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草业产业化篇)

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草业产业化篇)

举报
开通vip

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草业产业化篇)PAGEPAGE1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草业产业化篇二○○五年九月目录TOC\o"1-3"\h\zHYPERLINK\l"_Toc113806502"第一章草种业PAGEREF_Toc113806502\h1HYPERLINK\l"_Toc113806503"一、概述PAGEREF_Toc113806503\h1HYPERLINK\l"_Toc113806504"二、国外草种产业PAGEREF_Toc113806504\h2HYPERLINK\l"_Toc113...

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草业产业化篇)
PAGEPAGE1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草业产业化篇二○○五年九月目录TOC\o"1-3"\h\zHYPERLINK\l"_Toc113806502"第一章草种业PAGEREF_Toc113806502\h1HYPERLINK\l"_Toc113806503"一、概述PAGEREF_Toc113806503\h1HYPERLINK\l"_Toc113806504"二、国外草种产业PAGEREF_Toc113806504\h2HYPERLINK\l"_Toc113806505"(一)具有基本稳定的草种生产、市场与贸易PAGEREF_Toc113806505\h2HYPERLINK\l"_Toc113806506"(二)重视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与利用PAGEREF_Toc113806506\h4HYPERLINK\l"_Toc113806507"(三)培育高水平的专业品种选育机构PAGEREF_Toc113806507\h5HYPERLINK\l"_Toc113806508"(四)制定完善的牧草品种审定与品种保护制度PAGEREF_Toc113806508\h6HYPERLINK\l"_Toc113806509"(五)形成草种集中生产区PAGEREF_Toc113806509\h7HYPERLINK\l"_Toc113806510"(六)建立严格的草种质量管理制度和完善的管理机构PAGEREF_Toc113806510\h8HYPERLINK\l"_Toc113806511"(七)采用合适的草种生产经营模式PAGEREF_Toc113806511\h10HYPERLINK\l"_Toc113806512"三、中国草种生产的现状与发展PAGEREF_Toc113806512\h12HYPERLINK\l"_Toc113806513"(一)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与品种选育PAGEREF_Toc113806513\h12HYPERLINK\l"_Toc113806514"(二)草种生产与草种需求PAGEREF_Toc113806514\h13HYPERLINK\l"_Toc113806515"(三)草种质量检验PAGEREF_Toc113806515\h15HYPERLINK\l"_Toc113806516"(四)草种生产的科学技术研究PAGEREF_Toc113806516\h16HYPERLINK\l"_Toc113806517"(五)国债资金草种基地建设概况PAGEREF_Toc113806517\h20HYPERLINK\l"_Toc113806518"四、草种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PAGEREF_Toc113806518\h21HYPERLINK\l"_Toc113806519"(一)草种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PAGEREF_Toc113806519\h22HYPERLINK\l"_Toc113806520"(二)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和利用研究不足PAGEREF_Toc113806520\h24HYPERLINK\l"_Toc113806521"(三)牧草育种力量薄弱,自主知识产权草品种匮乏PAGEREF_Toc113806521\h24HYPERLINK\l"_Toc113806522"(四)草种生产机械化集约化程度低PAGEREF_Toc113806522\h25HYPERLINK\l"_Toc113806523"(五)草种集中生产区未形成PAGEREF_Toc113806523\h26HYPERLINK\l"_Toc113806524"(六)草种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PAGEREF_Toc113806524\h26HYPERLINK\l"_Toc113806525"(七)专业化程度高的草种企业缺乏PAGEREF_Toc113806525\h26HYPERLINK\l"_Toc113806526"五、草种业发展战略与措施PAGEREF_Toc113806526\h27HYPERLINK\l"_Toc113806527"(一)战略指导思想PAGEREF_Toc113806527\h27HYPERLINK\l"_Toc113806528"(二)战略目标PAGEREF_Toc113806528\h27HYPERLINK\l"_Toc113806529"(三)战略布局PAGEREF_Toc113806529\h29HYPERLINK\l"_Toc113806530"(四)战略规划PAGEREF_Toc113806530\h29HYPERLINK\l"_Toc113806531"(五)战略措施PAGEREF_Toc113806531\h30HYPERLINK\l"_Toc113806532"第二章人工草地建设PAGEREF_Toc113806532\h34HYPERLINK\l"_Toc113806533"一、概述PAGEREF_Toc113806533\h34HYPERLINK\l"_Toc113806534"(一)人工草地的经济功能PAGEREF_Toc113806534\h35HYPERLINK\l"_Toc113806535"(二)人工草地的生态功能PAGEREF_Toc113806535\h35HYPERLINK\l"_Toc113806536"二、国外人工草地发展历史及基本现状PAGEREF_Toc113806536\h37HYPERLINK\l"_Toc113806537"(一)人工草地发展历史PAGEREF_Toc113806537\h37HYPERLINK\l"_Toc113806538"(二)人工草地建设基本现状PAGEREF_Toc113806538\h38HYPERLINK\l"_Toc113806539"(三)人工草地发展趋势PAGEREF_Toc113806539\h39HYPERLINK\l"_Toc113806540"三、中国人工草地发展历史及基本现状PAGEREF_Toc113806540\h40HYPERLINK\l"_Toc113806541"(一)人工草地发展历史PAGEREF_Toc113806541\h40HYPERLINK\l"_Toc113806542"(二)人工草地建设基本现状PAGEREF_Toc113806542\h41HYPERLINK\l"_Toc113806543"(三)人工草地发展趋势PAGEREF_Toc113806543\h43HYPERLINK\l"_Toc113806544"四、中国人工草地建设存在的问题PAGEREF_Toc113806544\h44HYPERLINK\l"_Toc113806545"(一)对人工草地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PAGEREF_Toc113806545\h44HYPERLINK\l"_Toc113806546"(二)国家宏观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PAGEREF_Toc113806546\h45HYPERLINK\l"_Toc113806547"(三)生产技术体系及配套设施不完善PAGEREF_Toc113806547\h45HYPERLINK\l"_Toc113806548"(四)农区种草发展缓慢,未对畜牧业形成支撑PAGEREF_Toc113806548\h46HYPERLINK\l"_Toc113806549"(五)布局不合理,总量不能满足需求PAGEREF_Toc113806549\h46HYPERLINK\l"_Toc113806550"(六)缺乏整体规划,发展目标不明确PAGEREF_Toc113806550\h47HYPERLINK\l"_Toc113806551"五、中国人工草地发展战略及措施PAGEREF_Toc113806551\h49HYPERLINK\l"_Toc113806552"(一)战略指导思想PAGEREF_Toc113806552\h49HYPERLINK\l"_Toc113806553"(二)战略目标PAGEREF_Toc113806553\h49HYPERLINK\l"_Toc113806554"(三)战略布局PAGEREF_Toc113806554\h49HYPERLINK\l"_Toc113806555"(四)战略规划PAGEREF_Toc113806555\h50HYPERLINK\l"_Toc113806556"(五)战略措施PAGEREF_Toc113806556\h50HYPERLINK\l"_Toc113806557"第三章草产品加工业PAGEREF_Toc113806557\h54HYPERLINK\l"_Toc113806558"一、概述PAGEREF_Toc113806558\h54HYPERLINK\l"_Toc113806559"二、国外草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及现状PAGEREF_Toc113806559\h55HYPERLINK\l"_Toc113806560"(一)草产品加工业的发展PAGEREF_Toc113806560\h55HYPERLINK\l"_Toc113806561"(二)草产品对草食动物发展的支撑PAGEREF_Toc113806561\h58HYPERLINK\l"_Toc113806562"(三)草产品发展对相关产业的拉动PAGEREF_Toc113806562\h59HYPERLINK\l"_Toc113806563"(四)草产品贸易PAGEREF_Toc113806563\h60HYPERLINK\l"_Toc113806564"(五)草产品生产发展趋势PAGEREF_Toc113806564\h65HYPERLINK\l"_Toc113806565"三、中国草产品加工业的兴起与发展PAGEREF_Toc113806565\h69HYPERLINK\l"_Toc113806566"(一)草产品加工业的兴起PAGEREF_Toc113806566\h69HYPERLINK\l"_Toc113806567"(二)草产品加工业的基本现状PAGEREF_Toc113806567\h70HYPERLINK\l"_Toc113806568"(三)草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展望PAGEREF_Toc113806568\h71HYPERLINK\l"_Toc113806569"四、草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PAGEREF_Toc113806569\h72HYPERLINK\l"_Toc113806570"(一)行业产业政策不明确,发展难度大PAGEREF_Toc113806570\h72HYPERLINK\l"_Toc113806571"(二)草产品生产基地布局与规模不合理PAGEREF_Toc113806571\h73HYPERLINK\l"_Toc113806572"(三)草产品结构单一,质量低PAGEREF_Toc113806572\h75HYPERLINK\l"_Toc113806573"(四)国产牧草机械技术含量低,关键设备依赖进口PAGEREF_Toc113806573\h76HYPERLINK\l"_Toc113806574"(五)行业组织化程度低,企业效益不稳定PAGEREF_Toc113806574\h76HYPERLINK\l"_Toc113806575"五、草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与措施PAGEREF_Toc113806575\h76HYPERLINK\l"_Toc113806576"(一)战略指导思想PAGEREF_Toc113806576\h76HYPERLINK\l"_Toc113806577"(二)战略目标PAGEREF_Toc113806577\h77HYPERLINK\l"_Toc113806578"(三)战略布局PAGEREF_Toc113806578\h77HYPERLINK\l"_Toc113806579"(四)战略规划PAGEREF_Toc113806579\h77HYPERLINK\l"_Toc113806580"(五)战略措施PAGEREF_Toc113806580\h78HYPERLINK\l"_Toc113806581"第四章草坪业PAGEREF_Toc113806581\h82HYPERLINK\l"_Toc113806582"一、概述PAGEREF_Toc113806582\h82HYPERLINK\l"_Toc113806583"二、发达国家的草坪业PAGEREF_Toc113806583\h83HYPERLINK\l"_Toc113806584"(一)欧洲草坪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PAGEREF_Toc113806584\h83HYPERLINK\l"_Toc113806585"(二)美国的草坪业PAGEREF_Toc113806585\h84HYPERLINK\l"_Toc113806586"三、中国草坪业的兴起及发展PAGEREF_Toc113806586\h86HYPERLINK\l"_Toc113806587"(一)草坪业的发展历程PAGEREF_Toc113806587\h86HYPERLINK\l"_Toc113806588"(二)草坪教学科研的发展PAGEREF_Toc113806588\h87HYPERLINK\l"_Toc113806589"(三)草坪业的发展前景PAGEREF_Toc113806589\h89HYPERLINK\l"_Toc113806590"四、草坪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PAGEREF_Toc113806590\h92HYPERLINK\l"_Toc113806591"(一)行政管理界限不清,无行业协会PAGEREF_Toc113806591\h92HYPERLINK\l"_Toc113806592"(二)草坪草品种紧缺,种子主要靠进口PAGEREF_Toc113806592\h93HYPERLINK\l"_Toc113806593"(三)国家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科研成果少,草坪管理技术体系不健全PAGEREF_Toc113806593\h93HYPERLINK\l"_Toc113806594"(四)草坪产品匮乏,企业缺乏竞争力PAGEREF_Toc113806594\h94HYPERLINK\l"_Toc113806595"(五)社会对草坪功能认识不足PAGEREF_Toc113806595\h94HYPERLINK\l"_Toc113806596"五、草坪业发展战略与措施PAGEREF_Toc113806596\h95HYPERLINK\l"_Toc113806597"(一)战略指导思想PAGEREF_Toc113806597\h95HYPERLINK\l"_Toc113806598"(二)战略目标PAGEREF_Toc113806598\h95HYPERLINK\l"_Toc113806599"(三)战略布局PAGEREF_Toc113806599\h96HYPERLINK\l"_Toc113806600"(四)战略措施PAGEREF_Toc113806600\h96HYPERLINK\l"_Toc113806601"第五章特色产业PAGEREF_Toc113806601\h101HYPERLINK\l"_Toc113806602"一、概述PAGEREF_Toc113806602\h101HYPERLINK\l"_Toc113806603"二、草原旅游业PAGEREF_Toc113806603\h102HYPERLINK\l"_Toc113806604"(一)草原旅游业发展的现状PAGEREF_Toc113806604\h102HYPERLINK\l"_Toc113806605"(二)草原旅游业存在的问题PAGEREF_Toc113806605\h104HYPERLINK\l"_Toc113806606"(三)草原旅游业发展战略与措施PAGEREF_Toc113806606\h107HYPERLINK\l"_Toc113806607"三、草原药用植物产业PAGEREF_Toc113806607\h111HYPERLINK\l"_Toc113806608"(一)草原药用植物产业的现状PAGEREF_Toc113806608\h111HYPERLINK\l"_Toc113806609"(二)草原药用植物产业存在的问题PAGEREF_Toc113806609\h112HYPERLINK\l"_Toc113806610"(三)草原药用植物产业的发展战略与措施PAGEREF_Toc113806610\h114HYPERLINK\l"_Toc113806611"四、其它产业PAGEREF_Toc113806611\h116HYPERLINK\l"_Toc113806612"(一)草原健康食品开发PAGEREF_Toc113806612\h116HYPERLINK\l"_Toc113806613"(二)能源植物开发PAGEREF_Toc113806613\h120HYPERLINK\l"_Toc113806614"(三)纸业PAGEREF_Toc113806614\h121HYPERLINK\l"_Toc113806615"(四)编织业PAGEREF_Toc113806615\h121HYPERLINK\l"_Toc113806616"(五)草原野生花卉业PAGEREF_Toc113806616\h121PAGEPAGE30第一章草种业一、概述“牧草”一词最初指用于饲喂家畜的各种栽培或野生草本植物。随着社会的发展,牧草的功用逐步扩大,产生如草坪绿化、水土保持、农田土壤改良、造纸、提取特殊营养物质等诸多用途。传统的草地(草原)农业生产方式从内容和形式上都进一步丰富,形成包括饲草生产、草坪运动场或绿地、草食家畜饲养和畜产品加工等内容的草业生产系统。草种是指在草业生产上可直接作为播种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的植物器官,主要包括牧草与草坪草种子或营养繁殖体。草种业是包括牧草新品种选育、引进、种子生产、清选加工、包装、贮藏、推广、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在内的,实行繁育、推广和销售一体化生产和管理的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草种业既是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作物种子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国家宏观政策和草产品及草坪等相关产业的拉动,我国对牧草优良品种和高质量种子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是,目前我国草种业的生产水平还比较落后,主要表现为:(1)涵盖牧草品种选育、种子生产与推广、种子质量检验等内容的牧草种子繁育检验体系不健全;(2)良种选育水平落后,缺乏自主品种;(3)种子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生产水平低下。为了尽快解决我国草种业面临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牧草良种选育和种子生产水平,有必要对国内外草种产业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与比较,并对我国草种业未来发展提出战略性的思考与建议。二、国外草种产业世界草地畜牧业发达国家,如美国、丹麦、荷兰和新西兰等国都形成了强大的包括牧草良种选育与种子生产在内的草种产业,是国际上重要的牧草种子生产和输出国。根据国际种子联盟(InternationalSeedFederation,ISF)1998~2003年的统计,世界禾本科和豆科牧草种子年平均产量为69万吨,其中进入国际种子市场交易的牧草种子每年大约有20万吨,贸易额约为4.6亿美元。概括起来,世界主要草种产业发达国家的生产情况和特点包括以下方面:(一)具有基本稳定的草种生产、市场与贸易虽然各国或区域性经济组织对牧草种子的生产与贸易规定差异很大,但经过多年发展,各主要的牧草种子生产国的重要草种的生产、市场和贸易情况基本稳定。美国是世界上牧草种子年产量最高的国家,建植人工草地和草坪的草种大部分是由早期移民从欧洲带入,或先后从世界各地引进种植的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一些草种。产业化生产的主要牧草种包括高羊茅、黑麦草、紫花苜蓿、无芒雀麦等;主要的冷季型草坪草有草地早熟禾、翦股颖属和羊茅属草坪草,暖季型草坪草包括狗牙根、结缕草、地毯草、雀稗属草坪草等。美国专业化牧草种子生产田面积为27万hm2,禾本科和豆科牧草种子平均年产量分别为41.57万吨和4.94万吨,分别占世界年产量的69%和55%。禾本科牧草与草坪草种子中高羊茅种子年产量为11.5万吨;一年生黑麦草种子13.5万吨;多年生黑麦草9.5万吨;草地早熟禾3.3万吨;紫羊茅1.5万吨。豆科牧草种子中紫花苜蓿种子3.5万吨;红三叶种子0.65万吨;白三叶种子0.44万吨。美国生产的牧草与草坪草种子除满足国内市场外,部分出口到欧洲、南美洲、亚洲,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与地区。丹麦是世界上禾本科牧草与草坪草种子集约化生产水平最高的国家,也是国际市场上冷季型禾本科牧草与草坪草种子的重要出口国。丹麦的农业用地面积约270万公顷,牧草种子生产田的面积占2%(5.7万公顷),其中禾本科牧草种子生产田面积5.4万公顷,三叶草种子田面积0.3万公顷。丹麦良好的牧草种子生产条件吸引大量的该国以外的禾本科牧草品种到丹麦进行扩繁,种植国外牧草品种的种子田占丹麦牧草种子田总面积的1/3~1/2。丹麦禾本科牧草种子年平均产量8.1万吨,其中多年生黑麦草3.4万吨;紫羊茅2.7万吨;草地早熟禾0.7万吨;一年生黑麦草和杂交黑麦草种子0.5万吨。在丹麦,牧草种子的生产主要通过农场与种子经销商之间签定产品订单的方式组织生产。从良种选育到良种的推广与种植,种子生产与经销公司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种子生产合同中,种子生产与经销公司明确种子生产面积,并为农场提供基础种子,负责种子的加工清选与销售。丹麦现有专业从事牧草种子生产的企业有七家,其中丹农公司(DLF-TRIFOLIUMA/S)的规模最大,经销的禾本科牧草和三叶草种子量占全丹麦的70%。丹麦国内对牧草种子的年需求量约占年生产量的10%,其余的90%用于出口,欧盟其它国家是主要出口市场。新西兰牧草种子生产主要集中在南岛的坎特布雷省平原,专业化牧草种子生产田的面积接近3.5万公顷,平均年产禾本科牧草种子1.8万吨,其中多年生黑麦草种子1.2万公顷;一年生黑麦草和杂交黑麦草种子产量0.5万吨。新西兰豆科牧草种子年平均产量3870吨,其中白三叶种子占93%。新西兰是世界上白三叶种子生产效率和产量最高的国家,种子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二)重视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与利用牧草种质资源是指所有牧草物种及其可遗传物质的总和,是改良牧草和进行新品种培育的物质基础。如果将世界草种生产与市场份额分配归结为优良品种的竞争,那么对育种机构和育种者而言,则是所掌握的种质资源多少的比较。世界畜牧业发达国家对牧草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和评价都十分重视。美国本土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贫乏,其农作物种质资源主要从国外引进,为了加强国外种质资源的收集,不仅建有中北部、东北部、南部和西部4个植物引种站,又建立了国家种子贮藏实验室,累计引入牧草种质材料2.5万份;俄罗斯瓦维洛夫植物栽培研究所搜集保存的牧草种质材料约2.8万份;新西兰保存牧草种质资源2.5万余份;澳大利亚以堪培拉联邦科工组织(CSIRO)植物研究所种质中心为核心对全国进行分片管理,昆土兰州布里斯班市的热带作物和草地研究所保存的种质资源达2万份,以热带牧草为主。南澳大利亚州阿德雷德市帕拉菲尔德植物引种中心保存的种质材料有1.2万份,主要是引自地中海地区的一年生苜蓿。西澳大利亚州佩斯市的西澳大学田间试验站,仅地三叶草种质资源就保存有6000份,都是从地中海地区搜集引进的。许多国际农业机构也保存有从各国搜集到的大量牧草种质资源。如设在哥伦比亚卡利市的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搜集保存热带牧草种质资源1.8万份。这些国家对搜集到的牧草种质材料均进行了有效的开发和创新性研究,培育出大量优质高产的牧草新品种。(三)培育高水平的专业品种选育机构国外牧草与草坪草作为重要的作物,具有很高的生产和经济价值,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作物育种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事牧草新品种选育与研制的机构包括大学、公立或私立的科研机构以及种子生产企业等。以美国为例,现有的130多家农业大学不仅开展牧草育种方向的基础研究,而且也进行牧草新品种选育。各大学根据所在州草地农业生产的特点和产业政策方向,有重点地开展牧草育种研究与品种培育工作。除公立机构外,许多私立机构和种子生产企业也是美国进行牧草品种选育的重要力量,农业部对它们的管理主要通过合作立项、提供贷款和经济担保等方式来实施。美国非常重视育成品种适应性和生产表现的评价,最具代表性的机构包括负责苜蓿品种测试的北美苜蓿改良协会(NorthAmericanAlfalfaImprovementConference)和草坪草品种测试的权威机构—国家草坪草评价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NationalTurfgrassEvaluationProgram)等,对各种品种或育种材料的生产表现开展权威公正的多年多点测试,对良种选育和推广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育种者提供种质材料适应性和利用价值数据;其次,为研究与推广人员在进行品种的推广应用时提供参考,第三,为种子生产者提供生产和经营依据。正是建立了高水平的品种选育理论与应用研究,以及品种评价等体系,使美国每年有大量的牧草与草坪草品种上市,优良品种的多选择性和迅速更新,对草种业注入强大的动力。20世纪60年代,美国每年登记的苜蓿新品种平均为8个;而90年代,年登记新品种的数量提高到55个,一年登记的新品种数量为我国现有的苜蓿育成品种总数的2倍还多。在1963~2004年40余年的时间内,美国仅登记的苜蓿品种达到1198个。(四)制定完善的牧草品种审定与品种保护制度世界草种业发达国家都实行了严格的牧草品种审定登记制度。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由官方农业机构负责牧草品种的审定登记和发布,并对新品种和引进品种的出售和推广有较为严格的规定,从制度上对市场销售的牧草品种和种子来源进行有效控制。在品种审定、登记和释放过程中,建立了客观公正的品种生产性能评价体系,为确定品种的性能和推广适应性提供了科学依据。自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思想的不断普及和深入,发达国家先后在植物育种领域实行了类似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即植物新品种育种者权利保护制度,目的是有效地保护植物育种者的经济利益,使得育种这项耗时长、投入大的基础性工作取得必要的回报,吸引和促进有关研究机构、公司和个人投资牧草育种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品种选育,加快良种更新,最终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牧草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实施对于牧草良种选育与推广也产生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以美国的苜蓿品种选育为例,20世纪60年代以前,紫花苜蓿品种选育主要由公立研究机构承担,新品种选育成功后,无偿释放到生产中,每年登记的品种数量很少。实施紫花苜蓿新品种保护制度以后,激发了一些私人机构投资新品种选育的积极性,每年新品种登记数量迅速增加,主要选育单位由公立研究机构为主转变为以私立机构为主,极大地促进了牧草品种选育方面的投资,选育水平和效率显著提高。(五)形成草种集中生产区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专业化牧草育种计划的实施以及专业化种子生产的发展,温带牧草种子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区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牧草种子生产逐渐由牧草生产的副产品转变为区域性的专业化生产方式。目前,世界上牧草种子的生产地主要集中在美国西北部、加拿大西南部、新西兰南岛、澳大利亚北部,以及欧洲丹麦西部和荷兰的Polder地区等,这些地区具有显著的适合于小粒牧草种子高产的气候条件。区域化的牧草种子生产方式以美国西部的俄勒冈州最为典型。俄勒冈州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禾本科牧草和草坪草种子生产基地,年产牧草和草坪草种子30余万吨,直接产值为3亿~4亿美元,加上肥料、除草剂、机械等服务于牧草种子产业部门的收入,每年为俄勒冈州增加10亿~12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俄勒冈州的威拉米特谷地具有专业牧草种子生产田18.2万hm2,每年生产28万吨禾本科牧草和草坪草种子,被誉为世界“禾本科牧草种子之都”。威拉米特谷地的气候属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量高有利于植物地下部分的发育和生长,秋季降水量高有利于种子田的建植,夏季干旱有利于种子的成熟和收获,种子收获后的干旱使牧草进入休眠。该区只靠天然降水的季节分布特点就能满足牧草种子生产对气候的特殊要求,因而形成了世界上牧草种子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集中生产区。由于气候条件非常适合于牧草种子的生产,在威拉米特谷地分布有800个专门进行牧草种子生产的农场,平均土地面积为280hm2。这一地区聚集了50个地区性、全国性或国际性的牧草种子公司,荷兰、日本、丹麦、德国、澳大利亚等牧草种子生产大国的种子公司均在威拉米特谷地建立了种子生产基地,以充分利用该地区的气候资源,生产高产优质的牧草种子,降低种子生产成本,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六)建立严格的草种质量管理制度和完善的管理机构在牧草种子贸易中,依据各国及不同地区的相关法律规定,可通过第三方的种子检验站或实验室,对市场流通的种子及买卖双方对种子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牧草种子质量检验的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当时欧美国家牧草种子的交换和贸易日益增加,牧草种子商品化的过程中,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现象屡见不鲜。最常见的问题是掺杂价格低廉,外形相似的无生命种子、不易识别的其它种子、染色的石英砂、秕种子和杂质等,谋取暴利。针对以上不道德的行为,欧美国家相继颁布了种子管理法令,成立了种子检验机构,发布统一的检验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对规范市场行为,实现公平交易,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人们对牧草种子质量重要性认识的逐步提高,种子质量研究的不断深入,种子质量控制已经成为牧草种子生产和贸易当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牧草种子质量评价指标已由传统的只对种子进行净度和发芽率测定转变为在生产环节质量控制与采用多个指标对种子进行更为全面和准确地进行评价相结合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草种业发达国家的牧草种子生产与贸易形成了健全的法律制度和完善的种子质量管理机构,凡牧草种子产业发达的国家都有“种子法”、“种子检验规程”、“种子认证规程”、“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等法律条规以及相应的执法或监督机构,如种子质量检验中心(站)、种子审定局(站)、植物检疫站等,使牧草种子在生产、贸易和使用中有法可依,依法进行种子质量的管理,保护了育种者、种子生产者和种子消费者的利益,促进了牧草种子市场的繁荣和健康发展。牧草和草坪草种子认证制度是牧草种子生产过程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质量保证体系,目的是保证所生产种子的基因纯度和一致性。经过近百年的实践,草种产业发达国家均建立了相应的种子认证标准。联合国的经济协作与发展组织(OECD)制定的《牧草和油料作物品种种子认证规程》,自1973年制定后经过近10次修改与完善,成为世界各国国际贸易当中种子质量要求的最低参照标准。其它区域性组织如欧洲经济协作组织制定的《国际贸易中的牧草品种种子认证规程》,北美官方(美国、加拿大)种子认证机构协会(AOSCA)制定的《种子认证手册(1971、2003)》等,对国际牧草种子贸易影响比较大。此外,美国主要的牧草种子生产州也制定了更为详细的牧草种子认证法规和标准。(七)采用合适的草种生产经营模式牧草种子订单生产模式由于牧草种子生产对地域和生产技术具有特殊要求,在美国、加拿大、丹麦和新西兰等这些世界牧草种子的主要生产国,在牧草种子的集中生产区域内,种子公司通过与有生产经验的农户签订生产与收购合同的方式组织牧草种子的生产,保证为市场和购买者提供数量和质量稳定的牧草种子来源。生产合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所要生产的牧草种与品种、种植面积、播种时间、种子田位置和基本情况特征;(2)约定生产种子的数量、收购价格、付款方式和收购的截止时间;(3)约定播种或收购量之外剩余种子的处理方式,一般要求将剩余的认证种子交回种子公司或进行销毁;(4)根据认证规定的要求和当地的生产条件,确定种子生产田的生产年限,合同期满后,可根据相关规定和种子田的条件每年续签生产合同。种子公司负责为农户提供符合生产要求的籽种,并要求种植者将合同规定的种子田所生产的所有种子卖给种子公司,从而鼓励农户采用适当的技术获得最高种子产量。一旦合同期满,且不再续约,合同通常要求将种子田进行翻耕清除处理。牧草种子生产合同中确定收购价格有四种方式:(1)合同内容中约定固定的收购价格;(2)按生产年份的平均市场价格定价;(3)按市场价格收购,但确定最低保护价格和最高限价;(4)市场价格加上约定的奖励。在一份生产合同中,有时也采用两种以上的定价方式,如生产的部分种子按固定价格收购,其余部分按市场价收购等。牧草种子生产合同还包括一些限制性条款,包括种子公司可根据相关的种子认证和生产管理规定对种子田进行田间检查和评判的权利,以及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种子的处理条款等。牧草种子销售网络与销售链的组织世界各国的牧草种子主要通过经销网络,特别是一些区域合作机构进行销售。这些销售机构同时也为牧草种植农户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大型种子公司以及独立的经营性推广服务机构为销售商提供技术培训和技术来源支持。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草坪草种子市场的逐渐形成,由于草坪草种子的使用和生产特点存在差异,其经销形式与牧草种子有所不同。草坪草种子的经销市场销售链进一步缩短,甚至是育种公司直接将种子销售到客户手中。总体而言,牧草与草坪草种子的生产与经营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环节:育种公司或机构—种子公司与生产者—销售机构。随着世界各国植物育种者权利保护制度的日益普及,牧草种子生产的品种及来源是确定种子生产效益的关键。专业从事牧草种子生产的公司获得品种的方式包括:(1)建立自己的育种机构;(2)从专业化的育种机构或公司获得转让或生产经营权。在牧草种子生产收益中,品种已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自主选育的优良品种的能力、释放品种的数量和推广已经成为跨国大型牧草种子公司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三、中国草种生产的现状与发展(一)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与品种选育虽然我国拥有丰富的牧草种质资源,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才开始较为系统的牧草种质资源收集工作。我国已建成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的种质资源保存长期库,承担包括牧草饲料作物在内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任务,建成全国畜牧兽医总站畜禽牧草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中心的牧草种质资源中期库、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温带牧草备份中期库和海南省中国热带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热带牧草备份中期库。截止到2002年,已搜集到国内外牧草种质资源材料近9000份,其中入国家长期库保存约3000份,入中期库保存4048份。对各地搜集到的无性繁殖的牧草种质材料,已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京市、吉林省公主岭市、甘肃省兰州市、新疆乌鲁木齐市、青海省西宁市、四川省成都市、湖北省武汉市、江苏省南京市、海南省儋州市分别建了牧草种质资源圃,在田间繁殖保存。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的牧草育种者采用野生引种驯化、地方品种整理、国外优良品种引进、选择育种及杂交育种等方法培育出一批新品种。据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数据,截止2004年我国已经通过审定登记的牧草、饲料作物、绿肥作物、水土保持植物和草坪草品种共268个,其中育成品种为108个,代表性的苜蓿品种有吉林农业科学院通过系统选育培育出高产、抗寒、适应性广的公农1号、公农2号苜蓿新品种;内蒙古农业大学通过杂交培育出抗寒抗旱的草原1号、草原2号、草原3号杂花苜蓿品种;甘肃农业大学培育的甘农1号、甘农2号、甘农3号苜蓿品种;新疆农业大学培育出的新牧1号、新牧2号、新牧3号苜蓿新品种;黑龙江畜牧所以扁蓿豆和苜蓿杂交培育出龙牧801、龙牧802、龙牧803;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所培育出耐盐碱的中苜1号和中苜2号苜蓿品种;兰州畜牧所培育出抗霜霉病的中兰1号苜蓿品种等。其它牧草品种包括江苏农业科学院应用雄性不育系培育出杂交狼尾草;南京农业大学利用远缘杂交培育出羊茅黑麦草;此外,我国还在杂交青饲玉米、杂交饲用高粱、狗尾草、王草、冰草、羊草、柱花草育种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二)草种生产与草种需求我国现有兼用牧草种子田约30万公顷,年产牧草种子5~6万吨,单位面积的产量在100~300kg/hm2左右,而美国年产种子40万吨,平均种子单产为1480kg/hm2,差距很大。我国牧草种子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南方部分省市主要生产多花黑麦草和部分热带牧草种子。1995年我国进口牧草种子仅为431吨,2001年进口量达到14125吨,其中紫花苜蓿种子的进口量由1995年的34吨急剧增加到2000年的1867吨,进口额由125万美元攀升至2570万美元。我国的草坪业从20世纪80年代形成至今,除生产结缕草等个别草坪草种外,我国的冷季型草坪草种子主要依赖进口,1998年进口4000吨,1999年为4500吨,现在年进口量在5000吨左右。从2000年开始,国家先后投资9亿元在内蒙、新疆、甘肃、吉林、四川等省区建设牧草种子生产基地,建立了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草种基地,生产适应性强、生长表现良好的牧草种子,带动并促进了牧草种子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公司介入,投资兴建牧草种子生产企业,组织农户生产牧草种子,加快了牧草种子产业化的步伐。例如成都大业国际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利用甘肃河西走廊有利的气候条件,在甘肃省酒泉市组建了专业从事牧草种子生产的酒泉种业有限 责任 安全质量包保责任状安全管理目标责任状8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幼儿园安全责任状占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公司,引进国外专业设备,建成年加工清选5000吨牧草种子的生产能力。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河西地区组织农户生产牧草种子,统一供种、统一进行技术指导与田间检查,统一加工和统一销售,开辟了我国牧草种子产业化的先河。根据国务院通过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到2010年我国将建设人工草地2000万hm2,改良草地3000万hm2,治理“三化”草地3300万hm2,每年需要牧草及生态治理草种的种子约12.5万吨;2020年,年需要牧草及生态治理草种的种子约16.5万吨。未来5~15年我国各用途草种的具体需求情况为:饲草饲料用草种子生产随着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高档牛、羊肉和高质量牛奶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草地畜牧业和饲料工业需要种植优质牧草作保证。2004年我国人工草地(包括飞播和改良草地)面积2441万公顷,占天然草地的6.1%,要达到2020年的人工种草面积4000万公顷的目标,使人工草地面积占天然草地面积的10%,今后每年需种植人工草地300万公顷,年需要牧草种子约6.8万吨左右。此外,在我国“三北”地区有1300万公顷低产田需用草田轮作的方式改造,恢复土壤地力,按每年5%进行轮作,需要豆科牧草种子约1万吨。考虑到人工草地的更新、新增面积以及草田轮作,预计到2020年,牧草种子需要量将达到11.6万吨。生态治理、植被恢复和低产田改造用草种子生产我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严重退化草原近1.8亿公顷,占天然草原面积的45%,今后50年中每年改良275万公顷,每年需牧草及生态建设用草种4.1万吨。此外,随着城市绿化及运动场草坪迅速增加,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将有力地拉动我国的草坪草种子市场,草坪草种子的需求仍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10年,草坪草种子需求量将突破6000吨,2020年达到8000吨。(三)草种质量检验我国牧草种子检验工作起步较晚。1982年,制定了《牧草种子检验规程》;1985年制定了《豆科主要栽培牧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和《禾本科主要栽培牧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2001年发布了修订后的《牧草种子检验规程》。我国的牧草种子检验规程在主要技术内容上等效采用了国际种子检验规程的内容,并将国际规程未列入的、但在我国又具有重要经济价值且有适宜检验方法的牧草种列入,使标准既具有国际标准的先进性,又满足我国牧草种子检验工作的实际需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业部立项在北京、内蒙古、新疆、青海、江西、山东、甘肃、四川、黑龙江、湖北、贵州等省区筹建了18个专业从事牧草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的机构。1990年以来,呼和浩特、兰州、乌鲁木齐和北京中心先后经过部级质量和计量双认证,成为农业部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1989年,中国农业大学牧草种子实验室(即农业部北京中心)加入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是中国大陆唯一的会员实验室。我国目前每年各级牧草种子检验机构的检验样品数量约2000份,按照每年所生产的牧草种子量计算,最高仅占生产总量的1/3,为进入市场的牧草种子批数量的22%,检验机构在草种生产和贸易当中的质量监督与控制的作用远未能得到应有的发挥。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牧草种子产业化及国家草种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建成一批专业化的牧草种子清选、加工生产线,生产的牧草种子质量水平显著提高,达到或接近进口同类种子的质量水平。例如甘肃酒泉大业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紫花苜蓿商品种子净度达到98%以上,发芽率(包括硬实)达到95%以上,水分含量低于8%,不含草木樨等杂草种子,质量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四)草种生产的科学技术研究大多数牧草属于多年生植物,由于利用历史和生产方式的限制,大多数牧草的驯化程度较低,还存在相当一些野生性状,如种子粒小、种子休眠性强,无限花序造成种子成熟期不一致,以及种子落粒性强等缺点。因此,与农作物相比,牧草种子生产的特点表现为潜在种子产量很高,但实际种子产量占潜在种子产量的比重很低。造成牧草种子产量低原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授粉率与受精率不足,以及受精后种子的形成发育过程中的败育损失;第二,成熟期不一致、落粒和收获加工过程造成的损失。此外,牧草以营养体利用为主,种子产量不是主要的育种目标,因而品种选育对提高种子产量的贡献不很显著,牧草种子生产水平的提高主要是依赖生产地的科学选择和专业化田间栽培管理措施的研究与应用。解放后全国建立了20多个草籽繁殖场,然而我国牧草种子生产的科学技术研究相对滞后,特别是缺乏牧草种子生产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的研究,是制约我国牧草种子生产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牧草种子产业化的发展和国家草种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种子生产的专业化技术研究发展迅速,在牧草种子生产地域、施肥、灌溉、生长调节剂应用、收获时间及收获后的田间管理等牧草种子生产的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为我国牧草种子生产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益的技术探索和支撑。1.确定我国温带牧草种子生产的适合地域1995年以来,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牧草种子实验室自东向西,分别在河北省承德和张家口、辽宁大连、内蒙古赤峰、北京海淀、宁夏银川、甘肃酒泉、新疆阿拉尔等地对紫花苜蓿和一些禾本科牧草种子生产的地域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详细分析了主要的禾本科和豆科牧草在不同区域的种子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研究表明,与东部地区相比,我国的西部地区光照充足,开花成熟期具有稳定、晴朗的天气,温度适宜,日温差大,有利于种子淀粉的积累和产量的提高,在当地灌溉条件的农业区进行温带牧草种子生产,如高羊茅种子产量达3533kg/hm2,无芒雀麦种子2942kg/hm2,紫花苜蓿1224kg/hm2。产量和质量可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是我国进行小粒温带牧草种子理想的生产地。2.牧草种子获得高产的施肥技术施肥是牧草种子获得高产优质的关键生产技术之一,合理施肥可增加单位面积生殖枝数、每生殖枝的花序数、每花序的小花数、结实率、种子粒重,从而提高牧草种子的产量。在我国河西走廊和河套平原等地区,禾本科牧草种子生产施氮肥量为100~150kgN/hm2,采用秋季施肥量占2/3或1/2,春季施肥量占1/3或1/2,可获得种子高产。紫花苜蓿施磷肥120~360kgP2O5/hm2,秋季施肥量占1/3,春季施肥量占2/3,或者一次性在春季施入可获得种子高产。3.牧草种子高产灌溉技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量稀少,一方面为牧草种子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光照,特别是在开花成熟期稳定、晴朗的天气有利于种子的发育和成熟;另一方面也为种植者利用灌溉制度调节牧草的生长规律,从而获得种子高产创造了条件。在我国西部进行禾本科牧草种子生产,应在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分别灌溉(900m3/hm2),可获得最高的种子产量。土层深厚(2米以上)的紫花苜蓿种子生产田,在入冬前应充分灌溉,次年返青到种子收获不灌溉或灌溉1次(1600m3/hm2)可获得高产。4.牧草种子高产的宽行稀植播种技术禾本科牧草种子高产必须要求单位面积的生殖枝密度达到600~900个/m2。传统上我国的牧草种子田的播种量和行距采用人工草地的技术标准,往往造成种子田密度多大,营养体分蘖和生长旺盛,抑制了生殖分蘖和生长,种子产量显著减少。将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种子田的播种量降低到5-10kg/hm2,行距为15-45cm,其中多年生黑麦草(LoliumperenneL.)一般采用10-30cm的行距;紫羊茅20-35cm;鸭茅30-40cm,高羊茅40-60cm,而一些根茎型的禾本科牧草或分蘖多容易形成草皮的禾草,如无芒雀麦、草地早熟禾、虉草(PhalarisarundinaceaL.)和匍匐型紫羊茅(FestucarubraL.subsp.rubra)等,行距应采用30-60cm,甚至更高到90cm,可以有效地控制种子田形成致密的草皮而影响种子产量。根茎型的禾草在种子生产的第二年开始需要适时进行行内疏枝以提高种子产量。植株密度是紫花苜蓿获得种子高产的重要因素。在我国西部地区,紫花苜蓿种子田的参考播种量为1.0-2.5kg/hm2,田间适宜的植株密度为3-10株/m2,行距60-100cm,种子可获得高产。5.牧草种子适时收获技术牧草种子的及时收获,既可以避免由于收获过早造成种子成熟度差或收获过晚造成种子落粒损失严重,从而确保所收获种子的高产与优质。在我国牧草种子生产区域的研究表明,老芒麦种子活力在盛花期后26~31天达到最高,新麦草种子活力在盛花期后23天最高,无芒雀麦、草木樨种子活力分别在盛花期后29天和30~36天最高。综合考虑种子产量的形成规律、种子活力与种子水分含量的关系,草木樨种子在盛花期后33~42天收获较佳,含水量为56.9~68.5%;新麦草种子适宜收获时间为盛花期后23天,含水量为43%;老芒麦种子在盛花期后26~28天收获,含水量为39.0~45.6%;无芒雀麦种子在盛花期后29天,含水量为57.7%。如果采用先将牧草刈割,并在草条上干燥到种子含水量为25~30%,然后捡拾脱粒的方法,可使牧草实际种子产量提高20~30%。6.种子收获后牧草种子田的残茬处理技术夏末牧草种子收获后,种子田应当立即进行清理残茬,以利于入冬前营养生长和花芽分化,为次年种子生产做准备。对那些需要秋末或初冬经过春化或
本文档为【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草业产业化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腐朽的灵魂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28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21-07-07
浏览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