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认知心理笔记

认知心理笔记

举报
开通vip

认知心理笔记认知心理笔记 认知心理学的笔记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起源、发展与展望 第三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引言(Introductions) 一、 认知(cognition)与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 (一)认知的定义 Neisser 1967 《Cognitive Psychology》中:认知是感觉输入的变换、减少、解释、贮存、恢复和使用等所有过程。 Glass 1985 《Cognition》中:所有的心理能力(知觉、记忆、推理等...

认知心理笔记
认知心理笔记 认知心理学的笔记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起源、发展与展望 第三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引言(Introductions) 一、 认知(cognition)与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 (一)认知的定义 Neisser 1967 《Cognitive Psychology》中:认知是感觉输入的变换、减少、解释、贮存、恢复和使用等所有过程。 Glass 1985 《Cognition》中:所有的心理能力(知觉、记忆、推理等)组成了一个复杂的心理系统,它的综合功能就是认知。 (二)认知的结构、过程与功能 1( 认知结构?组成认知的各种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 认知过程?接收、解释、组织和提取信息的活动或操作。 3( 认知功能?不同认知成分或过程在知识获得与应用中的作用。 (三)认知心理学 1、广义认知心理学 包括: (1) 结构主义心理学:以Piaget为代表,研究儿童的心理结构随年龄增加而发生变化的规律。 (2) 心理主义(psychologism):指在行为主义盛行时期,受其影响较小,坚持研究意识现象的心理学。 (3) 信息加工心理学 2、狭义认知心理学 信息加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认知的心理学。它以信息加工(information processing)观点为核心,也叫信息加工心理学,包括感知、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 二、 信息加工理论 (一)信息的概念与度量 1(概念 尚有争论,定义有39种之多。其中以Shannon 最具代表,Shannon认为,信息是不确定性减少的量,即两次不确定性之差。信息量是信息接收者知识变化的数量。 2(度量 Shannon 和Weiner提出了信息的度量方法。 N个等概率事件之一实现的信号所传递的信息量H = log2 N,信息单位是bit,是二进制单位,1 bit信息量可以使情境不确定性减少一半。 (二)信息的特点 1.可描述性 2.编码和译码的层次性:编码和译码是从简到繁、从低层次到高层次加工过程。 3.信息的流动性: (1) 方向性:信息流具有自上而下(up-down)和自下而上(bottom-up)的流动方向。 (2) 阶段性:信息流在不同阶段所完成的任务不尽相同。 (三)人作为信息加工者 1( 信息加工系统的中心环节 在整个通信系统中,人处于中心地位,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有人参与。 2( 有限的通道能力(channel capacity) 注意的通道模型、短时记忆有限容量、瓶颈效应等。 3( 信息加工的模糊性(illegible) 人的信息加工不象机器那么精确,它是跳跃性的,受内部情绪和外在环境的影响非常明显。容易发生变化。 4( 信息加工的主动性(active) 人信息加工过程中能够主动寻找信息,而不是完全的被动接收信息。 5( 信息加工的层次性(hierarchical) (1) 心理层次是经验的、意识的。 (2) 神经层次则是具体的、物质的层次,即大脑。 (3) 认知层次以抽象的方式描述神经事件,并使之在经验与意识中存在。 6( 信息加工的离散性与连续性(discrete vs continuous) 在信息表征与转换中,可以用离散方式,也存在连续方式。 7(串行与并行加工(series vs parallel ) (1) 串行加工:大多数计算机都是串行加工方式,所有的作业任务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分别进行加工。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定了人的加工能力。 (2) 并行加工:存在某一瞬间同时加工多个项目的情形,即并行加工。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起源、发展与展望 一、起源 1( 心理学背景 (1) Wundt的内省(introspection)方法,他希望通过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被试的报告来发现心理操作的规律。 (2) Watson的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化”。在3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内部产生了分化,产生了以Tolman, Hull, and Skinner等人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强调内部变量对人行为的影响。Tolman(1932)提出cognitive map对认知心理学产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3) Gestalt理论,遵循极端的物理还原论,坚持生理过程与心理过程同构的平行论,并用一定的数学工具描述两者的关系。这正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之一。 (4) 二战期间人的因素(human factors)的研究,人?机交互作用中人的因素越来越重要,在航空飞行中尤为重要。 2( 相关学科背景 (1) 语言学 Skinner(1937,《言语行为》:1957)认为,人类语言是后天获得的,语言学中的声音可以作为操作行为的样例来研究,支配其他操作行为的规律也应该支配语言学习。 Chomsky(1959,《句法结构》:1957)提出转换?生成理论,与Skinner的行为主义相反,儿童一生下来就有一种语言获得装置或一种天赋的“语言规则”或“普遍语法”。语言具有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语言学应该成为心理学的一部分,研究语言的获得、语言的结构及转化规则不仅是语言学的任务,也是心理学的任务。因此,这方面研究推动了认知心理学 的发展。 (2) 信息科学 Shannon 的信息论思想。 Wiener的控制论思想。控制系统的反馈机制的作用(适应) Von Bertalanffy(奥地利生物学家,1947)的系统论思想。用完整的、系统组织的观点研究生物学,生命体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结构,具有自我调节性和等级性。 (3) 计算机科学 在三论及其他学科的基础上,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之后计算机对各个领域都带来了革命性飞跃。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出现使得人们对人类记忆加工与贮存以及语言加工和学习的基本假设能够进一步验证。为建立认知心理学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验证手段。 (4) 神经科学 Hebb D O(1949)认为,学习是神经系统状态的连续变化,在经历某种特定刺激时,大脑就进入了这种状态。这种加工将使得大脑结构改变,即神经元之间突触联系的性质和数量的变化。 Rosenblatt(1958)认为,神经系统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由神经元组成,这是感觉神经元,它们将外界刺激输入到神经系统中。第二层是联系神经元,与感觉神经元相联,通过抑制与兴奋将信号传送到相应的神经中枢。第三层是反应细胞,是决策者,同样是兴奋与抑制控制着反应的强弱。 总之,认知心理学是在众多学科领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1950s年代,(1956年)各学科的一些研究进展,如Miller对短时记忆容量的研究、Chomsky的语法转换特点的研究、Bruner等对思维策略的研究、Newell和Simon对人的启发式搜索的问题解决的计算机模拟等,这说明认知心理学诞生不晚于1956年(Simon, 1981;见王?,1992)。但也有人认为,认知心理学诞生的真正标志是Neisser 1967发表的《Cognitive Psychology》一书(彭聃龄,1990)。 二、发展 认知心理学提供了一种研究的新范式(paradigm),但它并不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或理论,而是一种思潮。在70-90年代,人们以研究认知心理学为心理学研究的“最高境界”。认知心理学产生以后,其发展速度和规模是惊人的,它渗透到了几乎所有的心理学领域。其发展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加工模型由简单到复杂。 2( 由简单的串行加工发展为并行加工模式。 3( 心理学研究的层次化 4( 由偏重基础研究向基础与应用并重转变。 5( 注重研究人类认知的神经生理过程。 三、展望 认知心理学发展至今,存在两种研究取向:信息加工(information-processing approach)和联结主义(connectionism approach)。 1( 信息加工取向 信息加工取向来源于计算机信息加工理论和human factors研究。它认为,人主动寻找信息,对外界信息的加工是人们寻找与发现信息的结果;其理论基础是许多认知过程是以系列(serially)或序列(sequentially)方式进行的,认知过程是以有界限的顺序进行的,在时间上,某些过程在其他过程之前。将人的信息加工过程与“计算机”相类比,这种类比是抽象。 2( 联结主义取向 联结主义取向与神经计算关系密切,强调神经和数学基础,其模型(分布式网络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是神经层次上产生的,它是用数学和计算模型的形式来表达理想化的神经系统,而不是神经系统本身。采用“大脑”类比的方法研究认知过程或心理现象。人的信息加工应该是平行的,神经元之间没有典型的等级联系, 到目前为止,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联结主义占优势,并且更趋向用神经生理的方法研究与认知过程密切相关的神经过程。 第三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 反应时测量 (一)减法反应时 荷兰生理学家Donders1868年在其“关于心理过程的速度”一文中,把心理时间的测定引入心理学,并提出了反应时间的相减法。Donders将反应时分成三A、B、C类,其含义如下: A反应时间:一个反应仅对应于一个刺激,当一个刺激呈现时,就立即对其作出反应,这种反应时间也称为简单反应时间; B反应时间:多个反应,各自对应于事先所规定的那个刺激进行反应,此时测得的反应时间,其中包含简单反应时间、辨别刺激的时间和选择反应的时间; C反应时间:一个反应,仅对应于多个刺激中的那个事先规定的刺激进行反应,而对其他刺激则呈现不反应。所测得的反应时间,其中包括简单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 有了上述3种反应时数据,就可从中计算出辨别过程反应时和选择过程反应时。辨别过程的反应时可由C反应时减去A反应时而获得。选择过程的反应时可由B反应时减去C反应时而获得。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反应时间的相减法最初是被用来测定某一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的,但是反过来看,也可以从两种反应时的差数来判定某个心理过程的存在。认知心理学正是这样来应用反应时间相减法的。 (二)加法反应时 这种实验是减法反应时实验的延伸,最初是Sternberg(1966,1967,1969)发展出来的。 1( 定义 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的总和,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的一些因素,那么单独地或成对地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时间的变化。 2( 实验逻辑 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某一特定的加工阶段。这样,通过单变量和多(双)变量的实验,从完成作业时间的变化就可确定这一信息加工过程的各个阶段。 3(存在问题(加法反应时和减法反应时) (1) 信息加工未必都是系列加工,也有平行加工为。 (2) 实验的逻辑上的问题,即能否应用可相加的和相互作用的效应来确认加工阶段。pachella(1974)曾经提出,两个因素也许能以相加的方式对同一个加工阶段起作用;也许能对不同的加工阶段起作用并且互相发生影响。 (三)“开窗”实验 1(含义 上述两种反应时实验都不是直接测到某一特定加工阶段所需的时间,而要间接地通过两种作业的比较、通过严密的推理才能得到。“开窗”(open window)实验技术试图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从而能明显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就好像打开窗户一样。它是反应时实验的一种新的形式。 2(实验 Hamilton等(1977)和Hockey等(1981)的字母转换实验 3(存在问题 (1) 不同阶段相互干扰,产生加工阶段的混淆。如后一个加工阶段中对前一个加工阶段复查,后面字母的贮存阶段还会包含对前面字母转换结果的提取和整合,并且它难以在最后与反应组织区分开来。 (2) 用出声的方法将转换阶段外化可能影响完成作业的方式。 (3) 系列加工的理论假设存在一定局限性。 总之,反应时实验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不管采用哪种反应时实验,都应排除错误反应,而收集正确反应的反应时数据。 (2) 适当的反应次数,一般在200次以上。 (3) 速度?正确率权衡(Trade off)问题。有时被试以降低反应正确率为代价提高反应的速度,或者为了达到较高的反应正确率而减慢反应的速度。这可通过指导语或反馈信息加以控制。 二、 口语报告法(Verbal Protocols),或大声思维(Think Aloud) (一)含义 口语报告是让被试在从事某种活动的同时或之后,将头脑中进行的心理活动操作过程用口语表达出来,主试记录下来,并根据有关结果对被试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 (二)口语报告法的理论假设 这种方法假设人的言语和思维是相关的。口语报告法则是建立在一系列有关人类信息加工过程的基本假设的基础之上的。 1. 被试的行为可以看作在一定“问题空间”的搜索,随着这种搜索,被试逐步积累起有关问题情境的知识。 2. 被试的每一步搜索,都包含着某一种与任务有关的算子(operator),被试把算子应用于短时记忆(STM)中的知识,从而进入问题空间中新的层次。 3. 被试的口语报告与其最新获得的信息以及STM中的部分信息相对应。 4. 被试STM中所包含的信息(即可报告的信息)主要由算子输人所需要的基本知识、算子所产生的新知识以及目标表征与子目标表征的符号等几方面内容组成。 (三)功能: (1) 研究认知过程 (2) 适用于单人个案研究 (3) 直接了解被试信息加工的内在过程。 (四)局限 (1) 仅适用于无心理语言缺陷的个体或有语言能力的个体,幼小的儿童也不适用。 (2) 编码分析较为复杂。 三、 计算机模拟(Computer Simulation) 计算机模拟常常和口述记录法共同在一起使用。 (一) 基本假设 如果计算机和人在某种作业上的操作模式具有相等功能,那么指导计算机的程序就能很好地解释人怎样完成这一作业。 例如,用计算机解决了某个复杂的问题,那么计算机的解题程序就司能代表人解决同一问题 的思维过程。Simon(1983)指出:“计算机程序可以严格,确切地发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同时也可以数量化地预测人的行为表现” 为了从理论上论证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智力的可能性,Simon提出了物理符号系统的概念,即任何一个物理符号系统都具有输入符号、输出符号、存储符号、复制符号、建立符号结构和依靠已掌握的符号继续完成行为等6种功能。这6种功能也就是智能。计算机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人也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尽管他们处理的符号的具体形式不同,但都是符号操作系统(Symbol Operating System)。因此,我们“可以用计算机在形式上来描述人的活动过程,或者建立一个理论来说明人的活动过程”。 (二) 应用 应用于人工智能、神经计算、机器人研究等。 (三) 应注意人与计算机的差异 人和计算机在功能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重要的区别。具体表现在(Norman, 1980): 1( 系统构造的差异。人的功能依赖于认知系统(纯认知系统)和生物系统(调节系统)的相互作用,人的许多认知活动是受人的各种需要(如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等)的调节的;计算机只有认知系统,而没有生物系统的作用; 2( 人类具有自己的本能目的,而计算机没有。 3( 人能够意识到内外环境中的许多事件,而计算机没有这种功能; 4( 计算机的目标简单而固定,而人的目标是复杂多变的。 四、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1( PET 2( fMRI 3( ERP 第二章 注意 第一节 注意的概念及其地位 第二节 注意的瓶颈理论 第三节 注意的能量理论 第四节 注意的特征整合理论 第五节 注意的加工方式 第一节 注意的概念及其地位 一、概念 注意是心理努力的集中(Concentration)与聚焦(foculization),是一种有选择性、转移性和可分解性的集中(Matlin, 1983)。如果我们对来自外界的刺激不作任何的选择,机体就会由于信息超载而受到损害,为了限制信息的数量,以便有效地加工,我们的意识必须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就叫注意。 二、实质与特征 Moray(1969)提出了6个方面: 1( 选择性(selectiveness),选择信息。 2( 集中性(concentration),排除无关刺激。 3( 搜寻(search),寻找加工对象。 4( 激活(activation),预备加工。(生理心理学研究对象) 5( 定势(set),对特定刺激作出反应。 6( 警觉(vigilance),注意保持。(工程心理学研究对象) 三、地位 1( 在实验心理学建立的早期,注意在心理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 行为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忽视了注意的重要性。 3( 二战期间和之后,注意又被人们重视。 4( 随着认知心理学对研究意识问题的重视。对注意的重视已成为认知心理学区别于行为主义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个体的整个注意系统包含了自动化加工和有意识的加工两个方面。意识与自动化加工的作用相反。意识产生缓慢的、序列加工,而自动化加工产生快速、平行的加工;意识加工出现在新环境对机体的控制时,而自动化加工出现在高度熟悉的情境中;意识加工是一种容量有限的机制,而自动化加工具有较大的容量。 第二节 注意的瓶颈理论 一、人怎样选择信息输入? 注意的选择性是人们熟悉的一个重要事实。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同时出现在眼前时,我们常常只注意其中的一个物体,而不注意另外的物体。 对选择性注意的系统研究开始于E C Cherry(l953)对鸡尾酒会效应的兴趣。在一个鸡尾酒会上,人们被各种谈话的声音包围着;人们只听到某些谈话,而听不到另一些谈话。如果别人议论到你,提到了你的名字,你就会异常敏感地听到它。 1(Cherry(1953) 的实验研究 2(Broadbent D(E((1954,英国)的实验研究 3(Gray & Weddelbum(1960)的实验研究 4(Neissor(1969)的实验 总之,以上实验说明,影响信息选择的因素有: (1) 刺激的物理特性 (2) 刺激物之间的意义联系 (3) 刺激与个体的关系 (4) 个体的知识经验 这些研究从理论上说明了人类信息加工的某些重要特点,在此基础上人们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模型。 二、注意的瓶颈(bottleneck)理论模型???选择性 信息加工的某个阶段或某个地方,存在着一种叫做瓶颈的装置。它对输入的信息进行了有效的选择。 (一)过滤器模型(The filter model) 1( 背景 2( 作用原理 为了解释这些实验结果,Broadbent提出了过滤器模型。模型认为,神经系统在信息加工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当信息通过大量平行的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由于到达某处的信息总量超过了负责知觉分析的高级中枢的容量,因而需要一种过滤的机制,它在信息的传输通道上起“关卡’的作用。这种机制能从一条输入路线选择信息,并使这种信息直接通向高级加工中枢,而没有被选择的信息就被阻断在加工系统的外面。就象往一只狭门瓶里倒水一样,一部分水流入瓶内,而另一部分水就被阻断在瓶外了。 过滤器模型是一种“全或无(all-or-none)”的模型,这就是说,由于过滤器的作用,来自一个通道的信息由于受到选择而全部通过,来自另一通道的信息由于“闸门”被关掉,就完全丧失了。由于信息的选择球决于刺激物的物理性质,因此,过滤器的位置可能处在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 3( 对实验的解释 过滤器模型较好地解释了Cherry和Broadbent的实验结果。 (1) 在Cherry的追随实验中;被试只接受了来自追随耳的信息,由于过滤器的作用,对非追随耳的信息几乎完全消失。 (2) 在Broadbent的分听实验中,大多数被试倾向于先报告从一个通道进入的信息,后报告从另一个通道进入的信息,而不是按信息同时进入两耳的时间顺序进行报告。这种现象是由于,当被试先报告来自一耳的信息,后报告来自另一耳的信息时,他们只在两个通道间进行了一次转换,因而成绩较好。相反,当被试按信息同时进入两耳的时间顺序进行报告时,他们必须在两个通道间来回行多次的转换,因而成绩就差了。 4( 模型的评价(局限性) (1) 首先,模型是根据听觉实验的结果提出的,实验所用的材料都是听觉材料,因此信息的选择与过滤只发生在同类性质的材料间。当材料的性质改变,信息输入来自不同的感觉通道时,模型的预测力量就不强了。它只是一个单通道模型。 (2) 其次,模型只解释了刺激的物理性质对信息选择的作用,而无法解释材料的语义联系在信息选择中的作用。事实上,当实验是用有语义联系的材料来做时,被试者对不注意的材料是能够加工的。 (3) 第三,由于人们可能对语义进行加工,因此,假定注意选择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是没有根据的。 (二)衰减模型(attenuation model) 1( 背景 Treisman针对过滤器模型的缺点,提出模型应该包括对语义的加工。Treisman认为,刺激要经历三种分析与检验, (1) 分析刺激的物理属性;如声音的音高、强度等。 (2) 检验刺激是否是语言,如果是,将它们分为音节和单词。 (3) 检验识别单词并赋予意义。 Treisman提出了衰减模型。 2( 作用原理 Treisman 承认在信息的传输通道上存在着某种过滤的装置,它对信息进行选择。但是她认为,过滤器并不是按“全或无”的方式工作的。它既允许信息从受到注意的通道(追随耳)中通过,也允许信息从没有受到注意的通道(非追随耳)中通过。只是后者受到衰减,强度减弱。 首先,检验输入信息的物理特性,如音高、强度、空间位置、到达时间等。接着,过滤器发生作用。非追随耳的输入信息发生衰减,强度减弱;而追随耳的信息没有变化。 其次,信息通过过滤器之后,末衰减的信息和经过衰减的信息都继续输送到神经系统较深层的水平,并且激活了较高水平的知觉分析器或“词典单元”。这些单元从输入刺激中提取意义,并根据知觉分析的结果,作出完全的选择。由于输入信息的强度不同,因而在“词典单元”中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不需要的信息,或者说被过滤器减弱了的信息不能激活高层次的知觉单元,因而不能引起再认,而人们需耍的信息,或者说没有受到过滤器影响的信息,激活适当的“词典单元”,并引起再认。 在“词典单元”中,不同单词的兴奋阈限不同;输入的刺激必须超过阈限的强度,才能被意识到。对人有重要意义的单词,如自己的姓名、火警信号等的阈限低,激活这些单词只需较少的能量。而另一些单词的阈限高,激活这些单词需要较多的能量。当人们从非追随的通道中接受到某些有重要意义的信号时,即使这些信号由于过滤器的作用强度减弱了,但仍能激活心理词典中的某些阈值较低的单元,并使人们意识到它的出现。同样,如果人们期待着某个单词,那么与这个单词有关的检验装置将提前对它作好准备,激活的阈限会相应降低。总之,由于Treisman强调多层的分析与检验,因此,在她的模型中,“瓶颈”的位置比较 灵活。 3( 对实验的解释 Treisman实验结果的解释,不被注意的通道也能通过某些信息。 4( 模型的评价 衰减作用模型不仅解释了注意的选择机制,而且解释了单词的识别机制,因而在认知心理学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衰减作用模型改进和发展了过滤器模型,它能解释更广泛的实验结果,并对人的行为作出更好的预测。 两个模型的共同之处: (1) 两个模型都认为,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是有限的,因此,输入的信息必须由过滤器加以调节。 (2) 两个模型都假定,过滤器的位置在知觉分析之前。或在初级物理分析与高级意义分析之间,耳不是反应选择阶段。 两个模型的不同之处: (1) 假设不同。过滤器模型假设,注意选择的基础是对刺激物理属性的分析;衰减模型认为,注意分析更为复杂,可能由语义加工组成。 (2) 加工性质不同。过滤器模型假设,是“全或无”的方式;衰减模型认为,通道不是完全关闭的,而是关小或抑制。 (三)后期选择理论(late-selection theory)(或反应选择模型,response selection model) 1( 背景 2( 作用原理 后期选择模型预测,所有进来的刺激都被加工。Norman(1968)认为,后期选择模型工作方式是:所有的信息都被以平行的方式传送到工作记忆中,由于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平行传递超越了工作记忆的工作极限,并非所有传送到那儿的信息都被贮存。在工作记忆中,根据材料的重要性做出判断。重要的信息被精细化,从而进入长时记忆;不重要的信息将被遗忘。 3( 相关实验 Lewis(1970)的研究发现,被试者能识别几乎所有情况下的信息,即使信息呈现给非追随耳也是如此。 4( 评价??早期(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比较 (1) 差别:瓶颈的位置不同。位置由作业性质决定,早期(知觉)选择模型??再认前选择,反应选择模型??语义分析。 (2) 相同: 两个模型中都存在瓶颈。 两个模型都承认注意的分配,几个通道的信息可以同时受到注意。 (3)在研究方法上应加以改进: 知觉选择模型应多利用附加追随程序的双听技术,比较两个通道的作业情况;反应选择模型应多用不附加追随程序的双耳作业,使注意分配到双耳。 也应看到不同感觉道的特点,比较不同通道的差异。 第三节 注意的能量理论 一、能量模型 Kahneman在1973年的著作《Attention and effort》提出了该模型。 1( 理论假设 A、 认知资源(cognitive resources)是有限的。 B、 资源的数量不是完全固定的。在一定时间内可利用的资源量一部分由个体的唤醒水平所决定。唤醒水平越高,资源量越多,至少达到一定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超过这个标准,唤醒的增加将导致利用资源的数量减少。 C、 完整识别刺激,需要资源。刺激复杂,需要的资源就多。如果同时呈现几种复杂的刺激,资源可能会很快耗尽。如果资源已耗尽,就无法对新异刺激进行加工(或注意)。 D、 认知资源的分配是灵活的、可以控制的。我们不是新异刺激的奴隶,我们能把有限的资源转移到重要的刺激上(Johnston和Heinz,1978)。分配策略(allocation policy)决定的。这种策略由长期倾向(enduring disposition)和暂时意愿(momentary intentions)设定。长期倾向是许多生物都具有的对突然运动、响亮声音、鲜艳颜色及其他异常事件的加工倾向。暂时意愿是把认知资源分配给新异刺激的暂时性。 2( 加工原则 A、 只要活动不超过可得到的资源数量,我们就能够同时做两件事。我们同时做两件事的困难并不是由于任务的相互干扰引起的,而是因为任务需要的资源超过了我们可得到的资源。 B、 当加工需要的总数超过了能量,如果我们试图同时做第二项任务,那么第一项任务上的成绩将下降。 C、 分配策略较灵活,它可以进行改变以适应新异刺激的需要。 3( 实验支持 Posner和Boies(1971)的一项研究支持前两个原则。 二、 能量模型的一些问题 (一) 是否存在竞争 (1) 瓶颈理论认为新异刺激常在单通道中竞争空间,因此会产生相互干扰, (2) 能量模型假设刺激对能量的需求不进行竞争。也就是说,只要有充分的可利用的资源,所有的新异刺激都能分配到能量。 (二) 资源是什么 目前,还不能对这个问题作出完全的回答。但是一些研究者认为,资源是神经系统中一些基本操作,试图在这些操作和大脑神经结构之间建立联系。 第四节 注意的特征整合理论 一、 理论背景 特征整合论是在以前有关注意研究的背景中提出来的。 1( Broadbent(1958)和Treisman(1960)为代表的知觉选择模型或早期选择模型。 2( Deutsch等(1963)为代表的反应选择模型或晚期选择模型 3( Kahneman(1973)提出资源分配理论,从心理资源分配的角度来阐述注意,避开注意机制在信息加工系统中的位置问题。 4( Neisser(1967)的观点,前注意加工和集中注意加工的区分:前注意加工是自动的、可能是平行的加工;集中注意加工则是系列的加工。 5( Shiffrin和Schneider(1977)区分的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 在此基础上,Anne Treisman(1977,1980)提出的特征整合论(feature integration theory)。 二、 理论结构 (一) 理论的核心 这个理论着眼于注意的整合功能,将注意与知觉的内部过程紧密地结合起来,很有特色。该模型的核心是将客体知觉过程分成两个阶段: (1) 早期的前注意阶段和特征整合阶段,对特征进行自动的平行加工,无需注意; (2) 通过集中注意将诸特征整合为客体,其加工方式是系列的。 (二) 理论框架 1( 知觉的特点 Treisman(1982)认为,知觉是特定客体、状态和事件的暂时表征,通常包含语义记忆中贮存的信息与感觉输入相匹配,但与语义记忆结点的暂时激活相等同。 知觉带有情景结构的性质,是将一些独立编码特征加以整合而构成时。 知觉的特征分析理论??知觉区分特征和客体,特征是维量的值,如三角形是图形维量的一个值;客体则是诸维量值的整合,如红色三角形。对特征和客体的加工是在知觉过程的不同阶段实现的。 特征整合论的出发点是知觉。 2( 加工阶段 (1)早期的前注意阶段 A、 该阶段以自动的平行的方式对一些基本特征,如颜色、线段朝向、明暗、大小等,以及某些复杂的特征如封闭性等进行加工,迅速而无需注意。这是一种自下而上加工。 B、 在此阶段,所知觉的特征处于自由飘移(free floating)状态,即特征不受其所属的客体的约束,如红色苹果的红色和形状不受这一苹果的约束,其位置在主观上是不确定的。 C、 知觉系统对各个维量的特征进行独立编码,如颜色、形状和线段朝向等是分别编码的,并且一个维量内的各个特征也是如此,如红色、黄色等都是分别编码的。 D、 加工由各特征模块实现,各特征编码构成相应的特征地图(feature map),如颜色地图、朝向地图等。 (2)特征整合阶段 A. 在此阶段,位置地图(map of locations)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知觉系统中的位置地图表明全部特征的边界位置在哪里,或者说哪里有东西,但并末说明什么特征在什么位置。换句话说,位置地图只表明哪些位置是空的,哪些位置是实的。 B. 集中注意可在位置地图上作出选择,提供“胶水”(glue),把先前独立编码的一些特征结合为客体。 C. 如果注意分散或过载,特征将不在正确的位置上结合起来,导致错觉性结合,一个客体的特征将与另一个客体结合起来。 D. 集中注意一次只扫描位置地图中的一个位置,被扫描位置上的特征整合而成暂时客体表征(temporary object representation)或文件(file)。它包含客体作用的时间、地点以及特征、联系和名称等。这个暂时客体表征具有情景结构的性质。它与识别网络(recognition net work)互相联系,由此实现客体知觉或识别。 E. 特征整合阶段的加工方式是系列的,客体知觉既包含自下而上加工,又包含自上而下加工。 3( 抑制机制 Treisman(1988,1990)开始对其理论进行修正。 (1) 对位置地图上的某个位置的选择也可通过另一条途径实现控制。这就是特征地图对位置地图上的一些位置产生抑制,减弱其活动。 (2) 特征抑制是一种用来易化选择性注意的策略,而不是两个相邻的相同特征之间自动发生的互相压制。 (3) 特征抑制可有不同的范围,而且它也是可以逆转的;当注意的目标改变时,就可以解除先前的特征抑制。 三、 存在问题 (一) 前注意阶段和集中注意阶段如何划分。 (二) 缺乏对特征的严格定义。 (三) 特征整合不一定是自动的。 四、 实验(字母错觉实验) 第五节 注意的加工方式 一、一种加工还是两种加工 当我们注意一种刺激时,我们意识不到使用更多的注意加工。是只存在一种注意加工呢,还是有许多注意加工, (一) 两种研究范式 在过去几十年中认知心理学家发展出几种技术和程序来研究注意。 1(“空间线索模式”技术 (1) 研究范式 在空间线索研究中,一个信号或线索出现在计算机屏幕的某个位置。线索呈现之后。屏幕上出现了另外一套刺激。在一些试验中,靶子刺激可能出现在由线索所指定的位置上,我们将这次试验称为有效的线索试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靶子刺激可能不出现在线索所指定的位置上(此时我们不得不寻找靶子是否被呈现),这是一次无效的线索试验。 (2) 研究的典型结论 人们对提供了有效线索的靶子比那些提供了无效线索的靶子反应更快,更准确。 (3)解释 线索将被试者的注意引向空间的某个点,在这个点上,人们能够建立一个可活动的“注意窗口”,被选择用来进一步加工的刺激通过这个窗口可以被提取或加工。这种解释强调了注意的选择性方面,因此认为在加工信息早期就建立了这个注意窗口。 2(“心理不应期”(psychological refractors period,PRP)的注意研究范式 “不应”这里指“不反应”。 (1) 研究范式 给被试者两种任务,要求他们尽快地做出两种判断。例如给他们同时提供一个音乐纯音和一个简洁表示的字母,他们的任务是尽快地鉴定出字母并尽快地判断出纯音的音高。 (2) 结果 如果在两种任务间给予足够的时间,被试者能很准确地完成任务,表示两种任务互不干扰。但是当两种任务在时间上挨得很近时,不论哪一种任务在次序上首先呈现,第二个任务的成绩都会受到影响,延迟了几百毫秒。 (3)解释 当需要做出不同判断的两项任务在时间上靠得很近时,其加工需求发生重叠,只有将第一项任务从系统中消除,我们才能加工第二项任务。既然如此,所需要的注意并不是在建立一个注意窗口,而是用来加工刺激本身,这种加工直到信息加工中的后一个阶段才会出现。 当两种范式的结论被合并在一起时,就可以发现,存在两种注意模式:一种是早期形式的注意(Johnston称为输入注意(input attention))和一种晚期形式的注意(称为中心注意,central attention)。输入注意用来完成空间线索任务;中心注意用在PRP任务中,并且这两种形式的注意在不同的时间进行操作。 (二) 实验研究 Johnston等人(1995)的研究 二、控制加工与自动加工 (一)两种加工过程 Schneider和Shifferin(1977)提出了两种加工过程的理论。他们区分出控制性加工(Controlled Processing)和自动加工(Automatic Processing)。 控制性加工是一种需要应用注意的加工,其容量有限,可灵活地用于变化着的环境。这种加 工是受人有意识地控制的,故称作控制性加工,又可称注意性加工。 自动加工是不受人所控制的加工,无需应用注意,没有一定的容量限制,而且一旦形成就很难予以改变。 对于同时进行的两种作业的水平来说,练习起着重要的作用。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实验研究都发现,人们起初同时进行两种作业时会感到十分困难,作业水平低下,但随着练习的开展,困难就会减少,作业水平也逐渐提高,甚至可以达到非常完善的程度。从中枢能量理论来看,练习之所以起到有利的作用,是因为它改善了能量分配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使能量分配更加适合当前的任务需要,另一方面又改善了完成作业的操作过程,减少对能量的需求,甚至使某些加工过程自动化了,不需要任何资源或注意就可以进行。主要根据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设想, (二)实验支持(Schneider和Shifferin) 1(实验过程 先给被试识记1?4个项目(识记项目),然后再视觉呈现1?4个项目(再认项目),让他们判定,再认项目中是否有任何一个项目是以前识记过的,作出相应的反应。 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的安排分两种情况: (1) 不同范畴条件 识记项目为字母,再认项目中可包含一个识记过的字母,其余则为数字,或者全部再认项目均为数字,不包含任何字母(字母与数字的安排也可倒过来),被试只需从数字(字母)中发现是否有字母(数字),就可作出正的或负的反应。这样的安排是使识记项目和无关的再认项目分属两个不同范畴,故可称不同范畴条件。 (2) 相同范畴条件 识记项目为字母(数字),再认项目也全都为字母(数字),其中可包含或不包含一个已经识记过的项目。全部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同属一个范畴,可称作相同范畴条件。在这种条件下,某一次试验的识记项目可以是另一次试验的无关的再认项目,反过来也一样。在全部实验中,再认项目的呈现时间还得到系统的变化。 2(实验结果 在相同范畴条件下,当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均为1个时,要达到80,的正确反应率,再认项目的呈现时间需达120ms,而当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均为4个时,要达到70,的正确反应率,再认项目的呈现时间需达800ms; 在不同范畴条件下,无论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的数量多少,再认项目的呈现时间只需80ms,就可达到80,以上的正确反应率。 3(结果解释 不同范畴条件下的再认或搜索优于相同范畴条件,而且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的数量对不同范畴条件下的反应没有什么影响,但在相同范畴条件下,随着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增多,判定所需的时间也增多。 Schneider和Shifferin认为,在相同范畴条件下,被试应用的是控制性加工,它将每一个识记项目与同一范畴的每一个再认项目顺序地进行比较,直到匹配为止;在不同范畴条件下,被试从数字(字母)中搜索出字母(数字),应用的是以平行方式起作用的自动加工,从而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判定速度。 他们还认为,这种自动加工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分辨字母和数字的结果。他们在一个实验中,将英文字母表的B到L之间的辅音字母作为识记项目,将Q到Z之间的辅音字母作为再认项目,被试要经过2100次试验才能达到上述自动加工的作业水平。这一部分实验证实练习对自动加工的重要作用。这表明已经形成的自动加工是很难改变的。将这些看法归纳起来,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自动加工是快速的,以平行方式起作用,但缺少弹性;控制性加工是较慢的,以系列方式起作用,具有弹性。 (三)两种加工理论的应用 1(注意的分配 如果应用自动加工,或者在两个同时进行的作业中,至少有一个作业包含自动加工,那么两个作业就能顺利地进行,注意可以成功地在几个作业中间进行分配,因为自动加工无须应用注意。但是,两个控制性加工的作业则难以顺利地同时进行,因为两者都需要应用资源或注意。 2(两种加工之间的相互影响 当需要将注意集中于某些信息输入时,控制性加工还需排除另一些信息输入,这时自动加工过程对不需要的信息作出的反应会给作业带来干扰,降低作业水乎,所以控制性加工的作业水平还会受到自动加工的影响。 3(与其他理论的联系 与Norman和Bobrow(1975)资源限制性加工和材料限制性加工过程类似。资源限制过程无疑是控制性加工过程,或者主要包含控制性加工,而材料限制过程可能较多地涉及自动加工,因为它即使得到更多的资源也是无法改善其作业水平的。 第三章 知觉 第一节 知觉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模式识别 第三节 模式识别理论 第四节 知觉中的几种效应 第五节 知觉中的非认知因素 第一节 知觉的基本概述 一、 知觉概念的演变 1( 在古典哲学文献中,知觉与感觉两个概念是混淆的。 2( 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洛克最早提出感知觉的区别,认为感觉是单纯观念,知觉是复杂观念。 3( 18世纪苏格兰心理学家Reid提出知觉比感觉复杂,性质也不同。 4( 18世纪英国联想主义心理学认为,任何复杂的知觉都可以还原为单纯的感觉。 5( 19世纪的德国构造心理学,知觉由不同的心理元素组成。 6( 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它在机体适应性行为中的作用。重视经验在知觉中的作用。 7(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知觉的整体性。 8( 行为主义心理学忽视对知觉的研究,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对知觉研究产生消极的影响。 二、 知觉理论 (一) 知觉的直接理论 由Gibson J J 提出,他提出:知觉是从刺激模式中直接提取有效的信息。他的理论因而被称为直接理论,或生态学理论。 1( 基本观点 (1) 周围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足够充分的信息; (2) 感官的构成使它有能力从周围环境中提取这些信息。 (3) 对物体的三维特性的感知,既不需要以前的知识,也不需要从物体与人眼的关系中进行无意识的推理。 2( 有关概念 Affordance(供给性)???是指物体本身提供了一种供人操作或活动的可能性或潜能。 例如,人们扔掉一件东西,是因为这件东西为人们提供了抓握的可能性。如果人们不能抓握它,也就谈不上扔掉了;人们吃一种食物,是因为这种食物提供了吃的可能性;人们拥抱一个东西,是因为该物体提供了爱的可能性。总之,Affordance说明了环境的某种特性,这种特性使人们能有效地使用它,并产生对人的意义。因此,意义包含在物体提供给有机体的种种特性中,而不是来自其它的途径。 3( 知觉研究 在知觉领域中、吉布生着重研究了三维空间的知觉,即深度立体知觉。当我们探测物体的三维特性或存在于三维空间的物体时,这些物体的空间信息都直接出现在光的矩阵中,并且由人的感官所直接接受。 传统的知觉理论中,人对深度和距离的知觉被解释为视觉与触觉的联合。当这种联合建立起来之后,人们就可以单独根据视觉线索判断物体的深度或距离。这个过程是一种无意识推理的过程。 吉布生的观点: (1) 视觉环境中存在的种种特性提供了足够的信息,使人能够分辨物体的深度。 (2) 这种直接来自环境的信息,是由物体表面的纹理结构提供的。 (3) 当人们观看周围的物体时,物体表面的纹理密度发生变化。 (4) 这种纹理密度的级差就是深度知觉的重要线索。 (5) 如果一个均匀的、有纹理的表面与视线垂直,那么它的纹理密度在视野的不同部位是一样的,或者说,纹理密度的级差为零。物体表面与视线倾斜,级差将上升。当物体在不同距离出现时,它的表面的纹理密度也是变化的。 (6)人们根据这种变化就能直接感知物体的深度与距离。 因此,深度知觉既不依赖于感觉的联合,也不依赖于无意识的推理。 4( 理论评价 (1) 贡献 a) 吉布生的理论有助于解释知觉的许多现象,如深度知觉、大小知觉、知觉恒常性、错觉等。 b) 强调知觉的性质依赖于刺激的性质,并把知觉者的主动探索看成知觉的重要条件,对知觉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 不足 反对内部过程(知识经验)在知觉中的作用; 反对把知觉分解为较细小的单元。 (二) 知觉的假设检验理论 代表人物(Bruner,1957;Gregory,1970;Neisser,1967)。 1( 主要观点: (1) 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知觉的影响,最引人注目的是上下文的作用。 (2) 过去的知识经验主要是以假设、期望或图式的形式在知觉中起作用的。 (3) 人在知觉时,接收感觉输入,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关于当前的刺激的假设,或激活一定的知识单元而形成对某种客体的期望 (4) 知觉是在这些假设、期望等的引导和规划下进行的。 (5) 知觉是一种包含假设检验的构造过程。 (6) 人通过接收信息、形成和检验假设,再接收或搜寻信息,再检验假设,直至验证某个假设,从而对感觉刺激作出正确的解释,这被称作知觉的假设检验说。 2( 解释 (1) 感觉刺激的物理特征、刺激的上下文和有关的概念都可激活长时记忆中的有关知识而 形成各种假设。知觉是以假设为纽带而实现刺激信息和记忆信息相结合。 (2)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在知觉时意识不到假设的参与,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如在弱的照明下看东西,有时是可以体验到这种假设检验的。 (3) 假设检验说赋予知觉过程以主动性和智慧性的色彩,是目前在认知心理学中有相当影响的知觉理论。 3( 理论支持 (1) Rock(1983):外部刺激与知觉经验并没有一对一的关系,同一刺激可引起不同的知觉(双关图),不同的刺激却又可以引起相同的知觉(常性)。因此,感觉刺激的维量是模糊的,具有双关性质。感觉输入也是模糊的和片断的,不能对外部刺激提供真实而完整的描述。近端刺激(如视网膜像)只提供关于外部刺激的线索,需要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应用这些线索作出推断,对近端刺激进行评价或解释,才能实现对外部刺激的知觉。 (2) Moates等(1980)认为,知觉是定向、抽取特征,与记忆中的知识相对照,然后再定向、再抽取特征并再对照,如此循环,直到确定刺激的意义。 三、 知觉加工 (一) 表征(representation) 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在人的知觉、记亿、思维和问题解决中、表征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信息加工观点: (1)Glass(1980)的《认知》一书中指出,“信息记载或表达的方式称为对这种信息的表征”,表征代表着相应的信息。 (2)Roitblat(1982)在《动物记忆中表征的意义》一文中也指出:“一种表征至少要求有两个领域,其中一个领域中的事件、对象或特性,代表了另一领域的一些特征„„表征的概念要求所代表领域的特性和这些表征的特性之间有一种标定关系(mapping)”。 (3)Marr把表征看成表达信息的一种形式化系统(和上面的看法一致的)。 (4)表征的特点: 表征是某种东西的信号。 表征代表某种东西,并传递着某种东西的信息。 表征可以是物理的、客观的东西,如地图和照片, 表征也可以是心理的、主观的东西,如表象和概念。 表征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或以某种方式类似于所表征的东西, 表征可以完全不同于它所表征的东西。 表征和它所代表的物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标定关系,而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2、结构主义观点 (1) Mandler(1984)认为,表征与心理结构或认知结构等同。 (2) 表征特点 表征就是知识和知识的组织方式。知识以心理结构或认识结构的形式储存在头脑中。 这种心理结构是一个整体组织,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活动。 人们根据一部分结构的信息,就可以了解它的另一部分结构。 一种结构完好的知识组织,将控制信息加工的速度和准确性,帮助人们预测事情将要发生的顺序,有效地组织、理解和记忆新输入的信息。 表征的概念与图式(Schemata)的概念一致。 总之,表征是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同时又对随后的信息加工起着调节与控制的作用,表征依赖知觉,同时又对知觉产生重要的影响。知觉的认知理论不同于传统的知觉理论,是和它重视表征在知觉中的作用分不开。 (二) 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 认知心理学强调过去的知识经验和现实刺激在知觉中的作用。自下而上(bottom?up)加工和自上而下(top?down)加工。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两个术语是从计算机科学引来的。 1( 含义 自下而上加工???是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说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 自上而下加工???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的阶段或水平,从调整特征觉察器直到引导对细节的注意等。自上而下加工常体现于上下文效应中。由于是一般知识引导知觉加工,较高水平的加工制约较低水平的加工,这种类型的加工因而称为自上而下加工。 自上而下的加工也由一系列连续的加工阶段所组成。其中较低阶段的输出,要受到较高阶段输出的影响,这是自上而下的加工的一个重要特征。 Lindsay和Norman(1977)将自下而上加工称作数据驱动加工(data-driven Processing),自上而下加工称作概念驱动加工(conceptually-driven processing)。 2( 两者之间的关系 (1) 仅有自上而下加工则只能产生幻觉。 (2) 仅有自下而上加工负担太重,接收外界信息的速度太慢(Gregory(1970)推算,人的视觉系统接收外界信息的极限大约是每秒12 bits) (3) 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是两种方向不同的加工,两者结合而形成统一的知觉过程。在不同的情况下,两种加工可能:A、侧重不同;B、顺序不同。 (三) 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 对于一个客体,是先知觉其各部分,进而再知觉整体,还是先知觉整体,再由此知觉其各部分, (1)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多于部分之和,整体决定着其部分的知觉。 (2) Navon认为,知觉过程开始于总体的组织,然后才是对局部特征的分析。知觉是从整体到部分的,即总体特征优先。 Navon(1977,1981)的实验 第二节 模式识别 认知心理学中,知觉主要研究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特别是视觉的模式识别。 一、模式 模式???是指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也可以说模式是刺激的组合。包括视觉模式(如几个线段组成的一个图形)、听觉模式(几个音组成的一个音节或单词)、触觉模式、味觉模式和嗅觉的模式等。 二、模式识别 1( 概念 模式识别???就是确认某种模式是什么,并把它与其它模式区别开来。它依赖于人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感觉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比较,再决定它与哪个长时记忆中的项目有着最佳匹配的过程。 模式识别是人和动物的一种基本的认知能力或智能,在各种活动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1) 低等动物的生存依赖于对外部条件的特定的生理反应。模式识别是保证动物生存的重要条件例如,分辨有益和有害的刺激、选择伴侣、辨认道路、构筑巢穴等。 (2) 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人类特有的模式识别的能力,如对言语的识别能力,对各种劳动产 品的识别能力。对各种复杂的社会表情的识别能力等。人们获得知识,进行社会交往,从事生产和科学实验都和人的模式识别能力的高度发展分不开的。 2( 两种基本形式:压缩和拓展 压缩??当我们见到一盆水仙花时,立即认出它的特点,叫出它的名字,这种识别是压缩的、瞬间完成的,人们根据自己的口头报告,很难描述识别的具体过程。 拓展??当人们遇到一位似曾相识、却又不能确认的陌生人时,人们总是极力从对方的脸上、身上捕捉种种特征,从记忆中提取各种经验,形成种种假说,并在头脑中逐一地检验这些假设,进而作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它类似于假设?检验的过程。识别模式与人对某种模式的经验有关,多次反复地识别一个模式,识别过程就可能变得越来越短暂,完成识别就可能变得越来越容易。 3( 模式识别中的两种加工 人的模式识别依赖于感官直接输入的信息(如刺激的强度及其空间分布与时间分布),和记忆系统中所保存的信息。 自下而上的加工???把人脑直接接受由感官输入的信息,经过编码,产生各种内部表征,叫做自下而上的加工或数据驱动加工。 自上而下的加工???而把人脑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组织和调节外部输入的信息,自上而下的加工或概念驱动加工。 在人的模式识别中,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偿的。一般说来,在知觉加工的早期阶段,自下而上的加工起主要作用,而在知觉加工的后期阶段,自上而下的加工起主要作用。当然,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同样,当我们的知觉更多依赖于感觉输入的直接作用时,自上而下加工的作用就减弱;相反,当知觉更多地依赖于自上而下的加工时,那么对物体直接作用的依赖程度就下降。 4( 模式识别的特征 (1) 复杂性 人能够确认与分辨各种各样的刺激模式,从简单的线条图形到复杂的物体形状;从自然界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到人类自身,从宏观的整体组织到微观的细微结构,人类能够识别的刺激模式,其数量是无法估量的。这就是模式识别的复杂性。 人类能够识别如此众多的模式,与人类生存的环境以及人脑高度复杂的结构与功能有关,和人类的社会生活,文化生活和科学知识的水平分不开的。在人的模式识别中,人类语言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给物体命名,有助于把一个物体与另一物体区别开来。 (2) 适应性 人不仅能够识别各种不同的模式;而且能够在模式出现广泛变异的情况下,完成模式识别的任务。对输入信息的变异或畸变具有很大的适应性。例如,人能够识别由不同人书写的同一字母、单词或句子。尽管不同的手写体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当字形的大小、方位发生变化时,人仍然能够认识它们;在字形部分脱落或受到干扰的条件下,人也能够准确或比较准确地识别它们。其原因是人利用了储存在头脑中的知识,对输入信息进行了自上而下的加工。 两种不同的观点: 恒常性直接来源于刺激物的特性,而不是由人的经验或推理决定的(Gibson)。 恒常性是无意识推理的结果。人们在生活经验中建立了物体形状与观察角度和距离的关系,人们从观察角度和距离的变化中推导出物体的形状(Helmholtz)。 (3) 习得性 学习可以改进和完善模式识别的能力,模式识别依赖于人的知觉系统的分析与综合的能 力,依赖于人根据已有的知识对刺激作出恰当的解释。而这些能力都能通过学习得到改进和完善。 在人的模式识别中也存在迁移的现象,它类似于技能的迁移。 5( 模式识别的应用 (1) 机器识别和人工智能 (2) 医学 (3) 军事 (4) 卫星遥感 (5) 银行、保险、刑侦 第三节 模式识别理论 一、 模板匹配理论(template-matching theory) (一) 模板(template) 模板是人的长时记忆中贮存许多各式各样的过去在生活中形成的外部模式的袖珍复本。它们与外部的模式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每个模板都与一定的意义及其他的信息相联系。 (二) 主要内容 1( 基本思想 模板匹配理论的基本思想就是刺激与模板匹配,而且这种匹配要求两者有最大程度的重叠。这种形式的匹配被称为模板式匹配。 2( 基本过程 当一个刺激作用于感官时,刺激信息得到编码并与已贮存的各种模板进行比较,然后作出决定,看哪一个模板与刺激有最佳的匹配,就把这个刺激确认为与那个模板相同。这样,模式就得到识别了。当刺激模式与模板在大小或方向上不完全吻合时,视觉系统必须将输入的信息加以调整,使之“正常化”;如果刺激模式与模板完全不重叠,该模式就会被当成一种不相识的模式而遭到拒绝。总之,模式识别是通过模式与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不同标准的重叠程度来实现的。 3( 存在的问题 (1) 没有说明对刺激的加工是从局部特征还是从总体特征开始的, (2) 没有说明模板的编码形式是怎样的,模板是否也应具有表象的形式呢? (3) 没有说明长时记忆中到底有多少模板, (4) 没有说明匹配不够灵活。人能识别物理属性广泛变化的模式,人可以识别不同手写体的字,当字形在大小、方向、清晰度方面出现某些变异时,识别仍无困难。模板匹配理论难以解释人的模式识别。 (5) 没有说明各种模板的比较是同时进行的(平行加工),还是一个个相继进行的(系列加工)呢? 二、原型理论 1( 原型(prototype) 原型是一类客体的内部表征,即一个类别或范畴的所有个体的概括表征,反映一类客体具有的基本特征。不是某一个特定模式的内部复本。 2( 基本内容 原型理论认为,在记忆中贮存的不是与外部模式有一对一关系的模板,而是原型。 在模式识别过程中: (1) 外部刺激只需与原型进行比较,而且由于原型是一种概括表征,这种比较不要求严格的准确匹配,而只需近似的匹配即可。 (2) 当刺激与某一原型有最近似的匹配,即可将该刺激纳入此原型所代表的范畴,从而得到识别。 (3) 即使某一范畴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外形、大小等方面的差异,所有这些个体都可与原型相匹配而得到识别。 (4) 只要存在相应的原型,新的、不熟悉的模式也是可以识别的。 (5) 原型匹配模式不仅可以减轻记忆的负担,而且也使人的模式识别更加灵活,更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3( 实验 原型是否存在,Posner等(1967)利用9个点构成几种基本的模式,如三角形、字母M或F以及随机点模式,证明这些基本的模式(原型)的存在。 4( 局限 只有自下而上的加工,而没有自上而下的加工。 三、特征分析理论(Feature analysis theory) (一) 基本假设 1(所有复杂的刺激都是由一些可以区分的、相互分离的特征组成。2(通过计算确定特征是否出现,并把结果与特征列表进行比较来完成模式识别。3(这种方法的成功与否依赖于刺激的可分解性。 (二) 识别过程 1( 要对刺激的特征进行分析,抽取刺激的有关特征; 2( 将这些抽取的特征加以合并, 3( 与长时记忆中的各种刺激的特征进行比较,一旦获得最佳的匹配,外部刺激就被识别了。 4( 外部刺激在人的长时记忆中,是以其各种特征来表征的。 (三) 特征分析理论的评价 1(优点 (1) 识别的适应性更强。依据刺激的特征和关系进行识别,就可以不管刺激的大小、方位等其他细节,避开预加工的困难和负担。 (2) 减轻记忆的负担。同样的特征可以出现在许多不同的模式中。 (3) 模式识别过程与学习密切相关。抽取必要的特征和关系,需要加以综合,才能进行识别。 2(缺点 (1) 只有自下而上的加工,而没有自上而下的加工。 (2) 只是从局部加工到整体加工。 (四) 实验 Neisser(1964)的实验。 (五) Selfridge(1959)的“鬼域”模型(Pandemonium Model) 模式识别发生在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Demon在活动。 1. 第一层叫image demon。它的作用类似感觉登记器,是将外界信号加以登记,并短暂地保留下来。 2. 第二层叫feature demon。它分析由image demon所保存的表象,并发现它们的某些特征。当一个特征鬼发现了它正在寻找的某一特征时,它就“喊叫起来”,或发出信号:这个特征是有效的。 3. 第三层叫cognitive demon。它们注意到来自feature demon的信号。每个认知鬼寻找由特征组成的某一特定的模式。例如,各自负责对一个字母的认知。当一个认知鬼发现了这一模式,它就喊叫起来。找到的特征越多,喊叫的声音就越大。 4. 第四层叫decision demon。它倾听来自所有cognitive demon的呼声,并决定谁发出的 信号最多,因而识别出环境中出现的模式。 “鬼域”模型有某些合理的力面。计算机的模式识别应以特征分析为基础,它包含相继发生的四个阶段:获得物体的图像,分析它的特征,在更高水平上产生对事物的认知,并作出正确的决策。“鬼域”模型促使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去探寻特征分机系统的生理机制,进而揭示人类模式识别的特点。 四、部件识别理论(Recognition by Component) Biederman等(1987,1991,1993)提出一种模型, 1、部件结构: (1) 简单的部件结构称为“geon”,它代表“几何离子”。它与原子成分极其相似,这些原子或分子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组成不同的物体。 (2) 与特征觉察理论中的特征相似,“几何离子”是本原(primitives),但在这里它们是一些容积本原:是形状的本原而非线或角的本原。 (3) “几何离子”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决定物体的特性的关键。 2、识别过程: (1) 把复杂对象的结构拆分为简单的部件形状。 (2) 通过感知或恢复基本的几何离子来识别物体(对象)。 (3) 如果出现了足够的信息,我们能够觉察出几何离子,那么就能识别物体。 (4) 如果呈现信息的方式使我们不能觉察出个别的原始离子,就不能识别物体。 五、视觉计算理论(Computational theory of perception) David Marr(1982)在《Vision》中提出的理论。 (一) 理论的特点 1. 视觉要对外部世界的图像(image)构成有效的符号进行描述,它的核心问题是要从图像的结构推导出外部世界的结构。 2. 图像与外部现实世界存在区别,又有联系。视觉从图像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和转换,最后达到对外部现实世界的认识。 3. 研究视觉就是要了解有哪些物理约束和假设影响到这种处理和转换,即推导的过程。 4. 表征(representation)和处理过程(process)是视觉理论中的两个最重要的概念。 表征???指能把某些客体或某几类信息表达清楚的一种形式化系统,以及说明该系统如何行使其职能的若干规则。例如,阿拉伯数制、罗马数制、二进位数制,都是表征数字的形式化系统。通过建立某个事物的表征或描述,就可以了解该事物的特性。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表征,其中有些表征能明确表达事物所包含的信息,而另一些表征可能使信息掩盖起来,因此,选择表征是常重要的。 处理过程???指某种操作,它促使事物的转换。例如,加法运算是一种处理,买东西也是一种处理。视觉的各种表征就是经过各种处理过程建构起来的。 该理论是一种认知的理论。 (二)场景分析的水平(Scene analysis) 第一个层次叫计算理论(computational theory)的层次。它解释这个装置是做什么的,为什么会这样做。是最高层次。 第二个层次叫表征和算法(algorithm)的层次。它解释装置怎样做。这个层次要选择输入和输出的表征,以及能够完成表征转换的算法。 第三个层次是怎样在物理上具体实现这个处理装置,因而叫硬件实现(hardware implementation)的层次。和神经生理学、神经解剖学、计算机结构联系在一起的。 三个解释层次是从研究人工智能的角度提出来的。他们关心的主要问题是怎样用计算机来实现人对物体的识别功能。为了解决问题,人们首先必须搞清楚视觉的计算性质。因为只 有对视觉的计算本质有所了解,算法才比较容易理解,解决问题的特定机制(硬件),也才能相应地得到解决。 (三)视觉表征的阶段及处理过程 视觉从接收图像到认识一个在空间内排列的、完整的物体,需经过一系列的表征阶段。从一种表征转换为另一表征,必须借助于某些处理过程。 1( 第一阶段,表征为要素图(The primal sketch)。 它是指从场景内强度的变化建立起具有局部几何形状的原始表征,即一种具有二维特性的图像。 视觉世界是由一些均匀的、具有反射功能的表面所组成的,这些表面由于照明条件、表面的反射率、表面的几何学特性和表面与观察点的方向与距离不同,而产生强度的变化。人的视觉系统从视觉图像中检测到的变化,正是这种强度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视觉系统建立起具有二维特性的要素图。其主要步骤是: ? 检测零交叉(the detection of zero crossing);得到原始要素图的基元,如边缘、棒、斑点及端点。这些基元具有朝向、反差、长度、宽度、位置等属性。 ? 形成原始的要素图(the raw primal sketch);觉察原始要素图。 ? 建立完整的要素图(the raw full sketch)。经过各种组合过程,如选择过程、组合过程和分辨过程等,形成了具有知觉边界的要素图,即完整要素图。 2( 第二阶段,表征为2 1/2?D 维要素图(2 1/2?D Sketch) 这种方法没有完全用三维信息,但又比二维信息多了箭头表示方向,因此,称作2 1/2 ?D 。它是以观察者为中心的坐标框架建构起来的。2 1/2 ?D 维要素图依赖于单一的观察点,它的作用是揭示一个图像的表面特征。早期视觉加工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2 1/2 ?D 维的要素图,这是在把一个表面解释为一个特定的物体或一组物体之前的最后一步。2 1/2 ?D维要素图的建立标志着纯粹知觉过程的结束。由于2 1/2 ?D 维要素图是从单一观察点建构起来的,因此它不能解释知觉恒常性。 3( 第三阶段,表征为3维模型表征(3?D model representation)。 它的坐标系统是以物体为中心,而不是以观察者为中心。3维模型表征包含容积、大小和形状的表征,它占据一个空间,具有不同大小,具有一些简单的司以认识的形状。当3维模型表征建构起来时,其最终结果是对我们能够区别的物体的一种独特的描述。同一物体应该产生相同的描述,而不管它的观察角度如何。 总之,Marr 的视觉理论是自下而上的加工。 第四节 知觉中的几种效应 一、 词优势效应(word superiority effect) (一) 含义 是Reicher(1969)首先在实验中确定的。识别一个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同一字母。 (二) 解释 1( 上下文联系 通过组字规则和可读性来推理 2( 词和字母的不同编码 词优势效应是由于词和单个字母的编码不同所致。词是语音编码的,而单个字母是视觉编码的,视觉编码易受视觉掩蔽的干扰;而语音编码则不受视觉掩蔽的干扰,因而字词中的字母识别要优于单个字母。 3( 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 词看作整体,而将单个字母当作局部,那么词将先得到整体加工,然后再有局部加工。但是,单个字母却没有这种整体加工。这样就使词中的字母的识别优于单个字母。 这些解释未必是互相排斥的,然而现在还不能很好地将它们结合起采。 二、 客体优势效应(object superiority effect) (一) 含义 识别一个“客体”图形中的线段要优于识别结构不严的图形中的同一线段或单独的该线段。 (二) 解释 1( 注视点 改变注视点在上下文图形中的位置,客体优势效应将不出现。注视点位置改变的实验还很少,难以作出一般性的结论。 2( 总体分析和局部分析 Earhard依据Navon(1977)认为,客体优势效应并不依赖图形的三维性,而是依赖总体分析的作用。总体分析是针对图形的总体形状的,先于局部分析起作用,而且为局部分析提供基础,使对靶子线段的编码、辨别、注意等局部操作易于进行。 3( 掩蔽刺激 Klein(1978)发现,掩蔽刺激的有无以及掩蔽刺激的性质也对客体优势效应有重要影响。在有掩蔽刺激时,无客体优势效应;不用任何掩蔽时,则出现客体优势效应。 相关的效应: (1) 构型优势效应(configural superiority effect)???识别一个完整的图形要优于识别图形的一个部分。 (2) 字母优势效应(letter superiority effect)???识别字母的一个组成线段要优于识别单独的该线段。 这些效应都表明上下文,或者严格地说,整体的结构在模式识别中所起的有利的作用,可统称为结构优势效应。这种效应与人的知觉组织有密切关系。 第五节 知觉中的非认知因素 一、 需要与动机因素 Wispe等(1953)的实验。 1( 过程 将60名被试随机分成三组。其中一组被试剥夺进食和饮水24小时,另一组被试剥夺10小时,第三组为控制组。这样通过实验操作引起了三种不同的动机水平。然后给被试呈现24个单词,其中12个单词与饥、渴无关,而12个单词与相应的动机有关。同时这些单词也可分成常用词与不常用词。通过逐渐延长呈现的时间,可以测定被试正确辨认每个单词的阈限。 2( 结果 (1) 被剥夺进食与饮水的被试比未被剥夺的被试,对与需要有关的单词辨认的阈限更低,而两组对中性单词的辨认阈限没有差别。 (2) 常用词的辨认阈限低于不常用词。 (3) 剥夺进食与饮水的时间长短(10小时组与24小时组)对单词的辨认阈限没有显著的影响。 二、 价值与态度的影响 Ashley等(1951)实验。 1( 过程 让被试者处于催眠的状态,然后给被试名朗读一段有关他们过去生活的描述。其中,有的描述是和被试者的贫穷生活有关的,有的则讲到他们过去的富裕日子。这样使被试者分别处于“贫穷”、“富裕”和中性的条件下,让他们判断不同硬币的大小。 2( 结果 当被试者处于“贫穷”状态时,他们对硬币的大小出现高估;而当他们处于“富裕”状态时,他们对硬币的大小却低估了。 三、 情绪的影响 Lazarus等(1951)的实验。 1( 过程 用5个无意义音节与电击结合,构成了伤害性刺激;另外5个无意义音节不与电击结合,构成了中性刺激。 当被试者说出这些与电击相结合的音节时,并没有受到电击,因此他们用不着拒绝任何反应;另外,实验材料为无意义音节,因而排除了熟悉性的影响。 2( 结果 被试者对伤害性刺激的皮肤电反应(GSR,Galvanic skin response)仍高于中性刺激。这说明,由电击引起的情绪紧张对刺激的辨认可能有重要影响。 第四章 记忆的贮存 第一节 信息加工观 第二节 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 第三节 神经水平的贮存 第一节 信息加工观 Atkinson , Shiffrin(1968)以及Waugh,Norman(1965)提出了一种信息加工记忆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记忆贮存过程具有以下几步: 一、感觉登记(sensory storage) 1( 特点 (1) 记亿系统具有加工各种认知代码表象的能力。 (2) 认知代码可以通过控制过程(control process)从一个贮存器转移到另一贮存器。其中一个是感觉登记器(sensory register简称SR), (3) 特征觉察和模式识别过程能够迅速产生认知代码,并将其暂时贮存。它不需要分配资源,是自动进行的。 (4) 感觉登记器的容量必须很大,因为它对所有的新刺激都要进行短暂地贮存。 (5) 感觉登记器具有通道特异性(modality specific):一部分用来贮存视觉刺激,另一部分用来贮存听觉刺激,可能还有一些部分负责贮存其他各类感觉刺激。 (6) 材料在感觉贮存器中保持的时间并不长,视觉刺激大约为250?300毫秒,听觉刺激的保持时间约为它的10倍。 (7) 认知编码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衰退(decay)或丧失。 (8) 为了从感觉登记中转移认知代码,个体必须在它消退之前分配一些资源来提取信息。 2( 实验证据 全部报告法(whole-report technique)与部分报告法(partial-report technique) Sperling(1960)证明了人们似乎对视觉刺激有极准确和完整的记忆,但保持时间很短。 Sperling对其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 (1) 信息加工系统能够在记忆或缓冲器中将所有的视觉刺激贮存一段极短暂的时间。 (2) 感觉储存是完整的,因为初始刺激的所有特征都出现在其中。 (3) 贮存内容具有前类别性质(precategorical)(Crowder,Morton,1969;Long,1980),即信息尚未转换为短时储存和长时储存结构中的听觉编码或语义编码。 (4) Sperling用一个视知觉理论的解释:视觉信息在感觉阶段过后可以被识别、精心制做和复述。被试者之所以不能够报告出多于4个或5个的字母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必须对感觉贮存记忆中的内容进行识别并将其转换成能够更持久的代码,而这需要花费时间。再加上项目转移需要按序列顺序进行,所以转换问题更加复杂。当前4个项目从感觉登记中提取出来后,其他内容就已经衰退了。 Neisser(1967)把这种短暂的视觉记忆称为图符(icon)记忆。另外,感觉登记并不仅限于视觉事件,其中还贮存有听觉刺激,可以称为音响(echo)记忆。我们可以猜想,尽管目前的研究主要针对图像记忆和音响记忆,但所有的感官都应该能形成对新近刺激的精确感觉记忆。 二、短时贮存(short-term storage,简称STS) 上述研究表明,呈现时间少于200毫秒的视觉刺激能够保持到形成较持久的认知编码为止,这种较持久的贮存称为短时贮存。短时贮存通常被称为“心理工作台”(Klatzky,1980)。“心理工作台”的含义: (1) 其他贮存中的项目可以被转送到这个工作台上,在此处对其进行加工,这意味着材料能够以各种方式被精制或转换。 (1) 像真正的工作台一样,短时记忆的空间有限,因而只能同时加工有限的信息。 (3) 正如在工作台上进行实际作业需要集中注意那样,在短时贮存中加工材料也需要分配认知资源。 1(特点 (1) 短时贮存的容量是极其有限的(Miller,1956)。 (2) 短时贮存中的信息以听觉、言语或语言认知编码的形式进行组织,即使新信息原来以视觉形式呈现也是如此。 (3) 材料在短时贮存中贮存的时间比在感觉贮存中要长;未复述的材料可以在其中保持约30秒。材料如果不进行精制化和转移操作就会衰退。 (4) 短时贮存的内容有时被等同于我们的意识范围。 2(实验证据 (1) Peterson和Peterson(1959)的经典研究 (2) 系列位置效应:(Deese , Kaufman,1957;Murdock,1962),Postman和Phillips(1965), (Atkinson , Shiffrin,1968)。 系列位置效应有两种成分: 首因成分(primacy component)指最先呈现的词,在记忆中的时间最久,在回忆时优于中间的词。 近因成分(recency component)则是指最后呈现的词,被提取的可能性较大。 原因:被试者是从不同的贮存中提取这些词的。开头的词复述得比较彻底,因而它将成为长时贮存中较持久的表象。随着短时贮存的负荷逐渐接近其容量极限、被试者能用来对新词进行复述的时间越来越少。形成持久性表象的可能性也相应地减小。由于材料在转入长时贮存之前必须在短时贮存中存在一段时间,因而应该可以在短时贮存中找到最近呈现的词。 这表明,被试者可能并不是按照材料呈现的时间顺序进行提取的。相反,他们可能会首先提取短时贮存中的内容,因为它很容易衰退。 3(短时贮存的编码 感觉登记中的内容并没有真正进行组织。这意味着认知系统没有对其进行转换,感觉登 记只不过是对刺激原有形式的简单复制,而短时贮存中的内容则经过了认知系统的大幅转换和编码。这种编码是什么呢? (1) 听觉性(acoustic)编码 Wickelgren(1965)以口头方式呈现给被试者一系列字母,要求尽可能多地记住它们。在分析出现的回忆错误时,Wickelgren发现,被试者错误回忆出的字母往往与遗忘的字母读音相似:如用T替换D,用K替换A等。注意,这些替换错误并不是由字母顺序接近引起的,也不是视觉混淆。这一发现表明,短时贮存中的代码是听觉性的。 Conrad(1964)希望能够更清楚地检验听觉线索假说。在研究中,他以听觉和视觉两种方式向被试者呈现字母。结果发现,即使对视觉呈现的字母也产生上面那种混淆错误,混淆也是听觉性的。也就是说,V可能被回忆为B,而不是U。 (2) 言语(verbal)或语言性的(linguistic)编码 Hintzman(1965,1967)坚持认为,这类错误并不是听觉性的,而是由被试者在保持间隔期间默念字母获得的动觉反馈引起的。在对白噪音背景上产生的替换错误进行分析时,他发现字母的发音特征(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和发音位置(发音时舌的部位如何)可以解释这类错误。这些特征与字母的发音联系紧密,但Hintzman的发现却表明,短时贮存中的代码是言语或语言性质而并非听觉性的。 Atkinson , Shiffrin(1968)认为,彻底弄清楚这个问题已经证明是相当困难的,这就是为什么STS有时也称为AVL(acoustic, verbal,linguistic)贮存的原因,因为代码似乎有听觉、言语或语言性的三种形式。 4(短时贮存容量 Miller的著名的论文:Miller(1956),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 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63, 297-308 描述了短时贮存的容量是有限的,大量证据表明,短时贮存中的项目主要是组块(Zechmeister , Nyberg 1982)。组块(chunk)是按照某种规则或对应于某些熟悉的模式所组织起来的一个信息单位。 Murdock(1961)的研究证明,在短时贮存中,三个单词衰退的速度与三个字母衰退的速度基本相同。但在相同的时间段内,单词衰退的量相对较少。 Murdock的这一发现表明,短时贮存中的基本组织单位是组块。当三个彼此无关的字母进入短时储存时,它们构成了三个组块、而当其彼此有联系且能组成一个单词时,这个单词就成了基本组织单位(只占用一个组块的空间。 三、长时贮存(long-term storage,简称LTS) 1( 特点 (1) 其容量非常大(与感觉贮存一样)。 (2) 编码材料在STS和LTS两种贮存间转移的控制过程称之为复述(rehearsal)。 (3) 复述的认知操作包括: 第一,复述可以用来维持STS中编码的活力。只要STS的编码能够经常进行复述,就可以保持较长的时间。 第二,复述可以在LTS中产生与STS材料相对应的编码。 (4) 复述是否依赖于这种无声的言语这一问题目前还存在着争论(Klatzky,1980)。 (5) 编码一旦在LTS中获得贮存,就被认为是永久性的, (6) LTS信息的提取失败原因是其他代码阻碍或抑制了要寻找的记忆。即认知代码有时会相互干扰。 (7) 材料一经到达LTS,就会以语义形式进行组织??即通过其意义来组织。 2( 实验证据 (1) 记忆代码可能随着它在记忆系统中的储存时间而改变 如果我们给被试者呈现一组单词,若干小时后让其进行回忆,可能会发现他们往往出现侵入性错误(Intrusion errors)???回忆出的有些词并没有在词表上出现过。这些侵入性错误很有意思。侵入的单词和遗忘的单词之间常常存在着语义上的关系、也就是说具有共同的意义。换言之,如果词表上原来的单词是“boat”,那么侵入的词就很可能是“ship”而不是“bud”或“boar”(Baddeley,Dale,1966)。这类侵入性错误与STS中的闯入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后者通常是听觉性的。 (2) 神经心理学的发现 逆性失忆症(retrograde amnesia) 现象:当大脑受到了由物理、电或化学刺激等引起的强烈创伤。可能会回忆不出创伤之前那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Russell,Nathan,1946),在一些极为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对创伤之前1小时的事件也可能回忆不起来。从重新恢复意识开始,记忆也逐渐恢复正常,事故过后发生的事情一般能够得到加工。通常,对因创伤而丧失的记忆内容的恢复有一个比较有规律的顺序,这部分记忆中最早(即距事故发生最远)的内容首先被恢复,然后是距事故越来越近的内容。这种记忆丧失称为逆性失忆症(retrograde amnesia)。 解释:如果记忆确实是从短时贮存转移到长时贮存中的,那么我们可以预期记忆代码在转移过程中是非常不稳定的,刚刚形成即将转移的记忆最容易被破坏,相对而言,那些已经转移的记忆则比较能承受创伤的打击。 第二节 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 一、概述 在艾宾浩斯所著《论记忆》一书出版后不久,James出版广他的两卷本名著《心理学原理》(1890);他将记忆结构建立在内省基础上,把记忆分为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假定它们是有关意识的这两种状态。 (1) 初级记忆???总能意识到,并忠实地重现刚知觉到的事件,与现在称之为短时记忆的东西密切相关但并不等同,是暂时的。 (2) 次级记忆???是经验过但不再容易取得的黑暗信息库。是融刻在脑组织中通路,是永久的,但每个人都不同。 Waugh , Norman(1965)提出了两者间的关系:言语项目进入初级记忆,然后可能通过复述而保留在那里,否则它可能被遗忘掉。经过复述,项自也可能进入次级记忆,成为被试永久记忆的一部分。 二、初级记忆模型 在这一部分将详细地探讨初级记忆操作的最佳方式。这里讨论一下解释初级记忆现象的一种观点??“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模型。 工作记忆模型认为,初级记忆的概念表明,它不应该被看作是一个将其中的材料转换成听觉或言语表象的整体的“盒子”;相反,初级记忆指的是由一些对刺激进行许多独立操作的认知过程构成的集合。 1(概述 Baddeley(1974, 1981,1982,1983,1990,1992)提出的一个模型较能代表达种观点。工作记忆具有短时贮存及加工信息的功能,包括三个部分: 中枢执行系统(central executive)???其功能类似于一个能量有限的注意系统。该系统负责指挥各种次级系统的活动。 视觉空间存储器(visuo-spatial sketch pad, VSSP)???对视觉图象信息进行操作。 语音环路(phonological loop)???贮存与复述言语信息,在获得语言词汇中其起重要作用。 在将来,中枢执行功能中还可能分离出其他的边缘系统,但是目前所了解的只有发声回路(articulatory loop)和视空暂存器(visuo-spatial sketch pad, VSSP)两个子系统(slave systems)。 2(语音环路 (1) 由音位输入贮存和有声复述过程两部分组成。 语言贮存。 发音 (2) 音位贮存器的操作方式类是 听觉 (3) 即时的语音材料是按照它的声音或发音(口语?动作)特征进行编码和贮存的。 (4) 所有的言语材料可以直接获得音位贮存。 (5) 当材料以视觉形式呈现时,它将被重新编码或转换成音位表象,这将有助于提取。 (6) 在同时呈现口语朗读的课文和视觉材料时,言语材料会直接进入音位贮存,而视觉材料的提取就会受到阻碍。 (7) 反复重复一个单词会限制口语信息进入音位贮存,但可以改进视觉材料的提取。 3(视觉空间缓冲器(VSSP) (1) VSSP具有较大的容量。 (2) VSSP易受视觉刺激的干扰,而不易受听觉刺激的干扰。 (3) 对空间序列的表象依赖于视空编码(visuospatial coding)。 (4) 视觉刺激加工会干扰空间序列的视空编码。 (5) 干扰是由空间冲突引起的。 (6) 阅读文章需要调用空间作业中的暂存器,即控制眼球运动以便把文章编码进入工作记忆。 4(中央执行控制 工作记忆或许并不仅仅只是一个被动、单一的寄存器。相反,从工作记忆中提取材料涉及到多种认知过程,需要从彼此互相联系但又相对独立的若干寄存器中进行提取。 三、次级记忆 记忆材料一旦被转移到LTM,它就以语义形式组织起来。显然,这种组织为贮存在LTM中的特定知识留下了几种可能的情况: (一) 永久性贮存(permastore) 我们所学过的东西能够记多长时间? 材料一旦被真正地学会和掌握,它就能大致不错地完整地保持下来,直到个体死亡为止。要注意,永久性贮存不仅包括语义知识,还包括其他更多的内容(Bahrick,1984)。 Conway、Cohen和Stanhope(1991)研究了对认知心理学课程有关内容的长时保持。与Bahrick相似,他们发现,除了学习之后的前四年内有较多的遗忘之外,被试者在八年内的保持情况成稳定的渐近线。这意味着,不论被试者在四年后还记得认知心理学的多少内容,他们都可以确信自己仍能继续长时间的保持住有关记忆。 (二) 情节记忆和语义记忆 Tulving(1972,1983)(加拿大心理学家)和Donaldson共同主编的《Organization of Memory》一书中,提出了两类永久性记忆???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1( 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 (1) 接收和贮存关于个人的特定时间的情景或事件以及这些事件的时间?空间联系的信息; (2) 它是自传式的和个人性质的,对背景的影响比较敏感。 (3) 这类记忆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组织,通常可以根据其知觉特征进行描述。 (4) 即情景记忆是对个人在一定时间发生的事件的记忆。如“我昨晚看了一场电影”。 2( 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 (1) 是运用语言所必需的记忆,它是一个心理词库, (2) 是一个人所掌握的有关字词或其他语言符号、其意义和指代物、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有关规则,公式和操纵这些符号、概念和关系的算法的有组织知识。 (3) 包括关于世界和语言的一般性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通常按照类别或其他如类属、总括等抽象规则进行组织。 (4) 换言之,语义记忆似乎由以等级方式组织起来的事实构成。例如,我知道狗和猫均属于哺乳动物、但它们和其他一些不是哺乳动物的脊椎动物还可以归为更高一级的类别??脊推动物。 (5) 语义记忆由不涉及特定时空的知识构成,所以它对背景不敏感。 3(两者之间的关系 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两个系统之间确实存在着相互作用,但是他认为每个系统可能都有其自己的编码、贮存和提取规则。不仅贮存的信息不同,而且在其他方面也可有区别。 情景记忆以个人经历为参照,以时间空间为框架, 情景记忆处于经常变化的状态,易受干扰,所贮存的信息常被转换,不易提取。 情景记忆贮存特定时间的个人事件,其推理能力小, 语义记忆则以一般知识为参照,可有形式结构,如语法结构。 语义记忆却较少变化,不太受干扰,比较稳定,较易提取。 语义记忆贮存一般知识,其推理能力大。与人的认知活动和智能似有更密切的关系。 4(实验证据 (1) Kihlstrom(1980)报告了正常被试者在催眠状态下出现情节记忆和语义记忆分离的现象。 (2)Salasoo、Shiffrin和Feustel(1985)研究了单词再认实验中的语义和情节效应。 5(闪光灯记忆(flashbulb memory) (1) 特点 在面临非常出乎意料且引起情绪波动的事件时所产生的记忆称为闪光灯记忆(Winograd , Killinger,1983),它是一种情节记忆的极端情况(Houston,1986)。在一定程度上,这类记忆也遵循提取的正常规律。 它们很少会受年月顺序等提示线索的引导作用。如多数人不能回忆出1986年1月发生的一个重大新闻事件吗。 这些记忆又是不同寻常的,它能够保持丰富的细节内容。例如,在听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1986年1月)时你正在什么地方,和谁在一起,是怎样听到这个消息的,许多人都能回答出这些问题。 在1年左右的时间内,愉快和不愉快的记忆确实具有不同的提取概率,但在这之后,非常愉快的记忆就不再比中性或非常不愉快的记忆更容易被提取了。 造成情绪波动的记忆在这里看起来似乎是持久、准确的,但我们很可能对情绪和非情绪性记忆都使用了相同的易犯错误的推论提取策略。 (2) Neisser和Harsch(1992)在研究人们对“挑战号”空难的记忆中证明了这种效应。 在失事的第二天早上,他们用问卷对106名被试者进行了测验,被试回答以下五个问题: A. 空难发生时他们正在什么地方, B. 正在做什么事情, C. 怎样听到的这个消息, D. 谁告诉的, E. 事情发生的时间, 空难发生32个月之后,44名被试者同意再做一次这份问卷。 结果: 与第一次的结果相比,第二次对事件的记忆已经很模糊。 在对被试空难后第二天早上所提供的220个可被回忆出的事件中,第二次的回忆在150多个项目上都出现了错误,25,的被试记错了第一次问卷上的所有五个大的内容。 所有被试者的记忆准确性都与其自信度无关。有些被试者虽然出现厂错误的提取,但他们却非常自信地认为它是正确的。 (3) Weaver(1993)接着证明了这种自信可能是闪光灯记忆的一个独特的特征。重大的闪光灯记忆事件细节的准确性并不比对个人日常生活事件记忆的准确性更高。但学生显然认为情绪性的闪光灯记忆要比日常生活记忆更为准确,即他们的记忆系统中已经出现了错误的自信。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对公众事件的记忆并不再比对私人事件的记忆更为准确。 6(幼年经验失忆症(infantile amnesia) (1) 大多数人通常会觉得,他们对发生在自己三、四岁之前的事情缺乏真实详细、具体、连贯的记忆。 (2) 20世纪90年代,一些心理学家试图将这种记忆缺失的时间继续前推,如2岁(Usher , Neisser,1993),但这种做法遭到了强烈的批评(Loftus,1993)。然而,不论它开始的年龄到底是几岁,这种现象都给纯贮存理论者提出了一个问题: (3) 如果连贯具体的记忆是信息被转移到LTM中的结果,并且信息可以在LTM中永久贮存,那么,可以推论,儿童不具有长时记忆,因为几乎没有人能够回忆出小时候的事情。 (4) 几个证据: 作者(Best J B)的一个小故事: 在我的小儿子3岁3个月大的时候,我们从另一所大学邀请了一位知名的心理学家及其夫人到我们家吃晚饭。晚餐上我们把小儿子介绍给了客人并说到了客人的名字。大约六个月后,我问儿子是否还记得当时的情况和教授的名字,他不仅回答说记得,甚至还说出了教授夫人的全名(与其丈夫的名字不同)。而在这6个月的时间中我们并没有提及过教授夫妇的名字(就我的记忆而言),因此这意味着我儿子至少在这段时间内还记着客人的名字,这反过来又表明,学前儿童的记忆系统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但在我儿子7岁时,我问他是否记得那次晚餐及客人的名字。能猜出他的回答吗,结果是,他对于这件事情他已经没有任何印象了。 Fivush和Hammond(1990)表明,在3岁前,儿童能够对其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突出的事件如万圣节等作出详细的描述。 Hammond,Fivush(1991)他们进一步证明,4岁的儿童可以记起他们2岁时去迪斯尼乐园游玩的细节。但这些事件通常在上完幼儿园或一年级之后便不能被提取了,没有人知道其确切的原因。 Perner(1991,1992)认为,另有一些差异表现在,儿童自己如何考虑他们的记忆。研究过程: 他让一些3岁和4岁的儿童观察把一件常见的物品放到一个盒子中的过程,对其他一些儿童则只告诉他们盒子中的物品是什么,还有一些儿童既没有看见也没有被告知盒子中放的是什么东西,然后问这些儿童是否知道盒子里是什么物品。 结果:所有的儿童回答都正确。 进一步:让儿童解释他们是怎么知道答案的, 结果:只有4岁的儿童能解释清楚,回答说他们曾经看到或没有看到达个物体,或者是听说或没有听说过它,3岁的儿童则不能解释。 解释:这种反应差异不能仅仅归结于不同年龄儿童之间的语言或动机差异。还涉及到儿 童的编码加工,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可能对一件事进行编码,但其方式却不能说明他们曾经经历过这件事, 结论:两三岁的儿童可能具有记忆,但却没有办法证明记忆就是真实经历的情况。 第三节 神经水平的贮存 在考察信息加工理论时我们已经看到有证据表明,如果当记忆内容正在进行编码或者往LTM中转移时神经系统受到电击破坏,那么记忆就可能丧失或减弱。类似的发现表明,认知系统和神经系统存在着联系,但这却并未对神经系统如何贮存信息进行清楚的描述。 一、Karl Lashley的研究 (一)背景 Karl Lashley生于1890年,1914年获得Johns Hopkins大学动物学博士学位。在该校就读期间他曾与John B Watson一起学习过,后者对学习的研究借鉴了巴甫洛夫的观点。巴甫洛夫关于学习的神经变化有一个相当独特的看法。 (二)观点 1. 学习伴随着大脑的结构变化,学习之前没有建立神经联系的大脑区域在学习时可以以物理或神经联结的方式联系起来。 2. 这种联系一旦形成就不会断开,但这要取决于神经联结的持久整合。 3. 如果联结受到损坏,习得的全部内容都会丧失。 (三)实验:Lashley(1929,1950) 1、实验一 (1)过程: 训练白鼠按从易到难的顺序跑迷宫。 当白鼠做得非常熟练后,Lashley有规则地切除白鼠的某部分大脑皮层,使每只白鼠的切割之处都不同。 他设想,皮层切除应该会阻碍白鼠大脑中一些关键的联结,因而其在学习走迷宫时会出现记忆缺失。 (2)结果: 无论切割部位在什么地方或者是迷宫的难度如何,白鼠的成绩依然保持正常。 (3)解释: 一种可能是因为所有白鼠的重要神经联结实际上都没有切除掉,但这种可能性很小。 第二种可能是Lashley据此作出的结论,即学习和记忆似乎并不涉及大脑中的具体联结。 2(实验二 过程:仍然是训练白鼠走迷宫,但其中一部分白鼠在训练前即被切除了数量不等的大脑皮层,其余白鼠的大脑皮层则保持完整。 结果:皮层受损的白鼠学习速度确实慢于皮层完整的白鼠,而且这种情况或多或少地与被切除的脑组织量成比例。组织被切除的部位与走迷宫的成绩无关。在对实验前皮层完整的白鼠进行大脑切除后,它们的成绩便会与实验前即被切除皮层的白鼠的成绩基本相同。 3(大脑组织的两条原则:(Lashley) (1) 整体活动。整体活动(mass action)???指大脑是以整体的方式进行活动的。如果只是一小部分脑组织被切除,大脑还可以弥补,但如果切除较多,就会出现功能丧失。 (2) 等势性。等势(equipotentialtiy)???指大脑的所有部分的地位都等同,至少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是这样。对于记忆贮存来说,没有哪一部分大脑会比另一部分更重要。 Lashley的发现可以概括为: (1) 脑组织的切除量远比切除部位对记忆更重要。 (2) 如果只切除少量的脑组织,可能不会出现明显的记忆丧失,切除部位无关紧要; (3) 如果脑组织切除量很大,则会导致记忆丧失,但切除部位仍然关系不大。 (四)问题 1、不能认为脑损伤的部位一点也不重要。例如,语言和视觉中枢即使较小的损伤也会引起无法复原的能力丧失。 2、等势原则也许只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人类。 3、在人的大脑中存在着一些特殊区域。如果成人的这些区域受到破坏,要想完全的恢复几乎不可能。 二、PET的研究 Lashley采用损伤性研究方法,证明大脑不是通过在皮层某特定部位产生结构变化来贮存特定记忆的。如果用非损伤性研究将会如何,其中一种方法就是正电子发射成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也叫PET扫描。 (一)PET简介 (二)两半球编码与提取的不对称性(Buckner,1996) 1(观点 两半球编码与提取不对称模型(hemispheric encoding,retrieval asymmetry,简称HERA)(Tulving, Kapur,Crai,Moscovitch,, Houle,1994)。该模型假定,右大脑前额叶更多地涉及情节性提取,左前额叶则更多地涉及到语义性提取。 2(实验 三、fMRI的研究 (一)fMRI简介 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fMRI)研究可以发现大脑中血液在磁化状态下的变化。因为这类变化取决于该点氧化的程度,而氧化程度的变化又可以用来推测局部大脑血流的变化。 (二)Gabrieli(1996)等的研究 被试:四位右利手男性被试(右利手保证了他们的优势脑半球是左半球)。 刺激:在一项作业中,给被试者呈现半数为抽象单词(如TRUST),半数为具体客体单词(如CHAIR)的词列。其中,一半单词用大写形式、另一半用小写形式(如love)。 任务:被试者需要在单词出现时对其进行下述两种判断:对于有些词列。他们要进行知觉编码,判断单词是大写还是小写(通过按压接在计算机上的一个小球作出反应,计算机将记录下压力变化;在fMRI扫描过程中,被试者则要保持静止不动。对另外一些词列,被试者则需要对单词的抽象或具体程度做出语义编码反应。 结果:fMRI几乎完全支持PET的结果,研究发现,当要求被试者进行语义判断时,左前额叶再次被激活,表明其具有很高的激活水平;而当被试者只进行知觉判断时却观察不到这种现象。 解释:需要对单词“love”的具体性做出判断,那么肯定需要获取一些语义表象,这似乎与左前额叶有着很大的关系。但如果只让你对“love”进行知觉判断的话,就不需要提取任何关于单词意义的神经表象,此时左前额叶将保持一种正常的基线活动状态。 第五章 记忆的重构 第一节 两种研究取向 一、Ebbinghaus的研究取向:贮存 1(Ebbinghaus及其追随者强调记忆中所能保存的材料的数量。 2(Ebbinghaus的观点意味着记忆是被动发生的,至少对于已转移到永久性记忆中的材料是 如此。 3(记忆系统与其他认知系统的加工过程不同。 二、Bartlett的研究取向:重构 1(Bartlett的方法与Ebbinghaus有几点不同 (1) Bartlett更注重被提取材料的质量。 (2) Bartlett强调记忆是不断变化的,因而对个体经验所作的描述也是经常变化的。 (3) Bartlett强调个人的知识、目标、动机及推理在记忆中的重要性。 2(Bartlett的经典研究 20世纪30年代,Bartlett在英格兰进行了许多研究,1932年他出版了《记忆》(Remembering)一书、详细介绍了以他的朋友和剑桥大学本科生作被试者得到的结果。 (1) 研究目的: 研究有意义的材料如何贮存和维持。 (2) 过程: 让被试者学习民间故事、寓言和美国印第安人的象形文字等内容,在简短地阅读或学习材料后休息15分钟,再让被试者提取学习的内容。Bartlett常使用序列再现法,即被试需要反复回忆同一种材料。实验的保持间距通常是不稳定的,这要依赖于Bartlett何时能说服其朋友再做一次提取。有一些被试者付出的努力是巨大的,他们甚至需要尝试着回忆10年前学习过的材料。借助于序列再现法,Bartlett希望能够测量出被试者记忆中渐进性的衰退和歪曲。 (3) 结果分析 Bartlett最感兴趣的是被试回忆中的错误。因为这明确地表明被试者在提取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重构。有许多重构方式:  对故事进行改变,以使之与他们的知识相一致。如剑桥的大学生常他们往往把独木舟简单地回忆成小船;认为土著人到河里是想捕鱼。  对故事进行推理。如让学生说出这是什么活动“需要一只小船”、“在湖上进行”、“为了取得食物”等,最可能的答案将是“捕鱼”。 Bartlett认为,被试者回忆内容的许多转换和歪曲是为了使故事更连贯、合理,至少对于英语文化背景的学生是如此。 3(上下文联系(context)(或背景)的影响 (1)含义 上下文———指我们在试图学习、记忆材料时可能出现的一切环境或内部刺激。如学习时,开着录音机,此时音乐就是背景变量,甚至歌曲的内容在背景中也是很重要的。另外,学习时所在的房间、室内温度等都是影响记忆类型、内容以及提取的背景因素。那么这些背景变量是如何影响记忆。 (2)研究支持 Bartlett强调提取时所使用的知识和加工过程的重要性。  Light和Carter-Sobell(1970)在一项早期的研究中讨论过这个问题。  过程: 给被试看—些带有强调短语的句子(如,“The boy earned a GOOD GRADE on the test”),告诉他们在看完所有的句子后要再认被强调的名词,而非形容词。再认任务有以下几种情况: A. 强调名词与形容词一起呈现(如good grade); B. 名词与一个不同但有意义的形容词一起呈现(如steep grade)。 两种条件下被试者的任务都是报告句子中是否呈现了单词“grade”。  结果: A. 被试者在第一种条件下再认名词的正确率为64,, B. 在第二种条件下正确率下降到27,。 C. 如果与名词一起呈现的形容词和第一次呈现的有所不同,但只要其所造成的背景与原来的词造成的背景相同,再认正确率也比较高。例如,当名词呈现在如“bad grade”这样一种背景中时,正确率并没有显著地降低。  结论: A. 单词等刺激并不是只能以一种方式进行编码的 (Hulse,Deese,Egeth,1975),相反,几乎所有的刺激都具有许多特性,我们可以从中选取一些特性作为编码的基础。 B. 即使背景本身没有被编码,或告诉被试形容词并不重要,被试也没有对其进行外显的编码,但他们仍会明显地受到这些形容词语义内容的影响。  Smith等(1978)的研究  任务 让被试在不同的物理条件下学习配对联想词表: A. 第一种条件下,被试者在校外一间很大但没有窗户的房间里学习词表,实验者穿着夹克打着领带。词表以视觉方式呈现。 B. 第二种条件下,被试者在校园中一个小房间里学习词表。实验者(两种条件下是同一个人)衣着随便,用录音机呈现词表。 C. 第二天,被试者接受记忆测验,给他们提供配对联想单词中的一个词、让他们回忆与其配对的另一个词。一半被试者在他们学习词表的那个房间里接受测验,另一半被试者在另外一个房间里回忆配对的词。  结果 A. 在最初学习词表的那个房间接受测验的被试者回忆出了59,的配对联想词, B. 而在另外一个房间接受测验的被试者回忆率却降到了46,。  结论 如果教师确实希望了解学生的最高水平,则考试应该在平时上课的教室里举行。 第二节 加工水平 一、概述 (一) Craik和Lockhart(1972)的观点:多种编码方式(早期研究者之一)  反对: A) 反对记忆内容的储存位置决定其特征的观点, B) 反对刺激是作为一种固定的客体被记忆且能在一个严格的贮存和缓冲器系统中运动并改变其特定特征,  主张刺激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加工: A) 个体能够利用感觉过程获取刺激并从中抽取其物理特征。 B) 个体可以控制对刺激的听觉或语义特征的抽取和编码。 C) 加工过程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认知加工连续体。 D) 语义分析要比进行听觉分析需要更多的背景知识。 E) 记忆中的材料不是贮存在某一具体位置上,而是通过某种方式的加工而获得语义或听觉特征。记忆代码是对加工这个代码的认知过程的记录。 F) 每种加工方式都产生具有一定深度的认知代码。一般说来,语义分析越多(从刺激中抽取的意义更多),加工深度(depth of processing)就越深。 Craik和Lockhart(1972)是持这种观点的早期研究者之一。 (二) 主要假设(Craik,1979) 1. 语义分析比非语义分析产生的代码更深、更有意义。 2. 编码越深,记忆越持久。因此遗忘仅是加工深度的函数,我们之所以遗忘事物是因为我们没有对其进行语义加工。 3. 记忆的持久性在某种程度上与加工所用的时间无关。 (三) 实验证据(证明加工深度效应) 1( Parkin(1984) (1) 过程 给被试者看一个单词,让其对这个单词进行语义或非语义判断。语义判断可能涉及类别或同义词判断。非语义判断则可能要求说出一个单词有多少元音或是否用大写字母印刷等等。多次试验之后,出其不意地要求他们进行自由回忆测验。 (2) 结果与结论 进行语义取向的被试者比非语义取向的被试者能回忆出更多的单词,这表明语义加工能产生更持久的记忆代码。 2( Jacoby、Craik和Begg(1979) (1) 过程  给被试者提供一些一般的名词对(如horse—goat),让被试者用十点量表(1表示差异不大。10表示有很大差异)评估词对所表示的客体之间在尺寸上的差异。其中一些客体差异较小,而其他一些差异较大(如rat—elephent)。  被试估计之后,出其不意地让他们尽量多地回忆客体。 (2) 结果  客体的尺寸差异和回忆可能性之间存在着反比关系。当这种差异较小时,被试者更有可能回忆出对应的客体。 (3) 解释  评估差异的任务需要对对象的特征进行语义分析。但当客体尺寸差不多相同时,需要更深层的分析,因而能产生更持久的记忆编码。  被试者估计尺寸差异时并不知道要进行记忆测验,但是他们对单词的语义分析有利于记忆提取。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提取成功的可能性取决于加工类型而不是记忆难度。 二、维持性复述和精细复述 (一)含义 Craik和Lockhart(1972)区分出两类复述: 维持性复述(maintenance rehearsal)———指继续对已分析过的内容进行重复。它不产生更深刻或更持久的记忆,其基本功能在于保持记忆项目的可利用性。维持性复述倾向于强调刺激的语音成分。它不能将正在加工的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结合起来。 精细复述(elaborative rehearsal)———指对刺激加工的不断深入,可以产生持久的记忆。它强调刺激的语义成分。试图将正在加工的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结合起来,可以将更多的信息转换到长时记忆中。 两种类型的复述均受个体控制,它们在工作记忆中对材料进行加工,并与其他任务竞争认知资源。 (二)实验支持 Craik和Tulving(1975)的研究。 1(过程:  用速示器向被试者呈现句子和单词。句子和单词同时呈现,被试者的任务是判断 单词在意义上能否填补句子中的空格。句子的语义复杂性是不同的,如: 简单的:She cooked the_______((desk) 中性的:The _______ frightened the children((dog) 复杂的:The great bird swozed down and carried off the struggling________•(cat)  不同复杂水平的句子各有20次,共60次判断。之后,出乎意料地对被试进行记忆测验——线索回忆,给被试者一个句子,让他回忆与此句子同时呈现的单词。 2(结果  复杂句子中比简单句子中回忆出更多的东西。对复杂句子的回忆成绩是平均成绩的两倍。 3(解释 两类句子都进行了语义加工,依据加工水平理论,这应该是最深层次的加工,加工结果应该相同,为什么在提取时出现由句子复杂性不同而造成的差异,这是精细复述或精细编码在起作用,被试者对复杂句子所进行的语义加工看来要比对简单句子的加工获得了更丰富、更精致的认知代码。 三、加工“水平”的一些问题 (一) 缺乏统一的实验证据 1. Nelson和McEvoy(1979)曾经推想,如果单词在语义层次上进行加工,那么提供语义线索会比提供非语义线索产生更好的提取,然而结果却是呈现非语义线索(如线索IME对词列DIME)与呈现语义线索(如“an American coin”对DIME)效果相同。 2. Hunt和Elliot进一步证明,语义信息与非语义信息同时参与,要比只有其中之一的加工更好。即使任务需要语义分析,非语义信息——指正字法的独特性——似乎也能够参与。 (二) 如何定义加工深度 1. 加工层次依赖于被试完成的作业进行操作性定义。例如,检查字母或写出同韵词,是非语义的。写出同义词,就必须在语义层次上加工材料。 2. 加工深度与加工所用时间在定义上是无关的,而让被试者就其加工深度进行自我报告也存在着许多困难(Sesmon , Virostek,1978)。 (三) 加工深度与自动加工之间的关系 语义判断任务非常熟练。 1. 自动加工时,不需要多少认知负荷就能完成作业。按照自动加工的观点,被试对这些材料就可能保持得很少或根本没有保持。 2. 按照加工层次理论的观点,被试应该能够很好地保持这些材料,因为材料已经得到了深层加工。 (四) 维持性复述和精细复述两个概念也存在着问题 1. 至少在有些作业中维持性复述确实能改进记忆(Glenberg , Adams,1978)。复述策略的分类观点可能是不正确的(Craik,l979;Jacoby , Craik,1979)。 2. 或许按照复述策略在精细化程度连续体上的位置对其进行进行分类更有意义,这是一种在未来的研究中极有可能实现的构想。 四、编码的特异性 (一)含 义 (1) Tulving 和Thomson(1973)针对语言信息加工提出的 (2) 信息编码是以编码特异性原则为基础的 (3) 学习项目被编码到记忆表征中,其中包含了编码过程中所有的额外信息。 (4) 已被编码的回忆线索要比未被编码线索更有利于回忆提取。 (5) 在再认测验中,提取时的上下文联系与编码时的上下文联系越相似,则再认成绩越好。 (6) 存储内容决定于知觉内容及其编码方式; (7) 未被编码的项目信息不能作为提取的线索。 (二) 实验支持(Leonard和Whitten,1983) (1)过程  要求半数被试学习一个单词表,并形成将参加一项再认作业的预期(告诉被试,将要再认)。被试需要从几个选项中找出一个在词表上出现过的单词。  其他被试也要学习单词表,只是告诉他们将进行自由回忆测验,但这种预期是错误的。  所有的被试者都是用多项选择程序进行测验。在某些项目上,以前学习的单词呈现在语义上有相互联系的单词背景中。其他测验题目则是把学习过的单词呈现在语义上无联系的单词背景中。 (2)结果 当单词在语义上有联系的背景中呈现时,预期将进行再认测验的被试成绩有所下降,但是在预期将进行回忆的被试中没有观察到这种效应。 (3)几点启示  被试对提取策略的使用取决于记忆作业。  有意识的提取策略影响着实际编码过程。 (三)再认与回忆的差异 1(现象 (1) 在词表回忆测验中,被试需要在头脑中产生出候选项目,并判断应该接受还是排除它。 (2) 而在再认任务中,不需要产生候选项目,因为主试已经提供了候选项目,只需辨认出它。 (3) 再认任务的成绩应该总能优于回忆任务的成绩。 2(解释  编码特异性原则认为,如果线索能够提供TBR(to-be-remembered)材料编码期间的有关加工信息,则此线索就能够帮助提取(Tulving,1979)。反之,如果呈现的提示线索在编码时没有得到加工,那么这样的线索不会增加提取的成功率。  再认作业中有线索(备选答案,即四个自由联想词),而回忆作业中则没有线索或线索较少,所以成功回忆的概率要低于成功再认的概率。 3(问题 (1) 当配对联想词比较抽象或彼此没有关联时,它们相互之间不能作为背景,编码特异性的效应相应地较弱。 (2) 当配对联想词之间固有的联系或经过被试者加工形成的联系较为紧密时,编码特殊性的效应就会增强。 (3) 如果在提取时能够恢复编码背景,就能够提高回忆的概率。 第三节 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 一、概述 (一)概念 内隐记忆又称非陈述性记忆(non–declarative memory);它是指对先前的经验不需要经过有意回想的记忆形式(Schacter,1987);即无意识记忆,通常指某些记忆成分开始工作而个体并没有意识到的一种现象。换言之,就是说认知系统操作了某种记忆装置,而我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它。内隐记忆的理论说明了两点:  无意识记忆的存在部分地证明了记忆“贮存”理论的合理性。  背景因素不是以相同的方式分别对无意识记忆和有意识记忆产生影响。影响外显记忆的变量或操作对内隐记忆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目前的主导看法)。 与内隐记忆相对立的是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它是我们能意识到的记忆过程,如正在积极地搜索记忆,并把当前刺激与提取出的内容进行比较,以便能回忆出现在不在眼前的内容。 (二)来源 有三方面的原因引发了人们对无意识记忆的探讨(Tulving , Schacter,1990;Shacter , Bucker,1998): 1(对遗忘症病人的研究。  遗忘症病人由于某种形式的脑损伤而丧失记忆,不过,这些病人的知觉能力、语言和智力基本上保持完好。长期以来,人们相信遗忘症病人不能把语词信息从短时记忆传递到长时记忆中去,即他们不能保存新鲜的经验。  但是,在Warrington和 Weiskrantz(1974)的研究表明;遗忘症病人在补笔任务中的表现与对照组接近,对先前见过的词的补笔率也高于没有见过的。但相应的线索回忆能力明显下降; 这说明,记忆并不是一个整体,它可能是由不同的记忆系统组成;并对应于不同的脑结构; 2(认知心理学对词汇的重复启动的研究为内隐记忆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实验模式; 3(人们对记忆系统的理论探讨;  Tulving将记忆分为情节记忆和语义记忆,  Sqaire则倾向于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procedural memory) 二、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s) (一)含义 启动效应———是内隐记忆的主要形式之一。即执行某一任务对后来执行同样或类似任务的促进作用。 研究启动效应的实验一般都包括两个阶段: 1. 首先给被试呈现一系列刺激;如词。图形、面孔等; 2. 然后在测验阶段呈现残词、模糊词、速视词或图等残缺的知觉或语义线索。要求被试命名或辨认,测量指标是被试的认知倾向、操作速度或准确性的改变;如反应时、正确率等。若被试对先前呈现刺激的命名时间或辨认正确率与未学过的控制刺激不同;就认为先前呈现的刺激对后来的刺激产生了启动。 (二)种类 1( 直接启动(direct priming)或重复启动(repetition priming)  在直接启动中,测验项目与学习项目相同。因此,也被称为重复启动。  这种记忆测量方法不要求被试有意识地回忆学习过的信息,而是对任务的操作结果进行测量。通常所用的方法有词干补笔、知觉辨认、快速命名、自由联想等。 2( 知觉启动 知觉启动———是指提取的线索与启动项目在知觉特性上有关,而与加工水平无关,常用的 任务有词干补笔、知觉辨认等; 3( 概念(语义)启动。 语义启动是指提取的线索与启动项目在语义上相关,而没有知觉特异性,其测验包括类别范例生成(category–exemplar generation,CEG)、自由联想和偏好判断等。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对上述任务(测验)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许多任务中既包含知觉成分,也包括语义成分,如词干补笔(Hirshman,1990;Buehkner,Koutstaal,1998)。 三、实验支持——Jacoby和Dallas(1981) (一) 过程 1( 把被试者分为三个小组,分别在不同水平上加工60个单词。加工水平包括: 一组:在单词中寻找特定的字母, 二组:说出同韵词, 三组:确定单词的含义, 2( 然后给被试呈现一个80个单词的测验词表,其中60个词在前面看到过,20个词是新词。 3( 记忆测验 对于半数被试来说,测验词表以传统的记忆测验方式呈现:一次呈现一个单词,由被试确定该词是否在原来的词表中出现过,这是典型的再认记忆测验。 对于另外一些被试,每个测验词呈现35毫秒,被试的任务是在呈现期间正确地辨认出该单词。在这里,被试实际上是在进行知觉辨认,按照通常的定义这并不是记忆任务。 4(结果 (1) 典型的再认测验方式下的结果: 词表中单词的性质显著影响了被试识别单词的正确率:  加工过的单词(旧词)有80,被正确地辨认出来,  新单词的正确辨认率为65,。  说明单词的含义时,再认测验中该单词的正确再认率为95,,  当说出同韵词时,正确率为72,。  当寻找单词中某一特定字母时,正确率为51,。 (2) 知觉辨认条件下的结果 各种加工水平上的知觉辨认正确率都相同,即80,。 5(结论与解释 (1) 判断任务显著地影响了被试者再认测验的正确率。 (2) 在再认作业中存在着一种加工深度效应:被试单词的加工越深正确再认率就越高。 (3) 各种加工水平上的知觉辨认正确率都相同(80,),证实了无意识记忆的存在,因为被试者在知觉辨认作业中明显地受到了其认知系统对单词的先前加工(各种水平的加工)的影响,尽管被试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四、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分离 Schacter(1989)认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成绩之所以存在差异,是因为两者所涉及的大脑区域有所不同。 (一)适当转换过程(transfer–appropriate procedures)理论 Roediger(1990)提出一种观点。以适当转换加工为基础。 1(四个基本假设(加工过程) (1) 如果测验与编码的认知操作相同,则提取成绩更好。 (2) 由于外显记忆测验和内隐记忆测验需要不同的提取类型或运用不同的信息,所以两类记忆测验从学习中的获益也不同。如果不同任务需要不同的提取操作,那么这些操作的成功率取决于它和最初的编码操作相互吻合的程度。 (3) 外显记忆测量(如再认)倾向于对语义、精细化或概念性信息的提取(conceptually driven processing)。 (4) 内隐记忆测量(如极短暂的单词呈现)倾向于以知觉特征为基础的提取(perceptual processing)。 2(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之间的差异是如何产生的 (1) 在提取时,两种作业可能会采用不同的认知操作,因此就会出现能否利用最初编码的差别。 (2) 如果提取操作与编码所用的操作相匹配,则提取成绩会较好。 (3) 如果使用了不同的提取操作,那么提取操作就可能与编码时的认知操作不匹配,因而影响到提取成绩。 例如,对外显记忆而言,当给被试呈现四个单词,让他辨认哪一个曾在前面的词表中出现过时,被试可能会主要考虑各个选项的意义,以确定是否在词表首次呈现时曾经贮存过与此相似的意义,而不大可能去考虑选项的字母数或音节数或者是它的印刷方式。 对内隐记忆而言,受编码和提取材料所用感官的影响。如果刺激以听觉方式呈现,那么视觉单词辨认这种提取将不利于内隐记忆的测量。但是编码方式的这类转换却不会对外显记忆造成很大影响。 3(内隐记忆中的注意 (1) 多数内隐记忆任务(如词干补笔等),都是基于知觉认知过程的。但也有一些并不是知觉性质的,通常称为概念性内隐记忆任务。 (2) 如果内隐记忆测量是知觉性的,产生内隐记忆或许不需要注意;但当内隐记忆测量需要进行概念加工时,如果注意偏离了作业,即使在编码时使用了概念加工,也很可能观察不到内隐记忆。 (3) 实验证据——Mulligan(1997,1996) A 过程  内隐记忆作业是概念启动作业,  外显记忆作业是以类别为线索的回忆,即以类别名称作为提示,让被试者从学习过的词表中尽可能多地回忆出具体例子。  各项作业都在若干种不同的注意负荷条件下进行,具体实现方法是在呈现样例时要求被试者完成一项附加任务。 B 结果  在外显作业中,编码时增加注意负荷会影响到个体的提取成功率,当注意负荷增加时,类别线索回忆作业的成绩出现明显下降。  内隐记忆作业中,当被试的注意负荷较小,产生的启动效应变化不大。但当注意负荷增加时,被试的内隐记忆成绩明显下降,启动效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C 结论  如果内隐记忆测量是知觉性的,那么在编码时可以不需要注意;  如果内隐记忆测量是慨念性的,则编码时注意分散将会影响内隐记忆作业的提取成绩,正如其对外显记忆任务提取成绩的影响一样。 第四节 记得(remembering)和知道(knowing) 一、含义 下面是一个在记忆实验中如何体验这两种意识状态的例子。 学习和记忆一个词表,并告知将进行再认测验。 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再给一系列单词,并在每个词后面提出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这个单词在你刚才看过的词表上吗,回答是或不是。”回答的情况:  对于有些单词,可能记得自己曾见到并思考过,因此回答“是”,这就是自知的外显记忆。常回答“我记得这个词在词表上”,  对另一些单词可能想不起曾见过它们,但它们看起来很熟悉(实际上还是有某种意识体验),有相当的把握可以确定它们在词表上,因而回答“是”,这就是失知意识。回答“虽然我不能确切地想出来,但我知道它在词表上”。 Tulving(1985)对自知意识(autonoetic consciousness) 和失知意识(anoetic consciousness)作了区分。(Tulving Endel, 1985. How many memory systems are there?. American Psychologist, 40, 385-398)  anoetic consciousness——non-knowing,如plants and very simple animals  noetic consciousness——knowing 如lower animals and very young children, people suffering from brain damage may lack episodic memory  autonoetic consciousness——self-knowing,如 normal person 自知意识——指当我们想到自己记住了某物时,头脑中所产生的这种意识状态,它是回忆性的,并有具体情节。 失知意识——是语义性和非回忆性(non-recollective)的。 1965年,Hart首次对Feeling of Knowing(FOK)进行了研究。 FOK——相信某个信息能从记忆中提取出来,但现在又 提取不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发生在记忆提取失败之后。经典研究范式是回忆——FOK判断——标准测验(RJR),其思想是将元记忆水平的FOK判断与客体水平的标准测验成绩作相关(Gamma)检验,用相关程度表明FOK判断的准确。 二、实验——Rajaram(1993) 1( 过程 被试阅读160个单词,要求每一个被试以两种方式进行加工:  对一半单词进行语义加工(语义联想),  对另一半单词则是要找出与其同韵的词。 1小时后再进行一项外显再认,但他们除了要回答是否再认出了某个单词以外,还要接受进一步的测验,让他们说出自己是真正“记得”单词,还是虽然不记得但“知道”它曾经出现过。指导语如下:  记得判断———如果你在再认单词时能清楚地记得它曾在词表上出现过,请写下‘R’表示‘记得’。  知道判断———当你再认出某个单词曾经在先前所学的词列中出现过,但却不能清楚地回忆出它实际出现时的一些情况时,应该做出‘知道’反应。 2(结果 (1) 加工层次效应:语义加工的单词要比同韵加工单词的再认率更高。 (2) “记得”单词具有非常明显加工层次效应;即语义加工的单词要比同韵加工单词的再认率更高。 (3) “知道”的反应刚好相反,“知道”同韵条件下呈现的词比语义加工条件下呈现的词更多。 3(解释 一个典型的被试的假设思维过程,被试看到再认的一个单词时,  记得判断时,心里想:“我记得这个单词,当时我的任务是给它找同义词。”被试的这种思维过程告诉我们,当他们记得某个单词时,该词更有可能是得到了语义加工而不是找它的同韵词。  对于“知道”判断则是“啊,我不记得这个词了,但是我知道它在词表上出现过”,被试在学习时更有可能是在找同韵词而不是生成同义词。“知道”反应并非是特定记忆内容的复活,而更可能是知觉性质甚至是推论性的,当某物看起来似乎是我曾经见过的或者我认为我应该是见过它时,我将说我知道它。  “知道”可能并不简单地只是一种较弱的“记得”,而很可能是一种有其自己的规则和作用的完全不同的提取状态。  知识可能是通过知觉或推论过程,而不是通过重构积累起来的信息。 第五节 错误记忆 一、目击者(eye witness)的描述 20世纪70年代,Loftus(1977,1979)等人揭示了被试者在编码和提取他们所亲眼目睹的事件时经常出现的情况。 (一)研究范式 这些研究的典型范式:  被试先观看有关某件事(常为车祸)的影片,  随后呈现一些用来影响其编码的问题,  最后再让他们对事件进行回忆。 (二)实验———loftus和Palmer(1974) 1(过程 在被试者看完电影后(见图—tu20),要求他们完成一份问卷,内容是对所看到的事件进行判断。其中一个问题是: “How fast were the cars going when they _______ each other?” 被试者在空格处会看到smashed、collided、bumped、hit & contacted这五个动词中的一个。 2(结果 使用的动词明显地影响了被试者的判断。  看到“smashed”的被试者估计车速有65千米,小时,  看到动词“contacted”的被试者估计车速只有50千米,小时,两者存在较大的差异。 3(解释 后来提出的问题改变了被试的记忆。不论被试者最初是如何对事件进行编码的,在研究者用动词引起他们的判断偏向之后,最初的编码就不复存在了,它被新的编码所覆盖(overwriting)。出现类似Owens(1979)等人所观测到的“侵入误差”。 4(应用 在目击者回忆犯罪现场时也经常出现错误判断现象,如,希望找出罪犯的压力就会增加目击者误认他人的可能性。据估计,在美国每年有75000多件案件以目击者的证词作为重要的证 据。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若干研究(Huff,Rattner,Sagarln,1986)证据很明确地表明,目击者的错误鉴定是造成误判的最主要因素。 二、错误记忆的原因 (一)想像 想像在造成错误记忆中的影响(Garry,Manning和loftus,1996)。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想像某件事会导致“想像膨胀”:即使某事明显没有发生过。但对其进行想像的人却会相信它曾经发生过。 Goff和Roedigr(1998)的研究证明了这种效应。 1(过程 实验包括三个阶段:  编码阶段:被试对72个简单的“行动陈述”进行(1)听、(2)听并想像、(3)听并亲自动手完成三种加工操作。例如,他们可能会听到“折断牙签”,或者听并想像“折弯铁丝”,或者,听到并完成“拉耳垂”的动作。  想像阶段:在编码阶段过后24小时进行。编码活动的一些行为表述再次呈现,并伴随着一些新的行为描述。被试需要对这些事件进行0、l、3或5次想像(0表示不要求进行想像)。  测验阶段:在第一阶段过后15天进行。给被试者呈现编码阶段的所有72句行为表述以及只在第二阶段呈现的附加项目,另外还有一些他们以前没有见过的项目,要求被试回答是否曾听过做过这些行为表述。 2(结果 增加第二阶段的想像次数可以增加被试者判断自己在第一阶段曾亲自动手操作的概率,即使他们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做。这种现象表现为两个方面:  被试增加了把仅仅听过的事件判断为动手做过的概率,  同时还增加了将在编码阶段没有出现过的行为描述判断为曾做过的概率。 总之,对这些事件的想像增强了被试者把某些未发生的事件报告为曾经发生过的自信度。 (二)错误记忆的原因———模糊痕迹记忆理论(fuzzy-trace memory theory) (Reyna,Brainerd,1995) <一>理论观点 1. 人们把信息分为两种成份进行编码和贮存,形成两种表象:  采用声音、视觉或其他外显的刺激表象形式———表层形式,  贮存关于该事件的解释———要旨(gist)。 2. 表象中的这些成分彼此可能没有联系。 3. 在记忆实验中,提示是回忆要旨的有效线索,而不是回忆声音等真实形式的有效线索。 4. 许多潜在的提示项目均可以作为要旨记忆的线索,但只有一种可以引导真实的记忆。 <二>举例 1. 假想:你的朋友在谈话结束准备离开时说:“哎,我想我该去吃点东西了”,这时一位认知心理学家马上过来让你从下面的句子找出他所说的那句话: A Well,I think I gonna get a snack(哎,我想我该去吃快餐) B Well,I think I gonna go get something to eat((哎,我想我该去找点东西吃) C Well,I think I gonna go have a bite to eat((哎,我想我该去吃点东西了) 其中第三句话是你朋友真正说过的。 2. 这三句话是线索,但只有第三个选项为回忆真实事件提供了线索。它所提示的线索便是三句话中与特定记忆存在联系的这唯一一个。 3. 其他提示线索在记忆实验中主要起干扰项的作用,这些干扰项是回忆要旨的有效线索,而不是回忆声音等真实形式的有效线索。换言之,要旨的表象可能类似于: “Your friend said he was a little hungry(” 4. 如果你作出了正确的反应,那么我们就说表象的表层形式引导出了逐字记忆,并称其为击中; 5. 如果你选择了干扰项目,则可以说是干扰项目引导了对要旨记忆的回忆,我们称为虚报。虚报也是一种错误记忆。是错误地把某一不存在的事件当成了记忆内容。 6. 最初听到某句话和听到逐字表述的线索之间间隔越长,线索能够引导出目标记忆的可能性就越小。但由于许多干扰项目都可以用来引导要旨记忆,因此我们预期这两者之间的间隔越长,击中率将越低,而虚报率则越高。 <三>实验 1(过程 (1) 幼儿园的孩子和三年级的学生听60个熟悉的具体名词的词表。 (2) 进行5分钟的干扰作业(做游戏), (3) 再给他们读一列60个项目的词表,其中30个词取自最初的词表,另外30个是干扰项目, (4) 要求儿童对单词再认(“是”或“不是”)。 (5) 一周后,儿童回到实验室中再一次听主试者给他们读由30个靶子和30个干扰词组成的词表。并再认。 2( 实验结果 在第二次测验时击中和虚报分别有两种可能情况: 虚报  虚报基线率——是儿童在第一次测验中作出了正确否定而一周后又加以肯定的那些词。  持久的虚报率——是指儿童在两次测验上都虚报的单词。 击中  击中的基线率——指那些在第一次测验中未能再认而在一星期后的第二次测验中正确再认出的单词,  持久的击中率——是指那些在两次测验中都得到正确再认的单词。 儿童的反应见表: 概率 年龄 较小儿童 较大儿童 基线虚报 0.411 0.452 持久虚报 0.595 0.787 基线击中 0.608 0.642 持久击中 0.695 0.715 (1) 无论年龄较大小的儿童,其基线击中率都高于基线虚报率,因此这两种年龄儿童的记忆系统机能均正常。 (2) 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来说,持久击中率一直高于持久虚报率,尽管与基线率相比差别有所减小。 (3) 年龄较大儿童的测验结果更为明显持久虚报率显著地高于持久击中率。记忆系统中一旦产生错误记忆,它将比持久的正确记忆更有可能得到再次提取。 (4) 大多数人往往会这样推理,认为记忆的持久性可以表明其准确性。实际上,记忆的持久性不仅不能代表其准确性,反过来很可能是对记忆失误的一种很好的表示。 第六章 知识的组织 第一节 知识组织的符号取向 一、心理词汇 (一)含义 1. 知识是个体内部固有的,通过某一行为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基本的结构。 2. 内部词汇就像一本心理字典,它是关于单词的有组织的知识。 3. 研究方法是词汇提取(lexical access)。 (二)词汇提取(lexical access) 1( 词汇提取 通过提问有关词汇的问题,测量对词汇反应所需时间来了解词汇的组织特点。即以系统的方式改变词汇,测量提取词汇过程的时间差异,从而对词汇组织做出某些推论。具体做法:要求被试对他们阅读的词进行判断。这与阅读无关。因为阅读可以使我们理解构成整个句子的意义。 2(特点 (1) 词汇单元的可获得性存在差异,这好像与项目出现或使用的频率有关。 (2) 新近出现过的项目可促进随后的提取———重复启动(repetition priming)。 (3) 词汇项目通过唤起与其语义相关的成分而变得容易提取。 3(争论 许多词汇提取作业中包含情景和语义记忆(Salasoo,Shiffrin,,Feustel,1985;Ratcliff,HocMey,,McKoon,1985)。 词汇本身相对来讲是不受语义背景影响的。即概念知识的组织是不受词汇提取时的背景影响或对它不敏感(Fodor,1983)。 词汇本身和提取词汇受语义加工影响 (GlucKsberg,1986;Wright,Garrett、1984)。 (三)语义启动(semantic priming) 1(语义启动———当认知系统激活一个词汇项目时,这种激活将促进(加速)随后的与其具有语义关系词汇项目的提取。 2(实验———Ractiff和Mckoon(1981) (1) 过程  被试记忆如“The doctor hated the book”之类的句子,  然后呈现一系列名词让被试进行词汇再认,要求判断这个词在刚才记忆的句子中是否使用过。如果名词doctor出现过,要求被试者报告“是”。  在呈现刚才学习过的名词如doctor之前、有时给被试者呈现一个启动词,这个启动词来自同一个学习过的句子中(这里,book作为启动名词)。  改变启动词和目标词之间的间隔,50-300ms (2)结果  有启动词比无启动词时对名词的反应时大约减少40毫秒。  启动词和目标词之间的间隔的结果 语义启动的最大效应不是立即发生的,相反它们的关系建立好像至少需要300毫秒。 (四)重复启动 1(这种技术有两阶段程序:  在第一阶段,被试者学习一个词表。  在第二阶段,被试者试识别以非常短的时间呈现的词,呈现时间非常短以致被试者不可能简单地“读”词并辨别它。 2( 通常的结果 被试者对学习过的词比未学习过的词更有可能正确辨认 3( 普遍的解释 在学习阶段激活词的表象的某些方面能维持到测验阶段,有助于正确识别。 (五)词汇提取的分析 1. 词汇的表象是由几个相对独立的成分组成的。 2. 词汇提取获取的是词的意义或语义表象, 3. 词义的激活可以易化与该词有语义相关的词的再认。 4. 词表象的语义激活可以明显地维持一段时间。 5. 重复启动并不依赖于语义启动,重复启动时词的其他方面被激活,而不是激活词的意义表象。 6. 除语义外,词的声音或外形成分也可能处于激活状态。 二、知识的符号—网络模型(symbol-network model) (一)基本假设 1. “记忆搜索”是在网络节点间的搜索。搜索是在模型节点间以箭头所指方向的一种运动。 2. 联结约束了搜索的程度或范围, 3. 结点是表象概念而不是词,心理事件的表象比单词本身复杂得多。 4. 大部分网络模型是类型–标志的区分(type–token distinction)。它是范畴和样例之间的差异。 是一个 有 交通工具 自行车 车轮 是一个 我的自行车 是 是 兰色 大的 ? 类型结点贮存界定实事的类,不受背景影响,是语义的。  标志结点贮存与个体有关实事,依赖背景,是情景的。 (二)可教的语言理解者(Teachable-Language Comprehender,简称TLC) 可教的语言理解者是依据R(Quillian(1968)博士论文最早提出的网络模型之一。最初,Quillian关注的是语言而不是知识的组织,该模型是用来描述有关语言的基本理解。 Collios和Quillian(1969) 对此作了一些修改,创造出可被经验验证的语义知识模型。 1( TLC中的假设 (1) 每个结点从属于其他的一些结点,例如,金丝雀是一种鸟,鸟是一种动物。 (2) 每个结点都具有一个或更多特征,表示为“具有”关系。鲨鱼具有会咬的特征。 (3) 知识的提取是由交叉搜索(intersection search)来完成的, 2(过程 (1) 搜索开始于特定的结点,然后从它们扇形展开。 (2) 扇形展开是平行的,即认知过程在同一时间扫描与开始结点相联连的所有结点。 (3) 搜索没有能量限制,搜索速度并不因为联结的数量而降低。从开始结点扇形扩散到三个结点与仅扩散到一个结点所用的时间相等。 (4) 在搜索中触接的每个结点上,扫描加工器将留下一个指向最初开始搜索的结点的标记。 (5) 如果来自不同节点的扇形搜索过程在搜索中相互相遇,就是一次交叉。 (6) 当发现一个交叉时,认知过程检查所有的标记结点,从而决定它到起始点的路径。 (7) 一旦这种路径确定,TLC就可以应用推论程序来判定它是否“知道”那个实事。 3(举例 TLC的经验结果:虽然假设交叉搜索是以平行方式进行的,然而从一个结点移动到另一个结点还需要时间。因此,两个起始结点之间的语义距离越长,TLC验证陈述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如: S0:金丝雀是金丝雀。 S1:金丝雀是鸟。 S2:金丝雀是动物。 S0句,验证句子所需要的时间较少,因为搜索过程开始于同一地点,很快产生交叉。 S1句,搜索过程必须扩散一个水平,对这个句子的验证需要较多的时间。 S2句,搜索过程必须扩散两个水平,对这个句子的验证需要更多的时间。 这三个句子分别有上级关系。但我们对特征关系具有相同的期望。 (三)激活–扩散模型(spreading–activation model) 1(两个有关结构的假设 (1) 联结两个概念的连线长度具有理论意义。连线越短,概念联系越紧密。“汽车”和“卡车”具有紧密的联系。 (2) 上级关系以“是一种”联结来表示。因此,从“公共汽车”到“机动车”的联结属于这种类型。然而,也包括一些“不是一种”的联结。因此,该模型能迅速判定某些紧密联结的概念不具有上级的关系,这一点非常重要。 2(加工过程 (1) 当搜索到结点时,贮存于其中的知识状态将发生改变。即搜索活动激活被搜索的结点,此时,该结点的知识具有高度可获得性(accessibility)。 (2) 哪一个结点激活依赖于多种因素,包括搜索记忆者的策略决策。 (3) 高度联系的结点激活具有一定的不随意性。 (4) 激活一个结点后,能量就沿着高强度连线辐射,以使其他的结点具有可提取性。 (5) 激活扩散的远近取决于最初激活的强度、从最初激活到当前结点的时间,结点间的语义距离会影响激活扩散的结果。 (6) 如果最初激活的是一个异常的或偏僻的概念,激活的结点就不会很多。相反,则许多结点都会被激活。 激活的时间进程(time course of activation)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理性思维适应性控制(adaptive control of thought—Rational)(ACT–R)理论 ACT–R产生于1990到1993年间的一系列著作中。ACT–R中的R(rational)代表“理性的”, Anderson曾对认知中的“理性水平”(rational level)进行了分析。 (一)ACT–R中知识的组织 ACT–R对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的表象进行区分。在ACT–R中陈述性知识表象为“组块”,而程序性知识表象为产生式系统(production system)。 1(产生式系统(production system) 产生式系统———由产生式规则组成,每个产生式规则均表述为“如果–那么”的规则,或者更正式一些为“条件–行动”对。规则中的“如果”部分指明规则运用的“条件”。例如: 如果 天下雨 那么 带上你的雨伞 (1)工作方式 A 产生式系统由目标来组织。产生式可以有多个相关的目标,但是在每一时刻至少必须有一个目标处于激活状态, B 产生式系统执行完一个特定产生式规则后,还要执行模式匹配来决定下一步执行哪个产生式。在模式匹配中,系统做两件事:  检查工作记忆中的内容,并且记录问题的哪一部分已经解决和哪一部分仍需解决。  系统把与当前状态相匹配的产生式规则应用于尚未完成的问题中。 C 系统考虑所有的条件陈述,即,以发现同当前的哪部分符合。 D 在两个产生式系统规则的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进行如下操作之一:  执行具有高优先级的产生式。  根据上次产生式执行的情况,执行上次没有执行的规则。 在产生式系统中另外两个重要的术语是“点火”(firing)和“循环”(cycle)。 “点火”——执行产生式规则的部分行为后产生。 “循环”——通过“点火”,从模式匹配到冲突解决步骤的顺序。 (2)构建产生式系统的知识来源——作业分析(task analysis) (Anderson,1993)  实验者询问完成一项作业需要什么知识、行为和行为的条件。  以一个特定作业产生式系统的形式编写程序,在作业分析中运用一些原则: 第一, 每个产生式规则局限在三到五个条件。 第二, 最成功的产生式系统不需要通过复杂的推论,就可以发现条件是否与现实世界中某些情景相匹配。 (3)记忆中的组块 组块特点  组块可以结合许多刺激,但一个组块只能包含有限数量(3-4个)的刺激。  组块成分具有“排列特征”(configural properties)。根据成分之间的关系进行排列。  组块可能具有层次关系。 第二节 知识组织的联结主义取向 这种取向是力图将神经系统活动过程与认知过程结合起来。这些模型有时称为神经–网络模型(neural–network models)、联结主义模型(connectionist model)、分布式(distributed)或者非符号的(non-symbolic processing)加工。 一、实际和理想的神经元 (一)实际神经元的活动 1(基本现象 神经元具有动作电位。 每个神经元与周围的神经元紧密联结。 特定神经元之间的联结有兴奋和抑制两种。 2(一般过程  没有动作电位的神经元只是简单地等待放电。  神经元从其他神经元接受输入。  当输入超过它的放电阈限,神经元将沿着轴突“释放”电冲动,这种“放电’’就是动作电位。  每个神经元冲动可以传递到周围的几千个皮层神经元,但是,神经元信息的强度并不因为与它联系的邻近细胞的数目而改变,信号不会由于邻近细胞的联系而削弱或减弱,信号强度不总是正的。 (二)理想神经元的活动 1. 用神经节(neurode)来代表神经元(Caudm,Bufler,1992)。 2. 神经节是按层次排列的。 3. 神经网络模型中的底层为“输入”层,顶层为“输出”层。 4. 在输入层的每个神经节与输出层的神经节之间存在着联系。 5. 用正号和负号表示输入层和输出层神经节之间的兴奋和抑制联系。 6. 节点之间的连结建立了激活传导的通路。如果两个神经节由一条线联结,那么它们之间将产生某种影响。如果两个神经节之间没有线连结,那么它们相互独立地进行运作。 二、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把输入信号传入系统,并且用数学函数描述输入信号在整个系统中扩散的途径。在真正的神经网络中,信息通常是以动作电位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传递; 一个小型的网络: 1(如果输入单元A处于激活状态(强度为1),那么单元A输出0.3的激活。 2(如果输入单元B处于激活状态(强度为1),那么单元B输出-0.3的激活。 3(如果输入单元处于不激活状态,那么输出不激活。 4(输出单元C通常是所有输入单元激活的总和。 现在让我们把输入单元和输出单元(0.3或-0.3这个例子中)之间联结的强度描述为两个神经节之间联结的“权重”(weight)。那么我们可以表达单元C的输出。 输出单元C,(输入单元A × 权重AC) 十 (输入单元B) × (权重BC) 输出单元C,1 × (0.3) 十1 ×(-0.3) ,0.3 – 0.3 ,0 另一方面,如仅仅输入单元A是激活,那么我们得到: 输出单元C,(1 × 0.3) 十 0 × (-0.3) , 0.3十0 ,0.3 三、网络的基本计算特征 (一)知觉机(perceptron) 由MaCulloch和Pitts(1943)提出,这是简单的网络。 输出Y 神经节 W1 W2 输入X1 输入X2  神经节的传递函数为: 输出j,?(输入i × 权重ij) y,{+1,如果输出j,T} {-1,如果输出j,T}  神经节能够被“训练”,执行各种认知计算(Rosenblatt,1958)。“训练”改变联结输入到输出间的权重的规则。  知觉机可以通过反馈训练来准确地把刺激归类。 (二)向量编码(vector–encoding) 1. 向量编码是神经网络工作的非常重要的过程。 2. 向量是一个至少具有两个成分的有序的数字列,如 [-1 1 1] 3. 对于认知心理学家来讲,向量最重要的特点是它有编码和表象特征表的能力。它可以用来表示网络模型的状态。 4. 向量编码工作就像在商店中条形码阅读机检查线条。根据细粗交替的线条能够处理一家大型商店大量商品。每个贮存的项目要求有自己独特的条形码,因此条形码阅读机能够把线 条的模式转化为你在收款机的屏幕上看到的显示。 四、神经网络的问题 1( 如何用几个相关成分激活认知路径,实现认知操作,如决定词的意义,如同音词的辨认(家与加) 2( 怎样获得有效的传递函数。 3( 模型的准确性问题 4( 模型的灵活性问题 第七章 语言 第一节 引言 一、什么是语言 虽然我们都有一些直觉的观念,但要精确地表述语言是什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简单的定义可能是:Language is a system of symbols and rules that enable us to communicate. Symbols are things that stand for other things: words, either written or spoken, are symbols. The rules specify how words are ordered to form sentences. 但是,考虑一下那些初看之下与人类口头语言有关的其它系统,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定义不够严格。例如,猴子的交际系统是语言吗,蜜蜂的“舞蹈”能告诉其它蜜蜂可以到哪里去采蜜,它是语言吗,聋哑人的手势语是语言吗,对语言,我们有一些明显的例子,但也有许多不够清楚的例子。因此,许多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认为,提出语言的一个正式的定义是浪费时间。 但是,我们可以从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描述语言。例如,我们可以谈论语言的声音,或者单词的意义,或者语法。这种区分在语言学中是基本的,而且语言的这些不同方面也被赋予了特殊的名称。 Semantics(语义学): the study of meaning Syntax(句法): the study of the word order Morphology(词法,形态学): the study of words and word formation Pragmatics(语用学): the study of language use Phonetics(语音学): the study of raw sounds Phonology(音位学): the study of how sounds are used within a language 在这些术语中,句法和语义学的使用是比较明显的。词法关注的是更简单的单元即词素(morphemes)如何组成复杂的词。有两类词法:曲折变化词法(inflectional morphology)和派生词法(derivational morphology)。前者关注的是在不改变基本意义或句法类型的情况下对一个词的变化,如:单数变复数、动词时态的改变。后者关注的对一个词的变化则改变了它的基本意义或句法类型,如:develop变成development、developmental、redevelop等。语音学和音位学是研究声音的两种方式。 “词”的概念也有必要谈一谈。字典上的定义是:A word is a unit of language。但事实上有许多其它的语言单位,如sounds和clauses。Crystal(1997)把词定义为“the smallest unit of grammar that can stand on its own as a complete utterance,separated with spaces in written language”。因此,“dogs”是一个词,但词尾“-ing”不是一个词。反过来,可以在很多水平上分析一个词。在最低的水平上,它由sounds和他们的组成成分构成,sounds结合在一起形成音节(syllables)。因此,单词“cat”有三个sounds和一 个音节。 对单词的分析也可以在它们所包含的词素水平上进行。例如,单词“ghosts(鬼、幽灵)”由两个意义单元组成:“ghost”的概念和复数词尾或曲折变化“-s”(传递数的观念,在这种情况下鬼不止一个)。因此我们说“ghosts”由两个词素组成,“ghost”词素和复数词素“s”。同样,“kissed”也由两个词素组成。不规则变化单词也是一样。 许多心理学家相信,我们在一个心理词典中储存单词的表征,心理语言学家称这个词典为“lexicon”。人们假设它包含我们所知道的关于这个单词的所有信息,或所有这些信息的指示者,包括它的发音、意义、书写形式(正字法)和它的句法作用。可以认为单词识别就像是在一本词典中查一个词,当我们知道了那个词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就通达(或说提取)了它的所有信息(access to all the information about it),如它的意义、怎样拼写。那么,当我们看到或听到一个词的时候,我们是怎样通达它在词典内的表征的呢,我们怎么知道一个项目是否储存在那里,理解听觉和视觉呈现的单词有什么不同吗,心理语言学家对词典通达的过程和事物如何被表征特别感兴趣。 二、语言的起源 语言来自何处,关于它的起源和演化的许多问题,我们还不清楚。与对手的进化和工具的使用的研究不同,关于语言演化的研究没有可利用的化石记录。在2百万到30万年前智人已有别于其他物种时,随着脑的更大和更复杂就出现了语言能力和符号操作。有迹象表明,约2百万年前,Broca区出现在早期人科的脑中。人类的发音器官可以使用对动物来说是不可能的方式来发出言语声音。我们的牙齿是直立的,舌头是相对小和灵活的,喉的位置是低的,唇的肌肉组织比类人猿发展的更好。发音器官的基本结构在近6万年中似乎没有改变。 早期人类的社会组织在语言的演化中可能发挥了作用,但是,许多其它动物,特别是灵长目,也有复杂的社会组织,然而,虽然灵长目也有许多报警叫声和姿态,却没有发展出语言。一些单词可以根据声音创造出来,例如,“cuckoo(布谷鸟)”的发音像是鸟的叫声,“hiss(发嘶嘶声)”的发音像一条蛇发出的噪音,“ouch(哎呦)”的发音像我们在突然疼痛时发出的声音。语言从模仿中进化而来的观点被称为“ding-dong”、“heave-ho”或“bow-wow”理论。但是,在不同的语言中,这种类似只发生在少数词上,许多词都有非常不同的形式。而且,语言绝不仅仅是单独使用词。赋予人类语言力量的是,使用语法把词结合起来的能力,争论最多的问题是它的演化。 对语言的起源,我们所知甚少,甚至语法的出现是否是由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也不清楚。一种观点是认为语法的产生不可能通过自然选择,因为:自从人类有别于其他灵长类动物以来,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这么复杂的演化;语法不能以任何中间形式存在,我们要么有语法,要么没有语法,没有中间状态;加工一种复杂的语法没有赐予明显的选择优势,进化不能对它进行选择。另一种观点认为,语言是由于其他事物(例如使用更复杂的手势的能力,或使用工具的能力)进化的副作用而出现的。 一个重要的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是,语言是作为整个脑变大的副产品而出现的。Paget(1930)提出,语言是在与手势使用的密切联系中演化而来。Corballis(1992)认为,语言的演化解放了必须作姿势来交流的手,以便交流的同时制造和使用工具。 另一方面,Pinker和Bloom(1990)认为,语法可以通过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而出现。他们提出,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语法的演化,它发展了对已有认知表征的交流,并且交流的能力赐予了很大的进化优势。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地区有你能吃的动物,或者能吃你的动物,并且你能够就这二者间的差别与其他人交流,那么,它明显会使你的生存条件有很大不同。 自然,进化与语言间的关系可能比这更复杂。Deacon(1997)提出,语言和脑以交互作用的方式共同发展。当人类的额叶皮层逐渐增大时,符号加工变得更重要,并且语言技能成为管理 符号加工所必需的。这将带来言语器官的发展以实现这些技能,反过来这也要求进一步的符号加工能力并使之成为可能。Jaynes(1977)还提出,意识的出现依赖于语言的演化。 尽管语言演化的方式还不清楚,但显然语言自从它第一次出现以来已经有了变化。许多语言是彼此有关的,这种联系明显地表现在一些语言中的单词的相似上,例如,英语中的“mother”就是德语的“Mutter”、荷兰语的“moeder”等等。就一种语言来说,它也会有很大的变化,比如,当需要的时候我们会创造新词或对旧词有新的用法,一些词的意义会消失,我们还会借用其它语言的词,词的发音也会变化。 语言间的差异不应该被曲解。虽然它们的出现与人类的进化相比只有相对短的时间,但我们不能假定说不同语言的人之间没有加工差异。虽然涉及的大部分机制可能是一样的,但也可能有一些差异,这种差异在书面单词的加工中表现得最明显。 三、语言的功能 人们都同意,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交流。当然,它也可能获得其它的功能,特别是,语言在其它最初是非语言的认知过程中发挥着作用。极端的观点就是,语言的形成改变了我们的知觉和认知,这就是Sapir-Whorf假说。 Crystal(1997)列举了语言的八大功能。最主要的自然是交流,其它的还有:表达情绪(如通过咒骂)、为社会交互作用(如当某人打喷嚏时说“一百岁”)、利用它的声音(如在各种儿童游戏中)、试图控制环境、记录事实、借以思维,以及表达同一(如在示威中喊口号)。 四、现代语言心理学研究中的主要争论 1.How modular(模块化的) is the language system? 在心理语言学中,模块化(modularity)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多数人同意,加工(processing)可以被描述为许多水平。加工开始于一个输入,并产生一个输出,而这个输入可以对一个或多个中间加工水平起作用。但是,这些加工水平之间以何种方式相互联系却无一致意见。 一个模块(module)是一组自我包含的过程(a self-contained set of processes),它在没有任何外在帮助的情况下把一个输入转化为一个输出。表述模块的另一种方式是,一个模块内的过程独立于这个模块外的过程。还有一种描述它的方式是说,加工完全是数据驱动的(data-driven)。以这种方式加工的模型被称为是自主的(autonomous)。与之相反的观点是,加工是交互作用的(interactive)。 交互作用通常涉及到一个水平的加工对另一个水平加工的影响,但是这里面有两个纠缠在一起的观念。首先,有个不同阶段的加工互相重叠(overlap of processing)的问题。加工阶段在时间上是离散的还是重叠的,在一个离散的模型(a discrete model)中,一个水平的加工只能在前一个水平的加工完成时开始。在一个级联的模型(a cascade model)中,在一个水平完成它的加工之前,信息就可以从这个水平流向下一个水平。如果这些阶段重叠,那么,就可能在低水平加工时激活多个候选者。离散模型就好像是由一系列倾斜的水桶组成的水轮,每个水桶只在它充满水时才倾倒。而级联模型则像一系列瀑布。 交互作用的第二个方面是,是否有一个反向的信息流或反馈。 2.Is any part of language innate? 模块化还有更宽的含义。一般来说,最坚定地宣称语言过程是高度模块化的那些研究者也认为,我们的许多语言能力是天赋的。这实质上是认为,良好的、轮廓鲜明的模块一定附加在脑中,并因此是先天安排好的,复杂的、混乱的系统一定反映学习的效应。 显然,如果我们只有一般的学习能力,那么,我们需要一些先决条件来使我们能够获得和使用语言。问题是,有多少语言能力是天赋的,我们只谈论一般的学习原则,还是谈论语言特 异性的知识,先天的信息在多大程度上是针对语言的,一个相关的问题是,先天成分只在人类身上被发现的程度。联结主义的模型制作方法(connectionist modelling)提出了学习系统的一般特性怎样对待先天的语言特异性知识的作用,显示了行为怎样出自所有水平的天性与教养的交互作用中。 3.Does the language system make use of rules? 语言加工系统在多大程度上利用语言规则,在传统的语言学中,许多知识以明确的规则的形式被装入,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规则如“一个句子可以包含一个名词短语加上一个动词短语”来描述语言的句法结构。类似的,我们可以明确地表达这样一个规则,即除了有限的不规则形式外,名词的复数可以通过单词末尾加“-s”构成。但是,当我们听和说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利用了这样的规则吗, 直到不久前,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仍是“是”。许多研究者,特别是那些更语言学取向的研究者,仍然相信这一点。最近,由于联结主义的模型制作方法的影响,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 在过去20年,联结主义使心理语言学有了完全的不同。是什么使它具有这样的吸引力,首先,它不像传统的人工智能,初看之下它更真实。它以脑的隐喻为基础,加工发生在许多简单的、有大量相互联系的类似于神经元的单元中。其次,正像传统的人工智能,联结主义的模型制作方法迫使我们十分明确地表达我们的理论。写一个计算机程序也会迫使你明确地表达。 联结主义有两个主要的影响。首先,许多传统的心理语言学模型被表示为box-and-arrow diagrams。这种方法有时被贬义地称为“boxology”。当然,这种方法并非一无是处,它至少提出了对语言系统的构造的一种理解——语言系统的“boxes”是什么,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但是,联结主义导致了对我们模型的boxes里发生的过程的关注。在一些情况下,这导致了对激发模型的证据进行细致的重新考察。第二个影响是,联结主义迫使我们详细地考虑语言系统所使用的表征。特别是,联结主义道路可以与以规则为基础的道路相对比。在联结主义模型中,规则没有被明确编码,但是作为对输入数据的统计概括的结果来出现。不过,心里语言学家们对此仍然存在很大争议。 4.What can studies of brain damage and language tell us? 除了联结主义之外,认知神经心理学也影响了我们对心理语言学的理解。传统的神经学和神经心理学关心的主要问题是,脑的哪一部分控制不同种类的行为(即脑的功能定位的问题),并且解决怎样把复杂的行为表示为通过脑结构的信息流的问题。在最有名的一个关于语言的传统神经心理学模型——Werniche-Geschwind模型中,语言过程基本上是从左半球的后部流向前部,高水平的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和语义加工靠近后部,低水平的声音检索和发音靠近前部。但是,认知神经心理学强调的重点是很不同的:它的目标是把脑损伤行为与正常加工的模型联系起来。例如,对失语症(aphasia)(可以称呼任何语言损伤,包括由于脑损伤所带来的口头或书面语言的产生或接收方面的缺陷或缺失)的研究大大地促进了我们对语言加工的所有方面的理解。 Shallice(1988)提出,认知神经心理学在三个重要的方面不同于传统的神经心理学。首先是理论上的进步,它把神经心理障碍与认知模型联系了起来。第二是方法论上的进步,它强调个案研究(single case studies)的重要性,而不是神经心理损伤的组研究(group studies)。也就是说,强调提供单个病人的详细描述和解释,而不是比较没有同样根本缺陷的病人组。第三是它贡献了一个研究程序,这个程序强调怎样通过研究脑损伤行为形成正常加工的模型。 Shallice进一步指出,有时认知神经心理学取向走得太远,出现了极端化的观点。第一点, 有人提出组研究不能提供任何有助于构建认知模型的信息,这种观点引发了激烈的争论。第二,有人宣称关于功能定位的信息与我们对于行为的理解无关。第三,低估了病人的临床信息的价值。Seidenberg(1988)指向了另一个问题,即认知神经心理学太过于强调揭露所涉及系统的功能构造。也就是说,强调所涉及成分的组织,却丧失了对实际涉及的过程的探索,使得我们对boxes内发生了什么没有更多的理解。 现在,认知神经心理学强调的重点不仅是要理解成分是怎样相互联系的,而且要理解成分内发生了什么。自从联结主义的模型制作方法被应用到认知神经心理学中,更加表现出这种状况。 在传统的和认知的神经心理学中都重要的一个概念是双重分离(double dissociation)。让我们考虑两个病人,A和B,给他们两个任务1和2。病人A正常完成了任务1,但不能完成任务2。病人B显示了相反的行为模式,正常完成任务2但不能完成任务1。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可以说这两个任务被双重分离。对这种现象传统的解释是,每个任务背后的基本过程是不同的。如果我们又发现病人A和B在脑的不同部位有损伤,那么我们将进一步就这些过程定位于什么地方得出结论。例如,一些病人不能读非词(nonwords),但是能读具有不规则拼写(irregular spelling)的词。另一些病人能读非词,但不能读不规则词。这就是一个双重分离的例子。 尽管对双重分离的传统解释是在一个过程中涉及两个分离的通道,但联结主义的模型制作方法已经显示,可能并非总是如此。明显的双重分离可以出现在复杂的、分布的、单通道的系统中。至少,在推论涉及的通道是真正分离的、没有交互作用的时候,我们应该谨慎(Ellis & Humphreys,1999)。 从神经心理学数据作推论时一些更普遍的谨慎是必要的。对试图通过研究脑损伤行为来发现正常的加工,一些研究者已经提出了质疑。Deutsch(1960)打了个比方,说这就好像是通过拿掉收音机的部件来发现收音机怎样工作。他指出,如果我们这样做,那么我们将得出结论说,电容器的功能是抑制大的尖锐的声音。而且,在临床背景中各种障碍并不总是可以清晰识别的,经常在病人之间有很多重叠,更纯的个案通常与较小的脑损伤相联系。最后,损伤后的位置也不是固定的,未损伤的过程重新组织,功能的恢复经常出现,甚至在成人身上。幸运的是,我们发现神经心理学的数据和其他数据通常汇聚起来支持同样的模型。 五、描述语言 (一)如何描述语音 我们可以在两个水平上描述语音:语音学水平和音位学水平。语音学描述语音的声学特性(物理特性)以及怎样发出这些声音;而音位学描述每种语言用来区分可能发音空间的发音类别。 例如,英语中“p”的实际发音在“pin”和“spin”中是不同的。如果你把手放在嘴边,那么,你在说“pin”时你应该能感觉到气流,而说“spin”时则不能。“pin”中的“p”被发成了送气音,而“spin”中“p”没有被发成送气音。在英语中,即使这些发音是不同的,但是它不能使你使用的单词的意义发生任何变化。如果你把“pin”中的“p”发成不送气的音,虽然听起来有点怪,但对听者来说,它与正常说的“pin”仍然有同样的意义。不过,在有一些语言里,送气音会使单词意义发生变化。在泰语中,“paa”(不送气)意为“森林”,而“paa”(送气的)意为“分割、破裂”。 音位(phoneme)是一种特定语言中发音的基本单位。在英语中,两种“p”是同一个音位,而在泰语中它们是不同的音位。两个“p”的发音在声学上是不同的,它们被说成是不同的单音(phone)。如果两个单音间的差异从未使单词的意义有差别,那么这两个单音就是同一音位的例子。在一种语言中,被理解成同一音位的两个单音被称为音位变体。再比如, “l”和“r”的发音明显是不同的单音,在英语中它们也是不同的音位,但在日语中它们是同一音位的变体。 概括地说,语音学研究单音,音位学研究音位。由于研究的重点不同,语音学又被分成三类:一类是发音语音学,研究如何发出语音;一类是听觉或知觉语音学,研究发音如何被知觉;一类是声学语音学,研究声波及物理特性。 声学关注发音的物理学。关于发音的声学信息可以使用许多方式加以描述。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是声谱图,在一个以频率为纵轴、以时间为横轴的图中显示了声音中的能量。在特定频率下,能量的峰被称为共振峰(formant)。共振峰结构是语音的重要特征。所有的元音和一些辅音都有共振峰,共振峰的模式在区分元音时特别重要。 言语的产生是通过发音系统的运动,包括唇、齿、舌、嘴和喉,喉是声音的基本来源。我们通过改变声道的形状发出不同的声音。主要有两类不同的发音:元音和辅音。元音是在声音产生的同时调整声道的形状、保留或多或少的开放而发出的。辅音是气流在声道的某一部位遇到或克服某种阻碍而发出的,主要按照发音位置、嗓音启动时和发音方式来区分辅音。 单词可以被区分为音节,而音节可以通过一个等级结构来分析。Syllable = Onset + Rime(韵脚),Rime = Nucleus (核即中心元音)+ Coda(尾音)。例如,“clumps”=“cl”+“umps”,“umps”=“u”+“mps”。 最后,单词和音节的特征被称为suprasegmental features,如音调、重音和言语速率。例如,降调表示一个陈述,升调表示说者正在提问。音调和重音决定了语言的节律。在英语中,虽然我们可以使用音调来造成对特定词的注意或传递额外信息,但它并不改变意义。在某些语言中,音调可以改变意义。 (二)句法的语言学描述 语言学给我们提供了描述句法的一种语言,特别是乔姆斯基的工作,是非常有影响的。 1、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 对乔姆斯基来说,研究句法的目的就是描述一组规则或语法,它能使我们产生和理解语言。 乔姆斯基(1968)区分了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语言运用(linguistic performance)。语言能力是指我们所具有的关于我们的语言的抽象知识。语言运用是指我们在具体环境中对语言的应用。 乔姆斯基(1986)还区分了外化语言(externalised language即E-language)和内化语言(internalised language即I-language)。现代语言学的主要目标应该是详述内化语言:它是产生描述我们的语言知识的语法,而不是我们实际产生的句子。内化语言是关于心理现象的,而外化语言是关于社会现象的。语言能力是内化语言的一个方面。 粗略地说,心理语言学对我们的语言运用更感兴趣,而语言学对我们的语言能力更感兴趣。然而能力的许多问题与心理学家有关,特别是语言学提供了一个描述和思考句法的框架,它的理论在语言习得上放置可能的限制。 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经历了一些年的演化。第一版是在《句法结构》(1957)一书中。1965年版成了“标准理论”,接着是“扩展的标准理论”、“修订的扩展标准理论”,然后是“government and binding”理论或GB理论(Chomsky,1981)。最后的版本被称为最小主义(minimalism)(Chomsky,1995),中心的主题仍然是,语言是以规则为基础的,我们的句法知识反映在有限的句法规则之中。 2、对句法的描述和短语结构语法 S ? NP + VP 转换语法 表层和深层结构 规则和参数理论:强调的中心观点是存在对所有语言共同的规则和在不同语言间变化的参数。 最小主义 第二节 单词识别 一、影响单词识别的因素 1、干扰识别 通过使刺激更难以识别,我们能够减慢单词辨认的过程。一种方法是,降低刺激呈现的物理质量,这被称为刺激降级(stimulus degradation),通过使形成单词的字母破碎、降低单词和背景之间的对比、把字母旋转到一个不常见的角度可以达到刺激降级的目的。 目标刺激之后立即呈现另一个刺激会干扰识别过程,这被称为后向掩蔽(backwards masking)。后向掩蔽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如果掩蔽刺激是没有结构的——例如,只是一片位置随机的黑点,或者只是一束光,那么我们称之为能量(或光,或随机噪音)掩蔽(energy masking)。如果掩蔽刺激是有结构的(例如,它包含字母或字母的随意的部分),那么我们称之为模式掩蔽(pattern masking)。这两种类型的掩蔽有很不同的效应(Turvey,1973)。能量掩蔽在视觉特征觉察水平上起作用,它导致视觉特征短缺和使特征辨别困难。特征掩蔽导致在字母水平上的干扰和限制了可用于加工的时间。 2、重复启动 一旦你看过了一个单词,那么,下次你看见它时会更容易识别它。通过重复一个单词而促进识别的技术被称为重复启动(repetition priming)。重复促进了知觉辨认的准确性(Jacoby & Dallas,1981)和词汇判断的反应时(Scarborough, Cortese, & Scarborough, 1977)。 重复具有令人惊奇的长时间持续的效应。 重复与频率有交互作用。在词汇判断任务中,低频词的重复启动效应比高频词更强,这被称为频率衰减(frequency attenuation)(Forster & Davis,1984)。Forster和Davis也以模式掩蔽了启动刺激,试图排除对启动刺激的任何可能的情节记忆,他们总结说,重复效应有两个成分:一个很短暂的词汇提取效应,和一个长时情节效应,只有后者对频率敏感。 关于重复效应的出现是由于一个项目的被储存的表征的激活(例如,Morton,1969; Tulving & Schachter,1990),还是由于情节记忆中全部加工纪录的创造(例如,Jacoby, 1983),还存在相当的争议。支持情节观点的一个重要证据是这样的发现,我们通常获得只在一个领域内(例如,视觉或听觉通道)的重复启动所产生的促进,但语义启动(通过意义或联想)可以是跨领域的(见Roediger & Blaxton,1987)。 3、以形式为基础的启动 有理由预期,像contrast这样的单词应该启动contract,因为它们在物理形式上有重叠。当它们分享字母时,就说它们在正字法上是相关的,这种现象有时被称为正字法启动(orthographic priming)或以形式为基础的启动(form-based priming)。实际上,以形式为基础的启动是很难演示的。Humphreys等人(1988)发现,只有在短的SOA下掩蔽启动刺激使得启动刺激没有被有意识觉察的情况下,以形式为基础的启动是有效的。Forster和Veres(1998)进一步显示,以形式为基础的启动的有效依赖于任务中材料的严谨组织。与形式有关的启动甚至有一个抑制效应,减慢目标刺激的识别(Colombo,1986)。对这些发现的 一个解释是,识别期间视觉相似单词处于竞争状态,因此在一些条件下,看起来类似的词互相抑制。 4、频率、熟悉性和习得年龄 在单词识别中,单词的频率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常用词比不常用词更容易识别、对常用词的反应更快。频率效应首先在速示识别中被演示(Howes & Solomon,1951),但后来在大量任务中得到证实。Whaley(1978)显示,频率是决定词汇判断任务中反应速度的唯一一个最重要的因素。Forster和Chambers(1973)在命名任务中发现了频率效应。 不仅常见的词和很少见的词之间有频率效应,而且常见的和稍微不太常见的词之间也有频率效应。因此,在心理语言学的实验中必须控制频率以保证不同条件的匹配。常见的频率词典是以书面语言为基础进行统计的,但显然书面单词的频率和口头单词的频率是有差异的。例如,“I”在口头单词集中比在书面单词集中多10倍多(Dahl,1979;Fromkin & Rodman,1998)。 Gernsbacher(1984)指出,印刷单词频率只是经验熟悉性的近似值。这个近似值可能会有问题,特别是对低频词来说。例如,心理学家可能非常熟悉像“行为主义”这样的词,尽管它在一般语言中是很低频的词。人们也可能对一些低频词比另一些同样频率的词更熟悉。印刷频率对低频词来说可能是不准确的,并且语言使用也会有变化。如果有可能获得单词的个体经验熟悉性的评定,在加工任务中这可能是比印刷品率更可靠的测量。 频率效应是普遍的,并且许多其它变量与它有关联。例如,常见的词倾向于更短。如果你希望展示一致的频率效应,你必须仔细地控制其它因素。 频率特别是与习得年龄(age-of-acquisition, AOA)混淆在一起。一个单词的习得年龄就是你第一次学习这个单词时的年龄(Carroll & White,1973;Gilhooly,1984)。总的来看,儿童首先学习更常见的词,但是也有例外:例如,“giant”虽然是相对低频的词,但通常学得早。在生活中早学的词比晚学的词被命名的更快、更准确,这在大量任务包括物体命名、单词命名和词汇判断任务中被发现(Barry,Morrison,& Ellis,1997;Brown & Watson,1987;Carroll & White,1973;Morrison,Ellis,& Quinlan,1992)。对有脑损伤的人来说,习得年龄预期哪个物体将更难以命名(例如,见Hirsh & Ellis,1994)。显然,这些效应经常联系在一起,但统计技术如多重回归能使我们将它们区分开来。早学的项目倾向于频率更高,尽管相关大小的估计并不相同,从0.68(Carroll & White,1973)到0.38(在AOA的客观测量即一个词何时首先进入一个儿童的词汇,和口头单词频率的对数之间,像在Ellis & Morrison,1998中那样)。有人已提出,所有的频率效应实际上都是习得年龄效应(例如,Morrison & Ellis,1995)。频率和习得年龄对单词加工可能都有影响(Morrison & Ellis,2000)。 习得年龄效应的出现可能是由于正在发展的系统失去可塑性的结果(Ellis & Lambon Ralph,2000)。联结主义模型制作方法表明,早学的项目拥有独立于它们的出现频率的优势。随着一个网络学习更多的项目,它变得更少可塑性,并且晚学的项目不像早学的项目那样被更有效、更强地表征。早学的项目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能使它们在网络中发展更强的表征。晚学的项目只有在它们很高频地呈现时才能发展强的表征。 5、长度效应 6、邻近词效应 一些单词有大量看起来象它们的其它单词(例如,“mine”有“pine”、“line”、“mane”等),而相似频率的其它单词则很少有与它们类似的单词(例如“much”)。Coltheart等人(1977)把统计量N界定为通过改变目标词的一个字母能够创造出的单词的数量。因此,“mine”有一个大的N(29):它有许多正字法邻近词,但“much”有一个小的N(5)和少的邻近词。单词“bank”的N值为20,但“abhorrence”的N值只为1。 邻近词的多少影响视觉单词识别,尽管只在低频词中发现了明显的促进。单词命名和词汇判断任务上的成绩对有许多正字法邻近词的低频词更快(Andrews,1989;Grainger,1990; McCann & Besner,1987)。邻近词的韵脚部分对产生促进作用似乎特别重要(Peereman & Content,1997)。 7、词—非词差异 人们一般对词比对非词(nonword)反应更快。拒绝较少合理性的非词比拒绝较多合理性的非词更快(Coltheart et al.,1977)。似乎合理的非词——即遵循语言中单词构成的规则,不包含不合法字母串——有时被称为假词(pseudoword),如siant。 8、语义启动 一个世纪多之前,人们就已经知道,对一个单词的辨别可以由于先前接触过意义相关的一个单词而被促进(Cattell,1888/1947)。Meyer和Schvaneveldt(1971)提供了一个近期的演示,如果在看到了一个与目标词语义相关的单词后立即识别目标词,那么会促进对目标词的识别。虽然他们使用了一个词汇判断任务,但大小有所不同的这个效应在许多任务中被发现,而且并不局限于视觉单词识别(尽管词汇判断任务中显示出最大的语义启动效应;Neely,1991)。例如,如果“护士”先于“医生”呈现,比“黄油”先于“医生”呈现或“医生”单独呈现,我们会更快地说出“医生”这个词。这种现象被称为语义启动(semantic priming)。 任何效应都可能有两个方向。如果第一个词或启动刺激加快了第二个词或目标刺激的识别,我们称之为促进作用(facilitation)。如果启动刺激减慢了目标刺激的识别,我们称之为抑制作用(inhibition)。多数时候,语义启动用于指示语义促进作用,但不总是这样。语义启动是研究得最多的启动类型。 如果启动刺激接在目标刺激之后,有很短的时间间隔,启动也能出现。Kiger和Glass(1983)在一个词汇判断任务中,目标刺激后立即给出启动刺激。如果目标刺激呈现50毫秒,80毫秒后呈现启动刺激,那么没有对目标刺激的促进作用。但是,如果目标刺激只呈现30毫秒,并且35毫秒后呈现启动刺激,那么就有对目标刺激的显著的后向启动。这一发现表明,如果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足够短,那么在某种程度上单词是被平行加工的。 9、影响单词识别的其它因素 (1)外部轮廓、笔画数量等等 Ehrlich Rayner(1981):词的外形轮廓发生变化时,被试能够报告81,的错词; 词的外形轮廓不变时,只能发现68,的错误词。 Brooks(1977):加工大小写光替书写的单词比加工全是小写的词慢30毫秒。 Ooerom Danset(1963) :单词的起始字母和结尾字母传递看较为大量的信息。 Raynet(1965):单词的视觉加工主要依靠外部轮廓和首尾字母。 曾性初(1965):保留字的“形状”有利于汉字的恢复;汉字前面的笔画比后面的笔画携带更多信息。 (2)可音读性与正字法(规范一种文字的书写和使用的标准形体就是正字法) Gibson(1962)(1970):可音读性和正字法促进了对假词的识别 Golinkoff(1974):阅读早期可音读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后正字法信息的作用取代了可音读性的作用。 (3)意义性 Gibson(1964) Henderson(1975) ? 词的意义值(meaningfulness):在一定时间内,人们对某一单词的平均关联想值。 ? 词的具体性(comcreteness):具体词比抽象词识别快。 ? 词的多义性(ambiguity effect of word):多义词的识别快于单义词。 (4)定势、情绪状态等主观变量 赛波拉(1935):定势的影响 麦克基尼斯研究了情绪状态的作用。 (5)词的语法分类 (6)句法语境 Wright和Garrett(1984)发现句法环境对词汇判断时间有强的影响。在<1>和<2>中,先前语境要求后接动词而非名词,因此,虽然不能从语境中预测目标词的意义,但被试对“batteries”的判断时间长于对“formulate”的判断时间。 <1>If your bicycle is stolen, you must formulate <2>If your bicycle is stolen, you must batteries 二、视觉单词识别中的注意过程 阅读基本上是一个强制性的过程。当你看一个单词时,你不可避免地要阅读它。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来自Stroop任务:要求被试说出书写单词所用的颜色,如果颜色名称与单词相矛盾(例如,用绿色墨水书写单词“红色”),那么命名更困难。 启动中涉及了多少机制呢,在一个著名的实验中,Neely(1977)提出,启动有两个不同的注意模式。他的发现与Posner和Snyder(1975)以及Schneider和Shiffrin(1977)在自动加工(automatic processing)和注意(控制)加工(attentional or controlled processing)之间所作的区分有关。 自动加工:快的,平行的,不易受其它任务的干扰,不要求工作记忆空间,不能被阻止,不是意识直接可用的。 注意加工:慢的,系列的,对来自竞争任务的干扰敏感,的确使用工作记忆空间,可以被阻止或抑制,它的结果经常是意识可直接利用的。 Neely使用词汇判断任务考察语义启动中的注意加工。他操纵了四个变量,第一个变量是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之间是否有语义关系。其次,他操纵了被试的有意识预期。第三个变量是在启动刺激的呈现与目标刺激的呈现之间被试的注意是否从一个范畴转移到另一个范畴。第四个变量是SOA(stimulus-onset asynchrony),在250毫秒(一个很短的SOA)和2000毫秒(一个很长的SOA)之间。 这个实验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被试根据实验开始前的指导语所作的预期,与实验中实际发生的有所不同。例如,被试被告知,每当启动词是“BIRD”时,他们应该预期一种类型的鸟会接着呈现;但是,每当启动词是“BODY”时,建筑的一部分会接着呈现。因此,他们的有意识预期决定了他们期望把注意力从一个范畴名称向另一个范畴成员转移还是不转移。 Neely发现,结果模式依赖于SOA。关键条件是“BODY”之后发生了什么。在短的SOA情况下,与基线条件相比,一个未被预期的但语义相关的单词如“HEART”得到了促进,然而,对被预期但无关的“DOOR”的反应像基线一样花费了长的时间。在长的SOA情况下,“HEART”被抑制——即被试对它的反应实际上比基线更慢,而“DOOR”被促进。 Neely解释说,这些结果表明,在短SOA和长SOA情况下,两个不同的过程在起作用。在短的SOA情况下,有一个起作用快、持续时间短的、语义相关项目的促进作用。无论被试的预期如何,它都不能被阻止。这个促进作用是基于单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在短SOA情况下,没有任何类型的抑制。这被称为自动启动(automatic priming)。“BODY”启动“HEART”, 不管被试试图做什么。但是,在长SOA情况下,有一个依赖于你的预期的促进作用的缓慢建构。这带来了对未预期项目的反应的抑制。这是注意启动(attentional priming)。通常,这两类启动共同起作用。在一个语义启动任务中,在中等的SOA(约400毫秒)情况下,自动和注意启动将共同起作用来加快反应。基于未预期—相关条件,人们也可以从这个实验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单词意义被自动提取。 三、词法:加工复杂的单词 形态复杂的单词在心理词典中是如何存储的,一个单词的所有派生词都要全部罗列出来以至于有“kiss”、“kissed”、“kisses”和“kissing”的词条吗,我们可以称之为全部罗列假说(full-listing hypothesis)。或者,我们只是列出词干(“kiss-”),并且通过应用一个规则(增加“-ed”形成过去时)产生或译码变化的词干,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英语包含了大量不规则派生词(例如,“ran”、“ate”、“mice”、“sheep”),所以我们必须单独列出例外情况。因此,我们可以储存一个一般的规则和一个例外情况的表列。我们可以把这称之为唯一词干假说(stem-only hypothesis)(Smith & Sterling,1982;Taft,1981)。有一种居中的观点。假若这么多单词可以按照一个很简单的规则派生出来,那么,罗列所有的曲折变化似乎是很不经济的, 因此,全部罗列假说的最常见版本宣称,只有常见的和普通的单词有一个分离的列表(Monsell,1985;Sandra,1990)。我们可以称之为部分罗列假说(partial-listing hypothesis)。 按照唯一词干假说,为了识别一个形态复杂的单词,我们必须首先剥离它的词缀,这个过程被称为词缀剥离(affix stripping)(Taft & Forster,1975)。在一个词汇判断任务中,看起来好像有前缀但实际上没有前缀的单词(例如,“interest”、“result”)比控制单词需要更长时间来识别(Taft,1981)。好像被试正在试图剥离这些单词的词缀,否则他们就不能发现在心理词典中匹配的词条而不得不重新分析。Taft(1984)显示,人们在处理像“fined”这样的单词时有困难,像“fined”这样的单词在形态结构上不同于它们的同音词(这里是“find”)。被试的任务是,判断一个视觉呈现的单词是否是另一个单词的同音词。由于被试发现这个判断难以作出,Taft提出,有曲折变化的单词在心理词典中被表示为词干加上它们的词缀。 凭借着形态复杂单词通过词缀剥离被分解为它们的词干,数据支持了唯一词干假说,但是,形态复杂的高频词可以有它们自己的词汇列表。不能从其成分明显看出其语义的复合词(例如,“buttercup”、“沙发”)也被单独储存(Sandra,1990)。因此,“milk”或“spoon”都不能促进对“buttercup”的识别。 词素的观点是复杂的。Marslen-Wilson等人(1994)考察了我们如何加工英语中派生现象上复杂的单词。Marslen-Wilson等人使用了一个跨通道的词汇判断任务,来考察我们把形态复杂的单词分解成什么,以及它们可以影响的单词种类。例如,一个被试听到一个口头的启动刺激(例如,“happiness”),然后立即对一个视觉探测刺激(如“happy”)作词汇判断。任务的跨通道性质是重要的,因为它除掉了相似单词之间任何可能的语音启动。替代的,出现的任何启动一定来自词汇提取。 结果模式是复杂的,并显示出,发现的启动程度依赖于语音透明度和语义透明度的观念。如果共有的部分发音相同,就说两个形态上相关的单词之间的关系是语音透明的(phonologicall transparent)。因此,在“friendly”和“friendship”中关系是语音透明的(“friend”在每个词中都发同样的音),但是在“sign”和“signal”中不是(“sign”成分有不同的发音)。(语音透明度实际上是一个连续体而不是二分的,一些词对儿例如“pirate”和“piracy”处于两极之间。)如果其意义明显可以从它的组成部分中看到,那么一个形态复杂的单词就是语义透明的(semantically transparent)。因此,“unhappiness” 是语义透明的,由从“un-”、“happy”和“-ness”可预测的方式构成。像“department”这样的单词,即使它包含了可识别的词素,也不是语义透明的。“department”中的“depart”的意义与“departure”中的“depart”的意义没有明显的关系。它是语义晦暗的(semantically opaque)。 语义和语音透明度影响单词被试别的方式。语义透明的形式在形态上被分解,不管它们是否语音透明。但是,语义晦暗的单词不被分解。而且,带后缀和带前缀的单词是不同的。带后缀和带前缀的派生词都互相启动,但是带后缀的词对儿产生相互干扰。这是因为当我们听一个有后缀的单词时,我们先听到词干。然后所有的带后缀的形式都被激活,但是,一有证据表明它只是它们中的一个,其它的就被抑制了。因此,如果它们中的一个随后被呈现,我们会观察到抑制。 Marslen-Wilson等人的实验证实,在英语中有词汇表征水平,它是独立于通道的(因为我们观察到跨通道启动),并且对语义透明单词是有形态结构的(因为显示的促进模式)。 四、视觉单词识别的模型 接下来,我们考察一些说明视觉词汇提取如何发生的模型。它们都是输入单词的一个知觉表征,输出希望得到的信息如意义、声音以及熟悉。 单词识别的所有模型都谈到了三个主要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加工是自主的还是交互作用的,特别是,在单词识别中有自上而下的效应吗,第二个问题是,词汇提取是系列的过程还是平行的过程,第三个问题是,激活能从加工的一个水平瀑布似地落到后面的一个水平吗,还是后一阶段的加工必须等到前一阶段的加工完成, 这里我们集中讨论Carr和Pollatsek(1985)称为词汇例证模型(lexical instance models)的那些模型。这些模型有一些共同之处,即对记忆系统也就是心理词典存在简单的知觉提取,心理词典中储存着单个单词的属性的表征,并且,这些模型没有任何额外的、以规则为基础的成分把单独的字母转换为声音。我们可以区分两类主要的词汇例证模型。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利用对一个表列的系列搜索,还是利用单元的直接、多重的激活,直接提取、以激活为基础的模型包括logogen模型、局部的联结主义模型以及口头言语识别的cohort模型(见第八章)。更难以适合这个简单方案的是混合模型或核证模型(verification models)(结合了直接提取和系列搜索)和分布的联结主义模型(虽然很类似于logogen模型,但根本没有简单的词汇单元)。 1、Forster的自动系列搜索模型(autonomous serial search model) 2、logogen模型 3、单词识别的交互激活模型(interactive activation models of word recognition) 4、混合模型(Hybrid models) 第三节 句子和课文理解 一、句子的理解 (一)什么是句子的理解 •就是从语言材料中建构意义的过程 句子理解是语言理解的核心,因为句子是人们日常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 所谓建构意义,就是要从词的序列中建造起具有层次安排的命题。命题的概念取自逻辑学和语言学。每一个命题都是对于一个或更多个实体的断言。包括一个谓语以及与它相联系的名词,写成p(x,y)或(p,xy) 例:“惊慌的男孩赶走抓他的猫。” “美丽的女孩坐上了来接她的汽车” 这个句子要传达以下三方面的信息: a、男孩是惊慌的。 a、女孩是美丽的 句子 b、男孩赶走猫。 句子 b、女孩坐上了汽车 C、猫抓男孩。 c 、汽车来接女孩 写成命题的形式即为: a’、惊慌的(男孩) 断言了男孩惊慌的状态 命题 b’、赶走(男孩、猫) c’、抓(猫、男孩) 断言了男孩与猫之间的活动 不能用句子来代替命题。句子可以念出来的,命题是不可以念出来的。 命题只是表征了句子的意义,除此之外它不表示任何东西。 在建造句子的命题时,一个人最好先了解句子的表层结构,即对句子的构成成分进行分析。 什么是构成部分,是指可以用一个单词来替代的一组词,这种替代并不改变这组词原有的作用。例如,“惊慌的男孩”是一个构成成分,因为它能够被“李强”、“小王”或“他”所代替而不会改变句子其余部分的结构。 许多深层结构中的命题都可以从单一的构成成分中建立起来。 •一般地要构造一个句子的深层表征需要四个步骤。 •人们对使用命题的有效性尚有不同看法: kitsch Keene (1973) Greasier et d (1980) 命题是有效的加工单位 Ratchet mckoon (1978) Thorndyke(1975) 提出疑问 Taylor Taylor(1983) (二)句子理解中的句法分析 1、什么是句法分析,(运用词序或其它信息,分析每个句子的主语、宾语以及连接主宾语的其它成分,也包括确定句子中每个单词属于哪个语法范畴(如名词、动词„)) 首先对句子成分进行切分,然后对各种成分间的关系进行加工或运算。 2、常用的句法策略 Jast carpenter(1987)提出五种句法策略 ? 词序策略:根据词在句子中的先后顺序,了解词的句法作用,从而把句子分为构成成分,并决定这些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 词类策略:根据词的语法分类来了解它在句子中的句法作用。 ? 虚词策略:运用虚词去指明一个构成成分的句法或语义的功能。 ? 词缀策略:以一个词的词缀作为线索来了解一个词在句子中的句法作用。 ? 词义策略:根据一个词的意义来了解它在句子中的句法作用。 (三)句子理解中的语义分析 1、 什么是语义分析 例:Jane fruit eat不合乎语法,但可进行语义分析 根据一定的语境,借助听者的知识经验,对话语作语义分析,在语义分析时,语用和语境因素对语义解释发生一定的制约作用,语境因素是拟理解的句子与前后句子的上下文关联;语用(pragmatics)因素使用分析者利用有关的知识和语境条件进行句子合理性的综合分析。 Clark Clark(1977)提出运用语义策略是有前提条件的, 即交流双方都要遵守真实性的原则和合作的原则。 2、 常用的语义策略 ?利用实词把句子解析为构成成分并且建构句子的命题, ?把句子和语境联系起来。 ?如果在句子中有两个子句,它们分析别描述两个相继发生的事件。那么,第一个子句描述的是第一个事件;第二个子句描述的是第二个事件,除非在句子中有其它的标志。 ?在句子中,一般来说,已经知道的信息在前,新的信息在后,除非在这个句子中有另外的标志。 (四)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的关系 1、 自主模块理论(Frizzier等,1978,1982) 句法分析是不依赖于语义而“自主”地进行的 句法分析 语义分析 2、 相互作用理论(Tyler Marslen-wilson,1977) 强相互作用理论: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即时的信息交换。语义信息引导句法分析提出唯一结果。(Tyler等,1977) 弱相互作用理论:语义分析对句法分析的结果进行判别,中止某些不合语义的分析,或者是在句法分析得到的多种结构中进行即时的选择(Crain等,1985) 3、 PDP理论 不存在独立的句法和语义分析模块,词汇信息、句法信息和语义信息是以一种并行方式同时加工的,其结果不是得到相互独立的句法结构表征和语义表征,而是得到一个整合了种种信息的综合的句子表征。 (五)歧义句的理解 •一个语句有一种以上的解释,我们就说它是歧义的, •歧义句主要有两类: 1、 句法歧义:词形词序相同,但结构不同。 例 :Stere or Ron and Bill will come. 下星期日或星期一下午请来我家一谈。 2、 语义歧义:词形词序和结构相同,但结构内部成分语义关系不同(词汇歧义) 例: 这个判决是长的 The sentence was long . 这个句子是长的 Foss(1970)采用音素深测的方法研究了词汇歧义对句子理解的影响。 Kramer sterens也研究了不同类型歧义句的理解。 Foss Jenlcins(1973):将歧义句的多种释义都提取出来,上下文起到一种选择的作用。 斯韦尼哈克斯:在语境条件下,歧义句和非歧义句的差别消失。 •有关歧义句理解的理论解释: ? the garden path theory ? the miser theory 二、课文理解 (一)什么是课文及课文理解 1、 课文(text):是指由若干个前后连贯的句子构成的大的语义单位。 也称话语(discourse)、文本、篇章。 2、课文理解:在理解字词、句子等基础上,运用推理,整合等方式揭示课文意义的过程。 (二)课文理解中的推理 理解的过程就是推理的过程。 推理发生在什么时候,编码还是提取。 (三) 图式对课文理解的影响 词典知识 百科全书知识 图式 1、 图式的种类 ? 事件图式 ? 场景图式 ? 角色图式 ? 故事图式 2、 图式对课文理解的作用 ? 预期 ? 补充 ?对信息的选择性加工 第四节 语言产生 一、 语言生成的一般问题 语言生成就是人们利用语言表达思想的心理过程。 口头语言的生成:意义 声音(思想代码 语言代码 运动代码) 书面语言的生成 写作过程:意义 文字 (思想代码 言语代码 无声的言语 文字表达) 二、 口语的生成 (一)口语生成的过程 1、构思阶段:说话者根据自己的目的在头脑中产生所要表达的思想,确定说话的内容。 2、转换阶段:说话者运用句法规则将所要表达的思想转换成言语信息。 3、执行阶段:将头脑中的言语信息变成口头语言的过程。 (二)关于口语生成阶段的理论模型 1、 From kin 的理论(1973) 2、Dell的理论(1986) 3、Garrell的理论(1982) 信息层次的加工实际上是言语产出的思维与推理过程,信息层次的加工有4个特点: ? 它是一个实时的概念构建过程; ? 它是简单概念通过概念句法而实现的组成成分构建; ? 它利用语言和语义的知识; ? 组成它的基础词汇的那些原始成分,是字词的大小单元,而不是语义特征。 他将句子层次分为两个水平:机能水平和位置水平。机能水平的由句子框架的选择和词汇提取两个环节实现。然后将提取出来的词汇按句子框架配置起来,转化为句子中词汇位置的表征,由发音器官按位置表征依次发音。 概念结构和推理过程 心理过程 词汇选择 机能结构选择 词汇组合为一定机能意义 句子机能水平的表征 词汇提取 句子框架选择 词汇安排形成句子中的位置 句子的位置水平特征 讲出话语, (三)口语生成阶段的一些证据 三、 写作过程 (一) 写作的心理过程 1、Rohan (1965):构思、写作、重写 2、 Hayes Flowerd(1984,1986):计划过程、表达过程、检查过程 (二)写作过程中的个别差异 1、 计划过程的差异 ? 目标设置的差异(Carey et d,1989;Scardamalia et d,1987;Atwell,1981;等) 有三类不同的写作目标:为了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进行交流;写出记忆中与题目相关的内容,属于知识讲述型的目标;为了避免写作中出现错误。 ?生成的观点的数量上的差异(Harris Graham,1992;Scardamalia等,1982;Glenn等,1982) ?文本组织过程中存在差异(Burnaby et al ,1995)主要表现在观点组织的连续性上。 2、表达过程的差异 Gagmen等(1992) Pinkie(1979) Atwell( 1981) 3、检查过程的差异 ? 在评价过程的差异 Brining et d (1995) ? 在修改方面 Graham Harris(1993) 第五节 双语和第二语言习得 一、双语(Bilingualism) 能流利说两种语言的人被称为是双语的,双语在一些地方是很普遍的,如加拿大(法语和英语)。按照惯例,首先学习的语言被称为第一语言(L1),其后学习的语言被称为第二语言(L2)。但有时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同时习得,有时先学习的语言在后来的生活中成为次要的语言。 最初的详细的双语研究之一是Leopold(1939-1949)的日记研究。Leopold是一个德国语言学家,他的女儿Hildegard有一个美国母亲,并且小的时候就移居到了美国。在家里开始是使用德语,但很快就让位于英语这个环境语言。日记显示,年幼的儿童如果从一个国家移居到另一个国家,他们能很快忘记旧的语言而说新的语言。最初,两种语言是混合的,但很快就 能区分开来(Vihman,1985)。 虽然一些研究者认为双语并不伴随明显的加工代价,但其他研究者发现了两种语言间相互干扰的迹象。例如,移民儿童在第二语言上逐渐精通是与提取第一语言速度降低联系在一起的(Magiste,1986)。Harley和Wang(1997)总结说,“在双语的两种语言的每一种上达到像单语那样的成就可能是个神话(在任何年龄)。” 1、双语词典:我们怎样在语言间翻译 双语者拥有几个心理词典,对每一种语言都有一个单独的存储,还是只有一个共同的存储, 在分离存储模型(separate-store models)中,每一种语言都有一个单独的心理词典,它们在语义水平联系起来(Potter, So, von Eckardt, & Feldman,1984)。支持分离存储模型的证据来自这样的研究发现,重复一个词(重复启动)所获得的促进作用在语言内比语言间更大、更持久(Kirsner et al.,1984),尽管重复启动可能没有引出语义过程(Scarborough, Gerard, & Cortese,1984)。 在共同存储模型(Common-store models)中,只有一个心理词典和一个语义记忆系统,两种语言的单词存储于其中并直接联系在一起(Paivio, Clark, & Lambert,1988)。支持这个模型的证据是,语义启动在语言间产生促进作用(例如,Chen & Ng,1989;Jin,1990;Schwanenflugel & Rey,1986;见Altarriba,1992,和Altarriba & Mathis,1997)。多数证据现在倾向于支持共同存储假说。 另一个可能性是,一些个体混合使用共同和分离的存储(Taylor & Taylor,1990)。例如,具体词、同源词(不同语言的单词有同样的词根、意义,并且看起来相似)以及文化上相似的词可能共同存储,而抽象词和其它的词可能分别存储。Grosjean和Soares(1986)提出,双语者的语言系统是灵活的,它如何工作依赖于环境。在只限于一种语言的模式中,当输入和输出都局限于一种语言的时候,以及可能当参与谈话的其他人也只限于那一种语言的时候,语言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保持在最小;双语者试图关闭第二语言。在双语模式中,两个语言系统都是活跃的,并相互作用。关于讲话者怎样策略地控制他们的语言系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我们在两种语言之间如何翻译呢,Kroll和Stewart(1994)提出,第二语言初学者的翻译是一个不对称的过程。我们把单词从第一语言翻译成第二语言(前译)是概念中介的。这意味着,为了翻译它们,我们必须提取这个词的意义。另一方面,我们把单词从第二语言翻译成第一语言(后译)是通过心理词典中项目之间的直接连接,这被称为单词联想。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是,语义因素对前译有重要影响,而对后译有很小影响或没有影响。另外,后译通常比前译快。 一些证据显示,后译也可能是语义中介的。 2、双语和失语症 脑损伤怎样影响双语,这明显很依赖于学习第二语言的时间。一些证据表明,有右半球损伤的双语者比单语者显示出更多的语言失能(Albert & Obler,1978;Hakuta,1986)。这可能是因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涉及了右半球,特别是如果第二语言习得相对晚的话(Martin,1998; Obler,1979;Vaid,1983),或者因为在双语者身上语言在两个半球的表征不是那么不对称——尽管这是存在很大争议的(Obler & Hannigan,1996;Paradis,1997)。 这里最有趣的问题是,不同语言的加工在多大程度上倾向于定位在脑的不同部分,这方面最早的报告之一是Scoresby-Jackson做的,他描述了一个英国人的个案,这个英国人的头部受到打击后,选择性地失去了他的希腊语知识。此后,有许多研究报告了脑损伤后一种语言的选择性损伤,以及两种语言的不同恢复(见Obler & Hannigan,1996,和Paradis, 1997)。 证据与在概念水平联系的两个独立的语言系统相一致。 二、第二语言习得 当一个儿童或成人在已经掌握一种语言后试图学习另一种语言时,就发生了第二语言习得。一个人可能发现它是困难的,原因有许多。首先,语言学习的一些方面特别是涉及句法的方面在关键期之外学习更困难。其次,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人经常有较少的时间和较小的动机来学习第二语言。第三,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之间自然有些相似也有差异。 一些证据表明,第二语言习得的时间过程遵循一个U形曲线:最初的学习是好的,然后在学习者变得更熟练之前在成绩上有一个降低(McLaughlin & Heredia,1996)。成绩上的降低与用更复杂的内部表征代替不太复杂的内部表征相联系。 人们使用很多方法来教第二语言。传统的方法(the traditional method),直接法(Direct methods),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浸入法(Immersion method),浸没法(Submersion method)。 Krashen(1982)提出了关于语言习得的五个假设,把它们放在一起就形成了第二语言学习的监察模型(monitor model)。它区分了语言学习(language learning)(传统方法所强调的)和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更类似于儿童的自然学习)。学习强调明确的语法规则知识,而习得强调它们的无意识使用。虽然学习有它的作用,但更成功的第二语言习得应该把重点放在习得上。 第一个假设就是习得和学习是不同的假设。儿童习得他们的第一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的和自动的。强调关键期的重要作用的早期观点认为,成人只能有意识地、费力地学习第二语言。Krashen认为,成人的确能够习得第二语言,至少部分地可以。听力受损成人可以习得手势语这一现象支持了Krashen的观点。 第二个假设是习得中的自然顺序假设。句法规则的习得顺序、所犯的概括化错误的类型在两种语言中是一样的。 第三个假设是监察假设。它宣称,在第二语言中,习得过程创造句子,但学习能使监察过程得到发展以检查和编辑语言输出。对输出的检查和编辑只发生在交互作用中有足够时间的情况下,因此,在自发的会话中难以利用监察过程。监察使用规则的知识而非规则本身。 第四个假设是可理解输入假设。为了从一个阶段达到下一个阶段,习得者必须理解输入的意义和形式。这个假设强调理解的作用。Krashen认为,语言产生不需要清楚地教:假若理解了,它自己会及时出现,并且在下一个最高水平的输入不一定只包含来自那个水平的信息。 第五个假设是主动过滤假设。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态度和情绪因素是重要的。它们能说明成人和儿童在学习第二语言的难易上的许多明显差异。 Krashen的取向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框架,并且被证明是最有影响的教授第二语言的理论取向之一。 除了教学方法,第二语言学习者间的个体差异在人们习得第二语言的难易上也起着一定作用。Carroll(1981)在人们学习新语言的能力方面识别出了四个变异源:语音编码能力、语法敏感性、机械学习能力、归纳学习能力。在外语词汇学习中工作记忆起着重要作用(Papagno, Valentine, & Baddeley,1991),并且有可能按照工作记忆功能的容量、速度和效力重铸Carroll的语言学习的四成分(McLaughlin & Heredia,1996)。 我们怎样能使第二语言习得更容易,第二语言学习经常有一个沉默期,这时虽然有明显的理解上的进步但产出少。强迫学生在沉默期讲话的课堂教学方法可能弊大于利。 Krashende 的中心观点是,通过提供足够的可理解的输入,使第二语言习得更像第一语言习得。浸入法要让习得者完全地暴露于第二语言中,例证了这些观点。 Sharpe(1992)识别出了影响成功的现代语言教学的四个因素(四个C)。它们是交流(communication)、文化(culture)、背景(context)和给学习者以信心(confidence)。 最后,学习第二语言的一些特定方法自然比其它方法更好。Ellis和Beaton(1993)评论了促进外语词汇学习的方法。他们总结说,简单的机械重复对学习产生新词是最好的,但是,使用关键词对理解是最好的。 (编者注:我是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的大4学生) 我的老师是张钦(北师大心理学博士) 自传体记忆指对个人复杂生活事件的混合记忆,与记忆的自我体验紧密相联。在记忆领域,和自我有关的研究已有悠久的历史。当然,早期的心理学家们并没有明确界定自传体记忆的范畴,只是在有关记忆理论的论述中涉及到这一领域。如高尔顿(Galton)挑出某个单词,然后记录在规定时间内该词所诱发的进入脑海的“观念”,以研究自我思维的多样性,但他的研究无疑已涉及到自传体记忆的诸多方面,即仅有相对很少的事件能被记住;弗洛伊德(Freud)认为情绪性创伤体验的记忆往往充满着压抑感,其中直接潜伏有神经症,对这种记忆的压抑使之无法进入意识,然而与此相联的情绪却一直持续影响着个体的内心世界。因此弗洛伊德认为“我们的神经病人困耽于追忆”,其症候是对特殊伤痛体验的滞留和记忆性象征。弗洛伊德虽未就此发展为后人称之为自传体记忆的理论,但他对于情绪在记忆中的作用以及记忆与后继性人格及行为关系的强调,给后来的自传体记忆研究以重要启发。中国早期心理学家张耀翔先生在1924年《人生第一记忆》一文中提出,“食物,游戏,学问,危险,责罚,病痛,伤感七事,最能记忆”,而这七种记忆内容大都与自我体验有密切的关系。此可算记载中中国最早的自传体记忆研究。 自传体记忆对于自我、情感、个人经历而言具有根本性意义。因此,在心理学的很多领域中都有关于自传体记忆的研究,比如认知、社会、发展、临床和神经心理学等。但这些研究发现和实际应用多半处于彼此分离的状态。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自传体记忆的高度复杂性,在不同的研究领域表现为不同的问题和研究热点。近期,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正在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与自我有关的记忆系统的研究。 一、自传体记忆(autobiographicalmemory)的概念 图灵曾将自传体记忆划归为情节记忆(episodicmemory),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特征,与记忆的自我体验紧密相联。布雷沃提出自传体记忆有“自我参照”的特征。杨治良认为自传体记忆是个人生活事件的记忆,一般指对日常生活中自发产生而非实验室设置的与自我经验相联的信息的储存和提取过程。自传体记忆不是一种独立的记忆形式,而是一种混合记忆,或者说更像是一种整合记忆,它包括上下文背景信息(情节记忆)、和相关知识(语义记忆),还包括感知觉方面的信息。 很明显,自传体记忆是对复杂事件的混合记忆,具有鲜明的“自我参照”性质,而自我是自成系统的,不是局部现象。不论何种形式的记忆只要与 “自我”相关,就能达到更好的记 忆效果。“记忆术”专家在实践中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了这一现象。在心理学史上,自弗洛伊德开始,自我一直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成为解释临床和社会心理现象的核心概念之一。在当今记忆相关领域的所有研究都认为自我和自传体记忆之间存在着极为重要的紧密联系。 需要澄清的是,自传体记忆和情节记忆这两个术语并非完全一致。自传体记忆通常被描述为一种情节记忆,因而可以说所有的自传体记忆都是情节性的。但这并不意味所有的情节记忆都是自传体式的。很多情节记忆不是也不会转化为自传体记忆。尼尔森以“昨天中午怎样吃午饭”与“第一次在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作对比,对此作了说明:你也许(今天)能回忆出昨天午饭吃的是什么,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你可能就记不起来了,除非你昨天的午餐十分特殊;但你可以在很长时间后仍能回忆起首次在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时的情景,因为这一事件相对来说对你的意义更为重大一些。两者的这种区别表明,自传体记忆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是“普通”或日常的情节记忆,但如果得不到进一步加工,这部分记忆将不会成为被记住的个人生活的一部分。 二、婴儿期遗忘(childhoodamnesia) 婴儿期遗忘是指成年人不能回忆出生后的最初几年经历的现象。这一现象是自我与记忆研究领域内的一个热点。心理学经典教材长期以来一直认为3岁以下的婴幼儿不能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但儿童自传体记忆的研究对这一观点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 几乎所有的人格理论家都把重要的成年人格特征与某些类型的童年经验相联系。弗洛伊德、阿德勒、霍妮、埃里克森、斯金纳、多拉德和米勒以及罗杰斯等人的理论都强调童年经验对决定成年人是健康的,或是精神病的,亦或是介于两者之间起着重要作用。精神分析中强调了解童年经验会清除患者的症状,但婴儿期遗忘却妨碍了这一临床过程。 最初有研究者用儿童没有长时记忆能力来解释这一现象,但大量研究证实这种解释是不正确的。在一个研究中,压一个杠杠可以使玩具小火车运动起来,18个月的儿童能够很快学会这一动作,并能将记忆保持-个月之久。这说明儿童并不缺乏长时记忆能力。于是又有研究者提出儿童不具备陈述性记忆能力。豪格雷菲等人向3岁和4岁儿童呈现盒子里所放的东西,一种呈现方式是直接让他们看见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另一方式是由主试告诉他们盒子里有什么。结果几乎所有的儿童都能正确说出盒子里是什么,但大部分3岁儿童及少数4岁儿童都不能分辨该信息是如何获得的,即他们不具有元记忆能力。他们能够对特定记忆进行编码和提取,但不能作为自己的体验进行编码。如,他们可以知道“院子里有一只狗”,但却不能意识到“我现在看见院子里有一只狗”。即他们缺乏自我意识,不能把自我当作客体进行观察和认识,亦不能在心理上返回过去进行重新体验(亦即皮亚杰所谓的“思维的不可逆”)。因此,不能说儿童不具备陈述性记忆能力,儿童语义记忆能力并不比成年人差。婴儿期遗忘可能与儿童情节记忆不完善有关。克雷克等人(Craiketal,1999)通过自我参照效应的实验提出了婴儿期遗忘的机制。他设计了四种学习条件:(1)自我参照任务(self-referencetask,简称SR任务);(2)他人参照任务(otherreferencetask,简称OR任务);(3)社会赞许度判断(判断呈现的单词是褒义还是贬义);(4)音节数目判断。所谓自我参照任务,是指将记忆材料与自我相联系的一种编码方式。他人参照任务即将记忆信息与他人(如公众人物、名人、被试的亲属等)相联系。实验中首先给被试呈现所有的形容词,然后在被试没有预期的情况下,突然要求他们尽量回忆出刚刚呈现过的40个单 词。结果表明,自我组的记忆成绩优于其它编码条件。对学习过程进行PET(正电子断层扫描)扫描,分析结果表明:前三种实验条件的激活区相似,且相对于第四种条件有更多左前额叶的激活。SR条件与其它语义条件的激活区相似,说明SR过程可能只包含抽象概念“自我”的激活,而并无相关情节记忆的激活;与SR相联系的脑区的激活与格瑞第(Grady,1988)所列的情节记忆提取的激活区高度一致,这可以解释为情节记忆中包含概念自我的激活,或者自我判断时包含了情节记忆的提取,前文豪格雷菲等人的研究否定了后种解释,因此,情节记忆的提取有自我的参与。 克雷克等人根据自己的模型提出:自传体记忆是对达到个人目标的进程的记录,这种记录并不依赖于言语能力。提取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是编码时的工作自我(working-self)的目标与提取时工作自我目标的可比性。因此婴儿期遗忘的原因是因为儿童期目标与成年后的目标差距很大,童年期对记忆进行编码的目标与成年后对记忆进行操作提取的目标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因此无法激活与童年期目标相联系的知识基础,不能成功提取。 尼尔森等人用语言能力发展及社会相互作用模型来解释婴儿期遗忘。他们指出,儿童早期具有情节记忆的能力,但由于在儿童获得一定的言语能力前,不能把相关的个人经历组织成常规的叙事结构。只有获得此种结构后的记忆才不容易遗忘,且易于提取。因此,婴儿期遗忘不是因为儿童缺乏情节记忆的能力而是由于他们的记忆缺乏上述的组织结构,因此容易遗忘。皮拉米尔等人(Pillemeretal,1994)要求被试回忆7年前的一场小火灾,发现只有事发当时年龄较大的儿童能够回忆。而在火灾刚刚发生之后,所有的儿童都能够对火灾给出自己的描述,但只有年龄较大的儿童的叙述具有时序性和因果关系,即具有常规叙事结构。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上述观点的正确性。 几乎所有的研究都主张在儿童的记忆发展历程中存在质与量上的飞跃。如弗洛伊德认为婴儿期遗忘与压抑无关,只是儿童所产生的记忆与成熟的记忆形式之间存在机制上的差异,因而人们在后来无法对童年期记忆予以成功提取,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必定会发生包括记忆在内的认知结构或认知过程的质变,只有通过这种质变过程,儿童才能形成对事件的识记以及后来的回忆所依赖的心理机制。但在质变发生之前,儿童不能形成记忆;并且即使有可能形成记忆,也会在发展历程中变得对此难以提取。 三、怀旧性记忆上涨(reminiscencebump) 在十九世纪,高尔顿开创了自传体记忆的系统研究,他发明了早餐问卷(the breakfastquestionnaire)和字-线索方法(theword-cueingmethod)。早餐问卷要求人们描述自己最近早餐的情况,越具体越好;而在他的word-cueing方法中,先向被试提供一个字(线索),然后要求被试回答看到这个字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高尔顿的线索技术被美国的两位记忆研究人员克雷沃第和斯海夫曼挖掘出来并加以发展。他们的word-cueingmethod 包括两个阶段:主试呈现一张词单(如:baby,fire,avenue, hospital,paper,plant window),要求被试将自传体记忆与每一个词联系起来;在第二个阶段,这组已由被试建立起自传体记忆的词再次被呈现给被试,要求他们回忆相应的事件是多久以前发生的,运用这一方法可得到跨被试不同生命阶段的自传体记忆的分布曲线。 罗宾将这一方法运用于大学一年级新生,发现在最初的三年里,记忆的数量很小,这种下降反映了婴儿期遗忘现象。如果仅用大学生做被试,其结果会导致我们得出片面的结论, 大学生的分布曲线并不适用于老年人。罗宾等人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他们用不同年龄阶段的被试作实验,结果表明记忆数目随年龄下降,但中间有一个起伏在十九岁,即青少年阶段,记忆有一个上升,这一上升被称为怀旧性上涨。这一现象在不同的研究范式下都有发现,不论被试的群体,也不论他们来自哪一个国家,都存在这一现象。 如何解释这一上涨呢,难道这一时期的事件更重要吗,但如果从整个人生历程上看,像外出、工作、提升、结婚生子等等这些无疑是最重要的事件都不发生在这一时期。是这一时期的记忆编码效应更好吗,也许是,但并没有独立的证据支持这一点。另外一个假设是在成年早期,人的自我概念开始形成,并根据自我的目标来规划自己的生活,为自己的生活事件提供框架。但这一假设也未得到证实。所以,怀旧性记忆上涨现象还未得到较公认的解释。但我们倾向于认为,怀旧性上涨与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以及个人独立意识的真正形成有关。 四、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effect,SRE) 当被试执行自我参照任务时,记忆效果会变得更好。罗杰斯等人(Rogersetal)将这种现象称为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effect,简称SRE)。康韦等人将被试分成3组,分别对40个人格形容词进行自我参照、他人参照、以及社会赞许度判断,并在5点量表上表示出形容词适合描述某人的程度或者其好坏的程度。一小时后让被试进行再认,对被试回答“学过”的项目,还要进一步进行R、K判断。如果被试真正记得这些项目,就作R反应(即记住);相反,如果仅仅知道项目是先前呈现过的,或者仅仅是凭熟悉感进行再认,则作K反应(即知道)。实验结果发现,三组被试的整体正确再认率没有显著差别,但自我参照组的R反应成绩显著高于另外两组,出现自我参照效应。这是因为R反应具有情节记忆的性质,而K反应与语义记忆相似。韦勒等人(Wheeleretal, 1997)强调情节记忆不仅仅是对过去所看到的、听到或想到的事件的客观记录,它还包括在心理上重返过去以及对当前事件重新体验,也就是说,情节记忆必定伴随自我觉知意识(autonoeticconsciousness)。自我觉知意识是对自我的心理表征和自我存在在任意主观时间内的扩展,它能够连接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而语义记忆伴随的是“知道感”这是当一个人客观地思考他所知道的事实时所具有的意识。可见,以“记住”为特征的再认(R反应)含有自我指向的成分,而基于“知道感”的再认(K反应)几乎没有自我指向成分。因此,自我对记忆的影响只有在R反应中才能得到体现。在此后的研究中,大多研究者都在再认测验中加入R、K判断,将R反应分离出来作为自我参照效应的指标。还有研究者提出应将再认中的猜测成分也分离出来,因此主张用 “R”、“K”和“G(猜测)”三类反应。三类反应比二类反应对记忆的测量更精确。 SRE的研究中也涉及发展领域。豪品等人(Halpinetal)发现儿童的SRE小于成人。这是否能说明儿童的自我概念的发展尚未成熟呢,也许儿童被试的SRE小于成人被试。有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儿童的自我概念尚不完善和精确,不能像成人那样为记忆提供有效的参照工具。另一些研究者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于实验任务是按照成人的方式设计的,不适合儿童操作。针对这种说法,波奈斯和西蒙斯对学前儿童(4-5岁)与年长儿童进行了比较。他们对实验任务的主要改进是呈现刺激单词的同时呈现相应图片,从而使任务有利于儿童操作,学习结束后,要求被试进行自由回忆,结果发现两组儿童的SRE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排除年龄因素对自我参照效应的影响。由此可见,认为儿童的自我概念不够成熟的说法尚缺乏有力证据。不过, SRE的研究能为儿童的自我发展以致婴儿期遗忘的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实际上,婴儿期遗忘和怀旧性记忆上涨都与自我参照效应有关。因此,研究者把有无自 我参照效应作为自传体记忆是否存在的客观证据。也可以说,自我参照效应就是自传体记忆 的标志。
本文档为【认知心理笔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732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42KB
软件:Word
页数:136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1-13
浏览量: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