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济南城市空间战略规划

济南城市空间战略规划

举报
开通vip

济南城市空间战略规划济南城市空间战略规划    前言    2002年初,山东省省长张高丽和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在北京共同商定,由建设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帮助济南进行城市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同时,赵克志副省长、谢玉堂市长和周干峙院士、王静霞院长、唐凯司长、李晓江副院长等就此项工作做了具体的协商。    3月底,中规院总规划师杨保军带领工作小组到济南听取了省市领导关于济南市城市发展的设想和规划要求。3月25日,汪光焘...

济南城市空间战略规划
济南城市空间战略规划    前言    2002年初,山东省省长张高丽和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在北京共同商定,由建设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帮助济南进行城市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同时,赵克志副省长、谢玉堂市长和周干峙院士、王静霞院长、唐凯司长、李晓江副院长等就此项工作做了具体的协商。    3月底,中规院总规划师杨保军带领工作小组到济南听取了省市领导关于济南市城市发展的设想和规划要求。3月25日,汪光焘部长在北京听取了中规院对济南规划工作安排的汇报。4月15日,规划工作小组进驻现场进行实地调研与踏勘,并确定了《济南市城市空间战略及新区发展研究》的课题内容。   5月至6月,小组三度进驻现场实地工作,在此期间,又多次听取了省、市领导及有关部门的意见。7月14日,中规院在济南向省委孙淑义副书记、赵克志副省长、谢玉堂市长和山东省建设厅、济南市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做了汇报。    8月4日,在济南召开了本研究项目的专家研讨会,出席会议的专家有:吴良镛院士、周干峙院士、胡序威教授、唐凯司长和柴宝贵院长(山东省院)等。   在全面吸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规划组对研究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提出《济南市城市空间战略及新区发展研究》的正式成果。正式成果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济南市城市空间战略研究;第二部分是济南市城市新区发展研究。    本研究成果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济南市规划院共同合作编制完成,研究工作得到了建设部、山东省、济南市领导的直接关心和吴良镛、周干峙两位院士等专家的指导,以及山东省城市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和济南市规划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具体协助,对此,特表诚挚的感谢。            序    21世纪是城市发展和竞争的世纪,面对共同的机遇和普遍的问题,中国许多城市政府意识到有必要了解和把握全球化时代决定和影响城市竞争与发展的关键,有必要认清自身地位和处境,优势和不足,更有必要检查既有的和制定新的城市发展战略,以促进城市的快速、有序、全面发展,以及城市竞争力的迅速提升。    最近一个时期,广州、南京、宁波、杭州、深圳、合肥、厦门、呼和浩特、哈尔滨等城市先后开展了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反映了大城市对当前发展势态的积极、恰当而有效的回应。其中,广州、南京、杭州、宁波、深圳是最早提出做概念规划和战略研究的五个城市,这五个城市恰好是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这两个经济最发达地区的五个副省级城市,这种现象绝非偶然,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和快速增长,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部分城市的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在这个时期如何把握住城市的远景发展方向、及时地应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对城市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作为中国人口大省和经济强省,山东一直位居我国经济发展前列。但作为山东省省会城市的济南,其发展历程明显受到国家宏观战略的影响,并遭遇了被省内第二位城市超越的尴尬。在沿海开放战略下,外向型经济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驱动力,使沿海口岸城市发展得更快,城市的中心区位明显不敌门户区位,如沈阳与大连、南京与苏州、杭州与宁波、福州与厦门、广州与深圳。后者逐渐超越前者,济南也不例外地被青岛超越,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前20年上演的一幕“双城记”。然而,伴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资源与市场的整合,国家宏观战略的变化,预示着新的经济空间格局重构的到来。由于城市面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因此,原有城市体系的中心和边缘概念将会重新演绎。位居中心区位的省会城市多年积淀的历史人文资源将获得更好的释放机会。近几年广州、杭州让人耳目一新,就是这类城市抓住机遇重焕生机的例证。    即使在宏观战略对口岸城市更为有利的时期,济南依旧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济南五年大变样”的目标后,济南市委、市政府率领全市人民奋发努力,顽强拼搏,使济南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环境逐步改善。近几年更是感受到发展机遇的增多,开发压力的加大,良好的发展势态促使了行政区划的调整,为城市空间拓展和结构整合提供了机遇。然而,一个明显而急迫的问题凸现眼前:历时6年编制完成的总体规划的适应性受到现实的挑战,难以起到超前引导和控制作用。另一个决策层更为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是:在新一轮的发展格局中,济南应该如何准确定位,使之与人口大省,经济强省的地位相匹配?未来的济南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矗立在世人面前?很显然,在群雄并起的时代,济南不应也不甘平庸,新的目标要求济南用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来审视自己过去和现在的作为,来指导自己未来的行动。以上所述构成了本次研究开展的背景。    全球化竞争的新时代寄赠给城市的是一把双刃剑。有机遇,更有挑战;有希望,更有困难;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有崛起,也会有衰落。在这个百舸争流的时代,不进则退,慢进亦退。    基于此,各地区政府都在积极致力于检查、培育和提高城市自身的竞争力,以期在新的世纪对全国乃至全球实现最有利的战略争夺。我们认为,历史将济南的发展推到一个新起点,济南面临这项工作更为紧迫,意义也更为远大。                    目录    第一章城市发展的历史沿革及规划回顾    一、城市概况    二、城市发展的历史变迁    (一)历史沿革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    三、历版规划回顾    (一)建国以前    (二)建国以后    第二章城市现状发展特征与问题    一、城市地位和竞争力分析    (一)在东北亚经济圈内    (二)在全国范围内    (三)在环渤海经济圈中    (四)在中国九大都市圈区域概念下    (五)在京沪铁路沿线地区    (六)在沿黄河经济开放带区域范围内    (七)在山东省内    (八)城市吸引范围和经济联系方向    (九)小结    二、城市空间形态和结构特征    (一)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    (二)济南城市空间形态和结构特征    三、现状城市建设存在问题    (一)中心功能高度集中于旧城,城市发展不堪负重    (二)对古城的破坏性建设,城市特色风貌逐步消失    (三)城市边缘用地开发失控    (四)城市道路网格局不尽完善,交通压力大    (五)城市综合环境质量下降    第三章城市发展的条件变化与机遇    一.城市外部条件变化及其影响    (一)加入WTO后,城市经济发展的转型压力    (二)全国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二.城市内部条件变化及其影响    (一)产业转型    (二)职能升位    (三)规模扩张    (四)开发建设市场化    (五)城市发展方向的“门槛”消除    第四章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及发展策略    一.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是城市空间扩展的基础    (二)经济发展是决定性因素    (三)交通建设对扩展具有指向性作用    (四)政策与规划控制是扩展的控制阀    (五)居民的生活需求对扩展具有特殊影响    二.城市发展用地评价    (一)城区南部    (二)城区北部    (三)城区东部    (四)城区西部    三.以往的相关研究    四.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一)城市建设发展目标    (二)城市空间发展原则    (三)城市空间结构概念    (四)城市功能重组    (五)交通体系支撑    (六)生态环境保障    五.对近期几个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议    (一)“大学城”项目    (二)国际高新技术信息港    (三)济南出口加工基地    (四)龙洞旅游开发项目    (五)济南中央商务区    (六)南部山区的几个开发项目第一章城市发展的历史沿革及规划回顾    一、城市概况    济南位于山东省中西部、黄河下游南岸、泰山山脉之北,地处京沪(原津浦)铁路和胶济铁路的交汇点,北接京津、南通宁沪、东连胶莱。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旅游中心,著名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沿海经济开放城市和副省级城市。    济南素以“泉城”闻名于世,城区南依群山、北近黄河,城内有著名的四大泉群,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并称济南的三大名胜,“山、泉、湖、河、城”融为一体,形成其独具特色的泉城风貌。    济南市域辖章丘、长清、平阴、济阳、商河五县(市),总面积8154平方公里,2000年末“五普”总人口592.19万人。(2001年6月长清已撤县设区)    济南市区分历下、市中、天桥、槐荫、历城五区,总面积2119平方公里,2000年末“五普”总人口299.99万人。    济南城区以古城和商埠区为核心向东西两翼延伸,形成东西长、南北短的带状布局。200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167.74平方公里,2000年“五普”人口209万人,人均城市建设用地80.26平方米。        INCLUDEPICTURE"http://www.china-up.com/project/45/1.jpg"\*MERGEFORMATINET       称谓由来    济南最初被称为“泺”,泺是指泺水,发源于趵突泉,后因地处历山(千佛山)下,随名“历下”。    战国末(公元前221年),秦灭齐统一了全国,当时济南地属齐郡,称“历下”。    “济南”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汉代初年。“济”指济水,源头出自河南济源县,后改称大清河。大清河并入黄河后,济水和大清河的名称逐渐消失。现在的黄河就是济水的故道,因城址位于济水之南,故称之为“济南”。       二、城市发展的历史变迁    (一)历史沿革    ——汉初,设济南郡治所在城子崖以东不足2公里处的东平陵,济南作为行政区域的名称从此开始。    ——公元313年(晋永嘉年间),济南郡的治所由东平陵迁至历城。到公元469年北魏献文帝时,又将济南郡归属齐州,治所设在历城,从此,历城便成为州、郡两级治所,逐渐取代了昔日的东平陵,使济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移至今天的济南古城。    ——公元1116年,宋徽宗将齐州升格为济南府,辖历城等五县,为府治之始。之后,济南为历代地方行政之中心。    ——约公元1130—1132年间,为汇集城北诸泉水,使其东流入海,开凿疏浚小清河,与大清河一起,构成内河通道,使济南与沿河两岸农业区和渤海建立了水上通道,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济南成为山东农业产品和沿海盐业产品的重要集散地。    ——明朝时,济南古城城基形成(即现环城公园以内),并修建了土城墙。    ——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山东行省,治所历城,济南成为全省政治中心。1371年济南城垣开始新建,改造为砖石城墙(包括今天的趵突泉北路、黑虎泉东路和西路)。    ——1376年,山东最高行政机构“承宣布政使司”由青州迁至济南。1440年,在济南设巡抚衙门,济南逐步取代青州,成为山东省省会,为山东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清康熙时代,济南已发展成为农产品集散地和具有一定规模的工商业城市,城北的洛口当时为盐运港口。    ——1855年黄河决口,夺大清河河道入海,形成了济南今天北跨黄河两岸的地理格局。1904年胶济铁路建成通车,济南在旧城西侧自开商埠,从此,济南城区西移,商埠逐渐成为各国洋行和济南新式工商业的集中地。    ——民国初年,济南仍为山东省会。1929年正式设济南市。从1945年到解放前,城市变化甚微。    ——1948年9月,济南解放,初设济南特别市。1949年5月,复称济南市,并续为省会至今。当时建成区面积23平方公里,人口54万人。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    1.古代——古城的形成与拓展    济南城垣的形成,经历了历下古城、齐州州城和济南府城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    •历下古城    济南古城发源于今护城河内西南角。今古城(现环城公园以内)的西、南部为古城原址。古城东西五百步,南北六百步,略成正方形的“田”字形,面积约30公顷。    •齐州州城    据现有史料记载,至少在北魏或更早的时间,齐州州城是围绕历下古城东、西、北三面的,并自古城向东扩大了城垣,用地规模约1平方公里。这是济南古城的第二次发展。    •济南府城    济南府城的建立应在宋徽宗(1101—1125年)以后,这时的府城还是土城。    ——金代,济南城市建设有较大的发展,古城用地扩展到4平方公里左右(今护城河以内)。    ——元朝前后,济南几经战乱,城垣破损严重。    ——明朝,古城建设又进入盛期。明洪武四年(1371年),修建府城,土城垣内外砌以砖石,以固城垣。明洪武九年(1376年),三司移治于济南,省和府级的文武衙门,交错罗列,布置满城。此时府城已成为明代官僚官署聚集地。府城垣在明代曾多次整修,形成了今天济南古城的基本格局。古城城墙周围6160米,高11.6米,宽16.6米,城墙外有数丈之宽的“护隍”,“护隍”外又有护城河。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官府为防御捻军—农民起义,在古城外围修筑环绕土桓,扩建外郭,周四十里,俗称“圩子”。    ——清代中叶以后,府城东、西、南关厢及附近的居民、商市的聚居已经形成,旧城区自然扩展到府城以外的关厢和关厢附近一带。此时,城市规模达12平方公里(城郭以内)。    ——从“五三”惨案(1928年)到1948年济南解放,府城城楼几经战火,多处受毁。    ——解放后,府城城垣,除保留城东南角的城墙一段,后改建为“解放阁”外,所有城墙全部拆除,修建成环城马路。                              2.近代——民族工业的崛起和商埠区的建立    •近代工业的发展,古城外围建设开始    中国近代工业的建立,是从1862年兴起的“洋务运动”开始的。在济南作为第一个近代工业出现的,是1875年山东巡抚丁宝祯创办的山东机械局(今城北山东化工厂),这是济南最早用官僚资本兴办的近代军火工业。由此,城市建设开始跳出旧城范围。    •商埠区的开辟和城市重心的西移    ——光绪三十年(1904年),济南获准在古城西侧自开商埠;同年七月,胶济铁路(济南—青岛)全线通车(394.1公里),1912年津浦(天津—浦口)铁路全线通车(1009.5公里),两铁路在济南交汇。交通的便利,奠定了经济繁荣的基础,加速了城市的发展。火车站与古城位置成了建设商埠的有力吸引点。城市在古城基础上向西位移点状扩散发展。    商埠区设在古城西侧,东起十王殿(今普利门),西至南大槐树,南到通长清的大道(今经七路),北以胶济铁路为界,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1公里,面积约300公顷。此后,济南城区随之西移,商埠逐渐发展为济南最繁华的商业区。济南商埠的开设,标志着济南城市近代化的开始。    济南自商埠开设以来,工商业日趋发达,商埠自然外扩,曾先后三次展界,面积增至6.09平方公里,以商业、服务业为主的商埠用地初具规模,城市形态形成古城和商埠东西分布的带形空间格局。济南的城市性质由封建城市演化为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城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民国时期,由于原商埠发展已突破界限,城市当局提出开辟南、北商埠并进行了规划,分别将北商埠(当时称北展界)命名为“模范市”,南商埠(南展界)为“模范村”。“七七事变”后,日伪又将北商埠规划全部予以放弃,并将成丰桥以北、济泺桥以南地区开辟为北郊工业区。同样,南商埠也未能形成。    •城市工业区、仓储区的设立    沿铁路两侧发展工业,是济南近代城市发展的另一个主要特征,也是城市带状布局形态形成的重要因素。    ——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始,19世纪末济南第一个近代工业——山东机械局出现,随后20世纪初鲁丰纱厂(今国棉一厂)在北郊凤凰山附近建起,30年代相继在陈家楼附近、铁道两侧建成成通、仁丰纱厂,40年代日伪建设的三岛造纸厂(今造纸西厂)、华北酒精总厂、德记制革厂(今济南制革厂)等工业的先后建成,逐步形成了以轻工、纺织为重点的城北(泺口)工业区。    ——20世纪初(1920年),在南郊梁家庄附近建立了济南第一个水泥工业—济南致敬洋灰公司(今济南水泥厂),后逐步聚集中、小工厂,形成了以建材生产为重点的南郊工业区。    ——日伪时期,日本为了达到侵略、掠夺的目的,提出北郊工业区和南郊新市区的规划开发。北郊工业区分为东、西两块。南郊新市区位于经七路以南,四里山以北,齐鲁大学(今山东医科大)以西,岔路街以东,是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日伪时期强征的民有土地,面积144公顷,后大部分建成日本人的聚居区。    ——20世纪初,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仓储业随之兴起。地处黄河南岸的泺口镇,水路交通方便,城北的黄台桥“为小清河、津浦路、胶济路三方运输联络点”,为货物周转集散的活跃地区,自然形成了仓储区。两条铁路通车后,仓储区移向经一路、官扎营一带。仓储区开始沿铁路逐步形成,并沿铁路两侧发展。    自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至济南解放前夕(1948年)的四十四年中,济南市的城市发展建设,基本上是一个自然发展、自然形成的历史过程。    至1948年济南解放时,城市规模已发展到23.2平方公里,形成以省府东、西街为古城中心,大观园为商埠中心的双核、双中心,外围散布棚户区的城市格局。城市空间形态呈东西长、南北窄的带状布局。               3.现代——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城市规模急剧扩张    1948年9月,济南解放,城市建设极其迅速,城市不断向外围扩展。    ——1950年,济南市都市计划委员会成立,制定并通过了《济南市都市计划纲要》。以工业建设为主导的大规模城市开发开始。根据《纲要》建设的黄台工业区、历山路、解放路、山大路、无影山路等为后来城市的开发、城市形态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最先建成的北郊济泺路的工人新村,和后来建成的二七新村、邮电新村等住宅小区,对改善当时职工居住条件起到了重要作用。到1952年底济南市建成区面积由1949年的23.2平方公里发展到29.35平方公里,非农人口由50.5万人增至53.5万人。    ——1954年6月,中央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城市建设工作会议。根据会议精神,1955年编制了《济南市城市建设初步规划》,在现状基础上确立了工业布局及大专院校、文化设施建设目标。确定在古城一带新建、改建原有商业设施。到1957年底,济南市建成区面积发展到37.18平方公里。市区非农人口达到64.9万人。    ——1958年—1965年“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是城市建设大起大落的发展时期,城市用地急剧扩大,工厂遍地开花。形成东郊(洪家楼东北)工业区,开辟了距城17.5公里的王舍人近郊工业区。由于当时工业的非常发展,建设项目占用大量土地,城市建设用地失控,城市功能分区被打乱。到1965年底,济南市建成区面积发展到57.93平方公里,市区非农人口增加到70.96万人。    ——1966年—1977年(“文革时期”),是城市建设动荡时期,受“三线”建设项目分散、靠山、隐蔽布置思想影响,新辟党家庄孤立工业片区。在此期间,已制订的城市总体规划废弛,城市建设放任自流,以发展生产为名各自为政,圈占道路、绿地。城市规模失控,城市用地规模扩展到78.06平方公里(85.5万人)。    此时城市已形成主城区集中成片,具有一定规模,外带王舍人和党家两个工业区的空间格局。工业除几个工业区外,主要沿两条铁路线向西南、东北两翼发展,居住以老城为中心以向南为主,向北、向东扩展。    ——1978年—1995年,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开始进入科学健康的发展轨道。济南的城市建设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以综合开发为主的旧城改造全面展开。各级、各类开发区和近郊乡镇企业在城区外围建设。城市住宅建设开发主要集中在城南英雄山路南段两侧和城市东郊。    90年进行规划调整,在王舍人工业区西部的贤文安排了6.2平方公里的经济技术开发区。91年建立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而后又开设了济南民营科技产业园等,导致城市边缘和新开发用地的大规模扩展,1995年城市用地规模扩展到152.63平方公里,到2000年城市建设用地达到167.74平方公里,城市空间形态基本为“一城四团”(主城区和王舍人、贤文、党家、大金四组团)。    建国以来,济南市城市建设用地的增长直接受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影响,城市建设用地经历了平稳增长期、大起大落期、稳定压缩期和迅速增长期。但总的来说,解放后的济南市城市建设基本上是一个有计划的城市建设历程。    城市总的发展态势是以“双核”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拓展扩散,由于受黄河和南部山体的限制,后期逐渐转为向东西两翼轴向发展。城市布局形态基本形成由集中的主城区和王舍人、贤文、党家、大金四个相对独立的城市组团组成的“一城四团”带状布局结构形式。                               三、历版规划回顾    (一)建国以前    1.古城格局及单中心自然拓展    济南古城的规划布局,沿袭了中国原有的传统形式,并有所发展。古城以巡抚署(明德王府)为城市中心,衙署和庙宇均布置在环绕中心的地区。东西轴线明显,但南北轴线止于城垣,不与南门直通。济南古城除南北轴线不明朗外,其余和中国一般典型的封建府城布局没有什么区别。    清中叶以后,随着府城外围民舍、商市的聚集,济南古城向东、北、西三个方向均有拓展。    济南古城北依大明湖,南屏群峰。巧妙地借用了山、泉、湖等自然景观,把园林山水的胜景尽量吸入城市,为泉城风貌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商埠规划——城市发展初期的“双核”形态    济南真正的城市规划,最早始于1904年自开商埠之时,继而为民国时期开辟南、北商埠的规划,以及日伪时期开辟的北郊工业区和南郊新市区的规划等。    •商埠规划——济南古城以外的新区扩建规划    商埠规划在当时是开辟新区最早有的规划,但只可视为古城外一个独立新区的建设规划,仅做了道路网规划。    商埠区纵横道路分布均匀,基本上是沿胶济铁路由北向南平行排列(经一路—经七路),纬路则与之垂直,由东向西排列(纬一路—纬十路),形成了比较规则的“棋盘式”道路网,适当的考虑了与旧城区和对外交通的衔接。    用地被互相垂直的道路分为3至4公顷不等的方格,最小的仅为1公顷左右,最大的也不超过7公顷,道路间距在二百米以内,街坊式的矩形地块,便于更多临街店面的摆放,为发展商业繁荣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与古城之间仅考虑了主要道路的衔接,商埠规划没有进行功能分区,绿地面积考虑不够。后来商埠自然扩展,面积增至6平方公里,增加的用地未进行规划调整,只是以原规划为基础,延伸道路。    •北商埠规划    规划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1925年至“五三”惨案,第二阶段是1929年至“七七事变”。    当初规划设想的两个意图:一是繁荣济南市北部工商业;二是疏通北部河道,以利运输,同时兼治夏秋积水。    1926年按照规划以主干道义威路为中线两边开挖“U”形“引河”(今工商河)。1927年修建了跨小清河的义威桥(今济泺桥),是济南市第一座最大的钢筋混凝土三铰桥拱桥。1928年“五三”惨案,规划实施中断。    1929年济南市政府成立后,又提出“南展、北展计划”,后因军阀混战,阻碍了规划的建设。    到1932年6月济南市设计委员会对南展界及北展界(即北商埠)做了规划,北展界名为“模范市”,南展界名为“模范村”,并计划以模范市作为全市的中心。但由于时局动荡,其实施时停时办,进展缓慢。    3.东、西部工业区规划    “七七”事变后,日伪将北商埠规划全部予以放弃,提出东西部工业区规划。东西部工业区,是济南北郊工业区东部和西部的简称。东部工业区占用了原北商埠的南端,占地面积1630亩,西部工业区在纬十二路北头东侧,占地面积1350亩。当时规划只考虑了道路和码头的布置。    4.南郊新市区规划    南郊新市区是1939年日伪华北建设总署强行征购的民有土地,位于经七路以南,四里山以北,齐鲁大学(今山东医科大学)以西,岔路街以东地区。共计占地面积约2161亩。    南郊新市区也仅做了道路网规划,规划道路多系子午垂直方向,自然形成矩形街坊,但地块面积均偏小。南郊新市区,北靠商埠,南接山井,地势高,环境宜人,地理条件好。新市区大部分优良地段,均为日本人所占用,建成日本人的聚居地。    商埠规划的出现标志着济南近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开始。当时的规划主要是围绕商埠的扩展和工业的开发进行的,未对城市未来的发展进行全面的考虑,且规划意图不同,服务于不同的利益集团,只是局部、片面的考虑问题,加之时局动荡,除商埠区路网基本按规划实施外,其余规划仅部分实施。几次规划均对当时的城市建设及工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和引导作用。    商埠区的西移,旧城区的“双核”结构的形成,客观上对保护古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为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延展空间。沿铁路布局工业,为城市北郊、西南工业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建国以后    1.《济南市都市计划纲要》    1950年制定的《济南市都市计划纲要》,是济南解放后编制的第一个城市规划大纲,对“一五”计划初期的城市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纲要》对城市的结构布局进行了功能分区。在城东北、北、西南分别布置三片工业区;商业区规划除原商埠地区外,在西南王官庄附近、东圩子墙外一带、北泺口以南、济泺路两侧布置了四处;住宅区规划在城市外围的东北、西南、南、东南安排四处,旧城地区为商、住混合区域。行政办公区规划提出两种方案:一是在原地扩大省、市办公用地形成东、西行政区。一是另辟新区。文教区设在山医大以南、向东到历山路东侧、向北到洪家楼附近。    建国初期的城市各项建设,基本上是以《纲要》为依据进行的。                     2.《济南市城市建设初步规划》    “一五”计划开始,1956年济南市依据全国第二次城市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编制了《济南市城市建设初步规划》,后报山东省委,1957年1月省委批复。    规划确定市区人口发展规模控制在80—100万人,规划区总面积控制在125平方公里。规划确定基础条件良好、空地较多的东郊地区为城市发展方向,城市中心设在古城的南城区。    工业布局结合现状形成西郊重工业区、北郊轻工业区、东郊混合工业区及黄台以东的有害工业区等四大工业区。在铁路两侧、码头一带及成片的工业区附近集中布置仓库区。居住区以现有城区为基础,适当向四周扩展,并以向东扩建居住为主。    由于北园地区地势低洼,作为园艺保留区和农田。龙洞、佛峪、玉符河两岸开辟为休、疗养区。另外,对道路网、绿地、体育设施进行了规划布局。    3.《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1959年)    1958年,在“大跃进”形势下,许多工业迅速上马,原有规划已不能适应当时形势的要求。    为控制市区用地规模,避免城市不合理的扩展,规划在距城17.5公里的王舍人庄新辟了独立的近郊工业区,安排了济南钢铁厂、济南化肥厂和重型机械厂等大、中型骨干工业企业。    规划市中心位置在旧城区珍珠泉。工业区在原有基础上适当并、迁调整,形成白马山、北郊、黄台、东郊四个工业区和东郊、西郊两个工业备用地。居住用地以现状为基础,形成主城区居住区、铁路北无影山地区居住区和为黄台工业区配套的居住区,共三大块。在城区外围均匀布置四大仓库区。均匀分布城市公共设施。道路规划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以延伸、拓宽、改造为主。    “五九年规划”虽未经国家正式批准,但经二十多年的建设实践初步证明,此次规划的城市骨架基本合理。但由于1966年“十年动乱”开始,城市建设不讲合理性、科学性,城市规划处于半停顿状态。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多数用地改变用途,导致城市实际建设中功能分区混乱。    4.《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    根据中央13号文件,对“五九年规划”进行修订。1981年省、市人大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八零年规划”并指示“城市建设要突出‘青山进城,泉水入户’的特点,抓好保泉和绿化两件大事。1982年规划修订后上报国务院,1983年6月国务院批复。    规划确定到2000年市区城市人口控制在115—120万人,王舍人庄工业区控制在10—12万人,党家庄工业区控制在6—8万人。城市规划总用地控制在12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108平方公里,近郊工业区20平方公里。    工业建设重点放在王舍人庄及党家庄。机场近期仍以张庄机场为军民合用,远期全部迁出,另选建航空港。省级行政机关以旧城区、历山路、经八路地段为基础,市级行政机关在商埠地区扩建。省级科研用地在羊头峪,市级科研用地在南郊,并在燕子山东和青龙山南开辟新的文教区。    5.《济南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989年)    遵照国发[1986]104号文件,编制了《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于1989年12月22日经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讨论通过,199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    规划以济南52个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为主,既对古城提出全面保护规划,又对分布在市郊的各文物点、风景区提出重点保护规划。规划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一带三片三街坊、五十二个点一个网。    一带:即指从千佛山到黄河南北的鹊、华二山这一风景文化带。    一片:即明府城(包括城池和关厢),其范围与现今环城公园所围绕区域大致相同。    三街坊:一是司里街、所里街成片保存的传统地方民宅区;二是珍珠泉地区;三是剪子巷传统专卖商业街。    五十二处文物古迹。    一个网:即包括古城在内的连接整个市域范围内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网络。                        6.《济南市总体规划调整》(1990年)    规划结合当时建设实际需求,对部分内容进行重点调整,提出新的城市结构:济南市由单一中心封闭型结构变为多中心开放型结构,特点是沿济南东西经济轴向东沿轴发展,多中心应有各自的特点和性质,具备弹性布局结构。在城市性质中增加: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规划人口规模2000年全市非农人口为160万人,其中市区140万人,王舍人庄工业区12万人,党家庄8万人。200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25.02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89.3平方米。    规划用地布局调整,在原有城市空间布局的基础上,主要调整城市用地结构构成,新增居住用地13.24平方公里;新增工业用地3.18平方公里。    规划形成四大工业区:西南、泺口、黄台、七里河,对黄台、西南两大对城市影响较大的工业区的项目类型,发展应予以控制。    7.《济南市分区规划》(1991年)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以各行政分区为范围进行规划,充分结合各行政分区的具体情况,按照分区规划的内容和深度,调整城市功能分区和用地布局,提出具体规划要求,以适应建设的需求。    8.《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2010年)(修订)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城市建设迅猛发展,进入“第二次城市建设高潮”。济南城市发展也极其迅速,城市用地从1989年的101.7平方公里发展到1995年的152.63平方公里。    规划针对当时出现的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着重在城市特色、城市空间布局、用地结构、工业布局、城市环境等方面提出规划原则和对策。    规划提出济南市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以向东发展王舍人和贤文为主,向西适当发展大金组团。    城区规划范围西起玉符河,东至机场路,北到黄河和济青高速公路,南以分水岭和崔马庄为界,面积约526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规划范围西起外环西路,东至大辛河,北到黄河,南至分水岭,面积约255平方公里。    •性质、规模    城市性质:济南是山东省省会,著名的泉城和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开放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城市规模:到2010年,由主城区和王舍人、贤文、大金、党家四个组团组成的城区城市人口规模为2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205平方公里以内。    •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带状布局,一城四团,东西延伸,持续发展”的总体布局。    主城区:重点是内部调整改造,控制外延,调整用地结构和布局,建设中央商务区和多级商业服务中心,提高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强化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功能,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改善城市环境,突出泉城特色,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王舍人组团:重点发展冶金、石化、轻工工业。2010年城市人口为15万人,建设用地18平方公里。    贤文组团:以济南开发区新区为主体构成,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等产业。2010年城市人口为10万人,建设用地10平方公里。    大金组团:规划为新兴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材料科学等
本文档为【济南城市空间战略规划】,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王小宝00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MB
软件:Word
页数:62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5-05
浏览量: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