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举报
开通vip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null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____铜仁学院 2010.4.第一章 总论 190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标志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章 总论 190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标志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一、研究对象: 研究教育条件下人的心理现象,揭示其活动规律。 二、任务: 揭示人的心理在教学条件下如何通过学习实现发展。 三、研究内容: 四、学科性质: 五、学习意义: 第二章 学习概述 第二节 ...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null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____铜仁学院 2010.4.第一章 总论 190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标志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章 总论 190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标志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一、研究对象: 研究教育条件下人的心理现象,揭示其活动规律。 二、任务: 揭示人的心理在教学条件下如何通过学习实现发展。 三、研究内容: 四、学科性质: 五、学习意义: 第二章 学习概述 第二节 基本概念第二章 学习概述 第二节 基本概念一、广义的学习概念: 人或动物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 二、学习种类: 1、根据学习方式不同分: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2、根据对学习材料加工方式的不同分: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奥苏伯尔将有意义的学习由简到繁分为五类:符号、概念、命题、概念与命题的运用、解决问题与创造)null3、根据学习的内容不同分:知识学习、技能(心智技能、操作技能)学习、行为规范学习。 4、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第二节 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二节 学习的基本理论一、联结派学习理论 (强调刺激与反应的联系、联结)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二)桑代克的联结学习理论 1.试误说:学习的过程是盲目尝试错误的过程,在反复的尝试中,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得以形成。 2.学习原则: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null(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 1.两类条件反射:(应答性和操作性) 2.操作条件反射形成的原理: 个体自发反应的结果,影响到反应以后发生的概率,即一个操作发生后,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增加,反之减弱。null二、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一)格式塔顿悟说: 学习是对整个问题情景的突然领悟,其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二)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评价三个过程。null(三)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P135 1.基本观点: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何为有意义?(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P136 何为接受?所学内容同化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2.先行组织者 (四)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征,(是一种从个人经验背景出发而推测出来的合符逻辑的假设)学习的关键不在于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在于学生自己建构知识。 2. 建构的过程是主体按自己的经验方式主动的生成过程。 3.因经验的不同,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有所差异,通过合作学习可调整、丰富对问题的理解。 4.强调创建与学习有关的真实世界的情景,注重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 (学习特性:建构性、主动性、社会性、情境性)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标志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代表著作及教育家是(  ) A.桑代克及其著作《教育心理学》B.夸美纽斯及其《大教学论》 C.斯金纳及其《程序教学》D.布鲁纳及其《教育过程》 2、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依据是(  ) A.学习的方式 B.学习的内容 C.学习的目的 D.学习的层次null3、技能学习最终要解决的是(  ) A.知与不知的问题 B.会不会做的问题 C.认知策略形成与否的问题 D.认知结构能否建立的问题 4、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与情境性的理论是(  ) A.格式塔的顿悟说 B.认知发现理论 C.认知同化理论 D.认知建构理论null5、提出学习的认知同化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 B.奥苏伯尔 C.托尔曼 D.布鲁纳 6、 经典条件反射是指(  ) A.将不诱发反应的中性刺激与一个能诱发反应的刺激相匹配,致使中性刺激最终能诱发同类反应的过程 B.某种情境与某种反应之间的联结 C.个体的自发反应与某一刺激间建立了联系 D.某种刺激与某种情境之间建立了联系 null7、 试误说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 A.尝试错误的过程 B.建立某种刺激或情境与某种反应之间的联结 C.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D.某一操作发生的概率 因随后出现的强化刺激而增加。 null8、我国心理学家主张将学习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学习。 9、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什么是先行组织者? 11 、从优化自己教学行为的角度,谈建构主义对自己有何启发?null12 、强调创建与学习有关的真实世界的情境,注重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是(  ) A.格式塔的顿悟说 B.认知发现理论 C.认知同化理论 D.认知建构理论 13 、斯金纳认为学习就是(  ) A.内部构造完形 B.尝试错误的过程 C.操作行为的获得 D.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14、桑代克提出了哪几条学习规律?第三章 学习动机 第一节 概述第三章 学习动机 第一节 概述一、动机的含义、功能: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其构成成分是:内驱力和诱因 。 动机具有激活、指向、维持三种功能。 二、奥苏伯尔对学习内驱力的分类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影响影响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效果的关系 1、耶克斯---多德森定律:P105. ⑴动机的强度与学习效率成倒U型曲线关系,顶点处是动机最佳水平。 ⑵动机的强度的最佳水平因任务难度不同而不同。 2、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既一致又不一致。 (思考:还有什么中间变量影响学习效果?)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一、强化理论 二、需要层次理论(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 三、成就动机理论 T=f(M×P×I) 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可分为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类 四、成败归因理论P112(六个方面、三个维度) 五、自我效能感理论 (班杜拉对强化的分类;有哪两种期待?)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一、创设外部条件,激发学习动机 1、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 2、正确运用竟争、考试与评比; 3、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二、从内部动机入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1、认识学习意义,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3、确保教学内容、方法的新颖与变化,4提高成功的机率。null三、充分利用反馈与评价的作用 四、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班杜拉将强化分为三种形式:外部强化、(  )、自我强化。 A.正强化 B.负强化 C.精神强化 D.替代强化 2、不同的归因,对学生的影响不同,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形成的努力归因是一个(  ) A.内部但可控的归因 B.内部但不可控的归因 C.外部但可控的归因 D.外部但可控的归因3、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是(  ) A.学习目的 B.学习兴趣 C. 学习动机 D.学习态度 4、两名在测验中都取得了高分的学生,一名自信心增强,一名则觉得自己运气不错,这是因为他们(  ) A.成就动机水平不同 B.学习目标不同 C.归因方式不同 D.家长的期望不同3、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是(  ) A.学习目的 B.学习兴趣 C. 学习动机 D.学习态度 4、两名在测验中都取得了高分的学生,一名自信心增强,一名则觉得自己运气不错,这是因为他们(  ) A.成就动机水平不同 B.学习目标不同 C.归因方式不同 D.家长的期望不同null5、下面属于附属内驱力的是(  ) A.儿童对鲜艳的颜色表现出明显的兴趣 B.学生在学习期间力图用学习成绩来取得名次 C.学生为了得到家长的称赞 D.学生把探索天文的奥秘本身作为学习的动力 6、认为动机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及附属内驱力的心理学家是(  ) A.阿特金森 B.多德森 C.布鲁纳 D.奥苏伯尔 7、“杀一儆百”属于(  ) A.替代性强化 B.直接强化 C. 自我强化 D.内部强化null8、阿特金森将成就动机分为 、 。 9、学习动机具有激活、指向和 功能 10、需要层次论的倡导者是(  ) A.斯金纳 B.桑代克 C.巴甫洛夫 D.马斯洛 11、学习内驱力和 是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 12、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它们之间往往以 为中介。null13、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当 学生从事较容易的作业时,教师应使其心理紧张程度控制在 A、较高水平 B、较低水平 C、非常低水平 D、中等水平 14、名词解释: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15、如何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 第四章 知识的学习第四章 知识的学习 1.领会 (获得) 2.巩固 (保持) 3.应用 (提取) 感知→形成表象 理解→形成概念第一节 概述第一节 概述一、什么是知识 二、知识的分类 (一)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分:1、感性知识;2、理性知识。 (二)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分:1、陈述性知识;2、程序性知识(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 (三)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对知识学习分类P137(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第四章 第二节 知识的获得 (通过直观和概括两个环节来实现)第四章 第二节 知识的获得 (通过直观和概括两个环节来实现)一、知识直观 (一)知识直观的类型 实物直观 模象直观 言语直观 (二)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null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null二、知识的概括 (一)概念的获得:概念的形成与概念的同化 (二)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试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持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第三节 知识的保持第三节 知识的保持一、记忆系统及其特点 (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二、遗忘的规律及理论解释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动机说) 三、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科学复习,组块化编码,适当过度学习。)第五章 技能的学习第五章 技能的学习一、技能的定义(与知识、能力不同)、分类(操作技能、心智技能) 二、操作技能形成的四个阶段(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熟练) 三、心智技能的三个特点 四、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P160(活动的定向、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无声的外部言语、内部言语活动)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概念的获得通常有两种方式:P145即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由于反映形式的不同,知识可分为 , 。 3、程序性知识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及动作技能。 null4、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形式可分为(  )技能和操作技能。 A.学习 B.记忆 C.运算 D.心智 5、心智技能的特点是(  ) A.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B.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D.观念性、内隐性、展开性 null6、在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时,以不同角度、方面变换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揭示其本质属性的方法是(  ) A.定势 B.功能固着 C.变式 D.迁移 7、了解智力活动的动作结构,明确运动方向,属于下列哪个阶段的特点(  ) 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原型内化 D.操作定向 null8、解释遗忘的理论有同化说、动机说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运用 、 、 及组合律等感知规律,可以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实现有效的观察 10、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前后一样快 D、没有规律 null11、问答题: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12、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 A.7±2个组块 B.较小 C.较大 D.巨大 13、(  )认为遗忘是一个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有积极与消极之分。 A.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第六章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第一节 概述第六章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第一节 概述一、基本概念 1、道德 2、道德行为 3、道德品质(品德) 4、道德性 5、道德感 6、德育null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知识、观念体系): 2.道德感 3.道德意志 4.道德动机 5.道德行为方式第二节 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第二节 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的研究 1、研究方法:对偶故事法 2、研究结论P 284 二、柯尔伯格的研究 1、研究方法:两难故事法 2、研究结论:三阶段六水平P285第三节 品德学习的过程、条件第三节 品德学习的过程、条件一、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P290 1、遵从(从众、服从) 2、认同 3、内化 二、品德学习的条件 1、外部条件(家庭环境 、学校与同伴群体 、社会文化条件) 2、内部条件(智力水平、个人信念)第四节 品德培养的方法第四节 品德培养的方法(注意唯智论者与行为派在此问题上的局限) 一、晓之以以理,提高认识 1、传授道德知识 2、进行价值澄清(价值观辨析) 3、开展小组道德讨论 4、利用群体规定null二、动之以情,引起共呜 1、情感感染,以情育情; 2、情景引发,因境育情; 3、引导理解,以知育情; 4、舆论强化,以群促情。null三、导之以行,落实行动 1、激发愿望 2、组织训练 3、自我强化 4、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5、树立榜样,促进迁移第七章 学习策略 第一节 概述第七章 学习策略 第一节 概述一、什么是学习策略 二、与学习方法的区别 三、学习策略的分类第二节 典型的学习策略第二节 典型的学习策略一、认知策略P185 (一)复述策略: 有意识地将学习材料及长时记忆中的内容在工作记忆中重复出现,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对象上,更长久地保存信息。 (二)精细加工策略: 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加工,理解其深层意义。是一种充分利用已有经验来理解新信息的方法。 null 1、人为联系的策略(形象联想、谐音联想、歌谣口诀) 2、内在联系策略(摘录与划线,记笔记、列提纲、标题) (三)组织策略 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与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与精细加工相比,更侧重于对学习材料内在联系的建构)null1、群集法(归类)法 2、绘知识图(概论图) 3、利用表格 null二、元认知策略P195 对认知过程全过程进行指导、监控与调节的高级学习策略。 1、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策略 2、监视策略 3、调节策略 null三、资源管理策略 1、学习时间管理 2、学习环境管理 3、学习努力与心境管理 4、学习工具利用 5、社会性人为资源利用 第八章 问题解决能力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第八章 问题解决能力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一、问题包含的三个基本成分P228 二、问题解决的主要影响因素(社会、个人、问题情景)P235 三、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三、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头脑风暴法。P248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行为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与倾向叫做( ) A、道德 B、品德 C、道德行为 D、心理品质 2、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这种深层加工策略属于(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null3、列提纲、利用图形、表格等策略属于(  )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元认知策略 4、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接近,这是品德形成的 阶段。 null5、科尔伯格的(  )对于研究和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有积极促进作用,后来成为研究儿童心理研究的经典方法之一。 A.对偶故事法 B.正直测验法 C.两难故事法 D.价值澄清法 6、在集体之中群策群力,互相启发,尽可能多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是(  ) A.头脑风暴训练 B.自我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训练 C.发散思维训练 D.推测与假设训练null7、阅读完某段文章后,学生问自己:“我理解了吗?”“这一段讲的是什么内容?”“我能记住吗?”这是属于(  ) A.复述策略 B.元认知策略的应用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null8、元认知策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影响问题解决的问题情境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柯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________个水平,_________个阶段。null11、问题解决就是要把问题的 状态转换成 状态。 12、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有哪几个分段? 13、影响问题解决的个人因素有哪些? 第九章 学习的迁移 第一节 概述第九章 学习的迁移 第一节 概述一、什么是学习迁移 二、迁移的种类 1、正迁移与负迁移 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3、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4、一般迁移与特殊迁移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一、形式训练说(沃尔夫) 迁移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迁移是自动的、无条件的。 二、共同要素说(桑代克) 迁移是由于两种学习情景中有相同的要素。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而且是有限的。null三、经验类化理论(贾德) 迁移是由于两种学习存在共同的原理。是在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与实际情况接触,与成概括化经验的结果。 四、关系转化理论(格式塔学派) 某种学习情景中对学习对象某种关系的顿悟可迁移到另一个有相应关系的学习情景中到去。 五、认知学派的迁移理论P217 奥苏伯尔认为:认知结构的变量(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影响着新的学习。 第三节 促进迁移的教学第三节 促进迁移的教学(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 一、精选教材:突出学科的基本结构、内容的基础性和概括性、事实材料的典型性。 二、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做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三、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处理好学习的先后次序,有意地沟通具有相似性的学习。 四、传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的意识。 第十章 教学设计 第一节 概述第十章 教学设计 第一节 概述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P341:对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设计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1、系统性原则 2、程序性原则 3、可行性原则(A、符合主客观要求,B、具有操作性)。分析P344的创造性原则null三、教学设计的三个基本问题P344 1、我要去哪里?-------目标制定 2、我如何去那里?-------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方法与媒介的选择。 3、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那里?-----教学评价。第二节 教学目标设计第二节 教学目标设计一、教学目标的分类 (一)认知目标:1、知道 2、领会 3、应用 4、分析 5、综合 6、评价。 (二)情感目标:1、接受 2、反应 3、形成价值观念 4、组织价值观念体系 5、价值分成体系个性化。 (三)动作技能目标:(略)第三节 达成目标的诸要素的分析与设计(手段的设计)第三节 达成目标的诸要素的分析与设计(手段的设计)(略)二、教学目标的表述二、教学目标的表述(一)行为目标:用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来陈述教学目标。应具备三个条件P252。 1、具体目标 2、产生条件 3、行为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二)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第四节 教学评价第四节 教学评价一、教学评价的概念: 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 资料 新概念英语资料下载李居明饿命改运学pdf成本会计期末资料社会工作导论资料工程结算所需资料清单 ,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教学评价与测量、测验的关系: 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而教学评价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 三、有效测验的特征(基本要求)null1、信度 2、效度(了解三种效度) 3、难度 4、区分度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体现了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 ) 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 B.“角”的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 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 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 null2、下列属于教学目标的情感目标的是(  ) A.领会 B.评价 C.反应 D.模仿 3、按照布鲁姆等人的认知教育目标分类,代表着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目标是: ( )  A.综合    B.运用    C.评价    D. 领会 null4、(  )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表示测量的可靠性。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稳定度 5、行为目标是用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来陈述的教学目标,它的表述具备三个要素,①具体目标②产生条件③____________。null6、认为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或经验中通过概括产生泛化的共同原理的学习迁移理论的代表人物(  ) A.桑代克 B.苛勒 C.贾德 D.奥苏伯尔 7、奥苏伯尔提出的迁移理论认为(  )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 A.学习中的共同要素 B.对学习情境中一切关系的顿悟 C.对学习活动中共同原理的概括 D.学生的认知结构null8、经验类化说强调以下哪种因素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 ) A、心理官能的发展 B、两种任务的共同要素 C、概括化的原理 D、对各要素间整体关系的理解 9、何种迁移理论认为迁移是具体的,而非一般的(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null10、在学习对数运算时,受m(a+b )=ma+mb的影响而错误地得到lg(a+b )= lga+lgb 这种迁移属于 。 11、可以从 、 、 以及区分度这几个方面来衡量测验的质量。 12、教学设计包括 的设计, 的设计以及教学评价及监控的设计这三个方面。 null13、简答题: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应遵循什么原则?P343
本文档为【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08023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609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4-28
浏览量: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