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海:高中历史第六分册答案____电子版

上海:高中历史第六分册答案____电子版

举报
开通vip

上海:高中历史第六分册答案____电子版第一单元第1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一、基础练习1.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瓦窑堡抗日民族2.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3.C4.D5.C6.B7.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5年华北事变;l937年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任举四例)。二、拓展练习8.(1)西安事变;1936年。(2)对张发动西安事变目的看法的矛盾;是和平解决还是武力解决;西安事变时各方的态度即“杀蒋”还是“放蒋”。(3)西安事变时各方的态度是由其各自...

上海:高中历史第六分册答案____电子版
第一单元第1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一、基础练习1.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瓦窑堡抗日民族2.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3.C4.D5.C6.B7.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5年华北事变;l937年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任举四例)。二、拓展练习8.(1)西安事变;1936年。(2)对张发动西安事变目的看法的矛盾;是和平解决还是武力解决;西安事变时各方的态度即“杀蒋”还是“放蒋”。(3)西安事变时各方的态度是由其各自利益决定的(可引用材料中的史实加以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西安事变时各方的态度围绕“杀蒋”和“放蒋”展开,可见,国内和国际矛盾相当复杂;中共在处理西安事变时,起到了关键作用,最终使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第2课正面战场与敌后抗日根据地一、基础练习1.平型关李宗仁台儿庄2.太平洋缅甸3.B4.A5.D6.C7.B8.(淞沪会战)1937.8—11太原会战(1937.9—11)徐州会战(1938.1—5)(武汉会战)1938.6—10二、拓展练习9.(1)淞沪、太原、徐州及武汉;台儿庄战役。(2)1937年,洛川会议确定人民军队的战略任务是,在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之后,八路军开辟了晋察冀、晋绥等敌后抗日根据地,新四军也开辟了苏南、皖中等敌后抗日根据地。(3)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重要战场。在抗战防御阶段,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会战,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和“速战速决”的企图。消耗了日本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潭,使日军兵力分散,战线延长,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由于敌强我弱,再加上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和单纯防御的方针,正面战场的战局对中国抗战形势不利。(4)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全民族统一抗战的有机组成部分,两个战场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互相配合,少了任何一个都不是完整的抗日战争。尽管当时的中国各阶级、政党、社会集团之间存在着分歧,但在抗日救亡这个共同目标上,却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第3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一、基础练习1.毛泽东思想毛泽东2.815台湾3.D4.D5.C6.B7.B8.D二、拓展练习9.(1)《马关条约》;1895年。(2)南宋时台湾与大陆就有隶属关系;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台湾正式归属中央。(3)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中国对日宣战布告》、《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条款》。第一单元单元练习一、“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1.因为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对外采取不抵抗政策,对内“围剿”红军、镇压抗日爱国力量。2.从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原因:日本对华侵略进一步扩大,中日两国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全国救亡运动的高涨;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中共党内“左”倾错误得到纠正。3.张学良、杨虎城。从“给张、杨以积极实际的援助”直至做“防御战”的准备,可以看出中共准确而及时地分析了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如有爆发内战的可能等,并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做出了相应的对策。4.新方针:联蒋抗日。影响: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中的一系列政策调整,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利益高于党派、阶级利益,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有关南京大屠杀1.南京大屠杀。说明日本拒不承认二战中其侵略别国的历史和战争期间犯下的罪行。日本政府的行为助长了右翼势力,危及了世界和平。2.日本人东史郎的记载,德国《拉贝日记》,美国人贝德士与友人的通信,中国亲历者的口述史料等。(任答两点)3.说明了日本右翼势力的猖狂。事例:如日本政要屡次参拜靖国神社;日本文部省审定右翼势力修改的历史教科书为“合格”;加入《日美防卫指针》,占领钓鱼岛等。4.日本应把对侵略战争的反省落实到行动上,要以实际行动来取信于亚洲的近邻国家。三、中国抗战的贡献1.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集中兵力、财力、物力投人中国战场。2.由于中国的抗战,使日军无法实现更大的侵略目标;中国牵制了大量的日军;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犬贡献。(任答两点)正面战场: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台儿庄战役等;敌后战场: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夜袭阳明堡机场等。3.中国的抗战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付出了重大的民族牺牲。4.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抗击了占日本陆军总数87:5%的侵华日军师团,即使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l942年,仍抗击了63.8%的侵华日军师团,有力地配合了欧洲和太平洋战场,粉碎了法西斯轴心国企图称霸世界的野心。中国的抗战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付出了重大的民族牺牲。第二单元第4课民主和独裁的较量一、基础练习1.毛泽东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2.中原运动战速战速决3.B4.D5.C6.C7.A二、拓展练习8.(1)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集团集中力量抢夺抗战胜利的果实,接收日伪产业,获得了大批资产,成为其统治的有力物质支撑。(2)D(3)为了争取和平,避免内战或尽可能地推迟全面内战的爆发,或共商建国大计。结果:签订《双十协定》。第5课国民党统治危机一、基础练习1.国民大会宪法蒋介石独裁统治2.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3.D4.D5.A6.B7.C二、拓展练习8.(1)1947年7月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法币严重贬值。(2)措施:币制改革。目的:为了挽救严峻的财政金融危机。内容:通过货币改革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发行金圆券。效果:物价上涨,金融破产,市场崩溃。(3)因为这次币制改革使国民党在国统区仅存的民心、士气都丧失殆尽了。第6课解放战争的胜利一、基础练习1.刘伯承邓小平大别山中原2.154向全国进军的命令3.A4.B5.B6.D7.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1948年,辽沈战役,东北全境得到解放;1948年,淮海战役,基本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l949年,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宣告蒋介石政府覆灭。(本题答案不局限于上述三次战役或战斗)二、拓展练习8.(1)人民解放军从根本上粉碎了国民党速战速决的计划,敌我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战略反攻的条件已经初步具备,并使国民党反动派陷人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2)“外线”指国统区。(3)三路大军挺进中原,牵制了南线国民党军队一半以上的兵力,整个战争格局从此发生根本的转变。意义:人民解放军已经形成了战略进攻的全面态势。第二单元单元练习一、和则两利1.孙中山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促成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了国民革命统一战线。2.原因: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促成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作用:中共中央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使之成为时局的转折点,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3.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为争取实现和平、民主而努力。毛泽东诚意参加了重庆谈判,但是蒋介石把和谈作为拖延时间、缓和国际视线、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共产党的烟幕。4.丧失人心。5.和平的愿望。基本政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积极推动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共谋台海和平与稳定。基本立场:反对“台独”,反对外国干涉中国内政,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二、图说历史1.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2.图2。原因:相对于油画,照片更为真实、客观。3.发动武装起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获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新中国。‘4.D三、历史的丰碑1.“三年”指l946年到l949年;“三十年”指l919年到l949年。2.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3.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略(符合条件即可)。5.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共领导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组织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6.排序:图1、图3、图2、图4。阶段:图1反映了国民大革命时期;图3反映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图2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图4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7.背景: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被歼灭l54万余人,全国解放指日可待。国民党又打出假和平的幌子,企图与共产党划江而治。意义:彻底结束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基本上解放了中国大陆,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第三单元第7课雅尔塔体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一、基础练习1.联合国宪章和平友好合作协调2.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美元布雷顿森林体系3•C4•D5.B6.C7.(1)联合国。(2)美、英、苏、中。(3)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二、拓展练习8.在国际金融领域,于l944年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由此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在世界贸易领域,于l947年倡导建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有利于美国占领世界市场。通过上述措施,美国确立了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从二战后期起,美国就开始着手策划成立联合国,l945年联合国成立,美国暂时控制了联合国,并以此作为推行世界霸权政策的工具。第8课美苏冷战的开始一、基础练习1.富尔敦l947杜鲁门主义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2.德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3.B4.A5.A6.C7.D二、拓展练习8.(1)两种生活方式: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少数武装分子、外来压力: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力量,来自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威胁。(2)转折:美国外交政策从原来的孤立主义,转变为称霸世界的外交战略。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依仗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3)目的:正式表达了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成为“自由世界的领袖”的目的。影响:标志美苏冷战正式开始。9.跟帖:北极熊、山姆大叔、小毛驴的观点都不全面。冷战的爆发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依仗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苏联经过战争的洗礼,军事力量与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两国都有“领导世界”的意图和战略目标。在共同的敌人消除后,美苏双方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以及在势力范围的争夺中战略目标的冲突使战时的合作难以维持下去,但双方又不愿意陷于直接交战的境地,于是形成了“冷战”这种特殊的对抗状态。在美苏冷战的影响下,战后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因此冷战也是走不同发展道路的东西方两个国家集团之间的对抗。第9课殖民体系的瓦解一、基础练习1.亚洲1960非洲非洲年2.蒙巴顿方案印度独立法案印度巴基斯坦3.C7.(1)1947年,英国国会。(2)印度独立和印巴分治。(3)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的矛盾;大国插手等等。二、拓展练习8.(1)担心冷战的发展会导致国际形势的恶化,不愿加入“冷战”的任何一方,反对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与霸权主义,倡导世界和平共处。(2)国际经济发展不平衡,不结盟国家的斗争已转向经济领域,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说明世界形势的动荡与紧张。根源在于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的侵略行径和美苏争霸的局面。(3)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应对冷战格局的主动战略,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主权与经济利益。它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形成,并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有重要影响的政治力量。9.(1)关键问题是阿以冲突。(2)既有生存之争,也有意识形态之争;既有当地人的利益之争,也有局外大国的利益之争;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之争,也有现实问题处理不当引发的问题之争。第10课大国关系的重组一、基础练习1.欧共体英国日本2.美苏关系中苏关系多极化3.C4.C5.C6.B•7.B8.(1)日本、欧共体的经济发展较快,欧共体经济实力比重超过美国。(2)经济格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呈现趋势:多极化趋势。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冲击美国霸主地位和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二、拓展练习9.(1)在美国和苏联对峙的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法国积极推动欧洲联合,并力图在其过程中起领导作用,推动欧洲联合自强。(2)法国总统戴高乐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体系,推行独立外交政策。联邦德国提出“新东方政策”,两德关系正常化,提升了联邦德国的国际地位。1967年,西欧六国成立欧共体,跨出了欧洲联合坚实步伐。英国也宣布结束英、美特殊关系,于l973年加入欧共体。(3)美、欧、日相互关系的调整使资本主义阵营由美国一家独大逐步朝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态势发展。欧洲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有利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10.(1)A:苏攻美守;8:尼克松;C:柏林墙的修筑、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D:“星球大战”计划。(2)两大阵营的结构性变动既削弱了美、苏两国的对内控制力,也直接影响到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争霸进程,并促使国际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的转型。持续了40年之久的冷战终于走向尽头。第11课冷战的结束一、基础练习1.新思维外交l989德国2.八一九事件l991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3.B4.B5.D6.B7.(1)冷战结束后,恐怖主义活动频繁,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世界呈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2)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平衡,被掩盖的民族或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矛盾暴露出来,加之在向新格局过渡中,美国为保持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霸权地位,强化北约组织,需要时不惜推行单边主义,以打击现实或潜在的挑战者,导致了上述现象的频繁发生。二、拓展练习8.(1)甲种观点: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西欧、日本、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存在着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个地区和许多国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不希望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支配力量,多极化必然成为体现国际社会多数成员意志的主要潮流。(2)乙种观点: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国已成为世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从海湾战争到科索沃战争再到伊拉克战争,其想主宰一切,先发制人的霸权主义越来越明显。丙种观点: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仍然处在大转型的过程中。美国的单极霸权正在遭到世界各国的反对和抵制。国际政治的多极化将是形成中的世界格局的显著特征。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而西欧、日本、中国和俄罗斯就其实力来说还不能和美国处在均势地位,所以,一超多强的格局更符合实际、。(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第三单元单元练习一、世界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联合国1.背景: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过程:1943年,美、英、中、苏四国共同宣布,要在战后建立_二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l944年,四国在敦巴顿会议上决定,把未来的国际组织命名为“联合国”,并初步拟定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以及会员国资格等条文;l945年,雅尔塔会议通过协商,确立了联合国的组织章程,解决了一些有争议的问题;l945年4月25日,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制宪会议,6月25日会议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lo月25日,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2.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蒋介石集团非法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基本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积极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协调国际关系、促进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就。4.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着复杂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联合国作为最具代表性、最权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是实践多边主义、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舞台;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世界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联合国。(言之有理即可)二、世界需要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1.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2.基本内容: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影响: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世界金融中心从英国转到了美国。3.变化:美国与日本、西欧国家的贸易由五六十年代的顺差转为70年代的逆差,而且差距逐渐扩大。原因: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60年代,欧共体成立,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4.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原因:美国贸易逆差增大,黄金储备急剧下降,出现美元危机。5.是要回归至最初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还是建立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6.布雷顿森林体系由发达国家主导,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恢复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可能带来一个透明、公正、合理的全球金融体系。;只有建立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才能彻底避免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0(言之有理即可)三、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图l指两极格局,图2指多极化格局。2.美、苏综合国力强大。3.雅尔塔体制结束后,美国依旧是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苏联虽然解体,但俄罗斯不可忽视;日本和欧盟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速度极快;第三世界兴起,在国际事务中起到了越来越重大的作用;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加强。4.力量: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的发展、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影响:出现多极化趋势。5.美国为保持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霸权地位,强化北约组织,推行单边主义,以打击现实或潜在的挑战者,发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阿以冲突;恐怖主义;“九一一事件”等。6.主要因素:大国综合实力的消长;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大国外交政策的变化等。启示:综合国力的强弱取决予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并决定这个国家的国际地位。推行霸权主义误国误民,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世界主流:承认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尊重各国人民根据国情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等。(言之有理即可)第四单元第12课战后科学技术革命一、基础练习1.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2.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3.C4.C5.D6.D7.C8.B二、拓展练习9.二战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美、苏两国最发达,美国发展尤为迅速,战后科技革命出现。原因:军事斗争的推动、经济实力的强大、政府对科技的重视。10.(1)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或: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财富的过程);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2)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方面的运用,任意一项。第13课西欧的一体化进程一、基础练习1.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2.人员商品资本劳务3.D4.C5.C6.C7。A8.D二、拓展练习9.(1)欧洲中央银行。(2)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促进了整个欧洲经济的稳定发展。10.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体在许多领域已经赶上或超过美国,对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构成威胁。第14课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发展一、基础练习1.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2.伊朗伊拉克委内瑞拉3.C4.A5.A6.A7.D8.C二、拓展练习9.(1)有利条件: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扩展,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不利条件:美苏争霸带来不稳定,基础薄弱。(2)韩、新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重视科教事业。西亚国家以石油工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中国探索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坚持改革开放。(3)环境因素,包括周边国际环境和国内稳定;科教因素;世界市场;本国国情。10.1997年,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发表《联合宣言》,确立双方睦邻互信伙伴关系;2000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确定了2010年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目标;亚太经合组织也得到进一步发展。第15课经济全球化与全球性问题一、基础练习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多边协议自由化乌拉圭2.七十七国国际经济新秩序3.C4.A5.C6.B7.B8.D二、拓展练习9•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只有通过对话合作,才能互利共赢。10.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把握机遇,拓展市场,应对挑战,趋利避害;改革开放,加强与各国的政治经济交往,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法处理同世界各国的关系,求得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合作与发展;发展科技,拓展国内市场及增强经济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第四单元单元练习一、战后科技革命1.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了,缩短了知识变为财富的过程;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各个科技领域之间相互渗透(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和新材料以及火箭技术—空间开发—海洋开发和生物工程—计算机更新换代—通信工程)。2.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对社会生产力的贡献越来越大。3.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4.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半导体、宇航、激光、人工合成材料、生物工程技术等新兴工业部门迅猛发展。科学在各分支学科不断深入和分化的同时,还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5.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就业人数方面比重进一步下降,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知识经济逐步显现。6.一方面,战后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发展,促使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也有力地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使人类社会的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引起了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另一方面也使全球问题日益严重,如生态环境恶化、能源危机等。二、欧洲一体化1.战争(武力)方式。失败。2.欧洲渴望再次崛起,以期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发挥作用。3.法国和德国。因为法德之间历史上多次发生战争,如普法战争、一战和二战中法德之间的战争,两国积怨很深。通过煤钢生产的联合经营,建立军事上的互信。4.方向:将一体化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意义:促进了整个欧洲的政治与经济的稳定发展,增强了欧洲人的“欧洲公民”意识,在整体上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为其他区域的经济联合提供了成功范例,并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5.言之成理即可。三、经济全球化1.麦当劳、松下电器、通用汽车等。2.跨国公司既是促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又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它以整个世界为生产、经营的领域,推行全球发展战略,加强了各国经济联系,并带动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3.促进多边贸易协议的实施和运作;为新议题提供谈判场所;推动争端的解决;执行贸易政策审议机制;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合作,进一步融合全球经济政策的决策。4.因为加入世贸组织,可以使中国彻底融人世界经济体系,给中国企业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也可以学习国外大企业的运作方式、管理经验。5.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融合与发展,又引发了大量全球性问题。经济全球化凸显了世界经济体系固有的不平衡性,经济全球化使能源消耗增速,生态问题日趋突出,经济全球化加大了人员与物质的高度流动性,公共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第五单元第16课新中国的诞生一、基础练习1.制定共同纲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全国人大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19511959封建农奴制社会主义3.D4.B5.A6.C7.D8.A二、拓展练习9.(1)1949年9月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制定了《共同纲领》。(2)国家性质: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治任务:建立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富强的中国;经济任务: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3)它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是中国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和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基础,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10.(1)保家卫国。(2)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空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为新中国的社会改革和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同时,也加深了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第17课国民经济的恢复一、基础练习1.新解放地主阶级农民地主农民2.19491952金融3.C4.C5.A6.D7.D8.C二、拓展练习9.(1)财政赤字、通货膨胀、物价暴涨、人民生活困难;(2)加强金融管理、稳定物价、统一全国财政经济管理。(3)特点: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并用,根本性解决问题。实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争夺市场领导权的斗争。10.(1)前者是实物史料,后者是小说。(2)材料一更为可信,这是当时当事人留下的第一手资料,具有较高可信度;材料二为小说,小说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对事件有虚构、夸张的成分,可信度弱于材料一。(3)不同意,土地改革是将地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仍是土地私有制。第18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基础练习1.1953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2.人民民主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3.B4.B5.C6.D7.D8.C二、拓展练习9.(1)1949—1956年。(2)一化三改造。(3)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10.(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前,《共同纲领》曾起到代宪法的作用。(2)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的原则不同。《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体现人民民主原则;l954年宪法规定国家性质为社会主义国家,不仅体现人民民主原则还体现社会主义原则。(3)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了百余年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确认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取得的成就;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基本政治制度和各项政策,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并以根本大法形式,把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总目标确定了下来。第五单元单元练习一、l947--1956年中共的土地政策1.限制和打击富农经济。2.不同:材料二是保存富农经济。作用:这种政策在当时有利于减少土地改革运动的阻力,有利于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发展经济。3.事件:l953--1956年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变化:从废除封建地主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认识:从实行农民的土地私有制到集体所有制,改革要求过急,改变过快,不符合客观经济发展的规律。二、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措施:追歼国民党残余势力与解放西藏、抗美援朝i土地改革、稳定物价与统一财经等。关系:巩固政权有利于恢复经济,恢复经济是从根本上巩固政权,两者相辅相成。2.任务:一化与三改造。联系:两者有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一化是三改造的物质基础,三改造是实行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两者都涉及发展和扩大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问题。3.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有机统一,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革命并举。4.道理:说明了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抓主要矛盾的道理。启示: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中国的事情,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三、新型民主政治制度1.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2.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正式形成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为标志。3.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意义:巩固了我国的统一和边疆的安全,有效地保障了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和平等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使少数民族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4.能够调动各族、各阶层人民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第六分册综合测试第一部分选择题1.B2.B3.C4.B5.A6.C7.B8.B9.Al0.All.Cl2.Bl3.Cl4.B15.Bl6.Al7.Al8.Dl9.C20.A21.D22.B23.A24.C25.B26.C27.C28.C29.D30.C第二部分阅读与分析题31.(1)抗战开始后的很长时间内,中国始终抗击着绝大多数的日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比例虽有下降,但仍抗击着超过半数的日军;说明了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2)都能反映中国战场消灭了大量日军。(3)材料三分别统计了中国两个战场的歼灭日军数;说明敌后战场、正面战场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从一个方面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取得抗战胜利中所发挥的作用。(4)胜利来之不易,应珍惜前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只要言之有理即可)。32.(1)在战略防御阶段,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l947年6月转人战略反攻;l948—1949年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l949年4月渡江战役,国民党政权覆没。(2)以俄为师,走城市夺取政权的道路,失败了。根据中国国情,建立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3)戊戌变法:学习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辛亥革命:学习民主共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或新文化运动:学习科学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等均可)33.(1)它是美国同苏联在全球争霸的军事集团。(2)加强政治、经济合作,促进西欧经济发展。(3)《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是欧洲国家合作和进行国际调节的经济条约;《北大西洋公约》是军事政治集团公约。(4)Jr约的成立标志着美国推行“遏制”苏联、控制欧洲、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部署的初步完成,加深了东西方之间的对立,加剧了美苏之间的冷战;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的核心的形成,加强了美国在欧洲的战略地位,奠定了战后美欧关系的基础。欧共体的成立使西欧国际关系得到缓和,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促进了其内部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提高了成员国的经济实力;制约了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动摇了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向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推动了欧盟的启动,由单一经济联合走向全方位的联合。34.(1)由敌对到缓和建交的转变。(2)回答任何一个均可:“60年代末开始对中美关系和解的重新研讨”,强调由于国际形势变化,中国需要缓和与美国的关系,这种思想观念的转变对于改变两国敌对的状况十分关键;“70年代初两国关系的初步突破”,强调美国总统访华,使中美关系正常化,这是关键转折;“70年代末中美全面外交关系的建立”强调只有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才是双方和解的正式保障。(3)言之有理即可。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都应该强调个人的作用是时代背景和国家利益的反映,辩证地看待个人的作用。35.(1)如把战争说成是“圣战”,对外战争的目的是为把亚洲人民从欧美列强的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隐瞒战争暴行,如对南京大屠杀的宣传和报道等。(2)日本对外侵略战争是连续性的,但说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与史实不符。(3)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第一层,只有结论而没有用材料加以论述,或回答与材料无关(0分);第二层,从一个角度用一个材料来进行论述(1—3分);第三层,能从一个角度用多个材料来进行论述(4—7分);第四层,利用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8—12分);第五层,利用材料综合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充分论证(13—14分)。如“太平洋战争史观”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罪恶,肯定了日本发动的战争属于侵略战争,战争具有连续性,中国是最大的战争受害者。“太平洋战争史观”抨击了军国主义分子,否定了日本对外侵略战争的种种借口和谬论。但是,不能不指出的是,这个史观是站在美国的利益基础之上的,是以美国的价值观和政治取向来评价战争,其要害是突出了美国的历史地位和最大贡献,观点认为美国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做出了“最大贡献”。这一观点轻视中国和亚洲抗日战场,抹杀中国、朝鲜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历史贡献。从“以军部为中心的军国主义者是侵略战争的主要责任者,天皇、宫中派(天皇身边的重臣)、财界、舆论界等属于‘稳健派’,是军国主义的‘对立势力’”来看,也是为了粉饰美国在战后对日本占领时期以其自身的价值观改造日本的做法。同时保护了天皇和政界官僚、财阀,使他们免于受战争责任的追究,结果,一批战争责任者,除天皇外,还包括战争时期的政界、司法界、帝国军人、财阀、右翼巨头等逃脱了法律的追究。这些人顽固地坚持他们的战争观念,一定程度上冲淡了战后日本社会各界的战争责任意识,误导日本国民对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加害责任。因此,太平洋战争史观是片面的,是不能真正起到澄清民众“模糊观念”的作用的。
本文档为【上海:高中历史第六分册答案____电子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2.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is_732269
工作认真积极,教学过硬,善于跟学生沟通,被学校评为学习标兵
格式:doc
大小:45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高中其他
上传时间:2020-10-29
浏览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