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大全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大全

举报
开通vip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大全高中历史高考复习资料目录3专题一中国古代史3政治方面3一、政治制度4二、监察制度4三、选官制度4经济方面4一、农业和手工业5二、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6思想文化、科技、文学方面6一、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儒家思想7二、中国古代科技7三、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8专题二中国近代史8政治方面8一、旧民主主义革命9二、新民主主义革命11经济方面11(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11(二)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历程12思想文化、科技、文学方面12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13二、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4专题三中国现代史14现代中国的政治14一、...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大全
高中历史高考复习资料目录3专题一中国古代史3政治方面3一、政治制度4二、监察制度4三、选官制度4经济方面4一、农业和手工业5二、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6思想文化、科技、文学方面6一、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儒家思想7二、中国古代科技7三、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8专题二中国近代史8政治方面8一、旧民主主义革命9二、新民主主义革命11经济方面11(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11(二)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历程12思想文化、科技、文学方面12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13二、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4专题三中国现代史14现代中国的政治14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15二、祖国统一大业和新中国的外交成就16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17现代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现代中国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17一、邓小平理论17二、三个代表(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17三、科学发展观17四、现代中国的教育和科技与文学艺术18新中国成立后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18专题四世界古代史18政治方面18古希腊与古罗马19思想方面19人文精神起源——古希腊哲学19专题五世界近代史19政治方面191.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确立和发展19一、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共和制20二、法国共和政体和德国君主立宪制政体202.苏俄(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0一、巴黎公社21二、俄国十月革命21经济方面211.资本主义经济21一、新航路的开辟21二、殖民扩张22三、工业革命(18世纪中后期——19世纪中期)22四、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22五、世界市场的形成22六、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23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3思想方面23一、人文主义精神——三大思想解放运动24二、马克思主义诞生25三、近代科学25四、文学25专题六世界现代史25政治方面25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26经济方面26一、苏联:27二、世界经济全球化28思想科技方面28一、信息时代28二、登上太空28三、科学专题一中国古代史政治方面一、政治制度(1)奴隶社会时期1.夏朝:前2070年夏朝建立。家天下,王位世袭制,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2.商朝:内外服制度,神权色彩,国王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3.西周:(1)分封制:<1>目的:巩固西周统治;<2>对象:同姓亲族(晋卫鲁燕)、功臣(齐)、姻亲、先代贵族(宋);<3>作用:范围不断扩大,疆域广大的国家;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等级序列(“周王=诸侯-卿大夫=士”)(2)宗法制:<1>目的:解决矛盾;<2>核心:嫡长子继承制;(3)礼乐制(4)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表现,礼乐制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2)春秋战国:奴隶制瓦解(宗法分封制瓦解),封建社会逐渐形成。选官:军功爵。(3)封建社会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前221年秦朝建立确立)特点:皇权高度集中(1)中央:皇帝制:皇权至上,皇帝独尊,“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a.职能:丞相: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政务1.秦朝内容三公九卿制: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集,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处理军务b.特点:互不相属,互相牵制(2)地方:郡县制:特点,官员有皇帝任命,不能世袭中央:中外朝(中朝为亲臣近臣—决策机构;三公九卿成为执行机构—外朝)2.西汉:汉初施行郡国并行制(导致诸侯国威胁中央,并最终引发七国之乱地方:汉武帝:施行推恩令,削弱地方诸侯国,设置刺史,监察地方中央:三省六部制:(1)职能:中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2)评价: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3.唐代: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地方:设置节度使,结果引发安史之乱,导致唐亡后形成了五代十国的局面(1)职能:中书门下:宰相的办事机构,行政(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中央:二府三司相权);枢密院:军政,调兵权;三司:财政4.北宋(2)特点:相权一分为三政治:文臣出任知州,设通判,监察地方地方经济:地方转运使(各州除自留小部分财赋其余由转运使运往京师开封或其他指定地方)军事:设三衙(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兵司),掌管统兵权5.元代:中央实行一省制,设中书省;地方上设行省:6.明朝:明太祖:废丞相,亲掌六部,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专制皇权达到新的高度清初: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事)7.清朝雍正:军机处(地位:跪奏笔录,上传下达)专制皇权顶峰8.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作用:积极:①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②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③有利于国家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从事大规模经济建设,促进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消极:①极易造成暴政,腐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给社会发展带来破坏;②思想上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阻碍社会进步;③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9.发展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分权逐渐削弱;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二、监察制度1.秦汉确立:秦:御史大夫汉:设置刺史2.隋唐:门下省3.宋代强化:中央:出现谏院地方:设置通判4.明清顶峰三、选官制度1.西周:世卿世禄制2.战国初期至汉初:军功爵(奖励军功)3.西汉:(1)制度:察举制,征辟制(2)评价: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容易造成任人唯亲,形成小集团4.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5.隋唐:科举制作用:①为下层文人提供了参政议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②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③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经济方面一、农业和手工业(1)古代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1.原始农业的特点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日益完善“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2.模式:小农经济:(1)时间:春秋时期;(2)条件: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土地私有制的出现(3)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4)评价:积极a.封建社会早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b.自给自足,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消极:a.规模较小,难以扩大再生产b.容易破产C.封建社会后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3.农业生产工具: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唐代,曲辕犁的发明标志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4.水利工程:春秋战国:都江堰,郑国渠西汉:漕渠,白渠5.土地制度:(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2)原始社会(商周时期):土地国有制(井田制)(3)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4)北魏,隋唐的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6.地位:在封建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它的稳固与否之间关系社会的稳定和政权的兴衰。是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的立国之本。(2)古代手工业1.经营形态:官营,私营,家庭2.主要行业贡献(1)冶金业:铜:二里头文化开始,商周进入青铜时代,四羊方尊、司母戊鼎铁:春秋时期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钢:春秋时期使用木炭冶铁,汉开始用煤,北宋普及;南宋用焦炭,明代普及(2)纺织业:丝织业:上古缫丝养蚕,汉代远销欧洲、“丝国”,唐代出现缂丝技艺棉纺织:宋末元初,棉花传入内地;元代黄道婆改进棉纺技术,松江成为棉纺中心,明后期棉花成为大众的主要衣料(3)制瓷业:东汉晚期--青瓷,南北朝--白瓷,隋唐成为独立的工业部门,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元代--彩瓷(青花瓷、釉里红),明--斗彩、五彩瓷,清--粉彩、珐琅彩3.成就:丝织品和瓷器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二、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1)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1.商朝: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产生2.周朝:“工商食官”制度,驱使商人为政府服务3.春秋战国:私商出现并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题4.隋唐时期:政治统一,开通大运河,经济繁荣5.宋代: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6.元代:纸币广泛流通7.明清:工业市镇广泛兴起;货币经济占主导地位,白银广泛流通;农产品商品化;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大商帮(2)城市发展过程1.西周至唐代:对商业时间和地点有严格限制,受官府严格控制(坊市制)2.宋代: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加强:坊市制被打破;打破时间限制(早市、夜市);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分散街巷之中,形成街市;不再受官府监视;出现娱乐场所,瓦市(三)资本主义萌芽1.时间:明中后期至清早期2.特征:雇佣劳动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计工受值”;“预支”3.发展缓慢原因:a政治:封建制度强化;重农抑商政策,海禁,闭关锁国;b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c思想:文化专制,重儒轻商;d商人或地主剥削所得钱财,多用来购置田产,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思想文化、科技、文学方面一、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演变历程:1.创立与发展:春秋战国—先秦儒学民本思想(1)孔子主张:①政治:仁,礼,为政以德,在以德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②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③哲学: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苏格拉底的哲学:认识人自己。注重实际)(2)孟子主张:①政治:仁政(仁义礼智)/民为贵,君为轻→民本思想②性善论;养浩然之气(义利观:舍生取义,先义后利)(3)荀子主张:①天行有常,知天命而用之(天人观\人与自然的关系)②性恶论;主张礼教为主,礼法并施。2.完善与独尊:汉武帝—董仲舒新儒学(适应统治者需要)君权神授;限制君权(1)思想来源:儒家,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民本(仁政)(2)主要内容:春秋大一统;三纲五常;以德为主,以邢辅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学说(3)影响:使儒学在在政治上占据了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占主流地位。3.改造与成熟:宋明理学(程朱理学)(1)背景:①佛教道教的传播,儒学发展出现危机;②三教合一,调和之风盛行;③儒学体系得到丰富和更新(2)内容:理是世界的本源,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伦理,体现在人的身上就是人性。实质:儒家道德伦理规范求理方法: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陆王心学:①陆九渊(宋代):心即理也,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发明本心以求理②王阳明(明代):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性,就是理(3)评价:积极:重视人的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了人性尊严消极:强调“三纲五常”等用以维系封建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4.批判与继承: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潮(1)李贽(明万历年):a鞭挞程朱理学,否定孔孟学说的绝对权威;b反对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自由发展;c提出男女平等的观念;d提出万物皆生于两,源于矛盾着的阴阳二气,而“不生于一”,并非生自“三纲五常”(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2)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①王夫之:朴素唯物主义,认为“理在气中”;物质是有规律的。②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天下为主,君为客”(民本思想);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上而下的监督机构;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③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众治”三大思想家内容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经世致用经济:工商皆本(黄宗羲)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批判君主专制(黄:天下…;顾:众治)思想:注重实学(顾炎武)言论自由二、中国古代科技(一)四大发明1.造纸术:西汉出现,东汉蔡伦改进。12世纪传入欧洲。→推动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2.印刷术:唐代出现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13世纪传入朝鲜、欧洲3.火药:唐代发明,唐末应用于军事。14世纪传入欧洲,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起了重大作用。4.指南针:战国发明司南,北宋发明指南针。13世纪传入欧洲。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巨大作用(二)天文学1.战国《甘石星经》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2.东汉张衡发明用于天体观测的浑天仪,提出地圆说比西方早1000多年3.元代郭守敬发明简仪,比西方早300多年(三) 数学 数学高考答题卡模板高考数学答题卡模板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测试卷数学作业设计案例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1.春秋战国出现“九九乘法”口诀2.东汉《九章算术》标志着我国的古代数学体系形成3.南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四)农学1.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农书2.元代王祯《农书》,重点放在农业生产工具改革。元代《农桑辑要》,官修农书3.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充分汲取和西方农业科技思想和方法,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五)医学1.西汉《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2.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经典,被后世称为“医圣”3.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东方医学巨典”。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三、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一)文学1.先秦文学: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现实主义楚辞:我国南方地区,采用灵活的句式,开创浪漫主义先河影响:楚辞和诗经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风骚并举)2.西汉文学:汉赋: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3.唐代文学:唐诗:盛唐:李白、浪漫主义中唐:杜甫、反映社会现实中晚唐:白居易、通俗流畅,同情民间疾苦4.宋代文学:宋词: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婉约派(柳永、李清照)5.元代:元散曲6.明清:小说:《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金瓶梅》兰陵笑笑生“三言”:凌濛初。“二拍”:冯梦龙《红楼梦》曹雪芹《聊斋志异》蒲松龄《儒林外史》吴敬梓(2)艺术1.汉字:商代:甲骨文、金文秦代:统一文字:小篆隶书出现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楷书,草书2.书法:秦小篆,汉隶书,魏晋时期行书,唐:草书:张旭、怀素楷书: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宋:追求个性,有意无法: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天下第三行书:苏轼《黄州寒食帖》中华第一草书:张旭《自叙帖》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玄秘塔碑》3.绘画:(1)魏晋:文人画出现:顾恺之《女史箴图》、《洛阳赋图》倡导“以形写神”(2)唐代:雍容华贵: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吴带当风”(3)宋元:文人山水画兴起:从注重写实到注重意境。宋:马远《山径春行图》,夏圭《山水十二景》。元:王冕《墨竹图》(4)明清:文人画继续繁荣,不拘成法。“八大山人”朱耷《松鹰图》,郑板桥《墨梅图》(5)风俗画:反映市井生活: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4.戏剧:(1)起源:傩(2)两宋之际:南戏(3)元代:元杂剧:标志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4)明代:昆曲—百戏之祖(5)清代:京剧——国粹(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博采众长,道光年形成京剧)第一次高峰:清代同治、光绪年间专题二中国近代史政治方面一、旧民主主义革命(1)列强侵华1.鸦片战争:(1)背景:中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小农经济占主导;世界资本主义高度发展,为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和原料,发动鸦片战争。(2)时间:1840--1842年。结果:签署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内容:a.开放“广厦福宁上”五口通商;b.割让香港;c.协定关税(3)影响: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西方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洋务企业、民主资本主义)2.二次鸦战:(1)背景:西方列强为扩大在华利益(根本原因);清政府拒绝修约(直接原因)(2)时间:1856-1860(火烧圆明园);结果:签署《天津条约》《北京条约》a.增开11口通商;b.国外上船可以自由来往长江各口岸;c.外国人可以在内地游历,传教,通商(3)影响:a.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b.一部分地主阶级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兴起了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有此起步。3.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根本原因: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对外侵略的野心不断膨胀,逐渐形成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重要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本派兵入朝(2)过程:1894年半岛战争开始,黄海海战决战(3)结果:1895年签署中日《马关条约》(内容如下:)A.割让辽东半岛(后赎),台湾岛,澎湖列岛;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C.增开重庆等地通商;D.允许人本在华设厂(4)影响:a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c日本的“胜利”极大地刺激了西方列强;d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4.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设使馆区,允许外国驻兵保护(2)近代中国民主革命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1)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侵略,民族矛盾加深;直接原因:教会的势力猖獗绝对平均主义2)过程:1851广西金田起义—1864年天京陷落没有满足农民的需要,没执行是空想3)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中国最早的最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4)意义: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政治基础;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和追求;提出近代第一步具有发展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2*)义和团运动:19世纪末,列强加紧侵略,教会势力猖獗,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农民阶级展开了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帝爱国运动。(3)辛亥革命(重要,*):①背景: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民族:列强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阶级:清政府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统治腐败;资产阶级力量壮大。②指导思想:三民主义。③性质:是一次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④准备:a.组织: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创立《民报》b.思想:提出十六字方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并概括出三民主义,宣传民主思想;与改良派展开论战:要不要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民主政体;c.军事:1911年发动广州黄花岗起义⑤过程:A.武昌起义:a.1911年10月10日,熊秉坤,金兆龙发动武昌起义;b.成立湖北军政府,定国号为“中华民国”政体为:五族共和B.发展: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立,清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C.高潮:a.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定五色旗为国旗,改民国纪年。b.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和三权分立原则;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D.结果:1912年2月清帝宣布退位;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革命的胜利果实被窃取⑥评价:a性质:是一次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政治: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e社会习俗:革除了许多社会陋习,改变了社会风气;f.消极:革命果实被袁世凯夺取。没有改变中国双半社会的社会性质二、新民主主义革命(1)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1.五四运动(*重要):背景:a.一战爆发后,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加强了对华侵略。1912年袁世凯同意二十一条。b.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利;c.中国希望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d.而欧美列强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特权转让给日本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特点:群众基础广泛过程:5月4日至6月初在以北京为中心。6月5日后以上海为中心结局:a.北京政府罢免了曹汝霖,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b.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中国第一次拒绝了有世界几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制订的和约)意义(五四精神):a.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b.是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d.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2.中共成立:(1)条件: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阶级:工人阶级队伍壮大;组织: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相继成立(2)中共一大:时间:1921-7-23;地点:上海法租界。最后一天: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内容:通过《中国共产党共同纲领》A.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B.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C.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府,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D.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政治局,陈独秀为书记意义:宣告中共的成立,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3)中共二大:时间1922年;内容:将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帝反封反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2)国民大革命(1924-1927)1.第一次国共合作:标志: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意义:反帝反封的国民大革命开始;失败:1927年“4.12”“7.15”反革命政变2.北伐战争(1926年):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奠定了革命发展的基础(3)国共对峙和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1.南昌起义:时间:1927-8-1领导人:周恩来,叶挺,贺龙,朱德,刘伯承意义:a.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b.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2.八七会议:时间:1927年;地点:汉口内容:a.确定了土地革命;b.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3.秋收起义:含义:提出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意义:中国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4.红军长征:(1)原因:①1931年日军发动“9.18”事变,侵占我国东北,民族矛盾尖锐;②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对日本步步退让,集中兵力围剿红军;③王明左倾错误领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时间:1934.10-1936.10(1935年8月1日,《八一宣言》,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3)结果:长征结束,中共一陕北为中心,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5.遵义会议:(1)时间:1935年(2)地点:贵州遵义(3)内容: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4)意义: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革命形势转危为安6.西安事变:(1)原因:民族危机加深,国民党内部发生分化(2)经过:1936-12-12,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3)解决:中共认真分析形势,突出逼蒋抗日,和平解决的方针(4)意义: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抗日局面的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4)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1.爆发:1937-7-7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2.标志:1937年9月21日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2日蒋介石发表讲话,承认中共合法地位3.过程:(1)两个战场:国民党主导的正面战场,共产党主导的敌后战场(国民党取胜的战争: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中共取胜的战争:平型关大捷。1938年持久战)(2)1940年,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增强了全民抗战胜利的信心(3)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敌后战争逐步成为主要战场,蒋介石消极抗战(4)1945-8-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结束4.意义:(1)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2)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3)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5)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1.重庆谈判:时间:1945年8月内容: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定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2.解放战争:(1)战略防御:a.1946年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b.全面进攻失败后,蒋介石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2)战略反攻:1947年7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展开战略反攻(3)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中共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并取得胜利(4)战争胜利: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4月23日南京解放(5)中心转移:1949年春,中共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将党的工作中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6)建立国家: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经济方面(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1.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时间:鸦片战争之后;原因:外国商品的冲击2.洋务运动: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1895)领导人: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原因:a统治危机,b西方科技影响;成果:1861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第一个官办)1865上海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最大的官办)1881李鸿章—开平煤矿(第一个机器开采)1872上海李鸿章—轮船招商局(近代中国航运业起步)评价:(1)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口号;(2)对抵御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有一定作用;(3)对中国早期近代化起到推动作用;(4)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二)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历程1.发展历程:2.(1)产生时间:19世纪60,70年代背景:洋务运动和外资企业的影响,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广东继昌隆缫丝厂(2)初步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背景:a.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b.1903年后清政府设立商部,奖励工商;c.实业救国热潮;d.群众性爱国运动兴起(3)黄金时间:民国建立—抗战之前原因:a.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b.政府施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c.提倡国货;d.一战期间,欧洲各国对华商品输入减少,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契机(主要原因);e.反帝爱国斗争;f.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表现:轻工业迅速发展,化学工业得到发展(4)破坏时间: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原因:日人对华侵略:a.政策:适地适产主义;b.实质:沦陷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战时经济体系之中;c.目的:经济掠夺,以占养战;d.表现:军事管理,夺取物资,物资管制,垄断金融和海外贸易,掠夺劳动力3.民族资本主义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软弱性、妥协性)4.三座大山:外国资本,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5.启示:要想实现民族工业发展,首先要实现国家独立思想文化、科技、文学方面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1)两个阶级1.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19世纪60---90年代中期):“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强2.资产阶级:19世纪60.70年代追随洋务派,“中体西用”早期资产19世纪80年代: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阶级维新派代表:王韬(主张“民间自立公司”,兴办工矿交通事业)郑观应(商战)(1)背景:19世纪90年代,民族危机不断加深;19世纪末,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西方思想传播;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内因)(2)主张:康有为:把西方中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典相结合,托古改制传播#维新派西学。《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变法通议》康梁维新谭嗣同(冲决纲常理教的维新勇士):以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观念,批判君主专制,等级制度,提倡男女平等。《仁学》严复:借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阐释变法维新。翻译《天演论》系统地将近代西方文化较少到中国来的第一人(3)内容: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要不要废八股、没有完全抛弃儒家理论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4)社会实践: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导致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5)影响:使维新思想冲破重重阻扰顽强地传播开来,形成一次影响深#革命派:(1)代表人物:孙中山;(2)主张:三民主义:内容: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建立民国(推翻专治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解决以土地为中心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实践:辛亥革命意义:积极性:a.三民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资产阶级政治和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b.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制定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局限性: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纲领,没有群众基础,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新三民主义内容:民族主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授予一切反帝反封的个人与团体一切自由权利。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施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核心:“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践: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意义:a.新三民主义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的革命性,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b.孙中山实行的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实现国共合作,有力的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激进派:(1)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鲁迅等;(2)主张:民主与科学;(3)实践:新文化运动:开始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内容:前期: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与愚昧;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五四运动之后,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积极)
本文档为【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大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6.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shmily
教师一名呀
格式:doc
大小:11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9-11-24
浏览量: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