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

举报
开通vip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5.1相交线1、邻补角与对顶角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 图形 边的关系 大小关系 对顶角 ∠1与∠2 ∠1的两边与∠2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对顶角相等即∠1=∠2 邻补角 ∠3与∠4 ∠3与∠4有一条边公共,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邻补角互补∠3+∠4=180°注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⑵如果是对顶角,那...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5.1相交线1、邻补角与对顶角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 图形 边的关系 大小关系 对顶角 ∠1与∠2 ∠1的两边与∠2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对顶角相等即∠1=∠2 邻补角 ∠3与∠4 ∠3与∠4有一条边公共,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邻补角互补∠3+∠4=180°注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⑵如果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反之如果,那么不一定是对顶角;⑶如果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反之如果,则不一定是邻补角。⑷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2、垂线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符号语言记作:如图所示:AB⊥CD,垂足为O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3、垂线的画法:直线,垂足,直角记号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直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4、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记得时候应该结合图形进行记忆。如图,PO⊥AB,同P到直线AB的距离是PO的长。PO是垂线段。PO是点P到直线AB所有线段中最短的一条。现实生活中开沟引水,牵牛喝水都是“垂线段最短”性质的应用。5、如何理解“垂线”、“垂线段”、“两点间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些相近而又相异的概念⑴垂线与垂线段区别:垂线是一条直线,不可度量长度;垂线段是一条线段,可以度量长度。联系:具有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共同特征。(垂直的性质)⑵两点间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区别:两点间的距离是点与点之间,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点与直线之间。联系:都是线段的长度;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特殊的两点(即已知点与垂足)间距离。⑶线段与距离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一个量;线段是一种图形,它们之间不能等同。5.2平行线1、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与直线互相平行,记作∥,读作:a平行于b。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⑴相交;⑵平行。因此当我们得知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不相交时,就可以肯定它们平行;反过来也一样(这里,我们把重合的两直线看成一条直线)判断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公共点的个数来确定:①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两直线相交;②无公共点,则两直线平行;③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点,则两直线重合(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平行公理――平行线的存在性与惟一性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4、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如左图所示,∵∥,∥                  ∴∥            注意符号语言书写,前提条件是两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才会结论,这两条直线都平行。5、三线八角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八个角,它们构成了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如图,直线被直线所截 ①∠1与∠5在截线的同侧,同在被截直线的上方,叫做同位角(位置相同) ②∠5与∠3在截线的两旁(交错),在被截直线之间(内),叫做内错角(位置在内且交错) ③∠5与∠4在截线的同侧,在被截直线之间(内),叫做同旁内角。 ④三线八角也可以成模型中看出。同位角是“F”型;内错角是“Z”型;同旁内角是“U”型。6、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判定方法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几何符号语言:              解:∵ ∠3=∠2              ∴ 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1=∠2              ∴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4+∠2=180°              ∴ 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注意:注意书写的顺序以及前因后果,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相等,然后得出平行。平行线的判定是写角相等或互补,然后写平行。典型例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给予改正: ⑴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定平行线。 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重合的两条直线,如果它们不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⑶过一点可以且只可以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解答:⑴错误,平行线是“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是一项重要条件,不能遗漏。   ⑵正确   ⑶不正确,正确的说法是“过直线外一点”而不是“过一点”。因为如果这一点不在已知直线上,是作不出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典型例题:如图,根据下列条件,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并说明判定的根据是什么?解答:⑴∵∠2=∠B,∴AB∥D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⑵∵∠1=∠D,∴AC∥D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⑶∵∠3+∠F=180°,∴AC∥D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3平行线的性质 1、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命题:⑴命题的概念: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⑵命题的组成:每个命题都是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命题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具有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用“如果”开始的部分是题设,用“那么”开始的部分是结论。 注意:命题的题设(条件)部分,有时也可用“已知……”或者“若……”等形式表述;命题的结论部分,有时也可用“求证……”或“则……”等形式表述。3、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①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互逆的关系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其中,由角的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条件,得到两条直线平行(位置关系)这是平行线的判定;由平行线(位置关系)得到有关角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结论是平行线的性质。典型例题:已知∠1=∠B,求证:∠2=∠C  证明:∵∠1=∠B(已知)     ∴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注意:在了DE∥BC,不需要再写一次了,得到了DE∥BC,这可以把它当作条件来用了。典型例题:如图,AB∥DF,DE∥BC,∠1=65°,求∠2、∠3的度数解答:∵DE∥BC(已知)   ∴∠2=∠1=6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DF(已知)   ∴AB∥DF(已知)   ∴∠3+∠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180°-∠2=180°-65°=115°5.4平移1、平移变换 ①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②新图形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 ③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2、平移的特征: ①经过平移之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图形的形状与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 ②经过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典型例题:如图,△ABC经过平移之后成为△DEF,那么:⑴点A的对应点是点_________;⑵点B的对应点是点______。⑶点_____的对应点是点F;⑷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__;⑸线段BC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__;⑹∠A的对应角是______。  ⑺____的对应角是∠F。解答: ⑴D;⑵E;⑶C;⑷DE;⑸EF;⑹∠D;⑺∠ACB。思维方式:利用平移特征:平移前后对应线段相等,对应点的连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解答。4321�EMBEDEquation.3���PABO�EMBEDEquation.3����EMBEDEquation.3����EMBEDEquation.3����EMBEDEquation.3����EMBEDEquation.3����EMBEDEquation.3���12345678ABCDEF1234ABEDFC1234321FEDCBA几何符号语言:解:∵AB∥CD ∴∠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CD ∴∠3=∠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B∥CD ∴∠4+∠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ADEBC12ADFBEC123ADBECFODCBA第1页_1175445626.unknown_1175446228.unknown_1328686285.unknown_1328686369.unknown_1328686370.unknown_1328686294.unknown_1328686368.unknown_1328686275.unknown_1328686280.unknown_1175446273.unknown_1328686267.unknown_1175446263.unknown_1175446097.unknown_1175446123.unknown_1175446212.unknown_1175446113.unknown_1175445645.unknown_1175446091.unknown_1175445874.unknown_1175445635.unknown_1175444417.unknown_1175445547.unknown_1175445607.unknown_1175445612.unknown_1175445601.unknown_1175445497.unknown_1175445522.unknown_1175444377.unknown_1175444411.unknown_1175444371.unknown_1174705645.unknown
本文档为【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3.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东北往事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38KB
软件:Word
页数:4
分类:小学语文
上传时间:2019-08-04
浏览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