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同义连用现象分析

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同义连用现象分析

举报
开通vip

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同义连用现象分析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同义连用现象分析 2010年4月 第29卷第4期 绵阳师范学院 JournalofMianyan$NormalUniversity Apr.2010 Vo1.29No.4 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同义连用现象分析 曾昭聪 (暨南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632) 摘要:同义连用是古汉语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同义连用现象也很多,我们可以通过对 由其组成的双音同义复合词的词义和结构形式的分析加深对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认识. 关键词:古汉语;文化;同义词;同义连用 中图分类...

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同义连用现象分析
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同义连用现象分析 2010年4月 第29卷第4期 绵阳师范学院 JournalofMianyan$NormalUniversity Apr.2010 Vo1.29No.4 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同义连用现象分析 曾昭聪 (暨南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632) 摘要:同义连用是古汉语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同义连用现象也很多,我们可以通过对 由其组成的双音同义复合词的词义和结构形式的分析加深对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认识. 关键词:古汉语;文化;同义词;同义连用 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12x(2010)04—0001—04 所谓"古汉语文化同义词"就是古汉语中具有 文化含义的同义词. 同义词即"同义词是按一个义位(词义)系统横 向聚合的词群"…卜文化同义词,也就是具有文化 含义的同义词,例如《尔雅》的后十六篇中所收录的 同义词即是文化同义词.文化同义词当然首先各自 都是文化词语,在此基础上彼此构成文化同义词. 文化词语是和通义词语相对而言的."有不同程度 文化意义者,为文化义词语;弱而至无者,为通用义 词语,即通义词语."有学者通过对《尔雅》,《说雅》, 《楚辞通故》,《郑雅》四部书所释词语进行了定量分 析,发现文化词语与通义词语之比是2:l.-2这也 说明了文化词语在古汉语词汇系统中所占的重要位 置,相应地,文化同义词的重要性也就提高了.另 外,由于汉语词义的继承性及其变化的关系,我们这 里所说的古汉语,是以先秦为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的一个比较宽泛的阶段. 在古汉语同义词研究上,对于其中占重要位置 的文化同义词,古人已经比较重视了;不过,由于客 观存在的原因,他们的成绩与不足也都是并存的. 当代不少学者在对同义词进行辨释,研究时,除了极 少数学者外,对文化同义词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 重视.近年笔者因进行教育部重大项目《古汉语同 义词辨释词典》的编写工作,对古汉语文化同义词 研究有一些体会,写出来请大家指正.举例限于 "神祀类"同义词. 在古汉语中,同义连用是一种发生很早而且构 词(由单音节词复合构成双音节词)能力很强的语 言现象.《诗?周南?桃天》:"之子于归,宜其室 家.""之子于归,宜其家室.""家室","室家"均为 同义连用,我们发现构成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各单 音节词也有类似的组合现象,在此作些讨论. 一 ,双音同义复合词的词义分析 在古汉语神祀类同义词的辨释当中我们发现, 由单音节的词复合而成的双音节词所表示的词义绝 大多数都是同义连用,即由单音节词组合而成的双 音节词的词义都与原来的单音节词的词义相同.但是,正如我们强调同义词绝大多数都是同中有异一 样,双音节词与单音节词的词义还是有"微别"的, 更何况原来的两个单音节词的词义本来就存在着 "同中之异"呢! 双音节词与单音节词的词义的"微别"可以分 成以下五种. 其一,原来的两个单音节词都有泛指用法,同样 由之复合而成的双音节词也有泛指用法.例如: 祭,《说文?示部》:"祭,祭祀也.以手持肉." 段注:"此合三字会意也.……统言则祭祀不别 也."徐灏笺:"无牲而祭日荐,荐而加牲日祭.…… 浑言则有牲无牲皆日祭也."《广韵?祭韵》:"祭,享 收稿日期:2010-03—13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编号:02JAZJD740018. 作者简介:曾昭聪(1969一),男,湖南洞E1人,文学博士,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 生导师.研究方向:汉语训诂研究. 也,祀也,荐也."《论语?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 在."祭泛指可指祭祖.《论语?为政》:"子日:非其 鬼而祭之,谄也."何晏集解引郑玄注:"人神日鬼, 非其祖考而祭之者,是谄求福,见义不为无勇也." 可指祭天地.《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天子祭 天,诸侯祭土."何休注:"效者,所以祭天也.""土谓 社也."《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瘗埋 于泰折,祭地也,用驿犊."郑玄注:"坛,折,封土为 祭处也."故"祭"可泛指祭祀. 祀,《说文?示部》:"祀,祭无已也.从示,巳 声."徐锴系传:"《老子》日'子孙祭祀不辍'是也." 后用指祭祀,不含永久义,并多与"祷"连用作"祷 祀".如《风俗通义》卷九:"其主往,不见所得磨,反 见鲍鱼泽中,非人道路,怔其如是,大以为神,转相告 语.治病求福,多有效验.因为起祀舍,众巫数十, 帷帐钟鼓,方数百里,皆来祷祀,号鲍君神."《后汉 书?马皇后纪》:"太后其年寝疾,不信巫祝小医数, 敕绝祷祀.至六月,崩." "祭"是有牲之祭,后泛指祭祀;"祀"是永久祭 祀,后泛指祭祀.两个词都有泛指用法."祭祀"连 用也是泛指祭祀.如《孟子?尽心下》:"牺牲既成, 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周礼?天官?大府》:"邦县之赋,以待币帛;邦都 之赋,以待祭祀."《史记?五帝本纪》:"治气以教 化,絮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址,西至于流 沙,东至于蟠木." 其二,原来的某一个单音节词有泛指用法,另一 个没有泛指用法,但由之复合而成的双音节词还是 有泛指用法.例如: 庙,《说文?广部》:"扁,尊先祖兑也.从广,朝 声.唐,古文."朱骏声通训定声:"周制天子七庙, 太祖四亲之外,有文武世室--i#,也.诸侯五庙,太夫 三庙,士一庙.""庙"即是供奉祖先之庙.战国之后 泛指供奉神佛或历史人物的建筑.段注:"古者庙 以祀先祖,凡神不为庙也.为神立庙者,始三代以 后."可见"庙"有泛指用法. 宗,《说文?^部》:"宗,尊祖庙也.从^,从 示."段注:"当云'尊也,祖庙也."'宗从^,从示,会 神主在屋中之意.《孔子家语》卷八:"古者祖有功 而宗有德,诸见祖宗者,其庙皆不毁."王肃注:"祖 宗者,不毁之名.其庙,有功者谓之祖,至于周文王 是也;有德者谓之宗,武王是也.二庙自有祖宗,乃 谓之二祧."总之,"宗"是支族之祖的庙,没有泛指 . 2. 用法. "宗"和"庙",一个有泛指用法,一个没有,但 "宗庙"连言,也可泛指祖先之庙.《国语?鲁语 上》:"夫宗庙之有昭穆也,以次世至长幼,而等胄之 亲疏也."《史记?魏公子列传》:"今秦攻魏,魏急而 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 目立天下乎?" 其三,原来的某一个单音节词有泛指用法,另一 个没有泛指用法,由之复合而成的双音节词没有相 应的泛指用法.例如: 祖,《说文?示部》:"祖,始庙也.从示,且声." 指始祖之庙.也可泛指宗庙.《周礼?考工记?匠 人》:"左祖右社."郑玄注:"祖,宗庙."按《周礼? 春官?小宗伯》:"小宗伯之职,掌建国之神位.右 社稷,左宗庙."可知"左祖"就是"左宗庙".祖泛指 宗庙.《礼记?檀弓下》:"殷朝而殡于祖,周朝而遂 葬."孔疏:"朝而殡于祖庙."《苟子?成相》:"启乃 下,武王善之,封之于宋,立其祖."俞樾平议:"言封 之于宋而立其宗庙也."《汉书?韩安国传》:"是以 古之人君谋事必就祖,发政占古语,重作事也."颜 师古注:"祖,祖庙也." 宗.已见上述. "祖"和"宗",一个有泛指用法,一个没有,由之 复合而成的"祖宗"不能泛指宗庙. 其四,原来的两个单音节词都没有泛指用法,但 由之复合而成的双音节词有泛指用法.例如: 报,《说文?辛部》:"鞭,当罪人也."本义为按 律定罪,引申为报答,酬报,又可专指为酬答神灵恩 赐而举行的祭祀.《国语?鲁语上》:"幕,能帅颛顼 者也,有虞氏报焉;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上 甲微,能帅契者也,商人报焉;高圈,大王,能帅稷者 也,周人报焉.凡稀,郊,宗,祖,报,此五者,国之典 祀也."韦昭注:"报,报德之祭也."《诗?周颂?丰 年》序:"《丰年》,秋冬报也."郑玄笺:"报者,谓尝 也,燕也."总之,报为秋冬二时酬神之祭. 赛,《说文新附》:"赛,报也."《玉篇?贝部》: "赛,报也."《史记?封禅书》"冬塞祷祠"唐司马贞 索隐:"(塞)与赛同.赛,今报神福也."王念孙《读 书杂志》:"赛本作塞.古无赛字,借塞为之."詹鄞 鑫先生说,"'赛'或'塞'其实都是借字,本字为 '桑',《广雅?释诂四》:'橐,谢也.'卜辞……象手 持一束木札告谢神主之形."[3"%按,藁,《说文?示 部》云:"橐,数祭也."《玉篇?示部》:"橐,数祭也, 重祭也."当是指先有祈祷许诺,后有报谢祭,故为 数祭.而"赛"因此作报谢祭解时也是侧重于所祭 次数较多. "赛","报"二词均无泛指用法,但二词连用作 "报赛"泛指酬神.齐魏收《魏书?高车传》:"时有 震死及疫疠,则为之祈福,若安全无他,则为报赛." 唐王建《赛神曲》:"但愿牛羊满家宅,十月报赛南山 神."《太平广记》卷二七八"皇甫弘"条引《逸史》: "乳母日:'石婆言得,即必得矣.他日莫忘报赛.' 生即拜谢." 其五,原来的两个单音节词都没有泛指用法,但 由之复合而成的双音节词有泛指用法;不过,这一泛 指用法与原来的单音节词义相差较大.例如: 社,《说文?示部》:"社,地主也.从示,土. 《春秋传》日:'共工之子句龙为社神.'《周礼》:'二 十五家为社,各树其土所宜之木."'社为土地之神, 又引申指祭祀社神之所.《礼记?效特牲》:"天子 大社,必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之气也.是故丧国之 社屋之,不受天阳也."孔颖达疏:"《白虎通》云:天 子之社坛方五丈,诸侯半之.说者又云:天子之社封 五色土为之,若诸侯受封,各割其方色土与之." 稷,祀谷神的坛.《说文?禾部》:"稷,穑也,五 谷之长."《汉书?郊祀志下》:"稷者,百谷之主,所 以奉宗庙,共粢盛,人所食以生活."因之稷成为五 谷之神,又成为祭祀谷神的场所.《汉书?郊祀志 下》:"圣汉兴,礼仪稍定,已有官社,未立官稷.遂 于官社后立官稷,以夏禹配食官社,后稷配食官稷. 稷种毂树."但"'社'和'稷'不是分别设坛的,而是 合二为一的,统称'社稷'."L4J45如今北京社稷坛. "社"指土神及其受祭之所,"稷"指谷神及其受 祭之所,由二词复合构成的"社稷"一词可以指土神 和谷神,《书?太甲上》:"先王顾靛天之明命,以承 上下神祗,社稷宗庙罔不祗肃."但是在古籍中更多 的用法是指国家.《礼记?檀弓下》:"能执干戈以 卫社稷,虽欲勿殇,不亦可乎?"《史记?秦始皇本 纪》:"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 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 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汉书?文帝纪》:"丞相 平等皆日:'臣伏计之,大王奉高祖宗庙最宜称,虽 天下诸侯万民,皆以为宜.臣等为宗庙社稷计,不敢 忽.""'社稷"指国家时,与原来的词义有一定的关 系,但不是完全对应,有一定的差别. 二,双音同义复合词的组合形式 由两个单音词复合成为双音节词,从理论上来 说,应该有多种组合的可能.如"祭"与"祀",应该 既可组合成"祭祀",又可以组合成"祀祭".不过, "祭祀"多见,"祀祭"则出现得比较少.如《汉语大 词典》仅列出两个用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漯 水》:"井东有火进祠,以时祀祭焉."宋曾巩《为人后 议》:"夫考者,父殁之称.然施于礼者,有朝廷典册 之文,有宗庙祀祭之辞而已."这种情况在别的同义 词组合中同样存在. 两词一组的同义词构成双音词的可能性是两 个,而四个一组的同义词构成的双音词从理论上来 说就有12个.如"卜,占,筮,候"这一组,从理论上 来说应该有如下的双音词:卜占,卜筮,卜候,占卜, 占筮,占候,筮卜,筮占,筮候,候卜,候占,候筮,其义 则均当为占卜之义.那么这些词在典籍中是否确实 都出现过呢?如果出现过,当代大型辞书都收录了 吗?对这些词作一番讨论,应该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情. 卜占,《汉语大词典》已收录,如《书?大禹谟》 "帝日:'禹,官占"'孔传:"帝王立卜占之官,故日官 占."《后汉书?方术传下》:"祖父峻,字季山,善卜 占之术." 卜候,《汉语大词典》未收.我们通过对文渊阁 四库全书电子版的检索发现有三个用例,《南齐书 ? 志第十?祥瑞》:"曲阿县民黄庆宅左有园,园东 南广袤四丈.每种菜,辄鲜异.虽加采拔,随复更 生.夜中恒有白光,皎质属天,状似县(悬)绢.私 疑非常,请师卜候."明董斯张《广博物志》卷三十七 引例相同.另外,唐白居易《白孔六帖》卷三十二有 《卜候》篇. 卜筮,《汉语大词典》已收录,如《礼记?曲礼 上》:"龟为卜,笑为筮.卜筮者,先圣王之所以使民 信时日,敬鬼神,畏法令也,所以使民决嫌疑,定犹与 也." 占卜,《汉语大词典》已收录,如《晋书?张昌 传》:"每自占卜,言应当富贵." 占筮,《汉语大词典》已收录,如宋丁渭《丁晋公 谈录》:"又言武王左右算术医流无非名士,有叶简, 李咸者善占筮." 占候,《汉语大词典》已收录,如《后汉书?郎额 传》:"郎额字雅光,北海安丘人也.父宗,字仲绥, ? 3? 学京氏《易》,善风角星算,六Et七分,能望气占候吉 凶,常卖卜自奉." 筮卜,《汉语大词典》已收录,如《汉书?儒林传 序》:"及秦禁学,《易》为筮卜之书,独不禁,故传受 不绝也." 筮占,《汉语大词典》未收,但实有用例,如宋熊 朋来《经说?仪礼周礼礼记?环人》:"《周礼?夏 官》,《秋官》皆有环人,俞寿翁作《复古论》谓宜合为 一 官.环者,筮占之名,筮人九筮,有所谓筮环,专以 占致师.99《宋文选?李邦直(易论上)》:"已而参同 方伎,卜相,筮占之流,莫不持筹衍图,指画天地,自 以为知易意者,借圣人以为高,祈世人之弗疑,其妄 而尊己之学也." 筮候,《汉语大词典》未收,我们通过四库全书 进行检索确实也未发现任何用例. 候卜,《汉语大词典》未收,我们也未发现用例. 候占,《汉语大词典》未收,但我们发现有几个 用例:宋陈耆卿《簧窗集?代谢赐历日表》:"课自清 台,见太史候占之密;命于小国,识圣王抚御之公." 明邢云路《古今律历考?候气》:"天子常以日冬夏 至,合八能之士,听乐,度晷,权灰,候占之说,纬书之 文也."清《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历代鉴藏?元袁桷 鲁国大长公主图画记》:"吾知缣缃之积,宝气旁达, 候占者必于是乎!" 候筮,《汉语大词典》未收录,我们也未发现用 例. 通过以上讨论可以知道,筮候,候卜,候筮三词 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卜候,筮占,候占三词典籍中曾 经出现过,但《汉语大词典》未收.因为每个词的用 例过少,复现率低,我们也不能说这三个词大型辞书 一 定非收不可,但是如果收录了,对于古汉语词汇的 研究总是会有一定的帮助的. 通过以上讨论也可以知道,由同义词中的各词 互相组合而成的双音词总数量是比较多的,如上例 中理论上应当有12个,实际上曾经在典籍中出现的 有9个.不过,在语言中使用较多的则不到9个,象 《汉语大词典》未收的三个词实际上是不常用的,当 然它收录了的词也有几个其实也是不常用的.这种 情况一方面说明古汉语中的表达带有随心所欲的性 质,这为双音词的大量产生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也 说明了"约定俗成"在语言的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中的作用,只有少 数人使用的语言现象尚未得到全民的认同. 三,结语 以上对双音同义复合词的词义和组合形式做了 简单的分析.对这种双音词,我们在词义上如果能 从对原来的两个单音节词的分析开始,对双音词的 词义研究可能会做得更细致;在组合形式上对它们 出现的可能性以及实际出现的情况进行研究,可以 最大限度地避免辞书漏收某些词条,同时对于古汉 语词汇产生,发展和变化等各方面的研究也是有一 定作用的. 参考文献: [1]黄金贵.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黄金贵.论古代文化词义及其训释[J].天津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1993,(3):64, 72. [3]詹鄞鑫.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4]王凤阳.古辞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AnAnalysisoftheSynonymousCombinations ofCultureWordsinAncientChinese ZENGZhao—cong (Department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JinanUniversity, Guangzhou,Guangdong,China510632) Abstract:ThesynonymouscombinationispopularinancientChinese,andlotsofexamplesC anbefounded intheuseofculturewords.Thispaperhasconductedananalysisofsuchaphenomenonfromth easpectsofthe meaningsandstructuresofthesynonymouscombinationswithtwosyHabuses,aimingatabe tterunderstandingof theculturesynonymsinancientChinese. Keywords:ancientChinese;culturewords;synonyms;synonymouscombination ? 4?
本文档为【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同义连用现象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265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7KB
软件:Word
页数:10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1-27
浏览量: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