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试论李泽厚的

试论李泽厚的

举报
开通vip

试论李泽厚的试论李泽厚的“积淀说” 任小军 (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中文系2000级乙班,甘肃天水741001) 摘要:“积淀说”是李泽厚美学思想的关键所在。“积淀说”的形成受到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原型论”、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论”、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论”及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等一系列学说观点的影响,而对其形成影响最大的还是马克思的“实践论”和康德的“先验论”。“积淀说”的内涵是丰富的,具有多元性。“积淀说”作为一种影响深远的学说观点,曾经对我国美学的研究转向发生了重要的影响。“积淀说”已不仅是一种学说观点,一种知识的...

试论李泽厚的
试论李泽厚的“积淀说” 任小军 (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中文系2000级乙班,甘肃天水741001) 摘要:“积淀说”是李泽厚美学思想的关键所在。“积淀说”的形成受到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原型论”、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论”、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论”及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等一系列学说观点的影响,而对其形成影响最大的还是马克思的“实践论”和康德的“先验论”。“积淀说”的内涵是丰富的,具有多元性。“积淀说”作为一种影响深远的学说观点,曾经对我国美学的研究转向发生了重要的影响。“积淀说”已不仅是一种学说观点,一种知识的东西,它已超越了具体的历史存在渗透扩展到中国社会当下的文化生活当中,成了一种深刻影响中国学术思维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积淀;理论渊源;内涵意义 中图分类号:15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71-1351(2004)08-0009-03 李泽厚的“积淀说”自形成以来,学界便一直存在两种毁誉不一的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否定者认为李泽厚的积淀理论存在笼统之处,尤其是对于人类外在的物质实践究竟如何内化、积淀为个体内在的心理结构,社会历史的理性内容究竟如何浓缩、积淀到个人感性的心理之中这些至为重要和关键的问题,李泽厚只是从宏观上作了概括性的描述,而未能就其具体的机制给出实证性的回答:还认为李泽厚的“积淀说”主要是对人类整体的文化——心理结构、审美心理结构所作的历史性考察,但对个体审美心理的后天成因以及个体审美心理的共时性建构以及人类历史性积淀的辩证关系有所忽视。肯定者认为李泽厚的“积淀说”除了对我国美学研究的转向发生了影响,从而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之外,就“积淀说”本身而言,也是一个有价值的命题。但是综观学界所论,却没有一篇文章对于“积淀说”的产生渊源、内涵及意义做过详细而 1 系统的阐述。李泽厚的“积淀说’其产生的渊源、内涵和意义究竟是什么?本文在聚合学界前辈各家之说的基础上,对“积淀说”试图做一次个人的系统梳理。 一、渊源 学界普遍认为李泽厚的“积淀说’是运用社会实践论改造和利用康德“先验论”的结果。 综观李泽厚的学术著作,“积淀说”萌芽于他50年代写就的《论美感、美和艺术,(1956年)及其对美感二重性的思考,后经60年代的长期运思及70年代末对康德《批判哲学的批判》(1979年)与技术性准备,于80年代初编集的《美学论集》(1980年)中正式提出,最后由《美感谈》(1984年)的集中阐释而完构。其后,这一思想在其《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美学四讲》、《华夏美学》、《世纪新梦》、《浮生论学》等一系列著述中亦多有论述。所以,“积淀说”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也受到了一系列著名学说观点或多或少的影响。但在“积淀说”的形成产生过程中,肯定有一两种学说观点起了主要的影响作用。 陈炎在其《试论“积淀说”与“突破说”》一文中指出:“尽管我们不敢妄言李泽厚从未受到过皮亚杰和荣格等的影响,但对李泽厚影响最大的不是他们,而是马克思和康德。一言以蔽之:只有用马克思的‘实践论’来改造康德的‘先验论’,才可能产生李泽厚的‘积淀说’”[1]事实上,在“积淀说”逐步形成的过程中,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原型”论,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论,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论”及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等一系列著名学说和观点或多或少的对“积淀说”发生过影响。如李泽厚在探讨审美与无意识的关系,探讨原始积淀时就渗入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原型”论;他自己说,“积淀”这个词是受了克莱夫·贝尔“有意味的形式”的启发而创造出来的。李泽厚先生在其《美学四讲》中说:“在直接的生产实践的活动基础上产生的同构对应,也就是原始沉淀。”可见格式塔学派“同构对应学说”的影响;而皮亚杰的发生结构学,也使他的主体性带上了结构主体性的特点,但对“积 淀说”形成影响最大的还是马克思的“实践说”和康德的“先验论”。 康德的哲学亦可称为“先验哲学”,即通过批判性的研究来确定人类主体先验能力的条件和范围,在认识,有所谓先验的“时空框架”和“知性范畴”:在实践,有所谓先验的“道德律令”和“自我立法”;在审美,有所谓先验的“共通感”和“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在我国当时的情况下,这种唯心主义的先验论早已被批驳,然而李泽厚却在这里发现了可供改造和利用的思想材料。在他看来,尽管康德的先验论在总体上是不可取的,但却在唯心论和二元论的基础上强调了人类主体自身能力的独立性和稳定性,而这一切恰恰是学术界长期以来极端忽视的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强调不够的。于是,李泽厚试图运用马克思的“实践论”来改造和利用康德的“先验论”,即将人类主体自身能力的界限和范围放在社会实践的历史长河中加以考察,既承认这些能力自身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又看到这种独立和稳定的主体能力本身就是社会实践的历史成果,从而为先验的能力找到了经验的基础,使其再也不是僵死的框架和永恒的范畴,而成为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文化——心理结构”了。李泽厚从形式上接受了康德,在内核上却接受了历史唯物论和实践论。于是在七十年代末出版的系统研讨康德哲学的《批判哲学的批判》中提出“积淀说”,并运用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自然的人化”观点批判了康德对人与自然的人为割裂。后来李泽厚在多方面应用并展开上述思想,使“积淀说”日趋完善、成熟。 二、内涵 弄清了“积淀说”的形成渊源,我们还必须对其内涵作一深入的了解和探讨,这是真正理解一种学术观点的关键所在。我们首先来看李泽厚先生提出“积淀说”的现实语境及他自己对“积淀说”内涵的界定。他在50年代写就的《论美感、美和艺术》中对美感二重性进行思考时提到:“审美就是自然的人化,它包含着两重性。一方面是感性的、直观的、非功利的;另一方面又是超感性的、理性的、社会的、具有功利性的,这就是美感的二重性。”“从那时起我就一直认为,要研究理性的东西怎样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在感性中,社会的东西怎 样表现在个体中,历史的东西怎样表现在心理中。后来我就造了‘积淀’这个词。‘积淀’的意思,就是指把社会的、理性的、历史的东西累积沉淀为一种个体的、感性的、直观的东西,它是通过自然的人化的过程来实现的。我称之它为‘新感性’。我所讲的新感性,是人化了的内在的自然,是社会生活实践的‘积淀’产物,”后来他又将“积淀”分为广狭两义。“广义的积淀指所有由理性化为感性,由社会化为个体,由历史化为心理的建构行程。它可以包括理性的内化(智力结构),凝聚(意志结构)等等。狭义的积淀则是指审美的心理情感的构造。”在此基础上,他又在狭义范围内将积淀分为三种:原始积淀、艺术积淀和生活积淀。可见,积淀本身也是在矛盾冲突中变迁承沿着的。困难是,艺术作品的三种层次,积淀的三种不同性质、形态,又经常是交错重叠,彼此渗透而难以区分的。这就需要更多的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了,举其大端,则可简括为:“原始积淀是审美,艺术积淀是形式,生活积淀是艺术。”以上就是李泽厚先生自己对“积淀说”内涵的概说界定。 “积淀说”作为一种曾经影响深远的学说,一种重在系统阐释人性的历史生成的艺术——文化学,它的内涵是多方面的。“积淀说”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着的学术观点,它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具体内涵。从不同的视角去探讨,它也就存在不同的具体内涵。如夏中义先生在《李泽厚“积淀说”论纲》一文中说:“其美学意义上的‘积淀’分两条线展开:一是外在形式的积淀,即意味、情趣、心绪凝冻为官能可感的艺术形式;二上内在的心理积淀,即价观念沉淀于生理机能,化为人独有的情感、想像和态度。”[3]夏中义先生的理解是很深刻的,他的阐释和概括也是如此的精辟,李泽厚先生自己也说:“我自己还没有这么概括过。这一概括我觉得不错。”要真正把握住“积淀”的具体内涵,还须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理解。如:“这个以‘儒’为主干的华夏文化,凸理结构,一方面不断地沉积;巩固即积淀下历史的成果,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吸取、融解、同化新的文化因素,以发展和更新自己。”[4]在这段话的具体语境中,“积淀”:有沉积、巩固、融解、同化等内涵。又如:“在对象一方,自然形式(红的颜色)里已积淀了社会内容;在主体一方,官能感受(对红色的 感觉愉快)中已经积淀了观念性的想像,理解。”[5]在这里“积淀”的涵义可理解为溶化、渗入。再如:“它们(阴阳八卦等)浓缩着、积淀着原始人们强烈的情感、思想、信仰和期望。”[5]在这里“积淀”又可理解为浓缩、集中、积累等涵义。再如:“……值得重视的是,它(孔子创立的文化思想)由思想理论已积淀和转化为一种文化——心理结构。”[2]在这里“积淀”可以理解为转化的涵义。总之,“积淀”是历史的产物,所以它是不断丰富和不断发展的,它本身也是在矛盾冲突中变迁承沿着的。这就需要更多的具体分析,不可断章取义,一概而论。在不同的语境用不同的视角去理解分析,就可以赋予“积淀”不同的内涵。因此,“积淀”具有丰富性,它的内涵是多元的。如李泽厚先生自己所言:“积淀常新,艺术常新,经验常新,审美常新……”[2] 三、意义 作为一种曾经影响深远酌学术观点、它不可能不产生深远的影响和意义,而这种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又表现在哪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李泽厚先生实际成为中国思想界一位承前启后的枢纽性人物。有人甚至称他为——中国的泰勒。他在当时中国的思想界的启蒙思潮中,在哲学和美学上占有一个突出的地位。尤其是他对理论的独立思考。对中国历史的深入探求,对同时代的世界的思想发展的敏感与关注也是引入注目的。他的一些思想和观点的影响几乎遍及当时中国的哲学,美学、思想史、文艺理论与批评等领域。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大成果之一,是艺术一文化学的崛起,而其首倡者便是李泽厚,并且他提出的“积淀说”可以说是“聚合李氏在新时期重大理论创造的学术键,也是激荡艺术——文化学这一学科新潮的涡漩中心。”[3]“积淀说”的提出,在当时国内的学术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之前,机械的反映论和庸俗的社会学长期阻碍着人文学科的发展,前者企图将一切精神现象统统地纳入认识论的范踌来加以研究。并在一种“镜子”或“白板”的形式下取消人类主体自身所具有的独立性和能动性;后者则要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整个意识形态的种种现象之间找到直接的因果联系,从而将二者之间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简单化,庸俗化。这种机械反映论和庸俗社 继续阅读
本文档为【试论李泽厚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2110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医药卫生
上传时间:2019-05-21
浏览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