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还原的建筑_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彤作品解读

还原的建筑_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彤作品解读

举报
开通vip

还原的建筑_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彤作品解读 102 科学中国人 2009年第2期 建筑中国 崔彤 他向历史继承 继承那些还说着故事的老空间 把上个年代记忆中最美好的经典 都带回这个现场 ⋯⋯ 引子 ——在未来中融化过去 “天地未形,笼罩一切、充塞寰宇者,实为一相,今名之曰 浑沌。其象未化,无形聚集;为自然之种,杂沓不谐,然燥居 于一所。” ——这是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在他描写希腊、罗马神话故事 的代表作《变形记》中对宇宙洪荒的的描述。 于是,在这天地未开辟时横贯宇宙的“空虚浑沌”中,上 帝或盘古创造了天、地、水。黑暗笼罩,分不出天、地、水何 ...

还原的建筑_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彤作品解读
102 科学中国人 2009年第2期 建筑中国 崔彤 他向历史继承 继承那些还说着故事的老空间 把上个年代记忆中最美好的经典 都带回这个现场 ⋯⋯ 引子 ——在未来中融化过去 “天地未形,笼罩一切、充塞寰宇者,实为一相,今名之曰 浑沌。其象未化,无形聚集;为自然之种,杂沓不谐,然燥居 于一所。” ——这是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在他描写希腊、罗马神话故事 的代表作《变形记》中对宇宙洪荒的的描述。 于是,在这天地未开辟时横贯宇宙的“空虚浑沌”中,上 帝或盘古创造了天、地、水。黑暗笼罩,分不出天、地、水何 在。他说,“让这处有光”,于是便有了光。光便一闪一闪。他 不满意。他不要这种光。光于是就成了暖泻大地的煦煦阳光。黄 昏来过,破晓来过,这便是第一日。 在人类最初的悟性中还有什么能比光明与黑暗、太阳与太 本刊记者 佟 旭 还原的建筑 ——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彤作品解读 2009年第2期 科学中国人 103 阴的对比更明显呢?这是一个片刻即永恒的大“和谐”的所在, 也是人类对于光与空的终极记忆。 或许,我们可以说,山洞内远古人们架起篝火的平台,黄 土地上先民载歌载舞的草棚,爱琴海边柏拉图与政客辩论的广 场和神庙⋯⋯所有这些我们记忆所及的时代里,人们用各种不 同的“建筑”形态将光与空分割,从广袤并和谐的宇宙中走进 自己建造的小小的和谐空间中栖身,这就是建筑的终极意义。 古老的聚居繁衍成古老的城市,在古老的城市的每一个屋 檐下、每一条深巷里,在历久弥新、积累着文化厚度的古建筑 里,在没有钟的舞台上,舞者用比回忆更慢的速度,说着我们 快要遗忘的故事。 你睡时,城市还醒着;历史从未被遗忘,只是你错过了。 于是,我们中的有些人,他们向历史继承,继承这些还说 着故事的老空间;把上个年代记忆中最美好的经典,都带回这 个现场。 他叫崔彤——是这些人中的一位。这位年轻的建筑师,与 著名建筑师崔恺一道被业内人士并称为“二崔”。二十多年来, 他像是一个孤独的探索者,带着建筑业内几近失传的苦行僧般 的躬亲精神,追求那一片他信念中的上善之地——中国建筑现 代化的梦想。在他的信念里: 建筑作为“存在”,是人类生存的秩序化场所,也是社会矛 盾平衡的产物; 建筑作为“片段”,是城市的有机体,也是城市记忆的影像; 建筑作为“艺术”,是视觉性的、也是感觉性的,与其“看” 建筑,不如“读”建筑、“走”建筑。 建筑作为“容器”,是存放真理的容器,是功能化的空间, 理想的容器是天、地、人于一体。 他坚持将自己的信念还原成可阅读、可漫步的感觉性空 间。 “还原建筑”的提出是对目前流行建筑的反思。它既不想回 到原点,也不打算简单地面对未来,而是在未来中融化过去。 “还原”不是历史学范畴下文物考古的研究,也不是符号学标签 下的表面拼图。还原的建筑是以一种回归的态度、还原的方法 探究中国技艺与现代技术的相关性,并致力于感觉性空间的建 立,在过去、现代、未来的历时性,及中国、西方、世界的共 时性中寻找平衡。还原的建筑不意味着简单回归基本理论、还 原建筑本质,而是提出传统文化复兴的一种新思路,“还原”期 盼着以简单面对复杂,以简朴面对浮华。 当越过现代工业文明追溯到远古,我们会惊喜地发现,这 种人的心灵情感因素早已有之,建筑在厚重巨大的形态下,蕴 藏了心灵的柔性与无形的时间。在这条延续历史、继续活跃的 文化血脉上,后代继承了仰不愧天、俯不作人的古国气度,我 们与古圣先贤的气息依然相通,千年智慧传承的古音,都还留 在这条血脉脐带上,所有的谆谆教诲,还活在我们的呼吸之中 ——才使得他能够建造出一幢幢蕴含着中国传统智慧的现代化 建筑,这是我们的根,也该是我们建筑的根。 104 科学中国人 2009年第2期 建筑中国 泰国曼谷中国文化中心 的当代都市建筑中,作为对复制与模仿建筑的抵抗,他独特的意味深长的作品 渴望成为一种真理的容器。 解读崔彤的作品要用心去静静地体验他温和的激情所创造出的静谧而悠远 的空间。有人说,当你悄然漫步在建筑之中,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形容眼前的景 观都显得多余而苍白。如今,笔者还是不得不以苍白的语言来介绍这位建筑师 与他的作品,并对他的作品做一点解读。希望笔者在体验建筑魅力时的感受能 透过本文苍白的语言略表一二,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些讲述能帮助大家从更深刻 的角度来理解崔彤。 “画书”和“天花” 崔彤说他偶或念及童年时光,恍若前世,唯独“画书”和“天花”记忆犹新。 崔彤儿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反革命”家庭走出的“革命”的父亲,和知 识分子家庭出身的母亲,依然为“革命”对象。年幼的他,眼见父母游斗于人 群,惴惴不安,只能每晚享受孤独。无聊时,扑到床下,竟有意外收获——寻 到带画的书若干——他把它们称为“画书”。从此,它们成了他孤独中的朋友。 那几本心爱的“画书”一直“鼓励”崔彤上床睡觉,可就是不能奏效。他 的眼睛不停地在天花板上游移,辨识着雨水浸透的水印花纹,“天花”有时像 山、像河、像云,说不出是怎样的一种凄凉的喜悦;有时又长发獠牙,面目狰 狞地扑来,宛如目睹地狱之所在。这让他感到害怕,近乎于绝望,又在绝望中 变得勇敢,尽力让可怕的景象变得美好起来,一遍遍用心矫正到像“画书”中 一样好看。那时,每晚崔彤都不厌其烦地“设计”着各种可能的景象,幻化出 离奇和荒诞的图案。无论如何,天花!他儿时的“天顶画”,无数个夜晚,她 带着崔彤穿越天花、穿越夜空。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画画时,崔彤依然乐于夜间思想。白天的石膏像浮现在眼前,一遍遍 于杳冥之间画个没完,片刻,又是一遍调子,接下来,心源为笔,雕像群形。 然后,眯着眼睛稍一停顿,又是一遍线条,直到满意而睡。白天再画,心术回 放,果然神奇。此后,崔彤便知晓“画在画外”的另一层含义,用“心”感受、 用“心”去画,悟解和品味,便会境生象外。久而久之,“唯心”式的思辨成 了他的方法论。 “画书”、“天花”到“草图” ——还原一种朴素的创作理念 无论是中科院图书馆、中科院研究生院教 学楼、还是歌华大厦、泰国曼谷中国文化中心, 等等等等,在崔彤的建筑中“行走”,我们像是 和建筑师进行一次次交流对话,一颗创作的心 灵所有的信仰、思绪 、潜意识、冲动、爱、感 受、期待⋯⋯都分散遍布在这只“容器”里。崔 彤将他的生命与活力融入建筑中,使得每种材 料都有适于自己的表达方式,而在使用者的眼 中,建筑也成为活生生的有机体。崔彤的建筑 是真实的,是他的体验、生活与理性思考的真 实具体的融合。尤其在肤浅、光鲜、缺少特点 2009年第2期 科学中国人 105 其设计的基 本策略是构 筑一个开敞 的院落,内心 深处与广场 默契、建筑与 广场相融。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草图” 崔彤提出计算机创作存在的局限性,直到现在,他依然拒 绝将概念一下子定格为理性的图像,而是一直倡导“草图”设 计理念,他希望建筑艺术能回到中世纪,在一种原始的缓慢的 设计中,享受创作的过程: 对他来说,建筑的原始构思是一个感知、冥思的过程。孤思 默想、辗转于心神之间,漫无边际,就像小时望着天花板一样, 各种线条,熟悉的、陌生的,连续的、间断的,凡这些,都依稀 可见,顷刻间,彼此相摩相荡,氤氲化醇,直到诗一般的境界。 这时,再寄迹翰墨,绘制出第一张概念性草图,以求建筑意匠。 独特的创作方法使他的建筑拥有极高的品质,体现出建 筑师的职业修养。同时精心的空间和细部设计使人能够在建筑 中静下心来,细心品味生活。 然而,无论是一个精致化的作品、一个梦想、一个诗意的 祈求⋯⋯崔彤深知,这都不是建筑之美的全部。因为,它不是 个人情感的宣泄,因为,它是建筑。 建筑之美在于其是情理交织的。建筑学领域中,情感与理 性的界限正变得模糊。光之于黑暗的出现,正如情感之于理 性。建筑首先是一个好用的房子,它要服务于人。主流建筑应 是一个功能与艺术兼顾的好建筑。在这个层面上,建筑包含与 生俱来的理性成分。 筑式”的建造方式为依据的。诸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 古罗马的斗兽场、输水道,中世纪欧洲的教堂⋯⋯无一不是用石 材筑成,无一不是这部“石头史书”留下的历史见证。可以说, 西方建筑的美感是雕塑式的。 而中国主流建筑与世界其他所有建筑体系都以砖石结构为 主不同,是独具风姿的以木结构为主的体系。结构不但具有工程 技术的意义,其机智而巧妙的组合所显现的结构美和装饰美,本 身也是建筑美的内容。 木构结构有很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 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 墙不承重而只起到隔断的作用,这种结构赋予建筑内部空间以极 大的灵活性;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 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 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墙倒屋不塌” 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 中国木构技术几千年的营造达到了非常精湛的程度,亦如 西方“高技派”对技术的崇拜与表现。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古代 的木构技术达到了“高技”。 崔彤在他将中国建筑现代化的实践 木构体系融结构美、装饰美于一炉,实现了对于空间的自 由分割 技艺合一 ——还原木构“高技” 雨果说: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这是以西方砖石“砌 106 科学中国人 2009年第2期 建筑中国 融合西方的“雅”与中国的“和”,最终实现了古代的理想 如鸟 斯革,如 斯飞”。崔彤的“诗化高技”以木构的(过去的、中国的)“温 暖”融化钢铁的(现在的、西方的)“冰冷”;以金属的“高昂”协奏木 头的“浑厚”。犹如金属撞击产生于“木箱”中的共鸣,“木”与“钢”将 跨越时空,奏出人类永恒的主题。 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架构体系, 还原了中国传统建造“技艺合一”的高超水准。 1999年由崔彤主笔设计的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工 程,他就结合了中国古典建筑的建造技艺与现代技术 的成就,希望能超越对技术肤浅的表现,迈向新的“高 技”。在设计中,其基本形式语言是梁柱,以“架构” 的形态表里如一地反映结构逻辑的同时,再现传统建 筑中梁柱组织方式,并通过现代结构体系表现出“穿 插”、“咬接”、“悬挑”的传统建筑神韵。 于是,有与无、虚与实的调和、古典梁柱构筑方 式与高技派组织关系的调和成为建构主要的形式语 言:廊柱唤起人们对古典秩序的向往,而构成庄严性 和纪念性,柱廊作为类型学的思考又唤起对文化的思 索,同时传达 “中国技艺”的深层含义。图书馆的设 计力图还原一个单纯的建造体系,暴露的梁柱结构, 犹如斗拱式的体系,再现了中国式的建造方式。 形式反映功能,美学与力学有机结合。立面、中 庭宛如一张信息图,清晰表现构件的传力过程。横向 遮阳板、竖向钢构件、檐下出挑的空孔铝板同构于古 代的木构建筑。遵循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高技派的美 学原则,形成与“砌筑感”的传统西方建筑完全迥异 的形态,表现出对线条的关注,创造出简明的形体、空 透的造型。中庭的建造逻辑是将传统的木构梁柱与钢 结构作了一次转换,传统的木隔栅维护体系与透明的 玻璃幕墙同样是平行式的转换。Low-e玻璃所具有的 透明品质和热工性能使内外沟通,中庭好像就是内院, 就如同传统空间中“厅”、“堂”、“院”作为整体而不 会分开。 对“架构式”这一传统建造技艺的还原,还集中 体现在崔彤的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设计方案中。设计 中,崔彤有意识地探索一套新的建筑体系——关注于 建造逻辑、形式逻辑、空间逻辑的有机互动。于是这 一设计方案中最具特色的“巨构”体系便出现了。 “巨构”形态是一个支撑系统,我们可以将巨构的 柱子理解为“一捆柱子”,而这些柱子并非实体,而是 由一个一个房间在三维上构成的空间所组成,而所有 的柱子都是真实的受力构件,这是对由木构架承重的 传统木构建造技艺最真实的还原与发展。但巨构形态 并没有游离于城市,相反以一种中国式的含蓄深藏于 透明界面之后,构成被叠加之后的中国影像(关于这 一点后文将做进一步描述)。 在空间化的时间、和时间化的空间中,我们一起“走”建筑、“读” 建筑 时空一体 ——还原中国时空艺术的灵魂 中国哲学一向不曾有时空对立之说法,往往“宇”和“宙”并提,“宙” 为时间,“宇”为空间,时间和空间的无限,即为宇宙。一论“时”则及 “空”,空间的概念是万物的虚与空的部分,是因为有了人的存在和活动, 才使得空间有了实际的意义。中国古典建筑强烈地表现出“空间的时间 化”和“时间的空间化”,时间性是华夏艺术的灵魂,其他门类的艺术, 无论是诗和舞,书和画,音乐和戏剧,如若抛弃时间性,“必缺大羹之遗 味”,很难不丧失生命力。 2009年第2期 科学中国人 107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内院 和空间景象会发生转换,如同一个镜头接一个镜头的电影。整 个建筑在“运动”中层层展开,又通过时间将各种空间和景物 组织起来。建筑体验如同文学或电影上的一种叙述性的体验, 人们必须置身于其中,才能见到它的全貌,建筑是在前后相继 的时间中逐渐呈像、逐渐清晰的运动过程。 当崔彤体会了中国建筑“时空一体”化这一特点时,他提 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中国建筑与其说“看”建筑,不如说 是“走”建筑、“读”建筑。 对传统建筑“时空一体”化的追求,体现在他的很多建筑 创作中,他力图将建筑还原为一个可阅读、可漫步的感觉性空 间。 中科院图书馆设计以其明暗分切的采光层次,黑白光影的 视觉分切深得时尚摄影师、导演的喜爱,成为时装大片、动感 MV的重要拍摄场景,还是张艺谋拍摄的申奥片的主镜头之一。 这一设计也为崔彤囊获了国内建筑、工程界所有奖项的最高奖。 图书馆,融合着铅字墨迹,承载着历史文化的变迁。营造 一个笼罩着书卷气氛的学习、思考和写作的地方,就成了崔彤 设计中科院图书馆的基本要点。他设计的图书馆建筑像是一本 立体的书,将读者引导到一个无限趣味的探究的建筑空间中来。 进入图书馆的序列被有意设计成阅读建筑的过程,空间的 时间化成为主题,在此还原了中国传统空间的叙述性,使“走 建筑”、“读建筑”成为可能。广场(公众的)→大台阶(神圣 的)→柱廊(文化的)→内院(传统的)→中庭(象征的)→ 阅览室(功能的),一系列重要事件的连续发生犹如传统空间序 列,恢复了古典空间中感觉性建筑的本质含义。 迈向台阶意味着跨入内部门槛,漫步于大台阶,建筑在缓 建筑空间的布局不同,反映了中西方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文化、性格特征 的区别。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 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中国建筑的美又是一种“和”的美, 是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成规模巨大的建筑群,各种建筑前后左 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着。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是开放 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以相近年代建造、扩建的北京 故宫和巴黎卢浮宫比较,前者是由数以千计的单个房屋组成的 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建筑群体,围绕轴线形成一系列院落,平 面铺展异常庞大,正因为中国建筑始终保持横长,而使人在心 灵上产生一种平安与舒展的感觉;后者则采用“体量”的向上 扩展和垂直叠加,由巨大而富于变化的形体,形成巍然耸立、雄 伟壮观的整体。 故宫可能是对史诗般恢宏的中国传统建筑最好的阐释。当 我们走进午门,自此穿过道道的门、行过段段的路,步移景迁, 依次领略到十四种不同的“封闭空间”中的景色,“场面”的变 换紧扣着每一个进入者的心弦,前后“场景”是相互衬托的,每 个“场面”都是令人出乎意料的全新转变,“节奏”的感觉是在 “运动”中形成,“程序”的安排是步步拉紧、推向顶点;在领 略了十四个院子之后,你到了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 和殿,这时我们能感到交响乐般最高潮叠起的地方,而且主题 不断地再现、重复⋯⋯当你又重新回到景山顶上去回眸刚才走 过的路时,又能感觉到刚刚那种意境和冲动再一次的回归。 体验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完全是两回事,其艺术感受不是 限于一瞬间的印象,而是将一瞬间延展成为一个运动过程。通 过行进运动所表达的时间观念是空间的灵魂。当人们在建筑空 间中运动时,视觉和心理上会产生一连串不同印象,建筑形态 108 科学中国人 2009年第2期 建筑中国 慢中连续呈现,仰视于主体并非尽在眼中,建筑逐渐清晰。这 一过程宛然一个不间断的长镜头,并希望在这个并非“朝圣”的 旅途上可以感受到一些艰辛的快乐。 在这个运动的过程中,难以把中庭与内院分离开来,物体 与背景、室内与室外的差异变得模糊不清,这种模糊源于界面 概念的崩溃。那种西方的砌筑式界面几乎变得无可奈何,中国 传统的木隔栅界面转化为钢构玻璃界面,暗示着透明、不确定、 无限制及其流动。 中庭作为图书馆的高潮是一个特定的场所中心,它所具有 的通透性使中庭与内院、中庭与广场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 透明的楼梯将人从水平方向转化成垂直方向,构成立体化透明 的立体交通网络,读者可以从不同的标高俯瞰中庭、内院和广 场,这仿佛是漫步于景山顶去领略故宫。这种视觉走廊的产生 完全依赖于公众性与开放性的构想,并在视觉上、行为上真正 实现与场所对话,使阅读建筑变成阅读场所。 中国建筑是个容器,里面装入了一个小宇宙 么多的室外空间,中国建筑并不把自然排斥在外,而是要纳入 其中,人生活在建筑中,这“建筑”既指实在的屋宇,也包括 “以天地为栋宇”的自然。 这便是中西方建筑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显现的最大的区 别: 在基督教的教义中,神、人、自然分置于三个互不相通的 世界,西方人相信世界是一线式发展的。体现在建筑中,西方 建筑更看重和自然的对比,它借助于墙和屋顶,造成一个自足 自立的存在,以庭院包围着建筑。 中国建筑则完全不同。在中国,建筑和自然融合在一起, 由建筑包围着庭院。历史延绵下来对浩瀚天空的渴望,对厚 重大地的依赖,使中国人对庭院的感情格外亲昵,一方庭院 承载了人们在自然意识下对生活最本性的向往。这其中最具 代表性的就要数北京的四合院了。四合院,面南背北,四面 围合,四方对四时,取不出门而知天下事之意。人居其中,头 顶青天,脚踏实地,前有屏,后有靠,中庭有回旋,极具安 全依托之感。 合院空间提示我们的是:在营造内部的同时,也营造了外 部,内外一体。院落是一个容器,将宇宙时空装入其中,也将 自然元素纳入其中,老子《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 法道,法道自然。”院落的“自然”理念并非简单的绿化,而是 将天、地、人与自然组成一个小宇宙装入空间之中。不同的方 向表现出不同的意义,垂直轴将天、地、人连成整体;水平轴 将内外沟通,这使得合院空间体现出人工与自然、几何与自由、 理性与浪漫的模糊共振,作为一个“空间单元”的院落表达的 是一个“世界单元”。 水墨作为核心概念,是对中国美术馆和传统文化浓缩的寓意。 传承中国古典建造技艺,以架构的梁柱支撑体系建造出大跨度的展览空间。 古典建筑体系与高技派的组织关系的调和,将顶部的自然光引进展厅,形成独特的中式作品展示空间。 中国国家美术馆(二期)方案 天人合一 ——还原一种空间单元,传统合院的新阐释 《世说新语》记刘伶放达,裸形坐屋中,客有问之者,答曰 “ 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 衣,诸君何为入我 中?”这个 回答,似觉诡辩无礼,但“以天地为栋宇”一语却正道出了中 国人自然观的重要一面——无限之宇,当即天地为庐。这一自 然观,把天地拉近人心,自然和人直接交流,融合相亲。 从“以天地为栋宇”的观点来看,中国的建筑群才会有那 2009年第2期 科学中国人 109 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深层次的体认,崔彤有意识地将 这种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与合院的元素应用到 他的建筑设计中,使他的建筑兼具诗性之美与哲境之思。 中科院图书馆设计的终极目标便是创造一个复合性容 器,还原合院空间理念。空间单元的还原是从合院中抽取最 本质要素进而转化为“类合院”原型,再现“天人合一”的 意象。 “还原”隐含着科学抽象,它明确而简单——空间始终围绕 着一个中心内院展开,内院的逻辑则源于对传统四合院背后意 义的新阐释,它带给建筑能量——光、空气、雨露、四季,成 为室内变幻无穷的自然风景——这是一个有气候、有脾气的空 间,让人可以依四季节气而生,这是人在自然之中最大的舒服 尺度。建筑所追求的新模式,即集中式的便捷,分散式的环境 幽雅,被融合在一个理性的平面中,从而确保阅览空间的采光 通风。中心庭院成为阅览室、交流中心、档案馆多种功能的组 织形态,为功能的复杂性提供灵活组织的可能,并因竹林有目 的性的遮蔽而使内庭幽深和具有层次。 在这里,建筑不再是人与外界的一堵大墙,而是两者之间 的中介,因此,内院特意采取了“留白”的手法,讲人与自然 的融合,讲建筑空间的穿透。“留白”这个词意味着敞开、沉 默和保持:敞开被遮蔽的美,让司空见惯的空间重新展示在人 们的面前;它的任务是负责在空间之维上加上时间的坐标,以 使空间不仅“空旷”,而且寂静、能够聆听时光的流逝。院落 作为“能量源”并非是一个封闭黑箱,它是一个透明、开放的 流动体,U型的类合院空间、透明的材料让空气和光线自由地 进入,用光来表达建筑的内涵和意境是建筑师特别在意的事 情。白天的晨光、落日的余晖、夜晚的星月,日以继夜地为知 识点亮了恒久不灭的光明,指引着明日世界——来自上方的光 与云,来自四方的风与水,让知识、自然、读者,形成了一个 循环生生不息的智慧“对流层”。这里一如庄子所形容的:有 星有鸟的天籁和气、有水有风有树的地籁和声、有歌有情的人 籁和谐。 崔彤对传统四合院的钟爱和他对空间的异度运用,更集中 地体现在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总行的设计方案中。 在前文中我们提到过,这一方案最引人注目之处便是其 “巨构”的柱子,在这些“空心”的柱子的内部,是由四合院组 成的三维的单元体系,换句话说,就是在平面和垂直两个空间 轴上实现的四合院的立体组合,当光线穿透透明外墙在室内随 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时,这种奇异的空间组合便在光影的柔合 作用下明明灭灭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在灯光的配合下,呈现出 一种异次元的美。而在这一方案具有传统建筑特色的屋顶上, 还有几套古典的四合院建筑,它们在更接近天空的位置上,吸 收着来自自然的能量。 中庭的建造逻辑 是将传统的木构 梁柱与现代钢结 构作了一次转换, 立面宛如一张信 息图,清晰表现构 件的张力过程。横 向遮阳板,竖向钢 构件,屋顶的出挑 飞檐同于古代的 木构建筑。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庭 和而不同 ——还原一种城市观,走向超文化 在谈到建筑个体与群体、个体与场所应呈现出怎样一种新 型关系时,崔彤说应该是:和而不同。每幢建筑在设计时要有 一个很好的定位,有些建筑要当主角,有些建筑就应该当配角。 服从城市整体设计要求,与城市、环境融为一体,才是一幢好 的建筑。像奥斯卡有最佳配角奖一样,建筑师也应该有这样的 气量,对自己设计的每一个建筑都应认真地思考和定位。 在中科院图书馆的设计上,崔彤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 深入分析地段环境及场所特征,以求使建筑和环境达到一种和 谐。图书馆位于中关村科学主题广场的东北角,它给予建筑师 一种可能,完全有别于普通城市地段的设计方式——建筑与广 场相融!于是,崔彤设计的基本策略便是构筑一个院落,内心 深处与广场默契,彼此交流、相互对话。于是,图书馆被“嵌 入”场地,与广场建立了平衡关系,完成了“场所”建造的第 一步。 建筑,如不同的河流汇合成一股汹涌而生机盎然的潮流, 孕育着我们的城市和文化 110 科学中国人 2009年第2期 建筑中国 崔彤认为,建筑设计应从城市角度出发,以获得场所感和 城市特征。建筑响应城市意味着在城市约束的成长同时,回馈 于城市,并为城市做出贡献,建筑自身成为环境因子,自觉和 律己的态度有助于以谦和的姿态善待周围,最终实现构建和谐 系统。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设计方案(复内4-2#建筑)中,崔 彤则以一种更加系统的逻辑,响应着城市的建构,深入完成建 筑对场所的建造。 这一方案地处长安街西段,作为极具几何学精神的北京 城中的重要建筑,目前尚在建设中。总体布局源于对理性主 义 规划 污水管网监理规划下载职业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个人职业规划职业规划论文 巅峰之作的京城历史文脉的重新思考和深入解析:从 城市设计角度出发,深入研究长安街周围环境及场所特征, 已确定建筑所应具有的空间形态,空间秩序延续着长安街中 统一的、均匀的类型学体系;建筑形态在传承如此永恒的、同 构的、严谨的帝都威仪的同时,借用中国传统建造体系创造 逻辑一致性的系统以回应城市。在融于长安街建筑群体的同 时,创造外表均质、内核节奏变化的新空间类型,成为有尊 严的银行总部办公楼。中央宏大的城市中庭在沟通南北城市 空间的同时,将阳光从顶部和南向引向长安街,创造阳光下 的生态建筑。南侧四合院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渗透”和“晕 染”,形成具有同构关系的“八柱”“七间”建筑,完整的界 面和整齐的对位关系,找寻出与长安街建筑的一致性。整座 建筑与其他旧有建筑相融、与街道相融、与城市相融,形成 了一种宏大的叙事。 建筑对城市的回应,则具有了多种可能性,关注的场所可 能是点,如城市的节点;可能是线,如城市的街道;也可能是 面,如城市的一个区域。 光大国际中心作为城市节点的重要建筑,落在两条道路的 “开端”和“终结”处,并聚焦十字路口。它的这种双重性一方 面体现在平安大街的传统文脉;另一方面体现在金融街国际化 的水准。这种双重气质的融贯成就了一种个性,成为此时此地 的地标建筑。 整体性体现在三栋高层建筑与京剧院在功能上的独立和形 态上的有机统一,从而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它不仅表现 单体形象完整,群体形象完美,而更主要的是相互凭借而形成 的“场力”,这种新秩序,首先存在于面对城市所形成的完整界 面关系和外向性仪典格局中,同时体现在三者自相似性对话关 系中,“背景”对“角色”的互补效应。 建筑立面通过一种引人思索的抽象手法去探究隐含在中国 传统表面之后的“存在”,形如“中国窗”的立面并不在意时尚, 而是希望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和装载更多的恒久,并以怀旧式态度,借用博古 架的结构秩序承载了几分厚重。 场所感是建筑具有环境品质的目标,它首先要求建筑对 “此时此地”做出回应,同时也要对“那时那地”做出回答。作 为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轴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不认为 它是一条无限绵延的直线,而被认为是可被弯曲的螺旋环,建 筑存在于这条时间轴中,因此,设计本身不应只回答瞬时的问 题,建筑决不能以短暂取代永恒、以虚构代替真实。 歌华大厦以其巨大的体量,蹲坐于北京护城河畔,看上去 像是穿过历史时空的一段城墙,守护着这个城市的记忆。这座 建筑有如城市历史的一个“细胞”,而中国的“基因”毫不减弱, 同时建筑成为这个城市记忆的片段。 而当建筑面对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国人,它则构成了一扇窗 口:一方面展示了开放中国的真实景象,另一方面我们透过窗 口可见外面世界。 比如,在离巴黎奥塞博物馆不远的中国文化中心,其设计 目标便是如何在历史传统的街区中送给法国人民一件既古老又 惊喜的礼物,它装载着中国人的儒雅和智慧。 于是这样一座奇异的建筑便出现了,它似乎是一个极端性 的想像: 立面是半透明的,综黄色的“卤化玻璃”白天看去与石材 别无两样,夜晚时宛如中国灯笼,朦胧而耀眼。中心位置的玻 璃长廊将新旧楼连成整体,透明界面就是文人园林的影像写 意,巨大的玻璃幕墙背后掩映着自然山水,犹如一幅空间的水 墨画,酣畅淋漓。立体国画的材质源于中国格栅窗而形成半透 明的介质,玻璃的透明、反射、色彩的变化竭力寻找一种点彩 的笔触,它深藏于奥塞博物馆的印象派绘画之中。并期待在 “水墨印象”中寻找一种文化融贯的主题,超越国际的人类的 共同理想,如同印象派摆脱古典绘画的约束,走到大自然中真 实表现光与色,与中国画所追求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有 2009年第2期 科学中国人 111 异曲同工之妙。 崔彤心目中的建筑,从现实的角度看,为我们提供了生 活、交往等空间;而在象征层面上,则超越了建筑本身,它就 如不同的河流汇合成一股汹涌而生机盎然的潮流,孕育着我们 的城市和文化。 驻外文化中心,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载体,同时更是一种 文化载体。好像是中国的“种子”在特殊土壤中被培育出来, 或多或少具有“改良”的特质,在对当地的气候、环境做出回 应的同时,谨慎优选传统文化基因,在地脉与文脉的培育中, 促进一种交融的文化。 崔 彤 1962年10月出生,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获建筑 学硕士。全球华人十大青年建筑师奖获得者、国家优秀设计金 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专家政府津贴、现任中科院建筑设计研 究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 在中科院设计院工作期间,多次担任国家级及中科院重大 项目的设计主持人和负责人,并获中国科学院创新先进个人。 多次在重大的建筑设计竞赛中获奖,并应邀参加国内外学 术交流的讲演,多次参加国内重大项目的评审。其作品的论文 多次发表于国内外著名杂志及出版物。 展览 · 出版物:参加“全球华人设计成就展”2006.北 京、参加“第六届圣保罗国际与设计双年展”2005.圣保罗、入 选《33位中国青年建筑师》等。 主要获奖: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2008年)、中国建筑 学会优秀建筑创作奖(2006年)、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 (2005年)、建设部优秀工程建筑设计一等奖(2004年)、北京 市优秀工程建筑设计一等奖(2004年)、首都建筑设计汇报展 建筑创作优秀奖及十佳建筑奖等。 主要代表作品: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教学楼、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新校区规划及设计、中国国家开 发银行、光大国际中心、歌华大厦、泰国曼谷中国文化中心等。 主要论著:《响应城市的建构》(《城市建筑》2007年12 期)、《新与旧---重构过去中的未来》(《建筑学报》2007年 6期)、《寻找平衡点》(《第六届圣保罗国际建筑与设计双年 展》)、《青年建筑师·中国》(《世界建筑》杂志社主编2001年 12月)等。 结语 要建立一套有价值的建筑,有它自己的标准。一个新建筑 的精神含量,我们也许今天无法感觉,可是过了十几年或更长 时间后就会清晰地看到。从中能看到建筑师的能力和良知,政 治倾向、经济能力、文化态度,这一切都会一览无余。一个建 筑师的素养,既包括他的专业技能,也包括他的创作哲理和他 的人品、合作精神。在崔彤重视空间感受、努力将中国建筑与 现代化技术相结合、并致力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设计实 践的同时,身为建筑师,他还以自己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感受来 驾御各种方法,而不是成为手法与风格的奴隶,其设计的灵 魂,那就是其空间中精神与情感的依附,并将诗意品质的表 述、传统文化与哲学理性的思考都在使用功能的约束下得以实 现。他深信,好的建筑一定是平和的、谦逊的、简约的和诚实 的。 我们要表达的是,在真实的建筑中行走,与欣赏建筑图 册的感受是多么的不同,在众多或批评或追捧的声音中,或 许从建筑中寻得乐趣才是最重要的。可能和自然爱好者从植 物中寻得乐趣是一样的,自然爱好者不会说他是宠爱沙漠的 仙人掌还是沼泽地里的百合花,它们之中任何一种对于自身 的地域或气候条件而言都是正确的。自然爱好者热爱生长着 的万物,亲身熟悉它们特有的属性,我们应该以同样的态度 来体验建筑。 一幢幢建筑真实地赤裸在我们的视觉之中,可以使用、可 以抚摸,也可以品味⋯⋯,对于它们和它们的建造者,我们已 经说得太多了,没有什么言论是经久不息的,但建筑是悠久的, 50年以后、100年以后⋯⋯任何评论都会随时间流逝,真正留 下来的只是建筑本身。科
本文档为【还原的建筑_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彤作品解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210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0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4-01-22
浏览量: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