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礼仪文化浅解:透视西方礼仪文化的变迁

礼仪文化浅解:透视西方礼仪文化的变迁

举报
开通vip

礼仪文化浅解:透视西方礼仪文化的变迁 礼仪及西方礼仪:变迁和前景 高福进(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内容提要] 本文所要突破的难题包括:(1)对于西方礼仪文化发展轨迹的论述和结论;(2)对于人生礼仪的比较性的研究;(3)对于日常交际礼仪的比较性研究和结论;(4)对于西方饮食、服饰、居室文化的当代透视。 [关键词] 礼仪 文化 礼仪文化 一、礼仪:概念诠释及特征 礼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原始时代。伴随着人类文化的诞生,与礼仪相关的点滴内容逐步出现,这在任何一个地区都是如此。中华民族的历史在掀开第一页之时,礼仪活动就...

礼仪文化浅解:透视西方礼仪文化的变迁
礼仪及西方礼仪:变迁和前景 高福进(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提要] 本文所要突破的难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包括:(1)对于西方礼仪文化发展轨迹的论述和结论;(2)对于人生礼仪的比较性的研究;(3)对于日常交际礼仪的比较性研究和结论;(4)对于西方饮食、服饰、居室文化的当代透视。 [关键词] 礼仪 文化 礼仪文化 一、礼仪:概念诠释及特征 礼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原始时代。伴随着人类文化的诞生,与礼仪相关的点滴内容逐步出现,这在任何一个地区都是如此。中华民族的历史在掀开第一页之时,礼仪活动就相伴原始宗教而生。古文献就有“自伏牺(伏羲)以来,五礼始彰;尧舜之时,五礼咸备”的记载。显然,古代礼仪活动、礼仪制度派生于早期的祭祀仪式,它们与原始宗教有着直接的关系。 自古以来,中华就有“礼仪之邦”称谓,礼仪在古代中国人数千年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中华礼仪制度自建立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发达而完善的礼仪制度始自商周,那一时期,礼仪制度日趋完备,最终形成了所谓五种礼仪——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当然,礼仪制度的丰富、发展和完善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它最初的数万年(甚至数十万年)与原始宗教信仰始终相联系,后来有了文字的文明国家诞生后,其系统的制度逐渐得以形成,再往后就是逐步的发展与完善,成为比较完备的礼仪制度文化。这方面,中西均有如此一个演变历程。譬如在中国,完整的礼仪制度在西周时期已经形成,后来自孔、孟及其后继者的不断弘扬,它逐步得以流传、发展,也更加完善,并且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礼仪有何内容?其目的为何?根据古人的观点,礼仪是处理人际关系、人神关系和人鬼关系的纽带,因此它显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荀子认为,“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⑴,可见,礼仪在处理人与神、人与鬼(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礼仪制度正是协调及和合人际关系而制定出来的。涉及礼仪规范,孔子的观点更多,《礼记·仲尼燕居》讲道:“子曰:‘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孔子还对自己的儿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⑵的话,都说明礼仪规范的重要性。所以自古(夏商)以来,礼仪就在我国文明社会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王之大经”⑶的礼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始终发挥着灵魂般的作用。即使进入到近代社会以后,我国古代的各种礼仪规范仍然在延续、在发展着。近代思想家黄遵宪云:“礼也者,非从天降,非从地生,因人情而为之者也。人情者何?习惯是已。”礼仪文化正是人们在自觉甚至半自觉状态下遵循这些习俗而长期积累并逐步形成的。 关于“礼仪”的概念,西方国家这一词汇是Etiquette,它源于法语,如今英语相关的概念也是这一法语外来词汇。当然,更广泛而深入的西方礼仪文化内容则渊源于古典时代,亦即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目前,英语中“礼”、“礼仪”、“礼仪规范”等相关词汇有:courtesy ,包含谦恭有礼的言行、礼貌、风度等意;etiquette,有礼仪、礼节、各种规范等意;protocol,有外交、军事等特定领域里的相处准则等意;rite,有仪式、典礼之意,泛指习俗中的礼仪行为⑷。总之,西方语言中的“礼仪”这一概念同样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涵义。 何谓礼和礼仪?礼是人与人之间表达某种敬意和礼貌的通称。礼仪,是“礼”——内容与“仪”——形式的和谐统一,我国《辞源》上的释义分别是行礼、仪式。礼仪是在远古及古代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发展、完善起来的一种制度和规范,且与国家制度、等级秩序、各种典章仪式息息相关,特别是在许许多多的祭祀活动和仪式中,为了表示对神灵的崇拜,对于先人的崇敬、礼貌,同时也为了表现某些隆重的场景而举行特殊的仪式,这就是礼仪诞生的一般状况。那么,进一步讲,礼仪的节度就是礼节,也是礼貌的具体体现。无论是人们的日常交往还是正式的社交场合,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问候、致意、慰问、祝愿、祝福、帮助以及给予他人以必要的协助和照料,其习惯的方式就是通常我们所理解的礼或礼仪。显而易见的是,礼、礼仪以及礼仪规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化而逐渐形成的,它明显带有民族和地域特征或风格,同时随着贫富差距的社会现实基础的形成也同样带有阶层或阶级不平等的差异,这是事实,也是难以改变的,毕竟,人的智力的差别和偶然的机遇因素导致了这种社会现实基础的奠定。 今日看来,礼仪是人们日常生活、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生活规范,礼仪本身则包含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原则以及公德。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特征的礼仪习俗,这种礼仪文化凝聚着该民族的精神。俄罗斯著名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说过,每一个民族都“非常珍视习俗……习俗是一种神圣的、不可侵犯的、除环境和文化进步之外不屈服于任何权力的东西”,“一个民族被强迫驱入陌生的领域就像一个人被束缚住手脚,鞭打他,叫他往前跑一样”⑸。所以,民族礼仪存在着差异,有自己的原则和规范,同时也不可能被随意干涉和更改。 很明显,礼仪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演变,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其一是礼仪的民族性、地域性。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礼仪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中西方礼仪差异早在近代社会来临之前就开始在上层的正式往来中发生了巨大的冲突。乾隆五十八(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向乾隆祝寿,请求接见,这次乾隆接见了英国使者(此前因英人不愿行中国人的传统大礼而被拒见),但是双方仍然在行何种“见面礼”方面发生巨大冲突。按照中国传统君臣相见礼节,英国使臣必须行三跪九叩的大礼,但英国使臣坚持英国传统的君臣见面礼——只是鞠躬3次。后来双方达成“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乾隆也破例其免跪,但马戛尔尼行了5个鞠躬礼。嘉庆二十一(1816)年,英国再派使臣阿美士德求见中国皇帝,要求商讨通商事宜,这次同样在见面礼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争执,嘉庆令其三跪九叩,但阿美士德坚持“按前例”,最多行5次鞠躬礼,结果由于礼仪不能统一,嘉庆皇帝拒绝了这次接见。如果说嘉庆皇帝还能在洋人的枪炮打破中国国门之前死守中国的传统大礼,而到了鸦片战争之后,长期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不得不允许西人行3次鞠躬礼了。接见国内大臣,国人均行三跪九叩之礼,而接见外国使臣,高鼻深目的洋人们只行几个简单的鞠躬礼就可以了。为此,慈禧只好说,外来蛮夷,因为野蛮,所以他们的膝盖才不会打弯,不能下跪…… 其二是礼仪的时代性。礼仪是规定社会行为的某种准则,它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文明的发展、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完善、进化的。那么,当代人们如何遵循本民族礼仪以及当代“国际公共礼仪规范”呢?首先,人们遵循礼仪,不应当拘泥于表面形式,应该使自己自觉地有这种观念,培养遵循的意识。其次,要理解所要遵循礼仪的本质和内涵,只有理解才能达到自觉地遵守。 其三是礼仪的等级性。这在古代更是如此,文明社会诞生以前,礼仪的等级性同样也是人类逐步进入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进入文明社会以后,这种等级性愈加突出。譬如,近代欧洲上流社会的礼仪规范虽然也被广大普通百姓、民众所效仿,但是这些普通民众难以享受到那种礼仪所带来的幸福和权利,他们一般也无法获得。即使是在当今社会,礼仪的等级性的差别仍然存在着,即使是在当今西方国家也不可避免。 其四是礼仪的传承性。礼仪文化具有传承性,有时候它是一以贯之的,中华传统的礼仪文化,就是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始终相传。西方以基督教为核心的礼仪文化,也是经过了近两千年的发展,才最终形成了具有欧美国家传统特色的礼仪规范。忠、孝、仁、义、温和、谦恭、忍让、中庸之类的中华礼仪至今在东亚地区得以流传,女士优先、温文尔雅等西式礼仪规范也是今天一直为西人所奉行的基本礼节。 其五是礼仪的相互影响性。礼仪规范是相互影响的,当今世界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是,西方文化包括西方社会的某些礼仪文化逐步影响、渗透到世界各地,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人纷纷仿效西人的言行。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其中有些西方礼仪是值得肯定的,也是我们所缺乏的东西,它们的确代表了文明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可以吸收、遵守,特别是在现代信息交流快速、频繁的时代,我们不能漠视甚至故意抵制优秀的文化。随着时代的演进,相信东方文化、东方的礼仪文化会增强其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力度。 二、西方礼仪及其文化:一般性与现代意义上的理解 此外,当今社会还有为各国公众所效仿和遵循的各种礼仪规范,我们可称为“国际公共礼仪文化”。譬如,一些被公认的与高科技相关的社会活动礼仪,又有所谓“资讯伦理”,西方文化影响下的各种文化礼仪(特别是注重尊重妇女等方面),等等。在这里,我们仅仅指的是公共场所、社交场合下、所要遵循的礼仪规范,而不是广义上的礼仪文化。在此,我们必须强调,礼仪是抽象的、形而上的东西,礼仪文化具有一个缓慢发展的进化历程。 礼仪包括西方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非常广泛的内容,其种类丰富多采。从执行者、遵循者角度可以划分为:个人礼仪和家庭礼仪,社会礼仪,军队礼仪,公务员礼仪等等。从应用和实用角度可划分为:社交礼仪,商业礼仪,宗教礼仪,体育礼仪,外事礼仪,丧葬礼仪,婚恋礼仪等等。从禁忌和习俗的角度,又可以划分为:数字礼仪,颜色礼仪,手势礼仪,节日礼仪,风情礼仪等等。具体而言,社交礼仪又可以划分为集体交往礼仪和个人交往礼仪,上下级交往礼仪,同辈交往礼仪与非同辈交往礼仪等,从法律角度又可分为法定交往和非法定交往;从宴饮角度讲又可分为请客礼仪,宴会礼仪,饮酒礼仪,吸烟礼仪,做客礼仪与告辞礼等;从涉外交际的角度亦可划分为仪表礼仪,见面礼仪,接待礼仪,等等。不一一而叙。 每一个民族的习俗礼仪,都凝结着该民族深厚而传统的情感。因此,只有真正地了解它,尊重它,才能进而赢得真正的友谊,也才能赢得与他们的合作。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地理环境特征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东西方两个世界的人们在许许多多的方面存在着巨大的观念上的差异,即便有一些相似的礼仪文化内容,但在其推广度及表达方式方面也不尽相同。 从某种程度上说,西方礼仪是当今社会被关注的内容,因为即便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这些国家的年轻人大都学习西方有些流行文化,那么随着西方文化的大量流入,西方礼仪文化也随之流入这些国家。但是西方礼仪是怎样演变的呢?我们认为,西方礼仪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或制度,它们起源于欧洲后来又流入到美洲和澳洲,最后由这些地区再流传到世界其他地区甚至“回流”到欧洲,所以西方礼仪虽然在欧洲早已存在,但以后越来越丰富。西方礼仪文化有哪些内容,可以说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所涉及的各个章节即是这一文化的诸多内容。 “西方礼仪文化”这一专题国内外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即使有了一些专著,但国外研究的视角不同,国内相关研究的专著则较为罕见,相关论文有一些,比较性的研究成果则较多,例如中外礼仪的比较、西方商务礼仪、西方民俗或禁忌等内容较多,但纯粹的“西方礼仪文化”专题的研究则极为少见。从目前来看,中外文化礼仪研究、西方文化兼论及礼仪的研究将受到学者、教师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关注,预计该课题研究将会在学术界占据一席之地。在此需要明确的是,“西方礼仪文化”之“西方”概念的适用范畴。 本文所涉及的西方国家由集中到分散、有里向外、由核心到外围,依次包含4个层次,首先是近代西欧国家,然后是现代以来的欧美国家,再次是包括澳洲,最后还有如极为西化的日本等国。当然,历史看,古希腊、罗马甚至西亚、北非的西方文化源头自然要涉及,同时,以希伯来文化(犹太教和《圣经》)为中心和起源的宗教文化对于西方礼仪文化的深远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本文并不是为了写西方礼仪文化而一味地突出西方文化,相反,闻中自始至终贯穿一个与主线适应的辅线,这根辅线就是与西方紧密相连的,或是可以进行一定比较的其他民族的相关的礼仪文化内容。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本文所涉及的当今的礼仪规范,一般均是立足于西方相关的古今内容。所以,一般而言,我们既强调其商务实用的方面,同时也注重学术研究的争论,特别强调西方礼仪知识的讨论。 由此,我们认为,西方礼仪文化的最基本内容包括:(1)人的初生礼仪、成丁礼仪、婚礼仪式、葬礼,其中西方(主要以西欧国家为主)相关的文化内容占大部分。(2)日常交际礼仪,包括见面、交谈以及所谓“体触(握手、拥抱、亲吻等)文化”等内容,其中社交舞蹈、送礼之礼仪和文化占据重要的内容。(3)公共场所礼仪,主要包括西方一些公共场所的礼仪规范,特别是西人在餐厅、剧场、公园、风景名胜地所遵循的文明礼仪。(4)西方饮食礼仪及文化,重点是西餐礼仪以及西方的酒文化。(5)西方服饰礼仪及文化,主要包含西方传统的礼服,西方服装的发展和演变,以及西方服饰文化的渊源;其中,法国的服饰文化、英国传统的服饰、美国当代的服装如牛仔裤、体恤衫等、西方时装在20世纪的发展,以及当代西方流行服饰文化发展趋势将占据主要的内容。(6)西方居室礼仪及文化,主要包括西方传统的居室环境和文化渊源,这些反映了当今西方居室的发展现状和趋势。(7)西方节日文化以及西方禁忌习俗,重点是西方的宗教文化,天主教、基督教等相关的节日文化,以及与此有着直接渊源关系的禁忌和习俗——该内容也许是最具有影响力的部分。 为此我们将选取几个突出的内容加以分析,由此看出西方礼仪文化的发展、变迁的轨迹,从这可以透视西方礼仪文化对世界的强大影响,包括对当今中国的巨大影响。 3、 西方礼仪发展的基本轨迹 西方礼仪,实际上是以西欧为中心而形成的所谓的欧洲礼仪,后来由于地理大发现以及殖民开拓而在美洲和大洋洲也建立起类似的礼仪模式。到了20世纪特别是两次大战以后,西方礼仪逐渐变得简单、随便而自由了,这突出表现在宗教、服饰、饮食和丧葬喜庆等方面。 1、宗教生活礼仪之变迁 西方的宗教礼仪是指西方基督教礼仪。西方基督教过早的分裂导致了这一宗教的礼仪变得简单化。 首先,16世纪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率先动摇了不可一世的罗马教廷的垄断地位,基督教繁琐的礼仪开始逐渐发生变化。马丁•路德废除了基督教原有的繁琐仪式,他说,信徒们可以通过祈祷直接与上帝发生沟通,天主教的七项圣事,路德宗仅保留洗礼与圣餐两项,礼拜仪式也更为简单化。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使得西方人的宗教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宗教生活也逐渐发生改变。其次,17世纪欧洲革命性的启蒙运动使得罗马教廷又遭受一次重创,欧洲人的宗教观念从此不再像以前那样神圣而庄严了。如果说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本身还不能使新教徒——主要是路德和加尔文教徒——彻底摆脱那些繁琐礼节影响的话,那么17 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则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精神信仰的灵魂。新教简便的仪式与信仰氛围越来越影响到传统的天主教徒。接下来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及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终于使这些基督徒们更为世俗化、商业化,19世纪尤其是20世纪以来西方的宗教礼仪逐渐变得简单而自由化了,这主要表现在:⑴基督教的分裂导致了众多的派别组织,如今信仰耶稣基督的派别仅在美国就多得数不过来,众多的组织反映了一个共同特征,即仪式的简洁与信仰的宽容与自由。⑵就连最为保守的天主教本身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例如入教仪式和礼拜仪式在今天已变得简单多了。⑶西方宗教仪式的变化不仅仅表现在这些具体的形式上,而且主要反映在人们观念的转变上。众所周知,欧洲人几乎人人为耶稣基督的信徒,基督教思想对于西方人精神世界的统治地位在19世纪以前还是难以撼动的,但是,后来这种状况发生了改变,如今的西方人已非人人皆为基督徒了。从19世纪钢琴家和作曲家匈牙利的弗朗兹•李斯特到20世纪的好莱坞影星马龙•白兰度,他们都是在晚年转为神秘宗教信仰。如今很多人已不再有纯粹的宗教信仰。所谓“复杂有序”的宗教礼仪如同当代青年人对于旧有的衣食观念一样,已变得简单而自由了。 2、服饰礼仪的变化:自然而简单、自由而舒适 西方礼仪文化发展的轨迹,还可以由服饰文化发展历程来说明。传统的礼服和现代的时装都给全世界带来过影响,根据前文资料和分析,我们由几个主要国家的服饰礼仪在一个多世纪的变迁来作一简要综述。 浪漫而自由的法国服装反映了现代西方人对于衣着的观念。法国时装商人的口号是:“时装不卖第二件”。兴起于中世纪的法国时装对欧洲产生了广泛持久的影响,至今如此。路易十四宫廷里贵族夫人豪华的衣饰风行于欧洲上流社会,传统的法国礼服及服饰礼仪一直影响到20世纪,如女子拖地式长裙仍然存在于20世纪初的西方国家。进入20世纪的法国贵族及上流社会仍旧沉湎于王室的富丽奢华和夸张糜费中,妇女们头插优雅的羽毛,裙长及第、饰有花边、珠光宝气、雍容华贵。尽管如此,这一切仍然阻挡不住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服饰领域里革命性的冲击,例如拖地长裙最终为连衣裙和套裙取代,妇女们纷纷抛弃胸衣、花边、衬裙和丝带,甚至斗胆穿上牛仔裤,勇敢地走出家庭。如今,法国青年人也同西方各国年轻人一样,在服装上追求简单、舒适而自由的格调。 英国服饰礼仪的变化主要发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受美国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人的服饰礼仪及其观念发生了彻底的变革。 在人们的记忆里,英国人的服饰观念最为保守、最为传统。所谓的“绅士风度”更多的是指英国的男人,表现在服饰方面,更是映现了英国人的这种一本正经。事实正是如此,直至20世纪中叶,英国人仍然以礼服为重,而在整个19世纪,英国男子衣橱里必备着的衣服有:一套晨礼服,一套晚礼服,一件海军蓝上衣,三四条灰色裤子。然而,这些在今日的英国已发生变化:便装夹克取代了西装上衣,牛仔针织服装日趋流行,年轻女子也穿上了刚刚盖过臀部的超短裙;现代英国“妇女们关心得更多的是她们的年龄和体形”⑹。而年轻人在六七十年代较之于美国人,他们在穿着方面似乎有过之而无不及,对于“甲壳虫”乐队的奇装异服人们早已领教过,当代青年人的摩登时装更是不顾一切,什么传统礼服和仪表,已早就抛在脑后。 20世纪美国服装文化的发展给予西方世界一个莫大的惊奇,这一结果同样表现了西方服饰礼仪由繁到简的演化历程。 实际上,即便是美国,20世纪初以前仍然是遵循着西方礼节的传统。例如女子服装在20世纪初基本上还是直线的外形,只有紧身胸衣在腰部有一些弯曲的线条。直至二三十年代,美国妇女才步履蹒跚地把大礼服、拖地长裙改为长裙子;30年代的美国,人们仍习惯于循规蹈矩,在服装上还要讲究合乎时尚;有点身份的女子要讲究仪容,不能在街上抽烟,裙子必须盖过小腿肚,否则会被视为有伤风化。直至40年代,美国女青年才开始流行披肩发,参加舞会时可以穿裸肩的蝉翼纱晚礼服。50年代一贯穿裙子的女大学生突然穿起了牛仔裤,成为当时的特大新闻。60年代,美国总统夫人杰奎琳•肯尼迪的穿着打扮简直影响了一代人,圆顶帽、尖头细高跟鞋、紧身套衣、刚过膝盖的裙子等等流行开来,“迷你裙”(超短裙)也公然穿上大街,如今它已成为在世界大中城市女子的普通衣着。 3、餐饮礼仪的变化——由繁到简 首先是餐。这里我们主要从西餐的角度去分析一下西方餐饮礼仪的变化。长期以来西餐在欧洲国家的统治地位以及后来对世界各地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在亚洲,经济强国日本饮食主要有三大种,一是日本传统饮食(“和食”),二是中国菜(“中华料理”),三是西餐(“洋食”)。其中二战后尤其是今天日本人在各种场合下更多地吃起西餐来,伴随着他们生活方式的欧化,西餐已十分普及,“现在,定婚宴和各种纪念集会上所吃的菜大都是西餐”⑻。可见,西餐对于现代城市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然而西餐礼仪是否依然是传统的、一成不变的呢?当然不是。以中世纪尤其是17世纪法国菜为主流的西餐礼仪在20世纪以来是非常正规的,尤其是在正式的西餐宴会上更要必恭必敬地遵照这种次序分明、规规矩矩的礼节,诸如刀叉的正确使用,餐巾只是用以擦拭嘴或手指油渍等等,这些在我们看来非常繁杂,简直难以忍受。但在两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伴随着社会风气的变革和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礼仪文化逐渐向大众化、世俗化发展,单就西餐而言那种近代小说里一本正经的西餐宴会中的礼节,已日趋简单化。另外,美国人战后在许多领域的革新风气,对西方世界产生很大影响。比起欧洲西餐的正规与严肃来,美国人就比较随便,例如,在正式的西餐宴会中,美国人尽可能地用一只手使用刀或叉,而把另一只手搁在膝上。用右手叉完土豆片后,需切肉时便把叉放到旁边,右手拿刀切,切完后放下刀,又用右手拿叉去叉肉;当需要喝饮料时,放下刀或叉,还是用右手喝——这样不断地使用同一只手是以前欧洲人所不能允许的。 至于饮,可以简单概括为:西方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饮料的自由化也使得西方礼仪简单了很多,这主要表现在由单一化、正式化的饮酒变为多样化、自由化的喝饮料。就连“饮酒冠军”法国也越来越喜欢现代饮料——如可口可乐、矿泉水了。而在过去,法国、葡萄牙等西方国家,饮酒非常讲究,喝什么样的酒配何种菜肴以及何种场合下该饮哪一种酒,都是有固定的习俗与讲究的,如今这种礼俗已趋淡化,西方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似乎很愿意抛弃这些传统的礼节。 4、婚嫁丧葬礼俗 此类礼俗之变化也主要表现在20世纪中叶以后。而在过去,西方求偶订婚都有严格的礼节,未婚女子参加交际要有年长的妇女陪同;男子向女子求婚首先要征得女方父母的同意,如今这种婚恋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男女恋爱自由,未婚同居已司空见惯,就连一贯传统“守旧”的英国也变得如西方人所言的“放任自流”了。刚成年的中学生就纷纷搬出家庭,在外边租间小房,营造起自己的“巢穴”,以获得独立与自由。而这一变化令人吃惊的程度则更主要地反映在当代英国人观念的大变革,有一则故事讲到: 一对年轻未婚夫妇在街上行走时,突然,女方遭到另一位男子的猥亵,事情后来闹到法庭,法官问那未婚夫:“他对你的未婚妻进行侮辱,你当时怎么能无动于衷而袖手旁观呢?”那青年回答说:“嗯,我以为他是她的‘朋友’哪。”⑼ 与此同时,英国的离婚率增高也反映了婚嫁观念的变化,据统计,1961年全英有2.5万件离婚案,1980年已达到14.8万件,较1961年增加了5倍,而19岁以下结婚的女子离婚率比20-24岁结婚的高2倍,据说,英国的“情况还不象别的发达国家那样糟”⑽ 同样,二战以来法国在“性解放运动”的影响下,青年一代彻底抛弃了以凡尔赛宫廷礼仪为典范的传统礼仪,试验夫妻、非法同居已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只要男女相悦,二人自可同居,而对于双方同时存在的“第三者”甚至“第四者”则互不干涉,这种同居现象造成法国社会的私生子遍及全国⑾。进入80年代以来,平均每年大约有14%的孩子是私生子,而60年代却只有6%。另外一些数据也反映了法国人婚嫁观念的变化:结婚人数不断下降,1972年正式结婚的共有41.6万对,到1981年却只有31.5万对;离婚率也大幅度上升,1982年4对夫妇中便有1对离婚;非法同居者也增加,从1975年的15.5万对增加到1981年40万对。1981年,法国非婚生子女占全法儿童的1/9(1965年这一比例为1/6)。同时,法国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1964年法国平均每个家庭中有2.9个孩子,1980年下降到1.9个⑿。 在西方社会里,不仅恋爱婚姻的观念已发生了巨大改变,而且丧葬礼仪也变得简明随便了。过去在西方,死人是一件需要大大破费的事,同我国过去习俗一样,西方人认为家中死了人要大办丧事才算光彩才算对得起亡者,过去美国最便宜的棺材也要500美元,纵使火化也不下1000美元⒀,而英国以前“象样的丧礼”要有几匹高头大马拉着丧车,走过大街闹市,马身上还要披着华丽的黑丝绒外套,车子及马身上插着黑色鸵鸟羽毛,以壮声势。如今这些丧葬礼俗也越来越少见,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对待丧事的观念已彻底转变,人们在庄重、肃静中寄托哀思,大事铺张、招摇过市的事已不再为人提倡。 5、交际礼仪的变化 以往传统的西方社会交际礼仪非常庄重与繁琐,例如迁居到新区要马上拜会左邻右舍,新嫁娘要等待邻居来访,吃过宴请后要答谢;丧葬婚娶要有大礼,亲友生病、订婚、生小孩等均要慰问或祝贺等等,这些礼俗在现代已变得较为简单、自由了。 现代西方人生活节奏加快,居住方式与以往大为不同,人们进行交际的手段一般是电话、电报等,所以非常方便。人与人的交往更是淡化了原来一套严格而有序的礼节,正式介绍、握手、问候、相互介绍等等正为美国人的简单问候或点头致意所取代,就连正统的英国人、讲究骑士风度的法国人也早已淡忘了过去的传统礼俗规范,他们交际的方式则代表了西方交际礼仪发展的方向,这一礼仪是具有简单、自由、随便、快捷的特征。 4、 西方礼仪文化:发展前景评估 第一,首先是西方礼仪在世界各地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状况相当长时期内不会改变。但是,西方礼仪本身则逐渐发生变化,其走向越来越简单化、自由化以及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西方礼仪以及西方生活方式仍然要在未来社会中产生主要的影响。现代化都市是当今社会文明的聚焦处,这种都市生活模式实际上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生活方式为基本原型的模式,它对于第三世界国家众多人口的影响刚刚开始,而西方礼仪作为这种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仍将对全球各民族未来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所以,以西方生活方式(包括众多西方礼仪文化内容)为主流的现代城市生活方式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可以预计,未来的社会文明程度将会普遍提高,尽管目前一些第三世界国家还很贫穷,但随着国际社会的努力以及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落后国家通过改革和自身的努力将不断发展。 与此同时,西方礼仪文化本身的发展也会导致一些变异,首先是仪式由繁琐到简单的走向会仍然继续,西方礼仪将会具有多样化、自由化等特征,其次它也向多层次化、大众化、世俗化发展。青年一代使得传统的礼节仪式变得简单化,他们提倡自由、舒适、随便、简明的格调。现代文明节奏的加快,科技与信息的高度发达,使得人们生活节奏与之相适应,服饰变得实用而舒适,饮食简洁而富有营养,交际自由而随便。西方礼仪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内容,也将逐渐适应于这种城市生活节奏。所以,礼节仪式的简洁、自由、随意、明快是未来礼仪文化发展的前途⒁;而伴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普遍提高及等级观念的淡化,多种多样的礼仪模式能够适应于多种人文社会环境。 第二,西方礼仪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现代科技文明的影响,于是传统的礼节与仪式一方面将辅助以高度发达科技与信息手段,以变得更容易为世人接受;另一方面,其中某些传统的仪式将会消失。 两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科技发展之迅速令世人目瞪口呆,自从爱迪生发明了电以来,人类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可以说现代化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其动力之源即是现代科学与技术,而与此相适应的西方礼仪又将怎样发展呢?一方面,伴随着科技文明尤其是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西方礼仪将在运用科技和信息的手段中变得更容易为世人所接受,比如举行婚礼的仪式将多种多样,或简洁、或自由随意,人们可以任意选择。餐饮仪式也会简单、自由,交际手段增多,在科技辅助下十分便利。另一方面,与此相适应的其他礼节仪式,在发达科学与技术运用中会变得简洁,甚至最终会简化不少内容,也就是一些礼节仪式将最终会消失。例如,西方社交礼仪过去非常严格而复杂,两家礼尚往来,首先是派人或亲自去请,约定时间,然后是打扮——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化装打扮也比过去省时——,乘车(马)而来,主人迎接,吃西餐时一系列规矩,还有送客,以及回拜。就连一般的交往,也要亲自往来,见面叙谈。而如今电子信息时代,电话、电报、电子邮件及方便的交通省却了很多复杂细节;有事打电话就省略了过去不少中间环节。伴随着科技文明的增长,交际礼仪将更为简单化,所以西方礼仪在未来社会里,将会有自由、随意、简洁的发展趋势,一些礼节仪式也会丧失其存在价值,它们将仅仅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作为后世人的观赏和娱乐资料。 第三,西方礼仪将越来越受到其他国家和民族礼仪文化的影响,未来各种礼仪文化将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最终会形成一种大一统的礼仪。 未来是一个休闲的时代,休闲也是实施礼仪的一种目的,就西方礼仪而言,“休闲为西方文化的基石”⒂,未来人类都将有着休闲的人生。伴着经济文明和文化水准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各国各地区之间往来交流已更为常见和频繁,所以全球文化交流也同样在迅速地进行。一方面,世界文化仍具有浓郁的民族性,而且这种民族化特征将会永远地保持下去;另一方面,全球文化发展的统一性也将愈益显现出来。有人预测当代文化发展趋势之一就是由区域文化走向全球文化⒃。那么,礼仪文化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部分,未来是否也将会形成一种统一的全球礼仪呢?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是肯定的。我们认为,礼仪的发展趋势是,一方面礼仪仍然保持民族风格与特征,另一方面,礼仪的某些内容诸如公共礼仪,社交礼仪等有着走向统一的趋势。 就西方而言,作为当代城市社会生活标准模式的西方礼仪,其发展将会受到科技文明和全方位文化交流的影响,所以西方礼仪文化将更多地与其他国家及民族的礼俗不断地发生碰撞与融合。当发生撞击之时,哪一种礼仪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它就会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起主导作用;当多种礼仪融合时,我们就会看到统一的礼仪模式即将形成。西方礼仪文化在将来遥远的日子有可能与其他礼仪相融合。可以预计,这种统一的礼仪文化将是以东方尤其中国汉文化礼仪为主导的礼仪,中国礼仪文化将会在未来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许未来有一天后世人们看到,丰富多采的东西方结合的礼仪形式会风行全球,成为世界“主流礼仪文化”,它将影响甚至左右着未来人类的社会生活。这种礼仪文化组成部分也许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西方礼仪文化,二是中国礼仪与中国文化。 ② 《论语·季氏》。 ⑵ 《荀子·礼论》。 ⑶ 《左传·昭公十五年》。 ⑷胡锐主编:《现代礼仪教程》前言部分。 ⑸ (苏)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一卷,满涛译,上海时代出版社1952年版,第40-41页、192页。 ⑹ (英)埃尔西·伯奇·唐纳德编:《现代西方礼仪》,侯俊等译,上海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86年版,第390页。 ⑻ (日)松平靖彦,草柳大藏:《现代日本礼仪》,上海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88年版,第58页。 ⑼李念培,孙正达:欧美风俗丛书,《英国》,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96页。 ⑽上书,第102页。 ⑾当然,法国私生子增多还有另一个客观原因,即经济原因。根据法国税务法,当有工作的男女双方同居而不结婚时,各自均享有免税额;但双方一旦合法结合,免税额便合二为一,除非妻子不工作,这样结婚才有利。于是,越来越多的法国年轻人趋向于同居而不办理结婚手续。 ⑿潘小漪著,欧美风俗丛书,《法国》,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第132页。 ⒀杨叙编著,欧美风俗丛书,《美国》,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第151页。 ⒁ 拙著:《由独享到共有:西方人的礼仪、习俗及文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2-333页。 ⒂ (德)约瑟夫·皮柏著:《节庆、休闲与文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1991年版,第91页。 ⒃详见邴正的《当代文化发展的十大趋势》,载于《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第59-63页。 高福进,男,1965年7月生。1984-1994就读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世界中世纪专业、世界文化史方向)学位。现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著述包括《西方文化史论》、《由独享到共有:西方人的习俗、礼仪及文化》、《地球与人类文化编年:文明通史》等多部,在各类相关专业学时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本文档为【礼仪文化浅解:透视西方礼仪文化的变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1561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5KB
软件:Word
页数:9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9-14
浏览量: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