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

举报
开通vip

黄土高原一、教学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学科:地理2、课时共2课时,本教案是第2课时二、教学课题: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三、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9年教科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下册68—73页内容分析:黄土高原是本册第一个要研究的“跨省区域”。通过学习黄土高原上严重的水土流失,举例说明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认识到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辨证关系。学情分析:对于地处丘陵平原处的初二学生来说,黄土高原距离他...

黄土高原
一、教学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学科:地理2、课时共2课时,本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是第2课时二、教学课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三、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9年教科课程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下册68—73页内容分析:黄土高原是本册第一个要研究的“跨省区域”。通过学习黄土高原上严重的水土流失,举例说明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认识到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辨证关系。学情分析:对于地处丘陵平原处的初二学生来说,黄土高原距离他们很远,所以要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出鲜明的黄土高原景观,才能引起学生对黄土高原的感性认识。教学目标: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2、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3、治理黄土高原所采取的措施及成效。4、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5、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教学重点与难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四、教学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五、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歌曲《黄土高坡》的播放,链接:http://play.baidu.com/?__m=mboxCtrl.playSong&__a=1233720&__o=/song/1233720_playBtn&fr=video||video.baidu.com#loaded黄土高原有关相片的循环播放。导入:以本校后山的水土流失照片导入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承转过渡:同学们,我们从上节课的学习中知道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地貌,三种不同的类型同时也显示了黄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教师把三种地貌呈现)链接:http://pic.sogou.com/d?query=%BB%C6%CD%C1%B8%DF%D4%AD%BF%CE%BC%FE&mood=0&picformat=0&mode=1&di=2&w=05009900&dr=1&did=4#did8下面我们来学习这三种地貌形成的原因:板书:二、严重的水土流失(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板书)活动一:观看视频,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UyMzczNTE2.html首先让学生读图8.4“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进行分组讨论,再观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的视频,各组的学生代表发言,然后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进行归纳总结。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板书)①地形。解说: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流速越快,对地面物质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黄土丘陵区,地面坡度大部分在15º以上,有的达30º坡长一般100米一200米,甚至更长。每年每公顷流失25吨~100吨,甚至225吨以上。(板书)②降雨。解说: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因此加剧了水土流失。③地面物质组成(黄土疏松)。解说:黄土高原几乎为黄土所覆盖,黄土多为风积物,土体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干燥时较坚硬,能保持直立陡壁,遇水侵蚀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④植被。解说:达到一定郁闭度的牧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能力越强。活动二:小组讨论为了使学生对这个问题认识的更清,可让学生阅读图8.6“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讨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链接:http://pic.sogou.com/d?query=%BB%C6%CD%C1%B8%DF%D4%AD%BF%CE%BC%FE&mood=0&picformat=0&mode=1&di=2&w=05009900&dr=1&did=4#did3教师指导:在读图时提醒学生注意以下三点:①三个实验中植被状况差异;②烧杯内水量多少;③烧杯内沙土的情况。从而得出: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强,水土流失状况相对就不会特别严重。阶段一练习:自然因素的影响的相关练习。(做练习题时分别以组和个人为单位计分,以便为本节课的“环保小卫士”称号和“环保小组”称号提供标准。学生反应激烈)2.人为因素(板书)链接: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PZ-WtBnr1Sc/?union_id=100501_100500_01_01让学生看视频以及阅读图8.7的对话,分组讨论认识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②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大量废土弃石随意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最后归纳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一般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差异大,地形一般为山区,地表坡度较大。教师明确: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主次性。三、生态建设活动三:出谋划策小组讨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已严重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各小组分别站在政府官员,农民,生态学家,人口学家的立场思考讨论并派代表意见。教师点评: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播放视频:播放课件里的视频显示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取得的成效。课堂小结: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因黄土多为风积物,遇水浸润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加上地形、降雨、植被等自然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如此严重,我们应该呼吁当地居民响应政府的相关号召把黄土高原的生态面貌建设得更好。我们相信,我们期待!《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中国的农业与农村要摆脱困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目标是:“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能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要实现这一目标,应采取以下行动:第一,加强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生育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黄土高原地区农村人口数量多,虽然实行计划生育有所控制,但出生率仍较高。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农村人口的文化、科技素质较差,许多地区连初中文化以上的人口比例都不高,文盲、半文盲依然很多。随着农村经济发展,人口素质将成为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二,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人口迁移到其他地方去,建立移民新村。黄土高原的一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人、畜吃水困难。水已成为制约当地人民生活、生产的主要因素。国家从90年代开始建立移民新村,以改变当地人的生活生产条件。第三,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向农民提供足够的粮食或补贴,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第四,黄土高原在进行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民收入,解决黄土高原人多地少的问题。阶段二练习:先做相应的练习,再计算分别以组和个人为单位所得的总分。给获得“环保小组”的组和获得“环保小卫士”称号的学生颁奖。学生表现活跃。链接:播放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FrEww5mNq1U/六、教学反思本着以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深得学生喜欢。评“环保小组”和“环保小卫士”称号的活动令到课堂别开生面。本节课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老师起着指导点拨的作用。课堂上,师生配合很好,知识的难重点掌握好。唯一的缺点就是时间把握不好,拖了课后两分钟。本人一定会更好地锻炼自己,成为深得学生喜欢的地理老师。七、教师个人简介学校:东莞市厚街湖景中学姓名:黄万连电话:13798816151个人简况:黄万连,女,中二教师,本科学历,中共党员,2007年参加工作,曾参加市版图比赛、优秀课比赛,综合实践课例与论文的书写等,并获得各项荣誉。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第二课时)教师:湖景中学黄万连教材: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班级:初二(5)班时间:2009.3.4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2、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3、治理黄土高原所采取的措施及成效。(二)能力目标1、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三)德育目标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三、教学方法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四、教具准备1、多媒体教学软件。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歌曲《黄土高坡》的播放,链接:http://play.baidu.com/?__m=mboxCtrl.playSong&__a=1233720&__o=/song/1233720_playBtn&fr=video||video.baidu.com#loaded黄土高原有关相片的循环播放。导入:以本校后山的水土流失照片导入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承转过渡:同学们,我们从上节课的学习中知道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地貌,三种不同的类型同时也显示了黄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教师把三种地貌呈现)链接:http://pic.sogou.com/d?query=%BB%C6%CD%C1%B8%DF%D4%AD%BF%CE%BC%FE&mood=0&picformat=0&mode=1&di=2&w=05009900&dr=1&did=4#did8下面我们来学习这三种地貌形成的原因:板书:二、严重的水土流失(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板书)活动一:观看视频,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UyMzczNTE2.html首先让学生读图8.4“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进行分组讨论,再观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的视频,各组的学生代表发言,然后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进行归纳总结。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板书)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流速越快,对地面物质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黄土丘陵区,地面坡度大部分在15º以上,有的达30º坡长一般100米一200米,甚至更长。每年每公顷流失25吨~100吨,甚至225吨以上。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因此加剧了水土流失。③地面物质组成。黄土高原几乎为黄土所覆盖,黄土多为风积物,土体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干燥时较坚硬,能保持直立陡壁,遇水侵蚀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牧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能力越强。活动二:小组讨论为了使学生对这个问题认识的更清,可让学生阅读图8.6“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讨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链接:http://pic.sogou.com/d?query=%BB%C6%CD%C1%B8%DF%D4%AD%BF%CE%BC%FE&mood=0&picformat=0&mode=1&di=2&w=05009900&dr=1&did=4#did3教师指导:在读图时提醒学生注意以下三点:①三个实验中植被状况差异;②烧杯内水量多少;③烧杯内沙土的情况。从而得出: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强,水土流失状况相对就不会特别严重。阶段一练习:自然因素的影响的相关练习。(做练习题时分别以组和个人为单位计分,以便为本节课的“环保小卫士”称号和“环保小组”称号提供标准。学生反应激烈)2.人为因素(板书)让学生阅读图8.7的对话,分组讨论认识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②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大量废土弃石随意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最后归纳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一般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差异大,地形一般为山区,地表坡度较大。教师明确: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主次性。三、生态建设活动三:出谋划策小组讨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已严重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各小组分别站在政府官员,农民,生态学家,人口学家的立场思考讨论并派代表意见。教师点评: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播放视频:链接:播放课件里的视频显示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取得的成效。课堂小结: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因黄土多为风积物,遇水浸润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加上地形、降雨、植被等自然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如此严重,我们应该呼吁当地居民响应政府的相关号召把黄土高原的生态面貌建设得更好。我们相信,我们期待!《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中国的农业与农村要摆脱困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目标是:“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能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要实现这一目标,应采取以下行动:第一,加强计划生育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黄土高原地区农村人口数量多,虽然实行计划生育有所控制,但出生率仍较高。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农村人口的文化、科技素质较差,许多地区连初中文化以上的人口比例都不高,文盲、半文盲依然很多。随着农村经济发展,人口素质将成为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二,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人口迁移到其他地方去,建立移民新村。黄土高原的一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人、畜吃水困难。水已成为制约当地人民生活、生产的主要因素。国家从90年代开始建立移民新村,以改变当地人的生活生产条件。第三,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向农民提供足够的粮食或补贴,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第四,黄土高原在进行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民收入,解决黄土高原人多地少的问题。阶段二练习:先做相应的练习,再计算分别以组和个人为单位所得的总分。给获得“环保小组”的组和获得“环保小卫士”称号的学生颁奖。学生表现活跃。课后分析与反思:本着以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深得学生喜欢。评“环保小组”和“环保小卫士”称号的活动令到课堂别开生面。本节课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老师起着指导点拨的作用。课堂上,师生配合很好,知识的难重点掌握好。唯一的缺点就是时间把握不好,拖了课后两分钟。本人一定会更好地锻炼自己,成为深得学生喜欢的地理老师。
本文档为【黄土高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三月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6-28
浏览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