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09司考大纲

09司考大纲

举报
开通vip

09司考大纲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第一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 基本要求: 了解:法治,法治理念,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四次重大创新,“党的事 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提出。 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特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 论渊源和实践基础,“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重大意义。 熟悉并能够运用:“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精神实 质及其内在关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09司考大纲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第一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 基本要求: 了解:法治,法治理念,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四次重大创新,“党的事 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提出。 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特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 论渊源和实践基础,“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重大意义。 熟悉并能够运用:“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精神实 质及其内在关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思 想,分析和评价有关案例、实例。 考试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法治 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 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特征(政治性 人民性 科学性 开放性)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社会 主义法治理念的实践基础 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 “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提出及其重大意 义 “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精神实质及其 内在关系 第四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地位(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 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作用 第二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 基本要求: 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执法为民的基本内涵,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 服务大局的基本内涵,党的领导的基本内涵。 理解: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 本质特征,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 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熟悉并能够运用:“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内在一致性,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分析和评价有关案例、实例。 考试内容: 第一节 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执法为民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 执法为民的基本内涵 第三节 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 第四节 服务大局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服务大局的基本内涵 第五节 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的基本内涵 第三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要求的内容。 理解:坚持依法行政。 熟悉并能够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立法、司法工作,分析和评价有关 案例、实例。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健全完善立法 健全完善立法的基本要求(科学立法 民主立法 法制统一 体系 完备) 第二节 坚持依法行政 坚持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合法 合理 高效便民 权责统一 政 务公开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第三节 严格公正司法 严格公正司法的基本要求(维护司法公正 提高司法效率 树立司 法权威 发扬司法民主) 第四节 其他基本要求 加强制约监督 自觉诚信守法 繁荣法学事业 实施正确领导 法 理 学 第一章 法的本体 基本要求: 了解:法的概念的争议,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基本观点,法的定义, 法的价值的含义,法律规则的含义、逻辑结构,法律原则的概念与种类,法律权 利与义务的概念,法的渊源的含义,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当代中国法的非正 式渊源,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的含义,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法的效力的含义, 法律关系的含义,法律关系的主体的含义与种类,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关系客 体的含义,法律事实的含义,法律责任的含义,法律责任的免除条件,法律制裁 的含义。 理解:法的特征,法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法的局限性,法的价值的种类 (秩序、自由、正义),法的价值冲突及其解决,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区别,法律 规则的种类,法律规N,j与法律原则的区别,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适用,权利与 义务的分类及相互关系,正式的法的渊源与非正式的法的渊源,正式的法的渊 源的效力原则(不同位阶的法的渊源之间的冲突原则、同一位阶的法的渊源之 间的冲突原则、位阶出现交叉时的法的渊源之间的冲突原则),公法、社会法与 私法的含义与区别,研究法律体系的意义,法的效力根据,法的对人效力原则, 法的空间效力,法的生效时间与失效时间及溯及力,法律关系的特征与种类,权 利能力与行为能力,法律关系的客体种类,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法律责任的特 点,法律责任与权力、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法律责任的竞合,归责原则。 熟悉并能够运用:法学的基本知识、概念,分析和评价有关的案例、事例或 者法条。 考试内容: 第一节 法的概念 法的概念的争议 法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基本观 点 法的特征(规范性 国家意志性 普遍性 强制性 程序性 可诉性) 法的作用(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 法的局限性) 第二节 法的价值 法的价值的含义 法的价值的种类(秩序 自由 正义) 法的价值 冲突及其解决 第三节 法的要素 法律规则(法律规则的含义 逻辑结构 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区 别 法律规则的分类) 法律原则(法律原则的含义、种类 法律原 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 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适用 权利与义务 (权利、义务的含义、分类及相互关系) 第四节 法的渊源 法的渊源的概念(法的渊源的含义) 正式的法的渊源与非正式的 法的渊源 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行政 规章 地方性法规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正式的法的渊源的效 力原则(不同位阶的法的渊源之间的冲突原则 同一位阶的法的渊 源之间的冲突原则 位阶出现交叉时的法的渊源之间的冲突原则) 当代中国法的非正式渊源(判例 政策 习惯) 第五节 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法律部门(法律部门的含义 法律部门的划分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 公法、社会法 与私法的含义与区别 法律体系(法律体系的含义 研究法律体系 的意义) 当代中国法律体系(我国主要法律部门) 第六节 法的效力 · 法的效力的含义 法的效力的根据 法的效力范围 法对人的效力 (法对人的效力原则) 法的空间效力 法的时间效力(法的生效时 间 法终止生效的时间 法的溯及力) 第七节 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种类(法律关系的含义与特征 法律关系的种 类) 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主体的含义和种类 权利能力和行为 能力) 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法律关系 客体(法律关系客体的含义和种类)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 (法律事实、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 第八节 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的概念(法律责任的含义 法律责任的特点 法律责任与 权力、权利、义务的关系) 法律责任的竞合 归责与免责(法律责任 的归责原则 法律责任的免责条件) 法律制裁(法律制裁的含义) 第二章 法的运行 基本要求: 了解:立法和立法权限,执法的含义,司法的含义,守法的含义与构成,法律 监督的含义与构成,法律监督的体系,法律适用的步骤,法律推理的含义,法律 解释的含义。 理解:立法与法治,当代中国的立法体制,合宪性与合法性原则,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原则,民主立法原则,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立法程序(法律 议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的表决和通过、法律的公布),执法的特点,司 法的特点,法律适用的目标,法律推理的特征,法律解释的特征,法律解释方法 的位阶。 熟悉并能够运用:执法的基本原则,执法与司法的区别,司法的基本要求和 原则,内部证成与外部证成的区分,演绎法律推理,归纳法律推理,类比法律推 理,设证法律推理,语义解释,立法者目的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客观目的 解释,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体制,分析和评价有关的案例、事例或者法条。 考试内容: 第一节 立法 立法和立法体制(立法权限 当代中国的立法体制) 立法原则(合 宪性与合法性原则 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原则 民主立法原则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立法程序(法律议案的提出 法律案 的审议 法律的表决和通过 法律的公布) 第二节 法的实施 执法(执法的含义 执法的特点 执法的基本原则) 司法(司法的 含义 司法的特点及其与执法的区别 当代中国司法的基本要求和 原则) 守法(守法的含义与构成) 法律监督(法律监督的含义和 构成) 法律监督体系(国家法律监督体系 社会法律监督体系) 第三节 法适用的一般原理 法适用的目标(可预测性与正当性) 法律适用的步骤(确认事实 寻找法律规范 推导法律决定) 内部证成与外部证成的区分 第四节 法律推理 法律推理(法律推理的含义和特点) 演绎法律推理 归纳法律推 理 类比法律推理 设证法律推理 第五节 法律解释 法律解释(法律解释的含义与特点 法律解释的种类) 法律解释的 方法(语义解释 立法者目的解释 历史解释 体系解释 客观目 的解释) 法律解释方法的位阶 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体制 第三章 法的演进 基本要求: 了解:法的起源的各种学说,法产生的根源,法产生的标志,法的历史类型 的更替,法的现代化的类型,法治国家的含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条件,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的基本条件。 理解:法与原始社会规范的主要区别,法产生的一般规律,法的历史类型的 含义,法的传统的含义,法律文化的含义,法律意识的含义,法的现代化的含义, 法治的含义,法治与人治的区别,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熟悉并能够运用:法的继承的含义与根据,法的移植的含义,法系的含义, 西方国家两大法系的含义与区别,法的现代化的动力来源,当代中国法治现代 化的历史进程与特点,分析和评价有关的案例、事例或者法条。 考试内容: 第一节 法的起源 法的起源的各种学说 法产生的过程与标志(法产生的根源 法产生 的主要标志 法与原始社会规范的主要区别) 法产生的一般规律 第二节 法的发展 法的历史类型(法的历史类型的概念 法的历史类型的更替) 法 的继承与法的移植(法的继承的含义与根据 法的移植的含义) 第三节 法的传统 法的传统的含义 法律文化的含义 法律意识(法律意识的含义与 结构) 法系(法系的含义 西方国家两大法系的含义与区别) 第四节 法的现代化 法的现代化(法的现代化的含义 法的现代化的动力来源 法的现 代化的类型) 当代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特点 第五节 法治理论 法治(法治的含义 法治与人治的区别 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法治 国家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国家的含义 法治国家的基本条 件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条件) 第四章 法与社会 基本要求: 了解:法与政策的联系,法与政策的区别,法与国家的一般关系。 理解:法与和谐社会,法与政治的一般关系,法与道德的联系,法与宗教的 相互关系,法与人权的一般关系。 熟悉并能够运用:法与社会的一般关系,法与经济的一般关系,法与科学技 术,法与道德的区别,分析和评价有关的案例、事例或者法条。 考试内容: 第一节 法与社会的一般理论 法与社会的一般关系 法与和谐社会 第二节 法与经济 法与经济的一般关系 法与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对法的影响 法对 科技进步的作用) 第三节 法与政治 法与政治的一般关系(政治对法的作用 法对政治的作用) 法与政 策的联系 法与政策的区别(意志属性、规范形式、实施方式、调整范 围、稳定性与程序性程度等方面的区别) 法与国家(法与国家的一 般关系) 第四节 法与道德 法与道德的联系 法与道德的区别(产生方式、表现形式、调整范围、 实施方式等方面的区别) 第五节 法与宗教 法与宗教的相互影响(宗教对法的影响 法对宗教的影响) 第六节 法与人权 人权的概念 法与人权的一般关系(人权与法律的评价标准 法与 人权的实现) 国 际 法 第一章 导 论 基本要求: 了解:国际法的特征及国际法的各项基本原则。 理解: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一般原理和典型实践。 熟悉:国际法的渊源,国际法在我国国内法律制度中的地位。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国际法的渊源 国际法的概念和特性 国际法渊源(国际条约 国际习惯 一般法 律原则 确立国际法原则的辅助方法)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概述 国际法在我国国内法律制度中的地位 第二章 国际法律责任 基本要求: 了解:国际法主体的概念和范围,国际组织的性质和一般制度,国际法律责 任的概念和主要形式。 理解:国家的构成要素与类型,关于国家承认与继承的规则,国家的基本权 利,联合国体系,国际责任制度的新发展。 熟悉:国际法中国家的基本权利,管辖权和主权豁免的规则,国际责任的归 责原则、构成要件和对不法性排除的情况。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国际法主体 国际法主体的范围 国家的构成要素与类型(国家的要素 现代国 家的主要类型) 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 平等权 自保权 管辖 权) 国家的管辖权与国家主权豁免(国家的管辖权 管辖权的冲 突和解决 国家主权豁免) 国际法上的承认与继承(国际法上的承 认 国际法上的继承) 国际组织(政府间国际组织及其一般制度 联合国体系 非政府国际组织) 第二节 国际法律责任的构成和形式 国际法律责任的构成(归责原则 国家不法行为的要件) 排除不 法性的情况(同意 对抗与自卫 不可抗力和偶然事故 危难或紧 急状态) 国际责任的形式(终止不法行为 恢复原状 赔偿 道 歉 保证不再重犯 限制主权)(来源政法英杰) 第三节 国际责任制度的新发展 国际刑事责任问题 国际赔偿责任问题 第三章 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 基本要求: 了解:国际法上关于空间划分的基本依据和特点,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理解:各个区域的范围与相互联系,领土的取得方式,边界和边境制度,两 极地区的法律地位,国际法环境保护的主要制度。 熟悉:有关领土、海洋、航空和外空等各领域的主要国际法规则和制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 领土 领土和领土主权(领土的构成 领土主权 领土主权的限制 河流 制度) 领土的取得方式(传统国际法的方式 现代国际实践中的新 发展) 边界和边境制度(边界 边境制度) 两极地区的法律地位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第二节 海洋法 内海及有关制度(领海基线 内海及港口制度) 领海及毗连区(领 海及领海制度 毗连区及有关制度) 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专属经 济区及其法律制度 大陆架及其法律制度) 公海与国际海底区域 (公海制度 国际海底区域制度) 第三节 国际航空法与外层空间法 领空及其界限问题(领空的水平界限 领空的垂直界限) 国际航空 法体系(国际航空的基本制度 国际民航的损害赔偿责任 国际民 航安全制度) 外层空间法律体系(外空活动的主要原则 外空活动 的主要法律制度) 第四节 国际环境保护法 国际环境法的原则 国际环境保护的主要制度(大气环境保护 海 洋环境保护 自然生态和资源保护 控制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 第四章 国际法上的个人 基本要求: 了解:国籍的概念、个人在国际法中的地位,国际人权法的体系和机制。 理解:外国人待遇的主要模式、出入境和居留的主要规则。 熟悉:国籍变更的主要方式、外交保护的主要规则,引渡及庇护制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国籍 国籍的概念 国籍的取得与丧失(国籍的取得 国籍的丧失) 国籍 的冲突和解决 第二节 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外国人及其法律地位的概念 入境、居留和出境 外国人的待遇 外交保护(外交保护的性质 外交保护的条件和范围) 第三节 引渡和庇护 ’ 引渡 庇护 第四节 国际人权法 概述 国际人权条约体系 国际保护人权机制 第五章 外交关系法与领事关系法 基本要求: 了解: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的性质,外交代表机关的构成、职务和法律地 位。 理解:外交特权豁免的依据,外交特权豁免与领事特权豁免的区别和联系。 熟悉:外交特权豁免和领事特权豁免的规则。 考试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外交关系法 外交机关(国家中央外交机关 外交代表机关) 外交特权与豁免 (使馆的特权与豁免 外交人员的特权与豁免 使馆及享有外交特 权与豁免人员的义务) 第三节 领事关系法 领事机构的建立及其职务(领事馆组成及人员派遣 领事职务) 领 事特权与豁免(领馆的特权与豁免 领事官员的特权与豁免) 第六章 条 约 法 基本要求: · 了解:条约的特征、条约缔结的一般程序、条约修订的一般规则。 理解:条约成立的实质要件,条约的保留,中国缔结条约的国内法程序。 熟悉:条约的效力、条约的解释,条约的终止和暂停施行。 考试内容: 第一节 概述 条约的定义和特征 条约成立的实质要件(缔约能力和缔约权 自 由同意 符合强行法规则) 第二节 条约的缔结 条约的缔结程序和方式(约文的议定 约文的认证 同意接受条约 拘束的表示) 条约的保留(保留的概念与范围 保留的接受 保留 的法律效果) 第三节 条约的效力(来源政法英杰) 条约的生效 条约的适用(条约必须遵守原则 条约适用范围 条 约的冲突) 条约对第三国的效力 第四节 条约的解释和修订 条约的解释(条约解释的一般规则 条约解释的辅助规则) 条约的 修订 条约的终止和暂停施行(条约终止和暂停施行的原因 条约 终止和暂停施行的程序及后果) 第七章 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 基本要求: 了解:国际争端的特点以及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理解:国际法中和平解决争端各项方法的性质和特点。 熟悉:国际法院的管辖权的特点和规则、司法程序,以及仲裁作为解决国际 争端的特点和规则。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国际争端与解决方法 国际争端的传统解决方式(强制方法 非强制方法) 政治方法和国 际组织方式 第二节 国际争端的法律解决方法 仲裁(仲裁的一般规则 国际常设仲裁法院) 法院方式(国际法 院 国际海洋法法庭) 第八章 战争与武装冲突法 基本要求: 了解:战争与武装冲突法体系,对战争犯罪惩处的国际实践的发展。 理解:战争法律状态的开始、结束与后果,国际人道法的基本原则。 熟悉:国际法对作战手段的限制规则,对战时平民及受难者保护的有关规 定。(来源政法英杰) 考试内容: 第一节 概述 战争与武装冲突法(战争的概念 战争法体系) 战争状态与战时中 立(战争的开始 战争的结束 战时中立) 第二节 对作战手段的限制和对战时平民及战争受难者的保护 对作战手段和方法的限制 对战时平民和战争受难者的保护 第三节 战争犯罪 战争犯罪的概念 惩罚战争犯罪的主要国际司法实践 附录:法律法规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 (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 过 1990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7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 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 (1992年2月25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 通过 1992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5号公布 自公布之 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 (1998年6月26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 过 1998年6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 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1980年9 月1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令第8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 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 (1985年11月2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 过 1985年11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2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 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人境出境管理法 (1985年11月2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 过 1985年11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1号公布 自1986年2 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 (2000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 过 2000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2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 起施行) 经 济 法 第一章 竞争法 基本要求: 了解: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制度目标和行为规范,以及相关的程序 规则和法律责任。 理解:市场经济中公平竞争对法律制度的要求以及在维护竞争秩序中政府 的职能和作用。 熟悉并能够运用: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识别标准与规制措施。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反垄断法 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 垄断行为(垄断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滥用市场 支配地位 经营者集中 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反垄断调 查机制(反垄断调查机构的职权 反垄断调查程序 对垄断行为的 处罚措施) 违反反垄断法的法律责任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来源政法英杰)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 限制竞争行为(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 独占地位的经营者的限制竞争行为 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限制竞争行 为 搭售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的行为 招标投标中的串通行为) 不 正当竞争行为(混淆行为 商业贿赂行为 虚假宣传行为 侵犯商业秘 密行为 低价倾销行为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诋毁商誉行为) 监督 检查(监督检查部门 监督检查部门的职权) 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 法律责任(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行为种类及其法律责任) 第二章 消费者法 基本要求: 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和食品安全法的制度目标,以及相关 的权利保障机制、争议解决机制和质量控制机制。 理解:消费者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政府和消费者组织在维护消费 者权益中的作用,各类市场主体(生产者、销售者、运输者等)的产品质量义务, 食品安全控制与检验。 熟悉并能够运用:消费者维权常用的法律规则,产品质量、食品安全问题引 发的相关法律责任。 考试内容: 第一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对象 消费者的权利与经营者的义务 (消费者的权利 经营者的义务) 争议的解决(争议解决的途 径 解决争议的几项特定规则) 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 责任(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行为及其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 事责任) 第二节 产品质量法 产品质量法的调整对象和立法宗旨 产品质量责任 产品质量监督 (产品质量的行政监督 社会监督 产品质量检验 认证机构) 生 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销售者的产 品质量义务) 产品责任(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损害赔偿责任 诉 讼时效) 违反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责任(生产者、销售者违反产品质 量法的法律责任 其他相关当事人违反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责任 质 量监督部门和其他政府部门违反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责任) 第三节 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法的立法目的 适用范围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 食 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控制(生产经营中的食品安全控制制度 食 品进出口管理 食品召回制度) 食品检验制度 食品安全事故处 置机制 政府监管机构及其职权 法律责任(食品生产经营者责 任 第三人责任 政府责任) 第三章 银行业法 基本要求: 了解:商业银行法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制度目标和基本原则,以及商业 银行规范运行的基本制度和银行业监督管理的体系构架。 理解:银行业法所面对的主要问题及政策依据,以及银行业立法所采取的 基本对策。 熟悉并能够运用:商业银行业务相关的组织规则、交易规则和涉及金融稳 定的监管措施。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商业银行法 商业银行的业务 商业银行的管理机制 贷款法律制度 商业银行 的接管、清算和终止 违反商业银行法的法律责任 第二节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监督管理机构 监督管理职责 监督管理措施 违反银行业监督管 理法的法律责任 第四章 财税法 基本要求: 了解:税法的各主要立法及审计法的调整对象和基本规则,以及各税种的 概念和内容。 理解:我国税法的公共政策依据,以及审计工作的基本准则。 熟悉并能够运用:税收征管法律的主要制度和纳税人权利。 考试内容: 第一节 税法 税法概述(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税收法律关系 税法的构成要 素) 增值税法(增值税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消费税法(消费税的 概念和基本内容) 营业税法(营业税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企业所 得税法(企业所得税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 税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税收征收管理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宗旨和 适用范围 纳税人权利 税务管理 税款征收 税务检查 法律责 任) 第二节 审计法 审计的概念 审计法的调整范围 审计法的原则 审计工作领导体 制 审计机关的职责和权限 违反审计法的责任(被审计单位的违 法责任 审计人员的违法责任) 第五章 劳 动 法 基本要求: 了解: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以及政府和司法在劳动者保护中的作用。 理解:调整劳动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关系和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各主要制度的目标、原则和 基本规则,以及劳动纠纷的解决机制。(来源政法英杰) 熟悉并能够运用:劳动合同、劳动基准和劳动争议解决的法律规则。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劳动法概述 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我国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劳动法律关系 第二节 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种类 劳动合同的订立 劳动合同的条款 劳动 合同的效力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解 除劳动合同的条件、程序和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定情形) 集体合同(集体合同的概念 集体合同的成立和生效 集体合同争 议处理) 劳务派遣(劳务派遣单位 劳务派遣协议 用工单位的义 务 被派遣劳动者的权利) 非全日制用工 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 律责任(来源政法英杰) 第三节 劳动基准法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作时间的概念和种类 休息休假的概念和 种类 有关加班的法律规定) 工资法律制度(工资的概念和特征 工资分配原则 工资支付保障 最低工资保障) 职业安全卫生法 (职业安全卫生法的概念和特点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制度的内容) 第四节 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的概念和分类 劳动争议的处理机构(劳动争议调解机 构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 人民法院) 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协商 调 解 仲裁 诉讼) 第六章 土地法和房地产法 基本要求: 了解:我国土地权利的基本构架,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构成,以及各相关的管 理制度。 理解:土地管理和城市房地产管理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和立法的政策依 据,以及政府在土地管理和房地产市场管理中的职能。, 熟悉并能够运用:各种房地产权利和交易规则、建设规划和审批程序。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土地管理法 土地所有权(国家土地所有权 集体土地所有权) 国有土地使用权 (出让土地使用权 划拨土地使用权) 集体土地使用权(土地承包 经营权 宅基地使用权) 建设用地管理(国家建设用地 乡村建设 用地) 土地法律责任与纠纷处理(违反土地管理法的法律责任 土 地纠纷及其解决途径) 第二节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房地产开发制度(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 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 建 设规划管理) 房地产交易制度(房地产转让 房地产抵押 房屋租 赁 商品房预售与按揭) 物业服务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物业服务法律关系的 主体 物业服务管理的内容 商品房销售与前期物业服务) 第七章 环境保护法 基本要求: 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和环境法律责任,以及环境纠纷的处理程 序。 理解:环境保护法的政策精神,以及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职能作用。 熟悉并能够运用:环境控制和环境治理的法律手段。 考试内容: 第一节 概述 ’ 环境保护法的概念和特点 环境保护法的体系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 原则 第二节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 环境规划制度 清洁生产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 度 排污收费制度 总量控制制度 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 限期治 理制度 环境标准制度 第三节 环境责任和环境纠纷 环境法律责任(环境行政责任 环境民事责任 环境刑事责任) 环 境纠纷的处理程序(环境行政纠纷处理程序 环境民事纠纷处理程 序) 附录:法律法规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 通过 2007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8号公布 自2008年 8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1993年9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1993年9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0号公布 自1993年12月1 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 过 1993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1号公布 自1994年1 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 过 根据2000年7月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 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决定》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 过 2009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公布 自2009年6 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1995年5月1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 过 根据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 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决定》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 过 根据2006年10月31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 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决定》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1992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 过 根据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 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决定》修正 2001年 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订 2001年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9号公布 自2001年5月1 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2002年9月7日国务院令第362号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自2002年10月15日起施行)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3 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1999年8月 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 过 1993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1号公布 自1994年1 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 过 根据2000年7月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 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决定》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 过 2009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公布 自2009年6 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1995年5月1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 过 根据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 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决定》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 过 根据2006年10月31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 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决定》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1992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 过 根据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 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决定》修正 2001年 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订 2001年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9号公布 自2001年5月1 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2002年9月7日国务院令第362号公布 自2002年10月15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3 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1999年8月 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 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2005年10月27日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 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根据2007年6月29日第十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 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 根据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 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五次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2007年3月托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2007年3 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公布 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1994年8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 过 根据2006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 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决定》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 1994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公布 自1995年1月1日 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 (1993年6月11日国务院令第117号发布 自1993年8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 通过 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公布 自2008年 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2008年9月18日国务院令第535号公布 自2008年9月18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 过 根据1988年12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 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1998 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修订 根据 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 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 1994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9号公布 自1995年1月1日 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 过 2007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4号公布 自2008年1 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 过 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 起施行) 宪 法 第一章 宪法基本理论 基本要求: 了解:宪法的概念、特征、分类,宪法产生的条件,旧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 新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现行宪法的基本特点与修正内容,宪法基本原则,宪 法作用,宪法渊源,宪法结构,宪法效力,宪法规范,宪法与法律的关系,宪政的 含义与特征。 理解: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和权力制约原则及其在我国 宪法上的表现。 熟悉:现行宪法的基本特点与修改过程、宪法的基本原则,并能够结合宪法 文本相关规定分析和评价有关宪法现象、宪法事例或宪法问题。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 宪法的含义 宪法的基本特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是公民 权利的保障书 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宪法与法律 的关系 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宪法的分类 第二节 宪法的历史发展 近代意义宪法的产生 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旧中国宪法的历史发 展 新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现行宪法的修改) 第三节 宪法的基本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基本人权原则 法治原则 权力制约原则 第四节 宪法的作用 宪法的一般功能 宪法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作用(立法 执法 司法 守法) 第五节 宪法的渊源与宪法典的结构 宪法的渊源(宪法典 宪法性法律 宪法惯例 宪法判例 国际条 约) 宪法典的结构(序言的效力 正文 附则) 第六节 宪法规范 宪法规范的概念 宪法规范的主要特点(根本性 最高权威性 原 则性 纲领性 相对稳定性) 宪法规范的分类(确认性规范 禁 止性规范 权利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 程序性规范) 第七节 宪法效力 宪法效力的概念 宪法效力的表现 宪法与条约 第二章 国家的基本制度(上) 基本要求: 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爱国统一战线、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的 基本内容。 理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我国宪法关于文化制度的规定。 熟悉: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文化制度的基本原理,并能够具体运用。 考试内容: 第一节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与实质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色(共产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爱国统一战线) 第二节 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 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者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三资”企 业)] 国家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和公民合法私有财产 第三节 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 文化制度的概念与特点 我国宪法关于基本文化制度的规定 我国 宪法中关于公民道德教育的规定 第三章 国家的基本制度(下) 基本要求: 了解:政权组织形式的含义与分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度、国家结 构形式的含义,单一制和联邦制的含义与特征,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特 点和原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含义和特征。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征,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直接和间接选举的 组织与程序,我国的行政区划,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的概念与 特征,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 度。 熟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与作用、选举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 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并能够结合《宪法》、《选举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 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分析有关的宪法案例、宪法事例或法条。 考试内容: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与种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 选举制度 选举制度的概念 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秘密投 票原则) 我国选举的组织与程序(选举的组织 划分选区和选民登 记 候选人制度 投票选举 对代表的罢免和补选) 特别行政区 和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 选举的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对破 坏选举的制裁) 第三节 国家结构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概念 我国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我国的行政区 域划分 第四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民族自治地 方的自治权 第五节 特别行政区制度 特别行政区的概念和特点 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 特别行政区 的政治体制(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特别行政区政府 特别行政区 立法会 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 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度(特别行 政区基本法 予以保留的原有法律 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 律 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全国性法律) 第四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基本要求: 了解:公民与国籍的含义,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一般原理,人权与公民权 的含义,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 化教育权利的含义与主要内容,基本义务的含义与
本文档为【09司考大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0078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31KB
软件:Word
页数:50
分类: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上传时间:2009-11-12
浏览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