丙申(公元1776年),刘墉升任内阁学士、直南书房,不久入迁户部侍郎、吏部侍郎,开始受到乾隆的赏识和器重。后任湖南巡抚,升左都御史,仍直南书房。乾隆晚年,刘墉先后担任工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直隶总督、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等一系列显赫职务,成为乾隆朝廷的主要大臣之一。嘉庆称帝继位后,刘墉以前朝元老身份继续受到重用,聘任体仁阁大学士,加封太子太保,地位更进一步上升。嘉庆十年乙丑(公元1805年),刘墉去世,终年八十六岁,被追赠为太子太保,谥“文清”。嘉庆皇帝还下令将他的神位列入贤良祠,受国家供奉。刘墉为人极具智慧而又正直,为官两袖清风,疾恶如仇,为臣敢于直谏。他与当时的大奸臣和珅斗智斗勇的事迹,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因背有残疾,人们称之为“刘罗锅”。刘墉不但是一位红极一时的宰相,而且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学颜真卿、苏轼诸名家法贴,而他自称宗钟繇。以小楷见长,与翁方钢、梁同书、王文治等书法大家齐名。他的书法风格喜用重墨,貌丰骨健,别具魅力,有《石庵诗集》。 谱载刘墉没有生子,以侄儿刘锡朋为子嗣后。 诸城十世祖 刘锡朋(刘墉嗣子), 刘墉的侄儿,过继为刘墉子,承嗣。生二子:1刘光海、2刘耀海。 诸城11世祖 刘光海(刘锡朋长子), 后裔未详。 诸城11世祖 刘耀海(刘锡朋次子), 后裔未详。 诸城九世祖 刘 堪(刘统勋次子), 生子:刘镮之,(馀未详)。 诸城十世祖 刘镮之(刘堪之子),字佩循,号信芳, 清山东诸城人,刘墉之后,诸城刘氏仍然维持了较长时期的兴旺繁荣,并再次产生了一 位朝廷大臣——刘墉的侄儿刘镮之。刘镮之早年丧父,由伯父刘墉教养成人,在乾隆五 十四年已酉(公元1789年)考取进士,是诸城刘氏中连续第四代通过科举考试步入清代 政坛的成员。大概是因为家族三代在朝廷任职,势力强大的关系,刘镮之考取进士后也 一路官运亨通,先任翰林院庶吉士、检讨,后出任兵部尚书,嘉庆十八年癸酉(公元1813 年)又兼顺天府尹(相当于今北京市市长)。后因治理有功升太子少保、户部尚书,官 至吏部尚书,居官廉正,成为诸城刘氏又一位地位显赫的朝廷大臣。但是,刘镮之的才 能显然远比叔叔刘墉、祖父刘统勋逊色,当时他所治理的北京地区天地会、白莲教等秘 密教会起事不断,而他却束手无策,不能平息。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公元1817年),刘 镮之晋见嘉庆皇帝时,嘉庆责怪他上奏很少、治理不得力,“镮之不能对”,却将原因 归结为当时闹旱灾。嘉庆又问他具体的受灾情况和赈济措施,刘镮之“仍不能对”。于 是,嘉庆将他罢免,降职侍郎候补。嘉庆晚年,刘镮之复出,任都察院右都自制史仍兼 顺天府尹,后升任兵部尚书,改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工山水,喜收藏古物,道光元 年辛巳(公元1821年)去世,被朝廷赐谥为“文恭”。 生二子:1刘喜海、2刘华海。 诸城11世祖 刘喜海(刘镮之长子),字吉甫,号燕庭, 生于清高宗乾隆五十八年癸丑(公元1793年),仁宗嘉庆二十一年丙子(公元1816年) 考取举人。宣宗道光十二年壬辰(公元1832年)任福建临汀太守,后历任福建兴泉水道、 陕西按察使等职。后因受人弹劾,被贬官回乡。刘喜海虽然是一位官员,但他对学术和 古籍、金石却有更大的喜好。他当了二十多年官,从不贪婪,每到一地,却尽力搜求收 集古籍珍本和金石文字。他的“味经书屋”,是清代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他收藏的珍籍, 有蜀本《张说之文集》30卷等数十种宋版精刊善本唐人文集和百衲本《史记》。他汇编 出版的《金石苑》61册,是中国金石文字学上的一部非常有价值的著作。刘喜海还留意 朝鲜等海外金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为促进清末中朝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至今 受到中朝文化界的称誉。有《朝鲜书目》、《海东金石苑》、《东古文存》等行世。 生四子:1刘虞采、2刘宁采、3刘需采、4刘南采。 诸城12世祖 刘虞采(刘喜海长子), 后裔未详。 诸城12世祖 刘宁采(刘喜海次子), 后裔未详。 诸城12世祖 刘需采(刘喜海三子), 后裔未详。 诸城12世祖 刘南采(刘喜海四子), 后裔未详。 诸城11世祖 刘华海(刘镮之次子), 后裔未详。 诸城七世祖 刘 棐(刘必显四子), 后裔未详。 诸城六世祖 刘必前(刘通次子), 后裔未详。 诸城六世祖 刘必大(刘通三子), 生子:刘子香,(馀未详)。 诸城七世祖 刘子香(刘必大之子), 后裔未详。 诸城五世祖 刘 远(刘思智次子), 后裔未详。 诸城三世祖 刘 瑁(刘恒次子), 后裔未详。 诸城三世祖 刘 瑚(刘恒三子), 后裔未详。 诸城刘氏在乾隆时期由第八世孙宰相刘统勋开始撰修族谱,名叫《东武刘氏族谱》,共三卷。到今天,诸城刘氏已传到始祖刘福的第十五、六代,大部分族人仍居住在诸城故地。 广东省刘氏宗亲联谊会第二届汉文化研究会副主任、刘氏族谱纂修、考究员、 粤东刘氏宗亲总会海丰县分会副会长、海丰县城水巷刘我质公十三世裔孙 刘 世 高 2004年纂辑, 2006年6月重新整理辑录 网上电子邮箱:A6623747@126.com QQ 632235802 QQ群:4956957(刘氏族谱论坛) 通信处:广东省海丰县海城镇新会营65号,电话:0660 - 6623747,邮政编码:516400
本文档为【明 清 山 东 诸 城 刘 氏 部 份 谱 序[整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966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6KB
软件:Word
页数:9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3-06
浏览量: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