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性自尊的觉醒_舒婷的_致橡树_解读

女性自尊的觉醒_舒婷的_致橡树_解读

举报
开通vip

女性自尊的觉醒_舒婷的_致橡树_解读 ΞΞΞ[文章编号 ]1000 - 3541 (2001) 06 - 0067 - 04 女 性 自 尊 的 觉 醒 ———舒婷的《致橡树》解读 刘 双 贵 (洛阳师范学院 中文系 ,河南 洛阳  471022) [摘  要 ]  在人类的历史上 ,女性从来就没有真正赢得过自己独立的地位 ,而在爱情生活中所扮演的始 终是被动的和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角色。但时代的发展已将妇女的解放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西方的女权主义 运动是这种情况的标志之一 ;而中国当代女诗人舒婷的《致橡树》则与之遥相呼应 ,在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基础...

女性自尊的觉醒_舒婷的_致橡树_解读
ΞΞΞ[文章编号 ]1000 - 3541 (2001) 06 - 0067 - 04 女 性 自 尊 的 觉 醒 ———舒婷的《致橡树》解读 刘 双 贵 (洛阳师范学院 中文系 ,河南 洛阳  471022) [摘  要 ]  在人类的历史上 ,女性从来就没有真正赢得过自己独立的地位 ,而在爱情生活中所扮演的始 终是被动的和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角色。但时代的发展已将妇女的解放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西方的女权主义 运动是这种情况的标志之一 ;而中国当代女诗人舒婷的《致橡树》则与之遥相呼应 ,在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基础 上提出了崭新的爱情观。这首诗不仅是一首爱情诗 ,同时也是人道主义大潮中泛起的一朵别致的浪花。它标 志着中国新女性的“人”的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 ]  女性 ;男性 ;女权主义 ;《致橡树》;人道主义 ;舒婷 [中图分类号 ] I207125     [文献标识码 ]A     在人类的历史上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 ,女性 由于长期的男权中心社会的文化而被变成了一种 依附性的存在。因此 ,即使是被人们无数次歌颂的 爱情 ,也无不以男性的眼光和价值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作为取舍的 依据。中国古代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 ,有对 “孟姜女”式的忠贞的歌颂 ;有对民间传说中对苦苦 守望丈夫归来直到化为石头依旧痴心不改的“神女 峰传说”的迷恋 ;即使是代表女性发言 ,表达对男性 的不满与抗争的作品 ,也无非是“怨”这样一种情绪 的流露而已。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怨妇诗《氓》中 的女主人公似乎是个觉醒者 ,但她的“反是不思 ,亦 已焉哉”也不过是因为“三岁为妇 ,靡室劳矣 ,夙兴 夜寐 ,靡有朝矣。言既遂矣 ,至于暴矣。”的一种无 奈罢了。如果“言既遂矣”而没有“至于暴矣”,她恐 怕是会非常满足的。更有甚者 ,如《古诗十九首》里 《上山采糜芜》中的女主人公 ,则被弃之后不但没有 强烈的怨怼情绪 ,反而却以虔诚的方式去关怀起丈 夫娶了新人后的幸福来。至于说到那些具有一定 反封建意识的“才子佳人”式的作品 ,其中的女性所 梦寐以求的 ,也不过是“有情人终成了眷属”的大团 圆结局 ,一旦顺利获得了名正言顺的夫人的地位 , 也就别无所求了。说穿了依然没有摆脱依附、追求 独立地位的愿望 ,更不可能获得与男性平等的爱情 地位。鲁迅在杂文《灯下漫笔》中谈到中国的历史 时曾深刻地指出中国的历史只有两样朝代 :一种是 想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 ,另一种是暂时做稳了奴 隶的时代。那么将这种结论移用到妇女身上 ,也一 样有真理性。 然而时代毕竟在发展。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 , 女性作为“人”而不仅仅是作为“性”的意识开始觉 醒。法国存在主义文学家、女权主义运动的理论家 西蒙·波伏娃在她的《第二性》中曾通过大量的妇女 传记、社会和历史资料的研究 ,深入探讨了女性问 题。她认为 ,男女两性间的差别并不比两个单个人 间的差别更大。是以男人为中心的社会使女人成 了“第二性”,她被拒绝给予、她自己也拒绝接受和 男人一样的成为具有自主选择和自我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能力的 主体的权力。“她被教导 ,她必须取悦别人 ,她必须 将自己变成‘物’,人们才会喜欢 ;因此 ,她应该放弃 自发性。人们对待她 ,像对待一俱活娃娃 ,她得不 —76— ΞΞΞ [作者简介 ]刘双贵 (1963 - ) ,男 ,黑龙江哈尔滨人 ,文学硕士 ,洛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 研究。 [收稿日期 ]2001 - 05 - 11 2001 年第 6 期 (总第 170 期) 北  方  论  丛 THE NORTHERN FORUM No. 6 ,2001 Total No. 170 到自由。一种恶性循环就此形成 :因为她愈不运用 她的自由去了解、捕捉她周围的世界 ,她的源泉便 愈枯竭 ,而她也愈不敢自己肯定为一有主见之自 我。”因此她极力呼吁全社会应给予女性以平等的 权利和地位 ,同时也呼吁女性自身自主意识的觉 醒。无独有偶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女诗人舒婷则以 自己的创作表达出同样的观念。 舒婷属于 80 年代初期崛起的朦胧诗派的代 表性诗人之一。朦胧诗派是在政治高压和文化专 制刚刚解冻时期出现的具有反抗和反思色彩的诗 歌流派。除以汲取西方现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而使人耳目一新外 ,这个流派的大多数诗人都具 有立足生命本体进行反思和追问的特点。他们从 意识形态独裁的阴影中走出来 ,要求以自己独特 的声音去进行文化批判 ———这种批判有的集中在 现实政治的激情上 (如北岛) ,有的表达着生存的 困惑与迷惘 (如顾城) ,也有的积极呼唤着人的觉 醒的时代的来临。他们大多经历过由盲从的激情 到现实的失落再到积极的反抗这样一个过程。而 舒婷则从她的女性的独特视角出发 ,以其细腻和 深刻表达着批判与建设的双重主题。她的《祖国 啊 ,我亲爱的祖国》表达的是对祖国的深沉的爱 ———而这种爱是建立在对因循着的传统文化的沉 重感的倾诉和对新时代来临后祖国的光明与新生 的呼唤这种复调式的咏叹基础上的。她的爱情 诗 ,其文化反思的走向也是非常明显的。其《神女 峰》一诗 ,就鲜明地表达着对传统爱情观念的反思 与批判。对于千百年来人们反复歌颂的忠贞观 念 ,对曾经脍炙人口的神女峰的传说 ,诗人以一个 独特的反思者的视角 ,发出了深深的疑问 :“与其 在崖头伫立千年 ,何如伏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 晚 ?”这种追问是建立在这样的思考基础上的 :女 人的守节实际上是对女性作为人的人性的一种压 抑与戗害。传统的守节实际上是将活人生生当了 死人的殉葬品。而人们偏偏又给这样一种残酷的 事实披上“爱情”的美好外衣 ,并将其在数千年中 大加颂扬 ———这样一种滑稽的现象的习以为常实 在是中国人的悲哀。而诗人第一次大胆地提出一 种崭新的想法 :那化为石头的神女应该有另一种 活法 ,她应该寻找新的幸福 ,而不是将自己的余生 僵化为石头。 如果说《神女峰》是对传统的爱情观、忠贞观 的质问与批判的话 ,《致橡树》则是试图建立一种 新型爱情观的宣言 ,是中国新时代的女性的“人” 的意识的觉醒。因而这不是一首普通的爱情诗 , 而是建立在广泛的人道主义基础上的崭新的爱情 观的表现 ,是时代发展和文化进步的具体标志。 诗人选取橡树和木棉两棵树的物象作为抒发 情志的载体 ,形象地表达了崭新的爱情观念。诗 人既抓住了物象自身的特点 ,又将其拟人化 ,以木 棉对橡树表白自己的爱情观念的方式宣告了理想 的爱情模式。因而 ,读来既是情人间的喁喁私语 , 又是女性为自己的平等的人的权力而向对方要求 理解的真诚大胆的努力。请看 : 我如果爱你 ———/ 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 ,/ 借 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 我如果爱你 ———/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 为绿 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 也不 止象险峰 , 增加你的高度 ,/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 ,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 棉 ,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 ,相握在地 下 ; 叶 ,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吹过 ,我们都互 相致意 ,/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 像刀像剑也象戟 ;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 像沉重的叹息 ,/ 又像英 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 虹霓 ;/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 也爱你坚持的位 置 ,/ 足下的土地。 这里没有传统爱情诗中“尤抱琵琶半遮面”式 的扭怩 ,也没有故作矜持的虚假造作 ,有的只是真 诚的交流和倾吐。 我如果爱你 ———/ 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 ,/ 借 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 我如果爱你 ———/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 为绿 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 诗人一开始就开诚布公 ,直面爱人橡树表明 了自己的爱情观 :作为新时代的女性 ,绝不学攀高 附贵的凌霄花 ,去夫贵妻荣地爱 ;也不做陪衬式的 小鸟 ,虽充满痴情却无足轻重地作为附丽 ———无 论是借男性的高贵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的粗俗者 —86— 北方论丛  2001 年第 6 期                       THE NORTHERN FORUM №6 ,2001 还是只有痴情却无力付出真爱的浅薄者 ,都不是 自己所要扮演的 ;因为她们都在传统的模式下丧 失了女性作为“人”的自我。这是对传统爱情模式 中两种女性惯常角色的否定。中国妇女自古以 来 ,就随着儒家学说和程朱理学的幽禁处于阴阳 二极社会中的从属地位 ,被束缚在家庭生活的圈 子中 ,成为被牺牲的对象 ,在一代代“理想女子”的 模式教育下演绎着被侮辱、被损害的故事。无论 是孟姜女 ,还是崔莺莺 ,亦或是潘金莲 ,甚至于被 传为佳话的梁鸿、孟光式的“举案齐眉”,细究起来 终是都隐藏着深刻的不平等。西方的女性虽然在 一定程度上境遇比中国女性要好一些 ,但也逃脱 不了“男人的肋骨”的命运。这是人类发展过程中 所经历的必然阶段的产物。然而 ,正像鲁迅笔下 的狂人所质问的那样 :“从来如此 ,便对么 ?”。时 代已经发展到了人类必须面对自己的阶段 ,人的 解放和妇女的解放的问题同样被提到议事日程上 来了。正如马克思曾经说过的 :“妇女解放的程度 代表着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今天的时代文 明已经要求人们重新审视妇女问题 ,而诗人也意 识到 ,女性的没有自我的依附主义是找不到真正 的爱情的。 /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 也不 止象险峰 , / 增加你的高度 ,/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 甚至春雨 女性的爱是温柔的 ,也是坚实的。在某种意义 上 ,女性为爱所做的付出 ,对她而言也是一种幸福。 但仅仅为了爱而忽略了自我 ,这样的爱绝不是完满 的爱———甚至是只会导致悲剧的爱。因为女性这 种无私的爱 ,有时恰恰成全了男人的自私 ,而没有 赢得对方“爱的回报”。不知是哪位名人 ,曾创造过 这样一句名言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 ,总是有一个 女人在支撑着。”这让我们想起唐诗中的名句“一将 成名万骨枯”来。发明这句名言的人想必一定是个 男人 ,而且是一个野心勃勃、极度自私的男人。对 “他”而言 ,女人的爱情就意味着为“他”牺牲一切 , 以便换取“他”的成功。而令人悲哀的是 ,有些女性 也相信这句名言 ,从中似乎找到了自己“爱情”的 “伟大”。这是女性“为了爱 ,只是为了爱 ,而把人生 的其他要义都忽略了”的盲目的爱情至上主义的误 区。鲁迅借《伤逝》中的子君之口说过一句名言 : “人只有生活着 ,爱才会有所附丽。”而女性的降而 为男人成功的工具 ,就一定不会拥有真正的爱情 ———相反 ,迟早有一天会被成功的男人弃如敝蓰。 中国古代的类似的悲剧实在太多了。像包公案里 的“陈世美”、古代白话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 的李甲 ,都有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在今天的生活 中 ,类似的悲剧依然时有发生。当然 ,诗人并不否 认爱情中的牺牲精神 ,她只是强调 ,仅仅有对对方 的“爱的奉献”是不够的 ,所以诗人紧承头两句的两 个“绝不”,三四句中又连用了两个“也不止”,来强 调爱情应该有更丰富的内涵。那么 ,真正理想的爱 情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 不 ,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 棉 ,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 ,相握在地 下 ; 叶 ,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吹过 ,我们都互 相致意 , 但没有人/ 听得懂我们的言语 诗人在明确的否定之后 ,开始正面提出了自 己的爱情观念 :平等、相知、默契。你是树 ,我也是 树。你有你的人格与事业 ,我也有我的人格与事 业。我们并肩作战 ,互相理解因而互相尊重和支 撑 ,心心相通 ,彼此能够完全了解 ———远远超出他 人对我们的了解。相握在地下的“根”,是我们共 同的事业基础 ;相触在云里的“叶”,是我们共同的 理想追求 ;世界上的每一细微的变化 (风) ,都成为 我们交流感情的契机。这是一种何等美好的爱情 境界 ! 这种理想的爱情是建立在女性人格的独立 与自尊基础上的。 当然 ,爱情从来都是两个人的事情 ,是心灵撞 击所产生出的火花。因此 ,诗人在为爱情提出了 理想的模式之后 ,又具体提出了“橡树”和“木棉” 所应该具有的特质 ,表达了女性在追求爱情时对 男性提出的标准 ,同时也提出了女性的自我期许。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 像刀像剑也像戟 ;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 像沉重的叹息 ,/ 又像英 勇的火炬 这是对理想的男性与女性的一种审美化的表 述。诗人毫不掩饰地从女性的观照角度提出对男 性的要求 :雄浑俊逸 ,具有纵横驰骋的阳刚之气 ,有 铜枝铁干的坚强 ,威武不屈的气概 ,锐意进取的战 斗精神 ,富有男性美的魅力。他不是“银样蜡枪头” 的张生 ,也不是女性化的贾宝玉 ,更不是现代鸳鸯 蝴蝶派的风流小生 ;而是具有男性气魄与实力 ,具 有生存防范能力的进取型男性。而对女性 ,诗人同 —96— 刘双贵 :女性自尊的觉醒 样提出了要求 :女性应该有“红硕的花朵”一样的艳 丽与凝重 ,既能用女性的细腻去体验生活的丰富 , 富于女性的柔情与温婉 ,同时又要有外柔内刚的生 活韧性和对生活的充满理想的火炬般的激情。在 这里 ,诗人并没有因为提出平等的要求就因而泯灭 两性间的差异 ;“女人不是月亮 ,不能依靠别人的光 来照亮自己”,但女性要求的独立与个性 ,人格与尊 严 ,事业与精神的与男人的对等 ,并不等于要僭越 性别 ,“以女性雄化的增殖与娇弱品质的丧失”为代 价 ,失去女性自然天成的本性。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 虹霓 ;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 坚贞就在这里 没有爱的人生是不完满的人生 ;没有爱的人 格是有缺陷的人格。而爱绝不是只有索取而无付 出的自私的占有 ;也不是“夫妻本是同林鸟 ,大难 来时各分飞”的功利组合。诗人在这里给爱的坚 贞赋予了崭新的含义 :爱人是一对志同道合的战 友 ,他们的生死不渝的坚贞正是建立在对对方独 立的人格的尊重和珍惜的平等基础上的 ;他们彼 此珍视对方 ,因而不但能够一起享受生命的快乐 , 也能够共同分担生命中的苦难与艰辛。生活中并 不总是给人美丽的“雾霭、流岚、虹霓”的 ,生命总 会碰到“寒潮、风霜、霹雳”的。而爱 ,真正的爱 ,只 会使彼此双方的人格更加完整 ,生命更加充实。 这才是真正的“坚贞”。“仿佛永远分离”,是说两 性的人格的独立 ;而实质上“却又终身相依”,是说 两性在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上又是息息相通的。 最后 ,诗人以觉醒的新女性独有的深刻揭示 了爱情的真正原因 :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 足下的土地。 人们常说 ,“爱是不可解释的”,仿佛爱只是一 种非理性的本能的产物———这种说法给爱披上了 一层神秘的外衣 ,同时也将人从“人”降低到了动物 的层次。毛泽东曾经说过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也 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爱情绝不仅是两性间欲望的 产物 ,它具有着更深的文化的色彩和原因。时下流 行歌曲的歌词“这就是爱 ,说也说不清楚 ,这就是 爱 ,稀里又胡涂”的说法只能说明当代某些人的思 想空虚和精神匮乏。这些爱得“稀里又胡涂”的人 究其实恐怕从来就没有真正爱过。诗人则告诉我 们 ,正是由于对方是植根于生活 ,有着鲜明的理想 追求和踏实的进取精神 ,富于男性的阳刚之美 ,并 真正懂得尊重女性和爱情 ,所以才值得去爱。 《致橡树》表面上是一首爱情诗 ,但它绝不仅 仅是一首爱情诗。在某种意义上 ,它是我们这个 时代整个人道主义大潮中泛起的一朵别开生面的 浪花。它代表了一种觉醒了的女性的尊严 ,和切 实为真正的爱情和幸福所作的努力。女性的解放 是时代进步的标志。当女性真正在生活中赢得了 自己不仅仅是作为“性”同时也作为“人”的地位的 时候 ,当男人也不仅仅将女性当作性 ,而是当作与 自己有着同样的平等人格和独立的社会追求的 “人”的时候 ,人类的真正解放和爱情的真正幸福 才会为期不远。这是这首诗给我们的非常有益的 启示。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来临。 [参  考  文  献 ] [1 ]于非 1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 M] 1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88. [2 ]张岩冰. 女权主义文论[M] .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 [3 ]钱谷融.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下卷[M] .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出版社 ,1989. [责任编辑 :丛  人 ] Awakening of Women’s Self2esteem ———Interpretation to SHU Ting’s To Oak LIU Shuang2gui ( Luoyang Normal College ,Luoyang 471022 , China) Abstract :In the human history , women have never really won their own independence , but as time advances , such an issue has already been placed under discussion , and the women rights movement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is a remarkable scene. In China , the contemporary woman poet SHU Ting’s To Oak echoes to this scene of the west , which has brought forth a completely new idea of love on the basis of the reconsider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 :woman ; man ; feminism ; To oak ; humanism ; SHU Ting —07— 北方论丛  2001 年第 6 期                       THE NORTHERN FORUM №6 ,2001
本文档为【女性自尊的觉醒_舒婷的_致橡树_解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5409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3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
分类:
上传时间:2012-11-11
浏览量: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