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铁运营公司工务线路设备标准和维修要求

地铁运营公司工务线路设备标准和维修要求

举报
开通vip

地铁运营公司工务线路设备标准和维修要求地铁运营公司工务线路设备标准和维修要求线路设备:承托机车和车辆走行的轨道线路,即:正线、车场线、折返线、渡线和特别用途线等。线路设备包括以下各项:●路基(路堑、路堤)●道床、轨枕、钢轨、钢轨联结零件(不包括轨道电路的轨连线)、钢轨接头(绝缘接头的绝缘部分除外)、轨距拉杆、防爬器等。●道岔:构成道岔的全部轨道构件(绝缘接头的绝缘部分除外)。●接触轨设备:接触轨连接零件、绝缘支架、防护罩、膨胀接头、中心锚结、端部弯头等。●感应板设备:感应板、锚固螺栓、顶端端隙、接地线等。●平交道口●线路标志:百米标、坡度标、曲线标、圆...

地铁运营公司工务线路设备标准和维修要求
地铁运营公司工务线路设备标准和维修要求线路设备:承托机车和车辆走行的轨道线路,即:正线、车场线、折返线、渡线和特别用途线等。线路设备包括以下各项:●路基(路堑、路堤)●道床、轨枕、钢轨、钢轨联结零件(不包括轨道电路的轨连线)、钢轨接头(绝缘接头的绝缘部分除外)、轨距拉杆、防爬器等。●道岔:构成道岔的全部轨道构件(绝缘接头的绝缘部分除外)。●接触轨设备:接触轨连接零件、绝缘支架、防护罩、膨胀接头、中心锚结、端部弯头等。●感应板设备:感应板、锚固螺栓、顶端端隙、接地线等。●平交道口●线路标志:百米标、坡度标、曲线标、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始终点标、竖曲线始终点标、道岔号标、限速解除标、水准点标。●线路其它设备。1.1路基1.1.1路基及其排水、防护和加固设备,应经常保持稳固和完好状态。1.1.2路肩宽度,路堤和路堑不应小于0.6m;困难条件下路堤和路堑不得小于0.4m。1.1.3侧沟的深度和底宽均不得小于0.4m,土质边坡为(1:1)~(1:1.5),沟低纵坡应不小于2‰,困难地段不小于1‰。横向盲沟应设于道床陷槽以下。排水设备应经常整修和清理,保持设备完好,流水畅通,清理或开挖出来的泥土杂物必须运走,不得弃置于沟边或路堑边坡上。1.1.4在路基内埋设电缆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定:1.1.4.1电缆不得埋设在路堤或路堑边坡及路肩上(过渡短经路除外)、侧沟和道床下,并不得损坏原有排水、防护和加固设备。1.1.4.2电缆沿路堑埋设时,应在堑顶天沟边2m外。如无天沟,应在堑顶边5m以外。沿路堤埋设时,应在路堤坡脚1m以外。横穿线路时,应用钢管或混凝土管防护,埋入的管顶距路基面不得小于0.4m。1.1.4.3电缆埋设时,必须及时将电缆沟填满、夯实、整平,恢复路基完好状态,并设置明显标志。1.1.4.4埋设电缆前,施工单位必须与运营公司联系,明确安全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和责任,并签订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后方可施工。1.2道床1.2.1道床顶面宽度及边坡坡度应符合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1.2.1的规定。道床顶面宽度及边坡坡度表1.2.1 线路类别 顶面宽度(m) 曲线外侧道床加宽 碴肩堆高(m) 边坡坡度 半径(m) 加宽(m) 正线 无缝线路 1.3 >800 0.10 0.15 1:1.75 1.3 ≤800 0.15 0.15 1:1.75 普通线路 1.0 >800 0.10 1:1.75 1.0 ≤800 0.15 1:1.75 站线 2.9 1:1.50道床顶面(以轨底处为准)应低于轨枕顶面20-30mm。混凝土枕中部道床可不掏空,但应保持疏松。整碎交界处应设挡碴板。1.2.2各种道碴必须有“碎石道碴产品合格证”,作为竣工验收和评定道床质量的依据。碎石道碴粒径级配如表1.2.2的规定。地铁正线线路必须采用一级道碴。道碴粒径级配表1.2.2 方孔筛孔边长(mm) 16 25 35.5 45 56 63 过筛质量百分率(%) 0-5 5-15 25-40 55-75 92-97 97-100垫碴起道用的道碴,采用花岗岩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粒径为8~20mm。1.2.3道床应经常保持饱满、均匀和整齐,并应根据道床不洁程度,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地进行清筛,尽可能保持道床弹性和排水良好。1.2.4道床应按规定保持密实,严格防止轨枕空吊、道床翻白及翻浆冒泥。1.2.5整体道床的纵横裂纹应及时修补。1.2.6钢弹簧浮置板1.2.6.1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系统浮置板道床地段排水系统应畅通,无积水。及时清理浮置板道床范围的杂物和积水。1.2.6.2经常检查浮置板周围的缝隙、板端缝的密封措施,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确保密封措施有效。1.2.6.3测量浮置板道床板面高程与初始值比较,其静态变化值不超出±2mm。1.2.6.4定期打开隔振器上盖板,解除锁紧系统,使用专用工具取出隔振器内套筒。目测检查各金属部件的防腐情况,检查阻尼材料和弹簧的状态。1.2.6.5浮置板道床系统的剪力铰处于板缝的部分,应涂黄油防护,以避免腐蚀。1.2.6.6相关设备专业的过轨管线宜避开弹簧浮置板轨道地段.1.2.6.7隔振器不得与道床排迷流钢筋连接,应采取绝缘措施。1.2.6.8弹簧浮置板轨道(钢轨处)的动态横向变形不宜大于3mm,动态下沉量不宜大于3mm。1.3轨枕1.1.1轨枕每千米配置根数,应根据运量、容许速度及线路的设备条件等决定。轨枕间距:无缝线路应均匀布置,见表1.1.1-1;普通线路见表1.1.1-2。轨枕间距表1.1.1-1 轨枕配置根数(根/km) 轨枕间距(mm) 1680 595 1760 568 1840 544 1920 521相错式接头、非标准长度钢轨的轨枕配置根数和间距,比照表1.1.1-2的规定,通过计算采用接近值,但a值不得比标准大20mm。轨枕间距表1.1.1-2 轨型 钢轨长度(m) 每千米配置根数 每节钢轨配置根数 木枕(mm) 混凝土枕(mm) c b a C b a 60kg/m或50kg/m 12.5 1600 20 440 594 640 540 587 635 1680 21 440 544 610 540 584 600 1760 22 440 524 580 540 569 570 1840 23 440 534 550 540 544 544 1920 24 440 469 530 -- -- -- 25.0 1600 40 440 537 635 540 579 630 1680 42 440 487 605 540 573 598 1760 44 440 497 575 540 549 570 1840 46 440 459 550 540 538 544 1920 48 440 472 525 -- -- -- 43kg/m 12.5 1440 18 500 604 720 500 604 720 1520 19 500 604 675 500 604 675 1600 20 500 564 640 500 564 640 1680 21 500 559 605 500 559 605 1760 22 500 541 575 500 541 575 1840 23 500 504 550 500 504 550 1920 24 500 513 523 -- -- -- 25 1440 36 500 622 705 500 622 705 1520 38 500 617 665 500 617 665 1600 40 500 599 630 500 599 630 1680 42 500 554 600 500 554 600 1760 44 500 569 570 500 569 570 1840 46 500 537 545 500 537 545 1920 48 500 509 522 -- -- --注:轨枕间距计算方法见附录D。1.1.2使用木枕(含木岔枕)应遵守下列规定:1.1.2.1木枕宽面在下,顶面与底面同宽时,应使树心一面向下。1.1.2.2正线、联络线和道岔采用Ⅰ类防腐木枕,车场采用Ⅱ类防腐木枕。1.1.2.3劈裂的木枕,铺设前应捆扎或钉组钉板。1.1.2.4使用新木枕,应预先钻孔。普通道钉,孔径为12.5mm,孔深有铁垫板时为110mm,无铁垫板时为130mm。使用螺纹道钉时,孔径为17-19mm,孔深同上。1.1.2.5改道用的道钉孔木片规格为:长110mm,宽15mm,厚5~10mm,并经过防腐处理。1.1.3不同类型轨枕不得混铺。混凝土枕与木枕的分界处,距钢轨接头不得少于5根木枕。1.1.4正线及到发线应做到接头轨枕无失效,其他处所无连续失效(含岔枕)。轨枕失效及混凝土枕严重损伤标准如下:1.1.4.1.1混凝土枕(含混凝土岔枕及短轨枕)a)明显折断b)纵向通裂●挡肩顶角处缝宽大于1.5mm。●纵向水平裂缝基本贯通(缝宽大于0.5mm)。c)横裂(或斜裂)接近环状裂纹(残余裂缝宽度超过0.5mm或长度超过2/3枕高)。d)挡肩破损,接近失去支承能力(破损长度超过挡肩长度的1/2)。e)严重掉块。1.1.4.1.2木枕(含木岔枕)a)腐朽失去承压能力,钉孔腐朽无处改孔,不能持钉。b)折断或拼接的结合部分离,不能保持轨距。c)机械磨损,经削平或除去腐朽木质后,厚度不足100mm。d)劈裂或其他伤损,不能承压、持钉。1.1.4.2混凝土枕严重伤损标准1.1.4.2.1横裂裂缝长度为枕高的1/2-2/3;1.1.4.2.2纵裂:a)两螺栓孔间纵裂(挡肩顶角处缝宽不大于1.5mm);b)纵向水平裂缝基本贯通(缝宽不大于0.5mm)。1.1.4.2.3挡肩破损长度为挡肩长度的1/3~1/2。1.1.4.2.4严重网状龟裂和掉块。1.1.4.2.5承轨槽压溃,深度超过2mm。1.1.4.2.6钢筋(或钢丝)外露(钢筋未锈蚀,长度超过100mm);1.1.4.2.7斜裂长度为枕高的1/2~2/3。1.1.5旧轨枕分为三类。1.1.5.1再用轨枕:可不经修理或稍加修理,即能使用的轨枕。1.1.5.2待修轨枕:经过修理才能再用的轨枕。1.1.5.3废轨枕:不能修理再用的轨枕。1.1.6从线路上更换下来的旧轨枕,应及时回收,分类堆码在项目部或料场。再用轨枕和待修轨枕应有计划地修理使用;废轨枕由线路专业鉴定处理,或改作其他用途。1.1.7轨枕的修理。1.1.7.1用削平、捆扎、腻缝或钉组钉板等方法修理木枕。1.1.7.2修补局部破损的混凝土枕。1.1.7.3用锚固法修理松动或失效的螺纹道钉。1.1.7.4水钻法修理和锚固松动或失效的玻璃钢套管。注:1.螺旋道钉锚固用料与工艺见附录B2.玻璃钢套管锚固用料与工艺见附录C1.1.8弹性隔离层及微孔橡胶垫板维修养护内容及作业标准1.1.8.1弹性隔离层与轨枕及道床之间应保持密贴。1.1.8.2弹性长轨枕不应存在空吊现象。1.1.8.3更换微孔橡胶垫板应尽量选择接近无缝线路锁定轨温的温度下进行。1.1.9梯形轨枕1.1.9.1及时修补梯形轨枕的纵横裂纹。1.1.9.2水沟内应及时清理,不得遗留垃圾。水沟盖板表面与梯形轨枕的联结杆件上表面齐平,高度允许偏差为±5mm。1.4钢轨1.4.1线路上的钢轨类型应与运量、容许速度和轴重相适应。地铁正线线路一般应采用50kg/m及以上钢轨,小半径曲线地段宜铺设耐磨轨或全长淬火轨。超过大修更换周期的钢轨,应由线路公司上报运营公司决定尽早更换,以保证行车安全。1.4.2钢轨伤损分为轻伤、重伤和折断三类。1.4.2.1钢轨轻伤标准a)钢轨头部磨耗超过表1.4.2-1所列限度之一者。b)轨头下颏透锈长度不超过30mm。c)钢轨低头(包括轨端踏面压伤和磨耗在内),超过4mm(用1m直尺测量最低处矢度)。d)轨端或轨顶面剥落掉块,其长度超过15mm,深度超过4mm。e)轨头锈蚀,除去铁锈后轨底厚度小于8mm(在轨底边缘处测量),或轨腰厚度小于10mm。f)钢轨擦伤,深度达到0.5~1mm。g)钢轨波浪型磨耗谷深超过0.5mm。钢轨头部磨耗轻伤标准表1.4.2-1 钢轨(kg/m) 总磨耗 垂直磨耗 侧面磨耗 正线 其他线 正线及其他线 正线 其他线 60 13 14 7 12 14 50 11 12 6 10 12 43 - 10 5 - 10注:①总磨耗=垂直磨耗+1/2侧面磨耗。②垂直磨耗在钢轨顶面宽1/3处(距标准工作边)测量。③侧面磨耗在钢轨踏面(按标准端面)下16mm处测量。1.4.2.2钢轨重伤标准a)钢轨头部磨耗超过表1.4.2-2所列限度之一者。b)钢轨在任何部位有裂纹。c)轨头下颏透锈长度超过30mm。d)轨端或轨顶面剥落掉块,长度超过30mm,深度超过8mm。e)钢轨在任何部位变形(轨头扩大、轨腰扭曲不直或鼓包等)。f)钢轨锈蚀,经除锈后,轨底边缘处厚度不足5mm;轨腰厚度不足8mm。g)钢轨擦伤,深度超过1mm。钢轨头部磨耗重伤标准表1.4.2-2 钢轨(kg/m) 垂直磨耗 侧面磨耗 正线及其他线 正线及其他线 60 8 15 50 7 13 43 6 111.4.2.3钢轨折断标准:钢轨折断是指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a)钢轨全截面至少断成两部分。b)裂纹已经贯通整个轨头截面。c)裂纹已经贯通整个轨底截面。d)钢轨顶面上有长大于50mm,深大于10mm的掉块。普通线路(道岔)和无缝线路缓冲区的重伤钢轨应及时更换。换下的重伤钢轨应有明显的标记,防止再用。无缝线路钢轨重伤和折断,应按无缝线路钢轨折断的规定处理。1.4.3线路两股钢轨接头,一般应采用相对式。曲线地段外股应使用标准长度钢轨,内股应使用厂制缩短轨调整钢轨接头位置。剩余少量相错量,应利用钢轨长度误差量在曲线内(有困难时可在直线上)调整。直线地段应按钢轨长度误差量配对使用。在每节轨上相差量一般应不大于3mm,并应前后、左右抵消,在两股钢轨上累计相差量最大不得大于15mm。铺设非标准长度钢轨或再用轨,无厂制缩短轨时,钢轨接头可采用相错式,其相错量不得小于3m。采用相错式的两曲线之间直线长度短于300m时,该直线段亦可采用相错式。采用相错式时个别插入的短轨,宜铺设在曲线两端的直线上,在困难条件下,可铺设在曲线内股。1.4.4线路上个别插入的短轨,在正线上不得短于6m,在其他线上不得短于4.5m,并不得连续插入2根及以上。1.4.5普通线路钢轨接头,应根据钢轨长度与钢轨温度预留轨缝。轨缝的标准尺寸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a0—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时的预留轨缝(mm);a—钢轨线膨胀系数,为0.0118mm/(m·℃);L—钢轨长度(m);tz—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地区的中间轨温(℃),其中Tmax,Tmin—当地历史最高和最低轨温(℃);t0—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时的轨温(℃);ag—构造轨缝,ag采用18mm。最高、最低轨温差不大于85℃地区,在按上式计算以后,可根据具体情况将轨缝值减少1-2mm。1.4.612.5m钢轨地段,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时的轨温不受限制。25m钢轨地段,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时的轨温限制范围为(tz+30℃)~(tz-30℃);最高、最低轨温差不大于85℃地区,如将轨缝值减少1~2mm,轨温限制范围相应地降低3~7℃;特殊情况下,在轨温限制范围以外更换的25m钢轨,必须在轨温限制范围以内时调整轨缝,使其符合第1.4.5条规定的标准。1.4.7轨缝应设置均匀,每千米轨缝总误差:25m钢轨地段不得大于±80mm;12.5m钢轨地段不得大于±160mm。绝缘接头轨缝不得小于6mm。1.4.8在钢轨上钻螺栓孔时倒棱。两螺栓孔的净距,不得小于孔径的两倍,直径不同时按大孔径计算。其他部门需要在钢轨上钻孔或加装设备时,必须经线路专业同意。钻孔位置应在轨腹中和轴上。1.4.9用于线路上的钢轨需要截断时,应全断面垂直锯断。严禁使用乙炔切割或烧孔,严禁使用剁子和其他工具强行截断和冲孔。1.4.10下列位置不应有钢轨接头,否则应将其焊接、冻结或胶接。1.4.10.1明桥面小桥的全桥范围内。1.4.10.2钢梁端部、拱桥温度伸缩缝和拱顶等处前后各2m范围内。1.4.10.3设有温度调节器的钢梁的温度跨度范围内。1.4.10.4钢梁的横梁顶上。1.4.10.5平交道口铺面范围内。1.4.11应做好钢轨养护维修工作,预防和整治钢轨病害,延长钢轨使用寿命。钢轨硬弯用1m直尺测量,矢度大于0.5mm时应矫直;钢轨接头轨面或内侧错牙不得超过2mm;轨面擦伤和剥落掉块接近或达到轻伤标准时应焊补;轨端飞边大于2mm时,应及时处理;波浪型磨耗谷深达到轻伤标准时,应及时打磨。此外,还应有计划地用打磨、焊补、更换道碴、垫碴、垫枕下大胶垫等方法,综合整治钢轨接头病害。对曲线地段的钢轨,应根据钢轨材质、是否淬火以及磨耗情况合理确定涂油周期和时机。对易受盐碱侵蚀地段和隧道内的钢轨,必要时可在钢轨上涂抹防锈剂。1.4.12从线路上换下来的旧钢轨,应及时回收集中,由线路专业统一管理。1.4.13对于R≤600米的曲线,宜加装钢轨涂油器。安装涂油器时应保证涂油器与外部绝缘。1.4.14每年应定期检查隔断门等易发生钢轨电腐蚀、电烧伤地段设备。1.4.15机场线正线钢轨损伤达到“轻伤在发展”时,应有计划地安排更换,更换后的钢轨应将其轨头打磨使与两端在用钢轨的轨头外型一致或顺接。1.5联结零件1.5.1接头夹板折断及有裂纹,必须及时更换。1.5.2接头螺栓应齐全,作用良好,缺损时应及时补充和更换。普通线路接头螺栓扭矩应达到表1.5.2的规定值,并应保持均匀。扭矩不足时,不得低于规定值100N·m以上。普通线路接头螺栓扭矩标准表1.5.2 项目 单位 25m钢轨 12.5m钢轨 最高、最低轨温差>85℃ 最高、最低轨温差≤85℃ 钢轨 kg/m 60及以上 50 60及以上 50 50 螺栓等级 -- 10.9 10.9 10.9 8.8 8.8 扭矩 N·m 700 600 500 400 400 C值 Mm 6 4 2注:①c值为接头阻力及道床阻力限制钢轨自由伸缩的数值。②高强度绝缘接头螺栓扭矩不小于700N·m。1.5.3接头螺栓及垫圈伤损达到下列标准,应及时更换。1.5.1.1螺栓折断,严重锈蚀、丝扣损坏或杆径磨耗超过3mm不能保持规定的扭力矩。1.5.1.2垫圈折断或失去弹性。1.5.4钉普通道钉的规定:有铁垫板时,直线及半径450m及以上的曲线地段,钢轨内侧各钉2个道钉,外侧钉1个道钉;半径在450m以下的曲线地段,铁垫板与木枕联结道钉,必须钉齐(冻害地段、明桥面除外)。1.5.5铁垫板与普通道钉应齐全,作用良好,缺少时应及时补充,道钉浮起或松动时应及时整治,道钉连续浮起或松动不得超过3根枕木。伤损达到下列标准,应有计划地更换:1.5.5.1铁垫板折断、变形、严重锈蚀或丧失固定立柱螺栓功能。1.5.5.2道钉钉头脱落、严重锈蚀或下颏磨耗达3mm及以上。1.5.6扣件应经常保持零件齐全,位置正确,作用良好,缺少时应及时补充。50kg/m及以上钢轨线路,木枕应采用分开式弹性扣件,扣件与木枕联结应紧密牢固。扣板、轨距挡板应靠贴轨底边。扣板(弹片)扣件扭矩应符合表1.5.6的规定。T型螺栓、螺旋道钉扭力矩表1.5.6 扣件类型 T型螺栓扭力矩范围(N.m) 螺旋道钉扭力矩范围(N.m) DTI 100-120 120-150 DTII改 80-120 120-150 DTIV 100-120 120-150 DTIV1 100-120 — DTV — 半径≥800的曲线及直线地段 150-200 其它地段 200-250 DJK5-1 100-120 120-150 DJK5-2 — 100-150 DJK43-2 100-120 120-150 DTVI — 100-120 DTVI2 — 250-300 DTVI2-2 — 半径≥800的曲线及直线地段 150-200 其它地段 200-250 DTVII2 95-105 250-300 I型轨道减振扣件 100-120 150-200 III型轨道减振扣件 — 140-160 IV型轨道减振扣件 90-110 半径≥800的曲线及直线地段 150-200 其它地段 200-250 43或50kg/m检查坑扣件 100-120 100-120 60kg/m检查坑扣件 — 100-1201.5.7扣件伤损达到下列标准,应有计划地修理或更换:1.5.7.1螺旋道钉折断、浮起,螺帽或螺杆丝扣损坏,严重锈蚀。1.5.7.2垫圈损坏或作用不良。1.5.7.3弹条、扣板(弹片)损坏或不能保持应有的扣压力。1.5.7.4扣板、轨距挡板严重磨损,与轨底边离缝超过2mm。1.5.7.5橡胶垫板压溃或变形丧失作用,胶垫片损坏。1.5.8车挡:线路终端设置的车挡类型见表1.5.81.5.8.1保持车挡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1.5.8.2保持车挡滑行方向基本轨轨面无障碍物。1.5.8.3每年对所有螺栓进行除锈并涂油;每两年对车挡各部件刷防锈漆。1.5.8.4每年将插接式滑动车挡增力器中的弹簧板上下面翻转一次,每四年更换一次新的弹簧板。滑动车挡大修周期为8年。车挡类型表表1.5.8 车挡类型 技术条件 附加配套安全设备 巡检周期 车辆受撞部位 撞击质量 撞击速度 占用线路长度 液压缓冲油缸 防爬器 终端锁定器 一般缓冲滑动 车钩 160t(重车)100t(空车) ≤15km/h ≥12.5m √ 一个月 液压缓冲滑动 车钩+防爬器 160t(重车) ≤15km/h ≥12.5m √ √ √ 一个月 长行程液压缓冲滑动 车钩 220t ≤19km/h ≥9.1m √ 一个月 框架固定式 车钩 — — ≥2m 一个月 月牙式 车轮 — — ≥1m 一个月1.5.9VANGAR(先锋)扣件的维修方式方法。1.5.9.1扣件各部件应完整无缺失,各部分组件应紧固。专用扣件锁紧弹条应明显可见并在相应的位置,各零部件的总体位置应与其他扣件相似;扣件防撞垫应完整无缺失,钢轨与扣件底板或道床不能直接接触;扣件系统预埋铸铁零部件应完整无损坏。1.5.9.2连续两个以上扣件破损,应立即更换所有损坏的零部件,并重新装夹扣件。1.5.9.3先锋扣件处钢轨需加装鱼尾板时,应将需安装鱼尾板处的扣件改为DTVI2型扣件。1.5.9.4先锋扣件与普通扣件过渡地段,应在结合部位先锋扣件地段部分连续加装不少于5块的过渡垫板。1.6轨道加强设备1.6.1曲线地段应按下列条件安装轨距拉杆或轨撑:铺设木枕采用普通道钉联结时,线路半径为450m及以下的曲线,按表1.6.1的规定安装。半径为350m及以下的曲线和道岔导曲线,可根据需要同时安装轨距拉杆和轨撑。安装轨距拉杆时,应使用绝缘轨距拉杆。轨距拉杆或轨撑安装数量表1.6.1 曲线半径(m) 轨距拉杆(根) 轨撑(对) 25m钢轨 12.5m钢轨 25m钢轨 12.5m钢轨 R≤350 10 5 14 7 350<R≤450 10 5 10 51.6.2铺设木枕采用普通道钉联结的线路、道岔,防爬器一般安装数量和方式如表1.6.2-1和表1.6.2-2。其他木枕线路、道岔,可根据爬行情况,适当安装防爬设备。正线防爬器安装数量和方式表1.6.2-1 线路及运营特征 安装方向 非制动地段(对) 制动地段(对) 25m钢轨 12.5m钢轨 25m钢轨 12.5m钢轨 双线线路及联络线 顺向/逆向 6/2 3/1 8/2 4/1注:①表中分子表示制动方向安装对数,分母表示另一方向安装对数。②非标准长度钢轨,可比照本表安装。正线道岔防爬器安装数量和方式表1.6.2-2 安装位置 安装方向 7号9号道岔(对) 12号道岔(对) 单线 双线 单线 双线 尖轨跟后 正方向/反方向 4/4 4/4 6/6 8/4 中间部分 正方向/反方向 - - - - 辙叉趾前 正方向/反方向 4/4 6/2 4/4 6/2注:其他型号道岔,可比照上表安装。1.6.3采用分开式扣件的木枕线路、道岔,如无爬行时,可不安装防爬设备。1.6.4铺设混凝土枕的线路、道岔,使用弹条扣件时,可不安装防爬设备。使用其他设备时,对线路坡度大于6‰地段,制动地段,正线上的道岔、绝缘接头、桥梁(明桥面)前后各75m地段,可按具体情况适当安装防爬设备。1.6.5在碎石道床地段,每组防爬设备的组成:单方向锁定为1对防爬器和3对支撑;双方向锁定为2对防爬器和3对支撑。防爬设备应安装在钢轨中部,接头附近2根轨枕不宜安装。防爬支撑一般安装在钢轨底下,也可安装在距轨底边净距不小于350mm的道心内。防爬器与轨枕之间应设承力板,防爬支撑断面应不小于120cm2,防爬支撑应与轨枕密贴。1.6.6普通线路正线(不含站内)应设置防爬观测桩。有防爬设备地段每0.5km设置1对;无防爬设备地段每1km设置1对。爬行观测桩应埋设牢固,标记清楚,便于检查,经常保持状态良好。有固定建筑物可利用时,亦可在建筑物上设置观测标记。1.6.7轨道加强设备应保持数量齐全,作用良好,缺少时应有计划地补充。防爬设备的安装数量和方式与线路锁定要求不相适应时,应及时调整。轨道加强设备伤损达到下列标准,应有计划地修理或更换:1.6.7.1轨距拉杆折断或丝扣损坏,螺帽、垫圈、铁卡损坏或作用不良。1.6.7.2轨撑损坏或作用不良。1.6.7.3防爬器折损,穿销不紧或作用不良。1.6.7.4防爬支撑断面小于110cm2,损坏、腐朽或作用不良。1.7曲线1.7.1曲线超高1.7.1.1在线路曲线地段,应根据曲线半径和实测行车速度,合理设置超高(曲线超高设置应按旅客的舒适条件进行检算和调整超高值)。超高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H-超高(mm);v-平均速度(km/h);R-曲线半径(m);按上式算出后,对未被平衡欠超高和未被平衡过超高分别用下列公式进行检算:式中H-实设超高(mm);Hc-未被平衡欠超高;Vmax-线路允许速度;Hg—未被平衡过超高;—允许列车通过的最低速度;允许未被平衡超高,不大于61mm。机场线欠超高允许值一般情况下取61mm、困难情况下取75mm,过超高不超过50mm正线曲线的最大超高值不得大于120mm,机场线不得大于150mm1.7.1.2如行车条件有较大变化,或曲线发生混凝土枕挡肩破损、钢轨不正常磨耗等情况,应通过实测行车速度,重新计算和调整超高。1.7.1.3曲线超高顺坡。1.7.1.1.1曲线超高应在整个缓和曲线内完成,曲线超高值在缓和曲线内递减顺接,无缓和曲线时在圆曲线两端的直线段内递减顺接。超高顺坡递减率一般不大于2‰,困难时不大于2.5‰。(3‰)在困难条件下,可适当加大顺坡坡度,但顺坡坡度不得大于3‰。1.7.1.1.2两曲线顺坡终点间的夹直线长度不应短于20m。1.7.1.1.3圆曲线最小长度不应短于25m。1.7.2轨距:轨距是钢轨踏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直线轨距标准为1435mm。1号线、2号线、13号线、八通线曲线轨距按表1.7.2-1规定的标准在内股加宽,5号线、10号线、8号线和以后新建线路按表1.7.2-2规定的标准在内股加宽。允许地面铁路机车、车辆进入的线路,曲线轨距按表1.7.2-3加宽。曲线轨距加宽标准表1.7.2-1 曲线半径(m) 轨距加宽(mm) R≥250 0 250>R≥195 5 195>R≥150 10 R<150 15曲线轨距加宽标准表1.7.2-2 曲线半径(m) 轨距加宽值(mm) 200以上 0 200≥R>150 5 150≥R>100 10曲线轨距加宽标准表1.7.2-3 曲线半径(m) 轨距加宽(mm) R≥350 0 350>R≥300 5 R<300 151.7.2.1曲线轨距加宽递减应在整个缓和曲线内递减。如无缓和曲线,则在直线上递减,递减率一般不得大于2‰。1.7.2.2两曲线轨距加宽按2‰递减,其终点间的直线长度应不短于10m。不足10m时,如直线部分的两轨距加宽相等,则直线部分保留相等的加宽,如不相等,则直线部分从较大轨距加宽向较小轨距加宽均匀递减。在困难条件下,其他线上的轨距加宽允许按3‰递减。1.7.3曲线正矢相关规定1.7.1.1曲线应保持圆顺。用20m弦在钢轨踏面下16mm处测量正矢,其偏差不得超过表1.7.1.1-1和1.7.1.1-2(机场线)规定的限度。1.7.1.2用10m弦在钢轨踏面下16mm处测量正矢,其偏差不得超过表1.7.1.2-1和1.7.1.2-2(机场线)规定的限度。1.7.1.3现场曲线的头尾位置、缓和曲线长度、圆曲线半径,均应与设备图表保持一致。曲线正矢容许偏差曲线正矢容许偏差表1.7.1.1-1 曲线半径(m) 缓和曲线的正矢与计算正矢差(mm) 圆曲线正矢连续差(mm) 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差值(mm) 正线 其他线 正线 其他线 正线 其他线 R≤250 7 8 14 17 21 24 250<R≤350 6 7 12 14 18 21 350<R≤450 5 6 10 12 15 18 450<R≤650 4 5 8 10 12 15 R>650 3 4 6 8 9 12曲线正矢容许偏差表1.7.1.1-2 曲线半径(m) 缓和曲线的正矢与计算正矢差(mm) 圆曲线正矢连续差(mm) 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差值(mm) 正线 其他线 正线 其他线 正线 其他线 R≤250 6 7 11 13 17 19 250<R≤350 5 6 10 11 15 17 350<R≤450 4 5 8 10 12 15 450<R≤650 3 4 7 8 10 12 R>650 3 4 5 7 7 10曲线正矢容许偏差表1.7.1.2-1 曲线半径(m) 缓和曲线的正矢与计算正矢差(mm) 圆曲线正矢连续差(mm) 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差值(mm) 250<R≤350 3 5 7 350<R≤450 2 4 5 450<R≤650 2 3 4 R>650 1 2 3曲线正矢容许偏差表1.7.1.2-2 曲线半径(m) 缓和曲线的正矢与计算正矢差(mm) 圆曲线正矢连续差(mm) 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差值(mm) 250<R≤350 3 4 6 350<R≤450 2 4 4 450<R≤650 2 3 4 R>650 1 2 31.8道岔1.8.1单开道岔轨距。1.8.1.1尖轨尖端轨距见表1.8.1.1。道岔尖轨尖端轨距表1.8.1.1 道岔型号钢轨类型 尖轨类型 5#道岔 6#道岔 7#道岔 9#道岔 12#道岔 18#道岔 43kg/m钢轨 直尖轨 1454mm 曲尖轨 1450mm 50kg/m钢轨 直尖轨 1450mm 曲尖轨 1450mm 1455mm 1450/1445mm 1440mm 60kg/m钢轨 直尖轨 1440mm 曲尖轨 1440mm 1435mm 1435mm1.8.1.2尖轨跟端轨距见表1.7.1.2道岔尖轨跟端轨距表1.8.1.2 道岔型号钢轨类型 尖轨类型 5#道岔 6#道岔 7#道岔 9#道岔 12#道岔 18#道岔 43kg/m钢轨 直尖轨 直向 1439mm 1435mm 侧向 1439mm 1440mm 曲尖轨 直向 1435mm 1435mm 侧向 1450mm 1440mm 50kg/m钢轨 直尖轨 直向 1439mm 侧向 1439mm 曲尖轨 直向 1435mm 1435mm 1435mm 1435mm 侧向 1450mm 1455mm 1456/1446mm 1440mm 60kg/m钢轨 直尖轨 直向 1440mm 侧向 1440mm 曲尖轨 直向 1435mm 1435mm 1435mm 侧向 1440mm 1435mm 1435mm1.8.1.3导曲线中部轨距见表1.7.1.3导曲线中部轨距表1.8.1.3 道岔型号钢轨类型 尖轨类型 5#道岔 6#道岔 7#道岔 9#道岔 12#道岔 18#道岔 43kg/m钢轨 直尖轨 1450mm 1440mm 曲尖轨 1450mm 1440mm 50kg/m钢轨 直尖轨 1450mm 曲尖轨 1450mm 1455mm 1456/1446mm 1440mm 60kg/m钢轨 直尖轨 1440mm 曲尖轨 1440mm 1435mm 1435mm1.8.1.4辙叉部分轨距:43kg/m7号道岔侧向轨距为1445mm;50kg/m7号道岔侧向轨距为1440(复八线)/1435(城铁)mm;其余道岔轨距直、侧向均为1435mm。1.8.1.5普通道岔牵引点动程见表1.8.1.5-1、表1.8.1.5-2普通道岔牵引点动程表1.8.1.5-1 道岔型号钢轨类型 道岔尖轨类型 5# 6# 7# 9# 12# 1 2 1 2 43 直 - 142 - - - - - 曲 - - 152 - - - - 50 直 - - - 142 - - - 曲 152 152 152 152 - - - 60 直 - - - 152 - - - 曲 - - - 152 76 160 77可动心轨道岔牵引点动程表1.8.1.5-1 道岔型号钢轨类型 道岔尖轨类型 9# 18# 尖轨 心轨 尖轨 心轨 1 2 1 2 3 1 2 60 曲 160 84 105 160 119 75 98 741.8.2各部分轨距加宽递减。1.8.2.1尖轨尖端轨距加宽,按不大于6‰递减至基本轨接头。1.8.2.2尖轨尖端与尖轨跟端轨距的差数,直尖轨在尖轨全长范围内均匀递减,曲尖轨按标准图或设计图办理。1.8.2.3尖轨跟端直向轨距加宽,向辙叉递减,距离为1.5m。1.8.2.4导曲线中部轨距加宽,递减范围按标准图或设计图办理。1.8.2.5对口道岔尖轨尖端轨距递减:两尖轨尖端距离小于6m,两尖端处轨距相等时不作递减,不相等时则从较大轨距向较小轨距均匀递减;两尖轨尖端距离大于6m时,按不大于6‰的递减率。1.8.2.6道岔前端与另一道岔后端相连时,尖轨尖端轨距递减率应不大于6‰。如不能按6‰递减时,可加大前面道岔的辙叉为1441mm;仍不能解决时,旧有道岔容许保留6‰的递减率。1.8.3导曲线支距与超高。导曲线支距按道岔标准图或设计图设置,在导曲线与基本轨工作边之间测量。导曲线可根据需要设置6mm的超高,并在导曲线范围内按不大于2‰顺坡。1.8.4轮缘槽宽度。1.8.4.1护轨平直部分轮缘槽标准宽度为42mm,如侧向轨距为1440mm时,则侧向轮缘槽标准宽度为46mm。如侧向轨距为1445mm时,则侧向轮缘槽标准宽度为52mm。容许误差为+2,-0mm。1.8.4.2辙叉心轮缘槽标准宽度(测量位置按标准图或设计图规定)为47mm,容许误差为+2,-1mm。轮缘槽宽度的量取位置与轨距量取位置相同。1.8.4.3尖轨跟端轮缘槽最小距离为68mm。1.8.5岔后附带曲线半径不得小于该道岔导曲线半径。附带曲线可以设置超高,但不得大于15mm,顺坡不得大于2‰;附带曲线至辙叉跟间的直线长度不小于6m。1.8.6交分道岔、交叉渡线及其他类型道岔的各部尺寸按标准图或设计图办理。正线道岔转辙部分和辙叉部分关键螺栓两年更换一次;道岔护轨垫片不得多于10mm。1.8.7尖轨、可动心轨有下列伤损或病害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1.8.7.1两尖轨相互脱离。1.8.7.2在转辙杆连接处,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1.8.7.3尖轨被轧伤,或轮缘有爬上尖轨的危险。1.8.7.4尖轨头部宽50mm及以上断面处,尖轨较基本轨低至2mm及以上。1.8.7.5尖轨损坏。1.8.8基本轨有下列伤损或病害,应及时修理或更换。1.8.8.1基本轨垂直磨耗,在正线上超过6mm,在其他线上超过10mm。1.8.8.2基本轨损坏。1.8.9辙叉心有下列伤损或病害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1.8.9.1查照间隔(辙叉心作用面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小于1391mm,护背距离(辙叉翼作用面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大于1348mm,测量位置按设计图纸规定。1.8.9.2在辙叉心宽40mm的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在正线上超过6mm,在其他线上超过10mm。1.8.9.3辙叉(辙叉心、辙叉翼)损坏。1.8.10护轮轨螺栓折损危及行车安全的禁止使用。1.8.11道岔各种零件应齐全,作用良好,缺少时应及时补充。有下列伤损或病害,应有计划地进行修理或更换:1.8.11.1各种螺栓、连杆、顶铁和间隔铁损坏、变形或作用不良。1.8.11.2滑床板损坏、变形或滑床台磨耗大于3mm。1.8.11.3轨撑损坏、松动,轨撑与轨头下颏或轨撑与垫板挡肩离缝大于2mm。1.8.11.4护轨垫片折损。1.8.11.5弹片、销钉、挡板损坏。弹片与滑床板挡肩离缝、挡板前后离缝大于2mm。1.8.11.6其他各种零件损坏、变形或作用不良。1.8.12辙叉伤损分轻伤和重伤两类。1.8.12.1高锰钢整铸辙叉轻伤标准(含可动心轨辙叉中高锰钢整铸辙翼、叉跟座):1.8.12.1.1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4mm,到发线上超过6mm,其他站线上超过8mm;60kg/m及以上钢轨,正线上超过4mm,到发线上超过8mm,其他站线上超过10mm;可动心轨宽40mm断面及可动心轨宽20mm断面对应的翼轨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超过4mm。1.8.12.1.2辙叉顶面和侧面的任何部位有裂纹。1.8.12.1.3辙叉心、辙叉翼轨面剥落掉块,正线线路上长度超过15mm,深度超过1.5mm;在其他线路上长度超过15mm,深度超过3mm。1.8.12.1.4钢轨探伤人员或养路工长确认有伤损的辙叉。1.8.12.2高锰钢整铸辙叉重伤标准:1.8.12.2.1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6mm,到发线上超过8mm,其他站线上超过10mm;60kg/m及以上钢轨,在正线上超过6mm,其他正线上超过8mm,到发线上超过10mm,其他站线上超过11mm;可动心轨宽40mm断面及可动心轨宽20mm断面对应的翼轨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超过6mm。1.8.12.2.2垂直裂纹长度(含轨面部分裂纹长度)超过表1.8.12-1所列限度者:垂直裂纹表1.8.12-1 项目 辙叉心(mm) 辙叉翼(mm) 宽0~50 宽50以后 一条裂纹长度 50 50 40 两条裂纹相加 60 80 601.8.12.2.3纵向水平裂纹长度超过表1.8.12-2所列限度者:纵向水平裂纹表1.8.12-2 项目 辙叉心(mm) 辙叉翼(mm) 轮缘槽(mm) 一侧裂纹长度 100 80 200 一条裂纹发展至轨面(含轨面部分裂纹长度) 60 60 - 两侧裂纹贯通(指贯通长度) 50 - - 两侧裂纹相对部分长度 - - 1001.8.12.2.4叉趾、叉跟轨头及下颏部位裂纹超过30mm。1.8.12.2.5叉趾、叉跟浇注断面变化部位斜向或水平裂纹,长度超过120mm,或虽未超过120mm,但裂纹垂直高度超过40mm。1.8.12.2.6底板裂纹向内裂至轨腰,并超过轨腰与圆弧的连接点。1.8.12.2.7螺栓孔裂纹延伸至轨端、轨头下颏或轨底,两相邻螺栓孔裂通。1.8.12.2.8辙叉心、辙叉翼轨面剥落掉块,长度超过30mm,深度超过6mm。1.8.12.2.9钢轨探伤人员或项目部认为有影响行车安全的其他缺陷。1.8.12.3钢轨组合辙叉的垂直磨耗比照高锰钢整铸辙叉办理,其他伤损比照钢轨轻、重伤标准办理。辙叉有轻伤时,应注意检查观测,达到重伤标准时,应及时更换。1.8.13可动心轨辙叉道岔维修规定1.8.11.1可动心轨辙叉道岔应加强尖轨跟端及可动心轨辙叉前后钢轨的锁定,加强尖轨限位器间隔尺寸、可动心轨辙叉尖趾距离的检查、维修,确保尖轨和可动心轨辙叉的正常使用。1.8.11.2道岔伤损尖轨更换的同时宜更换基本轨,若确有困难时可单独更换尖轨,但在更换前应校核尖轨几何尺寸,更换后应进行基本轨、尖轨顺坡打磨,保证换后符合技术要求。1.8.11.3可动心轨辙叉道岔的改道作业,应采用调换不同号码轨距块的方法进行。调整量不足时可加垫片调整,但厚度不得超过2mm,严禁用改螺纹道钉孔的方法改道。1.8.11.4可动心轨辙叉道岔应保持弹条扣件和接头螺栓的扭矩,加强尖轨跟端及可动心轨辙叉前后钢轨接头的锁定,加强尖轨限位器间隔尺寸、可动心轨辙叉尖趾距离的检查、维修,确保尖轨和可动心轨辙叉的正常使用。1.8.11.5日常应加强可动心轨辙叉道岔下列各部件的检查、维修。a)防松螺母的位置、扭矩和上下螺母间隙。b)滑床板及护轨垫板的弹片、弹片销钉、短心轨转向轴线顶铁的位置、方向和间隙。c)塑料垫板、胶垫的位置;立柱螺栓的扭矩。d)心轨与拉板的联结螺栓位置、扭矩和间隙;垫板的位置;长、短心轨联结螺栓的扭矩。1.8.11.6可动心轨辙叉道岔宜整组更换。1.8.11.7正线18号道岔设1/40轨底坡,其余均不设轨底坡,不同轨底坡之间需过渡,整体道床地段通过3~4对短轨枕实现轨底坡过渡。1.8.11.8道岔的滑床板、螺栓等应定期涂油。1.8.11.9尖轨的轨底与滑床台密贴间隙不大于1mm,各牵引点两侧轨枕上的滑床台必须与尖轨轨底密贴。1.8.11.10钢轨产生飞边应及时打磨。1.8.11.11尖轨跟端如出现鞍形磨耗,深度达到1.5mm时,应进行焊补处理,并打磨恢复轨头外形轮廓。1.8.11.12道岔护轨顶面应高出基本轨顶面12mm。1.8.14可动心轨辙叉单开道岔相关规定1.8.14.1直线尖轨轨头刨切起点处两基本轨之间的距离为1506±1mm。1.8.14.2顶铁与尖轨轨腰间的间隙应小于1mm。1.8.14.3弹条螺母应拧紧,弹条中部前端下颏应与轨距垫表面接触,扭力矩应为80~180N·m;弹簧垫圈没有错口,呈压平状态,M24高强度螺栓扭力矩为780N·m,M27高强度螺栓扭力矩为980N·m.1.8.14.4限位器A块与限位器B块之间的间隙应为7±1mm。1.8.14.560kg/m钢轨9号尖轨可动心轨辙叉单开道岔滑床板与基本轨轨底之间设置4mm调整片;支距扣板每侧各设置2mm调整片。1.8.14.660kg/m钢轨18号尖轨可动心轨辙叉单开道岔滑床板与基本轨轨底之间设置4mm调整片.1.8.14.7尖轨、可动心轨的轨底与滑床台密贴间隙不大于1mm,各牵引点两侧轨枕上的滑床台必须与尖轨、可动心轨轨底密贴。1.8.15无缝线路道岔需更换伤轨时,同时准备新的伸缩调节器尖轨及道岔与之相邻的基本轨,在道岔原有基本轨范围非刨切段锯开(锯轨点与道岔焊缝距离至少3m),更换后重新焊接。1.8.16单开道岔过岔最高速度:1.8.16.1直向过岔最高速度应不超过表1.8.16.1的规定。直向过岔最高速度(km/h)表1.8.16.1 钢轨 辙叉类型 尖轨类型 道岔号数 5 6 7 9 18 43kg/m 固定式辙叉 普通钢轨尖轨 - 40 50 - - 50kg/m 固定式辙叉 普通钢轨尖轨 - - - 80 - 50kg/m 固定式辙叉 AT弹性可弯尖轨 60 - 80 - - 60kg/m 固定式辙叉 AT弹性可弯尖轨 - - - 80 - 60kg/m 可动心轨辙叉 AT弹性可弯尖轨 - - - - 1101.8.16.2侧向过岔最高速度应不超过表1.8.16.2的规定。侧向过岔最高速度(km/h)表1.8.16.2 钢轨 辙叉类型 尖轨类型 道岔号数 5 6 7 9 12 18 43kg/m 固定式辙叉 普通钢轨尖轨 - 20 25 - - - 50kg/m 固定式辙叉 普通钢轨(直/曲)尖轨 - 25 - 30/35 - - 50kg/m 固定式辙叉 AT弹性可弯尖轨 20 - 25 - - - 60kg/m 固定式辙叉 AT弹性可弯尖轨 - - - 30 - - 60kg/m 可动心轨辙叉 AT弹性可弯尖轨 - - - 35 50 801.9无缝线路1.9.1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一般由固定区、伸缩区、缓冲区三部分构成。固定区长度不得短于50m。伸缩区长度根据年轨温差幅值、道床纵向阻力、钢轨接头阻力等参数计算确定,一般为50~100m。缓冲区一般由2-4节标准轨(含厂制缩短轨)组成,普通绝缘接头为4节,采用胶接绝缘接头时,可将胶接绝缘钢轨插在2节或4节标准轨中间。缓冲区钢轨接头必须使用10.9级螺栓,扭矩应保持在700~900N·m。绝缘接头轨缝不得小于6mm。变更无缝线路原设计结构或部分拆除时,必须有线路专业批准的技术文件。1.9.2无缝线路的维修管理,以一次铺设锁定的轨条长度为管理单元。1.9.3每段无缝线路应设位移观测桩5~7对,固定区较长时,可适当增加对数(其中固定区中点1对,伸缩区始、终点各1对,其余设置在固定区)。无缝线路,单元轨条长度大于1200m时,设置7对位移观测桩(单元轨条起、迄点,距单元轨条起迄点100m及400m和单元轨条中点各设1对);单元轨条长度不大于1200m时,设置6对位移观测桩(单元轨条起、迄点,距单元轨条起迄点100m及400m各设1对)。无缝道岔设3对观测桩,在间隔铁或限位器处设1对,在岔头、岔尾处各设1对。位移观测桩必须预先埋设牢固,在长轨条就位后,或长轨条拉伸到位后,应立即进行标记。标记应明显、耐久、可靠。1.9.4无缝线路的锁定轨温必须准确、均匀,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做好放散和调整。1.9.4.1实际锁定轨温不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以内,或左右股长轨条的实际锁定轨温相差超过5℃。1.9.4.2锁定轨温不清楚或不准确。1.9.4.3无缝线路的两相邻单元轨条的锁定轨温差超过5℃,同一区间内单元轨条的最低、最高锁定轨温相差超过10℃。1.9.4.4铺设或维修作业方法不当,使长轨条产生不正常的伸缩。1.9.4.5固定区和无缝道岔出现严重的不均匀位移。1.9.4.6夏季线路轨向严重不良,碎弯多。1.9.4.7通过测试,发现温度力分布严重不匀。1.9.4.8因处理线路故障或施工改变了原锁定轨温。1.9.4.9低温铺设长轨条时,拉伸不到位或拉伸不均匀。1.9.5线路轨向应经常保持良好,对钢轨硬弯,应及时矫直。长轨条及道岔内的焊缝部位要保持平直,出现凹凸应打磨、焊补。用1m直尺测量,工作边矢度及钢轨顶面凹凸矢度不得大于0.5mm。联合接头不得设在道口,距桥台边墙不小于2m。铝热焊缝距轨枕边不得小于40mm。1.10钢轨伸缩调节器1.10.1安装要求1.10.1.1单向钢轨伸缩调节器,结构长度分为三种,即11.31m(13号线)、12.5m(八通线及5号线)、10.8m(机场线),尖轨与道岔钢轨的连接采用冻结或焊接;双向钢轨伸缩调节器,结构长度为22m。1.10.1.2施工时要根据铺设时的轨温预留伸缩量,设计锁定轨温时铺设预留伸缩量为500mm。1.10.1.3焊接基本轨与长轨条的接头。1.10.1.4锚固螺栓的扭力矩及其它要求按DTVII2型扣件执行。1.10.1.5钢轨伸缩调节器的方向及轨距要求:方向测量时应每隔1m测量1处,在尖轨尖端至1100mm处不得超过4mm,其余不得超过2mm。轨距测量时尖轨尖端至1100mm处为1435mm,误差不超过+6mm、-2mm,其余与区间线路相同。1.10.2维修项目1.10.2.1轨距、水平、方向、高低超限的整修。1.10.2.2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的整修。1.10.2.3尖轨
本文档为【地铁运营公司工务线路设备标准和维修要求】,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1.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万里一叶飘
从事各类规章制度的编写,焊接工作,无检测工作,编写作业指导书,建筑行业施工方案作业,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工作
格式:doc
大小:43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产制造
上传时间:2020-09-14
浏览量: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