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课程设计

举报
开通vip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课程设计 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题名称: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成绩: 指导教师: 课题工...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课程设计
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题名称: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成绩: 指导教师: 课题工作时间:2016年6月8日至2016年6月14日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的基本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 (一)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某多层内框架承重的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其建筑平面图如图所示,环境类别为一类,其中纵向尺寸5×L2,横向尺寸3×L1;楼盖尺寸及楼面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由教师指定(根据学号进行分配)。 (二)设计资料: 1、厂房四周外墙均为承重砖墙,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 2、荷载 (1)楼面活荷载标准值qk见分组情况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 (2)楼面层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后做15mm厚水磨石面层。板底采用20mm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3)楼面面层:水磨石地面0.65kN/m2。 (4)钢筋混凝土容重:γ=25kN/m3。 (5)混合砂浆容重:γ=17kN/m3。 (6)水泥砂浆容重:γ=20kN/m3。 3、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 C35,梁中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其他钢筋均采用HPB300级钢筋。 (三)设计内容 1、计算书 (1)结构平面布置图: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的设计(按弹性理论计算) 2、绘制结构施工图(结构平面布置图) (1)板的配筋图 (2)次梁的配筋图 (四)关于计算书和结构施工图的说明 1、计算书要求计算准确,步骤完整,内容清晰。 2、图纸: 采用A3图纸 3、图标栏(统一格式): 4、字体及图线: 图纸上所有字体一律采用仿宋字,所有图线、图例及尺寸标注均须符合制图标准。 (五)课程设计分组情况 学号(姓名) L1(mm) L2(mm) qk(kN/m2) 聂田、曹洋、陈帆、丁吴边、 丁振雄、高承兵、谷风 6600 6600 12 6208130407~6208130413 6600 6900 11 6208130414~6208130420 6600 7200 10 6208130421~6208130427 6600 7500 9 6208130428~6208130435 6600 7800 8 指导教师签字: 2015 年 6 月 1 日 二、进度安排: 2015年6月8日~2015年6月9日 熟悉题目、查阅资料 2015年6月10日~2015年6月11日 计算书 2015年6月12日 中英文摘要 2015年6月13日~2015年6月14日 画图 三、应收集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混凝土结构( 上册 三年级上册必备古诗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下载人教社三年级上册数学 pdf四年级上册口算下载三年级数学教材上册pdf 、中册),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合编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一、结构平面布置图: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主梁沿纵向布置,次梁沿横向布置。主梁的跨度为7.8m,次梁的跨度为6.6m,主梁每跨內布置三根次梁,板的跨度为7.8/4=1.95m,l02/l01=6.6/1.95=3.38,因此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1950/30=65mm,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70mm,取板厚h=70mm(注:在民用建筑中,楼板内往往要双向布设电线管,故板厚常不宜小于100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8~ l0/12=6600/18~6600/12=367~550mm。考虑到楼面可变荷载比较大,取h=500mm。截面宽度取为b=200mm。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h= l0/15~ l0/10=7800/15~7800/10=520~780mm,取h=750mm。截面宽度取为b=350mm。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见图。 二、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1)荷载 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水磨石面层 0.65kN/m2 70mm钢筋混凝土板 0.07×25=1.75 kN/m2 20mm厚水泥砂浆 0.02×20=0.4 kN/m2 20mm厚混合砂浆 0.02×17=0.34 kN/m2 小计 3.14 kN/m2 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 8.0 kN/m2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楼面荷载标准值大于4.0 kN/m2,所以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3。于是板的 永久荷载设计值 g=3.14×1.2=3.77 kN/m2 可变荷载设计值 q=8×1.3=10.4 kN/m2 荷载总设计值 g+q=14.17 kN/m2,近似取为g+q=14.0 kN/m2 (2)计算简图 次梁截面为200mm×500mm ,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                边跨 l01=ln=1950-120-200/2=1730mm 中间跨 l02= ln =1950-200=1750mm  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 差不超过10%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取1m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计算简图如下图: g+q=14.0 kN/m2 (3)弯矩设计值 不考虑板拱作用截面弯矩的折减。由表11-1可查得板的弯矩系数αm分别为: 边支座-1/16;边跨跨中1/11;  离端第二支座 -1/11;中间跨跨中1/16 ;中间支座-1/14。故 MA=-(g+q)l012/16=-14.0×1.732/16=-2.62kN·m M1= (g+q)l012/11=14.0×1.732/11=3.81kN·m MB=-(g+q)l012/11=-14.0×1.732/11=-3.81kN·m MC=-(g+q)l022/14=-14.0×1.752/14=-3.06kN·m M2=M3= (g+q)l022/16=14.0×1.752/16=2.68kN·m (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环境类别为一类,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 C35,板的最小保护层厚度c=15mm。假定纵向钢筋直径d为10mm,板厚70mm,则截面有效高度ho=h-c- =70-15-10/2=50mm;板宽b=1000mm。C35混凝土,α1=1.0,fc=16.7kN/mm2;钢筋采用HPB300级钢筋,fy= 270N/mm2。板配筋计算的过程列于下表。 截 面 A 1 B 2 C 弯矩设计值(kN·m) -2.62 3.81 -3.81 2.68 -3.06 αs=M/(α1 fcbho2) 0.073 0.107 0.107 0.075 0.086 ξ=1- EMBED Equation.3 0.076<0.35 0.113 0.113<0.35 0.078 0.090<0.35 计算配筋(mm2) As=ξbhoα1 fc/ fy 150.9 224.4 224.4 154.9 178.7 实际配筋 (mm2) ,6/8@200 As=196 ,8@200 As=251 ,8@200 As=251 ,6/8@200 As=196 ,6/8@200 As=196 计算结果表明,支座截面的ξ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原则;As/bh=196/(1000×70)=0.28%,此值大于0.45 ft/ fy=0.45×1.57/360=0.196%,同时大于0.2%,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三、次梁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根据本车间楼盖的实际使用情况,楼盖的次梁和主梁的可变荷载不考虑梁从属面积的荷载折减。 1、 荷载设计值 永久荷载设计值 板传来永久荷载 3.77×1.95=7.35 kN/m 次梁自重 0.2×(0.5-0.08)×25×1.2=2.52 kN/m 次梁粉刷 0.02×(0.5-0.08)×2×17×1.2=0.34 kN/m 小计 g=10.21 kN/m 可变荷载设计值 q=10.4×1.95=20.28 kN/m 荷载总设计值 g+q=30.49 kN/m 2、 计算简图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主梁截面为350mm×750mm。计算跨度: 边跨 l01=ln=6600-120-350/2=6305mm 中间跨l02=ln=6600-350=6250mm 因跨度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次梁的计算简图如下图: g+q=30.49 kN/m 可利用附表6-2计算内力 3、内力设计值 由表11-1、表11-3可分别查得弯矩系数和剪力系数。 弯矩设计值: MA =-(g+q)l012/0=-30.49×6.312/24=-50.58kN·m M1 = (g+q)l012/11=30.49×6.312/14=86.71kN·m MB =-(g+q)l012/11=-30.49×6.312/11=-110.36kN·m M2 = (g+q)l022/16=30.49×6.252/16=74.44kN·m 剪力设计值 VA =0.45(g+q)ln1=0.45×30.49×6.31=86.58 kN VBl =0.60(g+q) ln1=0.60×30.49×6.31=115.44 kN VBr =0.55(g+q) ln2=0.55×30.49×6.25=105.82 kN 4、承载力计算 (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跨内按T形截面计算,翼缘宽度取 bf′=l0/3=6600/3=2200mm、bf′=b+sn=200+1750=1950mm、b+12hf′ =200+12×70=1040mm三者的较小值,故bf′=1040mm。除支座B截面纵向钢筋按两排布置外,其余截面均布置一排。 环境类别为一类,C35混凝土,梁的最小保护层厚度c=20mm。假定箍筋直径10mm,纵向钢筋直径20mm,则一排纵向钢筋h0=500-20-10-20/2=460mm,二排纵向钢筋h0=460-25=435mm。 C35混凝土,α1=1.0,βc=1.0,fc=16.7kN/mm2,ft=1.57 kN/mm2;纵向钢筋采用HRB400钢,fy=360N/mm2,fyv=360 N/mm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过程列于下表。经判别跨内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截面 A 1 B 2 弯矩设计值(kN·m) -50.58 86.71 -110.36 74.44 αs=M/(α1 fcbho2)或αs=M/(α1 fcbf′ho2) 0.072 0.024 0.175 0.020 ξ=1- EMBED Equation.3 0.075<0.35 0.024 0.194<0.35 0.020 As=ξbhoα1 fc/ fy或 ξbf′hoα1 fc/ fy 320.1 532.6 827.9 443.8 选配钢筋 (mm2) 3C12 As=339 5C12 As=565 6C14 As=923 4C12 As=452 计算结果表明,支座截面的ξ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原则;As/(bh)=339/(200×500)=0.34%,此值大于0.45 ft/ fy=0.19%,同时大于0.2%,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包括:截面尺寸的复核、腹筋计算和最小配箍率验算。 验算截面尺寸: hw=h0- hf′=435-70=365mm,因hw/b=365/200=1.83<4,截面尺寸按下式验算: 0.25βc fcb h0=363.23×103>Vmax=115.44 kN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计算所需腹筋: 采用C6双肢箍筋,计算支座B左侧截面。由Vcs=0.7 ftb h0+ fyv,可得到箍筋间距447mm 调幅后受剪承载力应加强,梁局部范围内将计算箍筋的面积增加20%或箍筋间距减小20%。现调整箍筋间距,s=0.8×447=358mm,截面高度在300~500mm的梁,最大箍筋间距200mm最后取箍筋间距s=200mm。为方便施工,沿梁长不变。 验算配箍率下限值: 弯矩调幅时要求的配箍率下限为:0.3ft/fyv=0.3×1.57/360=0.13%,实际配箍率 ρsv=Asv/(bs)=0.14%>0.13%,满足要求。 四、主梁的设计(按弹性理论计算) 主梁按弹性方法设计 (1)荷载设计值  为了简化计算将主梁自重等效为集中荷载。  次梁传来的永久荷载         10.21×7.8=79.64 kN          主梁自重(含粉刷)[(0.75-0.08)×0.3×1.95×25+0.02×(0.75-0.08)×2×1.95×17)]×1.2=12.83kN   永久荷载设计值          G= 79.64+12.83= 92.47 kN 可变荷载设计值          Q=20.28×7.8= 158.18 kN (2)计算简图  7800 7800 7800 7800 7800 (3)内力设计值 1)弯矩设计值 弯矩M=k1Gl0+k2Ql0式中系数k1、k2由附表6-2相应栏内查得。 M1,max=0.078×92.47×7.80+0.100×158.18×7.80=179.64kN·m  MB,max =-0.105×92.47×7.80-0. 119×158.18×7.80=-222.55kN·m M2,max =0.033×92.47×7.80+0.079×158.18×7.80=121.27kN·m MC,max =-0.079×92.47×7.80-0. 111×158.18×7.80=-193.99kN·m M3,max =0.046×92.47×7.80+0.085×158.18×7.80=138.04kN·m 2)剪力设计值 剪力V=k3G+k4Q式中系数k3、k4由附表6-2相应栏内查得。 VA,max=0.394×92.47+0.447×158.18=107.14kN VBl,max =-0.606×92.47-0.620×158.18=-154.11kN VBr,max =0.526×92.47+0.598×158.18=143.23kN VCl,max =-0.474×92.47-0.505×158.18=-123.71kN VCr,max =0.500×92.47+0.591×158.18=139.72kN 4)承载力计算 ①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跨内按T形截面计算,因跨内设有间距小于主梁间距的次梁。翼缘计算宽度按l/3=7.8/3=2.6m和b+Sn=6.6m中较小值确定取bf′=2.6m。 主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要求以及跨内有效高度的计算方法同次梁,支座截面因存在板、次梁、主梁上部钢筋的交叉重叠,截面有效高度的计算方法有所不同。板混凝土保护层厚度15mm、板上部纵筋8mm、次梁上部纵筋直径14mm。假定主梁上部纵筋直径25mm, 则一排钢筋时,h0=750-15-8-14-25/2=700mm, 二排钢筋时,h0=700-25=675mm B支座边的弯矩设计值MB ,max =MB-V0b/2=-222.55-250.65×0.35/2=-266.41kN·m。纵向受力钢筋除B、C支座截面为2排外,其余均1排。跨内截面经判别都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过程列于下表。 主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截面 1 B 2 C 3 弯矩设计值(kN·m) 179.64 -266.41 121.27 -193.99 138.04 αs=M/(α1 fcbho2)或αs=M/(α1 fcbf′ho2) 0.008 0.100 0.006 0.068 0.006 Γs=(1+ )/2 0.996 0.947 0.996 0.965 0.996 As=M/(Γsfyh0) 715.72 1157.70 483.16 797.72 549.98 选配钢筋 (mm2) 2C22 As=760 4C20 As=1256 2C20 As=628 3C 20 As=942 2C20 As=628 主梁纵向钢筋的弯起和切断按弯矩包络图确定。 ②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验算截面尺寸:  hw=h0-hf′=675-70=605mm,因hw/b=605/350=2.05<4截面尺寸按下式验算:0.25βcfcbh0 =0.25×1×16.7×350×675=986.34kN>Vmax=154.11kN,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计算所需腹筋:  采用C10-200双肢箍筋,得 Vcs=0.7ftbh0+fyvAsv/sh0=360×(157/200)×675+0.7×1.67×350×675)=466.93>Vmax,不需要配置弯起钢筋。  验算最小配箍率:  ρsv=Asv/bs=157/(350×200)=0.22%>0.24ft/fyv=0.10%,满足要求。  次梁两侧附加横向钢筋的计算:  次梁传来集中力Fl=92.47+158.18=250.65kN, h1=750-500=250mm,附加箍筋布置范围s=2h1+3b=2×250+3×200=1100mm。取附加箍筋C10-200双肢,则在长度s内可布置附加箍筋的排数,m=1100/200+1=7排,取m=8排,次梁两侧各布置4排。由式m·nfyvAsvl=8×2×360×78.5=452.16KN>Fl,满足要求。  因主梁的腹板高度大于450mm,需在梁侧设置纵向构造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小于腹板面积的0.1%,且其间距不大于200mm。现每侧配置2C14,308/(300×570)=0.18%>0.1%,满足要求。 四、课程设计摘要(中文): 本设计主要进行了结构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中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在确定框架布局之后,先进行了层间荷载代表值的计算,进而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完成了板,次梁,主梁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以及施工图的绘制、楼盖的设计,完成了板的配筋和次梁的配筋设计。 关键词:板 次梁 主梁 五、课程设计摘要(英文): This design mainly has carried on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one-way slab ribbed slab floor. In determining the frame layout, has carried on the first floor between load on behalf of value calculation, and then calculate the structural internal force under the horizontal load (bending moment, shear force). Finished plate, beam, main girder and other component of the internal force and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and construction drawing, the design of the floor, completed its reinforcement plate and beam reinforcement design. Keywords: secondary girder deck 六、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 2015 年 6 月 25 日 项 目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项 目 评价 调查论证 工作量、工作态度 实践能力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质 量 创 新 得 分 七、答辩纪录: 答辩意见及答辩成绩 答辩小组教师(签字): 2015 年 6 月 25 日 总评成绩: (教师评分×75%+答辩成绩×25%) 课程设计评审标准(指导教师用) 评价内容 具 体 要 求 权 重 调查论证 能独立阅读文献和从事其他调研;能提出并较好地论述课题实施方案;有收集、加工各种信息及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0.1 实践能力 能正确选择研究(实验)方法,独立进行研究工作。如装置安装、调试、操作。 0.2 分析解决 问题能力 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能对课题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0.2 工作量、 工作态度 按期圆满完成规定任务,工作量饱满,难度较大,工作努力,遵守纪律;工作作风严谨务实。 0.2 质量 综述简练完整,有见解;立论正确,论述充分,结论严谨合理;实验正确,分析处理科学;文字通顺,技术用语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规范,图表完备、整洁、正确;论文结果有应用价值。 0.2 创新 工作中有创新意识;对前人工作有改造或独特见解。 0.1 1730 1750 1750 1750 1730 _1549998008.unknown _1549998009.unknown _1549998010.unknown _1549998011.unknown _1549998012.unknown _1549998013.unknown _1549998014.unknown _1549998015.unknown _1549998016.unknown
本文档为【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课程设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金水文库
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PPT设计 、课件制作,软文策划、合同简历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各类模板等。公司秉着用户至上的原则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格式:doc
大小:340KB
软件:Word
页数:17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9-01-30
浏览量: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