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工业经济

中国工业经济

举报
开通vip

中国工业经济中国工业经济 v《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一期 “自然垄断产业进入管制的成本收益分析” 于良春等(14) 1、政府管制的成本收益内容确定 2、实证分析政府管制的成本收益,提出加强还是放松管制的依据。 3、实证分析的政府管制的成本数据,收益数据, “高业绩企业群体中的弱企业效应研究” 李东等(45) 1、问题研究关系图:社会转型与先行示范产生的压力——政府导向的结 构调整力度——企业的产业选择动机——企业高层决策移动偏好强 度。 2、根据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三个反馈回路,以考察弱企业效应。 3...

中国工业经济
中国工业经济 v《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一期 “自然垄断产业进入管制的成本收益分析” 于良春等(14) 1、政府管制的成本收益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确定 2、实证分析政府管制的成本收益,提出加强还是放松管制的依据。 3、实证分析的政府管制的成本数据,收益数据, “高业绩企业群体中的弱企业效应研究” 李东等(45) 1、问题研究关系图:社会转型与先行示范产生的压力——政府导向的结 构调整力度——企业的产业选择动机——企业高层决策移动偏好强 度。 2、根据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三个反馈回路,以考察弱企业效应。 3、弱企业效应的低业绩根源是专业性投资的抑制,原因是由于政府驱动 的产业结构升级政策影响。 “企业竞争力研究的新视角:企业在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竞争” 李刚(61) 1、产品市场竞争得到重视:由于中国市场供给过剩的现象以及企业融资 顺利与行业有关的现象。 2、企业竞争力应该包括:企业在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竞争力以及运营 效率的竞争力,要素市场的竞争力是企业的最初来源,运营效率的竞 争力将要素市场的竞争转化为企业在产品市场的竞争力。 “投资者法律保护、所有权结构与困境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变更” 沈艺峰等(96) 1、思路:把研究的问题放在我国被特别处理的公司为对象进行研究。 2、重点讨论中国现在的投资者法律保护、所有权结构特征下,通过对公 司高层管理人员变更来研究我国公司治理的效率。尤其是在我国被特 别处理的公司。集中的所有权结构能够有效替换不称职的经理,提高 公司治理水平。 “改制模式、资金占用与公司绩效” 邓建平等(104) 1、中国的改制模式:整体改制、解散分立、存续分立和多家重组 2、实证分析:资金占用的数据——应收款表示,公司绩效——ROS 学习检验:改制模式对资金占用的影响;改制模式和资金占用所产生的 不同公司绩效。 “组织间关系:价值界面与关系租金的获取” 罗珉等(68) 1、关系租金的本质:通过具有专属性的关系投资产生的。以组织间价值 创造的要素和机制为基础。 2、价值界面与关系租金的经济学意义 3、价值界面与关系租金表明基于关系资源的企业竞争优势是内生性的。 《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二期 “论公司债券与企业债券的分立” ) 王国刚(5 1、企业债券实质是政府债券,其特征:每一主体发债规模巨大,发债主体 基本为国有企业,几乎投资于政府批准的项目,审批部门并非债券监管 机关,政府信用支持。 2、公司债券满足《公司法》规定 “企业社会资本的功效结构: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石军伟等(84) 1、企业社会资本理论 2、实证研究数据: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组织的社会网络资本、组织的特 有关系资本等的来源 研究证明:企业社会资本对销售收入的提升有正促进作用;但是对资产报酬率没有明显的影响。(文章可以借鉴已经有的研究成果数据,或者问卷调查) 《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三期 “基于资源和能力观的内部市场边界确定” 樊利军(54) 1、内部市场界定:市场机制有三个显著特征(1)以市场价格为信号(2) 竞争性(3)开放性;内部市场是母子公司或部门之间的交易关系, 是外部市场在企业内部的延伸,每个价值链上的每个环节都可以参与 到内、外部市场竞争。 2、研究思路:基于资源和能力观理论分析内部市场运行;市场竞争程度 与市场机制、行政权威机制有关系。 “跨国并购中的无形资源优势转移分析” 刘文纲等(120) 《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四期 “集体决策能抑制恶性增资吗,” 刘志远等(13) 文章以前景理论的实验研究证明集体决策有一定能力抑制恶性增资。 “地方保护能提升公司绩效吗,” 刘凤委等(21) 研究证明:地方保护能够提高公司收入,但是降低了要素资本流动。 “知识共同体的构建:基于规则与结构的探讨” 王唯等(54) 文章提出在知识开放式创新成为信息时代的环境下,知识的分享与创新不仅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网络,而且上升到更为广阔的社会层面。 “独立董事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功能释放条件及优化对策” 肖曙光(88)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动因实证研究” 屈文洲等(96) “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权衡理论还是啄食理论” 程建伟等(104) 文章对企业现金持有量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可以作为博士学生课程内容。 《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五期 “1978年以来中国发展的轨迹与启示” 5) 金碚( 文章可以作为写作和讲课的重要资料。有许多统计指标,还有国际比较。 “论全球价值链中我国企业创新与市场势力构建的良性互动” 张小蒂等(30) 文章认为这种良性互动关系的形成与实现应该从三方面考虑:(1)企业家要素的培育;(2)以下游渠道控制为突破口;(3)提升企业集群的组织化程度。 “控制权利益与专有管理才能:基于交易视角的分析” 李善民等(48) 文章认为控制权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是所有者通过向管理者“下放”权力这种间接形式获得管理才能所支付的代价,是管理才能的间接定价形式,因此控制权利益并不意味着所有者的损失;所有者的控制权利益是否造成所有者的剩余损失要看它是否超过专有管理才能给所有者带来的效率增进的好处。 文章通过建立模型,进行博弈分析发现:控制权利益的“积极”因素存在;产权排它性权威有效实施的重要性;有效经理人市场对于限制控制权利益的重要性。 “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实证研究” 马磊等(56) 文章选择国有股协议转让的股权交易为样本,测度了控制权私有收益,并分析了影响控制权私有收益的相关因素。 “关联担保、隧道效应与公司价值” 郑建明等(64) 文章研究这一现实问题有意义。文章研究实证发现:关联担保产生隧道效应,结果是公司价值下降。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范畴的归纳性分析” 徐尚昆(71) “我国企业非市场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高海涛等(104) 《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6期 “发展中国家核心产业链与核心技术链的协调发展研究” 洪勇等(38) 1、核心产业链由关键设备制造、核心元件生产和终端产品加工三个环节组 成;核心技术是支撑核心产业链运行和发展的基础,由关键制造技术、核 心元件技术和产品架构技术组成。 、一般发展模式: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发展;发展中国家模式:产业发展拉动2 技术进步,通过国外技术引进,学习和消化这些技术。 3、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案例分析,检验理论。 “价值生成分析:一个协调效应的理论框架” 邱国栋等(88) 1、共用效果:在企业内部形成——(1)产品线之间的资源共用,形成低成本竞争优势;(2)垂直一体化的资源共用,改变企业与市场原来的边界,即进行流程整合和一贯管理,从而节约管理费用和提高作业效率;(3)价值系统中的资源共用,利用品牌扩张实现增值效果,专有技术用于不同的多种业务单元,是一种节省效果。 2、互补效果:企业利用可见资源的使用来实现效率提高和获得节约。 3、同步效果:企业间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实现产业链协同——(1)扩展企业边界,通过合作机制和网络信息等手段所结成的利益共同体或生存共同体;(2)同步化克服需求放大效应,在一条产业链上,少数或多家企业组成同步化运作的供应链,形成节约和竞争优势。 “基于价值权力的战略管理方法和模型” 黄卫伟等(96) 1、文章特点:实物期权方法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运用。 2、实物期权价值可以总结为确定或不确定的期权收益和确定或不确定的期权成本的组合。这种权力在一般性业务中是普遍存在的,它由企业的内部资源能力和外部市场环境所造就,是在法律和道德范畴内可以实现的权力。 3、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就是要关注价值权力获取环节和已获取价值权力的管理和处置环节。 《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7期 “从高速增长走向和谐发展的中国经济” 陈佳贵等(5) “新型产业组织分析范式构建研究” 李海舰等(29) “产业链定位、分工与集聚如何影响企业创新” 张杰等(47) 《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8期 “跨组织大规模协作:特征、要素与运行机制” 罗珉等(5) “控股股东性质、利益输送与盈余管理幅度” 雷光勇等(90) 《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9期 “我国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王文举等(48) “融资约束抑或过度投资” 罗琦等(103) “企业的关系边界及主体关系模式的影响” 陶厚永等(70) 《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10期 “集群供应链网络的联结模式与共治框架” 霍佳震等(13) 文章将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结合研究,由于多主体而产生核心网络和支撑网 络。其治理是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与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不断协调集群中所有利益相关者 的行动。 (思考:核心网络和支撑网络;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与规范。是否可以成为 供应链融资稳定的重要基础) “中国钢铁企业的相对效率与规模效率” 焦国华等(37) 文章指标选择:以工业增加值、利税总额为产出变量;资本总额、工资总额与能源消耗为投入变量。 影响效率的因素:所有制形式、纵向一体化程度、管理效率、生产要素组合方式与企业规模。 “宏观产权制度变迁促使产业组织演进的规律研究” ) 胡川(63 (1) 政权与产权关系的变化促使产业组织演进的规律:企业行为的演 进,市场结构和绩效演进。 (2) 完备性程度变迁促使产业组织演进的规律 (3) 产权转让有序化程度变迁促使产业组织演进的规律 这篇文章论述推理值得学习,有些分析可以直接使用。 “自然垄断产业规制重构:基于要素演化的视角” 石涛(79) 文章(1)要素演化规律的一般性分析: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有形要素和无 )要素演化内在推动自然垄断产业边界的变化;(3)要素演化内形要素特征;(2 在推动自然垄断产业规制重构。 “权力视角下的企业契约分解与变迁” 王广亮等(87) 文章以权力为逻辑起点,分析了企业契约中控制权的来源及其在不同企业成员之间的配置。 《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11期 “中国企业盈利能力与竞争力” 金碚等(5) 文章分析了不同所有制和不同规模企业盈利能力提高的表现和产生的原因。 (为写作思路提供了线索和数据证据。) “2006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分析” 陈永杰(15) (为写作思路提供了线索和数据证据。) “集群中的企业信任机制研究” 刘友金等(56) 文章以种群互相回报合作行为搏弈分析集群中的企业信任机制建立。(强调信任机制建立的基础可以来源于种群互相回报合作行为) “技术关联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研发搏弈” 原毅军等(80) “关于资产负债表的经济学思考” 张新民等(88) 《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12期 “工业新增利润来源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企业数据的经验研究” 李玉红等(5) 《管理世界》 2007年第一期 “我国利率政策的微观效应” 彭方平等(24) 1、研究特点:以新古典投资模型为分析框架,研究利率政策调整对公司投 资的影响。 2、公司投资行为与资本使用成本的理论模型:计量投资收益、资本使用成 本 3、实证分析:根据理性预期理论选择变量,(1)利率——资本使用成本;(2) 销售盈利——投资效应 “政府干预、多元化经营与公司业绩” 陈信元等(92) 1、现象的解释:企业为什么要实现多元化经营,文献主要从(1)代理观 (2)资源观(3)市场观,本文从企业所有者和社会行政管理者角度, 分析政府干预对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影响及其后果。 2、实证分析:多元化经营变量的确定(以资产的可转移程度量化),政府控 制企业的多元化经营行为的表现,以及经济后果。 “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作用研究” 魏涛等(113) 1、分别从亏损企业和盈利企业考察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行为的差异及 原因 2、实证分析:盈余管理的计量采用修正jnes模型计算应计利润 “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 王化成等(122) 1、研究发现:不同性质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程度和产 生的结果存在差异 2、实证分析:分别考察对现金股利分配倾向的影响和现金股利分配力度 的影响 3、研究结果:存在不规范分配行为。 “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任期与R&D支出” 刘运国等(128) 1、理论分析:根据理性预期、激励约束理论分析存在高管任期与R&D支 出有关,但是不同类别行业存在差异 2、实证发现:高管任期与R&D支出有正相关。 《管理世界》2007年第二期 “资本结构决策具有战略效应吗,” 屈耀辉等(69) 已有研究表明:产品市场的竞争强度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选择,当公司受到融资约束时,它将选择财务激进行为。文章认为产品市场竞争的动态变化与公司负债水平的变化负相关,且这种动态的战略效应具有时滞性。 “信息风险与市场定价” 于李胜等(76) 文章认为信息质量的高低带来的信息风险成为影响投资者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从信息风险的定价理论和应计质量在资本成本决定中作用分析对市场定价的影响。 以应计质量(固有的和可操控的)作为信息风险的代理变量,分别采用CAPM单因素、三因素模型以及GLS模型计算权益资本成本。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经济后果研究” 王海(94) 文章讨论了并购绩效上升或下降的表现,分析了原因是否是动机的实现,还是会计操纵, “泛家族化,还是家长制,” 朱红军等(107) 文章研究发现企业生命周期与治理模式选择,在企业发展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要约收购下的股东权益保护” 王怀芳等(120) 文章从市场价值和财务指标分析了要约收购下的股东权益保护,检验发现本案例公司的收购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 《管理世界》2007年第三期 “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研究” 王建新(42) 1、已有研究表明: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成为公司操纵盈余的工具之一,也有研究 发现未能够成为盈余管理的工具。 2、研究思路:长期资产减值转回不同类别企业是否都存在,是否成为盈余管理 的工具, ——抑价或者溢价格” “投资者情绪与IPO之迷 韩立岩等(51) 1、解释的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理性理论 、实证分析:情绪指标以换手率和交易所月新开户数表示,情绪与市场收益的2 双向互动分析。 “ERP系统实施与公司业绩增长之关系” 王立彦等(116) 本文研究不同行业特征对ERP系统实施与公司业绩增长之关系是存在差异的。 “终极所有权、层级结构与信息泄露” 邓淑芳等(122) 1、思路:分别从终极所有权、层级结构两个角度发现对信息泄露的影响及其程 度;代理问题的研究发现不同所有权背景的企业在代理成本上有显著差异。 、研究设计:如何度量非公开信息进入股价的速度是关键;非参数检验信息泄2 露是否存在差异。 这是学生学习实证分析写作方法的好文章。 “公司特征、行业特征和并购战略类型的实证研究” 李善明等(130) 1、问题的提出:为什么相关并购带来的公司价值改善好于多元化并购公司,这 些公司的特征是什么, 2、研究假设:前景理论与公司绩效、公司资源基础理论与公司可利用资源、代 理理论和公司风险、制度因素和公司股权结构 这是学生学习实证分析写作方法的好文章 《管理世界》2007年第4期 “国企分红、治理因素与过度投资” 魏明海等(88) 1、股利政策研究成果:国外——现金股利的支付减少了经理人可支配的现金,从而可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国内——存在薪酬管制条件下,通过增加在职消费等以最大限度的隐性激励来弥补显性激励的不足,或者实现更多控制权私利。 2、治理因素研究成果:掌握企业控制权的大股东可以选择减少股利支付,留更多的资金投资于能够为自己带来更多私利的项目。 3、文章发现:在外部融资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支付现金股利减少了企业内部可自由支配的现金流,可以制约国有上市公司内部人利用可支配的现金从事过度投资行为。 “信息化、组织行为与组织绩效:基于浙江企业的实证研究” 汪淼军等(96) 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的生产绩效、企业竞争力和企业创新能力随着企业的信息化投资的增加而增加;刚性的企业组织行为能够显著的提高企业的生产绩效、企业竞争力和企业创新能力。 “股票回购:公共治理目标下的利益输送” 谭劲松等(105) 1、研究成果的解释:税负假说,信号假说,减少自由现金流量的代理成本假说;动因分析——改善股权结构,提高资产质量,优化资本结构, 2、文章案例分析发现:大股东获利益,中小股东遭受到损失;根本原因是公共治理目标下的利益输送。 “集体财务战略执行力:纵向价值链的优化与信息集成策略” 张瑞君等(130) 《管理世界》2007年第5期 “考虑地方政府因素的企业决策模型” 田伟(16) 文章认为转型时期中国企业追求利润和产出双重目标,是因为地方政府拥有对资本、土地等资源的控制权,使得企业在获得这些资源方面存在很大的“寻租”空间,从而企业的约束条件与完全市场化背景下的企业有所区别。 “流动性风险与股票定价:来自我国股市的经验证据” 黄峰(30) 文章证明:我国股票定价中包含显著的流动性风险溢价,而且比单纯的市场价格风险在我国股票定价中更有重要影响。 “中国股市庄稼交易操纵的模型与政策分析” 张屹山等(40) 文章分析指出:在一段时期,在庄稼的交易操纵下,股市中的许多投资者并不以基本价值,而是以公共的价格信息作为投资决策依据,庄稼能够通过交易推动市场价格,不断激起市场情绪,拉升股价,股价不断偏离基本价值。脱离实体经济、由泡沫推动的股市是不稳定的。 “关系投资和价格促销的价值比较研究” 唐小飞等(73)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与指数分析”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104) “管理者留任影响控制权变更吗,” 吕长江等(115) 研究思路:管理者通过较低的收购价格取悦于收购者,以换取稳定的职务,以帐面溢价和市场溢价比较进行分析;分别从管理层影响决策的权力大小、管理人员的独立性、管理层职业操守、交易特征和财务状况来检验其影响程度;还利用非国有企业和非控制权变更进行稳健性检验。 学习研究思路。 “退市监管与应计异象” 李远鹏等(125) 文章认为基于会计信息的市场效率研究其实质就是检验利用已有的会计信息,能否构造出投资组合,在未来获得超额回报。但是在中国特有制度背景下,需要检验制度因素如何影响市场效率。结果显示:中国独特的市场监管政策和公司治理环境不仅影响企业管理层对应计项目的操纵,也影响市场有效性的检验。 《管理世界》2007年第6期 “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动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张杰等(64) 文章从企业规模、集聚效应和出口三个视角研究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中考虑了因素的内生性问题、滞后期的确定以及稳健性分析。并且进行了相关性进一步分析。学习写作的好文章。 “商业银行风险经理胜任力模型与层级结构研究” 魏钧等(87) “消费者信息、中间商行为与制造商渠道的管理效率” 李宝库(94) 文章提出消费者信息在三方经济关系中的直接作用。通过建立制造商、消费者和中间商的管理模型,分析了消费者信息对制造商激励与监督营销渠道中间商行为的影响。 “天生全球化企业持续成长驱动力研究” 扬忠等(122) 文章以传统国际化理论认为:企业的规模和年龄是影响企业国际化程度的两个重要变量为条件,分析发现了天生全球化企业持续成长驱动力。并且利用四个公司案例进行了剖析,支持了文章提出的命题。 《管理世界》2007年第7期 “中国:加快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3) (1) “十一五”期间,中国更强调节约能源和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改变三高一低的经济增长方式 (3)运用财政税金融经济杠杆促进循环经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中央——地方政府关系和政策执行力:以外资产业政策为例” 殷华方等(22) 中央和地方政府关系的本质是一个多阶段讨价还价的过程。因此政策制定本身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策略都将是一个动态性均衡。 “转型期中国农地最适所有权安排” 陈志刚等(57) 从农业绩效优化的角度探讨转型期中国农地所有权的最适安排模式。由于市场化程度的相对落后以及国有制下多层委托-代理关系的高成本弊端等因素的限制,使农地所有权的私有化和国有化是低效或者无效的,农地集体所有制是相对较优的安排。 “基于合作与竞争的战略联盟稳定性分析” ) 陈菲琼等(102 (1)战略联盟不稳定性文献与理论:交易成本、博弈论、资源理论等,解决方法是时间分离策略、综合策略、接受策略。 (2)从竞争和合作关系来分析战略联盟不稳定 “高管控制权、报酬与盈余管理” 王克敏等(111) “市场化进程、最终控制人性质与现金股利行为” 雷光勇等(120) “亏损企业经营业绩改善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及有效性研究” 戴德明等(129) “战略性资产与企业的财务决策” 蒋东生(158) 《管理世界》2007年第8期 “建立规范的金融秩序促使宏观经济稳定运行” 李克穆(1) 文章强调金融业对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日益突出。 “财政分权下政府干预对债务融资的影响” 黎凯等(23) 文章基于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的财政体制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结果 是,地方政府对长期借款的影响大于中央政府。 “机构投资者一定能够稳定股市吗,” 何佳等(35) 文章从机构投资者与股价波动的关系,实证分析基金投资组合、基金交 易行为,结果是机构投资者不一定能够稳定股市。 “会计准则变迁与长期资产减值” 张然等(77) “长期双高现象之迷:债务融资、制度环境与大股东特征的影响” 戴璐等(129) “行为金融理论:基于投资者交易行为的视角” 140) 谭松涛( 《管理世界》2007年第9期 “中国经济周期的异质性信念与福利成本” 陈彦斌(10) “政府干预、行业竞争与酬薪契约” 刘凤委等(76) “制度环境与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 杨华军等(99) “交叉上市股票价格差异的横截面分析” 徐信忠等(107) “投资者关系管理能提升上市公司价值吗,” 李心丹等(117) 《管理世界》2007年第10期 “大股东、债权人保护和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 肖作平等(99) 文章资料丰富,尤其是:企业债券市场法律制度和股权形式方面的规定和 研究。文章在评述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度量方法的基础上,选择数据进行检验。证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治理效果。 《管理世界》2007年第11期 “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 ) 林毅夫等(5 文章:(1)分析了经济增长的来源,以及发展国家的选择;(2)我国现阶段的最优经济增长方式应该是劳动力相对密集的要素积累型增长方式(3)统计分析我国近二十多年经济增长主要是由资本的增长推动(4)原因是我国自然资源价格、资本品运行成本价格偏低。 “所有制、市场化进程与资本配置效率” 方军雄(27) 由于组织中雇员和所有者成本收益函数不同,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的经营者行为存在差异。有证据表明国有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低于非国有企业。原因是经营目标和激励约束等内部治理机制的缺失。但是,随着产权改革的深入,企业经营目标向利润最大化转移,导致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提高。 “公司财务理论与公司财务行为” 李悦等(108) 文章最大特点是在设计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研究。(1)公司资本预算决策,考虑投资动机与项目的评价指标;(2)资本成本判断,考虑权益资本成本、贴现率和投资回报的风险;(3)融资行为与资本结构选择,融资方式以及影响因素主要是政策规定、公司治理和投资者以及监管制度;(4)偿债能力、内部资金供给、代理成本与市场机会对融资决策的影响。 “机构投资者、终极产权与融资约束” 张纯等(119) 理论上,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取决于企业与资金供给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代理成本。解决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发展机构投资者。 “关联交易利益流向与中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 佟岩等(127) 文章认为在我国“掏空”与“支持”都是控制股东出于特定的目的行为,对会对盈余质量产生影响。 《管理世界》2007年第12期 “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的原因及启示” “锁定效应与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 陈飞翔等(8) 文章认为由于要素投入锁定效应的存在导致中东部地区的差异。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变迁的实证分析:基于创新系统的观点” 李习保(18) 文章研究指出: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企业是创新活动的绝对主体。在发展中国家不是这样,尤其是中国高校和研究机构是非常重要的创新活动参加者。文章从创新效率与创新活动的组织方式、资源的分配关系进行研究。 “弱法律风险下的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与“抢劫” 刘峰等(106) 文章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发现许多公司因为并购产生控制权转移,伴随着上市公司被“掏空”。理论上对相关利益者行为分析结论应该是不存在“掏空”;但是在弱法律风险下的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后果就是“抢劫”。 “集团化运作、融资约束与财务风险” 李焰等(117) 文章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研究发现企业通过资本化运作实现规模扩张,产生财务风险。但是,由于该公司产业布局的合理避免了投资者利益的损失。 “集群研究文献综述及发展趋势” 《经济研究》2007年第一期 “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 王永钦等(4) 文章主要思路是在经济分权与经济发展的激励结构下,分析指出一个完整的分权理论应该即能够分析分权式改革的收益,也能够分析分权式改革的代价。 文章从组织理论的角度提出一个分权式改革的代价的框架。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的锚定效应” 许年行等(114) 文章根据锚定效应发生的背景和条件,运用锚定效应理论,对股改中对价集中于“10送3”的现象做出更加符合现实的分析和解释;并且锚定值分为“静态锚”和“动态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及不同公司特征下锚定值的高低。 “潮涌现象与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理论的重新构建” 林毅夫(126) 文章认为发达国家所有产业已经处于世界产业链的最前沿,而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在产业升级时,企业要投资的是技术成熟、产品市场已经存在、处于世界产业链内部的产业,这个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很容易对哪一个产 业是新的,有前景的产业产生共识,投资上容易出现潮涌现象。 《经济研究》2007年第二期 “供给管理 与我国现阶段的宏观调控” ) 刘伟等(4 文章分析我国在工业化加速期条件下,我国在这一特殊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转换进程中,出现了宏观经济失衡;提出需求管理政策本身的局限性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双重特殊性,表明需要引入重视供给政策;最后提出需求政策和供给政策组合。 “经济增长与对外投资大国地位的形成” 李辉(38) 文章以邓宁的投资发展路径理论(IDP),分析了我国已经具备了对外投资大国地位;依据贸易与投资的互补关系,以及我国服务业水平,提出我国对外投资发展趋势是吸收与对外并重。 “控制权收益悖论与超控制权收益” 刘少波(85) 1、研究目的:对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一个新的理论解释。 2、研究思路:大股东的利益结构——控制权的成本与控制权收益的成本——概 念重新界定。 3、控制权收益是控制权的成本补偿;超控制权收益是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 “流动性、生命周期与投资组合相异性” 吴卫星等(97) 1、理论分析:(1)经济人投资组合最优选择理论;(2)流动性与投资组合;(3) 生命周期与投资组合。 2、研究方法:(1)数据来源于奥尔多投资咨询中心的“投资者行为调查”;分 别采用Probit 模型和Tobit模型考虑投资者未参与股票市场而使得他们的选 择未能显示表达,以校正性质偏误问题。 3、研究发现:房地产是中国居民的最主要金融资产,房地产投资的“挤出效应” 或者说“替代效应”对居民参与股票市场的影响更显著,只有当投资者拥有 更多金融财富时,才会出现投资者参与股票市场的概率大。 “企业融资中的控制权安排与企业家的激励” 燕志雄等(111) 1、问题提出:在金融合同不完全的条件下,投资者的偿付和未来行动不可能依 赖于业绩,而仅仅可能依赖于与业绩相关的信号。既使存在风险投资合同, 但是只有引入事前努力才可以更好地解释为什么控制权在坏状态而不是好 状态转移给投资者。 2、基本模型:(1)关于控制权对企业家事前努力的影响,在利润是事后可以证 实的条件下,可以实现社会有效率;(2)在企业家受到财富约束时,要保证 投资者愿意投资,就可能存在牺牲事前效率或者事后效率,结果社会效率无 法实现。 3、理论分析:(1)企业家控制安排;(2)投资者控制;(3)条件控制,结论是 (1)(2)两种制度安排下都存在激励不足,(3)有更高的事前激励,社会 剩余更高,因此条件控制比企业家控制更优。 “投资银行声誉机制有效性” 徐浩萍等(124) 1、研究思路:围绕能否帮助发行公司降低发行折价是投行声誉有效性的直接体 现,而投行声誉有效性考察一方面需要将执业质量和市场份额同时纳入声誉 评价框架,另一方面要考虑声誉机制发挥作用的动态过程;以IPO新股发 行折价衡量声誉机制的有效性。 2、实证分析:数据选择时间分别为声誉建立期和声誉检验期,(1)模型1、2 分别执业质量和市场份额对IPO折价回归;(2)模型3综合分析,模型4 在模型3的基础上加入交互变量;再进行投资银行分类检验声誉机制有效 性。 学生要学习这篇文章非常有层次的实证分析方法。 《经济研究》2007年第3期 “有效需求规模假说、研发投入与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范红忠(33) 文章认为一国有效需求规模可用三个基本维度和三个补充维度来描述。 “联合确定基数合约:对魏茨蔓模型的一个改进” 胡祖光(81) 文章基于我国委托代理的分析。目的是要设计一套激励机制。 “独立董事背景与公司经营绩效” 魏刚等(92) 文章以资源支持理论和声誉理论进行实证研究。 “不完全理性、投资者情绪与封闭式基金之迷” 伍燕然等(117) 文章认为投资者情绪是资产定价的重要因素。理论解释于行为金融学:投资者是不完全理性的、套利是有限的,且对市场信息错误的认知将其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反馈于市场产生互动的关系。 《经济研究》2007年第4期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从动员性扩张向市场配置的转变” 中国经济增长课题组(4) 主要观点:(1)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典型化事实(即中国经济增长的投资拉动,银行体制的演变分析); (2)货币供给的非完全内生性特征,是中国政府通过金融体系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开放经济中的货币、金融政策和制度安排推动经济高速增长; (3)由于干中学的经济增长源泉逐步枯竭,国际社会对中国资本管制和过度输出商品的容忍状况的改变,新的挑战面临的转型:货币政策目标转向稳定币值和抑制资产泡沫,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完善资本市场,提高利率水平与稳定汇率预期。 “过度反应:中国经济缩长之解释” 龚刚等(53) 文章认为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农村和城市的二元结构、信贷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制度背景下,凯恩斯理论体系下供给过剩的非均衡市场经济特征;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是由高投资驱动,而大量农村劳动力和银行资金使其成为可能。 “并购中主并公司的可预测性” 李善明等(90) 1、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解释并购动因:由于企业组织的收益高于成本,这种制度 比较优势而形成的隐性成本;由于市场交易产生的显性成本。 2、显性成本的实证分析:通过资产专用性和不确定性指标(借助于学者研究成 果) 3、隐性成本的实证分析:通过管理效率、协同效应和代理成本指标。 “独立董事能否抑制大股东的掏空,” 叶康涛等(101) 1、基本思路:从制度设计看,独立董事的职能主要是监督和咨询作用,因此, 文章研究董事会结构与公司内部治理行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了解董事会结 构是怎样影响公司业绩的。 2、研究对象和依据:独立董事抑制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为对象,理由是许 多事实表明存在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中国证监会推行独立董事制度。 3、实证分析:大股东占用与股票收益;独立董事与大股东占用 “利益获取:股利共享还是资金独占,” 邓建平等(112) 文章从股份制改造模式的分类看对股利分配和资金占用选择的影响,投 资者法律保护对股利分配和资金占用选择的影响,控股权结构对股利分配和 资金占用选择的影响。 《经济研究》2007年第5期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解释” 李敬等(42) 文章对影响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产生的因素实证分析发现:基于劳动分工理论的金融发展模型的讨论,以银行贷款与GDP之比反映各省市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在中央政府选择经济发达地区金融试点的政策优势,导致了地区金融差异,人均 受教育年限是第二大原因,第三大原因是商品市场交易效率和金融交易效率。 “所有权结构、自私性努力与投资阻塞问题” 皮建才(115) (1) 所有权结构的不同导致激励方式不同,努力方向也不同,结果是投资 阻塞。(所有权结构下的代理人的自私性努力与合作努力不同,双方投 资水平不同造成投资阻塞) (2) 模型思路:从制度安排和契约设计的层面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实现或者 逼近社会最优。这种逼近的过程既是一种产权安排的过程,也是一种 有效制度演进的过程。 (3) 比较经理所有权情形、公共所有权情形发现:不管是哪一种所有权结 构都离社会最优的情形有一定的差距,即关系专用投资水平都小于社 会最优水平。 (4) 政策建议:如果经理的合作性努力水平过低是由政府的边界过大引起 的,要采用经理所有权或者加大经理所有权的程度。 学习写作的是文章基于对约束的选择,没有讨论约束下的选择;提出影响 活动造成的成本,需要合理的组织设计来控制其直接成本,还可以采用措施 减少这种影响成本。 “企业规模、市场力量与创新:一个文献综述” 吴延兵(125) 熊彼特关于企业规模和市场力量促进创新的理论对传统经济理论(新古 典经济学将自由竞争市场视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最有效的市场结构)进行批判。 关于市场结构与创新激励关系的研究代表:阿罗模型、德姆赛茨模型、 创新决策模型、创新博弈模型等。 企业规模、市场力量与创新投入的经验研究;企业规模、市场力量与创 新产出的经验研究。 这篇文章有许多分析视角可以学习选择进行研究。尤其是经验研究的不 同变量选择,以及数据来源可以借鉴。 “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 洪永淼(139) 现代经济学有四个领域: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有以下步骤:第一收集数据和总结经验特征事实;第二建立经济理论或模型;第三实证检验;第四应用。 计量经济学的任务:用观察到的经济数据,以经济理论为指导,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和工具,构建合适的计量经济模型,揭示经济运行规律,并用以验证经济理论或经济假说以及指导经济实践。 数学推导不能保证经济理论可以解释经济现实,需要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和工具;经济统计学揭示重要的经济特征事实,而计量经济学更主要的是关注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以揭示经济运行规律。 计量经济学的应用举例:凯斯理论、乘数效应和政策建议;理性预期和动态资产定价;生产函数和规模报酬不变;转型经济的改革效果检验;有效市场假说和金融市场收益率的不可预测性;波动集聚和ARCH模型;经济事件久期分析。 《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 李扬等 (14) 文章完整地考察了居民、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储蓄行为。分析发现:居民部门储蓄率长期下降,原因是可支配收入占比的长期下降趋势;政府部门的储蓄率是不断上升,原因是来自于可支配收入占比的上升。存在居民部门财产收入和劳动报酬的相对减少,而企业部门的利润以及政府从企业部门获得的生产税净额在相当程度上是居民收入转移的结果,即廉价劳动力和廉价资本造成了企业利润和政府收入的增加。 “基金业绩与投资者的选择” 陆蓉等(39) 文章研究发现:投资者对基金的选择主要影响是:业绩好、高风险、分红、股票市场行情等。 “政府规模、法治水平与服务业发展” 汪德华等(51) 1、研究假设:(1)由于政府的特点和服务业本身的特征,政府规模对经济增 长的阻碍在服务业尤为明显;(2)服务业独特的产业决定了发展更依赖于 外部契约执行环境。 2、实证结果:选择部分国家人均收入、各国城市化水平和各国教育状况评分, 以已有研究成果的政府规模、法治水平得到的评分作为条件。 写作可以使用这些数据进行研究。 《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与转换途径” 卫兴华等(15) “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与模式:微观行为主体的视角” 安同良等(23) “市场化进程、国企改革策略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生决定” 夏立军等(82) “股权分置改革对价确定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的检验” 郑志刚等(96) 《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 “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讨论” 林毅夫等(4) 文章通过关于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文献综述,对全要素生产率方法发展和理论基础的深入分析。并总结了对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 学生学习文献综述。 “工业和城市反哺农业:农村的路径研究” 洪银兴(13) 文章以长三角地区的考察研究说明工业化发达地区农业劳动生产率更高;但是也存在哺育和反哺的不对称扩大城乡差距。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和农村落后的基本途径是引入生产要素。 学生学习规范研究论文的写作。 “创新、企业家活动配置与长期经济增长” 庄子银(82) 文章认为企业家活动配置问题包括:生产性的创新活动和非生产性的 (如寻租)、甚至破坏性的活动。因此熊彼特模型和内生技术创新模型无法提供一个完全的说服力解释。 思考:企业家的研究阅读:熊彼特、波特、简森、哈特、奈特、张维迎、扬瑞龙、费方域 扬其静的书。 “政府控制、经理薪酬与资本投资” 辛清泉等(110) 文章从代理理论分析了经理薪酬与资本投资的关系,提出通过经理薪酬契约缓解资本投资不足和过度。并结合中国的制度背景实证检验。 “盈余管理程度的估计模型与经验证据:一个综述” 吴联生(143) “企业理论的进展和创新——评《企业家的企业理论》” 张曙光(153) 《经济研究》2007年第9期 “关于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初步思考” 唐双宁(4) 文章分析了流动性和流动性过剩的概念,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全球背景以及原因(出口导向、社会保障不足和低消费)。提出措施强调解决农村结构性不足。 “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问题研究” 卢锋(49) 服务外包及其国际化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战略意义重大。从服务外包的定义认识到我国取得的成绩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实现分工深化、效率提升和经济成长,基本条件要有人力资源禀赋和基础设施,确定发展路径、软件能力和相关政策的落实。 “投资者保护视角下治理环境与股改对价之间的关系研究” ) 辛宇等(121 文章研究了公司治理环境对股价的影响,证明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学生可以查阅:投资者保护与会计信息质量的英语论文;内部人增加投资提高资本的边际利润的英语论文。 “股权结构与财务重述: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 于鹏(134) 文章从企业采用财务重述手段角度研究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即评价企业绩效,目的是评价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程度。 “中国股市的惯性与反转效应研究” 鲁臻等(145) 文章从行为金融学的观点,主要集中在投资者偏好和信念来分析政策信息和公司信息所引发的股市的惯性与反转效应。 学生学习建立模型和多角度的实证研究 《经济研究》2007年第10期 “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特点和地区间经济差异的缩小” 刘树成等(17) “金融控制政策下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王晋斌(95) 文章使用不同阶段的面板数据,依据划分的金融控制程度强弱的不同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度量方法和内生性” 曹廷求等(126) 文章特点:(1)介绍了分散股权结构,集中股权结构的不同计算方法;(2)中间所有权和最终控制人定义与内含区别;(3)研究不同的结构产生绩效的差异。 研究可以使用这些观点和检验的数据。 “比较利益的分配法则” 候经川等(138) 文章特点:(1)主要观点是比较利益的分配份额,取决于经济竞争力。(2)以贸易活动进行搏弈分析。 徐元国研究基础可以借鉴。 “比较优势理论的有效性:基于中国历史数据的检验” 管汉晖(151)
本文档为【中国工业经济】,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5309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2KB
软件:Word
页数:32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01
浏览量: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