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海兰褐蛋鸡饲养管理手册

海兰褐蛋鸡饲养管理手册

举报
开通vip

海兰褐蛋鸡饲养管理手册第一节海兰褐壳蛋鸡生产性能………………1第二节育雏前的准备……………………………2TOC\o"1-5"\h\z一、消毒2二、升温2第三节雏鸡的饲养管理…………………………3一、雏鸡的生理特点3二、育雏条件4三、雏鸡的饲养管理6第四节育成鸡的饲养管理………………………7一、育成鸡的生理特点7二、育成期注意事项8三、海兰蛋鸡限饲喂量与体重标准……………10四、生长期营养需要建议11第五节蛋鸡的饲养管理…………………………12一、产蛋鸡的生理特点12二、饲养管理条件12三、产蛋期的营养13四、产蛋期注意事项15第六...

海兰褐蛋鸡饲养管理手册
第一节海兰褐壳蛋鸡生产性能………………1第二节育雏前的准备……………………………2TOC\o"1-5"\h\z一、消毒2二、升温2第三节雏鸡的饲养管理…………………………3一、雏鸡的生理特点3二、育雏条件4三、雏鸡的饲养管理6第四节育成鸡的饲养管理………………………7一、育成鸡的生理特点7二、育成期注意事项8三、海兰蛋鸡限饲喂量与体重标准……………10四、生长期营养需要建议11第五节蛋鸡的饲养管理…………………………12一、产蛋鸡的生理特点12二、饲养管理条件12三、产蛋期的营养13四、产蛋期注意事项15第六节光照程序…………………………………16TOC\o"1-5"\h\z一、光照程序制定原则17二、密闭式鸡舍光照程序17三、半开放鸡舍光照程序17第七节鸡群免疫…………………………………18一、建议免疫程序19二、疫苗的选择20三、鸡群免疫接种方法20四、疫苗接种和使用中注意事项22五、免疫接种的不良反应和原因23第八节各阶段鸡群日常管理要点………………23一、观察鸡群23二、定期称重23三、调整鸡群24四、带鸡消毒24五、防重于治25六、海兰棕壳蛋鸡生产性能表26七、常用鸡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参考表28八、饲料配方举例29第九节养鸡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30TOC\o"1-5"\h\z一、如何选购优质雏鸡30二、品种和场家的选择30三、雏鸡的早期死亡原因31四、雏鸡发育不齐的原因31五、饲养阶段体重不达标的原因分析33六、产蛋率上升缓慢的可能原因33七、为什么没有产蛋高峰34八、产蛋突然下降的原因分析34九、如何防止鸡腹泻35十、产蛋下降的原因及控制措施36十^一、给鸡打针有八忌39十二、啄癖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41第一节海兰褐壳蛋鸡生产性能生长期(0至18周龄)成活率:96-98%饲料消耗:-千克18周龄体重:千克产蛋期(至80周龄)高峰产蛋率:94-96%饲养日产蛋数:至60周龄249枚至74周龄323枚至80周龄351枚入舍鸡产蛋数:至60周龄246枚至74周龄317枚至80周龄344枚平均蛋重(32周龄):克/枚平均蛋重(70周龄):克/枚饲养日产蛋总重量:19-74周龄千克19-80周龄千克72周龄体重:千克鸡蛋内部质量:优秀蛋壳颜色:一致,深棕色72周龄哈夫单位:80平均日耗料(19-80周龄):114克/只/日每千克蛋的饲料消耗(21-74周龄):千克每打蛋耗料(21-74周龄):千克毛色:红色带白绒毛性情:非常温顺,适应性强第二节育雏前的准备一、消毒1、鸡舍和设备的清洁消毒清除所用过的全部旧垫料,清扫、冲刷育雏鸡舍,用具设备及周围地区达干净卫生为宜,待干燥后用合适的消毒剂认真全面消毒2次。消毒剂可选用拜洁、惠福星、百毒杀、威岛牌消毒剂等,也可用2%-3%火碱或火碱石灰乳(含2%火碱,10%生石灰),消毒后空舍10~20天,接鸡前用每米3甲醛42毫升,高锰酸钾21克,水21ml关闭门窗薰蒸消毒,但绝对避免使用霉变或过细的物品作垫料,饲养员的宿舍、被褥衣服在整理鸡舍时同时进行洗刷消毒及薰蒸。2、鸡舍周围的环境消毒:消除舍外所有的垃圾废物,割除杂草,对路面用火碱石灰水或消毒药彻底喷洒消毒并彻底消灭苍蝇和老鼠,门窗要钉铁网、纱网以控制麻雀、老鼠、蚊蝇进入,鸡舍及饲养区域一旦消毒完毕,任何人员不准随便进入。二、升温:不管用什么措施升温都要考虑以下情况:1、取暖用具安全可靠不会引起火灾,用育雏护栏将取暖区域围起,将护栏置于离火炉1-米处。以避免高温危害及火灾的发生。2、将有害烟气及时排出室外。3、接雏前一天,先将育雏舍升至比育雏所需温度高2至3度,进雏时再将室温降到所需温度,控制在鸡背以上温度35—36°C,薰蒸过的鸡舍应排净室内气体,以免造成甲醛中毒,同时检查调整所有设备系统是否正常。第三节雏鸡的饲养与管理育雏是根据雏鸡的生理特性,提供良好外界环境条件,创造适应其生长发育的有利条件.育雏的目的是培育出成活率高、发育正常、体重达标、均匀度高的健康的后备鸡。是培育高产蛋鸡的第一步,是养鸡成败的关键。一、雏鸡的生理特点1、生长极为迅速雏鸡体重在两周龄时比出生时增重两培,六周龄时是出生时的十倍;雏鸡羽毛生快,三周龄占体重4%,四周龄时占体重的7%,换羽速度快。所以雏鸡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高。2、体温调节能力差,难以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由于雏鸡机体本身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加上体表只有绒毛,没有羽毛,特别怕冷。因此,对雏鸡的保温工作要给予极大的重视。3、对疾病的抵抗力弱由于鸡体的免疫体系发育不完全,免疫功能不键全,外界的各种疾病是极易感染雏鸡。4、新陈代谢强烈雏鸡生长快,呼出的二氧化碳、水蒸气、产生的氨气都比较多,这些污浊的空气极大的影响雏鸡的健康。所以在保证温度的条件下,加大通风换气量,减小密度。5、雏鸡的消化能力差雏鸡的消化器官发育不全,嗉囊和肌胃容积小,贮存食物有限要少喂勤,用优质饲料。6、雏鸡敏感性强饲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缺乏或有毒药物过量时,雏鸡都会很快出现病理症状,因此,在配制雏鸡日粮时,要谨慎确定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及其比列。7、雏鸡胆小、易受惊吓、自卫能力差雏鸡神经敏感,无自卫能力,因此,要保持育雏环境静,严防生人入内、防止噪音,还要防止其他动物对雏鸡的影响,如蛇、猫、狗、鼠等。二、育雏条件1、温度:育雏温度对生长发育相当重要,1—3日龄35—36°C,4—7日龄33—34°C,以后每周下降2C直到温度在20C为止,停止降温。冬春两季,经长途运输的雏鸡,更需要高温育雏,育雏期间温度需均衡,夜晚比白天高2C。观察雏鸡的分布状态是判断温度是否适宜的标志:温度合适雏鸡的分布、运动自如、雏鸡扎堆、叽叫、靠近热源,说明温度偏低:雏鸡远离热源、翅膀散开并张口喘气、呼吸急促,说明温度偏高。2、湿度在育雏开始10天内要特别注意舍内湿度是否合适,不可过于干燥以防雏鸡脱水。相对温度以65—70%左右为宜。11日龄以后雏鸡呼吸排粪相应增多,容易潮湿,以50—55%的湿度为宜,但不能小于40%。3、通风育雏期间调节舍内的通风量很重要,需根据舍内的环境采取适当的通风,以保持舍内空气新鲜,育雏室内,无论使用什么样的炉子取暖,都必须配备烟筒,将烟和有害气体抽出,以避免雏鸡受害。注意:在通风之前将鸡舍温度提高2—3C,最好在中午外界温度较高时进行,不能让气流直吹雏鸡,防止贼风出现。4、光照第一周保持每天20-23小时高强度光照(每平方米6瓦),明亮的光线可以促进雏鸡的采食和饮水,以后可降到每平方米2~3瓦,光照时间可渐减到自然光照。5、密度饲养期间需要足够的面积,槽位和饮水位置,这对育雏,育成鸡的质量至关重要。1周令:100只雏鸡2个2公升雏鸡饮水器2—8周令:每只鸡水槽或150只鸡一个直径为46cm的自动饮水器。8—18周令:每只鸡水槽或150只鸡一个直径为46cm的自动饮水器.18周令以下:每只鸡水槽或75只鸡一个46cm的直径的自动饮水器。分配空间:只/m2垫料平养0-8周令14只网上平养0—8周令20只8—18周令只8—18周令13只18周令以上只18周令以上只笼养:0—6周令33只7—18周令只,18周令以下只三、雏鸡的饲养管理1、饮水雏鸡进入鸡舍后,要先饮水后开食,因为出壳以后,还有部分卵黄没有完全被吸收,饮水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另外,由于在育雏舍内温度较高,呼吸蒸发量大,也需用饮水来维持体内的代谢平衡。10天内每50只雏鸡提供一个1公升的饮水器。前3天可用5%葡萄糖温开水,必要时前三天最好水中加入抗生素,如果雏鸡到达时遭受了应激,则可在最初3—4天内在饮水中加入水溶性维生素和补液盐。2、开食饮水2—3小时后,方可开食,开食前期使用易于消化的低蛋白饲料。可避免蛋白质过高消化不良引起的粪便糊肛,并能加快卵黄的吸收。开食料要有一定的粒度,便于雏鸡采食,开食料的组成:1、日龄:用玉米粗粉或小米蒸半熟后拌成粒状开食。2—3日龄:用2/3的玉米粗粉或小米蒸半熟后加1/3的雏鸡料混匀后使用。4-5日龄;改为1/3的玉米粗粉或小米加2/3的雏鸡料。6日龄后全部要用成品雏鸡料。雏鸡料要少添勤添,霉变的饲料要及时清理,此外,料水槽每天必须清刷消毒1次,育雏料需喂至6—8周龄与标准体重对照相符方可过渡换料。3、断喙目的:可防止喙羽、喙趾、喙肛等恶癖的发生;减少饲产浪费;采食速度减慢、均匀、使鸡群生长发良整齐一致;防止产蛋鸡的啄肛现象、提高产蛋期间成活率,减少死亡率。方法:一般7—10日龄,大拇指按住鸡头后部,食指置于颈下,将其握住,将闭合的鸡嘴呈30°角度置于刀孔上,切去上喙1/2(从鼻孔下边缘至喙尖的一半),下喙切去断面与上喙平齐灼烫2秒种。注意:操作准确、迅速、防止流血;体弱、病鸡不断喙;避免操作过急;断喙前2天,饮水或饲料中应加入维生素K和抗菌素;断喙数天内,在料槽中加入较厚的饲料层,避免雏鸡啄空料槽,使伤口感染。4、消毒因雏鸡抗病力差,免疫日除外,第一周每天早晚喷雾消毒一次,起到消毒加湿作用,以后每天喷雾消毒一次。防疫当天不能进行消毒。第四节育成鸡的饲养管理一般将7周龄到18或20周龄这一阶段称为育成期。育成鸡管理目标是:促进鸡的体成熟和性成熟,育成率高、均匀度高、体重达标、促进开产,即在20—22周龄鸡群产蛋率达50%。一、育成鸡的生理特点1、具有健全的体温调节和较强的生活能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明显增强。2、消化能力强,生长迅速,是肌肉和骨骼发育的重要阶段。整个育成期体重增幅最大,但增重速度不如雏鸡快。体重增长速度随着日龄增加而逐渐减慢,但脂防沉积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多。有的成鸡容易超重,这对产蛋性能有直接的影响。3、育成后期,鸡的生殖系统发育成熟。要注意光照管理和营养供应,顺利完成由育成期到产蛋期的过渡。二、育成期注意事项1、控制性成熟现代蛋鸡具有早熟的特性,如生长后半期光照超过光照阀(光照阀:可达到刺激母雏性器官发育的最短的光照时间)——每日连续光照11-12小时,育成鸡过早性成熟,导致早产早衰,开产初期蛋重小,产蛋高峰达不到应有水平且持续期短而下落快,产蛋期产蛋少而死亡较高。2、测定均匀度均匀度可以反映育成鸡的质量,雏鸡与育成鸡的管理水平,性成熟时达标准体重且均匀度好,则鸡开产整齐,产蛋高峰高。测定方法:从鸡群中随机取样,鸡群越小取样比例越大,反之越小。根据饲养数量,建议抽取的比例5-10%。3、均匀度的调整均匀度指称重过程中落入标准体重的允许范围内鸡只数占称重鸡百分比。均匀度越高,产量高峰也高,鸡群也容易管理。要求达标在80—85%±10%之内。4、影响均匀度的因素①喂料不均匀②断喙长短不整齐③鸡群密度过高④吃食和饮水槽位不足⑤疾病感染⑥应激因素5、提高均匀度的措施①育雏期保证合理的密度,水食槽位充足,强弱分群,每群在500只以下为宜。从5周龄开始抽5-10%的鸡只称重。②根据体重偏离标准的大小及时分群,调整料量并找出原因,此外,在6周龄及16周龄转群时,最好全群称重一次并将强弱分笼(群)饲养。③笼养鸡每天须匀料4—5次,保持每只鸡采食均匀,死亡或淘汰鸡时,应及时将缺鸡补充,使每个鸡笼鸡只数保持一致,对断喙不整齐的鸡只应及时进行修断喙。6、添加沙砾为促进饲料消化,雏鸡四周令开始在饲料添加沙砾①沙砾通过筛选保持合适的粒度②选用沙粒要卫生清洁,必要时用药物浸泡消毒晒干后用,平养时用料盘添加,笼养时可直接加入食槽内,每5-7天添加一次,根据需要可适当增加添加量。6、驱虫管理良好的鸡群可在16周龄驱虫,用左旋咪唑30—50/kg体重,拌料日采食量1/3—次投服,当日吃完,在污染场60—70日令,20周龄各一次。7、产蛋前免疫育成后期要将新城疫、减蛋综合症、禽流感、传支等油苗注射完毕,以保证鸡群有较高的免疫力,使生产性能正常发挥。海兰蛋鸡限饲喂量与体重标准生长期营养需要建议量15周龄时应将钙的水平至少提高至%作为开产前饲料,直到18周龄转群到蛋鸡入舍时改用与饲料进食量相应的蛋鸡料或用高峰期饲料.可根据高峰前实际进食量使用此配方。第五节产蛋鸡的饲养管理蛋鸡产蛋期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为鸡群创造适宜卫生的环境条件,充分发挥其遗传潜力,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同时降低鸡群的死淘率与蛋破损率,尽可能地节约饲料,最大限度地提高蛋鸡的经济效益。一、产蛋鸡的生理特点1、卵巢、输卵管发育在性成熟时急剧增长。性成熟以前输卵管长仅8-10cm,性成熟后输卵管发育迅速,在短时期变的又粗又大,长50-60cm。卵巢在性成熟前,重量只有7g左右,到性成熟时迅速增长到40g左右。2、蛋壳在输卵管的峡部开始成形,其它部分在输卵管子宫部完成。蛋壳形成所用的钙,是饲料中的钙进入肠道,吸收后形成血钙,通过卵壳腺分泌,在夜间形成蛋壳。若饲料中钙较少不能满足鸡的需要,就要动用骨赂的钙。因此保持足量的钙和磷以及钙磷比例平衡,对提高产蛋率和防止产蛋疲劳综合症很有意义。二、饲养管理条件1、温度成年鸡适应的温度范围在5-28°C,产蛋鸡适宜的温度为18-23°C。2、湿度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70%。3、通风通风的目的在于调节舍的温度,降低相对湿度,排除鸡舍中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使舍内保持空气清新,供给鸡群足够的氧气。其中氨气的浓度不超过25ppm,二氧化碳不超过%。硫化氢的浓度不超过10ppm。通风要领:进气与排气口设置合理,气流能均匀流过全舍而无贼风(即穿堂风)通风量:鸡的体重越大、外界温度越高,需要的通风量也越多。三、产蛋期的营养虽然家禽确有为满足能量需要而调节饲料采食量的能力,但不能总是调节得那么精确以保证最佳生长和生产性能。所以饲料配方中蛋白、能量和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合理配比至关重要。1、开产前钙的补充。在蛋鸡开产前使髓骨得到最大限度的沉积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蛋鸡要求从15周龄开始喂过渡料,含钙量为%,产蛋率达5%时改喂蛋鸡料。2、日粮中磷的补充。人们在计算日粮配方时,常习惯用总磷指标,实际这是不够准确的,因为植物磷仅有部分被吸收,利用率在25%是一个比较现实的经验数据。开产前期料应含的可利用磷。目前市场销售的骨粉,有些掺假严重,致使钙磷比例失调,因此,要注意选择优质骨粉,也可考虑使用磷酸氢钙。3、产蛋期的日粮营养(见下表)以氨基酸平衡为基础的母鸡每日营养素最低进食量的建议量50%产蛋率-32周[高峰]32-44周44-45周55周以上蛋白质,克/只(1)1716蛋氨酸,毫克/只480480450430蛋+胱氨酸,毫克/只800790750700赖氨酸,毫克/只930910880860色氨酸,毫克/只190185180170钙,克/只总磷,克/只有效磷,克/只钠,毫克/只180180180180氯,毫克/只170170170170产蛋前期标准中的粗蛋白不能低于18%。加的食盐,一般可提供适宜的钠和氯的水平。高温季节,可在日粮中添加适当大豆油脂,可提高亚油酸的含量,添加量参考如下:生长期入舍至高峰高峰后35°C3%3%2%30°C—35°C2%2%1%30C以下01%04、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维生素的缺乏对机体的发育和生产将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鸡的日粮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平衡极为重要。一般按基础日粮中各种维生素的含量的不足部分加以补充,但多数习惯采购市场出售的多维素,由于不同的品牌成份含量差别较大,效果悬殊,建议使用正规厂家产品,最好使用名牌产品,注意其成份含量,一般按标准量的—2倍添加。四、产蛋期注意事项1、喂料与饮水的关键时间产蛋鸡消化道短,食物在消化道的排空时间很快,约为4-6小时一欠。因此,在产蛋前与夜间熄灯前喂足料十分重要,一般早晨5--6点,就应喂足够的料,使鸡开产前有足够的体力,夜间熄灯前小时需补足料,以便为鸡夜间蛋的形成准备足够的营养。寒冷季节,此项更为重要。由于消化大量高营养水平的日粮,因此,需要大量的水参与消化与代谢。饮水量不足,影响采食量,使产蛋降低。在产蛋与熄灯之前各有一次饮水高峰,熄灯之前的饮水与喂料往往被人们气忽视,此补喂一次料,补足水对卵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尤其冬夏两季丙为重要。2、产蛋后期防止早衰产蛋后期控制体重和抗衰老是减少产蛋下降的有效办法。产蛋率生理下降起点在40周龄,实践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40周龄以后体重增加小于50克,到54周龄,产蛋率仍可达80%,因此,产蛋后期减少体内脂肪沉积是关键。具体方法如下:根据周龄及产蛋水平,结合称重结果,及时降低喂料量或日粮蛋白质水平。在日粮补加氯化胆碱和亚硒酸钠VE粉,以促进脂肪的代谢加强生殖机能。在日粮中添加助消化剂,促进消化机能。3、减少应激产蛋期日粮的结构必须稳定,不能经常调换饲料种类。缺水、惊群、过冷、过热、搬迁,密度过大、防疫注射和药物预防对产蛋量都有影响,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上述应激因素的产生。4、及时淘汰低产和停产鸡:产蛋高峰过后,对那些体质差产蛋率低和停产鸡只应随时挑出处理掉以减少饲料浪费。第六节光照程序产蛋率与鸡所接受的光照时间变化有密切的关系。一个正确的光照程序对产蛋数、蛋的大小、成活率和总盈利都有很大的帮助。一、光照程序制定的原则生长期鸡群光照时间不能延长,产蛋期不能缩短,光照时间、光照强度一旦确定,不要随意变动。二、密闭式鸡舍光照程序注:从4周龄到18周龄,光照强度为瓦/平方米三、半开放鸡舍光照程序半开放鸡舍,光照时间受自然光照影响,光照程序很难按具体的光照时间执行,所以在制定光照程序时应与当地自然日照相结合。下面给出一个建议的光照程序供参考:1、春季进雏:自然日照时间逐渐延长,为了防止鸡性早熟,可找出鸡在18周龄的自然日照时间,使鸡群从第3周开始至18周龄一直采用此光照时间,不足部分由人工补光;18周以后每周增加1小时光照或增加至最少13小时,18周以后每周增加15分钟直至达到16小时光照。2、秋季以后进雏:自然日照时间逐渐缩短,但为了避免鸡性成熟延迟,需在日照时间缩短到8小时以后保持恒定的光照时间,不足部分由人工补光,直到16周以后按密闭鸡舍光照程序执行。第七节鸡群免疫一、建议免疫程序制定免疫计划必须考虑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本地疾病的流行情况可以采购到的疫苗、愿意使用的疫苗接种方法和计划使用的疫苗产品。多利公司商品代雏鸡具有高水平的法氏囊炎、新城疫、支气管炎母源抗体。海兰蛋鸡免疫建议程序说明:1、本程序仅供参考,根据本地疫情及鸡群的健康状况,可适当调整;2、在法氏囊高危险地区,最好将免疫提前到1至3日龄,建议使用进口弱毒苗,当产生免疫应答后,再用中毒苗,有必要时可用中毒偏上苗;3、按照兽医指导,采取有效的免疫接种方法和途径;4、疫苗选用正规厂家产品,并注意运输及保存温度;5、注意出厂日期及失效期,按标准要求操作;6、有条件可进行免疫接种后的抗体检测,以证实防疫可靠程度。7、禽流感流行区域,需于90日龄,增加一次禽流感油苗,以后每间隔3个月左右,需重复接种一次。二、疫苗的选择选择疫苗时,首先考虑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流行轻的地区可用较温和的疫苗类型,反之则应选择效力较强的疫苗,对强毒疫苗尽量不用。其次,要考虑疫苗的类型。一般地说,弱毒活苗可以提供强而持久的免疫力,使用途径多,用量少,成本低,很适合在常规免疫中使用。而灭活苗无毒力残留,制备方便,受母源抗体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也小,但由于只能采取注射途径,用量大,成本较高,所以普遍用于加强免疫。三、鸡群免疫接种方法家禽的免疫接种就是人为的将一些制定疫苗引入家禽体内,从而激发家禽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的过程。免疫接种的方法1、饮水免疫:新城疫IV系弱毒苗,传支H52,H120弱毒苗,法氏囊弱毒苗等适用于饮水免疫,饮水免疫简单易行,但要注意,饮水器要配备充足,以确保2/3的鸡同时饮用,器皿应洁净、无洗涤剂和消毒剂残留。饮水前必须停水2-4小时,气温过高可不停水。疫苗稀释后尽量在半小时内用完。饮疫苗前后24小时内不许饮用高锰酸钾水和含漂白粉的自来水,或经水投服其他药物。饮疫苗水中应先加入的脱脂奶粉,以保护疫苗活力。一般地说1000只2-4周龄鸡只饮水量10-20公斤,4周龄以上鸡只饮水量20-40公斤。2、滴鼻、点眼免疫:新城疫IV系弱毒苗、传支H52,H120弱毒苗,法氏囊弱毒苗,传喉弱毒苗适于滴鼻、点眼免疫。最好使用专用稀释液,洁净滴管,将一滴疫苗滴入眼睛或一则鼻孔(另一则鼻孔用手按住)应确保疫苗滴入。此法多用于幼雏免疫,可有效避免被母源抗体中和,使疫苗效价降低。必须注意免疫方法的正确及剂量的准确,必要时可进行二者结合免疫。3、注射免疫: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系活苗,传支油佐剂苗,传支组织苗等适用于注射免疫,注射免疫效果确实但费时费力,该种方法多用于加强免疫时,刚出壳的雏鸡,注射马立克疫苗在颈背部皮下,一人既可操作,其他疫苗注射部位多在胸部皮下或肌肉注射。须二人合作。针头的选择可要据鸡日龄的大小来调节。4、刺种免疫;鸡痘疫苗、禽脑脊髓炎及鸡痘联苗(AE-POX)等适用于刺种免疫,雏鸡需一人操作,成鸡需二人合作,将鸡翅展开,刺种针醮一下稀释好的疫苗,刺入鸡翅内侧血管少的部位。5、喷雾免疫:适用于新城疫弱毒疫苗、传支疫苗,适合于大中型半机械化、机械化鸡场、省时省力,应激小,每1000只平养鸡的用量为400ml,多层笼养的鸡为200ml。如果鸡群有细菌性疾病,可以在疫苗内加入抗生素药物。四、疫苗接种和使用中注意事项1、接种时注意事项:只对健康的鸡群进行免疫;免疫前后不能消毒且避免应激(冷、热、运输等);早期感染(如马立克)应进行紧急接种。2、在疫苗使用注意事项:正确使用。严格按照生产厂家的疫苗说明和使用手册执行。在冷暗环境中运输和保存。合理稀释与定量。有的疫苗可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稀释,有的疫苗必须用指定的稀释液。稀释疫苗时剂量须准确,并无菌操作,稀释时不能剧烈晃动,稀释后冷藏并尽快用完。做好免疫接种的详细记录以及接种后(一般7-14天)的效果监测。五、免疫接种的不良反应和原因鸡群在免疫接种后,有时会出现一些异常反应,如局部炎症、水肿、坏死、食欲不振、呼吸道症状等。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家禽自身健康状况不良或基础免疫效果差;疫苗毒力太强;免疫途径不当;疫苗稀释液、乳化剂或接种器具受到污染;疫苗质量不能保证;免疫程序安排不当;操作有误,稀释倍数不准确;各种疫苗之间的拮抗作用;幼禽免疫器官未发育成熟;抗菌素对弱毒菌苗有干扰作用;抗原的变异、强毒株或新血清型的出现。第八节各阶段鸡群日常管理要点一、观察鸡群进鸡后,要注意经常观察、巡视鸡群。白天注意观察采食、饮水有无突然增加或减少,精神状态,粪便情况等,晚上静听有无呼吸道疾病的异常声音。对鸡群变化做到发现及时,处理得当。二、定期称重雏鸡、育成鸡;每周末称重一次;产蛋鸡;25周之前每周一次,25周以后定期称重。称重一般在早晨喂料前(空腹),抽取鸡群5-10%个体称重(依群体大小制定抽取比例),对抽测结果,要与品种标准体重比较,然后调整饲料供给和制定换料时间,使鸡群始终处于适宜的体重。符合标准体重的鸡群,发育正常、生产性能好、饲料报酬高。体重过大的鸡,性机能差,产量少;体重过轻,生产机能不健全,产蛋持续能力差。注:雏鸡前期的生长发育与以后的生产性能至关重要,由于海兰鸡采食量小,往往前期增重不能达标,尤其炎热季节,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雏鸡饲料的营养标准和适口性;(2)加长喂料时间,可采取每三小时加料一次,日夜不间断饲喂;(3)育雏前3-4周可用高质量的肉鸡(雏鸡)颗粒料。(4)雏鸡随日龄增长及时采取降温措施。约在8周龄左右整群,将发育不全、弱小或有残疾的鸡淘汰。三、调整鸡群无论养鸡技术、管理水平多高,鸡群中总会出现一些体质较弱的鸡,如果我们不及时挑出,进行个别处理,势必影响鸡只生长以及生产性能的发挥,使总体效益受损。所以我们在日常养鸡管理中,要注意对鸡群进行个别调整,挑出体质弱的鸡,集中饲养,推迟换料时间并给予一定的营养物质,使其尽快达到标准体重。四、带鸡消毒为了沉淀粉尘、杀灭或减少鸡舍病原体,应该定期使用有效消毒剂对鸡体表和鸡舍喷雾消毒。雏鸡舍:除免疫日外,一天两次;育成、蛋鸡舍:除免疫日外,一天一次。带鸡消毒用药应定期更换,已免产生耐药性。带鸡消毒时,喷枪口不能直射鸡体,程度以鸡体表潮湿为止。五、防重于治日常的环境控制和正确的免疫程序是保证鸡群健康的基础——“防重于治”,然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很多养殖用户对“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少将钱花费在消毒、预防性投药、购买高质量的疫苗上,仅将疾病的控制寄希望于先进药物治疗上。在一些农户养殖小区内,不同的养殖户相互之间串舍比较严重,进鸡舍不穿隔离衣,门口没有必备的消毒池、消毒盆等基本消毒工具,更不能交叉使用不同的消毒药来消毒。因而条件致病病菌——大肠杆菌、支原体在养殖户中屡禁不止,且大肠杆菌、支原体使鸡群继发其它类型的细菌病与病毒病,养殖户损失惨重。同时,在免疫程序的制定上,养殖户必须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供雏公司提供的免疫程序为参考依据,选择合适的疫苗,搞好免疫接种。海兰棕壳蛋鸡生产性能表常用鸡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参考表饲料配方举例(%)(1)微量元素添加剂单位为千分之一。(2)适量添加硒制剂,如可适量添加亚硒酸钠VE粉等。(3)在育雏育成期应适量添加抗球虫药物。(4)要注意多维素的质量和保质期,并根据鸡群情况及时增减。(5)在开产前即16-18周龄至5%产蛋期间,必须增加饲料配方中钙的含量,增加开产新母鸡体内钙的蓄积。第九节养鸡常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一、如何选购优质雏鸡选购优质的雏鸡是您养鸡成功的第一步,选鸡除了观察外部特征(体质、羽毛、叫声)外,最主要的是雏鸡本身的内在质量,重在以下几个方面。1、父母代种鸡生产性能高、生活力强。2、商品代无垂直传播疾病3、马立克氏病接种确实有效。4、对一些主要疫病,如法氏囊、新城疫等在雏鸡早期应具备较高、较一致的抗体水平。5、雏鸡出雏时间一致。6、雏鸡大小、日龄一致。二、品种和场家的选择优良的品种和优质的雏鸡是发挥蛋鸡最大生产性能的前提,而优质的雏鸡来自那些有规模、有较高科技投入、有较高生产水平的场家,因此,当我们在选择雏鸡的时候,必须慎重的考虑雏鸡供应场家的情况,对一个种禽场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规模:种鸡存栏量是提供同日龄雏鸡、大小一致、母源抗体水平一致的基础。一个优秀的种禽场,其父母代种鸡存栏量至少要在10万套以上,对于那些多品种规模小,甚至种鸡商品鸡混养的场家是无法保证产品质量的。2、种禽场饲养种鸡的品种,一个优秀的种禽场,最好只饲养单一蛋鸡品种,这样更能保证品种的纯正,最大的发挥雏鸡生产性能,杜绝品种混杂对养殖户的损失。3、种禽场有高素质专一的售后服务队伍。为商品鸡场提供技术支持,解决后顾之忧。4、养殖户购买雏鸡的方便程度。5、种禽场的信誉度。一个好的种禽场必须具备规模,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完整的产品管理和售后服务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才能确保供货及时、质量可靠,而达到对产品和客户利益高度负责的一致性。三、雏鸡的早期死亡原因正常情况下,育雏第一周的死亡率要比以后任何时期的死亡率都要大一些,但一般不超过1%,第二周的死亡率则要小一些,从第三周开始每周的死亡主要有以下上些原因。1、孵化条件掌握不当或孵化过程中环境控制不良,导致鸡质量较差。2、雏鸡舍内环境较差,在早期雏鸡抵抗力较差和抗体没有形成时感染病毒(或细菌),导致死亡。3、雏鸡舍内温度过低,温度过低时鸡群扎堆,导致雏鸡被挤压窒息死亡,同时某段时间在温度控制上的失误,导致雏鸡腹泻得病,增加死亡率。4、其它原因,如应激、兽害、机械损伤等。四、雏鸡发育不齐的原因分析1、饲养密度过大。饲养密度大,鸡群混乱,竞争激烈,生活环境恶化,特别是采食、饮水位置不足,会使部分鸡体质下降,生长落后于全群。2、饲养环境控制失误。如局部地方温度过低,部分雏鸡睡眠时受凉,或通风换气不良等,产生严重应激,生长会落后于全群。如保温伞内有10%的地方雏鸡休息不好,则会使30%以上的雏鸡生长受阻。3、饲料营养不良。饲料中某些营养元素缺乏或某种成分过多,造成营养不平衡,由于鸡个体间的承受力不同,增长速度会产生差异。即使是营养很全面的饲料,如果不能使鸡群中的每个鸡都同时采食,那么先采食的鸡、抢食大粒的玉米、豆粕等,后采食的鸡只能吃剩下的粉面状饲料,由于粉面部分能量含量低、矿物质含量高,营养很不平衡,自然严重影响增长,使体质弱的鸡越来越落后。4、疾病的影响感染了某些传染性或细菌性疾病的鸡群,即使不发病,增重也会落后健康鸡群。5、断喙失误部分雏鸡断喙留得过短,严重影响采食,增重受到影响,所以断喙最好用技术熟练的工人操作。6、未能及时分群。如能及时挑出体质差的鸡,放在竞争较绶、更舒适的环境中饲养,也能赶上大群的体重。五、饲养阶段体重不达标的原因分析1、育雏期间多次免疫,还要进行断喙,应激因素太多,所以难以完成按标准体重增长。2、饲料营养水平在低。3、环境管理失宜;育雏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采良量活动正常的情况下,温度稍低此,雏鸡食欲好,采食量大;舍温过低,采食量会下降,并引发疾病;通风换气不良,舍内缺氧时,鸡群采食量下降,从而影响增重。4、鸡群密度过大,鸡群内秩序混乱,生长不安定,情绪紧张,长期生活在应激状态下,影响生长速度。5、照明时间不足,雏鸡采食时间不足,影响生长。六、产蛋率上升缓慢的可能原因1、后备鸡培育不好,生长发育受阻,特别是8周之前的阶段内体重没有到达品种标准,鸡群体重大小能参差不齐,均匀度不好。2、转入蛋鸡舍后没有及时更换饲料,或是产蛋率达5%时仍使用“关前料”,没有及时更换成高峰期用的饲料。3、饲料品质不好,如棉籽粕、菜籽粕等杂粕用量太多;饲料原料掺假,特别是鱼粉、豆粕、氨基酸等蛋白质原料掺假。4、饲料配方不合理,限制性氨基酸不足或氨基酸比例不恰当;维生素不足或保管不当而降低效能、甚至失效。5、开产后气候不好,天气炎热,采食量不足。6、后备鸡曾得过疾病,特别是传染性支气管炎7、鸡群处于亚疾病状态。七、为什么没有产蛋高峰1、长期使用劣质饲料。2、长期使用未经脱毒处理的棉籽粕、菜籽粕等原料使生殖机能受到损害。3、药物使用有误。譬如后备鸡阶段较常使用磺胺类药物,使卵巢中卵泡的发育受到抑制。4、后备允阶段生长发育受阻,体重离品种要求相差多,均匀度差。5、疫病影响。譬如在育成阶段鸡群发生过传染性支气管炎,群内会存在为数较多的输卵管未发育的鸡,通称“假母鸡”,终生不产蛋。6、鸡舍内饲养环境恶劣,尘埃多,通风不良或光照失误,鸡长期外于应激状态难以发挥生产潜力。八、蛋突然下降原因分析一般情况下,在产蛋高峰期间里,周产蛋率下降幅度应该在%左右,如果产蛋率下降幅度大,或呈连续下降状态,肯定是有问题,这种现象可能是以下几方面因素引起的.1、疾病方面感染急性传染病会使产蛋量突然下降.如减蛋综合症侵袭时,鸡只没有明显临床症状,主要是产蛋急剧下降和蛋壳变薄、下软蛋\畸形蛋,产蛋率下降的幅度通常会达到10%左右,严重的会达到50%左右.同时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都会造成产蛋率较大幅度地下降.2、饲料方面饲料原料质量不佳饲料发霉变质饲料粒度太细,影响采食量饲料加工时大意,漏加食盐或重复添加食盐3、管理方面连续数天喂料量不足供水不足鸡群受惊吓接种疫苗,或连续数天投土霉素\氯霉素等抗菌药或投服驱虫药等引起的副作用.夏季连续的高温湿天气,鸡群采食是锐减,产蛋率也会显著下降.光照发生变化,例如停电引起的光照突然停止,光照时间减少等.初冬时节寒流突然袭击.九、如何防止鸡腹泻引起鸡腹泻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疾病方面。新城疫、禽霍乱、伤寒、副伤寒、大肠杆菌等疫病。2、饲料方面。饲料变质发霉,饲料中盐分含量过高引起鸡只大量饮水。3、环境方面。高温季节鸡饮水量大,水质不良,如水中硫酸盐含量高,水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等。对腹泻症的防治要采取综合性措施,日常要搞好环境卫生,严格执行消毒防疫制度,扑灭蚊蝇等传染媒介,确实做到以防为主,防重于治。因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要用免疫的方法。防患于未然。药物治疗只适用于细菌性疾病,常用的有各种抗生素、呋喃类和沙星类药物。平时可用肠道消毒的,如高猛酸钾、百毒杀等定期投入饮用,或饲料中添加喹诺酮类(如恩诺杀星)予以预防。十、蛋鸡产蛋下降的原因及控制措施在正常的饲养中,开产蛋鸡在第一个产蛋周期中可产180~350枚,常因疾病原因而影响产蛋量。有的产蛋高峰上不去,有的产蛋高峰维持时间短,其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常见影响蛋壳质量和产蛋下降的疾病有以下几种:秋冬换季,饲料配方没有及时更换,或采食量没有相应的提高,出现能量摄入不足,导致产蛋率下降。要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增加能量饲料含量,这是蛋鸡冬季产蛋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饲养管理不当:光照时间控制不合理、通风不良、密度太大、不注意平时带鸡消毒、温度太低、维生素摄入量不足等原因。免疫应激:在产蛋期间再免疫禽流感、新城疫、大肠杆菌等油苗,并且免疫方法不适宜,如腿肌注射、胸肌注射、或颈部注射角度不对,扎入颈椎肌内等都会引起鸡的应激导致产蛋率降低。除了种鸡在产蛋高峰期再免疫一次新城疫-法氏囊病二联油苗外,蛋鸡尽量不要在产蛋期免疫油苗。疫病因素: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禽脑脊髓炎、大肠杆菌病和慢性呼吸道病等。新城疫:是引起产蛋下降的重要疫病,主要在200~400日龄的鸡发病,产蛋下降幅度不太大,约为5-20%,表现有呼吸道症状,拉绿色稀便,蛋壳变白、变薄变脆。主要是由于口腔、呼吸道、及眼粘膜等局部免疫功能下降所致,因此要在180~400日龄期间每间隔35~45天用新城疫IV苗或Clone-30疫苗4-5倍量饮水或喷雾免疫一次,以加强局部粘膜免疫能力,预防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对发生非典型新城疫的鸡群应采取⑴紧急接种疫苗,可用IV系、C30或N79疫苗5~8倍量饮水免疫;⑵大群用药,以控制肠道、输卵管、呼吸道系统的好转,以防疾病的并发及继发感染。可选用中药+西药(环丙沙星、恩诺沙星、阿莫西林等),可连用5~7天;⑶增强体质,减少应激,可用速补、拜固舒、韦氏维氨、应激特补、VC等。禽流感:因为使用了各亚型的疫苗免疫高致病性H5N1亚型禽流感今年发病较少,但H9N2亚型引起的产蛋下降却时有发生,产蛋率下降幅度为10~50%,仍表现为呼吸道症状、黄色稀粪、产蛋下降、蛋壳质量差及白壳蛋和软壳蛋增多,剖检有相应的病理变化。建议使用广东肇庆大华农生产的H5+H9油剂苗。在发生疫情时,及时作出诊断,使用抗病毒药物金刚烷胺(诺宝、喘呼绝杀)、毒威、毒霸等药物,同时使用退烧药(安乃近)和中药及抗生素,注意鸡舍带鸡消毒,金则烷胺不会引起产蛋率下降。并对死亡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在禽流感发病中后期可使用卵康,有助于产蛋鸡卵巢炎和输卵管炎的治疗,使快速恢复产蛋。在鸡舍里用惠福星或醋进行熏蒸消毒。能杀死空气中悬浮的病毒,预防和治疗禽流感效果良好。传染性支气管炎:呼吸型传支在蛋鸡发病时多表现为生殖型传支病状,引起畸型蛋增多、如早期感染,或产蛋机能表会出现假性感染。产蛋率下降,最明显的特征是蛋清稀薄如水。发生该病时,可以用传支H120进行紧急免疫。在蛋鸡产蛋阶段也可以定时用传支H20弱毒苗3~4倍量饮水免疫。最近发病较多的是生殖型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疫苗免疫有效。禽脑脊髓炎:这是近几年来引起蛋鸡产蛋下降的重要原因,本病鸡的精神和采食量正常,粪便也正常,产蛋率下降曲线呈“V”形,经约一周时间产蛋率降到最低,又经约二周时间升至基本正常。可不采取任何措施,但使用多维素和抗病毒及增蛋药物有一定对症疗效。发生本病的鸡可紧急免疫禽脑脊髓炎弱毒疫苗,后备蛋鸡和种鸡要建立免疫程序,在90~100日龄间用鸡痘+禽脑脊髓炎二联苗羽膜下刺种即可。大肠杆菌病和慢性呼吸道(支原体)病:在秋冬季此二种病并发也会引起产蛋的下降,要及时对蛋鸡拉稀、呼噜、咳嗽、喘、零星死亡等做出诊断。使用治疗大肠杆菌和支原体有效的药物,丁胺卡那霉素、强力新喘灵、呼喘泰乐、肠太佳等药物都有良好疗效。鸡痘: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9~11月份,不管是皮肤痘还是黏膜痘,排粪呈绿稀色、体瘦、产蛋下降、蛋色不变,产蛋量下降30~40%,或迟迟不上升,达不到高产标准。球虫病:近几年球虫病在产蛋鸡群中经常发生,患球虫的病鸡,精神正常,粪便黄绿色或饲料色,严重时出现西红柿样粪便,产蛋率日渐下降。特别是产蛋上升期,产蛋高峰上不去,但蛋壳颜色基本不变。十一、给鸡打针有八忌1、在鸡腿部打针忌打内侧鸡腿部的主要血管、神经都在内侧,在这里打针容易造成血管、神经损伤,针眼出血,带来瘸腿、瘫痪等后遗症。2、给仔鸡或在皮下打针忌用粗针头粗针头打针深度浅、所以针眼大,药水注入后容易流出而影响防治效果,且遗留针眼太大容易引起扎针部位流血、发炎。不过注射油苗性药液可以用略粗一点的针头。3、在胸部肌肉打忌竖刺因仔鸡、雏鸡肌肉层薄或所用针头过长,竖刺容易穿透胸肌将药液打入胸腔引起死亡。应该顺着鸡的胸骨方向在胸骨旁边刺入,回抽针芯以抽不动为宜(抽不动说明针头在肌肉中),这时再用力推动针管注入药液。4、药液量较大时忌在同一个部位注入鸡的肌肉层较薄,在同一个部位注入大剂量药液极易引起局部肌肉损伤,同时也不利于药物的快速吸收。应将药液分次多处注入。5、刺激性较强的液体忌在鸡腿部注射鸡的主要运动器官是腿,有些药物刺激性强、吸收慢,如青霉素油、油苗等,一旦被注入可使鸡腿长期疼痛而行走不便,影响其采食和生长发育。应当选在翅膀或胸部肌肉多的地方打针。6、打针时忌捉拿不住鸡在打针时疼痛不安,反抗是正常的,捉拿时要以不紧不松为准,达到既牢固又不损伤鸡。如果捉拿过松,轻则造成针眼扩大或撕裂而出血或药液流出影响药效,重则造成针刺入胸、肺等重要脏器内出血致死。7、打针时忌不消毒有的专业户没有基本的卫生防疫意识,即便有也因怕麻烦而一个针头用到底。所用针管、针头等都应煮沸半小时以上,打针时最好先用洒精棉球擦拭要注射部位的皮肤,打完针再用棉球擦拭针头,有条件的可以一只鸡一个针头,以避免鸡皮肤和针头上的病菌侵入鸡体内。若给患病鸡群打针,最好多找几十个针头轮流煮沸消毒使用,有经验的专业户常这样安排:在煤炉上放一盆煮沸的开水,针头全部放入盆中消毒。另外盛盆冷开水放在旁边。打针时用夹子夹出消过毒的针头,先放入冷水中蘸一下再给鸡打针,打完后拔下针头重新放入开水可消毒。这样利用骤冷骤热也能杀死部分病菌。8、打针忌粗暴捉鸡打针对鸡本身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操作人员的动作一定要轻而快,推完药液要按住针眼,迅速拔出针头。十二、啄癖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啄癖又称恶食癖,是群养鸡中的一种恶习,表现为鸡只相互啄食身体个别部位以及啄毛、啄肛、啄羽、啄头、啄蛋等本病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是由环境、日粮、疾病等因素所致。发病原因1、环境因素(1)光线过强,鸡只产蛋后不能很好地休息,使泄殖腔难以复原,造成脱肛,引起鸡只啄肛。(2)光线颜色的影响,鸡对颜色辨别是先天性的,不喜欢黄色和青色光,在此光下易引起啄癖。(3)通风不良,饲料饮水不足,限量不当,挣食时会由于争头引起啄癖。(4)鸡群密度过大、拥挤,容易烦躁好斗,在育成鸡中容易引起啄癖。(5)鸡生理换羽过程中,羽毛刚长出时,皮肤可能会发痒,鸡只自己啄发痒部位,而其他鸡只见到也会跟着去啄,造成相互啄羽的恶习。(6)温度过高、湿度过大或过小,品种和日龄不同的鸡混养也可引起啄癖的发生。2、日粮因素饲料中缺乏含硫氨基酸,容易引起啄羽;缺乏食盐,鸡会找带有咸味的食物,常引起啄肛、啄皮肉;缺乏动物性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及矿物质,钙磷比例不当都与该病的发生有关。3、疾病因素(1)体表寄生虫引起局部发痒而致使鸡只不断叨啄引起恶癖.(2)大肠杆菌引起的输卵管炎、泄殖腔炎、黏膜水肿变性,导致输卵管狭窄,蛋通过受阻,只有通过增加腹压才能产蛋,形成脱肛,造成啄癖。(3)鸡体输卵管、直肠脱垂、肛门外翻也能导致啄癖的发生。(4)鸡群发生白痢杆菌,感染传染性囊病早期容易引起啄尾。4、其他因素即将开产的鸡血液中雌激素和孕酮含量升高,也是促使鸡发生啄癖的因素之一。临床症状1、啄羽:在笼养鸡群中常见,病鸡相互啄食羽毛,造成鸡的羽毛脱落和局部皮肤损伤。2、啄肛:常见于高产蛋鸡,鸡只啄食肛门及下腹部,死鸡表现为贫血,肛门周围羽毛和两腿后部常污染血渍。3、啄蛋:蛋产出后,鸡只就争相啄食,造成蛋壳破裂。4、啄头:鸡只相互啄耳、眼周围皮肤、鸡冠和肉髯,因渗血而发暗肿胀,眼周围皮下出血变黑变蓝。5、啄趾:常见于圈养鸡只啄食自已或其他鸡只的脚趾。预防本病主要在于预防,恶癖一旦形成很难纠正。1、断喙:断喙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在8~10日龄和14周龄分别进行断喙和修喙,既可预防啄癖又可减少饲料浪费。断喙后及时供给清凉饮水。断啄前后饲料中加入维生素K3、维生素C,有利于凝血、止血和预防应激。2、加强饲养管理:(1)控制光照强度,采取适宜光色,夏天避免强烈的太阳光射入鸡舍。(2)舍内保持通风,尽量排除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定时喂料饮水间隔时间不要过长。发现被啄伤的鸡只应及时挑出,隔离治疗。(3)按要求调整饲养密度,使鸡只不过于拥挤。(4)夏天做好降温工作,如果空气过于干燥时可喷一些水,保持一定湿度。有条件最好按装湿帘。(5)搞好舍内卫生,防止寄生虫病和大肠杆菌病的发生。3、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避免饲料单一,保证全价营养,要严格按营养标准添加,以满足鸡只营养需要。钙磷比例要适当,幼雏为:1;中雏为:1;产蛋鸡为:1。治疗鸡一旦发生啄食癖,应弄清发病原因,再解除病因并对症治疗。1、发生互啄时,可在饲料中加入石膏粉,每只鸡每天3克,连用15天,或在饲料中添加%-1%的硫酸钠。2、对啄伤的部位,可涂抹紫药水,但不可涂抹红药水。啄肛严重时,所有鸡的肛门用黑墨水涂成黑色可以起到防治作用。
本文档为【海兰褐蛋鸡饲养管理手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霞光万丈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4KB
软件:Word
页数:17
分类:
上传时间:2023-02-20
浏览量: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