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魏晋南北朝山水诗看士人隐逸审美心态

从魏晋南北朝山水诗看士人隐逸审美心态

举报
开通vip

从魏晋南北朝山水诗看士人隐逸审美心态从魏晋南北朝山水诗看士人隐逸审美心态 从魏晋南北朝山水诗看士人隐逸审美心态 第2卷第6期 Vcj.25NO.6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JournalofZhaotongTeacher'SCollege 2003年12月 Dec.Z003 从魏晋南北朝山水诗看士人隐逸审美心态 陈国敏,戴剑 (1.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云南昭通657000;2.昭通市公安局政治部,云南 昭通657000) [摘要]隐逸是一种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现象.古代中国士人崇尚隐逸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心 态.形成独特的隐士...

从魏晋南北朝山水诗看士人隐逸审美心态
从魏晋南北朝山水诗看士人隐逸审美心态 从魏晋南北朝山水诗看士人隐逸审美心态 第2卷第6期 Vcj.25NO.6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JournalofZhaotongTeacher'SCollege 2003年12月 Dec.Z003 从魏晋南北朝山水诗看士人隐逸审美心态 陈国敏,戴剑 (1.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云南昭通657000;2.昭通市公安局政治部,云南 昭通657000) [摘要]隐逸是一种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现象.古代中国士人崇尚隐逸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心 态.形成独特的隐士文化.中国古代山水诗与隐士文化有着天然联系.以"二谢"为代表的魏晋南北朝山水诗 的发展进程.是中国古代士人隐遗审美心态发展,渐变和形成的重要时期.士人在山水审美中脱离世俗尘嚣. 走到与道相冥合的人生境界.既完成了对"道"的维持与操守.又保证了自己的生存意义与人格意义. [关键词]士人;隐逸;审美心态;魏晋南北朝山水诗 [中图分类号U1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322(2003)06—0010—07 LookattheAestheticMentalityofScholar'sHermitagefromthe LandscapePoetryinWei,JinandNorthernandSouthernDynasties CHENGuo—min,DAIJian. (1.DepartmentofBasicCourses,ZhaotongTeacher'sCollege,Zhaotong657000,China;2.P oliticalDe— partment,ZhaotongMunicipalPublicSecurityBureau,Zhaotong657000,China) Abstract:Hermitagewasaculturalphenomenonwithprofoundhistoricalsediments.Intheancienttimes, Chinesescholarsadvocatedhermitageanditbecameaverypopularmentalityandformedthedistinctivehermit culture.Chineseancientlandscapepoetrywasinnaturalconnectionswithhermitculture.Regarding"TwoXies'' flSreprenentativesIthedevelopmentcourseoflandscapepoetryinWei,jinandNorthernandSoutherndynasties wastheimportantperiodofdevelopment,gradualchangeandformationoftheaestheticmentalityofChinese ancientscholar'Shermitage.Intheaestheticofmountainsandrivers,scholarsCUtthemselvesfromsocialcon— ventionsandcityhubbubandthenwenttOtheliferealminperfeCtharmonywiththedoctrine.Thustheyaccom— plishedthesupportandmanagementofthe"doctrine"aswellasensuredtheirownsurvivalanddignitymean— irigs. Keywords:scholar;hermitage;aestheticmentality;landscapepoetryinWei,JinandNorthernandSouth— erndynasties 隐逸是一种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现象. 古代中国士人崇尚隐逸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心 态,形成独特的隐士文化.中国古代山水诗与隐 士文化有着天然联系.隐士文化渊源于上古三 代,与封建社会相始终,它以隐逸遁世的生活模 式,归还自然的生命意识,随运委化的人生哲学, 收稿日期:2003—05—22 作者简介:殊国敏(1975一),女,云南昭通人.助教.学士,主要从事中国文学研究; 戴剑(1975一).男.云南镇雄人.学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书法研究. ?1O? 陈国敏,戴剑从魏晋南北朝山水诗看士人隐逸审美心态第6期 无为自适的价值观念,清简玄远的审美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为主 要内涵.建立在封闭型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中国 古代社会,盛行以血缘相维系,以尊卑有序的等级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为根本的宗法制.士一人的进退出处关系到 整个家庭,家族的兴衰存亡,官方舆论极度强调仕 进便体现了个人与朝廷双向选择中畸重仕进的一 致性.但是,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出于主客 观诸般缘由而隐身蛰居者,加之国家政权的稳定 也需借助隐士,这样就形成了隐与仕,隐士与官 宦,隐士文化与官僚文化的既矛盾又互补的复杂 现象.这种对立是以血缘宗法制为核心的中国古 文明与以原始民主制为核心的古希腊文明的重要 分野之一.古希腊官员由推选而非世袭,任职有 时限而非终身,从理论上讲公民人皆可以为仕,人 人皆隐,社会生活与思想观念上都不存在中国式 的仕隐对立,也就不可能产生中国式的隐士文化 与山水诗.山水诗作为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一颗明 珠.历经数代,无论谢灵运,鲍照,谢胱,李白,杜 甫,自居易等等诗人都留下不少山水名篇.下面 我们从魏晋南北朝这个山水诗的发端期审视古代 士人的种种审美心态. 首先,追溯一下魏晋南北朝以前士人的由来 及隐逸的源流嬗变. 古代士人的社会地位.是在群雄竞起,思想活 跃解放的春秋战国时期才确立的.社会地位的确 立为他们人格的最后形成奠定了基础,而人格理 想的形或则标志着古代?人的生存意义追求已经 开始,隐逸便是士人人格与生存意义双重追求的 结果. 西周时期,作为萌芽状态中的士人,还是贵族 宗法制里依附?大夫的底层力量,还不能参与政 治,社会的各种规范要求他们不得超出礼制的樊 篱从事越权的社会活动.进入春秋战国时代,传 统的宗法体制逐渐解体,束缚人的身心自由的礼 法制度也逐渐废弛,贵族士大夫失去对士人的支 配力和控制力.士人便不再依附贵族和受士大夫 的奴役,获得较大程度的人身自由,成为独立的知 识分子阶层.在社会动乱,礼崩乐坏的新形势下, 各种诸侯,新兴地主势力蓬勃兴起,一些具有远见 卓识的侯君国王为实现自己独揽天下的政治抱 负,纷纷招揽人才.利用他们的智慧来为自己的政 治活动服务,一时出现了"招士""养士"的巨大社 会潮流.如号称"四公子"的齐国孟尝君,魏国信 陵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门府,便成为当时 士人趋之若鹜的聚集地.时代的推动,社会对士 人的渴求,使得士人地位得到空前提高,以致出现 "六国之时,贤才之臣,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 赵完,畔魏魏亡"的局面.而士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和社会对士人力量的重视,又培养他们傲视万物, 横空超然的独立人格.一方面他们具有自己的人 格尊严,处处维护自己的理想形象,另一方面他们 又自觉地肩负起历史使命,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社 会前进.鲁仲连义不帝秦,为人排患释难而不取 千金,唐雎不辱使命以"平民之怒"斥退秦王的无 理与残暴,蔺相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胸 襟等,表明当时知识分子的人格已完全确立起来. 对此,当时的理论界展开过热烈的讨论,并成 为后来历代知识分子仕隐出处等社会活动的指导 思想.孔子率先提出"士志于道"的命题,认为士 人必须超越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从社会进步, 国家兴旺,民众富足的立足点上思考自己的存在 意义,这就是把"道作为自己的生命追求,作为自 己的最高丰碑".而?人也是在这种对"道"的执 着追求里体现出他的社会使命感和自身的人格形 象.所以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 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孟子 认为,作为士人必须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 淫,威武不能屈".而苟子认为士大夫"从道不从 君"的思想则对封建集权制度具有深远而重大的 意义.总之,作为社会的先知先觉者,其历史使命 就是推行"道",维持"道"的尊严,如孔子的"礼", 墨子的"兼爱",孟子的"仁政",韩非子的"法治"等 理论都是以强烈的使命感来宣传他们所理解的社 会结构模式.对"道"的推行与维持,确立了知识 分子的人格意义,也为他们的生活树立起新的模 式,这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格 完善与生存追求的双重发展的生活方式.当他们 处其位时则力图担当社会责任,完成历史重任;当 他们不处其位时则力求保持高尚节操,成为不屈 不挠的圣者,正如孟子所说:"士穷不失义,达不离 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已矣;达不离道,民不失望.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第25卷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总第91期) (《孟子?尽心上》)但是,以封建集权为标志的历 代政权都不可能正常走人"道"之轨,也就是说士 人们致力追求的"道"并不能如愿地转换为现实, 所以雄心勃勃的人们只能把外在的责任感转化为 内在人格的调整与完善,以求保持自己的端正,而 不随波逐流抛弃自己所操持的玉洁冰心,更不要 以穷街陋巷为耻,而反要以穷而守道为荣.孔子 就曾自豪地说过"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 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 卫灵公》),并赞扬颜回"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 也不改其志".这样,在政治理想不能实现时,隐 居便成为士人的最好出路.一方面能够保持自己 的独立人格,一方面没有放弃对"道"的热爱与追 求.只是外在的社会责任感转化为内在的自觉的 人格意义追求罢了.因此庄子力塑"无己无功无 名"而"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理想人格,逍遥游于 无伺有之乡,广漠之野,即追求精神上绝对自由的 理想人生和心斋,坐忘的修性养身方法,成为历代 隐士的人生信仰与行为规范.与道家出世俨然出 于两极的儒家,当积极有为的理想与无所可为的 现实发生矛盾时,往往被迫蛰居.理论上不得不 折衷仕进与隐退,讲究隐居之德和以隐待进之道, 孔子首倡用行舍藏的人生哲理:"用之则行,舍之 则藏."(《论语?述而》)又说:"隐居以求其志,行 义以达其道."(《论语?季氏》)"天下有道则见,无 道则隐."孔孟与庄子相比,尽管有被迫隐居与主 动隐逸,志在用世,以隐为悲与志在遁世,以隐为 乐的根本区别,但终究都是隐,流风所及,就使以 隐为高成为一种普遍信念.《易》云:"肥遁无不 利.""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总而言之.庄子式隐 士的理想人格,孔孟用行舍藏与兼济独善观奠定 了隐士文化的理论基础.但由于隐士文化自身的 不完善,也由于山水自然审美意识的朦胧与诗歌 发展的阶段性原因,山水描写在《诗经》,《楚辞》中 还只是偶然,零星与简单的,只能发挥比兴与陪衬 的功能. 历史演进到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士人的第二 个隐逸高潮.朝隐思想在玄学家们"淡然自得,泊 乎忘为"理趣的导引下一时蔚为风气. 士族文人们不是从《庄子》中汲取傲世之旨, ?12? 而是挹其游世之义.因而也不再如嵇康,阮籍那 样尖锐地把方外方内对立起来,而是即方内以求 方外,"谁渭道辽?得之无远"(孙绰《赠温峤诗》第 , 章).而阮籍那种"逍遥游荒裔",",去长离绝" 的境界不再是他们的向往,连较为孤寂的隐逸也 不愿意,倡行"都邑可优游,何必栖山原"(嵇喜《答 嵇康诗四首》其三),表明朝隐思想,至晋王康琚 《反招隐诗》说"小隐隐林薮,大隐隐朝市",《晋书 ? 列传第五十二》载邓粲"隐之为道,朝亦可隐,市 亦可隐.隐初在我,不在于物",朝隐之说遂成为 时尚.这种隐逸的新方式与山林隐逸思想展开了 斗争,然而混迹市朝的朝隐之风,终压过了汉末以 来的山林隐逸之风,淡然以处于庙堂之中,即可自 拔于尘俗之表.这种朝隐之说以仕为隐,化隐为 仕,从根本上取消了隐与仕的理论界分,适应了士 大夫惧祸企隐又恋栈求禄的双重需求,为天下朝 士开辟了既擢冕荣华,又挥尘谈玄,名利双收的隐 逸新途径.此时,道教与佛教的空前流行,大大丰 富了出世理论,诱导士子遁入宗教之门,形成了天 下士僧道共隐共游的新风尚,壮大了隐逸的声势. 随着隐逸思想的深入,隐逸生活方式的多元 化,人们对自然山水的认识也逐渐深入.人们先 是把自然视作与人相对立的纯客观存在,隐士隐 居的山林世界被描写为森然可怕,怪象环出的隐 境绝地.如淮南小山仿楚辞的《招隐士》极写山中 "虎豹斗兮熊罴咆,禽兽骇兮亡其曹"的荒凉可怕 之景,结语呼唤日:"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 留."随着人对自然认识的深入,特别是汉末以来, 魏晋发端之初,伴着人们对宗教神学的突破,诗人 文士们在致力于抒发自己内在真实情感的同时, 对自然物也作出了真实的描写,开始着力真实表 现外物的历史行程,这种行程经过汉末以后二百 年的发展,方才在谢灵运刻画微妙的山水诗中,获 得了一个转折性的变化.自然山水作为独立的审 美对象,终于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了.这样人与 山水的关系就逐渐化为主客体关系,山水成为人 的精神家园,山林被士人们视作最理想的寄居地. 集魏晋南北朝山水诗大成的诗人群中,首推 "二谢"——谢灵运,谢胱. 白居易《谈谢灵运诗》称"谢公才廓落,与世不 相遇.壮志郁不用,须有所泄处.泄为山水诗,逸 韵谐奇趣".不仅揭示了包括谢灵运在内的文人 陈国敏,戴剑从魏晋南北朝山水诗看士人隐逸审美心态第6期 不遇于世的坎坷,而且还流露了自刘宋以后士族 社会开始了夕阳西下行程的悲哀.严酷的社会现 实和延续几百年的理性感伤思潮所带来的丰富的 社会和历史内涵.随着过江以后江南庄园经济的 发达和人们对玄学理论内在精髓的热衷探求而淡 漠了.像谢灵运这样一批安顿了身心的士族文 人,已经不复有正始诗人的激愤苦闷和太康诗人 的危患忧惧了,也没有东晋初期的北风之思了. 他们所关心的不过是个人的名位和妻,子之念,于 是他们不再有丰博的思想,只在《庄子》中获得玄 学的"涉新而不愕,舍故而不惊,死生之化若一"的 忘怀现实变化的"逍遥",加之政治上仅是二千户 官职的"不遂心志",谢灵运在其《述祖德诗》中咏 叹道:"达人贵自我,高情属天云.兼抱济物性,而 不缨垢氛",这正是高等士族心理的体现:一方面 不愿放弃政治权位,即所谓"济物"也;另一面又 "不缨垢氛",超世出尘,以保持王谢大族的尊贵. 当仕途:顺,"济物"不能之际,谢灵运转而去做肆 情山水的"达人" 在他的山水诗文中,有时谈玄.于山水的周游 历览中探幽寻异."裹粮杖轻策,怀迟L幽室,行 源径转远,距陆情未毕."(《登永嘉绿嶂山诗》)写 出他裹琅策杖以登游的情状.又如《登江中孤屿》 开头所云"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 寻异景:延",明确写出他是周旋历览以寻幽访胜 的.然而道在自然中,士族文人要在山水浏览中 追求形超神越,十灵运更是以慧自诩.他在山水 的遨游中,不时引发了"未若长疏散,万事恒抱朴" 的感触有时说佛,灵运是虔诚的佛教徒,渴望 "望岭眷灵鹫,延心念净土,若乘四等观,永拔三界 苦",可见其时士人虽以出尘拔俗相标榜,而中心 实多惧念也.有时表达行田,"地坐观山水,仰寻 幽人踪".当时士族文人隐居中的所谓遨游山水, 常常是同行田视地利相关的,谢灵运现存诗中两 次以行田入题,他在《行田登海口盘屿诗》中说"羁 苦孰云尉?观海藉朝风",这几分羁苦当是行田之 苦,行旺I之中他以观海作"慰":"邀游碧沙渚,游衍 丹山峰".这种山海之观,不过是行田的一部分, 所以,他在放游山水中,既"蘼迤趋下田",又"迢递 瞰高峰"(《田南树园激流植援诗》).看来"高情属 天云"的达人,也还忘不了生生之"利".所以,山 水之中谈玄说佛的"高情"表面上似乎上"属天 云",其实不过是行田视地利这种大庄园主物质生 活上一层飘逸的思想外衣而已. 谢灵运在表白自己的"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 壑,矧乃归山川I,心迹双寂寞"的《斋中读书诗》中 描述其隐居生活是"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怀 抱观古今.寝室展戏谑",正是在"小室倚北阜.启 扉南面江",所居"中园屏氛杂,清旷招远风"这种 清旷的生活环境中隐居,既可以游丘壑,可以观翰 墨,又可以观古今.所以他"既笑沮溺苦,又哂子 云阁",笑他们"执戟亦以疲.耕稼岂云乐",最后颇 为自得地说到自己"万事难并欢,达生幸可托"活 现出一付自我满足的神情.这也正是大庄园主式 的隐居生活同隅而耕的沮溺式抱瓮灌园,自我耕 稼的苦隐的区别之处.灵运的山水诗十分典型地 反映南朝士族文人的精神风貌,于风物之美的游 览中谈玄说佛,登游揽胜中又兼行田视地利.反 映出当时名宦公卿,高士上人以共同趋奉隐遁,一 改先秦两汉隐士的生活方式,不再躬耕鱼樵,岩栖 穴住,而是热衷于游览山水以悟道,故休说朝隐之 官,就是野隐之士也择胜境而栖,甚至造园林而 居.如《南史?隐逸传》说戴出居吴下,"吴F士 人共为筑室,聚石引水,植林开涧,少时繁密,有若 自然". 谢灵运诗真正获得后人众口称赞的是其对山 水景物的刻画.我们知道,山水从早期简单而纯 主观描画进到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出现在诗歌 中,经历了很长的时期.无论是夷齐"采薇歌"中 "登彼西山,采其薇兮"的句子还是秦末商山四皓 《四皓歌》中"英英高山,深谷逶迤"的描写性的句 子,直到陆机,左思等人的"招隐诗"(实际上是归 隐诗),如"轻条象云钩,密叶成翠幄.……山溜 何泠泠,飞泉漱呜玉.""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浮沉.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 音."等,山水成分占相当多,并已转变成欣赏对 象,再往前推进,至晋代郭璞,王彪等人的游仙诗, 玄言诗.山水美逐渐被人们发现,进而被欣赏,表 现,然而,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审美对象出现在诗 文中,则是谢灵运的杰出创作了. 谢灵运山水刻画"钩深极微",他的山水往往 表现出深微清新,幽秀明丽的特征.如"猿呜诚知 曙,谷幽光未显.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从 斤竹涧越岭溪行诗》),写幽谷晨景观察细微而又 ? l3? 第25卷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总第91期) 清新自然;又如他的名句"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 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呜禽"(《秋夜独生》),从 草生禽鸣中,写出初景新阳的生意;至于《石壁精 舍还湖中作诗》开头几句"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 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澹忘归".此时的山水在诗 人眼中已经超越了客体,对象体的范畴而成为诗 人悦怡人情,陶冶性灵的精神家园.诗人也从山 水里得到娱悦,得到满足,在山水美的享受中体认 到自我的存在,特别是他《登江中孤屿诗》中的四 句:"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云13相辉映,空水 共澄鲜",一个"媚"字极尽情韵.不仅从客观表现 上极其深微体察,而且掺入了作者一派欣赏,悦愉 之情.我们可以看到,山水秀句已经获得了在全 诗中相对的独立性,自然景物已不仅是思想感情 的凭藉,而有其自身的价值了.这正是山水诗派 兴起的强有力的标志. 谢胱作为继谢灵运以后山水诗派的一个主要 代表,其写景成就与谢灵运稍有不同.大谢的山 水诗均为登游之作,小谢则长在赠答酬和诗中及 记叙自己迁徙官职的道里诗中写景.他大体上并 不像谢灵运那样专门到人外之境的深山大壑中去 探寻幽奇,而是以一种"朝隐"的态度即目随处地 观赏自然的美好.这种朝隐的生活态度,谢且jlb在 诗中一再自我表白:"既欢怀禄情,复协沧州趣. 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我行虽纡徂,兼得寻 幽蹊".以纡徂之行而寻幽蹊,怀禄之情与沧州之 趣相协,这正是一种典型的朝隐态度. 清谈名士刘愤"卒官,孙绰为之诔云:'居官无 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时人以为名言".谢 胱同这些朝隐的上等士人一样,他在《和刘西曹望 海台诗》中说:"嚣尘及薄领,弃舍出重城",薄领与 嚣尘等视而与重城外之自然相对,以远世拔俗自 我欣赏,一面要做官,一面要陶情于自然山水. "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郭象 《逍遥游注》).因了这种朝隐的态度,谢眺对自然 景物的描写并不专在深山大壑.更多的是在官衙 之中,道里之上,集会之时,分手之刻,酬和之际, 即目随处地写当时之景.其《郡内高斋闲望答吕 法曹诗》所说:"结构何迢滞!旷望极高深.窗中 列远牖,庭际俯乔林.13出众鸟散,山瞑孤猿吟", 为官衙中的远望,而《临溪送别诗》"月上凉风初, 13隐轻霞暮.荒城迥易阴,秋溪广难渡",则为分 ? ]4. 手时的景色. 谢胱对于自然景色的欣赏,同他的官吏生活 融为一体.一方面他的写景诗常出现"闲阶","凉 宇","池榭","高城"一类词语,另一方面他又常在 《直中书省诗》,《高斋视事诗》等一类以官衙生活 为题的诗中,有着清美的风景描写."已有池上 酌,复此风中琴",自然美的欣赏与宴饮乐舞的享 受融为一体.庙堂与山林的协趣,名教和自然的 统一,使得当时的统治阶级把自己的整个生活都 同自然风物交织在一起了.由此,小谢的诗在当 时获得了整个统治阶级的激赏.至于那个以博学 才高自诩的梁武帝却绝重眺诗,以为三13不读胱 诗,即觉口臭.钟嵘说谢胱"至为后进士子之所嗟 慕",评价之高,由此可见.大谢所写深川大壑的 自然风光,同"省中","郡斋"这些官吏13常活动的 环境并不能结合在一起,故而不能像小谢诗那样 更为直接,完美地体现庙堂与山林协趣这种士族 的生活方式,小谢诗由于较完美地体现了这一点, 因而更加适合他们的审美趣味. 然而,小谢之被推重,还因为他的山水风物刻 画有着不同于大谢的艺术风貌.小谢诗中"朝隐" 情昧的表现决定了他的风物刻画有两个相互关联 的规定性:一方面小谢诗有着明显的人境内色彩, 不若大谢所写往往为人外自然外的幽奇之景,另 一 方面小谢诗中又有一番类似于大谢然而仍有区 别的萧散的意趣,如他在《始之宣城郡诗》中所说 "下惟阙章句,高谈愧名理.疏散谢公卿,萧条依 掾史".这里"依掾史"即指他到宣城郡任职,他对 此职标示了"疏散""萧条"的态度.一面是"人境 内"色彩,一面又以"萧散"为情趣,既身在人境之 内不可能免除情缘,萧散的情趣又使得山水鱼鸟 成为仔细玩赏的对象,因而小谢的风物刻画在艺 术上表现出既有感情的触入,又有对细微物象动 态刻画的特色.如"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这 是对充满倾轧与杀戮时局的恐惧;"有情知望乡, 谁能鬓不变",表达乡思;他的《移病还园示亲属 诗》前十句说"疲策倦人世,敛性就幽蓬.停琴伫 凉月,灭烛听归鸿.凉薰乘暮晰,秋华临夜空.叶 低知露密,崖断识云重.折荷葺寒袂,开镜眄衰 容",感情与景物相结合,表现疲策倦世以后敛性 幽蓬的怠趣.他的最为人所称道的《赠西府同僚 诗》开头二句"大江流13夜,客心悲未央",被沈德 陈国敏,藏岔从魏晋南北朝山水诗看士人隐逸审美心患第6期 潜誉为"极苍苍莽莽之致",写情最为浓烈;又如 《观朝雨诗》发端云"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气 慨不凡;他的名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春 草秋夏绿,公子未西归".其妙处亦在于情对于景 的透入.小谢在物象动态的细微刻画成就亦高, 他的《隋王鼓吹曲十首》中的《登山曲》写景明丽, 其开头四句云:"天明开秀愣,澜光媚碧堤.风荡 飘莺乱,云行芳树低".前二句继承了大谢善写山 色水光媚态的传统,后二句写风物的动态十分细 致;《游东田诗》中写景说"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 漠.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极写鱼戏荷动, 鸟散花落的瞬间动态.我们看到,与灵运着意于 人化自然外的天然山水,写其幽奇自在之态不同, 小谢注目人境内物态,所以他更多地在平常物象 上写其细微之态.这种特色的形成,无疑是把大 谢写景深微的技巧同更广泛的表现对象相结合的 产物.这类例子很多:"池北树如浮,竹外山犹 影".池,树,竹,山都是人境内的寻常物象,然而 在其笔下韵味无穷. 总之,无论大谢,小谢在山水风物刻画方面有 着何种相异相同的关系.在对山水诗的贡献上, 其二人都是堪称功德无量的,如果说大谢的山水 诗,是自然风物成为我们民族独立的审美对象的 标志;那么小谢的诗,则标志着对这种作为独立审 美对象的自然风物之欣赏,同当时士大夫文人生 活的密切交融.此后,我们民族对于自然美的欣 赏,确是更多地沿着这条交融的道路而展开了. 从"二谢"山水诗中我们看到,南北朝时期出 现隐逸与政治联姻的现象,人们审视自然的范围 缩小了.但对自然山水审美性的认识更加深入具 体而细腻,自然以其自身的审美特征吸引着人们, 而主体对自然物象加以意化形成审美状态,当人 与自然迎合时力图"搜求于心,心人于境,神会于 物,因心而得",主客体之间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碰 撞而达到融洽和谐,并且相互交流的美域,如东晋 陶渊明的《饮酒》,《杂诗》等,这种审美倾向发展到 初唐便成为山水田园诗派,这派诗人大都经历过 隐居生活,对自然美有切身的体验,并超越前人而 注入自然的情感.如王维《终南别业》诗"行到水穷 处,坐看云起时",在"秋夜独生"中体悟到"雨中山 果落,灯下草虫鸣"的禅意,"坐看苍苔色,欲上人 衣来"(书事》),以"虚静""净心"体物,在平凡 的山水景物中体悟出某种难以明言的人生妙谛 来.所以自然不是客观的自然,主体也不是主观 性的主体,自然山水与主体情思已完全交融起来. "安史之乱"是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为 士人的隐逸生活与审美情趣赋予新义.经过离 乱,人们已失去盛唐时蓬勃的进取心,原来外在的 对社会的责任感,转变为内在对"道"持守的自适 心态.特别是唐代政治革新运动,古文革新运动 和新乐府诗歌革新运动把儒学思想强化了,"中 隐"的理论与生活方式也日益为士大夫所接受. 他们把自然山水作为精神寄托.自居易于杭州 "中隐"时,在"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听潮 头",一派闲适自在.可见其"中隐"是伴着山水之 乐的.这时,自然也不是客观化的自然,也不是融 兴起情的自然,而是文人表现自我情趣的心中自 然,自然也就渐失本来面目,成为文人表情达趣的 载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诗人自然山水意识的 变化看出主体审美理想的变化.在对自然的审美 观照中,隐逸诗人对自然的审美选择经历了这么 一 个过程:本色的自然——情绪意向化的自 然——人格化的自然.同时这种过程不是直线式 的,而是错综回复的. 中国隐逸诗人群之所以倾慕于山水田园,江 湖林泉,不仅仅是厌倦了都市的喧嚣和名利的枷 锁,而自始就是审美心理的体现.自然作为主体 审美的特定对象,是审美经验,理想的凝积."自 然美被发现,第二自然美——自然山水文学的审 美晶体被创造,是人的审美经验水平和创造力的 显示,丰富了人的审美心理结构.-[ff由于隐逸诗 人群审美心理结构的完善,使得全体能进一步体 察自然的美值,美态,推动了中国山水文学的 发展. 四 魏晋南北朝时期,既是我国隐士文化的成熟 期,也是山水诗的发韧期,此后,隐逸的多元化和 山水认识的深层化,使士人们观察,体验,感受到 山川I景物的森罗万象,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无穷无 尽的美,培养出他们对山水的执着与热爱,以致形 ?15? 幕25卷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总第91期) 成表现士人山水审美意识的山水文化,而透过山 水文化又可以看出其中所凝铸的士大夫心态. 山水成为士人审美活动的起点,士人于自然 的感召下,涌起一种心旌摇荡,神思飞动与物同化 的审美激情,而主体激荡的审美激情,在对象的不 断触发下逐渐生长,而后驱动着已经获取的自然 山水共同运行,这样心与物,人与自然,审美主体 与客体必然建立起感应交流的关系,最后产生审 美意识,形成艺术创作的原动力. 山水文化的发展深化了人们对自然美的认 识.人们通常认为:士人向内发现了独立的人格, 向外则发现了山水自然的美.而人们对自然的发 现又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由对自然的认识转到对 自然神韵的表现,由自然神韵的表现转向为对山 水美学意境的制造.山水,作为审美对象,首先呈 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它的感性特征,在自然山水的 品尝中,士人从生理到心理都得到应有的满足,山 水给了士人以感官的愉悦和心灵的缓释,对山水 外观的再现,是初期艺术的必然表现.但到艺术 进步的初盛唐时期,人们便不再满足单纯的感官 娱悦,而要追求对身与物游,心与物化的精神满 足.这种新的审美追使士人们把笔触放置在对内 在精神的表现上.中唐以后,人们的视点不再是 参考文献: 山水的形神问题,而是关注主体的"意",重视主体 的审美情思,而这种"意"的观念最终又落实在笔 墨情趣上,就以尺幅山水传达胸中无限意趣,以几 里园林山之势水之韵,以有限的语言功能体现山 水园林的不尽韵味.这就是意境的创造,对山水 意境的创造成为艺术的最后旨归,山水成为传达 主体审美情思的艺术载体. 山水文化的价值体现在人们对自然山水审美 的人格与生存追求上.山水不但成为主体审美情 思的艺术载体,而且成为主体对自然山水的人格 与生存追求,就是士人把山水作为自己生存的伴 侣,把自己的生命存在与山水存在视为共同体. 从魏晋始,这种现象已显露端倪.在中晚唐士人 的进取心消匿后,他们便把自己的生命追求寄托 到艺术创造上,也就是采取人生艺术化或艺术人 生化的生活态度,在狭窄的天地里安排自己的生 活节奏,这就是优游在山水,园林,琴棋书画,诗词 唱和中,艺术成为士人生活的全部意义,山水也成 为士人生存的全部寄托.总之,士人在山水审美 中脱离世俗尘嚣,走到与道相冥合的人生境界,既 完成了对"道"的维持与操守,又保证了自己的生 存意义与人格意义. [13吴功正.中国文学美学[M3.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23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M3.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33王钟陵.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M3.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l6?
本文档为【从魏晋南北朝山水诗看士人隐逸审美心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7997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2-05
浏览量: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