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国自学考试

全国自学考试

举报
开通vip

全国自学考试全国自学考试《普通逻辑》考点串讲笔记:第一章第一章:引论  1、逻辑包括两大类: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普通逻辑即传统的形式逻辑。  2、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3、思维分为三大类: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灵感(顿悟)思维,一般思维指抽象思维。  4、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在人脑中产生的关于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5、知觉是事物在人脑中的整体性的直接反映。  6、表象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性形象。  7、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

全国自学考试
全国自学考试《普通逻辑》考点串讲笔记:第一章第一章:引论  1、逻辑包括两大类: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普通逻辑即传统的形式逻辑。  2、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3、思维分为三大类: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灵感(顿悟)思维,一般思维指抽象思维。  4、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在人脑中产生的关于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5、知觉是事物在人脑中的整体性的直接反映。  6、表象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性形象。  7、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机构的基本组成要素。  8、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它是由概念组成的,同时,它又为推理提供了前提和结论。  9、思维有两个基本特征:概括性和间接性。  10、思维的逻辑形式指思维内容各部分的联系方式或形式结构,也叫思维形式的结构。  11、普通逻辑的研究推理,正是要研究从不同的推理内容中抽取出来的各种共同的逻辑形式。  12、思维的基本规律有四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13、同一律要求:一个思想是什么,它就是什么,不能把不同的思想混为一谈。  14、矛盾律要求:在互相否定的两个思想中,必须承认至少一个是假的,而不能承认它们都是真的。  15、排中律要求:在互相矛盾的两个思想中,必须承认至少一个是真的,即二者必居其一,排除第三种可能性。  16、充足理由律要求:断定任何一个思想为真,都必须拿出充分的理由。  17、普通逻辑是撇开思维的具体内容来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的。  18、普通逻辑的工具性表现在:它本身不能给人们直接提供各种具体的科学知识,但是它能够为人们进行正确思维,获取新知识,表述论证思想,提供必要的逻辑手段和方法。  19、学习普通逻辑的意义:1、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获取新知识,2、有助于人们准确地表达思想,严格论证思想,3、有助于人们识别、驳斥谬误与诡辩,4、有助于人们学习和掌握其他各门科学知识,5、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办事效率。  20、逻辑学有两千多年历史,发源地为古代中国、印度、希腊。古希腊是逻辑学的主要诞生地。17世纪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提出科学归纳法,奠定了归纳逻辑的基础,提出三表法(存在和具有表、差异表、程度表),培根后,英国哲学家约翰。穆勒继承并发展了培根的归纳逻辑,形成五种归纳法(契合法、差异法、契合差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史称穆勒五法。17世纪末,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提出用数学方法处理演绎逻辑、把推理变成逻辑演算的光辉思想,成为数学逻辑(即现代形式逻辑)的奠定人。第二章第二章:概念  1、概念史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2、概念的形成过程是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一般是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完成的,最重要的是抽象。  3、概念的作用:是思维的起点,是人们进行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素,是思维形式的最基本单位,由概念组成判断,由判断组成推理,没有概念,就无法进行思维活动。借助概念,人们可以从本质上把同类对象联系起来,把不同类对象区分开来。  4、概念作为思维的最基本单位,它的语言表达形式是语词,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意思内容。  5、概念与语词的区别:1、概念是思维形式,语词是语言形式,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语词并不是事物的反映形式,只用来表达概念,2、任何概念都必须借助于语词来表达,但不是所有语词都能表达概念,3、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4、同一语词在不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6、任何反映对象及其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  7、概念的内涵: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通常也叫概念的含义。  8、概念的外延: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通常称为概念的适用对象。  9、概念内涵外延的灵活性指在不同的条件下,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概念的含义和适用对象是可以变化的。  10、任何概念都是确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11、概念的种类:1、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2、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3、正概念和负概念。  12、单独概念:是反映独一无二的对象的概念。  13、普遍概念:是反映一个以上对象的概念。  14、集合概念:反映集合体的概念。  15、非集合概念: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  16、正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17、负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中属性的概念。  18、概念间的关系:1、同一关系,2、真包含关系,3、真包含于关系,4、交叉关系,5、全异关系(可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19、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外延越大、内涵越小,外延越小、内涵越多,内涵越少、外延越大,内涵越多、外延越小。这种反变关系只适用于种属关系(真包含于关系)和属种关系(真包含关系)。  20、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缩小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限制是由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限制概念适用于把一般性概念具体化,使概念更加明确,限制的极限是单独概念。  21、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22、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特点是用简单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组成。  23、定义的方法:1、属加种差定义,2、发生定义,3、关系定义,4、功用定义。  24、属加种差定义:把某一概念放在一个更广泛的概念里,然后找出被定义项与其他同级种概念间的差别“种差”,最后把邻近的属概念与种差概念加在一起,组成定义。公式:被定义项=种差+邻近属概念。  25、发生定义:通过揭示事物产生或形成过程来给概念下定义的方法。  26、关系定义:通过揭示被定义对象与其他事物的关系给概念下定义的方法。  27、功用定义:通过揭示事物的功用给概念下定义的方法。  28、语词定义:只对语词的意义给以解释,而不一定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揭示。分为:规定的语词定义和说明的语词定义。  29、规定的语词定义:当提出一个新的语词或在某种特殊意义上使用的某些语词时,我们就应当对它作出规定性的解释。  30、说明性语词定义:当别人不了解一个语词的意义时,我们就要对已有确定含义的语词给以说明。  31、定义的 规则 编码规则下载淘宝规则下载天猫规则下载麻将竞赛规则pdf麻将竞赛规则pdf :1、定义项的外延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应是全同的,2、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的包括被定义项,3、定义项中不得包括含混的概念或语词,不得用比喻。  32、定义的作用:1、通过定义,能够把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并巩固下来,2、可以明确概念,要检查所使用的概念是否明确也要通过定义,3、要把一个概念传达给原来不了解这个概念的人,也需要应用定义。  33、划分:是通过把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分为若干小类,来揭示这个概念的外延的逻辑方法。划分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划分的母项,另一部分是划分的子项,把母项分为若干子项的根据,叫划分标准。  34、划分的方法:一次划分、连续划分。  35、一次划分:是根据划分标准对母项一次划分完毕。  36、连续划分:是把母项划分为若干子项后,再将子项作为母项继续划分。  37、二分法:以对象有无某种属性作为划分标准,将一个概念划分为一个正概念和一个负概念,也可一次划分和联系划分。  38、划分的规则:1、划分后的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与母项的外延相等,2、每次划分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3、划分的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  39、划分的作用:1、通过划分,可以扩展、加深对事物的认识,2、可以明确概念的外延,使人们了解一个概念能适用于哪些对象。  40、分类:是划分的特殊形式,它是根据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征进行的划分,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分为自然分类和辅助分类。  41、自然分类:根据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把对象排列成各类的分类。  42、辅助分类:根据对象某种显著特征把对象排列成各个类,目的是为了从被分类的其他对象中易于找出某个对象。  43、列举:是划分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与划分的区别是,在一般的情况下,列举并不要求揭示概念的全部外延,是揭示概念一部分外延的逻辑方法。必须遵守两条规则,每一次列举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列举的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 第三章:判断(一)  1、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2、判断的基本特征:1、判断都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2、判断都有真假。  3、判断和语句的联系:语句就是判断的直接现实,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联系形式,判断只有通过语句才能表达。  4、判断和语句的区别:1、判断作为思维形式,是精神形态的东西,语句作为语言形式,是物质形态的东西,2、任何判断都要用语句表达,但并非任何语句都表达判断,3、同一判断可以用不同语句表达,4、同一语句可以表达不同判断。  5、表达语句的判断,称为命题,普通逻辑不研究具体命题,而主要研究命题形式。  6、S、P等称为词项变项,可用具体的次项(概念)代入,p、q等称为命题变项,可用具体的命题(判断)代入,词项变项和命题变项,统称逻辑变项。  7、给出一个命题,用逻辑变项取代其中的具体词项或命题,就得出该命题的命题形式,这就是命题形式的抽象化,给出一个命题,用具体词项或具体命题分别取代其中的全部逻辑变项,就得到一个命题,这就是命题形式的具体化,用具体的词项或具体的命题分别取代这一命题形式中的全部逻辑变项,称作该命题形式的一个解释。  8、如果一个命题形式在任一解释下都得到真命题,则成永真式,如一个命题形式在任一解释下都得到假命题,则称为矛盾式,如一个命题形式至少有一个解释使它得到真命题,则成为可真式。  9、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简单判断就是自身中不含有其他判断的判断,简单判断的命题形式中,逻辑变项是词项,复合判断就是自身中包含有其他判断的判断,复合判断的命题形式中,逻辑变项是命题。  10、简单判断又分为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复合判断又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负判断,此外,依据判断中是否出现“必然”、“可能”这两个模态词,判断又可分为模态判断和非模态判断。  11、性质判断就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传统逻辑称性质判断为直言判断。  12、性质判断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部分组成,主项表示所断定的对象,谓项表示所断定的性质,联项表示性质判断的断定自身,即肯定或否定,联项分两种,肯定联项和否定联项,量项表示主项被断定的数量或范围,量项也分为两种,全称量项和特称量项,全称量项用“所有的”表示,特称量项用“有的(或有些)”表示。性质判断的命题形式中,主项和谓项分别用词项变项S和P表示。量项和联项仍用自然语言表示。  13、性质判断按性质划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肯定判断是断定对象具有某性质的判断,否定判断是断定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否定判断的联项为否定联项,判别一个判断是肯定判断或否定判断,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看联项。  14、性质判断按量划分,分为单称判断、全称判断和特称判断,单称判断是断定单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单称判断的主项是一个单独概念,单称判断一般不出现量项,全称判断是断定主项的全体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全称判断的主项前面带有全称量项,特称判断是断定主项至少有一个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特称判断的主项全面带有特称量项。  15、性质判断综合可分为四类:1、全称肯定判断,标准形式为:所有的S都是P,简记为SAP,简称A判断,2、全称否定判断,标准形式为:所有S都不是P,简记为SEP,简称E判断,3、特称肯定判断,标准形式为:有的S是P,简记为SIP,简称I判断,4、特称否定判断,标准形式为:有的S不是P,简记为:SOP,简称O判断。  16、如果两个性质判断的主、谓项均相同,则称这两个判断是同一素材的判断,同一素材的性质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称为对当关系。  17、具有SAP、SEP、SIP、SOP判断形式的判断之间,存在四种不同关系:1、矛盾关系,分别存在于A和O,以及E和I之间,2、反对关系,存在于A和E之间,3、下反对关系,存在于I和O之间,4、差等关系,分别存在于A和I,以及E和O之间。  18、主项S和谓项P外延间的关系,只有5种情况:(1)S和P全同,(2)S真包含于P,(3)S真包含P,(4)S和P交叉,(5)S和P全异。A、E、I、O四种类型的判断在上述5种关系下,都有唯一确定的真假。  19、对于对当关系,有两点注意:1、对当关系的成立,是以判断的主项非空(即不是空概念)为条件的,2、在对当关系中,单称判断不能作全称判断处理。  20、周延性概念:1、主、谓项的周延性,是相对于它们所在的判断而言的,离开了判断,单纯的概念是无所谓周延不周延的,2、主、谓项的周延性,是相对于判断的形式结构而言的,不是相对于判断所断定的对象本身的实际情况而言的。  21、周延性的一般形式结论:1、全称判断的主项都周延,2、特称判断的主项都不周延,3、肯定判断的谓项都不周延,否定判断的谓项都周延。  23、关系判断是断定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由三部分构成,1、关系者项,表示一定关系的承担者的概念,也就是关系判断的主项,2、关系项,表示关系之间存在的关系的概念,也就是关系判断的谓项,3、量项,表示关系者项数量的概念。  24、关系的性质:1、对称性(对称、非对称和反对称),2、传递性(传递、反传递、非传递)。第四章第四章:判断(二)  1、复合判断的特点:、它们是由两个或以上的判断组成,即它们的基本单位(变项)是判断,组成复合判断的判断称作支判断,2、它们的支判断通过“联接词”联接,不同的联接词显示不同的逻辑性质,3、他们的真假是由其支判断的真假来确定的。  2、联言判断:就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逻辑形式是:p并且q.其中p、q称作联言支,“并且”表示联接词,用符号“^”表示,读作“合取”,上述形式可写作:p^q,联言判断的支判断至少是两个,也可以是多个。  3、联言判断的真假情况是由其联言支的真假来确定的。具体如下图(此表称为真值表):  4、选言判断:就是断定几种可能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的判断,构成选言判断的支判断,称作选言支。  5、选言支之间具有并存关系,指一个选言判断的选言支所断定的可能事物情况是不排斥的,彼此相容的,可以同时存在的,选言支之间不具有并存关系,就是说一个选言判断的选言支所断定的可能事物情况是相互排斥的,彼此不相容的,不可以同时存在。  6、宣言判断的种类:1、相容的宣言判断,2、不相容的宣言判断。  7、相容的宣言判断:就是断定几个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为真且可以同真的选言判断,逻辑形式为:p或者q,其中p、q称作选言支,“或者”表示联结词,用符号“V”表示,读作“析取”,可写作:pVq.相容的选言判断的支判断至少是两个,也可以是更多。8、不相容的选言判断:就是断定几个选言支中有并且只有一个为真的选言判断。其逻辑特征就在于其选言支之间的关系相互排斥,彼此不相容,不可同真,逻辑形式为:要么p,要么q,其中p、q称作选言支,“要么……要么……”表示联结词,用符号V表示(读作“不相容析取”)可写作:pVq,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支判断至少有两个,也可以是多个。  9、假言判断:就是断定某一事物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个事物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假言判断又叫条件判断。  10、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形式逻辑主要涉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三种条件关系。  11、充分条件:设定p和q分别为两个事物情况,如果有p,就必然有q,而没有p,是否有q不能确定,这样,p就是q的充分条件。  12、必要条件:设定p和q分别为两个事物情况,如果没有p,就必然没有q,而有p,却未必有q,这样,p就是q的必要条件。  13、充分必要条件:设定p和q分别为两个事物情况,如果有p,必然有q,如果没有p,必然没有q,这样,p就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  14、假言判断的种类:1、充分假言判断,2、必要假言判断,3、充分必要假言判断。  15、充分假言判断: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具有充分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逻辑形式是:如果p,那么q,其中p、q分别称作“前件”和“后件”,“如果……那么……表示联结词,用符号”    “表示,可写作:p    q,充分假言判断的联结词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是:”如果……则……“,”有……就……“,”一旦……就……“,”假若……就……“,”哪里……哪里就……“等。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是由其前件和后件的真假来确定的。第五章: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1、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2、同一律:(略)  3、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1、混淆概念,2、偷换概念,3、转移论题,4、偷换论题。  (1)混淆概念:是无意识的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把不同的概念当作同一概念来使用所犯的逻辑错误。  (2)偷换概念:是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把不同的概念当作同一概念加以使用的逻辑错误。  (3)转移论题:是指无意识地违反同一律的要求,使议论离开了论题所犯的逻辑错误。  (4)偷换论题:是故意违反同一律要求用某一些论题来暗中代替所要讨论的论题而犯的逻辑错误。  4、同一律的作用:1、遵守同一律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必要条件,2、遵守同一律有助于人们正确交流思想,3、遵守和运用同一律,在反驳谬误和揭露诡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5、矛盾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用公式表示:A不是非A,或“(p^p)”,读作“并非(p并且非p)  6、违反矛盾律的要求所产生的错误:犯自相矛盾的错误。  7、矛盾律的作用:保证思维具有无矛盾性。  8、排中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都假,必有一真。用公式表示:“A或者非A”或“pVp”(p或者非p)。  9、违反排中律的要求产生的逻辑错误:模棱两可。  10、排中律的作用:在于保证思想的的明确性。在论证中,排中律是间接论证的逻辑依据。  11、排中律与矛盾律的区别:1、适用范围不同,2、要求不同,3、逻辑错误不同。  12、充足理由律:在同一思维和论证过程中,一个思想被确定为真,总是有充足理由的。表述为:p真,因为q真,并且由q能推出p.用公式表示:[q^(q    p)]    p.“p”代表其真实性需要加以确定的判断,称为推断,“q”代表用来确定“p”真的判断,称之为理由。  13、充足理由律的逻辑要求主要有两条:1、理由必须真实,2、理由与推断之间要有逻辑联系。  14、违反充足理由律的要求所产生的错误:1、理由虚假,2、推不出。  15、充足理由律的作用:用来保证思维的论证性。第六章:演绎推理  1、推理:根据已知的判断得到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分前提和结论两部分。前提是推理所依据的判断,结论是推理所得到的判断。表达前提与结论关系的语句有:“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根据……可知……”,“既然……就……”等。  2、推理的种类:  (1)根据推理中的前提和结论的思维进程不同,可分为:1、演绎推理(从一般到个别),2、归纳推理(从个别到一般),3、类比推理(从个别(或一般)到个别(或一般))。  (2)根据推理中前提和结论之间是否有蕴涵关系,可分为:必然性推理(如果前提真,那么结论一定真)和或然性推理(如果前提真,结论仅仅可能真)。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一般是或然性推理。  3、推理的有效性:推理的有效或无效,不是就推理的内容和意义而言的,而是就推理的形式结构而言的,因此,推理的有效性,也称为形式有效性。如一个推理形式有效,当且仅当具有推理形式的任一推理都不出现真前提和假结论。为确保运用推理获得真实结论,必须满足两条:1、推理有效,2、前提真实。  4、直接推理:是以一个判断为前提推出结论的推理,直接推理的前提和结论都是性质判断。  5、对当关系的直接推理:就是依据逻辑方阵,在同一素材的各种性质判断之间进行……第七章:演绎推理(二)  1、联言推理:就是前提或结论为联言判断的推理。可分为分解式和组合式。  (1)分解式:就是前提为联言判断的联言推理。根据其逻辑性质,一个联言判断为真,其全部支判断必然真,分解式就是由前提中联言判断的真,推出其任一支判断真的联言判断……第八章:归纳推理  1、归纳推理:是以个别性知识为前提而推理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前提是一些关于个别事物或现象的判断,而结论是关于该事物或现象的普遍性判断。  2、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1)联系:演绎推理离不开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的大前提是由归纳推理提供的,归纳推理也离不开演绎推理,归纳推理以个别性知识的判断为前提,而这些个别性的知识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得的。  (2)区别:1、从思维过程来看,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认识推出个别性认识,而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性认识推出一般性认识,2、从结论所断定的知识范围来看,演绎推理的结论没有超出前提所断定的知识范围,而归纳推理的结论由个别性知识经概括得到一般性知识,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3、从前提与结论联系的程度来看,演绎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只要前提真实,形式正确,就能必然地推出真实的结论,而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外)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只具有或然性联系,前提真实,结论不一定是真实的。  3、归纳推理的种类:分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两大类。不完全归纳推理又分为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两种,在科学归纳法中,包括有探求因果联系的五种方法。  (1)完全归纳法:根据某类中每一个对象具有的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第九章:类比推理  1、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以上)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形式。  类比推理的前提和结论或者都是关于个体事物的个别性判断,或者都是关于某类事物的一般性判断。类比推理的思维进程的方向性或者是由个别到个别,或者是从一般到一般。类比推理的结论知识的一般性程度与前提知识的一般性程度是相同的,就这个意义而言,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类比推理的结论是或然性的,即使前提是真的,结论仍有两种可能:可能真、也可能假。  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程度的方法:  1、如果前提所提供的类比对象间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越多,那么结论可靠性越高。  2、前提中所提供的相同的属性……第十章:论证  1、论证:就是用一个或一些已知为真的判断确定另一个判断的真实性的思维过程。  2、论证的组成:任何一个论证都是由论题、论据和论证方法三个要素构成的。  (1)论题:是通过论证要确定其真实性的判断,它所要回答的的是“论证什么”的问题。论题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科学上已被证明的判断,对于这类论证,其目的主要是在于宣传真理,使人们确信某个论题的真实性,另一类论题使科学上尚待证明的判断,对这类论题的论证,其目的在于探索论题的真实性。  (2)论据:用来确定论题真实性的判断,它使使论题成立并使人信服的理由或根据,它所回答的是“用什么来论证”的问题。可作为论据的判断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已被确认的关于事实的判断,另一类论据是表述科学原理的判断(包括定义、公理、定律、原理等)有些论证是分层次的,在确定某一判断(论题)的真实性过程中,如果引用的论据(第一层论据)本身还不是很明显真实性的判断,就要引用其他判断(第二层论据)对这些论据进行论证。如此类推,还可以有第三层论据、第四层论据等。在一个论证中,只能有一个论题,论据一般有多个。  (3)论证方法:是指论据和论题之间的联系方式,即论证过程中所采用的推理形式,它所回答的是“怎样用论据论证论题”的问题。一个论证过程可以只包含一个推理,也可以包含一系列推理。单项 选择题 地理常识选择题100题及答案唐诗宋词文学常识选择题静女选择题及答案宝葫芦的秘密选择题万圣节选择题和答案 :1.1.在“作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研究中国革命发展的逻辑”这句话中,“逻辑”一词的含义是(C)A.表示某种理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B.表示思维的规律、规则C.表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D.表示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1.2.在“说话、写文章要讲究逻辑”这句话中,“逻辑”一词的含义是(A)A.表示思维的规律、规则B.表示某种理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C.表示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D.表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2.1.“商品包括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等,无论何种类型的商品,都是为专门出售而生产的劳动产品”这几个判断对“商品”这个概念是(D)来说明的。A.仅从内涵方面B.仅从外延方面C.先从内涵,再从外延方面D.先从外延,再从内涵方面2.2.“思维形式”这一概念属于(D)A.集合概念、正概念、单独概念B.单独概念、负概念、非集合概念C,普遍概念、正概念、集合概念D.非集合概念、正概念、普遍概念2.3.“判断”、“推理”、“论证”这三个概念是(B)关系。A.属种关系B.不相容并列关系C.相容并列关系D.交叉关系2.4.“所谓自行车就是一种不借助于驾车者以外的力量来行驶的车子”这个定义违反了(C)的定义规则。A.定义项和被定义项必须相应相称B.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括被定义项C.给正概念下定义不得用否定语词D.定义项中不得包括含混的概念或语词2.5.“概念’、“判断’、“推理’这三个概念的外延之间是(C)关系。A属种关系B.交叉关系C.不相容并列关系D.相容的并列关系2.6.‘某大学现有中文系、经济系、物理系等17个系”,这是(C)A.正确的划分B.错误的划分C.把整体分为部分D.分类2.7.概念间的真包含关系具有(D)的性质。A.既非对称又非传递B.既对称又反传递C.既反对称又非传递D.既反对称又传递2.8.若“所有P是S’与“有的S不是P”均真,则S与P之间的外延关系是(C)关系。A.同一B.交叉C石真包含PD.s真包含于P2.9.由“四个现代化”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再过渡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这是个(C)A.正确的概括B.错误的概括C.正确的限制D.错误的限制10.3.先论证与被反驳的论题相矛盾或相反对的判断为真,然后根据(B),就可以确定被反驳的论题为假。A.同一律B.矛盾律C.排中律D.充足理由律jiaoshikaoshi2009-5-3021:50:35分析题:1.1.指出下列判断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并用公式表示之。①如果铁被氧化,那么它就会生锈。②有的动物不会飞。③她是大学生,又是党员。(4)我们不仅要搞好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而且还要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⑤有的人不适合学音乐。③如果骄傲自满,那么就会落后。1.2.指出下列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并用公式表示之。①只有年满18岁,才有选举权;小王有选举权;可见,小王已年满18岁了。②凡是上层建筑都是有阶级性的;社会主义的法律是上层建筑;所以,社会主义的法律是有阶级性的。③只有了解农村,才能做好农村工作;某同志做好了农村工作;可见,某同志了解农村。④凡是物体都是有重量的;所有的气体都是物体;所以,所有的气体都是有重量的。⑤凡真理都是有用的;所以,有些有用的是真理。⑤凡马列主义者都是坚持物质第一性的;所以,有些坚持物质第一性的是马列主义者。1.3.请列举具有下列逻辑形式的具体判断和推理。①有些非S不是P②并非(所有非S都不是p)③如果p,那么q④或者p,或者q;非p,所以q⑤只有P,才q;q所以P③所有S都是p,所以,有些p是s1.4.指出下列负判断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并用公式表示之。①并非(小王既是党员又是运动员)②并非(如果是大学毕业生,就能当国家公务员)③并非(中国要么搞美国式的现代化,要么搞日本式的现代化)④并非(既物美又价廉)⑤并非(明天要么是星期三,要么是星期四)6非(一个高中生如果做练习题多,就能考上大学)7(小张或者是开封人,或者是大学生)8(王同志或者是诗人,或者是歌唱家)9(一个人只有获得了硕士学位,才能做出突破性的贡献);10并非(当且仅当风调雨顺,庄稼才能获得丰收);11并非(台湾不是中国的领土);12并非(一个人只有考上了名牌大学,才会有光明的前途);13并非(改革开放的中国不需要搞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14并非(一个年青人当且仅当出国留学,才会取得第一流的业绩)1.1.①和⑥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其公式为:如果p,那么q②和⑤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其公式为:有些S不是p③和④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其公式为叩并且q1.2.①和③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其公式如下:只有P,才q;q;所以,P。②和④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其公式如下:凡m都是p;凡s是m;所以,凡s都是p。⑤和⑥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其公式如下:所有S都是p,所以,有些P是s。1.3.①有些非党员不是大学生。②并非“所有非党员都不是马列主义者”。③如果天下雨,那么地上湿。④某同志或者是军人,或者是医生;已知某同志不是军人;可见,某同志是医生。⑤只有刻苦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某同学取得了好成绩;可见,某同学一定刻苦学习了。⑥所有马列主义者都是坚持物质第一性的;所以,有些坚持物质第一性的是马列主义者。jiaoshikaoshi2009-5-3021:51:02简答题目录:1.1.普通逻辑研究的对象是什么?1.2.怎样理解普通逻辑是一门工具科学?1.3.学习普通逻辑有何意义?2.1.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请举例说明之。2.2.如何区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2.3.概念的外延之间有哪几种关系?矛盾关系与反对关系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2.4.划分与分解有何区分?2.5.什么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它有何种作用?它适用于概念外延之间的哪几种关系?3.3.什么是性质判断?它是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的?3.4.在逻辑方阵对当关系中,为什么单称判断不能作全称判断处理?3.5.特称量项“有的”和日常语言中的“有的”,其含义有哪些不同?3.6.什么是词项的周延性?A、E、E、O对四种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性如何?3.7.什么是关系判断?它是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的?3.8.关系的对称性和传递性各包括哪几种情况?4.1.什么是复合判断?复合判断有哪些特点?4.2.什么是联言判断?怎样确定联言判断的真假?4.3.什么是选言判断?相容的选言判断与不相容的选言判断有何区分?4.4.什么是假言判断?它包括哪些种类?4.5.三种假言判断的主要区别是什么?4.6.在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之间存在的一条普遍的规律是什么?5.1.什么是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5.2.同一律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违反同一律的要求会产生什么样的逻辑错误?5.3.矛盾律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违反矛盾律的要求会产生什么样的逻辑错误?5.4.排中律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违反排中律的要求会产生什么样的逻辑错误?5.5.矛盾律与排中律有何区别?5.6.充足理由律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违反充足理由律的要求会产生什么样的逻辑错误?5.7.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主要作用是什么?6.1.什么是推理?它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它可分为哪些种类?6.2.什么是推理形式的有效式?6.3.推理获得真实结论的条件是什么?6.4.什么是对当关系的直接推理?它有哪几种推理形式?6.5.什么是判断变形的直接推理?它的基本形u是什么?6.6.什么是三段论?它是怎样组成的?6.7.三段论的一般规则是什么?6.8.什么是三段论的格与式?6.9.三段论一般规则和各格的具体规则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6.10.什么是关系推理?它包括哪些种类?7.1.什么是联言推理?它分为几种形式?7.2.什么是选言推理?为什么相容的选言推理只有一种形式?7.3.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有几种形式?为什么?7.4.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几种形式?为什么?7.5.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几种形式?为什么?7.6.什么是二难推理?它有几种形式?7.7.识别一个M难推理是否正确的标准有哪几条?7.8.破斥错误的二难推理的方法有哪些?请分别举例说明之。7.9.什么是模态推理?主要的模态推理有哪几种?8.1,什么是归纳推理?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有什么区别和联系?8.2.什么是完全归纳推理?什么是不完全归纳推理?两者有何区别?8.3.什么是简单枚举法?什么是科学归纳法?这两种推理有哪些共同之处与区别?8.4.什么是求同法?运用求同法应注意什么?8.5.什么是求异法?运用求异法应注意些什么?8.6.什么是求同求异并用法?运用求同求异并用法应注意些什么?8.7.什么是共变法?运用共变法应注意些什么?8.8.什么是剩余法?运用剩余法应注意些什么?9.1.什么是类比推理?它与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有何区别?9.2.类比推理在科学认识和现代科学技术中的作用如何?9.3.什么是假说?它有什么特点及作用?9.4.简述假说的形成过程。9.5.简述假说的验证过程。9.6.在假说的形成和验证过程中,是怎样运用逻辑推理的?10.1.什么是论证?论证由哪些要素组成?10.2.论证和推理有哪些联系与区分?10.3.什么是演绎论证?什么是归纳论证?10.4.什么是直接论证?什么是间接论证?二者有何区分?10.5、什么是反证法?什么是选言证法?二者的论证步骤和结构如何?10.7.什么是反驳?它是由哪几个要素组成的?反驳与论证的关系如何?10.8.反驳的种类有哪些?为什么说驳倒了论据还不能说就驳倒了论题?10.9.间接反驳的定义和逻辑形式是什么?10.10.归谬法的定义和逻辑形式是什么?10.11.间接反驳与反证法有哪些区别?10.12.归谬法与反证法有哪些联系与区分?简答题答案:1.1.普通逻辑是把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的逻辑方法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1.2.普通逻辑是撇开思维的具体内容来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的。由普通逻辑研究的对象及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门工具性的科学。普通逻辑的工具性主要表现在:它本身不能给人们直接提供各种具体的科学知识,但是它能够为人们进行正确思维、获取新知识、表述论证思想,提供必要的逻辑手段和方法。它是全人类进行思维活动和思想交流不可缺少的手段与工具。1.3.学习普通逻辑的根本意义是:训练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体地说:①学习普通逻辑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事物、获取新知识。②有助于人们准确地表达思想严密地论证思想。③有助于人们识别、驳斥谬误与诡辩。④有助于人们学习和掌握其它各门科学知识,有助于人们提高办事效率。2.1.概念的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通常也可以叫做概念的含义。概念的外延就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通常称为概念的适用对象。如“人”这个概念的内涵有“能使用生产工具”、“能制造生产工具”、“能进行生产劳动”、“有语言”、“能思维’等;它的外延包括鲁迅、郭沫若等一个个具体的人;也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古代人和现代人,即指古今中外的一切人。jiaoshikaoshi2009-5-3021:52:15多项选择题:2.1.下列对概念的限制错误的是(BC)A.把“青年人”限制为“河南的青年人”B.把“河南省”限制为“郑州市”C.把“联合国”限制为“美国”D.把“知识分子”限制为“大学教师”E.把“商品”限制为“电视机”2.2.下列对概念的概括错误的是(AC)A.“结论虚假的推理”概括为“无效推理”B.“假言判断”概括为“复合判断”C.“特称判断”概括为“全称判断”D.“直接推理”概括为“演绎推理”E.“判断”概括为“思维形式”2.3.‘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木材基地”中的“大兴安岭”是(A)与(D)。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集合概念D.非集合概念E.负概念2.4.当“所有A是B”为假而“有B不是A”为真时人与B的外延关系或是(D)关系,或是(E)关系。A.全同B人真包含B,C.A真包含于BD.交叉E.全异2.5.在“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判断中,主项与谓项都是(A)概念和(D)概念。A.单独B.普遍C.集合D.正E.负2.6.“参加图书博览会的人除了开封市的居民以外,还有国内和国外的文教卫生界的友人”这一划分所犯的逻辑错误是(C)和(D)A.划分不全B.多出子项C.子项相容D.划分标准不同一E.同语反复2.7.在概念间的外延关系中,不具有传递性质的是(D)关系与(E)关系。A.同一B.真包含C.真包含于D.交叉E.全异2.8.“郑州市的居民包括汉族、少数民族、党员、工人和教师等”这句话作为划分,犯了(C)和(D)的逻辑错误。A.划分过宽B.划分过窄C.混淆根据D.子项相容E.同语反复2.9.“同一关系”与“真包含关系”这两个概念外延之间是(C)和(D)A.交叉关系B.相容关系C.不相容关系D.反对关系E.矛盾关系一jiaoshikaoshi2009-5-3021:53:04填空题:1.1.“中国或者搞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或者搞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二者必居其一”和“景阳岗上的武松,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所具有的共同的逻辑形式,若用p、q作变项,可表示为(要么p,要么q(p\/q))。1.2.在“并非‘如果p,那么q”中,逻辑常项是(并非“如果……那么……”)。1.3.思维的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变项)两部分组成的。其中(逻辑常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决定了思维的逻辑形式的逻辑形质。1.4.“兵不在多而在精”和“甲不当班长而乙当班长”所具有的共同的逻辑形式,若用p、q作变项,可表示为(p并且q)。1.5.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是(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它是一门(工具)性质的思维科学。1.6.“所有的鱼都是用鳃呼吸的;鲸鱼不是用鳃呼吸的;所以,鲸鱼不是鱼”和“一切唯物主义者都是坚持物质第一性的;某人不是坚持物质第一性的;所以,某人不是唯物主义者”这两个推理具有的共同的逻辑形式是(所有P都是M所有S都不是M所以,所有S都不是P)。1.7.思维具有的两个基本特征是(一是思维具有概括性;二是思维具有间接性)。2.1.概念的概括与限制是在(属)概念和(种)之间进行的两种逻辑方法。其中概括的极限是(范畴);限制的极限是(单独概念)。2.2.概念之间的相容关系包括(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和(交叉关系)。jiaoshikaoshi2009-5-3021:53:27证明题:3.1.在对当关系中,已知差等关系和反对关系成立,能否证明矛盾关系和下反对关系成立?为什么?3.2.在对当关系中,已知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成立,求证差等关系成立。3.1.不能。因为,可假设SAP真,则由反对关系,得SEP假;再由差等关系得SOP真假不定。这说明SAP和SOP之间的矛盾关系不成立。同时,这也说明矛盾关系不能由差等关系和反对关系证明。同理,下反对关系也不能由差等关系和反对关系证明。3.2.如果SAP真,由反对关系,得SEP假;再由矛盾关系,从SEP假得SIP真,即如果SAP真,则SIP真;如果SAP假,由反对关系,得SEP真假不定;再由矛盾关系,从SEP真假不定,得SIP真假不定,即如果SAP假,则SIP真假不定;如果SIP真,由矛盾关系,得SEP假;再由反对关系,从SEP假得SAP真假不定,即如果SIP真,则SAP真假不定;如果SIP假,由矛盾关系,得SEP真;再由反对关系,得SAP假,即如果SIP假,则SAP假。因此,SAP和SIP之间的差等关系成立。同理可证SEP和SOP之间的差等关系成立。6.1.已知某有效三段论的小前提是否定判断,试证:该三段论的大前提只能是全称肯定判断。6.2.一个正确的三段论,其大前提是特称否定判断,这个三段论的小前提和结论各是什么判断?它属于第几格?为什么?6.3.一个三段论,其大前提是1判断,那么其结论能够是否定判断吗?为什么?6.4.为什么结论是否定的三段论,其大前提不能是1判断?Poweredbyplb©1998-20112009年1月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真题自考考试网更新:2010-11-3编辑:帮主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同时抛掷3枚均匀的硬币,则恰好三枚均为正面朝上的概率为(   )  A.0.125B.0.25  C.0.375D.0.5  2.设A、B为任意两个事件,则有(   )  A.(A∪B)-B=AB.(A-B)∪B=A  C.(A∪B)-BAD.(A-B)∪BA  3.设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为f(x)= 则P{0.2<X<1.2}的值是(   )  A.0.5B.0.6  C.0.66D.0.7  4.某人射击三次,其命中率为0.7,则三次中至多击中一次的概率为(   )  A.0.027B.0.081  C.0.189D.0.216  5.设二维随机变量(X,Y)的联合分布函数为F(x,y).其联合概率分布为(   )  Y  X012  -10.20.10.1  000.30  20.100.2  则F(0,1)=  A.0.2B.0.6  C.0.7D.0.8  6.设二维随机变量(X,Y)的联合概率密度为f(x,y)=则k=(   )  A.B.  C.D.  7.设X~B(10, ),则(   )  A.B.  C.1D.  8.已知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为F(x)=则X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  A.E(X)=2,D(X)=4B.E(X)=4,D(x)=2  C.E(X)=,D(X)=D.E(X)=,D(X)=  9.设随机变量X的E(X)=,D(X)=,用切比雪夫不等式估计(   )  A.B.  C.D.1  10.记F1-α(m,n)为自由度m与n的F分布的1-分位数,则有(   )  A.B.  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1.连续抛一枚均匀硬币6次,则正面至少出现一次的概率为___________。  12.设事件A,B相互独立,且P(A)=0.5,P(B)=0.2,则P(A∪B)=___________。  13.某人工作一天出废品的概率为0.2,则工作四天中仅有一天出废品的概率为___________。  14.袋中有5个黑球3个白球,从中任取4个球中恰有3个白球的概率为___________。  15.已知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为F(x)=  则P{2<X≤4}=___________。  16.已知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为f(x)=ce-|x|,-∞<x<+∞,则c=___________。  17.设二维随机变量(X,Y)的分布律为  Y  X05  0  2  则P{XY=0}=___________。  18.设(X,Y)的概率密度为f(x,y)=则X的边缘概率密度为fX(x)=___________。  19.设X与Y为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其中X在(0,1)上服从均匀分布,Y在(0,2)上服从均匀分布,则(X,Y)的概率密度f(x,y)=___________。  20.设随机变量X具有分布P{X=k}=,k=1,2,3,4,5,则D(X)=___________。  21.若X~N(3,0.16),则D(X+4)=___________。  22.设Xi=(i=1,2,…,100),且P(A)=0.8,X1,X2,…,X100相互独立,令Y=,则由中心极限定理知Y近似服从于正态分布,其方差为___________。  23.设总体X~N,X1,…,X20为来自总体X的样本,则服从参数为___________的分布。  24.设是未知参数的一个估计量,若E()___________,则是的无偏估计。  25.已知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且,则___________。  三、 计算题 一年级下册数学竖式计算题下载二年级余数竖式计算题 下载乘法计算题下载化工原理计算题下载三年级竖式计算题下载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26.设A,B是两事件,已知P(A)=0.3,P(B)=0.6,试在下列两种情形下:  (1)事件A,B互不相容;  (2)事件A,B有包含关系;  分别求出P(A|B)。  27.设总体X服从指数分布,其概率密度为f(x,)=,其中为未知参数,x1,x2,…,xn为样本,求的极大似然估计。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8.某地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某次统考中,考生的数学成绩(百分制)X服从正态分布  N(72,),且96分以上的考生占考生总数的2.3%.试求考生的数学成绩在60~84分之间的概率.(已知)  29.已知随机变量X,Y的相关系数为,若U=aX+b,V=cY+d,其中ac>0.试求U,V的相关系数。  五、应用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  30.某城市每天因交通事故伤亡的人数服从泊松分布,根据长期统计资料,每天伤亡人数均值为3人.近一年来,采用交通管理措施,据300天的统计,每天平均伤亡人数为2.7人.问能否认为每天平均伤亡人数显著减少?(u0.025=1.96 u0.05=1.645)
本文档为【全国自学考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xxj758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0-07-02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