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城之春

小城之春

举报
开通vip

小城之春小城之春 《小城之春》 1.《小城之春》 《小城之春》的故事发生在八年战乱后江南某一小城市的一个破落家庭里,只有夫、 妻、妹、仆、客五个人物出场。影片通过反复交替出现的古老荒芜的城头,颓败倒塌 的庭园、低沉悲惨的音乐、缓慢的节奏,将少妇的新愁旧情、冷漠的家庭生活和如同 一潭死水中的人物精神世界展现在观众面前,同时对“发乎情、止乎礼”的复杂的 伦理道德观念也进行了探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制高点。 费穆的电影创作,更多带有传统文人的审美气息。但作为一位现代儒生和电影 上的“国学派”,费穆并...

小城之春
小城之春 《小城之春》 1.《小城之春》 《小城之春》的故事发生在八年战乱后江南某一小城市的一个破落家庭里,只有夫、 妻、妹、仆、客五个人物出场。影片通过反复交替出现的古老荒芜的城头,颓败倒塌 的庭园、低沉悲惨的音乐、缓慢的节奏,将少妇的新愁旧情、冷漠的家庭生活和如同 一潭死水中的人物精神世界展现在观众面前,同时对“发乎情、止乎礼”的复杂的 伦理道德观念也进行了探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制高点。 费穆的电影创作,更多带有传统文人的审美气息。但作为一位现代儒生和电影 上的“国学派”,费穆并不僵化。他在表达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的同时,着意于探索“使用 现代创作技巧”来“把握民族风格”。这种探索的最为集中的体现,是1948年拍摄的《小城之春》。在这部以抗战结束后几位知识分子的复杂情感经历为叙事内容、充满内省精神的 影片中,费穆他在表达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的同时,着意于探索“使用现代创作技巧”来 “把握民族风格”。《小城之春》是体现民族电影“冷隽型”美学的集大成之作。它既是古 典的,同时又是现代的,堪称是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换的一枚硕果。费穆凭借《小城之春》 开启了中国诗化电影的先河。 1948年的《小城之春》显然生不逢时。这部散发着颓靡风格的远离社会主流的知识分 子情感纠葛的作品,与奔腾活跃的时代脉搏南辕北辙。当时有评论说,“《小城之春》是一 首真正的古中国诗————温柔淳厚。但春光局促于颓域的一隅带着一些狭窄、保守、陈旧、 隐逸的气味”。这还是最温和的批评。因此诸多原因,《小城之春》沉寂了数十年,直到上 个世纪80年代,才被评论者们重新翻检出来,并获得了几乎至高无上的评价,被认为是“中 国电影艺术上的一个里程碑”。费穆也被重新发现,认为他把中国传统美学和电影语言进行 完美的嫁接,开创了具有东方神韵的银幕诗学。 2. 费穆版的《小城之春》中大量应用了好莱坞和苏联电影中惯用的流畅叙事和对比的蒙太奇手 法。影片中散发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取材于中国南方的一个破旧小城,画面上典型的中国古 典家庭院落的形象。费穆在影片中成功的塑造了中国人那种“发乎情、止乎礼”的东方文化 心理,这在主人公周玉纹的身上表达的淋漓尽致。 费穆曾经对自己的女儿说她很希望把《小城之春》拍得很美、很有意境,我在观摩 完费穆先生导演的《小城之春》之后,感觉相当不错,那种意境真得很美。整部电 影给人的感觉就是自然,淳朴,透露出一股清新的风。如果你联想到那是费穆先生 在解放前拍摄的作品,我想你也会对费穆先生肃然起敬的,不愧为中国电影史上的 一代名师,一位大家。 “恋爱,你懂得恋爱是什么吗?在一起的男女不一定会相爱,相爱的男女,未必在一 起--你能明白吗?”也许正是基于这种理解,费穆拍摄的《小城之春》对于恋爱的 理解更加得复杂,更加得隐秘,非三言两语就能阐述清楚的。 费穆为了传达古老中国的灰***绪,用‘长镜头’和‘慢动作’营造出了一种笼罩整 部影片的诗意而压抑的氛围,人物在压抑中挣扎,有太多的欲说还休。但是费穆先生并没有完全是指灰色化,故事中戴季的安排我想就是基于此的吧,他的出现是整个故事情节不至于让人窒息,但戴季的作用绝非局限于此,因为她还有对于章志诚的情窦初开,是故事中的一个“小角色”。 “费穆的《小城之春》在中国电影史上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经典,他把电影和戏曲融通起来,从而创造出”一波三叹”的独特视听节奏。”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整部电影活的物件其实只有五个演员加上一只鸡。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在戴礼言破落的家中,其他的就是在旧城墙。周玉纹——戴礼言的妻子;章志诚——戴礼言的朋友,周玉纹的情人;戴季——戴礼言的小妹,周玉纹的小姑子兼情敌;老黄——戴家唯一的老仆人,故事的唯一局外人。周玉纹的旧情人章志诚来到戴家,只知道章志诚是戴礼言的好朋友,当然男女都很尴尬,于是故事的戏剧性就这么产生,再加上小妹戴季对章志诚的情窦初开,使得故事不知是树绕藤,还是藤缠树,错综交错,耐人寻味。 《小城之春》一开始,周玉纹挎着菜篮子走在城墙上,旁白也是她的声音:“住在一个小城里,每天过着没有变化的生活日子,早晨买回菜,总喜欢到城墙上走一趟,眼睛不看什么,心里也不想什么。要不是菜篮里拿着先生生病吃的药,就整天不回家。”周玉纹的叙述贯穿这部影片,为人物的性格定下基调:“我没勇气死,他(丈夫戴礼言)好像没有勇气活了”。费穆通过镜头表达出他要拍摄“灰色中国情绪”的初衷,摄影机和韦伟(周玉纹的饰演者)的肢体语言把周玉纹和章志诚之间的情欲挣扎调度得令人窒息,影片中的废墟意象和导演内心深处的痛楚、绝望,仍然能够感染到今天的观众。 “家,在一个小巷里,经过一座小桥,就是我们家的后门。”女主人公的画外音将我们立即引入破旧小城之中的这个“家”。然后她又向我们介绍了四个主要人物中的三个——她自己、丈夫戴礼言、小姑子戴秀,介绍丁戴家的背景和现状。由于影片开始就建立起了第一人称的叙事语气,观众很容易就与影片建立的叙事空间达成了“信任”与“默契”的关系。使得观众能够对于故事的背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奠定故事的思想基础。 从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家已经有一半毁于战火。戴家大少爷戴礼言,更是在沉疴中无可奈何地消耗着生命残余的能量。他每天起床后惟一要做的就是在废墟上搬着几块残砖,重建家园明摆着是不可能的事情,顶多也只能算是修修补补了。春光似乎从不光临这样的一个小城,就算是没有经历战争,这个匮乏爱情滋润的家庭,也已然是千疮百孔。而周玉纹,戴家的少奶奶,就更是一个彻底的“一无所有者”。周玉纹热烈的生命在这样一个寂静的小城里,被时间一点一点地凌迟。她只是每天在进城买药、买菜的时候,会到城头上走走。走走就是走走,并没有任何期待与幻想。在另外一个人(章志诚,她的初恋情人)出现之前,她几乎放弃了任何希望,只 是以自己的本能与倔强和残酷的生活对峙着。”眼睛不看什么,心里也不想着什么,要不是手里拿着菜篮子跟我先生生病吃的药,也许就整天不回家了。”一个不愿意回家的女人,几乎天天都有一段时间就在城墙上。 周玉纹和戴礼言是夫妻,却分住两个房间,一扇由玉纹轻轻带上的门就让他们立刻成为两个世界的人。“推开自己的房门,坐在自己的床上,往后的日子不知道怎么过下去。一天又一天的过来,再一天又一天的过下去。”周玉纹经常会将影片呈现的画面同步向我们叙述一遍,可想而知,影片中的这个“时间”对她来说,是多么的压抑和令人窒息。她在这样一个空间里,甚至找不到一个可以讲话的人,她自言自语的旁白和银幕上她沉默无语的样子形成了复沓的感觉:始而失神,继而怔忡, 终而恍惚。 费穆对人物心境的营造都是落实在环境的设置上的。影片的故事发生在早春,病恹 恹的戴礼言睡的床却罩着蚊帐。妹妹戴秀住的房间是惟一能被阳光照耀的地方。寂 寞的周玉纹不爱呆在自己的房间,天天除了买菜、给戴礼言买药其余的时间就去戴 秀的房间绣花,她喜欢妹妹房间里的那股子青春气息。更叫绝的是戴礼言成天无所 事事,老往后花园的废墟上跑,一呆就是几个钟头,他还时不时地拣几块砖头,垒 垒坍塌的院墙。如果他有能力的话,他肯定是希望把自己的家也用城墙围起来的。 他面对外来的一切力量冲击的抵抗办法就是修补残缺的城防。更让人拍案叫奇的是 费穆居然让两位昔日的好友,今日的情敌重逢于这片废墟之上,《小城之春》由此正 式开始。 “他是从火车站来的。他进了城,我就没想到他会来。他怎么知道我嫁在这里?” 在周玉纹幽幽的叙述中,章志诚出现了。这个时候的周玉纹并不在现场,惟一可以 解释的是这些都是她的想象,她后来听章志诚讲述的,可她居然连细节都能"看"到: 她甚至知道章志诚的脚踩到了她家门口的药渣子!影片的视点是由周五纹对往事、对 爱情的主观记忆来完成的。但是,它又不像一些影片,周玉纹的画外音并不企图把 我们带回过去,而是一直引领着我们往下观看。看命运怎样捉弄这样一个有情有意 的女人。很多时候,周玉纹的画外音会给人有两个视点的错觉:一个是费穆的,一 个是周玉纹的。有时候这两个视点又重合在了一起。在这里,时间或者说记忆是可 以由周玉纹根据自己的感受来任意组装和改变的,她的画外音有时是内心对白,有 时是交代情节,有时是抒发情绪,有时则让你感到她正在与我们一起观看这部电影。 在费穆德小城之春中,导演加入了西方式的小幽默。记得有一个镜头是戴礼言在周玉纹买菜 回来给他送药,他想和玉纹谈谈,玉纹说道:“昨晚上你睡得好?”礼言回答道:“好!” 玉纹答道:“能睡就好!”,“全靠安眠药!”,礼言补充道。让观众大吃一惊,啼笑皆非。 还有一段:章志诚和戴礼言相见的那次,礼言问道: “实什么风把你吹来的啊!”“东南西 北风!”。还有更逗得一段是:周玉纹到章志诚房里,给他提礼言想把妹妹嫁给志诚的那一 段:玉纹在询问妹妹戴季和志诚昨天到城墙游玩的事情之后,说自己要对妹妹负责,还说回 去后要告诉礼言,他来过志诚的房间。在出门的那个时候,他又回过头来说,“我给你闹着 玩的,别生气啊!”,使志诚恨气氛,又无可奈何!给人的印象很深!这对于表达而个人之 间的千丝万缕的关系无疑是事半功倍。 导演对于小道具的选择也别具一格。小道具是每一个大导演都喜欢的,费穆当然也是,道具 的功用就是起到点睛的作用。兰花是玉纹喜欢的,她的房间里有一盆,导演几次都是给了这 盆兰花一个特写,兰花就代表了玉纹,虽然芳香依然,然而味道太重,过分热情,结果只能 失败。盆景代表戴季,虽然比较高雅,但是终究是盆中之物,空间狭小,所以和兰花比是半斤八两啊。导演很好的运用了这两样东西,表达两个女人和章之间的微秒的关系,真的是大师的思想。 费穆为什么在片中用那么多的旁白?因为这种画外音使影片很独特、很符合影片的基调,也像极了费穆文人的性格。故事中有一个镜头是:戴礼言的妹妹戴秀过生日,周玉纹和章志诚一起喝酒那场戏,开始他们是以茶代酒,但怎么也找不到情绪,韦伟(周玉纹的饰演者)就和李纬(章志诚的饰演者)喝起了真酒,那场戏费穆用了一个长镜头,一气呵成„„周玉纹酒后去找章志诚,章志诚为了躲避,把她反锁在房间里,玉纹伸手就把玻璃窗给捣碎了,那个动作是韦伟太投入角色而做的即兴发挥。她爱他(章志诚),他也爱她,但礼言是她的丈夫,他又是礼言的朋友,礼言虽然身体不好,但他一样很爱她,而且那也不是他的错。他们在一起只会更加痛苦,所以最后他们分开了,隐约的希望也没有了。片尾,玉纹和戴礼言站在城墙上,他们在看什么?也许是目送章志诚的离去,也许是迎接章志诚的归来,也许前面的都只是回忆,他们在看的是他们的将来。费穆给了戴礼言一个拐杖。这是希望的阶梯,还是绝望的绳索? 费穆的《小城之春》,它的画面看起来是单调苍凉的,破败的城墙,铅灰的浮云,在废墟上缓缓行走着的女人,庭院中分住在两处的两个男人。费穆写了人内心情感的纠葛和痛苦,但他用的是“抑”的笔调,含蓄、轻灵、矜持,所以即使能感觉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是万丈波澜,呈现在他们面部的却是一种无奈的平静。朴素的黑白镜头,简短的电影语言,极其准确地描摹出周玉纹,戴礼言,章志诚三位主人公在面临新旧事物时,所表现出的那种复杂性格和内心状态。费穆的摄影机带着对过去的焦虑及对未来曲折隐晦的希望!影片中戴礼言茫然的一块砖一块砖的去修补院子里的破墙废墟这一极其鲜明的特写镜头展现的是那“破败的小城和无望的春天”! 3. 发行方转投扬子院线 南京影视百花园7月下旬独家上映了《小城之春》,当时他们的票房指标是4万元,结果与他们的预想向去甚远。于是发行方转向与扬子院线合作,希望能在南京重新上映《小城之春》。经过一番洽谈,扬子院线将《小城之春》的档期定在了9月6日。 有另一部优秀的国产艺术片《那山,那人,那狗》在海外长线上映获得巨大成功的例子在前面,艺术片以“放长线”来赢得市场的空间越来越为大多数业内人士所认同。那么,《小城之春》这部由第五代著名导演田壮壮召集了阿城、李少红、叶锦添等超级幕后班底的“十年磨一剑”之作,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值得大家一看呢?记者反复观看了影片,结合本地影评人的意见,总结出了—— 《小城之春》的四大看点 看点一 以现代的节奏讲述宛转的故事 7月下旬,记者在一个上座率不到四成的夜场,采访了第一位离场的观众。这位在南京熊猫爱立信工作的张小姐向记者表示:“影片节奏缓慢得让人无法忍受,”对于田壮状的叙述节奏,她似乎有点不以为然,“导演太过于追求一种抒情的效果了”。果真如此么?让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费穆的《小城之春》拍自50年前,现在已经是公认的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它的开头非常精彩但也非常拖沓。通过女主角玉纹的独白,配合一组平行蒙太奇,勾勒出属于玉纹的小城的概貌:一道城墙,隔绝了城外模糊的春意,城内,疏桃浅巷,残垣断壁,老仆,药渣,病人,衰败的气象。而田壮壮给我们的前言是现代式的,镜头顺着一壁古旧高阔的城墙往上爬,再往上,便可见城外衰草黛山,春意薄薄的大全景。几个硬切的镜头,人物出场:礼言整理着破败的房子,老黄倒药渣,志忱下了火车匆匆赶来,更不多一字,人物身份、性格、环境一切都交代清楚。 这样的开头,与很多观众的抱怨恰恰相反,整个节奏显得很快很现代,简洁的叙述更符合现代人的欣赏口味。而费穆式的节奏才真是太慢了。 看点二 再现旗袍的“花样年华” “旗袍迷”们一定不会忘记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因为他们曾经被电影里张曼玉一套一套、似乎层出不穷的旗袍弄得神魂颠倒。眼下这部更具中国古典意味的《小城之春》,他们一定不能错过。 为了能够真实地重现上个世纪初期女性玉纹的万般风情,田壮壮找来了《花样年华》的美术指导叶锦添为她度身定制。《小城之春》是叶锦添首次与内地导演合作,这部影片故事性不强,一切在不经意间发生。叶锦添喜欢这种模糊的氛围:“它的许多可能性是故事性强的电影所没有的,空间与空间、人与人之间的某些暧昧关系,不能靠台词、情节来表现,而要靠美术来完成。”叶锦添也在女主人公的旗袍上下工夫,但与《花样年华》用艳丽的旗袍色调来营造暧昧的氛围相反,叶锦添选的调子是朴素的、灰的、冷的。看来“旗袍迷”们将要领略另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情了。 看点三 著名作家重写剧本 这部影片最出彩的地方还在于那些顾左右而言他的对白,那些似看非看的眼神,那些听似无聊的寒暄、没有什么实质内容的问候传达出的言外之意只能用心去细细体会。这里就不能不提及该片的编剧,著名作家阿城,他介入影片的程度的确很深,除写了两稿剧本,从最初的选景,到拍摄期间道具的布置,都有他的参与。记者采访到阿城时,他表示:剧本不是文学,是人物关系,对剧情的理解要体现在人物关系上,剧本应给导演和演员创造空间。台词不是让演员照着背的,因为电影是人在说话,文字与日常语言是两回事。 看点四 “长得像月份牌”的女主角 饰演女主人公玉纹的胡靖钒是第一次演电影,又是与田壮壮导演合作,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但正是这样,她的表演更是可圈可点。 胡靖钒穿上旗袍,梳起头发,很像旧时代的女性。她说:“别人讲我长得像月份牌,每次试30年代的戏都很容易试上。”胡靖钒的性格,偏于温和安静,娴雅的外貌十分切合玉纹这个角色。谁都明白,演电影绝不仅仅是“表面文章”,胡靖钒的表演更证明了这一点。 除此之外,《小城之春》还有一个最大的悬念等着揭开:能否在这次威尼斯电影节上拔得头筹。如果它真得获得“圣马可”奖,势必在国内掀起又一轮观看的热潮。 5.1948年的《小城之春》是中国电影界乃至世界电影界公认的高水平作品,在当时并不先进的中国国内电影技术手段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代电影大师的高超技艺。也正是由于这部片子在中国电影界里程碑似的地位,导演田壮壮怀着崇敬的心情在02年进行了翻拍,希望自己通过努力在更成熟的技术手段下,给《小城之春》注入新的活力。 在观赏了新旧两版《小城之春》后,我为这部电影形成的独特风格以及情感的表达所折服,而旧版的叙事和情感表达更加突出,这确实是经典。下面,我将从试听语言方面来对这部影片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 从画面及剪辑方面来说,两版《小城之春》都风格鲜明。旧版中,影片系统运用景深镜头、长镜头段落、运动摄影,是中国电影的先锋。黑白的画面,缓慢的节奏,给观众在当时烽火连天的环境中塑造了一个静谧的小城。在大的时代背景下,费穆导演并没有选择大潮流的战争题材,而是选择了一个远离战争的小城中一个女人两个男人的感情纠葛。《小城之春》选择的是一个不合适宜的恋爱故事,但他关心的不仅仅是恋爱中的人,而是借助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之间展开的情欲战争,含蓄地传达了他对外来文化与中国所面临的问题的思考。而怎样含蓄又清晰地表达,导演通过镜头为我们做出了传达。 费穆《小城之春》的开头非常经典,通过玉纹的独白,配合一组平行蒙太奇,简单几笔就勾勒出属于玉纹的小城的概貌:一道城墙,隔绝了城外模糊的春意,城内,疏桃浅巷,残垣断壁,老仆,药渣,病人,衰败的气象都不必再言说了。这个故事,是从废墟中开始的。电影的基调便成功奠定。从费穆的镜头下,我们看到了一个虽破败,却还带着墨香般国画美得中国。虽然技术有限,但每个镜头导演都做到精致。其中几个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开头风吹着树枝,玉纹慢慢入画,几个简单的动作表情,加之旁白,便让我们看到了这是个内心复杂,情感压抑的女人。每次玉纹穿过小路来到志忱在戴家居住地小屋时,都是从玉纹脚部开始的镜头,慢慢随着玉纹的行进 摇到背影。这个隐喻的手法很巧妙。导演就是这样每个镜头琢磨刻画,让多年之后再次观看影片的我们佩服不已。而影片中,导演多次运用焦距的变换,转移观众的注意点和人物的情感爆发。这个手法使镜头效果更佳,为长镜头的灵活运用打下了基础,也为整部影片诗歌化的风格做出了贡献。而不多但有点睛左右的镜头前景,使整个影片画面构图更讲究。再一个场景就是戴秀为志忱唱歌,志忱的眼神紧随玉纹,玉纹却伺候礼言吃药,对于志忱的热情假装不知道,努力扮演好一个妻子的角色。这个长镜头里,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心理活动都不着一字地表露无余。其中焦距转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人物转换,情感转移更加流畅自然。划船的镜头我也很喜欢,先是人物位置的设置就耐人寻味,戴、小妹在前景,玉纹中景、章在后景。在水面涟漪、各人物表情的特写转换中,我们体味到了他们内心复杂的情感纠结。 旧版的结尾我认为处理的也非常好。影片的结尾,周玉纹在小城的城墙之上继续徘徊,她孤单的身影和无限开阔的天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而她期待的春天稍纵即逝,且永无来期。直到这个时候我们才发现费穆先生眼里的小城,完全是一个抽象的小城!没有街道,没有店铺,没有医院,甚至连邻居都没有。影片开头是在城墙上,结尾也是在城墙上,女主人公反复走在城墙上,与男主人公两次的约会都是在城墙上。城墙成为“小城”或者“小城”的表象。 这个小城,以不单单是我们眼中的小城,现实中的小城。留下的深意,让观众回味深长。而志忱和戴秀,则代表了另一种力量,志忱的离开和答应戴秀的归来,都寓意着整个时代的希望。 在新版的《小城之春》中,我们看到了更唯美的画面和鲜活的颜色。如果说费穆版的《小城之春》给人一种中国水墨画的感觉,那田壮壮则给了我们油画一样的同样静谧的美。但也许因为过多的颜色和美丽的镜头,在新版中人物感情的表达受到了影响,不如旧版那么鲜明。而新版中演员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没有旧版中压抑于爆发中徘徊所表现出来的矛盾情感。 而我所欣赏的旧版中的几个镜头,也并没有更突出的表现。从片头开始,我们看到了更真实的颓败城墙,原来前景中若隐若现的树枝也被大面积青绿色的主调渲染了出来,小院中的一树红叶,似乎代表着春天的一丝希望。夜戏中温暖的金色烛光、黑色背景和女主人身上暗红的旗袍,勾勒出了一幅唯美的民国旧景。 导演为了更贴近原版,延续缓慢的节奏,也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但由于技术的更加成熟,手法运用却没有了旧版顺畅自然地感觉。新版的“划船”由一个长达1分25秒的镜头构成,机位固定,镜头从水面拉起,左摇出现小船,小船驶向镜头,景别逐渐变小,小妹妹开始唱歌,船上其他的人相和。镜头在小船最接近时随小船的方向 向右摇,小船逐渐远去。与旧版相比,新版中人物的位置安排毫无意味,体现的是大家的快乐,没有个人情感的交流。玉纹与志忱重逢的场景亦然,原来渐行渐近的长长的路,换成了家里的一个廊亭,路也不是远远的望见的,而是一个回弯才相见。这样,少了之中复杂的情感历程。 而新版的结尾也给人一种仓促的感觉。过于真实的刻画让影片失去了诗般意味悠远的感觉。就如开场,玉纹独自走过城墙,然后走出画面,只留下一个空镜头来展示那些枯木和荒草,观众所读到的,只是那时的自然环境,而那些环境所给人物内心带来的影响却无法真实和准确的了解到,这样,观众就无法深入了解剧情,很难引人入境。 在声音方面,新版肯定在音效音乐方面更胜一筹,但旧版经典的独白被删掉,是人物内心的情绪表达大打折扣。最开始看时,觉得独白太做作,并且掩盖了影片中画面和节奏带来的美。但是,当渐渐深入影片,听着独白,突然发现,那些对白和画面及影片节奏结合的恰到好处,不仅没有掩盖那些视觉上的美,相反,它使整部影片更 具有诗意。 电影中,有时候会用一些空镜头去交代整部影片的环境和基调,但是空镜头用的太多便会使观众感觉枯燥和厌倦,而《小城之春》的影片一开始,玉纹的独白便把小城的概况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交代清楚。虽然也带着几个描写环境的镜头,但是,几个镜头一闪而过,加上独白,就很快达到了引人入境的效果。其间所穿插的独白,则使得整个影片连贯易懂,最重要的是,将一个压抑的女主人公内心
本文档为【小城之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490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0KB
软件:Word
页数:14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20
浏览量: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