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妙境长老[谈静坐]

妙境长老[谈静坐]

举报
开通vip

妙境长老[谈静坐]各位居士!静坐,我们佛教徒都应该学习的。近多少年来,似乎是有兴趣的人比较多,但是真实有成就的人可能不是很多。能够保持静坐的兴趣、天天静坐,也就很好了。 静坐,在经论里面其实就是「禅」,禅有深有浅,我们初学的人当然是由浅而深的。我们今天集会的各位居士,我相信有的人已经静坐很久了,已经有很多的经验;也有的人可能没有经验。我现在和各位讲解禅、讲解静坐,还是从头开始。 我先简单地说静坐的好处。静坐的好处,在佛法的立场来说,是能得圣道、能够转凡成圣、能成为阿罗汉、能得无上菩提,或者说是能得神通。若是静坐能得到禅定,从禅定之中...

妙境长老[谈静坐]
各位居士!静坐,我们佛教徒都应该学习的。近多少年来,似乎是有兴趣的人比较多,但是真实有成就的人可能不是很多。能够保持静坐的兴趣、天天静坐,也就很好了。 静坐,在经论里面其实就是「禅」,禅有深有浅,我们初学的人当然是由浅而深的。我们今天集会的各位居士,我相信有的人已经静坐很久了,已经有很多的经验;也有的人可能没有经验。我现在和各位讲解禅、讲解静坐,还是从头开始。 我先简单地说静坐的好处。静坐的好处,在佛法的立场来说,是能得圣道、能够转凡成圣、能成为阿罗汉、能得无上菩提,或者说是能得神通。若是静坐能得到禅定,从禅定之中再修习神通的方法,就可以得到神通了。若是不静坐、没有禅的功夫,是不会有神通的。假使有神通,就是所谓报得的神通;报得的神通是很小的,有的时候也靠不住。由禅定者的神通,不一定靠的住,但是灵的、准确的比较多一点。静坐能得禅、能得神通,容易成就智慧——所谓般若波罗蜜,这是在佛教的立场,说禅定得到的一些功德。 其次,就是一般性的功德,就是对身体的健康有帮助,能减少病痛,不能说没有病痛,不能那么说。舍利弗尊者是佛的大弟子,智慧第一的弟子,也是有神通的,但是他也有病痛;阿那律尊者也是大阿罗汉,他也有病痛,我们从《阿含经》上看,有这个记录的。所以坐禅的人只能说减少病痛,不能说没有病痛。静坐,如果你的方法没有错误,你能够有恒心,是能减少病痛,能够帮助身体健康,也能够强壮人的神经,能够使令神经健康;神经健康,办事能力也就强一点,犯的错误就可能会减少,也有这种好处。或者有什么样的病痛,长期地静坐也可能会好。这是一般性的好处。 其次,有的时候有什么难题不能解决,你若静坐一个钟头,喔!那个问题就解决了,他从静坐之中就会想出来办法。所以知道静坐能帮助开智慧、解决问题,但是这都是一般性的。静坐的好处姑且就说这么多。 其次,我们说静坐的方法。静坐的方法,一共是有两种:一个是止、一个是观,有这两种方法。可是一般人静坐的时候,多数是用止、而不用观,不应该这样。因为要用观的时候,能够帮助止有进步;静坐的时候用观,能帮助止有进步。如果不用观,一味地用止,就是进步比较慢。用止而又用观,止也能帮助观有进步,它们两个是互相增上、互相有帮助的。但是有的人,有的时候用止的方法静坐的时候,感觉到身体很舒服;虽然没得轻安乐、没得禅定,但是身体很舒服,他就不想变动、不想用观。但这一不用观,实在就是所谓这个第六意识太懒了,那么就缺少了一种功德。缺少观是不对的。 这两种方法,我先说止,止的方法。止的方法,主要是说自己的内心,使令它不要有杂念,叫它明静而住,止的目的就是明静而住。「明静而住」这话怎么讲呢?我们不睡觉的时候,心里面是明了的,能见能闻,见、闻、嗅、尝、觉、知,能听见声音、能看见一切形相、会分别观察,所以是明了;但是心里面不寂静、东想西想,天下古今的事情没有不思惟的,它是动乱、不寂静,就是明而不静。我们不睡觉的时候,我们的心理的状况是明而不静。睡着觉的时候、不做梦的话,就是什么也不知道了,就是不明,心里面不明;但是可也没有妄想,就是静而不明。睡着觉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静而不明;不睡觉的时候是明而不静。现在用止的方法静坐的时候,叫这个心、使令我们这个心明而静、静而明。它是明了而又寂静、寂静而又明了。那么这个时候,止的现象你是成就了,你是成就了止的现象了。 静坐的时候,心里面打妄想,就是明而不静。静坐的时候打瞌睡,就是静而不明。就是也不要打妄想、也不要有杂念、也不要打瞌睡,心里面明静而住。要要求自己成就这样的境界,这个止就开始有一点意味了。 但是我们久远以来,我们内心不是睡觉打瞌睡,就是有杂念,现在叫它、规定它要明而静,要什么方法才能够达到这个境界?这个方法也有多少种。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的方法,就是数息,数息是一个方法。可以说三个方法:「数」、「随」、「止」这三个方法。 这三个方法,第一个我们先说「数」。这个数,就是计数。计什么数呢?由我们身体上面这个呼吸,从这个地方来计数。这个息呼出去,然后又吸进来,一呼一吸,一呼一吸之间有些事情。这个息由脐至鼻是呼出去,由鼻至脐是吸进来。呼出去以后,没有立刻地吸进来,这里面有一个息(休息的息),这叫做「出息」。出息以后,息又吸进来,由鼻至脐,吸进来,没有立刻地呼出去,又有一个息(当然不是长,时间短),这叫做「入息」。所以有出息、又有入息,有两个息。这个一呼一吸、一吸一呼,有两个息。 这两个息有长有短的不同。小孩子他的入息长,由外面这个风、这个气吸进来以后这个息,小孩子的入息长。老年人年纪大了,呼出去以后这个息长。年纪大的和小孩子是相反的。壮年人是相等的,出息入息是相等的。 现在这个数,用数的方法来停止自己的杂念,就是来注意息的长短、息的出入。所以,一坐下来的时候,自己立刻地念两句话:「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长、知息短」。你一坐下来,立刻地要这样子念:「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长、知息短」,你立刻要念这两句话。就是息在出的时候你要知道、息在入的时候也要知道,息或者长、或者短,你也要知道。就是息的出、入、长、短,你的心要注意这件事,其他的一切事情都放下、不要管,停止一切杂念,专一地注意息的出、入、长、短,那么这时候就能够明静而住了。 但是现在说数,不止于此。就是数这个息,息一出一入的时候,你要计数,数它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数这个数。数数的方法,天台智者大师他告诉我们,你要数出就不要数入。数出息、就不要数入息,数入息、就不要数出息。假设数出息,息呼出去的时候你数一、再呼出去的时候数二、再呼出去的时候数三,就这样子四五六七八九十这样数。入就不要管它,入息的时候你只是知,但是不要数,不要计数。这是一个数法。 《瑜伽师地论》上说,也可以数出息、也可以数入息,那么就是数得多一点,你一直地数,就数得快一点,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直数。你若单数入息、不数出息,计数的时候,一二三四五就慢一点。那么随你试验自己怎么样做合适,你就怎么样做。 数这个数的时候,有顺数、有逆数的不同。由一二三四五六这样数,这是顺数。逆数,一开始就数十,九八七六这样数,数到一;然后再数十九八七这样数,这叫逆数。你也可以训练你自己、考验你自己,怎么样数合适,你就怎么样数。 人的情形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数出可以、数入不可以;数入可以、数出不可以,人是不一样的。你也可以看一看自己怎么样做合适,就怎么样做。 数的时候有的时候会错乱,数一然后应该数二,没有数二,数三去了;应该数四到五,数到二一去了,就是会错乱。错乱的时候就不算,就是不要它,重新开头数。这样子数的时候把自己的心系在这件事上面,它就没有其他的杂念了,就能够明静而住,这是一个方法。 这个方法有的人就是感觉不错,可以这样做,感觉很容易;但是有的人不行,他一数起来数的时候,这个身体就紧张、就喘起来了,那么就不能数了,也就不能静坐了,反倒感觉到很辛苦,也有这个情形。若是数不合适,怎么办呢?「随」。数、随、止,就用第二个方法,随。 「随」是怎么样做法呢?随是随逐的意思,我随着你,你向东去,我随你向东去;你向西去,我随着你向西去。随逐你。这个随逐这个方法,在《俱舍论》上说的办法,我们的这个息,「入息」,外面的风由鼻至脐,这叫入息。你心里面就随着它,这个息从鼻入到喉(咽喉),从咽喉入到心(胸部),由胸部到脐;你注意,你也就随着它这样子,由鼻至咽喉,由咽喉至胸部,然后到脐,到这个脐轮这里。「出息」的时候,由脐到胸部,由胸部到咽喉,由咽喉到鼻;你的心也就随着它这样子。但是《俱舍论》上说,如果你的功夫渐渐地深了,入息由鼻至脐也能达到脚趾头这里来,这个息能到脚趾头。你这个心都能随逐它,也到脚趾头。这就叫做「随息」。 但是,《清净道论》——就是觉音论师写的《清净道论》,他那上面反对这个方法,他反对这样做。他说:如果你这样做,你心里面会乱,会烦躁起来,心反倒不安了,所以不能这样子随的。那么应该怎么做法呢?他提出来两个办法。 我看《大品般若经》上说到数息观的地方,就有这个「触」字。《大智度论》是解释《大品般若经》的,它没有解释触是什么意思。《大品般若经》上经文有这个「触字」,《大智度论》没有解释,我读到那里有这个触字,怎么解释呢?看看《大智度论》没有,不知道触字怎么解释。后来人的注解也是没有办法解释,不知道这个触是怎么解释。 现在这个《清净道论》是最近一个叶军居士,是太虚大师派到锡兰留学的一个学生,他翻译出来,他解释这个「触」字。就是数息观里面他解释这个触字了,那么就把《智度论》没有解释这个补上了。我看《清净道论》这一段文,第一次、我看第一遍,我没有看明白,这个「触」字是什么意思还没有看懂;我又看第二遍、第三遍,我自己认为我是懂了。这个「触」字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息,「入息」是由外面这个风先触到鼻孔,先触到鼻孔然后入到脐。「出息」也是由脐到鼻这里出来,他的意思就是这个「触」处。鼻为触处,为息的触处。「随」就是「触」的意思,息的一出一入都是触到鼻。你用数的办法、计数的办法,或者不合适,或者你修习一个时期以后不愿意数了,你就注意鼻端,注意这个鼻,这就叫做「随」、这就叫做「触」、这就叫做「安住」。「安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心住在这里,不要有其他的杂念。你不要随这个息由鼻至脐、由脐至鼻,这样子不安定;你心里忽上忽下的,不要这样子。你就是注意鼻端,虽然知道息是由鼻至脐、由脐至鼻,但是你不要管那个事,你就注意鼻。这就叫做「触」、这就叫做「安住」、这就叫做「随」,他是这么解释。注意鼻端,这个事也是不错,这个方法倒是很简单。数的方法修习一个时期以后你不愿意数了,就可以注意鼻端,这就叫做「随」,他这么解释。 (数、随、止)第三个方法是「止」。若按智者大师的意思,这个「止」叫做「制心止」,就是也不数、也不随,不要管息的出入,不要管它了,你就注意自己的内心,叫它明静而住。它若一起妄念,立刻地制止它、不要动,智者大师这样解释止。 可是在《清净道论》上,「随」里面有个「安住」,「安住」就是「止」的意思了;那么下面那个「止」怎么讲呢?《清净道论》佛音论师的解释,这个「止」不是那样意思,是你修「数」和「随」已经成就了,你得到未到地定了、你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了,这时候叫做「止」。他这样解释。 但是这个地方有一件事,在《清净道论》上说的话,是我前所未闻的一件事。在智者大师关于说禅的文、和《瑜伽师地论》上说禅的文,都没有见到,在《清净道论》上说出来一件事,他说什么呢?他说:你用「数」的方法、你用「触」和「安住」的方法,这样子去修习的时候,你长时期地这样修行的时候,使令你的身心起了变化,怎么变化呢?我们平常的人,身体健康、四大调和的人,我们感觉身体很调适、也很正常,不感觉有什么不对,不是说身体快乐,不能说有什么快乐,但是也不感觉有什么不对,就是正常。但是你若是经过一个时期的修行,你就会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看法了。什么呢?感觉到自己有的时候这个息是很粗的,这个呼吸,一呼一吸是很粗;但是一静坐下来以后,比较相应一点,息就微细了,就有这个变化。这个变化是凡静坐的人、长期静坐的人,多数会有这个感觉。但是你若继续静坐的话,又有第三种不同,就是由微细的这个息,又极微细下去了;再进一步就没有息了! 没有息这个时候,如果对于静坐的知识不够的人,就会所谓错认消息了。有什么错认消息呢?我们知道人要死了才没有息,那么静坐,坐、坐、坐,没有息了,我死了吗?也不是,也没有死啊!这是一个地方。 第二,是得到第四禅的时候,(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到第四禅的时候才没有息,初禅、二禅、三禅的人都还是有出入息,不过微细就是了,但是第四禅就是没有息了,没有出入的气息。现在这个人静坐的时候,感觉到心里面也很明静而住,没有息了,「哦!我得到第四禅了!」人家说:「你修行怎么样?」「我得第四禅了!我得阿罗汉了!」真是胡说八道,那里是那么回事!所以,不是,就是还是有息,不过是心粗,自己不觉知就是了。 不觉知,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你不要放腿子下坐,不要出去跑,你还继续坐在这里,注意自己的鼻端。但是他还说出一样事,他说:若是鼻子短的人,注意上唇;若是鼻子长的,注意鼻端。不过这是一些有修行的人说的话,他认为有这种分别。我们没有到那个境界,我们说这个事奇怪吧?为什么会这样子呢?他认为是有这个分别。你这样注意的时候,慢慢息就来了,就有出入息。这时候你若愿意继续坐,就可以继续坐;不愿意继续坐,就可以慢慢地放腿子,就可以经行了。这里面包含了用功修行有的时候有一些问题,应该要注意,不要错认消息。 数、随、止,我们或者用数的方法,或者是用随的方法,或者是用止的方法。智者大师说这个制心止,在《清净道论》上是没看见,他没有说制心止。制心止这个方法,如果你多少用这个数、随的方法锻炼过一个时期,然后你用制心止,感觉到很妙,也是感觉很好的。制心止的那个方法,就好像是自己把自己放在客人的位子上面,反来看自己:「我看你打什么妄想!」自己看自己的心有什么杂念,老是这样看,是这么一个态度。数、随,还都是注意息,用这个方法间接地使令心明静而住。若是制心止,就不是间接,直接地使令心明静而住,这是这样的方法。 再其次,我把《清净道论》上还有一个解释触、安住的方法,他有一个譬喻,我把这个譬喻说出来,也很有意思。他说是:一个瘸腿的人(跛子),他和他的太太去玩秋千。秋千我是没有玩过,但是看见过。他太太坐在秋千上,他先生坐在柱这个地方。他的先生把秋千这么一动,秋千就是动起来,这样一高、一低这么样来回地动。他这个先生坐在柱这个地方,秋千过那边去的时候他不要看,荡到那边去也不要看,就看中间这个地方。从这儿经过,一经过,注意这一部分,这一边也不管、那边也不管,但是他也知道,就注意这一部分。这譬喻什么呢?譬喻息是一出一入。一出一入它是入到脐也好,入到脚趾也好,都不要管;它从鼻出去,多少尺、多少远也不管,就单独注意这个鼻端,这样譬喻这件事。用这个譬喻来形容注意鼻端这件事,我感觉也更能够明白一点,也不错。 用这样方法来调心,使令它明静而住。我们这样子是用数、随、止这三个方法来调心,叫它明静而住。叫它明静而住这个事情,当然也要其他的条件配合,就是你吃饱饭的时候不要坐;我感觉到饿的时候反倒是好!饿的时候静坐很好,但是精神最好的那个时候静坐也是最好!也要配合着。你若吃完饭的时候静坐容易打瞌睡;做事情做完了、很疲倦的时候,静坐也不行,也没有味道。就是精神好的时候,静坐是不错的、是有味道。 我们还是把「六妙门」讲完,我们再讲其他的。数、随、止这三个方法,我们这样子修行的时候,如果你达到了一个程度,心里面没有其他的杂念了,也不打瞌睡,心里面能够继续不断地、相续不断地明静而住,心里面能到这个境界了。譬如假设你静坐一个钟头的话,这六十分钟有五十九分钟都是明静而住,假设能有这个程度的话,这个程度我认为就很不得了,很可以了。如果说是你一坐能够两个小时,两小时能够明静而住,没有其他的杂念;或者就是两小时之内,一百二十分钟之中,只有一点妄念、一点杂念,一起来就灭掉了,也是不得了,能有这个境界就不得了。 到了这个境界的时候,应该怎么样用功呢?数、随、止,就是应该「观」了,应该用观的方法来修行。「观」,怎么样观呢?观者想也,就是思想、就是思惟。心里面明静而住的时候,假设你能够寂静住一刻钟,这时候你就观。怎么样观呢? 观,一共有这三种观:第一叫「慧行观」:就像《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那就是慧行观,观诸法实相,这是一种观。第二种观是「得解观」:就是假想观,不是真实的;不是真实的,假想它这样子,这叫做得解观。一般说的修不净观,不净观虽然是不净,但是现在还没有出现那个境界,只是心里面那样想;那样想,它也就会有作用,那叫做得解观。第三种叫做「实观」:就是这件事,它是怎么回事,你就怎么样观,这叫做实观。慧行观就是理观,实观就是事观。有这三种观。 数、随、止这三个方法学习得好了一点的时候,就应该用观,用观怎么样用法呢?你用那一个观?随自意,你愿意修都可以,你愿意学慧行观也可以、得解观也可以、修实观也可以,随自己意。 像《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你修这个几种观也可以。修如梦观,如梦、如幻、如影、如泡,你这样观也是可以。观察这一切的境界,就像梦里的境界一样,醒了梦的时候,「喔,不是那么回事,都是假的。」我们现在不是作梦,这种境界和梦的境界一样,都是虚妄不真实的。若是依照佛法能觉悟了,这些都是空的。你在明静而住的境界里面,这样子去思惟,这就叫做观。 或者是另外一种观也是可以,像《法句经》上有另外一种观法:「观此粉饰身,疮伤一堆骨,疾病多思惟,绝非常存者。」你把这四句话背起来,你在静坐的时候就思惟这四句偈的义,那么也叫观。 「观此粉饰身,疮伤一堆骨,疾病多思惟,绝非常存者」:思惟我这个粉饰的身体,我把它装饰装饰,「粉饰身」。粉饰、庄严、装饰了以后的这个身体,究竟是什么样的面目呢?「疮伤一堆骨」,我这个眼睛、耳朵、鼻子、嘴,就像生了疮似的,或者受到了伤害以后,流脓、流血,就是一堆骨头一节一节地连起来;观察这个身体就是疮伤一堆骨。「疾病多思惟,绝非常存者」:这个身体常常会有病,或者大病、或者小病;大病偶然地会有、小病是不断的。「疾病多思惟」:这妄想多得很,忽然间想到这里、忽然间想到那里。「绝非常存者」:决定不会永久存在的,就会要死的;就是有病、也会有老、有死,老病死。「疮伤一堆骨」就是不净,就是不净观;「疾病多思惟,绝非常存者」就是老病死了,思惟这个身体是这样子。 我们出家人应该多修不净观,多修不净观来调伏自己。在家居士可能还修不上来,或者有人愿意修也是不错的。因为我们人很多的烦恼,都是因为这个身体引发出来的,若是能够在这上不引起一切的烦恼,心也就容易平静下来,无论有什么样的变化,心里面能够平静。我有的时候看报纸,有的时候听人家传说,这个人因为境界上的变化,心里面的波动太大了,受不了,就会发生一些变动的事情。假设有多少佛法的不净观,有这种知识,或者有多少这样的训练,那么就没有事了。就是有什么事情,心里面没有什么事,也不用请律师了,不是很好吗!所以这种观还是非常值得,还是应该修习,应该修行是对的。 或者是修无我观。「我」是永久也不坏、是常存不坏、常住不坏的;在这个色受想行识的生命体里面,有一个灵明不灭的「我」在里边。像《金刚经》上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你观察这色受想行识都是败坏的、都是不净,没有常存不变的我。 我们不修止,我们只是散乱的,或者是听人讲、或者从书本上读到,心里面这样思惟,「喔!没有我!」这样思惟。这样思惟力量很小,没有什么大的力量,若是你心里面有了「数、随、止」的功夫,你在寂静的心里面去思惟,它就有力量了,它就不同了。若是说我们从书本上,说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书本上看了一遍,想:喔!是那样子。但是若在事实上有人骂我一下子、毁辱我一下子,「你怎么可以毁辱我!」当然就是忿怒了。若是你在寂静、有多少禅的力量的心里面这样思惟,「我不可得,无我相的」,思惟两句话。然后遇见这些世俗的境界的时候,它就不同了,心里面的感受就不一样。同样是思惟无我,但是就不同了。原因就是在禅定里面去思惟无我,是有力量的。佛法为什么也要重视禅呢?就在这里,它能帮助你的智慧断烦恼,所以应该要静坐,它是有力量的。 而且刚才说神通,在我们这个世界上,若说某人有神通,他还不一定有神通,就是疑惑:他可能有神通吧!这心情就不同,对这个人的想法就不同了。这就看出来有了神通的人度化众生,是有能力度化众生的。当然度化众生不但是神通,也要有般若波罗蜜。光是有神通,就是外道的人也会得禅定、也会得神通,但是他不能度众生,不能的。这当然是站在佛法的立场上这么说;站在外道的立场:「你不能度众生,我能度众生!」他可以这样讲。在佛法的立场来说,唯有佛法才能够度众生登彼岸、到涅槃那儿去,所以要有般若波罗蜜,然后还要有神通。如果没有神通,光是般若波罗蜜,你怎么度众生?所以有神通能度众生。那么,神通从那儿来呢?还是要有禅定。所以佛法为了自己得般若波罗蜜、为了能够弘扬佛法度众生,禅是要修习的!不习禅就是差了一点。 这是说我们要这样子修习禅。数、随、止、观,修这个观。我们出家人修不净观;在家人或者不需要不净观,我认为也需要,也可以修一点不净观;那么人与人之间少烦恼,烦恼会减少一点,也容易得解脱,所以修不净观也好。也可以修这无常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修这个如泡,泡也就有无常的意思,也可以修无常观。 刚才我说,你数、随、止修得有了功夫了,然后就修观,这是从一个大的方向来说的次第。但是我的想法,我们初开始静坐的人就应该修观!就是你坐下来的时候,先修止,止了一会儿你就修观。观就是短短的思惟,预先把要修观的资料准备好,然后静坐的时候就思惟。思惟短短以后,然后再止。止了一会儿再修观,这样子做。这样做,它就容易有进步。 如果你不修观、单修止,身体健康的人也比较好;但是若不是一天就坐半小时、或者就坐一小时,你还是两方面都修好。如果你的精神消耗在其他的时间太多,静坐的时候容易打瞌睡;你若没有观,更容易打瞌睡。所以要修观,思惟能破除昏沈。所以应该修止、也应该修观。进步到一个程度以后,你再修观,力量是更大了。 所以,数、随、止、观,这个观这个时候观我不可得,修我空观;观一切法空也可以;或者修不净观,这样观。 「还」,这个「还」字怎么讲法呢?这个还字是回来。怎么叫做「还」呢?在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翻个「还」;但是玄奘法师翻译的《大毗婆沙论》上,他翻个「转」。鸠摩罗什法师翻个「还」。智者大师解释这个「还」,就是反本还源的意思。反本还源,智者大师怎么讲呢?我们修不净观、或是观一切法空也好、修无常观也好,这样子观了一个时期以后,应该修还。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反本还源。观,就是在根本的地方去注意一下。怎么样注意呢?我们修观,这观从什么地方来的呢?是从心来的,心是观之源。所以,还源就是从这里修观了以后,再转过来,观心不可得、觅心了不可得,这就叫做还,智者大师这么样解释。 「觅心了不可得」这句话,在佛教里边倒是很有名的一句话。就是禅宗的二祖……,禅宗后来写禅宗历史的人说,禅宗二祖他要去亲近达摩禅师、向他学习佛法。好像说达摩禅师的意思:「你要什么来供养?」他就是断一个臂来供养达摩禅师。那么这时候二祖慧可禅师说:「我心不安!」断了臂,这心不安。达摩禅师问他,他说:「心不安!」说是:「将心来与汝安!」你把心拿来,我给你安。二祖说:「觅心了不可得!」达摩禅师说:「与汝安心竟!」有这么一段故事。 这一段故事,我认为完全是虚妄!这个理论是真实的,这段故事是假的。你看这道宣律师写的慧可禅师的传上,根本没有那回事,没有他断臂来供养达摩禅师。但是断臂是有,臂是断了,臂怎么是断了呢?慧可禅师到山林里面去修头陀行,这个人是了不得的人!修头陀行那个时期,有贼把他的臂断了。贼把他的臂断了,不是他自己断臂供养达摩禅师,没有这回事情。「将心来与汝安」这句话也就靠不住了,不过「觅心了不可得」这句话是对的,《大品般若经》、《大般若经》上是有这个话。「照见五蕴皆空」,色受想行识这个识若是空了,就觅心了不可得,这是佛语、这是法语,这是一个修行的法门。 这个「觅心了不可得」,我简单说,你心怎么样不可得?怎么叫不可得?《金刚经》上说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怎么不可得呢?若是在静坐的时候这样思惟,这是一个很殊胜的修行。「觅心了不可得」,我们这个心是怎么样有的?我们有的时候有贪心、有瞋心,贪心就生出来,有时候忿怒、瞋心就起来了,或者其他的种种心会生起来,怎么生起来的?不要离开事实,从事实上来看自己的心怎么样变动?先应该这样子。贪心生起来,它应该有个所贪的境界引发,一定先有这个条件。说这个汽车蛮好,这汽车很漂亮,我就生出欢喜心爱这个车,有的时候要洗一洗、要打理打理,有一个贪心。就是要有一个可爱的境界作引发,有引发性,先要有这个条件。然后再由眼睛先看见了这个境界,由眼睛看见了,就是由眼识引发意识,叫意识生起来。生起来的时候,先有一个什么条件呢?要有一个不如理作意。不如理作意怎么讲呢?就是不合理的思惟。怎么叫合理的思惟呢?这一切的境界我们用肉眼来看,这个地方也不错,这个砖也很密似的,很好。如果你用天眼看这个砖是什么样子?若是用天眼来看这个砖,就是一个洞、一个洞的了,就不是这样密质的。看这个车,不像肉眼看的那个样子。我们用肉眼来看这个人是这样子,若用天眼看这个人那就不是这样子了。 所以用我们这个肉眼、用凡夫的执着心看,「嗯!这个很可爱!」生了贪心。如果你用天眼、用慧眼、用佛眼来看,就没有那么回事情嘛!所以用佛菩萨的立场来看,凡夫这个心和一切境界一接触的时候,先有个不如理作意,所以就生出了贪心、生出了瞋心、生出了疑惑心、生出高慢心,各式各样的烦恼都出来了。如果你有佛菩萨的智慧,这些都是假的、都是空的,心就不动了,心就无分别了,没有事了,就是圣人了。所以要有一个可爱的境界,然后还有不如理作意,这两个条件;还要第三个条件,要有烦恼的种子。 我们现在虽然有贪心,贪心有时候不活动;我们虽然有瞋心,瞋心有时候也不活动,我们心里还是很平静,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看上去这个人还可以做朋友。你若对他不对了,哦,眼神就立起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他心里面有烦恼种子,凡夫是这样子。这个心——阿赖耶识里边,贪心种子、瞋心种子、各式各样的烦恼的种子在那里。不如理作意一活动了,种子就出来了,这时候贪烦恼、瞋烦恼、各式各样烦恼才出来的。说我虽然是凡夫,但是我若看见境界的时候,我有如理作意:这是假的、是空的、是如梦;喔!这个烦恼种子就不动。是,他是凡夫,但是他有的时候他这个如理作意若现起来,烦恼就可以不动。所以你不能说:「你是凡夫!」不一定!烦恼也可能不动的。如果这个人懈怠,他这个如理作意不动,不如理作意出来了,那么烦恼就会出来。 所以,凡夫这个心不能够独立地行动,他要出来活动的时候,一定有一个伴。什么是伴呢?贪、瞋、痴是它的伴,或者有的时候也会有好心,好心也会作伴,是同时地活动。所以,有可爱境界的引发,有不如理作意的引发,还要有烦恼种子,烦恼才会出来,这心才能活动的。如果没有这些境界的时候,心就不活动。你没有这样的因缘,就不会有这样的贪心活动;没有这样的条件,你的瞋心也不会活动。都是要有因缘,「诸法因缘生」,没有因缘、没有这回事。 现在说是「觅心了不可得」,从什么立场来说呢?就是所谓自性不可得。什么叫做自性呢?就是不是由因缘的引发,它自己就是这样的,那叫做自性。不用有因缘,这件事就是这样的,那么它叫有自性。就是不需要有建筑公司的工人来作工,自然地有一个房子,那么这房子就叫做有自性了。说是这一个人也不需要有父亲、也不需要有母亲、也不需要有业力,不需要因缘,自然的就是有一个人,那么就叫做有自性。所以,也不需要有可爱的境界、也不需要有烦恼种子、也不需要有不如理作意,不需要这些条件,自然地有一个贪心,这个贪心就叫做有自性。 我们从这样的条件的有无去观察这一念心的时候,这一念心都是要由因缘才能有;没有因缘的时候,就没有这一念心,所以就是无自性了。所以,观察这个观的心,观察一念的贪心、一念的瞋心、各式各样的心,都是无自性的。在无自性上那一方面看,贪心不可得、瞋心不可得、色不可得、受想行识不可得,就是「照见五蕴皆空」了。我们这个生命体也是因缘有的、它也是自性空的,所以是无我、无我所。那么你在静下来的时候能这样观察,观察我不可得、观察法不可得、观心不可得,你可以这样修行。 这是数、随、止、观、还,这个「还」字,智者大师的意思,反本还源,观心不可得。但是在《大毗婆沙论》上讲、在《清净道论》上看,「还」字还有另外的意思,这个「转」或者是「还」有另外的意思。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数、随、止、观,你这样修行的时候,你本身起变化了,就是进步了,进步什么呢?就是原来我们是一个很散乱的境界,现在进了一步。这都是经论上现成的话,就是由散乱的境界得定了。这个定有几种分别,有欲界定、有未到地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有这么多的分别。这时候就可能得欲界定了,由欲界定再继续修行,得未到地定了,再进一步得初禅了,这就叫做「转」。就是一个阶级、一个阶级地向前进步,这叫做「转」。不过,若用「还」字来讲就不容易有这样意思。《大毗婆沙论》上是「转」,这个转字就可以是位次,一个阶级、一个阶级地向前进,这有转的意思,可以这样讲也是可以。 我简单说一说「欲界定」的境界。欲界定的境界,当然你要静坐的时候,心里面没有一切杂念,明静而住,你能长时期精进修行,渐渐、渐渐地修,就有不同的感觉。有什么感觉?感觉这个身体有若无的样子,感觉是有这个身体、但是又好像没有,有若无的样子,如云如影。在太阳下面我们看见一个影,这个影、是有个影,但这个影子没有真实性,没有实质。说是有这个身体,这身体好像无障碍的样子。如云,像这个云,若在地面上就是雾,这雾里也是无障碍的;但是它是有,有又好像没有。而这个时候心里面明静而住,感觉到身体是有若无的样子,如云如影似的,这就叫做欲界定。你能够明静不动,感觉到很轻快,还没有轻安乐。由这个境界,你还继续这样修、继续这样静坐,忽然间有一天,是夜间,喔!身体没有了!你坐的座位没有、这个房子也没有了,都空了,到这个境界。这个是什么呢?这是未到地定。 未到地定的时候,这个身体没有了。我们没有静坐的时候,心里面也是想这个、想那个。但是一静坐静下来的时候,你先是由欲界定而到未到地定,到未到地定的时候这身体就空了。这个空就是虚空的空,就是身体也没有了、座位也没有了、房子也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感觉到没有这个身体了。但是这个时候,感觉到身体有快乐。我们没得到未到地定的人,忽然间得到未到地定了,感觉到这快乐是很殊胜,是不得了,心里面也是欢喜。这是两个,欢喜和快乐,这是两个心理。得到了未到地定了心里欢喜,而未到地定里又有特别的快乐,有这个感觉。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里面说这件事,发心用功修行,但是不愿意读书,也不愿意听人家讲经、讲佛法,就自己愿意静坐,「你嘴巴皮没有用,我坐这儿修行好!」但是修行到这个境界,「喔!我得无生法忍了!一切法都空了。」实在这是错了,这只是未到地定的境界,那里是无生法忍! 这未到地定得到是得到了,但是这烦恼是轻微了,还是有烦恼。所谓有烦恼就是欲界的烦恼,我们当前人的境界,这些欲爱还是有,但是轻微了。得到未到地定以后,你继续地努力去静坐、精进静坐,就很容易地得初禅了。得了初禅是什么样境界呢?得了未到地定,这身体是空了,犹如虚空,没有这个身体了。但是你长期坐、坐,忽然间又从没有的境界里面又出现了、又出来了,这个身体又出来了。这个身体有、是有了,但是也是如云如影的那样子,不像我们没有静坐功夫的人,这一大块有两百磅重,不是那样子,它是如云如影的。他就是出定了,走路的时候他这个身体很轻,但是有时候也会有病,轻归轻,也会有病的;有病了的时候起不来,还要别人抬,还会这样子。你看《阿含经》里面,说到舍利弗有病了,有病的时候自己起不来,用身力起不来(用神通还能起来的)。佛说法,他要来听法,自己起不来,他徒弟把他抬去,有这个记录。等到听佛说法说完了,病好了。阿罗汉有这种境界。 那个未到地定身体是空了,你继续地修行,很容易得初禅。由未到地定得初禅很容易,但是未到地定不容易得,未到地定不是容易得。《菩提道次第略论》宗喀巴大师解释奢摩他最后那一段文说:「现在的人,不要说得初禅,得到未到地定的人都很少了,何况是得初禅!」但是最近几年传说,有人得四禅八定,我不知道是真的、假的,不知道。 得了初禅的时候,在未到地定是身体没有了,那么从没有、又有了,又是如云如影这样子,这个时候这个轻安乐是更殊胜!比未到地定还要殊胜;这叫做三昧乐。这个三昧乐,世间上的欲乐是不能比的!欲乐,我们没有三昧乐的人爱着欲乐,但是得了三昧乐就是不高兴欲乐了。像转轮圣王到贫民区看那个境界,他能生欢喜心吧?不会的嘛!得了三昧乐的人不欢喜欲乐。 得了初禅,就是他定的境界坚固了、不容易破坏。未到地定这个定是难得,但是还容易破坏的;得了初禅的时候,虽然是很坚固,但是你常常要入定,常常要入定才可以。如果你有重病,或者有什么特别多的事情,不能常入定了,这个定会失掉,还会失掉。不过,虽然失掉,但是他若再努力地去学习,还能再回来。得到了初禅,然后再继续修行,也要长时期地训练一个时期,然后再修二禅、三禅、四禅,得到第四禅的时候是最好。世间上的禅定以第四禅最有力量。得到第四禅,然后你修无我观,很容易就成为圣人、得无生法忍,不是很难的事情。得初禅也可以,修无我观也可以得无生法忍,也不是太难。 这是我现在讲两个意思:一个是讲修止、修观的方法;第二个意思,修禅定深浅的次第。另外,我再说一点:静坐,先要把座位预备好。你们没有静坐经验的人,这个座位你看看,后面高一点、前面低一点,后面高、前面低。这样子坐,它有一点好处。有什么好处呢?如果平平的、座位是平的,你坐在那里,最初坐在那里,也不感觉什么,但是坐久了这个人就是这样子,挺不起来!你让后面高,自然就容易挺。 再这个单跏趺坐,单跏趺坐是这样子,左脚放在右腿上;双跏趺坐,把右脚放在左腿上。你一下子不能双跏趺坐,先练习单跏趺坐,坐久了、坐熟了,然后再双跏趺坐,就容易一点。 这个座位预备好,你坐上去感觉很舒服,但是空气很重要,空气一定新鲜,要新鲜空气。空气新鲜对身体健康有帮助,身体健康你心力就强一点;心力强,你静坐的时候,你心要不动、就容易不动。如果你身体不健康、心力很软弱,你愿意心里明静而住、它偏不明静,你不能作得主,不容易。所以,这个地方应该是寂静,应该空气新鲜。在没坐之前,应该深呼吸,把肚子、身体里面的浊气都吐出去,吸新鲜的空气。先行一行、先经行,最少经行它五分钟,经行它十分钟都好。经行,有的像我们自然的这样走法,有的是特别慢步走,慢步走也是很好,然后再坐下来。单跏趺坐或双跏趺坐都好,应该端正,端正而坐。 吃饭:静坐时间少也无所谓,若是一天完全是静坐,吃饭不能吃太饱,吃八分饱就好了,不吃饭也还不行。肚子空一点静坐是好,但是你不吃饭没精神也不行,所以还是得要吃饭。 睡眠:应该是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睡眠太多了,静坐反倒打瞌睡。我就有这个经验,原来是愿意少睡,就是打瞌睡,老想要多睡一点;喔!自己要多睡,一多睡反倒更打瞌睡!所以这个事就非要节制。要节制,说容易、做不是那么容易。这是一。 第二样事,静坐之前不要同人讲话。静坐最少半小时以前不要同人讲话,也不要做一些特别劳力、劳心的事情,然后你再静坐的时候容易得定。说话太多,一个劳神,静坐的时候精神也打折扣了;第二,静坐的时候心力弱一点,再不然就是把和他说的话又重说一遍,所以就是要避免这些事情。你看这《禅师语录》上就告诉你:「不要讲话,不会有人说你是哑巴的!」就诃斥他。你一多说话,又打别人闲岔,也打你自己闲岔,所以应该要少说话。静坐调身还不是太难,调心是不容易。 我的意思是讲一小时,现在是过点了,我就讲到此为止。你们各位还有什么需要讨论的,现在可以提出讨论。 静坐的时候,我刚才说了,你立刻地就说:「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长、知息短」,然后就数息。不要我坐这儿一会儿了、隔了一会儿才去休息,不应该!立刻地就要这样做,就注意!注意这件事,就这样做,其他的事情都放下。 但是,如果我们这样做有困难,别人静坐感觉都很好、很有进步,我就是有问题,总是搞不好,怎么办呢?这时候应该忏悔。这时候倒不是光是坐在这里心里边忏悔,不是的;就是所谓像拜大悲忏,诚恳地拜它一个星期大悲忏,然后静坐,应该这样子做。这样做,一方面诚恳拜忏,能有力量,这就是助道,帮助你修行,应该这样做。这是一个方法。 第二,《大悲心陀罗尼经》说了,我们拜大悲忏的时候:「若诸众生……诵持大悲神咒,若不得无量三昧辩才者,我誓不成正觉!」这意思,念大悲咒能帮助我们得三昧、得辩才,所以应该多念大悲咒。念大悲咒能帮助我们静坐、又能灭罪,忏悔可以灭罪,应该这样子。可是若说是静坐一开始的时候,先忏悔,也可以这样做。我也听有的法师有这种经验,坐下来的时候,起初总是有杂念,不能够静下来,那么怎么办呢?先念佛,念阿弥陀佛。念一阵佛,然后再明静而住,会比较好,这也是可以。 再其次,我说到数、随、止、观、还、净,这是注意息。就念佛也可以,不用这些数、随、止、观、还、净,这都不用;坐下来的时候就念佛。舌头不动,念「阿弥陀佛」四个字。不念六个字的佛,不念「南无阿弥陀佛」是六个字,「阿弥陀佛」是四个字;静坐的时候,舌头不动,念四个字。这个念,有几种念法,一种是入息的时候念「阿弥」,出息的时候念「陀佛」,这样念;或者不管它出入息,就是念佛,也可以。静坐的时候,一心不乱地念佛,比散乱心念佛有力量,容易得三昧。当然这是要长时期,不是短时期的事情。 问:师父,静坐的时候身体发热,怎么办?有没有什么关系? 答:身体发热是正常的。因为你静坐的时候,你的腿一盘上,这个血向上来,它就感觉热,这是很正常。所以,你应该衣服稍微减少一些,或者把温度降低一点,就好了。 静坐这件事,在佛教里面是很重要的一种修行。可是有深有浅的不同,中国的佛教,有一个宗派,就是禅宗。禅宗倒不是去讲静坐,可是事实上,也还是静坐。不过,我们现在要讲的,还是从头讲。 静坐这一类的书,在最近十几年来也有很多人写、发表出来,我也有读过的。但是古代的人写的是比较深刻一点。所以,我们现在学习静坐的事情,自己要读这一类的书,近代的、古代的都应该读。读这一类的书,再加上自己天天静坐,时间久了它就会进步,现在不从这里说。 静坐是先要把这个座位准备好,你现在坐的座位,你知道这个座位怎么回事吧?这个座位是后面高一点、前面低一点,这个座应该这样准备。若是平的座位,初开始静坐没有什么要紧,平的也可以、不平也可以,但是坐久了那就有问题了。有什么问题呢?若是平的座位,你坐久了的时候,它就是老是这样子,这个腰挺不起来。挺不起来就不对,人坐着应该是精神一点、端正一点,老是低头、伏下去不好。所以后面一高起来,这个腰就容易挺起来,所以应该是后面高一点。这是一。 其次,这个坐有单跏趺坐、双跏趺坐。这样坐就是单跏趺坐。单跏趺坐,就是右脚放在左腿的下面,这叫单跏趺坐。双跏趺坐就是把右脚翻起来放在左腿的上面。但是,初开始坐的人,双跏趺坐是不容易,是由单跏趺坐熟了,就可以双跏趺,不然的话不容易。也有的人他一开始坐就能双跏趺坐,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子。后来有人说出来一个理由,就是膝盖骨这个地方,它那个伸缩性大一点的人,他双跏趺坐容易。有的人膝盖骨那个地方的伸缩性很少很少的,那单跏趺坐都不容易,双跏趺坐更困难了。初开始静坐的人,连单跏趺坐都困难,你就是自由坐好了,这样子交叉坐也可以。还有日本人想出办法用个凳子,做个高的凳子,做高一点,这样子也是可以;有的人是跪在那里,把这个腿,自己这个臀部坐在那个脚上面,他那样坐。 可是,静坐怎么样坐法这个问题,在佛在世的时候发生了一个问题。就是随佛出家的比丘尼(比丘尼就是女人出家,女人出家受了大戒,就叫比丘尼),比丘尼也是双跏趺坐,在她的生理上有点问题,报告佛了,佛就说:「你们以后只是单跏趺坐,不要双跏趺坐。」所以你们女居士若愿意坐,就是单跏趺坐好了,不必双跏趺坐。 这是预先把座位准备好,坐得要舒服一点;舒服一点,坐在这里心安;心安了,才能够用功。这是座位的问题。 再,这个的地方,应该空气要新鲜一点,空气不好的地方不要静坐,不要在那里坐。再其次,要静坐之前,到空气好的地方深呼吸,深呼吸最少三次。三次呼吸以后,你在你静坐的地方或者附近经行,就是行来行去。 经行有几个方式:一个是走直线的,向后转,这样走来走去;或者是走圆形的、方形都可以,这是一样。其次,经行的速度,你就像平常这样走路这样走法也可以。但是我们中国汉人佛教,禅堂里面经行的方式,初开始是自然地这样子一步一步走,走走地就快,不是跑。不过禅堂里面有的时候叫「跑香」,是用这跑字,但是他并不是跑,是走得快,走得快就是了。走快的时候,做维那的人,到了钟点的时候,(他有一个香板)他一打这个香板,那叫「打站板」,打这个站板的时候,忽然间大家都停下来。禅堂里面他们的经行是这样子。 另外,南传佛教的经行方法和我们中国的禅宗的经行不一样。它的经行方法是慢步走,走得非常慢。你们有随喜过南传比丘坐禅的,有人随喜过吧?参加过没有?他们南传比丘经行,是怎么样呢?先立在那里,站在那里,先要心静下来;心静下来注意这两个脚,注意这个时候,右脚脚后跟先起,起的时候你心里面说「起」,这个脚跟慢慢地起,然后脚尖起来;你心里面说「进」,这个脚就向前进,慢慢地进;你心里面说「落」,这个脚后跟先落下来,然后脚尖落下来。然后左脚,你心里面说「起」,然后脚跟起来;起来的时候「进」,脚慢慢地向前进;「落」,左脚又落下来。然后还是这样子,先是心下命令、而后有行动,不可以没有通过下命令就行动的。而这往前进的时候也是非常慢的,这样子经行。这样经行法我试验过,有好处!有什么好处?就是假设你经行十五分钟的话,然后你坐下来,一坐下来心就定了!心就没有杂念。它那样慢步的经行是时间越久越好、时间越多越好,你经行十五分钟、经行半小时、经行一个钟头都可以;这样的经行也就等于你开始静坐了。因为你这样子经行的时候,你这个心没有其他的杂念,所有的杂念都没有了,就是专一地注意足部的起落。起、进、落,起、进、落,已经开始静坐了。你已经这个心寂静、不散乱了半小时了,假设你经行半小时。 静坐这件事,究竟是怎么回事情呢?静坐这件事情,就是「心缘一境」,或者这个缘字不要,叫住,「心住一境」,这个心安住在一个境界上面;心缘一境,静坐是这么回事。你心里面若是打了妄想,那心就是不住一境了,住到很多的境界去了,那么那就不是了。 我刚才说,南传佛教的经行,有这样的办法,就是起、进、落。若是转弯的时候加个转,起、转、落。转弯的时候用个转字,起、转、落。若是向前走,是起、进、落。你们也不妨试一试,这是说经行。 在中国禅宗的经行方法,先是慢慢地走,而后是快走,然后忽然间就停下来,禅堂里面是这样的办法。若是个人也可以随意,你愿意这样也可以、你不这样也可以。可是,中国禅宗的经行,虽然不是那么慢,可是也要摄心不乱,经行的时候心也不要打妄想,这是说经行。 当然你要规定一下,我是在什么时候静坐,你把时间要准备好,我经行一刻钟、我静坐一刻钟,预先规定好,那么你照你的规定这样做。 其次,可以谈一件事,就是什么时候静坐。什么时候静坐?从原则上说,你什么时候精神好,就那个时候静坐。说是你很疲劳,做了很辛苦的事情,精神很疲劳,这时候静坐不行。「你精神好」这句话,如果变换一个字来说,就是你心力强的时候。心力强的时候就是精神好的时候。心力强的时候你静坐,你心想要静下来就容易静下来。你心力软弱的时候,你说心里面要静下来,它不听你招呼的。心力强也不一定听招呼,但是好一点,比较好一点。所以应该是心力强的时候、精神好的时候静坐。这是一。 其次,静坐之前不要同人说话,最少半小时内,静坐之前的半小时不要同人讲话、不同人通电话,也不要做其他很费神的事情,很费力气的事情都不要做。如果你同人家冲壳子谈话,谈了很多话就很劳神,然后你开始静坐,糟糕,多数是坐不好。一方面你谈话的时候劳神,精神不多了,静坐的时候疲倦,所以坐不好。这是一。第二,有可能你同人谈的话,静下来以后,自己又再讲一遍。坐在那里表面上是静坐,实在就是同人说话、同人冲壳子,这是没有意思,所以不应该同人说话。你看《禅师语录》,那个大禅师讲开示就说:「你不说话,不会有人说你是哑巴!」就是说话对于静坐是不利的,所以要避免这件事。静坐之前最好一个钟头就不要同人说话。这是一。 再一个时候,就是你夜间睡觉早晨起来的时候静坐好。早晨起来,因为这一夜你睡觉,你精神恢复了,你有精神。第二,你这一夜没有同人说话,所以对静坐有好处。我们人的这个心理,社会上这个心理学我没有学过,但是佛法的事情我多少知道一点。心理有一种特性,叫做等流性。你们腿子好你们盘腿,你若是腿子不是那么好不要盘腿,因为等一会儿需要盘腿。你腿子不好你现在盘腿多了腿疼,等一会要盘腿不能盘,就不好。 「等流性」怎么讲呢?我们这个心理,有个等流性,就是前一念是那样子,后一念也容易相等地相续下去。「流」有相续的意思,「等」是前后是一样的。那么这个话是什么意思?譬如我们夜间睡觉了,睡觉心里面没有同人说话嘛,没有打妄想,那么你静坐的时候也是不要打妄想,这前后有点相似。当然这是有这种可能性,倒不是固定的。所以睡觉醒了的时候,静坐比较好。 但是,也不是决定的。不过我感觉你们在家居士可能比较好,因为在家居士你晚间吃饭;晚间吃饭了,经过几小时的消化,精神好,那么早晨起来静坐,多数不错。如果你晚间不吃饭,你中午吃饭、晚间没有吃饭,到第二天早晨的时候,精神不是那么特别好;那时候你若静坐,静坐时间短也可以,你说一下子静坐两个小时,可能你要打瞌睡,精神不是那么好。所以这个事,是种种因缘。这是说什么时候静坐,已经解释完了。 其次,你坐下来以后,就刚才说或者是自由地坐、或者单跏趺、或者双跏趺,当然身体应该是端正。坐下来,应该是有一个大毛巾把腿包起来,包起来比较好。这也是,你不常坐,不包也可以,就会感觉没什么需要。但是你坐久了,你就知道用毛巾包起来是好一点。你有静坐经验你会知道,坐时间多一点,腿子痛,腿子会痛。如果你用大毛巾包起来,它暖,暖一点。为什么会痛呢?就是血的流通有困难了。但是你用大毛巾包起来,它是暖一点,血也容易流通,所以也能减少一点痛。当然还是会痛的,你包起来也是会痛的。另外就是这个膝盖怕受风,风一吹到就痛,膝盖痛就不能盘腿了;不能盘腿,坐也有困难了。所以用大毛巾包起来,保护这个腿,这是需要的。 坐下来以后,这两个手应该是左手放在右手上面,靠近肚子,不要悬起来,就是放下来。用左手放在右手上面,表示什么意思呢?因为通常地说,我们右手的活动力强一点(也有人用左手的)。这右手活动力强一点,左手就弱一点。左手表示静,表示寂静、安静;右手表示乱、散乱。那么左手放在右手上面的意思,就是「以静制动」,表示这个意思。其实这只是表示而已,你心里面妄想,还是要长时期地调伏它,才会有效,并不是因为你左手放在上面就没有妄想了,也不会有这个事情。这是手这样放。 嘴要合起来,不要张着嘴。舌的头(舌的尖)抵住上颚,这个是生理上有点好处,因为你这样做这个气流通得好一点,加上容易有口水来,口水对人的身体健康很有帮助的,有好处。 其次,就是眼睛,我的主张也是应该合起来,不要睁着眼,不要睁着眼睛,应该把眼睛合起来。 这样子做了以后,还有一样事,就是吃完饭的时候不要静坐,最好过一小时好一点,过了半小时、过了一小时再静坐;要静坐,要过一小时好一点。这个说完了。 其次,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调心」。我们静坐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有的人看看静坐的书上讲,静坐如果能合适的话,对于身体的健康有帮助,能令人身体健康。就是因为你静坐心里面寂静了,能够强壮自己的脑神经;脑神经能强壮,还能治各种病。那么我就是因为这件事才静坐的,当然这也是可以,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在佛法里面说,静坐不是为了身体健康,是为了般若波罗蜜的成就。静坐得到定力了,容易成就清净的智慧,有这种作用。清净的智慧若成就了,就容易断烦恼、容易得圣道,那么就是圣人了,就不是凡夫了。目的是在这里。 但是另外有一件事,有静坐经验的人有一样好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的,因为你不能同社会不发生关系的,就是周围你和人与人都要有点关系。人与人之间就容易有烦恼、有冲突,你做事情,或者我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情,或者我有什么如意的事情,有如意的事情,那我们不说,我们就说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情。不如意的事情一出现的时候,心里面就有忧苦、有悲痛,很多苦恼的想法。有了这种情形的时候,心里面就——我们佛教徒常说的话就是放不下!常为这件苦恼事困扰,就是解不开,常有这种情形。有静坐经验的人,他就比较容易地解脱这个苦恼;但是你要知道这个方法才行,你要肯那样做才可以。 什么方法呢?这件事就是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凡夫的这个身体和这个心——这个生理和心理本身,无所谓快乐、也无所谓苦恼,它是遇见了另外的事情——外面、另外有什么快乐的事情、有什么苦恼的事情,同我们的生理、心理接触了以后,我们心随境转,或者苦恼了、或者是快乐了。如果外面没有这些事情接触,我们本身也无所谓什么快乐、不快乐的事情,没有;这是我们自己经验的事。那么现在从这个经验上,就应该觉悟到一件事,就是有了苦恼的事情的时候,你心里面先平静下来,把这件事的始终的事情全面地观察一下,应该怎
本文档为【妙境长老[谈静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7633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05KB
软件:Word
页数:42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8-28
浏览量: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