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琅琊王氏兴衰及其原因探讨

琅琊王氏兴衰及其原因探讨

举报
开通vip

琅琊王氏兴衰及其原因探讨琅琊王氏兴衰及其原因探讨摘要琅琊王氏是两晋时期乃至士族门阀制度存在时期内首屈一指的著名门阀,位列当时四大家族“王谢袁萧”之首。琅琊王氏在两汉时以经学世家的身份跻身历史舞台,兴盛于魏晋,其发展虽经历几起几落,其实力虽有所起伏,但从整体来看,其影响力之深远,其家族存在之长久,都是其他同类的家族所无法比拟的。本文试图通过总结琅琊王氏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兴盛与衰落内在的原因,最终以王氏兴衰之特性,推及士族门阀制度兴衰之共性。关键词东晋;琅琊王氏;王导;王敦;由盛转衰;原因AbstractThroughoutthehistor...

琅琊王氏兴衰及其原因探讨
琅琊王氏兴衰及其原因探讨摘要琅琊王氏是两晋时期乃至士族门阀制度存在时期内首屈一指的著名门阀,位列当时四大家族“王谢袁萧”之首。琅琊王氏在两汉时以经学世家的身份跻身历史舞台,兴盛于魏晋,其发展虽经历几起几落,其实力虽有所起伏,但从整体来看,其影响力之深远,其家族存在之长久,都是其他同类的家族所无法比拟的。本文试图通过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琅琊王氏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兴盛与衰落内在的原因,最终以王氏兴衰之特性,推及士族门阀制度兴衰之共性。关键词东晋;琅琊王氏;王导;王敦;由盛转衰;原因AbstractThroughoutthehistoryofEasternJinDynasty,thehereditaryaristocraticsystemhadattractedthescholars’attention.Comparewithotheraristocraticfamilies,Wangwasineluctableamongcontemporaries.TheLang-yaWangfamily,whoseeminentpositionisbeyonddoubt,enjoyedhighpositionandprestigeamongthefoureminentfamiliesunderJinregime.Althoughexperiencedwithriseanddecline,WangfamilyrootedbacktotheHanandflourishedduringWeiandJin.Wang’sconsiderableinfluencewasnotonlyinJin,butalsoduringtheentirearistocratictime.BeingabletosurvivethepoliticalchaosbetweenWeiandJin,Wangfamily’soverallsolidarityandlastingimpactmadeitincomparabletotheothercontemporaneousaristocraticfamilies.ThegoalofthisstudyistoanalyzethisphenomenabyexploringWangfamily’shistory.BybringingattentiontoWang’sriseandfallthroughhistory,thefactorsthatcontributedtootheraristocraticfamiliesandthewholearistocracycouldbeconcluded.Keywords:EasternJin;WangDao;WangDun;Lang-yaWangfamily;fromflourishtodecline;reasons一、琅琊王氏兴盛及其原因琅琊王氏是名噪一时的世家大族,其兴盛和衰落都不是单一原因组促成的,本文尝试通过对于其每个阶段发展的叙述,阐释琅琊王氏家族发展和历程,按照时间轴加以比较,分析每一时间段不同的特征,并加以比较。琅琊王氏世系十分庞大,自从先秦时代开始,琅琊王氏家族以武将开门立派,两汉时更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成为著名的经学世家,两晋时期更加达到顶峰。附:琅琊王氏世系表(一)琅琊王氏的奠基。虽然琅琊王氏作为顶级门阀士族的最鼎盛的时期是在两晋。然而究其源头,早在秦汉时期,王氏家族就已经奠基,自先秦起,历经两汉直到魏晋,数百年时间,王氏家族在不同的朝代中,均在历史中留下自己的身影,因此,两晋时期琅琊王氏的鼎盛并不是突然而莫名的,数百年的深厚底蕴支撑着这个家族,下面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王氏能够成为世家大族的原因。1琅琊王氏姓氏起源及先秦两汉时期的发展琅琊王氏出自周朝姬姓。东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因为直谏被灵王废除宗室资格,贬谪为庶人,姬晋之子宗敬出任司徒之职,当时的人称宗敬之子做为“王家”,他的子孙从此时起开始用“王”作为自己的姓氏。从宗敬之后下传到十五世是秦朝名将王翦,不仅如此,王翦与其子王贲、孙王离,祖孙三代皆为秦国大将,是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著名战将。《史记·王翦传》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王氏祖孙三代(王翦、王贲、王离)都被封为列侯。更加值得一提的是王离长子王元的曾孙王吉,官至博士谏大夫,王吉的子孙三代也都是因为贤明而著称于世,这是历史上王氏家族第二次祖孙三代闻名于世。从一个角度来看王崇之子王遵,刘彻曾经嘉奖他的忠义,拜太中大夫,封向义侯。紧接着王遵之子王音,为大将军掾,他所生的四个儿子:王谊、王浚、王典、王融。也都在历史上有着卓越的贡献。王融生有二子,长子叫王祥,次子叫王览,兄弟二人皆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大孝子,卧冰求鲤、友悌恭格这两个典故便是与这两兄弟相关的故事。由此可见,王氏家族可谓是将相之家,并且很有意思的是,王氏家族中的人才也往往能够迎合时代的需要,秦时出大将,汉时出贤臣。这样一个家族,其前辈的社会地位为家族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优越的环境促进下一辈人才的成长,成长出的新一代又为家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如此循环,不断涌现出来的人才,为这个家族的发展提供了强劲持久的动力。琅琊王氏世代生存在琅琊郡地区,当地有着极好的自然地理条件。琅琊郡位于今山东菏泽附近,当地平原丘陵山地兼有之,耕作林牧都很合适,境内水道发达,交通很便利,沿海又有鱼盐之利,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得琅琊郡自古就是富庶之地。琅琊郡的富庶,为王氏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上的支持。王氏家族以经学世家,其文化因素在维系家族方面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文化角度观之,琅琊王氏作为著名的经学世家,在各个方面都有建树。比如儒学方面:《孝经》为其家传之学。王祥的《遗训》,全为儒家之言。王彪之对儒学研究更为深刻,他的研究成果整合之后被王准之发扬光大,这就是后世的“王氏青箱学”。王氏家族对于史学也有深刻研究:王智深撰《宋纪》和王准之撰《仪注》等等,这些成就作为王氏家族的家学流传,其中浸透着儒学的影响,是王氏家族作为经学家族的重要传承。王氏家族成员在其他领域例如音乐、医疗、诗词歌赋等方面也都产生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周振鹤先生对两晋南朝时期的六十个大族制作了一个榜单,琅琊王氏高居榜首。在两晋之前,琅琊王氏家族的繁衍欣欣向荣,然而还远远达不到后来的影响力,更谈不上“士族冠冕”,而琅琊王氏从一个大家族,向天下士族领袖转变的关键时期,正是在晋朝。司马睿成为后来的晋元帝也许只是历史上的偶然,但司马睿的成功确实也促使琅琊王氏走向鼎盛。(二)鼎盛时期西晋后期,王衍帮助司马越,使得琅琊王氏和政治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起来,这是使琅琊王氏走向顶峰的重要事件。八王之乱中,司马越打败晋惠帝的弟弟司马颖,司马颖的败亡结束了西晋末年著名的八王之乱。新晋的晋怀帝在实际上东海王所控制,可是因为东海王与晋室血缘较远,号召力有限,因此,晋怀帝必须在大家门阀中找到举足轻重的人物立于朝堂之首,才能笼络更多的士族门阀拥护由他建立起来的政权。王衍以清谈名声显于当时,且有琅琊王氏家族之重要依托。加之其身边围聚着王敦、王导等王氏家族的重要人士,这些人都是当时的名士,具有极大的社会影响力。王衍与东海王的联手是两方面各取所需的必然结果:东海王用他的地位以及他的皇室血统为王氏提供官位和权势,王衍则为东海王招揽名臣。依照《晋书·元帝纪》所述,衣冠南渡的产生,更多出自东海王司马越的影响,辅佐司马睿的最著名的大臣王导,也曾经参与司马越军事行动。可以说,王衍与司马越的密切关系,体现了一种士族门阀参与政治的趋势,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奠定了东晋初年士族门阀在政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司马睿南渡之后百废待兴,王导作为东晋王朝的重要谋臣,在东晋初年颁布改革,其内容包括:联合在江南的吴姓士族、在经济领域采取妥协、与江南的吴人联姻等。这些政策为东晋初年的政治经济发展提供了十分重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令多年的战乱局面下十分混乱的局面得以修养和平复。琅琊王氏也由此获得了更加显赫的社会地位:王敦在外统领军队,王导在朝内把持朝政成为权臣,其它王氏家族成员也都分掌要职:如王含出任光禄勋,王舒出任广陵太守,王遂出任兵部尚书,王彬留在司马睿身边身边出任侍中之职。这一段时间王氏成员分布朝中朝外,影响深远,后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以王导一人为例,东晋初年诸帝,都对他多有礼遇,甚至于许多帝王“不敢以臣僚视之”。《世说新语·宠礼》:“元帝正会,引王丞相登御床,王公固辞,中宗(元帝)引之弥苦。王公曰:‘使太阳与万物同晖,臣下何以瞻仰?’”司马睿对王导特别尊敬,从来不肯直呼其名,而是使用“仲父”作为尊称。在晋元帝司马睿死后,晋成帝司马衍继位,延续了他的父亲对于王导的尊敬,在成帝给王导手诏,司马衍曾经用“惶恐言”、“顿首”、“敬白”等词汇来表达他的尊敬。成帝中书作诏时,对于王导的问候竟然是“敬问”。《晋书·成帝纪》中记载:“成帝幸王导宅,拜导妻;王导元正上殿,帝为之兴。”王导堂兄王敦,则是身居高位的武将。在东晋之初,王敦在军中出任要职,更曾任江州牧这样的一方要员。当时王敦曾经因为自己讨伐杜曾失败而请求晋元帝司马睿贬自己的官,免任侍中并不拜州牧。但被晋元帝司马睿拒绝,为了表达自己的信任,司马睿相反加任王敦为荆州牧。毛汉光曾经说过,在西晋末年至东晋这段时间,琅琊王氏的家族成员出任朝廷举足轻重的位置,出任中级官员的更多,每朝都可有近二十位王氏家族的成员位列朝堂,这一时期可以说是王氏家族的最为强盛的时期。在东晋末期及宋齐梁陈时代,每代皆有十五人以上官至一至三品,十名以上居官四至六品,每代入仕人数达三十人左右,可以称之为鼎盛时期。琅琊王氏众人分居高位,其家族成员分掌东晋军政大权,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我认为琅琊王氏在此时此地走向了巅峰,这一时期也是琅琊王氏的鼎盛时期。(三)维持阶段根据上文所说,我们可以知道琅琊王氏在两晋这一时期曾经通过和皇权相互支持的方式,在军事与政治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了很高的地位,也正因此确立了王氏士族领袖的地位。不止如此,琅琊王氏的兴盛也体现在其他很多方面。王氏家族子弟在维护王氏家族声名的时候也做了很多努力,下文将从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在琅琊王氏壮大成长的过程中,不仅男性成员在历史上有着很多建树,很多琅琊王氏出身的女子也都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琅琊王氏出身的女子中当上皇后或被在死后被追封为皇后的,在六朝时期有十一人,她们出现在从孙吴到陈朝的各个政权中。其中两晋时期王衍的女儿是怀太子妃,“贞婉有志节”,后来遇到战乱被贼人俘虏,宁死不屈,最终被杀死,人们称之位烈女。在对待婚姻的态度上,琅琊王氏通过与高门联姻来维护自身的高端地位。通过大家族之间的通婚,并且用婚姻来严格区分门第,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士族的地位不下降。在齐、梁时代,王氏成员男子很多都娶了公主,而女子多为皇后、嫔妃,这些都足以表明王氏家族已经成为能够与帝王联姻的顶级士族。而对于王氏家族来说,称之高门之间的通婚似乎比联姻皇族更加贴切一点。而种风气,到唐代仍有延续:“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尚阀阅。”根据上文所讲我们知道,在历史上的那个极为推崇门第的时期,琅琊王氏的地位在高门中也是首屈一指。通过权力,与皇族以及其它大族之间的联姻,等举措,再加上皇帝的借重,就使得琅琊王氏在两晋南朝时期拥有了极其崇高的地位。然而,尊贵富裕的日子也在另一方面堕化着这个大家族的一部分人,令其腐化堕落,甚至当遇到侯景之乱时,他们连逃亡自保都做不到,只能坐以待毙。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琅琊王氏至此已经显示其颓势,再难挽救了。二、王氏家族衰落及其原因分析(一)王氏家族的衰落然而世间万物有兴必有衰,没有任何一个家族能够超脱这个规律千秋万代的兴盛下去。到了晋末宋初时期,琅琊王氏只有很多餐尸素位之辈,但却很少再出现像王导王敦兄弟那样能够左右时局的人。而在同一时间,颖川的庚氏、太原的王氏、陈郡的谢氏和谁郡的桓氏等家族也开始逐步发展起来,其中一些甚至能够凭借家族政治的优势影响朝廷局势的发展,琅琊王氏逐渐沦为了朝局中的的一支地域性宗族势力。晋宋更迭导致的门阀士族政治的日益衰微,这一改变让琅琊王氏和其它同类型门阀士族发生了更多更加负面的影响:不但于爵佚棒禄等方面被朝廷限制,参与朝堂的时代背景和他们的政治意识也出现了极其巨大的改变。梁、陈两代,遇到了侯景之乱之类的重大政权变革,此时的琅琊王氏家族成员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显示出了远不如前人的才华。虽然王药的先祖王僧虔在齐国做司空,死后也被封为“简穆公”的谥号,从表面上来看似乎与之前没有任何去区别。但是到了王绮的时候,他甚至不认为郎署是卑微的官职,这里面虽然有他有他淡薄名利、不以品爵高低为怀的高尚品德,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宗族仕宦政治日益衰颓的迹象。隋唐时期,按照门第选官的“九品官人法”逐渐被废弃,按照才华选官的科举制登上历史舞台。诸如琅琊王氏之类的门阀士族失去了门第举荐的天然政治优势,王氏逐渐在历史上失去了影响力,体现了王氏家族的衰败。依据史书的记载,《隋书》中记载过的琅琊王氏家族成员只有一人,而《旧唐书》中记载的琅琊王氏家族成员更加稀少,甚至只有五人,通过人数的对比,琅琊王氏的衰微可见一斑。琅琊王氏家族在历史上延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个庞大家族社会地位下降的速度却并没有像他在政治上的衰败体现的那样敏感,而是一直延续到了宋朝时期才彻底的解体。在《宋史》的记载中,琅琊王氏家族的子孙列入史书的只有一人。名噪一时的琅琊王氏家族最终也不能够逃脱最终走向没落的命运。(二)琅琊王氏衰落原因试分析1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在皇权还不是很稳固的阶段,门阀士族的力量是稳固统治的重要支柱,而当皇帝已经大权在握,门阀士族却逐渐成为中央集权的巨大障碍。皇帝一方面不得不依靠门阀维护其政治地位,而另一方面又采取各种方法削弱士家大族过于膨胀的势力。这样相互依存的关系,自然会导致士族门阀和统治者会成为不可调和的矛盾。著名的王敦之乱,就是皇权对门阀士族权利的一次激烈碰撞。晋元帝提拔刘隗、刁协等寒人出身的将领,并希望以此来打压削弱琅琊王氏的影响力。晋元帝同时对手握重兵的王敦十分提防,甚至因为这个原因疏远了曾经扶持东晋王朝的王导。这些行为虽然可以看得出司马氏家族对琅琊王氏的打压,而王敦亦渐见专擅也是导致动乱的直接原因,比如王氏自己选置属下州郡的官员,不经许可加任割据险处的何钦为将军,甚至想要安插亲信作为州刺史。这些事情都让司马睿心怀不满,而同时因为激烈的矛盾,王敦对司马睿也怀恨在心,最终酿成了王敦之乱的局面。晋元帝逐渐提拔刘隗,于此同时疏远因为扶持他而名声隆重的琅琊王氏,王敦因此上疏为王导抱不平。而根据《晋书•王敦传》中记载:“帝优诏不许,又固辞州牧,听为刺史,时刘隗用事,颇疏间王氏,导等甚不平之。”可以看出司马睿虽然表面上对建立就赫赫战功的王导、王敦十分优待,但他也在架空王氏家族的权利,褫夺这两个人的实权。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有着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东晋王朝是倚靠琅琊王氏家族而建立的弱小王权。但这并不妨碍帝王渴望将军政权力收归自己手中。王氏家族自然会因此而受到冲击也是不言而喻的了。王权的强化,定然会导致对于士族生存空间的剥夺,尤其是当东晋王朝度过了最初的动乱时期,君王的注意力自然从如何借助世家大族的力量稳固自己的统治转移到如何限制和削弱这些声名显赫的世家大族上。琅琊王氏家族作为这样的士族,自然会被作为重点针对对象。其衰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2次等士族的势力增长及“寒门掌机要”皇权的加强直接冲击了那些名门望族的势力,但由于两晋时期皇权一直十分弱小,不能够完全独立并与势力发展已经几百年的士族门阀相抗衡,所以皇权需要去寻求除了士族门阀之外的势力来帮助他们稳定政权、打压士族门阀,于是庶族寒门开始渐渐被倚重,并日益成为一种强劲的政治势力。所谓寒人,是与士族门阀人相对的一个概念,即西晋的荀组所说的“门寒身素,无世柞之资”。由于永嘉南渡的影响,大量北方家族迁往南方,这也带来了许多小家族因为失去土地而无法继续生活,沦落为寒门。南朝宋、齐、粱、陈各代皇族更替频繁,其出身更加打破了士族门阀的限制多以寒门为主,这无疑冲击了士族门阀的权利,打破了其对于政治经济的垄断局面,出现了庶族皇朝和士族朝臣的崭新局面。不仅如此,跟据《南史·王僧虔传》记载,寒门子弟出身的阮佃夫在成为了当朝显贵之后衣锦还乡。时当担任会稽太守的王僧虔,因为接待阮佃夫时场面不够隆重,因此阮佃夫对王僧虔怀恨在心,甚为不满,并且因此向皇帝多次进谗言,并最终导致王僧虔被罢官。王僧虔就是琅琊王氏家族的子孙。由此可见当时由阮佃夫等人所组成的寒门声势浩大,风头正声,并且皇帝对于他们的行为多有纵容,并用他们来打压琅琊王氏的权利。同时,自梁以后,门阀士族的腐朽没落到达了极点,在孙恩起义之后,士族门阀已经无力掌握实权,起到之前举足轻重的作用了。士族门阀被迫将一部分政权转移给寒门的地主,以此换得镇压人民。当时的中央权力机关主要是中书省和尚书省,尚书省的实权掌握在尚书令史手中,中书省的实权掌握在中书舍人手中,这两种官职的出任者极少属于这些名噪一时的士族门阀,更多的来自于寒门世家。由此可以证明这一时期门阀士族虽仍身踞高位,但是实际的权力却己经转移到了寒门的手中。在宋、齐、梁、陈几个王朝的更迭中,寒门地主逐渐兴起。而以琅琊王氏家族为首的侨姓士族,却在一直是走下坡路。即便是这样,他们却依然坚守士族和寒门之间严格的区别,自此世家大族的权利江河日下无力回天。1、琅琊王氏家族内部的分化和瓦解随着时代的推进,琅琊王氏同族不同支系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其中有一些支系能够发展昌隆,而另一些则不可避免的陷入没落。比如上文提到的王僧虔一支。这一支自过江以来一直出任要员,从来没人做郎属一类的小官,但到了王僧虔时期却愿“试为”之。《南史》中记载:……“绮乃欣然就职。”从他们对郎属一类的小官十分鄙夷,到“欣然就职”,我们可以看得出琅琊王氏家族的势力已经大不如前,这种妥协显然是社会地位衰败后的无奈选择。王僧虔这一支门荫之权可能已丧失。因为在王僧虔的《诫子书》说道:“况吾不能为汝荫,正应各自努力耳。”这些相对重要的旁支不断衰落,一些先前没有那么大影响力的旁支却始终维持着甚至发展了相当的势力,他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甚至超过了正支。但然而在这种分化中,之前同族间政治上的相互提携的风气逐渐消失。这种情况自然也使得侨姓士族更加的的衰落。王导地位尊隆,是琅琊王氏家族中首屈一指的显赫人物,他的子孙在琅琊王氏家族中地位自然很高,但饶是如此,却也没有再出过地位能够超过王导的权臣。他的子孙如:王融、王冲等,皆以诗文和研究经学见长,再难出现左右朝局之人,他们也极少外出任官或领兵。因为政治上的无所作为,琅琊王氏家族的仕宦地位下降,虽然表面风光无限,其实却已经夕阳西下,无力回天了。结语纵观琅琊王氏家族的兴衰起落我们不难发现,琅琊王氏之兴盛源于经学世家,琅琊王氏钻研儒学,家风严谨,在当时具有极强的文化影响力,为贫民百姓所崇拜,这样良好的文化影响力令他们拥有了更多的财力,这些都是王氏成为士族门阀所产生的主要条件。魏晋时期由于连年动乱,政权更迭频繁,琅琊王氏不得不选择举族迁移来躲避战乱对他们的影响,尤其是偏居一隅的东晋王朝建立之后,北方由“五胡”而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更加严重的破坏了北方的经济,此时跟随晋室南渡的家族却在南方安居乐业。同样因为八王之乱这样的同室操戈的行为,东晋王朝的皇权也相对弱小,此时琅琊王氏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皇帝也同时十分依赖琅琊王氏的支持。琅琊王氏因此而走向顶峰。随着琅琊王氏的发展,必然会掠夺皇权的一部分权力,皇帝虽然依仗着琅琊王氏来稳固自身的政权,可是琅琊王氏也确实会成为王权的重大威胁。君主为了加强自身权利,不得不扶植一些次等士族与琅琊王氏竞争。至南北朝时期,大多数政权都由庶族寒门建立,这种政权的存在极大的打击了琅琊王氏赖以为生的“等级尊卑”概念。琅琊王氏由此开始没落。在长达几百年的发展中,严格遵循等级尊卑概念而存在的王氏内部,一些庶族不堪压力纷纷脱离士族自立,原来的“正房”因为长时间的骄奢淫逸的生活也渐渐腐朽没落,再难出现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琅琊王氏本身渐渐没落。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门阀的崩溃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大厦崩溃,琅琊王氏在南北朝之后苟延残喘至唐宋才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君主集权制在我国古代史中一直都是一个令人无法忽视的现象,琅琊王氏的存在和发展是为了当时君主集权的建立,其衰亡也是为了保障君主集权的再次集中。但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特殊现象,琅琊王氏也在特定时期发挥了特定的作用。PAGE12
本文档为【琅琊王氏兴衰及其原因探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29.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東門涙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3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英语六级
上传时间:2021-03-30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