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全管理零事故零伤害

安全管理零事故零伤害

举报
开通vip

安全管理零事故零伤害怎样才能做到零事故零伤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划科技司StateAdministrationofWorkSafetyDepartmentofPlanningSeience&Technikigy施卫祖能不能做到零事故、零伤害?杜邦公司的理念:“任何风险都可以控制,任何事故都可以避免。”对大系统而言:理论上可行,实际上很难做到。对小系统而言:理论上可行,实际也能做到。何为“大系统”,何谓“小系统”?对某个具体的、特定的企业而言是“小系统”,对一个世界500强跨国集团公司或中央企业而言可能就是一个“大系统”。对一个乡...

安全管理零事故零伤害
怎样才能做到零事故零伤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划科技司StateAdministrationofWorkSafetyDepartmentofPlanningSeience&Technikigy施卫祖能不能做到零事故、零伤害?杜邦公司的理念:“任何风险都可以控制,任何事故都可以避免。”对大系统而言:理论上可行,实际上很难做到。对小系统而言:理论上可行,实际也能做到。何为“大系统”,何谓“小系统”?对某个具体的、特定的企业而言是“小系统”,对一个世界500强跨国集团公司或中央企业而言可能就是一个“大系统”。对一个乡镇、一个村而言是小系统,而对一个省、一个市而言可能就是一个大系统。但是“大系统”与“小系统”是相对的,也是可以转化的,问题是如何转化?转化方法:由大变小,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如目前各地开展的平安城市建设,将一个城市网格化分解成若干社区,这是由大变小,一个个安全社区聚合就变成了平安(安全)城市,就是由小变大。对一个大企业集团公司而言,将安全生产分解到各个二级或三级公司是由大变小,每一个二级或三级公司做到安全生产了,就能实现了整个集团公司的安全生产,这也就是由小变大。此时的大又可谓是小了。目前,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的领导干部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逢会必讲、发文必提、有事必说。为实现零事故、零伤害,一些专家学者倾心致力于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建设的研究,观点繁多,但是,什么是长效机制?至今为止,给人的映象仍然是模糊的、抽象的、零乱的。总结现有有权威、有代表性的观点:如原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提出的“五要素”理论: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投入、安全科技。现任安监总局局长骆琳提出的“三项行动”、“三项建设”,构建长效机制的论点。以及总局大力推行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举措等。2011年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张德江副总理提出,“三深化”、“三推进”,三深化:深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深化依法监管,持续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深化专项整治,狠抓隐患排查治理。三推进: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安全保障和救援能力;推进安全达标,强化安全基层基础;推进长效机制建设,构建安全防范体系。建立完善“责任落实、基础扎实、投入到位、管理规范”的企业安全保障体系。等等。这些论点和工作举措对我们研究和探索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建设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的意义,有待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丰富和完善。如何领会和理解领导的讲话精神,同样,对企业实现零事故、零伤害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的意义。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项新课题,必须加快研究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并转化到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实践中,通过有效的途径与方法,传导到每一个企业和每一名员工中,使之成为企业和每一名员工安全生产的自觉行动。显然,探寻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追求零事故、零伤害安全生产的终极目标,创新安全生产管理,追寻安全生产的实现途径和工作方法尤为迫切。众所周知,安全生产是以零事故、零伤害为终极标志的。而实现零事故、零伤害的目标路途是绝不平坦毫不费力的,安全生产没有捷径可走,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思想、观念、行为、方法上不断地创新发展,在实践中再创新、再发展,经过长期地努力,才能实现零事故、零伤害。因此,要循序渐进,对一个大系统,具体到一个地区、一个大企业集团公司,首要的问题是遏制住大事故,控制住事故总量。对一个小系统,具体到某个企业而言,首要的问题是努力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做到设备无隐患、人员无违章、安全无事故。综观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行业特征与差别,决定了管理的形式与方法各有不同,但是,法律法规对企业的安全管理的目标与要求是一致的。安全生产管理的形式与方法判定的唯一标准,就是适合本企业特点,管用的、可行的、有效的就是好的。怎样才能做到零事故零伤害呢?以管理学的理论为基础,以安全生产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在安全生产工作的实践中按照管理学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组织、领导与控制四大核心环节的基本原理,按照安全生产风险控制为主线,不断弘扬安全自警、安全自律、安全自觉的安全文化,才能在实践中探索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新模式,找到一条能够为企业普遍适用的科学管理,智慧管理的实现途径的新路子。从而使得企业自觉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制度上周密细致、方法上科学合理、执行上坚定有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井然有序确保安全生产各项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落到实处。为了适应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需要,我期望在方法上把安全生产的科学理论与《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相结合,将安全生产这一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系统的方法,进行系统的设计,提出了一套《安全生产绩效评估管理体系》,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与持续改进有所收获,但仍不完善,作为参加培训的企业领导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需要在学习中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深入思考,灵活地应用。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加速发展期。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张德江副总理概括为“三高两低”的格局并没有改变,即:安全生产事故总量高、特大事故发生频率高、安全风险高,技术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低。指出的“五个不够”仍普遍在在。即:安全发展意识不够强、安全法治手段不够硬、安全工作基础不够牢、安全整治措施不够实、安全管理和监督不够严。针对这些问题,只要我们牢牢把握好正确的前进方向,努力打造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的工作格局,加快培育与发展企业安全文化,善于用文化的力量感召人、凝聚人、激励人、鼓舞人、影响人,工作中不好高务远、不华而不实,坚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不断改进、重在实效,坚定不移地秉承与操守,就一定会做到零事故、零伤害。我对《安全生产绩效评估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开发,目标是要打造中国化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创建自主品牌,试图在理念与实践上的结合,方法与途径上的配套,过程与结果上的统一,期望在实践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有所成效,能否如愿,自然有待实践的检验。下面我们将一一进行讨论。一、概述目前,国家实行安全生产指标控制,层层分解,安全生产指标落到企业往往就是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如何确保实现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的呢?企业通行做法是实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而安全管理的方式方法各种各样,缤彩纷呈。综观国际劳工组织推荐的标准和美国、南非安全生产管理经验,主要采取的是以风险管理为主的OHSAS、HSE、NOSA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这些管理体系通过建立运行手册,明晰企业或组织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完善的规章制度、机构设置、岗位职责,强化实施运行过程的检查纠正、管理评审与控制,周而复始地坚持“方针、策划、实施和运行、检查和纠正、管理评审”活动,达到日臻完善,使企业安全生产措施更加有效,依法生产更加坚决,保障能力更加充分,生产效率更加提高。国内许多企业和组织学习和借鉴国际安全生产管理的先进经验,引入了国际劳工组织OHSAS、美国杜邦公司HSE、南非NOSA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在安全生产管理的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效,提升了企业和组织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但是,深入分析国际劳工组织OHSAS、美国杜邦公司HSE、南非NOSA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理念性的东西多,实现的途径与方法少,缺乏中国文化元素和适合中国国情的安全管理特色。因此,学习和扬弃国外先进经验,创造适合中国特色的安全管理体系显得尤为迫切。二、安全生产标准化仰视俯察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最大限度地提升安全生产的控制力,最大限度地提升安全生产的防范能力,做到零事故、零伤害,显然需要采取系统的总结和科学的归纳,格物致思,真正体现到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方式方法,做到学以致用,用之有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一直致力于安全生产标准化研究与实践,下发了文件,并陆续在煤矿、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机械等行业开展了标准化的创建活动,2010年4月15日,发布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共分五个部分:1.适用范围。涵盖二层意思。一是适用范围的定义在工矿企业。涵盖工矿企业中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各类企业。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不作强制要求,但是可参照执行。二是对现有工矿企业中有关行业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作出了规范统一的要求。2.规范性引用文件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分普遍与特殊两种情形。普遍规范性文件泛指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外,必不可少的引用文件特指了3个指导性的文件。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Z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国家总局局长令第1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3.术语和定义。共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绩效、相关方和资源4个术语进行定义。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定义,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安全绩效的定义: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取得的可测量结果。相关方的定义:与企业的安全绩效相关联或受其影响的团体或个人。资源的定义: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所需的人员、资金、设施、材料、技术和方法。4.一般要求。主要涉及原则、建立和保持、评定和监督3个部分。原则主要是确定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的方针、前提、目标。建立和保持主要是阐明了安全生产标准化PDCA的设计思想(策划、实施、检查、改进)。评定和监督明确了创建后的评定方式(自主评定、外部评审),等级确定原则(共三级,一级最高),监督的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5.核心要求。共12个要素。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50项。1.安全生产规划与目标1.1安全生产规划1.2安全生产计划1.3安全生产目标管理2.机构建设与人员配备2.1安全管理机构设置2.2安全管理人员配备3.制度建设与安全责任3.1法规的获取、识别与传达3.2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建设3.3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符合性定期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3.4安全生产责任制3.5社会责任4.风险识别与控制4.1危险源辨识4.2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4.3重大危险源识别与安全管理4.4危险物品安全管理4.5危险作业安全管理4.6承包商和供应商的安全管理5.安全文化建设与宣传培训5.1安全文化建设5.2安全宣传5.3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5.4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5.5“四新”安全培训教育5.6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6.安全投入6.1安全投入保障资金6.2安全投入的经费管理7.安全生产科技创新7.1安全科学技术研究7.2安全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7.3安全生产先进管理方法的学习与应用8.设备设施与工作环境安全管理8.1“三同时”安全管理8.2重大设备装置安全管理8.3安全设备装置安全管理8.4特种设备安全管理8.5关键岗位和要害部位的管理8.6安全警示标识设置8.7工作环境安全性分析与管理9.职业危害管理9.1职业危害的预防9.2个体劳动保护用品的配备与个体防护9.3员工健康监护9.4女工和未成年人保护10.应急救援体系建设10.1应急救援机构建设10.2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与报备10.3应急救援器材的配备与维护10.4应急演练与管理11.事故管理11.1事故统计和报告11.2事故调查与处理11.3事故预防与改进措施12.绩效评估与档案管理12.1安全检查12.2检查事项报告与处理12.3安全生产绩效考核与评议12.4持续改进12.5档案管理三、安全生产绩效评估体系介绍1.安全生产规划与目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核心要求中第1要素为目标,明确了企业要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按照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生产经营中的职能,制定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办法。实际工作中安全生产的目标应当体现在企业的安全生产规划与计划当中。1.1安全生产规划按照管理学理论,规划是描述资源的分配、工作进度以及其它实现目标的必要行动。安全生产规划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愿景,起到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应当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既要考虑和重视生产经营方面的指标,也要考虑和重视安全生产方面的指标。制定安全生产规划的主要目的:定义安全生产的目标任务、指导原则、确定安全生产战略、下达各部门安全生产指标任务,协调各部门安全生产活动、统筹各方力量,做到有计划地和有组织地开展工作。规划既是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设计,也是企业安全生产方向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和现实性的指导性文件。安全生产规划是描绘企业安全生产的愿景,能够起到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制定安全生产规划的原则:应当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适应,与近期发展计划相协调,做到长远与近期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预防与查处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重在探索实践本单位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提升本单位安全生产的保障能力。制定安全生产规划需要注意的问题:--注意规划的宽度、时间框架、具体性、使用频率等。其中宽度是指战略与战术的相对性;时间框架是指长期与短期的相对性;具体性是指宏观与微观的相对性;使用频率是指一次与连续的相对性。--注意规划的目标的合理性。因为规划的目标是企业期望的产出,是提震人心、鼓舞士气的精神动力。安全生产的目标定位,关键是要结合本企业的性质、工作特点和实际情况而定,通常将安全生产目标分为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长远目标由规划描述,近期目标由年度计划描述,近期目标是长远目标的拆分,长远目标是年度计划的综合。因此,制定安全生产的目标,既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实际,也不要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推进,注意过程控制和目标监控。科学地把握好目标的制定、运行反馈、监测控制、调节权变几大过程。--注意规划的战略性。规划目标一旦确定,就要围绕如何实现目标作出部署,由于规划是一个时段的整体部局(一般3-5年),因此最为重要的是要体现出战略上的前瞻性,又要有战术上的灵活性。要把握好节奏,有序推进,针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如先解决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技能和责任心问题,再解决基层管理和执行力的问题,再解决生产设备设施的安全保障问题,再解决体制、机制、制度建设的问题,再到培育企业安全文化的问题等。--注意方法和举措。规划不是空洞的,实现规划的目标任务需要方法和举措承载,方向正确,方法举措得当,才能保证目标任务的实现。如解决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技能和责任心问题,主要举措通常一靠宣传,二靠培训,三靠强化监督管理。但方法不同,效果自然不同。生硬地说教可能产生对立,发自情感寓情寓理的感化,可以产生共识与共鸣,效果自然也就不同。有的企业开展我的一次违章经历的宣讲活动,虽然有的没有造成事故,但是让员工当教员,大家感同深受,谈教训,思后果,惊心肉跳,效果非常好。有一短片是美国查理讲自身一次违章造成的事故教训更是意味深长(请看记住查理-安全视频.mp4)。--注意保障条件。保障条件是支撑规划落到实处的前提,目标任务明晰,战略战术正确,方法举措得当,如果没有保障条件仍然是一句空话。保障条件涉及到组织领导、职责权力、制度机制、科技装备、安全投入等。因此,企业领导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1.2安全生产计划制定安全生产计划的原则:安全生产计划通常是指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年度计划,安全生产年度计划是在规划指导下分步行动的工作方案,也是为了实现本单位的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目标任务指导性文件,不但要有完成安全生产计划具体的目标任务,还要有实现途径的举措和保障条件,并与企业的安全生产规划相衔接。制定安全生产计划时应当注意的问题:目前,国家实行安全控制指标管理,主要是对地方政府和中央大企业集团而下达的,各地政府和中央大企业层层分解下达到基层或某一具体单位时,安全控制指标必然变为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零重大设备事故和零重大交通事故。这种制度或方法目前学术界有争议,暂且不论科学性和合理性,仅从安全控制指标本身而言,如果中央或大型企业依样画葫芦则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为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企业应当细化年度工作计划,从自身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和性质出发,立足长远,要围绕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规划,既要有利与企业的安全生产规划的连贯性,又要突出计划的阶段性;既要放眼大目标,解决前瞻性和方向性的问题,又要列出适应自身工作特点的小目标,切实解决影响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突出矛盾和突出问题;既要有利于持续改进,又能有所重点突破。关键是体现在方法途径的战术上,谨防空洞的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要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落脚在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致力于环境安全、设备可靠、行为规范,尤其是员工的零违章上。1.3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原则:主要体现在权力与义务对等,职责与责任对应,工作可量化、检查有标准、考核有尺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注意事项: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是规划、计划的核心和灵魂,不能实现目标或偏离目标规划和计划都是没有意义的。①要注意目标管理中运行的反馈。为保证实现目标,要注意目标管理中运行的反馈。通常运行反馈分事前反馈、事中反馈和事后反馈三种形式。事前反馈,需要广泛征求各部门和员工的意见,使目标制定符合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恰如其分,并能够发挥各部门和全体员工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这是控制目标的正确方向和运行基础。事中反馈是在运行中为实现目标任务,由各部门预想困难,制定预案,防止目标偏离的积极应对。发现问题要及时分析、及时研究、及时解决,对一时难以解决的必须制定预案,定出计划,确定时限,由专人负责加快解决。事后反馈是事态发生后的调整和纠偏。需要认真总结,精心分析执行控制目标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不断地持续改进提高,使企业的安全生产日臻完善。②注意监测控制。主要是对设定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监测控制有两个注意的要点,一是时间节点,二是风险信号。通过划定目标任务时段,监测控制阶段目标的实现情况;通过监测风险信号,及时发现干扰,通过冷静思考、科学分析、迅即反应。③注意调节权变。主要是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和环境的影响因素,及时应对,调整纠偏,使得既定目标得到实现(一些中央企业采用图表法,计算机信息跟踪处理法)。2.机构建设与安全责任《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核心要求中第2项要素为组织机构和职责,在组织机构要求中,明确企业的组织机构应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职责要求中,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安全生产义务。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1.1安全管理机构设置机构设置原则:权威、高效、灵活、快捷、准确。权衡重点:专门化、部门化、指挥链、管理跨度、集权与分权、正规化等六个方面的要素。机构设置方式:多层级管理设置、扁平化管理设置、协同化组织管理设置、综合性管理设置四种方式。机构职能定位:职能不交叉、工作无扯皮,职责与权力对等,责任与义务明晰,能量化和方便考核,并有较强的约束力。一些中央企业在探索垂直管理、监管分离的管理模式,是否可行,不可一概而论,要看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国资委规定的一级(A级)企业,首先应当设置独立的安全生产管理专门机构,建立安全总监制度,基层安全总监应当进班子,人事和工资资金可由上一级部门管理。2.2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的选配原则:专业相宜、数量相当、爱岗敬业、严谨朴实、雷厉风行(讲述日本规定与经验)。实际工作中企业难以选配足够的、专业相宜的安全管理人员,因此,可采取专职为主、兼职为辅、培育骨干、群防群治,多方并举的办法(商场安全员的做法)。安全管理人员职责:除日常的监督检查外,要重在机制建设、强化宣传培训教育,大力培育安全文化。通过机制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通过强化宣传培训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业务技能,减少事故隐患、杜绝“三违”;通过大力培育安全文化,形成普遍共识的价值观,安全生产的理念,营造浓烈的安全氛围。要善于整合资源、协同各方力量,合理利用自身项工作的职责,做到科学管理,智慧管理。日常管理工作中,一些中央企业有许多的好做法。如:检查(可主动邀请地方安监部门或行业专家来检查――借力);执纪(条文具体、对号入座、违章记分,满分下岗);处置,分一般情况下的口头整改令和书面整改文书,紧急情况下的果断命令并身体力行作出处置);报告(重大事项既要有口头报告,更需要书面报告);监督(对隐患治理的监督要格外严肃认真,没有彻底解决要跟踪到底)。安全管理人员要有开创性的思维,创新性的工作举措,树立有为才有位的观念,要充分运用好职能,借助于一些方法,强化自身工作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如年度考核评议与奖惩,这是安全管理部门联系各部门的有效手段,一些企业在实施年度考核评议时实行部门领导年度安全述职,一些企业实行总经理直接负责下专家考核制,如中远中散集团专家全部是外聘的,不隶属于安全管理部门,处于第三方的独立考核,公开考核评议,绩效与年终奖金挂钩,并推行模拟安全股票制度。既有权威性,又有公正性,同时又减少了安全部门与相关部门的矛盾冲突。3.制度建设与安全责任《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核心要求中第4要素为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涉及到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评估、修订、文件和档案管理6个层面。3.1法规的获取、识别与传达法规的获取途径:网络、媒体、电话、咨询。国家法律法规条文是用鲜血写成的。俗话说,聪明之人用别人的鲜血为教训,愚蠢之人用自己的鲜血买教训。企业为获取国家法律法规应当设专人负责,定期收集。法规识别方法:研读、分析、判断。在获取的基础上识别,这是履行法规义务,防止有法不依,强化管理、安全生产的保障。目的是要及时转化、形成制度,防止无意识的违法。法规传达途径:会议、研讨班、培训班。目的是要严格遵守、依法办事(实例:一些中央企业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工种作业人员发放需知卡)。3.2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建设一、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企业需要制定的规章制度总结现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建设有:1、安全生产岗位职责工作制度;2、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3、安全生产会议制度;4、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5、安全生产经费提取制度;6、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工作制度;7、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与培训制度;8、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9、隐患排查整改制度;10、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监测监控制度;11、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12、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制度;13、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14、租赁、转包、经营与分包建设管理制度;15、临时用工管理制度;16、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17、岗位危害因素警示和告知制度;18、新改扩建工程项目“三同时”制度;19、安全设施、设备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制度;20、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操作制度;21、生产设备设施报废制度;22、生产作业管理和临时施工制度23、生产设备设施检维修保养制度;24、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与使用管理制度;25、事故统计报告制度;26、安全生产举报制度;27、事故应急建设与演练制度;28、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29、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30、法律法规规定的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需要制定的其他工作制度等。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建设的基本原则科学、实用、全面、简练、可行,能被员工认同,能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诺斯提出了:制度、制度结构、制度变迁与创新为主轴的新经济史学理论体系。主要是通过社会的发展分析诸多国家经济发展与制度的关系,从而阐述了制度出效率,制度能够降低成本。对于有效率的制度建设诺斯所表述的有二个重要特征:一是能使每个员工努力遵守后能够获得激励;二是能够给每个员工充分发挥才能的自由,从而使整个社会生产力潜力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三、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建设的要求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建设的要求:根据企业自身实际,可依据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的X理论或Y理论确定企业规章制度的基本格调。X理论或Y理论无好坏之分,唯一的判据视其是否适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实际,能够管得住,管得好。3.3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符合性定期评价安全规章制度符合性评价是防止制度失效和铲除制度性违法的重要举措,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实际定期组织开展符合性评价工作。符合性定期评价关键要注意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评价实际运行中安全规章制度与现行法律、法规、规定和标准的符合性;二是评价内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的符合性,如经技术改造,或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后,以及外部条件变化后制度的符合性;三是评价意外事件或事故后制度的符合性。符合性评价最终要落脚在有利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具有可行性,能够切实制约员工习惯性违法违规行为,改善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上,要通过有针对性的组织措施,杜绝制度性缺陷,以致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真空而造成的失误。3.4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原则:全覆盖、针对性和延伸性。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方式:有形与无形相结合,内容与效果相统一,评议与考核相协调。要警示员工“工作中的轻率与疏忽是事故之源”;教导员工“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态度。”倡导员工“重视生活中细节小事,将责任作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培育员工“对自己承诺负责,将本企业兴亡看成是自己的责任,不推脱责任,拒绝依赖他人。”(案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责任感造就了--敏锐观察力,舒拉的勤奋与细致成就了--事业)。《90%的玄机》一门文,以90%×90%×90%×90%×90%=?开篇,论说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和疏忽,安全生产没有等级与优良之分,只有合格与不合格。3.5社会责任社会责任在管理学中定义为组织的一种意图,它超越了法律和经济要求的义务,属于道德范畴。社会责任与社会道德有相融性,与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有兼容性。(汶川大地震中,王老吉公司案例。)国资委在《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课题中所提出,中央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应当做到六个表率,即: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表率;坚持自主创新、转变增长方式的表率;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表率;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表率;以人为本、推进和谐企业创建活动的表率;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升国家竞争力的表率。李融荣主任在中粮集团2009年社会责任发布会上说,央企有四大社会责任:第一,要做大做强;第二,依法经营、依法纳税;第三,生产出优质的产品;第四,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弱者。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企业有4项社会责任:一是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确保安全生产的责任;二是提供自身安全生产管理中的经验与教训的责任;三是积极参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制订,以及积极参与重大社会活动等责任;四是突发事件和事故后提供应急救援帮助的责任。我们倡导企业安全生产的社会责任,实际上也是企业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的延续和扩展,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在管理学中引用了信誉指数概念,描述企业在公众中的印象,这是衡量一个现代企业社会道德水准的重要指数。俗话说“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正是这个道理。提倡安全生产的社会责任,既是弘扬一种奉献,推崇一种正气、一种品格、一种精神,更是为了企业的自身发展,实现安全发展、节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理应主动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实践,履行好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4.风险识别与控制《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核心要求中第7项要素为作业安全,涉及到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作业行为管理、警示标志、相关方管理、变更5个方面。在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要求中,明确了企业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企业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时,应当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在作业行为管理要求中,明确了企业应加强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分析,采取控制措施。在警示标志要求中,明确了企业应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按照GB2894及企业内部规定,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企业应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在相关方管理要求中,明确了企业应执行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管理制度,对其资格预审、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评估、续用等进行管理。企业应建立合格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根据服务作业行为定期识别服务行为风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企业应对进入同一作业区的相关方进行统一安全管理。不得将项目委托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或条件的相关方。企业和相关方的项目协议应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在变更要求中,明确了企业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对机构、人员、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变更的实施应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核心要求中第8项要素为隐患排查和治理,涉及到隐患排查、排查范围与方法、隐患治理预测预警4个方面。在隐患排查和治理要求中,明确了企业应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生变更或有新的公布,以及企业操作条件或工艺改变,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建设,相关方进入、撤出或改变,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有新的认识,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的,应及时组织隐患排查。隐患排查前应制定排查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排查方法。排查方案应依据:——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设计规范、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等。在排查范围与方法要求中,明确了企业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在隐患治理要求中,明确了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隐患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治理完成后,应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在预测预警要求中,明确了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运用定量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术,建立体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预警指数系统。4.1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的目的:是为了认识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危险,在认知的基础上实施主动防范、科学应对。一、名词定义危险:是描述具有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破坏,以及财产损失潜能的状态。危险因素:是指导致危险存在的成份、原因或条件。危险源:是指具有潜在性和爆发性较大能量的场所,或装置、设备、设施、物品等。危险辨识:是指针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或危险因素,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排查、识别、分类、处理的过程。二、危险辨识的基本要求:依法依规、分门别类、定性定量。三、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按照GB/T13861—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标准规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分为:物理危险因素、化学危险因素、生物性危险因素、心理和生理性危险因素、行为性危险因素和其他危险因素6大类。(一)物理性危险因素1、设备、设施缺陷(如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和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等);2、防护缺陷(如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等);3、电危害(如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等);4、噪声危害(如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5、振动危害(如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等);6、电磁辐射(如电离辐射:X射线、射线、粒子、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等);7、运动物危害(如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堆料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等);8、明火;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如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等);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如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等);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等);12、作业环境不良(如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狭窄、空间狭小、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等);13、信号缺陷(如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等);14、标志缺陷(如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等);15、其他物理性危险因素。(二)化学性危险因素1、易燃易爆性物质(如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等);2、自燃性物质(如挥发性高,燃点低的物质等);3、有毒物质(如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等);4、腐蚀性物质(如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等);5、其他化学性危险因素。(三)生物性危险因素1、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等);2、传染病媒介物;3、致害动物(如小动物引起电气短路灾害等);4、致害植物;5、其他生物性危险因素。(四)心理和生理性危险因素1、负荷超限(如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等);2、健康状况异常;3、从事禁忌作业;4、心理异常(如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等);5、辨识功能缺陷(如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等);6、其他心理和生理性危险因素。(五)行为性危险因素:1、指挥错误(如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等);2、操作失误(如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失误等);3、监护失误(如监护不当、失灵和失效等);4、其他错误(如管理无序、无制度和标准约束造成行为的随意性);5、其他行为性危险因素。(六)其他危险因素。四、职业危害因素职业危害因素本应包含在生产过程危险因素之中,但由于体制和职能关系,1988年我国颁布了《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职业危害因素单列,并将职业危害因素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他危害因素7大类:(一)生产性粉尘(包括矽尘、煤尘、石墨尘、炭黑尘、石棉尘、滑石尘、水泥尘、云母尘、陶瓷尘、铝尘、电焊烟尘、铸造粉尘和其他粉尘等);(二)毒物(包括铅、汞、锰、镉、铍、铊、钡、钒、磷、砷、铀及其化合物等56种化学品);(三)噪声与振动;(四)高温及高气压;(五)低温及低气压;(六)辐射(包括X射线、г射线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七)其他职业危害因素等。五、职业病种类按照2002年卫生部、劳动保障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职业病目录>的通知》(卫法监[2002]108号)文件,职业病名单目录共列出10大类115种。六、危险辨识的原则与方法危险辨识原则:全面、准确、科学、规范。危险源辨识方法:由表及里,从大到小。即从厂址及环境条件开始到-→厂区工业布局-→工艺流程-→重大设备装置-→关键工作部位-→管理设施等。七、辨识的任务:一是查明可能发生意外事件或事故的场所和部位,以及可能发生意外事件或事故的种类;二是分析危险可能导致意外事件或事故的危害程度(如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后续生产与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履约等影响);三是为强化安全生产,提供防范意外事件或事故发生的决策支持,通过完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体制机制建设、人员管理和技术措施,提高安全生产的控制力和事故的防范能力。八、控制与削弱危险的方法:消除――代替――隔离――减轻――防护――警示。九、危险辨识时的注意事项(一)危险因素辨识后的处理危险因素辨识后要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条件和原因要进行研究分析,不仅要研究分析正常生产运行时的危险因素,还要研究分析异常状态下设备、装置的抗灾害的能力。危险因素辨识后处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采取硬件处理方式,主要指生产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型处理和安全监测监控装置等的建设;二是采取软件处理方式,主要指通过修订制度与事先设定的工作流程,规范运作。(二)注意危险因素的分布为了有序、方便地进行分析,防止遗漏,一般按厂址、平面布局、建(构)筑物、生产工艺及设备、辅助生产设施(包括公用工程)、作业环境危险等几部分,分析其存在的危险因素,列表登记、综合归纳,得出系统中存在哪些种类危险因素及其分布状况的综合资料。(三)注意危险造成的危害方式指对人体造成伤害、对人身健康造成损坏的方式。例如,机械伤害的挤压、咬合、碰撞、剪切等,中毒后对器官损伤、生理功能异常、生理结构损伤形式(如粘膜糜烂、植物神经紊乱、窒息等,粉尘在肺泡内阻留、肺组织纤维化、肺组织癌变)等。(四)注意危险造成的伤害途径意外事件或事故是正常生产运行情况下的失控,对身的伤害一般是通过与人体直接接触所造成的,如爆炸是通过冲击波、火焰、飞溅物体与人体直接接触而造成的,毒物是通过人体呼吸道、食道、皮肤粘膜等接触方式造成的,噪声是通过空气传播损伤听觉造成的。了解对人体的伤害途径,试图减少危险因素对人体的接触,实际上就是防止了伤害。(五)注意事故前危险因素的异常征兆不同危险因素在引发事故前,一般有其征兆。如化学气体爆炸与火灾事故前,必然伴随可燃爆的气体泄漏,坍塌事故前,必然有压力声响,透水事故前,必然有渗水管涌等。一旦发现险情,必须立即停止作业,要采取果断措施,撤离人员,排查和消除事故隐患。4.2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一、名词定义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分类通常可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两种。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二、隐患排查的原则同危险因素排查原则。必须及时、全面、准确、科学、规范。要形成制度化、常态化,三、隐患排查方法隐患排查方法:制定排查方案,按照排查区域功能、排查人员属性、专业和排查时间划分。隐患排查方式可采取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对排查出来的事故隐患,要根据隐患等级、类别登记、建档,详实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根除事故隐患。四、隐患排查的组织按隐患排查功能区域划分:生产作业区、辅助作业区、原材料储存区、产成品仓库区、生活区等。按隐患排查人员属性划分:员工普查、专业技术人员专项检查、企业全面检查、政府部门综合排查等。按排查的专业划分:取决于产业类别。如加工业:可分为机械、要根电气、运输、仓储等,矿山(可分为采、掘、运、通风、排水、供电等)。按排查的时间分:有员工的日检查、车间的周检查、安管部门的月排查、企业的季排查、集团公司的年排查。五、隐患种类的划分按照隐患可能造成事故的种类划分:主要是依据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定义,按其可能引发事故的20个类别分类。按照人机环划分:主要是指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性。这与上述危险因素的概念有所区别,主要在于危险因素是客观存在的,而隐患是由偏离正常状态下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极为复杂,难以事前排查的,有其偶然性、突发性。属于事故条件中的激发条件,也是引发事故的必要条件。按其可能引发事故的诱导性原因分类,主要归结为:操作错误、不当行为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手代替工具操作、物体存放不当、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攀座不安全位置、在起吊物下作业或停留、机器运行状态下工作、注意力分散、忽视个人防护和不安全的装束等(链接)。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显见的,主要归结为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失,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配备不齐,以及生产(施工)场地环境设备设施安装位置不当等4大类。环境的不安全性也是显见的,主要归结为所处地点受自然灾害、外部危险因素、特定作业区域或场所受限、设计中安全距离不足等。六、隐患排查中的注意事项1、要检查现场作业过程中生产装置和设备的安全性,与法规标准要求有哪些不符合、不适应;2、要查明危险岗位和重点部位可能导致事故的种种临界状态和不安全的行为。要通过隐患排查使员工充分认识工作中的危险性,特别是要使在危险岗位或部位工作的员工认识到岗位存在的危险性和自身工作对安全生产的管理要性,要尽可能地明辨造成事故的种种行为方式,增强遵章守纪的工作自觉性。七、隐患治理隐患是引发事故的导火索,排查隐患,为的是治理隐患、消除隐患,遏制事故。从事故的三条件中已知,减少事故必须消除事故隐患,只要存在事故隐患,在激发条件的作用下,随时随地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对于排查中发现的一般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治理、及时消除。对于排查中发现的一时难以治理和消除的重大事故隐患,要定方案、定措施、定人员、定职责,定时间、定要求,治理过程中确有危险的,要制定好应急预案,确保方案、措施、资金、人员、治理五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后,企业应当组织验收或评价,通过验收评价后应当记入档案,并及时作项处理。4.3重大危险源识别与安全管理一、名词定义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物且边缘距离小于500米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重大危险源的判据,目前主要是依据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重大危险源通常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根据物质不同性质,重大危险源又分为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活性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四大类。国家标准中列出了141种物质名称及其临界量(链接)。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原则:统一、规范、科学、权威、效能。三、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方法对照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单元内单一危险物品储量超过临界量即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多种危险物品且每一种物品均未超过其对应的临界量,但满足下列公式的为重大危险源。q为某一危险物品的现在量Q为对应危险物品的临界量对于标准中未列出危险物品名录,但确具有爆炸性、燃烧性、有毒性等的危险物品,需经专业的考核部门鉴定确定。按照国家安监总局有关文件的规定和要求,对重大危险源实施分级管理。对重大危险源的分级与认定,必须由有资格条件的安全中介技术服务机构确认。现行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按照《关于印发<关于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安监管办字[2003]159号)文件要求,国家安监总局确定的重大危险源有12种,分别为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危险房屋、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煤矿(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露天矿(含采石场)、尾矿库。而地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中有的列出了30多项,企业应当查询当地安是行为部门的有关规定,做好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工作。四、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一般包含五个环节:一是普查辨识环节;二是分类分级环节;三是登记建档与申报环节;四是 检测 工程第三方检测合同工程防雷检测合同植筋拉拔检测方案传感器技术课后答案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培训 监控环节;五是应急管理环节。4.4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危险物品的分类依据GB5044—85《职业性接触毒性危害程度分级》等标准。危险物品的类型:急毒性、慢毒性、致癌性、诱变性、致畸性、反应性、放射性7种(链接)。危险物品安全管理的原则:规范、有序、严密、安全。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主要体现在采购、运输、储存、领取、使用(生产)、暂存、回收、消毁8个环节。采购:必须向有关部门申请领取采购许可证;运输:必须有公安部门申请领取运输证,运输线路必须按规定的路线行驶;储存:必须按公安等有关部门批准的储量存储,并按照堆放的标准严格仓储;领取:应当采取三级申报批准制度,并填写规范的领取单;使用(生产):应当注意操作规程,谨慎作业;暂存:在车间或作业区域临时存放应有封闭防盗、防火、防爆等条件,并有人值守;回收:使用剩余暂时不用的,要回收妥善保存,并作好记录;消毁:需要消毁的必须缴环保部门,集中消毁。4.5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危险作业是指作业场所或特定工作环境因存在诱发事故的危险因素,如果操作不当,可能引发事故的生产作业。因此,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首先对危险作业环境的安全管理有详尽的规定。主要体现在通风、照明、温度、噪声、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监控、护栏、警示等方面。这是因为良好的作业环境能使人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而安全生产在强调危险作业环境特殊性的同时,更强调对危险作业的管理,它还体现在危险作业的工程设计、施工方案、工作流程、风险控制和应急救援等方面。危险作业的原则:把住重点环节,掌控好重点人员。危险作业的管理:工程设计是前提,施工方案是基础,工作流程是保证、风险控制是抓手、应急预案是防范。注意事项:一是事前,抓好班前技术交底会;二是事中,严格作业过程管理,作业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排查、疑难问题及时召开专家诊断会;三是事后,落实好交接制度,开好交接班会。通过三会制度,事前提醒员工遵章守纪,按施工作业方案正确操作,告知员工作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应对的方法。一旦发现险情,必须停止作业,等技术人员和专家分析、排查、制定出可行的施工作业方案,经审批后方可再作业。对于班中发现的异常苗头或担心疑惑的隐患必须在交接班会上告知下一班主要负责人。一般来说,危险作业的管理,主要侧重在员工的行为管理上。香港职业安全健康局编辑出版的《工作安全行为训练套件》一书中,根据安全生产全员性特点,强调每一个员工的安全行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保障。他们特别重视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注重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技能。并着力在安全文化上形成特色。他们对员工安全行为管理流程如下:找出问题--简报会--成立工作小组--观察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后制定出措施--应用--检查--反馈--持续改进找出问题。找出问题:通过事故识别和确定危险行为,通过意外事件记录、运行程序和风险评估记录,由企业安委会或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整体策划、执行及观察整个活动。重要步骤:分析安全记录、找出关键行为例子、识别出关键工作行为的分类(与工作人员有关,如嬉戏、破坏安全装置功能、未授权使用或进入;与工具或装置有关,如状况、选择、使用;与工作程序有关,如守则及程序、工作前检查、紧急维修;与个人防护装备有关,如状况、选择、使用;与身体位置有关,如吊重物件下、物件移动途径、工作姿态;与习惯修养有关,如个人卫生、公德、惯用倾向)、写下定义(叙述简明扼要、用动词开始强调所要做的重点、易于观察和测量、普遍为员工接受)及考虑工作特性。简报会:解释工作安全行为观察之实行只是辅助性质,并不是取代现有的安全管理制度;实行方法及要求员工合作;选择工作小组成员;预备所需资源,容许小组成员每日/每班用5-10分钟时间执行观察、参与训练课程;赞赏有良好工作安全行为表现的员工,并鼓励工作安全行为。成立工作小组以执行工作安全观察:工作小组选择不同岗位的人员组成,相同岗位每组中选2名。安全观察:制订工作目标及时间表、列出工作安全行为一览表、选择观察站、制订项工作基准线、对观察人员进行培训、连续观察、分析结果及检讨。应用:确定工作目标,制定期望达到的工作行为标准,通过工作安全行为一览表和观察程序,观察员工的安全行为,并打分判别员
本文档为【安全管理零事故零伤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安全工程师
多年从事安全管理生产工作,擅长安全管理及相关文件编写。
格式:ppt
大小:1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1-03-04
浏览量: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