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腾冲县和顺图书馆建立的文化背景和经济条件分析

腾冲县和顺图书馆建立的文化背景和经济条件分析

举报
开通vip

腾冲县和顺图书馆建立的文化背景和经济条件分析腾冲县和顺图书馆建立的文化背景和经济条件分析 腾冲县和顺图书馆建立的文化背景和经济 条件分析 腾冲县和顺图书馆建立的文化 背景和经济条件分析 段家开 (保山学院政史系,云南保山678000) [摘要]腾冲县和顺图书馆是一个为大众服务的乡村图书馆,在20世纪30年代即以"在中国乡村文化 界堪称第一"而闻名于世.和顺边地文化,侨乡文化的繁荣,是图书馆成立的文化背景.和顺乡民及旅缅 华侨艰苦创业,发展中缅民间贸易,拨付经费购买大量图书,是和顺图书馆发展的经济基础和强大动力. 【关键词]和顺图书馆;文化背...

腾冲县和顺图书馆建立的文化背景和经济条件分析
腾冲县和顺图书馆建立的文化背景和经济条件分析 腾冲县和顺图书馆建立的文化背景和经济 条件分析 腾冲县和顺图书馆建立的文化 背景和经济条件分析 段家开 (保山学院政史系,云南保山678000) [摘要]腾冲县和顺图书馆是一个为大众服务的乡村图书馆,在20世纪30年代即以"在中国乡村文化 界堪称第一"而闻名于世.和顺边地文化,侨乡文化的繁荣,是图书馆成立的文化背景.和顺乡民及旅缅 华侨艰苦创业,发展中缅民间贸易,拨付经费购买大量图书,是和顺图书馆发展的经济基础和强大动力. 【关键词]和顺图书馆;文化背景;经济条件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4—9340.2011.O1.O18 【文章编号】1674—9340(2011)01—091—04 腾冲县和顺图书馆是和顺百姓和旅缅华侨为振兴家乡文化教育事业,于1928年集资创办的 边地乡村图书馆.馆藏图书8万余册,其中古籍,珍本1万多册,并保存有胡适,艾思奇,廖承志等 诸多名人的着作,字画.2O世纪30年代即以"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而闻名于世,目前有6 个阅览室,4个书库和动物,植物,卫生标本室,吸引不少当地村民,中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生和外地游客来此参 观阅览.2006年5月,国务院将和顺图书馆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和顺图书馆的成立及发展,与和顺侨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实的经济基础分不开. 一 ,和顺历史文化分析 腾冲县与缅甸接壤,有国境线147.8公里,是名副其实的边疆地区.在和顺周围有佤,傣,傈 僳,阿昌等跨境民族居住,而和顺的居民全部是汉族.和顺镇总面积约16.18平方公里,从整体人 居环境规划,生态意象保护,乡村文化建设,文化教育开展,人才精英培养,建筑艺术凝练,思想观 念开放和乡风民俗厚集等方面可以看出,和顺素有深厚的中原文化底蕴.如,清朝时期,边地和顺 文风兴盛,私人着述颇多,从清初寸式玉的匕上吟草》至近代李曰垓(哲学家艾思奇父亲)的《天 地一庵诗》,《漫汗录文》等共有三十余家.故李根源《和顺乡居吟》诗日:"作者居天末,中原旗鼓 当,吾力倘可致,丛书集缥湘".以上史料,有的学者认为,作为文献名乡的和顺,可以与中原文 化旗鼓相当.这与腾冲及和顺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有关,而和顺历史文化的形成,又主要与 以下历史因素有关. (一)汉族移民的促进 和顺最早的土着居民为佤族,在明初汉族移民后,佤族沿着丝绸之路南迁到荷花傣佤民族乡 及德宏州梁河县半山区.现今居民,其先祖是从四川,湖南,江苏等地移来的汉族.史载,明洪武十 五年(公元1382年),"蓝玉,沐英攻大理,分兵鹤庆,丽江,金齿,俱下"(《明史?太祖本纪》).所谓 "金齿"即包括今天的腾冲及和顺地区. 收入臼期:2010—1l一13 基金项目:保山学院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项目编号:09B013K). 作者简介:段家开(1968一),男,云南腾冲人,保山学院政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地方文化和高校党建—作. 一 92一 保山学院2011第1期 考今天和顺乡的寸,李,尹,刘,贾五姓,原籍皆为四川重庆府巴县,其先祖就是奉命随傅有 德,蓝玉,沐英征金齿,腾越南来的.战争平息后,因为云南距离京城遥远,边疆战乱频繁,于是朝 廷在云南设镇守总兵官,沐氏世袭此职.朝廷对参战军人论功行赏,作为沐氏部下的和顺五姓先 祖,因立下战功,皆封官晋爵,留守边地,后移居今天的和顺.据和顺《刘氏宗谱》记载说: 继宗公……由是当闲暇之时,与寸氏始祖太师庆者,遍览腾阳胜地,见一境焉,其山之峙也如 砺,其水之流也如带.且四时和煦之气洋溢于郊圻……两人心甚慕之,不忍舍去,访诸土着,知为 阳温暾村也.太师庆日'是泱泱大邑风也'.继宗公日'可以b居矣',遂家焉. 和顺众多家谱,族谱类似上述记载的还很多.其内容虽然未必十分准确,其所言移居腾冲的 时间,原因,起迁省区以及定居点等也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是,它们所反映和顺地区大多数汉族先 祖从外地移来的历史事实与正史所记完全吻合,也是完全可靠的.毫无疑问,古代大量汉族移民 来到相对落后的边疆,带来了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知识和思想观念,他们和当地民众一起 共同促进了顺地区的社会发展. (二)悠久艰辛的侨乡历史 和顺处于古代中国从陆路通往缅甸,印度的要冲,是"蜀身毒道"上的重要集镇之一.和顺距 离缅甸西北部城市密支那仅有217公里,距离缅甸东北部城市八莫约210多公里. 独特的区位优 势,使和顺人占尽"地利",观来往商旅,他们增长了见识;购"夷方"货物,他们了解了外面的世界; 看商人财富,他们树立了"走夷方"的信心和勇气.缅甸地处热带,气候炎热,各种资源十分丰富, 人口稀少,在南方有广袤肥沃的土地,适宜发展农业和种植经济作物.缅甸西部濒临印度洋,地势 开阔,有优良的港口,更适宜做海上商业贸易. 在明朝洪武二三十年前后,因军事外交关系,和顺少数先民随朝廷官员出入缅甸,其行为为 官方性质,但对和顺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成为和顺人走向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先驱.随着人口逐 渐增多,人多地少的矛盾显现,生活日显艰难. "吾腾冲,田地少,而且薄瘦","若生在,贫寒家,米无升斗","为的是,家贫寒,才把外走"[211~. 加之国内政治变乱,边疆时有战争,人民流离失所.为了生计,和顺人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气,跨出 国门,不畏艰险,披荆斩棘,沿着古代"西南丝绸之路"开始"走夷方".创业的先辈远离亲人,背井 离乡,所经历的艰辛难以言状.他们冒着摄氏四十多度的高温,烈日炎炎,汗水淋漓从早到晚不停 地忙碌.缅甸气候炎热,空气湿度大,恶劣的气候,毒蛇,蚊子,苍蝇,寄生虫较多,在缺医少药的情 况下,人们要与各种疾病抗争,特别是鼠疫,疟疾,天花,霍乱等疾病蔓延,夺走了无数人的性命. 和顺乡绝大多数家庭都曾遭受痛失客居异乡亲人之苦,在家乡流传一句话:"男走夷方坝,先把老 婆嫁".这是多么令人心碎的话语!他们在外谋生的代价是如此之沉重.他们甚至还遭受当地强 权势力人为的掠夺.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充满智慧的民族,也是倡导团结,和谐的民族.在异国 他乡,同胞们相互关照,相互帮助,一家遭灾,大家捐助,一人受辱,众人维护,他们用自己的勤劳, 智慧和善良在一个个城镇巩固立足之地,找到营生之道,解决生计问题.有的立足稳定,生意顺利 之后,一些亲戚朋友从国内来到谋生地,加人了经商行列,队伍不断壮大.在东南亚特别是缅甸, 他们和当地人民一起发展农业,种植经济作物,经营商业,开采矿藏,特别是开采加工玉石,为当 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已故和顺籍尹文和先生对侨乡史研究后指出:从明朝正统后期到嘉靖初年,前后约140年, 中缅关系稳定,两国贸易不断发展,民间贸易十分活跃.为了满足宫廷达官贵人对奢侈品的需求, 巨商大贾以及宫廷太监,宝石采买官云集永昌,腾越.在这样的背景下,和顺人顺势而为,一部分 人加入珠宝贸易行列,成为珠宝玉石业的行家.朝廷采买官在中缅甸边境大量采买珠宝,官方的 这一商业活动往往需要私家富商的支持配合,于是就出现了部分和顺商家为中缅外交,经贸服务 的通事,因为为朝廷做出了贡献而被授予官职.对此,明朝王宗载《四夷馆记》明确记载说: 敕云南,陕西镇守官吏,访取精通鞑靼,西番,百夷语言文字兼通汉文之人,选送付部,量授官 职.腾越有寸文斌,寸玉,十阴,寸肤养,寸应官,寸登云,寸秉东,贸武,刘国献等,先后授鸿胪寺 腾冲县和顺图书馆建立的文化背景和经济条件分析 班序,寸应官授四夷馆教授. 上述史料所言"鞑靼"语即蒙古语;"西番"语即藏语.而"百夷"语,则是指广泛使用于中缅边 境一带的傣语或泰缅语.其所言"鸿胪寺"即封建中央最高外交和民族事务机关;"四夷馆"即中央 外交,外语学校.和顺寸玉一家,五人班列鸿胪寺,一人为四夷馆教师.这一方面证明,当时国家十 分重视与东南亚的关系;另一方面说明,和顺寸氏在当时中国与"百夷"语系国家的外交活动中业 已占有重要的地位! 虽然边疆有治有乱,但和顺开放的价值取向已经成为主流,男人到外面闯荡世界,挣钱养家 糊口是天经地义之事.清朝乾隆,嘉庆,道光年间,是华人华侨事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创立的商号 分布国内外,华人华侨积累了大量的民间资本.自光绪初年至二十世纪20年代,和顺华侨在原来 的基础上,开创了经济繁荣,文化复兴的局面.侨商在积累大量财富之时,也为缅甸经济社会发展 做出了巨大贡献,得到缅甸封建王朝上层统治者的认同.1859年,缅甸蒲甘王朝国王们董,把和 顺人尹蓉尊为国师,委以重任.让他为国王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督修曼德勒王城和御花园. 在漫长,艰辛的华侨创业史中,和顺人攻艰克难,敢于"走出去",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赢得 了侨居国家官民的信赖,建立了友谊.同时,在家乡和侨居地之间架起了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形成 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纽带.到目前为止,现有在外华侨10000多人,归侨,侨眷4000余人,和顺成 为云南着名的侨乡. 和顺人不管路途有多遥远,创业有多少艰辛,生活有多少磨难,他们牵挂的永远是那片故土, 他们关心家乡的建设,凡是对家乡有益的事,大家慷慨解囊,甚至在外做苦工的人,也要捐几文卢 比以报心意.和顺乡的一花,一木,一砖,一瓦,一桥,一路无不凝结着华侨无尽的心血.对于建设 家乡心灵的家园,构建精神世界,购买图书让更多的人阅读,以提高和顺人的综合素质,那些华人 华侨更愿意不惜重金,倾尽全力. 二,坚实的经济基础 和顺人不愿意抱残守残,更不愿意面对少得可怜的土地资源而展开你争我夺.他们义无返顾 地走出去,走到外面博大,精彩的世界.他们的队伍由小变大,华人华侨遍布于缅甸南部仰光等大 城市,在北部,以曼德勒,八莫和密支那等地为中心,形成了侨居地,他们建立了"云南会馆",建立 了观音寺,关帝庙,土主庙等,这些建筑同样是他们与故土联系的符号,他们的根依然在中国,在 美丽恬静的和顺.在国外,他们艰苦创业,精心管理,用心经营,他们从事的职业不一:有的做杂 役,从简单的烧火煮饭做起,当学徒,店员和工人等;有的做小生意,当小老板,开小百货铺,开米 厂和木材厂等;有的做大生意,开大公司,大商号,经营华洋杂货土特产,经营生丝,面纱,洋纱,石 黄.资金雄厚者经营玉石翡翠和红绿宝石等贸易;有的从事华文教育工作等. 在和顺侨商从事的行业中,最有诱惑,利润最大的就是经营玉石翡翠和红绿宝石生意.据统 计,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和顺人到缅甸西北部密支那城市附近的猛拱玉石厂挖玉的劳 工共计480人左右.玉石厂所出玉料,都要报缅甸官方管理员,按其价值纳税(岗银).后来,很多 玉石厂的"岗银"都被和顺人直接承包下来,说明和顺人开挖玉石经验丰富,实力强大.采玉办法 有多种,或合资者雇佣劳工,为劳工提供伙食,得玉后按其市价分给劳方若干;或生产费用及伙食 全由资方负责,所得玉料由劳资双方均分,这是大家乐意接受的办法.对"穷走夷方,急走厂"的冒 险者来说是最大的诱惑,也是很多和顺人走出家门,找到活儿,领取工钱,慢慢凑足本金,自己做 买卖的一条捷径.当然,开采,加T,销售玉石风险很大,一不小心,就会血本无归甚至倾家荡产. 在珠宝玉石贸易的历史长河中,和顺人擅长经营,其中致富者不少,如张宝廷,寸海亭,张兰亭等 均被称为"翡翠大王",富甲一方.他们发家致富后,积极支持孙中山在东南亚开展的革命活动,如 侨领,同盟会员,富商寸海亭多次为革命捐献巨款,被孙中山称为"华侨领袖,民族光辉"". 由于和顺华侨能吃苦,擅长经营,生意从无到有,事业从小到大,建立的商号越来越多.清道 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缅甸旧都南城阿摩罗补罗地区洞谬观音寺被大火焚毁后,在新修扩建 一 93— — 94—— 保山学院2011第1期 的功德碑上,曼德勒富商捐款者即有和顺"谦和号","正兴号","茂生号","万顺号","元盛号", "正泰号","三成号"等十六家商号.据腾冲宣传部李继东先生统计,从清朝乾隆至1949年,和顺 人开设的规模比较大的商号就有近百家.在国外,主要分布在缅甸,印度和泰国等;在国内,主要 分布于保山,下关,昆明,重庆,广州,上海,拉萨和香港等地.在这些大商号中,有的资产不菲. 如1950年"永茂和"在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时,国内全部资产按人民币结算的比价折合半开银元 300万余元,可见实力之雄厚,今天和顺民居"弯楼子",就是"永茂和"商号的私宅,可供参观, 研究. 在缅甸,泰国的地谋生,和顺人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谦逊诚实的做人之道,利用充满智慧的 头脑,发展着自己的事业.滇商,闽商,粤商之间相互团结,亲戚朋友之间相互帮助,同行同业之间 相互信任,讲求诚信,追求共同的利益,这是"和顺商帮"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诸多商号在经 营过程中,经常与当地国公司,甚至是欧美大公司打交道,和顺商人认识到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性. 同时,他们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发展了侨乡经济,为和顺图书馆的建立奠定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和顺图书馆就孕育,诞生在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思想活跃,教育发达,受外国科学思想和文化 影响比较明显和具备经济实力的侨乡.作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最大的乡村级公共图书馆,它 不但成为和顺侨乡民众的精神家园,而且,其建立的影响和意义,已远远超越了只是服务故乡的 功能. 参考文献: 【l】尹文和.云南和顺侨乡历史概述【MJ.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3. 【2】杨发恩.中国魅力名镇和顺?人文卷【M1.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5 [3】董平.和顺风雨六百年【M1.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f4】杨发恩.中国魅力名镇和顺?华侨卷【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5 CulturalandEconomicBackgroundfor BuildingofHeshunLibrary DuanJiakai (BaoshanCollege,Baoshan,Yunnan,678000) Abstract:HeshunLibraryisknownacrossthecountryforbeingNo.Oneamongvillageli- braries,offeringservicetovillagers'readers.Thispaperisintendedtocommendonthecultura l andeconomicbackgroundofbuildingofHeshunLibrary. Keywords:HeshunLibrary;culturalbacgound;economiccondition
本文档为【腾冲县和顺图书馆建立的文化背景和经济条件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8258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6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1-13
浏览量: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