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播心理学教案

传播心理学教案

举报
开通vip

传播心理学教案传播心理学教案 第一章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和现状 (2课时) (一) 教学内容 1.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 2.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现状 3.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理论问题 (二)教学要求 了解: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和学科定位 理解: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基本现状 教学重点、难点: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基本现状 第一节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 一、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一)关于多级交叉学科 (二)关于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三)关于大众传播理论的一个次级学科 学科定位:一个应用心理学,一个大众传...

传播心理学教案
传播心理学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第一章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和现状 (2课时) (一) 教学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1.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 2.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现状 3.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理论问题 (二)教学要求 了解: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和学科定位 理解: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基本现状 教学重点、难点: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基本现状 第一节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 一、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一)关于多级交叉学科 (二)关于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三)关于大众传播理论的一个次级学科 学科定位:一个应用心理学,一个大众传播理论的次级学科。 二、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 (一)“内向传播”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1(关于内向传播 内向传播即自我传播,是人类传播的一种渠道,其他传播渠道还有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 内向传播就是传媒信息借助符号系统在人脑的传入、加工、编解码、贮存、输出的全过程。 2(各种传播渠道的总体效应 传播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由各种传播形式共同发挥作用的一个系统活动。 (二)研究传受者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及规律 1(传受者的心理实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人所特有的心理的最完善的形式,叫做意识。人的心理、意识是在劳动和相互交往中,在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所以人的心理、意识,从反映的生理机制来说,是由人脑实现的,从反映的内容来说,是社会的产物。人的感觉、记忆、思维、情感和意志等等,都是人脑这个高度发展的特殊物质对 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总之,客观世界是人的心理的泉源,脑是人的心理的器官。在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人的心理、意识不仅认识客观世界,而且改造客观世界,并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改造自己。心理是脑的机能,这说明人的心理、意识本身不是物质,而是发展到高度完善的物质的产物,即人脑的产物。人的心理、意识是由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在脑中引起相应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而产生的。 传者接受的刺激主要来自物质世界——信息源,而受者所接受的主要是媒体刺激。 2(传受者的心理、行为规律 3(借鉴现代心理学理论分析传受者 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有五种理论:生物论、行为论、精神分析论、现象论和认知论。这五大学派的理论为研究传受者的认知结构、认知过程、社会化的形成;潜意识、显意识、集体无意识;价值观、尊严、创造力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新闻心理是主要研究对象 大众传播媒介最为活跃的是称为新闻媒介的报纸、刊物、无线广播和电视。大众传播心理学中主要研究内容是新闻传播心理现象。 (四)“传受者”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的一个新概念 第一,从传者和受者是“人 ”的角度来看:传者是传播信息的人,而受者是指接受信息的人。 第二,从传者和受者角色互换的角度来理解。传者和受者既是传者,同是也是受者。 传受者是:传者与传者、传者与采访对象、受者与受者等之间的心理互动。 第二节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现状 一、构建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可能性 首先,在“研究人”的问题上,大众传播学和心理学有相交之处。 其次,从心理学家传播学先驱者中的构成比例看,这两门学科的学缘源远流长。 再次,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是这两门学科彼此渗透的证明。 从传者看包括:传播者的自我形象、个性结构、工作组、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及媒介对传者的影响。 从受者看包括:接受者的自我形象、个性结构、作为社会成员的接收者、社会环境及所归属的群体对接收者的影响。 二、构建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现实性 传播心理学尚未发展成一门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的相对独立、完整的学科。 1(大众传播心理学的母体学科——大众传播学和心理学均属不成熟的学科。 2(研究大众传播心理学的队伍还很弱小。 北京广播学缘的做法: 第一,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第二,开设有关课程。 第三,设置传播心理学的硕士点和博士点。 第四,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于2001年10月在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宣布成立新闻与传播心理。 三、构建大众传播心理学的途径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探讨和解释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受者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第三节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理论问题 一、提高理论思维,增强分析能力 二、开阔学术视野,提高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 以电视中暴力节目使青少年产生攻击性行为为例,五种视角的阐述是: 1( 从神经生物学取向来揭示攻击性行为的人脑机制 2( 从行为主义取向探讨怎样改变外界环境,提供新的学习经验,才能使青少年减少 攻击性行为 3( 从精神分析取向来论述潜意识的内驱力和童年经验对个体形成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4( 从人本主义取向来探索如何改进社会和人际关系,消除攻击性行为的根源,促进 自我实现进程 5( 从认知心理学取向来分析青少年的认知方式,及不同的认知方式对青少年产生或 控制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 作业: 1什么叫内向传播, 2什么是传受者,你怎样理解这个概念, 第二章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4课时) (一) 教学内容 1.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 2.客观现实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3.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 (二)教学要求 了解: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 掌握:客观现实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客观现实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 第一节 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 一、什么是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传受者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其头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二、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 大众传播活动是传受者在心理互动的基础上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 研究心理实质问题,不仅对传者,而且对受者也很重要。 第二节 脑是传受者心理的器官 一、脑是人的体内传播的中枢 (一)从研究脑电波入手探讨收看电视是主动还是被动 心理学家华尔克表明:“看电视也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从而改变了以往有人认为看电视是消极认知的观点”。 (二)当电视广告呈现300毫秒时,受者的反应达到最大值 罗斯切尔德他们发现的69%的‘过渡期’是在广告刺激中某一容易识别的视觉线索出现不超过300毫秒时开始的。 二、脑是传受者主体与客体相联系的中介 (一)脑的中介作用模式 (二)传播效果与脑的中介作用 在传播学里“效果分析”占据极重要的地位,正因为受者通过脑对媒介信息的分析、理解,并内化为受者主体的认识和行为;正因为有无数个体的行为积累为群体的行为,所以当这种行为的量达到足够时,就会显示出某种社会影响,而这种社会影响或社会效果,如果 离开了人脑的中介作用,就会化为乌有。 第三节 客观现实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一、“物质状态的世界”是传受者心理的终极源泉 (一)理论上对客观世界的划分 1(波普尔的三分法 物质状态的“世界1”,精神心理状态的“世界2”,以及由人类精神产物构成的“世界3”,其中“世界3”即“媒体世界”。 2(我国的两分法 我国社会学教授沙莲香把客观世界分为两部分,即感性世界和拷贝世界。 (二)媒介世界是人们直接接触的世界 传受者心理的源泉是客观感性世界,因为媒介世界仅仅是它是模写和拷贝。 二、媒介世界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一)媒介的发展与对信息时代的感受 媒介是凭借符号来传播信息的工具。作为物质实体的媒介如报刊、收音机、电视机、电子计算机以及多媒体的产生,无一不是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之,媒体的每一发展阶段又都标志着时代的变迁。 (二)媒介符号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符号是大众传播活动的要素,是“传播过程中为传达讯息而用以指代某种意义的中介。”媒介符号是媒介信息的载体,它具有脱离传播信息的独立性,又贯穿于传播活动的全过程。 不同的媒介符号作为客观刺激物长期作用于传受者的感觉器官,不仅对感官的发展而且对人们的认知活动都会产生影响。 1(报刊文字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报刊文字具有滞留性,白纸黑字,历历在目,可反复阅读,具有表达上的准确性和较严密的逻辑性,报刊常为文化水平较高的读者所偏爱。 2(广播声音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广播声音稍纵即逝、不能重复。广播新闻属于广播文化。这种文化凭借声音的魅力趋向于激起听众的情绪情感的效果。 3(电视图像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电视新闻属于电视文化。这种文化以图像的生动具体、现场感强取胜。 4(多媒体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多媒体传播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电视、电话、文传、收音机、计算机等提取信息。信息可以文字、图像、音响的单一或综合方式显示。 5(手机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有传播者认为,手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演化成为一种媒体,还有人将手机称为“第五媒体”。 判断手机依赖症的10条标准: (1)手机没有信号或信号减弱便开始烦躁; (2)手机不在服务区内坐立不安; (3)睡觉也要开着手机; (4)上厕所也要带着手机; 5)老去看手机是否自动关机; ( (6)发现手机不见了,就到处翻找,找不到就烦躁难安; (7)把手机放在随时都能拿到的地方; (8)手机电池还未用完就急着充电; (9)没有来电铃声,也常常要翻着手机; (10)看到别人换手机自己也想换。 手机和手机短信对人们的心身所造成的压力充分说明,媒体变革会对传受者的心理结构、心理状态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媒介信息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三、媒介对世界对传受者社会化的影响 ,媒介信息是被媒介符号所负载的意义,是媒介所要传播的内容。 (一)学校教育与人的基本社会化 20世纪初期,有心理学家将人的社会化主要局限在童年期。如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成人的人格特征是由5岁前婴幼期经验决定。 在信息时代出现前,社会的更迭、演化相对比较缓慢,学校教育大体上可以满足亲少年的社会化需要。 (二)传媒的教育功能与人的继续社会化 美国精神分析医生、人格发展阶段论的创始人埃里克森。他将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内涵扩大,提出了“人格发展八阶段的观点”。主张人从出生到死亡始终存在着人格发展 (三)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与人的反向社会化 第四节 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 一、传受者心理的观念性 传受者对来自客观事物世界和媒体世界的刺激在头脑中的反应属于一种观念性的东西,即是说主体的心理表象与客体之间有不对称性,主体对客体只是近似性的反应。 二、传受者心理的主观性反映 所谓主观反应是指人们对于同一刺激物产生的反应。 (一)生理原因 因生理原因造成人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反应,主要是就个体的神经系统的先天素质及年龄、性别等方面而言的。 (二)心理原因 1(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需求在其脑中的反应。 2(动机 传受者的动机是推动其参与大众传播活动的制作或接收的内部原因,是传受者主体处于积极状态的心理动力。 3(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生活方式与生活目标价值的看法。 4(信念 信念指主体对于对象的确信不移的认识体系。 5(情绪状态 传受者的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他们对某种刺激的认识,并作出某种反应。 (三)社会的、民族的、文化的等方面的原因 1文化水平2社会地位3文化背景 三、传受者心理的能动性反映 作业:P57页2,4,5 第三章 行为主义和大众传播 (4课时) (一) 教学内容 1.媒介环境与受众行为 2.榜样与受众行为 3.强化与受众行为 (二)教学要求 了解:媒介环境对受者的影响;观察学习的内涵和意义;强化的种类与功能。 掌握:媒介对榜样的选择 应用:强化的运用 教学重点:媒介对榜样的选择 教学难点:强化的运用 背景: 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的。 社会学习理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第三代的代表人物班杜拉、沃尔特斯等人提出并发展起来的社会学习理论。 华生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为可观察的客观行为。在他看来,行为是一种可观察到的有机体反应,刺激-反应是有机体所有行为的共同要素。所谓刺激,就是引起有机体反应的外界环境或身体组织内所发生的各种变化;所谓反应则是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有机体的内隐或外显的变化,而行为则是由这些简单的机体生理反应所组成的一套复杂行为反应系统。但华生认为,心理学领域中运用的“刺激”概念,其含义可以是简单的,如各种感官的适宜刺激;也可以是复杂的,如有意义的情境。而“反应”这一术语,同样既可以是简单的肌肉反应、腺体分泌,也可以是比较复杂的动作如写字、吃饭等。 华生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动物的行为,而行为是由刺激-反应联结构成的,这样心理学通过对行为的研究就可以确定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规律,以便人们在已知刺激后,就能预料将会发生怎样的反应;或者当已知反应之后,就能够指出有效刺激的性质,并通过这种方法来预测和控制有机体的行为。 通过“斯金纳箱”的动物实验研究,把有机体的行为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前者指由已知刺激引起的反应(如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后者指在无刺激情况下有机 体自发出现的反应(如“斯金纳箱”中动物踩踏板的反应)。由于操作性行为具有工具性作用,所以又把操作性行为称作工具性条件反射。 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学习)的基本规律,斯金纳的表述是:“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增加。”由此可见,斯金纳非常强调强化在动物和人类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斯金纳把强化看作使有机体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出现的可能性的力量,把能引起强化作用的刺激(物体或手段)称为强化物。强化物包括正强化物和负强化物。正强化物指能增强反应频率的刺激物,如食物、水等;负强化物指排除能增强反应频率的刺激物,如噪音、强光、电击等。强化物安排的程序不同,产生的强化效应也不同。实验发现,定时强化(按一定时间间隔进行强化)比连续强化(每次反应后都进行强化)效果更好;强化的间隔时间短比间隔时间长效果更明显;固定比率强化(在有机体发出一定标准次数反应后施行的强化,如每5次或每10次反应后给予1次强化)比定时强化效果更优越。 采用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来说明复杂技能的形成过程,强调积极强化在动物和人的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学习问题的研究增加了新的亮点与活力;把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了美国乃至许多国家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其倡导的程序教学思想及其具体应用,对于帮助理解力较慢的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具有重要价值。 第一节 媒介环境与受众行为 一、媒介环境对受者的影响 (一)媒介环境是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作为影响受者的环境因素,在现代社会大众媒介已经成为传播行为定义的无所不在、无法避免和难以抗拒的信息来源。 其次,由于大众媒介延伸了人的器官,扩大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能在短时间内得以获取广泛的大量的且又极为丰富多彩的信息,从而有利于加速受者的社会学习的进程。 (二)受者使用媒体的时间多于人际交往 使用媒体的前提是拥有媒体和媒体节目。 调查数据还显示,电视已经与受众关系最为密切的大众传播媒介,我国中小学生最经常的课外活动是看电视。 (三)实验证明:媒介内容对青少年有深远的影响 影响受众行为产生的最根本的因素还在于媒介内容,尤其是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来说,不良媒介内容的影响更为深远。 (四)实践证明,媒介内容对成年人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实践证明,媒体内容不仅对儿童,就是对成人,甚至老年人都会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媒介环境对于受者行为的导向至关重要。 二、受者的自我调节 (一)受者行为是其个体与媒介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即人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是“人——情景”相互作用的结果。 首先,受者行为与媒介环境是相互依赖、相互决定的。 其次,受者的个体内部因素与其行为同样是相互决定的。 再者,受者个人因素与媒介环境的关系亦复如此。 班杜拉指出的这个环状的行为公式较之传统的单向行为公式:B=f(P.E),显然有了一定的发展,它表明人们(如受者)在接收环境(如媒介环境)影响时并非是完全被动,而有一个根据环境刺激所进行的自我调节的过程。 (二)学习的延迟性和受众的自我调节 学习的延迟性是指人们经观察学习后所形成的新的行为模式并不是立即外显出来,而是需要延迟到适当的时机才将之外化。 因社会学习行为具有延迟性特点,这就为受者的自我调节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思考余地和内化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三)激发受者自我调节性强化,让受者自己教育自己 受者的自我调节性强化是指受者根据媒介提供的社会道德规范和标准(大多通过媒介中的榜样来体现),主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对积极的行为进行自我肯定性称赞,对消极行为进行自我批评性惩罚。 第二节 榜样与受众行为 一、观察学习 (一)观察学习的内涵和意义 社会(或观察)学习论不是具体谈如何通过接受大众传播而进行学习,而是从总的方面解释人们如何获得新的行为形式。 观察学习是与直接学习相对的,它们属于社会学习的两种形式。直接学习是个体对直接刺激做出的反应而获得新行为的过程(如老师教做体操,学生模仿并逐步学会)。而观察学 习则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行为后果而获得新行为的过程。” (二)大众媒介是提供观察学习的最佳渠道 从社会学习的效果看,大众媒介在提供观察学习对象的量和效率及影响而上,在许多方面优于人际交往所提供的观察学习的效果。首先,媒介信息无所不在,因为对社会生活的描述是媒介内容的通常主题。再者,媒介信息的可重复性和放大作用,可以提高榜样的感染力。 二、榜样的力量 榜样,又可称为示范者,是指可被观察学习的对象。“榜样”,一般容易被认为指人的行为,其实某些有表性的、值得推广的社会事件(如希望工程、基层选举)、某种观念(如奉献精神、环保意识)、某种风气(如班风、校风、厂风、市风等)也应当被视为榜样。 (一)榜样的力量在于行为 “榜样”是通过其言语和行为来体现的。 行为的劝服力大于口头的说教,不仅对儿童,就是对成人也如此,所以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就是对群众无声的教育。 (二)榜样的力量在于可以迁移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所谓榜样可以迁移是指,大众传媒提供示范(榜样)行为,被受者迁移到类似于榜样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榜样的其它情境中,这样便可以从某一种示范行为为再派生出更多的同类的新行为,这对于受众适应错综复杂的环境是很有益处的,这也反映出榜样的魅力,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受者抽取媒体示范者行为的基本精神,并将之迁移到新的情景中去。 其二,透过隐藏在榜样行为后边的道理或规范行为新的行为。 三、媒介对榜样的选择 (一)选择的原则 1(榜样应有时代性 媒介所选择的榜样的典型意义首先在于能反映时代风貌,富有时代气息,对广大受者有深刻的启迪作用。媒体对已有的榜样的认识也应与时俱进。要紧扣时代脉搏,报道新时代中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事迹,还要注意在榜样的选择上,要体现这个时代多元化、复杂化的发展脉络。榜样也有他自身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媒介的报道必须尊重这种现实,才能真正从人物身上挖取出变化中的时代精神。 2(榜样应有广泛性 受众的成份相当复杂,有职业、集团、阶层、年龄、性别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所以榜样的选择力求包含各类人,特别是普通百姓中的典型人物更容易为人们所仿效。 3(榜样应有教育性 无论何种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保证政策的贯彻,都十分重视媒介宣传的教育性,并有意识地借助媒介榜样来传达决策者的意图。我国传媒对媒介的教育性非常重视,收效也很显著。 (二)选择应遵循的规律 受者的观察学习是一个认识榜样的过程,这个过程由四部分组成: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1(注意的过程 注意是意识的门户,榜样只是在被受者注意的前提下才能进入主体意识,这就需要榜样本身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贴近百姓生活,亲切易学。 2(保持过程 保持就是记忆过程。记忆是心理活动持续进行的保证。受者对于媒介榜样的行为(如遇到突发事件的表现),首先要转换为记忆表象,然后用词语表征,并以形象和语言双重编码的方式将其贮存于记忆之中。 3(动作再现过程 受者向榜样学习的关键。 4(动机过程 受者对媒介榜样的注意、保持和动作的再现无一不是由动机支配。动机是人行动的内部心理动力。 第三节 强化与受众行为 一、强化的种类与功能 强化是指采用适当的强化物来增加行为反应的强度、概率或频度的过程,丛而达到强化目的。刺激物则为强化物。 强化按照目的的不同可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的目的是为使学习者继续榜样的行为,而负强化则是为制止榜样的行为。按照强化(或强化物)是直接还是间接作用在学习者身上,又可分为直接强化和间接强化,间接强化又叫替代性强化。自己对自己的强化叫自我 强化。 受者通过媒介所提供的榜样,学习新的行为模式,所获得的强化属于间接性即替代的强化。 替代性强化对人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形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们凭借观察学习,借助示范作用建立新行为。 二、强化的运用 (一)正负强化齐抓,以正强化为主 正负强化齐抓是指媒体宣传应抓住典型扬善抑恶,弘扬主旋律,打击恶势力、坏现象。从观察学习理论的角度讲就是正负强化齐抓。以正强化为主即是以正面宣传为主。 (二)负强化要把握好度 通过媒体加大打击坏分子的力度,其效果不容置疑,然而如果把握不好度,则容易出现误导,使负强化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反而起到消极影响。特别是对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更要谨慎。 当对问题的处理难以控制(如作案人的疯狂)或相应的措施没有出台(如对假乞丐)时,可以采取淡化处理的方式:1.报道量少;2.刊用位置偏,播报时间短;3.对作案手段的叙述应简略等,以免把本应制止的事(负强化)变成可被仿效的事(正强化)。 作业: P79页,2,4,5 第四章 精神分析与大众传媒 (4课时) (一) 教学内容 1.潜意识与大众传播 2.集体无意识与大众传播 3.人格发展阶段与大众传播 (二)教学要求 了解:潜意识的概念及其与意识、前意识的关系;集体无意识概念;人格发展阶段论的基础 知识。 掌握:潜意识对传者的影响;集体无意识与大众传播的关系。 教学重点:潜意识对传者的影响 教学难点:集体无意识与大众传播的关系 背景: 精神分析 意识——心理表面部分,即同外界接触、一纵即逝、直接感知的心理现象。服从于现实原则。 前意识——无意识中可招回的部分,也就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具有中介和把关的作用。 无意识——被压抑的欲望、本能冲动以及其替代物(梦、臆症等)。按照快乐原则去追求 (潜意识)满足;是心理深层的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决定着人的全部精神生活,甚至包括个人和整个民族的命运 超我——人格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即道德化了的自我,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自我理想负责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良心负责惩戒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超我的突出特点是追求完美(按至善原则行事),大部分(在很多情况下)是无意识的,非现实的。 自我——人格结构中集多重任务于一身的执行机构(伺奉三位主人的仆人)。自我的内容基本上是意识和前意识的,自我的活动过程往往是无意识的。面对本我的需要、超我的要求、现实原则的约束,自我在困境中逐步形成了一套自我防御机制,以便减轻压力,免受损害。 本我——直接与人的生物机体相联系的部分。包括个体的一切原始冲动和欲望,最重要的是性欲望和攻击欲望。本我的作用是推动机体活动,活动方式是按快乐原则行事,在性质上属于无意识。 意识——其核心是自我,包括知觉、记忆、思维等,是使个人适应其周围环境而保持联系的通道。犹如一个岛的可见部分。 个人潜意识——一个神秘隐藏着的底层,由一切冲动和愿望,模糊的知觉,以及无数的其他经验组成。相当于弗洛伊德的前意识。犹如在潮汐运动下显露出来的岛的水面下的地表部分。 集体潜意识——是在生物进化和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沉淀物,包含着人类祖先在内的各个时代遗传下来的经验库存和潜在的记忆痕迹。其内容从未在意识中出现过,处于人格的最深层。犹如岛的最下层的广阔海床。 自我(ego)——一种最重要的原始隐象(心理经验的先天决定因素),包含潜意识的各个方面,因而给人格的整个结构提供了统一性和稳定性。 第一节 潜意识与大众传播 一、潜意识 (一)什么是潜意识 潜意识(无意识)亦称个体潜意识(个体无意识)。潜意识是整个精神分析学派的基本命题。潜意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 (二)我们对潜意识的认识 第一,“潜意识不是作为本能冲动的无条件反射的锁链,而是同意识相联系着的条件反射现象。潜意识不是同外部世界绝缘的精神实体,而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 第二,“潜意识不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核心和根本动力,而是整个心理活动的不要补充个辅 助成分,潜意识和意识之间不是互不相容的对抗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依存关系”。 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主要和最高级的形式,而无意识也是我们认识客观现实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 (三)意识、前意识、潜意识的关系 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活动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组成部分,三者之间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经常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意识是人能够认识自己和认识环境的心理活动;前意识属于意识的一部分,在某时某刻对某种信息没有意识到,但到一定条件下(如思索回忆)就可能意识到;潜意识是人们经验的贮存库,它由许多被遗忘的欲望、知识经验组成,其中有一部分人们很难再回忆,并提取出来,如集体无意识;而另一部分则比较容易被检索和提取。 传者对信息进行的加工过程就是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者互动的过程。 二、潜意识与传者 在大众传播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传者,潜意识对于传者的意识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产生灵感、形成文风(包括创作风格,主持风格等)、凝聚情绪等方面。 (一)潜意识与传者灵感的产生 灵感指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活动中,当某种新形象、新观念或新思想从潜意识突然跃入意识领域时的瞬间心理状态。 灵感产生的条件有:1.认识主体有强烈的创造动机和适量的情绪情感,使心理能量积聚到可以开启意识阈的量。2.原型启发灵感就需要从外界事物中发现有启发性的事物。“启发”是指主体因触及原型而联想到深藏于潜意识的某种冥思苦想之物的心理过程。 灵感的产生有两个层次,即浅层和深层。所谓浅层指从前意识向意识转化,开启意识阈B相对比较容易。所谓深层化,是从潜意识向意识转化,需要先开启意识阈A,再开启B,相对比较困难。 (二)潜意识与传者的文风 传者的文风与其个性有直接关系。个性是由个体所处的环境与其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其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种种因素的综合体现,而传者的文风则是其个性的外化。 文风一旦形成便相当稳定1.有气势,2.有深度,3.有哲理,4.有创新。 (三)潜意识与传者的情结 1(情结的滥觞 “情绪”是精神分析理论术语,由荣格首先提出。 情绪由一些被意识压抑的意念所组成的具有类似核心作用的复杂的心理现象。 2(情结的特征 (1)情结的压抑性 情结的压抑性有其消极也有其积极的一面。情绪的压抑性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一是来自外部的压力,即时代的、党的、人民的需要和来自竞争及工作的艰苦等等方面的压力;二是来自传者内部的压力,即个体强烈的事业心和成就欲,他们自觉地给自己施加压力。 (2)情结的固着性 性发育过程中,个体的力比 “固着”在心理学上有其特定的含义,它表示“在心理—— 多或内驱力部分地停留于某一较早的发育阶段,不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迷意之情可促使认识主体产生朝向某种行为的心理定势或心理活动,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生命力。 (3)情结的情绪性 荣格认为情结“是一种具有情绪色彩的观念,其中特别严重者是被许多情绪结合起来的使人心神不安的观念群。用以组成情结的种种观念(主要为表象)经常出现在脑际,令人思绪万千„„” (4)情结的核心性 情结是个体潜意识的核心,“情结作为一种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知、情、意的潜意识簇群,实际上在决定着我们人格的许多方面――我们如何理解世界,我们的价值兴趣以及倾向动力等等。”从某种情结(如敬业精神)已被融入人格的意义看,情结确属无意识,因为“人格”作为人的各种心理素质的综合体,由于意识活动在人的行为中起主导作用、所以更确切地说,情结不仅是无意识的核心,同时也是人的精神活动的核心。 (5)情结的泛化性 现在把“情结”更多地理解为一种对事业(或对某种事物、某种情感等)的执著的追求,所以“情结”一词被泛化了。 (四)引发受者的潜意识 受者接收媒介信息是一个过程,其间的心理状态处于意识和潜意识交互作用,相互转换之中。受者的收视(听)行为比较随意。 第二节 集体无意识与大众传播 一、集体无意识 (一)什么是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思想是有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荣格提出来的。 (二)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关系 荣格在人格结构问题上提出了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概念,并将三者的关系比喻为“海岛”、“海滩”和“海床”的递次深入的关系。 意识、个体意识、集体意识呈现出依次由显到潜到更深层的递进关系。 (三)我们对集体无意识的认识 1(集体无意识也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集体无意识的三个层次 有三个层次:其一是人类共性方面;其二是民族性(包括不同国家)的差异;其三是同一国家(或民族)内部因地域(或地区)造成的区别。 二、集体无意识与大众传播 (一)媒介信息应当反映出人类的共性 强调人类的共性,正是荣格集体无意识的原意。 (二)媒介信息应当反映出本民族的特点 从集体无意识的理论看,民族特点属于该理论的第二个层面。即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独特的地理和社会环境,与某一民族种系的特点相互作用的结果积淀于该群体的集体无意识之中,再经过外化则表现出该民族自己的个性,即民族性。 (三)媒介信息应当反映出本地区(地域)的特点 除民族性外,在同一民族内部还有地域的差别。却因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别,造就了人们不同的认知方式,反映出不同地区人的集体无意识的不同构成。 第三节 人格发展阶段与大众传播 一、人格发展阶段论 (一)什么是人格发展阶段论 “人格发展阶段论”又叫“人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E.埃里克森提出的一种以精神分析的观点阐述人格发展的理论。S.弗洛伊德等一些精神分析家从不同的角度强调自我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构成了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埃里克森认为,自我是个人发展中的主要力量,是个人的过去经验与当前认知范围内所面临的社会任务的结合,能引导心理性欲向着社会所规定的方向发展。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进化过程,一个人在出生时还是一个未分化的普遍体,在生长过程中,普遍体体验着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事件发生的顺序,并按一定的成熟程 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人的发展不是单纯地表现为情绪过程或心理过程,而是将个人内心生活与社会任务加以结合,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埃里克森把一个人的生命周期分为8个阶段,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需要解决。每个人在各阶段所完成的发展任务程度各不相同,他总是处于某一任务的两种相反特性即两极之间的某一点上,遵循着自身的内在规律,不断向前发展。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危机:一种是横的危机,即个人在每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否可以因在两种对立的特性之间获得平衡而顺利地向下一阶段发展;另一种是纵的危机,即个人的整个发展是否能在自我同一性的作用下导致最终的完满解决 。埃里克森认为,每个人都生而具有产生善恶的潜能,在克服发展中的倒退和恶化中自我起着重要的作用。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的8个阶段依次为:?婴儿期;?儿童早期;?学前期或游戏期;?学龄期;?青年期;?成人早期;?成人中期;?成人后期。 埃里克森发展了弗洛伊德的人格学说。他强调自我同一性的功能,引进心理社会危机的概念,表达了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对抗。他认为,先天因素决定后天因素、生物因素决定社会因素,这种理论基调没有摆脱弗洛伊德学说的生物学化观点。 (二)人格发展八阶段的危机和相应的品质 ?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 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 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 责任 安全质量包保责任状安全管理目标责任状8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幼儿园安全责任状占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埃里克森说:"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惟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惟一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 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埃里克森说:"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 ?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埃里克森,1963年)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 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埃里克森把爱定义为"压制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 ?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当一个人顺利地度过了自我同一性时期,以后的岁月中将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他将生儿育女,关心后代的繁殖和养育。他认为,生育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没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贫乏和停滞,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包括儿童)的需要和利益。 在这一时期,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是一个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人们将获得关心和创造力的品质。 ?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由于衰老过程,老人的体力、心车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自我调整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 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它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 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8阶段和第1阶段首尾相联,构成一个循环或生命的周期。 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三)对人格发展阶段论的评价 1(局限性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有其历史的和理论的局限性,表现在:(1)该理论的基调依然保持着弗洛伊德学说中的生物学化的观点,如认为人的行为模式决定于先天的潜能,生物因素决定社会因素;(2)该理论没有把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摄入自己的视野,尽管他强调了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对个人成长的制约性,然而这仅是一种“个人——社会二因次发展平行论”,在他看来“个人生长和社会发展之间”只是“一种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平列关系”,即个体的成长与参与社会实践无直接关系,同时社会制度对个人的影响也只有象征性意义;(3)该理论有主观臆想的成份,如婴儿期(0—1),个体还没有自我意识,怎么会产生对他人的信赖或不信赖感, 2(发展性 (1)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强调人的社会化需要毕生才能完成,而没有停留在弗洛伊德把人格发展局限于童年期的思想,这的确是一个进步;(2)埃里克森的发展渐成说强调人在发展中自我与其社会环境的相互影响,认为人在发展中形成了兼具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三个方面因素构成的统一体,当个体处理好这三个方面的关系时,就可以推动人的社会化的进程;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的划分及其具体内容并不一定完全符合我国国情,尽管如此,这个理论的主要思想、基本框架及所提出的心理矛盾,对我们研究本国人的成长和对子女的教育都是有借鉴意义的。 二、人格发展阶段论与大众传播 (一)节目定位的心理依据 广播影视节目的定位有许多依据。 1(广播影视节目在受者年龄上的定位 广播影视节目的总体效果构成了影响人的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 从表中看存在的问题有:A.节目缺失。B.分化不清。 2(广播影视节目在内容上的定位 广播影视节目在内容上的定位也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埃里克森认为处在青春期的青年人,其主要的心理矛盾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所谓“同一性”是指个体经过对自己各种形象的综合并与他人对比后产生的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内在相同的连续之感。角色混乱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1)时间前景对时间混乱;(2)自我确定对冷漠无情;(3)角色试验对消极同一性;(4)成就预测对工作瘫痪;(5) 性别同一性对性别混乱;(6)领导的两极分化对权威混乱;(7)思想的两极分化对观念的混乱。 (二)影视节目内容的定级 3,4,6,9 作业: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P110页2, 第五章 人本主义与大众传播 (6课时) (一)教学内容 1.精神文明的一个理论渊源 2.传者对参与者应以人为本 3.传者对受者应以人为本 (二)教学要求 了解: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观点 掌握:传者对于参与者的影响;传者对受者的态度和影响。 应用:在不同的传播渠道,传者采用相应的方式来影响受者和参与者;媒介内容的选择。 教学重点:传者对于参与者的影响;传者对受者的态度和影响。 教学难点:在不同的传播渠道,传者采用相应的方式来影响受者和参与者;媒介内容的选择。 第一节 精神文明的一个理论渊源 一、关于人本主义 人格自我实现论 (一)需要层次 按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 1 生理需要 (physiological need) 生存所必须的基本生理需要,如对食物,水和睡眠和性的需要。 2 安全需要 (safety need) 包括一个安全和可预测的环境,它相对地可以免除生理和心理的焦虑。 3 爱与归属的需要 (love and belongingness need) 包括被别人接纳、爱护、关注、鼓励、支持等,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团体等。 4 尊重需要 (esteem need) 包括尊重别人和自尊重两个方面。 5 自我实现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 包括实现自身潜能。 在心理学上,需要层次论是解释人格的重要理论,也是解释动机的重要理论。 (二)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是马斯洛人格理论的核心。他认为可以将其“定义为不断实现潜能、智能和天资,定义为完成天职或称之为天数、命运或禀性,定义为更充分的认识、承认了人的内在天性,定义为在个人内部不断趋向统一、整合或协同动作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之所以存在,之所以有生命意义,就是为了自我实现。马斯洛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并对历史上和当时仍然健在的著名人物,如斯宾诺莎、贝多芬、歌德、爱因斯坦、林肯、杰弗逊、罗斯福等人进行个案研究,概括出了自我实现的人所共同具有的人格特征。 1、对现实更有效的洞察力和更适意的关系 2、对自我、他人和自然的接受 3、行为的自然流露 4、以问题为中心 5、超然的独立性:离辟独居的需要 6、自主性:对文化与环境的独立性;意志;积极的行动者 7、体验的时时常新 8、社会感情 9、自我实现者的人际关系 10、民主的性格结构 11、区分手段与目的、善与恶 12、富有哲理的、善意的幽默感 13、创造力 14、对文化适应的对抗 (三)高峰体验 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的短暂时刻,只有在生活中经常产生高峰体验,才能顺利地达到自我实现。 马斯洛在阐述高峰体验时认为:“这种体验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是转瞬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或甚至是欣喜若狂、如痴如醉、欢乐至极的感觉。”许多人都声称自己在这种体验中仿佛窥见了终极的真理、人生的意义和世界的奥秘。人们好像是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和紧张奋斗而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地。 “这些美好的瞬间来自爱情,和异性的结合,来自审美感觉,来自创造冲动和创造激情,来自意义重大的领悟和发现,来自女性的自然分娩和对孩子的慈爱,来自与大自然的交融„„” 这种高峰体验可能发生于父母子女的天伦情感之中,也可能在事业获得成就或为正义而献身的时刻,也许在饱览自然、浪迹山水的那种“天人合一”的刹那。 人本主义思想的局限性主要体现为: 1 理论体系不够严谨,缺乏对基本观点的明确目标和充分论证,一些概念也描述得很模糊。 2 过分强调自我实现和自我选择,认为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忽视社会环境和后天教育对人成长的影响和制约。 3 人格问题研究方法有其积极意义,但作为一种方法论体系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缺陷。排除整体分析和经验描述,单纯以自然科学的实验和分析方法不足以说明人的精神生活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 尽管人本主义心理学有其不足之处,但它探讨了人的本性和价值,试图提供心理学的证明,不仅扩大了心理学的领域,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的研究,并且加强了实证科学和规范科学的联系,也促进了心理学向高级发展。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为我们开创了认识人生,改善人生的新天地,它研究的问题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提出引人深思的社会问题,虽然不够尽善尽美,但这是积极的,对社会的个体,民族乃至人类整体的生活提高都是有益的。 第二节 传者对参与者应以人为本 • 一、传者之于参与者 • 参与者:大众传播活动中,除传者之外所有参与传播活动的人。 • (一)审问式提问 • (二)有意触及对方的痛苦点 • (三)喧宾夺主 • 二、参与者之于传者 • 一段暴经典的采访对话 ,月,,日,日本共同社记者小泽一朗到北大进行突击采访。在南阁(国际合作部) 门口,小泽一郎采访了一小个子男生(后证实该男生为国际关系学院学生纳海,) 以下是现场原版真实问答记录: 问:你支持抵制日货的这种观点或行动吗? 答: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每个个体都是自由的。我无法左右别人的思想,也无权控 制别人的行动。 问:你如何定位中日关系, 答:客观定位,平等互利关系。 问:从学生的角度看,你认为两国关系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答:显然,日方在很多方面做出了错误的言论和举动,而这是我们不能接受和容忍的~一句话,改善中日关系需要日方正视历史,拿出善意和诚意。 问:你个人使用日货吗, 答:有,马桶。(在场学生大笑) 问:那你告诉我,为什么日本的马桶会比中国的好, 答:在中国,这种话题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在公共场合谈论这种话题是很变态的。 (笑声)当然,我不知道是你有这样的嗜好,还是贵国有这种习惯。(笑声) 问:关于历史问题,中日两国是否有途径可以卸下这个沉重的"包袱, 答:请注意你的用词~我不同意你的这种说法。你的这个问题本身就在诬陷中国。自古至今,中国从不存在什么"沉重包袱"。中华民族是心胸开荡,豁达前瞻的优秀民族,宽厚待人,睦邻周边是中国的美德。因此我们正视历史,但绝不以怨抱怨。我们容忍和解,包括对待日本。请问,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包袱是什么,中国人民做过对不起日本的事吗,问题恰恰是侵略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不正视历史,在中国烧杀掠夺,疯狂地要灭绝中华民族。犯罪的日本不向中国和中国人民认罪赔偿损失,还要叫嚣海外出兵扩疆,分裂中国,霸占中国国土,激怒中国人民。这样的史实太多。请问,这是中国背历史包袱吗,(在场学生鼓掌) 问:我也经常看新闻,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生产事故频发,死亡率想必不会低吧, 答:同你们国家一样,每人死一次。 (笑声、掌声) 问:在中国大学校园里,学生自杀频繁发生、屡禁不止,这是为什么, 答:事实上,学生自杀最多的是在你们国家。许多稀奇古怪的自杀方式就是你们国家的自杀一族发明的。在联合国公布的相关资料中,日本的自杀率排名世界第一。我不知道你手上有什么足够的证据来证明我国的校园自杀事件。 主席有一句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希望你做客观真实的报道。对你刚才提问中使用的词语我有必要纠正,在中国汉语语法中,"频繁发生"和"屡禁不止"是重复累赘,用词错误。而且,你的说法不符合事实~(掌声) 问: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非法窃取日本的机密情报,你知道吗, 答:我无法核实你的消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这种荒唐说法就跟布什打伊拉克是因 为萨达姆偷了布什家的高压锅一样可笑。 (现场大笑) • 第三节 传者对受者应以人为本 • 一、媒介“舞台”百姓唱主角 • (一)观照百姓 1反映最平凡的“小人物” • • 2根据百姓的需要,设置媒介内容 3根据百姓的利益选择热点、焦点 • • (二)关怀百姓 • (三)弘扬百姓 • 二、媒介内容应以人为本 • (一)经济报道应以人为本 • (二)人物报道应以人为本 • 1表达被报道者的人文精神2呵护英雄,善待生命 • (三)灾难性报道应以人为本 • (四)广告宣传要以人为本 • 三、保护被报道者的隐私权 • 四、谨防报道中“伪人本主义”误区 作业:书P142页,3,4,6,8 第六章 认知心理学与大众传媒 (4课时) (一) 教学内容 1.受者的认知过程及其特点 2.受者的认知图式 3.受者任知图式的激活与构建 (二)教学要求 了解:受者认知过程的模式;受者的认知图式。 掌握:受者的认知特点;受者认知图式的特征。 应用:激活受者的认知图式;帮助受者构建新的认知图式。 教学重点:受者的认知特点;受者认知图式的特征。 教学难点:激活受者的认知图式;帮助受者构建新的认知图式。 背景知识: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泛指一切以认知过程为对象的心理学 研 究,包括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亦称结构主义认知心理学;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专指信息加工和联结主义心理学。 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1、计算机为信息加工心理学提供了最便利的隐喻——人脑是一个类似电脑一样的信息加工系统,信息加工的结构和过程可直观地表示成流程图(flowchart)或称为“箭框模型”(boxes-and-arrows models) 2、信息加工理论强调:信息的描述、不断分解、信息的连续性、信息的动态性、物理具体化。 3、认知心理学是指感觉输入被转换、约减、精制、储存、提取和使用的所有的加工过程。——奈瑟尔《认知心理学》 4、信息加工心理学就是研究信息在信息加工系统中的传递、转换、贮存和作用机制。 第一节 受者的认知过程及其特点 一、受者的认识过程 (一)受者认知过程的模式 (二)对受者认知模式的分析 1.注意的选择 2.对信息的表征 3.记忆对输入信息的影响 4.思维的调节和控制 5.行为输出 二、受者的认知特点 (一)受者认知的主动性 1.实验证明,看电视也是一种主动认知的过程 2.实践表明,读解是一种创造的权力 (二)受者认知的被动性 受者认知的被动性是指受者认知来源和认知范围的局限性 受者在认知上的所谓主动性和被动性都是有条件的 第二节 受者的认知图式 一、媒介信息与受者的认知图式 (一)信息与信息量 (二)信息与图式 1.图式的内涵 图式即模式,广义的是指一种心理结构,狭义的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 2.图式的种类 认知图式,人格图式,个体图式,群体图式,社会图式等 (三)媒介信息与受者的图式 二、受者认知图式的特征 (一)主观性 (二)层次性 (三)可塑性 第三节 受者认知图式的激活与构建 一、受者认知图式的激活与构建的意义 二、激活受者的认知图式 (一)激活受者认知图式的模式 (二)激活受者认知图式的几个途径 1.通过背景介绍来激活受者的认知图式 2.通过解释性内容来激活受者的认知图式 3.通过综合性信息来激活受者的认知图式 熵,心理熵 在心理熵状态下,受者头脑中已有的一些图式是零散的孤立的,未被组收。 三、帮助受者构建新的认知图式 (一)媒介信息量与受者认知图式的关系 (二)帮助受者建立新的认知图式 1.理论上的适量 2.实践中的适量 (1)提高媒介符号的可辨认度 (2)提高媒介内容的可理解度 (3)提高受者的可接受度 3.多提供异质的、高质的、有效的信息 作业: 1.根据“受众认知过程模式”讲述受众的认知过程 2.什么叫受众的认知图式,与媒介信息之间是什么关系,、 3.什么叫心理熵,在大众传播活动中怎样帮助受众形成有序的认知图式, 第七章 传受者的心理互动 (4课时) (一) 教学内容 1.传受这心理互动的功能与模式 2.人际传播中传受者的心理互动 3.传者与受者的人格互动 (二)教学要求 了解:传受者心理互动的功能;人际传播中传受者的心理互动;传者与受者的人格及其结构; 研究传者和受者人格互动的意义。 掌握:传受者心理互动的模式及特点;传者与受者的人格对双方的影响。 教学重点:传受者心理互动的功能;人际传播中传受者的心理互动。 教学难点:传受者心理互动的模式及特点;传者与受者的人格对双方的影响。 第一节 传受者的心理互动 第一节 传受者心理互动的功能与模式 一、传受者心理互动的功能 人际互动概述 1,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 交往活动. (1)人际互动 (2)群际互动 2,传者与受者的互动关系有五个特点:?相互依赖性;?相互制约性;?参与与交流;?需求性;?自我约束性. 3,传授关系:?假相倚;?非对称相倚;?反应性相倚;?彼此相倚. 二,影响人际互动的因素 1,受众因素 (1)受众的认知偏差 (2)受众的个体差异 (3)受众的社会关系 2,传播者因素 (1)能力因素:?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平衡能力;?随机应变能力. (2)其他因素:?年龄因素;?性别因素 三,仿人际互动概述 1,人际互动:在演播室内,播音员,主持人和现场观众以及嘉宾进行的是人际互动. 2,仿人际互动:在场外,播音员,主持人通过电视机荧屏和广播与大量受众做人际互动的方式被 称为仿人际互动. 仿人际互动有如下特点: (1)技术性;(2)参与性;(3)交流性;(4)间接性 四,人际互动与仿人际互动的差异 1,人际互动与仿人际互动形成的条件; 环境条件 个人条件 互动位置 认同 五,传受者心理互动的功能 1,受众心理行为对播音员,主持人的影响 (1)受众的视听时间决定播音主持的黄金时间; (2)受众的消费行为和心态引导播音主持的形式和类型: ?崇尚物质和精神享受;?消费的准则是个人的偏好和对自我个性的展现; ?固守自己的喜 爱,同时又不断地求新求变 (3)受众的触摸习惯发生变化导致媒介功能的扩展 2,播音员,主持人在人际互动中的作用 (1)播音员,主持人的政治素养在人际互动中的作用 (2)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道德在人际互动中的作用 (3)播音员,主持人的业务素质在人际互动中的作用 (4)播音员,主持人的学识修养在人际互动中的作用 (5)播音员,主持人的形象在人际互动中的作用 3,播音员,主持人在仿人际互动中的作用 (1)播音员,主持人正确把握受众心态 (2)播音员,主持人合理引导受众需要 引导方式有: ?抑制不合理的需要; ?引导受众建立合理的需要结构; ?引导受众追求高级需求 (3)播音员,主持人给受众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 第二节 传受者的认知和情感互动 面对网络媒体的变化,作为传播领域的媒媒体的崛起正在改变传播从业人员的工作方式. 介与受众沟通的中介,播音员和主持人应该深入了解网络媒体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互动准确 把握新形势下的受众心理,理性分析传播行业跨文化互动的发展趋势,以便正确地调整自身, 迎接挑战! 一,走进网络互动 1,网络互动概述:网络互动是社会互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借助网络媒介进行的社会互动, 网络互动具有不同于其他的社会互动的新特点: (1)间接性及虚拟性 (2)广泛性及全球性 (3)心理自由性及平等性 (4)即时性 二,网络互动的现状 1,网络互动的基础——网络媒体的发展 (1)信息量大,覆盖范围广,资源可 共享. (2)传播与更新速度快. (3)信息检索功能. (4)多媒体功能. (5)传者与受者互动增强:交换性是网络媒体最明显的特征. 2,网络互动的优势——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交融 (1)节目呈现前的网络互动:节目的一个辅助策划平台和节目呈现的前奏 (2)节目呈现中的网络互动:吸引受众参与和对节目内容进行即时交流 (3)节目呈现后的网络互动:对主持人的工作效率进行反馈和对节目主题进行深入挖掘 (4)网络独具特色的互动方式:主要形式为在线访谈节目 3,网络互动的实现——成功案例解析 三,网络互动的受众心理分析 1,传受关系的变化使受众的心理警觉性下降 2,反馈渠道的畅通使受众的参与感增强 3,与传者超越节目的沟通增强了受众对播音员,主持人的认同感 4,网络互动的出现满足了受众求新求变的心理 四,多元化时代的跨文化互动 1,跨文化互动概述 (1)跨文化互动定义:是指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相互交 流与影响的过程. (2)文化与传播: ?传播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文化制约着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传播方向. 2,跨文化互动的现状 (1)跨文化互动的条件——全球化得实现 (2)跨文化互动的动力——受众的需求 (3)跨文化互动的影响——开放的中国 3,影响跨文化互动的受众心理因素 (1)信仰;(2)偏见;(3)价值观; (4)文化模式: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 ?高权力距离和低权力距离; ?时间:直线式,变通式和轮回式. 4,解析跨文化互动条件下的播音员,主持人 (1)跨文化互动中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定位. (2)跨文化互动中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特点. 第三节 传受者的人格互动 一,虚拟播音员,主持人的出现 二,做新时代的播音员及主持人——如何应对网络互动的挑战 1,主持人的权威和主角地位下降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 2,传者与受者互动的增强要求播音员,主持人注重心理换位能力的培养. 3,网络互动加速了信息的流动,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加强快速反应能力. 4,网络互动加速了受众细分的趋势,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加强专业化训练. 三,跨文化互动中的潜在问题及应对 1,互动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播音员,主持人注意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增强跨文化能力. 2,互动跨国界的特殊性要求播音员,主持人注重提升个人素养. 3,受众的文化背景差异要求播音员,主持人注意非语言传播能力的培养. 4,播音员,主持人在对外传播过程中要注意发扬我们的民族特色. 思考题: 1.怎样理解播音员主持人与受众的情感互动 试分析娱乐节目与谈话节目的"热场"不同点所在, 2.假如你是一档家庭教育类谈话节目的负责人,你会挑选什么样的人来做主持人 3.什么叫人格 播音员主持人作为传者,他与受众的人格结构各是什么 第八章 大众传播中特有的心理现象 (6课时) (一)教学内容 1.特有的心理现象的意义及其内涵 2.简析几例“特有”的心理现象 (二)教学要求 了解:研究特有的心理现象的意义 掌握:特有的心理现象的内涵;几例“特有”的心理现象(心理感应、心理真实、“晕”话筒现象)的表现和原因。 教学重点:特有的心理现象的内涵 教学难点:几例“特有”的心理现象(心理感应、心理真实、“晕”话筒现象)的表现和原因。 第一节 特有的心理现象的意义及其内涵 一、研究特有的心理现象的意义 二、“特有”的心理现象的内涵 第一类是在传播学研究范围内涉及到的大量与心理学有关的内容,包括心理因素影响传播活动和传播活动对心理因素的影响这两个方面 第二类是与心理学有关的传播学研究。占比较大比重的是运用心理学理论解释传播现象。 第二节 简析几例“特有”心理现象 一、心理感应 心理感应是电视观众与在新闻片或纪录片中进行现场采访的记者之间出现的特殊的具有期待性的心理互动现象。 特殊表现在:1.这种心理感应表现出电视观众与广播听众及报纸读者的区别 2.心理感应反映出电视观众在观看电视新闻片、纪录片与观看电视剧的收 视心理上的差异 二、心理真实 《非诚勿扰》中马诺现象 三、晕话筒(镜头)现象 小品《小崔说事》白云黑土 作业:P216页,1,3,5 第九章 网民的心理和行为 (2课时) (一)教学内容 1.网络特点和网民的心理行为 2.网民的心理生活空间 (二)教学要求 了解:网络的特点;网民的心理和行为;网民的心理生活空间的构成。 掌握:网民心理生活空间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网民心理生活空间的特点 背景:网名发展历程 第一节 网络特点及网民的心理和行为 一、网络——一种崭新的生存方式 (一)虚拟与现实的对立统一 (二)网络特点 1.虚拟性 2.海量性 3.交互性 4.超越时空性 二、网民的心理和行为 (一)自我表露 个体向他人讲述有关自己的信息,即将纯属自身的真实、重要、隐私的私人细节和内 心想法向他人显示的过程。 (二) 自我迷惘 这是一种分辨不清、无所适从、束手无策的心理状态。 1.轻者表现:困惑、无奈、自卑 2.对网络依赖性 3.陷入网络 沉迷网络开心农场、QQ农场偷菜现象 (三) 找回自我 1. 树立网络可控的信念,作网络的主人,找回做人的尊严 2. 重新进行角色定位,理直气壮地履行教师的职责 3. 虚拟社会终究替代不了个体的现实生活和特定的社会环境 4. 帮助网瘾患者回归社会 (1) 堵与疏相结合 (2) 商业利益、教育目的和学生的兴趣相结合 (3) 社会、心理、生理三种因素的结合 第二节 网民的心理生活空间 一、网民的心理生活空间的构成 (一) 勒温的“心理生活空间” (二) 网民心理生活空间构成 1. P:网民个体 (1) 网民的需要 (2) 网民的个性 2. E:网络环境 (1) 环境、心理环境、网络环境、网民的心理生活空间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2) 网络环境可以满足网民的需要 (3) 网络环境是指对网民心理实质发生影响的环境 其一、网络环境具有时间因素 其二、网络是每个网民眼中的网络 其三、网络环境还包括当前虽未被网民意识到、但确实对当前产生影响的事实 二、网民的心理生活空间的特点 (一) 网民心理生活空间的整体性 (二) 网民心理生活空间的动力性 1. 网民的心理生活空间的方向性 (1) 无方向(寻找目标) (2) 引力(指向目标) (3) 斥力(脱离目标) 2. 网民的心理生活空间的力度 三、几点启发 (一) 研究网络传播应注意宏观和微观研究相结合 (二) 网络传播的发展应与网民素质的优化同步提升 (三) 净化网络迫在眉睫 作业 P247:2,4,5
本文档为【传播心理学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5140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09KB
软件:Word
页数:48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1-11
浏览量: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