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年农业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报告版

关于年农业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报告版

举报
开通vip

关于年农业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报告版Qualitydatacarefullyorganizedin2021关于年农业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报告版农业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报告【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目录TOC\o"1-3"\h\z\u近年来,世界农业科技正孕育着新的革命,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引擎的高新技术,正推动着农业常规技术的全面升级,深刻影响着世界农业发展的格局。以农业生物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为标志,农业生物产业和生物经济逐渐浮出水面,并逐渐成为农业竞争的焦点和核心。生物产业是以生命科学和现代生物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

关于年农业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报告版
Qualitydatacarefullyorganizedin2021关于年农业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版农业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报告【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目录TOC\o"1-3"\h\z\u近年来,世界农业科技正孕育着新的革命,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引擎的高新技术,正推动着农业常规技术的全面升级,深刻影响着世界农业发展的格局。以农业生物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为标志,农业生物产业和生物经济逐渐浮出水面,并逐渐成为农业竞争的焦点和核心。生物产业是以生命科学和现代生物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农业生物产业是指以生物技术为核心,将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成果产品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农业生物产业主要包括农业生物种业、绿色农业生物制品、农业动物疫苗与药品、农业生物能源、农业生物制造以及农业生物环保等方面。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生物产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在认真研究我国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现状,深入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十一五”时期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农业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一、规划背景(一)我国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现状1、生物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奠定了农业生物产业基础近年来,随着世界高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技术在解决人口与健康、资源与环境、食品与能源等诸多问题上的作用日趋明显和重要,并逐渐成为国家科技计划优先发展的重要领域。农业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新阶段农业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民增收的高技术领域之一。近年来,在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下,通过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兽药、转基因农作物等相关产品研制取得了良好进展,农业生物技术的整体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在一些领域已经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目前,我国生物肥料的生产企业有500多家,登记的生物肥料产品526个,年产量达到450万吨,产值超过80亿元,应用面积累计近1亿亩。如果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今后5年内我国的微生物肥料生产量可望达到800万吨/年。我国生物农药企业200家左右,登记注册的产品超过1000种,其中生物化学农药124种、微生物生物农药68种、植物源生物农药10种,总产值65亿多元,利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每年可挽回损失100多亿。我国已获得具有不同性状的转基因植物180种,进入中试或大田释放的15种,进入商品化应用的6个。截止2006年,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品种55个,累计推广达亿亩,社会经济效益超过216亿元;利用分子标记育种技术培育出抗病优质水稻、小麦、棉花、蔬菜等新品种,如国稻1号、W017等已在生产上应用;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培育出抗病优质高产小麦、水稻、玉米、蔬菜、油菜等作物新品种100余个,累计种植超过2亿亩。在生物兽药与畜禽疫苗研制方面,我国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制出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工程疫苗,如H5N1禽流感灭活疫苗、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Ⅱ)、猪瘟兔化弱毒疫苗,马传染性贫血弱毒疫苗、厌氧菌病干粉苗、布鲁氏菌病2号弱毒苗、核酸疫苗、表达马立克氏病毒gB蛋白和新城疫病毒的重组鸡痘病毒疫苗、重组禽流感-新城疫病毒活载体二联弱毒疫苗、猪喘气病弱毒疫苗、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等。其中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出口国外,赢得良好的信誉;H5N1禽流感灭活疫苗对我国及周边地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正开展基因工程疫苗、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等一些高安全性疫苗的探索和研究,并已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有些方面有了较大突破。我国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疫苗和转基因植物等技术成果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并在农业生产中大面积应用,不仅为农民节约了大量资金,大大减轻了环境污染,而且也为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生物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催生了新型农业生物产业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能源短缺危机的出现,一些清洁、高效的生物质能源如沼气和酒精等开始进入规模化生产,在能源植物培育、生物制氢技术等方面也取得突破性进展,使生物能源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据有关报道,全球能源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如树脂泡桐、油棕、油桐、芥酸象草、桉树、玉米、木薯、甜高粱、甘蔗等。初步估计全球生物质能量的储量约为18000亿吨,相当于640亿吨石油。随着动植物生物反应器的发展,农业产品有可能逐步取代石油,成为工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美国能源部、农业部的研究报告指出,到2020年,美国10%的基本化工原料将来自植物资源,205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50%。与美国情形大体相同,欧盟委员会提出到2020年运输燃料的20%将使用生物燃料。我国现有生物质能源植物约18亿吨,可开发成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煤亿吨,专家预测,我国仅农林废弃物2020年实物量与可开发量将分别达到亿吨和亿吨标准煤。以农产品加工增值为目标,我国在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领域开展了啤酒、柠檬酸、赖氨酸、酶法淀粉糖、酵母及L-乳酸等主要大宗发酵产品;传统白酒、黄酒、酱油、食醋、泡菜及食用菌等主要传统特色生物制造工艺现代化;咸味食品香精、新型生物防腐剂、新型天然色素、降脂红曲、海洋生物多糖及真菌糖肽等新型功能性食品配料等的技术研发,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化领域奠定了技术基础,初步形成了若干有实力的高技术企业。农业面源污染加剧,治理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已经引起了各部门的广泛注意。利用生物技术进行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和污染环境修复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有效功能植物和微生物的筛选和构建奠定了废弃物利用和生物修复的基础。尽管我国农业环境生物技术的起步较晚,产业化的发展还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但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产业化,可以预见,低成本、纯生态的污染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必将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二)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机遇发展农业生物产业是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加入WTO之后,国际农业竞争明显加剧,发展现代农业,开发农业新产品,扩大出口贸易,减少农业化学品残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都需要农业生物产业的强有力支撑,农业生物产业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1、我国农业生物产业发展面临有利的国际机遇在20世纪末期,世界重大科学发展和技术发明主要集中在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过去五年的全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中,生物技术占40%。特别是2000年6月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谱”完成,被认为是现代科技史上继核能利用、航天登月、互联网之后的又一个里程碑。当前,世界现代生物产业发展正处于成长期,尚未形成类似汽车、半导体、软件等成熟产业那样由少数跨国公司控制产业发展的垄断格局,为我国现代农业生物产业在局部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同时,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国际合作研究将是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有利于我国发挥生物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广泛参与国际分工交流与合作,利用全球化机遇加速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在一些生物产业领域,虽然我国和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如美国生物质转化为高品位能源利用已具有相当可观的规模,占该国一次能源消耗量的4%;德国生物柴油已应用在奔驰、宝马、大众、奥迪的轿车上,全国现有900多家生物柴油加油站,但从世界生物能源、生物环境等产业的总体发展来看,尚处于产业形成期或产业的起步阶段,甚至于产业发展的一些重大而关键的技术还未研发出来或没有取得突破。2、建设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加速发展农业生物产业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主题,任务艰巨而复杂。从现代农业早期发展看,其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节约劳动力为特征的农业机械主导模式,一种是以节约土地为特征的生物技术主导模式。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现代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使农业机械主导和生物技术主导两种模式相互交织,出现了机械技术与生物技术结合、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发展模式。从现在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步伐加快,届时我国粮食总需求量将达到亿吨左右,粮食单产在现有基础上提高38%,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但是,我国农业水土资源衰竭,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农业持续发展的瓶颈。要突破这种发展瓶颈,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的需求,必须有效利用农业资源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和循环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节约型社会建设。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生物产业发展提出了强劲需求,也为现代生物技术突破和生物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保障粮食安全,要求通过生物产业发展推动动植物品种改良和种植养殖业变革,实现了农产品优质、超高产、抗逆。保障生态安全,要求通过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促进生物良种、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饲料和可降解地膜的应用,有效减少农用化学品使用量,降低其对环境的压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要求通过农业生物产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工业化,生产具有高经济附加值的医用蛋白、工农业用酶、能源替代物、功能性食品等。可见,现代生物技术突破和生物产业的发展,不仅为我国解决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复杂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强有力的客观需要。3、我国具备发展农业生物产业的资源优势和一定的技术基础我国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据初步统计,我国境内共有高等植物30000余种,脊椎动物6347种,分别占世界总数的10%和14%;药用植物12800多种,牧草4200多种,经济树1000种以上,陆地生态系统599类,已知脊椎动物667种、种子植物17300多种、真核微生物2000多种,具有发展农业生物产业独特的资源优势。我国目前有一大批从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队伍并取得了一批创新性成果。1965年,胰岛素的首次人工合成;水稻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杂交水稻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基因组研究、组织器官工程、生物芯片、克隆技术、干细胞技术等都有较高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前沿水平。根据对我国专家的调查,在83项备选技术中,我国有76项与领先国家的差距在5年以内,占92%;有7项与领先水平处于同等水平,占8%。我国在农业生物能源的原料来源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如农业秸秆、粪便等废弃物、粮食和其他食品加工废渣等,其中农业秸秆年产量7亿吨,加上林业废弃物,折合能源亿吨标准煤;农产品加工和养殖场的废弃物,理论上可产生沼气约800亿立方米,相当于5700万吨标准煤。此外,可将玉米(特别是转基因玉米)、甘蔗、木薯等作为燃料酒精的原料。我国丰富的生物质原料为技术突破后的大规模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从产业技术角度看,我国现有的生物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基本同步,起点较高、差距较小。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疫苗等绿色农业生物制品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的组织方式和农业产业结构,打破农业与工业的界限,实现“农业工业化”,为农业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化和市场基础。4、我国农业生物产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我国人口众多,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对农业生物产品的需求量将会迅速增加。更为重要的是,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抓住生物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战略机遇,加快农业生物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是能源短缺大国和环境污染大国,对生物能源和生物环境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巨大。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石油年消费量将达到~亿吨,而国内可供应量仅为~亿吨;天然气需求总量将达到1450~1650亿立方米,其中500~600亿立方米需要依靠进口。这两种重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将分别达到60%和34%。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更为突出,环境污染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态势仍在继续,全国80%的河流被污染,1/4的国土面积缺水,1/3的城市缺水,20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3,沙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8%;全国每年农作物秸秆产生约7亿吨,其中只有少部分用于造纸、还田及农民生活用燃料,大部分被丢弃或直接焚烧,对环境带来严重威胁;全国每年产生的畜禽粪便约30亿吨,其中绝大部分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对养殖场附近地区的水、土、气造成了严重污染;农产品如甘蔗、水果、蔬菜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液,已逐渐成为农产品加工升值中的新难题。从需求拉动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我国未来生物质能源、废弃物治理和环境修复生物产业发展的潜力不可限量。(三)问题与挑战1、农业生物产业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从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现状来看,现代农业生物产业正在崛起,在生物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总体上处于第二方阵(欧美等发达国家处于第一方阵),居发展中国家领先水平。在生物技术的研发阶段,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相差不大,在部分领域如转基因技术方面甚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总体上看大约相差5年左右;但是,在生物技术产业化方面,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则相对较大,大约相差10~15年。与此同时,农业生物产业是国际生物技术竞争的重要领域和战略新兴产业,也是农业竞争的焦点。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农业生物产业的研究与开发。世界各国政府,特别是发达国家纷纷抢占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制高点,大幅度增加对生物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的投入,并实施了一系列专项计划。同时,通过多种渠道融资,以保证生物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目前,我国企业资本融通渠道只有创业者个人出资,上市公司、民营企业投资,政府的风险投资,国家科技部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五种。不仅渠道少、而且资金总量严重不足。2、缺乏产业竞争的核心技术与政策法规体系虽然我国生物技术发展已经在国际生物技术领域中占有一定的席位。但从整体看,我国生物技术研究基本处于跟踪和模仿阶段。一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生物技术少,能产业化应用的技术成果更少,尤其是畜禽水产业、农业废弃物和农产品加工残留物的循环利用、农业污染的生物修复、生物质能源等领域的核心竞争技术严重缺乏。二是生物技术产业装备水平低。生物技术产业的支撑技术与装备不仅具有多学科、多技术领域交叉的特点,而且从目前来看,绝大多数生产经营专用仪器、装备的公司都拥有国际市场。只有占有国际市场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但目前我国尚不具备自主研制和生产并占有国际市场的能力。生物技术产业及产业发展所需的重要仪器、设备、试剂等支撑技术与装备十分落后,主要依靠进口。我国对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识也严重不足,相应的产业支撑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在美国,生物技术高新企业创建初期,在第一期、第二期的融资中(即种子资金期和风险投资期),一般都是技术出资者控制了50%以上的股权,而资本出资方是小股东。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融资不断增多,创业者(技术拥有者)才逐渐失去绝对的控股权,但企业本身却发展成完整的现代企业。我国在此方面还存在缺陷,直接表现为无形资产在企业创建初期股权结构中的比例都在35%以下。3、缺乏有效组织,无序竞争严重,导致整体优势缺乏目前,我国还没有全国性统管生物技术产业从研发到产业化的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产业整体缺乏全局性的战略部署。国内从事生物技术的企业因隶属不同的管理机构。诸多方面的制约,往往倾向于选择短期能产生效益的研究与产业化项目,导致创新的源头匮乏。更为严重的是,各部门的产业发展计划之间也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调。各部门、地方自成一体、封闭运行,导致资金和科研力量分散,造成低水平重复。4、产业化人才缺乏,研发与产业化脱节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才。由于研究开发人员培养周期长,加上大量优秀的科研人员滞留国外,国内不仅优秀科研人才数量不足、产业化人才十分缺乏,而且技术兼经营型人才更是奇缺。此外,我国现有生物技术人才偏重理论和技术研究,对产业化不重视,常出现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难以产业化,或产业化成本很高,不能进入市场的现象,导致有限科技资源的严重浪费。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建设发展的战略目标,针对我国粮食与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农业发展主题,以及适应我国农业实施“拓展、跨越、提升”三大战略的重大需求,突出优势产品和成熟技术,以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推进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成果产业化、优化产业布局、显着提升农业生物产业对农业经济贡献份额为主要任务,增强农业生物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新型生物产业培育能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循环经济发展。(二)基本原则1、坚持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和区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农业生物技术产业进行优先支持和重点扶持。2、坚持产业发展与能力建设同步提升的原则。根据农业生物产业地域性强、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建立一个稳定支持的保障机制和产业示范带动模式。3、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突出市场导向和效益为主,发挥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主体作用;政府要为农业生物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4、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集成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并不断拓宽技术、产品、人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渠道;积极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生物企业。5、坚持科研计划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农业生物产业的发展要与国家各类农业生物科技发展计划有机衔接,突出重点领域和特色优势,增强技术贮备能力,保障农业生物产业的技术先进性、实效性和持续发展性。(三)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基本建立和健全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产业组织体系、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转化一批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值和效益显着、市场影响力大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培育100家市场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现代农业生物企业,10个产值超过10亿元的农业生物产业基地;到2010年,农业生物产业总产值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倍以上,在农业GDP中的比重达到5%以上,使我国进入世界农业生物产业强国行列。(四)主要任务“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是由一个无序到有序、由市场驱动到政府推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的发展阶段。围绕农业的发展主题和做大、做强生物产业的总体目标,加快建立促进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产业组织体系、服务保障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促进我国农业生物产业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聚集和产业化发展。1、加快建设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在农业生物育种、绿色农用生物制品、动物生物疫苗与诊断试剂、生物质能源、农业生物制造、农业生物环保制剂、农业生物资源和生物产业服务等领域,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包括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主要动物的分子育种以及动物生物制品、农业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生物防治、生物饲料等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快速提升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研发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生物产品;扶持一批农业生物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服务中心,提高农业生物产业的技术转移与集成创新能力;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形成农业生物产业技术的创新体系。2、优化和完善农业生物产业组织体系在农业生物制种、基因工程疫苗、绿色生物制剂、生物制造等产业基础好、技术条件成熟、产业关联度高的领域,通过市场拉动、优化布局、联合协作、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等方式,加快产业的规模化聚集,形成强势生物产业基地。同时,在生物质能源、生物修复、生物资源开发等具有一定技术基础、产业成长潜力大的新兴产业领域,通过政策引导、择优扶持、强化技术、优化链条等组织方式,加快提升产业技术水平,逐步形成新兴生物产业集群。3、尽快形成农业生物产业服务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安全预警、环境影响评价等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生物产业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和评价等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与国际接轨的生物产业(产品)认证体系,培育第三方中介性质的生物产业服务企业。4、建立健全农业生物产业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生物安全法规,加强国家生物产业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生物物种资源对外输出、出入境审批与查验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抓紧制定产业发展的专题规划,明确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建立生物产业产品的技术标准。明确生物产业行政事权,制定鼓励与限制、奖励与惩罚相得益彰、严肃高效的产业发展监管制度。三、重点发展领域“十一五”期间,根据新阶段农业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需求,围绕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重点组织实施七大农业生物产业领域的产业化开发内容,集中力量进行重点突破,尽快形成我国农业生物产业的群体优势和局部强势。(一)农业良种1、农作物良种“十一五”期间,重点推进超级稻和专用水稻、超级小麦、优质高产专用玉米、高产杂交抗虫棉花、优质专用大豆、双低油菜、设施专用蔬菜等主要农作物良种的产业化。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和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加大第一期超级稻推广力度,使其种植面积达到水稻播种面积的50%;加强第二期超级稻新组合制种技术研究,提高制种产量。推进具有富铁、高氨基丁酸含量和高黄酮、异黄酮性状,适合肾脏病和糖尿病人食用的低谷蛋白新品种的开发和产业化。5年内,培育超级杂交稻新组合10~20个,专用水稻新品种2~3个,推广面积累计超过2亿亩,形成2~3个大型水稻种业集团。加大优质、超高产超级小麦新品种的推广和产业化;推广适合制作面包、饼干、面条、馒头等专用小麦新品种,并逐步形成规模。5年内,育成符合超级小麦综合目标的新品种5~8个;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6~8个,推广面积达到小麦总面积的1/3左右。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为重点,积极推进高产、抗病虫、抗逆玉米和优质专用玉米新品种的产业化。5年内,培育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20~30个,其中在产量和适应性上有重点突破的新品种3~5个;高油、优质蛋白、高淀粉、甜、糯等优质专用玉米新品种8~10个,累计推广1亿亩以上。扩大转基因抗虫棉、杂交抗虫棉种植面积;通过三系配套杂交技术和分子育种技术选育抗虫、抗病、耐涝、抗除草剂等优质高产棉花新品种。5年内,培育抗虫杂交棉新品种8~10个,累计种植1000万亩以上。重点推进优质专用大豆和油菜新品种的产业化。5年中,培育高油和高蛋白大豆新品种15~20个,累计种植2000万亩;培育“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10~15个,累计种植2000万亩。加强优质、适宜我国北方日光温室越冬长季节栽培的设施栽培专用甜椒、番茄、黄瓜、甘蓝、茄子新品种的产业化。5年内,培育各类蔬菜新品种20~30个,能作为国外同类型的替代品种,累计种植面积500万亩以上。2.畜禽水产良种“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大优质良种奶牛、瘦肉型良种猪、节粮型小型蛋鸡、优质黄羽肉鸡和优质淡水鱼新品种的产业化,积极推进新品种的普及推广,大幅度提高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通过生物技术的应用,培育产奶量高、乳脂肪高、乳蛋白高、抗病力强的奶牛新品种/品系,利用性别鉴定胚胎移植技术,生产单一性别奶牛群体,提高扩繁效率。建立稳定、高效的奶牛胚胎性别鉴定和生产技术平台,推广2~3个奶牛新品种/品系,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建立奶牛核心种群1000~1500头。发掘和利用我国丰富的肉牛遗传资源,通过分子育种技术结合常规杂交利用技术,培育和推广高产优质肉牛新品种(系)6个,每个品种(系)核心群规模350~400头,筛选8~10个优质高效的杂交组合及配套系。利用杂交优势分子预测、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培育和推广优质、高效、多抗瘦肉型猪新品种/品系2~3个,瘦肉率达65%以上;建设良种繁育基地3~5个,年新品种推广100万头。扩大小型蛋鸡核心育种群的规模,提高选种的强度和效率;扩大父母代种鸡饲养规模和孵化能力;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原原种鸡场,为父母代种鸡场提供配套祖代鸡。5年内全国父母代种鸡饲养量达到100万套,年提供节粮小型蛋鸡7500万只,市场占有率达到5%以上。将具有较好生产性能、外貌特征、肌肉品质的高肌内脂肪(IMF)的优质黄羽肉鸡新品系和配套系产业化,70或90日龄上市时IMF含量分别达到%和%。加大肉用绵羊、超细毛羊和优质绒山羊新品种(系)的产业化。5年内,培育优质肉羊生产高效配套组合2~3个,超细型毛羊配套组合2~3个,优质绒山羊新品种2~3个,新品种示范推广200万头。紧密结合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需求,培育新品种并扩大繁殖,建设相对完善的从“水产育种研究中心”→“良种繁育场”→“苗种场”到“水产养殖场”的产业链;选择研究基础好、产业需求大、市场前景广阔的重点水产养殖生物,建设良种繁育与产业化基地。5年内,培育和推广鱼、虾、贝、藻类水产新品种8~10个,增产幅度达15%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60%以上。(二)绿色农业生物制品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资源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大力推进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节水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等的产业化发展,提高绿色农业生物制品的经济技术合理性,不断扩大技术产品应用规模。1、生物农药优先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阔市场前景的农用抗生素和真菌农药的产业化。支持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剂型加工等生物农药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加快微生物工程技术对传统工艺的改造,重点开展井岗霉素、阿维菌素、农抗120、中生菌素、白僵菌、绿僵菌等生物农药的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开发。“十一五”期间,推动资源优势整合,扶持和培育3~4个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和水平的生物农药企业(集团),促进5~6个生物农药新品种、新剂型的产业化开发,产值达到50亿元左右。建立若干生物农药应用示范基地,使生物农药的应用比例由目前的10%左右提高到20%,防治效果提高20%,对化学农药的替代达到30%以上,有效降低农业污染。2、生物肥料优先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功能性微生物肥料的产业化。支持有益生物菌群高通量筛选、活化土壤矿质营养、克服土壤连作障碍、生物有机复合、草炭替代载体等产业核心技术的研发,优化建立高密度发酵和提高有益菌群效能的生产工艺,重点开展固氮、解磷、解钾、增碳等微生物肥料、液体生物肥料、生物有机复合肥、微生物肥料吸附载体等的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开发。“十一五”期间,通过资源整合,扶持10家左右具有竞争实力和先进生产工艺的大型生物肥料企业(集团),形成生物肥料产业化基地,推动10~12个生物肥料产品(剂型)的标准化和产业化生产,形成10万吨的生产能力,总产值达到10亿元。建立生物肥料应用示范基地10万亩,使生物肥料的应用效果提高20%以上,化肥替代量达到30%~40%,有效降低农业污染。3、生物饲料扶持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生物饲料产业化。支持免疫增强剂等天然活性成分高效提取、生物化工、蛋白质生物反应器工程和发酵工程等产业核心技术的研发,加快建立完善定向合成和高选择性合成、节能高密度发酵工艺,重点开展抗菌肽、益生素、寡糖等抗生素替代品和改善动物产品风味品质制品的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开发。“十一五”期间,优选和培育4~5个具有一定规模、设备工艺先进的生物饲料企业(集团),建立生物饲料技术集成和产业化生产基地,形成5~6个新型生物饲料制品并实现产业化生产和规模化应用,实现产值100亿元。4、生物节水制剂积极扶持生物节水制剂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生物和矿物基吸水保水材料、外源物质调控植物节水抗旱生理、生物全降解材料与配方等的产业核心技术研发,优化建立节水制剂和产品的节能降耗和高效合成工艺,重点开展生物基(半纤维、淀粉、壳聚糖等)保水剂、矿物(凹凸棒、膨润土等)保水剂、植物蒸腾抑制剂、生物全降解地膜等生物节水制剂的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开发。“十一五”期间,优选3~4个具备一定规模、生产工艺水平先进的生物节水制剂企业(集团),形成产业化生产基地,促进4~5种生物节水制剂和2~3种生物全降解地膜的产业化和标准化生产,形成10万吨的生产能力,总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建立生物节水制剂及应用基地10万亩,使生物节水制剂的节水效果达到30%,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三)动物疫苗与药物以减少动物疫病损失,防止人畜、人禽共患疫病发生,做大作强基因工程疫苗和生物兽药产业为目标,加强动物疫病诊断试剂盒、病毒分子高通量检测及快速诊断检测、动物多价疫苗和佐剂等技术产品的研制及其产业化。开展传统灭活疫苗、减毒疫苗、二价及多价疫苗的产业化生产技术和工艺研究,建立产业化技术标准以提高疫苗质量。大力开展包括基因缺失疫苗、亚单位疫苗、活载体疫苗,合成肽疫苗以及DNA疫苗等基因工程疫苗在内的新型疫苗的研究及产业化。加快建立防治重大畜禽疫病的植物源新兽药、新制剂,兽药残留检测试剂盒等新型生物兽药的产业化基地。加快免疫佐剂、培养基、冻干保护剂、鸡胚等生物制品辅料的研发开发及产业化进程。“十一五”期间,开发并规模应用符合GMP、GLP标准要求,防治重大和人畜、人禽共患烈性传染病的生物疫苗(基因工程标记疫苗)3~5种,二价及多价疫苗2~3种,动物疫病诊断试剂盒5种,植物源兽药3种,生物制品辅料5种,培育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动物疫苗与兽药的生产企业8~10家,年产值达到50亿元。(四)农业生物制造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大力发展农业生物基产品,实现对化工石油原料的部分替代。加速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生产工艺,减少工业生产能耗与污染物排放。1、农业生物基材料支持以淀粉、纤维素等农林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大力发展聚乳酸、生物乙烯、聚羟基脂肪酸酯、纤维素衍生物等生物材料和1,3-丙二醇、1,4-丁二醇、糠醛等单体原料,加快产业化步伐,减少对石油等一次性矿物质资源的消耗和有机化学制品污染。提高生物基化学品如赖氨酸、谷氨酸、苹果酸、木糖醇、柠檬酸、维生素等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发展一批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好的塑料和功能高分子材料、高性能木基复合材料,促进实现规模化生产,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到2010年,使淀粉基可生物降解功能分子材料生产量达到20万吨,其他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生产量达到10万吨/年;糖工程产品及新型碳质吸附材料达到年产万吨级规模;木质生物化学工程材料生产量达到10万吨/年,形成若干个规模达到10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2、微生物制造与食品发酵以改造传统特色生物制造工艺、提高单产为重点,采用现代生物制造技术改造我国传统特色发酵食品技术与工艺,实现大宗传统特色生物食品的现代化示范。以咸味食品香精、新型生物防腐剂、新型天然色素、降脂红曲、海洋生物多糖及真菌糖肽等新型生物功能性食品配料为重点,加速产业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丰富我国新型生物功能性食品配料品种,加速我国新兴朝阳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支持生物可降解溶剂、润滑剂和各种高效安全的食品的产业化,大幅度提高生物色素、生物香料、新型生物防腐剂等食品规模化生产和应用水平;支持以松脂、木本油脂和木质纤维素等为原料的绿色表面活性剂、环氧树脂固化剂、聚酯(醚)多元醇等绿色精细化学品的高效合成产业化技术开发。以发酵食品行业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为目的,以生物环保工艺为重点,开展发酵工业废水高效生物处理产业化、酵母与酶制剂工业废水处理、低污染食品发酵废水生态自净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为重点行业实现清洁生产提供示范样板。“十一五”期间,扶持20家特色发酵食品、生物功能性食品、生物色素、生物香料、新型生物防腐剂等产品生产企业(集团),加速微生物制造和食品发酵行业技术的升级改造,形成年产值100亿元的生产能力。(五)生物质能源按照“突出特色、分期加工、综合利用、效益优先”的原则,从原料供应、技术研发、生产、储运和销售、市场培育等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重点发展能源植物、清洁能源、非粮生物质燃料和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加快培育我国生物能源产业。1、能源作物充分利用荒地、盐碱地、草山草坡等,以提高能源作物单产和淀粉含量、降低原料成本为目标,培育甘蔗、木薯、甘薯、甜高粱、油菜、菊芋等专用作物新品种,建设规模化种植基地,扩大种植面积,为农业生物能源提供原料保障。2、清洁能源加大规模化沼气技术开发力度,大力发展集约化专业养殖场沼气工程、利用有机废弃物的大型工业沼气工程,建设一批高技术、高水平的沼气发电供热供气示范工程;加强户用沼气池、特别是秸秆为原料沼气池的技术开发,大力普及农村沼气。充分利用秸秆、木屑等农林废弃物,研制大型高效生物质连续气化装置,开发生物质燃气高效净化技术,建立年处理10万吨级以上的生物质气化发电厂。加强沼气服务体系建设,规范沼气设备生产和销售。3、燃料乙醇支持以甜高粱、木薯、菊芋等非粮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加快以农作物秸秆和木质素为原料生产乙醇技术的研制和产业化示范,实现原料供应的多元化;优化燃料乙醇生产工艺,降低水耗、能耗、污染和生产成本,提高综合效益;逐步扩大燃料乙醇生产规模和乙醇汽油推广范围。4、生物柴油支持以农林油料植物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加强清洁生产工艺开发,提高转化效率,建立示范企业,提高产业化规模;开发废油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生产过程清洁并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生物柴油生产新技术,制订技术标准。借鉴国际经验,对生物柴油生产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在部分地区进行生物柴油使用试点,加速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化进程。5、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积极发展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技术;鼓励利用农作物秸秆、林木剩余物加工致密成型燃料,为农村、林区提供使用方便、清洁环保、燃烧效率高的生物质能源,减少农村燃料消耗对林木等植被的依赖和破坏。(六)生物修复与生物环保按照“资源化利用、产业化发展、企业化运作”的思路,以畜禽养殖场粪便和污水处理、水产养殖污水处置、农业有机废弃物(如蔗渣、菜渣、果渣等)资源化和沙化、退化、重金属和有机废弃物污染土壤修复为重点,大力开发环保生物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快产业化步伐。重点开发绿色高效的污水净化制剂、重金属活性钝化剂、炭素活化剂等修复技术与产品;开发新型好氧厌氧复合高效反应装置、快速热解秸秆反应器、快速堆肥发酵干燥装置等;建设农业有机废弃物、养殖污水和退化土壤为主的生物技术处理示范工程,加快成熟技术与产品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加快生物技术对农业环境的修复与改良。“十一五”期间,建立生物修复技术示范应用面积1000万亩,开展技术集成和产业化示范,农业种养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量降低30%~50%,有机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提高30%~40%。实现3~5种生物修复制剂的产业化开发,扶持和培育农业生物修复企业(集团)3~4个,促进农业环境生物修复和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的推广与产业化。(七)农业生物服务以促进和保障农业生物产业的健康发展为目标重点,加快资源共享、信息服务、认证认可、环境评价等生物服务产业发展。扶持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与收藏,开展大规模生物资源优异特性的鉴定与评价,建立高通量、规模化的基因测序、基因克隆、分子标记、功能验证等服务平台。支持发展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价、生物安全监测与预警等信息服务产业,形成预警和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扶持生物产业的环境影响评价、生物产业技术标准制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生物产业和产品的认证认可、人才培养等生物服务产业,形成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十一五”期间,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的作用,扶持和培育8~10个第三方中介性质的生物服务企业,形成10个左右的生物产业技术服务平台,生物产业服务的年收入达到5亿元。四、保障措施当前,我国农业生物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国家的资金扶持、政策保障。因此,应通过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创新运行机制、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多元化融资渠道、制定和实施税收优惠及人才政策,为农业生物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效保障。(一)建立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协调和管理机制针对我国农业生物产业的特点和发展阶段,统筹协调农业生物科技和产业化发展,统筹协调农业生物产业的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统筹协调农业生物产品的生产、销售和生物安全监管,统筹协调农业生物技术研发机构、企业和中介组织,充分调动全国涉农部门和单位的积极性。选择产业基础好、创新能力强、市场化水平高、开放性强的地区和单位,建设若干农业生物产业基地。成立国家农业生物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快农业生物产业的健康发展。组建农业生物产业发展专家委员会,就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专项规划提出咨询意见,以解决推进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问题和困难。(二)创新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运行机制鼓励和带动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部门积极参与农业生物产业发展工作。培育农业生物技术交易市场,使农业生物技术成果、专利及物化产品实现市场流通;培育农业生物技术企业群,鼓励涉农中小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农业生物技术培训班和设立农业生物技术示范点,提高全社会对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需求。建立以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资讯为主的全国性信息交流平台,推动农业生物产业的资源共享。对全国农业生物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绩效评估,并通过公共平台促进优良模式的推广。(三)加强有关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建设尽快制订和完善生物安全管理、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市场准入以及农业生物产品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研究制定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专利保护法规,在农业生物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环节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大对侵权者、侵权行为的惩罚力度。(四)完善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多元化融资渠道充分运用财政支持、金融信贷、引进外资、风险投资等渠道,解决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建立国家农业生物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业生物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生物产业。允许可评估的农业生物专利技术在银行办理抵押贷款,促进政策性银行开辟中小型农业生物技术企业贷款渠道、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农业生物产业化企业的贷款规模。鼓励企业或个人设立农业生物产业发展基金(捐款允许税前列支)。允许资质好的农业生物产业化企业向社会募集发展资金并增大直接融资的比重,允许重点农业生物产业化企业试点发行非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制定有利于风险投资进入及退出农业生物产业的相应政策,选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有一定市场规模的农业生物产业化企业发行股票。(五)制定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对农业生物产业实行免税、减税和低税政策,并实行加速折旧制度,促进农业生物企业的设备更新。境内新创办生物企业自获利年度起,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的优惠政策,农业生物企业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鼓励在境内开发和生产农业生物产品,并对所征收增值税给予一定比例返还,用于企业研发和扩大再生产。除国家规定外,农业生物企业进口所需自用设备均可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六)实施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人才政策依托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建立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培养一批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人才、技术应用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积极推动农业生物产业发展人才向国家农业生物产业发展基地流动,并给予政策的支持和配合。鼓励农业生物产业发展人才在国内创办农业生物企业。设立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专项基金,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和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构建有利于发掘农业生物产业发展人才的环境。
本文档为【关于年农业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报告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孙峰杰
本人从事机电维修多年,对于现代化电器化设备有一定的经验,特借此平台分享个人的一些工作经验。
格式:doc
大小:12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1-08-11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