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恰宓尊者---毗婆舍那禅开悟之道

恰宓尊者---毗婆舍那禅开悟之道

举报
开通vip

恰宓尊者---毗婆舍那禅开悟之道毗婆舍那禅(VipassanaMeditation)开悟之道(ThePathtoEnlightenment)恰宓禅师著(ChanmyaySayadawAshinJanakabhivajsa)果儒译本简体版只是繁体版的转换并更新目录,本人不做任何修改,也不对转换后资料的正确性做任何担保,请以繁体版为准。miaohuangshi@gmail.com 目录开悟之道 1序 3感谢的话 4第一章 5快乐来自正确的了解 5第二章 20禅修者初步的教导 20第三章 29修习念处禅的七种利益 29第四章 44四念处禅修法 44第五...

恰宓尊者---毗婆舍那禅开悟之道
毗婆舍那禅(VipassanaMeditation)开悟之道(ThePathtoEnlightenment)恰宓禅师著(ChanmyaySayadawAshinJanakabhivajsa)果儒译本简体版只是繁体版的转换并更新目录,本人不做任何修改,也不对转换后资料的正确性做任何担保,请以繁体版为准。miaohuangshi@gmail.com 目录开悟之道 1序 3感谢的话 4第一章 5快乐来自正确的了解 5第二章 20禅修者初步的教导 20第三章 29修习念处禅的七种利益 29第四章 44四念处禅修法 44第五章 55清净的七个阶段(七清净) 55第六章 66使智力敏锐的九种方法 66第七章 75禅修者的五个条件 75附录一 83禅修指导 83附录二 95毗婆舍那禅修心得 95 序「看别人的缺点是很容易的,而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却很难。」~《长部》对禅修者而言,本书的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是非常切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的,禅修者可能一再的犯同样的错误,却无法觉察,直到有位经验丰富的人来指出这些错误。过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可能又忘记这些错误,而需要别人再度提醒。1983年三月三十日至四月八日,我们非常幸运能参加由一位经验丰富的禅师在槟城的马来西亚佛教禅修中心(theMalaysianBuddhistMeditationCentre)所举办的禅修营,这位禅师教我们毗婆舍那禅,并纠正我们的错误。我们在他正确的指导、严格的训练以及鼓励下,获益匪浅。为了所有禅修者的利益,我们编辑出版这本书,此书是恰宓禅师的演讲开示,有些是恰宓禅师在与禅修者小参时的教导,这些教导被分门别类的编成这本小册子;而有些内容是针对某些特定状况,并非针对所有的禅修者。最后,特别要感谢恰宓禅师允许我们出版这本书,并且亲自校对此书(英文版);我们也感谢所有促成此书出版的人。苏吉梵法师(VenerableSujiva)1985年6月感谢的话《毗婆舍那禅》这本书已经在马来西亚和缅甸出了第三版,这使我非常高兴。我们非常感激苏吉梵比丘(BhikkhuSujiva),1983年四月在马来西亚‧槟城所举办的禅修营中,苏吉梵比丘孜孜不倦的编辑我在当时对禅修者所做的演说和教导。这个新的版本是1992年,我在西方的弘法之旅期间编辑的。住在伦敦缅甸精舍(BurmeseVihara)的裵萨拉比丘(BhikkhuPesala)给我莫大的帮助;我禅修的学生勒斯(RoyceWiles)帮我润饰原稿;之后马来西亚的法净比丘(UDhammasubha)、MaungAungGyi和MaungZawMyintOo等人将原稿输入电脑,我非常感谢他们。恰宓西亚多(ChanmmyaySayadaw)1992年11月5日第一章快乐来自正确的了解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想要快乐和平静,这是人们寻找「止息痛苦之道」的原因,由于这种诉求,各种宗教因而出现在世间,其中一种是佛教,佛教教导人们如何使痛苦止息。苦的原因佛陀发现苦(dukkha)的原因,根据佛陀的教导,一切事物的生起都有其因缘。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原因;如果没有原因,什么也不会生起。当佛陀想要去除痛苦时,他必须找出原因。当苦因被根除时,就不再有痛苦。当无所不知的佛陀开悟时,他发现痛苦的原因是渴爱、贪爱(tanha)。Tanha这个字有贪婪、贪欲、欲望、渴望等意思。许多佛教学者将tanha译为执取,因为它包括各种的欲望。在英语,我们将tanha译为「执着」(attachment)。执着是痛苦的原因。当有贪爱、执着时,就有痛苦;如果一个人能去除贪爱、执着,他一定能去除苦。「贪爱」的生起也有原因,没有原因,贪爱不会生起。「贪爱」是一种心的生灭过程。佛陀发现贪爱的「因」是错误的观念(wrongview),也就是对「我、自我、你、人」错误的见解,也就是所谓的「身见」(sakkaya-ditthi,萨迦耶见)或「我见」(atta-ditthi)。因此「身见」和「我见」是贪爱的因;而贪爱是苦的因。那么什么是错误的见解(身见或我见)的因呢?佛陀指出:对身心的自然(生灭)过程的无知或无明是「我见」的因。因此透过对身心生灭过程的了解,了解他的本质,我们就能去除无明。我们了解「因果律」后,就可以了解这种因果循环:无明是因,错误的见解(身见或我见)是果;执着、贪爱是因,苦是果。因此,我们知道:如果我们正确的了解身心的生灭过程,这种正确的了解(正见)可以去除无明。当无明已经根除时,就没有「灵魂、自我、我、人」的错误观念。当这种错误的观念被摧毁时,贪爱、执着就不会生起;当贪爱、执着被去除时,就没有痛苦烦恼了;此时,所有的痛苦都止息了(Nirodha-sacca,灭谛)。错误观念的原因我们应该思考:「对身心生灭现象的无知」如何产生「自我、人或你我」等错误的观念,以及这错误的观念如何产生执着。由于我们不了解身心生灭现象的本质,我们认为它是「人」或自我。于是这个「人」或「你、我」,有想要致富的欲望,或想成为国王、王后、总统、总理或百万富翁。这种想成为王后或总统等等的愿望就是执着。这种执着是因为有「人」或自我,或「你、我」等错误的观念而产生的。如果我们想要去除这种欲望或执着,我们必须摧毁它的因。它的因是什么?欲望、执着的因是有「人」或自我等错误的观念。因此,当错误的观念被去除时,就不会有想成为富翁、国王、总统等执着。这种想要成为,想要获得某种东西的愿望,是由于有「人」、有你、我等错误的观念而产生的。当生起这种愿望或执着时,它会给我们带来各种的痛苦。当我们执着我们的房子时,我们会担心我们的房子。如果我们的房子着火了,我们会伤心,伤心是主要的痛苦之一,这种痛苦是由于我们对房子的执着而产生。此外,我们执着我们的亲戚、朋友,我们的孩子、父母,这种执着也会使我们受苦。当我们执着我们的孩子时,我们会担心孩子的健康、教育等等。如果我们的孩子没有通过考试,我们会焦虑、难过、伤心,这种苦是心苦,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的执着而产生的,所以这种执着是苦因。这种执着从何生起?这种执着来自于我们对身心生灭现象的错误的观念,我们把身心生灭现象视为「个人」或自我,或你我。当这种个人和自我观念被去除时,就没有任何执着;没有任何执着,就没痛苦。如实观察佛陀指出:借着保持正念,如实观察身心生灭的过程,我们可以正确了解它的本质。如果我们想要如实了解某些东西,我们应该观察它,以正念观察当下发生的现象,不去分析它,没有逻辑推理,没有哲学思考,没有成见。我们应该非常专注和有正念的如实观察。例如,看一只手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当我们不是很仔细的观看一只表时,我们无法如实的知道这只手表。当我们非常仔细的看时,我们会看到它的品牌,它的设计和上面的图案,我们才知道这只手表的品牌是Seiko,上头有一张国际时间表等等。如果我们没有如实观察这只手表,我们的观看含有成见,如:「我以前见过这种手表,它的品牌是Omega。」因此,乍看之下,我们会认为这只手表是Omega,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仔细的看。当我们看时,我们心中已有成见,而这种成见使我们对这只手表有了错误的判断。如果我们把成见放在一边,仔细的观察这只手表,我们会如实得知,这是一只Seiko表,是日本制的,上面也有国际时间表。我们能够如实的观察是因为:当我们看这只表时,我们先把Omega表的成见放在一边。同样的,当我们想要观察身心生灭的现象时,我们不可以去分析或思考,我们不可去推理或用任何知识、任何已有的观念;我们必须将这些搁置一旁,并如实的观察身心生灭的现象,那么,我们就能如实的看到我们的身心生灭的过程。当我们的身体感到热时,我们应该观察热的感觉;当身体感到冷时,我们应该观察冷的感受。当我们感到痛苦时,我们应该观察痛苦;当我们感到快乐时,我们应该观察快乐;当我们生气时,我们应该观察愤怒,让愤怒消失;当我们悲伤时,我们应该以正念观察悲伤;当我们感到悲哀或失望时,我们应该觉知我们的悲哀或失望的情绪。我们必须如实观察每一个身心生灭的过程,以便能正确了解它的本质。正确的了解能使我们去除无明;当无明(ignorance)已经去除时,我们就不会把身心生灭的现象视为「人」或自我。如果我们把这些身心生灭的现象视为只是自然的过程,就不会产生任何执着。当执着被摧毁时,我们就没有痛苦,痛苦已经止息了。因此,以正念观察身心生灭现象,观察它们的本质是灭苦之道;这是佛陀所开示的「四念处」(TheFourFoundationsofMindfulness)的内容。在这次的开示中,佛陀教我们要以正念观察身心生灭的现象,要如实的观察。对身心生灭的现象,我们以正念观察的方法有许多种,兹胪列如下︰1.身念处(KayanupassanaSatipatthana).2.受念处(VedananupassanaSatipatthana)3.心念处(CittanupassanaSatipatthana).4.法念处(DhammanupassanaSatipatthana)无选择的觉知(ChoicelessAwareness)当我们以正念观察身心的生灭过程时,我们无须选择任何身心生灭现象做为禅修的目标(object),心会自行选择所缘境(禅修的目标);如果我们选择任何身心生灭现象做为禅修的所缘境,这表示我们有所执着。禅修时,「观察的心」会自行选择所缘境,所缘境或许是我们成功时的快乐感受,或是痛苦的感受,或是腹部的起伏。虽然我们想要把心放在腹部的起伏上,但是如果疼痛更明显,心不会停留在腹部的起伏上,「观察的心」会去观察疼痛,因为疼痛非常强烈,观察的心自然会朝向它,所以我们无需选择观察的目标,而应该去观察心所选择的所缘境。当痛苦因专注的观察而消失时,那么心会选择另一个更明显的目标。如果在背部痒的感觉比腹部的起伏更明显,心会去观察这痒的感觉,知道「痒、痒、痒」。借着强大的正念和深定(观察痒),痒的感觉消失后,心会选择腹部的起伏作为观察的目标,因为腹部的起伏比其它目标更明显。如果「快乐」比腹部的起伏更明显,心会选择「快乐」作为观察的目标,观察它是「快乐、快乐、快乐」。所以毗婆舍那禅或念处禅的原则是去观察、观看,或如实的以正念观察身心生灭的现象。这种念处禅(mindfulnessmeditation)不仅非常简单容易,而且在止息痛苦方面也非常有效。当我们吃东西时,我们应该觉知每一个与吃有关的动作;当我们伸开手臂时,我们一定知道伸展的动作;当手接触汤匙或米饭时,我们必须观察这接触的感觉。当我们拿这只汤匙时,必须观察这拿的感觉;当我们把汤匙浸入咖喱中时,我们必须观察这浸入的动作;当我们用汤匙舀起咖喱时,必须观察舀的动作。我们必须以这种方式,如实的观察与吃有关的每一个动作。身体的每一个动作必须一一观察,以便去除无明;而无明是错误观念的原因。同样的,当我们在洗澡,在办公室或家里工作时,我们必须觉知所有的动作。在禅修营中行禅时,脚的动作,例如提起、推前和放下,必须如实的仔细确实的观察。标明或默念(LabellingorMentalNoting)当我们以正念观察任何所缘境时,我们可能需要标明或称名;当我们把脚提起要走的时候,我们应该标明:「提起」;当我们把脚向前推时,我们应该标明:「推」(pushing);当我们把脚放下时,我们应该标明:「放下」。以这种方式「提起,推前,放下;提起,推前,放下」。标明或称名可以使心确实的放在禅修的目标上,这对禅修者把心专注在禅修的目标也非常有帮助。有些禅修者对禅修的目标无需标明或称名,他们只需直接观察,他们会观察脚的动作,从刚开始提起的动作,到结束时放下的动作,心必须非常仔细跟着脚的动作,如实观察,不去思考或分析。以这种方式,禅修者可以培养比以前更深的定。在开始禅修时,心经常跑掉;每当心跑掉时,你应该跟着心并且观察它。如果你在想家里的事,要如实观察你的念头,心里默念:「想,想,想。」当念头消失后,你应该继续行禅,并如往常般默念:「提起,推前,放下。」止禅和观禅我们应该知道止禅(Samathameditation)和观禅(Vipassanameditation)的不同。止禅(奢摩他)指定、平静、沉静。当心深深的专注于禅修的目标,心变得平静、安静。止禅的目的是在单一的目标上获得深定,因此,止禅的结果是获得深的定力,例如安止定(appana-samadhi)或近行定(upacara-samadhi)。当心深深的专注于禅修的目标时,所有的烦恼,例如贪欲、贪婪、嗔恨、欲望、慢心、无明等等,均已远离,此时的心全神贯注于所缘境。当心没有烦恼或干扰时,我们会感到平静、轻安、快乐,所以,止禅是透过观察单一的目标而达到深的定力,例如安止定(absorptionconcentration)或近行定(accessconcentration)而获得某种程度的快乐,然而止禅无法使我们了解身心生灭的现象,无法止息痛苦。透过正确了解的快乐《清净道论》提到止禅有四十种业处(禅修的目标),修习止禅的禅修者可以用其中任何一种作为禅修的所缘境,例如,禅修者可以以红色作为禅修的所缘境,他可以划一个红色的圆圈在离地约两呎高的墙上,如《清净道论》所叙述的一样。红圈应该像盘子一样大,颜色应该是纯红色,平滑的。当所缘境已经准备好时,他必须坐在大约离墙两呎的地板上,很专注的看着红圈。如果心跑掉了,他不可以让心到处跑,他必须把心带回禅修的目标:红圈;他必须使心专注在红圈上,观察它是红的。简言之,这是止禅的方式。至于毗婆舍那禅的目的是:透过正确了解身心生灭现象的本质,使痛苦止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某种程度的定。透过「对身心生灭现象保持持续的观察」可以获得这种定,因此,我们有许多禅修的目标︰快乐是禅修的目标,生气、悲伤、痛苦的感受、僵硬、麻等都是禅修的目标;任何身心生灭的现象都是禅修的目标。止禅和观禅的禅修方法不同,所以目的和结果也不同。我们应该回到之前我所说的:当我们走路时,我们观察脚的动作:提起、推前和放下。在开始禅修时,我们的心没有非常专注在脚上。当心跑掉时,我们必须跟着它,如实的观察它,直到它消失为止。当它消失后,我们像往常一样观察脚的动作。当心非常专注观察脚的动作时,我们观察到的是提起、推前和放下的动作,而不是脚或身体的形状。当我们把脚提起时,观察脚在提起;当脚向前推时,观察脚正向前推;当脚放下时,知道脚在放下。当我们知道这些动作是很自然的过程时,我们也认识到这颗观察脚的心。因此,我们了解:脚提起的动作是一个过程,而正在观察的心是另一个过程;推前的动作是一个过程,而观察的心是另一个过程。以这种方式,我们彻底了解身心生灭现象的过程。我们了解:身心生灭的现象是自然的过程,我们不会把身心的生灭现象当做「人」或你我;那么就不会有「个人、自我」等错误的观念。当这种错误的观念被摧毁时,就不会产生任何执着或贪欲;而这些执着和贪欲是痛苦的因,所以没有执着就没有痛苦,痛苦是执着的结果。当我们体验到脚的提起、推前、放下只是自然的过程,此时,我们的痛苦是止息的。当我们继续禅修时,我们的正念变得持续和强大;当正念变得更持续强大时,定力会变得更深更强;当定力变得更深更强时,我们深入观察身心生灭的现象会变得更清楚。因此,我们了解:一系列「提起」的动作一个接一个的生起又消失;一系列「推前」的动作一个接一个的生起又消失;一系列「放下」的动作一个接一个的生起又消失。在这种体验下,我们会了解:没有任何现象是永久、持续的,每一个过程必定是无常的,非常快速的生起又消失,所以这不是一个好的过程,是不好的,那么我们就会了解身心生灭过程的三种特性之一的「苦」。当我们了解到:身体的生灭现象的本质是无常和苦时,我们就不会视身体为永久的实体;这是了解身心生灭现象的本质:无我,没有自我。因此,我们就会了解身心生灭现象的三个特质:无常、苦、无我。了知四圣谛以这种方式,禅修者获得一个又一个的观智:观察身心生灭现象所生起的智慧。禅修者达到最后一个阶段后,就获得须陀洹道(Sotapatti-magga)。禅修者在获得初果时,也了知四圣谛︰一.苦谛(Dukkha-sacca):有关苦的真谛。二.集谛(Samudaya-sacca):有关苦因的真谛。三.灭谛(Nirodha-sacca):有关灭苦的真谛。四.道谛(Magga-sacca):有关灭苦之道的真谛。当禅修者了解到身心生灭的现象不断改变时,这表示他已经了解苦谛。因此,痛苦的因---执着已被去除,此时,禅修者的痛苦已经止息了。八正道就在这时,禅修者已圆满完成八正道:1、 正见(RightUnderstanding)2、 正思惟(RightThought)3、 正语(RightSpeech)4、 正业(RightAction)5、 正命(RightLivelihood)6、 正精进(RightEffort)7、 正念(RightMindfulness)8、 正定(RightConcentration)当禅修者的心专注在所缘境时,也就是能专注在身心生灭的过程时,他就是在力行八正道(虽然尚未圆满)。禅修者如何修持八正道?当他专注在脚的移动时,他必须聚精会神,而这聚精会神就是「正精进」。由于非常用心,他的心专注在脚的移动上;这种专注的观察就是「正念」(Samma-sati),由于以正念观察,使禅修者能正确了解身心生灭的现象。当他的心专注在脚的移动时,这是瞬间的专注;当他的定力持续不断,又强又深时,这种定是「正定」(Samma-samadhi)。刚开始禅修时,心经常跑掉是很自然的,无论禅修者多努力,起初,心没有跟着脚的移动;然后,随着正念生起,把心专注在禅修的目标上,也就是脚的移动。把心朝向禅修的目标的心念即是「正思惟」(Samma-savkappa);正思惟的特性是把心朝向禅修的目标。以这种方法,心变得更专注于禅修的目标---脚的移动;然后深入了解身体移动过程的本质,知道这是一种自然的过程。了知身体的生灭现象是自然的过程,这是正见(Samma-ditthi)。因此,当我们专注于脚的移动时,我们也修习了八正道中「五种与心有关的正道」。这五种是︰1. 正精进2. 正念3. 正定4. 正思惟5. 正见这些与心有关的五种正道被归入「正念」:如实观察身心生灭过程的正念。当修习念处禅时,我们必须戒除不当的言语、错误的行为和不当的生计。戒除不当的言语是「正语」(Samma-vaca);戒除错误的行为是「正业」(Samma-kammanta);戒除错误的谋生方式是「正命」(Samma-ajiva)。因此,当我们专注于身心生灭的过程时,我们同时具足八正道。我们修习八正道,透过八正道中正见的力量,我们可以去除错误的观念(身见或我见)。因此当禅修者获得须陀洹道(Sotapatti-magga)时,他已圆满具足八正道。八正道是灭苦之道,这是禅修者如何借着修习念处禅,以正念观察身心生灭的本质来了知四圣谛。第二章禅修者初步的教导佛陀的教导(teachings)有三种训练(三学)︰一. 戒学二. 定学三. 慧学(观慧或般若)当我们实践道德行为(戒学)时,这指在言语和行为上的自制,也就是在家居士至少遵守五种或八种戒;而僧众例如比丘,必须遵守如波罗提木叉(patimokkha,别解脱戒)所说的227条戒。当我们戒除不当的行为和言语时,我们的持戒是圆满的。当我们受持五戒时,我们必须戒除杀生、偷盗、邪淫、妄语和服用麻醉品。第一条戒:不杀生,指避免杀害一切众生;第二条戒:不偷盗,避免非法窃取别人的财物,这表示戒除不当的行为。第三和第五条戒亦然,也就是避免不当的性行为和麻醉品。第四条戒是不妄语,这是避免说谎和不当的言论。因此,如果我们避免不当的言语和行为,我们就能圆满持戒。在禅修期间,你们必须遵守八种戒,以便有更多的时间禅修。第六条戒是过午不时(直到次日早晨)。虽然你不可以在这几个钟头内吃任何食物,但是你可以喝蜂蜜和柠檬之类的果汁。遵守第七条戒,你必须戒除跳舞,唱歌,演奏和听音乐,以及不可以用花、香水等打扮自己(不歌舞观听,不香油涂身)。第八条戒是避免坐卧高广豪华的床(不坐卧高广大床)。这八条戒中的第三条戒是避免任何性行为,而不只是不当的性行为。借着遵守这些戒律,你们的言行是清净的;这八种戒是禅修期间必须遵守的。遵守八戒表示戒清净(Sila-visuddhi)。戒清净是禅修者在禅修时获得进步的必要条件。当戒清净时,绝不会有罪恶感;当一个人没有罪恶感时,他的心会变得稳定,也因此很容易入定,进而产生观智。什么是毗婆舍那?毗婆舍那(Vipassana)是「Vi」和「passana」两个字合成的佛教专有名词,在此,Vi指身心生灭现象的三种特色,也就是无常、苦、无我。Passana指透过深定正确的了解名法(mentality)和色法(physicality)的三种特质。当我们修习毗婆舍那禅或念处禅时,我们的目的是要了解无常、苦、无我三种特性。由于了解身心生灭现象的三种特质,我们就可以去除许多烦恼,如贪欲、渴望、嗔恨、恶意、妒忌、轻慢、懒散、迟钝、悲伤、忧虑、掉举和悔恨等。摧毁这些烦脑后,我们就获得解脱或止息痛苦;只要我们有烦恼,我们一定会受许多苦。烦恼是痛苦的因,因此,当烦恼被摧毁时,所有的痛苦也止息了。以正念观察四大种在禅修时,我们必须观察当下身心生灭的过程。在开始禅修时,我们必须遵循马哈西尊者(MahasiSayadaw)所教导的:观察腹部的起伏。观察腹部的起伏是根据《大念处经》,《大念处经》论及四念处,在这部经中,有一章是讨论以正念观察四大种(指地、水、火、风)。当四大种生起时,佛陀教我们要以正念观察这四种元素;除了观察这四种元素,所有身心生灭的现象都必须观察。我们必须了解「地」不是指土地,而是指地界(pathavi-dhatu)的性质,「地」是指它的特质,例如软硬。佛经说:「软硬是地大的特性。」因此当你彻底了解你身体任何部位的软硬时,这表示你了解「地界」的性质。水界(apo-dhatu)不是指真的水,而是指它的特性,流动性和凝聚力是「水界」所独有的特质,当你了解在你身体的任何部位有流动或凝聚的性质时,这表示你了解水界。同样的,火界(tejo-dhatu)不是真的火,而是指它的特性,冷、热是火界的特性。风界(vayo­-dhatu)也不是真的风,而是指风的特质,也就是移动、运行、振动,以及有维持(气力)的作用。当你感受到这种移动、运行、振动,以及在你体内的维持(support)作用,这表示你了解风界。这四大种是观察的对象。佛陀说:「必须如实观察所有身心生灭的现象。」当我们以舒适的姿势打坐时,我们可能不知道那个目标要先观察。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马哈西尊者指示禅修者先观察腹部的起伏。当我们吸气时,腹部膨胀;当我们呼气时,腹部收缩;我们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腹部的起伏。腹部膨胀时,我们注意到它是「膨胀」;当腹部收缩时,我们观察它的收缩。以这种方法「膨胀,收缩;膨胀,收缩。」因此我们能感受到腹部向内和向外的移动。禅修者必须彻底了解「风大」的特性,以便摧毁「人」、自我等错误的观念。禅修者必须观察腹部向内、向外的移动,或腹部的膨胀、收缩,心中默念:「起,伏,起,伏。」在观察你的腹部起伏时,当你听到会引起你的注意的声响时,你应该默念:「听到,听到,听到。」刚开始禅修时,你可能无法克服它,因此你应该尽可能的默念:「听到,听到。」当你打妄想时,心中默念:「妄想,妄想」,等妄想停止后,再回到主要目标:腹部的起伏。有时,声音会持续一两秒,当声音消失时,你的心会自行回到主要目标:腹部的「膨胀」和「收缩」。以正念观察心理和情绪当你感到快乐或不快乐时,或是当你感到难过、悲伤时,你必须如实观察这些情绪,心里默念:「快乐,快乐」或「不高兴,不高兴」或「悲伤,悲伤」等等。当这种情绪消失后,观察的心自然会回到腹部的起伏,如同往常一样观察。当你的心跑掉了,在想你的工作、你的家人或你的亲戚时,你必须暂时放下腹部的起伏,去观察你的念头,并默念:「想,想。」在这点你应该注意。当你观察任何心境或情绪时,你的心必须充满活力,专注,准确,稍微快一点,以便能持续、不间断。当观察的心变得强而有力时,此时,念头或思考的心会自行停止;之后,观察的心不再有观察的目标,它自然会回到腹部的起伏,并如往常一样的观察腹部的起伏。行禅(walkingmeditation)佛陀说:正念必须用在观察身体的四种姿势,也就是行、住、坐、卧。当你行走时,你必须如实观察你的脚步;当你站立时,你必须如实观察你站立的姿势;当你坐时,你必须如实观察你的坐姿;当你躺下时,你必须如实观察你的卧姿。因此,在每一种姿势中,都必须有正念。我们教禅修者行禅和坐禅交替进行,以便他们能更专注,能深入了解走和坐的过程。行禅必定在坐禅前,因为行禅时,脚的移动比打坐时腹部的起伏更明显。当你的禅修更熟练时,你可能需要比行禅更长的时间来打坐。当你到了第六观智时,你坐禅的时间可能比行禅来得长,你可以坐两三个小时,而只走一个小时。在那个阶段,你的定力好,又深又强,足以了解名法和色法(身心)的生灭现象;但是在开始禅修时,你行禅的时间必须比坐禅来得久,因为你还无法坐很久,然而却可以长时间行禅。与坐禅相比,你在行禅时更容易获得某种程度的定。所以行禅时,首先你应该觉知你的步伐。当你迈出左脚时,注意这是「左」;当你迈出右脚时,注意这是「右」。以这种方法,注意「左,右,左,右」,或只是「走,走」。当你的心专注在脚的移动时,标明或称名并不是那么重要;你应该强调觉知,敏锐的觉知脚的动作。当你在行禅时,不可以闭上眼睛;你的眼睛必须是半睁半闭的;你应该看你的脚的前面大约四、五呎的地方。你的头不可垂得太低,如果你的头垂得太低,不久你会觉得你的脖子或肩膀紧绷,此外,你会头痛或头晕。你不可以看你的脚,如果你看你的脚,你无法专注在脚的移动。你也不可以到处看,一旦你到处看,你的心会跟着眼睛跑,那么你的定力会中断。当你觉得有人向你走来,或在你的前面走过时,你不可以有想要看看的意向(tendency)。禅修者必须很专注的观察这「想要看看」的意向,并默念:「想要看,想要看」,直到这想要看的念头消失;当想要看的欲望消失后,你就不会到处看。那么你的定力会持续,因此,请小心谨慎,不要到处看,如此,在行禅时,你才能保持定力,并在定力上有所进步。你的手应该放在前面或后面;如果你想改变手的位置,你可以这么做,但是要保持正念。当你有意改变手的位置时,你应该默念:「想要,想要。」尽管如此,你应该非常慢的改变手的位置,而改变所涉及的每一个动作都必须观察到,你不可以忽略任何动作。当你已经改变手的位置时,你应该像以前一样继续注意脚的移动。坐禅时亦然,那些有禅修经验的人至少应该坐45分钟,不变换姿势;初学者至少坐20到30分钟,没有改变姿势。如果初学者无法忍受剧痛,想要改变姿势,在改变姿势前,他必须观察想要改变姿势的意图,如:「想要,想要。」然后,他应该非常慢的改变姿势,并觉知改变姿势所涉及的每一个动作;改变姿势后,他应该如往常一样继续观察腹部的起伏:这是主要目标。静静的觉知在禅修营里,你不可以快速的做任何事或行动,你必须尽可能把所有的动作放慢,以便你可以正念观察身体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在家里,你毋须把所有的动作放慢,而应该正常运作,并且以正念观察每一个动作,所有的动作都必须如实观察到。这是一般在家时应有的「正念」。在禅修营中,你必须放慢所有的动作,因为你没有别的事情可做,除了以正念观察所有的身心生灭现象。你们不可以讲话,除了在日常工作中必要的几句话,而且这几句话也应该慢慢的、轻轻的说,这样你的话才不会干扰到其他的禅修者。你应该尽量不出声或没有任何声音的做所有的事。你不可以步伐懒散、沉重而发出声响;如果你注意你的脚的移动,当行走时,你不会发出任何声音。无论你的身心出现什么状况,你一定要很有正念的观察,你必须如实的观察你身心的任何生灭现象。当你在吃东西时,你必须以正念观察所有吃的动作;当你洗澡、穿衣或喝水时,你必须放慢所有的动作,并且观察这些动作。当你坐下时,你应该非常慢的坐下,并觉知坐的整个过程;当你站起来时,你也必须非常慢的站起来,并觉知站起来的每一个动作,因为我们要了知身心生灭现象的每一个过程。所有身心生灭的现象一直在改变,生起又消失。我们要了解身心生灭现象的本质,所以我们应该放慢所有的动作。正念和定力会为观智的开展做好准备。当正念持续不断时,定力自然变得更深;当定力变得更深时,观智会自行进展;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培养持续不间断的正念。第三章修习念处禅的七种利益根据佛陀所说的《大念处经》,修习四念处有七种利益。在我说明这七种利益前,我想要简短的说明佛教的四个层面,这四个层面是︰1. 佛教的信仰2. 佛教的伦理3. 佛教的道德4. 佛教的修行(包括体验方面).佛教的信仰层面佛教的信仰层面指的是「仪式和典礼」;指诵经和护咒(parittas),供养花、香、食物和袈裟。当我们做这些善行时,是出自我们的信仰(saddha)。Saddha这个字要译成英语是很难的,巴利文saddha没有对等的英文字;如果我们把saddha译为faith(信仰)并没有函盖真正的意义,如果我们把它译为confidence(信心)也没有表达saddha真正的意义。在英文里我们找不到一个单字可以完整表达saddha的意思。对我而言,saddha的意思是透过正确的了解「法」所生起的信仰。当我们主持宗教典礼时,我们以对三宝的信仰来做;我们相信佛、法、僧伽(Sangha,佛教的僧团)。我们知道:佛陀已经证得无上的觉悟,已经根除所有的烦恼,因此他值得尊敬。佛陀是一位觉者,因为他是自己证悟,而不是从别的老师学习「法」(Dhamma),我们以这种方式来相信佛陀。佛陀教我们快乐平静的过生活,他教我们止息各种痛苦的方法。我们相信:如果我们遵循他的教导或他的方法,我们一定可以快乐平静的过生活,并去除痛苦烦恼;因此,我们相信「法」。同样的,我们相信「僧」,当我们说「僧伽」时,主要是指已经获得四种道(magga)中任何一种的圣僧(Ariya-sangha);而在一般意义上,也指凡夫僧(Sammuti-sangha,仍然努力根除烦恼的僧伽);因此我们礼敬佛、法、僧三宝。我们也相信:透过诵经--佛陀所教导的经文,以及做有功德的行为有助于止息痛苦。做这些有功德的行为形成佛教的信仰层面。然而,如果我们喜欢佛教的教义和想要解脱各种痛苦,我们就不应该满足于信仰层面,因此,我们必须追求更高的层面。佛教的伦理层面佛教的第二个层面是伦理道德。有关我们的言行举止和心的清净,我们必须遵守佛陀的教导。佛教有许多教义是有关伦理方面,透过遵守这些教理,我们可以在今生和来世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然而我们无法完全去除痛苦。佛教的伦理观是︰1. 诸恶莫作2. 众善奉行3. 自净其意(使心清净,没有烦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佛陀教导我们的,也是诸佛的教诫。如果我们遵守这些教导,我们可以过着快乐平静的生活,因为佛教是立基于因果律。如果我们「诸恶莫作」,我们就不会受任何恶果。至于「自净其意,没有烦恼」,我们必须修习止禅和观禅。修习止禅可以净化我们的心,当没有禅修时,烦恼会再度生起。如果我们透过「如实的了知身心生灭的过程」来净化我们的心,烦恼就不会生起。了解身心生灭现象的智慧称为观智(Vipassana-bana),观智能克服某些烦恼或减少某些烦恼(例如贪、嗔痴等)。观智(insightknowledge)所降伏的一些烦恼不会再生起;换句话说,当我们已经获得(体验)观智时,这种体验不会消失或离开我们。当我们仔细思考我们在禅修时所获得的观智时,观智会再度生起;由于有了观智,一些被观智所降伏的烦恼不会再生起。以这种方式净化我们的心,让心没有烦恼、杂染。如果我们有足够的「信心」,我们会在修行过程中更努力,并获得四果阿罗汉;那么我们就可以根除一切烦恼。当烦恼全部被摧毁、心已完全清净时,就不会再生起任何的痛苦烦恼,痛苦止息了。没有烦恼杂染的「心清净」与佛教的修行有关;而前面所提到的两点是有关佛教的伦理层面。另外有《曼伽拉经》(MangalaSutta,经集258~269偈)有三十八种吉祥。在这部经里,有许多要遵守的伦理学,这些伦理学能使我们快乐平静的过生活,例如:「住在合适的地方,前世积有功德,正确了解自己,此事最吉祥。」~260偈「侍奉父母,爱护妻儿,做事有条不紊,此事最吉祥。」~262偈「我们的思想不因接触世事而动摇,去除忧愁,不染尘垢,安稳宁静,此事最吉祥。」~268偈这表示我们应该使我们的行为、言语和念头没有烦恼。以这种方式,我们有许多戒律需要遵守,以便可以快乐平静的过生活。我想提醒你《中部经典》第61经(Majjhima-nikayaSuttaNo.61):《教诫罗睺罗庵婆罗林经》(Ambalat­thikaRahulovadasutta),这部经或许你很熟悉。在这部经里,佛陀教他七岁的儿子沙弥罗睺罗要正确、快乐平静的过生活。佛陀教罗睺罗:每当他想做某些事时,先停下来想一想(三思而后行)。「罗睺啰,当你要做某些事时,你一定要有正念,并且要考虑到这种行为是否对自己或对别人有害。如此思考后,你发现这种行为对自己或别人有害,你就不可以做。如果这种行为对自己或别人没有害处,你就可以做。」以这种方式,佛陀教导罗睺罗去思考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去觉知(aware)正在做的事,和去反省已经做的事。在许多方面,道德行为有助于快乐平静的过生活。如果我们了解这些伦理学并遵守这些道德行为,虽然我们无法去除所有的痛苦,但是我们一定可以快乐平静的过生活。道德(戒律)方面虽然这些伦理学对快乐、平静的过生活大有帮助,然而我们不应该只满足于佛教的第二个层次。我们应该继续追求佛教的更高层次,第三个层次:道德方面。在道德方面,你必须遵守五戒、八戒或十戒。十戒是给初学的沙弥(samaneras)受持的;而两百二十七条的戒是给比丘(bhikkhus)受持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至少必须遵守五戒;当我们能完全遵守五戒时,我们的品行是清净的;当道德行为被净化时,禅修者也比较容易禅修。无论修习止禅或观禅都必须持戒清净;一旦持戒清净,禅修者较容易专注于禅修的目标,因而获得深定,因为此时的心是清净、平静和快乐的。修行层面接着,我们进入佛教的第四个层面,也就是修行实践。我们必须禅修,以便能从烦恼中解脱,以及让各种痛苦止息。我们有两种禅修法,这两种禅法是佛教的修行层面:一种是止禅,可以使我们获得深定;另一种是观禅,透过如实了解身心生灭现象的本质,可以让痛苦止息。佛陀强调第二种禅法:毗婆舍那禅(观禅)。当我们修习毗婆舍那禅时,我们必须遵循《大念处经》中,有关四念处禅修法的开示。如果我们以正念观察所有身心生灭的过程,我们一定可以让痛苦止息。佛陀在窟鲁省(Kuru)宣说《大念处经》(MahaSatipatthanaSutta),他在经中解说四念处禅修法。禅修的七种利益在《大念处经》的序言中,佛陀说:禅修者透过他对「法」的体验,可以获得七种利益。第一种利益是清净。当禅修者修习正念时,他可以净化所有的杂染、烦恼。巴利文「kilesa」你可能很熟悉;佛教学者将kilesa译为烦恼。有十种主要的烦恼︰1. Lobha:贪2. Dosa :嗔3. Moha:痴4. Mana:慢5. Ditthi:邪见6. Vicikiccha:疑7. Thina-middha:昏沉睡眠8. Uddhacca-kukkucca:掉悔9. Ahirika:无惭10. Anottappa:无愧1. Lobha:不仅指贪婪,也指欲望、贪欲、渴望、执着和爱;当这些心态中的其中一种生起时,我们的心会被染污,烦恼会生起,因此称这些心理状态为烦恼(defilements)。2. Dosa:指嗔恨、愤怒、恶意或厌恶。3. Moha:指愚痴或无知。4. Ditthi:是错误的观念或见解。5. Mana:是傲慢、自大。6. Vicikiccha:是怀疑的疑。7. Thina-middha:是昏沉和睡眠。瞌睡也算是昏沉、懈怠。昏沉和懈怠是禅修者以及听「法」者的老朋友。今天,在小参时,所有的禅修者报告时都说︰「我很疲倦,我昏昏欲睡。」在开始禅修时,我们必须奋斗,因为我们还不习惯修习念处禅,这是禅修的关键阶段,然而不会持续很久,可能持续两三天,三天后,所有的禅修者都会渐入佳境;他们不会觉得要克服这些妨碍他们培养定力和观智的「老朋友」(指昏沉)是很难的。8. Uddhaccakukkucca:指掉举(restlessness)和悔恨。9. Ahirika:无惭。一个人对他身、口、意的恶行没有羞耻之心。10. Anottappa:无愧。指一个人在造作身、口、意的恶行时,心无畏惧。无愧也是烦恼之一。这十种烦恼必须透过毗婆舍那禅,才能从我们的心中去除。佛陀说︰如果有人修习念处禅,他可以净化(解脱)所有的杂染、烦恼。这表示:当他完全净化所有的烦恼时,他已获得阿罗汉的果位(究竟解脱)。这是修习念处禅的第一个好处。修习念处禅的第二个利益是可以克服忧伤苦恼。你不会担心失败,或为亲人的死亡感到难过,或者担心你的事业的亏损;如果你修习念处禅,你什么也不会担心,虽然你没有获得道(magga)与果(phala)。你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克服忧伤苦恼,因为当忧伤苦恼生起时,你会如实的以正念观察它;当正念变得强而有力时,苦恼或忧伤会消失。当你已经圆满完成念处禅时,你必定获得阿罗汉果位,而且永远不会有苦恼和悲伤。以这种方式,可以借着修习念处禅来克服忧伤、苦恼。修习念处禅的第三个利益是可以克服悲恸。虽然你的父母、孩子或亲人死了,你不会为他们恸哭,因为你已经完全了解到身心生灭的过程构成所谓的「父母、子女」;以这种方式,借着修习念处禅可以克服悲恸。关于修习念处禅的第三种利益,《大念处经》(MahaSatipatthanaSutta)的注释提到一个故事︰有一个叫做巴答珈(Patacara)的妇人,她的丈夫、两个儿子、父母亲和兄弟,在一两天内全部死了,她因为难过、苦恼和悲恸过度而疯了,她被亲人死亡的悲恸所淹没。《大念处经》的注释提到:这个故事可以作为证据,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借着修习念处禅可以克服悲伤、苦恼。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Savatthi)的只陀林(Jetavana,只园)对一位弟子说法,此时,这位发疯的妇人到处乱跑,到了只陀林,她看见有人在听开示。她走向这位听法者---一位对贫苦者非常仁慈的长者,这位老人脱下他的上衣,丢给这位妇女,并对她说:「亲爱的女儿,请用我的上衣遮住你的身体。」同时,佛陀对她说道:「亲爱的姐妹,请保持正念。」由于佛陀安抚的语调和威德,发疯的妇人清醒了。然后,她坐在长者的旁边聆听开示。佛陀知道她已经清醒,特别针对她开示;听了佛陀的开示,这位妇人的心渐渐的全神贯注在佛陀所说的法上;当她的心已经准备好,想要了解「法」时,佛陀为她宣说四圣谛︰1. 苦谛:痛苦的真相。2. 集谛:痛苦的因。3. 灭谛:痛苦的止息。4. 道谛:使痛苦止息的方法(灭苦之道)。这四圣谛包括如何如实的观察所有身心生灭的现象。巴答珈(Patacara)清醒后,正确了解念处禅的方法,并用来观察身心生灭的过程,以及她所听到的所有音声;当她的正念越来越强时,她的定力也越来越强;由于她的定力变深了,她观察身心生灭现象的观智也变得强而有力;她渐渐了解到身心生灭现象的特性。因此,当她聆听佛陀的开示时,她一一体验所有阶段的观智,并获得须陀洹道(Sotapatti-magga)。透过修习念处禅,她亲自体验到「法」,她所有的悲伤、苦恼、悲痛全部从她的心里消失,她成为一位「新生的妇人」;因此,透过修习念处禅,她克服了她的苦恼、忧伤和悲恸。《大念处经》的注释提到︰不只是佛陀时代的人,现代人也可以透过修习念处禅,以获得更高的观智,来克服忧伤苦恼。当然,你也可以透过修习念处禅来克服忧伤、苦恼。修习念处禅的第四个利益是身苦的止息;第五个利益是心苦的止息。在禅修营和在日常生活中,身体的痛苦,例如疼痛、僵硬、痒、麻木等,可以透过修习念处禅来对治。当你修习念处禅有一些经验时,你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你身心的痛苦。如果你投入足够的时间和努力,当你获得阿罗汉果位时,你的心的痛苦将永远止息。在禅修期间,你可以透过非常专注的观察疼痛、僵硬、麻、痒等,来克服这些不舒服的感觉。因此,你无须害怕疼痛、僵硬或麻,因为这是帮助你止息痛苦的「好朋友」。如果你确实、仔细的观察疼痛,疼痛似乎更剧烈,因为你越来越清楚的知道它;当你了解这疼痛的感觉很不舒服时,你不会认同它和你是一体的,因为「感受」只是心理的自然过程。你不会执着这种疼痛的感觉为「我」、「我的」或「人」,以这种方式,你可以根除有「自我、人、或你、我」等错误的观念。当所有烦恼的根,也就是身见(sakkaya-ditthi)或我见(atta­ditthi)被摧毁时,你必定已获得须陀洹道(Sotapatti-magga);然后你可以继续修习,以获得更高的三个「道」和「果」。这是为什么我说:像疼痛、僵硬、麻等不舒服的感觉是你的「好朋友」,能帮你止息痛苦;换句话说,这种麻或疼痛的感觉是进入涅盘(nibbana)门的钥匙。当你感到疼痛时,你是幸运的,因为疼痛是禅修最好的目标,疼痛引领「观察的心」长时间去观察它。「观察的心」非常专注于所缘境;当心全神贯注在疼痛的感觉时,你不再觉知你的形体或你自己,这表示你了解疼痛的实相(sahhava-lakkhana)或苦受(dukkha-vedana)的特性。继续修习,你会了解身心生灭现象的本质:无常、苦和无我(没有永恒不变的我),这会导致所有烦恼的止息,因此,如果你感到疼痛,你真的很幸运。在缅甸,有些禅修者通过第三观智「审查遍知智」(sammasana-bana,或译为三法印智)时,几乎完全克服所有的苦受。然而他们对修行不满意,因为他们没有疼痛可以观察。因此他们便跪坐在自己的腿上,压迫他们,使他们疼痛;他们在寻找能使痛苦止息的「好朋友」。当你感到不快乐时,请坚持非常专注的观察这「不快乐」;如果你感到沮丧,你必须聚精会神的观察这沮丧。当你的正念变得强而有力时,不快乐和沮丧会消失;因此克服「心苦」是修习念处禅的第五个好处。第六个好处是开悟,证得「道」和「果」。当你付出许多时间和努力去修习念处禅时,你至少会获得须陀洹道,这是修习念处禅的第六个好处。修习念处禅的第七个利益是你必定获得涅盘、解脱。总之,修习毗婆舍那禅的禅修者透过自己对「法」的体验,能获得以下七种利益︰1.净化各种杂染、烦恼。2.克服悲伤和苦恼。3.克服悲恸。4.各种身苦的止息。5.各种心苦的止息。6.能够开悟。7.能够获得涅盘(指痛苦的止息)。佛陀在《大念处经》宣说修习念处禅的七种利益。因此如果你勇猛精进的修习念处禅,你一定可以获得这七种利益。我们很幸运,因为我们相信佛陀以正确的灭苦之道教导我们,然而我们不应该满足。在巴利经典里有个譬喻︰「有个充满净水的大池塘,池塘里长了许多莲花;有一位旅客的手是脏的,他知道如果他在这个池塘里洗手,他的手会干净;虽然他知道,但是他不去池塘洗手,他的手仍然是脏的,他经过这池塘并继续他的旅行。」经中提出一个问题︰「那个人的手依然是脏的,应该责备谁呢?责备池塘还是旅客?」很明显的,是旅客。虽然他知道他可以在这个池塘里把脏手洗干净,但是他没有去洗手,因此,旅客应该被责备。佛陀教导我们修习念处禅的方法,如果我们知道方法,却不去修习念处禅,我们将无法去除痛苦;如果我们没有去除痛苦应该责备谁?佛陀、念处禅还是我们?是的,我们应该责备自己。如果你勇猛精进的修习念处禅,你会从所有的烦恼中净化自己,以及从修习念处禅所获得的七种利益来去除痛苦。第四章四念处禅修法佛陀说明了修习念处禅的七种利益后,他继续解说四念处︰1. 身念处(KayanupassanaSatipatthana)2. 受念处(VedananupassanaSatipatthana)3. 心念处(CittanupassanaSatipatthana)4. 法念处(DhammanupassanaSatipatthana)「身念处」指以正念观察身体生灭的过程;「受念处」指以正念观察所生起的感受。有三种感受︰1.乐受:令人愉快的感受。2.苦受:不愉快的感受。3.舍受:中性的感受。令人愉快的感受是乐受(sukha-vedana);不愉快的感受在巴利文称为dukkha-vedana(苦受),Dukkha在这里指不愉快;中性的感受称为舍受(upekkha-vedana),Upekkha指中性的,既不乐也不苦。当乐受、苦受、舍受生起时,禅修者必须如实的以正念观察。有些禅修者认为:不应该观察苦受,因为它是令人不愉快的。事实上,所有的感受生起时都必须非常专注的观察;如果我们不观察乐受或苦受,我们一定会对它产生执着或被它打败(repulsed)。当我们喜欢某种特别的感受时,我们会对它产生执着;这种执着或贪爱的生起取决于你的感受,所以乐受是因,执着是果。如果禅修者勇猛精进和坚忍不拔,他的定力会变得又深又强;当禅修者的定力变得又深又强时,他会心生喜乐,以及体验到大乐,因为此时他的心完全不受贪、嗔、痴、骄慢等烦恼的影响。坚忍不拔的禅修者已获得非常好的观智,因为现在他的心是平静、轻安、宁静的。如果禅修者喜欢这种境界,以及满足于他所体验到的,这意味着他执着这种境界,因此他无法进步到更高的观智;在观智的前四个阶段可以获得这种经验。如果禅修者了解这种状况,他应该观察他在这个阶段的经验;如果禅修者非常专注的观察他的体验,无论他在这个阶段体验到什么,他都不会执着。当禅修者专注的、持续不断的观察,此时,喜乐、轻安、宁静不会很明显的在他的心中显现;此刻他所观察到的是「感受的生起和消失」;然后是另一种感受的生起和消失。他无法区别苦受和乐受,因此,他可以舍离他的经验,并继续修习更高的观智;只有这时他才能超越这个阶段的观智。如果禅修者很有正念的行禅,能观察到脚的六个动作︰1. 脚的提起2. 脚趾的提起3. 将脚向前推进4. 把脚放下5. 接触地面6. 脚往下压因此,他的定力好,又深又强,他不会觉知脚的形状,也不会觉知到身体的形状,他只知道脚的移动。脚的移动可能很轻,他会觉得仿佛在空中行走。在这个阶段,他体验到最佳的禅修经验。如果他没有很专注的观察这些经验,他会喜欢这些经验和渴望有更多经验,他对他的修行会非常满意,他可能认为这是涅盘(指所有痛苦的止息),因为这是他曾经有过的最佳的体验;由于他没有观察这种喜乐的经验,又执着这些经验,所以才误以为是涅盘。如果禅修者喜欢这种美好经验,而不以正念观察它,他一定会产生执着;所以在这个阶段,无论他有什么体验,他应该以正念观察这些体验,不可以去分析或思考;当有所体验时,为了了解「这种体验的心理过程必定是无常的」,他必须如实观察他的体验。当他观察时,他会发现这种体验不是永久的。当「观察的心」变得专注、持续时,就能察知他的体验、他的心理状态的本质,这颗心就会了解这种体验已经消失了。无论什么生起,这颗心去观察它,它又消失了。透过他个人对法的体验,他知道乐受和他的禅修体验都是无常的;在这里,「法」是指身心生灭的现象。因为禅修者了解乐受和美好的经验是无常的,所以他不会执着。当禅修者了解美好的经验或心境是无常的,执着就不会生起。因果轮回当执着不会生起时,「取」(upadana,grasping)就不会生起;当取不再生起时,就不会有任何善或不善的行为、言语。这种由「取」所造成的行为称为「业有」(kamma-bhava),这可能是善或不善的。好的身体的行为是身善业(kusalakaya-kamma);不好的身体的行为是身恶业(akusalakaya-kamma);善的言语是善口业(kusalavaci-kamma);不善的言语是恶口业(akusalavaci-kamma)。好的心意是善意业(kusalamano-kamma),不好的心意是恶意业(akusalamano-kamma)。这些行为或业是透过「取」而生起的,而「取」是执着乐受或苦受的结果。当任何身、口、意付诸行动时,便成为「因」,这个因有可能在今生或来世结「果」。以这种方式,我们透过善或不善的行为而一再的转世。「取」造成身、口、意三业;而执着是「取」的原因。又执着是透过受觉(vedana)而产生的。以这种方式,人们必定再度转世,在下一世经历各种的痛苦,因为他没有观察他的乐受和体验。因此,如果禅修者认为:不应该观察受觉。那么他会随着缘起法(paticcasamuppada)轮回不已,在下一生中受许多苦。这是为什么佛陀教我们以正念观察任何的感受,无论是乐受、苦受或舍受。受念处受念处或「受随观」在巴利文是Vedananupas
本文档为【恰宓尊者---毗婆舍那禅开悟之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6438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78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7-16
浏览量: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