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稀溶液的依数性

稀溶液的依数性

举报
开通vip

稀溶液的依数性3.结冰的路面撒盐的原因是什么?[提问]1.高山上煮鸡蛋为什么不熟?2.夏天腌黄瓜为什么“出汤”?*(沸点)(渗透压)(凝固点下降)第二章稀溶液的依数性ColligativePropertiesofDilutedSolution**溶液与生命的过程极为密切,人的组织间液、血液、淋巴液以及各种腺体的分泌液等都是溶液,食物的消化吸收,人的呼吸以及体内的各种氧化还原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因此掌握溶液的性质,尤其是了解溶液的依数性,对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和运输、临床输液等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这...

稀溶液的依数性
3.结冰的路面撒盐的原因是什么?[提问]1.高山上煮鸡蛋为什么不熟?2.夏天腌黄瓜为什么“出汤”?*(沸点)(渗透压)(凝固点下降)第二章稀溶液的依数性ColligativePropertiesofDilutedSolution**溶液与生命的过程极为密切,人的组织间液、血液、淋巴液以及各种腺体的分泌液等都是溶液,食物的消化吸收,人的呼吸以及体内的各种氧化还原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因此掌握溶液的性质,尤其是了解溶液的依数性,对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和运输、临床输液等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这一章我们主要介绍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以及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溶液的一般概念*溶解是一个物理化学过程溶质的物理分散,吸热过程溶质分子溶剂化,放热过程*溶质的溶解是一个物理化学过程,它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溶质在溶剂中的物理分散,这是一个吸热过程,另外一个过程是溶质分子溶剂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过程。溶解的作用使得溶质的性质发生变化,也使得溶剂的性质发生改变。所得到的溶液的性质和溶剂和溶质不同,性质分为两类,一类是…引起溶液的性质不同的因素 溶质的本性溶液的颜色、导电性、表面张力等。溶液的浓度溶液的蒸气压、沸点、凝固点、渗透压等。—溶液的依数性(稀溶液的通性)***为什么要学习稀溶液的依数性? 人体内包含大量的、形形色色的溶液体系。正常的生理功能依赖于内环境(主要是液体环境)的稳定。 当溶液组成改变时,溶液的某些性质将依从稀溶液的依数性规律而发生改变。 稀溶液的依数性,对细胞内外物质交换与运输、临床输液、水及电解质代谢等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蒸气压下降 沸点升高 凝固点下降 渗透压**注意稀溶液的依数性只适用于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0.2mol·kg-1以下),对电解质溶液或浓度较大的非电解质溶液,由于溶质的溶剂化及溶质微粒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力,溶液的依数性规律将发生偏差。**本章学习要求及重点 理解稀溶液依数性的概念。 掌握稀溶液的蒸气压降低、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渗透压产生的原因及变化规律。 能够熟练应用稀溶液依数性的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了解稀溶液依数性在医学上的意义。*一、液体的蒸气压§2.1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溶液液面上动能较高的分子克服液体分子间的引力自水面逸出,扩散到水面上部的空间形成气相分子,这一过程称为蒸发气相的水分子不断运动而被液体分子吸引进入液体中,这一过程称为凝结。*在一定温度下,当液相蒸发的速率与气相凝结的速率相等时,液相和气相达到平衡,此时,蒸汽所具有的压力称为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简称蒸汽压。3.饱和蒸汽压(简称蒸汽压)(vaporpressure)符号:p单位:帕斯卡(Pa或kPa)*几种液体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对于某一物质,一定温度下,其蒸汽压是个定值。☆同一液体,温度越高,蒸汽压越大;蒸汽压越大,越易挥发*二、溶液的蒸汽压下降左水,右葡萄糖**p<p0纯溶剂和溶液蒸发-凝结示意图*我们用图表来说明溶液的蒸气压下降的情况,左图是密闭容器中纯溶剂蒸发的示意图,其中蓝色圆圈代表溶剂分子,右图是加入一种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溶质后,变成了稀溶液,我们用红色圆圈代表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的溶质分子。由于难挥发性溶质的溶解,在溶液表面的的某些部位被溶质分子所占据,导致单位时间内从表面逸出的水分子数减少,当蒸发-凝结重新达到平衡后,溶液的蒸气压低于同温度下的纯溶剂的蒸气压。显然可以看出,溶液的浓度越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就越多。*蒸气压下降关闭开关*蒸气压下降*溶剂中加入难挥发性溶质后,液相中溶剂的摩尔分数下降,液相与气相间的平衡向液相一边移动,导致溶剂的蒸气压下降。溶液中难挥发性溶质浓度愈大,溶剂的摩尔分数愈小(溶质的摩尔分数愈大),蒸气压下降愈多。*19世纪80年代,法国的物理学家Raoult根据大量的试验结果,对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得出如下规律,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等于纯溶剂的蒸气压愈溶剂物质的量分数的乘积。图2-3纯溶剂与溶液蒸汽压曲线溶液中难挥发性溶质浓度愈大,溶剂的摩尔分数愈小,蒸汽压下降愈多。100℃101.3kPa**一定温度下,难挥发性的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等于纯溶剂的饱和蒸气压与溶液中溶剂的摩尔分数的乘积。1887年法国化学家RaoultF.M.根据大量实验结果,对于难挥发性的非电解质稀溶液,得出如下规律:*对于只有一种溶质的稀溶液,设xB为溶质的摩尔分数,则xA+xB=1。p=pA*-pA*xBpA*-p=pA*xBpA*>ppA*-p=Δp=pA*xBΔp表示溶液的蒸气压下降。(2-2)在稀溶液中nA>>nB,因而: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蒸气压的下降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而与溶质的种类和性质无关。*适用条件:难挥发非电解质的稀溶液**§2.2溶液的沸点升高沸点(boilingpoint):当液体的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时,液体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就是该液体的沸点。ΔTb=Kb·bBKb---溶剂的沸点升高常数,它只与溶剂的性质有关(p12表2-2)** 溶液沸点升高的原因?溶剂中加入难挥发性溶质后,溶液的蒸气压下降,要使溶液蒸气压等于外压,必须提高温度。*图2-3稀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下降*AA’为纯水的蒸气压,BB’表示稀溶液中水的蒸气压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BB’是位于AA’下方的,当纯水的蒸气压等于外压101.3kp时,这时温度为100度,也就是水的正常沸点,而对于溶液来说,要使得溶液中的水蒸气压达到101.3kp,温度必须升高至Tb*由Raoult定律: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与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bB)成正比。因此可以得到:溶液的沸点上升也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颗粒数有关,而于溶质的本性无关。*溶液沸点上升的定量关系为:△Tb=Tb-Tb0=Kb·bB(2-4)△Tb为溶液的沸点升高;Tb为溶液的沸点;Tb0为纯溶剂沸点;Kb为溶剂沸点升高常数,只与溶剂本性有关*1.纯溶剂的沸点恒定,溶液的沸点不恒定。2.溶液的沸点是指溶液刚开始沸腾时的温度。3.溶剂的沸点升高常数Kb只与溶剂的本性有关,其值可通过实验确定。式(2-4)的意义在于:溶有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的稀溶液的沸点升高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溶液浓度越大,其蒸气压下降越多,则沸点升高值越大。*凝固点(freezingpoint)是物质的固、液两相蒸气压相等时的温度。此温度下固相与液相平衡共存。一、液态纯物质的凝固点纯水的凝固点(273.15K)又称为冰点,即在此温度水和冰的蒸气压相等。§2.3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二、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溶液的凝固点是指刚有溶剂固体析出时的温度。注意:溶液的凝固,开始析出的是溶剂的固体(不含溶质,水为溶剂时析出的是冰)。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凝固点总是比纯溶剂凝固点低,这一现象称为溶液的凝固点降低(freezingpointdepression)* 溶液凝固点降低的原因?图2-4稀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下降——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和沸点升高一样,对于难挥发性的非电解质溶液,凝固点降低亦正比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Tf为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Tf0为溶剂的凝固点;Tf为溶液的凝固点;Kf为溶剂凝固点降低常数,只与溶剂本性有关式(2-5)的意义: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凝固点下降法测分子量ΔTf=Kf·bB*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比较 沸点 凝固点 条件 P(液)=P(外) P(l)=P(s) 原因 纯溶剂:P0=P(外)→Tb0溶液:P<P0P<P(外)要使P=P(外)则Tb必↑ 纯溶剂:P(l)=P(s)→Tf0溶液:P<P(l),要使P<P(s),冰将融化,则Tf必↓ 本质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定量关系 ΔTb=Tb-Tb0=KbbB(适用稀溶液) ΔTf=Tfo-Tf=KfbB(常用来测分子量)*例1取0.749g谷氨酸溶于50.0g水,测得凝固点为-0.188℃,试求谷氨酸的摩尔质量。解:ΔTf=KfbB=Kf(mB/MB)/mAMB=KfmB/mAΔTf*1.扩散:如蔗糖分子在水中的扩散——由分子本身的热运动引起2.半透膜(semipermeablemembrane):只允许某些物质透过,而不允许另一些物质透过的薄膜。可作为半透膜的物质:细胞膜、肠衣、火棉胶膜、玻璃纸、萝卜皮等。§2.4溶液的渗透压*半透膜示意图渗透现象*渗透现象示意图*渗透(osmosis):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纯溶剂进入溶液(或从稀溶液向浓溶液)的净迁移。渗透的目标:缩小溶液的浓度差。产生渗透现象两个的必备条件:渗透方向:溶剂分子从纯溶剂向溶液或是从稀溶液向浓溶液渗透。 有半透膜存在; 半透膜两侧存在浓度差。**3.渗透压渗透压示意图渗透压—阻止渗透作用所施加与溶液的额外压力。渗透压的符号为Π,单位为Pa或kPa。二、溶液的渗透压与浓度、温度的关系 稀溶液的渗透压与浓度和温度的关系同理想气体方程式一致。Van’tHoff(范托夫)ΠV=nRT或Π=cBRT第二节稀溶液的依数性Π:渗透压;V:溶液体积;R:气体常数;n:溶质物质的量;c:物质的量浓度;T:绝对温度;R=8.314kPa·L·mol-1·K-1***T=t+2730CT的单位是K范托夫公式表明,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渗透压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不能透过的半透膜的粒子数(分子或离子数)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对于浓度相同的非电解质溶液,如0.1mol/L的葡萄糖与0.1mol/L的蔗糖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离子数(分子数)相等,因而,渗透压相等。但是,浓度相同的电解质溶液和非电解质溶液的渗透压则不相同。例如0.1mol/L的NaCl溶液的渗透压约为0.1mol/L葡萄糖溶液渗透压的两倍这是因为在NaCl溶液中,强电解质NaCl以两个不能透过半透膜的粒子的形式存在。对非电解质的稀溶液来说,渗透压的大小可表示为:在溶液浓度很稀时:cB≈bB故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的渗透压可看作近似地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bB成正比。ΠV=nRTΠ=cBRT=bBRT*(1)0.2mol·L-1葡萄糖溶液与0.2mol·L-1蔗糖溶液 对于电解质溶液,范托夫定律应写成:Π=icRT(2)0.2mol·L-1NaCl溶液与0.2mol·L-1葡萄糖溶液(提示:每个NaCl粒子可以离解成一个Na+和一个Cl-) 请大家比较下列两组物质的渗透压:**若溶液是电解质溶液,则由于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解离,单位体积溶液内所含的溶质颗粒数目要比相同浓度非电解质溶液多,故渗透压力也要大,因此在计算渗透压力的公式中应引进一个校正因子i,即:*例将2.00g蔗糖(C12H22O11)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求溶液在37℃时的渗透压力。解:C12H22O11的摩尔质量为342.0g·mol-1,则* 利用稀溶液的依数性可以测定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大分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用测渗透压力的方法;而测定小分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用凝固点降低法。*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渗透活性物质:溶液中产生渗透效应的溶质粒子(分子/离子)统称为渗透活性物质。根据Van’tHoff定律,在一定温度下,对于任一稀溶液,Π与c成正比。1.渗透浓度(osmolarity):因此可以用渗透活性物质的量浓度来衡量溶液的渗透压大小。**渗透浓度(osmolarity):所谓渗透浓度就是渗透活性物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即渗透活性物质的总浓度。符号:cos单位:mol·L-1或mmol·L-1表2-4列出了正常人血浆、组织间液和细胞内液中各种渗透活性物质的渗透浓度。**2.等渗、高渗和低渗溶液等渗溶液:渗透压相等的两种溶液。高渗溶液:渗透压不等的两种溶液,则渗透压相对高的称为高渗溶液。低渗溶液:渗透压相对低的称为低渗溶液。医学上以血浆渗透压作为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规定在280~320mmol·L-1的溶液为等渗溶液。高于此范围者为高渗溶液。反之,为低渗溶液。如:50.0g·L-1的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9.0g·L-1)、12.5g·L-1的NaHCO3溶液等是等渗溶液。*将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红细胞逐渐皱缩,皱缩的红细胞互相聚结成团。这是因为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力低于浓NaCl溶液,红细胞内的水向外渗透引起。红细胞的形态没有什么改变,因为生理盐水与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力相等,细胞内外液处于渗透平衡状态。红细胞逐渐胀大,最后破裂,释放出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使溶液染成红色,即溶血。这是因为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力高于浓NaCl溶液,细胞外的水向细胞内渗透引起。*CellularRespondstoBodyFluidTonicityIsotonic晶体渗透压力(crystalloidalosmoticpressure):低分子晶体物质产生的渗透压力如:电解质、葡萄糖、氨基酸等。(二)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力(colloidalosmoticpressure):高分子胶体物质产生的渗透压力。如:蛋白质、糖类、脂质等。血浆总渗透压力是这两种渗透压力的总和。但是总渗透压力绝大部分是由低分子晶体物质产生的。*4、晶体渗透压力和胶体渗透压力* 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 概念 由晶体物质(电解质和小分子)产生的Π 由胶体物质(高分子物质)产生的Π 生理功能 调节细胞间液和细胞内液之间的水分转移 调节细胞间液与血浆之间的水分转移 半透膜 细胞膜 毛细血管壁 应用实例 医生对烧伤或失血过多处理:补充生理盐水,输入血浆等* 渗透原理被用来处理尿毒症.在人工肾里,病人的血液在玻璃软管(用作半透膜)循环,血液里的小分子废物向管外渗透,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本章小结四者均与bB有关,且只与溶液中粒子数有关,与溶质的本质无关依数性。这是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性质。***溶液与生命的过程极为密切,人的组织间液、血液、淋巴液以及各种腺体的分泌液等都是溶液,食物的消化吸收,人的呼吸以及体内的各种氧化还原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因此掌握溶液的性质,尤其是了解溶液的依数性,对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和运输、临床输液等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这一章我们主要介绍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以及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溶质的溶解是一个物理化学过程,它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溶质在溶剂中的物理分散,这是一个吸热过程,另外一个过程是溶质分子溶剂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过程。溶解的作用使得溶质的性质发生变化,也使得溶剂的性质发生改变。所得到的溶液的性质和溶剂和溶质不同,性质分为两类,一类是…*溶液液面上动能较高的分子克服液体分子间的引力自水面逸出,扩散到水面上部的空间形成气相分子,这一过程称为蒸发气相的水分子不断运动而被液体分子吸引进入液体中,这一过程称为凝结。**我们用图表来说明溶液的蒸气压下降的情况,左图是密闭容器中纯溶剂蒸发的示意图,其中蓝色圆圈代表溶剂分子,右图是加入一种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溶质后,变成了稀溶液,我们用红色圆圈代表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的溶质分子。由于难挥发性溶质的溶解,在溶液表面的的某些部位被溶质分子所占据,导致单位时间内从表面逸出的水分子数减少,当蒸发-凝结重新达到平衡后,溶液的蒸气压低于同温度下的纯溶剂的蒸气压。显然可以看出,溶液的浓度越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就越多。*19世纪80年代,法国的物理学家Raoult根据大量的试验结果,对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得出如下规律,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等于纯溶剂的蒸气压愈溶剂物质的量分数的乘积。**AA’为纯水的蒸气压,BB’表示稀溶液中水的蒸气压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BB’是位于AA’下方的,当纯水的蒸气压等于外压101.3kp时,这时温度为100度,也就是水的正常沸点,而对于溶液来说,要使得溶液中的水蒸气压达到101.3kp,温度必须升高至Tb*T=t+2730CT的单位是K范托夫公式表明,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渗透压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不能透过的半透膜的粒子数(分子或离子数)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对于浓度相同的非电解质溶液,如0.1mol/L的葡萄糖与0.1mol/L的蔗糖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离子数(分子数)相等,因而,渗透压相等。但是,浓度相同的电解质溶液和非电解质溶液的渗透压则不相同。例如0.1mol/L的NaCl溶液的渗透压约为0.1mol/L葡萄糖溶液渗透压的两倍这是因为在NaCl溶液中,强电解质NaCl以两个不能透过半透膜的粒子的形式存在。*若溶液是电解质溶液,则由于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解离,单位体积溶液内所含的溶质颗粒数目要比相同浓度非电解质溶液多,故渗透压力也要大,因此在计算渗透压力的公式中应引进一个校正因子i,即:**
本文档为【稀溶液的依数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祖辉
教育
格式:ppt
大小:2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6-24
浏览量: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