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泰山道里记

泰山道里记

举报
开通vip

泰山道里记泰山道里记  (清)聂鈫 著 岱林、舟子、愚夫 点校  聂鈫(1711~1796),字剑光。山东泰安人。曾任泰安府文书小吏,不久便弃职家居。遍览泰山名胜,悉心收集地方文献。著述主要有《泰山道里记》、《泰山金石考》,参与乾隆年间《泰安县志》的编纂。   《泰山道里记》是一部记述泰山风光名胜的著作,共4万余字。全书以路为纲,以山之脉络为文之脉络,记载泰山主脉以及岱东、岱西诸山,兼述徂徕、灵岩等12支脉,考证谨严,记述详实。聂鈫著此书,凡四易其稿,历时30年而成。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由杏雨山堂刊行后,深得称誉...

泰山道里记
泰山道里记  (清)聂鈫 著 岱林、舟子、愚夫 点校  聂鈫(1711~1796),字剑光。山东泰安人。曾任泰安府文书小吏,不久便弃职家居。遍览泰山名胜,悉心收集地方文献。著述主要有《泰山道里记》、《泰山金石考》,参与乾隆年间《泰安县志》的编纂。   《泰山道里记》是一部记述泰山风光名胜的著作,共4万余字。全书以路为纲,以山之脉络为文之脉络,记载泰山主脉以及岱东、岱西诸山,兼述徂徕、灵岩等12支脉,考证谨严,记述详实。聂鈫著此书,凡四易其稿,历时30年而成。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由杏雨山堂刊行后,深得称誉。清《四库全书总目》将其列入史部地理类存目。   《泰山金石考》是聂鈫又一力著,凡6卷,惜未能刊行,今佚。近人王价藩曾辑补此书,收录在民国《泰山丛书》甲集中。   聂鈫与泰山石刻研究   乾嘉时期,金石之学也得到长足的发展。朱剑心在《金石学·通论》中论称:“入清之后,百年之间,海内渐定,群治朴学,而斯学(金石)乃复兴焉。于是三古遗物,应世而出,金石之出于邱陇窟穴者,既十倍于往昔。”吉金乐石成为这一时期举国学界的“主流话语”。泰山石刻之研究亦因之日臻成熟,方家竞论,名著丛出的泰山石刻研究,大致可以乾隆五十八年(1793)为界(本年阮元任山东学政),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可简称乾隆朝)以钱大昕、聂鈫、李文藻、唐仲冕等为中心,后一阶段(可简称嘉庆朝)则以阮元、金棨、孙星衍、王昶为中心。前期学者之间虽有密切联系,但仍各自独立研究居多;后期则在阮元的领导下,趋于“集团军”作战。是为清之中期岱刻研究之大略。   乾隆朝的泰山地方学者聂鈫,以三十年光阴专注于泰山道里金石之研考,将泰山石刻研究再打出一番新境界。   评述聂鈫学术之前,先补述此际岱刻研究之状。乾隆朝以前的泰山石刻研究,虽成果渐丰,但究其缺憾,约有三端,其一为记述不明:许多著述概言某石“在泰安”或“在泰山”,具体位置,往往语焉不详,后人若循迹访碑,或有“山深不知处”之感。如《观妙斋藏金石文考略》所载宋米芾集王羲之《封禅文》碑,因未载确址,后世寻无觅处,遂不可得。二是载录不备,各金石书于岱刻之著录,或是仅凭前人簿录,或是但据偶获墨本,纵亲凌岳巅,亦不过述其游屐偶经,所见均属零星片断,从未有人对泰山石刻作一全面普查与著录,故除一二碑石外,众多精品尚不为外邑所知。三是考研不深:研岱刻之作,除顾炎武之外,大都考析未能深入,如《观妙斋藏金石文考略》“间有光暎自识者,十一而已”(《四库总目》),内中岱刻跋识更是寥寥。以上三点,除第三点可姑置不论外,皆与岱刻之作并出外邑(乡贯在泰山以外)学者之手有关。检乾隆以前金石各书,绝无泰山本籍人物参撰,外邑学者虽学识精博,但于吾岱,大多仅为匆匆过客(如顾亭林“数四”访碑,已为仅见),极少有可能穷极一山一水,尽搜其刻,此即泰安文士李成鹏所谓“厥后作者不一,或志大概,而遗其细;或得一二,而略其馀。盖限于目、迫于时,无可搜访,不足征信”(《泰山道里记序》)。这一学术空白,亟待有人来为之填补——对生长岱畎的本土学者来说更是如此。   正是这“江山如有待”的历史需要,促使了聂鈫这位毕生献身于泰山文化之学人的出现。聂鈫(1715~1790后)字剑光,泰安县西南乡洼里(今属肥城市安驾庄)人。鈫生长岱下,少时曾为官府胥吏,自中年而后,弃职不出,以三十年精力,遍访胜迹,“穷山水幽阻处,采古今金石文”。尝元日入山寻碑,竟日不出,又尝摹刻秦篆,以广流传,痴心金石,可窥一斑。所著《泰山道里记》采用纪行体例,“以山之脉络为文之脉络”,历述岱庙、岱阳、岱顶、岱阴、岱东西及支脉诸山,对所记溪谷道路、峰峦寺宇、古迹金石,均作考叙。因受乾嘉学术思潮的影响,聂著一改此前孔贞瑄《泰山纪胜》、朱云燝《岱宗大观》等专意于摹山范水一派路数,而是注重于实证的调查研究,古迹金石尤为其重点所在。继此书之后,聂鈫又完成《泰山金石考》之书,据《道里记》书末自云:“余又谓:山水从金石中见,金石自山水中来。今是编既出,犹有《泰山金石考》六卷。凡历代遗迹、碑刻、方向及间有断缺者,须分别存佚,各为跋语剖晰(析)以注之。恭纪国朝《东巡金石录》为卷首,窃附《泰山道里记》于卷末,是山水与金石所宜并著者也。”惟此书未能付刊,仅有稿本流传,今已不可复睹。一二佚文,偶录存于《岱览》与《泰山志》等书中。   若通观聂鈫《泰山道里记》及《泰山金石考》残文,定会感到其于岱刻研究贡献之大,并世学人除钱大昕与唐仲冕外,几无旁人可与匹敌。其成就可分为三点:   其一,对泰山石刻进行全面普查著录,展示了岱刻全貌:聂鈫耗尽半生精力,对泰山上下之历代石刻作了较为全面的普查,发现了大量不见记载的名碑佚刻。据其《道里记》自序:“岩谷险阻,向有题刻,惜为苔蔽莫辨者,近乃竖梯亲加刮摩以核之,虽风雨寒暑,弗惮其劳。”不少碑石,便是聂鈫亲自访得。如青帝观旧有宋真宗《青帝赞碑》,乾隆初为县丞盛湘兴工毁弃,“碑石糜碎无存,乙巳(1785)春聂鈫于青帝观道院内隙地得其一角,仅存‘青帝广生帝君御制若夫典治上帝’共十四字,碑阴存‘克举上’三字,盖御祝文也”。“鈫命共垒一台,树之观重门内左侧,西向”。同时又发现唐《太一真武二像记》残石:“碑垒观内垣,隙坏泥落,聂鈫见碑阴有宋宋僖题名,发出读之,乃唐时物也。……像刻工致,书亦方整,堪与鸳鸯碑并存。”(并见《岱览》卷十二《分览·岱阳中》)唐仲冕赠诗有“剑光老人金石癖,毡椎常随几两屐。年望荣期目已眚,岱下碑版手不释。泰山神君怜其勤,来献千年上物供搜择”之句,盛誉其访碑之勤。在《道里记》中,聂鈫以游山路径为线索,全面著录了分布在泰山各处的摩崖、碑碣、题榜及各类杂刻,共计200处之多。每录一石,皆系以时代,或兼及撰书名氏。今选录两节,以见一斑。记岱庙碑云:“配天门北为仁安门,门前有国朝告祭碑十三,修庙碑一,左右环立。门内东西碑亭二,碑台四。其在东者:金大定杨伯仁撰重修庙碑一,明告祭碑六,国朝告祭碑五,御墨亭碑一,今上御制重建庙碑一。其在西者:宋祥符杨亿撰天贶殿碑一,明初诏去封号碑一,告祭碑五,天顺间薛瑄撰修庙文,并勒天贶殿碑后面。国朝康熙间施天裔修庙碑一,告祭碑一,又有石幢一,制最古,通盖趺高可二丈,八面剥蚀无字,俗以‘无字碑’呼之,而宋宣和袭庆守钱伯言纪游碑阴勒明邹宏文跋,嘉靖间李钦撰修庙碑及明代谕祭各碑,悉为工人撤毁。”又记徂徕山北齐刻经云:“东南里许一巨石,南面刻北齐时隶书《大般若经》,字径五寸,多剥蚀,惟‘曰空有无’十馀字隐隐可辨,后书‘冠军将军梁父县令王子椿’。馀犹有‘道’字、‘僧真造’数字。其东面大书四佛名,末有‘中正胡宾武平元年’,《县志》以中正误为正月。薤山东北为园瓦崖,为大悲庵。东南三里为映佛岩,上刻隶书‘《般若波罗密经》冠军将军梁父县令王子椿’十七字,其文云:‘文殊师利曰佛言世尊何故名般若波罗密佛言般若波罗密无□无□无名无相非□□无归依无洲□无□无福无□无□如凡界无古今□亦无。’缺三十二字。普僖武平元年僧斋大众造,后有四字类押状,不可识。字径一尺及七寸不等,盖因石为之。”   又记灵岩寺碑刻云:“跨道为坊,额曰‘灵岩胜境’。……又东为大横沟、崇兴桥——俗呼大石桥,有宋释仁钦修桥碑,大观二年郭思撰,王高篆,郭升乡正书,南向;其北面先勒元丰王临飞白书‘灵岩道场’四大字,并佳。……又西北为方山神祠,壁勒前贤题咏,补书苏辙诗跋。东旁有丰碑,元文书纳大书‘大灵岩寺’四字,北向,南面镌僧家奴跋。”   聂鈫著录石刻,虽限于体例,每皆寥寥数语,但均为其手扪目验,故所记形制、地点、年代,无不真实可信。为后人访碑寻石,提供了一份清楚明晰的“藏宝图”。聂氏录碑皆以现存为主,而佚失古刻,亦往往随文存目,留作线索,如记大观峰云:“唐高宗《朝觐碑》、苏颋《封东岳朝觐颂》,皆磨于崖,并佚。”所以说《泰山道里记》同时又是一部泰山石刻指南,这是以前其他金石家著述所不能比拟的。   其二,记录了众多泰山石刻的亲闻亲见,为后世研究岱刻变迁提供了一手资料:聂鈫“生长泰山下”,终老是乡,足迹不逾里门,乾隆朝六十年中泰山因革变迁莫不瞭然于心。其所记岱刻掌故,不少便出自他耳闻目睹,真实可靠。如所记乾隆时于日观峰出土宋代玉册的情况云:“乾隆十二年(1747)十二月十四日,工人于日观峰侧凿石,得玉匣二,各缄以玉检金绳。启视,其一为祥符玉册,共十七简,简字一行,外用黄缦叠裹之,见风灰飞。其一未启,其简尺寸悉如《宋史·礼志》所载。巡抚阿里衮献于朝。”这两盒玉册,献入清宫后再无下落,而据聂氏所记,尚可从中了解玉册之形制。又如他曾向唐仲冕介绍泰山石刻之劫:“聂剑光为余言:泰山石碑毁于修工者,不知凡几,……而秦篆亦以石坚致,为令辟以垒垣。”又:“东岳庙元圣旨碑:碑向在泰安府岳庙西偏延禧殿前,近岁修庙者磨去其文为他用。泰安人聂鈫云。”(《岱览》)均是泰山石刻毁佚的真实记录,足可备后世征采。今存《泰山金石考》残文中所记《贾洵题名》、“天启铜碑”,《鲁两先生祠记》旧拓本(如记《鲁两先生祠记》拓本“有碑阴,并可玩”),亦是了解岱刻旧貌的珍贵史材。   其三,对泰山石刻进行独到考证,提出了诸多新见新解:聂鈫侄孙聂学文在《泰山道里记跋》中述论其书成就,进行列举:“吾叔祖剑光,性嗜山水,遍览名胜,搜讨金石之文,阅三十年成一书,名曰《泰山道里记》。凡诸记载所未详,而尤当特书者,如:石经峪刻《金刚经》,据徂徕刻石辨为北齐王冠军书;唐《纪泰山铭》下截剥落,叶彬补书百八字;宋《述功德铭》磨勒岱巅,镵毁原碑,字犹存;介邱岩、分水溪及古明堂,均失核蓄疑;又肃然山、奉高城、季札子墓与白骡冢,俱误指其地;汶、泮、三溪诸水皆牵混源流;岱背琨瑞、灵岩诸山,因隶他县而未录。叔祖逐加考验,折衷群书,辨讹补缺,征信确凿。”   按学文所举六例,皆《道里记》之精义所在。其中前三例属石刻范畴,后白骡冢一例也与碑石相关,今分别举析,以见聂鈫之金石学造诣:   (一)石经峪刻经辨为北齐王冠军书:聂鈫云:“石经峪,宋陈国瑞题名称‘石经谷’。石坪广亩许,古刻隶书《金刚经》于上,字大如斗,不记姓名年号,残毁过半。明王世懋辈疑为宋元人笔而无所指实。按:北齐武平时,梁父令王子椿好内典,尝于徂徕山刻石经二,俱隶书,字迹古劲,与此如出一手,则是经或亦子椿书耶?”按石经峪刻经,其时代、书者及经主人言人殊,但不论是旧传之“王右军书”说,还是王世懋的“宋元人说”,无不出于凭空悬想,而缺乏真实的佐证。聂鈫较早采用了比较研究法,将泰山刻经与地域相近的且有年代名氏可考的徂徕刻经进行比较,认定其书法若出一手,故泰山刻经时代当属北齐,书者则可能为梁父令冠军将军王子椿。前一结论,由于此后四山刻经、东平刻经的相继发现,已被最终证实;后一推测,虽不尽全面,但亦不失为一家之言。聂鈫在石经研究中,首次采用了类比的方法,这是极具睿智的,在他的视野中,泰山石经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须结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类题材石刻进行对比、审视,故其“王子椿说”虽未臻完善,但后世的阮元的“唐邕说”、魏源的“僧安道壹说”,都是借鉴了聂鈫的研究思路,虽结论不同,但方法传承,却宛然具在。   (二)宋真宗《述功德铭》石有两刻:聂鈫云:“唐摩崖东为宋摩崖碑,真宗《述功德铭》摩勒于上。高二丈六尺,宽一丈一尺六寸;额高二尺八寸,宽五尺五寸。大中祥符元年十月御制、正书并篆额。是碑有二,一勒山上,一勒山下城南。其勒山下者,所谓阴字碑也。其勒山上者,文字径二寸,额字径八寸。明嘉靖间鄞人汪坦大书,东安邵鸣岐等题名一则。又安阳人翟涛奉当事僚友同游,引汉陈、荀诸贤之聚,太史以德星奏一事,自为题名,复书‘德星岩’三大字,并镵盖于上。每行约毁三四十字。下截尚有字句可读,其得字二百二十有五。篆额‘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之铭’十三字,完好如初。原碑字迹犹存,何以孔贞瑄称‘只成其额’也?《文献通考》:初,‘王钦若言唐高宗、玄宗二碑之东,石壁南向平峭,欲即崖成碑以勒圣制,上曰:“朕之功德,固无所纪,若须撰述,不过谢上天敷佑,叙祖宗盛美尔。”命勒石北向,以答天眷。’元好问《东游略纪》云:‘岳顶封禅坛下,有唐、宋摩崖。’据此则真宗之《述功德铭》,先经磨勒岱巅,后又立碑城南也。乃后人第知有城南之碑,而不复知有岱巅之碑矣。”按史载宋真宗封禅告成,于泰山刻《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但摩刻地点,或云岱顶,或云岱下,清孔贞瑄《泰山纪胜》则谓摩之山巅者“已成其额,真宗谦让未遑,勒碑山下,取对越之义”。聂鈫刮苔剔蚀,亲辨碑文,考定是《铭》实曾两刻,考明在岱下者即所谓“阴字碑”;在岱顶者为后人镵磨其字,惟存篆额,并非孔氏所云当时仅成其额,后世因其文不存,故无知有刻之岱顶者。犹如层层剥笋,千年沉繄朗然廓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卷十二《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条便征引了聂鈫之说。叶昌炽《语石》卷十也全文采录了聂氏研论,作为“古碑一刻再刻三刻”条之例证。   (三)白骡冢残碑辨为武则天登封碑:聂鈫云:“坛北旧有白骡冢。郑綮《开元传信记》:‘上将登封泰山,益州进白骡至,洁朗丰润,权奇伟异。上遂亲乘之,柔习安便,不知登降之倦。告成礼毕,复乘而下。才下山坳,休息未久,而有司言:“白骡无疾而殪。”上叹异之,谥曰“白骡将军”。命有司具槥椟,垒石为墓,在封禅坛北一里馀,于今存焉。’《岱史》所载本此。《泰山小史》谓‘在岳阳,碑记冢迹尚存。’《泰安县志》:‘在红门东。’然红门东有丰碑断踣,趺下磨灭无字,惟碑额棱上有‘垂拱元年月廿五造二年五月’十二字,碑侧犹存宋人题识‘当日东封安在哉,茫茫今古泯尘埃’字句可读。翻转审视,底面有行书,字影差小,隐隐莫辨。按赵明诚《金石录》云:‘唐登封纪号文,高宗撰并行书,飞白书额,小字,乾封元年二月。一勒石山上,不知毁于何时。一立碑山下。’意或武后补刻,以残碑及《开元记》证之,白骡冢在城东南,今失其处矣。”红门之东旧有残碑培卧,历代金石书均乏著录。俗传以为白骡冢碑,聂鈫将其发土审视,辨其漫漶之馀,乃知其文与白骡无关,复证之《金石录》之记,认为此为唐垂拱间武则天所刻之登封纪号文。聂鈫这一发现,不仅为泰山新获一唐代丰碑,更为武则天研究提供一项新资料,笔者即曾据聂氏所言,对此碑史事作了进一步推考(见拙作《则天女皇与泰岱史迹》,载《周郢文史论文集》)。此碑之秘由聂鈫首发,其功甚钜。   从以上三例中,大抵可见聂鈫考据的严谨与求索的审慎。这类文字,在《道里记》中尚有多处,如述蒿里山后晋总持咒幢,谓“内有岱岳使及岱岳镇都虞候官名,则旧志所未详”;又述小蓬莱题刻,谓“崖西犹有巡山李元英及巡山孙明叔等题名,皆无朝号,又唐双碑内,刻宋人题名有巡山供奉何怀智,巡山侍禁李安,二官名并存考”。均据石刻考得泰山重要职官设置,足补方志之阙。又《岱览》卷二十二引《泰山金石考》考衍圣公孔元措篆《二圣碑记》云:“孔元措在蒙古太宗时袭封,(碑中之)丙午乃定宗贵由元年,诸志皆云大德十年,误。”足正方志之谬。   与大多乾嘉学者林泉宦馀、多金多闲不同,聂鈫是以一介寒儒、荒村布衣的身份来从事这一艰辛的学术工作的,他几乎将其毕生的精力都投置到泰山的考察与研究中,这种毅力与精神,及所历困顿与艰辛,是一班借泰山沽取文名者所无法想象的,故他在这一领域(尤其是实地考察方面)取得成绩之大,不仅超逾前贤,且后乏来者。所以他的著述甫出,便得到当世名公钜卿的广泛认可与高度推崇。钱大昕在为《道里记》题序中称:读聂君之书,“由近及远,由正路以及四隅,较若列眉。其间岩谷幽阻,昔人游屐所未至,掌录所未详者,剑光历三十年,布衣芒屩,手扪目验而知之。其文质而不俚,简而不漏,洵志乘之佳者。”另一位文坛巨子、桐城派古文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人物姚鼐亦称:“余尝病天下地志谬误,非特妄引古记,至纪今时山川道里远近方向,率与实舛,令人愤叹。设每邑有笃学好古能游览者,各考纪其地土之实,据以参相校订,则天下地志何患不善?余尝以是语告人。嘉定钱辛楣学士、上元严东有侍读,因为余言泰安聂君《泰山道里记》最善,心识其语。……今阅是书,每与余意合,而辨正尤起人意。”当时清廷所修《四库全书总目》,也在《泰山道里记》提要中评价:“盖以土居之人,竭半生精力以考一山之迹,自与传闻者异矣!”在清李遇孙之《金石学录》中,聂鈫为惟一入选的泰安籍人物,更可看作是对其金石学成就的肯定(《语石》中也数论及聂氏)。历代关于泰山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内中不乏名士高官的宏篇巨帙,但多属“分类杂陈,率多挂漏”的浅薄之作,真正具有重大价值且产生深远影响的屈指可数,在此可传之书中,又当首推聂鈫这一册仅五万言的《道里记》。达官贵人的泰山巨帙久已被世人淡忘,而泰安布衣聂鈫的著述却时时被学界论及。车锡伦先生有言:“仅《泰山道里记》一书,也已确立了聂鈫在泰山文化研究史上的地位。”(《〈泰山道里记〉作者聂鈫》,载《岱宗学刊》2000年第6期)钱大昕曾赋诗云:“书有一卷传,亦抵公卿贵”,用此句比况聂鈫其人其书,我觉得尤为贴切。   聂鈫对泰山石刻展开的广泛搜索,为钱大昕深入探研岱刻内容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序   余生长泰山下,尝搜讨岱故,更思以游履得其实。乾隆癸亥,安邱刘履夫其旋教授泰安,与余善,每同攀幽跻险,探稽往躅。   戊辰春,车驾东巡。当事属履夫,辑御路古迹,随笔《泰山纪略》,脱稿授余。后履夫除知嘉定县,卒官。余亦卜居山中。   岁庚辰,有仁和成城卫宗者,来纂《泰安府志》,访获《纪略》,极加叹赏,因请携归。厥后别刻《泰山胜概志》一卷,并多采《纪略》。然其中有一地两称,或名同地异。岩谷险阻,向有题刻,惜为苔蔽莫辩者,近乃竖梯亲加刮摩以核之,虽风雨寒暑,弗惮其劳。而又质之野老,参考群书,竭半生精力,爰汇为一编。提挈道里为纲领,分之为五,合之为一,名曰《泰山道里记》。凡古迹、祠宇、桥坊,悉缀其下。他如高里、徂徕、云亭诸山,皆支峰别阜;石汶、北汶、三溪诸水,同归于大汶;再灵岩、琨瑞川谷名迹,连属岳之极北者,虽异县何妨两载,而泰山全体著矣。之数者,庶几补前人诸记所不逮,亦欲使后之游者易考焉。惟是管窥所及,文词鄙拙,复芟芜校订,自乙酉迄壬辰,四易稿而始定,非敢谓《记》之成也,聊以自娱山居云尔。   ●泰山道里记   壹   泰山,《虞书》谓之“岱宗”。《风俗通义》曰,“岱者,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白虎通·德论》曰:“东岳为岱宗者,言万物之相代于东方也。又岳之为言桷也,桷考功德定黜陟也。”《禹贡》谓之“岱”。《周礼》谓之“岱山”。《尔雅》、《论语》谓之“泰山”。是泰山之名后于岱也。   泰山结体,惟《鲁颂》“岩岩”一语,足以形容气象。后人谓泰山如坐者,言一山之体也。又曰泰山为龙者,言众山之奔赴也。旧说皆谓山脉自西而东。郑樵《通志》谓济南诸山其北麓,兖州诸山其南麓,青齐海上诸山其左翼,河东诸山其右翼,终不言其脉之所起。李光地《禹贡注》:“导山四条,惟第一条言入海,余三者,或长或短,率无入海之文。”且岱为岳宗,用表青徐之畛,迤东即其入海处,经文不及,以是蓄疑。曾因奏对备闻山东诸山之脉,自营州跨海而来,遣官按履经十余年,非意之也。盖自圣祖御制《泰山龙脉论》出,而百家息喙矣。   泰山面西南,社氏《通典》之说也。后人多谓南向。盖登山者,皆由红门一路,适值其南,于此仰望,峰岩掩蔽,不见绝巅。惟自山西南视之,则正面出矣,亦足征其非自西来也。其背依东北,棨戟排列,最据形胜云。   泰山道里,见于载籍者:《博闻录》谓“高四千丈、环一千里”,《茅君内传》谓“周回三千里”。其说荒远不可稽。唐徐坚《初学记》引《汉官仪》及《泰山记》曰:“自下至古封禅处凡四十里。”晋郭璞《山海经注》谓:“从山下至顶,四十八里三百步。”《唐六典》谓:“周百六十里,高四十余里。”故俗皆以为四十里云。然登山者寅上而未下,度其时在平地仅行六七十里而已,况攀陟为劳,不足四十里明矣。明万历间参政张五典者,尝立一法量之。其法用竖竿一,长一丈,刻以尺寸,竿端置一环;用横竿一,长亦一丈,中置一环;两端皆五尺,取其轻重相称。以绳系于横竿之环,而又穿于竖竿之环,牵其绳之尾,则横竿可上可下,而不失其平。于是以竖竿所立之处,视横竿所至之处,则五尺为一步矣,此以量其远近也;每量一步,若在平地,则横竿由端以至竖竿前后,俱著於地;若前高而后下,则横竿前著于地,而后悬于空,视竿所悬处至地尺寸若干,此以量其高下也。又备一册,每页画三百六十格,每量一步则填一格,平地则于格内填一平字。其高尺寸若干,亦于格内注之。填尽一页,则足三百六十步,为一里。其高则累尺寸而计之不爽也。由山下至绝顶;凡量四千三百八十四步,而纤回曲折皆在其中。高三百八十六丈九尺一寸,中除倒盘低十八丈五尺七寸抵高数外,实高三百六十八丈三尺四寸,折步七百三十六步六分八厘。平、高共积五千一百二十步有奇,实一十四里零八十亲步耳。   泰安府城,旧为岱岳镇。自汉迄南北朝,置奉高县,为泰山郡治,在今治东北四十里、其时兼摄博县,在今治东南二十五里。隋开皇时改奉高曰岱山。大业初省岱山,入博城。唐高宗改名乾封。宋太祖开宝五年,诏迁治就岳庙,真宗祥符元年,改名奉符,属袭庆府。金初为泰安军,寻改泰安州,治奉符县。元因之。明初省奉符,并归泰安州,属济南府。国朝雍正十三年,升州为府,辖州一县六,倚郭为泰安县。其城内外祠观名迹,有关泰山掌故者,并备录之。   府城内西北为岱庙。《水经注》引《从征记》曰:“泰山有下中上三庙,墙阙严整。庙中柏树夹两阶,大二十余围,盖汉武所植也。门阁三重,楼榭四所,坛一所。”按:此庙盖下庙也。其制初为遥参门,门与城南门相直,其前即宋真宗警跸之地也。门外为台,上起石坊,乾隆三十五年奉敕增建,额“遥参亭”三字。北为遥参亭。亭一名草参。凡有事于岳者,拜于亭而后入,是为入庙之始。自明人设元君像于亭中,遂与庙隔,不可通辇路矣。亭后为岱庙坊,康熙间布政使施天裔创建。   北为庙,城堞方三里、高三丈、门八,南辟者五,中曰正阳,三十五年奉敕重建,额“岱庙”二字。东西两掖门,东掖之东曰仰高,西掖之西曰见大。东一曰青阳,又名东华;西一曰素景,又名西华,北一曰鲁瞻,又名厚载。门各有楼。又四角亦皆有楼:曰巽、曰艮、曰乾、曰坤,各随其方焉。   由中门而入,北为配天门,其东为三灵侯殿,又东为炳灵殿。《文献通考》“后唐长兴三年,诏以泰山三郎为威雄将军”即此。大中样符元年十月封禅毕,亲幸加封,令兖州增葺祠字,又于庙北堧建亭,名日灵威。肖像一男一女。亭圮,移像于后寝官,今仍建祀于此。按俗刻《增补搜神记》引《唐会要》云:“泰山有五子某某,三曰至圣炳灵王;配永泰夫人。一女曰玉女大仙,即碧霞元君。”其说妄诞不足据。殿前汉柏六株,老干扶疏,有明陈昌言《汉柏图赞》。西北隅一株两干。乾隆二十七年,御制《汉柏图诗》,碑阴勒诗一首,并建亭于殿西。其殿南乃宋孙明复初辟学馆处,名曰信道堂,并自为记。金党怀英《鲁两先生祠碑》云:“孙、石两先生讲学旧馆,为岱庙所并,犹名为柏林地,岁分施钱,为养士之费。”今则尽归道士矣。其门外有宋宣和宇文粹中撰修庙碑。炳灵殿北,旧为迎宾堂,有司候王人之所。康熙间增置三茅殿,乾隆三十五年改建驻跸亭。   配天门西为太尉殿,朱佐《前定录补》所谓“豳公杜琮”也。   又西为延禧殿,今并祀三茅于内。《集仙传》所谓“东岳上卿,汉茅盈及弟茅固、茅衷”也。殿前有元圣旨泰定鼠儿年、至正猴儿年碑,及杜翱撰《东岳别殿重修堂庑碑》,并亡。中阶唐槐一株,古干中劈,阴覆半亩,有明人甘一骥大书“唐槐”二字碑。其门外有宋祥符晁迥撰加封碑。   延禧殿北,旧有御香亭,为贮御香之所;有诚明堂,为祭官斋宿之所,并记。西为环咏亭,四垣嵌历代石刻百余计,种放题跋其尤也。明万历间重建,乾隆十二年拓新之。今上东巡渴岱庙,四陟岱巅,尝驻跸于此,有御制《环咏亭》诗三首勒亭壁。北为藏经堂,内贮历代经文典诰。东为鲁班殿,殿前有乾隆三十五年内务府大臣刘浩赍帑重修泰山神庙告竣题名碑。   配天门北为仁安门,门前有国期告祭碑十三,修庙碑一,左右环立。门内东西碑亭二,碑台四。其在东者:金大定杨伯仁撰重修庙碑一,明告祭碑六,国朝告祭碑五,御墨亭碑一,今上御制重建庙碑一。其在西者:宋祥符杨亿撰天贶殿碑一,明初诏去封号碑一,告祭碑五,天顺间薛瑄摄修庙文,并勒天贶殿碑后面。国朝康熙间施天裔修庙碑一,告祭碑一,又有石幢一,制最古,通盖趺高可二丈,八面剥蚀无字,俗以“无字碑”呼之,而宋宣和袭庆守钱伯言纪游碑阴勒明邹宏文跋。嘉靖间李钦撰修庙碑及明代谕祭各碑,悉为工人撤毁。中为石栏,栏内外怪石凡九,皆有题勒。   北为露台,台之上屹然中立者曰扶桑石,挺然北向者曰孤忠柏。庙内阶旁有古桧数十,蟠结杈枒,此即《从征记》所称“汉柏夹两阶”者。其余翠柏森列,惟露台西南二株,附枝倒垂如缀,皆施天裔修庙时所植也。露台东西,双井夹之,西井味尤甘美。有明州人李钦《古井记》,朱之蕃诗称“香井”是也。又有铁桶二,大数抱,宋建中靖国元年造。有奉符县人李谅题记。周以回廓,各绘冥司善恶状。东廓中间为鼓楼,楼后有东斋房,圮。西廓中间为钟楼,楼后有神器库。《从征记》曰:“库中有汉时故乐器,及神车、木偶,皆靡密巧丽。又有石勒建武十三年,永贵侯张余上金马一匹,高二尺余,形制甚精。”是其地也。北有西斋房,今并亡。   露台北为峻极殿,即宋之天贶殿。殿九间,重檐八角,祀泰山之神。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封“齐天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加封“仁圣天齐王”,四年沼加“上天齐仁圣帝”,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加封“天齐大生仁圣帝”,明太祖洪武三年改称“东岳泰山之神”。国朝吴云联日:“帝出乎震,人生于寅。”康熙二十三年圣祖仁皇帝躬祀于此,赐额曰“配天作镇”。雍正九年世宗宪皇帝额日“岱封锡福”。乾隆十三年今上躬祭额日“大德曰生”。十六、二十二、二十七年,上皆亲祭焉。三十六年,上复亲祭,赐玉圭一,高三尺五寸,宽八寸,色微青。有御制《岱庙诗》六首,并勒殿前东、西碑亭。   后为寝宫,宫五间。宋大中祥符五年册封东岳淑明后,今上额曰“权舆造化”。东西曰配寝。凡岱庙之废兴可考者,自宋迄国朝,皆相继增修,碑具在。   出府城北门外一里为岱宗坊,登岱者自此始。坊创于明隆庆间巡抚姜延颐、总河翁大立、巡按罗凤翔等,圮。雍正八年,郎中丁皂保。赫达塞奉敕重建,篆书坊额。西南为凤凰台,《汉书》:“宣帝元康元年,凤凰集泰山。”后因其地为台,台上覆以亭,废,犹有土邱石柱。乾隆十二年为工人掘土所毁。   坊东为酆都庙,神称酆都大帝,配以冥府十王。《道经》云:“酆都为阴气之主,九地之枢机。”又曰:“十王之中,七曰泰山。”故祀此。今上额曰“现因果法”。墀下有古柏,柏顶寄生桧一株,根植郁茂,俗呼飞来拍。庙始于明弘治十四年.,太监李瑾建。有嘉靖四十一年李钦撰重修碑。   坊西旧为升元观,乾隆三十五年建行宫于此,有御书“礼元堂”额。向多古柏,今犹存数株耳。   坊北为三皇庙,祀伏羲、神农、黄帝,配以八蜡。两庑祀先医。明弘治间,尝遣中官致祭,有御祝文脾。今以岁十二月八日致祭,为郡人蜡祭之所。   北为升元观,观初名建封院;宋政和八年赐额“升元”,有敕牒碑。元至元二十二年,张志纯重修,改曰“朝元”,有徐世隆碑。其神祀东华帝君,俗谓之东岳福神,此则自西南而徙建者。’   北为玉皇阁,万历八年建,白鹤泉故道也。按《明一统志》:“悬崖泻出,宛如垂练。”《岱史》云:“泉冽味甘,异于他水。”《泰山小史》云:“泉出一天门下一里,水西南流,迨宋创此城,疏泉萦绕其下。城北旧有水道,经岱届东南,出折而西南,曰运舟街。至城西南出,会(奈)河入泮归汉。”嘉靖间举入封尚章别墅于泉侧,引水为池,曰封家池。凡輶轩宴集多于此。尚章没,其家苦于供应,遂用巨釜塞之,复立阁于上。自泉塞后,宋焘以州中科目渐稀,与当事议浚通,竞为众所阻。然至今夏秋大雨时,阁旁地中犹隐隐如雷吼。西南有泉一泓,清冽甘美,盖其支流耳。乾隆十八年,知县冯光宿建石坊于前,额曰“白鹤”。西偏别构一亭。二十七年知县程志隆拓建。   西为北斗殿,隆庆间建。前有人祖殿,祀秦始皇,盖本《史记》所云:“祖龙者,人之先也。”近改痘神祠。北为金龙四大王庙。《山东通志》称:“神为南宋谢绪,行四,钱塘人,隐金龙山,宋亡投苕水死。明天启四年,以拥护漕河封今号。”康熙元年祀此,有王纪碑。西为青帝观,顾炎武谓即月令,所谓青帝太皞也。《隋书·礼仪志》:“开皇十五年春,行幸兖州,遂次岱岳为坛如南郊,又陈乐设位于青帝坛如南郊。帝服衮冕,乘金辂,备法架,行礼毕,遂诣青帝坛祭焉。”按:观创建无考。宋祥符初重修,加封广生帝君,有御制碑。今佚。又北为金山,明立高真院于上,今名西眼光殿。殿西有眼光泉,游人多于此掬水洗目。   自大王庙转而东北为后土殿,有宋范致君题名勒壁。门外有井曰涤尘泉。东为老君堂,古岱岳观之一隅也。唐为老氏筑宫,武后赐额曰“白鹤”。自高宗以下六帝一后修斋建醮,皆于此观;有双碑以盖趺合而束之,俗呼“鸳鸯碑”.其字四面,每面作四五层,书法不一。唐碑存于泰山者,唯此与玄宗《纪泰山铭》耳。顾炎武采入《金石文字》。迤南(田耎)基敞豁,皆岱岳观故地。按《水经注》曰:“古帝升封设舍,所跨处有石窍存焉。”在故观南趾。《从征记》曰:“中庙去下庙五里,屋宇又祟丽于下庙。庙东、西夹涧。”《岱史》裁:“向尚存古松柏十余株,有赵子昂题刻‘汉柏’二字。”今与树俱亡。是岱岳观在元以前为东岳中庙矣。   贰   东为群玉庵,祀王母。宋皇佑间炼师庞归蒙辈居此,赐紫服,题名于石。后人增置药王殿、观澜亭,石渠夹径,建以桥栏。庵前有飞鸾泉,又东跨涧,古有王母桥,今废;旁为吕公洞,唐双碑韦洪诗渭之“发生洞”,宋钱伯言纪游谓之“金母洞”。传纯阳子炼丹于此,内有纯阳石像。上为飞虬岭。宋焘《泰山纪事》曰:“昔吕公题诗石壁,有虬常对诗顶礼。一夕,吕公复至,挥笔点其额,遂化龙飞去,因名飞虬云。”按《岱史》:“吕公于绍圣、政和间,题诗二首于王母池。”即此。其遗刻在今府署南关帝庙壁。岭上旧有岩岩亭,金知州姚建荣建,并自为记。明成化间,参政张盛移建于水帘洞东,亦亡。洞北为虬在湾,即《岱史》所谓王母池,一名瑶池。《水经注》“古者帝王升封,咸憩此水”是也。按宋李谔记称:“昔黄帝建岱岳观,遣女七人,云冠羽衣,修奉香火以迎西王母。”其说荒远不可稽.然老君堂双碑载唐人题名,有“拜访瑶池”之语,知其久也。上有王母楼,俗称梳洗楼,圮。以中溪经流绕府城东南,遂名梳洗河。《山海经》所谓“环水”也,有环水桥,明举人张虎建。又南过封祀坛东,则河淤伏流,至木头沟复见,入泮归汶,总名中溪也。   虬在湾北,石厂森阴,澳水澴(营),《泰山纪胜》谓之“小蓬莱”,为工人采石所毁。崖西犹有巡山李元英等及巡山孙明叔等题名,皆无朝号。又唐双碑内,刻宋人题名有“巡山供奉何怀智,巡山侍禁李安”二官名,并存考。飞虬岭东为虎山,其上有东眼光殿,雍正八年建,遥与西眼光殿对峙。   玉皇阁北为关帝庙,康熙、乾隆间相继拓修。今上额曰“神威巨镇”。庙东有憩亭及露井。   北为一天门坊,明参政龙光题。康熙五十六年巡抚李树德重建。自岱宗坊至此四里,是入盘道之始。凡坊皆跨道,游者经其下也。   北一坊,明罗洪先题曰“孔子登临处”。孔子登泰山见于《孟子》、《列子》,而其驻足之地,则谁其见而识之者乎?西为合云亭,雍正三年知州吴曙建,有今上赐亭额。   北为天阶坊,明巡按高应芳题。   北为元君庙。元君有上中下三庙,此其中庙也。旁有且止亭,明天启六年僧兴旺拓建,知州于可久记。康熙间建红门坊于前,额曰“瞻岩初步”,为登岱者众路之会。   北为观音阁,旧名飞云,今上额曰“普门园应”。东为更衣事,凡士夫登岱者,至是易便服以行,今改弥勒院。其南别构一亭。东北为黑石埠,草木森蔚,溪内片石如几,曰小洞天。下有湾,曰柳条、饮马、石峡,各随地命名,大涧皆然。汉枚乘谓“泰山之()穿石”是也。东为箭竿峪,水南流经虎山北,又东南绕明尚书萧大亨先茔侧,汇水为石马湾,过岱道村吕仙桥,入梳洗河。村中有吕仙祠,万历间建,宋寿记碑。   元君庙西北为大藏岭,自东趾至巅有石屋各一,其南丹壁悬崖,则所谓“红门”也。西为垂刀山,宋时得天书于此。西为酆都峪,俗名鬼儿峪,水南流经金山北,又西南入(奈)河。   观音阁北跨道为万仙楼,旧称“望仙”,明万历四十八年建。上祀王母,配以列仙,中为元君,今上额曰“景会群真”。下为隐真洞。其东涧水潆纡,汇为碧泉,夹涧多樱桃绿竹,曰樱桃园。古诗“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今可见者,惟此与普照寺、岳东北竹子园耳。   北为桃源峪,或谓之桃花涧,前人题刻纷纷,惜唐代题名已鑱毁,犹有“时十月张炼师因拜岳,大历八年”十数字可识。   北为蕴亭,顺治十六年建,为游人憩息之所圮。   北为斗母宫,古龙泉观也。明嘉靖二十一年德藩重建,济南陈輖记。   北为高老桥坊,自一天门坊至此五里。北即高老桥,古有高老创开此道,故名。有嘉靖三十九年副使高捷重修桥碑。其旁有龙泉水,从西北山峡经此东注中溪。   桥北山势突起,明置人祖殿,今改三官庙。东北里许有漱玉桥,圮。为砲高岭。为石经峪,宋陈国瑞题名“石经谷”。石坪广亩许,古刻隶书《金刚经》于上,字大如斗,不记姓名年号,残毁过半。明王世懋辈疑为宋元人笔而无所指实。按:北齐武平时,梁父令王子椿好内典,尝于徂徕山刻石经二,俱隶书,字迹古劲,与此如出一手,则是“经”或亦子椿书耶?隆庆间侍郎万恭云:“近人刻《大学》圣经于上端以胜之。”今佚。汪坦刻《诗般》一章在焉。北为水帘,崖多题识。稍西石壁中分,曰仙峡石,又名试剑石;万恭磨壁为记,并建石亭,额曰“高山流水”。亭西上旧有听雨轩。转而东为龙泉峰,又曰栲栳崮,石经峪水出焉。上接三叉沟,绕峰后又西南注中溪。   三官庙北为水帘洞坊。自高老桥至此三里,一涧深广,有桥跨之,曰住水流桥。西北一里为天绅岩,山坳古洞出水,即水帘洞,危壁飞瀑,名日水帘泉,东注中溪。   水帘洞北为登仙桥,东折而上为歇马崖,亦曰马棚崖,言崖可屋马也。《岱史》云:“向有墨书三画,风雨不灭,传为吕仙迹,故又名三字崖。”大学士、郡人赵国麟诗曰:“一涧空中落,双崖势欲连。”崖忽倾落,赵复题云:“高岸巳夷陵谷变,后来休笑画图虚。”西北为云头埠,峰峦崛起,烟云中望之若人立,或若兽蹲。其南有地,名曰白杨坊,多白杨树,石厂幽杳,额曰“白杨洞”,祀弥勒石像。有洑池;水西南流,经凌汉峰后而下,汇为碧油湾——水碧于油也,俗呼香油湾,入西溪。   歇马崖北有圣水泉,跨道殿阁巨丽,即明嘉靖升仙阁址。乾隆十二年拓建,改为壶天阁。今上驻跸于此。有御书阁额及御制《壶天阁》诗三首,勒东北崖。西偏为倚山亭,对阁为元君殿,今上额曰“琼霄珠照”。   北为玉皇庙,今上额曰“紫垣凝命”。其上盘岩叠嶂,为回马岭,一名石关,应劭谓之“天关”。自水帘洞坊至回马岭坊,凡七里,过此马不能登矣。有御制《回马岭》诗三首,东西勒崖。岭迤西为九峰山,,转而东为十峰岭,《岱史》称“古云岩”。下为雁石沟,旁有一石似雁也。水南流会石经峪。   东转而上为金星亭,西折为三大士殿,西北过步天桥有十二连盘。   北为黄岘岭,土色黄亦异他处,又名中溪山。迤东有环水南流,中溪发源于此。西折旧有黄岘岭坊,今圮。再上为二天门坊。自回马岭坊至此五里,峰回路转,是为登岱之半。有庙祀黑虎,俗呼二虎庙。旁为虎埠石,巨石蹲跗如虎。西南可览傲来。北有倒三盘。   北为快活三,路凡三里,差不磊崅,行者快之,一名快活山。旁有玉液泉,石穴迸水。北为跨虹桥。   自北而西为增福庙,为元君殿。西北旧有迎天坊,圮。北为龙文石,文理盘旋若龙,一名蛟龙石。北为回龙桥。   北为小龙峪坊,圮。其西即小龙峪,石峡飞泉,势若龙喷。东屋两石谽(谷牙),中喷清泉,曰小龙口。西北为拦住山,以叠嶂横抵谷口也。其上为弄月岩,有半山亭故址。下为潜龙涧,水西南流入黄西河。   又北而西过雪花桥,再上为三蹬崖,平处三里,至此又复嵌崎。侧一石,镌明徐用检《祷雨灵应歌》。东为御帐坪,片石坦豁,为宋其宗驻跸处,有石窍存焉。前为飞瀑岩,瀑水悬流若溅花铺玉,而下曰护驾泉,又名银河。圣祖仁皇帝御制《百丈崖观瀑》诗即此。   坪北旧有五大夫松。《史记》:“秦始皇登泰山,中坂遇暴风雨,休大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汉书》但云大树不云松也。《初学记》引《汉宫仪》及《泰山记》云:“小天门有秦时五大夫松,现在。”盖汉人实见其松也。《泰山纪事》:“松旧有二株,苍秀参天,四围碧石,栏根无土,蟠于石上。万历三十年,泰山起蛟;遂失松所在,以为化龙去。”按:五大夫树,唐陆贽称为五株。今新栽五松,有坊额曰“五大夫”,皆好事者为之。坊即小天门,《岱史》称“诚意门”。自二天门坊至此五里。坊侧巨石屹立,相传万历二十一年夏,自山巅坠此,因名“飞来”,有柯绍皋题识。西崖勒今上御制《飞来石》诗。《岱史》云:“诚意门西为公署,东为五松亭,又各憩客亭,明人重建,题曰‘御帐’。”遗迹今俱亡。东有望驾石,如人拱立。又东一山曰老人寨,有朗然子洞,元初刘朗然修道处。下为三叉沟,会双沟而西南流。五松北为单仙亭,圮。明人篆亭名于崖。两崖夹径,勒今上御制《五大夫松》诗二首。   西上为朝阳洞坊,自五大夫坊至此一里。   北上为凌虚阁,圮。西为振衣亭址。乾隆十二年改建驻跸亭於此。有御书“胜览方舆”额。迤东别构望松亭,寻圮。   北为元君殿,今上额曰“灵府慈光”。   北即朝阳洞,深广如巨屋,南辟向日,旧名迎阳,亦曰云阳,朱衡更名朝阳。东为御风岩,磨勒今上御制《朝阳洞》诗,因名万丈碑,字径三尺。又诗二首刻于洞东石壁。洞北一松,独挺山崖,曰处士松。有明方元焕题识,涂泽民碣曰“独立大夫”。治中、州人萧协中《泰山小史》云:“万历三十一年,一夕风雨,失其树,惟碣存焉。其曰处士,曰独立,羞秦封也。”按:此一大夫,孰为封欤?   北为对松山坊。自朝阳洞坊至此四里,两峰夹路对峙,苍松韧焉,日对松山,亦曰万松山。松厄于石不能大,雨不常及,以云气沾湿而生,且茂,枝皆作蛟虬状,风谡谡清人牌。过圣水桥,东崖勒今上御制诗二首。诗云:“岱岳最佳处,对松真绝奇。”   稍北,旧有大悲殿。今上额曰“莲界慈航”。西有乾坤楼,明洪朝选建,圮。近改新盘,于桥西高阜上,或谓之云门。   北为龙门坊,旧额“大龙峪坊”。自对松山坊至此四里,坊东即大龙峪。众水归峡,飞泉若泻。旧有龙王庙,上有金母殿址。北曰鸡冠峰,片石悬立于上,翔凤岭南岩也。转而东为新盘口,有渡天桥,明万历间参政吕坤建,令登岱者,上从东而下从西,无相践蹂。盖仁人之用心如此。并圮。   南有雁翎峰,尖峰峭出,莲花峰下址也。北上崖缝吐水,曰大龙口。宋邵伯温所谓“龙口泉,大石有罅,如龙哆其口,水自中出也”。   北为西壁峪,两山竦削壁立。东曰飞龙岩,西曰翔凤岭,中为十八盘。有升仙坊,自龙门坊至此三里。攀跻直上,天门忽辟,其相距一里余。按《后汉书》注:应劭《汉官马第伯封禅仪记》曰:“俯视溪谷碌碌,不可见丈尺,遂至天门之下。仰视天门,()辽如从穴中视天。直上七里,赖其羊肠逶迤,名曰环道,往往有絙索可得而登也、两从者扶挟,前人相牵,后人见前人履底,前人见后人顶,如画重累人矣。所谓磨胸()石扪天之难也。初上此道,行十余步一休;稍疲,咽唇焦,五六步一休。蹀蹀据顿地,不避湿暗,前有燥地,目视而两脚不随。”劭所述极登陟之状,后易以铁索,而盘皆密级,不必十余步一休矣。有今上御制《登岱麓》诗一首、《度十八盘》诗二首勒东岩。   十八盘尽处为南天门,旧称三天门。劭所谓“天门”也。其上有阁,曰摩空,自是朝天有路矣。门外西侧有自然碑,高六尺三寸,宽四尺八寸。不加磨砻,因石勒元《天门铭》,杜仁杰撰,严忠范正书。字径二寸,铭辞古雅,书法端严,一佳刻也。今即其地筑台,而是碑遂瘗。门内旧为三灵侯祠,《通志》称:“周谏宫唐宸、葛雍、周武也。宋真宗东封泰山见三神人于天门,因加封建祀。”后改置于凤凰山,圮。遂移凤凰山之关帝庙于此。今上额曰“乾坤正气”。应劭曰:“早食上,晡后到天门,郭使者得铜物,形状如钟,又方柄有孔,莫能识,疑即封禅具也。”杜仁杰《天门铭序》曰:“泰山天门无室宇尚矣。布册张炼师为之经构,累岁乃成,可谓破天荒者也。”按:张志纯,号天倪子,隐布山,在今治西南八十里许。   南天门西为月观峰,西偏怪石攒簇,即《汉宫仪》及《泰山记》所谓“山顶西岩为仙人石闾”也。两石环立如扉,名曰西天门。下为上桃峪,桃花峪源也。西注混源池中,一石卓立,为君子峰。又南为西神霄山,或谓之两蜂岩,双蜂峻特,峡口有卧马峰。渠水南流至对松山,东注龙峪。   叁   关帝庙东北有石坊,明人题曰“升中”,今废。   东为天街,庐而市者可三十家。劭所谓:“东上一里,得木申。木甲者,武帝时神也。”是其地矣。   迤北为行宫,乾隆十二年建,有御书“云巢”额,今圮。按:此地旧称五贤堂,祀孟、荀、杨、文、韩五子,相传为苏源明读书处。又有肩吾轩、石林馆,皆其故址也。西为万福泉。《泰山小史》云:“石穴涌流,甘冽异凡,时中贵汲以羞上,赐名万福。游人掬之洗目,谓可却病。”稍北为避人厂,幽辟可栖。   自天街北为凤凰山,其前旧有蓬元坊,明人建。按《名山洞天福地记》:“第二洞东岳泰山,周回一千里,名蓬元之天。”此坊之所取名也。南有白云洞坊,万历间巡抚李戴建,圮。西为象山,为锁云岩,又名云窝,即白云洞,有今上御制诗勒壁。然洞顶东北坦处,有亭有轩,皆额“白云”,李戴记石,并亡。洞南深谷陡峻,或称百丈崖。水西南流入石壁峪,转而东为砧子石。南为莲花峰,五峰攒簇如莲花,花靥宽平,亦绝类莲实。迤东危崖万仞,《岱史)所谓“五花崖”仰视不见绝巅,崖蔽之也。登之视盘道中人往来杂()如蚁,俗又呼望人峰。峰顶有试心石,二石钩连于上,登之动摇,或云惟心诚则不动。迤南有神泉,马第伯记云“饮之清美利人”。沟水南流达于涤虑溪,经对松山而西注龙峪。   凤凰山东为围屏峰,即《岱史》“悬石峰”也。旧有老君堂,圮。东偏为虎头崖,巨石状如卧虎。南折转东为避风崖,石厂深密而向阳,宋人题刻殆遍。东北有万寿殿址,《泰山小史》称“万寿宫”。又有御香殿,亦曰御香亭。万历四十二年建,祀九莲菩萨。并造大铜钟一,上有御制钟赞。崇祯十四年,复增祀智上菩萨,殿久圮,移像于青帝宫,置钟於后石屋。按:二后升祔时,先后建祀岱巅,并置祀山下天书观内。东为斗仙岩,多宋元题名,明人大书“振衣冈”三字,鑱毁过半。上有鲁班洞。稍北有万历时所筑北斗坛,四面皆门而中通。上复为台,曰礼斗。碧石并峙,多文采,俗呼辅弼二星,取泰山北斗之义也。又东巨石黑丽,上镌“天柱峰”三字。下有宋刘衮、马熙题名。东北崖石窍滴水如贯珠,曰珍珠泉,昼夜出斛许,味极佳。迤南有明置西公署,额曰“仰止亭”,凡达官止宿恒于此,今亡。   东为碧霞祠,元君上庙也。《文献通考》:“泰山玉女池在太平顶,池侧有石像,泉源素壅而浊。宋真宗东封,先营顿置。泉湍涌上徙升山,其流自广,清澈可鉴,味甚甘美。经度制置使王钦若请浚治之。像颇摧折,诏皇城使刘承珪易以玉石。既成,上与近臣临观,遣使砻石为龛,奉置旧所,令钦若致祭,上为作记。”按:古玉女池属大辟祠基,适掩于正殿龛座下。今祠东有圣水井,西有玉女池并建亭,遗迹皆后人附会耳。《岱史》云:“宋建昭真祠,金称昭真观,明洪武中重修,号碧霞元君。成、弘、嘉靖间拓建,额曰‘碧霞灵佑宫’。”按:元君之祀,传述不一,其以为黄帝所遗玉女者,《瑶池记》也;其以为泰山神女者,《博物志,》也,明人崔文奎独有取於“坤道成女”之说。盖谓岱岳毓神,上通乾象,降灵下土,故曰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于义吻合;而刘禹锡《送东岳张炼师》诗云“久事元君住翠微”,是在唐时已有元君之名,盖由来久矣。祠正殿五间,像设及盖瓦鸱吻檐铃之类,皆范铜为之。其玉像不知毁于何时也。栏其东一间曰东宝库,西一间曰西宝库。用以投储诸所捐施,名曰混施钱,盖即汉武帝所谓“梨枣钱”也。   自乾隆二十四五年以来,每遇四月盛会之期,御赐彝器鼎、鑪、缻、罇、琖,多磁晶金玉之属。旧有玉印篆刻“天仙照鉴”四字,或亦祥符时与玉像并造耶?又有明人郭诏所铸铜鼓、鼎、瓶,各识以铭。东西庑设眼光、子孙像,瓦皆铁冶。中为香亭,即万历建金阙处,有方从哲撰《金阙记》铜碑,及天启赐灵佑宫铜碑。又旧有秦篆刻石,先是在玉女池上,后移置祠之东庑。其石高四尺,四面广狭不等,载“始皇铭辞”及“二世诏书”,世传为李斯篆。字径二寸五分,宋人刘跂亲为摩拓,得字二百二十有二。近数年前摩本仅存“臣斯”以下二十九字,未有明北平许□隶书跋。乾隆五年庙灾,是碣瘗置失所。明《泰山进香题名记》:“铁碑、铜鼓、鼎融为汁;而玉印独完,从烬煨得之,惟一角少缺。”东西碑亭二。南为重门,旧额“神秀”。门前为台,绰楔三。向有坊三:北曰护国灵佑,东曰宏仁济世,西曰圣德安民。万历间巡抚李辅、巡按吴定、韩应庚等建,圮。台东有鼓楼,西有钟楼,南为大门,旧额“金阙”。国朝顺治十八年,知州曲允斌重修,复于大门上增葺歌舞楼,东西各筑石阁。大门外为焚帛炉,又曰火池,远近谒者焚楮弊于此。南为照屏康熙五十六年六月六日,泰山大水,登岱男女漂流者无算,盘路祠庙皆圮,命江南学政林之浚、江西学政鱼鸾翔重修。雍正七年发帑,遣内务府郎中丁皂保、赫达塞重修立碑。祠门外迤东、西为《裁革香税碑)。按:泰山设立香税自明始,雍正十三年十二月奉旨永禁。乾隆五年六月二十四日灾,命内务府员外郎江都重建。三十五年命内务府大臣刘浩重建,皆有御制碑文纪其事。三十六年五月十五日夜,泰山水,盘路圮,知府夏玢重修,凡二十四桥皆恢拓之。有戊辰御制《登泰山》诗二首,刻东亭碑阴。辛未、乙酉南巡《过泰山》诗四首,辛卯《登泰山》诗二首,并勒祠门外迤东碑阴、碑侧。丁丑孟春《过泰山》诗二首,勒祠门外迤西碑阴。按:明万历间王锡爵撰《东岳碧霞宫碑》云:“庚寅岁,近侍诸臣吕进朝等进曰:‘两宫太后圣寿,愿往礼岳祝厘。’上许之,乃立石以纪。”碑阴有后妃皇子侍臣等题名,其石丰坚莹丽,自京师置此。然庙灾后是碑尚完整,近为工人毁坏。殿内先后奉悬圣祖仁皇帝额曰“坤元叶应”,世宗宪皇帝额曰“福绥海宁”。今上额曰“震维灵岳”,又额“赞化东皇”。《盐铁论》曰:“古者庶人鱼菽之祭,士一庙,大夫三,以时有事于五祀,无出门之祭。今富者祈名岳,望山川,推牛击鼓.,戏倡舞像。”则出门进香之俗,已自西京而有之矣。第四方男女不远数千里进香报赛,皆先有事于元君,而后及他庙也。   东石阁外为驻跸亭,即康熙中更衣亭。乾隆十二年拓建。《岱史》称“东公署,香税总巡官所居”,皆此地。东南为宝藏岭。上有狮子石,介五花崖、望海石间也。   东北上为东岳庙,《从征记》所谓“上庙在山顶,即封禅处也”。元时张志纯拓建。明嘉靖间,巡抚曾铣重修,布政使陈儒为记。今上额曰“资始惟元”,又额“上摩苍昊”。庙北悬崖削壁为大观峰,一曰弥高岩。有唐玄宗《纪泰山铭》,世谓之磨崖碑。高二丈九尺,宽一丈六尺七寸;额高三尺九寸,宽四尺。开元十四年九月御制,八分书,并题额。字径五寸,额字径一尺九寸。朱彝尊云:“碑铭典雅,或是燕、许手笔。而御书遒劲,若怒猊渴骥,羁束安闲,不比《孝经》之多肉少骨。若唐隶尽如此,何惭汉碑碣乎?”王世贞云:“其下三尺许,为拓碑者冬月篝火蚀之,遂不全。”《济南府志》:“碑下截剥落,叶彬补书。”按:彬所补百八字,形似小异。后列从臣题名,字差小,好事者以古篆鑱毁。犹有“开国公臣李仁德,上柱国臣李元纮,臣尉大雅,臣王敬之”三十余字。空处亦有题名,惟颜真卿题名已亡。其巅有大小悬鼓石,下有桃花洞、裂天泉、云水池夹之。又唐高宗《朝觐碑》、苏(延页)《封东岳朝觐颂》,皆磨于崖,并佚。康熙二十三年圣祖仁皇帝御题“云峰”二大字。今上御制《戊辰二月晦夜宿岱顶》诗二首,《恭颂皇祖勒崖“云峰”二大字》诗二首,并勒此崖之西。其上有唐乾封元年刘仁愿题记。南侧一石,高可一丈,南面刻“—拳石”三字,北面刻“聪明正直”四字。孔贞瑄谓之“真泰山”,取五岳真形之义也。   唐摩崖东为宋摩崖碑,真宗《述功德铭》摩勒于上。高二丈六尺,宽一丈一尺六寸;额高二尺八寸,宽五尺五寸。大中祥符元年十月御制、正书并篆额。是碑有二,一勒山上,一勒山下城南。其勒山下者,所谓阴字碑也。其勒山上者,文字径二寸,额字径八寸。明嘉靖间鄞人汪坦大书,东安邵鸣歧等题名一则。又安阳人翟涛奉当事僚友同游,引汉陈、荀诸贤之聚,太史以德星奏一事,自为题名,复书“德星岩”三大字,并鑱盖于上。每行约毁三四十字。下截尚有字句可读,其得字二百二十有五。篆额“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之铭”十三字,完好如初。
本文档为【泰山道里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4053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32KB
软件:Word
页数:37
分类:
上传时间:2009-11-13
浏览量: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