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国制药行业60年

美国制药行业60年

举报
开通vip

美国制药行业60年 请阅读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行业内重点公司推介 公司代码 公司名称 投资评级 002038 双鹭药业 推荐 600276 恒瑞医药 谨慎推荐 000963 华东医药 推荐 002262 恩华药业 谨慎推荐 透过世界看中国:美国制药业 60 年 报告要点 这是我们撰写的医药行业系列报告的第二篇,本文探讨了二战后至今美 国制药业发展简史。二战后是美国制药业发展的辉煌年代,其一举代替德国 成为世界制药业头号强国。一批当前耳熟能详的制药业巨头如辉瑞、默克等 都是在那时脱颖而出。了解时代背景变...

美国制药行业60年
请阅读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行业内重点公司推介 公司代码 公司名称 投资评级 002038 双鹭药业 推荐 600276 恒瑞医药 谨慎推荐 000963 华东医药 推荐 002262 恩华药业 谨慎推荐 透过世界看中国:美国制药业 60 年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要点 这是我们撰写的医药行业系列报告的第二篇,本文探讨了二战后至今美 国制药业发展简史。二战后是美国制药业发展的辉煌年代,其一举代替德国 成为世界制药业头号强国。一批当前耳熟能详的制药业巨头如辉瑞、默克等 都是在那时脱颖而出。了解时代背景变迁是纵观这些企业商业史的前提。 二战后,面对巨大市场需求,部分企业开始注重开发新产品,逐渐从生 产型向研发型企业转变。与此同时,医疗保健覆盖面迅速扩大,医疗保健支 出占 GDP 的比例持续上升,1940 年到 2006 年,从 4.1%增长到 16%。 经过平淡的 60-70 年代,制药业迎来了一个新时代。技术上出现两股 创新浪潮,制药工业又有一系列新产品带给市场,80 年代,FDA 批准的新 分子实体数为 217 个,是近几十年来的顶峰! 80 年代,里根政府颁布一系列法案促进基础研究转化为新产品,极大 推动生物科技行业及大型制药公司发展。数以千计的企业获得融资,多个新 产品上市,80-90 年代初期成就了美国生物制药业的盛宴。2000 年,人类 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带动华尔街生物技术股总市值达到顶峰!,行业在泡沫破 灭短暂低迷后重振旗鼓,生物医药市场在近 5 年内扩张迅猛。部分企业如安 进、基因泰克在大浪淘沙中崛起,2007 年销售额均超过 150 亿美元。 90 年代中期之后是企业兼并的时代,也是霸主诞生的时代,世界制药 行业集中度大大提高,前 10 位制药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 40%。 2000 年代中期后,全球制药产业的市场增速开始放缓。2003-2007 年美国处方药销售金额 CAGR 仅 6.87%。主要原因包括:新药获批数日益 减少,药品安全性问题受关注程度上升;美国控制医疗保健支出,鼓励使用 非专利药;大量品牌药专利到期,竞争加剧导致价格下跌。 与此同时,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快速增长,跨国制药企业加速向新兴市 场业务布局。以中国为例,截至 2007 年合资外资企业达到 1000 多家,销 售收入超过 1500 亿元。其中,美国制药企业是主力,占据半数份额,辉瑞、 罗氏、礼来等渗透力度越来越大,在中国市场构建从研发到销售的整个产业 链条。本土企业直面竞争再所难免,但政府扶持力度明显加大。后续报告中, 我们将结合全球制药业发展趋势和国外大型制药企业发展史给我们的启示, 分别研究中国不同类型制药企业的竞争战略和发展趋势,探讨哪些企业可能 在这一轮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崛起并成长为行业中的优势企业。 行业相对市场表现(近 12 个月) -85% -68% -51% -34% -17% 0% 17% 34% 2007/12 2008/3 2008/6 2008/9 医疗保健 沪深300 资料来源:Wind 资讯 相关研究 《宏观、政策环境变化与医药行业发展趋势》 2008-9-26 分析师: 段炼炼 021-63290498 duanll@cjsc.com.cn 联系人: 杨靖凤 (8621) 63217917 yangjf@cjsc.com.cn 医疗保健行业 行业研究(深度报告) 维持“看好” 2008-12-19 2 请阅读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正文目录 二战后的辉煌年代 ................................................................................4 跃居第一,部分企业从生产向研发型转变............................................................. 4 社会保障逐渐完善 ................................................................................................. 6 80-90 年代:新技术和商业化浪潮 .....................................................8 突飞猛进的技术发展 ............................................................................................. 8 沸腾的商业化热潮 ................................................................................................. 10 2000 年至今:生物技术、收购兼并、新兴市场 ...................................11 生物技术:从泡沫回归理性 .................................................................................. 11 收购兼并:强强联手,霸主诞生 ........................................................................... 13 新兴市场:加紧布局 ............................................................................................. 14 3 请阅读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行业研究(深度报告) 图表目录 图 1:1970-2008 年全球医药市场增速..................................................................... 4 图 2:1941-1963 年世界新药发现地区分布 ............................................................. 5 图 3:1940-2007 年 FDA 批准的新分子实体(NME)数 ........................................... 5 图 4:美国 1929-2006 年医疗保健支出占 GDP 比例.................................................. 7 图 5:1960-2006 年美国医疗保健各类别支出增速(%)........................................... 8 图 6:1959-2007 年美国个人药品消费支出增长情况 ................................................. 8 图 7:美国 VC 投资生物技术行业情况(百万美元) .................................................. 10 图 8:1994-2005 年生物技术股总市值..................................................................... 11 图 9:1990-2006 年全球首次上市新分子实体药物................................................... 11 图 10:1992-2006 年美国生物技术行业销售额、研发投入和公司数量.................... 12 图 11:2007 年全球生物医药市场分布 ....................................................................... 13 图 12:2003-2007 年美国处方药销售金额和处方量................................................. 15 图 13:1980-2006 年美国医疗保健支出占税收的比重 ............................................. 16 图 14:2006-2013 年美国到期专利药品市场销售额................................................. 17 图 15:2002-2007 年外资合资企业经济数据(亿元) ............................................. 18 图 16:2002-2007 年外资合资企业数量变化 ........................................................... 18 图 17:2007 年大型跨国制药企业在华业务增长......................................................... 19 图 18:2002-2006 年医院药品市场份额分布 ........................................................... 20 图 19:各国新药临床试验成本比较 ............................................................................ 20 图 20:2001-2007 阿斯利康中国市场处方药销售额................................................. 22 图 21:2007 年阿斯利康中国市场处方药销售领域 ..................................................... 22 图 22:2008 年前 3 季度诺华制药全球各地区业务增长.............................................. 23 表 1:2007 年全球药品市场规模(亿美元) .............................................................. 4 表 2:近 30 年来出现的具有新作用机制的开创性药物 ............................................... 9 表 3:2007 年全球十大生物医药治疗领域 .................................................................. 12 表 4:2007 年全球十大生物医药企业 ......................................................................... 13 表 5:1995-2007 年涉及美国制药企业重大并购/收购案............................................. 14 表 6:2007 年美国处方量前十大公司(单位:百万张) ............................................ 16 表 8:2005-2008 年外资投入中国医疗行业情况 ...................................................... 18 表 9:2007 年医院市场份额前 10 位的企业................................................................ 19 4 请阅读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二战后的辉煌年代 跃居第一,部分企业从生产向研发型转变 现代制药工业起步于二战后的全球经济复兴时期。几十年来,世界制药工业一直以较快 的速度持续稳定地发展。70 年代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 10%,80 年代开始下降,2000-2007 年一轮经济上升期以来,保持了明显超越 GDP 的增速,但 2004 年之后明显放缓,为个位 数,IMS Health 预测,2008 年增幅还会进一步降低到 5%左右,为 40 年来最低。 图 1:1970-2008 年全球医药市场增速 0.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970s 1980s 1990s 2000-2007 2008E 全球医药市场复合增长率 资料来源:SFDA 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长江证券研究部 美国是如今世界制药工业的绝对龙头,占据了全球约 44%的份额。但美国的制药工业 在 20 世纪早期并不强大,在当时属于生产型的产业。一家公司的一个新产品一上市,就会 被大量其他公司模仿并上市。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美国医药产业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大量 的德国药品被给予专利并在美国经许可生产。战争结束后,一批公司开始进行研发,一开始 的研发主要限于证实质量、纯净和化验。礼来、默克、施贵宝后来建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 表 1:2007 年全球药品市场规模(亿美元) 国家与地区 销售金额 份额(%) 增长率(%) 北美 3045 45.9 4.2 其中:美国 2865 44 3.8 欧洲 2065 31.1 6.7 其中:法、德、英、意、西班牙五国 1246 18.8 4.8 日本 585 8.8 4.2 亚洲(日本除外)、非洲、和澳洲 622 9.4 13.1 拉丁美洲 320 4.8 12 合计 6635 100 6.1 资料来源:医药经济信息 5 请阅读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行业研究(深度报告) 二战开始,美国再一次主要依靠其他国家的原料和药品。医药公司在一块工作,与政府 一起为战争提供了大量的药品。两个最著名的例子是冻干血浆和青霉素的生产。比如青霉素, 初始研究由三家东海岸的公司从事(Merck, Pfizer, and Squibb),但是中西部的很多公司 (Abbott, Lilly, Parke-Davis, and Upjohn)很快加入了这一过程。辉瑞采用其特有的深罐发 酵技术完成了任务,并同时成为世界上首个生产青霉素的公司。1945 年,辉瑞生产的青霉 素已经占到全球产量的一半。 二战后美国医药产业是一个快速拓展期,1946-1950 年,美国 FDA 批准的新分子实 体数出现一波高潮,大量新的化合物的快速发现和上市。国际制药工业中的研究和开发优势 在二战期间明显转移到了美国,1941 年和 1963 年间新药品发现大约 60%是在美国,其他 主要是瑞士、德国 6%和英国。 图 2:1941-1963 年世界新药发现地区分布 美国 瑞士 德国 英国 其他 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部 图 3:1940-2007 年 FDA 批准的新分子实体(NME)数 0 10 20 30 40 50 60 19 40 19 43 19 46 19 49 19 52 19 55 19 58 19 61 19 64 19 67 19 70 19 73 19 76 19 79 19 82 19 85 19 88 19 91 19 94 19 97 20 00 20 03 20 06 资料来源:FDA 6 请阅读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制药企业从研究天然物质发现新药,转向天然物质修饰,到合成化学 合成全新化合物,从筛选化合物中得到新药。链霉素(默克, 1945)、氯四环素(力达制药, 1948)、氯霉素(帕克戴维斯, 1949)、土霉素(辉瑞,1950)是第一批对广谱抗生素探索 的结果;作风抗素剂(Benadryl,帕克戴维斯, 1946)是第一个上市的抗组胺剂;氯化管箭 毒碱(Tubocurarine chloride)肌肉松驰剂(施贵宝, 1946)和在起因于二战对血研究的凝 血酶(普强, 1946)成为了新的手术辅助药物。由于这些药只能凭处方购买,因而处方药的 数量有了急剧增长。以美国为例,1929 年处方药占据美国医药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但到 了 1969 年已经占据了美国医药市场份额的五分之四。从这些药品市场的利润回报,促使制 药企业更重视科研工作,并开始建立专门的科研园区。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部分美国制药企业, 逐步从大规模的生产型转变到研发型。 在战后初期,制药公司面对着一个几乎完全空白的领域(在发现青霉素之前,很少有药 物能有效治疗疾病),在每一种主要药物门类中,从止痛药、抗炎药到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 统药品,市场上有大量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新药品在研发出来后获得知识产权保护,在市场 上获得丰厚的回报与收益,据统计,1954-1978 年间,每年新药品的回报率为 20.9%,制 药企业的研发热情高涨,大量费用(占到销售额的 17%-18%)被投入到药品研发中去。 社会保障逐渐完善 在社会保障方面,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以后,为了应对民众日益面临的疾病风险,美国 政府借鉴 19 世纪末期英国医疗保障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模式,逐步建立起以医疗保险为主的社会医疗保障 制度,法律依据是 1935 年 8 月 14 日罗斯福总统签署的《社会保障法》。但当时的公共卫生 只覆盖城市居民,广大农民排除在这个保障制度之外。“二战”结束以后的 1945 年 11 月, 杜鲁门总统向国会提出一项加强健康保险立法的咨文,提出美国医疗保障应当解决“医生和 医院的数目及分配”、“乡村缺医缺药”、“个人医疗费用太高”以及“因病致贫”等基本问题, 为此,他主张应当争取建立全国医疗健康保障体制,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基本的医疗保障服务。 由于技术进步、医疗保障面扩大、医疗保障体现逐渐完备,美国的医疗保健支出呈现持 续上升的趋势。1929 年,美国的保健支出大概只占 GDP 的 3.5%,而伴随着医学的进步, 医院开始由为穷人而设立的慈善机构转变为对有严重疾病和创伤的病人进行治疗的服务机 构。到 1940 年,大约只有 9%的美国公众至少有一项私人医疗保险,国民健康支出总额仅 占 GDP 的 4.1%左右,但是环境的变化包括二战使得健康保险迅速传播开来,到 1950 年, 全美有一半以上的人有某种私人健康保险。 艾森豪威尔担任总统后(1953-1960 年),一方面反对建立全民医疗保障制度,认为 那是“社会主义”的医疗制度,另一方面坚持扩大私人商业医疗保险的覆盖面,认为政府的 责任在于引导民众参加各种医疗保险。 肯尼迪当选总统后美国医疗保障制度继续得到发展,从 1961 年起,他相继向国会提交 了关于医疗卫生改革问题的多项特别咨文,指出美国医疗保障制度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种 “社会保险制度下的健康保险计划”。 为了强调医疗保障中的国家责任,约翰逊总统在 1965 年 1 月还出台了针对老年人的《医 疗照顾及援助法》,也就是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Medicare”与“Medicaid”。前者规定了“65 岁以上老年人在生病期间可提供 90 天的住院服务”以及“100 天的院外服务”等,而后者 主要面向穷人及其他残疾人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 7 请阅读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行业研究(深度报告) 1970 年尼克松总统先后颁布了《职业安全及健康法》、《健康维持组织法》等涉及到职 工人身安全及各种工伤事故处理与赔偿问题的法律。这一段时期,美国医疗保险种类不断增 多、保险对象不断扩大、保险待遇不断提高以及保险法规不断建立,从而逐步建立起比较完 备的医疗保障法规及制度体系,到 1975 年,这一数字达到 82%以上,国民健康支出总额占 GDP 的比例达到 8.1%左右。 图 4:美国 1929-2006 年医疗保健支出占 GDP 比例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19 29 19 61 19 64 19 67 19 70 19 73 19 76 19 79 19 82 19 85 19 88 19 91 19 94 19 97 20 00 20 03 20 06 National health exp.% of GDP 资料来源:CMS,长江证券研究部 从医疗保健支出分类情况来看,1960-1980 年间,美国政府医疗保健开支中,医疗产 品支出项(处方药支出项为它的主要项目,这里单列出做并列比较)增长在各项中增长最为 缓慢,80 年代情况开始发生改变,处方药支出快速增长,一直到二十一世纪中期,平均达 到两位数增幅。而个人消费支出中,1960-1980 年间药品消费支出增速同样没有超过个人 消费总支出的增速,但在 80 年代之后,情况也出现明显的变化。 8 请阅读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图 5:1960-2006 年美国医疗保健各类别支出增速(%)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1970 1980 1990 1993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National Health Expenditures Hospital Care Professional Services Nursing Home and Home Health Retail Outlet Sales of Medical Products Prescription Drugs 资料来源:CMS,长江证券研究部,注:图中数据为平均每年的增长率 图 6:1959-2007 年美国个人药品消费支出增长情况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19 59 19 62 19 65 19 68 19 71 19 74 19 77 19 80 19 83 19 86 19 89 19 92 19 95 19 98 20 01 20 04 20 07 0.0% 0.5% 1.0% 1.5% 2.0% 2.5% 3.0% 3.5% 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Drugs Expenditure Drugs Expenditure/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资料来源:CEIC,长江证券研究部 80-90 年代:新技术和商业化浪潮 突飞猛进的技术发展 20 世纪 70 年代对于化工类企业来说是相当糟糕的时代,化学技术没有新的发展。然而 制药业却迎来了一个新时代。有两股新的创新浪潮,一个建立在一门新科学即分子生物学基 础之上,也就是 DNA 重组和遗传工程学的重大发展,另一个建立在生物化学、酶学和微生 物学的重大突破基础之上。 9 请阅读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行业研究(深度报告) 第一个创新肇始于 1953 年沃森(James Watson)和克里克(Francis Crick)发现了 DNA 的双螺旋结构,以及接下来几十年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第二个创新在于药物科学 家们提出了“以设计获得发现”(discovery by design)的新主张,丰富了以往仅仅依靠通 过化合物实体随机试错找到抗病活性分子的新药发现模式。新方法更强调专业劳动分工,首 先由一拨研究人员设计出理想的分子结构,然后交给实验室化学家寻找匹配的物质。科学家 第一次能够从分子水平上理解疾病,这也仰赖光谱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80 年代以后,制药工业又有一系列新产品带给市场,包括心血管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 物、抗病毒和逆转录病毒感染的药物(特别是治疗 HIV 和艾滋病的药物)等。整个 80 年代, FDA 批准的新分子实体数为 217 个,比 70 年代的 170 个多出 47 个,而 90 年代达到了 301 个,是近几十年来的顶峰!(见上图) 表 2:近 30 年来出现的具有新作用机制的开创性药物 名称 治疗领域 上市时间 抗细菌药 诺氟沙星 第 3 代喹诺酮 1986 亚胺培南 具超广谱活性的碳青霉烯 1990 抗真菌药 氟康唑 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唑类 1990 特比萘芬 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的烯丙胺类 1992 抗病毒药 齐多夫定 逆转录酶抑制剂类抗 HIV 药 1987 沙喹那韦 蛋白酶抑制剂类抗 HIV 药 1995 阿昔洛韦 核苷类抗病毒药 1982 福米韦生 反义药物类抗病毒药 1998 免疫调节药 环孢素 抑制白介素-2 产生而用于器官移植 1995 咪喹莫特 用于生殖器疣 1997 daclizumab 用作免疫抑制剂的单克隆抗体(抗 CD25) 1997 神经系统药物 氯氮平 锥体外系症状少的 D2/5HT2 拮抗剂 1989 利倍酮 锥体外系症状少的 D2/5HT2 拮抗剂 1993 氟西汀 SSRI 1987 文拉法辛 SNRI 1993 奈法唑酮 能阻滞 5TH2 受体,又有 SNRI 作用 1994 心血管及血液系统药物 尼莫地平 对脑血管作用最为明显的钙拮抗剂 1988 氨氯地平 不影响心肌收缩力的钙拮抗剂 1992 卡托普利 ACEI 1981 洛沙坦钾 ATⅡAT1 受体抑制剂 1995 尼可地尔 为 ATP 调控的钾通道激动剂 噻氯匹定 TXA2 抑制剂类抗血小板药 1991 氯吡格雷 ADP 中介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1998 阿昔单抗 gpⅡb/Ⅲa 抗血小板单克隆抗体 1994 10 请阅读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α–红细胞生成素 为重组红细胞生成素,用于慢性肾衰透析的贫血患者 1993 洛伐他丁 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类降胆固醇药 1987 资料来源:SFDA 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沸腾的商业化热潮 商业化方面,1980 年罗纳德·里根总统的当选可能是制药公司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里 根政府不仅在政府政策上而且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大力促进商业发展。在制药业,有两项举措 十分重要。80 年代,议会颁布了一系列法案,以促进财政资金资助的基础研究更快地转化 为有用的新产品,这一过程有时被称为“技术转让”,目的同样是为了提高美国的高技术企业 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这些法案中最重要的是《贝赫-多尔法案》(Bayh-Dole Act) 和《斯 蒂文森-魏德勒法案》,规定大学和小公司有权为得到国家卫生研究所(NIH)资助的研究 成果申请专利,然后将这些垄断性专利让渡给制药公司。到那时为止,财政资助的研发成果 还是不受专利保护的,哪家公司都可以用。但是现在国家卫生研究所资助的绝大多数项目都 可以为其发现申请专利,并且收取专利权税。类似的法规还允许国家卫生研究所自己与制药 公司打交道,直接将其发现应用到制药业。 法案的出台极大地推动了新生的生物科技行业以及大型制药公司的发展。许多大学的研 究人员为了将自己的发现付诸实践设立了小型生物科技公司。它们围绕着主要的学术研究机 构,进行早期的药物开发工作,希望能和大型制药公司达成交易,将专利授权给大型制药公 司。通常,学术研究人员及其机构都在其参与的生物科技公司中拥有股份。大学等科研单位 成为早期美国生物制药公司(包括 Amgen 和 Genentech)的发源地。 在这期间,有数以千计的生物技术企业获得融资,包括上市、风险基金等。生物技术得 到了很大的发展,已经可以用 DNA 重组的方法产生所需要的化合物分子如胰岛素、干扰素、 白间素、促红细胞生长素、单克隆抗体药物等。 生物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资本市场的热情,20 世纪 80-90 年代初期是美国生 物制药资本狂热期。美国风险投资业(VC)经历 70 年代的萎缩后 80 年代开始复兴,生物 技术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 VC 涌入。生物技术企业不断有关闭,又有新企业诞生,时至今 日,美国仍然有生物技术企业 1000 多家。 图 7:美国 VC 投资生物技术行业情况(百万美元)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19 78 19 80 19 81 19 82 19 87 19 88 19 89 19 90 19 91 19 92 19 93 19 94 19 95 19 96 19 99 20 00 20 03 20 04 资料来源:Nature,The rise of venture capital and biotechnology in the US and Europe;Venture Economics Investor Services 11 请阅读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行业研究(深度报告) 2000 年至今:生物技术、收购兼并、新兴市场 生物技术:从泡沫回归理性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美国股市整体走淡,第一次生物产业投资狂潮亦渐渐平息,生物 技术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反应平淡,IPO 减少,生物技术股总市值增长缓慢。而仅仅几年后的 2000 年,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实施拉开了第二次生物技术革命的序幕。HGP 将使得 许多疾病的病因将被揭开,药物设计从最初的随机发现转向靶向研究。生物技术划时代的突 破性革命重新点燃了投资者的热情,2000 年,华尔街生物技术股总市值达到 3600 亿美元, 几乎是 1999 年的 3 倍! 图 8:1994-2005 年生物技术股总市值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Market Capitalization($billion) 资料来源:Bio 自 2000 年初科技股泡沫破灭后,生物技术行业在短暂的低迷期后重振旗鼓,近几年上 市的生物制药新分子实体数有所恢复。生物医药市场在过去 5 年内扩张迅猛,一直以来其增 速都维持在全球药品市场增速的 2 倍。 图 9:1990-2006 年全球首次上市新分子实体药物 0 10 20 30 40 50 60 19 90 19 91 19 92 19 93 19 94 19 95 19 96 19 97 19 98 19 99 20 00 20 01 20 02 20 03 20 04 20 05 20 06 全部 生物技术 资料来源:健康网 12 请阅读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推动生物制药行业近几年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1、许多制药企业热衷于进行生 物技术药物研发;2、已上市的生物技术药物获得扩大适应症审批;3、美国以外地区越来越 多地使用生物技术药物。生物技术药物的频繁使用在治愈疾病、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 也大力推动了生物医药市场的增长。与此同时,生物技术药物的种类也日趋增多,所属治疗 领域也越来越宽泛。 表 3:2007 年全球十大生物医药治疗领域 前十治疗领域 销售收入 (亿美元) 市场分额 (%) 增长率 (%) 年均复合增长率 (%,02-06 年) 1 促红细胞生成素 128.72 17.1 -9 11.9 2 抗肿瘤药 113.65 15.1 24.2 45.9 3 抗糖尿病药 102.31 13.6 14.6 15.4 4 自身免疫药 83.57 11.1 24.5 59 5 干扰素 66.79 8.9 2.3 9.8 6 Immunostim Ag Ex Intfron 60.05 8 5 17.3 7 免疫抑制剂 45.2 6 19.6 21.7 8 生长激素 26.27 3.5 12 9.7 9 血液凝结剂 24.33 3.2 9.6 17.4 10 疫苗 20.99 2.8 172.4 2.8 前十合计 671.89 89.4 11.4 19.2 全球生物医药市场 751.2 100 12.5 18.8 全球药品市场 7120 100 6.4 8.68 资料来源:FDA 南方医药经济信息所,长江证券研究部 美国依然是最大的生物医药市场,2007 年其在生物医药市场总销售额占比仍超过 50%。 世纪初科技股泡沫破灭虽然曾导致行业遭到重挫,但生物技术公司依然活跃,公司数量和研 发投入仍然维持在高位。 图 10:1992-2006 年美国生物技术行业销售额、研发投入和公司数量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1,100 1,150 1,200 1,250 1,300 1,350 1,400 1,450 1,500 Sales($billion) R&D Expense($billion) No. of Companies 13 请阅读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行业研究(深度报告) 资料来源:Bio 图 11:2007 年全球生物医药市场分布 美国 欧洲五大国 日本 其他 资料来源:FDA 南方医药经济信息所,长江证券研究部 部分生物制药企业在大浪淘沙中崛起,如今,全球前十大生物制药企业中有 7 家为美国 的公司,安进、基因泰克已经崛起为领军企业,2007 年的销售规模均超过 150 亿美元。 表 4:2007 年全球十大生物医药企业 前十企业 国别 市场规模(亿美元) 市场分额(%) 增长率(%) 复合年均增长率(%, 02-06 年) 1 安进公司(Amgen) 美国 159.64 21.3 -0.5 27 2 罗氏/基因技术 (Roche/Genentech) 美国 154.69 20.6 20.4 33.5 3 强生公司 (Johnson & Johnson) 美国 62.85 8.4 -3.4 3 4 诺和诺德公司 (Novo Nordisk) 丹麦 58.9 7.8 13.7 17.6 5 礼来公司(Lilly) 美国 39.31 5.2 7.1 4.7 6 赛诺菲-安万特公司 (Sanofi-Aventis) 法国 32.01 4.3 33.3 37.7 7 雅培公司(Abbott) 美国 31.45 4.2 39.2 119.1 8 德国默克公司(Merck KGaA) 德国 27.34 3.6 13.5 17.9 9 先灵葆雅公司 (Schering Plough) 美国 25.77 3.4 5.8 1.4 10 惠氏公司(Wyeth) 美国 22.54 3 18 38.4 前十合计 614.51 81.8 10.5 20.3 全球生物技术市场 751.2 100 12.5 18.8 资料来源:FDA 南方医药经济信息所,长江证券研究部 收购兼并:强强联手,霸主诞生 90 年代中期之后也是企业兼并的时代,为了更好地适应日益激烈的医药市场的竞争, 制药业皆将企业间的并购重组作为节省费用、拓展市场、提高劳动生产率、合理使用和配置 资源的重要措施。第一次并购浪潮发生于 1989 年,以 BM 公司和 Squibb 公司的合并为代 表,前者拥有财力,后者有产品和市场优势,合并后的 BMS 公司成为美国第一大、世界第 三大医药企业。世界制药行业集中度大大提高,前 10 位制药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 14 请阅读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40%。 表 5:1995-2007 年涉及美国制药企业重大并购/收购案 年份 收购方(国别) 被购方(国别) 新公司名称 交易金额(亿美元) 交易方式 1995 年 法玛西亚(瑞典) 普强药厂(美国) 法 玛 西 亚 普 强 公 司(Pharmacia & Upjohn) - 合并 1998 年 阿斯特拉公司(瑞典) 捷利康公司(英国) 阿 斯 利 康 公 司( AstraZeneca) 250 合并 1998 年 圣德拉堡公司(法国) 赛诺菲公司(法国) 赛 诺 菲 圣 德 拉 堡 公 司( Sanofi-Synthelabo) 110 合并 1998 年 强生公司(美国) 帝普公司(美国) 350 收购 1998 年 斯隹克公司(美国) 毫美帝科公司(美国) 170 收购 1998 年 新赛斯美国公司(美国) 史泰克公司(瑞士) 100 收购 2000 年 辉瑞公司(美国) 华纳兰勃特公司(美国) 辉瑞公司(Pfizer) 870 收购 2000 年 葛兰素威康(英国) 史克必成(美国) 葛 兰 素 史 克 必 成 公 司(GlaxoSmithkline) 760 合并 2000 年 法玛西亚普强公司(美国) 孟山都公司(美国) 法玛西亚集团 270 合并 2001 年 强生公司(美国) 阿尔扎(美国) 强生公司 102 收购 2001 年 施贵宝公司(美国) 杜邦的制药业务(美国) 施贵宝(美国) 78 购买 2001 年 雅培制药(美国) 巴斯夫的药品业务——基诺公司(德国) 雅培制药(美国) 68 收购 2001 年 宝洁(美国) 施贵宝美容护理部门 Clairol(美国) 49 购买 2001 年 Medtronic(美国) MiniMed/Medical 研究部(美国) 37 收购 2001 年 强生公司(美国) Technology 的糖尿病 13 收购 2001 年 公司股东(美国) 齐默控股公司(美国) 58.01 收购 2001 年 迈桥尼公司(美国) 微型医疗公司(美国) 33.04 收购 2001 年 美国资源保健公司(美国) 伯根布鲁斯威格公司(美国) 44.79 收购 2003 年 辉瑞公司(美国) 法玛西亚(瑞典) 辉瑞 595.2 收购 2006 年 诺华(瑞士) 凯龙公司(美国) 54 收购 2006 年 安进公司(美国) Abgenix(美国) 22 收购 2006 年 华生制药公司(美国) Andrx(美国) 19 收购 2006 年 强生公司(美国) 辉瑞消费品部 166 收购 2006 年 Mylan Laboratories Inc.(美国) Matrix Laboratories Ltd. (印度) 7.36 收购 2006 年 Hospira(美国) Mayne(澳大利亚) 20 收购 2006 年 礼来(Eli Lilly)(美国) Icos 公司(美国) 21 收购 2006 年 默克(美国) Sirna(美国) 11 收购 2006 年 葛兰素史克(英国) CNS(美国) 5.66 收购 2006 年 雅培(美国) Kos(美国) 37 收购 2007 年 基因技术公司(美国) Tanox 公司(美国) 9.19 收购 2007 年 葛兰素史克(英国) Domantis 公司(英国) 4.54 收购 2007 年 先灵葆雅公司(美国) 欧加农公司(荷兰) 144 收购 2007 年 葛兰素史克(英国) Reliant 药业(美国) 16.5 收购 资料来源:SFDA 南方医药经济信息所 新兴市场:加紧布局 美国等发达国家:专利大量过期、研发受阻、政府控制医疗支出 2000 年代中期以后,全球制药产业的市场销售额增速开始放缓,阻力主要来自欧美日 等发达国家市场,而亚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则增势明显。2003-2007 年美国药品市场处方 药销售金额复合增长率仅为 6.87%,2007 年处方药销售金额 2865 亿美元,同比仅增长 3.8%,为 1961 年以来最低水平。导致市场增长缓慢的因素包括:新药获批数日益减少(见 上图),药品安全性问题受关注程度上升;美国控制医疗保健支出,鼓励使用非专利药;大 15 请阅读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行业研究(深度报告) 量品牌药专利到期,竞争加剧导致价格下跌。 图 12:2003-2007 年美国处方药销售金额和处方量 处方药销售额CAGR 6.87%,处方量CAGR 3.18%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3100 3200 3300 3400 3500 3600 3700 3800 3900 处方药销售金额(十亿美元) 处方量(右轴,百万张) 资料来源:健康网 近年药物安全性问题受到广为关注,FDA 审批新药愈发谨慎,审批进程更加冗长,新 药研发日趋艰难,批准新药数越来越少,2007 年仅为 14 个,为 20 年来的最低水平。FDA 对于促红细胞生成素、糖尿病治疗药以及抗抑郁药物等产品的安全性问题也十分重视,2007 年若干产品被要求加注“黑框警告”,甚至召回,明显影响了药品销售,2007 年抗抑郁药、促 红细胞生成素市场销售额都出现了下降。 2000 年代中期之后,美国医疗保健支出占税收的比重出现明显上升的趋势,目前已经 占到税收的 30%左右,沉重的负担使得美国政府努力控制医疗费用支出,倾向使用价格更 低廉的非专利药。在多数治疗领域内,非专利药物的使用继续有着取代品牌药的趋势,这使 得非专利药物 2007 年处方量占据总处方量 67.3%的分额。此外,2007 年约有 170 亿美元 的品牌药专利到期,这也间接推动了非专利药物处方量大幅度增长 10%。2007 年在美国处 方量第一、第二、第五、第六大公司都是非专利药企,其中排名第一的 Teva Pharm USA 2007 年处方量多达 4.54 亿张,占美国处方量的比重已达到 11.9%。 16 请阅读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图 13:1980-2006 年美国医疗保健支出占税收的比重 0% 5% 10% 15% 20% 25% 30% 35% 19 80 19 81 19 82 19 83 19 84 19 85 19 86 19 87 19 88 19 89 19 90 19 91 19 92 19 93 19 94 19 95 19 96 19 97 19 98 19 99 20 00 20 01 20 02 20 03 20 04 20 05 20 06 医疗保健支出占税收比重 资料来源: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Centers for Medicare & Medicaid Services 表 6:2007 年美国处方量前十大公司(单位:百万张) 排 名 企业名称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1 美 国 梯 瓦 公 司 ( Teva Pharm USA) 453.7 422.1 359.6 310.5 280.3 2 Mylan Labs, INC. 297.1 265.3 240.1 226.9 217.3 3 诺华 266.9 280.1 271 246.8 245.5 4 辉瑞 260.9 293.3 311.3 348.2 365 5 Watson Pharma 224.7 209.2 202.4 189.4 178.6 6 Barr Labs 135 132.5 120.3 118.8 109.1 7 默克(Merck & CO) 121.7 128.8 123.9 125.2 121.2 8 葛兰素史克 103.4 119.3 127.8 133.6 153.2 9 阿斯利康 103.4 117.5 105 98.5 88.4 10 Mallinckrodt 92.5 110.6 96.9 81.8 70.3 资料来源:健康网,长江证券研究部 2000 年以后,很多所谓重磅炸弹式的产品专利到期,2006-2009、2011-2012 年都 是美国专利药专利到期高峰,这将使得 2009 年全球非专利药的销售金额增长 14%-15%, 超过 700 亿美元。仿制药制药企业开始乘机发展,其中包括跨国制药企业,如诺华制药公司 大规模收购仿制药企业,包括印度的制药企业,已经走向世界,虽然道路并不平坦。 17 请阅读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行业研究(深度报告) 图 14:2006-2013 年美国到期专利药品市场销售额 0 5 10 15 20 2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到期专利药品市场(十亿美元) 资料来源:FDA 南方医药经济信息所,长江证券研究部 以中国为代表新兴市场:外资觊觎,压力与机遇并存 近几年的数据显示,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的药品销售增长遭遇瓶颈,但以中国为代表的 新兴市场仍将快速增长,到 2011 年,IMS 预期中国制药市场进入全球制药市场五强的行列。 表 7:2007 年全球主要药品市场增长情况 主要药品消费市场 增速 全球 6.40% 美国 3.80% 欧洲五大市场 4.80% 五国之外欧洲市场 10.90% 日本 3.60% 除日本外的亚太地区 13.30% 中国大陆 25.70% 印度 13.00% 俄罗斯 20.20% 巴西 9.70% 拉丁美洲 11.60% 韩国 10.70% 资料来源:IMS,长江证券研究部 注:欧洲五大市场指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 市场疲软使得跨国制药企业加速向新兴市场业务布局。以中国为例,从 1980 年首家外 资企业日本大冢制药落户天津至今,跨国企业在华医药领域的投资不断扩大,包括辉瑞、默 沙东、罗氏、葛兰素史克、诺华、拜耳等全球前 20 大药企均已在华投资设厂。而中国入世 以来,跨国企业的扩张速度明显加快。截至 2007 年底,合资和外资企业达到 1000 多家, 销售收入超过 1500 亿元。
本文档为【美国制药行业60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2903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7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5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6-21
浏览量: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