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荡的春秋时期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举报
开通vip

动荡的春秋时期动荡的春秋时期山东省肥城市白云山学校孔晓光看图读史烽火戏诸侯西周时,遇到敌情靠烽火台传信报警。周幽王昏庸无道,为了取悦王妃褒姒,竟下令燃烽火。后来,犬戎真的来攻西周。幽王派人点燃烽火,诸侯没有再来救援。结果,幽王被杀。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反映了西周分封制的崩溃,说明周王室的势力逐渐衰微。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春秋时期一般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春秋”取名于孔子编订的鲁国编年史书《春秋》。战国时期一般指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战国”取名于西汉刘向编注的《战国策...

动荡的春秋时期
动荡的春秋时期山东省肥城市白云山学校孔晓光看图读史烽火戏诸侯西周时,遇到敌情靠烽火台传信报警。周幽王昏庸无道,为了取悦王妃褒姒,竟下令燃烽火。后来,犬戎真的来攻西周。幽王派人点燃烽火,诸侯没有再来救援。结果,幽王被杀。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反映了西周分封制的崩溃,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周王室的势力逐渐衰微。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春秋时期一般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春秋”取名于孔子编订的鲁国编年史书《春秋》。战国时期一般指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战国”取名于西汉刘向编注的《战国策》,是因当时各个诸侯国争战不休而得名。农业手工业商业表现春秋后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及漆器制作也有所发展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使用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春秋铁农具与青铜器、石器相比较,铁农具更加锋利,而且比较便宜、可用,促进了农业的深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牛耕图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各地经济得到发展,各诸侯国实力不断增强,导致分封制逐渐瓦解。春秋铁农具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王室衰微“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王室衰微诸侯混战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的什么现象?王室衰微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的原因:它是当时生产力尤其是铁器、牛耕的使用产生的结果周王室衰微的表现:分封制瓦解周王室实力大减诸侯崛起,竞相称霸诸侯争霸的原因:王室衰微各诸侯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争夺土地、人民、财产和政治上的对别国的支配权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诸侯争霸地理条件:靠海,盛产鱼盐,经济富庶管仲改革: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以“尊王攘夷”为旗号,扩充疆界。召集诸侯会盟国富兵强称霸方式:“周天子派人参加”说明了什么?→天子承认齐桓公的霸主地位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诸侯争霸周........王城在今河南洛阳晋........都城在今山西翼城齐........都城在今山东淄博宋........都城在今河南商丘楚........都城在今湖北荆州秦........都城在今陕西宝鸡吴........都城在今江苏苏州越........都城在今浙江绍兴鲁........都城在今山东曲阜燕............都城在今北京城濮..........在今山东鄄城春秋争霸形势图齐桓公越王勾践吴王阖闾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主要霸主春秋争霸给人民带来种种灾难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诸侯争霸如何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周王室衰微诸侯开始进行争霸战争小结春秋时期出现社会动荡的局面1.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作用开始于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2.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A.诸侯争霸B.百家争鸣C.商鞅变法D.铁器与牛耕3.《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祭品),为畎亩之勤(劳力)。”这说明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耕作方式A.耜耕B.牛耕C.耧车D.机耕随堂练习4.下列历史人物,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后来成为春秋霸主的是A.晋文公B.齐桓公C.楚庄王D.秦孝公5.2014年5月6日,为期一周的安徽省颍上县第九届管子文化旅游节开幕。管子即管仲,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被称为“春秋第一相”。他辅佐下列哪为诸侯成为春秋首霸A.秦孝公B.晋文公C.楚庄王D.齐桓公6.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现象,最主要的是因为A.分封制的推行B.百家争鸣的活跃C.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D.合纵连横的开展随堂练习随堂练习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1.A 2.D 3.B 4.B 5.D 6.C
本文档为【动荡的春秋时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is_294897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3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19
分类:
上传时间:2021-11-07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