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寇相如)

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寇相如)

举报
开通vip

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寇相如)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寇相如) 第一章 导论 一、名词解释题 1.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是纸世界各国或地区对外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总和,反映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包括货物与服务在内的对外贸易称为广义的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不包括服务在内的称为狭义的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 2.国际贸易额 国际贸易额又称国际贸易值,是指以货币表示的以现行世界市场价格计算的各国或地区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之和,它能够反映某一时期内的贸易总额。 3.货物贸易 货物贸易又称有形贸易、商品贸易,是指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或流动...

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寇相如)
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寇相如) 第一章 导论 一、名词解释题 1.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是纸世界各国或地区对外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总和,反映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包括货物与服务在内的对外贸易称为广义的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不包括服务在内的称为狭义的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 2.国际贸易额 国际贸易额又称国际贸易值,是指以货币表示的以现行世界市场价格计算的各国或地区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之和,它能够反映某一时期内的贸易总额。 3.货物贸易 货物贸易又称有形贸易、商品贸易,是指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或流动。 4.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是指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务。 5.贸易差额 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称为贸易差额。 6.贸易平衡 如果一国或地区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等,则称为贸易平衡。 7.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各类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或地位,即各类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之比。 8.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用以表明世界各国或各个国家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 9.直接贸易 直接贸易是指贸易品在生产国(地区)与消费国(地区)之间不通过第三方而直接进行的贸易活动。 10.间接贸易 间接贸易是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通过第三方或其他中间环节,把商品从生产国(地区)运销到消费国(地区)的贸易活动。 11.转口贸易 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是指通过第三国(地区)转口商分别同生产国与消费国签订进口或出口合同所进行的贸易(以营利为目的,通常有一个正常的商业加价) 2.过境贸易 1 过境贸易也称通过贸易,是指贸易货物通过一国(地区)边境,不经加工地运往另一国(地区)的贸易活动。 3.外贸依存度 1 外贸依存度也称外贸系数、外贸贡献度和经济开放度等,是指一国(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在该国(地区)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14.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也称交换比价或贸易比价,是指一国或地区出口商品价格对其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 15.关境 关境是海关管辖和执行各项海关法令和规章以及征收关税的领域,也称为关税领域。 16.专门贸易 专门贸易以关境为标准进行划分。从外国进入关境和从保税仓库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称为专门进口;离开关境的商品称为专门出口。 17.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是如何解决的,或者说实证分析限于表述经济活动的原因和结果以及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即只研究经济运行的规律而不对其做出评价。 18.规范分析 规范分析把因果分析与价值判断结合起来,回答的是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以及经济问题应该是如何解决的,涉及伦理标准和价值观。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人类历史上,对外贸易产生于( )。 A.原始社会早期 B.原始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末期 D.封建社会早期 答案:B 2.在国家贸易中,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出口额或进口额成为( )。 A.贸易值 B.贸易额 C.贸易量 D.贸易差额 答案:C 3.净出口与净进口之差反映了( )。 A.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之间的差额 B.同种商品进口量与出口量之差 C.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之间的差额 D.总贸易与专门贸易之间的差额 答案:B 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指( )。 4. A.世界出口总额 B.世界进口总额 C.一国进出口总额 D.国际贸易量 答案:A 5.下列关于专门贸易体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专门贸易体系以一国的过境作为统计界限 B.专门贸易体系是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方法 C.专门贸易体系以一国的关境作为统计界限 D.我国采用的是专门贸易体系 答案:C 以一定时期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的国际贸易额可以反映国际贸易的实际流量,是因为6. ( )。 A.它以商品计量单位表示 B.它以货币金额表示 C.它只计算有形贸易 D.它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 答案:D 7.假定某国净贸易条件以2000年为基期是100,2010年的出口价格指数下降10%,为90; 进口价格指数上升10%,为110,那么2010年与2000年相比,这个国家的净贸易条件( )。 A.改善了22.2 B.改善了11.1 C.恶化了10 D.恶化了18.2 答案:D 8.某国2010年进.出口额分别是120亿美元和800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是2万亿美元, 则其对外贸易依存度为( )。 A.10% B.11% C.12% D.9% 答案:D 9.能够比较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实际规模,便于各个时期进行比较的是( )。 A.贸易顺差 B.对外贸易额 C.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D.对外贸易量 答案:B 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的是( )。 10. A.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B.一国国民经济对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C.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D.一国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依赖程度 答案:A 三、多项选择题 1.按照总贸易统计方法,出口货物的来源一般有( )。 A.本国产品出口 B.从海关保税工厂出口的货物 C.从海关保税仓库和自由贸易区出口的货物 D.本国化商品出口 E.过境货物 答案:ABCD 2.反映国家贸易地理方向的指标有( )。 A.各国的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 B.各国的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 C.各国的制成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 D.各国的制成品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 E.各国的进出口品总量占世界进出口总量的比重 答案:AB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在统计商品进出口总额时,一般对( )。 A.出口商品按离岸价格计算 B.出口商品按到岸价格计算 C.进口商品按离岸价格计算 D.进口商品按到岸价格计算 E.进出口商品均按到岸价格计算 答案:AD 4.按照参与分工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分,国际分工可分为( )。 A.产业内国际分工 B.产业间国际分工 C.垂直型国际分工 D.水平型国际分工 E.混合型国际分工 答案:CDE 四、判断分析题 1.国际贸易是个历史范畴,它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 2.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的金额都反映在该国的海关统计上。 (×) 3.世界所有国家的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之和即为国际贸易额。 (×) 4.世界出口总额总是小于世界进口总额。 (?) 5.对外贸易额可以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流量和规模。 (×) 6.总贸易体系和专门贸易体系是贸易各国用来登记进出口额的统计方法。 (×) 7.一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 (?) 8.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专门贸易体系是以货物进出口关境和结关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 (?) 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贸易条件恶化会导致该国贸易逆差扩大或贸易顺差减少。 (?) 五、简答题 1.简述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的区别。 答案:它们的主要问题在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1)转口贸易有第三国的商人参与商品的交易过程,而不论货物是否经由第三国运送;过境贸易无第三国的商人参与。 (2)转口贸易以盈利为目的;过境贸易通常只收取少量的手续费,如印花费等。 (3)转口贸易属于间接贸易;过境贸易属于直接贸易。 2.什么是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如何正确看待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集中和分散, 答案:(1)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用以表明世界各国或各个国家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 (2)对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看法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相对于某个国家来说,就是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口商品的来源和出口商品的趋向,从而反映该国与其他国际或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程度。 对某个国家来说,如果与某一个或几个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比较高,则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比较集中;反之,则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比较分散。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集中和分散各有优劣。以出口为例,地理方向较为集中,则厂商可以凭借对传统市场的熟悉而节省市场开拓的费用,降低交易成本,便于出口厂商之间的信息交流,扩大出口商品在进口国的影响。但出口集中在出口国厂商协调不力、产品差异化小的情况下,又会造成出口商之间的恶性竞争,影响出口收益。无论进口还是出口,一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过于集中,都会使该国受制于人,从而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境地。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分散则可以降 低一国在对外贸易中所面临的政治和经济风险,避免进出口厂商之间的恶性竞争,不利之处在于会加大交易成本。对厂商来说,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集中还是分散,从根本上取决于成本与收益的比较。 3.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表现出哪些特点, 答案: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 (1)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但不稳定,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加明显。 (2)发达国家是国际贸易的主体国家,中国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新生力。 (3)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发展方兴未艾。 (4)国际贸易发展速度高于国内生产平均增长率,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 (5)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明显,跨国公司对全球贸易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 (6)科学技术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7)多边贸易体制加强,贸易自由化成为贸易政策的主流。 (8)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依然存在,各种贸易壁垒频繁出现。 六、论述题 1.如何看待我国目前的对外贸易依存度, 答案:(1)外贸依存度也称外贸系数、外贸贡献度和经济开放度等,是指一国(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在该国(地区)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 (2)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分析。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快速增长使中国经济发展快速国际化,世界经济周期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明显。对外贸易依存度大幅提高的直接影响是中国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潜在影响是,国际市场上任何突发时间都可能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此外,对外贸易依存度快速提高使中国的对外贸易摩擦频繁化,重塑中国的外贸结构,影响中国未来的就业格局。 (3)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政策。分析对外贸易依存度时,应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与国际上其他国家对比。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调整产业结构。不仅要加强工业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而且要注意服务行业的发展,加大对服务员和信息产业的支持,将重工业的发展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融合在一起,既输出商品又输出服务。二是推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增强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三是完善人民币汇率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为外贸发展提供货币政策的支持。四是加快国内相关政策的配套改革。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中部崛起。 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一、名词解释题 1.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超越国家界限的产物。 2.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world market)是由同际货物、服务和知识产权交易而把各国国内市场联系起来的世界范围的交换领域。 3.国际贸易中心 国际贸易中心是集结着国际商品和国际贸易机构的地方。 4.世界“自由市场”价格 世界“自由市场”价格,是指在国际间不受垄断或国家垄断力量干扰的条件下,由独立经营的买者和卖者之间进行交易的价格。国际供求关系是这种价格形成的客观基础。 5.调拨价格 调拨价格,又称转移价格,指的是跨国公司根据其全国战略目标,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销售商品和服务时采用的内部价格。 6.垄断价格 一般是指在世界市场上具有一定垄断地位的跨国公司,利用其经济力量和市场力量所决定的价格。 7.世界货币 世界市场价格是衡量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消耗大小的标准,是以货币表现的商品的国际价值,这里的货币是指世界货币。 8.国际价值 世界市场价格是衡量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消耗大小的标准,是以货币表现的商品的国际价值。 二、单项选择题 1.国际分工形成的阶段是在( )世纪时期。 A.11~12 B.14~15 C.16~18 D.18~19 答案:D 2.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是( )。 A.自然条件 B.人口规模 C.资本的国际化 D.国家的出现 答案:A 3.各国在( )决定着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A.生产力水平 B.市场规模 C.自然条件 D.社会制度 答案:A 4.当今国际分工以( )为主。 A.垂直型 B.水平型 C.混合型 D.密集型 答案:C 5.可以对国际分工起到推进或延缓双重作用的是( )。 A.上层建筑 B.资本流动 C.社会生产力 D.社会制度 答案:A 6.国际分工的第三个发展阶段是在( )。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B.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C.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 D.16世纪到18世纪中叶 答案:B 7.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分工的中心是( )。 A.英国 B发达国家 C.日本 D .美国 答案:B 8.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国际分工主要是在( )之间进行的。 A.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 C.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D.宗主国与殖民地 答案:D 9.资本主义前期,欧洲区域性市场主要集中在( )。 A.地中海沿岸 B.波罗的海沿岸 C.北海沿岸 D.黑海沿岸 答案:A 10.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 )。 A.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 B.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 C.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D.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 答案:A 11.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世界市场是( )。 A.封闭市场 B.自由市场 C.垄断市场 D.北美市场 答案:B 2.佣金代理是指( )。 1 A.总代理 B.独家代理 C.一般代理 D.寄售 答案:C 13.研究并编写标书处于招标.投标的( )的阶段。 A.招标 B.投标 C.开标 D.中标 答案:B 14.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 A.自然条件 B.上层建筑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资本移动 答案:C 15.几个发达国家进行专业化协作,联合生产,这是( )国际分工。 A.水平型 B.垂直型 C.混合型 D.交叉型 答案:A 16.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是在( )。 A.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C.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 D.16,18世纪中叶 答案:B 17.自然条件为国际分工提供了( )。 A.可能性 B.现实性 C.可能性和现实性 D.两者皆不提供 答案:A 18.一般通过公开价格竞争形成的价格叫做( )。 A.交易所价格 B.拍卖价格 C.开标价格 D.参考价格 答案:B 三、多项选择题 1.国际分工是( )。 A.国际贸易的基础 B.国际市场的基础 C.国际贸易的产物 D.国际市场的产物 E.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ABE 国际贸易的发展( )。 2. A.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 B.使得分工不断深化 C.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分布不均的缺陷 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E.在战后落后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答案:ABC 3.影响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包括( )。 A.社会生产力 B.社会生产关系 C.自然条件 D.资本流动 E.上层建筑 答案:ACDE 4.对于生产力与国际分工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国际分工的产品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B.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C.生产力对于国际分工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D.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答案:ABCD 5.当代国际市场形成的标志有( )。 A.多边支付体系的形成 B.金本位制 C.纸币制 D.统一的世界市场价格 答案:ABD 6.国际贸易的功能包括( )。 A.商务功能 B.利用外资 C.引进技术 D.配合外交 答案:ABCD 7.目前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向有( )。 A.有纸化 B.无纸化 C.自动化 D.信息化 答案:BCD 8.世界市场上的进口中间商包括( )。 A.进口商 B.进口代理商 C.出口商 D.出口代理商 答案:AB 9.按生产要素标准,可以将世界市场的产品分为( )。 A.劳动密集型产品 B.资本密集型产品 C.技术密集型产品 D.制成品 答案:ABC 10.加工贸易主要包括( )。 A.补偿贸易 B.来料加工 C.进料加工 D.来件装配 答案:BCD 11.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是( )。 A.多边贸易.多边支付体系的形成 B.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建立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C.资本主义的各种经济规律制约着世界市场的发展 D.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固定的销售渠道 答案:ABCD 四、判断分析题 1.发展中国家参与和利用国际分工是一种客观必然性。 (?) 2.由于各种商品的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存在比较差异,在正常的贸易条件下,国际交换 有可能取得贸易利益。 (?) 3.农产品的供给适应需求变化的弹性小,所以它的价格呈现短期波动趋势。 (×) 4.任何社会的经济活动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基础之上的。 (?) 5.跨国公司为了保证对产品市场的控制,通常把生产过程的所有环节都放在一个国家。 (×) 6.资本主义时期,就已经存在现代意义的国际分工。 (?) 7.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发展迅速,并在现代国际分工中居主导地位。 (?) 8.在当代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贸易.国际分工的主要对象。 (×) 9.劳动强度是指劳动的紧张程度,即单位时间内劳动者体力与脑力的消耗程度。 (?) 10.垄断不可能使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高于国际生产价格。 (×) 五、简答题 1.影响当代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1)生产力发展水平。 (2)科技革命。 (3)自然条件。 (4)人口、生产规模和市场情况。 (5)跨国公司的发展。 (6)国家政策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2.国际分工分成哪几个阶段, 答案:(1)地理大发现促进了近代国际分工的萌芽。。 (2)18 世纪产业革命使近代国际分工形成。 (3)19世纪末的垄断资本主义使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分工产生了哪些新变化, 3 答案:(1)发达国家之间国际分工发展迅速,并在现代国际分工中居主要地位。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之间除了工业部门之间的分工,还发展了工业部门内部的分工。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也有了变化。战后,发展中国家开始发展自己民族的制造业, 逐步完成本国的工业化进程。最终使本国与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取得平等的地位。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参加国际分工国家的经济所有制形式呈多样化。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在维护本国的独立、主权的前提下,可以积极地参加国际分工,并从这种国际分工中获得较大的利益。 .简述影响国际价值的因素。 4 答案:(1)世界平均劳动生产率。 (2)世界平均劳动强度。 (3)主要供货国的生产条件。 5.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有哪些, 答案:(1)帝国主义列强已把世界瓜分完毕。 (2)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建立与世界货币的形成。 (3)各国共同受世界市场行情变化的影响。 6.简述国际市场价格的决定因素。 答案:(1)商品的国际价格是商品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 (2)商品价值通过商品生产价格成为商品价格变动的中心。 (3)垄断有可能使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高于国际生产价格。 (4)经济周期也会影响到商品的市场价格。 7.世界“封闭市场”价格主要有哪些, 答案:与世界“自由市场”价格不同,世界“封闭市场”价格是指商品通过封闭性渠道到达消费者手里。 (1)调拨价格。又称转移价格,指的是跨国公司根据其全球战略目标,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销售商品和服务时采用的内部价格。所以调拨价格不受市场一般 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只是跨国公司根据战略目标来决定的。以便实现其调节利润、转移资金、控制市场和逃避税收等 目的。 2)垄断价格。垄断价格是垄断企业或组织同其他企业交易时采用的价格。国际垄断( 价格有两种:一种是卖方垄断价格;另一种是买方垄断价格。卖方垄断价格是高于商品国际价格的价格。在这种销售价格下,国际垄断组织可以取得垄断超额利润。买方垄断价格是指,垄断企业或组织以买方垄断的身份,按低于商品的国际价值的价格,从国际市场上主要是从发展中国家购买商品,如原料、 食品、中间产品等,以便减低生产费用,取得更大的利润。 (3)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的价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了许多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如欧 洲经济共同体(现称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中美洲共同市场等。这些经济贸易集团对内实行优 惠政策,对外则保持各自的关税或实行统一的关税政策。有些经济贸易集团还形成了集团内价格,如欧盟已统一了农产品的价格,并建立了共同农业基金,主要用来收购过剩农产品,或对各成员国农产品给予补贴。 (4)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订立国际商品协定的主要目的在于稳定价格,消除短期的和中期的价格波动。所有的国际商品协定都规定一种或数种方法,如采取出口限额或进出口限额缓冲存贷、规定最低价格和最高价格等方法来稳定商品价格。当有关商品价格降到最低价格以下时,采用缓冲存货基金购进并减少出口;当有关商品价格超过最高价格时,则采取扩大出口或抛售缓冲存货的办法来平抑价格。因此,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是一种受控制的价格。 8.简述世界市场的含义及其分类构成。 答案:市场是国际贸易活动的场所,是国际分工的重要手段。狭义上说,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市场已逐步变成了一个广泛的概念。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它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果以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为标准,可以划分为发达国家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如果以参加国的地理分布为标准,则可以划分为北美市场、欧洲市场、亚洲市场、拉美市场、非洲市场、澳洲市场等,也有人把地理位置划分得更细一些,划分为西欧市场、中东市场、东南亚市场等等,或干脆按国别划分为美国市场、日本市场、德国市场等等;还有是以产品的种类为标准,可以划分为世界纺织品市场、世界粮食市场、世界钢铁市场、世界汽车市场、世界飞机市场、世界电子计算机市场等等。总的来看,按照地理位置或国别来划分,以及按照产品种类来划分这两种方法比较常见。 9.简述国际分工的产生。 答案:劳动分工是指若干劳动者从事各种不同的、而又相互联系的工作,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上一直起 着重要作用。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已经经历过几次在的社会分工。分工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密切相 关。一般说来,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与此相应的社会分工的形式与内容。别外,分工又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 工。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的产物。因此,国际分工是在现代大机器生产条件下产生的,是一个历史范畴。 0.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 答案:国际分工必然会引起国际贸易,并促进世界市场的发展;同时,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发展又促进了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各国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对国际分工会有影响,因为自然条件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但是这种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只是提供了进行国际分工的可能性,并不等于一定会产生国际分工。我们知道,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变化是比较缓慢的,一些国 家在这方面的差异几千年前就有了,当时却没有导致国际分工。但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之后却发生了国际分工,而且这种国际分工会在短期内发生重大变化。这就表明,各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国际分工有更大的、决定性的影响。 六、论述题 1.试述世界市场形成的特点。 答案:(1)加速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使国际贸易中的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3)对国际贸易区域分布和地理方向产生重大影响。 (4)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上,发达国家获得了较大利润和利益,国别地位发展不平衡。 (5)国际分工已成为推行贸易自由化的基础。 2.试述当代世界市场的基本特征。 答案:18 世纪 60 年代在英国开始的产业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胜利、产业资本取代了商 业资本的地位。世界市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1)大机器工业只有在经常扩大生产夺取新市场的条件下才能生存,因此,这种扩大再生产的压力驱使资产阶级超越已有的市场范围去寻找新市场。生产技术和工艺的发展与进步就意味着需要更大的市场来容纳这个新的生产力。事实表明,19 世纪资本主义国家每一次新的工业快速增长,都 是与新的国外市场的开辟,即世界市场的扩大同时发生的。 (2)大机器工业既需要不断扩大的世界销售市场,同时也需要不断扩大其原材料的供应来源。大机器工业成为吸纳各种农产品和矿产品原料的巨大市场。英国等国产业革命以后工业迅速增长,使它们越来越多地到世界市场,特别是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去购买大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这样,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把越来越多的原料来源卷入到世界市场上来。 (3)产业革命以后,大规模工厂使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许多大工业 中心城市。这些大工业中心城市所需的大量食品及其他消费品,已不可能单靠国内生产来供应,因 而需要不断从世界市场去采购输入。 (4)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增长,加快了人们对荒芜原野的开发。19世纪国际间的移民运动有了极大的发展,数以百万计的欧洲移民到了北美、大洋洲及其他地方。中国、印度等国 的大批劳动力也以各种形式移往世界各地。这种国际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无疑也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5)大机器工业为加强国内以及国际间的经常性经济联系所需的交通工具,提供了物( 质技术基础。大工业需要把大量原材料及产品做远距离的运输。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铁路的大发展;轮船取代了帆船;电报的发明极大地便利了世界市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商品生产和交换越来越具有世界的规模,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第三章 古典贸易理论 一、名词解释题 1.重商主义 作为国际贸易最早的理论,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建立起来的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它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上:即一国的国力基于通过贸易的顺差——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所能获得的财富。 2.零和博弈 零和博弈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一方得益必定使另一方受损,出口者从贸易中获得财富,而进口者则减少财富。这是重商主义者所持有的一种错误观点,这种思想的根源在于他们只把货币当作财富而没有把交换所获得的产品也包括在财富之内,从而把双方的等价交换看作一得一失。 3.绝对优势 所谓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是指,如果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有更高的效率,则称该国在这一产品上有绝对优势。一个国家的贸易模式完全取决于自身拥有的生产某项产品的绝对优势。 4.比较优势 用机会成本的概念来定义就是,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5.斯密假定 根据斯密假定,一国要参加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绝对优势产品,该假定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绝对优势理论没有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一般原因,而只说明了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殊情形,即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能够获益,不能说明当一个国家在所有贸易产品的生产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时的贸易基础。因而它只能解释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之间的贸易,无法解释绝对先进和绝对落后国家之间的贸易。 6.相对价格 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Relative Commodity Prices),是指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另一种商品价格之比。若以PR和PW分别表示大米和小麦的价格,则大米的相对价格为PR/PW。 二、单项选择题 1.晚期的重商主义学说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 )。 A.托马斯?孟 B.亚当?斯密 C.休谟 D.李斯特 答:A 2.晚期的重商主义主张全国的对外贸易顺差,所以称为( )。 A.货币差额论 B.贸易顺差论 C.货币平衡论 D.收支平衡论 答:B 3.亚当?斯密认为,国际贸易的原因及基础是( )。 A.劳动生产率或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 B.劳动生产率或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 C.资源禀赋的差异 D.劳动力成本的差异 答:A 三、多项选择题 1.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包括( )。 A.货币政策 B.“奖出限入”政策 C.关税保护政策 D.鼓励发展本国工业政策 答:ABCD 2.绝对优势的衡量办法有( )。 A.要素投入数量 B.劳动生产率 C.生产成本 D.贸易所得 答:BC 3.下列关于无差异曲线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总效用越大 B.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总效用越小 C.一国的无差异曲线总是会相交的 D.一国的无差异曲线是不相交的 答:AD 四、判断分析题 1.在重商主义那里,国际贸易被视为“零和博弈”,一方获益的同时另一方受损,双方的净收益为零。 (?) 2.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和相对优势理论都是主张自由贸易的学说。 (×) 答:重商主义实行的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3.除了强调两国之间生产技术存在相对差别,而不是绝对差别之外,比较优势模型的假设与绝对优势模型基本一样。 (?) 4.李嘉图认为,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 答:每个国家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五、简答题 1.早期和晚期的重商主义贸易思想的异同点。 答:(1)相同点。早期和晚期重商主义都把国际贸易作为增加国内金银存量从而增加国家财富的手段,并把是否有利于金银流人和贸易顺差作为衡量一国经济政策成败的标准。 (2)不同点。在具体贸易理论与贸易政策上,不同时期的重商主义者的主张又有明显的区别,特别是在理论观点上有着较大的差异。 第一,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同时要保持每一笔交易和对每二个国家的贸易都实现顺差,并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由于早期重商主义特别强调金属货币余额,因此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 第二,晚期重商主义重视长期的贸易顺差和总体的贸易顺差,反对政府限制货币输出。晚期重商主义认为,从长远的观点看,在一定时期内,只要对外贸易的总额保持出口大于进口,可以允许对某些地区的贸易逆差,只要最终能保证顺差,货币能流回国内。由于晚期重商主义强调贸易差额甚于货币差额,因此晚期的重商主义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2.根据重商主义的观点,一国必须保持贸易顺差。这在两国模型中是否可能?为什么? “贸易中的‘正和博弈’是强权理论。对于弱国来说,自由贸易的结果只能是变得更穷”,请评论上述观点。 答:在两国模型中一国的贸易顺差等于另一国的贸易逆差,不可能出现两国都顺差的情况,重商主义贸易顺差的目标必有一国无法实现。贸易中的“双赢理论”说的是自由贸易对贸易双方都有利,这本是个可证实的经济理论,决不是个强权理论,只要按照比较优势进行贸易,专业化生产,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穷国也可以得到好处,这可以从发展中国家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中得到证实,另外,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也可以得到说明。 3.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大卫?李嘉图发展了亚当?斯密的观点,认为在两国都能生产同样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如果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该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另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双方都能取得比自己以等量劳动所能生产的更多的产品,从而给贸易双方都带来利益。也就是说,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国家之间应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生产并出口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在贸易理论上,这一学说被称为“比较优势理论”。 4.对比较优势学说进行简评。 答:(一)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贡献 比较优势论具有普遍适用性,在历史上起过重大的进步作用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1(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在一系列简单的假设前提基础上,他揭示的贸易各国获得的利益是静态的短期利益。 2(仅用劳动成本的差异来解释比较利益是不完整和不完全的。 3(另外,李嘉图模型忽略了各国资源禀赋的差异、规模经济等都是贸易产生的原因,因此漏掉了贸易体系的一些重要方面,这使它无法解释明显相似的国家之间大量的贸易往来产生的原因。 4(李嘉图模型也忽略了引起各国劳动成本差异的原因、互利贸易的范围以及贸易利得的分配等问题,因而对国际贸易问题研究的系统性不够。 第四章 新古典贸易理论 一、名词解释题 1.国际交换条件 约翰?穆勒认为,外国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国际贸易条件。外国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国际交换条件(Terms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国际贸易条件是指用本国出口商品数量表示的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 2.提供曲线 马歇尔则用提供曲线来解释贸易条件的决定及其变动。提供曲线,也称相互需求曲线(Reciprocal Demand Curve),它表示一国在不同的相对价格下愿意进口与出口的商品数量。 提供曲线既可以看成是一国的出口供给曲线,也可视为一国进口商品的需求曲线。作为出口供给曲线,它表示在不同的贸易条件下,一国愿意提供出口产品的数量作为需求曲线,它表示在不同的贸易条件下,一国对进口产品的需求量。 3.要素禀赋 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是指一国所拥有的可利用的经济资源的总量,它既包括自然存在的资源(如土地和矿产),也包括“获得性”资源(如技术和资本)。这是一个绝对量的概念。依据要素禀赋的多寡(如劳动与土地资源的总供给量),我们可将国家区分为资源丰富的国家和资源贫乏的国家。 4.相对要素密集度 相对要素密集度(Relative Factor Intensity)是指单位产品的相对要素投入比率。各种商品由于属性不同,生产中所要求的要素比例也不同,比如农产品要求较多的土地,纺织品则要求较多的劳动。根据商品生产中所要求的不同要素间的比例,可以把产品划分为不同种类的要素密集型产品。 5.里昂惕夫悖论 美国是资本相对丰裕而劳动力相对稀缺的国家,根据要素禀赋理论,美国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出口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 (KX/LX)应该高于美国进口竞争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KM/LM),即 (KX/LX)/(KM/LM)应该远大于1。但是里昂惕夫对美国实际经济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1947年(KX/LX)/(KM/LM)为0.77(13 991/18 184),1951年为0.95(13 726/12 977),说明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与要素禀赋理论的结论正好相反,这就是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悖论。 6.要素密集度逆转 在现实中,要素密集度可能发生逆转。要素密集型逆转(Factor‐Intensity Reversal)是指同一种产品在劳动丰裕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资本丰裕的国家又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情形。 二、单项选择题 1.约翰?穆勒摆脱了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仅从供给角度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的传统格局,把对( )的研究纳入了研究框架。 A.贸易平衡 B.贸易收支 C.需求 D.贸易所得 答:C 2.马歇尔在确定两国进行贸易的均衡贸易条件时运用的是( )。 A.相互需求法则 B.相互需求曲线 C.投入—产出曲线 D.成本曲线 答:B 3.马歇尔以各国的比较优势作为前提,强调供给和需求的同等地位。马歇尔提供曲线的理论基础是( )。 A.供求决定论 B.需求决定论 C.供给决定论 D.成本决定论 答:A 三、多项选择题 1. H–O理论的提出者是( )。 A.大卫?李嘉图 B.赫克歇尔 C.俄林 D.亚当?斯密 答:BC 2.根据相对要素密集度的概念,商品可以分为以下哪几种类型( )。 A.资源密集型 B.劳动密集型 C.资本密集型 D.技术密集型 答:ABCD 3.可以部分地对“里昂惕夫悖论”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的观点有( )。 A.人力资本 B.要素密集度逆转 C.需求偏好差异说 D.贸易壁垒说 答:ABCD 四、判断分析题 1.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从供给视角研究国际贸易问题,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最早也是唯一从需求方面对国际贸易问题进行分析的理论。 (?) 2.在机会成本递增和行业要素密集度不同的假设下,新古典贸易理论通过一般均衡分析认为只要两国的生产条件不同或者需求条件不同,就能通过贸易互利。 (?) 3.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一国应进口密集地使用其相对富裕的生产要素所生产出的商品,出口密集地使用其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所生产出的商品。 (×) 答: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一国应出口密集地使用其相对富裕的生产要素所生产出的商品,进口密集地使用其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所生产出的商品。 4.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认为,贸易的结果将推动两国的要素相对价格以及绝对价格均等化。 (?) 五、简答题 1.古典贸易理论与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判别标准有哪些, 答:判断一种贸易理论是古典还是新古典理论,主要看这一理论是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否坚持基本的古典假设(二)是否以边际分析为基础(三)是否包含需求分析(四)是否采用标准的“2×2×1”模型 2.要素禀赋理论中相对要素充裕度的两个判别标准是什么, 答:(1)经济标准(Economic Definition) ,,在一个“222贸易模型”中,判断一国生产要素自然禀赋状况的经济标准,是指两国劳动要素的价格‐工资率(Wage Rate)和资本要素价格-利息率(Interest Rate)的相对比率之间的相互对比关系。用W和I分别代表本国和外国(用*表示)的劳动要素价格和资本要素价格,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不等式 WW*II*,,II*WW* 或 成立,则表明本国劳动要素相对丰裕而资本要素相对稀缺,外国资本要素相对丰裕劳动要素相对稀缺。 (2)实物标准(Physical Definition) ,,在一个“222贸易模型”中,判断一国生产要素自然禀赋状况的实物标准,是指两个国家的两种生产要素存量的比率之间的相互对比关系。用L和K分别代表本国和外国(用*表示)的劳动要素存量和资本要素存量,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不等式 LL*KK*,,KK*LL* 或 成立,则表明本国劳动要素相对丰裕而资本要素相对稀缺,外国资本要素相对丰裕而劳动要素相对稀缺。 用经济标准(或价格标准)判别各国生产要素自然禀赋状况的指标是“工资‐利息比率”(W/I),主要考虑了要素的供给与需求。用实物标准判别各国生产要素自然禀赋状况的指 标是“资本‐劳动比率”(K/L),仅仅考虑了要素的供给。由于我们假设两国对商品需求与要素需求的偏好均相同,并且生产技术也相似,故两种标准都是有效的。 对新古典贸易理论进行简评。 3. 答:(1)新古典贸易理论的理论贡献 新古典贸易理论的理论贡献主要有贸易产生的基础或原因由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发展为资源禀赋差异,分析框架由单要素模型发展成为两要素模型,弥补了古典理论缺乏需求分析的缺陷,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对贸易利益分配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长期内,新古典理论发展了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 (2)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局限性 新古典贸易理论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要素禀赋理论的某些前提假设条件不切实际,要素禀赋理论把贸易产生的原因归结为自然禀赋条件不够严谨。 第五章 新国际贸易理论 一、名词解释题 1.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Scale Economy)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总产量或收益增加的比例大于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比例,属于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 2.内部规模经济 内部规模经济产生于单个企业内部生产规模的扩大,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量。 3.外部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产生于整个产业或行业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当某个行业规模比较大时,行业内各个企业会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相互影响,并实现信息、资源等方面的共享,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量。 4.学习曲线 行业的规模优势是一个历史积累的结果,后起的国家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过程,可以学习到特定的知识和经验,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逐渐积累起整个行业达到规模经济的条件,进而获得规模经济效果。这一过程被称之为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 5.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是指一国同时存在着进口和出口同类产品的贸易活动,或者说贸易两国彼此买卖着同一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又叫双向贸易或贸易重叠。 6.产业内贸易指数 巴拉萨(B. Balassa)通过对产业内贸易现象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产业内贸易指数(Index of Intra-industry Trade,IIT),用来衡量产业内贸易的程度。 XM,IIT,,1XM, 7.技术差距 波斯纳认为,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生产要素,并且实际的科技水准一直在提高,但是在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准不一样,这种技术上的差距可以使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技术上的比较优势,从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只要存在技术上的差距,即使是那些要素禀赋和需求偏好相似的国家也会进行贸易。 8.模仿时滞 仿时滞是指从技术差距产生到技术差距引起的国际贸易终止之间的时间间隔,全期又分为反应时滞和掌握时滞两个阶段。 9.反应时滞 反应时滞是指技术创新国家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其他国家模仿其技术开始生产新产品的时间。反应时滞阶段的长短主要取决于企业家的决断意识和规模利益、关税、运输成本、国外市场容量及居民收入水平高低等因素。 10.掌握时滞 掌握时滞是指仿制国家从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其生产技术水平与创新国相同,进口变为零的时间间隔。掌握时滞阶段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技术模仿国吸收新技术能力的大小。 11.产品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简称PLC)是指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 12.人力资本 一个国家或某一个人为其未来的长远发展所进行的投资,并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厂房、机器、设备、技术发明等物质形态,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为在教育、训练、医疗、保健、卫生、社区服务等各种人力资源开发上的投入。前者为物质形态的实物资本(Physical Capital),后者可以概括为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13.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波特认为,在开放型经济背景下,一国的贸易条件优势并不像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宣称的那样简单地决定于一国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利率、汇率等因素。他认为一国的国际竞争优势就是该国企业和行业的竞争优势,一国竞争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产业发展和创新能力的高低,而这一关键在于国家是否有合适的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因此竞争优势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日益超出单个企业或行业的范围,一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价值观、文化历史、制度政策等都成为竞争优势产生的来源。 二、单项选择题 1.反应滞后和需求滞后之间的时间差越长,技术创新国活动的贸易利益就会( )。 A.越少 B.越多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答案:B 2.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成熟期应选择( )。 A.海外直接投资战略 B.商品出口战略 C.技术转让战略 D.海外间接投资战略 答案:A 3.产业内贸易更容易发生于( )。 A.富国与穷国之间 B.类似的高收入国家之间 C.发展中国家之间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答案:B 4.一些国家在出口高档汽车的同时,也会从其他国家进口一些中、低档质量的汽车,属于( )。 A.同质的产业内贸易 B.水平差异的产业内贸易 C.技术差异的产业内贸易 D.垂直差异的产业内贸易 答案:D 5.根据重叠需求贸易理论,相互贸易容易产生与( )。 A.产出水平相近的国家 B.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 C.投资水平相近的国家 D.储蓄水平相近的国家 答案:B 人力资本说用对人力投资的差异来解释美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符合( )。 6. A.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B.里昂惕夫之谜 C.比较成本理论 D.劳动熟练说 答案:A 三、多项选择题 1.西方经济学界对里昂惕夫之谜提出了各种解释,其中有代表性的学说包括( )。 A.人类技能说 B.人力资本说 C.技术差距说 D.需求偏好相似说 E.要素价格均等化说 答案:ABCD 2.根据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下列关于新产品出口垄断时期的正确说法有( )。 A.企业竞争的关键是成本 B.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满足国内需求 C.创新企业垄断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D.国外开始仿制新产品 E.创新企业主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扩大产品出口 答案:BC 3.关于产业内贸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产业内贸易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 B.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流向具有双向性 C.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性 D.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在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 E.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 答案:ABCDE 4.“国家竞争优势四因素模型”的四因素是指( )。 A.生产要素 B.需求状况 C.相关和支持产业 D.企业战略组织和竞争 E.政府政策 答案:ABCD 四、判断题 1.内部规模经济是由于产业规模的扩大而引起的生产成本下降。 (×) 2.产业内贸易理论强调的是由于规模经济、垄断竞争形成的贸易。 (?) 3.由于穷国中的富人的消费层次与富国中的富人是很相似的,会产生相同的消费群体与 消费层次,在没有贸易限制的情况下,可以在两国发生贸易。 (?) 4.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若任何国家首先成功推广了一种新产品,则这种新产品将在该国经历整个生命周期。 (×) 5.研究和开发仅仅是成为间接考察一国的研究开发水平的依据,不是影响国际贸易格局的生产要素。 (×) 五、简答题 1.外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规模经济有何区别, 答案:根据厂商平均成本下降的原因,规模经济可以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产生于单个企业内部生产规模的扩大。外部规模经济产生于整个产业或行业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当某个行业规模比较大时,行业内各个企业会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相互影响,并实现信息、资源等方面的共享,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量。 2.简述学习曲线的主要内容。 答案:行业的规模优势是一个历史积累的结果,最主要的外部规模经济可能来自于知识的积累。后起的国家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过程,可以学习到特定的知识和经验,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逐渐积累起整个行业达到规模经济的条件,进而获得规模经济效果。这一过程被称之为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学习曲线描述了累积产量和单位成本之间的关系。 3.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 4.简述技术差距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略。 5.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存在的前提有哪些,需求偏好相似理论能解释现代贸易实践吗, 答案: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存在的前提有:1.需求结构不同的假设:2.两国需求重叠的假定。 林德认为需求是产生贸易的基础。如果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当、收入水平相近,那么它们之间需求结构就越相似,发生潜在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工业制成品生产初期是满足国内需求,之后才逐渐推向国际市场。由于产品是为了满足国内需求而生产的,所以该产品较多出口到那些需求相似的国家。如果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当、收入水平相近,那么它们之间需求结构就越相似,两国对产品需求的档次变动范围重叠部分越大,其贸易量也就越大。 6.试比较需求相似偏好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区别。 答案:略。 7.试述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为创造国家竞争优势,我们应采取怎样的产业对策, 答案:略。 六、论述题 1.简要论述产业内贸易理论。 答案:略。 2.举例说明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生产与贸易优势在国家指间的转移。 答案:略。 第六章 保护贸易理论 一、名词解释题 1.幼稚工业 所谓幼稚产业,是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 2.幼稚产业保护论 李斯特从民族利益出发,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以意大利、汉萨同盟、荷兰、英国、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美国等经济兴衰史为佐证,猛烈抨击了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学说,发展了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提出了自己的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以经济发展阶段论为依据,以保护关税为核心,为经济落后国家服务的国际贸易,即幼稚产业保护论。 2.穆勒标准 穆勒认为幼稚产业的判定标准应该是,某一产业生产规模较小,劳动生产率低下,其生产成本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时候,如果政府给予其关税、补贴等保护措施,经过一段时间发展,能够充分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最终使该产业能够面对自由竞争,并获得利润,那么该产业就可以作为幼稚产业来加以扶植。 4.巴斯塔布尔标准 巴斯塔布尔认为一种产业是否属于幼稚产业,不仅要看将来是否具有竞争优势,还要在将保护成本与该产业未来所能获得的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加以比较之后才能确定。如果未来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小于目前的保护成本,那么对该产业进行保护是得不偿失的;如果未来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大于保护成本,那么对该产业加以保护才是值得的,这一产业也可被认为是幼稚产业。 5.超保护贸易学说 凯恩斯以有效需求不足为基础,以就业、国民收入、总供给、总需求等为研究对象,以边际消费倾向、边际资本效率和灵活偏好为核心,以国家干预为政策基点,提出了一些贸易保护理论的主张,创立了超保护贸易学说。 6.对外贸易乘数 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属于“注入”,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增作用;而一国的进口,则与国内储蓄一样,属于“漏出”,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减效应。当商品劳务输出时,从国外获得货币收入,会使出口产业部门收入增加,消费也随之增加,从而引起其他产业部门生产增加、就业增多、收入增加。如此反复下去,收入增加将为出口增加的若干倍。当商品劳务输入时,向国外支付货币,使收入减少,消费随之下降、国内生产缩减、收入减少。国民收入增加将为投资增加和贸易顺差的若干,这就是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涵义。 7.中心-外围理论 在传统的国际劳动分工下,世界经济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大的工业中心”; 另一个部分则是“为大的工业中心生产粮食和原材料”的“外围”。在这种“中心——外围”的关系中,“工业品”与“初级产品”之间的分工并不像古典或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是互利的,恰恰相反,由于技术进步及其传播机制在“中心”和“外围”之间的不同表现和不同影响,这两个体系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这就是所谓的“中心——外围”理论。 8.战略性贸易理论 战略性贸易理论以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理论为前提,以产业组织中的市场结构理论和企业竞争理论为分析框架,强调政府适度干预贸易对于本国企业和产业发展的作用。 9.关税利润转移理论 关税利润转移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如果进口国某行业存在潜在厂商进入的可能,且本国市场的需求弹性较高,则该国政府可以利用关税限制外国厂商在本国市场上进行垄断高价销售,并从中抽取外国寡头厂商的垄断租金;同时激励本国厂商进入该产业,打破外国垄断者的垄断地位,如果本国厂商能够渗透到国外市场,还能够直接从国外市场获得垄断租金。 10.管理贸易政策 管理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内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对外贸易政策法规和条例,加强本国对外贸易的管理,对外通过签订一系列的双边或多边国际协定,约束各方的贸易行为,缓和各国间的贸易关系,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单项选择题 1.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是( )。 A.禁止货币出口 B.保持贸易顺差 C.保护幼稚工业 D.保护成熟的垄断工业 答案:C 2.李斯特认为,各国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应实行不同的贸易政策,在( )时期应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A.畜牧 B.农业 C.农工业 D.农工商 答案:B 3.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是( )。 A.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 B.李嘉图的自由贸易理论 C.凯恩斯主义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D.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 答案:C 4.普雷维什认为,发展中国家实施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之一是( )。 A.幼稚产业保护论 B.中心-外围论 C.外贸乘数理论 D.比较优势说 答案:B 5.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本质的区别是( )。 A.是否存在国家干预 B.是否存在规模经济 C.产品是否存在多样化 D.是否在限制进口的同时又促进出口 答案:B 6.已知一国的贸易顺差为30亿美元,投资增加额为20亿美元,国民收入增加额为80亿美元,则该国的对外贸易乘数为( )。 A.0.63 B.0.8 C.1.6 D.2.4 答案:C 三、多项选择题 1.对外贸易的乘数作用表现为( )。 A.顺差对国民收入的倍增效应 B.顺差对国内投资的倍增效应 C.逆差对国民收入的倍缩效应 D.逆差对国内投资的倍缩效应 答案:AC 2.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是( )。 B.贸易保护措施多样化 A.被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 C.转向更系统化的贸易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D.受到保护的程度不断提高 E.组成货币集团,瓜分世界市场 答案:ABCD 四、判断分析题 1.幼稚工业理论认为应该设置暂时性关税以使新兴产业在磨练中提高效率。 (?) 2.对外贸易乘数论中,一国国民收入的增加量等于其贸易顺差的增加量。 (×) 3.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上,而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上的。 (?) 五、简答题 1.李斯特关于幼稚产业保护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答案: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建立在三大理论基础上:国家经济学、社会经济发展五个阶段论及生产力理论,其中生产力理论是核心。在这三大理论基础上,他提出了如下基本观点: (1)提出经济发展阶段论,批判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忽视各国历史和特点 (2)生产力论 (3)主张国家干预,反对自由放任 2.幼稚产业的判定标准有哪些,各标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案:略。 3.与传统保护贸易理论相比,超保护贸易理论有哪些特点, 答案:略。 4.普雷维什认为一国的贸易条件为什么会出现恶化, 答案:普雷维什认为,造成“外围”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技术进步利益分配不均 2)工业制成品与初级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不同 ( (3)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工会的作用不同 5.战略性贸易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略性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有“补贴促进出口”论、“进口保护促进出口”论、 关税的利润转移理论和外部经济理论,其中前三种观点又被称作利润转移理论。 六、论述题 1.论述凯恩斯的贸易保护观点。 答案:略。 2.论述对外贸易乘数的主要内容。 答案:略。 第七章 对外贸易政策 一、名词解释题 1.对外贸易政策 对外贸易政策(Foreign Trade Policy)是一国政府在其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外贸活动的方向、数量、规模、结构和效益所进行的一系列有组织的干预和调节行为。 2.自由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Free Trade Policy)是指国家对贸易行为不加任何干预,既不鼓励出口,也不限止进口,放宽或是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对本国进口商品不给予特权或优惠,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际市场上自由竞争。 3.保护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Protective Trade Policy)是指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国外商品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惠和补贴,以鼓励商品出口,即奖出限入。 4.超保护贸易政策 超保护贸易政策(Policy of Super‐protection),也称侵略性保护贸易政策,是传统的关税减让谈判中的减税方法。通常对选择出口的产品,先由该项产品的主要供应国提出关税减让要求,与进口国在双边基础上进行讨价还价的谈判,达成双边协议。 二、单项选择题 1.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掀起了以美国为首的全球性的贸易保护浪潮,以采取种种非关税壁垒措施为主要手段,强调“公平贸易”,故称之为( )。 A.自由贸易政策 B.保护贸易政策 C.超保护贸易政策 D.新贸易保护主义 答:D 2.新贸易保护主义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是( )。 A.关税壁垒 B.非关税壁垒 C.直接贸易限制 D.贸易保护措施 答:A 3.国家对外政策追求的最主要利益是( )。 A.政治利益 B.安全利益 C.经济利益 D.文化利益 答:C 三、多项选择题 1.狭义的贸易政策包括外贸活动的( )。 A.经营管理体制 B.法律制度 C.行政法规 D.行政干预 答:ABD 2.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包括( )。 A.经济增长 B.充分就业(资源充分利用) C.物价稳定 D.国际收支平衡 答:ABCD 3.贸易政策调整的原则主要有( )。 A.渐进性原则 B.连续性原则 C.成长性原则 D.替补性原则 答:ABCD 四、判断分析题 1.在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贸易政策的决定取决于对贸易政策的供求,供求表达的途径取决于一国的政治体制。 (?) 2.采取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就会制定比较开放和自由的外贸政策;而内向型的发展战略就趋向于实行贸易保护。 (?) 3.超贸易保护政策是一种侵略性的贸易保护政策,出现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 答:超贸易保护政策并不是出现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 4.贸易政策调整的速度大致可采取渐进式和激进式两种方式。 (?) 五、简答题 1.对外贸易政策目标的特点有哪些, 答:(1)改善一国的贸易条件,即增加一国得自贸易的利益,这有可能损害贸易伙伴的利益。因为贸易条件是出口价格和进口价格之比,在一般情况下,本国贸易条件改善则是贸易伙伴贸易条件的恶化。 (2)增加国家财政的关税收入。对不少发展中国家而言,关税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关税收入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其相对重要性要小得多。 (3)促进国内经济目标的实现。例如,通过进口限制措施阻止外国产品的竞争,保护本国的就业,防止通货膨胀的传入等 (4)支持本国实现对外收支平衡。贸易收支是国际收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有助于减少贸易逆差,或者通过鼓励进口和控制出口,有助于减少贸易顺差。 (5)维护国家安全,如限制本国战略性物资出口,禁止危害本国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产品进口。 2.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贸易政策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和趋势,主要是什么, 答:第一,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得到增强,贸易自由化和开放贸易体制成为全球贸易的主流。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成为全球浪潮,推动了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贸易及投资的自由化。 第二,管理贸易日益成为贸易政策的主导内容。管理贸易逐渐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基本对外贸易制度,政府开始积极主动干预外贸活动。随着贸易结构的不断升级,管理贸易包括的商品种类不断增多。20世纪90年代以后,受管理的商品不仅包括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产品,还包括服务产品、高科技产品和知识产品等。 第三,对外贸易政策与对外关系相结合的趋势加强。各国把对外贸易看成是处理国家关系的越来越重要的手段,将贸易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和非经济领域的政策更大程度地融合,使其向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第四,强调“公平贸易”“互惠主义”。近几年来,西方国家一方面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另一方面强调贸易的公平性。这种公平贸易是指在支持开放性的同时,以寻求“公平”的贸易机会为主旨,主张贸易互惠的公平与对等原则。 第五,多种多样的非关税壁垒成为新的贸易保护工具。除了数量限制、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卫生检验等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外,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标准、环境保护等贸易壁垒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对付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工具。 第六,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强调政府通过确立战略性产业(主要是高技术产业),并对这些产业实行适当的保护和促进,使其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国际竞争力。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特别是发达国家在高技术领域的较量不断升级,战略性贸易政策被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政府所接受。 第八章 关税措施 一、名词解释题 1.关税壁垒 关税壁垒(Tariff Barriers)是指一国或单独关税区在关税设定、计税方式及关税管理等方面的阻碍进口的措施,特别是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以保护国(境)内市场的措施。通常所说的关税壁垒,实际上就是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以此提高其成本,从而削弱其竞争力,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 2.关税 关税(Customs Duties or Tariff)是进出口货物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其进出口商所征收的税收。关税的征收是通过海关执行的,海关是设在关境上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它是贯彻执行本国有关进出口政策、法令和规章的重要工具。 3.过境税 过境税(Transit Duties)又称通过税。过境货物一般指外国货物运进一个国家的关境,又原样运出该关境的货物,即该货物运输的起点和终点均在运输所经的国家之外。 4.保护关税 保护关税(Protective Tariff)是指以保护本国工业或农业发展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保护关税税率要高,越高越能达到保护之目的。有时税率高达100%以上,等于禁止进口,成为禁止关税(Prohibit Duty)。 5.财政关税 财政关税(Revenue Tariff)又称收入关税,是指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人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6.普遍优惠制 普遍优惠制简称普惠制。它是1968年通过建立普惠制决议之后取得的。该决议规定,发达国家承诺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待遇。这种税称为普惠税。普惠制的目的是增加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外汇收入,加速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率。 二、单项选择题 1.一国国境与关境的关系是关境( )国境。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D 2.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是( )。 A.保护关税 B.财政关税 C.紧急关税 D.惩罚关税 答:B 3.各国征收反倾销税的目的在于( )。 A.抵制商品倾销,保护本国的市场与工业 B.防止本国商品不顾成本到国外倾销 C.保护本国出口商的利益 D.保护本国进口商的利益 答:A 4.某国征收进口关税后,减少了进口,从而使国际市场价格降低,该国一定是( )。 A.进口品市场上的小国 B. .进口国 C 进口品市场上的大国 D.出口国 答:C 三、多项选择题 1.关税的主要特点有( )。 A.强制性 B.无偿性 C.有偿性 D.固定性 答:ABD 2.进口国家并不是对所有进口的商品都一律征收高关税。一般来说,大多数国家的关税 结构是( )。 A.对原料的进口率较高 B.对原料的进口征收较低关税甚至免税 C.对半制成品的进口税率次之 D.对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征收较高关税 答:BCD 3. 按照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分类,关税可以分为( )。 A.进口附加税 B.差价税 C.特惠税 D.过境税 答:ABC 4.各国进口税率的制定是基于多方面因素的考虑,从有效保护和经济发展出发,对不同 商品制定不同的税率。进口关税税率通常分为( )。 A.普通税率 B.最惠国税率 C.普惠制税率 D.关税税率 答:ABC 四、判断分析题 1.关税与一些国内税不同,关税的税收主体是进出口货物,关税的税收客体是本国进出口商。 (×) 答:关税的税收主体是本国进出口商,关税的税收客体是进出口货物。 2.目前大多数国家对绝大部分出口商品都要征收出口税。 (×) 答:目前大多数国家对绝大部分出口商品都不征收出口税。因为征收这种税势必提高本国商品在国外的外市场上的销售价格,降低商品的竞争能力,不利于扩大出口。 3.关税起到了保护国内商品的作用。一般来说,对某一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越高,对该行业国内的保护越大。 (?) 4.财政关税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因此,其税率通常较高,以增加关税收入。 (?) 5.从价税率不变的情况下,从价税额与完税价格的涨落成正比关系。 (?) 6.一般对已建交并订有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的国家采用普通税率。 (×) 答:一般对已建交并订有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的国家采用最惠国税率。 7.征收进口关税使进口小国的整体福利增加。 (×) 答:贸易小国征收关税不具有贸易条件效应,故国家整体福利是净损失。 五、简答题 1.关税是怎样调节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的, 答:许多国家通过制定和调整关税税率来调节进出口贸易。在出口方面,通过低税、免税和退税来鼓励商品出口;在进口方面,通过税率的高低、减免来凋节商品的进口。关税对进出口货物的凋节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国内能大量生产或者暂时不能大量生产但将来可能发展的产品,规定较高的进口关税,以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能力,保护国内同类产品的生产和发展。 (2)对于非必需品或奢侈品的进口制定更高的关税,达到限制甚至禁止进口的目的。 (3)对于本国不能生产或生产不足的原料、半制成品、生活必需品或生产上的急需品的进口,制定较低税率或免税,鼓励进口,满足国内的生产和生活需要。 (4)通过关税调整贸易差额。当贸易逆差过大时,提高关税或征收进口附加税以限制商品进口,缩小贸易逆差;当贸易顺差过大时,通过减免关税,缩小贸易顺差,以减缓与有关国家的贸易摩擦与矛盾。 2.一国的反倾销税通常是怎样确定的, 答:《反倾销协议》明确规定:在征收反倾销税时,进口国有关当局须有充分证据证明倾销产品与进口国同类产业受损害间存在客观的因果关系。损害应根据确凿的证据确定,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审查:一是倾销进口产品的数量及其结果对国内市场相同产品价格造成的影响,二是这些进口产品对国内该相同产品生产商造成的后续冲击程度。 3.什么是海关税则?它可分为哪几类? 答:海关税则(Customs Tariff)又称关税税则。它是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的应税与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海关凭此征收关税,是关税政策的具体体现。 按照税率表的栏数,可将海关税则分为单式税则和复式税则两类。在单式税则或复式税则中,依据制定税则的权限,又可分为自主税则和协定税则。目前,在海关税则中复式税则占主导地位。 4.贸易大国与贸易小国在征收关税时会产生什么不同的经济效应? 答:所谓小国,是指该国某商品的贸易额仅占世界贸易总额的很小部分,不足以影响世界市场价格,只能被动接受既定的世界市场价格。所以小国征收关税没有贸易条件效应,由此征收关税对其带来的是社会福利净损失。 所谓大国,是指进口国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所占的世界市场份额很大,可以影响、甚至决定该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在此情况下,该进口国提高关税可能导致进口量大幅下降,从而迫使出口国较大程度地把出口价格压低到世界市场价格水平之下,假设该国出口产品价格不变,则其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其对国内经济效应的影响将趋于复杂化。 具体分析可见课本。 第九章 非关税措施 一、名词解释题 1.非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NTB)是指关税以外的各种限制贸易的措施,它是与关税壁垒相对而言的。如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自动出口配额制、出口许可证制等。 2.进口配额 进口配额(Import Quotas)是一国政府对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的限额。在规定的限额以内商品可以进口,超过限额就不准进口,或者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罚款。故进口配额主要有两种: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 3.自动出口配额制 自动出口配额制(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s,VERs),又称自动出口限制,是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在某时期内某种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配额,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自动出口配额制的额度通常由进出口双方通过谈判共同确定 4.进口许可证制 进口许可证制(Import License System)是指国家规定某些商品的进口必须得到批准、领取许可证(Import License)后方能进口的措施,是一种凭证进口的制度。凡实施许可证管理的商品,无许可证一律不得进口,且常与配额,外汇管制相结合使用。进口许可证制作为一种行政手段,具有简便易行、见效快、比关税保护手段更有力等特点,因而成为各国监督和管理进口贸易的有效手段。 5.外汇管制 外汇管制(Foreign Exchange Control),又称外汇管理,是一国政府通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以控制外汇供给和需求、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价的一种制度。 6.社会标准壁垒 社会标准壁垒(Social Barriers to Trade)是指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社会壁垒由社会条款而来,社会条款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法律文件,而是对 国际公约中有关社会保障、劳动者待遇、劳工权利、劳动标准等方面规定的总称,其与公民 权利和政治权利相辅相成。 二、单项选择题 1.进口国在总配额内按国别和地区分配一定的配额,超过该配额便不准进口,这是( )。 A.全球配额 B.关税配额 C.国别配额 D.“自动”出口配额 答:C 2.进口许可证中的公开一般许可证( )。 A.对进口国别或地区没有限制 B.对进口国别或地区有限制 C.指定了进口国别或地区 D.又称为非自动进口许可证 答:A 3.政府机构在采购货物时优先购买本国产品的政策属于( )。 A.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 B.进口押金制 C.进出口国家垄断 D.特许经营 答:A 4.某国政府规定,1998年从中国进口不超过150万双,这种限制措施属于( )。 A.关税配额 B.国别配额 C.自限配额 D.全球配额 答:B 5.日本政府曾对茶叶的农药残留量规定不得超过0.2%-0.6%,这种规定属于( )。 A.技术标准 B.歧视性国内税 C.卫生检疫标准 D.包装标签规定 答:C 6.非关税壁垒不包括( )。 A.政府鼓励的“购买美国货”政策 B.企业收入税 C.以为国内产业创造有利条件为目的而制定的产品成分工业标准 D.歧视国外生产商的政府合同竞标政策 答:B 7.与进口配额相比,自愿出口限制( )。 A.给进口国带来了更多的政府收入 B.避免了机那卡配额带来的价格上涨 C.给非限制供应商带来了潜在出口机会 D.当条件变化时,很难进行修改和重新商讨 C 答: 三、多项选择题 1.非关税壁垒与关税相比,其特点有( )。 A.灵活性 B.针对性 C.歧视性 D. 隐蔽性 ABCD 答: 2.假定某进口国在进口某种商品时使用进口配额制,但是这种配额只限制数量而不限制金额,这时出口国为扩大出口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提高产品质量 B.提高产品价格 C.改进产品包装 D.降低出口价格以薄利多销 答:ABC 3.外汇管制的方式一般可以分为( )。 A.数量性外汇管制 B.政策性外汇管制 C.成本性外汇管制 D.混合型外汇管制 答:BCD 4.某国为保护国内市场,限制某商品数量,并限额通过许可证分配出口,海关凭许可证查验放行,没有许可证不准出口,这是一种( )。 A.进口许可证制度 B.有定额进口许可证制度 C.无定额进口许可证制度 D.公开一般进口许可证制度 答:ACD 5.下列贸易管制措施中,哪些属于非关税壁垒中的“自动出口配额制”( )。 A.自限协定 B.有次序销售协定 C.启动价格制 D.多边出口管制 答:ABD 四、判断分析题 1.非关税壁垒和关税措施一样,都会导致商品价格上涨,限制进口。 (?) 2.进口国通过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进行限制和分配,这种外汇管制属于成本性外汇管制。 (?) 3.进口配额对进口产品实施数量上的限制。 (×) 答:由于配额的有限性导致国内市场供给减少而形成经济租金,等于为国内生产者提供生产补贴,从而使国内生产供给量扩大,国内需求降低,进口总额下降,而国内均衡价格上升。 4.与关税不同,配额并没有导致进口产品的国内价格上涨。 (?) 5.由于关税的收入效应由政府获得,而配额的收入效应被出口企业获得,因而对进口国来说,配额造成的福利损失往往大于关税。 (?) 6.只要进口许可证是被拍卖的,配额的福利效应就与关税相同。 (×) 答:即使进口许可证是被合法拍卖的,配额的福利效应也不完全与关税相同。 五、简答题 1.非关税壁垒和关税壁垒相比有何特点, 答:(1)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2)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能更有效地限制进口 (3)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具有隐蔽性 (4)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具有歧视性 非关税壁垒在限制进口方面比关税更有效、更隐蔽、更灵活、更具歧视性,故其取代关税壁垒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手段,有其客观必然性。 2.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有哪些, 答:非关税壁垒名目繁多、内容复杂,但从限制进口的方法看,大致可分为直接性非关税壁垒和间接性非关税壁垒两大类。直接性非关税壁垒是由海关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品种加以限制,其主要措施有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自动出口配额制、出口许可证制等;间接性非关税壁垒是通过对进口商品制订严格的海关手续或通过外汇管制等间接地限制商品的进口,其主要措施有实行外汇管制、对进口货物征收国内税、制定购买国货和限制外国货的条例、复杂的海关手续、繁琐的卫生安全质量标准以及包装装潢标准等。另外,非关税壁垒又可分为行政性壁垒、法律性壁垒、技术性壁垒、环境壁垒、社会壁垒。其中技术性壁垒、环境壁垒、社会壁垒又称为新贸易壁垒。 3.什么是技术性非关税壁垒,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TBT)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行为及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所规定的复杂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以及商品包装和标签等,主要是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卫生检验检疫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口商品制定苛刻的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等标准,提高对进口商品的技术要求,以达到限制商品自由进入本国市场的目的。 技术性贸易壁垒纷繁复杂,种类繁多,但大致可划分为如下六种:技术法规、技术标准、质量认证和合格评定程序、卫生检疫标准、商品包装和标签标识、信息技术标准。 4.什么是绿色壁垒,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绿色壁垒(Green Barrier)起因于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灾难。在初期,绿色壁垒的形成主要是出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安全的要求。同时,消费者环境意识提高和全球绿色消费运动的兴起也促进了绿色壁垒的发展。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以后作为主要贸易壁垒形式 的关税逐步降低,同时传统的非关税壁垒也逐步拆除。于是,贸易与环境这两个原本在世界贸易史上不相干的问题被一条绿色的纽带捆绑在了一起,绿色壁垒就出现了。 绿色壁垒纷繁复杂,但总体包括如下六种主要形式:绿色技术标准、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绿色补贴制度、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 5.为什么说实施配额对经济影响比征收关税更大, ?配额比关税更能有效地控制进口数量,完全排除价格机制的作用 答: 征收关税时,国外出口商尚可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形式渗透进口国市场;而配额却以进口数量上的确定性完全排除出口商市场渗透的任何可能性,即造成市场垄断。 ?配额比关税更为灵活。在进口配额下,政府可通过发放进口许可证随时调节进口数量和进度,但根据WTO规则,除非有特殊情况,成员国政府不得随意调节关税。 ?实行配额给政府更多的权力。此方面不仅表现在政府通过发放许可证以调节进口数量和进度,还可以通过调整配额分配机制来选择相应的进口商。 第十章 出口鼓励和限制措施 一、名词解释题 1.出口补贴 出口补贴(Export Subsidies)又称出口津贴,是指一国政府为了降低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增强其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以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2.直接补贴 直接补贴是指在出口商品时,政府直接给予本国出口商品以现金补贴,其目的是为了降低本国出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 3.间接补贴 间接补贴是指政府对某些出口商品给予财政上的优惠,这是由于有关国际条例限制直接对工业品的出口进行补贴,各国纷纷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对其进行变相补贴。 4.可申诉补贴 可申诉补贴指一成员所使用的各种补贴如果对其他成员国内的工业造成损害,或者使其他成员利益受损时,该补贴行为可被诉诸争端解决。 5.出口信贷 出口信贷(Export Credit)是一种国际信贷方式,是一国为了支持和扩大本国大型机械、成套设备、大型工程项目等出口,加强国际竞争能力,以对本国的出口给予利息补贴并提供信贷担保的办法,是鼓励本国银行针对本国出口商资金周转的困难,或满足国外进口商对本国出口商支付货款需要的一种融资方式,是促进资本货物出口的一种手段。 6.卖方信贷 卖方信贷是指出口方银行向本国出口厂商(即卖方)提供的贷款,是银行为了促进商品出口,特别是金额大、期限长的项目出口,资助本国出口厂商向外国进口厂商延期付款方式的一种出口信贷。 7.买方信贷 买方信贷是指出口方信贷机构直接向外国进口商(即买方)或进口方信贷机构提供的贷款。这种贷款的前提条件是贷款必须用于购买债权国的商品,以起到促进商品出口的作用,故亦称为约束性贷款(Tied Load)。 8.出口国家担保制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Export Credit Guarantee System)是指一国为了扩大出口,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对本国出口商或商业银行向国外进口商或银行提供延期付款商业信用或银行信贷进行担保,当外国债务人因政治原因或经济原因不能按期付款或拒绝付款时,由这个专门的国家机构按照承保的数额给予补偿。 9.出口信用保险 出口信用保险(Export Credit Insurance)也叫出口信贷保险,是各国政府为提高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商的收汇安全和银行的信贷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以国家财政为后盾,为企业在出口贸易、对外投资和对外工程承包等经济活动中提供风险保障的一项政策性支持措施,属于非营利性的保险业务,是政府对市场经济的一种间接调控手段和补充。 10.商品倾销 商品倾销(Dumping)是一种不公平的贸易行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经营者,以低于国内市场正常或平均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格向另一国市场抛售其产品,使得进口国生产者无法在一个盈利的水平上参与竞争的一种价格歧视形式,是一种容易引起质疑的竞争方式。 11.偶然性倾销 偶然性倾销通常是因销售旺季已过,或公司改营其他业务而在国内市场不能售出的货物,为了避免存货的过量积压,生产商于短期内向国外市场大量低价抛售。 12.间隙性倾销 间隙性倾销又被称作掠夺性倾销(Predatory Dumping),是以低于国内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产品,在打败竞争对手、夺取和垄断市场后再提高价格,以牟取暴利。 13.长期性倾销 长期性倾销又被称作是持续性倾销(Persistent Dumping),是指生产商长期地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产品,其目的在于通过规模经济的效益来降低生产成本。 14.外汇倾销 外汇倾销(Exchange Dumping)的实质是本国出口企业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扩大出口,争夺国外市场。 15.出口退税 出口货物退(免)税,简称出口退税(Export Rebates),是指对出口产品退还其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特别消费税。 16.价格支持 价格支持(Price Support)是政府通过稳定价格来支持生产者的一种手段,出于稳定生产和保证生产者收入的目的,政府设立一个不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支持价格”或“保证价格”。 17.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Special Economic Zone)是指一些国家为了促进本国或本地区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吸引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在其关境内划出一定的区域,新建或扩建良好的基础设施,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和管理办法,吸引外商到此从事外贸、生产加工和金融服务等活 动,这些区域即为经济特区。 18.自由港 自由港(Free Port)又称作自由口岸,在这些口岸外国船舶和货物可以自由出入,对绝大部分或全部商品免征关税,商品在港区内可以自由改装、加工、装卸、存储和买卖。 19.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又称作免税贸易区、自由区、对外贸易区、工业自由贸易区等,是自由港在地理和历史上的延伸,它的功能和业务比自由港更加广泛和多样。 20.出口加工区 出口加工区(Export Processing Zone)是一国或地区在其港口或临近港口、国际机场附近划定一定范围,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并新建或扩建各种基础设施,吸引和鼓励外国企业在此投资设厂,生产以出口为主的制成品的加工区域。 21.综合性经济特区 综合型的经济特区兼有贸易型经济特区和出口加工区两种特点和职能。它既像自由贸易区那样为转口、出口贸易提供许多优惠待遇,又提供了发展工业生产所必需的各种基础设施,是两者的有机结合体。 22.保税区 保税区(Bonded Area)又称保税仓库区,是指在海关设置或经海关批准注册的特定区域或仓库。国外货物进入保税区后可暂时不用缴纳进口关税,货物可在保税区内存储、加工、改装、展览等,如再出口也不需缴纳出口税。 23.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指以加速高新技术研制及应用,服务于本国或本地区的工业现代化,创立技术密集与知识密集的新兴产业,致力于高新技术科研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以开拓国际市场为目的,通过各种优惠措施和便利条件将智力、资金高度集中,专门从事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生产的新兴产业开发区域。 24.自由边境去 自由边境区是指在本国的边境省、市地区或地带划定某一地段,按自由贸易区或出口加工区的优惠措施,吸引国内外厂商投资,以开发边远地区经济的自由区域。 25.过境区 过境区(Transit Zone)是沿海国家为了方便内陆邻国的进出口货运,双方签订协议,沿海国开辟一些海港、河港或边境城市作为过境货物的自由中转站,对过境货物简化通关手续,免征关税或征收小额的过境费。 26.出口管制 出口管制(Export Control)是指一国政府通过建立一系列行政法令和经济措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防止本国限定的商品或技术通过各种途径流通或扩散至国外,从而实现本国的 安全、外交和经济利益的行为。 27.出口关税 出口关税(Export Duty)是针对某些特殊商品出口征收的关税,目的是限制本国有大量需求而又供应不足的商品出口,或为防止本国某些有限的自然资源耗竭,或反对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低价收购初级产品,或利用出口税控制和调节某种商品的出口流量,防止盲目出口,以稳定国内外市场价格,争取在国外市场保持有利价格等。 28.出口配额 出口配额(Export Quotas)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出于某种目的和需要而针对某种商品的出口数量和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限额的制度。 29.出口许可证 出口许可证(Export License)是出口管制措施中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手段。出口许可证是国家对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批准其出口的法律文件,是海关监管验放出口货物的依据。 二、单项选择题 1.买方信贷是指( )。 B.出口方银行向外国进口商提供的贷款 A.出口方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提供的贷款 C.进口方银行向外国出口商提供的贷款 D.进口方银行向本国进口商提供的贷款 答案:B 2.国际上流行的出口信贷方式是( )。 A.卖方信贷 B.买方信贷 C.商业贷款 D.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 答案:B 3.以下补贴中,可申诉的是( )。 A.扶植落后地区的经济补贴 B.为适应新的环境保护要求而提供的补贴 C.扶植企业的科研活动所提供的补贴 D.提供收入支持而提供的特殊补贴 答案:D 4.美国、日本等国规定进口酒精饮料的消费税大于本国制品,这种措施属于( )。 A.关税壁垒 B.鼓励出口的措施 C.非关税壁垒 D.出口管制措施 答案:A 5.出口加工区和自由贸易区有所不同。自由贸易区( )。 A.以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取得工业方面的收益为主 B.以发展转口贸易、取得商业收益为主 C.由海关设置或批注注册 D.不享受关税优惠 答案:B 下列4种情况下可以实行外汇倾销的是( )。 6. A.本币贬值30%,外币贬值30% B.本币贬值30%,国内物价上涨40% C.本币贬值30%,国内物价上涨20% D.本币贬值30%,国内物价上涨30% 答案:C 三、多项选择题 1.促进出口的行政组织措施有( )。 A.设立专门组织以扩大出口 B.建立商业情报网 C.组织贸易中心和贸易展览会 D.组织贸易代表团和接待来访 答案:ABCDE E.组织出口商品的评奖活动 2.小国提供出口补贴后( )。 A.国内价格上升 B.消费者剩余降低 C.生产者剩余增加 D.国家财政支出提高 E.国民福利净损失 答案:ABCDE 3.大国提供出口补贴后( )。 A.国内价格上升 B.消费者剩余减少 C.生产者剩余增加 D.国家财政支出提高 E.国民福利净增加 答案:ABCD 四、判断题 1.自动出口限制是出口国主动管理出口的一种措施。 (×) 2.偶然性倾销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国外竞争对手进行突然打压,排挤竞争对手,扩大国外市场。 (×) 3.自由贸易区和自由港对来自区外的所有产品一律不征收关税,而且对进口没有任何限制。 (×) 4.作为国际上最主要的多边出口管制机构,由美国一手策划和控制的巴黎统筹委员会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已经解散。 (?) 5.出口信贷的利率一般低于国际金融市场的贷款利率。 (?) 6.从整个社会的利益来说,出口补贴优于生产补贴;对政府而言,市场补贴的支出要远大于出口补贴的支出。 (×) 五、简答题 1.鼓励出口的非关税措施有哪些, 答案:略。 2.什么是出口补贴,出口补贴有哪些形式, 答案:略。 3.什么是出口信贷,它有哪些种类, 答案:出口信贷是一种国际信贷方式,是一国为了支持和扩大本国大型机械、成套设备、大型工程项目等出口,加强国际竞争能力,以对本国的出口给予利息补贴并提供信贷担保的办法,是鼓励本国银行针对本国出口商资金周转的困难,或满足国外进口商对本国出口商支付货款需要的一种融资方式,是促进资本货物出口的一种手段。根据时间的长短,出口信贷可以分为短期信贷、中期信贷和长期信贷。按照借贷的关系,出口信贷可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 .出口信用保险的对象有哪些, 4 答案:略。 5.常见的经济特区有哪些,分别对其简述。 答案:略。 6.出口管制的目的和措施都有哪些, 答案:略。 六、论述题 1.外汇倾销的实施条件有哪些,人民币币值波动对我国对外贸易有哪些影响, 答案:略。 2.试述出口补贴对大国的经济效应分析。 答案:略。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名词解释题 1.优惠贸易安排 优惠贸易安排是指成员国之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或部分商品规定特别的关税优惠,也可能包含小部分商品完全免税的情况。 2.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的成员国在相互间取消贸易壁垒,使区域内各成员国的商品可在区内自由流通,相互间没有关税、配额等保护措施;但各成员国仍保留对区外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对贸易方面的限制政策也是各自独立决策的。 3.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壁垒,并对非同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率而缔结的同盟。 4.共同市场 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是指除成员国之间取消关税和数量限制,并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还允许生产要素如资本、劳动等在组织内自由流动并对此制定统一的规定。 5.贸易创造 贸易创造(Trade Creation)是指关税同盟内部关税取消后,同盟内一国较高生产成本产品的消费转变为对成员国较低生产成本的相同产品的消费所带来的福利增加。 6.贸易转移 贸易转移(Trade Diversion)是指关税同盟的成立导致一国的产品进口从较低成本的外部转向从较高成本的成员国进口所带来的福利损失。 7.刺激效应 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是指关税同盟成立后,对成员国贸易以外的就业、国民收入、国际收支,国内生产和物价水平等的影响。它又称为刺激效应。 8.东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是一个地区性组织,它的前身是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 9.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又称为美、加、墨自由贸易区,是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在1992年8月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后成立的,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和运行。 10.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由澳大利亚总理霍克在1989年1月访问韩国时建议召开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强亚太经济合作问题。经与有关国家磋商,1989年11月5日至7日, 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南亚国家联盟6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 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这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 二、单项选择题 1.关税同盟区别于自由贸易区的主要表现在于( )。 A.成员国之间的工业品全部免税 B.对外实行统一的贸易壁垒 C.成员国之间所有商品不受数量限制 D.成员国之间商品自由流通 答案:B 2.区域经济一体化中( )没有实现成员国统一关境 。 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 C.共同市场 D.经济完全一体 答案:A 3.贸易创造效果属于关税同盟的( )。 A.动态效果 B.静态效果 C.贸易转移 D.贸易损失 答案:B 4.下列属于关税同盟带来的动态效应的是( )。 A.贸易创造 B.贸易转移 C.竞争效应 D.贸易损失 答案:C 5.关税同盟的重要特点是( )。 A.对内自由,对外保护 B.对外自由,对内保护 C.对内外均自由 D.对内外均保护 答案:A 6.按贸易壁垒取消程度划分,经济一体化最简单的形式是( )。 A.自由贸易区 B.共同市场 C.优惠贸易安排 D.关税同盟 答案:C 7.关税同盟是( )的一种形式 。 A.经济特区 B.经济一体化 C.优惠贸易安排 D.共同市场 答案:B 8.贸易创造效果和贸易转移效果都属于关税同盟的( )。 A.动态效果 B.静态效果 C.竞争效应 D.贸易损失 答案:B 9.与自由贸易区相比 , 关税同盟不存在( )的问题 。 A.关税 B. 贸易偏转 C.利润倒流 D.货物自由流动 答案:A 10.能够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经济一体化形式是( )。 A.优惠的贸易安排 B.自由贸易区 C.关税同盟 D.共同市场 答案:D 11.关税同盟成员国经济结构竞争力愈大,互补性愈小,同盟成立后福利水平愈可能 ( )。 A.下降 B.不变 C.提高 D.说不准 答案:C 12.由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组成的一体化是( )。 全盘一体化 A.部门一体化 B. C.水平一体化 D.垂直一体化 答案:D 13.贸易转移效果和贸易创造效果是从( )方面考察关税同盟的贸易影响的。 A.需求 B.关税 C.生产 D.消费 答案:C 14.欧洲经济共同体属于( )。 A.优惠贸易安排 B.自由贸易区 C.关税同盟 D.完全经济一体化 答案:C 三、多项选择题 1.按照经济贸易壁垒取消的程度划分,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有( )。 A.优惠贸易安排 B自由贸易区 C.关税同盟 D.共同市场 E.经济同盟 答案:ABCDE 2.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中共同市场的特征是( )。 A.内部实现货物自由流动 B.内部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C.内部统一财政政策 D.内部统一货币政策 E.对外实行统一关税制度 答案:ABE 3.关税同盟具有以下静态效果( )。 A.贸易创造效果 B.贸易转移效果 C.贸易扩大效果 D.减少行政支出 E.减少走私 答案:ABCDE 4.关税的贸易扩大效果( )。 A.属静态效果 B.属动态效果 C.只有创造效果出现时才出现 D.只有贸易转移效果产生时才会出现 E.无论在贸易转移效果还是贸易创造效果下都会产生 答案:AC 5.目前国际上影响较大的3个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包括( )。 A.欧盟 B.亚太经合组织 世贸组织 C.关贸总协定 D. E.美.加.墨自由贸易区 答案:ABE 四、判断分析题 1.成员国之间商品自由流动,并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及贸易政策的区域经济一体 化形式是自由贸易区。 (×) 2.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建立关税同盟以后会发生贸易偏转。 (×) 3.货币联盟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 (?) 4.2000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使欧盟的货币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 5.关税同盟是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最高形式 。 (?) 6.贸易创造效果属于关税同盟动态效果,贸易转移效果属于关税同盟静态效果 。 (×) 7.贸易创造是指由于关税同盟的建立而使一个成员方的部分国内高成本产出被来自其 他成员方低成本产出的进口所取代而增加的收益。 (×) 8.由贸易区内各成员国实现了商品自由流动。 (?) 9.经济一体化不仅促进了贸易集团内部贸易自由化,也促进了贸易集团外部国家的贸易 自由化。 (×) 10.经济同盟的各成员国还统一所有重大的经济政策。 (?) 五、简答题 1.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哪些主要形式, 答案: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从低到高分为6个层次。(1)优惠贸易安排。(2)自由贸易区。(3)关税同盟。(4)共同市场。(5)经济同盟。(6)完全经济一体化。 2.试析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答案:(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创造效应。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转移效应。 (3)贸易扩大效应。 (4)其他静态效应,如制度方面的影响。 3.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1)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种次优的解决方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员国优惠措施并不对所有国家开放,最优的贸易自由状态不能达到,作为次优选择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得到了发展。 (2)追求贸易扩大的利益。追求贸易创造、贸易转移带来的效应,追求试产个扩大带来的竞争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 (3)促进投资增长。 4)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际政治安全利益的需要。 ( (5)能够增强国际政治势力,提高国际经济政策的谈判或游说能力。 六、论述题 1.试用所学国际贸易学原理,分析2010年“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建成的意义。该自由贸易区的简历符合比较优势.要素禀赋贸易理论吗,用什么贸易理论能更好地解释这一区域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你认为这一地区能否出现统一货币,面对这一未来贸易自由区,我国企业.产业界应如何应对, 答案:“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就是“10+1”自由贸易区。2002年11月4日,我国政府与东盟10个国家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 (1)建立“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的意义 ?从区内贸易占贸易总额的比重来看,无论对于中国还是欧盟而言,对方的市场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承诺在10+1”框架下削减现行的关税水平,到2011年所有的10+1”自贸区成员的关税都将降到5%以下,可见中图和东盟之间贸易关系的发展还是具有相当大的潜力的。 ?从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角度来看,中国和东盟并不是争夺国际资本的竞争对手,建立自由贸易区可以产生市场规模扩大、经济稳定增长和加强投资者信心的作用,从而吸引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 ?中国和东盟除了在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方面存在一定的竞争以外,在大多数商品的贸易上还是合作大于竞争。即使是在服装和鞋类等劳动密集型商品的贸易上,主要的竞争对手也不在中圈和东盟内部,而是在拉美和南亚国家,这样可以有效地刺激区域内贸易的形成。 (2)对“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学分析 ?建立“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是符合比较优势贸易理论的。其原因如下: a.东盟不同国家的发展程度差距较大。中国与东盟的马、泰、印尼发展程度相近,主要是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方面,而对越、老、柬、缅的产业差距就较大。 b.中国是大国,有产业结构齐全的特点,许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于中国国民经济的规模不大,但相对东盟各国就很大,在相同领域会有较大的互补性。 c.中国与东盟在资源密集型产品上有较强的互补性。 d.东南亚各国有相当比重的华人资本!他们在选择投资机会时,与中国的联系成为其成本下效益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贸易扩大效果理论可以有效地解释这种进程 a.贸易扩大效果的定义。它是指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由于导致了关税水平的降低,这样必然导致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之间的商品相互需求的增加,从而都能产生扩大贸易的结果。 b.中国与东盟国家发展经贸合作、直至建立自由贸易区,将会给双方带来利益。这种利益促使了相互之间加强贸易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 ?短期内不会出现统一货币 一个地区建立统一的货币是有诸多条件的。从欧元的形成模式看,亚洲区域在未来的50年内不太可能形成统一货币体系,但是前景还是很光明的。 在一个地区建立统一货币至少需要满足三个条件:财政计算的趋同、货币政策上的趋同、文化思想认识上的协调。也可称为指标趋同、政策趋同和政治趋同。从这些条件来看,统一货币的形成是很有难度的,不是几年内可以完成的。 a.从指标来看,中国无疑在这个区域内占有绝对的优势,占了一半左右的GDP,人口占了将近80,,而外汇储备也是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这样导致了域内经济指标的严重不平衡。 b.从政策角度来看,东盟与中国的经济政策差别很大,要想短期内协调相互之间的政策这也是很不现实的。 c.从文化思想上的协调来看,欧盟之所以能够非常顺利地完成货币的一体化,尽管原因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国家相互之间的文化差异较小,这种文化的趋同使得这些国家在决策的时候更加具有共同语言,相比欧盟,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中的各国的文化差异较大,历史文化的趋同时期也较短。 综上所述,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在短期内形成单一货币的可能性很小,但是随着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进行,建立统一货币的条件会日益成熟,因此建立统一货币的前景还是很光明的。 (3)如何面对中国-自由贸易区 面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企业绝大多数对自由贸易没有概念,而东盟国家对自由贸易早有经验,因此,面对CAFTA,在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方面中国的企业家远远落后于东盟企业家。面对CAFTA,有些行业机遇大于挑战,如服装、纺织、机械、建设等产业,有些行业挑战大于机遇,如橡胶、糖、热带水果、食用油等。中国企业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呢 主要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尽快建立CAFTA意识,学习相关知识,了解相关文件,如:建立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声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等。 ?了解东盟各国产业情况,分析双方的优劣势,互补不足,共同发展,为此要早做准备。 ?有针对性地发展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 2.试述当代世界市场的基本特征。 答案:(1)世界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2)世界市场商品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3)世界市场的竞争和垄断日益加剧,集团化趋势加强。 (4)网络化的世界市场。 第十二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一、名词解释题 1.罗伯津斯基定理 罗伯津斯基定理(Rybczynski Theorem)是指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保持不变,某一生产要素的增加(其他生产要素的数量保持不变)将会导致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部门的产量绝对增加,同时导致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下降。 2.中性技术进步 中性技术进步是指在原有的资本—劳动投入比率下,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以相同的比例增加。 3.中性生产效应 如果一国的经济增长使得该国的出口与进口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ΔX+ΔY)/(X+Y)相同,则该国的贸易量也将按同一方向增长,这就是所谓的中性生产效应。 4.逆贸易倾向生产效应 略。 5.顺贸易倾向生产效应 略。 6.超逆贸易倾向生产效应 略。 7.中性消费效应 经济增长后,该国对于可能出口产品X的需求与可能进口产品y的需求的增长率相同,且等于该国的经济增长率,显然该国的贸易量也将按同一比率增长,故称为中性消费效应。 8.顺贸易倾向消费效应 略。 9.逆贸易倾向消费效应 略。 10.超顺贸易倾向消费效用 略。 11.悲惨增长 在极端情况下,经济增长会使贸易条件发生很严重的恶化,甚至会降低本国的社会福利水平,这种情况被称作是“悲惨增长”(Tragic Growth)。悲惨增长一般只出现在贸易大国中。 12.“剩余出口”论 一国在没有开展对外贸易前,其国内生产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存在闲置的劳动力和土地,如果全部生产力都调动起来,本国产品就会出现“剩余”。该国展开对外贸易后,这 些剩余产品便可以出口到国外市场,在实现本国生产能力充分利用的同时,可以换回自己国家所需要的产品和物资,并提高本国的国民收入。由于出口的是剩余物资或由闲置资源生产的产品,因而不需要从其他部门转移资源,也不必减少其他国内经济活动,出口所带来的收益或由此增加的进口也就没有机会成本,因而必然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 13.进口替代发展战略 所谓进口替代是指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有意识地推动国内和地区内工业的建立,以本国或本地区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取代原来依靠进口的产品,来满足国内或地区内市场的需求,并逐步实现工业化。 14.出口导向发展战略 出口导向也称出口主导,是指通过扩大出口来带动本国的工业化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二、简答题 1.经济增长的动因有哪些,在何种条件下会发生经济的偏向增长, 答案:略。 2.资本的积累是否必然导致贸易小国的福利水平的提高,是否必然导致贸易大国的福利水平的提高,为什么, 答案:略。 3.何谓悲惨增长, 答案:在极端情况下,经济增长会使贸易条件发生很严重的恶化,甚至会降低本国的社会福利水平,这种情况被称作是“悲惨增长”(Tragic Growth)。悲惨增长一般只出现在贸易大国中。 4.简述出口导向发展战略。 答案:略。 三、论述题 1.论述罗伯津斯基定理。 答案:略 2.论述经济增长对大国的影响。 答案:略 3.试比较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型战略的优缺点。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应如何选择贸易政策, 答案:略。 四、分析题 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并努力掌握主动权,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相结合,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和开拓两个市场;鼓励国内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加快诶杨我国自己的跨国公司,努力促使我国经济参与国际经济 合作与竞争。运用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解释中国自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发展模 式。 答案:略。 第十三章 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技术贸易 一、名词解释题 1.国际服务贸易 自一成员领土向其他任何成员领土提供服务;在一成员领土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任何其他成员领土内的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任何其他成员领土内的自然人存在提供服务。 2.商业存在 商业存在是指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另一成员境内设立实体商业机构或专业机构,为后者境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3.要素服务贸易 要素服务贸易主要是指资本服务的收益流量的跨国转移。 4.国际核心服务贸易 国际核心服务贸易与货物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无直接关系,服务本身是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的核心对象。 5.国际追加服务贸易 国际追加服务贸易是指同有形货物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之间有密切联系的服务贸易。国际追加服务贸易是分配服务的国际化延伸,它本身并不向需求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而是围绕着货物的核心效应而衍生、追加的派生效用。 6.服务贸易壁垒 由于国际服务贸易壁垒种类繁多,形式各异,很难作精确的分类,故通常从阻碍服务贸易的要素,即资本、人员、服务产品、信息在国际市场上流动的角度对其进行划分。 7.国际技术贸易 国际技术贸易是指世界不同国家的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之间,按照一般商业条件,向对方出售或从对方购买技术使用权的一种国际贸易行为。 8.技术 技术是指制造一种产品、应用一项工艺或提供一项服务的系统的知识。 9.技术转让 技术转让是指技术所有人与他人通过达成协议,将其技术出让给他人使用的行为。 10.技术引进 技术引进是一种跨国行为,指一个国家或企业引入国外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所必需附带的设备、仪器和器材,用以发展本国经济和推动科技进步的做法。 11.许可贸易 许可贸易又被称作许可证贸易,是指知识产权、专利或商标所有人或专有技术所有人作 为许可方与被许可方签订许可合同,将其所拥有的技术、专利或商标授予被许可方,允许被许可方按照合同约定的条件使用该技术、专利或商标,并由被许可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报酬。 特许经营 12. 特许经营是指由一家已经取得成功经验的企业,将其商标、商号名称、服务标志、专利、专有技术以及经营管理的方法或经验转让给另一家企业,通过签订特许合同,后者有权使用前者的商标、商号名称、专利、服务标志、专有技术及经营管理经验,但须向前者支付一定金额的特许费。 13.咨询服务 咨询服务作为技术贸易的一种方式,主要是指技术咨询服务,即需要技术的企业与咨询公司签订合同,由咨询公司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经验和技术信息,负责解决对方所提出的技术课题,或提出建议和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或提供各种技术服务,并收取一定的咨询费。。 14.工程承包 国际工程承包是指一国的对外承包公司用自己的资金、技术、劳务、管理、设备资料、许可权等,按照国外客户的要求,为其营建工程项目或从事其他有关经济活动,并按照事先的约定收取费用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方式。 二、单项选择题 1.一成员的信息服务提供者通过该国电信网络将信息提供给在其他成员境内的服务消费者的服务方式是( )。 A.商业存在 B.跨境交付 C.境外消费 D.自然人流动 答案:B 2.以下不属于国际服务贸易范围的是( )。 A.商业存在 B.政府当局为履行职能所提供的服务 C.境外消费 D.自然人流动 答案:B 3.国际服务贸易中,最主要的服务提供方式是( )。 A.商业存在 B.跨境交付 C.境外消费 D.自然人流动 答案:A 4.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向另一成员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并收取报酬的活动,称为( )。 A.国际技术贸易 B.国际贸易实务 C.国际商品贸易 D.国际服务贸易 答案:D 5.响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因素是( )。 A.关税壁垒 B.非关税壁垒 C.国内立法 D.国际法 答案:C 6.技术所有人将自己的技术转移给他人的行为被称作( )。 A.技术转让 B.技术赠与 C.技术转借 D.技术出让 答案:A 7.国际技术贸易的最基本形式是( )。 A.技术许可证合同形式 B.交钥匙合同形式 C.合资企业形式 D.技术咨询形式 答案:A 8.国际技术贸易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贸易方式是( )。 A.国际技术投资 B国际技术咨询服务 C.国际合作生产 D.国际技术许可 答案:D 三、多项选择题 1.按照GATS的定义,服务贸易是指( )。 A.过境支付 B.境内消费 C.商业存在 D.自然人流动 E.境内消费 答案:ACDE 2.下列选项中属于国际技术贸易标的的有( )。 A.企业经营管理技术和经验的使用权 B.新产品是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方案 C.制造汽车发动机的技术 D.空调 E.某制药厂的产品配方 答案:ABCE 3.在国际技术贸易中,技术许可主要体现为( )。 A.图纸 B.专利技术 C.技术秘密 D.设备 E.文件 答案:ABC 四、简答题 1.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学术界有哪些观点, 答案:关于服务贸易的概念,目前没有统一的、公认的、确切的定义,学术界有几 种代表性的观点。目前学术界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主要有三种观点:国际收支统计的定义;《美国和加拿大自由贸易协定》(FTA)定义;《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 定义。 2.国际服务贸易有哪些特点, 答案:与国际货物贸易相比,国际服务贸易具有以下特点:无形性;生产、交易和消费的同步性;监管统计的复杂性;贸易保护方式的隐蔽性和灵活性等。 按照《服务贸易总协定》对服务贸易的定义,国际服务贸易有哪些模式, 3. 答案:按照《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关于服务贸易的定义,国际服务贸易模式可分为跨境提供、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的流动四种模式。 4.二战后,国际服务贸易为什么会迅速发展起来, 答案:略。 5.简述GATS中关于普遍义务的规定。 答案:GATS中有些原则是各成员方都应该无条件遵守的义务,主要有以下几点:最惠国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发展中国家更多参与原则。 6.国际技术贸易有哪些特点, 答案:略。 7.国际技术贸易有哪些贸易方式, 答案:国际技术贸易的主要方式有许可贸易、特许经营、咨询服务、技术服务与协助、合作生产、国际工程承包、含有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转让的设备买卖等。 8.TRIPS有哪些特点,发展中国家为什么会接受TRIPS, 答案:略。 五、论述题 谈谈个人对GATS中关于国民待遇的看法。 答案:略。
本文档为【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寇相如)】,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0519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39KB
软件:Word
页数:82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7-09-30
浏览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