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理一知识点总结

地理一知识点总结

举报
开通vip

地理一知识点总结地理必修一知识点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考点1:天体和天体的判断(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2)天体的判断:“三看法”断天体①一看位置:看它是不是位于地球的大气层之外,位于外层空间的显天体,位于地球大气层中的不是天体。②二看实质:他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一些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③三看运转:他是否在一的轨道上独自运转。依在其它天体上运行的物体不是天体,如月球背面登陆的嫦娥四号。★考点2:天体系统的判断及层次(1)天体系...

地理一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考点1:天体和天体的判断(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2)天体的判断:“三看法”断天体①一看位置:看它是不是位于地球的大气层之外,位于外层空间的显天体,位于地球大气层中的不是天体。②二看实质:他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一些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③三看运转:他是否在一的轨道上独自运转。依在其它天体上运行的物体不是天体,如月球背面登陆的嫦娥四号。★考点2:天体系统的判断及层次(1)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2)天体系统的判断:①至少有两个天体;②二是否相互吸引;③三是否相互绕转。一般同类天体不能形成天体系统。如:地球和月球(是天体系统);火星和地球(不是天体系统);地球和太日(是天体系统)。(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河外星系地球总星系地月系太阳系月球其他行星系银河系其他恒星系注意:太阳系的直径不到1光年。银河系的直径不到10万光年。例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6年11月29日报道,美国天文学家发现距离地球150光年有一颗“超级地球”可能存在外星生命。被命名为K2-3d的“起地求”比地球大1.5倍,距离地球150光年。超级地球属于银河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7图1-1-3)★考点3:太阳系(1)太用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八大行星分类 分类 特点 类地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巨行星 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 注意: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火烧木柴灰架多)(3)地球的特殊性——生命的存在(重点)地球上宇宙环境①稳定的光照条件生命物质②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存在的条件自身条件①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液态水)②质量体积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③原始海洋的形成生命的摇篮★考点4:航天发射基地的条件和航天器返回地的条件(1)航天发射基地的条件①纬度条件: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约燃料。②气象条件: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风速小。③地形条件:地形平坦开阔,地质结构稳定。④交通条件:交通便利,有利于仪器和设备的运输。⑤水文条件:少大河、湖泊。⑥安全条件:人口稀少,以保证安全。(2)航天器返回地的条件①气象条件: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风速小。②地形条件:地形平坦开阔,地质结构稳定。③交通条件:交通便利,有利于仪器和设备的运输。④水文条件:少大河、湖泊。⑤安全条件:人口少,以保证安全。⑥距离条件:距离发射场、控制中心位置适中,有利于监控、营教等工作展开。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1:太阳辐射及影响(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放射能量。(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提供光热资源;(万物生长靠太阳)②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③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④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注意:地热、核能、潮汐、地震与太阳辐射能无关★考点2:太阳活动及影响(1)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2)太阳的结构:由内向外,分别是光球层(太阳黑子)、色球层(耀斑和日珥)、日冕层(太阳风)。其中光球层肉眼可看到,色球层和日冕层需借助特殊望远镜。黑子是太阳活动的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其活动周期平均11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4活动);树木“年轮”变化等。②影响电离层,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③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④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⑤地球上水旱灾害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考点3: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1)总体特征: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高值中心在青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2)青截高原成为太阳辐射高值中心的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能见度高;日照时间长;大气中尘埃含里少,透明度高;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3)四川盆地成为低值中心的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4)新疆和内蒙古西部是太阳辐射的丰富区,原因是:深居大陆内部,距海较远;高大山地的阻挡,水汽难以抵达;晴天多,太阳辐射时间长。(5)东南沿海地区太阳辐射较少,原因是:距每近,受海洋影响大,多阴雨天气。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考点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运动方式 围绕地轴转动 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动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上空为顺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 运动速度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零。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相等(15°∕h)。 近日点(每年1月初),速度快远日点(每年7月初),速度慢 运动周期 真正周期: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昼夜交替周期:一个太阳日=24时 真正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直射点回归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昼夜长短的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3.产生四季和五带备注:1.地球自转时,最北端(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2.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俯视图中,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3.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考点2:地球自转速度等值线(1)根据等值线数值和排列规律,判断所在半球和纬度高低自转线速度介于1670-1447km/h的位于低纬度地区,介于837-1447km/h的位于中纬度地区,介于0-837km/h的位于高纬度地区(如下图为中纬度)(2)根据等值线变动,确定地势的高低等自转线速度凸向数值小处(B),说明线速度较大,地势较高,为山脊或山地;等自转线速度凸向数值大处(A),说明该地线速度小,地势较低,为谷地或盆地。★考点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示意图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的周期——1回归年备注:①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简便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②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③移动方向:夏至日→冬至日向南移动冬至日→次年夏至日向北运动直射次数: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各只有一次;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南北回归线以外的地区,无直射。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④注意地球公转轨道上近日点(1月初)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远日点(7月初)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的区别。★考点4:黄赤交角(1)产生:地球自转——赤道平面;地球公转——黄道平面(2)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3)意义:产生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回归运动的范围:南北回归线之间。周期:1回归年约为365日56时48分46秒(4)黄赤交角与回归线、极圈之间的关系:①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与极圈的纬度数互余。②如果黄赤交角变小,南北回归线度数变小,极圈度数增大,从而使热带和寒带的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南北回归线纬度变大,极圈纬度减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考点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包括:1.昼夜交替2.时差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㈠昼夜交替(了解即可)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考点)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23°26′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线上=0°。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总结——晨昏线特点:①始终过地心,与直射光线垂直②始终在地轴附近摆动,摆动的最大幅度为23°26′S③晨线看日出,昏线看日落,它们的太阳高度角都为零★㈡地方时的计算(了解即可)1.地方时计算原理: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即1°=4分钟)2.地方时计算方法:★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①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②经度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相减;一为东经一为西经相加。③计算步骤:确定两地经度差;换算两地时间差;判断两地东西方向;带入计算。★㈢区时的计算(考点)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时区数差说明:①时区数的计算:当地经度数÷15°,商四舍五入得时区数。②时间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一为东时区一为西时区相加。③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同为东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偏东;同为西时区,时区数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时区偏东时间早)注:东12区比西12区快21h,东西12区同时不同日。北京时间=东八区时=120°E的地方时十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考点)1.偏移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2.判断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大拇指所示方向为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考点7:四季更替和五带(1)四季划分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划分的方法有3种:物候四季: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传统四季:以“四立”为起点。天文四季:以“二分二至”为起止点。五带的划分依据是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到高纬递减。补充:(1)南、北寒带:极圈与极点之间,有极昼、极夜现象(2)二十四节气和地球公转位置的一一对应关系: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二天。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波速的变化 分类 特点 传播物质 所经物质状态 共同点 横波(s波) 较慢 固体 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变化而改变 纵波(p波) 较快 固体、液体、气体 注意: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波速比横波快,所以一般在陆地上发生地震时先感觉到上下震动,然后才是左右震动;在海洋上只有上下震动。2.分层 圈层 范 围          特      点 地壳 莫霍面以上 固态: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为7千米)。地势越高,地壳越厚。     莫霍面(在地面以下33km,纵波和横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地幔 莫霍与古登堡面间 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铁、镁含量由上至下逐渐增加。     古登堡面(距离地表2900千米深处,纵波减速,横波消失) 地核 古登堡面以下 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可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3.地震波的波速变化:莫霍界面,横波和纵波都明显增加;古登堡面,纵波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4.岩石圈=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地壳2、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氧和氮。注意: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的各自作用。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范围为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最活跃的一个圈层。大气的垂直分层: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1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原因是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于近地面;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面;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2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原因是该层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天气晴朗,能见度高,适合高空飞机飞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考点1: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2.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右图)及常见例题 大气受热过程 ⑴太阳辐射能传播的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吸收。⑵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⑶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大气温室效应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向上的部分散失到宇宙空间,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把热量归还给地面。 ①多云的阴天夜晚气温不会太低是因为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强②十雾九晴:晴天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空气中的水汽易凝结成雾滴③青藏高原光照强但热量不足的原因:青藏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少,光照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 昼夜温差大 白天气温升高快,晚上降温快 1花园铺设鹅卵石②晴天的白天和晚上2新疆围着火炉吃西瓜;新疆瓜果特别甜等 减少地面辐射的热量 保持地面温度 1覆盖地膜②农田浇水③覆盖稻草等补充:吸收:选择性性。平流层臭氧吸收紫外线;对流层水汽、CO2吸收红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反射:无选择性。和云多少有关。散射:有选择性,波长较短蓝色光最容易被散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削弱作用用大气逆辐()射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结论:①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最根本)的能量来源②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考点2: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1.热力环流中温度和气压值的比较方法:(1)等压线和等压面的含义。(2)理解原理:把握“气温→气压→气流→天气”这一线索,弄清因果关系;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受热膨胀上升、遇冷收缩下沉→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垂直方向上,低压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如台风带来狂风暴雨),高压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如副高引起江淮地区伏旱天气)。(3)注意问题说明①图中的高压、低压,指同一水平面而言,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②近地面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相反,近地面气温低,气流冷却收缩下沉,形成高压。③若低空低压,则高空高压;若低空高压,则高空低压。④若等压面凸向高空,则该区域比四周同一水平面气压高;相反,若等压面凸向低空,则该区域比四周同一水平面气压低。(4)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 海陆风 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同纬度海上高,空气膨胀上升,高空气压比原来气压升高,空气由大陆流向海洋,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低,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使下层空气由海洋流向大陆,形成海风,如图a。夜间与白天大气的热力作用相反而形成陆风,如图b。 城市风 由于城市人们的生产、生活释放出大量人为热,使城市气温升高,空气上升,与郊区下沉气流形成城市热力环流,如图e所示。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把郊区污染物带人城市中心,严熏污染了城市环境。因此,为了减轻城市污染,如何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及如何布局郊区工业及卫星城市,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一般将绿化带布置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山谷风 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快,气流上升,气压低,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气流下沉,气压高,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 ★考点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高空风和近地面风 图示 各力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水平气压梯度力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大小判断:等压线疏密情况。 地转偏向力 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大小判断: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摩擦力 方向:方向与风向相反;大小判断:地面状况。 运动规律 高空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在高空,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风向偏转90°,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 风向偏转角度小于90°,最终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2.【教材拓展】风向表示方法风向标一一箭头指风吹来的方向(左图);天气图上的风杆——画有风尾的一方,指示风向,一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8级(中图);风频图——坐标值表示风频率大小,方向表示风向(右图)。3.等压线图的判读:等压线是把一定时间内气压相等的地点在平面图上连接起来所形成的封闭曲线,其可以显示空间气压的高低分布状况,如下图所示。具体有以下应用:(1)判断风向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画出过该点并垂直于等压线的虚线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50°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北半球)(2)判断风力的大小①统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小,如下图中甲处风力大于乙处。②不同图中,“相同比例尺”,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距越大,风力越大;如上图B处风力大于A处。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考点1:水体分类(按所在空间分类) 地球上的水体 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 陆地水分类 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生物水、冰川水(地球上淡水主体是冰川)补: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体: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考点2: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及特点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雨水补给 多雨季节 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 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 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水补给 全年 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地下水补给 全年 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考点3:水循环的类型【重难点突破】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在水循环的四个基本环节(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输送)中,人类活动主要对径流输送施加影响,进而改变下垫面特点,如修水库调节径流量的季节分配,跨流域调水调节径流量的空间分布。在实际生活中,人类活动(如水利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和农林措施)对水循环可产生如下影响:(1)水利措施中修筑水库、塘坝等拦蓄洪水,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增加枯水期径流,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位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增加。(2)农林措施中,“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入渗,调节径流,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但是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防洪抗旱的能力,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此外,保护湿地资源(沼泽)、植树造林(绿色水库)、保护草原(绿色蓄水池)是有利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恶劣的后果。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考点1: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分析关键词常年稳定一定方向大规模(2)形成因素:盛行风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洋流前进时还受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3)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一般也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寒流相反。画图(南、北半球,并引出暖流是从低纬到高纬,寒流从高纬到低纬。)(4)大洋环流模式的分析 图示 分布 特征 常规环流模式 中高纬环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北纬45°~70°)以副极地为中心 ①3支洋流构成②逆时针③东(侧)暖(流)西(侧)寒(流) 中低纬环流 热带、副热带海区(南北纬5°~45°)以副热带为中心 ①4支洋流构成②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③东(侧)寒(流)西(侧)暖(流) 特殊环流模式 西风漂流 南纬40°~60°之间 ①顺时针环流②受南极大陆影响性质为寒流 季风洋流 北印度洋 流向受季风影响,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考点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参看课本P50)⑴对气候的影响(参看课本P51案例“厄尔尼诺现象”) 类型 概念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举例 暖流 由低纬流向高纬,水温比流经海域高 增温增湿 北大西洋暖流使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55°~70°N大陆西岸,呈现森林景观,北极圈内出现不冻港,如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港 寒流 由高纬流向低纬,水温比流经海域低 降温减湿 受秘鲁寒流影响,南美西海岸形成了狭长的热带荒漠★★★分析世界气候、自然带分布图,了解其形成受哪些洋流的影响?⑵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 ★渔场名称 ★成因 形成条件 北海道渔场 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 ①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至表层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②两种洋流汇合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鱼群集中 纽芬兰渔场 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北海渔场 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 秘鲁渔场 盛行上升流 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营养物质带到表层⑶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易形成海雾不利航行;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威胁航海.⑷对污染的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考点3:海水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在地图上,把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叫海水等温线,海水等温线图可以反映不同海区水温的水平分布状况,其判断方法与气温等温线的判断方法类似。判断步骤如下:第一步: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南北半球判读依据:温度值向哪个方向递减即为哪个半球。第二步: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流向判断依据:等温线向哪边弯,洋流就向哪边流。第三步:根据海水等温线的数值及洋流的流向确定洋流的性质判断依据:热来暖、冷来寒。第四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考点1:等高线的概念与特征(1)概念: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2)等高线的判读①等高线稀疏表示缓坡,密集表示陡坡。②等高线地形图中主要地形部位山顶:闭合等高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盆地:闭合等高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部分陡崖:等高线重合的地方图中各条实线是海拔高度相等的点的连线,其中A处表示山顶,B处表示山谷,C处表示山脊,D处表示陡崖,E、F相比,E表示缓坡部分,F表示陡坡部位,G处表示鞍部。(3)等深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可以反映出海底的深浅和坡度。(4)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历来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进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时应牢记以下要点: 口 诀 含 义 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 同图等距 同一幅地图上等高距一致 密陡疏缓 同一幅地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就越陡,反之就越缓 凸低为脊 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为山脊 凸高为谷 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为山谷 重叠为崖 等高线重叠交会处为陡崖、峭壁、落水洞、风蚀蘑菇、“女王头”等地貌4.在等高线图上判断五大地形(1)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2)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2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3)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等高线较密集。(4)高原:海拔高度大(1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内部明显稀疏。(5)盆地:海拔没有一定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6)海岸线: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沿海地区一般表示海岸线。考点2:地质作用与地貌1.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①水平运动(为主):形成断裂带和高大的褶皱山脉,如喜马拉雅山、东非大裂谷、大西洋2直运动(为辅):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典型的岩浆岩有:花岗岩(侵入型)、玄武岩(喷出型) 形成变质岩:如大理岩、板岩、片麻岩等 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的高低起伏★2.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侵蚀作用 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 流水侵蚀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 沉积作用 冰川沉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沉积 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沉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补充:特别提醒: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表现(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③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碛丘陵等地貌。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①流水作用(如图所示):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在河流出山口处形成冲积扇等。②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3)外力(沉积)作用的结果形成沉积岩(包括:石灰岩、砂岩、砾岩、页岩等),特点是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可能有化石的存在。(4)风化和侵蚀的区别:相对来说,风化作用是静态的破坏作用;侵蚀作用是动态的破坏作用。(5)读图识别:黄土地貌(①千沟万壑、支离破碎;②黄土堆积地貌)、丹霞地貌、“红色荒漠”、雅丹地貌、喀斯特地貌、张家界地貌、梯田等并分析成因。★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第二节山地的形成(内力作用为主)★1.褶皱山和断块山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岩层破裂且发生明显位移 判断方法 岩层弯曲形态 岩层上拱 岩层向下弯曲 岩层新老关系 中心老两翼新 中心新两翼老 图示 地貌类型 未侵蚀地貌 山岭 谷地 水平位移:形成裂谷;垂直位移:上升的岩体形成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汾河谷地、渭河平原 侵蚀后地貌及成因 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 图示 ★2.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相对移动 边界类型 对地貌的影响 举例 张裂 生长边界 裂谷、海洋、海岭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 消亡边界 巨大褶皱山系 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阿尔卑斯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 消亡边界 海沟、造山带 安第斯山、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 世界两大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注意:地中海、红海、冰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安第斯山脉、落基山脉等所处的边界类型及边界名称等。★3.主要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及分析 构造名称 实践意义 原因或依据 背斜 找石油、天然气埋藏区 岩层封闭,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最上为天然气,中为石油,下为水 隧道的良好选址 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且不易储水 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 裂隙发育、岩石破碎 向斜 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 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水压力 断层 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 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 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 岩层不稳定,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褶皱山、断块山、火山举例:★4.火山 岩浆活动与地貌 地下深处的岩浆沿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形成火山,如我国长白山主峰、日本富士山。火山由火山口和火山锥组成 地下深处的岩浆沿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会形成溶岩高原,如东非高原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1.河流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作用类型 地貌类型 分布 成因 地貌特点 河流侵蚀作用 V型谷 河流上游 向下和向源头侵蚀 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 U型谷 河流上游 向河谷两岸侵蚀 河谷宽而浅 河流堆积作用 冲积平原 洪积平原 山前 水流流出山口,由于地势趋缓,流速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到细 河漫滩平原 中下游地区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水下堆积体→河漫滩→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 地势平坦、宽广 三角洲 入海口处 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处堆积 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补充:(1)河流凸岸,凹岸识记,与侵蚀、堆积岸的判别.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在凹岸可建码头。(2)要会描述各种地貌的形成过程。(3)河流侵蚀地貌:由溯源侵蚀、下蚀、侧蚀组成。河谷初期,横剖面呈“V”型,成熟期后成槽形(或“U”型)。(4)河流堆积地貌:包括,由洪积—冲积平原(山前)、河漫滩平原(中下游)、三角洲平原(河流入海口)组成。(5)崇明岛:是上海的一部分,处在长江入海口,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第四章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避灾防灾措施1、寒潮:自然灾害的定义、形成具备的条件、影响。寒潮的概念、标准、成因。寒潮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寒潮的防治措施。2、洪涝灾害:洪涝灾害的成因。洪涝灾害的类型有暴雨洪涝、冰凌洪涝、雪融洪涝、城市内涝。我国洪涝灾害大致的时空分布特点。洪涝灾害的危害。洪涝灾害的防灾避灾措施。3、台风:台风的定义。台风形成源地和主要季节。台风的路径和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影响差异。台风的危害。台风的防御措施。4、地震:地震的分类。地震的名词如震级、烈度、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地震的危害。预防措施。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内容和试题结构1.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分为第Ⅰ卷(70分)和第Ⅱ卷(30分)两部分。2.考试范围,必修一。第Ⅰ卷(70分)一、选择题(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第Ⅱ卷(30分)2、非选择题(3个小题,共30分)5
本文档为【地理一知识点总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4462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MB
软件:Word
页数:16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1-14
浏览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