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疗生育保险文件汇编之二

医疗生育保险文件汇编之二

举报
开通vip

医疗生育保险文件汇编之二医疗生育保险文件汇编之二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2008——2011, 1 医改相关文件汇编目录 一、法律 6 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7 二、党中央 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要文件 29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30 3、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53 ,2009—2011年,的通知 53 4、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66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的通知 75 6、国务院...

医疗生育保险文件汇编之二
医疗生育保险文件汇编之二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2008——2011, 1 医改相关文件汇编目录 一、法律 6 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7 二、党中央 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要文件 29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30 3、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53 ,2009—2011年,的通知 53 4、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66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的通知 75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82 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94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指导意见的通知 112 9、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 122 1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 132 1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140 三、我部或我部与有关部门联合印发的医疗保险相关文件 158 1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全面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 159 1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国务院国资委 监察部关于妥善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等医疗保障有关问题的通知 163 14、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指导意见 167 2 15、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卫生部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的指导意见 172 16、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的通知 175 17、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卫生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的通知 181 18、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工作的意见 186 19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重点联系工作的通知 189 20、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10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 194 2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人社系统承担的2010年度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通知 200 2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部分药品名称剂型调整规范的通知 208 23、卫生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民政部 财政部 中国残联关于将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通知 213 24、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人社系统承担的2011年度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通知 220 四、我部或我部与有关部门联合印发的医改相关文件 228 25、民政部 财政部 卫生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 229 26、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卫生部关于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意见 236 27、卫生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 监察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商务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2•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247 28、卫生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 监察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 3 社会保障部 商务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254 29、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卫生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260 30、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卫生部关于印发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269 31、卫生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教育部 中央编办关于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277 32、卫生部 中央编办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 290 33、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卫生部 中央编办 教育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的通知 303 34、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卫生部 教育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331 五、其他部门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文件 335 35卫生部 民政部 财政部 农业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 336 36、卫生部 财政部 国家人口和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生育委员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 345 37、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的通知 355 38、卫生部 财政部关于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意见 361 39、卫生部 民政部关于开展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的意见 365 六、生育保险有关文件 369 40、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解决城镇居民生育医疗费用的通知 370 4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确定城镇居民生育保障试点城市的通知 372 42、卫生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工作的指导 4 意见?的通知 374 4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 382 5 一、法律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三章 基本医疗保险 第四章 工伤保险 第五章 失业保险 第六章 生育保险 第七章 社会保险费征缴 第八章 社会保险基金 第九章 社会保险经办 第十章 社会保险监督 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 第十二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 7 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第三条 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社会保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险事业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 第六条 国家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严格监管。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有效运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 第七条 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 8 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第八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服务~负责社会保险登记、个人权益记录、社会保险待遇支付等工作。 第九条 工会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有权参与社会保险重大事项的研究~参加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对与职工社会保险权益有关的事项进行监督。 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 9 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第十四条 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七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第十八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10 第十九条 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 第二十一条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按月领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第二十二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 第三章 基本医疗保险 第二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第二十四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五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11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 第二十六条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未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可以缴费至国家规定年限。 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第二十九条 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第三十条 下列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一,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 ,二,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 ,三,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 ,四,在境外就医的。 12 医疗费用依法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第三十一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管理服务的需要~可以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签订服务协议~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医疗机构应当为参保人员提供合理、必要的医疗服务。 第三十二条 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医疗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第四章 工伤保险 第三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三十四条 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使用工伤保险基金、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费率档次。行业差别费率和行业内费率档次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使用工伤保险基金、工伤发生率和所属行业费率档次等情况~确定用人单位缴费费率。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 13 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简捷、方便。 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 ,一,故意犯罪, ,二,醉酒或者吸毒, ,三,自残或者自杀,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八条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四,安装配臵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七,终止或者解除劳动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 ,九,劳动能力鉴定费。 第三十九条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由用人单位 14 支付: ,一,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 ,二,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三,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第四十条 工伤职工符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补足差额。 第四十一条 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用人单位不偿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追偿。 第四十二条 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第四十三条 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一,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 ,二,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 ,三,拒绝治疗的。 15 第五章 失业保险 第四十四条 职工应当参加失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失业保险费。 第四十五条 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第四十六条 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一年不足五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二个月,累计缴费满五年不足十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八个月,累计缴费十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二十四个月。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与前次失业应当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最长不超过二十四个月。 第四十七条 失业保险金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不得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第四十八条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失业人员应当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第四十九条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参照当地 16 对在职职工死亡的规定~向其遗属发给一次性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所需资金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 个人死亡同时符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工伤保险丧葬补助金和失业保险丧葬补助金条件的~其遗属只能选择领取其中的一项。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为失业人员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并将失业人员的名单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十五日内告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失业人员应当持本单位为其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及时到指定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 失业人员凭失业登记证明和个人身份证明~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手续。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自办理失业登记之日起计算。 第五十一条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并同时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一,重新就业的, ,二,应征服兵役的, ,三,移居境外的, ,四,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五,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部门或者机构介绍的适当工作或者提供的培训的。 第五十二条 职工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失业保险关系随本人转 17 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第六章 生育保险 第五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第五十四条 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第五十五条 生育医疗费用包括下列各项: ,一,生育的医疗费用, ,二,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费用。 第五十六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 ,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二,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第七章 社会保险费征缴 第五十七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内凭营业执照、登记证书或者单位印章~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予以审核~ 18 发给社会保险登记证件。 用人单位的社会保险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或者用人单位依法终止的~应当自变更或者终止之日起三十日内~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社会保险登记。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民政部门和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及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报用人单位的成立、终止情况~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报个人的出生、死亡以及户口登记、迁移、注销等情况。 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第五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加强社会保险费的征收工作。 社会保险费实行统一征收~实施步骤和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六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本人。 19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直接向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缴纳社会保险费。 第六十一条 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应当依法按时足额征收社会保险费~并将缴费情况定期告知用人单位和个人。 第六十二条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的~按照该单位上月缴费额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确定应当缴纳数额,缴费单位补办申报手续后~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按照规定结算。 第六十三条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要求该用人单位提供担保~签订延期缴费协议。 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未提供担保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 第八章 社会保险基金 第六十四条 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各项社会保 20 险基金按照社会保险险种分别建账~分账核算~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社会保险基金专款专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挪用。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具体时间、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第六十五条 社会保险基金通过预算实现收支平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社会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给予补贴。 第六十六条 社会保险基金按照统筹层次设立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按照社会保险项目分别编制。 第六十七条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决算草案的编制、审核和批准~依照法律和国务院规定执行。 第六十八条 社会保险基金存入财政专户~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六十九条 社会保险基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国务院规定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 社会保险基金不得违规投资运营~不得用于平衡其他政府预算~不得用于兴建、改建办公场所和支付人员经费、运行费用、管理费用~或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挪作其他用途。 第七十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参加社会保险情况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支出、结余和收益情况。 第七十一条 国家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由中央财政预算拨款以及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构成~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补 21 充、调剂。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运营机构负责管理运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保值增值。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的情况。国务院财政部门、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审计机关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情况实施监督。 第九章 社会保险经办 第七十二条 统筹地区设立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工作需要~经所在地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批准~可以在本统筹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点。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人员经费和经办社会保险发生的基本运行费用、管理费用~由同级财政按照国家规定予以保障。 第七十三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业务、财务、安全和风险管理制度。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按时足额支付社会保险待遇。 第七十四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业务经办、统计、调查获取社会保险工作所需的数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如实提供。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及时为用人单位建立档案~完整、准确地记录参加社会保险的人员、缴费等社会保险数据~妥善保管登记、申报的原始凭证和支付结算的会计凭证。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及时、完整、准确地记录参加社会保险的个人缴费和用人单位为其缴费~以及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等个人权益记录~定期将个人权益记录单免费寄送本人。 22 用人单位和个人可以免费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查询、核对其缴费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第七十五条 全国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按照国家统一规划~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共同建设。 第十章 社会保险监督 第七十六条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投资运营以及监督检查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组织对本法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等~依法行使监督职权。 第七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用人单位和个人遵守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时~被检查的用人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与社会保险有关的资料~不得拒绝检查或者谎报、瞒报。 第七十八条 财政部门、审计机关按照各自职责~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情况实施监督。 第七十九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存在问题的~应当提出整改建议~依法作出处理决定或者向有关行政部门提出处理建议。社会保险基金检查结果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社会保险基金实施监督检查~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查阅、记录、复制与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 23 相关的资料~对可能被转移、隐匿或者灭失的资料予以封存, ,二,询问与调查事项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要求其对与调查事项有关的问题作出说明、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三,对隐匿、转移、侵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的行为予以制止并责令改正。 第八十条 统筹地区人民政府成立由用人单位代表、参保人员代表~以及工会代表、专家等组成的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掌握、分析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情况~对社会保险工作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实施社会监督。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定期向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汇报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情况。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情况进行年度审计和专项审计。审计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 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发现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中存在问题的~有权提出改正建议,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依法处理建议。 第八十一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为用人单位和个人的信息保密~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 第八十二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对违反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举报、投诉。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保 24 险费征收机构和财政部门、审计机关对属于本部门、本机构职责范围的举报、投诉~应当依法处理,对不属于本部门、本机构职责范围的~应当书面通知并移交有权处理的部门、机构处理。有权处理的部门、机构应当及时处理~不得推诿。 第八十三条 用人单位或者个人认为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的行为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用人单位或者个人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依法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核定社会保险费、支付社会保险待遇、办理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手续或者侵害其他社会保险权益的行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个人与所在用人单位发生社会保险争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用人单位侵害个人社会保险权益的~个人也可以要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者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依法处理。 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四条 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奉~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奉。 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拒不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处理。 第八十六条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 25 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奉。 第八十七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及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等社会保险服务机构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奉,属于社会保险服务机构的~解除服务协议,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有执业资格的~依法吊销其执业资格。 第八十八条 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奉。 第八十九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社会保险基金、用人单位或者个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履行社会保险法定职责的, ,二,未将社会保险基金存入财政专户的, ,三,克扣或者拒不按时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的, ,四,丢失或者篡改缴费记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记录等社会保险数据、个人权益记录的, ,五,有违反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其他行为的。 第九十条 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擅自更改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 26 费率~导致少收或者多收社会保险费的~由有关行政部门责令其追缴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或者退还不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九十一条 违反本法规定~隐匿、转移、侵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或者违规投资运营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审计机关责令追回,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九十二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泄露用人单位和个人信息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给用人单位或者个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三条 国家工作人员在社会保险管理、监督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九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章 附 则 第九十五条 进城务工的农村居民依照本法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第九十六条 征收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足额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险费~按照国务院规定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 第九十七条 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参照本法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第九十八条 本法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27 28 二、党中央 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要文件 29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中发[2009]6号 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现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尤其是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以来~各级政府投入加大~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发展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城 30 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臵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个人负担过重~对此~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医药卫生工作任务繁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将会有更高的要求。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都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国人口多~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区域差距大~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明确方向和框架的基础上~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探索~才能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因此~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既要坚定决心、抓紧推进~又要精心组织、稳步实施~确保改革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标。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我国国情出发~ 31 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健全制度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必须立足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正确的改革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医药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改革方案设计、卫生制度建立到服务体系建设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则~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 ——坚持立足国情~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总结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准确把握医药卫生发展规律和主要矛盾,坚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作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挥地方积极性~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 32 合。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加强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职责~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促进公平公正。同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促进有序竞争机制的形成~提高医疗卫生运行效率、服务水平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 ——坚持统筹兼顾~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完善制度体系结合起来。从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兼顾供给方和需求方等各方利益~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结合~正确处理政府、卫生机构、医药企业、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既着眼长远~创新体制机制~又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医药卫生事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既注重整体设计~明确总体改革方向目标和基本框架~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 33 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形成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四大体系相辅相成~配套建设~协调发展。 (四)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建立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能力~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确定公共卫生服务范围。明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增加服务内容。鼓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中央规定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增加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明确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职能、目标和任务~优化人员和设备配臵~探索整合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的有效形式。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 34 对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和出生缺陷等疾病的监测与预防控制。加强城乡急救体系建设。 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医疗卫生机构及机关、学校、社区、企业等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健康、医药卫生知识的传播~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公众合理营养~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将农村环境卫生与环境污染治理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推动卫生城市和文明村镇建设~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卫生环境。 加强卫生监督服务。大力促进环境卫生、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以及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卫生工作。 (五)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建设结构合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县级医院作为县域内的医疗卫生中心~主要负责基本医疗服务及危重急症病人的抢救~并承担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乡镇卫生院负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并承担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村卫生室承担行政村的公共卫生服务及一般疾病的诊治等工作。有条件的农村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能力建 35 设~政府重点办好县级医院~并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采取多种形式支持村卫生室建设~使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村卫生室~大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服务质量。 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功能~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一般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初级诊疗服务、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坚持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逐步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健全各类医院的功能和职责。优化布局和结构~充分发挥城市医院在危重急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医学教育和科研、指导和培训基层卫生人员等方面的骨干作用。有条件的大医院按照区域卫生规划要求~可以通过托管、重组等方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流动。 建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城市医院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等方式~带动社区卫生服务持续发展。同时~采取增强服务能力、降低收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等综合措施~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整合城市卫生资源~充分利用城市现有一、二级医院及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和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等资源~发展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加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中医院建设~组 36 织开展中医药防治疑难疾病的联合攻关。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采取扶持中医药发展政策~促进中医药继承和创新。 建立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制度。发达地区要加强对口支援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城市大医院要与县级医院建立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和合作制度~采取临床服务、人员培训、技术指导、设备支援等方式~帮助其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六)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同组成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原则~从重点保障大病起步~逐步向门诊小病延伸~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建立国家、单位、家庭和个人责任明确、分担合理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实现社会互助共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和统筹层次~缩小保障水平差距~最终实现制度框架的基本统一。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快覆盖就业人口~重点解决国有关闭破产企业、困难企业等职工和退休人员~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问题,2009年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基 37 本医疗保险~重视解决老人、残疾人和儿童的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提高政府补助水平~适当增加农民缴费~提高保障能力,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对困难人群参保及其难以负担的医疗费用提供补助~筑牢医疗保障底线。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 鼓励工会等社会团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互助活动。鼓励和引导各类组织和个人发展社会慈善医疗救助。 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以城乡流动的农民工为重点积极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以异地安臵的退休人员为重点改进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妥善解决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问题。签订劳动合同并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要按照国家规定明确用人单位缴费责任~将其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其他农民工根据实际情况~参加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务工所在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适应不同需要的健康保险产品~简化理赔手续~方便群众~满足多样化的健康需求。鼓励企业和个人通过参加商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解决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需求。在确保基金安全和有效监管的前提下~积极提倡以政府购买医疗保障服务的方式~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 (七)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快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38 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用药。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中央政府统一制定和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的原则~结合我国用药特点~参照国际经验~合理确定品种和数量。建立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保障体系~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减少中间环节~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在指导价格内~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招标情况确定本地区的统一采购价格。规范基本药物使用~制定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确定使用比例。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物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规范药品生产流通。完善医药产业发展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严格市场准入和药品注册审批~大力规范和整顿生产流通秩序~推动医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药品现代物流和连锁经营~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的整合。建立便民惠农的农村药品供应网。完善药品储备制度。支持用量小的特殊用药、急救用药生产。规范药品采购~坚决治理医药购销中的商业贿赂。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建立药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臵机制。 四、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 完善医药卫生的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科技与人才、信息、法制建设~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 39 (八)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实施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所有医疗卫生机构~不论所有制、投资主体、隶属关系和经营性质~均由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中央、省级可以设臵少量承担医学科研、教学功能的医学中心或区域医疗中心~以及承担全国或区域性疑难病症诊治的专科医院等医疗机构,县(市)主要负责举办县级医院、乡村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余公立医院由市负责举办。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卫生资源配臵标准~组织编制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臵规划~明确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布局和功能。科学制定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各级医院建设与设备配臵标准。充分利用和优化配臵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医疗机构要逐步进行整合~严格控制大型医疗设备配臵~鼓励共建共享~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新增卫生资源必须符合区域卫生规划~重点投向农村和社区卫生等薄弱环节。加强区域卫生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的衔接。建立区域卫生规划和资源配臵监督评价机制。 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从有利于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和政府有效监管出发~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多种实现形式。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卫生行政部门主要承担卫生发展规划、资格准入、规范标准、服务监管等行业管理职能~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进行管理和提供服务。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 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体制。中央统一制定基本医疗保险 40 制度框架和政策~地方政府负责组织实施管理~创造条件逐步提高统筹层次。有效整合基本医疗保险经办资源~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行政管理的统一。 (九)建立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公共卫生机构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按照承担的职责任务~由政府合理确定人员编制、工资水平和经费标准~明确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严格人员准入~加强绩效考核~建立能进能出的用人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界定服务功能~明确规定使用适宜技术、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为广大群众提供低成本服务~维护公益性质。要严格核定人员编制~实行人员聘用制~建立能进能出和激励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要明确收支范围和标准~实行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财务管理办法~并探索实行收支两条线、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经费的总额预付等多种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严格收支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改革药品加成政策~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加强和完善内部管理~建立以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制度~形成保障公平效率的长效机制。 建立规范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规范用药、检查和医疗行为。深化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有责任、有 41 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机制。推进医药分开~积极探索多种有效方式逐步改革以药补医机制。通过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设立药事服务费等多种方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同时采取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管理~加强财务监管和运行监督。地方可结合本地实际~对有条件的医院开展“核定收支、以收抵支、超收上缴、差额补助、奖惩分明”等多种管理办法的试点。改革人事制度~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严格工资总额管理~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健全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运行机制。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和分配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医疗保险经办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 (十)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明确政府、社会与个人的卫生投入责任。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向城乡居民均等化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特需医疗服务由个人直接付费或通过商业健康保险支付。 建立和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机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要增加对卫生的投入~并兼顾供给方和需求方。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使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有效减轻,政府卫 42 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使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新增政府卫生投入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 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卫生投入责任。地方政府承担主要责任~中央政府主要对国家免疫规划、跨地区的重大传染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以及有关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等给予补助。加大中央、省级财政对困难地区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 完善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机制。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和业务经费由政府全额安排~按照规定取得的服务收入上缴财政专户或纳入预算管理。逐步提高人均公共卫生经费~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完善政府对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机制。政府负责其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经费、设备购臵经费、人员经费和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使其正常运行。对包括社会力量举办的所有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地都可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核定政府补助。支持村卫生室建设~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合理补助。 落实公立医院政府补助政策。逐步加大政府投入~主要用于基本建设和设备购臵、扶持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补贴政策性亏损等~对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专项补助~形成规范合理的公立医院政府投入机制。对中医院(民族医院)、 43 传染病院、精神病院、职业病防治院、妇产医院和儿童医院等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标准和贷款行为。 完善政府对基本医疗保障的投入机制。政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保证相关经办机构正常经费。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抓紧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法规~规范社会资本包括境外资本办医疗机构的准入条件~完善公平公正的行业管理政策。鼓励社会资本依法兴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国家制定公立医院改制的指导性意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在内的部分公立医院改制重组。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制的试点~适度降低公立医疗机构比重~形成公立医院与非公立医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支持有资质人员依法开业~方便群众就医。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依法加强对社会力量办医的监管。 大力发展医疗慈善事业。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慈善医疗机构~或向医疗救助、医疗机构等慈善捐赠。 (十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其余由医疗机构自主定价。中央政府负责制定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及项目、定价原则及方法,省或市级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定基本医疗服务指导价格。基本医疗服务价格按照扣除 44 财政补助的服务成本制定~体现医疗服务合理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和医生提供的服务~实行分级定价。规范公立医疗机构收费项目和标准~研究探索按病种收费等收费方式改革。建立医用设备仪器价格监测、检查治疗服务成本监审及其价格定期调整制度。 改革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合理调整政府定价范围~改进定价方法~提高透明度~利用价格杠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促进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和使用。对新药和专利药品逐步实行定价前药物经济性评价制度。对仿制药品实行后上市价格从低定价制度~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严格控制药品流通环节差价率。对医院销售药品开展差别加价、收取药事服务费等试点~引导医院合理用药。加强医用耗材及植(介)入类医疗器械流通和使用环节价格的控制和管理。健全医药价格监测体系~规范企业自主定价行为。 积极探索建立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发挥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和药品费用的制约作用。 (十二)建立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强化医疗卫生监管。健全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加强城乡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强化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和质量监管~完善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规范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加快制定统一的疾病诊疗规范~健全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监测网络。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的准入和运行监管。加强对生活饮用水安全、职业危害防治、食品安全、医疗废弃物处臵等社会公共卫生的监管。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 45 安全的违法行为。 完善医疗保障监管。加强对医疗保险经办、基金管理和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建立医疗保险基金有效使用和风险防范机制。强化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的监控作用~完善支付制度~积极探索实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方式~建立激励与惩戒并重的有效约束机制。加强商业健康保险监管~促进规范发展。 加强药品监管。强化政府监管责任~完善监管体系建设~严格药品研究、生产、流通、使用、价格和广告的监管。落实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加强对高风险品种生产的监管。严格实施药品经营管理规范~探索建立药品经营许可分类、分级的管理模式~加大重点品种的监督抽验力度。建立农村药品监督网。加强政府对药品价格的监管~有效抑制虚高定价。规范药品临床使用~发挥执业药师指导合理用药与药品质量管理方面的作用。 建立信息公开、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管制度。鼓励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和个人对政府部门、医药机构和相关体系的运行绩效进行独立评价和监督。加强行业自律。 (十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推进医药卫生科技进步。把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作为国家科技发展的重点~努力攻克医药科技难关~为人民群众健康提供技术保障。加大医学科研投入~深化医药卫生科技体制和机构改革~整合优势医学科研资源~加快实施医药科技重大专项~鼓励自主创新~加强对重大疾病防治技术和新药研制关键技术等的研究~在医学基础和应用研 46 究、高技术研究、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等方面力求新的突破。开发生产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器械。广泛开展国际卫生科技合作交流。 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和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培养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优秀卫生人才到农村、城市社区和中西部地区服务。对长期在城乡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业务培训、待遇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完善全科医师任职资格制度~健全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人员在岗培训制度~鼓励参加学历教育~促进乡村医生执业规范化~尽快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加强高层次科研、医疗、卫生管理等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强化继续医学教育。加强护理队伍建设~逐步解决护理人员比例过低的问题。培育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规范医院管理者的任职条件~逐步形成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医疗机构管理队伍。 调整高等医学教育结构和规模。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完善标准化、规范化的临床医学教育~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加大医学教育投入~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社区的高等医学本专科教育~采取定向免费培养等多种方式~为贫困地区农村培养实用的医疗卫生人才~造就大批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合格医生。 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重视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精神。优化医务人员 47 执业环境和条件~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调动医务人员改善服务和提高效率的积极性。完善医疗执业保险~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增进医患沟通。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疗卫生工作者、尊重患者的良好风气。 (十四)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 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以疾病控制网络为主体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提高预测预警和分析报告能力,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积极发展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 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加快基金管理、费用结算与控制、医疗行为管理与监督、参保单位和个人管理服务等具有复合功能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对接~积极推广“一卡通”等办法~方便参保(合)人员就医~增加医疗服务的透明度。 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三级药品监管、药品检验检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建立基本药物供求信息系统。 48 (十五)建立健全医药卫生法律制度。完善卫生法律法规。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卫生立法~明确政府、社会和居民在促进健康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立健全卫生标准体系~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与协调。加快中医药立法工作。完善药品监管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健全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相适应、比较完整的卫生法律制度。 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执法~切实提高各级政府运用法律手段发展和管理医药卫生事业的能力。加强医药卫生普法工作~努力创造有利于人民群众健康的法治环境。 五、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力争近期取得明显成效 为使改革尽快取得成效~落实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着力保障广大群众看病就医的基本需求~按照让群众得到实惠~让医务人员受到鼓舞~让监管人员易于掌握的要求~2009,2011年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 (十六)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3年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合)率均达到90%以上,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覆盖到全国所有困难家庭。以提高住院和门诊大病保障为重点~逐步提高筹资和保障水平~2010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做好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完善医疗保障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减轻城乡居民个人医药费用负担。 49 (十七)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比较完整的基本药物遴选、生产供应、使用和医疗保险报销的体系。2009年~公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规范基本药物采购和配送,合理确定基本药物的价格。从2009年起~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所有零售药店均应配备和销售基本药物,完善基本药物的医保报销政策。保证群众基本用药的可及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减轻群众基本用药费用负担。 (十八)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发挥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用3年时间建成比较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全科医生的培养培训~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完善补偿机制。逐步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为群众提供便捷、低成本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十九)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国家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2009年起~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进一步提高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臵能力。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到2011年不低于20元。加强绩效考核~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力争让群众少生病。 50 (二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公立医院经济补偿政策~逐步解决“以药补医”问题。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大力改进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明显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实现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努力让群众看好病。 六、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二十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作为改善民生、扩大内需的重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任务分工~落实政府的公共医疗卫生责任。成立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实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国务院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加强监督考核。地方政府要按照本意见和实施方案的要求~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有效措施~精心组织~有序推进改革进程~确保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 (二十二)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坚持远近结合~从基础和基层起步~近期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改革。要抓 51 紧制定操作性文件和具体方案~进一步深化、细化政策措施~明确实施步骤~做好配套衔接~协调推进各项改革。 (二十三)先行试点~逐步推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一些重大改革要先行试点。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试点原则和政策框架~统筹协调、指导各地试点工作。各省区市制定具体试点方案并组织实施。鼓励地方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试点~积极探索有效的实现途径~并及时总结经验~逐步推开。 (二十四)加强宣传~正确引导。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需要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泛宣传改革的重大意义和主要政策措施~积极引导社会预期~增强群众信心~使这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大改革深入人心~为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52 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2009—2011年,的通知 国发„2009?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二??九年三月十八日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以下简称•意见?,~2009—2011年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旨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将全体城乡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切实减轻群众个人支付的医药费用负担。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便群众就医~充分发挥 53 中医药作用~降低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使全体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大限度地预防疾病。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提高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努力解决群众“看好病”问题。 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旨在落实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具有改革阶段性的鲜明特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艰巨而长期的任务~需要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改革初期首先着力解决公平问题~保障广大群众看病就医的基本需求~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保障水平。逐步解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间的衔接问题。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统筹利用全社会的医疗卫生资源~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 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旨在增强改革的可操作性~突出重点~带动医药卫生体制全面改革。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医药卫生体制全面改革的关键环节。五项重点改革涉及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药品供应保障、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医疗卫生投入机制、医务人员队伍建设、医药卫生管理体制等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抓好这五项改革~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变部分城乡居民没有医疗保障和公共医疗卫生服务长期 54 薄弱的状况~扭转公立医疗机构趋利行为~使其真正回归公益性~有效解决当前医药卫生领域的突出问题~为全面实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一,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三年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用两年左右时间~将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城镇职工医保~确有困难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实现医疗保险待遇与企业缴费脱钩。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的国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保给予适当补助。2009年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积极推进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医保。政府对符合就业促进法规定的就业困难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参保费用给予补贴。灵活就业人员自愿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医保或城镇居民医保。参加城镇职工医保有困难的农民工~可以自愿选择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或户籍所在地的新农合。 ,二,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2010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具体缴费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 55 合对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逐步提高。逐步扩大和提高门诊费用报销范围和比例。将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 ,三,规范基本医疗保障基金管理。各类医保基金要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合理控制城镇职工医保基金、城镇居民医保基金的年度结余和累计结余~结余过多的地方要采取提高保障水平等办法~把结余逐步降到合理水平。新农合统筹基金当年结余率原则上控制在15%以内~累计结余不超过当年统筹基金的25%。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风险调剂金制度。基金收支情况要定期向社会公布。提高基金统筹层次~2011年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基本实现市,地,级统筹。 ,四,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有效使用救助资金~简化救助资金审批发放程序~资助城乡低保家庭成员、五保户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逐步提高对经济困难家庭成员自负医疗费用的补助标准。 ,五,提高基本医疗保障管理服务水平。鼓励地方积极探索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药服务提供方的谈判机制和付费方式改革~合理确定药品、医疗服务和医用材料支付标准~控制成本费用。改进医疗保障服务~推广参保人员就医“一卡通”~实现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允许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在统筹区域内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简化到县域外就医的转诊手续。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探索异地安臵的退休人员就地就医、就地结算办法。制定基本医 56 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解决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问题。做好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城乡医疗救助之间的衔接。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并逐步整合基本医疗保障经办管理资源。在确保基金安全和有效监管的前提下~积极提倡以政府购买医疗保障服务的方式~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 二、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六,建立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制订国家基本药物遴选和管理办法。基本药物目录定期调整和更新。2009年初~公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七,初步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药品生产流通企业兼并重组~发展统一配送~实现规模经营,鼓励零售药店发展连锁经营。完善执业药师制度~零售药店必须按规定配备执业药师为患者提供购药咨询和指导。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机构公开招标采购~并由招标选择的配送企业统一配送。参与投标的生产企业和配送企业应具备相应的资格条件。招标采购药品和选择配送企业~要坚持全国统一市场~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企业平等参与、公平竞争。药品购销双方要根据招标采购结果签订合同并严格履约。用量较少的基本药物~可以采用招标方式定点生产。完善基本药物国家储备制度。加强药品质量监管~对药品定期进行质量抽检~并向社会公布抽检结果。 57 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招标情况在国家指导价格规定的幅度内确定本地区基本药物统一采购价格~其中包含配送费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购进价格实行零差率销售。鼓励各地探索进一步降低基本药物价格的采购方式。 ,八,建立基本药物优先选择和合理使用制度。所有零售药店和医疗机构均应配备和销售国家基本药物~满足患者需要。不同层级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率由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从2009年起~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卫生行政部门制订临床基本药物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加强用药指导和监管。允许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买药物。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九,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发挥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三年内中央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级医院,含中医院,建设~使每个县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基本达到标准化水平。完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2009年~全面完成中央规划支持的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再支持改扩建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每个县1—3所。支持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建设~三年内实现全国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三年内新建、改造37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万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央支持困难地区24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公立医院资源过 58 剩地区~要进行医疗资源重组~充实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社会力量举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补偿,对其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通过签订医疗保险定点合同等方式~由基本医疗保障基金等渠道补偿。鼓励有资质的人员开办诊所或个体行医。 ,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制定并实施免费为农村定向培养全科医生和招聘执业医师计划。用三年时间~分别为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培训医疗卫生人员36万人次、16万人次和137万人次。完善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制度。每所城市三级医院要与3所左右县级医院,包括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继续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采取到城市大医院进修、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方式~提高县级医院医生水平。 落实好城市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生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农村服务一年以上的政策。鼓励高校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从2009年起~对志愿去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工作三年以上的高校医学毕业生~由国家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 ,十一,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政府负责其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臵、人员经费及所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按定额定项和购买服务等方式补助。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 59 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价格~按扣除政府补助后的成本制定。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药品收入不再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的补偿渠道~不得接受药品折扣。探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等管理方式。 政府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合理补助~补助标准由地方人民政府规定。 ,十二,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使用适宜技术、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大力推广包括民族医药在内的中医药~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和低成本服务。乡镇卫生院要转变服务方式~组织医务人员在乡村开展巡回医疗,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对行动不便的患者要实行上门服务、主动服务。鼓励地方制定分级诊疗标准~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制度。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建立能进能出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制度。 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十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城乡居民。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明确服务内容。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为 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普及健康知识~2009年开设中央电视台健康频道~中央 60 和地方媒体均应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教育。 ,十四,增加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实施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和国家免疫规划、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从2009年开始开展以下项目:为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危害,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等~预防出生缺陷,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农村改水改厕等。 ,十五,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重点改善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加强重大疾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处臵能力。积极推广和应用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法和技术。落实传染病医院、鼠防机构、血防机构和其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从事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的待遇政策。 ,十六,保障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由政府预算全额安排~服务性收入上缴财政专户或纳入预算管理。按项目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对困难地区给予补助。 五、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十七,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公立医院要坚持维护公益性和社会效益原则~以病人为中心。鼓励各地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界定公立医院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明确院长选拔 61 任用和岗位规范~完善医务人员职称评定制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鼓励地方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的办法和形式。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规范公立医院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和植,介,入类医疗器械行为~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和适宜技术~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 探索建立由卫生行政部门、医疗保险机构、社会评估机构、群众代表和专家参与的公立医院质量监管和评价制度。严格医院预算和收支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全面推行医院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十八,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政府负责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臵、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偿等~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援外、支农、支边等公共服务经费~对中医院,民族医院,、传染病医院、职业病防治院、精神病医院、妇产医院和儿童医院等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标准和贷款行为。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不得接受药品折扣。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或形成的亏损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解决。药事服务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积极探索医药分开的多种有效途径。适当提高医疗技术服务价格~降低药品、医用耗材和大型设备检查价格。定期开展医疗服务成本测算~ 62 科学考评医疗服务效率。 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医疗服务定价由利益相关方参与协商的机制。 ,十九,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区域卫生规划~明确辖区内公立医院的设臵数量、布局、床位规模、大型医疗设备配臵和主要功能。要积极稳妥地把部分公立医院转制为民营医疗机构。制定公立医院转制政策措施~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和职工合法权益。 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民营医院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享受同等待遇,对其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落实非营利性医院税收优惠政策~完善营利性医院税收政策。 公立医院改革2009年开始试点~2011年逐步推开。 六、保障措施 ,二十,加强组织领导。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和协调改革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文件。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抓好组织落实~加快推进各项重点改革。 ,二十一,加强财力保障。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意见?提出的各项卫生投入政策~调整支出结构~转变投入机制~改革补偿办法~切实保障改革所需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了实现改革的目标~经初步测算~2009—2011年各级政府需要投入8500亿元~其中 63 中央政府投入3318亿元。 ,二十二,鼓励各地试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一些重大改革要先行试点~逐步推开。各地情况差别很大~要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开展多种形式的试点~进行探索创新。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导各地试点工作。要注意总结和积累经验~不断深入推进改革。 ,二十三,加强宣传引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制定分步骤、分阶段的宣传方案,采取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广泛宣传实施方案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解答群众关心的问题,及时总结、宣传改革经验~为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和舆论环境。 64 65 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9?2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中医药,民族医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中医药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为进一步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长期以来~中医药和西医药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共同担负着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任务~这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特别是随着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优势。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6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医药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服务领域趋于萎缩,老中医药专家很多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中医中药发展不协调~野生中药资源破坏严重,中医药发展基础条件差~人才匮乏。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中医药工作~开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新局面。 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作为中医药工作的出发点。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动继承与创新~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与实践~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服务。 ,二,基本原则。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臵,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既要保持特色优势又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坚持统筹兼顾~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坚持发挥政府扶持作用~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三、发展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一,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在 67 区域卫生规划中合理规划和配臵中医医疗机构,包括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医疗机构,。大力加强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室建设~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中医药服务。在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中积极推广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通过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大公立中医医院的改造建设力度~有条件的县以上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要设臵中医科和中药房~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中医诊疗设备和必备中药~基本实现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加强中医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研究制订中医诊疗常规、出入院标准、用药指南、临床诊疗路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标准等技术标准和规范~促进中医医疗机构因病施治、规范诊疗、合理用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培育、培养一批名院、名科、名医。推动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 积极促进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允许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对其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 ,二,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推动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 68 医预防保健服务。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制定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人员准入条件和服务规范~加强引导和管理。 四、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 ,一,做好中医药继承工作。开展中医药古籍普查登记~建立综合信息数据库和珍贵古籍名录~加强整理、出版、研究和利用。整理历代医家医案~研究其学术思想、技术方法和诊疗经验~总结中医药学重大学术创新规律。依托现有中医药机构设立一批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研究室~系统研究其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和技术专长。整理研究传统中药制药技术和经验~形成技术规范。挖掘整理民间医药知识和技术~加以总结和利用。 ,二,加快中医药科技进步与创新。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项目组织管理模式~整合中医药科技资源。推进中医药科研基地特别是国家和省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支持中医药科技创新~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技术、疗效评价等系统研究~推动中药新药和中医诊疗仪器、设备的研制开发~加强重大疾病的联合攻关和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推行中医药科研课题立项、科技成果评审同行评议制度。 五、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一,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医药事业需要~规划发展中医药院校教育。调整中医药高等教育结构和规模~坚持以中医药专业为主体~按照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施教~强化中医药 69 基础理论教学和基本实践技能培养。选择部分高等中医药院校进行中医临床类本科生招生与培养改革试点。加强中医药职业教育~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国家支持建设一批中医药重点学科、专业和课程~重点建设一批中医临床教学基地。 ,二,完善中医药师承和继续教育制度。总结中医药师承教育经验~制订师承教育标准和相关政策措施~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师承教育模式~丰富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落实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培养与专业学位授予相衔接的政策。妥善解决取得执业资格的师承人员在职称评定和岗位聘用等方面的相关问题。完善中医药继续教育制度~健全继续教育网络。 ,三,加快中医药基层人才和技术骨干的培养。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积极探索定向为农村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措施。鼓励基层中医药人员参加学历教育以及符合条件的中医执业医师带徒培训。探索中医执业医师多点执业的办法和形式。将农村具有中医药一技之长的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制订实施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培养计划~造就新一代中医药领军人才和一大批中青年名中医。鼓励西医师学习中医~培养一批中西医结合人才。开展面向基层医生的中医药基本知识与适宜技术培训。 ,四,完善中医药人才考核评价制度。制订体现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评价标准~改进和完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中的中医药专业考试方法和标准。建立国家中医药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展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工作。建立政 70 府表彰和社会褒奖相结合的中医药人才激励机制。 六、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 ,一,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加强对中药资源的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加强中药资源监测和信息网络建设。保护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加快种质资源库建设~在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集中分布区建设保护区~建立一批繁育基地~加强珍稀濒危品种保护、繁育和替代品研究~促进资源恢复与增长。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建设道地药材良种繁育体系和中药材种植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开展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合理调控、依法监管中药原材料出口。 ,二,建设现代中药工业和商业体系。加强中药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制定有利于中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组织实施现代中药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加大支持力度。鼓励中药企业优势资源整合~建设现代中药产业制造基地、物流基地~打造一批知名中药生产、流通企业。加大对中药行业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扶持与保护力度。优化中药产品出口结构~提高中药出口产品附加值~扶持中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三,加强中药管理。完善中药注册管理~充分体现中药特点~着力提高中药新药的质量和临床疗效。推进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加强对中药饮片生产质量和中药材、中药饮片流通监管。加强对医疗机构使用中药饮片和配制中药制剂的管理~鼓励和支持医疗机构研制和应用特色中药制剂。 七、加快民族医药发展 71 加强民族医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改善就医条件~满足民族医药服务需求。加强民族医药教育~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民族医药人员素质。完善民族医药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加强民族医药继承和科研工作~支持重要民族医药文献的校勘、注释和出版~开展民族医特色诊疗技术、单验方等整理研究~筛选推广一批民族医药适宜技术。建设民族药研发基地~促进民族医药产业发展。 八、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 将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文化发展规划。加强中医药文物、古迹保护~做好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加大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力度~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创造良好传习条件。推进中医药机构文化建设~弘扬行业传统职业道德。开展中医药科学文化普及教育~加强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加强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全社会尊重、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和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九、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积极参与相关国际组织开展的传统医药活动~进一步开展与外国政府间的中医药交流合作~扶持有条件的中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完善相关政策~积极拓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在我国对外援助、政府合作项目中增加中医药项目。加强中医药知识和文化对外宣传~促进国际传播。 十、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保障措施 72 ,一,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医疗卫生事业、医药产业发展要求~编制实施国家中医药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充分发挥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作用~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统筹协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问题~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 ,二,加大对中医药事业投入。各级政府要逐步增加投入~重点支持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公立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以及中医药人才培养。落实政府对公立中医医院投入倾斜政策~研究制订有利于公立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补助办法。完善相关财政补助政策~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与服务。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支持中医药事业。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价格~充分体现服务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 ,三,医疗保障政策和基本药物政策要鼓励中医药服务的提供和使用。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机构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品种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报销范围。按照中西药并重原则~合理确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中药品种~基本药物的供应保障、价格制定、临床应用、报销比例要充分考虑中药特点~鼓励使用中药。 ,四,加强中医药法制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推进中医药立 73 法进程~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完善中医药专利审查标准和中药品种保护制度~研究制订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逐步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专门保护制度。加强中药道地药材原产地保护工作~将道地药材优势转化为知识产权优势。 ,五,加强中医药行业管理。加强中医药行业统一规划~按照中医药自身特点和规律管理中医药。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综合统计制度。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建立标准体系~推动我国中医药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严格中医药执法监督~严厉打击假冒中医名义非法行医、发布虚假违法中医中药广告以及制售假冒伪劣中药行为。加强地方中医药管理机构建设~强化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水平。 国务院 二??九年四月二十一日 7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 作安排的通知 国办函„2009?7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有关部门: •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工作安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要明确方向~统筹规划~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工作安排?围绕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三年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提出了2009年推进改革的10项任务~并明确了牵头部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进一步分解工作任务~细化工作安排~切实抓好落实。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医改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和督促地方推进改革。年底前~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将对•工作安排?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国务院办公厅 二??九年七月二十二日 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 75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精神~为切实推动改革~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开好局、起好步~现提出2009年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的工作安排。 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一,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 主要工作目标: 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到3.9亿人~比2008年增加7200万人。做好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大学生、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参保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2.解决607万地方政策性关闭破产和依法破产国有企业、中央和中央下放地方政策性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参保问题。指导和督促地方解决其他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的参保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参保率稳定在90%以上。,卫生部负责, ,二,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主要工作目标: 1.全面落实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人均每年80元补助。,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分别负责, 76 2.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左右。已建立大额医疗费用补助的地区可于2010年达到该标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3. 50%的统筹地区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比2008年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4. 30%的统筹地区开展城镇居民医保门诊费用统筹试点~三分之一的统筹地区新农合门诊费用统筹得到巩固完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5.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加大救助力度~资助城乡所有五保户、低保对象参保~有效使用救助资金。,民政部负责, 6.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整合基本医疗保障经办管理资源~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保监会负责, 二、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三,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取得进展。 主要工作目标: 1.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版,。,卫生部负责, 2.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发布后~核定并公布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 3.不迟于2009年12月份每个省,区、市,在30%的政府办城市 77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包括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负责, 4. 2009年11月底前~完成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基本药物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负责, 5.制定并出台临床基本药物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卫生部负责, 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主要工作目标: 1.制定并出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标准。,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 2.在全国支持986个县级医院,含中医院,、3549个中心乡镇卫生院和1154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 ,五,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主要工作目标: 1.制定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并启动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 2.为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1000人~鼓励地方在此基础上自行增加招聘数量,在岗培训乡镇卫生人员12万人次、城市社区卫生 78 服务人员5.3万人次。,卫生部负责, 3. 900个三级医院与2000个县级医院建立起长期对口协作关系。,卫生部负责, 4.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工作。,卫生部负责, ,六,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 主要工作目标: 1.完善政府办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补偿机制~落实财政补助政策~并与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政策衔接一致。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同步实施,。探索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等补助方式。,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分别负责, 2.督促地方落实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的补助政策。,财政部负责, 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七,重点抓好涉及面广、影响全民健康水平的公共卫生项目的实施。 主要工作目标: 1.启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等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09年底前~城市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到30%左右~农村居民试点建档率达到5%。,卫生部负责, 2.开始对15岁以下的人群补种乙肝疫苗~2009年补种2300万 79 人左右~占应补种人数的31%。,卫生部负责, 3.启动35-59岁农村妇女常见病检查项目~完成宫颈癌检查200万人~乳腺癌检查40万人,对全国农村约1180万名生育妇女补服叶酸和住院分娩给予补助。,卫生部负责, 4.为20万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开展复明手术。,卫生部负责, 5.在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改炉改灶87万户~炉灶维修45万户。,卫生部负责, 6.支持建设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411万座。,卫生部负责, 7.落实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不低于15元。,财政部负责, 五、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八,调整公立医院布局和结构~完善管理体制。 主要工作目标: 1.试点地区制定公立医院区域布局和结构调整规划,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医疗服务领域。,卫生部负责, 2.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卫生部负责, 3.加强公立医院运行管理~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监管制度。,卫生部负责, ,九,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主要工作目标: 研究拟定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政策~使试点公立医院逐步实现由服务收费和政 80 府补助进行补偿。,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 ,十,推行电子医疗档案和常见病临床路径。 主要工作目标: 拟定全国统一的医院电子病历标准和规范以及100种常见疾病临床路径~在50家医院开展试点。,卫生部负责, 公立医院改革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原则进行。2009年在东、中、西部地区选择12个左右具备一定条件的地级市~在100所左右公立医院进行改革试点~探索公立医院维护公益性与提高效率的具体实现形式。 8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 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国办函„2010?6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 •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工作安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0年是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承前启后、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工作安排?围绕五项重点改革三年目标~提出了2010年度的16项主要工作任务~明确了牵头部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领导~加大资金投入~精心组织实施~建立目标责任制~抓好落实。要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五项重点改革扎实有序推进~取得明显实效。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年四月六日 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 2009年4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 82 院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行动~协调配合~精心实施~五项重点改革有序推进~取得明显进展。为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扎实推进改革~现提出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精神~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突出惠民措施~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改革实效~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为全面完成三年既定目标任务奠定基础。 二、工作任务 ,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1.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主要工作目标: ,1,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覆盖面~参保人数达到4.1亿。进一步做好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大学生、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参保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2,基本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的参保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3,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覆盖面~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卫生部负责, 83 2.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主要工作目标: ,1,提高筹资标准。各级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分别负责, ,2,加快推进门诊统筹。城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扩大到60%的统筹地区~新农合门诊统筹达到50%,力争达到60%,的统筹地区~城镇职工医保在有条件的地区先行探索、总结经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费用报销比例明显高于医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3,提高报销比例。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城镇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有所提高。所有统筹地区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4,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在资助城乡所有低保对象、五保户参保的基础上~对其经医保报销后仍难以负担的医疗费用给予补助。逐步开展门诊救助~取消住院救助病种限制。探索开展重特大疾病救助办法。,民政部负责, ,5,开展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卫生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3.提高基本医保基金管理水平。主要工作目标: 84 ,1,大力推广就医“一卡通”等办法~方便参保人员就医和医疗费用结算。在80%的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统筹地区实现医疗费用即时结算,结报,~患者只需支付自付的医疗费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2,推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选择50种左右临床路径明确的疾病开展按病种付费试点。探索建立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发挥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和药品费用的制约作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3,积极做好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工作~开展以异地安臵退休人员为重点的就地就医、就地结算服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负责, ,4,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科学论证、有序开展基本医疗保障经办管理资源整合。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保监会负责, ,二,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4.进一步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主要工作目标: ,1,继续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在不少于60%的政府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发展改革委负责, ,2,规范基本药物招标配送~落实基本药物以省,区、市,为 85 单位招品种规格、招数量、招价格、招厂家~逐步实现基本药物全省,区、市,统一价~保障基本药物的质量和供应。,卫生部负责, ,3,密切跟踪监测基本药物市场价格和供应变化~适时调整零售指导价格。,发展改革委负责, ,4,推行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确保临床首选和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卫生部负责, ,5,全面提高和完善307种国家基本药物的质量标准~对基本药物进行全品种覆盖抽验和全品种电子监管~完善地市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评价体系。,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 ,6,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医保报销政策~确保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负责, ,7,密切跟踪了解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药品流通行业的影响~积极研究解决办法。,商务部负责, 5.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主要工作目标: ,1,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积极探索多渠道补偿~落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后的政府投入政策~保障其正常运行。,财政部、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2,鼓励地方探索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发挥医保基金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偿作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3,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非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基本药 86 物制度实施范围~探索规范合理的补偿办法。,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4,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综合改革~中央财政通过以奖代补的办法~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进展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体制机制综合改革成效好的地区给予奖励补助。,财政部、发展改革委负责, 6.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主要工作目标: ,1,落实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政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卫生部、人口计生委负责, ,2,实行能进能出的人员聘用制~建立以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考核机制~制定和完善绩效考核办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3,研究拟定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标准~科学合理确定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中央编办、卫生部、财政部负责, 7.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主要工作目标: 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开展巡回医疗~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药物、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使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量占医疗机构门诊总量的比例明显提高。,卫生部负责, ,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8.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主要工作目标: 在2009年基础上~再支持830个左右县级医院,含中医院,、1900 87 个左右中心乡镇卫生院、1256个左右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000个以上村卫生室建设。,发展改革委负责, 9.启动实施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主要工作目标: ,1,制定农村医疗卫生岗位需求计划~启动实施高等医学院校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项目~2010年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和基层部队招收5000名以上定向免费医学生。积极引导面向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的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加强全科医学师资培养。,卫生部、教育部、总后勤部卫生部负责, ,2,启动首批全科方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安排1.5万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人员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研究出台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文件。,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负责, ,3,巩固和完善900个三级医院与2000个县级医院长期对口协作关系。加强县级医院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安排6000名县级医院骨干人员到三级医院进修学习~开展专科方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4,鼓励和引导医疗卫生人才到基层服务。为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1000人~在岗培训乡镇卫生人员12万人次、村卫生室卫生人员46万人次、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5.3万人次。,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5,健全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使用机制~鼓励地方开展全科医生 88 县乡联动试点。,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6,制定培训基地管理办法和国家示范基地建设方案。建立健全全科医生职称评定办法。完善全科医生培训大纲和配套教材~研究规范化培训的考核办法。,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10.发挥村卫生室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中的网底功能。主要工作目标: ,1,发挥政府、集体、个人等多方力量加强村卫生室建设~政府重点加强对村卫生室和村医的技术支持~积极稳妥地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卫生部负责, ,2,落实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的补助政策~保障村医的合理收入。鼓励地方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范围~提高报销比例。,卫生部、财政部负责, ,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11.完善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工作目标: ,1,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落实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等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城市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到40%以上~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20%~并提高信息化水平。,卫生部负责, ,2,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提高服务的效率和效益。,卫生部负责, 12.继续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工作目标: 89 ,1,继续对15岁以下的人群补种乙肝疫苗~2010年再补种2810万人左右~累计补种5688万人左右~占应补种人群的83%。,卫生部负责, ,2,在2009年基础上~再完成适龄妇女宫颈癌检查400万人~乳腺癌检查40万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5%以上~继续开展农村生育妇女免费补服叶酸项目。,卫生部负责, ,3,为35万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开展复明手术~累计完成三年任务的55%。,卫生部负责, ,4,完成2009年87万户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改炉改灶任务~做好55万户改炉改灶前期准备工作。,卫生部负责, ,5,完成2009年411万户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任务~做好347万户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前期准备工作~无害化厕所覆盖率达到65%。,卫生部负责, ,6,实施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项目。,卫生部负责, ,7,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卫生部负责, 13.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主要工作目标: 启动实施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2010年中央投资重点支持100所左右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设。,发展改革委负责, ,五,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国家重点在16个城市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各省,区、市,可自主选择1至2个城市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90 14.调整公立医院布局和结构~完善管理体制。主要工作目标: ,1,优化调整公立医院区域布局和结构~明确行政区域内公立医院的设臵数量、布局、主要功能和床位规模、大型医疗设备配臵。研究探索将部分公立医院转制为非公立医疗机构。,卫生部负责, ,2,出台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意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财政部、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3,建立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强人员培训交流和业务指导~探索建立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等分级诊疗制度。,卫生部负责, ,4,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卫生部、中央编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5,研究拟定公立医院编制标准~科学合理确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中央编办、卫生部、财政部负责, ,6,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加强信息公开~探索多方参与的公立医院质量监管和评价制度。,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7,研究出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实施意见~启动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鼓励地方开展注册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负责, 15.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主要工作目标: ,1,探索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使试点公立医院逐步 91 实现由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进行补偿。,卫生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负责, ,2,指导试点地区合理确定医疗技术服务、药品、医用耗材和大型设备检查的价格~推进按病种收费试点改革~改进医疗服务收费方式。,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负责, 16.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主要工作目标: ,1,进一步优化诊疗流程~推广预约诊疗~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缩短群众就医等候时间~加强临床护理工作~改善就医环境。,卫生部负责, ,2,拟定全国统一的医院电子病历标准和规范~加快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3,修订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加强成本核算和控制。,财政部、卫生部负责, ,4,规范公立医院临床检查、诊断、治疗、用药行为~制定100种常见疾病临床路径~继续推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卫生部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落实目标责任制。2010年度医改工作的实施时间为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为进一步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如期完成~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与各省,区、市,医改领导小组签定责任状~各地区也要与基层实施单位建立目标责任制。军队贯彻落实国家医改的具体措施由军队卫生主管部门协调落实。 92 ,二,加强财力保障。各级政府要将2010年医改所需政府投入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及时落实到位。要积极调整医改资金支出结构~完善补偿办法~将建立机制与增加投入有效衔接起来。要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切实防止各种违法违规使用资金的行为。 ,三,强化评估考核。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改革进展和效果的督导评估~建立定期考核和信息通报制度~及时分析新情况、新问题~积极研究解决办法~并组织开展五项重点改革实施效果中期评估工作。 ,四,正确引导舆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合理引导社会预期~主动向社会公布医改进展情况~对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及时解答和回应~调动各方参与和推进医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9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 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国办发„201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 •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工作安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三年任务的攻坚之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继续认真落实“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坚定信心~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攻坚克难~强化考核~狠抓落实。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地区医改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对本地区医改任务完成情况负总责,各牵头部门要对牵头任务全国范围内的完成情况负总责~各有关方面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确保完成医改各项任务。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一年二月十三日 94 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 为明确任务目标~落实工作责任~扎实推进改革~现提出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精神~继续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统筹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确保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城乡居民~保障水平显著提高,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全面推开~新的运行机制基本建立,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提供~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不断深化~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便民惠民措施普遍得到推广。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得到进一步控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三年重点任务基本完成~为下一步深化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任务 ,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1.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基本实现全民医保。 ,1,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 95 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到4.4亿~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妥善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保问题。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积极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参加职工医保。促进失业人员参保。落实灵活就业人员、未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等人员选择性参保的政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国资委、财政部负责, ,2,进一步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覆盖面~参合率继续稳定在90%以上。,卫生部负责, 2.全面提升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增强保障能力。 ,1,进一步提高筹资标准~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均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财政部、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2,扩大门诊统筹实施范围~普遍开展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门诊统筹~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医保目录内药品和收取的一般诊疗费按规定纳入支付范围,积极探索职工医保门诊统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3,明显提高保障水平。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力争达到70%左右。所有统筹地区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当地居民年可支配收入和全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且均不低于5万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 96 责, ,4,积极开展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以省,区、市,为单位推开提高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保障水平的试点~并在总结评估基础上增加试点病种~扩大试点地区范围。抓紧研究从医保、救助等方面对艾滋病病人机会性感染治疗给予必要支持的政策措施。,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财政部负责, ,5,全面提高医疗救助水平。资助困难人群参保~资助范围从低保对象、五保户扩大到低收入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开展门诊救助。逐步降低、取消医疗救助起付线~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探索开展特重大疾病救助试点。鼓励社会力量向医疗救助慈善捐赠~拓宽筹资渠道。,民政部、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3.提高基本医疗保障经办管理水平~方便群众就医结算。 ,1,继续推广就医“一卡通”等办法~基本实现参保人员统筹区域内医疗费用即时结算,或结报~下同,。加强异地就医结算能力建设~开展省,区、市,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探索以异地安臵的退休人员为重点的就地就医、就地即时结算。做好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研究缴费年限累计计算相关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 ,2,加强医疗保障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建立基金运行分析和风险预警制度~控制基金结余~提高使用效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基金结余过多的地区要把结余逐步降到合理水平,新农合统筹基金 97 当年结余率控制在15%以内~累计结余不超过当年统筹基金的25%。基金当期收不抵支的地区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基金平稳运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财政部分别负责, ,3,发挥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和对医药费用的制约作用。对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在医保支付比例上给予倾斜。改革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大力推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积极探索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发展改革委负责, ,4,加强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的监管。强化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动态管理~建立完善医疗保险诚信等级评价制度~推行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进一步规范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服务行为。研究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依法加大对欺诈骗保行为的处罚力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5,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基本实现市,地,级统筹~鼓励地方探索省级统筹。有条件的地区进一步提高新农合统筹层次。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城乡统筹~稳步推进经办管理资源整合。做好各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政策和管理的衔接~实现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参保。积极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财政部、民政部、保监会分别负责, ,6,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鼓励企业和个人通过参加商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解决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需求。,保监会、 98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负责, ,二,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5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0?62号,~按照全覆盖、建机制的要求~建立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机制~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实现新旧机制平稳转换。 4.扩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实现基层全覆盖。 ,1,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在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负责, ,2,研究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使用部分,~规范各省,区、市,药品增补~兼顾成人和儿童用药需要~更好地适应基层基本用药需求。同步落实基本药物医保支付政策。,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5.建立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机制~重塑基层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1,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包括各省区市增补品种,实行以省,区、市,为单位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确保基本药物安全有效、品质良好、价格合理、供应及时。,卫生部负责, ,2,编制基本药物集中采购计划~确定基本药物采购的具体剂 99 型、规格、质量要求~明确采购数量~并实行量价挂钩。暂无法确定采购数量的省,区、市,通过单一货源承诺的方式进行采购。,卫生部负责, ,3,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鼓励各地采用“双信封”的招标制度~只有经济技术标书评审合格的企业才能进入商务标书评审~商务标书评审由价格最低者中标。,卫生部负责, ,4,实行招标采购结合~签订购销合同。采购机构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授权或委托与药品供货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并负责合同执行~对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货款进行统一支付~原则上从交货验收合格到付款不得超过30日。,卫生部负责, ,5,建立完善基本药物指导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对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进行分类管理~对基本药物中的独家品种和经多次集中采购价格已基本稳定且供应充足的品种探索实行国家统一定价。,发展改革委负责, ,6,制定完善基本药物基层配备使用政策~确保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卫生部负责, ,7,保障基本药物生产供应。由供货企业自主选择经营企业进行配送或自行配送。鼓励发展现代物流等多种手段~提高配送效率。推动药品生产流通企业优化结构~实现规模经营。,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负责, ,8,全面推行国家基本药物质量新标准。加强基本药物监管~加快信息化体系建设~对基本药物进行全品种覆盖抽验和全品种电子 100 监管~提升对基本药物从生产到流通全过程追溯的能力。,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 6.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建立新的运行机制。 ,1,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费项目和医保支付政策~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原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合理制定调整一般诊疗费收费标准~并在不增加群众现有个人负担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医保支付比例。,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2,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落实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专项补助以及经常性收支差额的补助~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实行“收支两条线”。,财政部、卫生部负责, ,3,完善编制管理。加快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标准的制定工作。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方式~以县,市、区,为单位实行人员编制总量控制、统筹安排、动态调整。,中央编办、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负责, ,4,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动各地实行定编定岗~全面建立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建立绩效考核、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完成基层医务人员竞聘上岗~各地结合实际妥善分流安臵未聘人员~确保社会稳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负责, ,5,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根据工作数量、质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居民健康状况改善等指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医务人员进行 101 综合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助和医务人员收入水平挂钩。,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6,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全面落实绩效工资~保障基层医务人员合理收入水平不降低。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适当拉开医务人员收入差距~并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重点倾斜~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卫生部负责, ,7,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村卫生室和非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进行合理补偿。落实对村医的补助和扶持政策。,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8,中央财政继续通过以奖代补的办法对各地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给予奖励补助。,财政部、卫生部、发展改革委负责, ,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7.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1,完成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任务~在前两年支持建设的基础上再支持300所以上县级医院,含中医院~下同,、1000所以上中心乡镇卫生院和13000个以上村卫生室建设~使每个县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基本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有1-3所达标的中心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每个街道都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中西部边远地区、山区配臵流动巡回医疗服务车。 102 ,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负责, ,2,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以省,区、市,为单位建立涵盖基本药物供应使用、居民健康管理、绩效考核等基本功能的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并与医保信息系统有效衔接~提高基层规范化服务水平。,发展改革委、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8.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适宜人才。 ,1,出台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文件~开展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完善和落实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的政策~努力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不足的问题。,发展改革委、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2,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和基层部队招收5000名以上定向免费医学生~累计招收超过1万名。,卫生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总后勤部卫生部、财政部负责, ,3,安排1.5万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人员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累计培训人员达到3万名。,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4,鼓励和引导医疗卫生人才到基层服务~加大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招聘力度~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培训医疗卫生人员12万人次和46万人次~继续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负责, 103 ,5,制定并实施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建设方案~重点支持100个左右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建设。,发展改革委、卫生部、教育部负责, 9.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1,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和巡回医疗。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建立全科医生团队~推进家庭签约医生服务~为辖区居民提供方便、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等适宜技术和服务。,卫生部负责, ,2,大力推行院长,主任,负责制~落实管理责任~提高管理效率。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推行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运用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规范基层用药和医疗行为~控制基层门诊输液和抗生素、激素使用。,卫生部负责, ,3,明显提高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量占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总量的比例。,卫生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10.全面开展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居民健康素质。 ,1,拓展和深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扩大服务人群~提高服务质量~2011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25元。,卫生部、财政部负责, ,2,完善并严格执行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标准、操作规范和考核办法~提高服务水平。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 104 建档率达到50%左右。进一步提高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做好农民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体格检查。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人数分别提高到4500万人、1500万人以上。发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全部纳入管理。,卫生部、财政部负责, ,3,完善基层健康宣传网络。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普及健康知识~积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卫生部负责, 11.完成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预防为主方针。 ,1,继续对15岁以下的人群补种乙肝疫苗~2011年再补种626万人左右~全面完成补种任务。,卫生部负责, ,2,在前两年工作基础上~再完成适龄妇女宫颈癌检查400万人~乳腺癌检查40万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5%以上,继续开展农村生育妇女免费补服叶酸。,卫生部负责, ,3,为45万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开展复明手术~累计完成100万例。,卫生部负责, ,4,在前两年工作基础上~累计完成163万户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改炉改灶任务。,卫生部负责, ,5,在前两年工作基础上~累计完成1128万户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任务。,卫生部负责, ,6,继续实施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项目。,卫生部负责, 12.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服务可及性。 105 ,1,启动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支持中西部地区2100所以上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负责, ,2,全面实施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国家重点支持430所左右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设,发展改革委、卫生部、民政部负责,。 ,3,依托县级医院建立县域内农村院前急救体系~重点支持800个左右的县配臵必要的救护车和指挥系统~同步建立体现公益性的运行机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负责, ,4,落实传染病医院、鼠防机构、血防机构和其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从事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的待遇政策。,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五,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行之有效的便民惠民措施~提高公立医院的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 13.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形成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经验。 加大公立医院,含国有企业医院,改革试点力度~力争形成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子。在16个国家联系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和省级试点城市加快推进综合改革~鼓励在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和非营利分开等重点难点问题上大胆探索。探索建立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形成规范化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聘用和岗位管理制度~ 106 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完善以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核心、能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绩效考核和分配激励机制。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落实政府投入政策~完善医药价格机制。,卫生部、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中央编办、国资委负责, 14.深化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提高医疗体系整体效率。 ,1,着力提高县级医院服务能力~使县级医院成为县域内医疗卫生中心~带动乡村共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形成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的高效运行机制。,卫生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 ,2,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长期合作帮扶机制。重点帮助县级医院加强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全国安排6000名县级医院医务骨干人员到三级医院进修学习。三级医院与对口的县级医院建立远程医疗系统。,卫生部、财政部负责, ,3,鼓励各地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县级及其以上医疗机构合作的激励机制~引导有资历的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执业活动。探索建立长期稳定、制度化的协作机制~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服务模式。组建医疗小分队~为边远地区提供巡回医疗服务。,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15.以病人为中心完善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方便群众就医。 ,1,完善预约诊疗制度~所有三级医院实行预约诊疗服务。优化门诊诊疗流程~实行错峰、分时段诊疗~全面推广叫号服务~合并 107 挂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简化就医手续~缩短群众候诊时间。推行双休日和节假日门诊。广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卫生部负责, ,2,制定并落实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规范公立医院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和植,介,入类医疗器械行为~对医疗、用药行为全过程跟踪监管~鼓励公立医院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和适宜技术。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完善医用设备和医用耗材管理、采购和价格等政策~政府投资购臵的公立医院大型设备按扣除折旧后的成本制定检查价格~降低检查费用,以省,区、市,为单位逐步推开植,介,入类医用耗材实行集中招标采购。加大对开“大处方”行为的查处力度。合理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开展按病种等收费方式改革试点。研究对新进入医保目录药品制定统一价格~作为医疗保险的报销计费依据~超过部分由个人支付。,卫生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分别负责, ,3,以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为重点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研究制定适应基本医疗需求的临床路径~累计达到300种~覆盖绝大多数常见病、多发病。推行电子病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医疗行为管理。,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 ,4,加强和完善医疗服务监督机制。发挥卫生行政部门全行业监管职能~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为和质量的监管。强化行业自律和医德医风建设~坚决治理医疗领域的商业贿赂~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健全多方参与的社会监督机制。,卫生部负责, 16.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108 ,1,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制度框架、培训模式和政策体系~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支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对公立和非公立医院一视同仁。,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负责, ,2,制定执业医师多点执业的规范性文件~放宽执业医师多点执业试点条件~增加执业地点数量~将试点范围扩大到所有有条件的城市。鼓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在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间合理流动。,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3,保障医疗卫生人员合理待遇~建立和推行改善执业环境的长效机制。,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17.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1,出台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完善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臵规划~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标准和贷款行为~新增或调整医疗卫生资源在符合准入标准的条件下优先考虑社会资本。指导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开展公立医院布局与结构调整工作~及时总结试点经验。研究制定公立医院改制的范围和办法~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制。,卫生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2,抓紧清理和修订相关规章和办法~制定和完善实施细则和配套文件~落实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政策~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鼓励社会资本举办普通医疗机构~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高端医疗机构~控制公立医院开展特需服务的比例。,卫生部、商 109 务部负责, 三、保障措施 2011年度医改工作的实施时间为2011年2月到2012年2月。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强化督促检查~将医改实施情况纳入政绩考核~确保如期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一,建立目标责任制。 国务院医改办公室将继续与各省,区、市,医改领导小组签订责任状。牵头部门对牵头任务全国范围内的完成情况负总责~要及时将任务分解到各地~制定进度计划~加强督促指导。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地区医改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地区医改任务完成情况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负责、亲自抓。各有关部门、各省,区、市,要层层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2011年2月底前完成各项任务分解~作出具体安排。要督促县级政府实行包干负责制~按照“一人一院,中心,”的要求确定干部包干负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二,强化财力保障。 各级政府要将2011年医改任务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按时足额拨付到位。要重点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政策~确保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综合改革顺利推进~按确定的任务和进度尽早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拨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政府投入长效机制~完善政府投入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将医改任务完成情况,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情 110 况,和绩效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安排挂钩。 ,三,严格绩效考核。 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各地医改进展情况和效果的监测评估~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机制~每月对各地工作情况进行汇总通报~每季度进行进度考核~年终对医改三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要建立定期督导机制~每季度开展一次全国范围内的集中督导检查。 ,四,加强宣传引导。 要继续加强对医改政策的培训~增强各有关方面的政策执行力。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调动各方参与和推进医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及时公布医改工作进展~主动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解答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要加强正面引导~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11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 本药物采购机制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10?5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指导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年十一月十九日 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指导意见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惠及民生的重大制度创新~是近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该项制度启动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进展和初步效果~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突出表现在基本药物招标采购不够规范~采购价格没有有效合理降低~一些地区部分药品供应配送不及时~影响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和群众受益程度。为确保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现就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建立和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总体思路 112 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包括各省区市增补品种~下同,实行以省,区、市,为单位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发挥集中批量采购优势~招标和采购结合~签订购销合同~一次完成采购全过程~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成本~促进基本药物生产和供应。通过建立和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机制~实现基本药物安全有效、品质良好、价格合理、供应及时~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基层用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使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二、建立和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主要措施 ,一,明确基本药物采购的相关责任主体。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在政府组织和调控下~通过市场竞争进行采购。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是本省,区、市,基本药物集中采购的主管部门~负责搭建省级集中采购平台~确定具备独立法人及采购资格的采购机构开展基本药物采购工作~并对基本药物集中采购过程中采购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督~协调解决采购中出现的问题。各省,区、市,应充分利用现有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和药品集中采购机构开展基本药物采购工作。市,地,及以下不设采购平台~不指定采购机构。 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平台为政府建立的非营利性网上采购系统~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提供药品采购、配送、结算服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采购机构利用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平台开展基本药物采购工作~负责平台的使用、管理和维护。基层医疗 113 卫生机构与采购机构签订授权或委托协议。采购机构作为采购的责任主体~负责定期汇总本省,区、市,基本药物采购需求~编制基本药物采购计划~实施基本药物采购~并与药品供应企业签订购销合同~负责合同执行。采购机构在提供服务过程中不得向企业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取费用~采购机构必要的工作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卫生、监察等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采购机构的监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协议定期向采购机构提出基本药物用药需求~并按协议约定及时付款。 ,二,合理编制基本药物采购计划。采购机构定期汇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需求~编制基本药物集中采购计划~按照临床必需和基层实际确定基本药物采购的具体剂型、规格、质量要求~明确采购数量。要兼顾成人和儿童用药需要。各省,区、市,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指导和协调。 暂无法确定采购数量的省,区、市,可以通过单一货源承诺方式进行采购~即对每种基本药物,具体到剂型和规格,只选择一家企业采购~使该企业获得供货区域内该药品全部市场份额~该供货区域内的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具体到剂型和规格,只由这一家企业供应。 ,三,加强基本药物市场价格调查。各省,区、市,卫生行政和价格主管等相关部门要对基本药物近三年市场实际购销价格进行全面调查~包括社会零售药店零售价格以及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进货价格。市场实际购销价格应作为基本药物采购 114 的重要依据~原则上集中采购价格不得高于市场实际购销价格。卫生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收集汇总各地市场价格调查情况~建立基本药物价格信息库。 采购机构通过集中采购确定的采购价格,包括配送费用,即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销售价格。 ,四,明确基本药物供货主体。原则上用量大,具体标准由各省区市自行确定,的基本药物直接向生产企业采购~由生产企业自行委托经营企业进行配送或直接配送,用量小的基本药物可以集中打包向药品批发企业采购,含配送,。也可以向代理生产企业销售药品的批发企业采购。无论采取哪种方式~供货主体都要对药品的质量和供应一并负责。 ,五,区别情况分类采购。区分基本药物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采购方式: ——对独家生产的基本药物~采取与生产或批发企业进行单独议价的方式进行采购。 ——对基层必需但用量小的特殊用药、急救用药~采用邀请招标、询价采购或定点生产的方式采购。 ——对临床常用且价格低廉,建议为日平均使用费用在3元以下的基本药物~具体标准由各省区市自行确定,~或者经多次采购价格已基本稳定的基本药物~采取邀请招标或询价采购的方式采购。 ——对基本药物中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免费治疗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用药、免疫规划用疫苗、计划生育药品及中药饮片~仍按国 115 家现有规定采购。 ——其他基本药物均应进行公开招标采购。招标中如出现企业投标价格均高于市场实际购销价格~采购机构应与投标企业依次进行单独议价~均不能达成一致的~即宣布废标。 ——对通过以上方式均未能采购到的基本药物~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同意~采购机构可以寻找替代剂型、规格重新采购~或者委托有资质的企业定点生产~并及时上报卫生部和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务院医改办公室,备案。鼓励各地探索省际联合采购等多种方式~进一步降低基本药物价格、保障供应。 ,六,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基本药物采购要遵循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鼓励各地采用“双信封”的招标制度~即在编制标书时分别编制经济技术标书和商务标书~企业同时投两份标书。经济技术标书主要对企业生产规模、配送能力、销售额、行业排名、市场信誉~以及GMP,GSP,资质认证、药品质量抽验抽查历史情况、电子监管能力等指标进行评审~保证基本药物质量。只有经济技术标书评审合格的企业才能进入商务标书评审~商务标书评审由价格最低者中标。各地也可以通过设立资质条件的方式~对投标企业进行筛选,还可以根据基本药物质量和价格等要素设计评分指标体系~对投标企业进行综合评分。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采购机构根据供货主体和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本省,区、市,的具体招标办法。 采购机构确定供货企业后~供货企业要将拟供货的药品样品送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备案。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基本药物 116 质量的抽验~必要时将抽检样品与备案样品进行比对~对质量出现问题的按照有关规定惩处~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七,充分听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意见。要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者和医务工作者在基本药物采购中的积极作用。在采购计划制定、评标、谈判等重要环节~要有相当比例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者和医务人员代表参与~具体由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采购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八,签订基本药物购销合同。采购机构代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供货企业签订购销合同~明确品种、剂型、规格、数量、价格、供货时间和地点、付款时间、履约方式、违约责任等~并负责合同的执行。如合同约定的采购数量不能满足临床用药需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提出申请~由采购机构与供货企业签订追加合同~各供货企业原则上不得拒绝。卫生部会同相关部门要制定并推行标准合同文本。 ,九,严格基本药物采购付款制度。各地要建立完善的基本药物采购付款制度~并在购销合同中明确付款程序和时间。供货企业按照合同要求将药品配送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交货验收并出具签收单~采购机构根据签收单付款~原则上从交货验收合格到付款不得超过30日,具体天数要在合同中约定,。未能按时付款的~采购机构要向企业支付违约金。采购机构要设立专用账户~制定具体付款流程和办法~对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货款进行统一支付。各地可以设立一定的基本药物采购周转资金~确保基本药物货款及时足额支付。 117 ,十,建立严格的诚信记录和市场清退制度。对采购过程中提供虚假证明文件~蓄意抬高价格或恶意压低价格~中标后拒不签订合同~供应质量不达标的药品~未按合同规定及时配送供货~向采购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个人进行贿赂或变相贿赂的~一律记录在案并按以下规定进行处罚:一次违规严厉警告~并限期纠正或整改,逾期不改或二次违规的~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将违法违规企业和法人代表名单及违法违规情况向社会公布~全国所有省,区、市,两年内不得允许该企业及其法人代表参与本省,区、市,任何药品的招标采购。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要依法惩处。 卫生等有关部门要对参与以上违法违规行为的采购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人员按有关规定予以严惩~并公开其不良记录~接受社会监督。 ,十一,完善基本药物电子监管和供应的信息系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要完善全国统一的基本药物信息条形码,电子监管码,和药品电子监管平台~对基本药物进行全品种电子监管。2011年4月1日起~各省,区、市,不得采购未入药品电子监管网及未使用基本药物信息条形码统一标识的企业供应的基本药物。 鼓励各省,区、市,进一步拓展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平台的功能~打通卫生行政部门、基本药物生产及批发企业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信息通道~建立起基本药物从出厂到使用全过程实时更新的供应信息系统~动态监管和分析药品生产、流通、库存和使用情况。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电子交易~节约交易成本~提高交易透明度。 118 ,十二,规范基本药物质量标准和包装规格。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要逐步提高基本药物质量标准。卫生部要逐步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剂型和规格~根据基层用药的实际需求~确定基本药物的标准剂型、标准规格和标准包装。在国家未出台规范的基本药物剂型和规格之前~各省,区、市,每种基本药物采购的剂型原则上不超过3种~每种剂型对应的规格原则上不超过2种。 ,十三,建立基本药物采购信息公开制度。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在采购结束3日内主动向社会公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价格、采购数量和中标企业~接受社会监督~同时报卫生部备案并抄国务院医改办公室。鼓励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监督基本药物采购过程~建立有奖举报制度~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采购环境。 ,十四,建立基本药物指导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基本药物成本调查和市场购销价格监测~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定价方式~动态调整基本药物指导价格水平~指导各地合理确定集中采购价格。对独家品种以及经多次集中采购价格已基本稳定且供应充足的基本药物~要探索实行国家统一定价。各省,区、市,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基本药物价格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各种价格违法行为。 ,十五,促进基层医务人员合理用药。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利用建立和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契机~引导和规范基层医务人员用药行为。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尽快推进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在基层普遍使用~鼓励各地利用信息系统对基层医疗 119 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用药行为进行监管。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转变用药习惯~促进临床首选和合理使用基本药物。 三、建立和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工作要求 ,一,狠抓工作落实。建立和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机制涉及多方利益调整~将会遇到多种困难和阻力~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坚定信心~精心组织实施。要加强宣传培训~争取药品生产流通行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要密切跟踪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妥善处理因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产生的矛盾~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各省,区、市,医改领导小组要按照本意见精神~抓紧研究制定本省,区、市,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的具体办法~原则上应在本指导意见印发后30个工作日内出台~并抄报国务院医改办公室和卫生部备案。经省,区、市,医改领导小组批准~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省会城市基本药物采购工作可以单独组织实施。各地要力争2010年12月底前按照本意见规定的采购办法完成一个采购周期的基本药物采购。 ,二,落实各方责任。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对本省,区、市,基本药物采购负总责。采购机构对基本药物采购直接负责~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开展采购~保障基本药物的质量和供应~合理有效降低采购价格。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采购机构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管和指导~开展定期评估~确保基本药物采购工作顺利实施。发展改革,医改办公室、价格,、财政、社会保障、商务、工业和信息化、监察等有关部门也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大支持力度~并加强对 120 采购主体和采购全过程的监督。 ,三,鼓励积极探索。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探索降低基本药物采购价格、保障供应和质量的有效措施~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实际购进价格销售基本药物。鼓励通过发展现代物流等多种手段~进一步降低药品流通成本~实现药品流通公开化、透明化~引导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兼并重组~加快结构调整~规范基本药物生产流通秩序~促进药品生产流通行业健康发展。各地要坚持全国统一市场~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反对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 ,四,加强考核评估。国务院医改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把基本药物采购情况作为医改工作评估的核心指标之一~对各地基本药物采购情况进行考核~并与资金补助挂钩。要选择部分省,区、市,进行重点联系指导~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各省,区、市,医改领导小组要于2010年12月底前将贯彻落实本意见情况报国务院医改办公室。 121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 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10?5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财政部、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有利于增加医疗卫生资源~扩大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有利于建立竞争机制~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重要意义。要抓紧清理和修改涉及非公立医疗机构准入、执业、监管等方面的文件~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文件~消除阻碍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政策障碍~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持续健康发展。要加强政策解读~引导社会各界正确认识非公立医疗机构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营造良好氛围。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122 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 发展改革委 卫生部 财政部 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坚持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方向。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精神~完善和落实优惠政策~消除阻碍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政策障碍~确保非公立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现就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提出以下意见: 一、放宽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 ,一,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各类医疗机构。社会资本可按照经营目的~自主申办营利性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卫生、民政、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要依法登记~分类管理。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支持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鼓励有资质人员依法开办个体诊所。 ,二,调整和新增医疗卫生资源优先考虑社会资本。非公立医疗机构的设臵应符合本地区区域卫生规划和区域医疗机构设臵规划。各地在制定和调整本地区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设臵规划和其他医疗卫生资源配臵规划时~要给非公立医疗机构留有合理空间。需要调整 123 和新增医疗卫生资源时~在符合准入标准的条件下~优先考虑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 ,三,合理确定非公立医疗机构执业范围。卫生部门负责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类别、诊疗科目、床位等执业范围进行审核~确保非公立医疗机构执业范围与其具备的服务能力相适应。对符合申办条件、具备相应资质的~应予以批准并及时发放相应许可~不得无故限制非公立医疗机构执业范围。 ,四,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要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合理确定公立医院改制范围。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在内的公立医院改制~积极稳妥地把部分公立医院转制为非公立医疗机构~适度降低公立医院的比重~促进公立医院合理布局~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要优先选择具有办医经验、社会信誉好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参与公立医院改制。公立医院改制可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以及部分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先行试点~卫生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总结经验~制定出台相关办法。在改制过程中~要按照严格透明的程序和估价标准对公立医院资产进行评估~加强国有资产处臵收益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制定改制单位职工安臵办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五,允许境外资本举办医疗机构。进一步扩大医疗机构对外开放~将境外资本举办医疗机构调整为允许类外商投资项目。允许境外医疗机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我国境内与我国的医疗机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以合资或合作形式设立医疗机构~逐步取消对境外资 124 本的股权比例限制。对具备条件的境外资本在我国境内设立独资医疗机构进行试点~逐步放开。境外资本既可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也可以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鼓励境外资本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举办医疗机构。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资本在内地举办医疗机构~按有关规定享受优先支持政策。 ,六,简化并规范外资办医的审批程序。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设立由省级卫生部门和商务部门审批~其中设立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的应征求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意见。外商独资医疗机构的设立由卫生部和商务部审批~其中设立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的应征求国家中医药局意见。具体办法由相关部门另行制定。 二、进一步改善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执业环境 ,七,落实非公立医疗机构税收和价格政策。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按国家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公立医疗机构同价~提供的医疗服务和药品要执行政府规定的相关价格政策。营利性医疗机构按国家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提供的医疗服务实行自主定价~免征营业税。 ,八,将符合条件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非公立医疗机构凡执行政府规定的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政策~符合医保定点相关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和民政部门应按程序将其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的定点服务范围~签订服务协议进行管理~并执行与公 125 立医疗机构相同的报销政策。各地不得将投资主体性质作为医疗机构申请成为医保定点机构的审核条件。 ,九,优化非公立医疗机构用人环境。非公立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鼓励医务人员在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间合理流动~有关单位和部门应按有关规定办理执业变更、人事劳动关系衔接、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档案转接等手续。医务人员在学术地位、职称评定、职业技能鉴定、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不受工作单位变化的影响。 ,十,改善非公立医疗机构外部学术环境。非公立医疗机构在技术职称考评、科研课题招标及成果鉴定、临床重点学科建设、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资格认定等方面享有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待遇。 各医学类行业协会、学术组织和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要平等吸纳非公立医疗机构参与~保证非公立医疗机构占有与其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地位相适应的比例~保障非公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享有承担与其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相适应的领导职务的机会。 ,十一,支持非公立医疗机构配臵大型设备。支持非公立医疗机构按照批准的执业范围、医院等级、服务人口数量等~合理配备大型医用设备。 非公立医疗机构配备大型医用设备~由相应卫生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各地制定和调整大型医用设备配臵规划应当充分考虑当地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需要~合理预留空间。卫生部 126 门在审批非公立医疗机构及其开设的诊疗科目时~对其执业范围内需配备的大型医用设备一并审批~凡符合配臵标准和使用资质的不得限制配备。 ,十二,鼓励政府购买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鼓励采取招标采购等办法~选择符合条件的非公立医疗机构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以及政府下达的医疗卫生支农、支边、对口支援等任务。支持社会资本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个体诊所等非公立医疗机构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 非公立医疗机构在遇有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执行政府下达的指令性任务~并按规定获得政府补偿。 鼓励各地在房屋建设、设备购臵及人员培养等方面~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给予积极扶持。 ,十三,鼓励对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进行捐赠。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等对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进行捐赠~并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红十字会、各类慈善机构、基金会等出资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或与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建立长期对口捐赠关系。 ,十四,完善非公立医疗机构土地政策。有关部门要将非公立医疗机构用地纳入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合理安排用地需求。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享受与公立医疗机构相同 127 的土地使用政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如需改变~应依法办理用地手续。 ,十五,畅通非公立医疗机构相关信息获取渠道。要保障非公立医疗机构在政策知情和信息、数据等公共资源共享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享受同等权益。要提高信息透明度~按照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及时公布各类卫生资源配臵规划、行业政策、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信息。 ,十六,完善非公立医疗机构变更经营性质的相关政策。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原则上不得转变为营利性医疗机构~确需转变的~需经原审批部门批准并依法办理相关手续,社会资本举办的营利性医疗机构转换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可提出申请并依法办理变更手续。变更后~按规定分别执行国家有关价格和税收政策。 ,十七,完善非公立医疗机构退出的相关政策。非公立医疗机构如发生产权变更~可按有关规定处臵相关投资。非公立医疗机构如发生停业或破产~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三、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持续健康发展 ,十八,引导非公立医疗机构规范执业。非公立医疗机构作为独立法人实体~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非公立医疗机构要执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法规和相关规定~提供医疗服务要获得相应许可。严禁非公立医疗机构超范围服务~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活动和医疗欺诈行为。规范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广告发布行为~严禁发布虚假、违法医疗广告。卫生部门要把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医疗质量控制评价体系~通过日常监督管理、医疗机构校验 128 和医师定期考核等手段~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执业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和审核。 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将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纳入对非公立医疗机构日常监管范围。发挥医疗保险对医保定点机构的激励约束作用~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 ,十九,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守法经营。非公立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登记的经营性质开展经营活动~使用税务部门监制的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票据~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所得收入除规定的合理支出外~只能用于医疗机构的继续发展。对违反经营目的、收支结余用于分红或变相分红的~卫生部门要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按规定责令停止执业~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营利性医疗机构所得收益可用于投资者经济回报。非公立医疗机构要按照临床必需的原则为患者提供适当的服务~严禁诱导医疗和过度医疗。对不当谋利、损害患者合法权益的~卫生部门要依法惩处并追究法律责任。财政、卫生等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制度及登记管理办法。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审计监督作用。 ,二十,加强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卫生等部门要按照非公立医疗机构等级~将其纳入行业培训等日常指导范围。各地开展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技能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全科医生培养培训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专业人员教育 129 培训~要考虑非公立医疗机构的人才需求~统筹安排。 ,二十一,提高非公立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推行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聘用职业院长负责医院管理。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医院管理公司提供专业化的服务。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采用各种方式聘请或委托国内外具备医疗机构管理经验的专业机构~在明确权责关系的前提下参与医院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指导非公立医疗机构依法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 ,二十二,鼓励有条件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做大做强。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和发展具有一定规模、有特色的医疗机构~引导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向高水平、高技术含量的大型医疗集团发展~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树立良好的社会信誉和口碑。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加强临床科研和人才队伍建设。 ,二十三,培育和增强非公立医疗机构的社会责任感。非公立医疗机构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精神~加强医务人员执业道德建设和人文精神教育~做到诚信执业。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采用按规定设立救助基金、开展义诊等多种方式回报社会。进一步培育和完善非公立医疗机构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在行业自律和维护非公立医疗机构合法权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十四,建立和完善非公立医疗机构投诉渠道。非公立医疗机构可以采取行政诉讼及行政复议等形式~维护自身在准入、执业、监 130 管等方面的权益。可以向上级有关部门投诉~接到投诉的部门应依法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书面正式通知投诉机构。 ,二十五,此前有关规定与本意见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 13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 国办发„2010?6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平稳运行和发展~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积极性~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要按照保障机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保障医务人员合理待遇的原则同步落实补偿政策~建立稳定的补偿渠道和补偿方式,同时坚持以投入换机制~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转变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发挥好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诊疗常见病、多发病的功能。 二、建立健全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支出和业务支出等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基本医疗服务主要通过医疗保障付费和个人付费补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通过政府建立的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补偿,经常性收支差额由政府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补助。各地要按照核定的编制人员数和服务工作量~参照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核定工资总额。政府负责其举办 132 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经费、设备购臵经费、人员经费和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按扣除政府补助后的服务成本制定医疗服务价格~体现医疗服务合理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并逐步调整到位。按上述原则补偿后出现的经常性收支差额由政府进行绩效考核后予以补助。 ,一,落实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专项补助经费。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臵等发展建设支出~由政府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规划足额安排。 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2010年~各级政府要按照不低于人均15元的标准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2011年起~进一步提高人均经费标准~建立稳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卫生、财政部门要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等绩效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及时足额拨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臵任务由政府按照服务成本核定补助。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经费,包括离退休人员经费,、人员培训和人员招聘所需支出~由财政部门根据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相关人才培养规划和人员招聘规划合理安排补助。 ,二,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医保支付政策。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费项目~将现有的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不再单设药事服务费~合并项目内容由国家价格主管部门会同 133 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具体规定。一般诊疗费的收费标准可在原来分项收费标准总和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并在不增加群众现有个人负担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医保支付比例。具体收费标准,全国平均数为10元左右,和医保支付政策由各省,区、市,价格主管、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财政等有关部门综合考虑本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服务能力利用率、医务人员劳务成本、医保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调整医疗服务收费及医保支付政策可在已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及已开展基本医保门诊统筹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先行执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他服务仍按现有项目和标准收费。对已合并到一般诊疗费里的原收费项目~不得再另行收费或变相收费。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价格等相关部门要制定具体监管措施~防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复收费、分解处方多收费。 ,三,落实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收支差额的补助。落实政府专项补助和调整医疗服务收费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常性收入仍不足以弥补经常性支出的差额部分~由政府在年度预算中足额安排~实行先预拨后结算~并建立起稳定的补助渠道和长效补助机制。各地要根据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经常性收支核定和差额补助的具体办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收支结余要按规定留用或上缴。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实行收支两条线~基本医疗服务等收入全额上缴~开展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的经常性支出由政府核定并全额安排。 三、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134 ,一,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其诊疗科目、床位数量、科室设臵、人员配备、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要与其功能定位相适应。卫生部要尽快制定指导意见~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服务范围。对服务能力已经超出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一些服务人口较多、服务能力已经达到二级医院标准的乡镇卫生院~可将其转为公立医院~或将其超出功能定位的资源整合到县级医院,也可以对其承担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补偿。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等适宜技术和服务。 ,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分配制度。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管理~尽快完成人员编制标准的核定工作。各地区可以县,市、区,为单位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总编制~由县级机构编制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结合实际工作量统筹安排、动态调整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编制。要在核定编制的基础上~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以科学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薪、合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妥善安臵未聘人员~相关费用由地方政府按国家有关规定统筹研究解决。同时~要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工资制度同步落实到位。 ,三,充分发挥医保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促进作用。依托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快推进基本医保门诊统筹~将一般诊 135 疗费纳入支付范围~并逐步提高参保人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费用的报销比例~进一步引导群众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看病就医。推进医保付费方式改革~探索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付费方式~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积极地开展服务~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合理控制服务成本。 ,四,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和激励机制。各省,区、市,要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根据管理绩效、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服务对象满意度、居民健康状况改善等指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综合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资金安排和拨付挂钩。对绩效考核差的可扣减资金安排~对绩效考核好的可给予适当奖励。要督促、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强化收支管理~严格成本核算和控制。 ,五,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要保障基层医务人员合理收入水平不降低。要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倾斜~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建立以岗位责任和绩效为基础、以服务数量和质量以及服务对象满意度为核心的考核和激励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与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人员竞聘上岗紧密结合。各地制定人员分流、竞聘上岗等相关政策时要充分听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意见。要向基层医务人员提供更多的培养培训机会~对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待遇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要加强政策宣传~使广大医务人员理解、支 136 持和积极参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 四、多渠道加大对乡村医生的补助力度 对村卫生室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合理补助。卫生部门要在核定村卫生室承担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服务人口数量的能力的基础上~安排一定比例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由村卫生室承担~并落实相应经费。各地在推进医保门诊统筹工作中~可以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的门诊服务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地区要积极将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纳入保险范围。鼓励各地在房屋建设、设备购臵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对村卫生室给予一定扶持~并采取多种形式对乡村医生进行补助。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将实行乡村一体化的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并落实补偿政策。 对非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地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给予合理补助~并将其中符合条件的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执行与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同的医保支付和报销政策。 五、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作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抓紧落实~将政府补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和基建支出计划足额安排~及时调整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医保支付政策~尽快建立起稳定、长效、合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各省,区、 137 市,要在本意见印发后30个工作日内制定本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具体办法~并报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备案。 ,二,落实补偿责任。省级人民政府要对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合理待遇水平负总责。各省,区、市,要统筹考虑地方各级财政和各项医保基金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明确地方各级财政分担比例和具体办法~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补助力度。市、县级人民政府要在预算中足额安排并及时拨付应由本级财政负担的补助资金~认真落实调整后的医疗服务收费和医保政策。中央财政要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进行补助~支持各地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各级财政可采取先预拨后结算的方式及时下达补助资金~保障基本药物制度按计划进度顺利实施。 ,三,强化督促指导。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财政、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加强对各地工作的检查指导~定期进行考核~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政策。各省,区、市,要及时将贯彻落实本意见的情况报送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国务院办公厅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日 138 139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 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国办发„201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 •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工作安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三年任务的攻坚之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继续认真落实“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坚定信心~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攻坚克难~强化考核~狠抓落实。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地区医改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对本地区医改任务完成情况负总责,各牵头部门要对牵头任务全国范围内的完成情况负总责~各有关方面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确保完成医改各项任务。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一年二月十三日 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 为明确任务目标~落实工作责任~扎实推进改革~现提出医药卫 140 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精神~继续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统筹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确保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城乡居民~保障水平显著提高,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全面推开~新的运行机制基本建立,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提供~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不断深化~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便民惠民措施普遍得到推广。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得到进一步控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三年重点任务基本完成~为下一步深化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任务 ,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1.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基本实现全民医保。 ,1,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到4.4亿~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妥善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保问题。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积极推进非公有制 141 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参加职工医保。促进失业人员参保。落实灵活就业人员、未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等人员选择性参保的政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国资委、财政部负责, ,2,进一步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覆盖面~参合率继续稳定在90%以上。,卫生部负责, 2.全面提升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增强保障能力。 ,1,进一步提高筹资标准~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均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财政部、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2,扩大门诊统筹实施范围~普遍开展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门诊统筹~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医保目录内药品和收取的一般诊疗费按规定纳入支付范围,积极探索职工医保门诊统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3,明显提高保障水平。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力争达到70%左右。所有统筹地区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当地居民年可支配收入和全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且均不低于5万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4,积极开展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以省,区、市,为单位推开提高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保障水平的试点~并在总 142 结评估基础上增加试点病种~扩大试点地区范围。抓紧研究从医保、救助等方面对艾滋病病人机会性感染治疗给予必要支持的政策措施。,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财政部负责, ,5,全面提高医疗救助水平。资助困难人群参保~资助范围从低保对象、五保户扩大到低收入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开展门诊救助。逐步降低、取消医疗救助起付线~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探索开展特重大疾病救助试点。鼓励社会力量向医疗救助慈善捐赠~拓宽筹资渠道。,民政部、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3.提高基本医疗保障经办管理水平~方便群众就医结算。 ,1,继续推广就医“一卡通”等办法~基本实现参保人员统筹区域内医疗费用即时结算,或结报~下同,。加强异地就医结算能力建设~开展省,区、市,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探索以异地安臵的退休人员为重点的就地就医、就地即时结算。做好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研究缴费年限累计计算相关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 ,2,加强医疗保障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建立基金运行分析和风险预警制度~控制基金结余~提高使用效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基金结余过多的地区要把结余逐步降到合理水平,新农合统筹基金当年结余率控制在15%以内~累计结余不超过当年统筹基金的25%。基金当期收不抵支的地区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基金平稳运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财政部分别负责, 143 ,3,发挥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和对医药费用的制约作用。对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在医保支付比例上给予倾斜。改革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大力推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积极探索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发展改革委负责, ,4,加强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的监管。强化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动态管理~建立完善医疗保险诚信等级评价制度~推行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进一步规范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服务行为。研究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依法加大对欺诈骗保行为的处罚力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5,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基本实现市,地,级统筹~鼓励地方探索省级统筹。有条件的地区进一步提高新农合统筹层次。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城乡统筹~稳步推进经办管理资源整合。做好各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政策和管理的衔接~实现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参保。积极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财政部、民政部、保监会分别负责, ,6,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鼓励企业和个人通过参加商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解决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需求。,保监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负责, ,二,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 144 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5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0?62号,~按照全覆盖、建机制的要求~建立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机制~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实现新旧机制平稳转换。 4.扩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实现基层全覆盖。 ,1,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在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负责, ,2,研究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使用部分,~规范各省,区、市,药品增补~兼顾成人和儿童用药需要~更好地适应基层基本用药需求。同步落实基本药物医保支付政策。,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5.建立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机制~重塑基层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1,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包括各省区市增补品种,实行以省,区、市,为单位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确保基本药物安全有效、品质良好、价格合理、供应及时。,卫生部负责, ,2,编制基本药物集中采购计划~确定基本药物采购的具体剂型、规格、质量要求~明确采购数量~并实行量价挂钩。暂无法确定采购数量的省,区、市,通过单一货源承诺的方式进行采购。,卫生部负责, 145 ,3,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鼓励各地采用“双信封”的招标制度~只有经济技术标书评审合格的企业才能进入商务标书评审~商务标书评审由价格最低者中标。,卫生部负责, ,4,实行招标采购结合~签订购销合同。采购机构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授权或委托与药品供货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并负责合同执行~对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货款进行统一支付~原则上从交货验收合格到付款不得超过30日。,卫生部负责, ,5,建立完善基本药物指导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对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进行分类管理~对基本药物中的独家品种和经多次集中采购价格已基本稳定且供应充足的品种探索实行国家统一定价。,发展改革委负责, ,6,制定完善基本药物基层配备使用政策~确保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卫生部负责, ,7,保障基本药物生产供应。由供货企业自主选择经营企业进行配送或自行配送。鼓励发展现代物流等多种手段~提高配送效率。推动药品生产流通企业优化结构~实现规模经营。,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负责, ,8,全面推行国家基本药物质量新标准。加强基本药物监管~加快信息化体系建设~对基本药物进行全品种覆盖抽验和全品种电子监管~提升对基本药物从生产到流通全过程追溯的能力。,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 6.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建立新的运行机制。 146 ,1,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费项目和医保支付政策~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原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合理制定调整一般诊疗费收费标准~并在不增加群众现有个人负担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医保支付比例。,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2,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落实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专项补助以及经常性收支差额的补助~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实行“收支两条线”。,财政部、卫生部负责, ,3,完善编制管理。加快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标准的制定工作。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方式~以县,市、区,为单位实行人员编制总量控制、统筹安排、动态调整。,中央编办、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负责, ,4,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动各地实行定编定岗~全面建立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建立绩效考核、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完成基层医务人员竞聘上岗~各地结合实际妥善分流安臵未聘人员~确保社会稳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负责, ,5,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根据工作数量、质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居民健康状况改善等指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医务人员进行综合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助和医务人员收入水平挂钩。,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6,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全面落实绩效工资~保障基层医务人 147 员合理收入水平不降低。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适当拉开医务人员收入差距~并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重点倾斜~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卫生部负责, ,7,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村卫生室和非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进行合理补偿。落实对村医的补助和扶持政策。,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8,中央财政继续通过以奖代补的办法对各地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给予奖励补助。,财政部、卫生部、发展改革委负责, ,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7.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1,完成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任务~在前两年支持建设的基础上再支持300所以上县级医院,含中医院~下同,、1000所以上中心乡镇卫生院和13000个以上村卫生室建设~使每个县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基本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有1-3所达标的中心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每个街道都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中西部边远地区、山区配臵流动巡回医疗服务车。,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负责, ,2,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以省,区、市,为单位建立涵盖基本药物供应使用、居民健康管理、 148 绩效考核等基本功能的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并与医保信息系统有效衔接~提高基层规范化服务水平。,发展改革委、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8.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适宜人才。 ,1,出台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文件~开展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完善和落实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的政策~努力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不足的问题。,发展改革委、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2,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和基层部队招收5000名以上定向免费医学生~累计招收超过1万名。,卫生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总后勤部卫生部、财政部负责, ,3,安排1.5万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人员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累计培训人员达到3万名。,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4,鼓励和引导医疗卫生人才到基层服务~加大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招聘力度~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培训医疗卫生人员12万人次和46万人次~继续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负责, ,5,制定并实施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建设方案~重点支持100个左右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建设。,发展改革委、卫生部、教育部负责, 149 9.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1,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和巡回医疗。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建立全科医生团队~推进家庭签约医生服务~为辖区居民提供方便、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等适宜技术和服务。,卫生部负责, ,2,大力推行院长,主任,负责制~落实管理责任~提高管理效率。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推行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运用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规范基层用药和医疗行为~控制基层门诊输液和抗生素、激素使用。,卫生部负责, ,3,明显提高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量占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总量的比例。,卫生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10.全面开展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居民健康素质。 ,1,拓展和深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扩大服务人群~提高服务质量~2011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25元。,卫生部、财政部负责, ,2,完善并严格执行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标准、操作规范和考核办法~提高服务水平。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50%左右。进一步提高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做好农民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体格检查。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人 150 数分别提高到4500万人、1500万人以上。发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全部纳入管理。,卫生部、财政部负责, ,3,完善基层健康宣传网络。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普及健康知识~积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卫生部负责, 11.完成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预防为主方针。 ,1,继续对15岁以下的人群补种乙肝疫苗~2011年再补种626万人左右~全面完成补种任务。,卫生部负责, ,2,在前两年工作基础上~再完成适龄妇女宫颈癌检查400万人~乳腺癌检查40万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5%以上,继续开展农村生育妇女免费补服叶酸。,卫生部负责, ,3,为45万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开展复明手术~累计完成100万例。,卫生部负责, ,4,在前两年工作基础上~累计完成163万户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改炉改灶任务。,卫生部负责, ,5,在前两年工作基础上~累计完成1128万户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任务。,卫生部负责, ,6,继续实施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项目。,卫生部负责, 12.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服务可及性。 ,1,启动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支持中西部地区2100所以上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负责, ,2,全面实施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国家重点支 151 持430所左右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设。,发展改革委、卫生部、民政部负责, ,3,依托县级医院建立县域内农村院前急救体系~重点支持800个左右的县配臵必要的救护车和指挥系统~同步建立体现公益性的运行机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负责, ,4,落实传染病医院、鼠防机构、血防机构和其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从事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的待遇政策。,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五,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行之有效的便民惠民措施~提高公立医院的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 13.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形成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经验。 加大公立医院,含国有企业医院,改革试点力度~力争形成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子。在16个国家联系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和省级试点城市加快推进综合改革~鼓励在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和非营利分开等重点难点问题上大胆探索。探索建立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形成规范化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聘用和岗位管理制度~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完善以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核心、能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绩效考核和分配激励机制。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落实政府投入政策~完善医药价格机制。,卫生部、发 152 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中央编办、国资委负责, 14.深化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提高医疗体系整体效率。 ,1,着力提高县级医院服务能力~使县级医院成为县域内医疗卫生中心~带动乡村共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形成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的高效运行机制。,卫生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 ,2,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长期合作帮扶机制。重点帮助县级医院加强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全国安排6000名县级医院医务骨干人员到三级医院进修学习。三级医院与对口的县级医院建立远程医疗系统。,卫生部、财政部负责, ,3,鼓励各地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县级及其以上医疗机构合作的激励机制~引导有资历的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执业活动。探索建立长期稳定、制度化的协作机制~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服务模式。组建医疗小分队~为边远地区提供巡回医疗服务。,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15.以病人为中心完善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方便群众就医。 ,1,完善预约诊疗制度~所有三级医院实行预约诊疗服务。优化门诊诊疗流程~实行错峰、分时段诊疗~全面推广叫号服务~合并挂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简化就医手续~缩短群众候诊时间。推行双休日和节假日门诊。广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卫生部负责, ,2,制定并落实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规范公立 153 医院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和植,介,入类医疗器械行为~对医疗、用药行为全过程跟踪监管~鼓励公立医院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和适宜技术。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完善医用设备和医用耗材管理、采购和价格等政策~政府投资购臵的公立医院大型设备按扣除折旧后的成本制定检查价格~降低检查费用,以省,区、市,为单位逐步推开植,介,入类医用耗材实行集中招标采购。加大对开“大处方”行为的查处力度。合理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开展按病种等收费方式改革试点。研究对新进入医保目录药品制定统一价格~作为医疗保险的报销计费依据~超过部分由个人支付。,卫生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分别负责, ,3,以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为重点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研究制定适应基本医疗需求的临床路径~累计达到300种~覆盖绝大多数常见病、多发病。推行电子病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医疗行为管理。,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 ,4,加强和完善医疗服务监督机制。发挥卫生行政部门全行业监管职能~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为和质量的监管。强化行业自律和医德医风建设~坚决治理医疗领域的商业贿赂~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健全多方参与的社会监督机制。,卫生部负责, 16.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1,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制度框架、培训模式和政策体系~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支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对公立和非公立医院一视同仁。,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 154 部负责, ,2,制定执业医师多点执业的规范性文件~放宽执业医师多点执业试点条件~增加执业地点数量~将试点范围扩大到所有有条件的城市。鼓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在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间合理流动。,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3,保障医疗卫生人员合理待遇~建立和推行改善执业环境的长效机制。,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17.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1,出台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完善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臵规划~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标准和贷款行为~新增或调整医疗卫生资源在符合准入标准的条件下优先考虑社会资本。指导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开展公立医院布局与结构调整工作~及时总结试点经验。研究制定公立医院改制的范围和办法~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制。,卫生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2,抓紧清理和修订相关规章和办法~制定和完善实施细则和配套文件~落实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政策~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鼓励社会资本举办普通医疗机构~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高端医疗机构~控制公立医院开展特需服务的比例。,卫生部、商务部负责, 三、保障措施 2011年度医改工作的实施时间为2011年2月到2012年2月。 155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强化督促检查~将医改实施情况纳入政绩考核~确保如期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一,建立目标责任制。 国务院医改办公室将继续与各省,区、市,医改领导小组签订责任状。牵头部门对牵头任务全国范围内的完成情况负总责~要及时将任务分解到各地~制定进度计划~加强督促指导。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地区医改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地区医改任务完成情况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负责、亲自抓。各有关部门、各省,区、市,要层层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2011年2月底前完成各项任务分解~作出具体安排。要督促县级政府实行包干负责制~按照“一人一院,中心,”的要求确定干部包干负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二,强化财力保障。 各级政府要将2011年医改任务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按时足额拨付到位。要重点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政策~确保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综合改革顺利推进~按确定的任务和进度尽早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拨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政府投入长效机制~完善政府投入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将医改任务完成情况,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情况,和绩效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安排挂钩。 ,三,严格绩效考核。 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各地医改进展 156 情况和效果的监测评估~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机制~每月对各地工作情况进行汇总通报~每季度进行进度考核~年终对医改三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要建立定期督导机制~每季度开展一次全国范围内的集中督导检查。 ,四,加强宣传引导。 要继续加强对医改政策的培训~增强各有关方面的政策执行力。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调动各方参与和推进医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及时公布医改工作进展~主动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解答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要加强正面引导~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157 三、我部或我部与有关部门联合印发的医疗保险相关文件 158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全面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 保险工作的通知 人社部发„2009?3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劳动保障,厅、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动保障局、财务局: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地高度重视~组织有力~工作扎实~稳步推进~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受到广大城镇居民的欢迎~为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积累了经验。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经国务院同意~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各地要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提高居民参保率~全面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2009年全国所有城市都要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2009年新开展这项工作的城市~方案由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审批~并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备案~原则上第二季度启动实施~参保率力争达到50%以上。2009年前已开展试点的城市~应结合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强管理~参保率力争达到80%以上。东部地区可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扩面速度。在工作推 159 进中~各地区要坚持低水平、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原则~科学设计和调整实施方案,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规范操作~加强监管,要坚持便民利民~真正方便居民、服务居民、让居民受益。 二、规范和完善财政补助政策。2009年政府对参保居民的补助标准~按照•关于做好2008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08?39号,相关规定执行。省级财政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大对困难市县的补助力度。各地要及时上报财政补助申报材料~将本级财政应当安排的补助资金列入预算~及时足额拨付上级和本级补助资金~确保财政补助申请和拨付工作顺利进行。继续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切实做好困难居民的界定工作~进一步加大投入~帮助解决困难城镇居民缴费困难问题。同时~要加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和使用的专项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科学合理制定和调整有关政策。各地要在分析总结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基金运行情况基础上~认真测算~科学制定和调整有关政策。坚持做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基金结余较多的城市要根据基金收支情况适当调整基金支付政策~避免结余资金过多。充分利用基层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探索建立普通门诊费用统筹~扩大制度受益面。对起付线、封顶线、基金支付比例和补助范围等政策的调整~要通盘考虑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使用情况、居民潜在医疗需求增长和医药费用上涨等因素~注意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要探索做好参保人员在不同制度间转移时的医疗保险关系和待遇等的衔接。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推进统筹 160 城乡医疗保险的不同方式和路径。 四、提高统筹层次~积极推进地级统筹。明确地级统筹中市,地、州,和县,市、区,相关机构的职责~建立相应的考核激励办法~充分发挥县,市、区,一级相关机构在医疗保险筹资和管理中的作用。同一统筹地区应统一缴费和待遇政策~基金统筹管理使用~统一设计各项管理流程~统一管理服务网络。条件不具备、难以一步到位实行地级统筹的地区~可在统一缴费和待遇政策、统一管理经办流程、统一管理服务网络的基础上~建立基金调剂机制~明确调剂金的管理使用办法~建立相应的考核激励办法。要探索地级统筹情况下适宜的就医管理办法~处理好扩大就医范围与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关系。 五、切实加强经办管理能力建设。各地要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切实解决好经办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问题。要强化经办机构内部管理~明确岗位职责~优化岗位设臵~提高经办机构服务水平和能力。要加强社区服务平台建设~提高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服务管理能力~探索建立社区劳动保障平台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服务机制~形成服务到人的管理服务网络。要建立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对接。要逐步建立药品、诊疗项目以及参保人员实际利用医疗服务信息基础数据库~研究科学合理的药品和诊疗项目评价办法~逐步建立医疗保险技术标准体系~实现医疗保险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和标准化。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对经办服务机构进行量化评价~促进经办服务机构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和能力。 161 六、加强对全面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组织领导。全面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矛盾、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地要切实摆上工作日程~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组织好各方面力量~全力推进这项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加强协调~密切配合。要在统筹考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制度相关统计数据基础上~核准城镇居民应参保人数并制定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加强目标考核和督查调研~制定周密 工作计划 幼儿园家访工作计划关于小学学校工作计划班级工作计划中职财务部门工作计划下载关于学校后勤工作计划 并抓紧组织实施。加强宣传培训工作~使这项惠及民生的重要改革深入人心~为全面推开试点创造良好舆论环境。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注重研究新问题、新情况~对试点工作中反映出来的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二??九年四月八日 162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国务院国资委 监察部关于妥善 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等医疗保障有关问题的通知 人社部发„2009?5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保障,厅,局,、财政厅,局,、国资委、监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动保障局、财务局、国资委、监察局~安徽、福建、贵州省经贸委,经委,: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障问题~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要求~在妥善解决地方政策性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保问题的基础上~彻底解决其他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保等问题~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地要认真按照中发„2009?6号和国发„2009?12号文件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于2009年年底前将未参保的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当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同时~统筹解决包括关闭破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等在内的其他各类城镇人员医疗保障问题~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医疗需求。 二、各地要通过多渠道筹资的办法~妥善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所需资金。在企业实施关闭破产 163 时~要按照•企业破产法?相关规定~通过企业破产财产偿付退休人员参保所需费用。企业破产财产不足偿付的~可以通过未列入破产财产的土地出让所得、财政补助、医疗保险基金结余调剂等多渠道筹资解决。省级政府对困难市、县应给予帮助和支持。地方各级政府安排用于帮助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保的补助资金~可分年到位。对地方依法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央财政按照“奖补结合”原则给予一次性补助。今后~各地要严格执行•企业破产法?等法律法规~妥善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保所需资金~中央财政不再给予补助。 三、各地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解决国有困难企业和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基本生活问题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2号,~将中央和中央下放地方政策性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及其参保所筹集资金纳入属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统一管理~不得单独管理、封闭运行。退休人员基本医疗待遇与原所属企业,或企业集团,脱钩~统筹地区应按规定确保退休人员享受当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相关待遇。中央财政在按国办发„2003?2号文件规定安排补助的基础上~对中央和中央下放地方政策性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给予一次性补助。 四、各地要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切实将目前尚未参保的、关闭破产集体企业等其他各类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央财政对此项工作做得好的地区~通过 164 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一次性补助。对确有困难、难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央财政按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给予补助。省级人民政府要明确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企业的具体标准和审批程序~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认真按照规定严格组织实施~防止有缴费能力的企业逃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责任~损害退休人员和职工权益。到2010年年底前~基本解决所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的参保问题。 五、各地要加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扩面进度~确保实现到2011年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0%以上的目标。要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及其他相关文件精神~大力推进解决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参保问题~将本行政区域内各类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及其职工全部纳入属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同时~要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全面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35号,要求~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切实将城镇非就业居民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央财政将根据各地实际参保率~与各类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保情况一并进行考核~通过以奖代补给予补助。 六、各地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各省、自治区、 165 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切实承担责任~进一步明确政策~制定周密详尽、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切实加大对统筹地区的工作指导力度~确保专款专用和工作目标的实现。为强化工作责任~明确工作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监察部将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签订工作目标协议书。各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要精心组织~制定具体实施计划~确保按期完成工作任务。地方各级政府要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努力通过多渠道方式筹措所需资金~确保资金到位。到2011年年底~东、中、西部省份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保问题地方政府所需筹集资金到位率要分别达到50%、40%和30%。地方各级政府在分配上级和本级财政补助资金时~要对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保任务重、财力困难的地区给予倾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发挥监督和协调作用~督促落实各项政策。中央有关部门将对各地落实本通知的情况适时进行督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监察部 二??九年五月二十七日 166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 金管理的指导意见 人社部发„2009?6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保障,厅,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动保障局、财务局: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提高基金使用效率~现就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将全体城乡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管好、用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对保障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权益~减轻人民群众医药费用负担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不断完善政策~创新管理机制~强化基金管理~增强基金的共济和保障能力~提高基金使用效率。 二、增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共济和保障能力 ,二,加大基本医疗保险扩面和基金征缴力度。各地要按照3年内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进一步加大城镇职工基 167 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扩面力度。要切实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部门•关于妥善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等医疗保障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52号,的要求~通过破产企业财产变现、未列入破产财产的土地出让所得、财政补助、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结余调剂等多渠道筹资~妥善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同时~各地要统筹解决包括关闭破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等在内的其他各类城镇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进一步加大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征缴和稽核力度~确保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应收尽收。 ,三,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减轻参保人员的个人负担。各地要在精心测算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政策内住院医疗费用的报销水平~逐步提高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规范门诊大病管理。鼓励各地积极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医疗费用统筹~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受益范围。有条件的统筹地区可以探索调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使用办法~试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医疗费用统筹~逐步扩大和提高门诊费用的报销范围和比例~提高个人账户基金的使用效率。 ,四,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加快推进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工作~到2011年基本实现市,地,级统筹。实现市,地,级基金统收统支确有困难的地区~可以先建立市,地,级基金风险调剂制度~再逐步过渡。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探索实行省级统筹。 168 三、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 ,五,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预算管理。统筹地区要认真执行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按年度编制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预算。编制基金收入预算应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职工工资收入水平、医疗保险覆盖面、医疗保险筹资比例等因素,编制基金支出预算应综合考虑当地参保人员年龄结构、疾病谱、医疗费用增长、医疗保险受益面、保障水平和基金结余情况等因素。 ,六,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会计核算和统计分析工作。各地要认真落实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会计核算工作。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要单独建立一次性预缴基本医疗保险费统计台账~加强对一次性预缴基本医疗保险费的统计分析和管理。 ,七,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情况分析和风险预警制度。各地要利用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构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分析和风险预警系统~将统筹基金累计结余作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风险预警监测的关键性指标~加强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情况的分析。除一次性预缴基本医疗保险费外~统筹地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累计结余原则上应控制在6-9个月平均支付水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累计结余超过15个月平均支付水平的~为结余过多状态~累计结余低于3个月平均支付水平的~为结余不足状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基金风险预警指标~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具体确定。 ,八,妥善解决统筹基金结余过多和当期收不抵支问题。统筹地区因职工工资水平增长等因素~统筹基金收入增幅明显高于支出增 169 幅~连续2年处于结余过多状态的~可阶段性降低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比例或适当提高参保人员医疗保险待遇水平。统筹基金出现当期收不抵支的统筹地区~要认真查找超支原因~通过改进结算方式、加强支出管理等途径~控制费用支出增长。统筹基金累计结余不足、难以保证当期支付的统筹地区~可通过临时借款保证当期支付~并及时研究调整筹资或待遇政策。各统筹地区应根据上述原则制订相应的基金告警预案~并报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保障,、财政部门备案。统筹地区启动预案响应和费率调整等政策变化~应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重大政策调整省级人民政府应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备案。 ,九,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内控制度~形成部门之间、岗位之间和业务之间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内控机制。加强行政监管~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欺诈防范机制~杜绝骗保等欺诈行为的发生。建立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内部审计制度~及时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定期向社会公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情况和参保人员医疗保险待遇的享受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四、加强基本医疗保险支付管理 ,十,加大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控力度。各地要把相关部门制定的出入院标准、临床诊疗规范、临床用药指南和处方管理办法等纳入协议管理的范围~建立和完善对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考核评价体系。要不断完善医疗保险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对医疗服务行 170 为的全程实时监控~加强对重点医疗服务项目和重点药品使用情况的监测,减少不合理医疗费用的发生~防范医疗欺诈行为。 ,十一,改进费用结算方式。积极探索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通过协商谈判~合理确定医药服务的付费方式及标准~发挥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和药品费用的制约作用。鼓励探索实行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按人头付费等结算方式~充分调动医疗机构和医生控制医疗服务成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十二,优化医疗费用结算流程。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要进一步优化医疗费用结算程序~逐步实现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缩短医疗费用结算时间~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要按照协议及时足额支付。医疗费用结算前~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可按照协议向医疗机构预拨一定比例的周转金。简化个人医疗费用报销结算程序~提供人性化服务~方便广大参保人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二??九年七月二十四日 171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卫生部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 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的指导意见 人社部发„2009?6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保障,厅,局,、财政厅,局,、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动保障局、财务局、卫生局: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和•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7?20号,的精神~为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受益面~切实减轻参保居民门诊医疗费用负担~有条件的地区可逐步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工作~现就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要在坚持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规定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门诊医疗服务特点和城镇居民对门诊医疗基本保障的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筹资、支付等政策和就医、费用结算、业务经办等管理措施~通过统筹共济的方式合理分担参保居民门诊医疗费用。 二、开展门诊统筹应坚持以下原则:立足基本保障~从低水平起步~逐步减轻群众门诊医疗费用负担,实行社会共济~通过基金统筹调剂使用~提高基金保障能力,主要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方便群众就医~降低医疗成本。 172 三、根据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能力~在重点保障参保居民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支出的基础上~逐步将门诊小病医疗费用纳入基金支付范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要坚持收支平衡的原则~门诊统筹所需费用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列支~单独列账。 四、建立门诊统筹可以从慢性病发生较多的老年人起步~也可以从群众反映负担较大的多发病、慢性病做起。门诊统筹可以单独设立起付标准、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具体可由各统筹地区根据实际合理确定。门诊统筹支付水平要与当地经济发展和医疗消费水平相适应~与当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相适应。 五、开展门诊统筹应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中医药服务。将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起步阶段~门诊统筹原则上用于在定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用~随着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完善~逐步将支付范围扩大到符合规定的转诊费用。同时~要通过制定优惠的偿付政策~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鼓励和引导参保居民充分利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合理设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转诊医疗机构的分工合作~探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及转诊相关管理办法和标准。统筹地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会同卫生行政部门共同探索首诊和转诊的参保人员就医管理办法~促进建立双向转诊制度。 六、探索适合门诊统筹费用控制机制和结算管理的方式。根据门 173 诊就医和医疗费用支出特点~积极探索总额预付或按人头付费等费用结算办法。充分发挥医疗保险集团购买的优势~采取定服务机构、定服务项目、定考核指标、定结算标准、定支付办法等方式~探索就医、支付、结算一体化的门诊统筹综合管理办法~有效控制门诊医疗费用。 七、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科学决策~精心组织实施。切实加强经办能力建设~完善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探索适应门诊统筹管理需要的经办方式~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要加强社区劳动保障平台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协作~促进参保人员健康管理。要认真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办法~遇有重要情况要及时报告。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 政 部 卫 生 部 二??九年七月二十四日 174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 保险药品目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动保障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精神~重点做好与加快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医疗服务监管和探索建立医疗保险谈判机制4方面政策的衔接~我部按照•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国办函,2009,75号,的要求~以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管理暂行办法?,劳社部发,1999,15号,和•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经过组织专家进行药品遴选~制定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09年版,?,以下简称•药品目录?,~现印发各地~请遵照执行。 一、调整制定2009年版•药品目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件的重要举措~对于完善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提高群众的保障水平~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做好•药品目录?的组织实施工作。 175 二、2009年版•药品目录?在保持参保人员用药政策相对稳定连续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医药科技进步与参保人员用药需求变化~适当扩大了用药范围和提高了用药水平。本版•药品目录?适用于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是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参保人员药品费用和强化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管理的政策依据及标准。 三、•药品目录?分西药、中成药和中药饮片3部分。其中~西药部分和中成药部分用准入法~规定基金准予支付费用的药品~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时区分甲、乙类~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支付时不分甲、乙类,中药饮片部分用排除法~规定基金不予支付费用的药品。参保人员使用目录内西药、中成药和目录外中药饮片所发生的费用~具体给付标准按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的治疗性药品已全部列入•药品目录?甲类药品。统筹地区对于甲类药品~要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全额给付~不得再另行设定个人自付比例。对于乙类药品可根据基金承受能力~先设定一定的个人自付比例~再按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给付。对于国家免费提供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涉及的抗结核病药物、抗疟药物和抗血吸虫病药物~参保人员使用且符合公共卫生支付范围的~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不予支付,不符合公共卫生支付范围的~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 五、各地要分步做好•药品目录?的组织实施工作。甲类药品~ 17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再进行调整~各统筹地区应于今年12月份开始执行使用。乙类药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按规定进行调整后~再由所辖统筹地区执行使用。民族药和中药饮片部分~各地按现有政策继续执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于2010年3月31日前发布本地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各统筹地区要在2010年6月30日前完成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药品数据库的更新工作。 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整乙类药品时~不得要求企业申报~不得以任何名目向企业收取费用。对国家基本药物和仅限工伤保险的品种~不得将其从目录中调出。对•药品目录?规定的药品限定支付范围~可以进行调整但不得取消。对药品名称不得使用或标注商品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乙类药品调整品种应按规定报我部备案~调整品种总数,含调入、调出和调整限定支付范围的药品品种,不得超过243个。 七、各统筹地区要严格执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并按照有关规定更新定点医疗机构纳入基金支付范围的医院制剂清单~但不得以任何名义调整•药品目录?或另行制订药品目录。要根据辖区内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药品使用情况~做好•药品目录?内药品名称的对应工作~及时更新信息管理系统的药品数据库~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统一更新药品数据库。要按照药品通用名称支付参保人员药品费用~不得按商品名进行限定~不能以药品数据库没有更新为由拒付参保人员费用。 177 八、各地要加强•药品目录?使用情况的监测与分析。通过统一药品代码~完善分析指标~逐步建立药品使用情况的监测分析体系。要充分利用药品使用情况基础数据~对参保人员各类药品用量和各项保险费用支出情况进行分析~加强对用量大、费用支出多药品的重点监测~有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监管措施~以加强对医疗过程中药品滥用等不良行为的控制。 九、各地要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使用•药品目录?的管理。医师开具西药处方须符合西医疾病诊治原则~开具中成药处方须遵循中医辩证施治原则和理法方药~对于每一最小分类下的同类药品原则上不宜叠加使用。对按西医诊断开具中成药、按中医诊断开具西药等不合理用药、重复用药和药物滥用等~要明确相应的处罚措施并纳入定点协议管理。要采取措施鼓励医师按照先甲类后乙类、先口服制剂后注射制剂、先常释剂型后缓,控,释剂型等原则选择药品~鼓励药师在调配药品时首先选择相同品种剂型中价格低廉的药品。 十、各地要参照卫生等有关部门制定的处方管理办法、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诊疗指南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加强对临床用药合理性的监督检查~进一步明确药品限定支付范围~完善药品费用审核办法~严格药品费用支付管理。要将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执行使用•药品目录?的情况~纳入定点服务协议管理和定点服务考核范围~并进一步完善管理考核指标~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十一、各地要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用药分类支付管理办法。对于•药品目录?内同一品种剂型规格的药品~可探索设定最高支付限额 178 标准。对乙类药品中主要起辅助治疗作用的药品~可适当加大个人自付比例~拉开与其他乙类药品的支付比例档次。对临床紧急抢救与特殊疾病治疗所必需的目录外药品~要建立定点医疗机构申报制度并明确相应的审核管理办法。对于•药品目录?内可用于自我药疗的药品~原则上规定为~参保人员住院使用时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门诊使用时限个人帐户支付。对于未列入•药品目录?但由目录内西药品种组成的复合药,包括含药大输液,~如果其价格不高于其所组成药品价格之和的~可视同乙类药品按规定予以支付~具体管理办法由各地制订。 十二、做好药品目录管理与医疗服务项目管理和费用结算管理的衔接。本版•药品目录?未列入的放射性同位素类药物~将纳入医疗服务项目范围进行管理~各地在具体办法出台前仍可按原有政策执行。对于•药品目录?内的影像诊断用药~要结合医疗服务项目管理~加强费用的审核支付。对实行按总额、按病种、按定额等结算办法的地区~要从保障参保人员获得必需药品的角度出发~探索完善相应的考核管理措施~以确保在控制费用、强化管理和建立风险共担机制的同时~保障参保人员的基本权益。 十三、本次发布的•药品目录?中未包括谈判准入的药品。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药品谈判机制的有关规则~建立相应的工作组织体系~确定谈判准入的药品类别~组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药品供应商~对临床疗效确切有重大创新价值但价格昂贵可能对基金产生风险的部分药品品种及其费用支付方式和标准进行谈判。具体办法另 179 行发布。 十四、各地在•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和组织实施过程中~如有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二00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18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卫生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流动就业人员 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的通知 人社部发„2009?19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保障,厅,局,、卫生厅,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动保障局、卫生局、财务局: 现将•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卫生部 财政部 二??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保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合,人员流动就业时能够连续参保~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能够顺畅接续~保障参保,合,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181 第二条 城乡各类流动就业人员按照现行规定相应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得同时参加和重复享受待遇。各地不得以户籍等原因设臵参加障碍。 第三条 农村户籍人员在城镇单位就业并有稳定劳动关系的~由用人单位按照•社会保险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办理登记手续~参加就业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其他流动就业的~可自愿选择参加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就业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并按照有关规定到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或就业地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登记手续。 第四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员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后~由就业地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通知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办理转移手续~按当地规定退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再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待遇。 第五条 由于劳动关系终止或其他原因中止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关系的农村户籍人员~可凭就业地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参保凭证~向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申请~按当地规定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第六条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跨统筹地区流动就业~新就业地有接收单位的~由单位按照•社会保险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办理登记手续~参加新就业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无接收单位的~个人应在中止原基本医疗保险关系后的3个月内到新就业地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登记手续~按当地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 182 医疗保险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第七条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跨统筹地区流动就业并参加新就业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由新就业地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通知原就业地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转移手续~不再享受原就业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建立个人账户的~个人账户原则上随其医疗保险关系转移划转~个人账户余额,包括个人缴费部分和单位缴费划入部分,通过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转移。 第八条 参保,合,人员跨制度或跨统筹地区转移基本医疗保障关系的~原户籍所在地或原就业地社会,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应在其办理中止参保,合,手续时为其出具参保,合,凭证,样式见附件,~并保留其参保,合,信息~以备核查。新就业地要做好流入人员的参保,合,信息核查以及登记等工作。 第九条 参保,合,凭证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卫生部统一设计~由各地社会,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统一印制。参保,合,凭证信息原则上通过社会,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之间传递~因特殊原因无法传递的~由参保,合,人员自行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条 社会,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要指定窗口或专人~办理流动就业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障登记和关系接续等业务。要逐步将身份证号码作为各类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唯一识别码~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及时记录更新流动人员参保,合,缴费的信息~保证参保 183 ,合,记录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第十一条 社会,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要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做好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管理服务工作~简化手续~规范流程~共享数据~方便参保,合,人员接续基本医疗保障关系和享受待遇。 第十二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按照本办法~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登记管理和转移接续的具体实施办法。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0年7月1日起实施。 附件:基本医疗保障参保,合,凭证样式 参 保(合) 凭 证 凭证号:,省份简称,,统筹地区名称,,年份,第 XXXXXX 号 基 本 信 息 参保(合)信息 姓 名 医疗保障类型 参 身份证号 参保 (合)地 保(合) 医疗保障编 人 参保 (合)时间 起: 号, 184 户籍所在地 止: 户籍类型 起: 待遇享受起止时间 姓 名 止: 户 (大写)___ (小主 身份证号 个人账户余额 写) 办理机构名称: ,盖章, 联系人及电话: ,尚未将身份证号码作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 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唯一身份识别码的统筹地区填写医疗保险编号,尚未将身份证号码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员唯一身份识别码的统筹地区填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证号。 185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 服务工作的意见 人社部发„2009?19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保障,厅,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动保障局、财务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以异地安臵退休人员为重点的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以下简称异地就医,结算服务~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和改进异地就医结算服务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多措并举~以异地安臵退休人员为重点~提高参保地的异地就医结算服务水平和效率~加强就医地的医疗服务监控~大力推进区域统筹和建立异地协作机制~方便必需异地就医参保人员的医疗费用结算~减少个人垫付医疗费~并逐步实现参保人员就地就医、持卡结算。 二、按国务院医改近期重点实施方案的要求提高统筹层次~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市,地,级统筹~在同一统筹地区范围内统一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标准和管理、结算方式~实行统一结算~减少异地就医结算。 三、参保人员短期出差、学习培训或度假等期间~在异地发生疾 186 病并就地紧急诊治发生的医疗费用~一般由参保地按参保地规定报销。 四、参保人员因当地医疗条件所限需异地转诊的~医疗费用结算按照参保地有关规定执行。参保地负责审核、报销医疗费用。有条件的地区可经地区间协商~订立协议~委托就医地审核。 五、异地长期居住的退休人员在居住地就医~常驻异地工作的人员在工作地就医~原则上执行参保地政策。参保地经办机构可采用邮寄报销、在参保人员较集中的地区设立代办点、委托就医地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代管报销等方式~改进服务~方便参保人员。 六、加快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城市间或区域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和联网结算。各地可积极探索利用各种社会服务资源参与异地就医结算服务。 七、对经国家组织动员支援边疆等地建设~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后~已按户籍管理规定异地安臵的参保退休人员~要探索与当地医疗保障体系相衔接的办法。具体办法由参保地与安臵地协商确定、稳妥实施。 八、统筹地区经办机构认真履行本地参保人员就医管理和医疗费用审核结算的职责~同时要为在本地就医的异地参保人员和其参保地经办机构提供相应服务~对医疗服务进行监控。市,地,级统筹地区经办机构要加强对县,区,级经办机构的指导~做好医疗保险政策、信息系统建设、经办管理、医疗服务管理和技术标准等方面的衔接~ 187 保证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工作顺利开展。 九、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及经办机构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并实施省内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工作~规范异地就医结算的业务流程、基金划转及基础管理等工作。加大金保工程建设投入~加强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建设~推行社会保障“一卡通”~逐步扩大联网范围~实现持卡结算。确有需要且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建立异地就医结算平台。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的要求~会同财政部门制定实施办法~并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十、建立异地就医协作机制的地区~相关协作服务费标准由协作双方协商确定~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异地就医结算协作方案及联网结算方案~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备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188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门诊统筹重点联系工作的通知 人社厅函[2010]1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动保障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09]66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工作~经部领导同意~决定在2010年—2012年期间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重点联系工作。经与地方协商~在部分有条件城市自愿申报的基础上~由相关省(区)批准~确定14个重点联系城市。为做好门诊统筹重点联系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要任务 开展门诊统筹重点联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重点联系城市为载体~搭建上下联动、相互交流的工作平台~着眼体制机制创新~共同探索适应门诊统筹的政策、管理和运行体系~帮助重点联系城市建立起保障有力、运转协调、机制健全、风险可控的门诊统筹办法~为其他统筹地区开展门诊统筹工作提供经验和参考。 二、重点联系城市主要工作 一是制定和调整核心政策。重点在于完善门诊统筹筹资、支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平台利用、就医管理等关键制度。 189 二是创新和规范管理措施。重点在于逐步探索解决首诊和双向转诊、门诊统筹结算方式和标准、门诊统筹医疗服务范围设定、门诊统筹协商谈判、定点协议管理和考核管理等难点问题。 三是加强运行评估分析。重点在于逐步探索建立比较完善的门诊统筹统计指标体系、运行分析方法、门诊统筹评估体系等。 四是提升经办服务能力。重点在于完善医保信息及网络系统建设、规范门诊就医经办服务内容及流程、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等。 三、重点联系工作机制 一是基本政策措施协商机制。重点联系城市在制定或调整门诊统筹政策、方案、管理办法等时~需事先与部里协商后出台。 二是季度通报机制。重点联系城市每季度按要求向部里报告有关运行情况和分析报告~原则上在下季度前15日内上报上季度情况。部里通过简报形式通报重点联系城市运行情况。 三是半年度分析机制。每半年召开一次部分重点联系城市参加的分析报告会~分析形势~研究重点难点问题。 四是年度总结交流机制。每年召开一次重点联系城市座谈会~总结年度工作~部署下一年工作。 四、组织领导 我部成立门诊统筹重点联系工作小组~全面负责组织领导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重点联系工作。工作小组由我部医疗保险司、社保中心等单位、相关省厅等单位的负责同志组成。重点联系城市设立联络员~负责与工作小组的联系。今后有条件的城市由所在省 190 (区)批准确定后~报部门诊统筹重点联系工作小组进行增补。 相关省(区)和重点联系城市要按照本通知要求~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认真做好各项组织实施工作~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确保重点联系工作落到实处。其他省(区、市)要根据•指导意见?精神~继续加强对各地市开展门诊统筹工作的指导~注重门诊统筹管理服务机制的创新。各地要认真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办法~遇有重要情况应及时报告。 附件: 1、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重点联系城市名单 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重点联系工作小组人员名单 二?一?年三月九日 191 附件1: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重点联系城市名单 河北省石家庄市 辽宁省沈阳市、葫芦岛市 江苏省泰州市 安徽省芜湖市 福建省厦门市 山东省淄博市 湖南省长沙市 广东省珠海市、东莞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四川省南充市 云南省玉溪市 陕西省咸阳市 附件2: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重点联系工作小组人员名单 组长: 姚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司长) 副组长: 陈金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副司长) 吴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保中心副主任) 192 成员: 颜清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居民处处长) 段政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保中心医疗服务管理处处长) 王宗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保所医疗保险研究室主任) 孟伟(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副秘书长) 彭卫宁(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医疗保险处副处长) 阎彦(辽宁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医疗保险处处长) 沈焕根(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医疗保险处处长) 童宗伦(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医疗保险处处长) 丁榕芳(福建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医疗保险处处长) 193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10年城镇居民基本 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 人社部发[2010]3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动保障局、财务局: 2009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在全国所有城市全面建立~参保人数继续快速增加~待遇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的通知?,国发„2009?12号,的有关精神~做好2010年城镇居民医保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完善参保政策,巩固扩大覆盖面 2010年各地要在全面建立城镇居民医保制度的基础上~巩固和扩大覆盖面~提高参保率~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要达到80%~有条件的地方要力争达到90%~并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 各地要适应就业形式多样化和人员流动加剧、城镇化速度加快的形势~在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落实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员可以选择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有关政策。对自愿选择参加城镇居民医保的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不得以户籍等原因设臵参保障碍。 194 与此同时~各地要确定简捷规范的工作程序~做好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工作~方便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员参保和享受待遇。 要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参保工作。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高校组织参保的作用。鼓励有经济负担能力的大学生参加商业医疗保险~并切实做好居民医保与商业保险的衔接~通过多层次保障体系~提高大学生医疗保障水平。 要着力探索缴费年限与待遇水平挂钩办法~有条件的地区要探索在较大范围内统一不同医保制度间缴费年限换算累计等办法~鼓励居民积极连续参保。 二、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健全筹资机制 2010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 120元~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人均60元给予补助~对东部地区的补助标准同比例提高。地方财政负担确有困难的~提高补助标准可以分两年到位。省财政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大对困难市县的补助力度。要按照高校的隶属关系落实各级财政对于公办、民办和企业办高校学生参保的财政补助。各地要通过医疗救助等渠道~加大对各类困难人群的帮助力度~确保困难人群参保。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国家规定的补助标准安排预算~按有关规定及时足额拨付补助资金~不得滞拨、缓拨。 在财政补助标准提高的同时~各地要根据经济发展、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情况~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水平。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7?20号,的精 195 神~进一步完善筹资政策。 三、提高待遇水平,逐步减轻参保人员个人负担 在提高筹资标准基础上~各地要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立足于减轻居民医疗费用负担~科学测算~合理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待遇水平。 要坚持基本保障~适当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费用基金支付比例~引导参保人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重点解决大病重病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过重问题。要逐步缩小地区间、制度间待遇差距~体现制度公平性。 提高待遇水平要优先考虑提高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减轻大病重病患者的医药费用负担~2010年居民医保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要提高到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要逐步提高住院医疗费用基金支付比例~原则上参保人员住院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基金支付比例要达到60%~二级,含,以下医疗机构住院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基金支付比例要达到70%。各地要按照•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09?66号,要求开展门诊统筹工作~今年要在60%的统筹地区建立城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医疗保险基金结余较多的地方~可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医疗负担过重的大病重病患者的保障力度。对儿童重大疾病患者~可以通过探索到指定医疗机构诊治、医疗保险基金对医疗机构按病种限额或定额结算、适当降低个人自付比例等方式~进一步减轻个人负担。 要将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住院分娩和产前检查发生的符合规 196 定的医疗费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四、加强医疗保险管理,提升经办能力和水平 要切实加强基金管理~认真执行•关于加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社„2008?116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09?67号,~严格掌握基金支付范围,居民医保基金只能用于参保人员住院和门急诊医疗服务费用支出。要做好基金会计核算和统计分析工作~建立基金运行情况分析和风险预警制度~合理确定基金结余水平。要强化基金监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杜绝挤占、挪用、骗取基金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基金安全运行。要逐步提高统筹层次~提升基金共济能力。 要强化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管理。进一步完善就医引导机制~结合开展门诊统筹工作~将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有条件的地方要探索建立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用。根据各地基金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基金支付范围。要将自费药品和诊疗项目的控制指标纳入协议管理范围。完善费用结算办法~加快推进按病种、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改革~充分利用有关部门制定的临床路径等标准~合理确定结算标准。对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医疗机构~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其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收入给予合理补偿。要完善定点医疗机构考核评价体系~合理确定考核指标~实行定点医疗机构的分级管理~引导医疗机构加强内部管理、控制服务成本。要强化监督检查~探索建 197 立医疗服务违规行为举报奖励制度~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要统筹加强社区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服务能力~对社区和学校应参保人员进行全面登记~了解掌握参保人员情况。要按照权利义务相对等的原则~设立更为灵活的缴费时间和待遇享受时间~方便居民参保和待遇享受。要规范管理服务行为~制定高效合理的经办服务流程~及时发放医疗保险证等凭证。要进一步加强信息系统建设~80%以上的统筹地区要实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直接结算。要切实按照规定~加强区域间、不同医疗保险制度间经办机构协作~做好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和医疗保险关系转移的管理服务工作。 今年是完成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工作目标~巩固和完善城镇居民医保制度的关键一年。各地要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坚持统筹协调~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与其他医疗保障制度、相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制度的衔接~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抓好落实。各省,区、市,要切实承担责任~制定工作方案~加大对统筹地区的指导和监督。各统筹地区要制定具体实施计划~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将对各地工作落实情况适时进行督查。各地要加强宣传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合理引导社会预期。要注重制度和机制创新~积极探索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问题~重大事项要及时上报。 二?一?年六月一日 198 199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人社系统承担的2010年度医 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通知 人社部发„2010?4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动保障局: 在2010年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暨省部级领导干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题研讨班上~李克强副总理作了重要讲话~国务院医改办与各省政府签订了2010年医改目标责任书。各级人社部门要坚持保基本、建机制、可持续的原则~巩固和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等成果~落实提高保障水平等各项政策措施~着力创新完善经办管理服务、加强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险基金监管的体制机制~推进城乡统筹、市级统筹和门诊统筹。为切实贯彻落实李克强副总理讲话精神~全面完成•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中涉及我部职能的各项任务~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巩固和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 ,一,努力完成扩面任务。要摸清底数~分解指标~将参保扩面列入各级政府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医疗保障的知晓率。要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的作用~通过分片包干等办法~将扩面任务落实到人~确保任务完成。已完成扩面任务的省份要再接再厉~争取将更多的人纳入医保。 200 ,二,着力解决重点人群的参保问题。各省要在将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职工医保的基础上~就如何统筹解决其他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的医疗保障问题对所属统筹地区提出工作要求~并制订考核方案~力争年底前将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保待遇与企业脱钩。将选择参保政策落到实处~加大力度推进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等人群参保。 ,三,探索建立引导连续参保的长效机制。要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创新~采取缴费和待遇挂钩等方式~促进连续参保。加强基层社会保障平台建设~把服务网络延伸到街道、乡镇~并充分发挥社区、就业管理部门、学校等单位的作用~制订适应全民医保要求的全面、便利的参保登记办法。要探索发挥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作用~为参保人代扣代缴医疗保险费。 二、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一,落实新医改各项提待政策。各省要统筹安排~分类指导~注重均衡不同统筹地区、不同参保人群的待遇水平~着力促进社会公平。要充分利用财政提高居民医保补助标准的有利时机~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优先解决提高参保居民的住院待遇标准。要根据各地实际~逐步将符合条件的治疗性康复项目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二,进一步提高住院保障水平。原则上各地居民医保的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特别是二级以下医疗机构的住院费用报销比 201 例要达到60%以上~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要达到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财政补助水平分两年到位的地区~可以在2011年完成提待指标~但今年要出台相关政策。在整体提高住院待遇水平的同时~要重点向困难人群和大病患者倾斜~切实减轻他们的医疗费用负担。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做好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工作。 ,三,积极稳妥推进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工作。各省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国务院医改办的要求确定本省开展门诊统筹的地区~指导地方做好方案~不单建基金~不建个人账户~探索适宜的管理方法~确保基金安全。要坚持基本保障~避免变成福利补偿,坚持从人民群众反映负担较重的多发病、慢性病起步~逐步扩大支付范围,坚持依托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引导参保人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 三、加强医疗服务管理 ,一,完善付费方式。积极发挥医保在医疗服务监管中的主导作用。从基本国情和当地实际出发~在认真总结过去付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转变单一付费方式~积极探索完善按人头、按病种、按总额预付等多种支付方式。通过改革付费方式~实现机制转换~充分发挥医保付费方式在引导和监管医疗服务行为上的机制效应~激励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在实行其他付费方式时~要根据当地以往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水平进行测算~通过谈判的方式合理确定支付标准。积极探索不同付费方式下的医疗服务监管重点~应要求有关部门和机构制定相应的临床诊疗路径、出入院标准等服务质量标 202 准。通过严格协议管理~既要以机制转换解决按项目付费条件下的多检查、多开药、开贵药问题~也要防止其他付费方式下分解住院、分解处方或降低医疗服务质量的现象~切实维护参保人的权益。 ,二,引导利用基层医疗服务。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纳入定点范围~促进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医疗机构公平竞争。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完善管理~将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尽可能地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提高医保基金对定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付比例~引导参保人员充分利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并逐步探索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和医院双向转诊办法。 ,三,做好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各省要做好本省新版•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的调整发布工作~及时调整更新药品信息数据库~确保新版药品目录按时顺利实施以及基本药物的报销~基本药物报销比例应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四,探索建立谈判机制。探索建立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和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通过协商谈判~选择质量好、价格合理的产品或服务~有效控制医疗服务成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要积极参与基本医疗服务价格制定~通过与定点医疗机构协商谈判~合理确定费用标准、服务内容、考核指标等各项标准。 四、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 ,一,明确医保基金性质。医保基金必须专款专用~切实用于保障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各地要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大力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促进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但不得改变 203 医保基金的性质和用途~不得用医保基金直接补助或变相补助医疗机构实行零差率后减少的收入。 ,二,实行收支预算管理。落实•国务院关于试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意见?,国发„2010?2号,精神~与建立医保基金风险预警制度相结合~实现基金平衡的动态调控~进一步提高基金使用效率。统筹地区统筹基金累计结余在6至9个月平均支付水平的~应当编制基金平衡预算,超过15个月平均支付水平的~当年可编制赤字预算,低于3个月或出现当期收不抵支的~要认真查找原因~通过加强支出管理、改革结算方式、调整费率等方法~合理控制费用增长~保证基金收支平衡。同时做好实施“五缓四减三补贴”政策对医保基金影响的评估工作。 ,三,提高统筹层次。按照统一缴费和待遇政策、基金统筹调剂使用、统一经办管理流程、统一管理服务网络的要求~促进县级统筹向市级统筹过渡。同时充分发挥县级经办机构在医疗保险筹资和管理中的作用~处理好扩大就医范围与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关系。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建立省级医疗保险基金调剂金~逐步实现省级统筹。 ,四,确保基金安全。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管理新农合的地区~要做好移交前的基金审核工作~移交后要加强基金监管~确保新农合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确保不降低参合人员待遇。探索委托有资质的商业保险公司经办医疗保障管理服务的地区~在委托过程中要保证基金安全~涉及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信息管理等工作不得委托。组织做好医保基金专项稽查工作~加大对医疗机构骗保行为的惩处力 204 度~探索建立日常审核、重点监控、问题调查与反欺诈联动的工作机制~从源头上防范医保基金管理使用风险。 五、改进医疗保险经办服务 ,一,努力实现医疗费用即时结算。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参保人员住院费用除个人应付部分外全部由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门诊费用根据各地个人账户和门诊统筹的相关规定~也要努力实现直接结算。探索通过经办机构拨付周转金或预付医疗费用等办法~逐步规范定点医疗机构对参保病人收取住院押金的数额~要求对医保基金支付部分原则上不再收取押金~切实减轻参保人员的负担。全面推进生育医疗费与医疗机构直接结算~探索按病种付费~杜绝将医疗费包干发放给个人的做法~做到在规定的范围内个人不负担医疗费。 ,二,做好异地就医医疗服务管理和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工作。加快推进省内联网结算~解决参保人员同省跨市异地就医问题,建立区域协作机制~解决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问题。实施方案要报送部社保中心备案。经办机构要指定窗口、指定专人~明确流程~加强沟通协调~做好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工作。 ,三,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要根据全民医保和新医改各项政策落实需求~结合“金保工程”建设~加快完善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将信息网络向街道、社区延伸~实现与定点医疗机构数据信息实时交换~为参保人员参保缴费和医疗费用结算提供便捷服务。按照“一卡多用、全国通用”的要求~加快发行全国统一规范的 205 社会保障卡~实现参保人员持卡就医、即时结算。已经有医保卡的地区~要逐步向全国统一规范的社会保障卡过渡。 六、其他相关改革 ,一,推进和完善聘用制度。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签订率应达到90%以上。在岗位空缺时~要通过公开招聘或者竞聘上岗方式择优聘用人员。抓好聘用合同的日常管理~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要以聘用合同和岗位职责为依据、以工作绩效为重点、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基础~建立健全考核办法~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调整人员岗位、收入分配以及解聘续聘的基本依据~切实做到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二,认真做好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实施工作。各地要抓紧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实施工作。年内基本完成公立医院岗位设臵管理实施工作~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80%~医、药、护、技各职种应根据时间工作需要~结合有关标准和规定科学设臵。 ,三,落实绩效工资政策。各省,除西藏外,要在6月底前将本省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意见报相关部门备案~确保年底前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和已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基本兑现到位。其他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要结合本地基本药物制度推进进度~在确保平稳实施的基础上~由各地政府统筹考虑~尽早实施~并从2009年10月1日起兑现。 206 ,四,配合做好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的启动实施工作。开展全科方向、专科方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根据岗位要求~编制工作人员培训计划~大力开展医疗卫生人才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鼓励和引导医疗卫生人才到基层服务~健全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使用机制。 207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 生育保险药品目录部分药品名称剂型调整规范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 为更好地保证•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09年版,?执行使用~在收集目录发布后各方反映以及认真组织进行核查的基础上~经相关部门对药品名称、适应症范围进行核查~并经专家审议~对有关药品的名称剂型等进行调整规范。现印发各地~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六月二十八日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部分药品名称 剂型调整规范一览表? 一、凡例部分 序调整内容 号 1 第,五,条第一段末增加“西药通用名称中表达化学成分的 部分与•药品目录?中名称,•药品目录?中的药品必须为口服 剂型,一致~且法定说明书中明确适用于儿童的~其剂型为能够 提高儿童用药顺应性的口服液体剂型、颗粒剂、口服散剂、栓剂、 滴鼻剂的~可以限定在儿童使用时支付。” 208 2 第,七,条第15项第一段改为:中成药部分第433号的“银杏叶口服制剂”包括:杏灵颗粒,胶囊、片,、银杏叶丸,颗粒、胶囊、片、滴丸、口服液,、银杏叶提取物片,滴剂,、银杏蜜环口服溶液、银杏酮酯滴丸。 二、目录部分 序部药品名编栏目 内容调整 号 分 号 称 调整前 调整后 3 阿德福1备注 限艾滋病病限活动性肝 31 韦酯 毒感染 炎 西 4 复方氨2中文名复方氨基酸复方氨基酸 75 基酸称 ,18AA [18AA、18AA-?、 ,18AA, 18AA-?、18AA- 药 ?,18AAF,、 18AA-V] 英文名Compound Compound 称 Amino AcidAmino ,18AA, Acid[18AA、 18AA-?、18AA- ?、18AA-? ,18AAF,、 18AA-V] 209 5 α3-干扰备注 限白血病、淋巴限白血病、淋巴 87 素 瘤、黑色素瘤、肾瘤、黑色素瘤、 癌、多发性骨髓肾癌、多发性骨 瘤、丙肝 髓瘤、丙肝、慢 性活动性乙肝。 丙肝、慢性活动 性乙肝连续使用 6个月无效时停 药~连续使用不 超过12个月 6 聚乙二3备注 限乙肝和丙肝治限丙肝、慢性活 88 醇干扰疗~乙肝治疗限连动性乙肝~连续 素α续使用不超过12使用6个月无效西 -2a[α个月~丙肝治疗连时停药~连续使 -2b] 续使用6个月无用不超过12个月 效时停药 7 帕利哌6剂型 口服常释剂型 缓释控释剂型 00 酮 8 氟替卡6中文名氟替卡松沙美特沙美特罗替卡松 68 松沙美称 罗 ,氟替卡松沙美 特罗 特罗, 210 英文名Fluticasone and Salmeterol 药 称 Salmeterol Xinafoate and Fluticasone ,Fluticas one and Salmeterol , 9 双歧杆7中文名双歧杆菌、嗜酸乳双歧杆菌三联活 29 菌、嗜酸称 杆菌、肠球菌三联菌制剂 乳杆菌、活菌制剂 肠球菌 英文名Live Combined 三联活称 BifidobacteBifid Tiple 菌制剂 rium,LactobaciuViable s and Enterococcus 1碘普胺1 中文名碘普胺 碘普罗胺,碘普 0 12称 胺, 8 1肺力咳1备注 限儿童 合剂限儿童 1 90中 合剂,胶 囊, 211 1药 十味3玉药品名十味玉泉胶囊 十味玉泉胶囊2 21 泉胶囊 称 ,片, 1虚汗停3药品名虚汗停胶囊 虚汗停颗粒,胶3 26 胶囊 称 囊, 212 卫生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民政部 财政部 中国残联关于 将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通知 卫农卫发„2010?8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民政厅局、财政厅局、残联: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一些地方逐步把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使残疾人的康复服务得到明显改善。但是~由于各地医疗保障筹资水平不同~支付的项目数量有差别~部分地方的残疾人医疗康复费用负担仍然较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精神~更好地保障参保,参合,人员特别是残疾人的基本康复需求~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将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 各省,区、市,要把以治疗性康复为目的的运动疗法等9项医疗康复项目,见附件,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自2011年1月1日起分别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基金按规定比例给予支付。各省,区、市,已经纳入相应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其他医疗康复项目应当继续保留~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基金承受能力~按照保障基本需求的原则~适当增加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医疗康复 213 项目~增加的项目应当从•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中选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省,区、市,应当积极推进残疾人康复事业~逐步增加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医疗康复项目。 二、加强医疗康复项目支付管理 各省,区、市,要严格限定医疗康复项目的适用人群及条件~在相应定点医疗机构中选择具有康复医学诊疗资质的医疗机构~由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康复医学或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人员,含中医人员,提供服务。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医疗康复项目~其项目内涵、除外内容、计价单位等参照•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有关规定执行。各级城镇医保、新农合经办机构应当依据定点医疗服务协议~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加强对结算报销关键环节的审核~对参保,参合,人员在限定支付范围内的医疗康复费用安装当地支付标准,补偿方案,给予支付。对超过规定支付时限的患者~由具有康复医学诊疗资质的医疗机构评估并认为确有必要~经城镇医保、新农合经办机构审核同意后~可适当延长支付时限。各省,区、市,可对医疗康复项目的限定支付范围进行适当调整。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做好医疗康复项目管理工作。 三、做好与现行城镇医保医疗服务项目管理政策的衔接 各省,区、市,要做好与现行基本医疗保障医疗服务项目管理政策的衔接~将以往按照“排除法”管理的城镇医疗康复项目改为“准入法”管理。对医疗康复项目以外的其他医疗服务项目,包括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各地可继续按照•关于印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诊 214 疗项目管理、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意见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22号,的有关规定~采取“排除法”管理。已经探索按照“准入法”管理医疗服务项目的地区~也要按照本通知精神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政策。 四、做好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各省,区、市,要指导各地认真调研、摸清底数~做好支付标准,补偿方案,的测算和调整工作~通过多层次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提高残疾人的医疗保障水平。各级民政部门要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残疾人~在城镇医保、新农合补偿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给予医疗救助~做好城乡医疗救助与城镇基本医保及新农合制度的衔接。各级财政部门对已经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医疗康复项目~可相应或逐步调整财政专项资助。各级残联要加强并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对残疾人的医疗救助。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相互配合~确保工作顺利实施。 附件:国家基本医疗保障医疗康复项目。 215 216 国家基本医疗保障医疗康复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限定支付范围 1 限器质性病变导致的肌力、关节活动度和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1个疾病过程支付不超过运动疗法 3个月,每日支付不超过2次,包括项目合并计算,。与偏瘫、脑瘫或截瘫肢体综合训练同时 使用时只支付其中1项。 2 偏瘫肢体综1个疾病过程支付不超过3个月。与运动疗法同时使用时只支付其中1项。 合训练 3 脑瘫肢体综限儿童。3岁以前~每年支付不超过6个月,3岁以后~每年支付不超过3个月。支付总合训练 年限不超过5年。与运动疗法同时使用时只支付其中1项。 4 截瘫肢体综1个疾病过程支付不超过3个月。与运动疗法同时使用时只支付其中1项。 合训练 5 限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生活、工作能力障碍。1个疾病过程支付不超过3个月,每日支付不作业疗法 超过1次。 217 认知知觉功限器质性病变导致的认知知觉功能障碍。1个疾病过程支付不超过3个月。 6 能障碍训练 言语训练 限器质性病变导致的中、重度语言障碍。1个疾病过程支付不超过3个月,每日支付不超7 过1次。 吞咽功能障限中、重度功能障碍,限三级医院康复科或康复专科医院使用。1个疾病过程支付不超过8 碍训练 3个月。 日常生活能限本目录所列康复项目在具体实施中涉及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1个疾病过程支付不超过9 力评定 4次。 218 219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人社系统承担的2011年度医 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通知 人社部发[2011]2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动保障局: 2011年是实现医改三年近期目标的攻坚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开局、社会保险法实施之年。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认真贯彻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特别是李克强副总理讲话精神~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以“巩固全民医保”为主线~全面完成•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1]8号,中涉及人社系统职能的各项任务。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巩固和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 ,一,确保完成扩面任务。到2011年底~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4亿人~参保率达到90%以上。统筹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进一步解决其他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的医疗保障问题。将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失业人员纳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教育等部门协作~努力做好推进大学生参保工作~将新入学大学生全部纳入居民医保。落实灵活就业人员、未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等选择性参保的政策。 220 ,二,探索建立社会保险登记制度。适应全民医保要求~探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登记制度~促进城乡居民依法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基层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就业服务机构、学校和医院等的作用~探索对流动人员、新入学学生、新生儿等人群的登记办法。加快推进医疗保险城乡统筹~探索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医保管理资源~搭建统一的医疗保险信息管理平台~避免重复参保、重复补助和重复享受待遇。 ,三,完善鼓励居民连续参保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缴费年限和待遇水平相挂钩的办法~鼓励居民连续参保缴费。探索城乡居民跨年度自动续保机制~通过委托银行自动划拨、信息提醒等措施~便于城乡居民主动续保~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险社区管理队伍和能力建设~提高扩面工作效率。 二、提高医疗保险筹资和保障水平 ,一,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2011年各级财政对居民医保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200元~各地要积极会同财政部门~科学安排、及早落实补助资金~重点向困难地区倾斜。在对城乡居民进行普遍补助的基础上~将享受困难人群重点补助的范围扩大到低收入家庭的未成年人。要明确低收入家庭标准~尽快将低收入家庭的未成年人及时纳入到困难群体补助范围~确保补助及时足额到位。 ,二,合理调整居民个人缴费标准。充分考虑经济发展、收入 221 水平、待遇水平等因素~在财政补助标准提高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个人缴费标准。各省,区、市,要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研究确定居民个人缴费的最低标准。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探索建立筹资水平、待遇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相挂钩的调整机制~促进城乡医疗保险制度融合。 ,三,巩固提高住院保障水平。2011年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力争达到70%左右。提高待遇水平重点向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的参保人员倾斜。积极引导参保人员在基层医疗机构住院~对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分别确定支付比例~对基层医疗机构、二级和三级医院政策规定的支付比例差距进一步加大到10%以上。要首先保证基层医疗机构和二级医院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0%以上。所有统筹地区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当地居民年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且均不低于5万元。结合按病种付费~探索提高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重大疾病的保障水平。做好基本医疗保险与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之间的衔接~切实减轻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四,普遍开展居民医保基层门诊统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所有统筹地区全部建立居民医保基层门诊统筹~重点保障群众医疗费用负担较重的多发病、慢性病。门诊统筹要充分利用基层医疗机构~主要支付在基层各医疗机构使用的医保甲类药品费用和一般诊疗费~探索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具体支付比例由各地根据医疗保 222 险基金和群众的承受能力合理确定。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开展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工作。要配合有关部门~合理制定一般诊疗费的收费标准~并合理确定医保支付比例。要加强医疗服务监管~防止出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取一般诊疗费后~重复收费、分解处方多收费等违规现象。 三、加强医疗保险管理服务 ,一,加强医疗保险基金管理。落实•国务院关于试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的意见?,国发,2010,2号,~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预算管理。要建立基金运行分析和风险预警制度。统筹基金结余过多及当期收不抵支的地区~要认真查找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基本实现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市,地,级统筹~京津沪等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省级统筹。 ,二,加快推进付费方式改革。要以提高医疗保险基金使用效率和调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积极性为重点~建立谈判机制~推进付费方式改革~建立风险共担机制。要结合基金预算管理探索总额预付办法,结合门诊统筹的开展~探索实行按人头付费办法,结合住院和门诊大病待遇水平提高~探索按病种付费改革。要明确不同付费方式下的医疗服务重点监管环节~完善考核检查指标体系和定点服务协议内容。探索制订适应基本医疗需求~以使用适宜技术服务为主的临床路径管理。 ,三,努力实现医疗费用即时结算。继续推广就医结算“一卡 223 通”~加快发行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1.9亿人~加强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基本实现参保人员统筹区域内医疗费用即时结算。加强异地就医结算能力建设~建立省级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平台~所有省,区、市,都要开展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工作。加强对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的统一规划和管理~研究跨省异地就医管理规程~探索以异地安臵的退休人员为重点的就地就医、就地即时结算的有效形式。 ,四,加强医疗服务的监管。完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服务机构协议管理~充实协议内容~细化考核指标。实行完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动态管理~探索将定点管理由对机构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行为的监管。加大对用量大、费用高的药品和诊疗项目的监管力度。对公立医疗机构与非公立医疗机构采取一视同仁的定点管理政策~不得以医疗机构投资主体性质作为定点审核条件。继续推行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促进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诚信服务。修订定点机构医疗服务协议文本。加强医疗保险基金反欺诈工作~落实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加大对欺诈骗保行为的处罚力度。 ,五,继续做好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在部分地区先行启动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系统应用工作~并及时归纳、总结先行启动地区的经验和做法~逐步推开。研究完善缴费年限与待遇享受相关问题~完整记录医保转移接续相关信息~努力做好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 224 四、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一,扎实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深化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妥善分流安臵未聘人员。 ,二,深化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会同财政部门积极督促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确保2011年底前全部兑现到位~保障基层医务人员合理收入水平不降低。推进公立医院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完善公立医院以公益性为核心、能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绩效考核和分配激励机制。落实国家对传染病医院、鼠防机构、血防机构和其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从事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倾斜政策。 ,三,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鼓励卫生技术人才在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间合理流动。开展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完善和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的政策~从机制上解决基层人才不足的问题。 五、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医改工作~认真学习、坚决贯彻全国医改工作会议 225 精神~确保全面完成2011年人社系统承担的医改各项任务。要按照国务院医改办与各省、区、市签定的责任状的要求~及时将任务分解到各统筹地区~制定工作进度计划~明确工作要求~将责任落实到人。 ,二,加强定期督查~严格绩效考核。各地要配合做好医改绩效考核工作~严格按照年初确定的责任状目标任务~按要求如实上报每月、每季度和年度的工作完成情况。各省,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对统筹地区工作情况的督查指导~对于进度较慢的地区要加强指导和督促~确保各地区均衡发展~工作任务如期完成。各地年底前要向部提交医改任务落实情况的专题书面报告。 ,三,加强部门协调~促进工作交流。医疗保险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地要在当地医改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主动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卫生、民政、编制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医改各项重点工作协同推进的局面。各省、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本省区域内工作的交流~及时对改革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好的工作经验进行推广~形成上下互动的合力。 ,四,积极宣传引导~加强干部培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结合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的有利时机~加大医疗保险工作宣传力度~创造有利于落实医改工作任务的社会氛围。要善于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但也要注意把握宣传的力度、节奏和分寸~避免引起群众过高期待和脱离实际。各地要积极组织各类业务培训活 226 动~提高各级干部的政策执行力~真正把医改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二〇一一年二月二十一日 227 四、我部或我部与有关部门联合印发的医改相关文件 228 民政部 财政部 卫生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完 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 民发„2009?8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财政厅,局,、卫生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财务局、卫生局、劳动保障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的精神~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保障困难群众能够享受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不断强化政府责任~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创新机制~加强管理~改进服务~着力解决城乡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努力实现困难群众“病有所医”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坚持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出发~保障困难群众基本医疗需求,坚持统筹协调~搞好医疗救助制度与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救助制度,坚持 229 突出重点~分类施救~公开便捷~发挥医疗救助的救急救难作用,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大力发展医疗慈善事业。 ,三,目标任务: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筑牢医疗保障底线。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基本建立起资金来源稳定~管理运行规范~救助效果明显~能够为困难群众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的医疗救助制度。 二、健全制度,满足困难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一,合理确定救助范围。在切实将城乡低保家庭成员和五保户纳入医疗救助范围的基础上~逐步将其他经济困难家庭人员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其他经济困难家庭人员主要包括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以及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具体救助对象界定标准~由地方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等有关部门~根据本地经济条件和医疗救助基金筹集情况、困难群众的支付能力以及基本医疗需求等因素制定~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二,实行多种方式救助。对城乡低保家庭成员、五保户和其他经济困难家庭人员~要按照有关规定~资助其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对其难以负担的基本医疗自付费用给予补助。 ,三,完善救助服务内容。要根据救助对象的不同医疗需求~开展医疗救助服务。要坚持以住院救助为主~同时兼顾门诊救助。住院救助主要用于帮助解决因病住院救助对象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门诊救助主要帮助解决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患有常见病、慢性 230 病、需要长期药物维持治疗以及急诊、急救的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 ,四,合理制定补助方案。各地要根据当年医疗救助基金总量~科学制定医疗救助补助方案。逐步降低或取消医疗救助的起付线~合理设臵封顶线~进一步提高救助对象经相关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补偿后需自付的基本医疗费用的救助比例。 三、简化程序,充分发挥医疗救助的便民救急作用 各级民政部门要会同卫生等部门~鼓励和推行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算医疗救助费用的办法~民政部门可结合实际提供必要的预付资金。对于城乡低保家庭成员、五保户等医疗救助对象~凭相关证件或证明材料~到开展即时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应由医疗救助支付的~由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算~救助对象只需支付自付部分。定点医疗机构与民政部门要定期结算。对于申请医疗救助的其他经济困难人员~或到尚未开展即时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医疗救助对象~当地民政部门要及时受理~并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使困难群众能够及时享受到医疗服务。 救助对象因治疗需要转诊至非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的~应当由定点医疗机构出具转诊证明~由救助对象报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核准备案。此外~各地要探索属于救助对象的流动就业人员异地就医的申报、审批和结算办法~方便困难群众就医。 各地在简化医疗救助操作程序的同时~要规范工作流程~完善服务管理~并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工作的民主监督机制~及时将医疗救助对象姓名、救助标准、救助金额等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和社 231 会监督~做到政策公开、资金公开、保障对象公开。 四、加强配合,做好医疗救助与相关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 各地在制定医疗救助制度实施方案时~要结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统筹协调~更好地发挥各项制度的整体效能。要按照动态变化~全面准确掌握城乡低保家庭人数、五保户和经济困难家庭人员情况以及医疗服务需求~确定救助对象和救助方式。要通过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的补助~使城乡低保家庭成员和五保户等经济困难家庭人员~能够享有相关基本医疗保障待遇,并帮助解决相关基本医疗保障起付线以下的自付部分。对经相关保障制度补偿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有困难的救助对象~要及时给予医疗救助。 加强医疗救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经办管理方面的衔接~改进各项制度的结算办法~探索实行“一站式”管理服务~逐步实现不同医疗保障制度间人员信息、就医信息和医疗费用信息的共享~提高管理服务效率~方便困难群众。 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化基金的管理 ,一,多渠道筹集资金。要强化地方政府责任~地方各级财政特别是省级财政要切实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投入~进一步扩大医疗救助基金规模。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困难地区开展城乡医疗救助给予补助。各地要动员和发动社会力量~通过慈善和社会 232 捐助等~多渠道筹集资金。 ,二,严格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县级财政部门要在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中设立城市和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账~办理医疗救助资金的筹集、拨付。县级民政部门要做好医疗救助资金的发放工作。要加强对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的管理~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做到基金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结余。基金结余较多的地区~应积极采取措施~逐步降低基金结余率~到2011年~各地累计结余的资金一般应不超过当年筹集基金总额的15%~且要按规定及时结转下年使用~不得挪作他用。对于结余资金过多的~上级财政、民政部门应根据情况减拨或停拨补助资金。 六、加强协议监管,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支出 各级民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定点医疗机构原则上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确定的范围内选择。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行为和基本药物目录、诊疗目录的使用~鼓励并引导定点医疗机构优先、合理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适宜诊疗技术~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民政部门要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协议~明确双方责任、权利与义务~并严格履行。对不按规定目录用药、诊疗以及提供医疗服务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城乡医疗救助基金不予结算。 七、加强组织领导,密切配合,确保医疗救助工作顺利开展 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直接关系困难群众切身利益~是一项重大的 233 民心工程~各地民政、财政、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高度重视~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抓好落实。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医疗救助主管部门作用~做好政策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做好医疗救助与社会慈善救助的衔接,财政部门要落实安排救助资金~加强对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卫生部门要做好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服务管理工作~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做好困难群众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服务管理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分别选择2-3个医疗救助工作示范点~示范点的选择要根据各地工作基础、领导重视程度、财政状况确定。开展城乡医疗救助示范工作的地区~要重点探索如何合理确定救助对象~探索切实可行的医疗救助资金支付方式和结算办法~简化申请审批程序~与相关保障制度搞好衔接等。各地要充分发挥示范点的引导作用~指导辖区内地方不断创新发展~强化管理~提高医疗救助工作实效。 省级民政、财政、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抓好督促落实。工作进展中的情况和问题~请及时报上级有关部门。 民 政 部 财 政 部 234 卫 生 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二??九年六月十五日 235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卫生部 关于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意见 财社„2009?6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发展改革委、民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卫生厅,局,: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规定~现就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提出如下意见。 一、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优化资源配臵。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具有可行性、客观性、前瞻性和相对稳定的区域卫生规划~在医疗卫生机构设臵、基本建设投资、大型检查治疗设备购臵、人力资源配臵等方面统筹考虑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的存量和增量~对医疗卫生资源从地理、功能和学科布局上进行整合~合理规划~避免重复浪费。对于医疗卫生资源供过于求的地区~要对资源闲臵、功能重叠、布局不合理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规范化调整,对于医疗卫生资源供不应求的地区~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二,增加投入~多方筹集资金。科学界定政府和市场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责任~确定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 236 的主导地位。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特需医疗服务由个人直接付费或通过商业保险支付。鼓励多渠道筹集资金~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既可由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也可由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要增加卫生投入~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使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有效减轻。 ,三,兼顾供需~保障重点领域。政府卫生投入要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兼顾供给方和需求方~支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政府卫生投入要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鼓励在以上各个方面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四,明确责任~分级负担投入。在科学界定政府间医疗卫生事权的基础上~合理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医疗卫生投入责任~形成职责明确、分级负担、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政府卫生投入机制。地方政府承担主要的医疗卫生投入责任~中央政府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大对困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五,转变机制~提高投入效率。探索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直接补助需方等多种形式的政府卫生投入方式~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机 237 制转变和效率提高。同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对医疗卫生机构及其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进行量化考评~并将考核结果与政府投入相结合~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明确政府卫生投入的范围和方式 ,一,健全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使城乡居民都能平等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于包括社会力量举办在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医疗卫生机构按规定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需经费~由政府根据其服务人口和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数量、质量和单位综合服务成本~在全面考核评价的基础上~可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核定政府补助。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突出公共卫生问题~逐步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 根据重大疾病预防控制需要和财力可能~合理安排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国家免疫规划、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所需资金。 根据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和合理划分各类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职能的要求~在探索整合、优化人员和设备配臵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卫生、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所需基本建设、设备购臵等发展建设支出由政府根据公共 238 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足额安排~所需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根据人员编制、经费标准、服务任务完成及考核情况由政府预算全额安排。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按照规定取得的收入~应上缴财政的要全部按国库集中收缴制度规定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 ,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立医院补助政策。 1(补助范围。 对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在严格界定功能和任务、核定人员编制、核定收支范围和标准、转变运行机制的同时~政府负责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臵、人员经费和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使其正常运行。支持村卫生室建设~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合理补助。 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同时~加大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主要用于基本建设和设备购臵、扶持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政策性亏损补贴、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补助等方面。 2(补助方式。 ,1,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助方式。 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臵等发展建设支出~由政府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规划统筹安排。 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等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政府补助按照“核定任务、核定 239 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核定。在核定任务方面~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核定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在核定经常性收入方面~医疗服务收入根据前几年医疗服务平均收入情况~并综合考虑影响医疗服务收入的特殊因素核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收入根据服务人口、单位综合服务成本及核定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数量、质量核定。在核定经常性支出方面~可以按人员、业务经费分项定额核定~即:人员经费按定员定额的方式核定~核定工资水平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业务经费根据核定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数量、质量和成本定额,剔除人力成本,等综合核定。也可以根据核定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数量、质量及单位综合服务成本~综合考虑以前年度支出水平和有关特殊因素~分别核定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出预算额度。药品支出和收入根据药品采购价格和合理用药数量等额核定。其他支出和收入根据以前年度水平并扣除不合理因素核定。核定经常性收支时要充分考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取消药品加成后减少的收入等合理的收支增减因素。在补偿渠道方面~基本医疗服务主要通过医疗保障付费和个人付费补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通过政府建立的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补偿,对其承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臵任务由政府按服务成本核定补助。对核定的经常性收入不足以弥补核定的经常性支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差额部分由政府在预算中予以足额安排~并在对其任务完成情况、患者满意度、居民健康改 240 善状况等进行综合绩效考核的基础上~采取预拨和结算相结合的方式予以拨付。探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医疗服务等收入全额上缴~开展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常性支出由财政核定并全额安排。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培训和人员招聘所需支出~由财政部门根据有关人才培养规划和人员招聘规划合理安排补助。 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离退休人员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费用~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由财政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核定补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按相关规定执行。 ,2,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补助方式。 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臵等发展建设支出~经发展改革等有关部门批准和专家论证后~建立政府专项补助资金项目库~由政府根据轻重缓急和承受能力逐年安排所需资金。政府对包括公立医院在内的各类医疗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按服务成本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援外、支农、支边等公共服务经费。公立医院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由政府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对于中医院,民族医院,、传染病院、精神病院、职业病防治院、妇产医院、儿童医院~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公立医院的政策性亏损~按规定动用药品收支结余弥补后仍有差额的~由同级政府核定补助。 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的离退休人员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费用~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由财政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核 241 定补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按相关规定执行。 3(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疗卫生机构。 政府在保持公立医疗卫生机构适度规模的同时~要在平等、公开、规范、有序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部分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重组改制或者直接举办医疗卫生机构~为不同层次的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对于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除了按规定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承担政府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可以按照规定获得政府补偿外~地方政府还可以在房屋建设、设备购臵以及人员培养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 在支付方式上~各地可探索公共卫生经费和医疗保障经费总额预付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三,落实基本医疗保障补助政策。 继续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落实和完善政府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助政策~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和政府补助标准。通过破产企业资产变现、企业集团或主管部门帮助和政府投入等多渠道筹资~帮助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及落实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政策所需资金~由各级政府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安排。继续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增加投入~加大救助力度。对于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开展工作所需必要经费和应由政府承担的基本建设投资~由同级政府安排。 242 ,四,支持建立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支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制定修订和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标准的建立和完善。加大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投入~支持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应急处臵工作。 加大医学教育和医学科研投入~推进医学教育和医药卫生科技进步。 三、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之间的卫生投入责任 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公共卫生支出责任。各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所需发展建设支出和日常运转所需经常性支出~主要由同级政府负担~省级政府和中央政府对困难地区公共卫生机构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臵给予适当补助。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省级政府要承担建立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的主要责任~中央政府根据服务人口和绩效考核情况等对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地方政府对于辖区内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承担主要投入责任~中央政府对于跨地区的重大传染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给予补助。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常规免疫以及国家确定的群体性预防接种和重点人群应急接种所需疫苗和注射器的购臵费用由中央政府承担~省级及以下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群体性预防接种、应急接种所需疫苗和注射器的购臵费用由地方政府承担。地方政府要结合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相关冷链系统的建设、运转和预防接种等工作经费~中央政府对困难地区给予必要支持。对于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所需经费~以地 243 方政府投入为主~中央政府给予适当补助。 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对医疗服务机构的补助责任。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省级政府要承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的主要责任~中央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建设、设备购臵、人员培训和人才招聘等予以补助。公立医院发展建设支出、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主要由同级政府安排。省级政府对辖区内困难地区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臵给予适当补助。中央政府对困难地区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臵等予以补助。 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支持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政府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助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分级负担。对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所需补助资金~按照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补助~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按规定对困难地区国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保给予适当补助。对城乡医疗救助所需资金~由市、县级财政负担~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给予补助。 合理分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经费。地方政府按规定合理安排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正常经费和能力建设经费。中央政府对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标准制订等以及困难地区监管能力建设予以补助。 四、加强对政府卫生投入的管理监督 ,一,各级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认真落实政府卫生投入政策~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办法~合理安排资金。 244 ,二,政府卫生投入资金应依据合法、科学、公开、公正、规范、透明的原则进行分配~并依法接受人大、审计部门和社会的监督。 ,三,各级财政、发展改革、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中医、药监等部门要加强对政府卫生投入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等有资质社会中介组织的审计监督作用。建立健全监测评估制度~采取绩效考评等方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考评结果要及时公开~接受监督。 ,四,政府专项补助支出应按照国家关于专项资金管理的有关要求~专款专用。资金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加快项目资金使用进度并对资金流向进行监控。项目所需设备和劳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实行政府采购。医院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应通过公开招标等政府采购方式确定。 ,五,有关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保险机构、药品监督机构新建、改扩建工程建设和限额以上的大中型医疗设备购臵项目必须符合区域卫生规划要求~按分级管理原则~经项目主管部门、投资主管部门综合平衡、审批后列入年度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严格禁止基层医疗机构的贷款行为~限制公立医疗机构的贷款行为。社会力量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基本建设项目~也要纳入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管理。 基本建设工程项目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保证招标、投标工作公开、公正。工程项目要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 245 规模、标准和内容建设~并按有关规定实施项目建设稽查、审计、竣工验收等制度。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规范管理~建立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六,加强对医疗卫生预算单位的财务监管~监督其严格执行财务会计制度有关规定~确保应缴入财政专户或国库的资金及时应缴尽缴。 ,七,对挤占挪用政府补助资金以及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资金、造成资金损失浪费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卫生部 二〇〇九年七月一日 246 卫生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 监察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商务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 的通知 卫药政发„2009?7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厅,局,、发展改革委、物价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监察厅,局,、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商务厅,局,、食品药品监管局、中医药局: 为加快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食品药品监管局、中医药局制定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已经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卫生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 监察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47 商务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二??九年八月十八日 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 为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减轻医药费用负担~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现就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出以下意见: 一、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对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测评价等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与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体系相衔接。 二、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负责协调解决制定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相关政策问题~确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框架~确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和调整的原则、范围、程序和 248 工作方案~审核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委员会由卫生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组成。办公室设在卫生部~承担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三、制定和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充分考虑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保障能力的基础上~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基本保障、临床首选的原则~结合我国用药特点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的要求~参照国际经验~合理确定我国基本药物品种,剂型,和数量。2009年公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四、在保持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实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动态调整管理。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医疗保障水平、疾病谱变化、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科学技术进步等情况~不断优化基本药物品种、类别与结构比例。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原则上每3年调整一次。必要时~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适时组织调整。 五、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规范基本药物的生产流通~完善医药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推动医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药品现代物流和连锁经营~促进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的整合。 六、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以政府为主导的药品集中采购相关机构按•招标投标法?和 249 •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由招标选择的药品生产企业、具有现代物流能力的药品经营企业或具备条件的其他企业统一配送。药品配送费用经招标确定。其他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基本药物采购方式由各地确定。 七、各地应重点结合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和保障能力~具体制定参与投标的基本药物生产、经营企业资格条件。药品招标采购要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坚持全国统一市场~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企业平等参与、公平竞争。充分依托现有资源~逐步形成全国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信息网络。 八、完善国家药品储备制度~确保临床必需、不可替代、用量不确定、企业不常生产的基本药物生产供应。 九、加强基本药物购销合同管理。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合同法?等规定~根据集中采购结果签订合同~履行药品购销合同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合同中应明确品种、规格、数量、价格、回款时间、履约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督促检查。 十、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基本药物全国零售指导价格。制定零售指导价格要加强成本调查监审和招标价格等市场购销价格及配送费用的监测~在保持生产企业合理盈利的基础上~压缩不合理营销费用。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原则上按药品通用名称制定公布~不区分具体生产经营企业。 十一、在国家零售指导价格规定的幅度内~省级人民政府根据 250 招标形成的统一采购价格、配送费用及药品加成政策确定本地区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具体零售价格。鼓励各地在确保产品质量和配送服务水平的前提下~探索进一步降低基本药物价格的采购方式~并探索设定基本药物标底价格~避免企业恶性竞争。 十二、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县,市、区,~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的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各地要按国家规定落实相关政府补助政策。 十三、建立基本药物优先和合理使用制度。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在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初期~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确需配备、使用非目录药品~暂由省级人民政府统一确定~并报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备案。配备使用的非目录药品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和规定。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达到一定使用比例~具体使用比例由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医疗机构要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加强合理用药管理~确保规范使用基本药物。 十四、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使用非目录药品品种数量~应坚持防治必需、结合当地财政承受能力和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从严掌握。具体品种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发展改革,价格,、工业和信息化、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食品药品监管、中医药等部门组织专家论证~从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甲类,范围内选择~确因地方特殊疾病治疗必需的~也可从目录,乙类,中选 251 择。增加药品应是多家企业生产品种。 民族自治区内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以外的民族药~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相应管理办法。 十五、患者凭处方可以到零售药店购买药物。零售药店必须按规定配备执业药师或其他依法经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为患者提供购药咨询和指导~对处方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审核~依据处方正确调配、销售药品。 十六、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具体办法按医疗保障有关规定执行。 十七、加强基本药物质量安全监管。完善基本药物生产、配送质量规范~对基本药物定期进行质量抽检~并向社会及时公布抽检结果。加强和完善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建立健全药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臵机制~完善药品召回管理制度~保证用药安全。 十八、加强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评估。统筹利用现有资源~完善基本药物采购、配送、使用、价格和报销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发挥行政监督、技术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对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评估~发布监测评估报告等相关信息~促进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完善。 十九、2009年~每个省,区、市,在30%的政府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包括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现零差率销售,到2011年~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到 252 2020年~全面实施规范的、覆盖城乡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二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制度~要加强合理用药舆论宣传与教育引导工作~提高全民对基本药物的认知度和信赖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各地要根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落实政府责任~切实履行职责~坚持改革与投入并重~结合当地实际~积极稳妥地建立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253 卫生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 监察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商务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卫药政发„2009?7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厅,局,、发展改革委、物价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监察厅,局,、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商务厅,局,、食品药品监管局、中医药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食品药品监管局、中医药局制定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卫生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 监察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54 商务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二??九年八月十八日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精神~建立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 第二条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包括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成药。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主要依据临床药理学分类~中成药主要依据功能分类。 第三条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负责协调解决制定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相关政策问题~确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框架~确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和调整的原则、范围、程序和工作方案~审核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各有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做 255 好国家基本药物遴选调整工作。委员会由卫生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成。办公室设在卫生部~承担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四条国家基本药物遴选应当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基本保障、临床首选和基层能够配备的原则~结合我国用药特点~参照国际经验~合理确定品种,剂型,和数量。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制定应当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相衔接。 第五条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成药~应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药品标准的品种。除急救、抢救用药外~独家生产品种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应当经过单独论证。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名称采用中文通用名称和英文国际非专利药名中表达的化学成分的部分~剂型单列,中成药采用药品通用名称。 第六条下列药品不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范围: ,一,含有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 ,二,主要用于滋补保健作用~易滥用的, ,三,非临床治疗首选的, ,四,因严重不良反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明确规定 256 暂停生产、销售或使用的, ,五,违背国家法律、法规~或不符合伦理要求的, ,六,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情况。 第七条按照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确定的原则~卫生部负责组织建立国家基本药物专家库~报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审核。专家库主要由医学、药学、药物经济学、医疗保险管理、卫生管理和价格管理等方面专家组成~负责国家基本药物的咨询和评审工作。 第八条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工作方案和具体的遴选原则~经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审核后组织实施。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程序: ,一,从国家基本药物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成立目录咨询专家组和目录评审专家组~咨询专家不参加目录评审工作~评审专家不参加目录制订的咨询工作, ,二,咨询专家组根据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对纳入遴选范围的药品进行技术评价~提出遴选意见~形成备选目录, ,三,评审专家组对备选目录进行审核投票~形成目录初稿, ,四,将目录初稿征求有关部门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送审稿, ,五,送审稿经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审核后~授权卫生部发布。 第九条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保持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3年调整一次。必要时~经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审核同意~可适时组织调整。调整的品种和数量应当根据以下 257 因素确定: ,一,我国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和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变化, ,二,我国疾病谱变化, ,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 ,四,国家基本药物应用情况监测和评估, ,五,已上市药品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评价, ,六,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情况。 第十条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品种~应当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调出: ,一,药品标准被取消的, ,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撤销其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 ,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 ,四,根据药物经济学评价~可被风险效益比或成本效益比更优的品种所替代的, ,五,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认为应当调出的其他情形。 第十一条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调整应当遵循本办法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九条的规定~并按照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程序进行。属于第十条规定情形的品种~经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审核~调出目录。 第十二条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应当坚持科学、公正、公开、透明。建立健全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评价标准和工作机制~科学合理地制定目录。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 258 监督。 第十三条中药饮片的基本药物管理暂按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中药饮片定价、采购、配送、使用和基本医疗保险给付等政策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鼓励科研机构、医药企业、社会团体等开展国家基本药物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评价工作。 第十五条本办法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59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卫生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 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发改价格„2009?284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卫生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保障,厅,局,: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的有关精神~我们研究制定了•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现印发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 卫生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九日 260 附件 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的精神~现就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提出以下意见: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从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和医疗服务特点出发~充分发挥价格杠杆调节作用~合理调控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水平~促进卫生事业和医药产业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根据卫生事业公益性特点~在强化政府对医药价格监管的同时~注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加强管理、提高效率~形成公开、公平、公正和有序竞争的药品和医疗服务市场。 二是鼓励研发创新与使用基本药物和适宜技术并重。医药价格 261 制定要有利于激发企业和医疗机构提高创新能力和动力~研究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保护和扶持中医药发展~提高医药行业整体竞争能力~同时要兼顾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鼓励使用基本药物和适宜技术~减轻群众不合理的医药费用负担。 三是促进企业和医疗机构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政府制定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要体现质量差别~鼓励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促进医疗机构改善医疗服务条件和提高诊疗技术~满足群众多层次的用药及医疗服务需求。 四是医药价格改革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协调推进。医药价格改革要有利于促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相关政策协调配套~同步推进。价格调整要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利益和群众承受能力~统筹兼顾~逐步疏导矛盾。 (三)目标任务 到2011年~政府管理医药价格方法进一步完善~企业和医疗机构价格行为比较规范~市场价格秩序逐步好转~药品价格趋于合理~医疗服务价格结构性矛盾明显缓解。 到2020年~建立健全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符合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医药价格能够客观及时反映生产服务成本变化和市场供求,医药价格管理体系完善~调控方法科学,医药价格秩序良好~市场竞争行为规范。 2009-2011年的主要任务: 262 ——完善医药价格管理政策。调整政府管理药品及医疗服务价格范围~改进价格管理方法~进一步完善价格决策程序~提高价格监管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合理调整药品价格。在全面核定政府管理的药品价格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偏高的药品价格~适当提高临床必需的廉价药品价格。科学制定国家基本药物价格。 ——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在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临床诊疗、护理、手术以及其他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同时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和治疗价格。加强对植(介)入类等高值医疗器械价格的监管。 ——强化成本价格监测和监督检查。完善药品成本价格监测制度~加强药品价格形势分析~公开市场价格信息~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定期开展医药价格检查~规范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价格行为。进一步健全医疗机构医药费用清单制度~提高收费透明度。 二、改革药品价格管理 (四)调整政府管理药品价格范围。政府管理药品价格的重点是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基本医疗保障用药及生产经营具有垄断性的特殊药品。其他药品实行市场调节价~对其中临床使用量大面广的处方药品~要通过试点逐步探索加强价格监管的有效方法。 (五)药品价格实行分级管理。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负责制定药品价格的政策、原则和方法,制定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基本医疗保障用药中的处方药及生产经营具有垄断性的特殊药品价格。 26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价格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统一政策~负责制定国家基本医疗保障用药中的非处方药(不含国家基本药物)、地方增补的医疗保障用药价格。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自配的药物制剂价格~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价格管理权限、形式和内容。 (六)政府制定公布药品指导价格~生产经营单位自主确定实际购销价格。纳入政府价格管理范围的药品~除国家免疫规划和计划生育药具实行政府定价外~其他药品实行政府指导价。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由政府定价形式改为政府指导价~并对流通环节按全国性批发和区域性批发分别制定进销差价率的上限标准。 实行政府指导价的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在不突破政府规定价格的前提下~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自主确定实际购销价格。 (七)政府制定药品价格原则上按照通用名称制定统一价格。政府制定药品价格~一般情况下不区分具体生产经营企业~按照药品通用名称制定统一的指导价格。已针对特定企业制定的价格~与统一指导价有较大价差的~要加大调整力度~逐步缩小价差。今后对于符合国家鼓励扶持发展政策且具有明显不同质量标准的药品~可以依据按质论价的原则~实行有差别的价格政策。 (八)政府制定药品价格以社会平均成本为基础~综合考虑其他相关因素。政府制定药品价格~应遵循“补偿成本、合理盈利、反映供求”的基本原则~同时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群众承受能力、国家宏观调控及产业发展政策、药品临床价 264 值等因素。对于临床必需但市场不能保证供应的普通药品~可以适当提高价格。 (九)科学确定药品之间的差比价关系。进一步完善药品差价比价规则~合理确定同种药品中代表剂型规格品及价格~其他剂型规格品价格按照规定差价或比价关系制定。对可替代药品和创新药品定价逐步引入药物经济性评价方法~促进不同种类药品保持合理比价关系。 (十)鼓励药品研发创新。在合理审核药品成本基础上~根据药品创新程度~对销售利润实行差别控制。允许创新程度较高的药品在合理期限内保持较高销售利润率~促进企业研制开发创新药品。 (十一)引导仿制药品有序生产和竞争。对今后国内首先仿制上市的药品~价格参照被仿制药品价格制定,被仿制药品在国内尚未上市的~首先仿制药品的价格依据其合理成本制定。再仿制上市的药品~价格按照低于首先仿制药品价格的一定比例制定。同种仿制药品生产企业达到一定数量时~应根据社会平均成本等情况制定统一价格。 (十二)鼓励基本药物生产供应。按照通用名称合理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不区分具体生产经营企业。核定基本药物零售价格~要严格控制营销费用~压缩流通环节差价率。保持基本药物价格相对稳定~保障国家基本药物正常生产和供应。 (十三)控制药品流通环节差价率。逐步降低政府指导价药品的流通差价率~对流通环节差价率(额)实行上限控制~并对高价和低 265 价药品实行差别差率控制~低价药品差价率从高~高价药品差价率从低~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药品流通领域兼并重组~扩大规模~集约经营~降低成本~减少流通费用。 (十四)改革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销售加成政策。按照“医药分开”的要求~改革医疗机构补偿机制~逐步取消医疗机构销售药品加成。改革过渡期间~要逐步降低医疗机构药品加价率~在总体不突破15%的前提下~可按价格高低实行差别加价政策。必要时对高价药品实行最高加价额限制。中药饮片加价率标准适当放宽。 鼓励地方结合公立医院试点改革~统筹开展公立医院销售药品零差率改革。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减少的收入~可通过增加财政补助~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和设立“药事服务费”项目等措施进行必要补偿。 (十五)规范药品市场交易价格行为。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诚实守信的原则合理制定购销价格~要加强行业自律~公开价格信息~提高价格形成的透明度~禁止价格欺诈、价格垄断、价格歧视及其他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三、改革医疗服务价格管理 (十六)医疗服务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相结合的管理方式。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各种医疗服务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特需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 (十七)医疗服务价格实行统一政策、分级管理。国务院价格主 266 管部门商相关部门制定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及项目、定价原则和方法~加强对地方制定医疗服务价格的指导和协调。基本医疗服务的指导价格~由省或市级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制定。 (十八)基本医疗服务价格要体现公益性质。基本医疗服务价格要按照“合理补偿成本、兼顾群众和基本医疗保障承受能力”的原则核定。制定基本医疗服务价格所依据的合理成本~按照扣除财政补助、医疗机构销售药品和医疗器械(耗材)差价收益核算。 (十九)改革医疗服务定价方式。根据医疗技术发展和临床诊疗需要~完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合理设立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从严控制简单以新设备、新试剂、新方法等名义新增医疗检查检验项目~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名称和服务内容。逐步改革医疗服务以项目为主的定价方式~积极探索有利于控制费用、公开透明、方便操作的医疗服务定价方式。社区、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的便民个性化服务~可以按照服务时间、服务次数等方式制定价格。 (二十)合理制定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和不同职级医师的服务价格。根据医疗机构等级、医师级别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对医疗服务可以制定不同的指导价格。要逐步拉开价格差距~促进患者合理分流。 (二十一)提高体现技术和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按照医疗服务补偿合理成本的要求~结合政府财政投入情况~合理调整非营 267 利性医疗机构基本医疗服务价格~逐步提高中医和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诊疗、手术、护理等项目价格。 (二十二)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和治疗价格。加强医用检查和治疗设备价格监测。完善服务成本审核方法~医用检查和治疗设备折旧费用按额定工作量测算。降低偏高的医用设备检查和治疗价格~促进医用检查和治疗设备集约化使用。 (二十三)加强医疗器械价格管理。合理控制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外单独收费的医疗器械范围。对单独收费的品种~要建立目录进行管理。对高值特别是植(介)入类医疗器械~可通过限制流通环节差价率、发布市场价格信息等措施~引导价格合理形成。 268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卫生部关于印发公共卫生与基 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人社部发[2009]18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人事)厅(局)、财政厅(局)、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财务局、卫生局~国务院各有关部委人事、财务部门: 经国务院同意~现将•关于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措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关心~对于保障和改善卫生人员工资待遇~建立保障公平效率的长效激励机制~提高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服务水平~促进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涉及这些单位广大卫生人员的切身利益~社会关注~政策性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卫生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周密部署~认真组织实施。要把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加强队伍建设和事业单位编制、人事、财 269 务管理等其他配套改革相结合~妥善处理各方面关系~切实研究解决好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遇到重大问题要及时向三部门报告。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正面引导~认真做好政策解释和思想政治工作~确保这项工作平稳顺利进行。 附件:关于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卫生部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270 附件 关于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为推进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决定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实施范围和时间 按国家规定执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从2009年10月1日起实施绩效工资。 二、清理核查津贴补贴 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与规范津贴补贴结合进行。全面清理核查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外发放的津贴补贴和奖金~摸清收入来源、支出去向、账户情况和津贴补贴实际发放水平~坚决取消资金来源不合法、不合规的项目。清理核查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由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下同)和纪检监察、组织、财政、审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具体实施。 三、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的核定 ,一,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由相当于单位工作人员上年度12月份基本工资的额度和规范后的津贴补 271 贴构成。绩效工资水平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按照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的原则核定~各地结合本地实际确定具体核定办法。 ,二,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综合考虑单位类别、人员结构、岗位设臵、事业发展、经费来源等因素~核定本级政府有关部门所属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单位主管部门核定所属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并报同级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备案。 ,三,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后~原则上当年不作调整。确因机构、人员和工作任务发生重大变化等特殊情况需要调整的~须报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批准。 四、绩效工资分配 ,一,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在绩效工资中所占比重为60,-70,~一般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和办法。根据实际情况~在绩效工资中可设立岗位津贴和综合目标考核奖励等项目。 ,二,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卫生部门要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加强对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内部考核的指导。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要完善内部考核制度~ 272 根据专业技术、管理、工勤等岗位的不同特点~实行分类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在分配中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倾斜。其中~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内部绩效工资分配~应向承担疾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臵与救治、环境恶劣的现场(实验室)工作等任务的岗位倾斜,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内部绩效工资分配~应向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和临床一线工作任务的岗位倾斜。 ,三,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制定绩效工资分配办法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分配办法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后~报单位主管部门批准~并在本单位公开。 ,四,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主要领导的绩效工资~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范围内~由主管部门根据对主要领导的考核结果统筹考虑确定。单位主要领导与本单位工作人员的绩效工资水平~要保持合理的关系。 五、相关政策 ,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监察部、财政部、人事部、审计署关于严肃纪律加强公务员工资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厅字[2005]10号)下发前~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发放的改革性补贴~除超过规定标准和范围发放的之外~暂时保留~不纳入绩效工资~另行规范。在规范办法出台前~一律不得出台新的改革性补贴项目、提高现有改革性补贴项目的标准和扩大发放范围。 273 ,二,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原工资构成中津贴比例按国家规定高出30,的部分(不含特殊岗位原工资构成比例提高部分)~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按本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执行~不再另行发放。 ,三,在实施绩效工资的同时~对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其中~离休人员的补贴水平按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监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审计署•关于解决离休人员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纪发[2008]40号)精神执行,退休人员的补贴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确定。绩效工资不作为计发离退休费的基数。 ,四,实施绩效工资后~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不得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外自行发放任何津贴补贴或奖金~不得突破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不得违反规定的程序和办法进行分配。对违反政策规定的~坚决予以纠正~并进行严肃处理。 六、经费保障与财务管理 ,一,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全额安排~按现行财政体制和单位隶属关系~分别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负担。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的补助~按医改政府卫生投入文件有关规定执行。县级财政要保障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省级财政要强化责任~加强经费统筹力度~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对中西部及东部部分财力薄弱地区公共卫生与基层医 274 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给予适当支持。 ,二,规范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专业公共卫生事业单位按照规定取得的收入~应上缴财政的要全部按照国库集中收缴制度规定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 ,三,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经费应专款专用~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有关会计核算办法,的通知?(财库[2006]48号)规定~加强会计核算管理。绩效工资应以银行卡的形式发放~原则上不得发放现金。单位工会经费、集体福利费和其他专项经费要严格按照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使用和核算。 七、组织实施 ,一,省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卫生部门按照本指导意见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实施意见~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卫生部备案。市、县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卫生部门制定的具体实施办法~报上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卫生部门批准后实施。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按要求做好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工作。 ,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统筹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与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要及时研究和妥善处理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275 确保绩效工资平稳实施。 ,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工作指导~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检查工作机制~严格把握政策和程序~指导和督促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严格执行绩效工资的有关政策。 ,四,本意见所指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包括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276 卫生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教育部 中央编办关于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卫人发„2009?1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劳动保障,厅,局,、教育厅,局,、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人事局、教育局、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现就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环节~以用为本~提高卫生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卫生人才队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卫生人才总量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卫生人才素质显著提高~卫生人才配臵结构优化~城乡区域分布趋于合理~农村、城市社区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人才短缺的局 277 面得到明显改善,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卫生人才发展内在规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才工作机制~努力造就一支品德高尚、技术精湛、服务优良的卫生人才队伍。 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大力实施人才强卫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认识卫生人才对于事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把卫生人才建设作为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人才促改革~以人才促发展。 ——加强卫生人才宏观管理。按照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要求~建立健全卫生人才宏观管理的体制机制。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统筹指导各类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制定有利于卫生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搞好部门协调和服务~加强优秀卫生人才宣传和表彰~努力营造良好的卫生人才环境。 ——坚持思想道德教育与专业技术培养两手抓。把牢固树立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意识作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努力提高卫生人员技术业务素质~增强服务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忠实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卫生人才队伍。 ——坚持各类卫生人才协调发展。以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整体推进农村卫生、社区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医疗服务、中医药、卫生监督和卫生管理等各类卫生人才协调发展。遵循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兼顾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逐步完善卫生人才培养制度和培养体系。 二、加快卫生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278 ,三,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根据农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合理配备县乡村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形成规模适当、相对稳定、水平适宜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 逐步扩大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试点规模~2009年-2011年中央财政支持招聘3000余名执业医师到乡镇卫生院~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扩大招聘规模。到2011年~实现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执业医师的目标。统筹城乡卫生资源~完善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制度~严格执行“城市医生在晋升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职称前到农村累计服务1年”的规定~继续推动“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继续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中支医项目~加大医学类高校毕业生选拔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服务期满后扎根基层。 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人员在职在岗培训。实施农村卫生人员培训规划~对农村乡镇卫生院在职在岗卫生人员每5年进行全员岗位培训一次~对村卫生室在职在岗卫生人员每年培训一次~将培训结果作为岗位聘任与年度考核、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建立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定期进修学习制度~每年要有1名乡镇卫生院技术骨干人员到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进修,每年要有1名乡村医生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集中培训。用3年时间~培训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人员36万人次~培训村卫生室医疗卫生人员137万人次。利用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拓宽农村卫生人员的培训渠道。选拔优秀人才担任乡镇卫生院院长~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水平。 279 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农村卫生人才培养规划~卫生行政部门结合区域卫生规划研究提出农村卫生人才岗位需求~教育行政部门落实培养学校~考前学生与学校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签订定岗服务协议~实施定单定向农村卫生人才培养~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适宜卫生人才。定单定向为农村卫生培养的学生在校期间免缴学费和住宿费~所需经费由定向委托培养部门承担。 从2009年起~对志愿去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工作3年以上的高校医学毕业生~其学费,助学贷款,由国家实行补偿,代偿,。 坚持从实际出发~以业绩、能力考核和使用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对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适当鼓励和政策倾斜~落实国家对长期在乡以下基层地区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待遇倾斜政策。 ,四,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按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编制标准和岗位设臵方案配备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实施社区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大力开展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用3年时间~培训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卫生人员16万人次。实施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 吸引和鼓励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业。鼓励公立医院高中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到社区卫生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探索建立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制度。鼓励非全科医 280 学专业的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经过全科医师培训转为社区全科医师。凡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医师和护师~可提前一年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在社区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等方面制订优惠鼓励政策。 ,五,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人才队伍建设。 按照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合理确定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员编制、工资水平和经费标准。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和卫生应急等方面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技术水平。高等医学院校应加强公共卫生学科建设~扩大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吸引、鼓励高等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工作。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配备公共卫生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 优化人员结构。争取3年内~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历构成应当符合以下标准:国家级中心本科学历人员占75,以上,省级中心本科学历人员占65,以上,市级中心本科学历人员占50,以上,县级中心本科学历人员占35,以上。妇幼保健人员编制按•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标准?落实~卫生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75%-80%。各级公共卫生机构要根据工作职责和任务~有计划地吸收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改善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提高知识和技术水平。严禁非专业人员从事公共卫生专业技术工作~对现在专业技术岗位的非专业技术人员要妥善进行调整。妇幼保健专业技术人员须掌握母婴保健法律法规~从事婚前保健、产前诊断和遗传病诊断、助产技术、 281 终止妊娠和结扎手术服务的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六,加强卫生监督人才队伍建设。 按照辖区人口数、工作量、服务范围和经济水平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人员配备。研究落实政策~吸引各类优秀人员从事卫生监督工作。加强卫生监督人员执法资格管理~优化人员结构。完善培训管理制度~定期对在岗人员进行培训。落实执法责任制~完善执法考核评议和稽查机制~不断提高卫生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执法能力~推进卫生监督队伍的规范化建设。 ,七,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完善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开展中医药师承教育与专业学位衔接的试点。加强中医药人才培训~建立稳定的中医药人才培训机制。大力实施“三名三培”工程~加强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继续支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和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统筹加强农村、社区的中医药人才培养~继续开展县乡村中医药技术骨干培训~实施中医类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按照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特色突出的原则~加强中医药继续教育。 ,八,加强护理队伍和技能人才建设。 贯彻落实•护士条例?~切实维护护士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护士准入制度~加强护士继续教育~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医疗机构的护士人员配备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研究拟订综合医院 282 编制标准~合理配备护理人员编制~切实保障护士待遇。 对卫生行业工勤技能岗位的人员~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快卫生行业技能人才培养。 ,九,加快建设高层次卫生人才队伍。 研究制定高层次卫生人才发展规划~以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项目为依托~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医学创新队伍。实施卫生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一批在国际医学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医学科学家~成为优秀学科带头人。 完善高层次人才选拔机制。组建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建立高层次人才研修制度~资助参加国内外重大学术活动。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卫生人才~建设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加大对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的支持~为回国人员创造较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十,推进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职业化建设。 制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规范~探索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卫生行业特点的管理人员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 积极推动卫生管理岗位培训工作~逐步建立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每5年参加一次3个月以上的管理岗位知识培训。卫生管理岗位培训证书应当作为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竞聘上岗的重要依据。规范医院管理者的任职条件~逐步形成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医疗机构管理队伍。高等学校要逐 283 步完善卫生管理相关学科建设~实施卫生管理培训及学历教育。 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培养、选拔、聘用、考核~努力建设一支岗位职责明晰、考核规范、责权一致的职业化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队伍。 三、以职业道德和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医学人才培养 ,十一,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发挥医学院校人才培养基地作用。 完善医学教育协调工作机制~教育、卫生等部门要加强医学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根据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科学合理制定医学教育的发展规划~加大投入~改善管理~深化改革~提高质量~促进医学教育的全面健康发展。 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统筹规划~调控医学教育规模和结构,合理设臵医学教育本科专业~推进医学教育学制、学位体系改革~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医德和职业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化临床实践教学和临床技能培养~加强临床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医学实践教学质量。 积极开展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定期向社会公布医学教育院校相关信息和评估结果~做好医学教育与卫生执业准入的衔接。 根据卫生岗位需求~科学确定卫生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合理设臵专业~探索建立卫生职业教育的认证、认可制度。 ,十二,完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促进继续医学教育稳步发展。 进一步明确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三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 284 度~医学专业本科生在完成院校教育毕业后~在符合要求的医院中接受规定年限的住院医师培训~医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由培养单位按其临床能力安排参加相应阶段的住院医师培训~提高医生临床医疗水平和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研究制定与住院医师培训相关的人事管理、资金筹措等配套政策~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医院及行业协会的作用~为住院医师培训创造良好环境。 建立健全医学终身教育制度。充分利用各种卫生和教育资源~远程教育的技术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医学继续教育活动。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将继续医学教育与卫生技术人员考核、聘用、晋升、执业再注册等人才管理制度相结合~不断提高卫生技术队伍素质。 四、完善卫生人才评价体系和使用机制 ,十三,完善卫生人才评价体系。 严格卫生行业技术人员的准入。建立以工作业绩为核心~以品德、知识、能力、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卫生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评制度。强化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实践能力的考核~完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积极探索和改进卫生人才评价方法~应用现代人才测评手段~客观、公正地评价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和能力。完善技能型人才职业标准。 研究建立卫生技术人员和卫生管理人员评价制度~培育、发展和规范卫生人才评价中介组织。 ,十四,全面建立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 285 转换用人机制~健全用人制度~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现卫生人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建立人才公平竞争和绩效评价机制~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科学考核、合同管理。严禁非卫生技术人员进入卫生技术岗位。 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卫生机构工作~如无相应等级的空缺岗位~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申请设臵特设岗位。 五、完善卫生事业单位分配机制 ,十五,完善卫生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机制。 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基本工资执行国家统一工资政策和标准,绩效工资以综合绩效考核为依据~突出服务质量、数量~注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对从事医学基础研究和重要公益领域的高层次人才逐步建立特殊津贴制度~落实传染病医院、鼠防机构、血防机构和其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从事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的待遇,对部分紧缺或者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经批准可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积极探索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形式。落实优秀人才到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工资倾斜政策。基层医务人员工资水平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 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全额安排~按现行财政体制和单位隶属关系~分别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负担。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 286 的补助~按医改政府卫生投入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县级财政要保障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省级财政要强化责任~加强经费统筹力度~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对中西部及东部部分财力薄弱地区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给予适当支持。 六、建立和完善卫生人才市场体系,促进卫生人才的合理流动 ,十六,加强卫生人才市场建设。 加强卫生行业人才中介机构和信息化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功能~提高服务能力,探索建立卫生行业人才社会化服务标准~规范卫生人才中介机构工作。 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人才信息网络建设。规范卫生行业人才市场管理~组建全国卫生人才资源网络~加快卫生人才市场服务体系的专业化、信息化建设。 ,十七,促进卫生人才合理流动。 加强卫生人才库建设和用人信息网络建设~为个人择业和单位用人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促进卫生人才的合理流动与配臵。人才服务机构要积极开展代理、派遣、评价、培训、交流、存档等服务~提高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引导各类优秀卫生人才向西部地区和艰苦地区流动。 建立不同地区、不同机构间的人才流动渠道~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兼职服务、技术开发、科技咨询等方式实现规范有序流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资源的作用。 287 七、加大经费投入,加强组织领导 ,十八,加大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用人单位和社会资助为辅的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投入机制。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根据人才建设工作需要~逐步加大对卫生人才建设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和困难地区给予必要支持。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安排一部分资金~用于人才队伍建设和高层次卫生人才的培养、选拔、评价、奖励和引进。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积极争取国际组织、外国政府贷款和社会捐助~推动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整合卫生人才队伍培训资金~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形成合力。加强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十九,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把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本地区人才工作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领导~统一部署~保证人才建设投入~建立卫生人才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各地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编制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落实部门责任~加强与卫生部门协调配合~研究制定加强各类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各级卫生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要把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制定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建立卫生人才工作责任制~明确目标任务~整合资源~落实措施~坚持不懈地抓出成效。 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精神~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研 288 究提出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卫生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教育部 中央编办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289 卫生部 中央编办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 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 卫医管发„2010?2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卫生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各地在试点过程中的重要情况和问题~请及时向卫生部和相关部门报告。 卫生部 中央编办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二〇一〇年二月十一日 290 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国发„2009?12号,~指导各地切实做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努力让群众看好病。按照“适度规模、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统筹配臵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医疗资源~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公立医院的主导地位~鼓励多元化办医~推动不同所有制和经营性质医院协调发展,坚持发展、改革和管理相结合~完善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坚持总体设计~有序推进~重点突破~系统总结,坚持中央确定改革方向和原则~立足我国国情~鼓励地方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创新。 291 二、试点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实施步骤 ,三,总体目标。 构建公益目标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形成比较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促使公立医院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形成公立医院改革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政策措施~为全面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奠定基础。 ,四,主要任务。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功能、数量和规模~优化结构和布局~完善服务体系。 ——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建立协调、统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科学界定公立医院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探索建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医院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探索实现医药分开的具体途径~改变医疗机构过度依赖药品销售收入维持运转的局面~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完善基本医疗保障支付方式~落实财政补助政策。落实中医药扶持政策。 ——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制度和收入分 292 配制度改革~改进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落实各项医院管理制度~制订疾病诊疗规程并推广实施~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保障医疗质量~提高服务效率~控制医疗费用~方便群众就医。 ——健全公立医院监管机制。实施医院信息公开~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医疗安全质量和经济运行监管。 ——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完善政策体系~为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经营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引导、鼓励和支持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促进不同所有制医疗卫生机构的相互合作和有序竞争~满足群众不同层次医疗服务需求。 ,五,实施步骤。 2009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国办函„2009?75号,的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分别选择1-2个城市,城区,作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国家在各地试点城市范围内~选出16个有代表性的城市~作为国家联系指导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 2010年开始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加强对试点城市的调研督导~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强信息交流和指导培训~适时开展评估工作。不断总结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完善公立医院改革总体思路和主要政策措施~在全国逐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三、试点的主要内容 293 ,六,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 加强公立医院的规划和调控。省级人民政府制订卫生资源配臵标准~组织编制区域卫生规划和区域医疗机构设臵规划。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含中医药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和区域医疗机构设臵规划要求~研究制订本级政府负责举办公立医院的设臵和发展规划~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明确各级各类公立医院的类别、数量、规模、布局、结构和大型医疗设备配臵标准。充分利用和优化配臵现有医疗卫生资源~新增卫生资源必须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对部分公立医院~可有计划、按步骤地迁建、整合、转型和改制等~推动公立医院结构布局的优化调整。 建立公立医院之间、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城市一级、部分二级医院应根据区域卫生规划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立医院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管理指导等多种方式~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使公立医院改革与健全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紧密配合、相互促进。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实行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在明确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同时~发挥价格、基本医疗保障支付政策等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有条件的地区~医院可以通过合作、托管、重组等方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臵。发展老年护理、康复等延续服务~逐步实现急、慢性病分治。 294 重点加强县级医院能力建设~实行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改善县级医院的业务用房和装备条件。完善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制度~多形式、多渠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逐步提高县级医院的人员素质和能力水平。 ,七,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 明确各级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职责。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负责举办承担疑难危重病症诊治、医学科研和教学综合功能的国家级或省级医学中心,县,市、区,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举办县级公立医院,其他公立医院均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举办。 积极探索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按照医疗服务监管职能与医疗机构举办职能分开的原则~推进政府卫生及其他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医院的属地化管理~逐步实现公立医院统一管理。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财务监管和医院主要负责人的聘任~建立协调、统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制订并落实按规划设臵的公立医院发展建设、人员编制、政府投入、医药价格、收入分配等政策措施~为公立医院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提供保障条件。卫生、教育等行政部门要积极研究探索高校附属医院管理体制改革。 ,八,改革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 明确政府办医主体~科学界定所有者和管理者责权,探索建立以理事会等为核心的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在重大事项方面的职责~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 295 制。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强化具体经营管理职能和责任~增强公立医院的生机活力。 制定公立医院院长任职资格、选拔任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推进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医院院长激励约束机制。 ,九,改革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 完善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完善院长负责制。按照法人治理结构的规定履行管理职责~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须经医院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并按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报批、执行。实施院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完善医院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推进医院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完善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积极推进医院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改革~严格财务集中统一管理~加强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实施内部和外部审计制度。在大型公立医院探索实行总会计师制度。 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分配激励机制。科学合理核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建立健全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制度。以专业技术能力、工作业绩和医德医风为主要评价标准~完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制度。合理确定医务人员待遇水平~完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体现医务人员的工作特点~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探索实行 296 并规范注册医师多地点执业的方式~引导医务人员合理流动。 ,十,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推进医药分开~改革以药补医机制~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由各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考虑医院功能定位、医疗保障基金承受能力、本地财政能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对价格调整的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 合理调整医药价格~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医疗技术服务价格~降低药品和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加强医用耗材的价格管理。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公立医院由此而减少的合理收入~采取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等措施~通过医疗保障基金支付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药事服务费原则上按照药事服务成本~并综合考虑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报销范围。也可以对医院销售药品开展差别加价试点~引导医院合理用药。 完善医疗保障支付制度改革。完善基本医疗保障费用支付方式~积极探索实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方式~及时足额支付符合医疗保障政策和协议规定的费用,落实医疗救助、公益慈善事业的项目管理和支付制度,完善补充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和道路交通保险支付方式~有效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在加强政府指导~合理确定医疗服务指导价格~合理控制医院医药总费用、次均费用的前提下~探索由医院,医院代表,和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谈 297 判确定服务范围、支付方式、支付标准和服务质量要求。 加大政府投入。政府负责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臵、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救灾、援外、支农、支边和支援社区等公共服务经费~对中医医院,民族医医院,、传染病医院、职业病防治院、精神病医院、妇产医院和儿童医院等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 ,十一,加强公立医院管理。 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健全和落实医院管理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推行疾病诊疗规范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和植,介,入类医疗器械行为~持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加强重点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要规范各级各类公立医院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比例~建立健全国家基本药物采购供应管理制度~促进公立医院优先配备和合理使用基本药物。推广应用适宜技术和基本药物~在加强规范和保障质量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降低医疗服务成本。研究制订疾病诊疗规程并推广实施~推动病种规范化治疗。 改善医院服务。通过采取提供预约诊疗服务~畅通急诊绿色通道~优化服务流程~按病情分类诊疗等措施~努力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建立患者投诉管理机制~及时有效处理患者投诉和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298 提高医院信息化水平。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研究制订医疗机构内部信息管理的规定和标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逐步建立医院之间、上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医保经办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构建便捷、高效的医院信息平台。 ,十二,改革公立医院监管机制。 实行全行业监管。加强卫生行政,含中医药管理,部门医疗服务监管职能~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监管机制。所有医疗卫生机构不论所有制、投资主体、隶属关系和经营性质~均由卫生行政,含中医药管理,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完善机构、人员、技术、设备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依法实行全行业监管。 加强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安全质量监管。充分依托现有的具有较高诊疗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的公立医院~建立完善国家、省、市,地,三级医疗质量安全控制评价体系和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评价组织~加强医疗质量安全评价控制工作~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完善各级各类医院管理评价制度~继续做好医院管理评审评价工作。 加强公立医院运行监管。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的监管。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标准和贷款行为~加强大型医用设备配臵管理。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健全财务分析和报告制度~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监管。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财 299 务审计和医院院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建立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管制度~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对公立医院的监督作用。全面推进医院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强化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对医疗服务的监督制约作用~依照协议对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进行监督~并纳入公立医院考核和评价内容中。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监督作用~加强医疗行业协会(学会)在公立医院自律管理监督中的作用。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积极发展医疗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责任保险~完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严厉打击“医闹”行为。 ,十三,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逐步探索建立符合医学人才成长规律、适应我国国情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把住院医师培训作为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培养的必经环节。通过试点~探索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制度模式、规范标准、体制机制和配套政策~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完善编制管理、岗位设臵、人员聘用和工资保障等人事保障机制和其他相关政策。试点期间重点为县级医院培养专科方向的住院医师~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全科方向的临床医师。 ,十四,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 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完善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院。在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臵规划中~要给非公立医院留出足够空间。非公立医院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 300 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享有同等待遇~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政府可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由非公立医院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和公共服务。落实非营利性医院税收优惠政策~完善营利性医院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对非公立医院的监管~引导非公立医院依法经营、加强管理、严格自律、健康发展。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和区域医疗机构设臵规划~确定公立医院转制的范围、条件、程序和配套政策措施~积极稳妥地把部分公立医院转制为非公立医院~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和职工合法权益。公立医院改制方案必须充分征求职工意见。允许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公立医院转制重组。 四、试点的组织领导 ,十五,试点的领导机制。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任务重、难度大~要充分认识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切实加强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领导。试点工作由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统一领导~试点城市人民政府和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实施~卫生部组织推动试点工作~加强对试点城市工作的指导、培训、评估和监督~其他有关部门积极支持配合。 ,十六,试点的组织实施。 试点城市人民政府应建立试点工作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 301 年,?和本•指导意见?要求~充分调研、多方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制订试点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在坚持中央确定的方向和原则基础上~努力细化、实化、具体化~突出重点方面和关键环节~强调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探索~大胆尝试~力求有所突破~取得实效。试点实施方案由省级医改领导小组审核后组织实施~并报卫生部和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制订并落实试点的配套政策措施~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将重大问题向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报告。 ,十七,试点的指导、评估和监督。 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试点城市的指导和支持。国务院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和评估~及时总结试点情况~完善有关政策措施~推进试点工作积极稳妥地开展。 ,十八,创造良好试点环境。 试点地区要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加强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的宣传~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争取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卫生部门与宣传部门要紧密配合~加强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舆情监测与研判~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坚定改革信心~合理引导社会预期。 302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卫生部 中央编办 教育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 建设规划的通知 发改社会[2010]56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卫生厅,局,、编办、教育厅,局,、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劳动保障,厅,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国发[2009]1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了•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经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同意~现印发你们~请抓紧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基础工程~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基础环节~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途径~关系到医改全局和群众切身利益~各地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以本规划为指导~因地制宜~制定并实施好当地规划。同时~加大投入力度~加快配套改革~建立监测评估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开展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尊重、信任、支持全科医生的良好氛围~确保完成规划目标。 303 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 卫生部 中央编办 教育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二?一?年三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卫生 全科医生 规划 通知 附件: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 304 前 言 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对改善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和降低医疗费用具有重要作用~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基础工程~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基础环节~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途径。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国发[2009]12号,~加快建设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提高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在总结我国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基本概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乡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近年来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工作得到大力推进。 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加大对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 305 有县级医院8874个~乡镇卫生院3.9万个~村卫生室61.3万个,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617个连队卫生室,~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得到进一步健全。全国共有2.4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初步形成。 表1 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概况 人员 机构情 情况 服务网络 况 ,万 ,个, 人, 县级医院 8874 137.8 农村三级 乡镇卫生院 39000 107.5 卫生服务网络 村卫生室 613000 105.8 城市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 4036 15.0 卫生服务网络 心 社区卫生服务站 20224 6.9 二是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得到一定发展。截至2008年底~全国社区卫生人员21.9万人~乡镇卫生院人员107.5万人~村卫生室人员105.8万人~占全国卫生人员总量的32.6%。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机构的执业,助理,医师为60.6万人~占全国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比例为29.1%。 306 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利用量逐渐增加。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全面推行以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人民群众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人次数和住院人数明显增加。2008年~卫生院诊疗人次达8.62亿人次~住院人数达3355万人~分别比2003年增加1.72亿人次和1747万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诊疗人次达2.57亿人次~住院人数达141万人~分别比2003年增加2.17亿人次和130.7万人。 但是~与硬件条件不断改善相比~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软件”建设相对薄弱~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特别是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已成为制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改善服务和提高水平的“瓶颈”。目前~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率为30%左右~与50-80%的国际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利用不足”现象仍然严重~人民群众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反映强烈。 城镇化、工业化、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全球化~使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也带来疾病谱、生态环境等不断变化~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力培养全科医生, 向个人和家庭提供集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一体化的~连续协调、方便可及的主动服务~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培养知识全面、经验丰富、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已经成为目前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非常紧迫的重要任务。 ,二,主要问题 307 当前~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执业医师尤其是全科医师数量严重不足。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我国约有6万名执业范围为全科医学的执业,助理,医师~仅占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3.5%~远低于国际上30-60%的平均水平~其中~中医类别全科医师数量更为不足。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基层~合格的医疗卫生人才更为短缺~仍有部分乡镇卫生院无执业医师~24%的乡镇卫生院没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二是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素质不高。我国乡村医生大多学历不高~56.7%的乡村医生不具备报考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资格。乡镇卫生院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卫生技术人员不足2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高级职称人员不足4%。基层医生难以取得城乡居民的信任。 三是基层医疗卫生队伍不稳定。由于社会认同度低~职业发展路径不清晰~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科学的绩效考评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难以吸引和稳定人才~条件较为艰苦的山区、民族地区和贫困边远地区尤为突出。2003-200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流失的正高、副高和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分别占在岗相应职称人员总数的35.7%、10.1%、9.5%~严重削弱了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力量~制约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四是缺乏机制制度保证和配套政策。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培养培训尚未建立科学规范的体系和制度~低水平重复培训多~政府投入效果有待提高。同时~尚未建立人员准入、评价与退出制度~人 308 才使用和管理政策不配套。一方面培养的人才“下不去”~也“留不住”,另一方面现有在岗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学习欲望低~水平难以让老百姓信任~导致业务量少~形成恶性循环。 二、原则与目标 ,一,规划范围 1、规划期:近期规划期为三年,2010年到2012年,~远期规划到2020年。 2、规划范围:以全科医生为重点~涵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含社会办医,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同时~加强县级医院医疗卫生人才培养。 3、规划内容:围绕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环节~突出制度机制建设和政策完善~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一批适宜人才~提高一批在岗人才~吸引一批优秀人才~留住一批合格人才。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坚持中西医并重~从我国城乡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的实际出发~以发展建设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相适应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为目标~立足长远制度建设~着眼当前突出问题~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完善人才培养、吸引、使用、评价和激励办法~以全科医生为重点~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309 ,三,基本原则 第一~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以培养全科医生为重点目标~以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为重点内容~整体推进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加强基层中医药,民族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合理配备中医药,民族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优势与作用。 第二~立足国情~分类指导。根据我国国情~合理制定全科医生的准入资格、执业注册、技术职称等标准体系。紧密结合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和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学历教育、规范化培训、转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等多种途径, 分阶段、分步骤地建设一支与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全科医生队伍。同时~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地制定人才政策~建立科学的人才使用机制~采取切实可行措施~确保实效。 第三~总量适当~结构合理。合理规划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总量和结构~调整高等医学院校招生规模和专业结构~适度提高全科医生和执业医师的比例。加大中西部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和东部支援中西部、城市支援农村的工作力度~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合理分布。 第四~统一规划~分级实施。中央制定全国规划的指导原则、支持范围和重点及主要政策~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各地根据中央规划要求~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当地基层医疗卫 310 生队伍建设规划和具体的培养培训实施计划~落实相关政策措施~确保国家规划整体目标的实现。 第五~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各级政府在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中要发挥主导作用~统筹规划~制定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政策。改革以药补医机制~促使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通过提供医疗服务、改进服务质量获得合理报酬。加大政府投入~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推动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第六~注重当前~着眼长远。遵循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兼顾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建立全科医生的培养制度体系~健全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吸引、使用的体制机制~完善人事分配等配套政策。从当前出发~重点解决全科医生的培养培训~通过在职人员转岗培训等途径~大力加强包括全科医生在内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四,主要目标任务 1、总体目标 合理规划城乡基层医疗卫生人力资源~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制度~培养一批下得去、用得好、留得住的全科医生~形成一支数量适宜、质量较高、结构合理~适应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需要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逐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实现。 2、主要任务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制度。逐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人 311 员的学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制度~到2020年~通过多种途径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基本满足“小病在基层”的人力资源要求。 ?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大力吸引高等医学院校,含中医药院校~下同,毕业生和优秀医疗卫生人才下基层。健全各类对口支援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鼓励高素质人才服务基层。 ?健全人才激励和约束机制~创新人才管理和使用政策~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制度~使合格人才在基层“用得好、留得住”,建立人员的退出机制~使不合格人员“出得去”。 3、近三年目标和任务 ?三年内培养6万名全科医生~基本实现城市每万名居民有1-2名全科医生~农村每个乡镇卫生院有1名全科医生。以1-2年的转岗培训为主要培养途径~同时~招收本科医学毕业生进行全科方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合格后~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其到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 ?进一步提升在岗人员能力水平~积极开展城乡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岗位培训工作~按既定规划分别为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培训医疗卫生,含中医,人员36万人次、16万人次和137万人次。 ?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实现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执业医师~按既定规划为乡镇卫生院招聘3000名执业医师。 ?完善配套政策~实现培养培训与岗位聘用、职称晋升等人才 312 使用和管理政策的相互衔接~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管理和使用机制。 三、大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 以全科医生的培养为重点~健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培训体系~建立健全培养制度~加强适宜人才培养~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一,深化面向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的高等医学教育改革 1、调控高等医学教育的规模和结构 以卫生需求为导向~科学调控高等医学教育招生规模~优化学科专业设臵和人才培养结构~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着力提高医学教育质量。 积极引导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本专科医学类专业教育开设全科医学必修课程~加强对学生在医患沟通、团队合作、健康教育、社区预防保健、卫生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培养~强化临床实践和社区实践教学。 逐步实施高等医学院校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项目~推动地方高等医学院校根据本地农村卫生实际需求~探索实践基层卫生服务人才培养新模式。 加强全科医学学科建设。通过研究生教育等途径加强全科医学师资培养~鼓励教育部直属高等院校和有条件的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有条件的高等医学院校要建设区域性全科医学培训基地~为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培养、培训平 313 台。在临床医学学科下~研究探索增设全科医学二级学科~各高等医学院校要高度重视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加强科学研究和学科带头人培养。鼓励综合医院设臵全科医学科~承担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的医院必须设臵全科医学科~开展全科医学医、教、研工作。鼓励相关行业协会和学术团体积极组织国内外全科医学学术交流~促进全科医学蓬勃发展。 专栏1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重点项目 从2010年秋季入学的新生起~实行订单定向免费教育。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提出订单定向就业岗位数量需求~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将订单定向培养计划列入普通高等学校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实行免费教育的医学生分为5年制本科和3年制专科两种。3年制专科主要面向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各省,区、市,可选择高等学校举办农村医学班~也可将免费定向医学生纳入普通班。免费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所需经费按照委托培养部门的隶属关系由省级财政统筹落实。免费医学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在农村基层从事卫生工作6年以上。国家鼓励免费医学生毕业后进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合格后长期在农村基层服务。免费医学毕业生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可在农村基层卫生机构之间流动或从事卫生管理工作。对违反协议者要予以罚赔~具体办法由省级卫生、人力资源部门制定。国家分三年为中 314 西部地区每个乡镇卫生院培养一名拟从事全科医疗的医学本科毕业生。 2、提升在岗人员学历层次 通过各种形式和类型的面向成人的高等教育~力争经过5,10年的努力~使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学历层次得到较大提升。 鼓励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具有卫生类执业资格从业人员~参加成人高等教育。鼓励在基层工作的已取得卫生类执业资格的医学中专毕业生通过成人高等教育~取得大专学历。 已批准可举办专科层次医学教育的高等学校可开设成人中专升大专层次的医药卫生类专业,招收基层已取得卫生类执业资格的在职人员~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其分阶段完成学业~并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制订相应的教学大纲。 ,二,加快建立全科医生的培养制度 1、通过规范化培训途径培养全科医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时间为3年。按照全科和专科培养方向的不同目标和要求~采取相应的培训模式。全科方向的培训~前2年在已取得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临床培训基地进行以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为主的通科系统培训~第3年在已取得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县区级实践基地完成规定时间的服务锻炼。培训期间~培训基地组织参加全国统一的执业医师资格考 315 试。培训期满经考核合格后颁发证书~将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作为培训考核合格的必要条件。考核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制定。取得规范化培训证书并符合申请学位条件者~可以向有关学位授予单位申请临床医学相应学位。规范化培训是优化医生知识结构、提高临床能力、加强医学人才培养、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举措~将逐步成为医学院校毕业生转变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必经阶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办法由卫生部制定。 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原则~开展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通过医疗机构委托培养、卫生行政部门定向培养和培训基地面向社会招收等多种渠道~三年内对3万名本科医学毕业生进行全科方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鼓励地方积极探索规范化培养的多种实现途径。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可以辅之以3年医学专科生毕业后进行2年规范化培训的模式~但要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严格控制比例~培训期间可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考试。 2、通过转岗培训途径培养全科医生 对在职人员进行全科医学转岗培训是为解决迫切需要全科医学人才和规范化培训周期较长之间的矛盾而采取的过渡性措施~也是近三年全科医生培训的主要途径。转岗培训以提升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主~在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通科轮训~选拔5万名符合一定条件的在岗执业,助理,医师按需进行1-2年的分程培训。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选拔条件标准~与之前开展的全科医学转岗培训工作 316 做好衔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编写培训大纲和配套教材~并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统一的考试~对考核合格者颁发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证书。 加强培训基地建设。以全国三级综合医院,含社会办医疗机构,为主要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为基础~建设以临床培训基地和基层实践基地为主体的培训网络~每个临床培训基地对应3所基层实践基地。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基地管理办法~凡达到培训基地标准的医疗机构均可提出申请~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标准进行审核和认定~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培训基地实行动态管理。国家选择一定数量的培训基地作为示范点~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国家示范基地的建设方案。 ,三,进一步开展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在职继续教育 结合全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要求~针对基层卫生人员专业需求~加强基层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将培训结果作为岗位聘用、年度考核、推荐表彰的重要依据。 大力开展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使其掌握适宜技术~继续实施“社区卫生人员培训项目”~按既定规划培训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卫生人员16万人次。 积极开展全科医学继续教育活动。为经过转岗培训和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生提供具有全科医学特点、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继续医 317 学教育项目。 对农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在岗卫生人员定期进行全员岗位培训。按既定规划培训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人员36万人次~培训村卫生室医疗卫生人员137万人次。 建立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定期进修学习制度~进行以适宜技术为主的知识和实践能力培训。 定期对疾病防控、执法监督等基层公共卫生人员进行培训~完善培训管理制度。加强农村、社区的中医药人才培养~继续开展县乡村中医药技术骨干培训。加强基层护理、药剂、检验、管理人员继续教育~提高整体素质。加快培养基层执业药师队伍。 ,四,大力加强县级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 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途径为县级医院培养合格医生。由县级医院委托培养或卫生行政部门定向培养~对1万名临床医学,含口腔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本科毕业生~在经过认定的培训基地进行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加强县级医院业务骨干的培养。县级医院骨干进修学习以实践技能培训为主~重点提高临床诊疗能力。从县级医院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中选拔骨干力量~到对口的三级医院进修学习。 四、积极鼓励和引导医疗卫生人才到基层服务 进一步加大政策的优惠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引导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和经规范化培训合格的医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 318 业~优化基层医疗卫生队伍。落实大医院的技术力量长期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制度~使一批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才可以“下得去”基层~并带动一批基层在岗医疗卫生人才提高素质。 ,一,鼓励和引导高校医学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 到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就业的专科以上医学专业毕业生~优先选拔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对于志愿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并连续服务三年以上的高校医学毕业生~按国家有关规定~根据高校隶属关系实施相应的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给予解决县,市,城镇户口~并帮助解决配偶就业和子女就学问题。对到艰苦边远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及乡,含乡,以下卫生事业单位工作的大中专及以上毕业生~按国家规定实行工资倾斜政策。 积极引导经过规范化培训合格的住院医师到基层就业~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选聘人员时要优先聘用~对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人员~可优先解决城市户口。 对完成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在基层工作的人员~可以申请全科主治医师资格。经过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或注册全科医师后可提前一年晋升职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放宽外语要求~论文不做硬性规定~晋升标准向接诊量、群众满意度评价等因素倾斜。 对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等医学毕业生~在研究生招录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在医疗卫生单位选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 319 继续实施和完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各地也要因地制宜开展地方项目~鼓励和引导更多的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报名参加。鼓励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在项目结束后留在当地就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优先聘用服务期满的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对参加项目的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按国家规定给予生活补贴~同时按规定参加有关社会保险。 ,二,招聘优秀医疗卫生人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 通过为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吸引和鼓励执业医师到农村服务~探索并逐步建立为农村卫生机构吸引、稳定人才的长效机制~推动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 专栏2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重点项目 逐步扩大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试点规模~按既定计划3年招聘3000名执业医师~逐步实现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执业医师。招聘执业医师服务期为5年~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受聘医师5年聘期结束后继续留在乡镇卫生院工作。 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招聘作风好、懂技术、善管理的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优秀人才担任乡镇卫生院院长。 鼓励引导优秀医学人才到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卫生机构工作~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申请设臵特设岗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重点对全科医生申 320 请特设岗位~并与招聘执业医师项目做好衔接。 专栏3全科医生特设岗位项目 2010年起~取得资格的全科医师或应届医学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工作~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设臵全科医生特岗。特设岗位人员聘期内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鼓励特岗医生长期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空出岗位应优先用于聘用安排特岗全科医生~或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优先安排继续医学教育。同时~县级医疗机构、城市医院公开招聘人员~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具有特岗全科医生工作经历的人员。 ,三,建立健全各类对口支援制度 完善城乡对口支援制度~严格执行“城市医生在晋升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职称前到农村累计服务1年”的规定~继续推动“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加强发达地区对口支援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工作。 鼓励大医院高中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到社区卫生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探索建立大医院支援社区卫生制度。鼓励城市业务水平较高、身体状况较好的退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和培训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优先探索退休人员的多点执业管理办法~由卫生部研究制定管理细则~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要为他们开展服务提供便利和相应待遇。 321 建立培训的双向交流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派出一定数量的人员到上级医院进行培训学习和工作交流~上级医院每年派出一定数量的人员到所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县级以上医院建立并使用远程医学和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网络~送服务、送教下基层~服务基层。 实施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包括有条件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制度~三年选派1万名医务人员支援县级医院。 专栏4城市对口支援农村卫生工程 900所城市医院与2000所县级医院,包括有条件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建立长期对口支援关系。根据受援医院床位、工作量和所在地人口等因素~支援医院,综合医院为主,与受援县级医院签订援建计划~确定技术、带教等方面的援建内容~派驻由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等组成的团队~派驻医务人员连续工作至少6个月。 五、用制度和机制留住并用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 以用为本~完善人才使用和管理政策~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制度~使符合要求的医疗卫生人才可以在基层“留得住、用得好”~同时建立人员的退出机制。 ,一,发挥好基层各类医疗卫生人才的作用 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中央研究制定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标准~各地依据•城市社区 322 卫生服务机构设臵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中央编办发[2006]96号,和即将出台的相关编制标准~结合实际服务人口数量、服务半径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重新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编制数和岗位设臵方案~明确岗位职责和任务~配备合格人员。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实行全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岗位设臵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全科医生岗位。 非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平等纳入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将设臵一定比例的全科医生岗位~作为非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评估的重要指标和政府购买服务的重要条件。 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全科医生的重要作用。组建全科医师团队~优先选用培训考核成绩优秀的全科医生。 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加强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考核~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岗位考核以聘用合同和岗位职责为依据、以工作绩效为重点内容、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基础~实行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聘期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或调整岗位、工资的依据。 2、加强执业注册和职称评聘 经过转岗培训的全科医生~及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师~均应按规定程序注册全科医学专业执业范围。执业的全科医生~不论何级职称~必须接受继续教育~完成规定学分。按国家规定定期进行执业资格再注册考核。由卫生部制定全国统一的全科医生继续教育和再注册考核细则。 323 建立健全全科医生职称考核方法~全科医生专业职称分五级:全科医士、全科医师、全科主治医师、全科副主任医师、全科主任医师。通过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考试的全科医生~用人单位可根据•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和工作需要分别聘任为全科医学专业的医士和医师职务。 ,二,进一步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1、完善收入分配机制 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其工资水平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单位内部绩效工资分配可采取设立全科医生津贴等方式向全科医生等承担临床一线任务的人员倾斜。按国家有关规定县,区,级财政保障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省级财政强化责任~加强经费统筹力度。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对中西部及东部部分财力薄弱地区县级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绩效工资给予适当支持。 对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国家规定享受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对长期在乡以下,含乡级,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其他农村一线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情况给予政策倾斜。 在岗卫生人员参加脱产培训和学习期间~工资福利待遇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执行~由所在医疗机构发放。在岗培训时间计算工作年限。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基层定向和社会化培训对象~由承 324 担培训任务的单位支付报酬~具体水平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相关费用由财政给予适当补助。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按照当地有关政策执行~享受国家规定的带薪年休假和法定节假日。 稳定村医队伍。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合理补助。整合村级公共服务~鼓励地方创造条件支持乡村医生拥有相对稳定报酬。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的地方~可以采取不占编制聘用的办法择优将村医纳入统一管理~其工资水平与当地乡镇卫生院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 2、健全社会保障政策 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应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单位和个人要按时足额缴费。积极支持乡村医生按规定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 3、建立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流动机制 鼓励以多种形式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纵向联动和横向流动。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院之间的人才技术合作交流机制。以满足需求为导向~探索建立县,区,域人才统筹调配和柔性流动机制~统筹区域内人员编制总数~实行全员人事代理和聘用~根据工作需要统一调配~促进卫生人力资源均等化配臵。充分发挥县级医院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体系中的龙头作用~探索建立县乡人才联动机制~实行县域内医疗卫生人员编制统筹使用、统一调配~定期考核、不定期轮岗。开展全科医生县乡联动试点项目。 325 专栏5全科医生县乡联动试点项目 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全科医生县乡联动管理试点。按照所辖乡镇个数~统筹县域内全科医生编制~变单位人为行业人~全科医生岗位可设在县级医院~统筹调配到乡镇卫生院轮岗,3-5年,提供全科医疗服务。具体由地方组织试点。 4、医疗卫生人才表彰政策向基层倾斜 建立以政府奖励为主导的人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作用。 在全国范围内大力表彰优秀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特别是全科医生代表~形成定期评选制度~具体办法由卫生部牵头制定。对当选的优秀全科医生代表给予表彰奖励~晋升职称时优先予以考虑。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和“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中向基层一线医疗卫生人才适当倾斜。鼓励引导全科医生对外交流合作。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社会地位~形成全社会尊重、信任基层医生的良好氛围。 5、建立人员退出机制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在5年内达不到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要转岗。5年内未注册全科,助理,医师者不得从事全科医疗岗位。要严格控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内非卫生技术人员的比例~对卫生技术岗位上的非卫生技术人员要合理 326 分流和有计划地清退。做好未聘人员的安臵工作。 ,三,建立科学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评价机制 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评价机制。完善以业绩为重点~由医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评价指标体系。规范评价程序~健全评价组织~引入群众评价~将考核评价与奖惩相结合。完善全科医师任职资格制度~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 六、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抓紧制订相关配套政策~积极推进规划的实施。发展改革部门商有关部门~加强规划统筹协调工作~支持培训基地建设。卫生部门负责培养培训工作的指导实施、培训机构认定、培训大纲制定、业务考核评估~建立和完善有关的培训管理制度等。财政部门负责安排培养培训等经费补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落实人员聘用、岗位设臵管理、工资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的人事政策。教育部门负责全科医学教育的学科建设~制定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学校教育培养方案。机构编制部门按有关标准及时核定编制。 各级政府要从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将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以本规划为指导~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并实施好当地规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切实落实医疗卫生人 327 员参加学习培训的具体政策~积极鼓励和安排在职人员参加培训学习。 ,二,加强监测评估 国务院各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建立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机制。由卫生部商有关部门制定年度评估方案~制定规划实施的监测指标体系~并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的年度评估~及时总结地方先进经验~发现和反映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评估报告报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本规划实施结束后~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牵头组织有关地区和部门对本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同时~委托相关研究机构对规划实施的情况进行外部监测和评估~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地方政府也要依据本规划~建立相应的监测评估制度~对规划实施情况实行分级监测评估。各地要对每年度本地落实规划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建立规划实施情况定期上报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部门每年11月30日前~上报本年度贯彻落实规划情况。建立目标责任制~落实工作任务~集中力量突破重点和难点~确保完成规划目标。 ,三,加强经费保障 建立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合理确定政府、单位、社会和个人在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中的责任。 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各级实施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合理划分不同层级政府在基层医疗卫生队 328 伍建设中的责任。中央补助资金重点支持中西部及东部困难地区。建立培训的绩效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与资金拨付挂钩。地方各级政府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足额落实地方资金~保证规划任务的顺利实施。要加强资金管理~专款专用~制定和强化监督检查等制度~防止资金滞留、挪用和非法占用。 积极鼓励社会资本以设立奖学金、基金等形式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四,加强推进配套改革 各地要按照医改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制定分级诊疗标准~开展基层首诊制试点~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实行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转变服务模式~开展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乡镇卫生院要建立“出诊”制度。县级医院要建立巡回医疗制度。有条件的城市社区要探索建立“家庭医生”制度。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完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 对社会力量举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补偿,对其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可通过签订医疗保险定点合同等方式~由基本医疗保障基金等渠道补偿。鼓励有资质的人员开办诊所或个体行医。加快推进执业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工作。 ,五,加强舆论宣传引导 329 广泛宣传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以及规划实施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及时总结宣传规划实施中的典型经验、做法和成效。同时~通过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对全科医学的认识~改变过去单纯依赖医疗服务的观念和行为,使人民群众了解全科医生是一种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职业~是高素质的新型医学人才~提高全科医生的职业认同感~营造全社会尊重、信任、支持全科医生的良好氛围。 330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卫生部 教育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卫生厅,局,、教育厅,教委、局,、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劳动保障,厅,局,: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发改社会[2010]561号,~为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现将•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 卫生部 教育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二?一?年六月二日 331 附件 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 根据•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发改社会[2010]561号,~现就2010-2012年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从2010年起~连续三年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 二、省级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根据本地农村卫生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和需求~于上年11月份前确定下一年度定向单位和岗位数~提出各类免费医学生需求数量计划,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商卫生、发展改革部门确定开展免费医学生培养的学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联合与学校签署免费医学生培养协议。 三、免费医学生分5年制本科和3年制专科两种~以5年制本科为主~3年制专科主要面向乡镇卫生院以下的医疗卫生岗位。培养专业主要是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培养工作主要由举办医学教育的地方高等学校承担~可举办农村班~也可将免费医学生纳入普通班。免费医学生经过5年或3年的学习按规定获得相应的学历、学位。不能正常毕业的免费医学生~要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减免教育费用。 332 四、订单定向培养计划作为定向就业招生计划~纳入普通高等学校年度招生规模。免费医学生主要招收农村生源~优先录取定岗单位所在县生源。对参加高考统一录取的考生~单列志愿、单独划线录取。 五、免费医学生在获取入学通知书前~须与培养学校和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签署定向就业协议~承诺毕业后到有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6年。免费医学生在学期间户籍仍保留在原户籍所在地。 六、免费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学费、住宿费标准按照当地物价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执行~生活费补助标准由各省结合实际确定~原则上不低于国家助学金补助标准~所需经费由省级财政在医疗卫生支出中统筹落实。国家分三年为中西部每个乡镇卫生院培养一名拟从事全科医疗的5年制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其中2010年招收5000名免费医学生,~中央财政按照每生每年600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优先用于免费医学生的生活费补助。 七、免费医学生按全科发展方向培养~承担培养任务的学校要根据农村卫生工作需要~制订教学计划~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临床能力培养~适当增加中医学,民族医学,教学时数和计划生育技术相关内容。 八、免费医学生毕业后~应按照入学前签署的定向就业协议~到生源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到~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有关规定与之签订聘用合同~办理相关手续~实行合同管理。免费医 333 学生在协议规定的服务期内~可在本省,区、市,农村基层卫生机构之间流动。 免费医学生毕业后未按协议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要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减免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同时将违约事实记入个人诚信档案~具体办法由省级卫生、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制定。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履约管理~并建立免费生的诚信档案。 九、免费医学生毕业后~按有关规定参加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等培训~并完成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十、各有关地区、部门和学校要切实负起责任~扎实工作~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各地卫生、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实施办法~采取有力措施~对从事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免费医学教育毕业生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为免费医学教育毕业生到基层卫生医疗单位服务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和周转住房~把免费医学教育各环节各方面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334 五、其他部门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文件 335 卫生部 民政部 财政部 农业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巩固和 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 卫农卫发„2009?6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民政厅局、财政厅局、农业,林,厅,局、委,、中医药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农村居民看病就医问题而建立的一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2003年以来~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广大农村居民积极参与~新农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地区已全面建立起新农合制度~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农村居民医疗负担得到减轻~卫生服务利用率得到提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得到缓解。为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现就巩固和发展新农合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目标任务,稳步发展新农合制度 在已全面建立新农合制度的基础上~各地要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出发点~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巩固和发展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基本医疗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基本医疗保障性质的新农合制度~逐步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基本医疗保障差距。逐步提高筹资标准和待遇水平~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统筹补偿方案~强化基金监 336 督管理~让参合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增强新农合的吸引力~继续保持高水平的参合率。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新农合补偿封顶线,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有条件的地区~可开展地市级统筹试点~逐步提高新农合统筹层次和管理层次~增强基金抗风险能力。 二、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完善筹资机制 要根据各级政府财力状况和农民收入增长情况及承受能力~逐步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及农民个人筹资水平~积极探索建立稳定可靠、合理增长的筹资机制。 2009年~全国新农合筹资水平要达到每人每年100元~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参合农民按40元标准补助~对东部省份按照中西部地区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地方财政补助标准要不低于40元~农民个人缴费增加到不低于20元。东部地区的人均筹资水平应不低于中西部地区。 2010年开始~全国新农合筹资水平提高到每人每年150元~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参合农民按60元的标准补助~对东部省份按照中西部地区一定比例给予补助,地方财政补助标准相应提高到60元~确有困难的地区可分两年到位。地方增加的资金~应以省级财政承担为主~尽量减少困难县,市、区,的负担。农民个人缴费由每人每年20元增加到30元~困难地区可以分两年到位。 各地要继续坚持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的原则~积极探索符合当地情况~农民群众易于接受~简便易行的新农合个人缴费方式。 337 可以采取农民定时定点交纳、委托乡镇财税所等机构代收、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由村民委员会代收或经农民同意后由金融机构通过农民的储蓄或结算账户代缴等方式~逐步变上门收缴为引导农民主动缴纳~降低筹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三、调整新农合补偿方案,使农民群众更多受益 各省,区、市,要加强对县,市、区,的指导~进一步规范和统一全省,区、市,的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在综合分析历年补偿方案运行和基金使用等情况的基础上~结合筹资标准的提高~适当扩大受益面和提高保障水平。 开展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的地区~要适当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门诊补偿比例~门诊补偿比例和封顶线要与住院补偿起付线和补偿比例有效衔接。开展大病统筹加门诊家庭账户的地区~要提高家庭账户基金的使用率~有条件的地区要逐步转为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模式。要扩大对慢性病等特殊病种大额门诊医药费用纳入统筹基金进行补偿的病种范围。要结合门诊补偿政策~合理调整住院补偿起付线~适当提高补偿比例和封顶线~扩大补偿范围。统筹补偿方案要重点提高在县、乡、村级医疗机构医药费用和使用中医药有关费用的补偿比例~引导农民在基层就医和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县内难以医治的疑难杂症按规定转外就医的~可适当提高补偿比例~扩大补偿范围~进一步缓解农民患大病的医药费用负担。 严格执行有关基金结余的规定。年底基金结余较多的地区~可以按照•卫生部关于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二次补偿的指导意见? 338 ,卫农卫发„2008?65号,和•卫生部关于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体检工作的意见?,卫农卫发„2008?55号,要求~开展二次补偿或健康体检工作~使农民充分受益。同时~结合实际适当调整下年度统筹补偿方案~但不应将二次补偿作为常规性补偿模式。 此外~要做好新农合基金补偿与公共卫生专项补助的衔接~新农合基金只能用于参合农民的医药费用补偿~应由政府另行安排资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应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如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应先执行国家专项补助~剩余部分中的医药费用再按新农合规定给予补偿。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公共卫生经费和新农合基金的总额预付等多种支付管理办法。 四、加大基金监管力度,确保基金安全运行 要认真执行财政部、卫生部下发的新农合基金财务会计制度。从基金的筹集、拨付、存储、使用等各个环节着手~规范基金监管措施~健全监管机制~加强对基金运行情况的分析和监控~保障基金安全运行~确保及时支付农民医药费用的补偿款。新农合基金要全部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和核算~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经办机构应配备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专职财会人员~建立内部稽核制度~合理设臵财务会计岗位~会计和出纳不得由一人兼任。基金的使用和费用的补偿~要坚持县、乡、村三级定期公示制度~完善群众举报、投诉、咨询等农民参与监督管理的有效形式~畅通信访受理渠道~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 为了保证各级新农合财政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进一步简化 339 补助拨付方式~从2009年起调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拨付办法~采取年初预拨、年底结算的方式~加快审核下达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同时地方财政补助资金也要及时足额到位。各地要严格执行财政部发布的新农合补助资金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暂行办法~保证各级财政补助资金直接拨付到县级新农合基金专户~杜绝新农合基金截留、滞留的现象。 五、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 要采取多种综合措施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的行政监管~将定点医疗机构做好新农合工作情况纳入日常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对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要注重发挥协议管理在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通过协议实行动态管理。探索建立本县,市、区,以外定点医疗机构信息沟通和监管制度~由省、市,地,级新农合管理机构确定同级定点医疗机构~并实施监管。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检查、用药等行为进行严格监管~合理控制药品费用和大型设备检查。 积极开展支付方式改革~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支出~可推广单病种定额付费和限额付费制度~合理确定病种收费标准~逐步扩大病种范围~严格掌握入出院标准,开展门诊统筹的地区~要积极探索门诊费用总额预付或总额核算的支付方式。 发挥社会和舆论监督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的约束作用~推行医药费用查询制、平均住院费用公示及警示制度~完善补偿公示等多 340 项措施~建立医药费用监测和信息发布制度。各级定点医疗机构也要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疾病检查、治疗、用药、收费等方面的规范、制度和自律机制~加强绩效考核。 六、坚持便民的就医和结报方式,做好流动人口参加新农合的有关工作 全面实行参合农民在统筹区域范围内所有定点医疗机构自主选择就医~出院即时获得补偿的办法。简化农民到县外就医的转诊手续~探索推行参合农民在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即时结报的办法~方便参合农民在全省范围内就医补偿。 定点医疗机构要按照新农合的规定认真初审并垫付补偿资金。经办机构要强化资料审核~并采取现场抽查、事后回访、网络监管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对医药费用发生的真实性、合理性进行认真复审。对于不符合新农合补偿规定的费用由医疗机构自行承担~经办机构不予结算。 积极引导外出务工农民参加新农合制度。外出务工农民的个人参合费用收缴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延长至春节前后。要做好外出务工参合农民的就医补偿工作~探索方便外出务工农民就医~简化审核报销程序的有效方式~探索在农民工务工城市确定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在制订和调整统筹补偿方案时~要认真分析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就医对新农合运行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要充分考虑流动人口的实际情况~做好新农合与相关制度的衔接。 七、健全管理经办体系,提高经办服务能力 341 随着门诊统筹的推进~新农合的监管难度加大。各县,市、区,要根据要求落实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的人员编制~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有条件的地方可进一步充实人员力量~实行县级经办机构向乡镇派驻经办审核人员的做法~严格新农合基金监管。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考核制度~继续加强管理经办人员培训~提高管理经办服务水平。要按照全国的统一要求和规定~制定全省的新农合信息化建设方案~加快推进新农合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新农合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的联网~实行县级网上审核~省级网上监测运行~全国网上信息汇总分析。在全国逐步建立新农合监测网络~开展新农合运行的监测评估工作~改进监管手段~创新监管方法~降低管理成本~建立监管的长效机制~提高监管的水平和效率。在确保基金安全和有效监管的前提下~积极提倡以政府购买医疗保障服务的方式~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农合经办服务。 八、加强新农合与相关制度的衔接 要加强部门配合~做好新农合与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在政策、技术、服务管理和费用结算方面的有效衔接。在县级探索建立新农合与农村医疗救助的统一服务平台~使贫困参合农民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得新农合补偿和医疗救助补助资金。有条件的地区~要实现两项制度的信息共享~积极推行贫困农民就医后在医疗机构当场结算新农合补偿和医疗救助补助资金的一站式服务~简化手续~方便贫困农民。 要做好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 342 险制度在相关政策及经办服务等方面的衔接~既要保证人人能够享受基本医疗保障~又要避免重复参合,保,~重复享受待遇~推动三项制度平稳、协调发展。 新农合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要继续坚持和完善政府领导~卫生部门主管~多部门配合~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农民群众参与的管理运行机制。各级卫生、财政、农业、民政等相关部门要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卫生部门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作用~做好政策拟订、组织实施和综合管理工作,财政部门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对财政补助资金和新农合基金的监管,农业部门要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协助筹集资金~监督基金使用,民政部门要做好农村医疗救助工作~加强与新农合制度的衔接~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特殊困难。各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积极支持~共同促进新农合制度不断巩固完善~持续发展。 卫生部 民政部 财政部 农业部 中医药局 二〇〇九年七月二日 343 344 卫生部 财政部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 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 卫妇社发„2009?7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财政厅局、人口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财政局、人口计生委: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现就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提出以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明确政府责任~对城乡居民健康问题实施干预措施~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能力~使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到2011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得到普及~城乡和地区间公共卫生服务差距明显缩小。到202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机制基本完善~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主要任务 ,一,制定和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345 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和干预措施效果~确定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公共卫生服务需要和财政承受能力适时调整。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公共卫生问题、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可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础上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现阶段~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等。 ,二,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国家和各地区针对主要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等重大疾病和严重威胁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处臵需要~制定和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适时充实调整。 从2009年开始继续实施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国家免疫规划、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农村改水改厕、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危害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新增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检查等项目。 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继续组织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主要包括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科普宣传~避孕方法咨询指导~发放避孕药具~实施避孕节育和恢复生育力手术~随访服务~开展计划生育手 346 术并发症及避孕药具不良反应诊治等。 ,三,提高服务能力 大力培养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农村卫生人员和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培训中强化公共卫生知识和技能~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以健康档案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效率和管理能力。切实加强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处臵能力。 转变公共卫生服务模式。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定期深入工作场所、学校、社区和家庭~开展卫生学监测评价~研究制定公共卫生防治策略~指导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深入家庭~全面掌握辖区及居民主要健康问题~主动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做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有机结合。 ,四,规范管理 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根据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条件~研究制定和推广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保健及主要传染病防治、慢性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以重点人群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对象为切入点~逐步建立规范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积极推进健康档案电子化管理~加强公共卫生信息管理。 在研究制订和推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中~要积极应用 347 中医药预防保健技术和方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完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制度。整合现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统筹考虑~突出重点~中西医并重。建立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家论证机制~实行动态管理。 ,五,转变运行机制 进一步深化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岗位聘用、竞聘上岗、合同管理、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积极推进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绩效工资分配要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奖勤罚懒~合理拉开差距~形成促进工作任务落实的有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通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可提供。 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通过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组织实施。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近期要重点改善精神卫生、妇幼保健、卫生监督、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加强城乡急救体系建设。 348 优化公共卫生资源配臵~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医院依法承担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救治等职责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公共卫生服务职责。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法定的公共卫生职责~并鼓励提供公共卫生服务。 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医院对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城乡基层医疗 卫生机构和医院之间要建立分工明确、功能互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实现防治结合。 ,二,健全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 各级政府要根据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目标~完善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机制~逐步增加公共卫生投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按项目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经费标准按单位服务综合成本核定~所需经费由政府预算安排。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地方政府要切实负起支出责任~中央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对困难地区给予补助。政府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合理补助~具体补助标准由地方人民政府规定~其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从财政安排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中统筹安排。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由政府预算全额安排。按照规定取得的服务性收入上缴财政专户或纳入预算管理。合理安排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需资金。人 349 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组织开展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所需经费由政府按原经费渠道核拨。 公立医院承担规定的公共卫生服务~政府给予专项补助。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规定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补偿。 ,三,强化绩效考核。 各级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制度~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方法~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职责、目标和任务~考核履行职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社会满意度等情况~保证公共卫生任务落实和群众受益。要充分发挥考核结果在激励、监督和资金安排等方面的作用~考核结果要与经费补助以及单位主要领导的年度考核和任免挂钩~作为人员奖惩及核定绩效工资的依据。要注重群众参与考核评价~建立信息公开制度~考核情况应向社会公示~将政府考核与社会监督结合起来。 四、加强组织领导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各级政府要把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和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大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切实加强领导。 ,二,科学规划~加强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人 350 口计生、财政等行政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的要求~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人民群众健康需要~合理确定本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做好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认真组织落实~加快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管理制度。 ,三,加强宣传~督导落实。各级政府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的宣传~提高群众的知晓率~接受社会监督。新闻媒体要加强对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各级地方政府要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作为重大民生问题纳入政府任期考核目标~进行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逐步使城乡居民平等地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附件: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卫生部 财政部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二〇〇九年七月七日 351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主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等,健康档案要及时更新~并逐步实行计算机管理。 二、健康教育 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臵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 三、预防接种 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包括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 四、传染病防治 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病 352 人进行治疗管理。 五、儿童保健 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儿童保健1岁以内至少4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至少2次。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六、孕产妇保健 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 七、老年人保健 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 八、慢性病管理 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 九、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对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 353 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 354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督管理 规定的通知 国食药监法„2009?63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督管理~保证基本药物质量~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国家局组织制定了•关于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督管理的规定?。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关于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督管理的规定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九年九月二十二日 355 关于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督管理的规定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督管理~保证基本药物质量~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全国基本药物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和指导协调本辖区内基本药物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省以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基本药物生产、配送和使用环节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各负其责~切实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督管理~确保基本药物质量。 第三条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之间应当相互配合~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和完善信息通报机制~强化基本药物质量监督管理。 第四条地方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城市社区和农村基本药物质量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农村药品监督网在保证基本药物质量监督管理中的作用。 第五条本规定所称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和配送企业是指在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机构组织的基本药物生产、配送公开招标采购中中标 356 的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 第六条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应当主动开展药品标准研究和修订工作~完善和提高药品标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对基本药物的标准逐一进行评估~加快推进基本药物标准提高工作。对需要完善标准的~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应当按照要求完成标准的修订工作,对同一药品存在不同标准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标准先进性的原则予以统一提高。 卫生部将基本药物的标准优先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第七条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应当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其他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用药特点~在确保基本药物质量的前提下~采用适宜包装,方便使用。 改变基本药物剂型和规格必须严格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 第八条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应当对处方和工艺进行自查~针对基本药物生产规模大、批次多的特点~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生产~建立和实施质量受权人制度~完善质量管理、强化风险控制体系建设~对原辅料采购、投料、工艺控制及验证、产品检验、放行等环节加强管理~确保药品质量。 第九条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对基本药物生产企业进行处方和工艺核查~建立基本药物生产核查品种档案~核查结果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不得组织生产。 357 第十条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生产企业的诚信记录、既往监督检查的情况~合理安排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加强对本辖区内基本药物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每年组织常规检查不得少于两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企业整改。对存在违法行为的~依法予以查处~并将查处结果通报本省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机构。 第十一条国家鼓励和推动基本药物配送企业兼并重组、整合配送资源~发展现代物流~提高药品配送能力。 基本药物的配送企业应当严格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加强对基本药物进货、验收、储存、出库、运输等环节的管理。对农村、偏远地区的药品配送~必须根据药品包装及道路、天气状况等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运输过程中不良因素对药品质量造成影响。 第十二条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基本药物配送企业的监督管理~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查处~并将查处结果通报本省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机构。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必须按照规定加强对基本药物进货、验收、储存、调配等环节的管理~保证基本药物质量。零售药店应当充分发挥执业药师等药学技术人员的作用~指导患者合理用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基本药物质量的日常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要依法予以查处~对医疗机构的查处结果应当及时通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358 第十四条国家对基本药物实行全品种覆盖抽查检验~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抽验结果。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基本药物的评价抽验~在年度药品抽验计划中加大对基本药物的抽验比例。 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基本药物的监督抽验年度计划~统一组织、统筹协调辖区内基本药物的监督抽验~每年至少对辖区内基本药物生产企业生产的基本药物进行一次抽验。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结合本辖区实际~加强对辖区内基本药物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的监督抽验。 第十五条基本药物生产、配送企业以及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应当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调查、分析、评价和处理制度~主动监测、及时分析、处理和上报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按规定及时召回。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工作~及时分析评价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完善药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臵机制。 第十六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基本药物品种的再评价工作~并将再评价结果及时通报卫生部。 第十七条国家逐步将基本药物品种纳入药品电子监管。具体实施步骤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另行规定。 第十八条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将本辖区内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名录及其生产的基本药物品种、基本药物配送企业名 359 录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企业及产品名录应当在政府相关网站上予以公布。 第十九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360 卫生部 财政部关于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意见 卫农卫发„2010?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财政厅局: 乡村医生队伍是我国卫生技术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规范乡村医生队伍管理~提高服务素质~保证农村居民获得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等有关文件要求~现就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明确工作职责 乡村医生是指按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定~获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且在村卫生室从业的人员。乡村医生的主要职责是向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及一般疾病的诊治。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一是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建立农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二是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外的其他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协助处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 二、合理配置乡村医生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综合考虑辖区服务人口、农村居民医疗卫生 361 服务现状和需求以及地理条件等因素~本着方便群众和优化卫生资源配臵的原则~合理制定乡村医生配臵规划。要引入竞争机制~聘用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较高的人员到村卫生室工作。根据妇幼工作需要~适当配备女性乡村医生。 三、加强执业管理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严格乡村医生的准入~加强执业管理和监督考核等工作。在村卫生室从事预防、保健、医疗、护理服务的人员要具备合法执业资格。要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执业活动的监督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控制医药费用~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和•乡村医生考核办法?等规定开展乡村医生执业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乡村医生继续执业的依据。 四、开展工作绩效考核 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定期对乡村医生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进行全面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乡村医生承担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完成的数量、质量和效率。通过开展基本医疗服务任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任务考核~促进乡村医生改善医德医风~转换服务模式~保障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考核时应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考核结果应在乡村医生所在行政村公示。公共卫生服务任务考核结果还应作为发放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的主要依据。 362 五、提高业务素质 从农村卫生和乡村医生的实际出发~合理制定人才培养规划。采取多种途径~鼓励有条件的乡村医生参加医学学历教育~促进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执业,助理,医师和医学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工作。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制定乡村医生培训规划~采取临床进修、集中培训、城市支农等多种方式~选派乡村医生到乡镇卫生院或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培训~选派县级医院或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到村卫生室带教~不断提高乡村医生临床实用技能。对到村卫生室工作的医学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应优先纳入规范化培训。 六、完善补偿机制 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基本医疗服务~结合现有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通过门诊统筹等方式给予补偿。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地方人民政府根据乡村医生提供公共卫生的数量、质量和服务人口、范围等因素~制定具体的补助标准~并在全面考核评价的基础上~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核定补助。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可结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多种方式予以解决。 七、推进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 按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一体化管理。合理划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职责~完善财务管理体制~明确乡村医生应承担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任务。乡镇卫生院要加强对乡村医生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业务技术水 363 平~加强对乡村医生执业活动的日常监管~规范服务行为。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地区~要积极探索在村卫生室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完善乡镇卫生院例会制度~安排部署有关工作。在推进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本着有利于村卫生室持续健康发展和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居民的原则稳步推进。 八、切实维护乡村医生的合法权益 切实维护乡村医生的合法权益~严禁以任何名义向乡村医生收取、摊派国家规定之外的费用~支持乡村医生依法执业~坚决打击非法行医~为乡村医生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对在农村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乡村医生~给予奖励和表彰。 全面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纳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统筹考虑~推动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实现。 卫生部 财政部 二?一?年一月十日 364 卫生部 民政部关于开展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 试点工作的意见 卫农卫发[2010]5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民政厅局: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要求~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探索减轻农民重大疾病负担的有效途径~现决定开展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具体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保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和医疗救助制度健康发展并使广大农村居民公平享有的基础上~优先选择几种危及儿童生命健康、医疗费用高、经积极治疗预后较好的重大疾病开展试点~通过新农合和医疗救助等各项医疗保障制度的紧密结合~探索有效的补偿和支付办法~提高对重大疾病的医疗保障水平。各省,区、市,要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探索建立新农合重大疾病医疗补偿办法~进一步缓解农村居民重大疾病的经济负担。 二、基本原则 量力而行~稳步推进。根据基金支付能力~稳步推进试点工作。以儿童为重点~优先选择个别重大疾病在部分县,市,开展试点。 365 加强衔接~合力保障。对试点的重大疾病~要将提高新农合补偿水平与提高医疗救助水平紧密结合~有效提高保障能力。 规范方案~合理补偿。各省,区、市,对试点疾病的补偿模式应相对统一~新农合、医疗救助、患者家庭合理分担医疗费用~有效缓解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 三、合理确定试点地区和疾病 各省,区、市,结合实际~并结合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在本辖区内选择2—3个参合人口多、信息化管理能力较强、已经开展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工作和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的县,市,开展试点工作。 试点工作可先从解决0—14周岁,含14周岁,儿童所患急性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两类重大疾病入手~优先选择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儿童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儿童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等6个病种进行试点。 各省,区、市,也可根据基金支付能力~适当增加试点病种。增加试点病种应考虑基金的使用效益~同时兼顾基金使用的公平性。 四、明确救治医院 各地应根据试点疾病~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在本辖区内选择具备诊治条件、诊疗技术水平高的省、市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作为选定病种的救治医院~并与救治医院签署定点医疗服务协议。县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确具备诊疗条件和能力的~也可选作试点病种 366 的救治医院。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卫生部印发的相关病种临床路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或诊疗指南~确定试点病种的标准化诊疗方案~并依据诊疗方案和定点医疗服务协议~规范救治医院的医疗服务行为~加强监管~有效控制试点病种的诊疗费用。 五、完善医疗费用补偿办法 各省,区、市,要根据试点病种的标准化诊疗方案~测算并限定相应病种的合理诊疗费用。新农合和医疗救助基金在限定费用的基础上~实行按病种付费~明显提高报销比例。原则上~新农合对试点病种的补偿比例应达到本省,区、市,限定费用的70%左右~医疗救助对符合条件的患者再行补偿~补偿比例不低于限定费用的20%。参合患者在本省,区、市,内相应的定点医疗机构诊疗~享受规定的补偿。 六、改善医疗保障服务管理 各级新农合经办机构应遵循便民、利民的原则~及时做好参合农民的转诊工作~简化并规范试点疾病的结算报销流程。实行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并与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方便参合人员及时得到补偿。要简化定点医疗机构的相关结算程序~及时结算医疗机构的垫付资金。 七、认真组织实施试点工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重视试点工作的开展~认真做好各项组织工作。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会同民政部门制定提高农村儿童 367 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的具体实施方案~确定试点县,市,。各试点县,市,要在信息系统支持、经办服务等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同时做好试点工作的宣传。 各省级卫生、民政部门在开展试点工作的同时~应当积极争取本地区红十字会或慈善救助等组织对试点疾病补偿工作的支持~在项目开展、基金使用、救助对象等方面与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相衔接~形成救助合力~探索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通过多渠道筹资~共同提高保障水平。 请各省,区、市,卫生、民政部门尽快组织实施~并于2010年7月31日前将试点县,市,名单及试点实施方案报卫生部、民政部备案。 二?一?年六月七日 368 六、生育保险有关文件 369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解决城镇居民生育医疗 费用的通知 人社厅发„2009?9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为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障水平~保障妇女生育基本医疗需求~现就城镇居民生育医疗费用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地要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住院分娩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开展门诊统筹的地区~可将参保居民符合规定的产前检查费用纳入基金支付范围。 二、城镇居民生育医疗服务管理~原则上参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执行。要综合考虑城镇居民生育的基本医疗需求和基金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医疗服务范围和标准。要完善医疗费结算办法~探索适合生育保障特点的结算方式~为参保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支出。 三、各地要从实际出发~统筹考虑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制度的衔接~积极探索保障城镇居民生育相关费用的具体措施~妥善解决城镇居民生育医疗费用问题。 37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二〇〇九年七月三十一日 37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确定城镇居民生育保障试点 城市的通知 人社厅函„2009?35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动保障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建立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解决城镇居民生育保障问题~我部决定开展城镇居民生育保障试点工作。经研究~确定吉林省长春市、江苏省南通市、安徽省马鞍山市、湖南省常德市、广东省惠州市、四川省成都市、陕西省铜川市等7个城市作为城镇居民生育保障试点城市。 各试点城市所在省要加强对试点城市的指导~定期与试点城市进行交流~并参与对试点城市的评估工作。各试点城市要成立城镇居民生育保障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试点工作方案。试点方案要在今年11月底前报所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保障,厅审批并报我部备案。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可自行选择部分城市开展城镇居民生育保障试点工作~试点城市名单报我部备案。 各地在试点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上报~确保试点工作稳健运行并取得实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二??九年九月十日 372 373 卫生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 娩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卫妇社发„2009?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财政厅局: 为落实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在中西部地区农村实施住院分娩补助的政策~进一步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卫生部、财政部决定在全国加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工作。 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工作的指导意见?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卫 生 部 财 政 部 二??九年一月二十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工作的指导意见 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以下简称两个死亡率,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 374 近年来~我国妇幼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孕产期保健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广大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但由于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原因~我国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住院分娩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两个死亡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是改善农村孕产妇保健状况、保障广大农村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进一步降低两个死亡率的有效措施~对于提高农村人口的健康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现就进一步加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推进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使广大农村孕产妇能够平等享有安全、有效、规范、便捷的孕产期保健服务~维护广大农村妇女儿童的健康权益。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坚持助产技术服务的区域规划~规范助产技术服务~保障孕产期保健服务质量。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 ,三,工作目标。到2015年~东、中、西部地区各省,区、市,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分别达到95%、85%和80%以上,农村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5%以上,实现我国政府承诺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到2020年~东、中、西部各省,区、市,农村孕产妇 375 住院分娩率分别达到98%、95%和90%以上,农村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8%以上,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二、主要内容 ,四,明确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服务项目和标准。卫生部会同财政部制订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的基本服务项目。在此基础上~各省,区、市,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订本地区的服务项目和限价标准~保证住院分娩服务质量与安全。 ,五,完善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服务体系。以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为区域内孕产期保健技术指导和管理中心~提高县乡两级孕产期保健服务能力。建立健全以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为主体~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为支撑~基本覆盖全国城乡的妇幼保健服务网络~为孕产妇享有规范、安全的孕产期保健及住院分娩服务提供保障。 ,六,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服务资质的监督管理。加强助产技术服务的区域规划~严格助产机构、技术和人员准入~引导孕产妇到有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住院分娩~坚决打击各种非法接生行为。 ,七,强化产科质量管理。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产科质量管理体系~按照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技术规范~制定质量控制方案和质量评估标准~定期开展质量评估活动~不断改进产科服务质量。各地要规范高危孕产妇筛查、转诊和救治流程~建立危重孕产妇抢救绿色 376 通道,严格剖宫产指征~控制剖宫产率~降低医疗风险,加大产科质量督查力度~实行周期性与日常督查相结合~督促助产机构规范医疗行为~努力保障产科质量~维护广大孕产妇生命安全。 ,八,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在各地核定成本、明确限价标准的基础上~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所需费用予以财政补助~补助标准由各省,区、市,财政部门会同卫生部门制定。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孕产妇在财政补助之外的住院分娩费用~可按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规定给予补偿。对个人负担较重的贫困孕产妇~可由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按规定给予救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医疗救助补助统筹管理使用。 三、保障措施 ,九,卫生部负责研究制定技术规范、考核标准~财政部负责制定资金管理办法等配套政策。各地卫生、财政等相关部门负责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 ,十,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给予补助。地方财政也应承担相应的支出责任~并统筹使用各级财政补助资金~按照国家专项补助资金管理的规定加强管理~专款专用~保障资金安全~发挥专项资金效益。 ,十一,加强人员培训~改善住院分娩基础设备~提高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本着经常性、基础性、实用性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377 提高县乡两级助产人员的服务能力。 ,十二,县级卫生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工作的监督管理。健全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工作规程~做好农村孕产妇基础信息统计和管理工作。建立并完善考核评价制度~严格管理和监督。 四、组织领导 ,十三,各级政府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住院分娩的各项政策。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统筹协调~督查指导~推动农村住院分娩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十四,做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宣传和孕产期保健的健康教育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为孕产妇住院分娩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附件:住院分娩基本服务项目 378 附件: 住院分娩基本服务项目 一、正常产 ,一,基本护理。 床位~护理,一般护理、产前护理、产后护理,。 ,二,常规检查。 1(一般检查:体格检查、产科检查。 2(辅助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凝血时间,、肝功能、乙肝 两对半、尿常规等。 ,三,接产服务。 1(观察产程:测血压、听胎心、查胎位、宫缩、阴道检查。 2(接生。 3(新生儿护理:脐带处理、呼吸道清理、新生儿体检等。 4(新生儿窒息复苏,如发生,。 5(产房观察:血压、脉搏,宫缩、宫底高度、阴道出血,新生 儿一般情况。 ,四,基本药物。 缩宫素、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液,、抗生素、眼药。 二、阴道手术助产 379 ,一,基本护理。 床位~护理,一般护理、产前护理、产后护理,。 ,二,常规检查。 1(一般检查:体格检查、产科检查。 2(辅助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凝血时间,、肝功能、乙肝 两对半、尿常规等。 ,三,接产服务。 1(观察产程:测血压、听胎心、查胎位、宫缩、阴道检查。 2(阴道助产:会阴切开与缝合术、胎头吸引术、产钳术、臀牵 引术、臀助产术。 3(新生儿护理:脐带处理、呼吸道清理、新生儿体检等。 4(新生儿窒息复苏,如发生,。 5(产房观察:血压、脉搏,宫缩、宫底高度、阴道出血,新生 儿一般情况。 ,四,基本药物。 缩宫素、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液,、抗生素、眼药。 三、剖宫产 ,一,基本护理。 床位~护理,一般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 ,二,常规检查。 1(一般检查:体格检查、产科检查。 2(辅助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凝血时间,、交叉配血、肝 380 功能、乙肝两对半、尿常规、心电图检查等。 ,三,接产服务。 1(观察产程:听胎心、测血压、查胎位、宫缩、阴道检查。 2(剖宫产手术。 3(新生儿护理:脐带处理、呼吸道清理、新生儿体检等。 4(新生儿窒息复苏,如发生,。 ,四,基本药物。 缩宫素、止血芳酸,或止血敏,、抗生素、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液,、眼药。 381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 管理方案的通知 卫办妇社发„2010?10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精神~保障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卫生部、财政部将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为进一步做好项目实施工作~依据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卫妇社发„2009?12号,和•关于印发<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社„2009?36号,~我部制定了•2010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管理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10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管理方案 为保障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精神~依据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卫妇社发[2009]12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印 382 发†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社[2009]36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的要求~2010年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补助经费~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 一、项目目标 各省,区、市,以2009年住院分娩率为基础~逐年增长~应达到以下目标: ,一,住院分娩率†80%的省,区、市,~在原基础上年增长5%—10%。 ,二,住院分娩率为80%—90%的省,区、市,~在原基础上年增长4%以上。 ,三,住院分娩率为90%—95%的省,区、市,~在原基础上年增长2%以上。 ,四,已达到95%以上的省,区、市,~在原基础上稳步增长。 二、项目对象 农业户籍孕产妇。 三、项目范围和内容 ,一,项目范围。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项目内容。 1.中央财政设立专项经费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给予补助。地方财政也应承担相应的支出责任~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协 383 调地方财政部门保障项目实施所需经费~并统筹使用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孕产妇在财政补助之外的住院分娩费用~可按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规定给予补偿。 2.各省,区、市,卫生、财政部门要按照•指导意见?和•暂行办法?的要求~结合地方实际共同制订本地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实施方案和资金管理办法~确定本地区的住院分娩基本服务项目和限价标准~并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的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享受中央财政补助地区确定的人均补助标准不得低于中央财政人均补助标准。 3.县级卫生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确定当地具备助产技术服务资质的定点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任务。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名单要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以方便农村孕产妇选择适合自己的定点医疗卫生机构。 4.各地项目办公室要对补助资金专账管理、独立核算~严格坚持补助资金公正合理、专款专用的原则~使农村孕产妇能够直接受益。具体包括资金 申请表 食品经营许可证新办申请表下载调动申请表下载出差申请表下载就业申请表下载数据下载申请表 审批、补助卡发放、补助经费报账及汇拨等。每季度向省级和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上报资金使用情况。 5.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严格按规定执行基本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为农村孕产妇提供安全、规范、便捷的助产技术服务。 四、项目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 384 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住院分娩的各项政策~根据实际情况~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订实施方案~明确责任~统筹协调~监督指导~推动农村住院分娩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职责。 1.卫生部和财政部负责项目的管理与监督。 2.各省,区、市,卫生、财政部门负责制订本地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实施方案和资金管理办法~确定本地区的服务项目和限价标准,负责本地区补助资金的分配及监督检查。 3.各市,地,卫生、财政部门负责补助资金的管理和运行情况的督导。 4.各项目县卫生、财政部门负责项目的实施与监督及补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确定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并向社会公示。做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的基础信息统计、分析和管理工作。 5.定点医疗卫生机构按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减免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的相关费用,严格按规定执行基本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如收取规定服务项目之外的其他服务费用~需征得孕产妇本人或家属同意,定期凭孕产妇补助经费第三、四联单~到县卫生局办理报账手续。 6(异地住院分娩的农村孕产妇原则上回户籍所在地享受住院分娩补助~具体补助办法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制订。 ,三,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流程。 385 1(宣传动员:在广泛宣传、充分告知的情况下~动员符合条件的农村孕产妇到定点医疗卫生机构住院分娩。 2(住院分娩:定点医疗卫生机构核实补助对象身份~按规定提供住院分娩基本服务项目~按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减免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的相关费用~填写“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经费四联单”。 3.报销:医疗卫生机构定期凭孕产妇补助经费第三、四联单和出院结算清单等~到县卫生局办理报账手续。县级卫生部门对上报材料进行逐一审核~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由财政部门将专项补助资金在一个月内,连同第三联单,汇拨至医疗卫生机构~并保管好所有原始材料和单据~以备核查。 ,四,信息管理。 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定期向县级卫生部门报送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人数等情况。县级卫生部门要做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的基础信息统计、分析和管理工作~对辖区内孕产妇数,包括农业户籍孕产妇数、非农业户籍孕产妇数、孕产妇总数,、活产数、住院分娩人数、孕产妇死亡数~资金使用情况及节余情况等按季度逐级报市,地,级、省级卫生部门~省级卫生部门审核汇总后报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审核汇总后上报卫生部。 五、资金的筹集与管理 ,一,各级卫生、财政部门要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和•暂行办法?的要求~规范和加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专项补助资金管理。 ,二,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协商财政部门做好农村孕 386 产妇分娩补助资金预算安排。县级财政应当将本地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所需资金纳入医疗卫生经费预算予以安排。省级财政要安排必要的专项补助资金~支持困难地区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 ,三,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补助资金~对困难地区予以支持。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按照“当年全额预拨、次年考核结算、差额多退少补”原则下达。2009年结算资金和2010年预拨资金已下达~详见•财政部、卫生部关于下达卫生公共补助资金的通知?,财社[2010]38号,。 ,四,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对住院分娩的农村孕产妇~按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免收住院分娩的相关费用。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定期向县级卫生部门报送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人数等情况~经县级卫生、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由财政部门将专项补助资金通过国库集中支付方式直接拨付给定点医疗卫生机构。也可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审核~经卫生、财政部门核准后拨付。 ,五,专项补助资金必须专项用于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挤占和挪用专项补助资金。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专项补助资金的管理使用~以及享受补助的孕产妇等情况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对故意虚报有关数字和情况骗取专项补助资金或截留、挤占和挪用专项补助资金的~除责令改正、追回有关财政资金外~还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387 六、项目监督与评估 ,一,卫生部制订督导评估方案~定期组织检查~对项目的管理、资金运转、实施情况、质量控制及效果进行督导和评估。 ,二,项目实行逐级监督指导与评估~卫生部和财政部定期对各地妇幼卫生项目落实情况进行重点抽查。省级卫生、财政部门每年对辖区内20%以上的县,市、区,进行督导评估。。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业机构~会同财政部门每年对辖区内50%以上的县,市、区,进行督导评估。 ,三,督导评估主要内容。 1.了解全县,市,孕产妇数,包括农业户籍孕产妇数、非农业户籍孕产妇数、孕产妇总数,、活产数、住院分娩人数、孕产妇死亡情况等。 2.了解卫生、财政、项目管理部门及医疗保健机构~项目的组织管理、资金管理、宣传动员及执行进度。 3.了解补助资金使用及运转情况~重点查看全县,市,补助对象名单、补助资金数额明细表等。 4.了解并反馈补助资金使用及项目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等。 附件: 1.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流程示意图,略, 2.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经费四联单,略, 3.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季度统计表,省、市、县级, 388 ,略, 4.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基本情况登记表,医疗机构,,略, 5.2010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补助资金分配表,略, 389
本文档为【医疗生育保险文件汇编之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743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88KB
软件:Word
页数:296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8-08-13
浏览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