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西省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部分大作文专题十四考场高分作文攻略课件

山西省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部分大作文专题十四考场高分作文攻略课件

举报
开通vip

山西省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部分大作文专题十四考场高分作文攻略课件 专题十四 考场高分作文攻略 析命题·考易 1.(2018·山西17题)写作。(35分,含书写分5分)生命是一场奇妙的旅行,也像一场没有彩排的演出。一天又一天,我们感知世界的美好,享受成长的快乐,也体验深深浅浅的忧伤。回首过往,是否有某个时刻让你念念不忘?反思从前,是否有某些情景总萦绕心间? 请以“那天,如果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 名、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

山西省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部分大作文专题十四考场高分作文攻略课件
专题十四 考场高分作文攻略 析命题·考易 1.(2018·山西17题)写作。(35分,含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写分5分)生命是一场奇妙的旅行,也像一场没有彩排的演出。一天又一天,我们感知世界的美好,享受成长的快乐,也体验深深浅浅的忧伤。回首过往,是否有某个时刻让你念念不忘?反思从前,是否有某些情景总萦绕心间? 请以“那天,如果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 名、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讲真题·写易 【命题解读】 2018年山西中考作文,依旧是典型的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具有很强的灵 活性与开放性,需要我们仔细审题,既要读出题目中的限制性,又要探究文题 背后的开放性。 首先,我们要把已给出的命题审清楚。“那天”代表时间,要求写出的故事情 节要集中在一天,但没有限制是一件事还是多件事,因此只是时间的限制,没 有选材的约束;“如果”代表假设,意味着眼前的事实和设想的情节有出入, 或构成对比,或构成反衬。因为所给的空间比较大,可拓展的范围比较宽,所 以完全可以根据个人擅长的体裁来写,可以抒情、叙事、议论…… 这篇作文可以植入以下主题: (1)植入母爱类主题: ①那天,如果没有下雨——一把倾斜的伞。 瓢泼大雨中,妈妈来接我,回家路上她把伞向我这边倾斜。我未被淋湿,而她 全身湿透了,尤其是袖子,都能拧出水来。假如没有下雨,怎么能知道妈妈对 我有这样深深的爱? ②那天,如果我带着手机——十八个未接来电。 那天我跟同学出去玩,忘了带手机,妈妈焦急万分,不停地给我打电话,直到我 晚上回到家,看着那手机上的十八个未接来电,我体会到了妈妈对我深深的爱。 ③那天,如果我没有挑食——一盘翡翠饼的爱 我不爱吃绿色蔬菜,那天,妈妈想方设法把各种蔬菜榨成汁儿,给我做了精致 的小饼。我看着妈妈满头大汗,感受到了妈妈对我的爱。 ④那天,如果不是考得那么糟——七十二分的爱 虽然妈妈对我寄予厚望,但是在我没考好的时候,妈妈关心我,鼓励我,帮助 我。我感动的泪水夺眶而出。 ⑤那天,如果没有下暴雨——难忘的九百八十二步 下暴雨的时候,整个城市被淹没了,妈妈带着我去 培训 焊锡培训资料ppt免费下载焊接培训教程 ppt 下载特设培训下载班长管理培训下载培训时间表下载 机构,路上有的下水井 盖儿被冲走了,妈妈怕我卷入洪流就背着我走。一步一步又一步,我们没有说 话,整整走了九百八十二步,才到达培训机构。这是让我难忘的一天,更是让 我感动的一天。 ⑥那天,如果没有看到手绢——五块手绢的诉说 那天在打扫卫生的时候,我翻出了五块手绢,妈妈一一道来:第一块手绢是我 刚出生的时候用的,第二块手绢是我刚上幼儿园时带的,第三块、第四块、第 五块手绢……每一块都凝聚了妈妈对我的爱。 (2)植入成长类主题 ①那天,如果没有碰到外国人——第一次当翻译 那天放学后我去买包子,碰到一个外国人。由于语言不通,他无法和老板交 流。我自告奋勇地当起了翻译,把自己储备的知识发挥得淋漓尽致,最终帮到 了外国人。 ②那天,如果我没去买水果——第一次砍价 一次,家里来客人,妈妈让我去买水果,我像妈妈平时买菜那样,试着砍价,最终 成功完成任务。 ③那天,如果我没有勇气——第一次卖报纸 通过记录我卖报纸的一天的心路历程,我懂得面对各种问题,不应该退缩,而 是要勇往直前。 ④那天,如果我放弃了——第一次学滑板 记录了我是怎么学滑板的,摔倒了又爬起来,坚持不懈,不畏困难,最终成功。 ⑤那天,如果我放弃了——第一次学游泳 记录了我是如何学游泳的,呛了水,仍然坚持,不放弃,最终学会了游泳。 (3)植入科学类主题 ①那天,如果我没有亲手试试——纸杯烧水 看到“纸杯烧水”这个实验的名称我很好奇,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我知道了水 的沸点是100℃,纸的燃点是100℃以上,当水烧开的时候,温度达不到纸的燃 点。这下我解开了纸杯烧水的奥秘。 ②那天,如果不是老师的一句话——土豆浮上来了 科学课上,老师的一句话引起了我们的兴趣,盐能改变水的浮力。当我们加入 了盐,沉下去的土豆果然浮上来了,这让我们知道了死海的秘密。 ③那天,如果没有遇到纸屑——纸屑跳舞 那天我撕了些纸屑,然后拿尺子在头上摩擦,就看到纸屑在尺子的指挥下摇摇 摆摆地跳舞。原来,尺子摩擦产生静电后,静电会吸住一些小物体,但那些小 物体由于地球引力,又会降下来,就像跳舞一样。 (4)植入人间真情(母爱除外) ①那天,如果没有遇到你——心底盛开一朵花儿 那天出门上学,换了羽绒服,忘了带公交卡,一位素不相识的大娘给我投了 币。虽然风还在怒吼,雪还在下,但是我的内心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 ②那天,如果没有你——一把伞的温暖 那天我值完日,天色已晚,又突然下起了雨,同学拿一把伞把我送回家,让我感 受到了浓浓的同窗情。 2.(2017·山西17题)写作。(35分,含书写分5分) 有人说,生活就是一次次的相遇,一场场的离别。其实在成长的路上,总有些 东西一直陪伴着你,支撑着你,给你启迪,给你鼓励:也许是一句贴心的话语,一 个理解的眼神;也许是一束温暖的阳光,一棵无名的小草…… 请以“       一直都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 名、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命题解读】 山西省的中考语文作文题一直延续着一个传统,那就是贴近学生生活,突出情 感感受。2017年的文题同样在这一传统上展现出独特的思考。命题从学生 的成长着眼,题干中的作文导语,使学生的目光投向自己的成长史,发掘在成 长道路上给予自己正能量的美好的东西,在思索中再次沉淀,在回味中再次品 尝。需补充部分所填内容范围较广:从类别上说,可以是人物、事件,也可以 是情感、精神;从来源上讲,可以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也可以来自自然万 物;从性质上看,可以是阳光雨露,也可以是凄风苦雨……无论是哪一种,哪一 类,只要源于生活,源于自己的成长,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从主题上说,可以 是启迪人生,温暖心灵的;也可以是坚定信念,认识自我的……不同的人有不 同的感受,主题可以异彩纷呈;从思路上说,可以是始终享受着陪伴的“一直 都在”;可以是误认为已经远离、猛然间却发现的“一直都在”;也可以是明 明已经离开,但在自己内心深处的“一直都在”……这道作文题在素材选 择、篇章结构、立意方面具有很大的开放度,保证了写作的“宽入口”;在思 维导向上有一定的深刻性,体现了较高的区分度,突出学以致用。作文时可以 使用以下技巧: (1)充分利用好“宽”,写出“别样”的“窄” 抓住题目需补充部分为大家打开的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可以走进多彩的 世界,在丰富的生活里“淘金”,让金子发出最灿烂的光芒。从历史到现实, 从校园到社会,从家庭到国家,从小人物故事到独特的地域文化,从美好景致 到人世百态……小小的写作天地里,可以尽情描绘广阔的生活图画,但一定是 经过甄别遴选的,能写出独属于自己方寸天地的题材,才能表达出气度非凡的 独特人生感悟。 (2)深入研究“一直都在”,传达出丰富的意蕴 让亲情绽放永久的魅力。读懂父亲别样的柔情,读懂母亲举手投足、一颦一 笑中散发的慈爱的光辉,让源自生活的作品饱蘸情感的笔墨,让笔下的形象和 文字能动人心魄。 让校园永远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记录自己悠长的金色年华,那远逝的岁月 里有十六岁的记忆,有令你终生难忘的人生路上的恩师,有青涩的感情,有记 忆中的同学,有青春的躁动不安,有流淌在心底的久久的温暖…… “一直都在”还应该触及广阔的社会。“名家相继去世引追思”“聚焦 ‘文化节目热’”“‘良心制作’国产电视剧回归”“国家文物事业迎来 新发展”……家国情怀,传承担当,文化认同,良心工程,海量资讯……面对这 些社会热点,怎样在文化背景下找到基因密码,怎样写好“一直都在”,需要 一定的文化积淀,更需要一定的整合与领悟力,只有这样,作品才能在众多习 作中脱颖而出。 在文字里寻求心灵的宁静和精神的回归。醉心于多彩的生活,分享着或感动 或激昂的情感,平凡的世界里闪烁深刻的思想,“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 说人情。”平凡的人,常见的景,用独特的视角审视世界,看待人生。真情可 以感动人,而思想可以震撼人。我们的作品需要感动浸润心灵,同样需要思想 洗礼心灵,这些睿智的思想来源于对社会的思考和感悟、对人生的体验与升 华,背后是对生活的捕捉和提炼。 (3)潜心构建理想的结构,文笔构思上展亮点 紧扣“一直都在”来构思,精彩的刻画里彰显优雅的表达。无论是清新婉约, 还是豪放粗犷,无论是质朴自然,还是幽默诙谐,都要力求形成自己的语言个 性。朱自清的文章于真实中流淌深情,余秋雨的文章于厚重中彰显人生。只 有有个性,才有生命力;没有个性,也就最易流于平庸。清晰条理的段落结构, 句式灵动,写法多变,优雅而生动的语言像一朵花,让人意荡神驰。整散结 合、长短交错的句式给人以美感;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使用美化 语言;歌词、名言的引用丰富语言。语言或伤感,或淡然,或大气端庄,或幽默 诙谐。巧妙严谨的结构,生动鲜活的语言能折射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和 丰厚的积累。 3.(2016·山西17题)写作。(35分,含书写分5分) 亲爱的同学,在你最朝气蓬勃的年龄,爱上读书,导师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 的。也许是你灵慧的母亲,或者是你智慧的老师,抑或是你聪慧的朋友,甚至 是…… 请以“因为       ,我爱上读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演讲稿。 写作提示: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切忌笼统、空泛;③语言要有感染力; ④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⑤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命题解读】 2016年山西省中考语文作文题有了比较具体的要求:一是把选材的范围界定 在读书生活领域,以“读书”设题,引导学生回溯自己爱上读书的缘起,重温 与书本相伴的美好时光,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原动力;二是要求写演讲稿,加 大开放性探究的力度,突出综合性学习,注重表达、交流、共享能力的考查, 充分体现“以丰富的活动形式,使学生自觉、自主、自愿地参与课内外学习, 从而使学生产生更多的体验和感受”的原则。作文时可以运用以下技巧: (1)明确所填内容,找好写作切入点 题目横线处所填对象与读书显然构成因果关系,其外延应该是极具个性的、 富有魅力的、五彩缤纷的,而其内核则是独一无二而又具有特质的。读书时 光,可以写得波澜壮阔,但真正影响自己爱上读书的因素,可能会小到一缕阳 光、一丝微风、一个笑容,因而线上填的内容应该是细微、巧妙、新奇的。 (2)写出“爱上”一词背后深层次的情感与影响,读出题目背后的深意 “喜欢读书”与“爱上读书”的最大区别在于:一个是为某一个目的去读书, 另一个是源于内心的迫切需要而自发地去读书。二者之间有很大区别:一个 是满心欢喜,享受读书的乐趣,一个是潜心品读,沉浸其中,获得其精髓,显然这 就是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密码。怎样才能深解其意?唯其真者,才现其神 也。真人物、真场景、真细节、真体验、真感悟,一切来自真实的生活、真 诚的情感等,这样的表达才具有张力。 (3)把握命题导向,选好材料 “爱上读书”的原因可以有很多。外因方面有两个方向——从大处说,可以 是某个人、某件事、某处景致等;从小处讲,可以是某个生活细节、某个器 物、某个声音、某处花香等。内因方面也有两个方面:个人生活行为角度,一 次旅行、一场辩论、一回体验等;抽象意味上,某种思潮、某次冥想、某一时 刻的驻足深思等。充分挖掘命题人未呈现在纸面上的隐性信息,在奇与新上 做文章。 4.(2015·山西23题)写作。(40分) 春节拜新年,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明月……一个个传统节日,荡漾着两千年不 曾间断的精神涟漪,连系着泱泱华夏的繁衍生息,演绎着中华民族的文明。 请任选一个传统节日,自拟题目,结合生活经历,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写作注意事项:①作文题目中必须包含我国一个民族传统节日,如春节、元 宵、清明、端午、中秋、腊八等等;②叙事感情真挚、朴实、自然;③文体不 限(诗歌除外);④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⑤书写4分。 【命题解读】 2015年的山西中考作文题目类别为话题作文,体现了山西考题的灵活性与人 性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无原则的随意性与开放性。审题时要注意:一是置话 题于悠久的历史背景之下;二是导语处处彰显中华民族字眼,意味着命题的指 向性很强;三是命题的导向指向传统节日,贴近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作文时应 注意:解读节日文化内涵,提升作品文化价值。 本道作文题让学生解读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并与自身生活经历相结合,写出 个人的独特感受。以春节为例,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日,以它为内容的 文章很多。那么,春节的内涵是什么呢?你对春节的起源有怎样的了解?你对 春节文化又有怎样的认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团圆在年味中融化。春节所蕴含的阖家团圆的意义,成为凝聚民族情感的 重要力量。除夕夜全家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熬夜守岁,成为中国人一年一度 的文化心结。可以从“团圆”的角度立意选材。 (2)幸福、美满的愿望在年韵中升华。春节意味着“辞旧迎新”。除夕的守岁,是让人们对过去的一年有所回顾和总结;新年的到来,又是让人们展望未来。穿新衣,迎新年,新年要有新气象,这就是迎接新春、庆祝春节的实际意义。 (3)春意融融的意境在年景中翘盼。春节最大的意义就是“天人合一”。冬 去春来,万物复苏,普天同庆,一个欣欣向荣的世界呈现在眼前,这是何等大喜 之事啊!田地里辽阔平整的“雪被”下,隐隐约约透出一点生机勃勃的绿色, 那瑞雪包裹的是来年的期待,这就是对春节意义的理解。 (4)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年岁中共生。春节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祭拜。“祭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礼仪,祭拜之礼,意义深远。祭天、祭地、祭神、祭祖,是为了祈愿,也是一种寄托。让久违的仪式感回归,让被遗忘的中华情复燃! (5)民族文化的魅力在年节中丰厚。春节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 远的精神港湾,从春节的传统习俗来看,“放鞭炮”“贴春联”把春节装扮得 有声有色;从春节的饮食文化来看,“饺子”将包容的思想充分体现出来。此 外,唱大戏、闹社火、煮酒烹茶论古今、谈天说地话家常,都是春节文化的集 中体现。这也是学生在写作中应该放慢节奏,重点呈现的内容。 在深度发掘文化内涵的前提下,再汲取生活与时代的活水,努力寻找富有特色 的活动来写,写出节日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写出自己人生不同的况味。语言 的个性化这时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活动形式容易雷同,感情传递容易流俗, 只有语言表达可以彰显个人魅力。 5.(2014·山西24题)写作。(40分) 毕业升学,是你人生走过的一个“驿站”。回首三年来的初中语文生活—— 仿写汉字、诵读经典、真情写作、激昂演讲、编演戏剧……内容丰富、形 式多样,置身其中的你享受着、成长着!请选取你曾参与的某一次语文活动,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写作注意事项:①仔细审阅题意;②叙事中融入自己真切的感受;③用词贴切, 句式多样,使语言富有表现力;④段与段衔接自然,使其浑然一体;⑤避开真实 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⑥书写4分。 【命题解读】 (1)选材里的“玄机” 山西省2014年的作文题特色鲜明,要求写“曾参与的某一次语文活动”。初 看,以为“语文活动”束缚了选材,会导致学生可选的素材面狭小,写作题材 单调,学生难以得高分。如果狭义地死扣“语文活动”,必然出现以上情况。 准确把握其中信息,审清命题人的意图,并努力体现在写作中,再加上个人深 厚的写作功底,就有可能在考场上写出高分作文了。 让我们把目光放到广义的“语文活动”上,即课上、课内纯粹的语文活动是 切题的,课下、课外与语文有关的活动也可以。因为语文即生活,生活中处处 是语文,学生只要能有意识地扣住“语文活动”,就不算偏题、跑题。 (2)构思立意里的“千里江山” 扣住了题,一要看“语文活动”的过程怎样呈现,是否有独特的看点和赏心悦 目的曲折之美。二要看从“语文活动”中收获了哪些感悟,这些感悟能不能 引起共鸣或发人深思。三要看在叙述“语文活动”的过程中是否有具体、 生动、传神的描写,从“语文活动”中是否收获了丰富而深刻的体验,这能够 展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生活领悟能力的高低。 (3)语言表达上的“百花齐放” 阅卷老师的审美风格不同,对语文的理解也就千差万别。因此,不同学生呈现 出的考场作文,风格上自然也就应该独领风骚、卓然不群。语言的风格当然 可以灵活、多样,在准确的基础上或生动形象,或平实质朴,或浓墨重彩,或庄 重典雅,或幽默诙谐…… 攻略一 揭开云雾见天日,千古文章意为先——审题立意 作文第一步 审题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审题不准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立意的高低直接关乎作文得分的高低。 审题要想稳、准、狠,就需要“望”“闻”“问”“切”四大章法。 “望”就是望题目、审材料、读“导语”、看“要求”。例如,是“裸题” 作文就直接看“题目”,看“要求”;如果还有导语,就得看“导向”导语;如 执妙笔·运思 果有“材料”,就要看材料后是要求写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是以“××” 为话题,还是以“××”为题目作文。另外,还应看清楚诸如文体要求、字数 限制、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的规定限制,万不可提笔就写,违反禁忌。 “闻”就是像神探查案一样,分析“题目”“导语”“材料”,从题目中的修 饰限制词、导语中的关键词语、材料中决定命题意图的词句等隐含信息,寻 找蛛丝马迹。 “问”就是在上述“望”“闻”的基础上,在提笔写作之前就这些“修饰限 制词”“关键词语”等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通过揣摩求证,拨开 云雾,明确内涵。例如深刻挖掘题目中“修饰限制词”的本义、比喻义,彻底 弄清楚出题者的命题意图。“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一环节做好了,下面的难 题就迎刃而解了。 “切”就是根据命题情况、自己的特长,寻找突破口,准确立意。任何材料的 寓意都是多元的、立体的,像“粉笔”,有人说它“粉骨碎身全不顾,要为学 生撒知识”,有人说它“嘴里只顾天花乱坠,却毫无半点积累”……角度不 同,立意境界迥异。这一环节,不仅要求“切”题,还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积 累、擅长文体、个性特点等情况准确定位。 针对不同类型的文题,为大家提供以下审题策略: 1.单个词语审题:读出本义—悟出比喻义与象征义。 例:作文题目:每个站点都有风景。 “风景”浅层含义:供观赏的自然风光、景物。深层意义:《晋书·刘毅传》 载:“正身率道,崇公忘私,行高义明,出处同揆。故能令义士宗其风景。”此 处的“风景”指具有深刻内涵的人文“风景”,而这也正是作品要追求的立 意境界。 2.短语审题 (1)偏正短语 例:作文题目:我的一次改变。 第一步:抓中心语,确定取材对象或范围。 “改变”首先可以来自亲情,然后可以是班级、团队的扶持与关爱,还可以以 小见大,解读为祖国母亲对游子的牵挂与呼唤带来的改变,再往外延伸可以是 自然界的花草树木带给“我”的改变…… 第二步:品修饰限制词的意蕴与内涵,以此为题眼进行立意和构思。 “改变”的意蕴与内涵:事物发生显著的差别;改换、更动。 “一次”隐含着小情意大情怀的立意要求。 (2)动词短语 例:作文题目:从未走远。 通过“走远”确定选材对象与范围,全文将以“      从未走远”为线索展 开叙写,穿行在行文中的可以是人、事、景、文化、感情、思绪等。 3.完整句子审题——切分句子成分法 注意以下词语: (1)题眼词;(2)选材范围要求词;(3)数量词;(4)人称词;(5)立意方向词;(6)构思要 求词。 例:作文题目:我最得意的一句话。 (1)题眼“得意”;(2)范围“一句话”;(3)数量“一句”;(4)人称“我”,要写 出体验与影响;(5)立意方向,回味成功,重温幸福,写出一句话带给“我”的独 特的生命体验与产生的深远影响;(6)构思要求,“最”应该体现出先与后、 略与详、浅与深的层次变化。 4.半命题审题 (1)半命题作文的特点: ①形式上的灵活性 A.前补。作文题目:       一直都在。B.中补。作文题目:给       让出 一条路。C.后补。作文题目:那天,如果       。D.更灵活的题目        给予       。 ②题目本身的弹性与刚性 以题目“遇见”为例: A.自由:文体、选材、立意是自由的。可以写成议论文,题目为“遇见高 尚”。切入点可以是“为什么要高尚”,或者“用什么高尚”“高尚是怎样 的外在表现形式”;还可以处理成自我砥砺的励志散文,题目为“遇见抉 择”;或者写成亲情散文“遇见温暖”;等等。 B.不自由:主题、构思不自由。“遇见”是行文的线索,具体应该落实到人物 心理的成长上,体现出心智发展前后的不同历程,写出情感起伏。 (2)审题步骤 以作文题目“你是我最       的人”为例, 第一步:区分自由与不自由的部分分别在哪里,读懂半命题作文的文体、选 材、主题与构思的限制。 A.自由:文体、选材。可以是来自家庭生活的瞬间,也可以写对某一特定人群 或事物的感悟,等等。 B.不自由:从“最”入手构思,应该运用对比或衬托的写作技巧。 第二步:补出个性与诗意的题目。 “四个原则一个追求”:能够突显体验的,有自己新发现的,能展示自己积淀 的,擅长的、能够运用自如的;用好备选的题目关键词,追求平中出新、平中 出奇。 以“在       的日子里”为例介绍五种补写题目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 A.借助古诗词增添厚重的文化底蕴。如“在情满秋池的日子里”。 B.借助经典歌词体现时代特色。如“在笑容泛黄的日子里”。 C.采用虚实相生的写作技巧赋予文题灵动的风姿。如“在梦想拔节的日子 里”。 D.借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让题目先声夺人。如“在风歌云舞的日子里”。 E.借助象征手法使之含蓄蕴藉。如“在槐花飘香的日子里”。 阅范文·升格 [模拟评分]二类文29分 [升格策略] 对《那天,如果我理解一点》的修改建议: 首先,文题要讲究一些,改为“那天,如果没有鼾声响起”,这样文章就能够把 那一天的经历浓缩到一个比较新颖的入口上。 其次,调整整篇文章的行文与构思,事情应集中发生在那一天。 再次,对于选材:写亲情历来是热点话题,无论是什么题目,什么结构,什么事件, 阅评项目 内容 语言 结构 书写 总分 得 分 13分 8分 4分 4分 29分 关键是写出人物不同的特色。可以是不同的职业,不同的话语,不同的神韵, 不同的爱的方式。但主题是相同的,都在诠释着爱与关怀。这篇文章巧妙地 选取了鼾声为切入点,但对爸爸的职业表现得不到位,包括语言风格、神态举 止,不是很有特色,建议增强身份感。 最后,注意审题——“如果”要求呈现出理想的境界,以构成和主体部分的某 种关系,使文章内容更丰富一些,可读性更强一些。 [升格范文] 那天,如果没有鼾声响起 “以后我都不想听到这鼾声了,它离我越远越好!”我朝着爸爸怒吼道。爸爸 脱下那满是油污的工作服,像一个犯错的小孩般低着头。 我和妈妈各自回到房间里,我倒头又睡下。不知过了多久,还是睡不着。哎, 也太安静了,似乎少了点什么东西。闹钟嘀嗒嘀嗒地响着,我一直难以入眠。 我索性坐起来,披衣津津有味地阅读起小说。妈妈突然推门而进,刹那间吓得 我将手中的书抖落在地。妈妈一脸愤怒地夺过书扔出窗外去,一页页纸顿时 散落。看着此刻心爱的书籍惨遭这样的境遇,我牙齿稍微颤了颤,与妈妈僵持 了一会。 我冲着妈妈大吼道:“你们不是让我学习吗?这么大的鼾声我怎么学习?”我 的一股怒火再次爆发。 走向客厅,一个熟悉的黑影走过来,问我:“干吗呢?”我吞吞吐吐地说:“水… …喝水。”喝完水躺下时,响亮的鼾声迟迟未响起。许久,卧室的门悄然开了 一条缝,那个黑影轻轻走进来将一个东西放在我床头,又帮我关了空调,悄悄 地离开了。 我拉开灯,看着床头这粘满胶带的小说,看着已经休眠的空调,思考了好久好 久…… 快天亮的时候,鼾声隐隐约约响起来,起初如连绵的涛声,后来如晴天霹雳,再 后来如大型摇滚乐队,此起彼伏…… 原来,爸爸等我入睡后自己才去睡。我突然发现,我的成长已离不开鼾声的陪 伴。 看着粘满胶带的小说,我不禁充满了悔意。那天,如果我不和妈妈起冲突,就 不会发现我的生活离不开鼾声;如果没有收到爸爸粘好的书,就不知道原来粗 糙的爸爸竟然这样细心;如果爸爸睡觉不能发出鼾声,那他将一个晚上无法入 眠。对于一个装修工人来说,一整天高强度的工作,加上一整夜不能入睡将意 味着什么? 我不敢去想,也不忍去想。 如果那天我理解多一点,是不是就不会演变成这样的僵局?如果那天我忍耐 多一点,是不是就不会伤父母的心? 感谢鼾声让我发现了岁月深处的感动,更感谢那天的冲突,教会我用心去感悟 无言的温暖。一声鼾声,一次发现;一本破旧的书,一世的春暖花开。 [模拟评分]一类文31分 阅评项目 内容 语言 结构 书写 总分 得 分 13分 8分 6分 4分 31分 [得分亮点] 首先是结构的调整,把故事放在一天内一个夜晚不同的时间段,使情节条理清 晰而又紧凑。 其次是文章相关细节的增减,比如和父亲鼾声关系不大的争吵作为略写材料, 一笔带过,而与父亲的鼾声相关的心理活动,则铺展开来作为旁笔,为“我” 的新发现做铺垫。 再次是文章的立意,把读者的目光引向感悟人生冷暖,体察世间温情这样的结 尾,留给读者广阔的思考空间。很多时候,生活不是缺少感动,是我们脚步太 匆匆,忽略了这些让我们成长的机会,所以多数人才活得比较粗糙。这样一个 引领,足以使许多人汗颜。 [升格精评] 首先是开头能够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这也是事件发展的起因。此外,本文也注 意到了与后文的照应,因为开始有犯错误低头的表现,才有后文默默粘好书本 的情节照应。另外从文章行文脉络上说,把故事集中放到一个夜晚去写,这样 的内容才更精致凝练,便于读者很快捕捉到文章的精华。作者运用了铺垫、 呼应与渲染,但又没有把这些铺展开写,有收有放,点面相宜。最后谈立意,写 亲情的故事太多了,发现爱,感受爱,理解爱,感恩爱,这些容易流于一般,只有深 度地挖掘主题,才能脱颖而出。谁在这方面用力,谁的作品就能另辟蹊径。作 者注意到了这一点,从改后的文章来看,作者为之做出了不少努力。 [佳作示例] 那天,如果没有暴雨 或许,只有经受了暴雨冲刷,真相浮出水面,才能够幡然醒悟。 那是何等的生机?幼小的芽儿青中带黄,微微张开,仿佛初生婴儿般张开双臂 想要拥抱这世界。叶子呈细条状,表面散落着米黄色的小点儿,长条状叶子边 上的刺儿稀稀疏疏地均匀排列着,软软的,在阳光下笼上一层柔光。叶间,小 露珠经常摇呀摇的,用稚嫩的视角回望着世界。 它是我呵护备至的宝物。因为它总散发着蓬勃的朝气,如一束光照射进来,点 呈佳作·满分 亮了我家的小院,点亮了我疲倦的心。 春去秋来,它伴我成长。刀伤、烫伤甚至被蚊虫叮咬,它总在第一时间出现在 我的视野,狠心地将其茎叶剪下,把它的汁液涂抹于患处,顷刻,盈盈凉意从皮 表直达心底。 它呢?在被剪断后总能迅速愈合,不几天便抽出新芽。它的众多叶片呈花瓣 状舒展开来,昂扬向上,吸纳天地之精华。无论何时,一身墨绿外衣的它均以 强者之姿迎天而绽,傲视群雄。 年复一年,与其说是我呵护着它,倒不如说是它一直照料着我。 但是,一场暴雨,改变了一切。 那一夜,暴雨忽至,狂风也一起肆意席卷而来。“快,搬花!”我从梦中惊醒,奔 到雨中,将精心培育的花儿们一趟趟地搬回屋里。看着窗外豆大的雨点儿,我 暗自庆幸:“幸亏全搬回来了,不然明天一盆都活不了。” 雨,愈下愈大,如猛兽般涌来,妄图摧毁一切,不一会儿又化作万千弓箭,直直地 射入大地。无人留意,此刻墙角的芦荟正用它的生命和暴风雨做着最后的抵 抗。 后来,雨停了,我踏出房门,蓦然立在原地,凝视不语。它昔日的雄壮早已了无 踪迹,花盆中溢满了水,一条条长长的叶片软塌塌地倒伏在泥土中,叶子颜色 由墨绿转变为褐黄,像泄了气的皮球,伴随着汁液的流出慢慢萎缩。随后慢慢 浮现出的,是满目疮痍。霎时,我的泪水涌出。 原来,它并非顽强不屈,只是善于默默隐藏。它并非无所畏惧,只是习惯了向 阳而生。那天,如果没有暴雨,或许我们便永远不知,总有些花花开无言,总有 些人尽瘁无声。 [得分亮点] 1.材料的选择与众不同。在众多亲情故事泛滥的滚滚洪流中,突然出现一篇 状写卑微小生命——芦荟的美文,无疑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从选材来说,这 篇美文就胜一筹了。 2.对题目的理解精准到位。许多考生只关注到了现实,而且也都对现实进行 描绘,很少有人能够把设想的场景与眼前的现实形成对比,从而有新的发现, 这个学生细腻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并合理地将其呈现出来。 3.文末的人生感悟。“原来,它并非顽强不屈……总有些人尽瘁无声。”这 是何等惊人的发现啊!透过现象,发现生命深处的伟大;透过个体,发现生命的 遗憾。这样的体验与领悟是能够深深打动读者并引发其共鸣的。 [魅力品评] 作为一篇考场作文,本文在细节刻画上有美点,故事情节上有看点,感情铺写 中有动情点,首尾段有思索点。下面具体分析: 本文最令人难以忘怀之处在于:“后来,雨停了,我踏出房门……霎时,我的泪 水涌出。” 再看行文思路:开篇巧妙设悬,前文状写生命之蓬勃,与后文暴雨之后的惨状 形成对比,文末又另辟蹊径,将生命之间的感悟进行立意提升,使文章跌宕多 姿。 作文第二步 立意 执妙笔·运思 “千古立意出奇文”,立意是确立写作意图,并从具体的材料中提炼出要 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环节,通俗地讲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的环节,是写好文 章的关键。应力求“新颖”“鲜明”“深刻”。 1.“新颖”即“平中见奇有新意”。对于司空见惯的事物,应采取多方位多 角度的立体化的处理办法,运用逆向思维,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得出令人耳 目一新的立意。 (1)精选角度,突破定式——多种立意、多中选优、寻找新的立意。 例:以“风筝”为题写一篇文章。一个同学写道:“我是一只风筝,诞生在一 位妈妈纤细、灵巧的双手之中。那位妈妈,把我送给她活泼可爱的孩子…… 记得为了制作我,那位妈妈耗费了很多心血……” (2)反弹琵琶,独辟蹊径——从反面立意,逆向切入。 例:一考生以“魅力‘孔乙己’”为题,写班上一位沉迷网络的男生从熬夜迟 到发展到逃课挨打,最后不得不退学的故事,过程中对“魅力”的解读,可以 说是从社会现象中来,紧扣当代热点问题,对社会现状进行深刻反思与归因。 文章不仅具有时代性,更具有普遍性和深刻性。 2.“鲜明”体现的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创作理念。“鲜明”就是“以 小见大,凸显主旨”,所运用的材料不仅要鲜明真实,还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 精神,能够引发读者共鸣。不可立意不明,模棱两可,更不可使人不知文章到 底要表达什么。 有人说:“所谓最难忘的,就是从来不曾想起,却永远也不会忘记。”“从来 不曾想起”就是生命记忆中那些小人物、小动作、小场景、小情思;…… “永远也不会忘记”当然应该是这些生活小细节展示出的撼人心魄的力量 与深刻的人生内涵。如果不是来自真实的生活,代表大多数人的典型的材料, “小”就写不出魅力,写不出独属于自己生活深处的精彩。 “鲜明”还应该有第二种解读:满怀真情去写。《红楼梦》发展到宝玉挨打, 蒋玉涵遭追捕,金钏投井,芳官遁入空门,晴雯被诬惨死,写到这里,曹雪芹哭喊 “晴雯被他们害死了”,随后昏迷倒地。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他的娘子才唤醒 他,这是何等鲜明的真情!如果作者没有情到深处,故事情节怎么能够打动读 者呢?可以说,每一部巨著都是作家对生活最真实、最长情的告白。 3.“深刻”就是“扬正气旗帜鲜明,刺贪虐入木三分”。立意求深,即剖开现象见本质,要努力发掘事物隐含的深刻内容,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社会大背景、时代要求,提炼有深度有内涵的主题。基于课标的思考:考查的是学生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基于作品的思考:体现出创作者思维的品质与思维价值。同时考量作品反映生活的深度与表现时代的广度。 建议:(1)由表及里,发掘意蕴 例:作文题目:原来       。 意思是发现从前不知道的情况。我们从原来生发时刻的期待、召唤、承诺 等出发,进行横向拓展、纵向延伸,解读出一种精神符号,上升为一种人生信念。 (2)展开联想由实到虚 作文题目: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在文章中应实写种子,虚写理想、襟怀、人生。从种子写起,联想到拥有播种 襟怀的古今仁人志士,进而悟出“瞬间亦是一生”的人格影响与文化传承。 阅范文·升格 [模拟评分]二类文29分 [升格策略] 《吆喝声一直都在》修改建议: 1.开篇先声夺人,为主人公出场造势,并很好地点题——吆喝声。题记一般起 深化主题的作用。如果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建议不设题记。 2.故事开端部分,要为修鞋师傅出场蓄势,笔墨不宜移开。应着力交代“我” 怎样休息,怎样被吵醒。因为这样的表达属于典型的前后文意不连贯,主题体 阅评项目 内容 语言 结构 书写 总分 得 分 13分 8分 4分 4分 29分 现不集中。既然以吆喝声切入,又要表现声音一直都在,那文章着力点应该始 终围绕“吆喝声出现—吆喝声中断—吆喝声又一次响起—吆喝声常常不断 地响起”这样一个思路进行表达,其余旁笔一律从简。 3.如何呈现“一直都在”,不能只停留在对人物动作的描写上,应深度挖掘修 鞋师傅人性中的闪光点——美德。而这样深层次的人格魅力,往往需要从多 个角度着力精雕细刻,比如语言、动作、肖像、神态……,在此基础上还需要 运用插叙充实人物丰富的经历。只有这样,才可以写出“一直都在”背后的 深层次原因,才能真正展现出立意的功力。 [升格范文] 吆喝声一直都在 “修鞋子补鞋子咧!补鞋子咧!” 紧张的学习生活中难得有一个双休日,我便决定在家好好地睡一觉。厚实的 窗帘将夏日的朝阳牢牢地挡在了窗外,正当我与周公博弈之时,刺耳的吆喝声 打破了这美好的梦境。 “修鞋子咧!补鞋子!”我睁开惺忪的睡眼,看了一眼手表,才七点半!这一大早 就开始吆喝,能不能让人过个周末啊!沉沉的睡意使我心中燃起愤怒的火焰, 我向窗外瞪了一眼,脑子不停地打转,怎么才能让这讨人厌的吆喝声消失呢? 我一骨碌爬起来,从阳台上翻出一双破鞋子,心想:“这吆喝声,马上就让你消 失!”我把破鞋换上,下楼来到那修鞋匠跟前,“微笑”着对他说:“我的鞋坏 了,麻烦你修修!”他抬头看了我一眼,低声说了句:“这鞋,修了穿吗?”“当 然穿!不穿一大早找你干吗?”他古铜色的皮肤上红斑点点,眼窝凹陷,眼珠上 布满血丝,干裂的嘴唇上几根花白的胡子打着卷在上面趴着。他笑了一下: “行,没问题,不过你要稍微等一会儿。”我坐在小椅子上,静看好戏上演。 只见他先将手放在盆中洗了洗,然后小心翼翼地伸入鞋中,前后摸了摸,又用 劲摁了摁,拿起工具忙活了起来,铁锤、铁钉在他手中翩翩起舞。这样一双不 能穿的鞋子还要修补,也许是怕我为难,他找话说:“几年级了?”“初三!” “哦,和我儿子一般大呢!学习紧张吧?”“那是,想睡个懒觉都被你吵醒 了!”他突然变得不好意思起来,“这几天天热,修鞋子的人少,我就想趁着早 晨找点活,吵醒你了?”接着他和我说起了他的故事,他原来在一家制鞋厂工 作,后来厂子倒闭了,家里没了经济来源,只好在这居民区修鞋维持生计。听 了这话我的脸上开始发热。 过了好久,“修好了!”他举着鞋子笑着对我说道。我接过鞋子,原想和他说: “我不要了!让你修鞋就是想让你没工夫吆喝!”我却怎么也说不出口。我 把10元钱递给他就要走开,他却一把拉住我,“孩子,你也是个勤俭的好孩子, 这样的鞋子还在穿,家里也不富裕,叔叔吵着你了,这鞋不收钱!” 此后,我还能经常听到这吆喝声,低低的,有一声没一声的,可是,找他修鞋的人 却越来越多,小区的人都知道,他手艺好,人品也好…… [模拟评分]一类文33分 阅评项目 内容 语言 结构 书写 总分 得 分 14分 8分 7分 4分 33分 [得分亮点] 1.吆喝声此起彼伏。除了吆喝声展现得比较到位外,主要是修鞋师傅的形象 深入人心。比如他的笑声、动作、语言等非常具体传神,还有“我”的侧面 烘托、环境描写、氛围的营造也比较到位。 2.审题精准到位。怎样写出真正意义上的“一直都在”?不是语言上的重复, 也不是行文表达上的字眼强调,它是植根于每一位读者心底的一种人格魅力, 一种关键时刻的人性担当。文中的作者用“此后,我还能经常听到这吆喝声, 低低的,有一声没一声的,可是,找他修鞋的人却越来越多,小区的人都知道,他 手艺好,人品也好”交代了“一直都在”的深层次原因,展现出一般作品难以 企及的立意高度。虽简短,却能以小见大,展现出社会大背景之下小人物的善 良与真诚,这也是作品牵动人心之处! [升格精评] 首先,文章叙述主体突出,前后文意一脉相承,结构更加严谨。其次,最大的变 化是对修鞋师傅的刻画比较到位。从一开始的环境渲染造势,到近距离的精 心刻画,再到对人物的侧面衬托以及巧妙地加入插叙材料,可以说,作者是极 尽文学造势之能事,去着力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另外,对于题目丰富的意蕴 ——“一直都在”,作者注意挖掘人物深深吸引别人的深层原因,用一句看似 闲来之笔,道出别人很少企及的立意境界——写人写神! [佳作示例] 风筝一直都在 当微风送来花草清香,当风筝如鸟雀飞旋,当浅云漫卷万里碧空,当青春流转 四季花色……驻足窗边,远眺汾河,那些风筝一直都在。 风筝那端,是一群追风筝的人。 那年,春风和煦;那天,澄净晴好。父母带着我,我拿着风筝,来到汾河河畔的湿 地公园。第一次放风筝的我,望着飞满彩色风筝的苍穹,眼里倒映着风筝的光 影。爸爸解开风筝的包装,手里拿着一截结实的细线和小巧的拴线轮,逆着风 呈佳作·满分 奔跑。有着可爱笑脸的小风筝飞上了天空,一点一点,向更深的蓝色飞去。 于是我抢着要成为追风筝的人。可我明明努力奔跑,风筝却怎么也飞不起 来。沿着长长的汾河,迎着风,牵着可爱的风筝,我不停地跑,时不时停下从草 丛里捡起风筝,又继续奔跑。 也许那日风不作美,我始终没能放飞风筝,可我第一次体悟到奔跑的乐趣。无 所谓速度,无所谓终点,像一个追风筝的人,为自己而跑。 近十年之后的我,在这个春天,又坐在了公园的一块大石头上。周遭人来人 往,依然有很多追风筝的人。 我看见一个年迈的老爷爷,黑瘦的手中攥着细线,望着天上那只“雄鹰”。年 幼的孩子,和我从前一样,不停地奔跑,又无奈地看向放不起来的风等。专业 的叔叔架着墨镜,戴着手套,变换着花样,让风筝如鸟雀般灵活。 这么多年了,风筝一直都在,追风筝的人,一直都在。年老或是年幼,专业或是 业余,健壮或是瘦弱,都追着自己的风筝,追着自己的梦。 透过家里的窗户,高高的风筝清晰可见。当我学习累了,揉着疲困的眼望去, 风筝点亮了我的神采;当我内心失落,撑着茫然的眼望去,风筝点亮了我的希 望。年华流转,风筝一直都在,而那些追风筝的人,始终激励着那些追梦的 人。 雨果曾说:“谁虚度年华,青春就会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可谁有风筝 伴过年华,青春将永不褪色,生活将永远美好。 也许我们有时放不起生活的风筝,没关系,至少用力奔跑的我们,是幸福的。 那种幸福,一直都在。 万里碧空中,风筝漫卷流年…… [得分亮点] 1.立意高远。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不管那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 地去追。无论是黄发垂髫,还是及笄弱冠,抬头望去,蔚蓝的天空里总有属于 自己的那个风筝。它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跑,向前跑。“风筝是系在心上的 一个梦想。”风筝就像梦想,梦想就是风筝。梦想带给我们奔跑的动力,而风 筝带给我们奔跑的乐趣。没有风筝的年华,是对时光的虚度。它让我们不断 地奔跑、追逐,哪怕无数次跌倒,也要无数次继续追逐。只为天空当中的那只 风筝,只为内心深处的那个梦想。 2.行文摇曳多姿。作者从放风筝这一小小的切口进入,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 发人深省的大主题——追梦。贯穿文章的“风筝”在这里被作者赋予了新 的含义——“梦想”。风筝象征着梦想,追风筝即追梦,二者的关系被作者用 含蓄的语言点明。在作者笔下,追梦人的身影与如今各色追风筝人的身影跨 越时空重合,他们用不停的追逐告诉我们:追风筝的人一直都在,追梦的人一 直都在。 命运的齿轮缓缓转动,几年前稚童的一点好奇与好强,使作者与风筝结下不解 之缘,也开启了作者有风筝相伴的人生旅程。 年幼时乐趣使然,不断追逐;长大后心生感慨,继续追逐。是风筝点亮了作者 的希望,换来了作者选择穷尽一生的追逐。作者用生动的笔触勾勒出追逐风 筝的一条无悔长路,每个人都在这条长路上奔跑追逐,向着风筝,向着梦想。 3.巧妙的构思。这篇文章的切入点“放风筝”独特新颖,主题“追风筝”意 义深刻,堪称一篇佳作。作者将童年的回忆与如今的见闻自然衔接,将几年前 后追风筝的人相联系,读者感慨于时光变迁的同时,看到追风筝的人一直都 在,从未改变。而文章轻松生动的语言风格仿佛一阵清风,抚平了读者内心的 躁动,将读者带入一幅点缀着各色各样风筝的恬静悠闲的画面:万里碧空如 洗,无数风筝如画,青草的香气扑面而来。 文章的节奏十分紧凑,一脉相承。插叙的画面使文章脉络更加清晰,感情更加 自然。全篇以悠悠的天高云淡开始,也以天高云淡结尾。一切宏大都蕴藏在 平淡之下。结尾处意蕴深长,与前文遥相呼应,“千帆过尽,归于平静”的包 容大气尽显。 [魅力品评] 本文开篇描写细腻,奠定了全文闲适、淡然的情感基调,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 果。开篇点题,引出文章记叙对象——风筝。“风筝一直都在”第一次出现, 埋下伏笔,插叙童年追风等的回忆,使作者对风筝的感情更加自然,使文章脉 络更加清晰。风筝追逐更高更广的天空,隐喻作者的梦想在童年启航。“不 停地跑,不停地追”,为下文对追风筝的人的描写做铺垫,他们坚持不懈,他们 勇往直前。插叙结束,过渡到议论,画龙点睛,总结自己从追风筝中发现的道 理:无谓结果,享受过程。时间转换到现在,几年前的画面与几年后相重合,追 风筝的人一直都在,或老或少,或专业或业余,将多种不同的追风筝的人集合, 有力地说明追风筝的人一直都在。 “风筝一直都在”第二次出现,再次点明文章主旨。跨越时空,梦想一直都 在。结合自身经历,含蓄地表达了对风筝的热爱。引用名言,有力地说明了追 梦的人永葆青春,并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与文化内涵。点明言外之意,总结 升华。追梦不论结果,感受奔跑的过程最幸福。“那种幸福,一直都在”,与 上文的“风筝一直都在”暗合,照应开头,引人深思。 常见考场病态作文类型有:审题随意不贴切,选材俗套不新颖,构思混乱无条理,拟题不当不引人,矫揉造作不真实,面面俱到不深刻。其中多项涉及选材和谋篇的问题。那么怎样选材谋篇才能写出情浓意真的华章,写出曲径通幽的考场佳作呢? 一、选材理念:真实、新颖、小巧、典型、浓情、厚重、别样 (一)以事选材系列: 攻略二 天机云锦任我裁,层次清晰浑天成——选材谋篇 执妙笔·运思 ①真实。选取身边的亲历的人和事,选取有过内心感悟与体验的、引发共鸣 的、带来震撼的材料。余秋雨曾说过:“更羡慕街边咖啡座里的目光,只一 闪,便觉得日月悠长、山河无恙。”因此,真正的感动是来自岁月深处的真 实,不重复,不单调。 ②新颖。从鲜活的时代浪潮里选,从新近发生的事情里选。可以是一朵朵典 型的时代浪花,可以是来考场途中或坐在考场上的见闻感受。2014年山西中 考满分作文集里,好多同学都是从眼前的考场忆起曾经的校园生活。 ③小巧。定格瞬间小场景、典型小镜头等。如尤天晨的散文《母爱是一根 穿针线》,故事定格在白发母亲几次缝扣子穿线都穿不上的画面。 ④典型。拿关键词和所选素材进行比较,看看哪些素材该留,哪些素材必须割 舍。 (二)以人选材系列:选取体型别样、性格别样、经历别样、职业别样、行事 能力别样的人来写…… 以令人深有感触为原则选材。如:爱意浓浓的动作、激动人心的话语、温暖 的眼神、声嘶力竭的狂吼、终生难忘的耳光、不想再说的耻辱、难以启齿 的尴尬、温存一生的秘密…… (三)以线索选材系列:一株不屈的小草、一棵摇曳的柳树、一场突如其来的 暴风雨、一次如约而至的花期、一轮让人思绪万千的明月、一阵悠扬的乐 曲……那时那景那人…… ①选用历史经典。岁月深处点燃你信心的名人逸事、鼓舞你斗志的名著经 典细节、引起你共鸣的史实情景、催人泪下的悲剧结局、发人深思的励志 对白……要转换视角使用、挖掘新意使用。 ②换身份—以线索人物身份选材。以第三人称见证他人传奇,进行深度艺术 加工。例如《三颗枸杞豆》。 二、构思做到三个字:“活,巧,亮” (一)“活”: ①写人叙事切入角度活。从常人不易想到的角度切入。 例:从身体的小部位切入叙事描写。如《肩膀》《又读父亲的背影》《大手 背后的秘密》…… ②写作角度活。如《母爱的味道》(嗅觉角度),《聆听生命拔节的声音》(听 觉角度)…… ③材料安排活。尽量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起伏波澜,尽量体现铺垫、烘托、对比、渲染等匠 心。 ④段落结构活。曲径通幽、欲扬先抑、悬念迭起、陡然直转、暗示照应… …谍战片里的地下党接头情节,有暗号、有悬念、有考验、有对证…… (二)“巧”: ①全文有线索。一线串珠。 ②关键处有看点。开头引人入胜,中间过渡、铺垫、烘托、渲染、伏笔、照 应,结尾意犹未尽、余音绕梁。 ③段落结构有模式。纵式起承转合,横式形散神聚,小标题模式注重文脉深层 次的发展,书信体模式强调情感的一脉相承…… ④行文有点题。位置:下笔解题扣一枪,中间穿行叹三叹,锁定结尾造亮点。 有:抒情点、议论点、叙述点、描写点。有:反复点、设问点、排比点、引用 点。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呢?”“那一年我一岁,她二十九岁……” (三)“亮” ①造一组有气势的句子,结尾处声如洪钟。例:君不见钱塘江水排山倒海呼啸 而来,君不见崇山峻岭层峦叠嶂直插云霄,君不见茶马古道砂石横空黄河万里 奔腾…… ②造一组平淡质朴感人至深的句子,开头处扣人心弦。例:“你非得走吗?” “是。”“明天走行不行?”“不行,孩子。”“那你要注意身体。”“嗯! 回去好好照顾你妈。”这是离家远行前一对父子的对话,同时也是两个男人 之间的对话。 ③造一处诗意隽永的句子,情节发展高潮处锦上添花。例:“此刻,灵魂深处 宁静的追求,是眼前欲说还休的无语,亦是窗外朗月安静地抚慰大地。” 阅范文·升格 [模拟评分]二类文27分 [升格策略] 对《因为亲爱的你,我爱上读书》,可以这样修改: 1.本文选材比较独特,写爱上读书是因为姥爷在“我”不同年龄段的“演 诗”。但去掉小标题后,文章的结构脉络不是很清晰,在每段首句需要有个脉 络关键词或句子,让读者能尽快找到叙事脉络。 2.对读书的热爱只是浮在表面,没有具体的表现,需要补充相关细节以使文章 阅评项目 内容 语言 结构 书写 总分 得 分 11分 7分 3分 6分 27分 内容更加血肉丰满,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鲜活。比如加入“我读书时的场景和 体验”“姥爷倾听的神态变化”等。 3.继续打造姥爷读书细节的亮点,展现人物读书背后的精神风貌以及对 “我”的影响。一个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老爷子演诗的热情、手舞足蹈的 率真、对作品和作家深深的体悟,这展现的是一个知识分子爱书的情怀,更是 一个人的人格境界!这样的老人怎能不令人敬仰?所以,作品到最后,写出的应 该是对文化与情怀的传承。 [升格范文] 因为姥爷的表演,我爱上读书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因为姥爷的表演,我爱上读书。 小时候,姥爷总爱给我讲故事。《睡美人》《灰姑娘》《青蛙王子》总是伴 我入眠。每当讲故事时,姥爷那满脸的褶皱就像仙女姐姐纺织机上的线,会变 成各种各样的形状。讲《睡美人》的时候,他的脸上的褶皱就被抻平了,安详 地躺在脸上,就像睡美人平静的脸庞;讲《美女与野兽》的时候,姥爷脸上的 褶皱就全都拧到了一块儿,狰狞得就像野兽狂野的头;讲《西游记》时,姥爷 脸上的褶皱就一抖一抖的,他一会儿瞪瞪眼睛,一会儿挠挠脑袋,表情多变的 得就像孙悟空。因为姥爷那丰富多彩的表情,我渐渐喜欢上了听书。 上学后,姥爷开始教我读诗。起初我并不爱那“短小精悍”的诗,但是姥爷总 是把诗变成一部部小话剧,向我演绎古人的豪情壮志,让我思绪万千。表演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姥爷先是拿着鸡翅大口大口地啃着, 去表演那“八百里分麾下炙”的场景;然后又是站军姿,表情严肃地站在客 厅,让我点他的名字,算是“沙场秋点兵”了;最后又是拿着玩具剑从我身旁 一掠而过倒在床上,姥爷这就算是那“了却君王天下事”了。每当看到年迈 的姥爷绞尽脑汁地为我“演诗”,不断地做出许多搞笑滑稽的动作时,我在开 心之余也把那些诗句牢牢地记在了心里,渐渐地爱上了那读起来满口余香的 滋味。我开始不满足于姥爷的表演,想方设法自己去找书读了。因为姥爷那 搞笑滑稽的动作,我迷上了读书。 现如今,已经长大的我每天为缠绵病榻的姥爷读书。姥爷是个书痴,即使他已 经无力再做出那些令人捧腹大笑的动作了,即使他再也无法一口气讲完一整 个故事了,即使他每天只能安详地坐在躺椅上读书了。现在他每天像个小孩 一样让我给他读书和“演诗”。于是,我担负起了为姥爷“演诗”的重任,每 天都要挑几首诗为姥爷“演”。在准备过程中,我领略到了“清水出芙蓉,天 然去雕饰”的清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感受到了“金戈铁 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 达;触摸到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凉和“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微 妙。 我就好像陷进了书这个甜蜜的沼泽,不断地想要陷得更深。 我对书本心意沉沉,爱意深深。书渐渐地融入了我的血液,就像我对姥爷那深 入骨髓的爱一样。我感谢亲爱的姥爷,是他用他那丰富多彩的表情和搞笑滑 稽的表演将我领进了书的世界,让我领略到属于书的别样风采。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阅评项目 内容 语言 结构 书写 总分 得 分 13分 8分 5分 6分 32分 [模拟评分]一类文32分 [得分亮点] 经过修改,本文有以下亮点: 1.脉络清晰,结构精巧。本文升格后由三部分组成:“小时候,姥爷总爱给我讲 故事”“上学后,姥爷开始教我读诗”“现如今,已经长大的我每天为缠绵病 榻的姥爷读书”。三个片段分别总括三个段落,使得文章脉络清晰。从渐渐 喜欢听书到迷上读书,再到深深爱上读书,写出了爱上读书的过程。 2.人物形象鲜活,形神兼备。姥爷苍老的体态,眉飞色舞演诗的动作,演绎诗歌 的场景,这些都十分精彩,使读者读后久久不能忘怀。 3.深入挖掘题目背后的深意。加入“我”读诗的体验和感悟,不仅增加了作 品的厚度,更体现出作者的匠心。姥爷是“我”打开书本的一扇门,他使 “我”爱上读书,姥爷更是一本书,他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本身就对“我” 有很好的表率与启发作用,他使“我”内心变得丰富多彩,从而才有“我”读 诗的领悟,这份传承恐怕是一般孩子无法写到的。 [升格精评] 升格后有了四方面显著的看点: 一是结构的精巧与严谨,三个时间段一目了然,留给读者鲜明深刻的印象。二 是人物刻画手法多样灵活,语言、动作、神态都有细节,真实刻画与想象、场 景与体验等都有体现。三是语言生动形象、具体传神。比如“姥爷那满脸 的褶皱就像仙女姐姐纺织机上的线,会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比喻新奇,形象 可感,一个爱书人沉醉于读书世界的意境全出。最难能可贵的是文章的立意, 年少听书,长大读书,成熟演书,这是一份文化传承,也是人格魅力的继承!至此, 解释了真正意义上的爱上读书的深层次归因。 [佳作示例] 因为那双枯瘦的手,我爱上读书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每当我徜徉在浩如烟海的书卷中,总会想起那双枯瘦的手,那双领我走进书的 世界的手。 幼儿园时,曾有一个夏天,我住在乡下,与奶奶、书本和花木的清香为伴。每 天下午,我和忙完农活的奶奶坐在院中长凳上读书。奶奶用她布满老茧的指 呈佳作·满分 尖翻开带有油墨清香的书页,用氤氲着农家皂香味的手教我读书。奶奶的大 手紧握着我的小手,一字一字地指着读。“我以后能和多萝西一样遇见那么 多奇妙的朋友吗?”我仰起小脸,奶奶温暖的手贴在我的脸上。“会的,只要 你多读书。”那枯瘦的手呵,可是打开我读书世界大门的魔杖? 转眼六七年,我未曾留意过隙白驹的身影,便来到了小学毕业后的暑假。我每 天无心读书,沉迷游戏。奶奶急了,那双手上青筋突起,那天她竟无情地锁上 房门:“把这本书读完再吃饭!”我恨恨地翻动书页,一目十行,却被内容深深 吸引。渐渐地,我开始享受这与先贤对话的机会,醉心其中,忽略了窗外奶奶 欣慰的笑容和两只在灶台上忙活的手。那枯瘦的手呵,可是送来清寂的灵 物? 冬雪纷纷又是一年,那双手上的皱纹越发深了,斑点多了起来,奶奶老了。今 年的除夕夜,奶奶把我领到书房,枯瘦的手在高高的书架上搜索、寻找,指尖 指背一起用力,才拿下一本书。那双手不停地摩挲着泛黄微皱的书页,小心地 递到我手上,仔细嘱咐……那枯瘦的手呵,可是传递精神与文化的纽带? 幼时记趣,少年叛逆,新年传递,每一处都有那双枯瘦的手,那双枯瘦的手呵,使 我爱上读书!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得分亮点] 1.审题。爱上读书的缘起可以有很多,一个人,一件事,一种声音,一缕幽香… …本文中“我”因为一缕幽香,爱上读书。书的世界有花木清香、油墨芬芳, 更有氤氲着农家皂香味的一双枯瘦的手,从此有了世间最美的遇见与最温暖 的旅程;因为一脉青筋,爱上读书。书的世界有先贤,有清寂,更有心灵深处的 理解与懂得;因为一双枯瘦的手,爱上读书。高高书架上的搜索,倾尽全力地 取出,缓缓地摩挲,悉心地嘱咐……当一切成为久远的回忆、泛黄的书页、含 笑的甜蜜,我们的思绪便与作者在这里相遇并相融了。是啊,时间是一杯浓浓 的酒,在时光的交织与穿梭中,总会于不经意间酿出人生的佳酿,让你前行的 脚步更矫健抑或使你的思想更丰盈。 2.构思。折服于作者巧妙的切入角度,让一个原本普通的故事,因为一双枯瘦 的手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更折服于他细致的观察力。作为一篇演讲稿,作 者注意到了交流的需要,用时间线巧妙地牵出所要引入的回忆,使整篇文章结 构严谨,一脉相承。最后落脚到新年传递,不禁让人想起朱自清《毁灭》里 “在风尘里老了,在风尘里衰了”的吟哦。完成了使命的传承后,他们逐渐淡 出我们的视线,用微弱的声音传递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然后化为记忆、馨香 和泛黄的纸页,为我们开启新的阅读征程,人生征程。 全文文思畅达,意境如画,在读书的世界里叩问,在回忆的长河里成长。 [魅力品评] “意犹帅也。”真正经得起推敲的作品,往往具有穿透时空的魅力。不同的 人读作品,相同的人不同时间读作品,读出的人生况味是不尽相同的。“那双 枯瘦的手”既是开启阅读之旅的起点,同时也是生命即将终结的终点,站在期 望与探索的交叉口,我们应该发出什么叩问呢?这是作者行走在思考的路上, 获得的与众不同的人生感悟,这也是本文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 此外,文章紧紧围绕“魔杖”“清寂”“传承”三个词深化拓展,让“爱上读 书”具体呈现出童话的魔力、小说的吸引力、经典书籍的喷薄张力,真正写 出“枯瘦的手”的人文内涵和文化内涵,让作品内容、作者情感、叙事线索 实现了同步的铺展与前行。 一句“那枯瘦的手呵,可是传递精神与文化的纽带?”犹如一把熊熊燃烧的 火炬抑或是一座高高耸立的灯塔,点亮了全篇的同时,成为我们读完本文后久 久不能忘怀的经典意象,好的作品总是如此,一个光点浓缩一种人生,展现一 份情怀,折射一个时代,这种写法与其说是象征,不如说是托物抒情、托物寓意。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些耳熟能详的创 作谈,都在强调语言表达在作文中的重要作用。怎样使你的文章文采斐然、 真情激荡?我们从以下7个方面谈一谈。 1.词语之美 用富于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对客观事物进行描写,如“春风又绿江 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两条大江,骤然相见,欢腾拥抱,激起云雾迷蒙,波涛 攻略三 文采飞扬添神韵,真情激荡撼人心——语言表达 执妙笔·运思 沸荡”。“绿”字虽然是个形容词,但把它放在诗句中正处于谓语的位置,就 成了动词。这样,不仅对春风进行了形象的描绘,而且写出了春天的力量和气 息,使读者一下子便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骤然相见,欢腾拥抱”这些 写人的动词和形容词,把大江人格化了,而且赋予了描写对象强烈的感情色彩。 2.描写之美 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文字对客观事物进行绘声绘色的描写。 人物描写示例:“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 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这组句子既没 有优美的词汇,也没有华丽的修辞,但生动感人,体现出一种特别的美,这是因 为作者抓住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进行白描勾勒,简单的几笔,动作、神情、 姿态、语言尽在其中,把生活在底层的闰土苦不堪言的窘状写得栩栩如生。 景物描写示例:“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 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 满了幽微的火药香。”从天空写到了地面,从色彩写到了声响,用语精确,描 写逼真。 抽象的思想或心情描写示例:“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它是站 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 东方已经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红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 一个婴儿。”运用比喻:快要归来的航船、已经升起的红日、将要出世的婴 儿,并对之进行了鲜明生动的描写。通过描写,形象地展现了中国革命势不可 挡的磅礴气势。 3.修辞之美 (1)比喻之美。运用比喻写“美”的意象与情感,开笔要强化语言的美感,尽 量少用平淡的陈述句,要做到灵动,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等 得春风把柳梢染上惹眼的生机。等得大雁在天空写满回家的惊喜。但,什么 时候等到你的来信,读你折叠的思绪。”句中“染”“惹”等雅词使句子书 卷味顿生,而“染上”与“生机”搭配,“写满”与“惊喜”搭配,“折叠” 修饰“思绪”,这些巧妙的搭配共同营造出一种全新的意境,清新,明丽,鲜活, 委婉又清晰地表达了深深“思念”的情意。 (2)拟人之美。写“活”景物等描写对象。例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 来”的“偷偷”“钻”就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又如“山坡上卧着些 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小雪”句中的两个“卧”字就把村庄和雪写得 活灵活现,让句子新意迭出,增添了无限魅力。 (3)通感之美。在需要停下笔来抒情、议论处,大胆组合创造,采用通感创造 如诗的语言,这种表达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时候颠覆了常规的语法或者打破了 固有的规律,经常无视词性,名词可以用作动词,形容词也可以用作动词,甚至 各种词性的词都能通用。比如:“南风把她眼中纷纷扬扬的渴望,吹拂成梦想 的形状”,“南风”吹拂着“渴望”,而且是眼里纷纷扬扬的渴望,梦想的形 状又是怎样的呢?这里的修辞和语意都朦胧起来,却有着一种独特的美。所 以大胆组合,细心衔接,就能写出出彩的句子。 4.深情之美 没有什么特别的修辞技巧,也没有太多优美的词汇,只是一种深情在流淌。这 种深情可以是爱情,可以是亲情,可以是世间任何美好的感情。情到浓时,其 美自现。 比如:“受伤的天空飘满了流泪的云,淋湿了我雨季易碎的心。你的笑容已隐 没在渐远的潮声之中,就像新月躲进云层。我该怎样重温你离去时冷冷的足 音,我心头还荡漾着往昔的温存。”融情感进去,就易动人心,似乎不是有意 为之,却有着特别的魅力。 5.诗意之美 诗意之美是语言方面的一种纯纯的美感,不单是华丽辞藻的堆砌,更可能融进 一种古典的元素,比如一些唐诗宋词中的意境,使之读来如诗如画、如梦如 幻,让人如饮美酒,而陶醉其中。示例:“在天苍地茫之中,心里就下起了杏花 春雨,笼罩了古诗中的四百八十寺,仿佛展开了一轴画卷,十里莺啼、水村山 郭,缓缓绘成了梦里清丽温婉的背景。没有寒冷,没有冰封雪盖,有的只是杨 柳微风、杏花红雨,有的好似永远是人间最美的四月天。将脚步放逐于幽深 的雨巷,让心轻轻地承载馨香的怅惘。在那样的情景之中,哀愁也变得美丽起 来。 江南的女子,该都是亭亭玉立,浅笑低回,驾一叶兰舟,采一朵火红的莲,于时光 深处悠悠而来。或人面桃花,倚墙嗅青梅;或秋千院落,裙裾飞扬;或蹙眉深坐, 挑尽残灯。千般情态,万种风情,那张微笑的脸,从婉约的宋词深处慢慢地漾 上来,直印进我向往的心里。” 语言有着一种古典之美,有些语言化用了前人的诗词名句,甚至直接引用诗词 原文,将梦想中的江南之美一一展现。多读读古诗词,不求背诵,浸染之下,就 会把古诗词中那种意境之美自然而然地融进自己文章的语言中。这是一种 天长日久的坚持,时间久了,自然会热爱上诗词,自然会使自己的语言于不知 不觉中潜移默化。 6.哲理之美 文章结尾处,不是不够深刻,就是写得生僻奇崛,特别是一些说理性特别强的 语句或总结性的启示总是单调无味,似乎那种纯理性的东西,很难写出文采, 写出美感来。怎样写出哲理与美共存的句子,让我们回味无穷? 例如:“在这个深秋的午后,看着远远斑斓着的五花山,看那些红枫黄杨,看那 些碧松白桦,神游其中,心生大欢喜。回望前路,虽然一直身处红尘劳碌之中, 却有着那么多的点滴片段,让我心中的欣喜不能自抑。那让我忘尘的种种,皆 是凡世中的所眷所恋。虽未入清凉之界,却常生欢喜之心。如此,生命虽然繁 复劳劳,但有那欢喜之心,却依然是我最美的家园。”抓住一个切入点——五 花山上的红枫黄杨、碧松白桦;寻找一份特别的心境——欢喜;探求一种生命 的意义——拥有欢喜之心。 从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感出发,而不是过于冷静地辨析和阐述,才会让读者有共 鸣,才会让读者有所思,而不是读之生厌。也就是注意要代入“我”,有自我 的意识和情感在里面,这样才会有亲近感,哲理语言才会更有活力。 7.活泼之美 调用各种句式和格言警句为描述的对象进行全方位渲染。例如:“或做讲演, 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做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 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 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这段话内容十分严肃,语言却亦庄亦 谐。它有说明,有描写,有陈述,有判断;它有排句,有对偶,有层递,它有口语,有 古语,有成语,有俗语。可以说它对所要表达的主旨进行了多角度和全方位的 渲染。句法错落有致,表达和谐自然,情趣横生,读来朗朗上口;生动活泼,听来 节奏起伏。 阅范文·升格 [模拟评分]二类文29分 [升格策略] 《相约七夕》的修改策略: 1.开篇亮点——语言典雅,主题鲜亮 对于这样一个比较厚重、浪漫的传统节日,开篇适宜引用或化用古诗词名句, 一是彰显节日悠久的历史文化,二是点出七夕浪漫唯美的特点,三是引出后文 情韵相同的故事,奠定全文浪漫和谐、暖意融融的感情基调。比如:(唐)林杰 阅评项目 内容 语言 结构 书写 总分 得 分 13分 8分 4分 4分 29分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唐)徐凝——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 佩过玲玲;(宋)秦观——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明)汤显祖——伤 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 语。这些意境优美、情感浓郁的名句都能够引起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 2.充实材料,使细节成经典 文章选取爸爸妈妈平淡真实的爱情和姥姥姥爷岁月深处的爱情作为原材料, 展现两代人不同风格的爱,为了写出时代感和历史感,可以从不同语言风格入 手,打造不同的经典细节。比如:爸爸妈妈的爱是随意而充满深情的,适宜选 用真实、亲切、富有生活气息的朴实语言去构建,写生活日常,抓住细节,用 细腻深情的语言精雕细刻,展现无心处的用情至深。姥姥姥爷的爱情,则选用 镜头回放的构思方式,以风光流转的视角、生动传神的语言去描写结婚证的 历史感,两个白发老人的“童趣”,病榻前的深情凝视……这样的语言才是独 一无二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3.文末升华主题——语言厚重悠远 七夕的文化内涵远不止传承一份感天动地的爱情传奇,她的魅力在于经得起 岁月历练的一份真情厚谊,在于耐得住时间考验的一种真诚执着。基于此,写 出生活真实的细节,传达出其中蕴含的人间深情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落笔落 在哪里?亲情的传递还是真情的守候?虔诚的等待还是善意的放下?这些真、 善、美的情意,本身就构成了我们民族情感文化中的基因与密码,从任何一个 角度去解读都可以。 [升格范文] 相约七夕 银河天际,一座鹊桥一年一现,牵起牛郎织女的情谊,搭起中华儿女对团聚的 向往和爱情的追求。于是,我们相约七夕。 你也许会猛然发现这个被许多人遗忘,但仍散发神秘魅力的节日,你也许会怀 疑现在的我怎么会对七夕记忆深刻。别急别急,让我告诉你,我眼中的七夕。 记忆中的家里,父母总是很忙,在家时也极少在一起聊天。我认为父母之间只 是维系着一种类似于朋友的关系,没有吵架也没有更多的亲昵,谈及爱情,更 是一种奢侈。但去年的七夕,繁华闹市中的青年人用自己独特浪漫的方式来 庆祝七夕节,母亲却因工作劳累卧病在床。父亲破天荒地很早回家,在厨房里 忙着为母亲熬粥,还不时过来摸摸母亲的脑门,掖掖被子。为了躺着的母亲喝 水方便,父亲细心地用一个吸管插在水杯里。父亲伺候母亲吃完药,父亲轻轻 地关上了房门,过来辅导我写作业。这天,我第一次了解了父母之间的关心和 陪伴,那不是提起爱情时的轰轰烈烈,而是如同亲情的关心和陪伴。七夕不是 红酒巧克力的浪漫,而是质朴平淡的真情。 今年的七夕,我去了姥姥家。恰巧姥姥在收拾屋子,找到了当年姥姥姥爷的结 婚证。那是一张奖状般的纸,薄薄的,掂在手里却觉得沉重。是啊,几十年的 风雨同舟浓缩成了一张纸,沉甸甸地封在姥姥姥爷的记忆里。 姥爷的健忘是出了名的,年轻时的姥姥,每天为姥爷准备好上班的东西,如果 天气转凉或变暖,姥姥都会准备好换的衣服,放在姥爷的跟前,督促更换;就是 现在,姥姥也会把姥爷每天要吃的药分类放好,再伺候姥爷吃完,姥爷如孩童 般接受着姥姥的安排。假如姥姥生病,姥爷就会失魂落魄般地围着姥姥,嘘寒 问暖,浓情蜜意流露在一举手一投足的笨拙中。几十年的相守,早将爱情转化 成了血浓于水的亲情,牛郎织女是否也能体会其中的陪伴与感动呢? 我不懂爱情,却看过许多陪伴与团聚;我不是织女,却能体会她对相会的期 盼。七夕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不仅仅单纯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更重要的 是蕴藏在节日里的亲情的传递。唯有难能,才会弥足珍贵;唯其珍贵,才会流 传至今。 相约七夕,相约去体悟陪伴的真情;相约七夕,相约去感受传统的记忆。真情 可贵,我们都应向往真情,平淡是真,爱情会以亲情的口吻讲述真谛。 银河天际,一座鹊桥一年一现,牛郎织女相会于此,不为别的,只为真切之情,只 为传统之意。让我们相约七夕,共享风情。 [模拟评分]一类文31分 阅评项目 内容 语言 结构 书写 总分 得 分 13分 8分 6分 4分 31分 [得分亮点] 经过修改本文有如下亮点: 1.一线串珠,主题鲜明。以对七夕文化内涵的独特理解为线索,组织故事,展现 生活。通过小人物的小细节,传达出蕴含在节日背后的民族情感。“我不懂 爱情,却看过许多陪伴与团聚;我不是织女,却能体会她对相会的期盼。七夕 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不仅仅单纯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更重要的是蕴藏在 节日里的亲情的传递。唯有难能,才会弥足珍贵;唯其珍贵,才会流传至 今。”自始至终,涌动着激情,闪耀着青春,体现着对节日文化的敬畏与热 爱。尤其是结尾,把自己的青春脉动放置在华夏灿烂文化的熏陶传承中,有力 地深化了主题。 2.处处点题,照应七夕。在全篇叙写中,不仅开头、结尾巧妙自然地扣题照应, 而且在主体部分的叙写中,以自己对七夕的细腻感受点燃热情,倾注了满腔热 情去发现,去刻画,去解读,去传承,情真意切,真诚动人。 3.语言细腻传神,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本文语言朴实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叙写 故事婉转流畅,人物刻画生动形象、细腻传神。比如:爸爸轻轻抚摸妈妈的额 头、给妈妈准备的吸管,姥姥为姥爷分好药片……这些细节散发着经久不息 的亲情魅力,温暖着我们的心。 [升格精评] 升格后,人物形象刻画生动细腻,立体鲜活。以平实的语言叙写自己对七夕的 独特感受,描写两代人的七夕故事,解读中国味的七夕文化,语言朴实,感情真 挚。由此看来:好的作品总是来自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高”就体现在对 生活细节的精心雕琢、打磨上。 结尾虽然短小,但能够概括总结全文,升华主题,让读者对七夕文化有一个全新的理解,这也是命题人命题的初心——解读中华文化基因密码,传承民族文化情感精粹。 [佳作示例] 清明之柳 小时候在故乡,最爱过的节日就是清明节。或许是因为那各式各样的传统习 俗,或许是因为那冰雪初融的明媚春光,或许是因为那清香的柳树味道,勾起 千般思绪,久久无法散去。 奶奶家虽很偏僻却很美丽,群山环抱着一条清澈的小溪。小溪的两旁种满了 柳树,树与树之间间隔巧妙,不拥挤不多余。 又是一年清明,我一大早就被奶奶唤醒,说去折柳枝。我高兴地背上一个小竹 呈佳作·满分 筐,与奶奶一起走到溪旁,人可真多呀。大人们手法娴熟,左手固定住柳枝的 枝骨,右手顺着枝节一节节地向下折,还不时拿起来嗅嗅,陶醉道:“就是这个 味道。”而我总也找不到枝节,却把枝骨折得乱七八糟,奶奶并不斥责我,只 是笑眯眯地嘱咐我别跑远了。我点头答应,可总想露一手给奶奶看,做什么好 呢? 这时有一群小伙伴拥到我身边来,叫我一起去吹柳笛。我大喜,柳笛我最拿手 了!我向奶奶讨了一节柳枝,飞快地跑去与小伙伴会合。我们稍稍用力揉拧枝 节,拧到里面的枝骨可以自由转动的时候,将枝骨轻轻抽出来。枝骨白白嫩嫩 略微带点黄,涩涩地散发着清香。我们将树皮捏扁,在一端剪个小口,蹭掉那 层墨绿色的柳皮,留下青黄的部分,这样一个柳笛就做好了。长一些的,吹出 的声音尖细而清脆;短一些的,吹出的声音浓厚而悠远。 我们对着小溪吹,幻想着藏在下面的小鱼和小虾可以听到;我们对着天空吹,希望能为广寒宫中的嫦娥和玉兔解闷;我对着奶奶吹,奶奶直夸我是巧手匠。做完这些后,就该去祭祖了,同姓者祭拜同一家的祖宗。看着大人们点燃香火、奉上糕点,我心中总会产生一种不知名的敬畏,最后由小孩子们呈上柳枝。 我们虔诚地双膝跪地,将头低下,双手托起几条柳枝,端端正正地放于土堆上, 而后手心朝上,磕三个头。至此,忙碌的半天也就结束了,而剩下的枝节,可是 要拿回家插于门槛上呢。 现在我长大了,再无法与小伙伴一起做幼时无比热爱的事了。但这样的传统 习俗却是民族的根,它会随着时间推移走过世世代代,永远流传。而我呢,梦 里也总会出现那一抹摇曳的倩影,伴着美好而富有活力的大自然的芳香…… [得分亮点] 1.题目简明而富有深意。题目既点明了节日和有关节日的重点事物,又揭示 了清明与柳的渊源,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开篇巧设悬念。用三个“或许是”,其实已经解读了作者前句中“最爱” 的原因,特别点出“清香的柳树味道”,以引起下文,让我们跟随作者进入 “柳”的世界。 3.笔法细腻多变。“清澈的小溪”与蓬勃的柳树互为映衬,让读者的视觉也 为之清爽;一系列动词再现了大人们折柳的“娴熟”;“并不斥责”“笑眯 眯”“嘱咐”等词语让奶奶慈祥的形象跃然纸上;“我们稍稍用力揉拧枝节 ……这样一个柳笛就做好了”,这样的描写不由得让我们联想到鲁迅《从百 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冬天下雪捕鸟时,闰土教“我”捕鸟的那一系列动作描 写。有缓有急,有色有味,更有童年的美妙;“尖细而清脆”和“浓厚而悠 远”正是春天最美的歌。多么纯真的孩童幻想,多么善良的小孩心思,多么迫 切的儿童愿望,一组排比句的运用,使文章平添无限情趣。文末清明节透露的 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希望、新循环的开始。传统节日就是传承传统 文化的形式,潜移默化中对青年一代起到教化作用,与题目遥相呼应,为柳树的美好喝彩。文章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让我们久久回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魅力品评] 作者选取清明节的柳树来展现传统文化。春意盎然的日子里,柳树是最先和 人们亲密接触的,柔软的枝条轻抚着被冬禁锢的心,嫩绿的枝丫吹奏出春天的 舞曲。小孩子最不会浪费大自然的馈赠,“折柳”“做哨”“吹响”便是他 们的最爱了。亲近自然的欢快与祭祀祖先的庄重是清明节的主旋律。这是 一篇洋溢着初春生机活力的好文章,更是一篇传承仪式感、积淀民族文化情 感的佳作。 攻略四 巧持彩练当空舞,标新立异二月花——形式创新 执妙笔·运思   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才会使笔下的文章引人入胜呢? 一、一线串珠,体现贯通美 “一线串珠”指在文章的布局谋篇中,以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将类别不同但 有内在联系的材料串连成章。常见的线索有以下几种:时间线、地点线、感 情线、人物线、事物线。串珠成链,会使文章结构紧凑,呈贯通之美。例如,2 017年山西中考满分作文《古建筑之美一直都在》,文章开头写道:“人们说, 时光易逝,真美难寻。那是因为人们带着疲惫的心情快节奏地生活,不曾回望 逝去时光中的美好。而我说,古建筑之美,一直都在。”接下来三个段落的内 容分别是:“古建筑‘人’字形屋檐是互助之美”“古建筑敞开的窗栏是信 任之美”“古建筑承重的顶梁柱是责任之美”。最后用“很多东西都在变, 但是古建筑之美不变,人性之美不变,互助,信任,责任,这是永恒的美。”作结, 文章显得整齐利落。由此可见,“古建筑之美”这条线索使得全文脉络清晰, 主题鲜明。 二、尺水兴波,展示曲线美 “文似看山不喜平”,写作时,一定要尽可能做到布局巧妙,尺水兴波,充分展 示文章结构的“曲线美”。常见的化直为曲的方法: 1.一波三折。例如《散步》一文,围绕“一家人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 展开叙述,几经变化,使文章显得起伏曲折,引人入胜。 2.巧设悬念。例如,2017年山西中考满分作文《父爱的陪伴一直都在》,文章 开篇写“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 鸥鹭。中考将近,我呢?怎渡?怎渡?”开篇设置悬念,面对中考,我究竟该怎么 办?怎么渡?吸引读者往下读,引出下文。 3.抑扬之法。例如,2017年山西中考满分作文《故乡一直都在》,先写“我站 在村口新开的便利店前,心中无限惆怅。原本一望无际的玉米地变成了富丽 堂皇的大酒店,泥泞的小路变成了宽阔平整的柏油马路,村民盖起了一幢幢小 楼。本应为家乡的变化而高兴的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那些藏着童年记 忆的土墙、野草、昆虫……都没了踪影”;然后再写“突然小孩子的哭闹让 我心头一紧,原来是玩具车摔碎了。大一点的男孩掏出几颗玻璃球给他,他就 破涕为笑了。我好像看到了童年的自己”;再一笔“‘哟,小淘气,回来捣乱 了吧’,这乡音虽然久别,可不用回头就知道是谁”;结尾“蓦然回首,我知道, 那最朴实与最真切的故乡,从未改变,一直都在”。从惆怅到温暖,前后形成 强烈的反差,突出了文章主题,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使得文章曲折有致。 4.对比映衬。例如,山西省2016年中考满分作文《因为陌生的他,我爱上读 书》,文中写“每天放学都会看到楼下排成长龙的快递车”,然后将“或三五 成群,嬉笑交谈,或是瘫坐在车上,蜷起身滑动手机的快递员”与“一个年轻 而陌生,捧着一本书细读的小伙子”进行对比,结尾再以“陌生的他,成了我 灵魂的摆渡人,让我爱上了读书,体会学习的乐趣,感悟人生的真谛”作结,使 文章别具一格。 三、精心组合,显示创新美 如何在形式上富有创意,显示出独具特色的创新美?下面重点介绍几种组合 形式。 1.标题指津。指的是一篇文章由几个板块构成,每个板块都有一个精妙的小 标题,小标题统领下文的内容,为下文的铺展指明方向。如2017年山西中考满 分作文《秋日一直都在》的三个小标题“暮秋色,闻息,弃浮华”“望秋风, 静忆,觅前尘”“聆秋声,久伴,言情绪”。 2.美句领衔。指的是将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切割成几个板块,每个板块的内 容由一句话领衔,一般为这个段落的中心句。这些美句通常是一句话,一般单 独成段,在文中的位置非常醒目。 3.排比构段。指的是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相似、字数大体相 当的段落搭建一篇文章的主体框架。这种布局在结构上有一种整饬之美,叙 述则气韵流畅,描写则生动细腻,议论则侃侃而谈,抒情则激情澎湃,极易触动 读者的心弦。如2017年山西中考满分作文《杨绛先生一直都在》,文中三段 并列“杨绛先生,您那份决然坚定还在,一直都在。我被您深深打动”“杨绛 先生,您那份纯洁真切还在,一直都在。我被您深深感染”“杨绛先生,您那 份不朽执着还在,一直都在。我被您深深震撼”。 这些组合方法,倘若同学们在作文中有意识地去运用,文章一定会“柳暗花明 又一村”。 四、标新立异,呈现一花独放之美 1.日记连缀式。运用日记体形式,记载一段时间内每日的见闻感受,抒写心 曲。优势:形式自由活泼,直抒胸臆,情真意切。不足:容易给人形散神散的感 觉,不利于文章中心的表达。 2.镜头组合式。选取几组比较有特色的生活情景,以镜头推进法依次刻画这 些场景,并运用画外音进行画面解说。优势:粗细结合,远近叠加,形神具备,意 蕴深刻,画面感极强。不足:多了一些摄影的技法,少了一些文学艺术整体的 美感。 3.书信体文章。以普通书信的格式,叙写故事,抒发感情。优势:面对面倾诉, 缩短距离,利于表达真情实感。不足:过分强调情感体验,不利于突出人物形 象。 阅范文·升格 [模拟评分]三类文25分 [升格策略] 对《母亲的爱》的修改建议——“新”化材料,丰富内容 新的事物总是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如果确实没有新颖的材料,那么,对旧材料 的加工和处理就显得极其重要了。所谓的“新”化,就是从新的角度或者以 新的方式对材料重新处理,使文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那么怎样“新”化 材料呢? 阅评项目 内容 语言 结构 书写 总分 得 分 8分 11分 4分 2分 25分 1.侧面烘托法。对“他人”“他物”“他景”的描摹,从侧面烘托,使文章情 境焕然一新。 2.添加情节法。比如,一则非常陈旧的材料“奶奶雨天送伞”,我们可以处理 为“由于身体不好,奶奶送伞途中歇息几次而迟到,我从开始的误解、埋怨到 理解、感动”。添加小情节,表现出作者心理的成长,丰富文章内容。 3.情节组合法。人物的形象、经历、情感、思想具有相似性,我们可以合理 地把一些能够突出表现人物美好品格的材料组合在一起,突出人物形象的鲜 明性、内容的丰富性。 4.调换顺序法。改变正常的叙述顺序,根据中心内容,调整情节,创新构思。如 《爸爸的花儿落了》中巧用的插叙,《羚羊木雕》中运用的倒叙。 [升格范文] 与你相遇 你的身影,划破春日的微凉,留在了时光里,镌写完美的“愿”。彩虹,如花般, 我与你相遇。 漫步在瑞士湖畔,湖水似琉璃般的透明,云儿也懒懒地依附在澄澈的天空上, 不愿挪动。时间,在天地间随意地流淌。 天色忽然开始阴沉,似铁青色的面庞。循着手背的微凉望去,雨点开始掉落。 “哦!异乡,欧洲,总是变化无常。”“阿嚏!”身体倏地感到微凉…… 买了杯热可可,蹲在屋檐下。遐思,转渡一程山水,循着岁月的篱,回到八岁时 的夏日,那略带苦涩的日子…… 那是一个黄昏,风雨笼住了回家的路。母亲看着我望向麦当劳的渴望的眼神, 皱了皱眉,面露难色。那时母亲的事业正处于低谷。“雨停了,彩虹就会出 现,到时就带宝宝吃大餐!”我高兴地点头,冒雨回家,便趴在窗前,等待着彩虹, 一夜难眠。 雨下了一整夜,第二天早晨刚放晴,我就焦急地趴在窗ロ,等着等着。半轮朝 阳蹿出东方的群岚,将雾气染成金黄的绸缎。 那是彩虹!七色的彩带映在湛蓝的天宇间,流动着美好的光泽。柔和的弧度 中,各种光芒交织,卷曲,融合,绽开,盛放!折射着影影绰绰的景物,像是呼应着 旭日,占据着整片天空! 转头,母亲已站在我身后,手里拿着一个大汉堡。她抚摸着我的小脑袋,慈祥 地笑着。“妈妈,加油!”母亲搂着我,我望着彩虹,心里暖暖的。 彩虹,似乎给家中带来了好运。经历了人生的风雨后,母亲最终翱翔于蓝天, 事业顺利。汉堡不再是奢望,却是生命的记忆。在心中一隅,我深深埋下那道 瑰丽的彩虹。因为曾经,那是希望! 回忆的泡沫逐渐消散,已经感受不到雨丝了,便走出屋檐,望向远处的天空… … 是它!彩虹,横跨于湖水之上,仍是那样朦胧、美好、梦幻。遇到它,我便多了 希望,穿越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希望,关于青春奋斗的希望。穿过经年,在岁 月里,闪闪发光! 正如张晓风所说:“当我去即山,山早已来即我,我们终于相遇。”彩虹,你将 使我满怀希望。 行走中,与你相遇。一如炎炎夏日中的一汪清泉,给我和家人带来清凉的期 望! 温暖,而充满光芒…… 阅评项目 内容 语言 结构 书写 总分 得 分 11分 13分 6分 2分 32分 [模拟评分]一类文32分 [得分亮点] 1.诗意的题目新颖别致。文章经过修改后,题目令读者期待,开篇便营造了诗 意氛围,有着浓浓的文学味儿。 2.一线串珠,增光添彩。将“彩虹”贯穿全文,把家境的变化、母亲事业的发 展、“我”希望的实现,通过彩虹一一展现。这种处理材料的方式,是巧妙 的、艺术的,使文章的表达不拘于俗套,融生活、自然为一体,有情有境。 3.深化主题,文末点亮全篇。“有希望的人生更美好”,给人焕然一新的感 觉。我们无须刻意追求景物描写,但若是作品中含着这样的要素,或者说运用 某些要素能够将作品重新处理,更好地表现主题,那么“新”化材料就应当成 为我们作文修改中很好的操作方法。 [升格精评] 这篇文章其实就是一景一境。原来的文章有主要的事件,也出现了有情景的 材料,但缺少思考和处理,导致文章内容单薄,无“景”无“境”,主题不鲜 明。所以,我们可以采用“侧面烘托法”,把事件与景物联系起来,丰富内容, 深化作品主题。修改的重点是把文中写母亲买汉堡的事、家庭境况的转 变、“我”的希望慢慢实现与文中所提到的彩虹联系起来,运用寓意美好的 景物从侧面进来烘托,使事件更具内涵、韵味。同时把文章立意深化为:生活 应该有希望,拥有希望的人生才会有未来。 [佳作示例] 你若雨,我若芽 九月天,秋风起。琉璃微转,真情如练…… 箫声飘远的时光款款流走,你注定如雨,浸我一世师情。 窗外阳光暖暖,清新的空气充满教室。同学们正襟危坐,讲台上,老师嘴角含 笑,随手在黑板上写下四个正楷大字:桃花源记。 许久,她缓缓地转过身,表情却异常严肃:“起立。”同学们“唰”地站起,就 在那个瞬间,空气中传来一阵警报声。愕然,张望,长长的笛鸣震荡着我们的 呈佳作·满分 心田。老师突然转向黑板,用力地写下三个大字: 九·一八! 我分明看见,她的手在颤抖,在笛鸣声中剧烈地颤抖。渐大的声响,像劈裂了 漫天阴云的惊雷,像划破天宇的闪电。许久,空气又归于宁静,窗外警报笛鸣 渐渐变小。 抬头,看见老师,不苟言笑,静望窗外,直身而立。 我们愕然望着。 她神情肃穆,背着双手,直挺胸膛,目光,望向远方的青翠群山。不,她的目光去 了更远的地方,这目光穿越时光,穿越历史!多少年前的今天,罪恶的铁蹄踏上 了这片土地,到处充斥着鲜血和硝烟。她看到了什么?疯狂,暴虐,凌辱,昏庸, 厮杀,反抗,死亡……反射出屈辱的历史!她的目光穿越了胜利和教训,划过天 宇,望向远方!我分明看见她眼中交织着的恨与爱的泪水。谁能想到,柔弱的 女子身上,亦能有如此强大的力量!那一瞬间,心震颤着,震颤着,任慷慨激昂迸 发流淌。 静静地,直到鸣声渐隐…… “同学们,记住这一天,勿忘国耻!” 许久,许久……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阵阵书声,穿过一纸窗棂,久久萦绕…… 我知道,老师在用正直的心,引导我们,在人生路上要秉持真善,秉持正直。小 而言之,她是在教育我们做一个好学生;大而言之,她是在用灵魂耕耘民族责 任感这片沃土! 时光游走,岁月匆匆。三载风霜雨雪,那一课,那目光闪烁的瞬间使我懂得:青 春可以改变,民族却要根植心中! 老师啊,我若新芽,你若雨,一生怎道尽,深思绵绵! [得分亮点] 1.人物形象立体鲜活,感人至深。文章生动地写出了老师的精神之美,学生的 感触之深,芽在雨中感受成长,塑造了老师在平凡的工作中,用心灵滋育一代 新人的良师形象。 2.结构严谨。从上课喊起立开始,到后面再现《桃花源记》的朗读声,营造了 和谐的氛围,透射老师对“和”的珍惜,前后照应,回环渲染。 3.主题深刻含蓄,富有时代意义。 开篇即点明了“雨”和“芽”的关系,结尾处又点明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使文 章内容更加丰富,寓意深刻。行文中时时点明老师的情感和思想核心,以及 “我”当时的感触、心理变化,渗透出“雨”对“芽”积极的熏陶引导。 [魅力品评] 文章主线清晰,材料充足有力,内容丰富,一个有责任感、有大爱的老师形象 跃然纸上。选材恰当,是好作文的标签之一!作者在平日的语文学习中,注重 生活积累,重视课外阅读,所以才把语文课写得这样有历史感与画面感。从几 处细节刻画来看,作者细腻善感的心也是写好文章的原因之一。随处使用的 “……”,看似无心,实则有意犹未尽的思考空间,正所谓“小方寸大天地”!   写人叙事类作文的开头、结尾怎样吸引老师眼球?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 种写人叙事作文的开头、结尾的写作方式。作文的开头最好点题,结尾一定 要扣题,这一点大家无论在写什么文体的作文时都要注意。 一、凤头打造策略: 有人统计过,中考阅卷时,老师在作文上逗留的时间平均只有29秒,也就是说 有的作文,老师还看不到29秒。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你用什么办法使老师喜欢 你的作文? 攻略五 春云初展即倾人,余音袅袅意无穷——凤头豹尾 执妙笔·运思 1.单刀直入式 有的同学总喜欢在开头上绕来绕去,说些不着边的话,既浪费许多笔墨,又影 响表达效果。实际上有许多优秀的文章,一般都是直接进入事件的记叙或直 接亮出观点。比如《成长的快乐》一文的开头:“还记得九年前那个骄阳似 火的夏日,太阳炙烤着大地,远远望去,小麦覆陇黄,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开篇便直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环境等信息,单刀直入,干脆利索。 2.修辞抒情式 这种方式多用排比句开篇,在开头营造出浓浓的抒情气氛,或用比喻句,或用 抒情性浓的语句构成开头段。总之,用散文式的抒情文字为读者开启一道美 丽的风景窗,让读者未读全文,先享受到文字的魅力。比如《带着善心出发》 一文的开头:“善,如一缕清风,让在炎炎赤日下工作的人们感到清爽;善,如一 堆炭火,让在寒冷黑暗中的人们感到温暖;善,如一泓清泉,让在沙漠中生活的 人们看到希望。”开篇连续用了三个比喻句,三个比喻句又构成排比句,生动 形象地将“善”这一抽象的字眼具体化,让“善”在生活场景中有了落脚点, 开篇便点染出几分温馨,自然引出下文“善”的主题。 3.渲染烘托式 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环境描写可以达到渲染气氛、 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比如《这样多美丽》一文的开头“冬天真是最无情 的季节,昔日墨绿的山丘被它凌虐得一片荒芜,呈现出一种灰蒙蒙的土黄色, 像是尘封多年的泛黄纸张,山下的河水没有了那抹墨绿的倒映,也尽失往日的 风光,一片死寂,没有一丝波澜。几根空落落地横在水面上的枯黄的芦苇秆, 尤为突兀”。这一段关于无情的冬日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自然 引出作文第二段“年过七旬的姥爷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忙活”。作文表现的 是姥爷的坚强,于是与冬日的景物形成了一种反衬,有利于突出姥爷的形象。 4.悬念引入式 先叙写事情的结果,或先设置疑问和矛盾冲突制造悬念,以引发读者某种急切 期待和热烈关切的心理。比如《那段孤单的日子》一文的开头:“草坪是如 此的杂乱,风刮得如此猛烈,树枝在颤抖着。我奄奄一息地躺在一棵榕树旁休 息。铁丝折断了我的翅膀,我已不能再飞翔;雨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的触角 冰冷而又无力。我试图从雨水中飞起来,可我不能了。那一刻我恨透了你们 人类。”相信很多读者读了这样的文字后,都会产生疑问:“我”是谁? “我”怎么了?为什么“我”会恨透了人类?人类做了什么事?吸引读者往下 阅读。 5.欲扬先抑式 即对要赞扬的事物做批评与贬低处理,然后再表现对其的赞赏。这种方法可 以使文章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给读者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比如《北国的 隆冬,你好!》一文的开头:“一直生活在北方,喜欢这块棱角分明的北国版图, 尽管它四季不明显,尤其是春秋两季几乎没有几天,呼啦一下就进入了赤膊裸 露的酷暑,刚抹去高温遗留的汗水,又呼啦走进了穿防寒服的隆冬。也可能就 是因为这镜头变换般的干脆,我也养成了一副直率利落的性格。”开头段先 写北方四季变化的剧烈给人带来的不适,再以一句“我也养成了一副直率利 落的性格”,与前文相对比。欲扬先抑,更突出了“我”对北方的喜爱之情。 此外,作文的开头还有故事导入式、名言开篇式、题记前奏式,在此不再赘 述。提醒同学们,选取怎样的开头方式由文章内容与体裁决定。 二、为结尾“画龙点睛” 对于考场作文来说,写作时间短,评分要求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给阅卷老师 留下深刻的印象,取得理想的成绩,开头和结尾尤其马虎不得。开头是给阅卷 老师的第一印象,而结尾却是阅卷老师最终打分的决定因素,因此扮靓结尾, 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不失为作文重要的技巧。 1.呼应开头,首尾圆合 结尾与开头相呼应,符合我们的认知规律,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对称感,产生 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比如《放慢脚步》一文的开头:“人生不 必天天如此忙着赶路,我们需要经常放慢脚步,甚至做必要的停留。”结尾段 是:“忙着赶路是人生常态,但一定要时常放慢脚步,否则,欲速则不达。”首 尾呼应,且首尾均扣住了题目“放慢脚步”,全文构成一个整体。 2.画龙点睛,点明主题 结尾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突显出来,或将写作题旨交代清 楚,给人一种明确主题思想的豁亮感。比如《放慢脚步》一文的结尾写道: “下一片桃林在哪?下一刻愉悦又在哪?虽然我无从知晓,但从这次经历中,让 我明白:欣赏大自然的美丽,不仅要用眼睛,还得放慢脚步,用心灵去欣赏。” 结尾段中“欣赏大自然的美丽,还得放慢脚步,用心灵去欣赏”一句点明了题 旨,升华了文意。 3.问句结尾,回味悠长 结尾段用反问句结尾,往往能使人沉思、回味,产生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奇 妙感受。比如《人生需要“挤”》一文的结尾:“‘勇气’最初就像一个素 未谋面的‘陌生人’。一旦你认识了他,亲近了他,他就会变成你的‘好朋 友’,在你遇到困难时总能帮你一把,让你顺利渡过难关。这样的‘好朋 友’,你难道不需要吗?”一句中“你难道不需要吗”给读者以警醒,引发读 者思考。 4.浑然一体,照应题目 这种方法是指在结尾段用简短的语句照应题目,形成一种题文融成一体的合 拢感。比如《我最喜欢的一个词》一文的结尾:“一路跋涉,不再犹豫;何去 何从,不再仓皇;面对失败,一笑而过。带着我最喜欢的一个词上路,朝着铺满 阳光的大道,出发!”“带着我最喜欢的一个词上路”照应了题目,使作文逻 辑严密。 5.议论抒情,渲染气氛 这种结尾方法往往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语言华丽,段落精美。既能够强烈地 表达作者的情感,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又能以飞扬的文采, 吸引读者的眼球,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比如《挫折,你好》一文结尾写 道:“绾一把清风,让挫折像月光一样清亮,散发出悠长的清芬,留在心底,撑着 岁月的长篙,划向远方。”文辞优美,含蓄隽永,为文章增添了几分诗意美。 6.引用名言,增加底蕴 文章在结尾处引用或改用名言警句或古诗词名句,既能增强说服力,又能帮助 表达主旨,还能彰显考生深厚的文化底蕴。比如《被自己感动》一文的结尾: “生命就像一条透明的丝线,一端系着昨天的泪水和欢笑,一端牵着明天的感 动与收获。席慕蓉曾经说过:‘青春的美丽与珍贵,在于它的无邪和无瑕,在 于它的可遇而不可求,在于它的永不重回。’青春本是无悔,所以我们会带着 自己的梦想,珍惜自己的生命,掌握自己的命运,然后再回首时被自己感 动。”文章引用席慕蓉的话,既增添了诗意美,又照应了主题。 7.激励号召,感染力强 在结尾段用鼓励的语言向读者发出号召或倡议,感染力较强,将文章意旨推向 高潮。比如《走出自我》一文的结尾:“走出自我,寻找大我,让我们走出自 己狭小的天地,去开创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让自己为家人、朋友、他人献出 一份爱。让身边的一切变得和谐,让我们充分地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 自然,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存环境!”激励大家走出自我的小天地,关注他人、 关爱他人,为营造和谐社会献力,字里行间充满力量。 8.环境描写,营造意境 结尾可以借与情节氛围相似或相反的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心情,营造特殊的 环境气氛。比如《奉孝,我对你的思念一直都在》一文结尾:“子时过半,月, 独立梢头,你走了,独留一堆烧焦的船只和孤独的我。可满腔的思念一直都 在,入梦,梦中,你我二人于风中而立,看轩辕大地,一统归心。”月夜,江畔,船 头,一代枭雄曹操独自思念奉孝的忧伤被文中塑造的凄冷意境表达得淋漓尽 致,读来令人感同身受,无限悲伤。 阅范文·升格 [模拟评分]三类文25分 [升格策略] 对《雨中荷》的修改建议: 1.材料主次的安排:作文既然以“雨中荷”为题,那么雨中荷就应该是全文的 叙述重心。我们可以看出文章虽然把一件事情叙述完了,但前面铺垫过长,导 致了文章详略不当、主次不分,应该把舅舅家的热情招待一笔带过,详写雨中 荷的长势与风雨中挺立的身姿。 阅评项目 内容 语言 结构 书写 总分 得 分 11分 6分 5分 3分 25分 2.首尾照应:开篇与文题风格不符,应交代暑假想去舅舅家和雨中荷的关系。 结尾对荷的精神的赞美应该建立在水到渠成的基础上,显然文章结尾对荷的 精神的描写不够丰富,所以有些单薄。 3.对于雨中荷的描绘:应该浓墨重彩地加以刻画,静态与动态相结合,俯视与仰 视相结合,写实与想象相结合,点与面相结合,这样才能留给读者丰富的体验 与想象,笔下的雨中荷也才能坚韧高洁,美丽多姿。 [升格范文] 雨中荷 暑假来临,我又获得了自由。我央求妈妈让我到舅舅家去玩,妈妈犹豫了一会 儿,最终应允了,但条件是我必须在一星期内回来。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 为我终于可以和作业分别几天了! 舅舅住在农村,离我家有点远,但我仍兴奋异常。傍晚时候,终于到了舅舅 家。 第二天,吃完早饭,我就找两个姐姐去逛小镇上的集市。大姐指指天空,说: “不行吧,估计要下暴雨了。”我抬头看去,天空中有些灰色的云朵,天气也 有些闷,看样子真要下雨了。可我不管三七二十ー,硬拉着她们出门了。 没等我们走多远,果然下起了雨。开始是两三点雨滴,紧接着就哗哗地下起雨 来,雨势十分猛烈。正巧,我们走到一片茂盛的荷塘边,大姐立马跑过去,摘了 三片比较大的荷叶。我们三人头顶着荷叶站在路旁的大树下,正对着一片荷 塘,听得见雨滴打在荷叶上啪啪的声响。荷叶努力地向上伸展,像一把把倒撑 着的伞,又像一只只巨大的碧玉碗。很快,雨水积满了荷碗,我不禁有些担心, 那细弱的荷杆快要受不住暴雨的袭击了吧。 终于,有一株被积水压倒了,不过,叶子还连在杆子上,雨水顺着倾斜的荷叶哗 哗地流进荷塘,似是荷的眼泪。这些荷叶也许逃不过今天的厄运了。正想着, 舅舅给我们送雨伞来了。于是,我和姐姐丢掉荷叶撑起伞,在灰暗的天空和豆 大的雨中往回走,我心里还想着:雨后,这荷塘会是一片狼藉吧! 下午雨停了,竟然艳阳高照。我心里牵挂着那片荷塘,于是又拉着小姐姐跑去 看那些荷叶。没想到青绿的荷叶竟挤挤地立了一塘,经过暴雨的洗礼,似乎显 得更精神了。有些荷碗里残留着的一些雨水,随着微风,在荷碗里晃来晃去, 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似乎是一粒粒珍珠在调皮地滚动。 “姐姐,下雨时这些荷叶里不是装满了水吗?那么大的雨,它们怎么还没被压 断呢?”我疑惑不解地问。 “哈哈,荷叶哪那么容易就断了?当荷碗里的雨水太多的时候,它就会微微一 斜,把雨水倒出去,只有少数杆子不硬的才会在倒水的时候被折断。” 哦,我恍然大悟:原来,上午我看到的只是荷叶中少数不坚强的。小姐姐还说, 被打折的荷叶下面的藕以后也会腐烂在泥里。因为没了荷叶,就没有东西能 帮藕吸收阳光。 望着那铺满水塘的荷叶,我不禁羞愧起来:如果说学业是一场暴雨,也许我就 是那株被打折的荷吧。只要面对作业就叫苦连天,一放假就想到处“避 难”。将来,我的“藕”也会腐烂在泥里吗?我不禁害怕起来。 最终,我在舅舅家没玩过三天就回家了,因为那些雨中的荷叶让我明白,白白 胖胖的莲藕不是轻轻松松就能长出来的。 [模拟评分]二类文30分 阅评项目 内容 语言 结构 书写 总分 得 分 13分 7分 7分 3分 30分 [得分亮点] 升格后的作文具有以下亮点: 1.材料详略的安排:升格作文简化或删去了一部分与“雨中荷”关联不大的 文字,增添了对雨中荷的描绘突出了重点。 2.文末画龙点睛:文末的议论,深化主旨是目的,但必须建立在文意顺畅的基础 上。升格作文的结尾段,不但与开头相照应,且点明了“我”的成长,深化了 主旨。 3.作文的内涵与意境:升格后的作文不仅详略得当,而且作文的内涵也更丰 富。文章以“我”心智的成长为暗线,雨中荷的坚强不屈为明线,既有描写铺 垫又有细腻刻画,既有对作业的抗拒;又有醒悟后的急切。结构严谨,首尾圆 合,雨中荷的形象生动传神、饱满鲜活。 [升格精评] 升格后的文章有如下看点: 1.结构严谨。开篇首先写暑期“我”对作业的抗拒,之后描写一株荷叶被雨水打折的情景,接着宕开一笔,刻画雨后阳光下荷的卓然风姿,文末顺理成章揭示荷的精神以及“我”的醒悟,呼应前文“我”对作业的抗拒,揭示文章主旨。 2.雨中荷意蕴丰富。雨打荷同人生遭遇一样,总会遇到风雨,既有低头臣服于 坎坷的生命,也会有风雨中昂首阔步的坚强。荷以她那样顽强地和风雨做斗 争的精神和那摇曳于雨后的阳光下的绰约风姿,成为作品中的一抹色彩。 [佳作示例] 父亲的白发 难得有时间坐在父亲身边,细数他的白发。一根又一根,扎在那片贫瘠的土地 上。 幼年时,父亲常年外出打工,现在亦如此。所以,我便将怒火全数发泄到父亲 身上。每当风尘仆仆的父亲推开那扇久违的门时,我便扑到他的身上,眼泪和 鼻涕不住地往他身上抹,说:“你坏!”我把小手重重地砸在他的肩上,却从未 注意到那些悄悄爬上他鬓角的白发,还有那日渐佝偻的背。 呈佳作·满分 就这样,我带着怨恨的心情在思念父亲中长大。 初二的暑假,我坐上长途汽车踏上了“寻爸”的旅途。路上,我一直在想着: 爸爸一定变帅啦!但是,当我看见朝我挥手的人,是一个有着一头嚣张的白发 的中年男子时,我才意识到——“爸爸,你变了,变得更老了”。 父亲将我安顿好之后,又匆匆忙忙地赶回 施工 文明施工目标施工进度表下载283施工进度表下载施工现场晴雨表下载施工日志模板免费下载 现场。我幻想着父亲干活时的 英勇身姿,于是也偷偷地跟了出去。 屋外,太阳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热量散发出来,它的热情几乎灼伤了我的皮肤 ——父亲在工地上辛苦地搬运着砖头,汗水如雨点般密集地淌过他的每一寸 皮肤,黝黑的皮肤在阳光下闪着暗紫色的光。唯有那一头白发精神抖擞地叫 嚣着:“我不服!”那一刻,我已潸然泪下。 我想为他递上一瓶水,却没有勇气。这样的他,怕是不愿被我见到吧?我心心 念念的父亲啊,烈日下竟是这般艰辛?抹去眼角的泪,我迅速回到工棚,拼命地 写起暑假作业来。 夕阳西下,父亲乐滋滋地数着一天的工钱,十元,二十,五十……斜阳映照着他 满是污垢的杂乱的白发,也灼烧着我滴血的心。他反复清点着钞票,自豪地 说:“老爹今晚请客,咱下馆子去!” 我笑着答应,他像个吃了糖的孩子,手舞足蹈。 那天晚上,我久久不能入睡。我来到父亲的床前,早已入睡的他正打着呼噜, 声音响震屋瓦。 月光,从窗外洒进来。我借着这光,观察着父亲孩童般的睡颜,睡梦中,月光抹 平了他紧锁的眉头,抚摩着他依然杂乱的丝丝银发。 “一根,两根,三根……” 终于有时间,坐在他身旁,数他的白发。一根又一根,此刻,白发在我的心上开 满了花,我的理解与感恩在那一刻也复活了,“如果能换回你的黑发与挺拔, 我愿承受苍老的代价”。 爱你,我的爸爸,我永远怀恋的老爸。 [得分亮点] 语言优美,叙事详尽。都说父爱如山,作者用凝重而充满感情的语言,表达了 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文章以“白发”引入,重点叙述了去工地看望爸爸的经 历,感情非常真切。 此外,运用细节描写,主题鲜明。文章通过典型的细节描写,表现了父亲工作 的辛苦,更突出了父爱的深厚。文章最后以数父亲的白发作结,既和开头相呼 应,又真切地表达了对父亲的感恩情怀。 [魅力品评] 天津2018年的材料作文给的选材范围比较宽泛,如何写出与众不同的往事,传 达出不一样的人生况味?从立意角度说,本文从大家比较熟悉的家庭生活题 材入手,叙写父亲的辛劳。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从白发角度切入叙事,由白发 引出对父亲的职业、生活状态以及他辛劳工作的描写,最后又以细数白发的 结尾呼应前文,父亲苍老、艰辛的形象跃然纸上。 文章结构精致巧妙,段落严谨利落,犹如一首吟咏父亲的散文诗,情感的波澜 蕴含在探望父亲的平凡俗事里,试想,如果按照顺叙排列材料的话,就没有了 文章开头细数白发的悬念,也没有了月夜沉思的情感表达,这样的文章似一潭 死水,少了流动的欢悦,少了前后的呼应,也就显得了无生机。 攻略六 卷面整洁操胜券,惜时运思夺高分——文面工整 执妙笔·运思   对比两张考场作文图片,假如你是阅卷老师,停留在哪一篇文章上的时间 会多一些呢?整洁秀美的文面,犹如一缕春风,直抵人心;杂乱无章的文面,则像 一丛杂草,肆意生长,令人心生疲倦。因此,文面的整洁秀美应该从书写习惯 抓起,让工整的书写,成为学生必备的学科品质。
本文档为【山西省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部分大作文专题十四考场高分作文攻略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1.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Sky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7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9-03-29
浏览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