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管理哲学《道德经》致企业之用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

管理哲学《道德经》致企业之用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

举报
开通vip

管理哲学《道德经》致企业之用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管理哲学《道德经》致企业之用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 管理哲学《道德经》致企业之用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 【原文】 为学(1)日益(2),为道(3)日损(4),损之又损,以至于(5)无为(6)。 无为而无不为(7),取(8)天下常(9)以无事(10);及其有事(11), 不足以(12)取天下。 【注释】 (1)为学:钻研学问。为;做。河上公将“学”释为“政教礼乐”。陈鼓应释“学” 为“仁义圣智礼法”。这里释为一切学问。 (2)日益:日日有所增益。 (3)为道:钻研大道。 (4)日损:日渐精简。 (...

管理哲学《道德经》致企业之用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
管理哲学《道德经》致企业之用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 管理哲学《道德经》致企业之用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 【原文】 为学(1)日益(2),为道(3)日损(4),损之又损,以至于(5)无为(6)。 无为而无不为(7),取(8)天下常(9)以无事(10);及其有事(11), 不足以(12)取天下。 【注释】 (1)为学:钻研学问。为;做。河上公将“学”释为“政教礼乐”。陈鼓应释“学” 为“仁义圣智礼法”。这里释为一切学问。 (2)日益:日日有所增益。 (3)为道:钻研大道。 (4)日损:日渐精简。 (5)以至于:直至。 (6)无为:规律在起作用。 (7)无为而无不为:规律在起作用而且没有作用不到的地方。 (8)取:管理。 (9)常:常式。 10)无事:没有例外事情的发生。 (11)有事:有例外事情发生。 (12)不足以:不可以。指不具备治理天下的资格。 【意释】 钻研学问日渐增多,钻研大道日渐精简,精简又精简,直至认识到规律在起作用。 1 / 4 规律在起作用而且没有作用不到的地方,治理天下(管理组织)的常式是没有例外事情发生;至于时有例外事情发生,就不能很好的治理天下(管理组织)了。 【致企业之用】 本章是上一章关于认识论的延续。本章用钻研学问与钻研大道的对比来说明二者的不同;钻研学问由简到繁,钻研大道由繁到简,直至“无为”这个精髓。 老子说大道(规律)无为而无不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没有任何事情能不受大道的支配,在规律的作用下不会有例外事情的发生,因此组织管理的常式是没有例外情况的发生,如果不断的发生例外问题,我们是管理不好组织(企业)的。我们今天所谓很前卫的管理理论简直是老子管理理论的翻版。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里的“学”有若干种解释,解老专家河上公解释为“政教礼乐”; 陈鼓应释“学”为“仁义圣智礼法”。这种解释不无道理。但总感到有些窄狭,倒不如按“学”的本意直译。 古代人们把对事物的研究分为“经”、“传”、“学”。“经”所探讨的对象侧重于事物的“本”,即本体或本源;解释经文的著作叫“传”。“经”、“传”连缀则合称为“经传”。“学”所探讨的对象侧重于事物的“末”,即本体作用于各种事物的具体表现。所以研究具体的事物越研究越多,研究事物的本源越来越集中一点。 在管理理论体系中《道德经》以《易经》思想为出发点探讨管理的本源,而管理学则以管理思想为出发点探讨具体的管理方法,所以探讨管理方法涉及管理的方方面面,探讨管理思想就要追根溯源,将研究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于管理的本源上来。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损之又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就是精简之后又精简,直至精简到“无为”这个概念。“无为”是老子管理思想体系的核心。 “无为”的主体是规律,而不是统治者(管理者)。有些人在理解无为的概念时由于弄不清无为的主体,错把统治者(管理者)作为无为的主体,就理解为管理者的“不 2 / 4 作为”。这样理解就与无为的原意大相径庭。老子的“无为”是管理哲学的核心概念,指“无”在为。“无”就是道体,而规律是道(无)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把“无为”理解为“规律在为”。 管理的根本矛盾是人性与道统的碰撞,其表现形式为统治者(管理者)的“有为”与道的“无为”发生冲突。在管理实践中有些人既不研究管理思想之“经”,又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之“学”,凡事皆从事物表象着眼、解决问题皆从具体问题这个孤立的“点”入手,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作出决断,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凭想当然管理企业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欲管好企业,最终要回归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规律在起作用而且没有作用不到的地方,治理天下(管理组织)的常式是没有例外事情发生;至于时有例外事情发生,就不能很好的治理天下(管理组织)了。“无为而无不为”是“无为”的完整描述,“无为”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概括性简称。老子指出组织管理(治理天下)的正常状态是“无事”,这个“无事”指无意外之事,按我们现代管理术语叫做没有例外问题的发生。没有例外问题的发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是绝对的。 我们企业内部的管理基本上可以做到没有例外问题发生。这就需要我们在事前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借助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流程、报表等管理手段和管理工具将可能会发生的问题消灭在工作开展之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例内管理。如果我们不注重在事前建立预防问题发生的管理机制,就会有大量的例外问题发生,迫使我们的注意力、精力和有效的工作时间投入到无尽的事后救火之中。又由于问题已经发生,对每一个问题的解决必须一事一策,从而无暇于管理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使整个管理局面陷于混乱。 3 / 4 因企业外部原因而引起的例外问题,我们没有能力去组织它,但是我们可以加强信息的收集和管理,提高分析发现问题的预兆,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将因可能发生的问题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立足于事前预防是管理的主流,事后的治理是管理中的一项补救措施,是管理的一种辅助手段。假如我们不能正确的区分事前的“无事”与事后的“有事”何为管理的常式,那么我们对管理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如果说一个企业经常发生例外问题,这个企业的管理一定存在问题,这个企业的管理者绝对不是合格的管理者,我们与做一位出色的管理者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我们管理企业必须秉承“无为”的法则,“无为”与“无事”是因果关系,先有“无为”后达至“无事”。“有为”与“有事”也是因果关系,因为“有为”才达至“有事”。立足于“为无为,事无事”这种管理观,才能使我们的管理行之有效,使我们的组织(企业)远行在正常状态。我们不能因企业小而轻视“无为”,不能因企业大而妄自作为。妄自作为必定有事,有事就管理不好企业。 4 / 4
本文档为【管理哲学《道德经》致企业之用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9539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5KB
软件:Word
页数:4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10-25
浏览量: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