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

举报
开通vip

绿色施工绿色施工讲稿 顾勇新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2009年9月25日 绿色施工 建筑活动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生态环境最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也是消耗自然资源最大的生产活动之一。建筑物所占用的土地和空间,建筑材料的生产、加工、运输与建成后维持功能必须的资源,以及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理和排放等都对生态环境产生极大影响。同时,建筑业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涉及到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它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国未来建筑业,既要大力发展,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推行...

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讲稿 顾勇新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2009年9月25日 绿色施工 建筑活动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生态环境最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也是消耗自然资源最大的生产活动之一。建筑物所占用的土地和空间,建筑材料的生产、加工、运输与建成后维持功能必须的资源,以及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理和排放等都对生态环境产生极大影响。同时,建筑业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涉及到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它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国未来建筑业,既要大力发展,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行绿色施工将是建筑业的发展方向。 一、什么是绿色施工 1、绿色建筑。 2006年建设部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对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给出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的出现标志着传统的建筑设计摆脱了仅仅对建筑的美学、空间利用、形式结构、色彩结构、色彩等方面的考虑,逐渐地走向从生态的角度来看待建筑,这意味着建筑不仅被作为非生命元素来看待,而更被视为生态循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份。 绿色建筑中最核心、最有生命力的不是某种固定的结论和方法,而是这种思想所蕴涵的设计原则。真正值得注意的是因地制宜和整体设计原则,必须结合气候、文化、资源、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切勿盲目照搬所谓的先进绿色技术。 绿色建筑的三个重要理念: 1)不存在国际接轨,不要轻易套用他人的做法,而要因地制宜,觅寻适合当地条件的绿色指标; 世界各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有些内容是共性的,有些内容是个性的,制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时,既要参考有益的内容,更重要的找准当地的绿色内涵,定出行之有效的标准。 2)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对立的统一,既强调以人为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又要“四节一环保”;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必要提高建筑物的设计水平。另一方面受到资源能源的制约,“还要保护环境”,这就要找到一个人类适用条件下的又能“四节一环保”的结合点,这个问题常会引发混淆的概念。 例如,对分户墙和楼板的空气声隔声,目前设置40、45、50分贝三档,基本能挡住邻家的声音,要把目前的隔音水平适当提高,多耗材料,这是人性化的需要,但如果以60分贝为标准,避免邻家开Party的影响,那就要多耗很多材料,这就不是绿色建筑了,控制好这个“度”就是对立的统一。 最典型的要数住宅套型面积,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套型面积约90m2(美国除外);我国人口世界第一,人均土地面积只是世界平均数的29%,是美国人均土地的21%,但住宅建设的主力户型却都在100~120m2范围内,如此过度消耗与绿色建筑的思想背道而驰。 3)绿色建筑需与地域气候文化紧密结合。 用哲学的观点解释、实施绿色建筑,要反对形而上学,要讲辩证唯物主义。 比如建筑上调节气候最主要的技术,莫过于控制室内外“气温差”和“日射量”两项气候因子。调节“气温差”的建筑技术就是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调节“日射量”的建筑技术就是遮阳。无论是寒带气候和干热地区形成的“隔热文化”,还是热湿气候形成的“遮阳文化”,还是亚热带气候的“遮阳隔热并重的建筑文化”,无不体现建筑与地域气候紧密结合的文化特点。 国际绿色建筑的发展: 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即“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种理念应成为人类的共同行动纲领。 1992年里约热内卢召开第一次“地球环境高峰会议”; 2003年约翰内斯堡第二次“地球环境高峰会议”; 10年间全球激起了“永续发展”政策的流潮。 英国、加拿大、美国、荷兰、德国、日本、台湾相继建立了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京都协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生效。(主要工业发达国家限制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增加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占199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以上的至少55个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批准,该议定书才能生效。美国占36%,于2001年退出议定书。俄罗斯是世界第四大排放国占17%,以其加入WTO为筹码,批准加入《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只规定2005~2012年第一承诺期各方减排责任和义务,欧盟有可能设置更高、更广泛的减排目标,后京都进程有可能向包括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施加更大的减排和限排压力。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我国政府对绿色建筑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1)首次列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62项中的一项); 2)搭建每年召开的绿色建筑国际研讨会的平台; 3)每二年由政府颁发绿色建筑创新奖; 4)开展绿色建筑科学研究工作; 5)标准规范的编制,已完成“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 6)用示范工程来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 我国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的四大基本策略[5]: 1)强制执行节能标准。建立健全建筑节能法规体系,完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制定包括建筑设计、施工、验收、 检测 工程第三方检测合同工程防雷检测合同植筋拉拔检测方案传感器技术课后答案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培训 、运行的严格标准和管理规定。 2)促进国际技术和经验的学习交流。 3)建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推进建筑用能产品能效分级认证和能效标识管理制度;建立节能建筑评定体系;推行建筑能耗性能评级和绿色建筑性能评定分级。 4)优惠政策激励节能。建立各类财政税收激励政策。 2、绿色施工 在建设工程的施工工程中,严格按照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要求,通过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全面贯彻落实节水、节地、节材、节能以及环境保护的政策,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能源的消耗,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保护施工及周边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贡献。 实施绿色施工贯彻落实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经济政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施工企业建立绿色施工管理,实施绿色施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工作;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环节,对造福子孙后代具有长远的重要意义。 绿色建筑主要体现在建筑物本身的安全、舒适、节能和环保,绿色施工则体现在工程建设过程的四节一环保。绿色施工以打造绿色建筑为落脚点,但是又不仅仅局限于绿色建筑的性能要求,更侧重于过程控制。没有绿色施工,建造绿色建筑就成为空谈。 所以,“绿色施工”不再只是传统施工过程所要求的质量优良、安全保障、施工文明、CI形象等,也不再是被动的去适应传统施工技术的要求,而是要从生产的全过程出发,依据“四节一保”的理念,去统筹规划施工全过程,改革传统施工工艺,改进传统管理思路,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施工过程中降耗、增效和环保效果的最大化”。 “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虽然分别体现了建筑在运行和生产两个阶段的绿色要求,其目的都是为了达到资源的最高效利用和对环境的最有效保护,但“绿色建筑”强调的是建筑造型、用材的环保和节约原则,强调能源的高效利用,而“绿色施工”着重于施工过程的环保和节约的有效控制。 绿色施工是在传统施工的基础上按科学发展观对传统施工体系进行创新和提升。传统施工也有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指标,但往往局限于选用环保型施工机具和实施降噪、降尘的环保型封闭施工等局部环节,而绿色施工要求从施工组织设计开始对施工全过程和施工人员安全与健康(全系统)进行严格控制与管理,实现节地、节水、节能、节材、保护环境的目的。 绿色施工的概念刚刚出现时,它的涵义尚不清晰,不少人很容易把绿色施工与文明施工混淆理解。当时从某种程度上,文明施工可以理解为狭义的绿色施工。 随着国家战略政策和技术水平的发展,绿色施工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文明施工主要是针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现场CI管理、人员安全和职业健康等管理。 绿色施工除了涵盖文明施工全部内涵外,还包括采用降耗环保型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能源。因此,绿色施工高于、严于文明施工。例如,《绿色施工导则》中对节材、节水、节能、节地措施等都有所规定。 绿色施工的发展历程: 2004年建设部设立了绿色建筑创新奖,并制定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管理办法》; 2005年10月建设部、科技部联合下发《绿色建筑技术导则》; 2006年建设部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06年,上海市出台了《上海市创建节约型工地指导意见》并制定了《上海市建筑施工企业创建节约型工地考核标准》 2008年出台《绿色施工导则》作为建筑行业绿色施工的指导性文件。 2008年5月,北京市出台了《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11/533-2008)地方标准。 二、实施绿色施工的意义 1、我们有责任推行绿色施工改善日益恶化的环境状况。 (1)当前世界的环境状况 环境问题,根本上说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近代工业革命使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又一次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从20世纪中叶开始,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和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使人类“征服”自然环境的足迹踏遍了全球,人类的活动正在改变全球的生态系统。环境问题迅速从地区性问题发展成为波及世界各国的全球性问题,出现了一系列国际社会关注的全球环境热点问题,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损耗、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森林植被破坏、水资源危机和海洋环境破坏、酸雨污染等,所有这些问题都会将人类的生存置于危险境地。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代全球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 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几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是: (a) 世界人口持续增长,2050年世界总人口将突破100亿,其中95%的增加量在非洲,亚洲,人口的急剧增长对未来粮食、淡水和能源提出了空前的需求。 (b) 2050年,世界粮食需求总量将增加110%,需要开垦更多的土地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导致所剩无几的自然地域生态系统将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更多地区的淡水供应保障将出现问题。 (c) 到2050年,工业化国家的能源需求量预计将增加5倍,而且仍然是主要有矿物燃料来满足。全球范围内的碳、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持续增长,气候变暖趋势仍将持续。 (d) 世界城市化步伐加快,2050年预计将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问题将更趋严重,区域不平等现象将趋于严重。 全球环境发展趋势是由世界上一部分国家主宰着的,他们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国、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美国、具有世界上最丰富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巴西,其余是德国、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他们被称为"环境八大国"。中国在全球合作中将扮演越来越举足轻重的角色。 随着世界环境的不断恶化,各国对环境问题日益重视,作为建筑业,制造绿色建筑,进行绿色施工,已经得到发达国家建筑商的共识。 (2)目前我国的环境情况[6] 2008年七大水系Ⅰ~Ⅲ水质断面比例为55.0%,与去年相比升高5个百分点,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湖泊富营养化仍突出;饮用水源地取水仍有23.6%超过Ⅲ类标准;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292天的比例为95.6%;近岸海域总体水质为轻度污染;4类功能区夜间噪声超标率约50%;酸雨分布未发生明显变化;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为“一般”。 我国现在大致的环境情况是: (a)空气质量明显下降 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但部分城市污染仍较重;全国酸雨分布区域保持稳定,但酸雨污染仍较重。地级及以上城市(含地、州、盟首府所在地) 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占2.4%,二级标准的占58.1%,三级标准的占36.1%,劣于三级标准的占3.4%。 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保持稳定,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占44.2%,三级的占54.9%,劣于三级的占0.9%。 (b)水体污染十分严重  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严重。七大水系总体为中度污染,浙闽区河流和西南、西北诸河水质良好,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2007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等七大水系总体水质与上年持平。197条河流407个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9.9%、26.5%和23.6%。其中,珠江、长江总体水质良好,松花江为轻度污染,黄河、淮河为中度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 2008年Ⅰ~Ⅲ类断面比例为55.0%,劣Ⅴ类为20.8%;与上年相比,七大水系Ⅰ~Ⅲ类断面比例升高5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下降3个百分点。 2007年28个国控重点湖(库)中,满足Ⅱ类水质的2个,占7.1%;Ⅲ类的6个,占21.4%;Ⅳ类的4个,占14.3%;Ⅴ类的5个,占17.9%;劣Ⅴ类的11个,占39.3%。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和总磷。 2007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556.7亿吨,比上年增加3.7%;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381.8万吨,比上年下降3.2%;氨氮排放量为132.3万吨,比上年下降6.4%。 (c)土壤状况不断恶化  可利用土地面积仍处于不断减少的态势,其中2007年耕地净减少61万亩。耕地质量退化趋势加重,退化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40%以上。 (d)气候变化 部分地区气候异常,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气象灾害多发并发。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3℃,为有观测记录以来最高,年降水量接近常年,降水空间分布不均,与常年比较,西多东少,其中西北地区中西部明显偏多、东部地区中间多南北少。 年均气温10.1℃,较常年高1.3℃,为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也是连续第11年偏暖。各地年平均气温普遍较常年偏高,其中,北方和中东部地区偏高尤为明显,东北、华北大部、黄淮大部、江淮、江南大部、西北大部及西藏中西部偏高1~2℃。 2008年1月7日公布的环保民生指数2007”调查显示,在9个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中,环境污染问题排名第二,仅次于物价问题。其中66.9%的公众认为现阶段我国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比上年增加了3.9个百分点。 (3)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2006年中国与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单位GDP能耗与人均能耗对比,中国单位GDP能耗远高于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分别是巴西的2.9倍,美国的5.2倍,日本的8.5倍。 2006年中国人均GDP能耗与世界比较[1] 国家 2006总能源消费(万吨标准煤) 总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美元) 人均能耗 (吨标准煤) 人均GDP (美元) 人均GDP能耗 (吨标准煤/美元) 日本 74 332 20 373 58 245 36 486 1.60 德国 46 929 14 178 56 918 33 099 1.72 美国 331 037 78 693 110 085 42 067 2.62 菲律宾 3 594 33 152 4 017 1084 3.71 巴西 29 504 89 109 15 687 3311 4.74 印度尼西亚 16 335 149 452 6 655 1093 6.09 印度 60 456 927 233 5 519 652 8.47 埃及 8 396 75 095 10 642 1118 9.52 中国 242 549 1 794 003 18 339 1352 13.56 世界 1 552 786 23 789 我国目前的建筑施工管理还处于粗犷的管理阶段,施工耗能大、伴生的废弃物多、环境影响大。在绿色施工方面,日本、美国、德国等工业发达国家有许多先进经验和处理方法。总体来讲,这些国家大多施行的是“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即在建筑垃圾形成之前,就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其减量化;对于产生的建筑垃圾则采用科学手段,使其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 反观我国建筑施工现状,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每施工一万平方米平均产生建筑垃圾500-600吨。全国每年竣工面积约20亿m2,将产生建筑垃圾1亿吨左右。只有极少数的建筑垃圾的进行回收再利用。 在建筑施工中,采用降水是最常用的施工方法,虽然我国水资源非常贫乏,但在建筑施工中,每年有大量的地下水被抽取,虽然建设部曾规定, 建设工程施工降水抽出的水应回灌到地下,但由于市场环节缺乏监管,企业不愿增加成本,全国无一例进行回灌,几乎全部将其抽出的水排入污水管道。 同时,施工噪声也成为城镇居民公害,近年来影响城市环境各种噪声来源中,由于建筑产品一般处于人口密集区,对社区和居民的影响更为直接,扰民投诉成快速上升的趋势。 2、建筑行业对环境的重大影响,需要我们实施绿色施工。 (1)二氧化碳碳排放量 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08国际能源展望预测:世界二氧化碳碳排放量将继续增加,从2005年的281亿吨增加到2015年的343亿吨,到2030年将达423亿吨,增长51%。由于强大的经济增长拉动和对传统化石燃料的持续的依赖,大多的增长排放量将产生于发展中国家和非经合组织国家。 二氧化碳碳排放量的持续增加,与工业有直接的关系,电力、工业和交通运输的碳排放量约占排放总量的60%~70%[3],作为社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统计资料表明,施工及建筑物运营和维护的能耗占能源使用量的30%~40%[2]。据统计,美国2005年CO2排放量为59.5亿吨,其中建筑物占39%。电力消耗978GW,建筑物占72%。如此的比例迫切需要实施绿色建筑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来降低排放和能源需求。 我国的中国2004年排放的CO2 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7.27%,居世界第二位(见图 2004年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份额)[3]。从1950年到2002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92位[4]。 (2)水资源消耗 2009年2月14日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公布的数据表明,目前全国年缺水量达400亿立方米,近2/3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仍有2亿多,农业每年因旱成灾面积达2.3亿亩。我国年混凝土制成量达20亿立方米,配制这些混凝土所需的用水量约有3亿多立方米,再加上混凝土养护用水量,如果混凝土搅拌和养护完全采用循环水和非传统水源,每年了节约6亿吨水。再利用的空间非常大。 (3)建筑垃圾 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据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在每万平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垃圾就会产生500~600吨;而每万平方米拆除的旧建筑,将产生7000~12000吨建筑垃圾。 目前我国每年约新建20亿平方米建筑,现存420亿平方米建筑,因拆除建筑产生的固体废弃物2亿吨以上,新建建筑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大约1亿吨,而且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总量将会呈现持续上生的趋势。我国建筑废料的回收利用率较低,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建筑业是落实节能减排,污染控制的重点行业之一。正由于建筑业对环境造成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需要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贯彻绿色施工,将建筑施工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三、绿色建筑的实施 1、绿色施工的原则 在《绿色施工导则》中,提出了绿色施工的原则 (1) 绿色施工是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实施绿色施工,应进行总体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 (2) 实施绿色施工,应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实施绿色施工,还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 绿色施工原则在实施中的体现: 1)尊重环境,尽可能小地破坏原有生态 识别场地内现有的自然、文化和构筑物特征,通过合理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将这些特征完整保存下来。在满足施工、设计和经济方面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清理和扰动的区域面积,尽量减少临时设施、减少施工用管线。合理安排用作仓储和临时设施建设场地,减少材料和设备的搬动。对场地通道的要求,多绿化,无扬尘。分析建筑垃圾的回填或填埋对场地生态的影响。将场地与公众隔离。 2)因地制宜,尽可能少地受环境的影响 在选择施工方法、施工机械,安排施工顺序,布置施工场地时应结合气候特征。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使会受到不利气候影响的施工工序能够在不利气候来临时完成。如,在雨季来临之前,完成土方工程、基础工程的施工,以减少地下水位上升对施工的影响,减少其它需要增加的额外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施工场地布置应结合气候,符合劳动保护、安全、防火的要求。产生有害气体和污染环境的加工场(如沥青熬制、石灰熟化)及易燃的设施(如木工棚、易燃物品仓库)应布置在下风向,起重设施的布置考虑风、雷电的影响等。 在冬季、雨季、风季、炎热夏季施工中,应针对工程特点,尤其是对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深基础工程、水下工程和高空作业等,选择适合的季节性施工方法或有效措施。 3)合理利用,尽可能少地占用资源 减少资源的消耗,节约能源,提高效益,保护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点。资源回收再利用是减少资源占用的主要手段和主导思想。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使用绿色建材,更安全健康的生产方式。 4)科学管理,尽可能低的运行成本 实施绿色施工,必须要实施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使企业实施绿色施工制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绿色施工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提高工程质量,减低日常运行成本,保证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体现。 建筑企业实施绿色施工的指导思想: (1)加强研究和积累,建立完善绿色施工的标准和制度 我国的绿色施工尚处于起步阶段,《绿色施工导则》作为指导性文件,在具体实施上还需要建筑企业根据当地和自身的具体情况,积极摸索,尤其在指标量化方面,建立企业内部的标准和制度。 首先要建立企业绿色施工责任制度和管理程序,促进企业各管理阶层在绿色施工中分清职责、落实责任,形成有利于开展绿色施工的外部环境和管理机制。 其次要在推进绿色施工的实践中,及时总结地区和其他先进企业、施工项目的管理经验,对绿色施工评价指标进一步量化,并逐步形成相关企业内部的标准和规范,使绿色施工管理有标可依。这些标准和指标应随着社会和企业的发展不断调整跟进。 (2)以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为切入点,建立完善激励机制 推行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能够以点带面,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为此,《导则》专设"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一章,鼓励各地区通过加快试点和示范工程,引导绿色施工的健康发展。企业在推进绿色施工过程中,可以先树立绿色施工样板工程,树立榜样。逐步建立激励政策,促进绿色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更多更快地应用于所有工程建设。 此外,可以在相关的工程内部评比考核中,加入绿色施工的内容要求,提升工程的绿色含量,强化激励作用,激发项目参与的积极性。 (3)加强绿色施工宣传和培训,创造良好运行环境 实施绿色施工,意识是关键。企业各级领导和员工要充分意识到绿色施工的重要性,把工地的事情当做自己家的事情来打理,才能真正走出绿色施工的第一步。意识不到位,往往使措施制度流于形式。 形成绿色施工意识,还要把绿色施工做法形成习惯。很多工地之所以在更换了节能灯、节水龙头后仍然有长明灯、长流水的现象,与现场人员没有足够的环保意识,还未养成良好的习惯有着直接的关系。 企业和项目要大力组织开展绿色施工宣传活动,引导建筑业企业员工提高对绿色施工的认识,深刻理解绿色施工的重要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4) 落实专项资金,保证绿色施工投入到位。 在企业推进绿色施工过程中,为保证绿色施工效果,应该保证必要的资金投入,在基础的设备设施方面,制定基本的控制标准。 2008年10月,北京市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建设工程推行绿色施工的 通知 关于发布提成方案的通知关于xx通知关于成立公司筹建组的通知关于红头文件的使用公开通知关于计发全勤奖的通知 》,通知要求:(三)施工单位在编制投标预算时应按《规程》的要求编制相关绿色施工费用,严格按照《规程》组织施工,并做好临时设施建设、限制施工降水、控制施工扬尘、渣土绿色运输、降低声、光排放、确保安全生产等几个方面工作。 2、绿色施工总体框架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这六个方面涵盖了绿色施工的基本指标,同时包含了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指标的子集。 这六个方面涵盖了绿色施工的基本指标,同时包含了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指标的子集。 3、绿色施工要点 (1)绿色施工管理 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五个方面。根据施工企业的经验和体会实施绿色施工管理要做到四个到位 :“意识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激励到位”。 1)意识到位 实施绿色施工,意识是关键。 形成绿色施工意识,要把绿色施工做法形成习惯。 很多工地之所以在更换了节能灯、节水龙头后仍然有长明灯、长流水的现象,与现场人员没有足够的环保意识,还未养成良好的习惯有着直接的关系。 2)投入到位 实施绿色施工,要保证基础环保设施建设投入。 北京市建委在08年发布《绿色施工管理规程》,为保证绿色施工实施,文件规定建设单位在招标时提供场地、环境、工期以及资金方面的保障。 3)措施到位 应编制独立绿色施工方案,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 绿色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 (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 (3)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 (4)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 (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 4)激励到位 考核和激励机制是推进绿色施工广泛开展的有效手段。 绿色施工评价体系,要确定绿色施工目标。目标的制定要因地制宜。 绿色施工评价体系,要制定可检测的定量评价指标和监测方法。 (2)环境保护技术要点 1、扬尘控制 以下有关扬尘控制的技术要点依据《绿色施工导则》的内容,并满足以下规范标准和管理规定的要求: · HJ/T 393-2007 城市扬尘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 JGJ 146-2004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1998第253号) ·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建设部令1991第15号) 1)施工现场设置洗车平台和行车道路 应在运输容易散落遗洒的物料、渣土、垃圾等的车辆出口内侧设置洗车平台,洗车平台包括洗车槽、防溢座、废水导流渠、废水收集池、沉砂池等防治设施。工地出口处铺装道路上可见粘带泥土不超过10米并应及时清扫冲洗。 应尽量使用密闭车斗,如无密闭车斗,装载高度不应超过车槽帮上沿并遮盖严实至槽帮上沿以下15厘米。 运输应按照规定的铺装路线的行车道路和时间。行车道路应采取有效的防止车辆扬尘的措施,如铺设礁渣、细石,钢板、钢篦子等并辅以洒水、喷洒抑尘剂量等措施。道路清扫须在实施上述抑尘措施之后。 2)土方作业扬尘控制 遇有四级及四级以上大风天气,停止土方作业、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作业区铺设防尘网。 3)施工现场裸露场地扬尘控制 可采用并不止于以下方式:覆盖防尘网或防尘布;铺设防尘材料;植被绿化、美化;硬化;定期洒水,扬尘严重时加大频次,必要时使用抑尘剂。 4)拆除工程施工的降尘措施。 工地周围设置不低于2米的围栏,主干道、景区和繁华地区应全封闭作业,全过程辅以持续加压洒水,拆除后长时间无后续施工的按裸露场地扬尘控制。 爆破作业根据爆破规模,在作业区外围洒水喷湿。 5)垃圾处理 施工现场应建立封闭式垃圾站。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必须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 2、噪声与振动控制 以下有关噪声控制依据《绿色施工导则》的内容,并满足以下标准的要求: · 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 GB12524-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 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规定。在施工场界对噪音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监测方法执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90)。 城市建筑施工场所产生的噪声主要分土石方、打桩、结构、装修等四个施工阶段。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等效声级LAeq[dB(A)]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限值 昼间 夜间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75 55 打桩 各种打桩机等 85 禁止施工 结构 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 70 55 装修 吊车、升降机等 65 55 噪声防治对策 一、技术措施 (1)生产作业尽量向现场外部发展,减少现场施工作业地作业量或作业内容,应尽量使用商品混凝土,减少现场混凝土搅拌,现场搅拌混凝土应设置降噪棚,喷淋等防治措施。 (2)改进作业技术,采用先进设备与材料,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如选用低噪声塔吊、使用低噪音振捣棒或使用免振混凝土技术。 免振混凝土尚无国家标准,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的高抛免振混凝土、超流态免振混凝土等免振混凝土可根据实际情况使用。 (3)施工现场维护结构的全封闭技术,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可以大大降低施工作业噪声向外界的传播强度。 二、管理措施 (1)对强噪声作业控制,调整作业时间。 (2)减少人为噪音 (3)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测。 3、光污染控制 光污染是现代社会产生的过量的或不适当的光辐射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的现象。从波长10nm~1mm的光幅射,即从紫外幅射,可见光和红外幅射,在不同的条件下都可能成为光污染源。 光幅射的穿透性不强,一般直接受损伤的是人体的眼睛和皮肤。 工地周边及塔吊的大型罩式镝灯,应随施工进度适时调整灯罩反光角度,保证强光在施工范围内,施工工作面设置的碘钨灯应始终朝向工地内侧。 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钢构焊接时间尽量在白天。焊接接头处搭设挡光篷,挡光棚搭设应能拆卸周转使用。 工作面设置挡光彩条布或者密目网遮挡强光。 4、水污染控制 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 施工现场搅拌机前台、混凝土输送泵及运输车辆清洗处应当设置沉淀池。废水经沉淀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混凝土养护等。 施工现场存放的油料和化学溶剂等物品应设有专门的库房,地面应做防渗漏处理。废弃的油料和化学溶剂应集中处理。 施工区域设置可移动环保厕所。 5、土壤保护 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 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 6、建筑垃圾控制 (1)施工中应减少施工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工程结束后,对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必须全部清除。施工现场应设置封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应分类存放,并按规定及时清运消纳。 (2)建筑垃圾处理的产业化 建筑垃圾的回收和循环再利用不仅能够保护环境,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而且若采用科学管理和有效措施将其减量化和再利用,还可以节省大量的建设资金和资源。建筑垃圾中的许多废弃物经分拣、剔除或 粉碎后,大多是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的。 产业化措施: 1.加快建筑垃圾处理和利用的科研工作 2.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立法和监督执法 3.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经济策略 4.因地制宜,提倡个性化的建筑垃圾产业化发展道路 5 .独立系统的产业化模式 7、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制定文物保护应急预案,明确避让、保护施工场区及周边的文物古树名木等,突出土方施工期间发现文物时的应对措施和处理程序。 (3)节材与材料资源的利用技术要点 施工项目在落实材料和资源利用方面,重点要关注两方面:一是尽量减少在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实现垃圾减量化;二是对废料的再利用。 垃圾减量化,可以优化施工方案,选用绿色材料,采用新工艺;依照施工预算,实行限额领料,严格控制材料的消耗量;对周转材料进行保养维护,维护其质量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等,以达到减少损耗的目标。 可再生利用材料与应用,施工现场应建立可回收再利用物资清单,制定并实施可回收废料的回收管理办法,提高废料利用率。 管理目标: 实现垃圾减量化,提高废弃物的再回收和利用。 指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指标): (1)达到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0%。每万平方米的建筑垃圾不宜超过400吨。 (2)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40%。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措施 1、优化施工方案,选用绿色材料,积极推广新材料、新工艺,促进材料的合理使用,节省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 2、根据施工进度、材料周转时间、库存情况等制定采购计划,并合理确定采购数量,避免造成积压或浪费。 3、对周转材料进行保养维护,维护其质量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 4、建设工程施工所需临时设施(办公及生活用房、给排水、照明、消防管道及消防设备)应采用可拆卸可循环使用材料,并在相关专项方案中列出回收再利用措施。 5、工程材料就地取材。采用当地工程材料,在满足工程各项技术指标的前提下,用国产材料、设备替代进口材料、设备。本地化材料比例可以用如下公式计算获得:α=(距离工地500km以内施工材料用量÷施工材料总用量)×100%。 节约大量建筑面层装饰材料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清水混凝土是以混凝土原浇注表面或以透明保护剂做保护性处理的混凝土表面作为外表面,通过混凝土自身质感和精心设计施工的外观质量来实现美观效果的现浇混凝土工程。 清水混凝土体现的是浑然天成的自然美感,庄重大方,混凝土结构一次成型,不剔凿修补、不抹灰,减少了大量建筑垃圾。无论在装饰、节材还是环保方面都是理想的建筑材料。世界级建筑大师贝幸铭、安藤忠雄等都在他们的设计中大量地采用了清水混凝土。 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制定相应的清水混凝土质量标准,给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都带来了一些困惑。业内人士普遍认同的混凝土标准是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达到不需抹灰、刮腻子即可罩面[8]。 (4)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的技术要点 施工过程中,在针对节水和水资源保护,尤其要关注在基坑施工阶段的地下水抽取和利用。 在基础施工阶段,处于建造成本的考虑,采用井点降水进行土方开挖是最常用的做法。建设工程施工降水周期一般是从基坑开挖到建筑架构基本形成,通常需六至八个月。有专家对北京市某商展大厦的监测数据显示,该工程基坑6千多平方米,深度为16米,每天降水1.80万吨左右,到建筑物重量形成停止排水时,共抽取地下水378万吨。而这在建筑工程中只是一个中小型规模的基坑。建设工程施工降水短时间内抽出的大量地下水,往往达几百万吨到几千万吨,很难能用于正常的生产、生活中,大多数抽排的地下水通过污水管道被排泄掉,施工降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影响,并浪费大量的资源。 2007年,北京市下发《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降水管理办法》,并在2008年3月下发实施《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降水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从招投标环节入手管理,限制条款严格,并有针对市场操作的奖惩措施,其对全国其它城市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降水管理办法 》《办法》中规定: 第三条 施工降水应遵循保护优先、合理抽取、抽水有偿、综合利用的原则。 第五条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当采用连续墙、护坡桩+桩间旋喷桩、水泥土桩+型钢等帷幕隔水方法,隔断地下水进入施工区域。 在《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降水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规定,必须编制施工降水方案,同时方案因经过专家审批,通过后得以实施。 对于未经专家评审擅自采用管井、井点等进行施工降水,抽排水计量系统不能有效工作,降水综合利用措施执行不到位以及违反《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的行为,均要依据有关法规予以处罚。 另外,施工项目还应该重视雨水和沉淀循环水的再利用工作。 管理目标: 减少施工用水量,提高非传统水源利用率,避免对地下水造成影响。 指标: 力争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 节水和水资源利用措施 1、实行用水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水量。 2、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用水必须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在水源处应设置明显的节约用水标识。 3、建设工程施工应采取地下水资源保护措施,新开工的工程限制进行施工降水。 4、施工现场应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保持水体循环,有条件的宜收集屋顶、地面雨水再利用。 例如某工程示例图,深基坑采用深层地连墙支护,四周形成封闭帷幕挡土、挡水,只进行基坑内少量降水,避免了大量抽取地下水,节约水资源。 深层地连墙与普通支护技术对比: 减少地下水抽取: 如果采用基坑周边26眼大口井降水,一直抽到结构施工17层,共需抽水: 2150立方米/天×270天= 580,500立方米 采用喷锚加地连墙支护方式,只抽取基坑范围内的地下水: (-15.0米以下土层含水) 124,061×27%=33,496立方米。减少抽水:547,004立方米。 (5)节能与能源利用的技术要点 施工现场节能和能源利用,应考虑现场施工节能和办公区节能两方面内容。 (a)针对临设办公区,节能和能源利用应做到: · 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办公及生活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冬季利用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利用自然通风。 临时设施宜选用由高效保温隔热材料制成的复合墙体和屋面,以及密封保温隔热性能好的门窗。 · 规定合理的温、湿度标准和使用时间,提高空调和采暖装置的运行效率。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空调运行期间应关闭门窗。 · 办公室等场所宜采用细管荧光灯,生活区宜采用紧凑型荧光灯。 · 施工现场有条件时可利用太阳能作为照明能源,办公区、生活区宜安装太阳能装置提供生活热水。 (b)针对现场施工节能和能源利用方面,应做到: · 优先使用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淘汰高能耗设备,采用低能耗施工工艺,充分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220V/380V单相用电设备接入220V/380V三相系统时,宜使用三相平衡。并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 · 建设工程施工用电必须装设电表,生活区和施工区应分别计量,建立用电节电统计台帐。 · 建筑材料的选用应缩短运输距离,减少能源消耗。 管理目标: 减少施工用能源消耗量,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尽量采用太阳能、地热等清洁能源利用。 节能与能源利用措施 1、施工现场应制订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对能源消耗量大的工艺必须制定专项降耗措施。 2、临时设施的设计、布置与使用,应采取有效的节能降耗措施。 3、照明器具宜选用节能型器具。 4、施工现场宜充分利用太阳能和地热。 临时设施的设计、布置与使用,应达到: 1、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办公及生活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冬季利用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利用自然通风。 2、临时设施宜选用由高效保温隔热材料制成的复合墙体和屋面,以及密封保温隔热性能好的门窗。 3、规定合理的温、湿度标准和使用时间,提高空调和采暖装置的运行效率。 (6)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的技术要点 在进行现场总平面布置时,要求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并尽量提高临时设施占地有效利用率。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 建设工程施工总平面规划布置应优化土地利用,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 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建设禁止使用粘土砖。 尽量利用原土回填,做到土方量挖填平衡。 因施工造成裸土的地块,应及时覆盖沙石或种植速生草种,防止由于地表径流或风化引起的场地内水土流失。 四、绿色施工的应用示范工程 申报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项目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在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等方面,综合效果显著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施工工程。 2、符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管理规定,以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 3、施工工程有一定的规模,并具有示范作用。工程规模应符合以下要求: 公共建筑一般应在2万m2以上;住宅小区或住宅小区内组团5万m2以上。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单位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由建设单位或开发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联合申报;或由施工总承包单位一家单独申报。其它专业承包单位可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报。申报单位总数一般不超过8家。 2、近两年内未发生过工程建设重大事故。 绿色施工的应用示范工程——申报程序 申请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单位向“绿色施工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组提出申请,依照要求提交申报材料。“绿色施工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组对申报资料进行形式审查,通过审查的项目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质量司。 评审 申报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项目经形式审查合格后,“绿色施工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组将组织专家对其方案进行经评审。并对实施过程进行核查。核查小组由专业技术人员3-4人组成。 (一) 听取项目经理对绿色施工实施情况的介绍; (二) 实地查验绿色施工的有关指标。凡是核查小组要求查看的工程内容和部位,都必须予以满足,不得以任何理由回避或拒绝; (三) 听取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系统功能及运行情况的评价意见; (四) 查阅工程有关文件与技术、质量以及管理资料等; (五) 核查小组应向“绿色施工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组提交书面核查报告。 四、结束语 建筑业能否抓住未来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国家战略,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从传统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高效率的集约型方式转变,建造方式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绿色施工正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 绿色施工的提出,对企业管理和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促使企业更加科学合理高效地组织工程建设各个环节,以创新管理方法、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的精细化管理,取代单纯依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为特征的粗放式管理生产方式。绿色施工的提出,有利于构建密切联系生产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和推广机制,加快建筑业技术进步的步伐。 实施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阶段的应用,对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种绿色施工技术正是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在科学实践中产生并完善的。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实施绿色施工,必将会成为社会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节能减排 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钱伯章 [2] 《建筑与气候变化:现状、挑战和机遇》 美国环境计划可持续发展建筑启动组织(NEPSBC)2007年3月报告 [3] 中国能源报告(2008)碳排放研究 [4]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2007年12月) [5]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2006年在墨西哥绿色建筑协会专题演讲 [6] 2007年、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7] 《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实践——评价 示例 技术》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 [8] 《清水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及工艺》顾勇新 主编 顾勇新 教授级高工 联系方式: 【电 话】13801139796 【Email】yongxingu@vip.sina.com 日本光之教堂(安藤忠雄) 土钉墙两道预应力锚杆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现场。所有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主要采用溜槽+串筒下料,减少噪音,又节约了泵送费用,一举两得。 全国年平均气温历年变化(℃) 2004年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份额
本文档为【绿色施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034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30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3-08-13
浏览量: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