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流行性出血热防控知识

流行性出血热防控知识

举报
开通vip

流行性出血热防控知识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出血热的早期症状表现为:1、发热:38至40度,持续3至7天,一周以上也不少见。2、胃肠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少数有腹泻。3、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4、三红:颜面、颈部及上胸部皮肤充血潮红。眼结膜、眼睑水肿和面部浮肿。5、出血:口内软腭、咽部及眼结膜出血,腋下、胸背部皮下出血,形如搔抓样。6、肾损伤:出现蛋白尿、管型尿和血尿,肾功能下降。验血异常:白细胞总数升高,淋巴细胞增多或出现异常淋...

流行性出血热防控知识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出血热的早期症状表现为:1、发热:38至40度,持续3至7天,一周以上也不少见。2、胃肠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少数有腹泻。3、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4、三红:颜面、颈部及上胸部皮肤充血潮红。眼结膜、眼睑水肿和面部浮肿。5、出血:口内软腭、咽部及眼结膜出血,腋下、胸背部皮下出血,形如搔抓样。6、肾损伤:出现蛋白尿、管型尿和血尿,肾功能下降。验血异常:白细胞总数升高,淋巴细胞增多或出现异常淋巴细胞,血小板减少明显。7、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主要传染源是老鼠。本病主要流行于欧亚大陆31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属重灾区。流行性出血热全年均可散发,但有明显的季节性,野鼠(在中国主要是黑线姬鼠)引起野鼠型在11~1月为高峰,5~7月有一小峰。褐家鼠型的发病高峰则为3~5月。传播途径:⒈呼吸道。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颗粒经呼吸道感染。⒉消化道。进食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水,经口腔粘膜及胃肠粘膜感染。⒊接触传播。被鼠咬伤、鼠类排泄物、分泌物直接与破损的皮肤、粘膜接触。⒋母婴传播。孕妇患病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⒌虫媒传播。对病人应实行“四早一就”,即早发现、早诊断、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减少搬运。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是最经济最有效地预防控制措施。国家已将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实行免费接种。疫苗接种对象:出血热高危地区16~60岁人群都是接种对象。一般疫区居民及进入该地区人员,林业、水利工地民工、野外宿营工作人员和部队官兵等也应接种。由于经济开发,由非疫区进入疫区的人群接种疫苗尤为必要。 接种反应及禁忌症:⑴接种反应:注射后无反应或反应轻微,反应率低,极个别人因注射后吸收缓慢,可出现暂时性硬结,但很快即可吸收。⑵禁忌症:①发热及急、慢性传染病。②患严重肝、肾疾患。③慢性心血管病。④有过敏史者。⑤妇女妊娠期及哺乳期。
本文档为【流行性出血热防控知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542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2KB
软件:Word
页数:3
分类:
上传时间:2022-09-01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