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试行)20190703-接受修订(2)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试行)20190703-接受修订(2)

举报
开通vip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试行)20190703-接受修订(2)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试行)自然资源部2019年7月前言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要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前提和基础。为指导各地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保证评价成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编制本技术指南。本技术指南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试行)20190703-接受修订(2)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试行)自然资源部2019年7月前言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要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前提和基础。为指导各地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保证评价成果的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编制本技术指南。本技术指南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清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自然资源部经济管理科学研究所、同济大学、自然资源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国家气候中心。I目录1适用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评价目标.....................................................................................25评价原则.....................................................................................36技术流程.....................................................................................37成果形式.....................................................................................88成果应用.....................................................................................8附录A数据准备要求......................................................................10附录B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方法..................................................14附录C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方法..................................................20附录D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方法..................................................25附录E承载规模评价方法..............................................................33附录F成果编制要求......................................................................3611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省级(区域)、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开展其他相关工作需进行评价的,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指南。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指南。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T1234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GB/T1392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20481-2017气象干旱等级GB/T21010-201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986农业气候影响评价GB/T50095-2014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331-2002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DZ/T0286-201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TD/T1055-2019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2DD2019-08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要求(1:50000)国海预字〔2015〕585号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环办生态〔2017〕48号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试行)环办环评〔2017〕99号“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3术语和定义3.1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基于一定发展阶段、经济技术水平和生产生活方式,一定地域范围内资源环境要素能够支撑的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人类活动的最大规模。3.2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在维系生态系统健康前提下,综合考虑资源环境要素和区位条件,特定国土空间进行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人类活动的适宜程度。4评价目标分析区域资源环境禀赋条件,研判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问题和风险,识别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和生态极敏感空间,明确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的最大合理规模和适宜空间,为完善主体功能区布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提供技术支撑,倒逼形成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35评价原则生态优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突出国土空间的生态保护功能,识别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生态极敏感区域,确保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通性。在坚守生态安全底线前提下,综合分析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的合理规模和布局。科学客观。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充分考虑陆海全域国土空间生态、土地、水、气候、环境、灾害等资源环境要素,加强与相关专项调查评价结果的统筹衔接,定量方法为主、定性方法为辅,客观全面地评价资源环境禀赋条件、开发利用现状及潜力。因地制宜。在强化资源环境底线约束的同时,充分考虑区域和尺度差异。各地特别是市县开展评价时,可结合本地实际和地域特色,因地制宜适当补充评价要素与指标,优化评价方法,细化分级标准。简便实用。在保证科学性的基础上,精选最有代表性的指标。紧密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操作导向,确保评价成果科学、权威、好用、适用。6技术流程评价技术流程见图1。4图1评价技术流程图6.1数据收集收集数据时,应保证数据的权威性、准确性、时效性。所需数据包括基础地理、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生态、灾害、气候气象等(参见附录A)。若缺乏优于省级精度数据的,可不进行相应要素的单项评价;可立足本地实际增加评价要素和指标;海洋开发利用、文化保护利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特点突出的地区可补充相关指标。5除已明确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的,原则上按照本指南推荐的分级标准进行评价。当评价结果未充分体现区域内部差异时,可结合实际细分分级区间,但不得改变给定的划分标准。6.2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开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生态敏感性评价,集成得到生态保护重要性,划分为极重要、重要、一般三个等级(参见附录B)。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防护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越重要,或水土流失、石漠化、土地沙化、海岸侵蚀等生态敏感性越高,且生态系统完整性越好、生态廊道的连通性越好,生态保护重要性等级越高。省级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要衔接相应的全国结果。市县层面,直接使用省级结果,并根据更高精度数据和地方实际进行边界校核和局部修正。6.3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开展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环境、生态、灾害等单项评价,集成得到农业生产适宜性,划分为适宜、一般适宜、不适宜三个等级(参见附录C)。地势越平坦,水资源丰度越高,光热越充足,土壤环境容量越高,气象灾害风险越低,且地块规模和连片程度越高,农业生产适宜性等级越高。6.4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开展城镇建设功能指向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环境、6灾害、区位等单项评价,集成得到城镇建设适宜性,划分为适宜、一般适宜、不适宜三个等级(参见附录D)。地势越低平,水资源越丰富,水气环境容量越高,人居环境条件越好,自然灾害风险越低,且地块规模和集中程度越高,地理及交通区位条件越好,城镇建设适宜性等级越高。6.5承载规模评价基于现有经济技术水平和生产生活方式,以土地资源、水资源为约束,缺水地区重点考虑水平衡,分别评价各评价单元可承载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的最大规模(参见附录E)。有条件地区可结合环境质量目标及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等因素,补充评价环境容量约束下可承载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的最大规模。按照短板原理,取各约束条件下的最小值作为可承载的最大规模。对照国内外先进水平,在技术进步、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情况下,评价相应的可承载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的最大规模。6.6综合分析6.6.1资源环境禀赋分析分析土地、水、能源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特征及变化趋势,结合气候、生态、环境、灾害等要素特点,选取国家、省域平均情况或其他对标地区作为参考,总结资源环境比较优势和限制因素。6.6.2问题和风险识别将生态保护重要性、农业生产及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与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对比,识别以下空间冲突:生态保护极重要区7中现状耕地、园地、人工商业林、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和规模;现状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在农业生产不适宜区、生态保护极重要地区中的空间分布和规模;现状城镇用地在城镇建设不适宜区、生态保护极重要区的空间分布和规模;农村居民点在地质灾害高风险区的空间分布和规模。依据评价结果,综合分析资源环境开发利用现状的规模、结构、布局、质量、效率、效益及动态变化趋势,识别因生产生活利用方式不合理、资源过度开发和粗放利用引起的水平衡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下降、湿地退化、自然岸线萎缩、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资源环境问题,预判未来变化趋势和存在风险。6.6.3潜力分析根据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结果,对农业生产适宜区、一般适宜区内且生态保护极重要以外区域,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形成农业生产空间潜力分析图。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经济可行的原则,结合可承载农业生产的最大规模,分析可开发为耕地的潜力规模和空间布局,以及现状耕地质量的提升潜力。根据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对城镇建设适宜区、一般适宜区内且生态保护极重要以外区域,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形成城镇建设空间潜力分析图。综合城镇发展阶段、定位、性质、发展目标和相关管理要求,结合可承载城镇建设的最大规模,分析可用于城镇建设的潜力规模和空间布局,以及现状城镇空间优化利用方向。86.6.4情景分析有条件地区,尤其是沿海、青藏高原及周边等重点地区,针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不同情景,分析气候变化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系统、自然灾害、陆海环境、能源资源、滨海城镇等的影响,研判变化趋势和重大风险,提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应对策略。分析技术进步、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等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不同影响,提出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提升的路径及具体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模拟重大工程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变化等不同情景,分别给出并比对相应的评价结果,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多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决策。7成果形式评价成果包括报告、图件、数据表等(参见附录F)。按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数据库标准,形成评价成果数据集。8成果应用编制各级国土空间规划时,应先行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形成专题成果,随同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并论证报批入库。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在市级评价成果基础上,形成评价报告;有条件或有必要的,可开展有针对性的补充评价。评价成果可从以下方面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支撑国土空间格局优化。通过识别资源环境比较优势和限制因素,分析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功能的适宜程度,作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确定主体功能定位的重要依9据。支撑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域,作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空间基础。农业生产适宜区,作为永久基本农田的优选区域;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应优先选择农业生产不适宜区内的耕地。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应优先选择城镇建设适宜区,并尽量避让城镇建设不适宜区,无法避让的需进行专门论证并采取相应措施。支撑规划目标指标确定和分解。耕地保有量、建设用地规模、开发强度等目标指标不应突破可承载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的最大规模。支撑重大决策和重大工程安排。国土空间整治修复重点区域和重大工程的确定与时序安排,应与评价识别的生态极敏感、灾害危险性高、环境污染严重等区域相匹配。支撑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产业结构和布局、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资源利用效率、重大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城乡公共服务配置等的确定,应与评价提出的资源环境底线约束、突出问题和重大风险的应对措施相衔接。支撑海岸带、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修复、文物保护利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专项规划编制。10附录A数据准备要求评价统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高斯-克吕格投影,陆域部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海域部分采用理论深度基准面高程基准。省级(区域)层面,单项评价根据要素特征确定区域、流域、栅格等评价单元。计算精度采用50米×50米栅格或更高精度。市县层面,单项评价宜在省级评价基础上进一步细分评价单元。优先使用矢量数据,使用栅格数据的采用30米×30米栅格或更高精度。以县级行政区为评价单元计算可承载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的最大规模。海域可根据数据获取情况,适当降低计算精度。数据收集清单及指标体系见表A-1,表A-2。表A-1数据收集清单类型名称精度要求来源基础地理类省/市/县行政区划—自然资源部门省/市/县海域勘界数据(滨海地区)—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包括地表覆盖数据和地理国情要素)优于或等于1:1万数字高程模型(DEM)优于或等于1:25万遥感影像优于2m土地资源类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及年度变更数据(三调成果形成之前使用全国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2018年年度变更成果)优于或等于1:1万自然资源部门农用地质量分等1:1万海岸线利用现状调查数据1:5000省/市土壤数据库(含不同土壤粒径百分比,土壤有机质含量百分比)优于或等于1:100万农业部门11类型名称精度要求来源水资源类第二、三次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水利部门省/市近五年水资源公报—省/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四级或五级水资源流域分区图及多年平均水资源量—省/市/县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地下水超采区分布、多年平均地下水超采量(分深层和浅层超采量)—自然资源部门、水利部门地下水水位和水质(含矿化度)—环境类大气环境容量标准数据及其分级结果5km×5km生态环境部门各控制单元或流域分区水质目标与控制单元或流域分区一致省/市水(环境)功能区划—省/市/县历年环境污染物统计数据—省/市/县历年大气、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数据—省/市近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生态类植被覆盖度30m自然资源部门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及年度变更数据—林草部门森林、灌丛、草地(草甸、草原、草丛)、园地(乔木、灌木)、湿地、冰川及永久积雪等陆地生态系统,以及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河口、滩涂、浅海湿地、海岛等海洋生态系统(滨海地区)空间分布—自然资源部门、林草部门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盐渍化、海岸侵蚀(滨海地区)等生态退化区域和强度分级—自然资源部门、水利部门、林草部门一级、二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布—水利部门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海洋特别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分布—林草部门国家重点保护物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及分布(含水生生物)—生态环境部门、林草部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重要鱼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及洄游通道(滨海地区)—农业部门灾害类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应急管理部门活动断层分布图—自然资源部门地质灾害易发性调查评价数据(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沉降等)不低于1:10万矿山地质环境、城市地质、岩溶塌陷等调查监测和评价成果风暴潮灾害危险性(滨海地区)—12类型名称精度要求来源气候气象类评价区及其周边气象台站站点坐标—气象部门多年平均风速、大风日数涉及空间插值的数据精度,应与所使用的DEM一致多年平均静风日数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日平均气温≥0℃活动积温蒸散发干燥度指数多年月均气温(华氏温度)多年月均空气相对湿度(%)逐日平均风速气象灾害数据(干旱、洪涝、低温寒潮等)—注:1.数据时间与同级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基年保持一致,若缺乏应采用最接近年份的数据。2.表中数据精度要求主要适用于省级评价,市县级评价时应采用优于省级精度的数据。3.市县层面根据所确定的评价内容、指标、方法,补充收集相应数据。表A-2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表要素功能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生态环境灾害区位生态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防护)▲生态敏感性(水土流失、沙化、石漠化、海岸侵蚀)———农业生产▲坡度▲土壤质地▲降水量/干旱指数/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模数▲≥0℃活动积温盐渍化敏感性▲土壤环境容量气象灾害危险性(干旱、雨涝、高温热害、低温冷害等)—城镇建设▲坡度▲高程地形起伏度▲水资源总量模数/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模数舒适度—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地质灾害危险性(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风暴潮灾害危险性区位优势度注:1.▲为基础指标,其他为修正指标。2.针对区域特征与问题确定相应指标,如平原地区不涉及地形起伏度等。3.各地可立足本地实际增加评价要素和指标,海洋开发利用、文化保护利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特点突出的可补充相关指标进行评价。14附录B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方法省级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要衔接相应的全国结果。市县层面,直接使用省级结果,并根据更高精度数据和地方实际进行边界校核和局部修正。同时,在生态保护极重要以外区域,可根据市县对高品质生态空间的需求,开展适当的补充评价。B.1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评价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海岸防护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分别划分为极重要、重要和一般重要3个等级,取各项结果的最高等级作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级。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功能的具体评价方法参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试行)(环办生态〔2017〕48号)附录中的模型评估法,生物多样性与海岸防护的评价方法如下。B.1.1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重要性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重要性在物种、生态系统两个层次进行评价。在物种层次,陆生生物推荐采用物种分布模型进行评价。以国家一、二级保护物种和其他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物种为保护目标,全面收集区域动植物多样性和环境资源数据。根据关键物种分布点的环境信息和背景信息,应用物种分布模型量化物种对环境的依赖关系,从而预测任何一点某物种分布的概率,结合关键15物种的实际分布范围确定重点区域。常用的物种分布模型包括回归模型、分类树和混合大量简单模型的神经网络、随机森林等。在单个物种分布范围的基础上,叠加得到多个物种的空间分布图,根据物种的保护价值和集中程度确定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的重要性。水生生物以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珍稀濒危物种及其他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物种为保护目标,全面收集区域物种分布范围、种群数量等数据,确定单个物种集中分布区域。在单个物种分布范围基础上,叠加得到多个物种的空间分布图,根据物种保护价值和集中分布程度确定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的重要性。在生态系统层次,可以按照如下评价准则明确优先保护生态系统类型,进而补充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重要区域。将原真性、完整性高的森林、草地、湿地、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划入极重要等级,其他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划入重要等级。(1)优势生态系统类型:生态区的优势生态系统往往是该地区气候、地理与土壤特征的综合反映,体现了植被与动植物物种地带性分布特点。优势生态系统的保护能有效保护生态过程与构成生态系统的物种。(2)反映了特殊的气候地理与土壤特征的特殊生态系统类型:一定地区生态系统类型是在该地区的气候、地理与土壤等多种自然条件的长期综合影响下形成的。相应地,特殊的生态系统16通常能反映该地区的非地带性气候地理特征,体现非地带性植被分布与动植物的分布,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3)只在中国分布的特有生态系统类型:由于特殊的气候地理环境与地质过程,以及生态演替,中国发育与保存了一些特有的生态系统类型,在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具有特殊的价值。(4)物种丰富度高的生态系统类型:指生态系统构成复杂,物种丰富度高的生态系统,这类生态系统在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中具有特殊的意义。(5)优先保护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类型: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河口、滩涂、浅海湿地、海岛等是海洋生物完成生长、繁殖、迁徙等关键栖息地,具有典型性、物种珍稀性和多样性等特征。B.1.2海岸防护功能重要性海岸防护是沿海防护林带(木麻黄、刺槐、黑松和杨树等)与滨海生态系统(红树林、盐沼、海滩、珊瑚礁等)通过其结构与过程减少海浪、水流的侵袭与淘刷,防止风暴潮的泛滥淹没,保护沿海城镇、农田、岸滩等,是滨海生态系统提供的重要调节服务之一。通过综合考虑植被覆盖度、植被高度、潮间带宽度及坡度等因素识别承担海岸防护功能的重点区域。B.1.3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级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量(或物种数)为基础确定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级别,按栅格单元服务功能量(或物种数)评价17值大小进行降序排列,分别将累积服务功能量占前50%、50~80%、80~100%的像元划分为极重要、重要和一般重要3个等级,形成各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级评价结果。对重要性等级结果进行完善。将重要饮用水源地补充纳入水源涵养极重要区,将极小种群分布区等其他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补充作为生物多样性维护极重要区。B.2生态敏感性评价评价水土流失敏感性、沙化敏感性、石漠化敏感性、海岸侵蚀敏感性,分别划分为极敏感、敏感和一般敏感3个等级,取各项结果的最高等级作为生态敏感性等级。水土流失、石漠化和土地沙化敏感性的具体评价方法参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试行),海岸侵蚀敏感性的评价方法如下。海岸侵蚀敏感性评价基于海岸地貌类型及利用现状、风暴潮最大增水、平均波高等自然因素指标以及海岸侵蚀速率等动态因素指标。[海岸侵蚀敏感性]=(N+M)/2(B-1)式中,M为海岸侵蚀动态因素敏感性分级,由海岸侵蚀速率表征;N为海岸自然因素敏感性分级,N=a1×g+a2×h+a3×Hw,g为海岸地貌类型,h为风暴潮最大增水,Hw为平均波高,a1、a2、a3为权重,根据区域海岸侵蚀主要影响因子确定,各因子赋值见下表。18表B-1海岸侵蚀敏感性评价因子分级赋值评价因子极敏感敏感一般敏感海岸地貌类型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具有自然形态和生态功能岸线人工护岸/基岩海岸风暴潮最大增水h(m)≥3.01.5~3.0<1.5平均波高Hw(m)≥1.00.4~1.0<0.4海岸侵蚀速率M(m/a)粉砂淤泥质海岸≥101~10<1.0砂质海岸≥2.00.5~2.0<0.5分级赋值531将最终的敏感性分值划为3级,极敏感(3.5~5.0),敏感(2.0~3.5)和一般敏感(0.1~2.0)。B.3集成评价B.3.1初判生态保护重要性等级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的较高等级,作为生态保护重要性等级的初判结果,划分为极重要、重要、一般重要3个等级。表B-2生态保护重要性等级别矩阵生态敏感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极敏感敏感一般敏感极重要极重要极重要极重要重要极重要重要重要一般重要极重要重要一般B.3.2修正生态保护重要性等级基于生态廊道进行修正。基于野生动物活动监测结果和专家经验,对于野生动物迁徙、洄游十分重要的生态廊道,将初判结果为重要等级的图斑调整为极重要等级、一般等级的图斑调整为重要等级。生态系统完整性修边。考虑自然边界,依据自然地理地形地19貌或生态系统完整性确定的边界,如林线、雪线、岸线、分水岭,以及生态系统分布界线,对生态保护重要性极重要、重要等级的区域进行边界修正。20附录C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方法C.1单项评价C.1.1土地资源评价评价时需扣除河流、湖泊及水库水面区域。利用全域DEM,计算地形坡度,按≤2°、2~6°、6~15°、15~25°、>25°划分为高(平地)、较高(平坡地)、中等(缓坡地)、较低(缓陡坡地)、低(陡坡地)5个等级,生成坡度分级图。以坡度分级结果为基础,结合土壤质地,将农业生产土地资源划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低5个等级。土壤粉砂含量≥80%的区域,土地资源直接取最低等;60%≤粉砂含量<80%的区域,将坡度分级降1级作为土地资源等级。有条件的地区应进一步采用土壤有机质、厚度等指标对评价结果进行修正。C.1.2水资源评价基于区域内及邻近地区气象站点长时间序列降水观测资料,通过空间插值得到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层,降水量按照≥1200mm、800~1200mm、400~800mm、200~400mm、<200mm分为好(很湿润)、较好(湿润)、一般(半湿润)、较差(半干旱)、差(干旱)5个等级。对于云贵高原等蒸发能力较强,仅通过降水难以全面反映农业供水条件的区域,可采用干旱指数计算。干旱指数为年蒸发能力和年降水量的比值,按照≤0.5、0.5~1.0、1.0~3.0、3.0~7.0、>7.0分为好(很湿润)、较好(湿润)、一般(半湿润)、较差(半干21旱)、差(干旱)5个等级。对于现状供水结构中过境水源占比较大且仅通过本地水资源总量难以全面反映农业供水条件的区域,可采用县级行政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模数计算。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模数按≥25万m3/km2、13~25万m3/km2、8~13万m3/km2、3~8万m3/km2、<3万m3/km2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差5个等级。C.1.3气候评价通过≥0℃活动积温等指标反映区域光热条件。基于区域内及邻近地区气象站点长时间序列气温观测资料,统计各气象台站≥0℃活动积温,进行空间插值,并结合海拔校正后(以海拔高度每上升100m气温降低0.6℃的温度递减率为依据)得到活动积温图层,按≥7600°、5800~7600°、4000~5800°、1500~4000°、<1500°、划分为好(一年三熟有余)、较好(一年三熟)、一般(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较差(一年一熟)、差(一年一熟不足)5级。可增加多年平均日照时数等评价指标,参见《农业气候影响评价(GB/T21986)》,对光热条件等级结果进行修正。C.1.4环境评价整理区域内及周边地区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等成果,进行各点位主要污染物含量分析,通过空间插值得到土壤污染物含量分布图层,依据《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当土壤中污染物含量低于或等于风险筛选值、大于风险筛选值但小于等于风险管制值、大于风险管22制值时,将土壤环境容量相应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生成土壤环境容量分级图。C.1.5灾害评价各地应选择对当地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的气象灾种,包括干旱、雨涝、高温热害、低温冷害、大风灾害等。可根据评价区域气候特点增加台风、雷电、冰雹、沙尘暴、大雾、霾、雪灾等其它气象灾种。收集整理各类气候要素和气象灾害历史资料,根据单项气象灾害指标每年发生情况,统计发生频率,然后进行危险性分级,一般按照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20%、20~40%、40~60%、60~80%、>80%,将气象灾害危险性划分为低、较低、中等、较高和高5级。单项灾种危险性参考指标如下:①干旱:干旱统计指标依据国家标准《气象干旱等级》(GB/T20481-2017)。某地(站)一年中,出现累计干旱持续时间达3个月以上干旱过程为一个干旱年。②雨涝:某地(站)10天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50mm(东北200mm,华南300mm)或20天降水量达到或超过350mm(东北300mm,华南400mm)统计为一次雨涝过程,一年中出现一次或以上雨涝过程为一个雨涝年。③高温热害:某地(站)日最高气温连续出现3天以上≥35℃或连续2天≥35℃并有一天≥38℃为一次高温过程。一年中出现3次以上高温过程或30天以上高温日为一个高温年。④低温冷害:当地农作物的发育时段气温低于其生长发育所23需的环境温度,冷害发生,为一个低温冷害年,如:南方水稻春季低温冷害,南方水稻秋季寒露风,东北夏季低温冷害等。⑤大风灾害:某日出现瞬时风速达到或超过17.0m/s为大风日,瞬时风速达到或超过24.5m/s为狂风日。当一年中出现30天大风日或一个狂风日为一个风灾年。采用区域综合方法、最大因子方法、专家评分法等确定综合气象灾害风险,将气象灾害风险划分为低、较低、中等、较高和高5级。C.1.5生态评价土壤盐渍化敏感性评价方法参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试行),将最终的敏感性值分为5级,高(>7.0),较高(6.1~7.0),中等(5.1~6.0),较低(3.1~5.0)和低(1.0~3.0)。C.2集成评价C.2.1初判农业生产条件等级基于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评价结果,确定农业生产的水土资源基础(表C-1)。表C-1农业生产的水土资源基础判别矩阵土地资源水资源高较高中等较低低好好好较好一般差较好好好较好较差差一般好较好一般较差差较差较好一般较差差差差差差差差差在上步结果基础上,结合气候评价结果得到农业生产条件等24级的初步结果(表C-2)。表C-2农业生产条件等级水土资源基础光热条件好较好一般较差差好高高较高一般低较好高较高较高较低低一般高较高一般较低低较差较高一般较低不适宜低差低低低低低C.2.2修正农业生产条件等级对于土壤环境容量评价结果为最低值的,将初步评价结果调整为低等级,土壤环境容量评价结果为中等级的,将初步评价结果下降一个级别;对于盐渍化敏感性高的区域,将初步评价结果下降一个级别;对于气象灾害风险性高的区域,将初步评价结果为高的调整为较高等级。根据地块集中连片度、离心距离等进行修正,得到农业生产条件等级。对于重要的牧业、渔业生产地区,可结合实际,对重要草场、水域的农业生产条件等级进行适当调整。C.2.3确定农业生产适宜性等级将农业生产条件等级为高、较高的定为适宜,等级为一般、较低的定为一般适宜,等级为低的划为不适宜。对适宜性结果进行专家校验,综合判断评价结果与实际状况的相符性。对明显不符合实际的,应开展必要的现场核查校验与优化。25附录D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方法D.1单项评价D.1.1土地资源评价评价时需扣除河流、湖泊及水库水面区域。利用全域DEM计算地形坡度,按≤3°、3~8°、8~15°、15~25°、>25°生成坡度分级图,将城镇建设土地资源划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低5级。对于高程≥5000m的区域,土地资源等级直接取最低等;高程在3500~5000m之间的,将坡度分级降1级作为土地资源等级。计算地形起伏度。邻域范围通常采用20公顷左右(如50m×50m栅格建议采用9×9邻域,30m×30m栅格建议采用15×15邻域),对于地形起伏度>200m的区域,将初步评价结果降2级,地形起伏度在100~200m之间的,将初步评价结果降1级作为城镇土地资源等级。D.1.2水资源评价省级层面宜选用四级/五级水资源分区或县级行政区为评价单元,按照水资源总量模数≥50万m3/km2、20~50万m3/km2、10~20万m3/km2、5~10万m3/km2、<5万m3/km2划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差5个等级。市县层面可采用小流域为评价单元,以充分反映本地水资源流域属性和空间变化差异。确定小流域水资源总量时,应充分利用已有调查评价成果,没有相关成果的可通过水文模型等方法进行计算。对于现状供水结构中过境水源占比较大且仅通过本地水资26源总量难以全面反映城镇供水条件的区域,可采用县级行政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模数计算。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模数按≥25万m3/km2、13~25万m3/km2、8~13万m3/km2、3~8万m3/km2、<3万m3/km2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差5个等级。D.1.3气候评价舒适度采用温湿指数表征,计算公式为:THI=T–0.55×(1-f)×(T–58)(D-1)式中:THI为温湿指数,T为月均温度(华氏温度),f是月均空气相对湿度(%)。可根据气象站点数据,分别计算各站点12个月多年平均的月均温度和月均空气相对湿度;通过空间插值(温度差值需结合海拔校正,具体方法与积温差值部分相同)得到格网尺度的月均温度和月均空气相对湿度。根据公式D-1,计算出12个月格网尺度的温湿指数;温湿指数按照下表,划分舒适度等级,取12个月舒适度等级的众数作为该区舒适度。表D-2舒适度分级标准分级标准舒适度等级60~657(很舒适)56~60或65~70650~56或70~75545~50或75~80440~45或80~85332~40或85~902<32或>901(很不舒适)D.1.4环境评价城镇建设环境评价包括大气环境容量和水环境容量评价。(1)大气环境容量参照《“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环办环评〔2017〕9927号),进行大气环境容量计算。根据数据分布特征,将大气环境容量各项评价指标划分为高、较高、一般、较低、低5个等级,取各项评价指标中的最低值,作为评价单元大气环境容量等级划分结果。当数据资料和技术条件不支持上述方法时,可采用以下简化方法:统计区域及周边地区气象台站多年静风日数(日最大风速低于3m/s的日数)和多年平均风速,通过空间插值分别得到1km×1km的静风日数和平均风速图层,按静风日数占比≤5%、5~10%、10~20%、20~30%、>30%生成静风日数分级图,按平均风速>5m/s、3~5m/s、2~3m/s、1~2m/s、≤1m/s生成平均风速分级图。取静风日数、平均风速两项指标中相对较低的结果,将大气环境容量指数划分为高、较高、一般、较低、低5级。(2)水环境容量参照《“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环办环评〔2017〕99号),进行水环境容量计算。根据数据分布特征,将水环境容量各项评价指标划分为高、较高、一般、较低、低5个等级,取各项评价指标中的最低值,作为评价单元水环境容量等级划分结果。当数据资料和技术条件不支持上述方法时,可采用径流量法对水环境容量进行简化计算,即通过计算评价单元年均水质目标浓度与地表水资源量的乘积来表征水环境容量相对大小。其中,评价单元年均水质目标浓度可结合实际,根据现有水功能区划或28控制单元水质目标取均值进行确定。水质标准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执行。D.1.5灾害评价城镇建设灾害评价包括地质灾害危险性和风暴潮灾害危险性评价。(1)地质灾害危险性①地震危险性分析。以活动断层危险性为基础,结合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确定地震危险性等级。按照活动断层距离划分为低、中、较高、高、极高5级(参见表D-3)。其中,省级评价活动断层(12万年以来),市县级评价全新世(1.17万年以来)活动断层。表D-3活动断层或地裂缝安全距离分级表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确定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为低、中、较高和高4个等级。位于西南、西北、华北等高地震烈度区的市县应根据区域差异性开展评价。对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较高的区域,将活动断层危险性提高1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高的区域,将活动断层危险性提高2级(参见表D-4)。表D-4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级表等级稳定次稳定次不稳定不稳定极不稳定距断裂距离单侧400米以外单侧200~400米单侧200~100米单侧30~100米单侧30米以内危险性等级低中较高高极高抗震设防烈度6789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0.05g0.10(0.15)g0.20(0.30)g0.40g29②崩塌、滑坡、泥石流易发性评价。参照《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要求(1:50000)》,将易发性分为不易发、低、中、高、极高5个等级。其中,极高易发区为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确定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危险性大的区域。③地面沉降易发性评价。利用地面沉降累计沉降量或年沉降速率确定易发性等级,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则划分等级(参见表D-5)。表D-5地面沉降分级表等级不易发低易发中易发高易发极高易发累计沉降量(mm)<100100~200200~800800~1600>1600沉降速率(mm/a)<55~1010~3030~50>50④地面塌陷易发性评价。充分利用矿山地质环境、城市地质、岩溶塌陷等调查监测和评价成果,将地面塌陷易发性划分不易发、低易发、中易发、高易发、极高易发5个等级。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将地面塌陷危险性大的区域划分为极高易发区。取活动断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及地面塌陷中的最高等级,作为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划分为低、中、较高、高和极高5个等级。(2)风暴潮灾害危险性依据《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国海预字〔2015〕585号),计算各潮(水)位站风暴潮灾害年均危险性指数,按风暴潮灾害年均危险性指数≤2.0、2.0~3.5、3.5~7.0、>7.0,危险性等级低中较高高30将风暴潮灾害危险性划分为低、较低、较高、高4个等级。D.1.6区位优势度评价(1)省级层面区位优势度评价根据各评价单元与最近中心城市的交通距离远近进行分级。其中,交通距离可采用时间里程反映,中心城市原则上选择地级及以上城市,还应考虑区域中邻近并确实对相关区域有影响的国家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等。按照距离中心城市的交通距离≤1小时、1~2小时、2~3.5小时、3.5~5小时、>5小时,将省级层面区位优势度划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差5个等级。(2)市县层面区位优势度评价市县层面区位优势度根据区位条件、交通网络密度表征。其中,区位条件通过交通干线可达性、中心城区可达性、交通枢纽可达性及周边中心城市可达性反映,可采用时间距离方法计算,按照目标区的交通距离≤20分钟、20~40分钟、40~60分钟、60~90分钟>90分钟,分为五个等级。将公路网作为交通网络密度评价主体,可采用线密度分析方法计算,按照交通网络密度由高到低分为5、4、3、2、1五个等级。由于不同市县所在的区域城镇化程度很大,交通网络密度分级参考等级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采取专家打分方式进行分级。基于区位条件和交通网络密度评价结果,确定区位优势度评价结果。31D.2集成评价D.2.1初判城镇建设条件等级基于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评价结果,确定城镇建设的水土资源基础(表D-9),作为城镇建设条件等级的初步结果。表D-9城镇建设的水土资源基础参考判别矩阵土地资源水资源高较高中等较低低好适宜适宜较高一般适宜不适宜较好适宜适宜较高较低不适宜一般适宜较高一般适宜较低不适宜较差较高较高一般适宜不适宜不适宜差一般适宜一般适宜较低不适宜不适宜D.2.2修正城镇建设条件等级对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为极高等级的,将初步评价结果调整为低等级;为高等级的,将初步评价结果下降两个级别;为较高等级的,将初步评价结果下降一个级别。对风暴潮灾害危险性为高的,将初步评价结果下降一个级别。对于大气环境容量和水环境容量均为最低值的,将初步评价结果下降两个级别;将大气环境容量或水环境容量为最低值的,将初步评价结果下降一个级别。对于舒适度等级为很不舒适的,将初步评价结果下降一个级别。将区位优势度评价结果为最低值的,将初划城镇建设条件等级下降两个级别;对区位优势度评价结果为较差的,将初划城镇建设条件等级下降一个级别;对区位优势度评价结果为好的,将初划城镇建设条件结果为较低、一般和较高的分别上调一个级32别。根据地块集中连片度进行修正,确定城镇建设条件等级。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文化保护重要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等内容进行评价,修正城镇建设条件等级。D.2.3城镇建设适宜性划分将城镇建设条件等级为高、较高的划为适宜,等级为一般、较低的划为一般适宜,等级为低的划为不适宜。对适宜性划分结果进行专家校验,综合判断评价结果与实际状况的相符性。对明显不符合实际的,应开展必要的现场核查校验与优化。33附录E承载规模评价方法E.1农业生产承载规模评价E.1.1土地资源约束下农业生产承载规模从土地资源是否可作为耕地耕作的角度,选取附录C.1单项评价中农业生产土地资源评价结果高至较低四级、高程<5000m及土壤环境容量高和中两级区域,三者重叠区域作为可耕作土地,按照县级行政单元统计其面积,作为土地资源约束下农业生产的最大规模。E.1.2水资源约束下农业生产承载规模(1)灌溉可用水量在不同区域供用水结构、粮食生产任务、三产结构等情景下,结合水资源配置相关成果,设定农业用水合理占比,乘以评价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得到不同情景下灌溉可用水量。(2)农田灌溉定额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以代表性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等)灌溉定额为基础,在不同种植结构、复种情况、灌溉方式(漫灌、管灌、滴灌、喷灌等)、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等情景下,分别确定农田综合灌溉定额。代表性农作物灌溉定额应采用评价区域水利或农业部门发布的最新版行业用水定额或农作物灌溉定额标准。有关部门或研究单位通过大量灌溉试验所取34得的有关成果,也可作为确定灌溉定额的依据。(3)可承载的灌溉面积不同情景下,灌溉可用水量和农田综合灌溉定额的比值,即为相应条件下可承载的灌溉面积规模。(4)可承载耕地规模可承载的耕地规模包括水资源可承载的灌溉面积和单纯以天然降水为水源的农业面积。雨养农业需要适应当地降水规律,雨养农业面积取决于作物生长期内降水量以及降水过程与作物需水过程的一致程度。可采用彭曼公式计算作物蒸腾蒸发量,参考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作物系数,计算主要作物生长期耗水量;采用SCS模型等方法确定实际补充到作物根系层的有效降水量。对于有效降水能够满足主要作物耗水量的地块面积为雨养适宜地块面积。(5)现状不合理灌溉耕地面积针对存在地下水超采、河道生态流量(水量)不足、超过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等问题的区域,通过不合理农业灌溉水量除以现状条件下农田综合灌溉定额,计算现状不合理灌溉耕地面积。E.2城镇建设承载规模评价E.2.1土地资源约束下城镇建设承载规模从土地资源是否可作为城镇建设的角度,选取附录D.1单项评价中城镇建设土地资源等级高至较低四级,按照县级行政单元统计其面积,作为土地资源约束下城镇建设的最大规模。35E.2.2水资源约束下城镇建设承载规模(1)城镇人均需水量根据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2002)合理确定不同地区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可按照国际人均工业用水量标准和地区经验值综合确定人均工业用水量。在不同发展阶段、经济技术水平和生产生活方式等情景下,设定生活和工业用水合理占比,综合确定城镇人均需水量。(2)城镇可用水量在不同区域供用水结构、工艺技术、工业生产任务、三产结构等情景下,结合水资源配置相关成果,设定生活和工业用水合理占比,乘以评价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得到不同情景下城镇可用水量。(3)可承载城镇建设用地最大规模采用评价区域城镇可用水量除以城镇人均需水量,得出评价区域内人口规模。以集约高效利用国土空间为基本原则,基于现状和节约集约发展要求,在不同发展阶段、经济技术水平和生产生活方式情景下,合理设定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乘以评价区域内人口规模,得出水资源约束条件下城镇建设用地规模。36附录F成果编制要求F.1报告提纲一、前言简要介绍区域基本情况、评价工作情况。二、评价结果(一)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以表格、图片形式分别展示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简要概括区域生态保护重点方向及空间格局特征。(二)农业生产承载规模与适宜性评价明确不同约束条件下农业生产承载规模。以表格、图片形式分别展示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结果。简要概括区域农业生产空间格局特征。(三)城镇建设承载规模与适宜性评价明确不同约束条件下城镇建设承载规模。以表格、图片形式分别展示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简要概括区域城镇建设空间格局特征。三、资源环境禀赋特征分析土地、水、能源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空间分布、变化规律等特征,剖析气候、生态、环境、灾害等要素特点,总结比较优势和限制因素。37四、问题和风险识别将生态保护重要性、农业生产及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与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对比,识别空间冲突。综合分析资源环境开发利用的规模、结构、布局、质量、效率、效益及动态变化趋势,识别因生产生活利用方式不合理、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引起的问题和风险。五、潜力分析根据农业生产、城镇建设评价结果中的可承载最大规模和适宜性等级,结合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分析可开发为耕地的潜力规模和空间布局,以及现状耕地质量的提升潜力;分析可用于城镇建设的潜力规模和空间布局,以及现状城镇空间优化利用的方向。六、情景分析分析气候变化、技术进步、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等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不同影响。模拟重大工程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变化等不同情景,分别给出并比对相应的评价结果,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多方案决策。七、结论建议基于评价结果对主体功能区优化、空间布局优化、三线划定、规划目标指标、重大任务安排,以及相应的空间政策和措施提出相关结论和建议。重点针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中的资源环境突出问题和风险,提出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38路径及具体措施。附件:1.主要评价结果图2.主要评价结果表3.主要评价过程及结果F.2图件要求图件主要包括基础图、现状图、成果图等。制图规范、精度等与同级国土空间规划要求一致,主要图件清单见表F-1。表F-1主要图件清单类型图件名称基础图地形地貌图行政区划图现状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海域、海岛开发利用现状图海岸线开发利用现状图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人均水资源总量分布图用水总量及结构变化趋势图地下水超采分布图成果图生态保护重要性分级图农业生产适宜性分级图城镇建设适宜性分级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分级图生态敏感性分级图土壤环境容量分级图39类型图件名称成果图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图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内耕地、园地、人工商品林、建设用地、海洋开发利用分布图农业生产不适宜区内耕地分布图城镇建设不适宜区内城镇建设用地分布图农业生产空间潜力分析图城镇建设空间潜力分析图表F-2主要图件制图图例、颜色与色
本文档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试行)20190703-接受修订(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7.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德玛西亚队长
多年规划设计工作经验
格式:pdf
大小:53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5
分类:建筑/施工
上传时间:2019-11-13
浏览量: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