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检测方法研究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检测方法研究

举报
开通vip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检测方法研究肺炎支原体的临床检测方法研究【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检测方法对肺炎支原体检出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临床快速、准确检测肺炎支原体寻找线索。方法:将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间拟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729例患者随机分配为三组,每名患者取痰标一份,血清标本两份,分别经肺炎支原体培养、肺炎支原体核酸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血清学检测[1](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比较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三种方法检出率分别为44.2%,84.1%和73.5%,其中痰培养法与PCR法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x2=15.46...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检测方法研究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检测方法研究【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检测方法对肺炎支原体检出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临床快速、准确检测肺炎支原体寻找线索。方法:将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间拟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729例患者随机分配为三组,每名患者取痰标一份,血清标本两份,分别经肺炎支原体培养、肺炎支原体核酸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血清学检测[1](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比较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三种方法检出率分别为44.2%,84.1%和73.5%,其中痰培养法与PCR法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x2=15.464,P<0.001)血清学法与痰培养法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x2=6.238,P<0.01而PCR法与血清学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3.269,P=0.061)结论:PCR法与血清学法对肺炎支原体检出率较痰培养法要高,可作为临床检测的首选方法。【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技术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呼吸内科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间拟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729例患者,按照随机化 原则 组织架构调整原则组织架构设计原则组织架构设置原则财政预算编制原则问卷调查设计原则 将其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243人,患者年龄在20~51岁之间,平均(37.02±.21)岁;B组243人,患者年龄在21~54岁之间,平均(37.56±.33)岁;C组243人,患者年龄在18~50岁之间,平均(36.56±.49)岁。所有病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为自愿参与课题研究。1.2方法1.2.1标本采集方法痰液标本于患者入院后拟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次日清晨收集,血液为清晨空腹血。1.2.2肺炎支原体培养方法取痰后置于试管内,加入2ml生理盐水稀释,之后直接接种于支原体培养基(由上海信然生物培养基提供)上,置于37r恒温箱内培养3到5天。1.2.3肺炎支原体核酸聚合酶链反应(PCR)PCR引物为P1:5-GTTCGTTATTTGATGAGGGTGCG-3;P2:5-CCAGGCGAGATACTTAATGTGTT-3。PCR试剂盒购自深圳市康百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DNA抽提试剂盒购自上海禾尤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DNA的抽取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有专人指导,进行质量控制。PCR扩增的具体程序为:酒精灯94C预变性5min,94C变性45s,56C退火45s,72C延伸10min;共计扩增30个循环,之后收集PCR产物于2%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灯下观察结果[2]。1.2.4血清学检测该方法中种类较多,本研究中采用了ELISA法对患者体内
本文档为【肺炎支原体的临床检测方法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天方夜谭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2KB
软件:Word
页数:1
分类:
上传时间:2022-06-16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