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定州一片石,石上几行字

定州一片石,石上几行字

举报
开通vip

定州一片石,石上几行字定州一片石,石上几行字 论“王羲之兰亭”书风的影响,刻本之中或莫盛于定武兰亭,对这一刻本,宋人议论最多,朱熹有“兰亭如聚讼”之喻;楼钥更有诗嘲讽,“定州一片石,石上几行字。千人万人题,只是这个事。”结合北京故宫年度大展“兰亭特展”及上周举行的“2011年兰亭国际学术研讨会”,《艺术评论》特刊出书法碑帖专家王连起对《兰亭序》定武本的考证。 王连起 王羲之是中国的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是其书法的代表作,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时任右将军、会稽内史的王羲之,和司徒谢安、左司马孙...

定州一片石,石上几行字
定州一片石,石上几行字 论“王羲之兰亭”书风的影响,刻本之中或莫盛于定武兰亭,对这一刻本,宋人议论最多,朱熹有“兰亭如聚讼”之喻;楼钥更有诗嘲讽,“定州一片石,石上几行字。千人万人题,只是这个事。”结合北京故宫年度大展“兰亭特展”及上周举行的“2011年兰亭国际学术研讨会”,《艺术评论》特刊出书法碑帖专家王连起对《兰亭序》定武本的考证。 王连起 王羲之是中国的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是其书法的代表作,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时任右将军、会稽内史的王羲之,和司徒谢安、左司马孙绰、释支遁等朋友及子弟辈四十二人,在山阴兰亭举行“修禊”盛会,临流赋诗。《兰亭序》即是王羲之当时为这次宴集所做的序文。自唐太宗亲自在《晋书》中为王羲之作评传,一千多年以来,可以说在中国地无分南北东西,人不论男女长幼,几乎没有不知道书圣王羲之之名和《兰亭序》其帖的。千百年来,书学兰亭,几乎是很多书法家成名的必经之路。 兰亭序帖真迹被唐太宗殉葬昭陵,后世所传兰亭,多为墨本和刻本。 墨本指摹本和临写本。传世兰亭中,大量的是刻本。法帖刻石(木)捶拓,到北宋才兴盛起来。虽然有些拓刻说是刻于唐或更早,但都没有确实的证据。刻本中也是名目繁多,其中以定武本最为著名。本来定武本只是北宋时流行的刻本之一,最早见于欧阳修记载,并不特别重视。由于黄庭坚等人的赞扬,日益为人所重。李之仪怀疑可能是欧阳询的临本,后渐渐为人坐实。其他还有所谓唐勒石本、唐刻版本以及唐人摹临本的上石本,如褚遂良本、冯承素本等等,基本上也是归为褚摹、褚临者为多。也就是说除定武系统皆谓之欧外,其他几乎都同褚挂靠。兰亭序刻本至宋代越来越多,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指出,自渡南后士大夫家刻一本。据桑世昌《兰亭考》、俞松《兰亭续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等书记载,宋人藏兰亭有百种或以上者曰:薛绍彭二百余种、康惟章百种、王厚之百种、沈揆百种、贾似道八百种。传本名目记录最详者为宋理宗内府,一百十七种。但这些兰亭可以说是百不存一,偶然有流传至今者,也已经被拆换、挪移、拼配,甚至毁坏到面目全非。而所谓的游相兰亭,不见宋人著录,却自明末以来陆续发现。至于元人对于兰亭的喜爱,可从赵孟頫临跋兰亭序中知其概略。袁清容亦有记载。而且复制仍在继续,陆继善曾勾填唐摹本五份,现在还能看到三件。大德年间,钱国衡曾刻兰亭十种。危素记,元陈珠海藏有刻本六十三种。元内府也曾重刻过定武兰亭。至明清,单刻或汇帖中所刻兰亭亦不在少数,如明周宪王《东书堂帖》、文徵明《停云馆帖》、邢侗《来禽馆帖》、吴廷《余清斋帖》、董其昌《戏鸿堂帖》、章藻《墨池堂帖》、王肯堂《郁冈斋帖》、陈元瑞《玉烟堂帖》、陈甫伸《渤海藏真帖》;清冯铨《快雪堂帖》、梁清标《秋碧堂帖》、孙承泽《知止阁帖》、刘光旸《翰香馆帖》、清内府《懋勤殿帖》、《三希堂帖》、曾桓德《滋蕙堂帖》、蒋洲《敬一堂帖》、成清王《诒晋斋帖》等,潘士成海山仙馆前后刻兰亭十六种。直至民国十一年(1922),裴景福《壮陶阁续帖》都刻过兰亭。而清人所藏也有不少,如桂馥百种、曾培祺一百二十种、吴荣光一百三十种、徐树均八十二种、孔广陶一百七十二种、吴云二百种,还有些私人收藏,这里不一一罗列。 定武兰亭,宋人议论最多,朱熹有“兰亭如聚讼”之喻;楼钥更有诗嘲讽,“定州一片石,石上几行字。千人万人题,只是这个事。” 定武兰亭,又有定本、定州本之说,其中定本宋人有记,说唐明皇得真迹后刻之学士院者,连原石是玉石都知道,但把唐太宗和唐明皇都弄混了。真迹殉葬昭陵,明皇即玄宗怎能看到真迹呢,然而这样的记载,现在还有人照样使用。要想考校宋人的诸多议论,又非本文所能容纳。所以这里介绍定武兰亭,只是按约定俗成的说法。 定武兰亭原底,传为欧阳询临本摹刻。五代石晋末,契丹入汴得之辇石北去,弃之真定。真定时为义武军,宋太宗登基,以讳改义武为定武。庆历中,李学究发现,熙宁时薛向帅定武,其子绍彭翻刻一石易去原石,并损原刻“湍、流、带、右、天”五字。所以定武兰亭就有五字不损本和五字已损本之分。其实,从桑世昌《兰亭考》卷十“传刻”所列可知,定武条内,并不止此两种,如除上述已损的五字,还有“亭、列、幽、盛、游、古、不、群、殊”九字亦有损,而且九字损于五字损前。 定武本第十五行“不知老之将至”的“不”字,左边有一“僧”字,是南朝梁徐 僧权的押署。有的后期拓本,僧字残损“亻”,只剩一“曾”字。东坡便误作了原文的漏字旁添,读成“曾不知老之将至”了。后面讲到的薛绍彭摹刻本上,僧字上方,还有一个“察”字,当是隋代的姚察押字。原帖当有这两个人的押署。薛氏所得唐摹本当初摹了两人押,定武原底只摹了一个人的押,冯摹和今所见其他摹本则一个押也没有摹。 定武兰亭,原本是北宋几种流行本中的一个,最早欧阳修曾经言及。《六一题跋》卷四,“晋兰亭修禊序”条中,记其家藏兰亭拓本有四,顺笔带出,“又有别本在定州民家”。至黄庭坚开始,定武兰亭才有了独尊的趋势,但黄庭坚对它的评价还很客观。《山谷题跋》卷七,《书王右军兰亭草后》:“„„书家得定武本,盖仿佛古人笔意耳。褚庭诲所临极肥,而洛张景元斸地得缺石极瘦,定武本则肥不剩肉,瘦不露骨,犹可想其风流。三石刻皆有佳处,不必宝己有而非彼也。”后来南宋人渐渐将它归为欧阳询临本,则是肇始于北宋人李之仪。《姑溪居士文集》卷四十一,《跋兰亭记》:“贞观中既得兰亭,上命供奉搨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各搨数本,分赐皇太子、诸王、近臣。而一时能书如欧、虞、褚、陆辈人,皆临搨相向。故兰亭刻石流传最多。尝有类今所传者参订,独定州本为佳,似是镌以当时本摹勒。其位置近类欧阳询,疑询笔也。”这里用“似是”“近类”“疑”,皆是不肯定的猜测语。但到南宋,便坐实为欧临了。而且定武兰亭也渐渐取得了石刻本中独尊的地位。 定武兰亭问题是非常复杂的,但并非没有办法鉴别。大家都知道有所谓五字损本和五字未损本之别,其实五字损前,已损九字。真伪、翻本的嫡庶远近,都是可以鉴别考证的。一般专家认定的,定武真本五字不损本只有吴炳本;五字损本只有赵孟頫十三跋独孤本残本和柯九思本即“定武兰亭真本”一本半。但吴炳本是有问题的。下面就谈吴炳本。 吴炳本 元吴炳藏定武兰亭,在明弘治正德间托名朱理存的《铁网珊瑚》卷一著录中,称“兰亭定武本”,后有许将、王安礼、黄庆基、朱光裔、李之仪、李秬、王景通、王景修、张太宁、张保清、冯泽纵、王景修、仇伯玉、朱光庭、石苍舒、王容敬、吴炳、王守诚等题跋和观款。 铁网著录之后,不知何时,宋人题跋大部分被移到了神龙本(冯承素摹本)后,但不能晚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因为此年成书的汪珂玉《珊瑚网书画录》卷一“唐摹兰亭真迹(即神龙本)”后,就有了仇伯玉等元丰五年(1082)以前的宋人观题。吴炳天历二年(1329)、元统乙亥(三年,1335)两题,王守诚至正乙酉(五年,1345)、丁亥(七年,1347)两题则按时代顺序,移在了神龙本原有的郭天锡、鲜于枢、邓文原题跋之后(汪珊瑚题跋著录顺序,前后有颠倒)。今天这些题跋,依然还在神龙本后。而吴炳本遭此一劫之后是什么样子,只能在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卞永誉的《式古堂书画汇考》一书中可以知道。此书卷五“兰亭拓本”中有名曰“定武兰亭古本”者即是,但其题目下面有一小注云:“乃神龙本,题签者或笔误耳。”其跋中那些被移走的宋人跋后,又有小字注曰:“以上皆拓本,以下皆墨迹题跋。”所录便一同于铁网珊瑚著录,所以不再抄录了。为什么宋人题跋墨迹还有刻拓留在兰亭帖后,这颇让人费解,或此帖尚在当时的收藏者手,宋人跋刻石传拓以“立此存照”。而现在吴炳本后面的题跋是什么样子呢,上博曾全部展出。兰亭拓本前有王文治题:“宋拓定武兰亭,元吴炳藏本,赐研堂收。”又题一行曰“快雨堂审定,无上妙品。”兰亭帖后第一跋无名款,李天马先生《定武兰亭研究》、王壮弘先生《帖学举要》等都称之为张洎跋。其文云:“善法书者,各得右军之一体,若虞世南得其美韵而失其俊迈,欧阳询得其力而失其温秀„„”最后年款为“柔兆执徐暮春之初,清晖西阁因观修禊序为张洎评此。”按此跋文评唐代名家书学右军各得一体,王献之俱得之而无“蕴藉态度”,“失于惊急”。这本是五代南唐后主李煜的一段书论,见桑世昌《兰亭考》卷五,只是这段话后有“江南后主书,故吏铉识”,一行小字。看来宋初就怕人不知是谁跋,由徐铉作了一个注。清晖乃南唐殿名;张洎是李后主的宠臣,曾任清晖殿学士;柔兆执徐为丙辰年。综合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就是让人考订出这样的结论:李后主在南唐(中主)保大十四年丙辰(956)在清晖殿西阁为张洎评兰亭序帖。那么,这段文字就是李后主的题跋 了。但第一,由于行文颇显晦涩,让治帖名家都不知所云。王壮弘先生认为是张洎书。李天马先生说,张洎跋的是李后主的评书语,也误定为张洎了。第二。此字书法明显学黄庭坚而又瘦弱做作,而且错讹字颇多,竟连初唐四家薛稷的姓氏也写错了。验其书法,同后面的所谓沈周跋书法似异而实同,定是向壁虚构之伪物。启功先生兰亭考,指明这段话是李后主的。因为没有注意到它是后配,位置又在元人题跋之前,所以便定为南宋人书了。 此跋之后,便是王容、吴炳至王彝等人题,基本上同于《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只是多了沈周一跋。其后有王文治长跋、英和观款、崇恩题及褚德彝等人观款。其中,以王文治跋评价最高。 此本之被称为定武五字不损本,清末至今名气复显,可以说皆缘于王梦楼的这前后题识。 但是,这个拓本根本不是定武真本。虽曰五字不损,而且首行会字缺,似为定武形模,但其他字则多有模糊不清、字势点画失态失步者,很多字同公认的定武真本如独孤本、柯九思本点画结态皆不相同。特别是二十五行“悲夫”之“夫”字,王羲之原写“也”字而后改,定武原本(柯九思藏定武兰亭真本)、宋人翻刻如游相玉泉僧本,“夫”字皆有“也”字改痕,此本竟然没有。虽然界行之八阔九修、帖上之“金龟卧顶”一些考据隐约能见,右下角还有“吴炳之印”,但同帖心皆非一纸。从印本也可见墨色的不同。因此《式古堂》著录时虽名“定武兰亭古本”,而有小字注明:“乃神龙本,题签者或笔误耳。”说明这个兰亭当时已经不是吴炳所藏的原定武本了。王文治长题,实此兰亭名声复显艺林之因。但他的长跋,开始便说:“兰亭聚讼,南宋已然,况今日乎。然书家品韵,望而可知,正不待辨证题识之真赝,较量于纸墨之浓纤,而沾沾斗诤也。”可知这位王梦楼先生自己也知道,题跋墨色都是有问题的。 综上所述,吴炳本定武兰亭,原本有不少宋元明人的观款题识,至明代晚期,其中的一部分无针对性的题识,被移配至唐摹兰亭神龙本上。兰亭原帖,同一部分宋元明人针对定武本的原跋一起消失,是又被配上什么其他题跋另作名目存世,已无从考稽,因为式古堂著录时,尚无李后主及沈周跋。但卞氏小注认为兰亭是神龙本,说明原本定武兰亭已经换过了。今天看到的这一本确实不是定武本,甚至不是较忠实的定武翻刻本。这里特别指出,2003年中日书法展学术研讨会,我的文章就是考证的这一件作品。上海博物馆的同仁为了让我看清原貌,特将它放在最显著位置,可以清楚地看到帖心是被挖去改换了。而且所有题跋都全部展开。进展厅第一眼,就是这件兰亭。今天,我再次向上博的领导、同仁表示我衷心的感谢。 独孤本和兰亭十三跋 独孤本兰亭,是定武兰亭五字已损本,其名显于世,同赵孟頫十三跋有关。很多书中言及此本都是以赵孟頫兰亭十三跋命名。独孤名淳朋,赵孟頫跋中言及与独孤结一重翰墨缘。独孤至今还有墨迹传世,亦早已流落东瀛。日本有很多我国古代高僧的书法,在今天中国反而看不到了。兰亭十三跋,我曾经作过详考,那是我的《赵孟頫临跋兰亭序考》的第一部分,见《故宫博物院院刊》1985年第1、2期(连载)。当时主要为分清十三跋的真伪,因为十三跋传世不止一本;再有就是要廓清关于十三跋的鉴定方面的问题;最后是搞清楚十三跋的流传经过,特别是被火烧前后的情况和时间。 今此本兰亭仅剩三残片,后面依次为吴说、朱敦儒、钱选、鲜于枢跋的烧残部分,后便是赵孟頫十三跋及临本的烧残部分,再后则是柯九思跋的烧残部分。吴升《大观录》、安岐《墨缘汇观》皆有著录,卞永誉《式古堂书考》不过是记赵十三跋之文,或取自刻本。从这些书画著录可知,此帖完整时为卷装,引首篆书“定武兰亭”四个大字,款“后学生徐霖熏沐敬题”。定武兰亭拓本的前后宋绫隔水上,有贾似道、钱选、鲜于枢、柯九思、曹世长等人印,后纸即吴说、朱敦儒、钱选、鲜于枢跋。然后便是赵孟頫从至大三年(1310)九月五日至十月七日的十三跋并一个临本。每跋后分别押有朱文“赵氏书印”、“赵”字方印、“赵氏子昂”印、“天水郡图书印”。每纸接缝处钤朱文“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印。接着便是柯九思两跋,后又有李孝光、张经、徐霖、刘重庆、毛敷古、谭祐、孙楹、周皋、廖守义、廖守初等人的观款。最后为董其昌跋。 但是,此帖的题跋还不止这些,由现存的吴说、朱敦儒跋可以考知,这本兰亭帖后,
本文档为【定州一片石,石上几行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732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0KB
软件:Word
页数:7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2-19
浏览量: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