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20页)某化肥公司20万吨合成氨35万吨尿素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审版)优秀200页

(220页)某化肥公司20万吨合成氨35万吨尿素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审版)优秀200页

举报
开通vip

(220页)某化肥公司20万吨合成氨35万吨尿素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审版)优秀200页(220页)某化肥公司20万吨合成氨35万吨尿素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审版)优秀200页 ********化肥股份有限公司是1972年建成投产的一家以煤为原料的中型氮 肥企业,最初设计生产能力合成氨6万吨/年、尿素11万吨/年,1991年生产能力达到合成氨7万吨/年、尿素13万吨/年,后经过10多年的不断改造、填平补 齐而形成12万吨/年合成氨、20万吨/年尿素的生产规模。目前该套生产装置净 化工段的脱碳工艺采用的是70年代开发的三触媒配热钾碱法脱碳流程,该流程 要求汽气比高,造成蒸汽消耗高,本次改扩建工...

(220页)某化肥公司20万吨合成氨35万吨尿素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审版)优秀200页
(220页)某化肥公司20万吨合成氨35万吨尿素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审版)优秀200页 ********化肥股份有限公司是1972年建成投产的一家以煤为原料的中型氮 肥企业,最初设计生产能力合成氨6万吨/年、尿素11万吨/年,1991年生产能力达到合成氨7万吨/年、尿素13万吨/年,后经过10多年的不断改造、填平补 齐而形成12万吨/年合成氨、20万吨/年尿素的生产规模。目前该套生产装置净 化工段的脱碳工艺采用的是70年代开发的三触媒配热钾碱法脱碳流程,该流程 要求汽气比高,造成蒸汽消耗高,本次改扩建工程拟对此脱碳工艺进行改造,由 原来的三触媒配热钾碱法改为NHD脱碳工艺,脱碳后的气体再通过联醇、高压 甲烷化脱除CO、CO ,使吨氨净化蒸汽消耗降为230Kg以下。 2 1995年该公司扩建了一套15万吨/年合成氨和13万吨/年尿素装置,该扩建工程环评报告由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于1991年10月完成,并已经国家环保总 局批复。扩建工程大部分工艺和公用工程设备已到厂并安装完毕,但由于后续资 金不到位,管道、仪表等设施无法继续安装,致使整个工程于1998年底停止建设。2003年该公司将扩建工程中的15万吨/年合成氨改产为20万吨/年甲醇,目前已安装完毕,未投产,13万吨/年尿素装置闲置。该甲醇工程环评报告由河北 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于2004年5月完成,并已经河北省环境保护局批复。 该公司目前闲置的13万吨/年尿素生产装置采用的是意大利斯娜姆氨气提工 艺,控制系统为DCS集中控制系统,是世界上较为先进的尿素生产装置。公司 拟对该套闲置的尿素生产装置进行必要的完善,使其达到15万吨/年尿素的生产能力,并配套建设8万吨/年合成氨生产装置,实现增产8万吨/年合成氨、15万吨/年尿素的目标。另外,还将对现有12万吨/年合成氨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使公 司最终形成20万吨/年合成氨35万吨/年尿素的生产规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建设单位********化肥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5月委托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对该改扩建工程进 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接到委托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调 查和收集有关资料,编写了《********化肥股份有限公司20万吨合成氨35万吨尿素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审版),报河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评审。 在报告书编制工作中,得到了河北省环保局、**市环保局以及建设单位的大 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1 1. 1.1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18日国务院第十次常务会议通过,1998年1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分布实施);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T2.4-1995,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 (4)《关于进一步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 厅〔2002〕88号文); (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实施); (6)《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计价格[2002]125号文); (7)《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 局,环发[2005] 152号文); (8)《关于检查化工石化等新建项目环境影响风险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 总局办公厅,环办[2006] 4号文); (9)《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文); (10)《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发 展与改革委员会令第40号); (11)《河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6年12月17日,河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通过); (12)河北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的 通知(冀环[2003]13号文)。 (13)**市环保局《关于********化肥股份有限公司20万吨合成氨35万吨尿素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的函》(**市环保局,迁环管字〔2006〕 2 19号文); (14)《********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0万吨甲醇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书》(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2004年5月); (15)《********化肥股份有限公司20万吨合成氨35万吨尿素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河北省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2006年4月); (16)关于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委托书。 1.2 1.2.1 (1)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工程建设服务、为环境管理服务的原则,为 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以客观、科学和实用的原则开展环评工作,确保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质 量。 (3)认真贯彻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在环评中坚持 “达标排放”、“清洁生产”、“以新代老”、“总量控制” 和“三同时”的原则。 (4)充分利用掌握的现有资料,节省评价费用,缩短评价周期,满足环评 工作质量与工程建设进度需要的指导原则。 (5)报告书编制内容要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数据可靠、结论明确、实用 性强,符合国情、厂情。 1.2.2 (1)通过现场调查,查清本工程周围环境质量现状,掌握工程所在区域的 自然环境现状和社会环境基本情况。 (2)针对该项目的工程特点和污染特征,确定主要污染因子,分析论述生 产工艺和污染防治措施的先进性和可行性,阐述本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的范围 和程度,并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以便控制或减轻影响程度。 (3)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本工程的可行性,为项目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促进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1.3 根据**市环保局《关于********化肥股份有限公司20万吨合成氨35万吨尿 3 素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意见的函》,本次环评执行下列标准: 1.3.1 (1)空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中的二级标准,氨、甲醇、硫化氢参照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2)地表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类标准,悬浮物参照《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3)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标准。 (4)环境噪声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 1.3.2 (1)废水执行《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8-2001)中表2标准限值。 (2)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二级标准;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外排烟气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9078-1996)中的二级标准;恶臭污染物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中的标准限值。 (3)锅炉烟气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II时段标准。 (4)厂界噪声执行(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II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 值》(GB12523-90)中的有关标准。 (5)固体废物执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1996);?《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8599-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具体标准值见表1-1至表1-5: 4 表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3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mg/m备 注 1小时平均 0.50 SO GB3095-96 2日平均 0.15 中的二级标准 TSP 日平均 0.30 氨 一次最高允许浓度 0.20 甲醇 一次最高允许浓度 3.00 TJ36-79 硫化氢 一次最高允许浓度 0.01 表1-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序号 污染物名称 标准值(mg/L) 标准来源 1 pH 6~9 2 COD?30 GB3838—2002中?类区标准 3 总氰化物 ?0.2 4 硫化物 ?0.5 5 氨氮 ?1.0 6 悬浮物 旱作200 GB5084-92 表1-3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序号 污染物名称 污染物排放浓度(mg/L) 标准来源 1 pH 6.5~8.5 2 总硬度 ?450 3 溶解性总固体 ?1000 4 高锰酸盐指数 ?3.0 GB/T14848—93中5 挥发酚 ?0.002 ?类标准 6 氰化物 ?0.05 7 氨氮 ?0.2 8 硝酸盐 ?20 9 亚硝酸盐 ?0.02 5 表1-4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最高允许排放排气筒 最高允许序污染物污染源 浓度 高 度 排放速率 标准来源 号 名 称 3(mg/m) (m) (kg/h) 烟尘 200 GB13271-20011 锅炉烟气 100 二类区?时段 SO 900 2 GB16297-1996 粉尘 120 85 表2中二级 2 造粒塔排气 60 NH 75 GB14554-93 3 表2 3 尿素尾气吸收塔 NH 30 20 3 烟尘 200 造气吹风气余热GB9078-1996 4 25 回收装置 中二级 SO 850 2 5 常压尾气吸收塔 HS 25 0.9 GB14554-93 2 甲醇 12(周界外) GB16297-1996 6 无组织排放 NH 1.5 GB14554-93 3 中二级 HS 0.06 2 表1-5 水、噪声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染物排放浓度(mg/L) 序号 污染物名称 标准来源 现有工程 改扩建工程 1 pH 6~9 6~9 2 COD 150 150 3 SS 100 100 GB13458-2001 4 总氰化物 1.0 1.0 表1、表2标准 5 硫化物 1.0 0.5 6 氨氮 100 70 7 石油类 10 5 昼间 夜间 GB12348-90中 8 II类标准 60dB(A) 50dB(A) 1.4 1.4.1 (1)空气环境评价等级 改扩建工程主要大气污染因子SO、TSP。计算结果中SO的Pi值最大,为22 73835.8×10m/h。该Pi值小于2.5×10m/h,根据厂址所在地为农村丘陵地区及环 评技术导则大气评价等级划分原则,空气环境评价等级定为三级。 (2)水环境评价等级 6 改扩建工程后全厂生产废水零排放,故本次地表水、地下水均为影响分析。 (3)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改扩建工程建设前后噪声值增加不大,且厂界周围200m范围内没有声环境敏感点,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 (4)环境风险评价等级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中有关规定,改扩建工程造气、净化生产装置及贮存罐区均存在重大危险源,尤其是液氨罐区, 其贮量大于重大危险源识别中危险物质的临界量,故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一级。 1.4.2 (1)评价内容 本次评价内容包括********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工程、在建工程和改扩建 工程的工程分析、工程所在区域环境概况及污染源调查、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环境质量影响预测与评价、清洁生产分析、环保措施可行性论证、污染物总量控 制分析、风险分析、公众参与、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厂址可行性分析、环境管理 与监测计划等内容。 (2)评价重点 根据改扩建工程污染物排放特征和厂址所处区域的特点,本次环评工作以工 程分析、环保措施可行性论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风险评价为评价重点。 1.4.3 本次改扩建工程评价因子确定如下: (1)大气 工程分析:烟尘、SO 、粉尘、NH、甲醇、HS。 232 现状评价:TSP、SO、NH。 23 预测评价:TSP、SO、NH。 23 (2)水 工程分析:PH、COD、BOD、SS、NH-N、氰化物、硫化物、石油类。 53 地表水现状评价:PH、COD、氰化物、硫化物、氨氮、SS。 地下水现状评价: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 氰化物、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 7 (3)噪声 等效连续A声级。 (4)固体废物 造气炉灰渣、锅炉灰渣、废催化剂。 1.4.4 (1)空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以改扩建工程锅炉房100m烟囱为中心,东西各5km,南北各6km,整个评 价区域为120km2。 (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范围为********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厂址周围的小沙河和滦河。 (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范围 根据地下水流向和改扩建工程排水路线,地下水评价范围为以厂址为中心, 东西2km,南北3km,共计6km2范围内。 (4)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改扩建工程厂界。 (5)环境风险评价范围 改扩建工程风险评价等级为一级,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 169-2004)中有关规定,确定风险评价范围为风险源强周围5km范围。 1.5 改扩建工程区域位于农村丘陵地区,周围没有重要文物古迹和珍稀野生动 物、植物等,因此本工程环境保护对象及目标为: (1)大气环境保护对象及目标:厂区附近居民区及马兰庄镇,确保空气环 境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的要求。 (2)地表水环境保护对象及目标:小沙河和滦河水质量符合《地表水环境 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水体的要求。 (3)地下水环境保护对象及目标:评价区域内地下水符合《地下水质量标 准》(GB/14848-93)III类标准的要求。 (4)声环境保护目标:该厂生活区,噪声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 类区标准。 8 2. 2.1 2.1.1 (1)厂址所在地理位置 **市位于河北省东部、唐山市东北部,属唐山市管辖。**市地处东经118?27′-118?56′、北纬39?51′-40?15′,东隔青龙河与秦皇岛市卢龙县相望, 西与迁西县相接,南与滦县为邻,北以长城为界与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相连, 全市总面积1229平方公里。 ********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地处河北省唐山市**市境内,位于唐山-秦皇岛 -承德三市交界处,该公司厂址所在地为马兰庄镇西侧,厂区三面环山,占地面 积40公顷,厂址地理位置见附图1。 (2)厂址与周围村庄的关系 ********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厂址周围村庄主要为马兰庄镇、刘官营和庄户沟 村,马兰庄镇在厂址东侧800m,刘官营在西北方向1200m,庄户沟村在西南方 向1250m。距厂址最近的敏感点为厂生活区,位于厂址东侧,与13万吨/年尿素生产装置的最近距离为210米,具体位置见附图3,厂址周边关系见附图2。 表2-1 厂址周围村庄情况一览表 村庄 与厂址距离(m) 与厂址相对方位 人口 厂内部生活区 210 东侧 400 马兰庄镇 800 东侧 13230 刘官营 1200 西北 1400 庄户沟 1250 西南 392 2.1.2 **市地处燕山余脉南部,有低山、丘陵、平原三种地貌类型。其中低山面积 283.73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北部长城沿线和西部地区,占全市总面积的23.1%;丘陵面积410.24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低山与平原之间及东南一带, 占全市总面积的33.4%;平原面积为535.03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城关盆地和东 南部丘陵以北,北部丘陵以南,西部丘陵以东,占全市总面积的43.5%。全市整 9 个地形呈东、西、北三面高,南面低的簸箕状,具有典型的盆地地形特征,市区 就座落在这一盆地中。**盆地由底部向北、东地势逐渐抬高,呈明显的阶梯状, 总的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 2.1.3 **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全年主导风向西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西北风;年平均风速2.3m/s,静风频率28%;多年平均降雨量735.15mm;多年平均蒸发量1784.6mm;多年平均无霜期168天;年平均气压1010.9mbar。 2.1.4 ********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厂址所在区域地表河流主要为滦河、隔滦河和小 沙河。 滦河是流经唐山市的重要河流,也是河北省的第二大河流。滦河发源于河北 省丰宁县,流经内蒙高原,穿越冀东燕山峡谷,自西向东南流经**盆地后于乐亭县注入渤海。**境内河流全长50km。滦河在评价区域上游建有潘家口水库和大 黑汀水库。由于滦河水系水量丰富,故滦河**段虽经引滦入津后水量锐减(水量 较引滦入津前减少70-90%),但仍然常年有水,最枯流量为1.3m3/s。******** 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厂址距滦河直线距离约2800m。 隔滦河发源于**市西北部的新开岭村,东南流至亚岭,折转向西南至西峡口 2注入滦河境内流程16.5km,沙砾石河床,流域面积95.58km。 小沙河为滦河的一条小支流,由**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厂址西南向东北流过, 然后再向东于马兰庄镇南部汇入滦河。********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外排的生产废 水排入小沙河,目前该河水体还接纳了沿途各选矿厂的废水,因此水体中悬浮物 浓度较高。 2.1.5 **市地质构造属燕山沉降带,地层出露齐全,现保留的有太古界、震旦系、 侏罗系、寒武系和第四系松散地层。由于地质构造不同,地下水的分布、埋深、 富水程度也不相同。按水文地质构造条件,全市地下水可分为四个大区:北部和 3西部中低山丘陵地带贫水区,井深70-120m,单井出水量40-80 m/h;东南部丘 陵地带贫水区;坎上平原亚富水区,主要分布于该市东北部和西南部二级阶地上。 10 河川平原富水区主要分布在**市城区,海拔40-80m,该区受滦河、三里河、青龙河三条河流的影响,第四系松散沉积物沉积厚度达60-70m,上部为粘性沙土和亚粘土,含水层含水介质为卵石、沙砾石和中粗砂。地下水丰富,一般水位埋 3深3-8m,单井出水量60-300 m/h,已被广泛开发利用。地下水化学类型为 HCO-Ca?Na型,矿化度小于0.5g/l。 3 区内地下水以降水垂向补给和河流侧向补给为主,以人工开采和河流方式排 泄。 2.1.6 **市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有铁、铜、镍、长石、石英、燧石、 石灰石、石墨、油母页岩、石棉、滑石、高岭土等十多种,其中以铁矿储量最大, 有“铁**”之称。铁矿主要集中分布在滦河以西山区,少量分布在东南棒磨山一 带。 2.1.7 本区的土壤成土母质类型有坡冲积物和河流冲积物两种,河流冲积草甸褐土 多分布在滦河两岸一带,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低,渗水性能好。坡冲积草甸褐土 多分布在西沙河沿岸的低平洼地。 该区域除工业企业及采矿区外,主要是农业区,自然植被很少。山地主要树 种有油松、侧柏、橡、椴、刺槐等,灌木有酸枣、荆条、桑条、紫穗槐等,平原 主要树种有杨、柳、榆、椿、槐等。 2.2 **市辖7乡12镇。全市总人口64.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9万人,占总 2人口的12.3%,平均人口密度为531人/km。2002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16亿元, 农业总产值15亿元。全市耕地总面积75.3万亩,人均耕地1.17亩,总播种面积 98万亩,粮食总产量60.24万吨,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稻谷、玉米、薯类、大豆 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麻类等,另外还有蔬菜、瓜类和干鲜果品等。 农民人均纯收入3496元。 **市工业发展起步较早,1984年以后发展迅速,到2000年底,全市工业企 业发展到5000余家,从业人数近十万人,形成了以冶金工业为主导,以建材、 11 食品、造纸、纺织工业为支柱,以机械、化工、医药能源工业为辅助的工业体系, 市内最大的工矿企业是首钢矿业公司。 **市交通以公路为主,县级以上公路有8条,与乡村公路形成纵纵贯全市的 交通网。同时,大秦、京秦和卑水铁路形成三角结构,承担起全市各镇铁路运输 任务。 厂址所在地马兰庄镇总面积45.33Km2,辖17个行政村。2001年工业产值约 11亿元,农业产值0.28亿元。该镇境内卑水铁路、马杨公路均以马兰庄镇为终 点,交通便利。厂址周围马兰庄镇、刘官营和庄户沟村的基本情况见表2-2。 表2-2 马兰庄镇、刘官营和庄户沟村基本情况 村名 户数 人口 耕地(亩) 人均收入(元) 马兰庄镇 3780 13230 5500 4910 刘官营 450 1400 300 4800 庄户沟村 110 392 196 4100 2.3 根据**市城市规划,厂址所在地马兰庄镇为发展冶金工业为主的城镇。规划 中的产业布局确定滦河以西以冶金、铸造、建材为重点,发展规模经济,延长产 业链条,建成高效重工业经济区。 按照唐山市“十五”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和环境质量功能区划,该区域环境空 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二级标准,滦河地表水(西沙河)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3838-2002)IV类标准,地下水执行《地下水 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声环境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2类标准。 2.4 马兰庄镇周围区域内工业企业主要有********化肥股份有限公司本厂、**联旺公司球团厂、水厂铁矿、马兰庄铁矿、以及众多个体铁矿和铁选厂。因该地 区选矿采用磁选工艺,外排污染物主要为选矿废水,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 因此主要调查了********化肥股份有限公司本厂和**联旺公司球团厂外排污染 12 物情况。 本厂现有工程主要产品为尿素,年产量为20万吨,有7座造气炉,外排废 气主要为造气吹风气、合成放空气、尿素洗涤尾气、造粒塔尾气及锅炉烟气,外 排废气中主要污染物烟(粉)尘为329.7t/a、SO为534.1t/a;外排废水主要为循2 环水系统的排污水、生活污水、尿素解析废液等,外排废水中主要污染物COD 为78.61t/a、氰0.23t/a、氨氮69.34 t/a 、SS 41.39t/a。 **联旺公司球团厂设计年产酸性球团10万吨,以煤为焙烧燃料,其外排污 染物主要为焙烧烟气和煤场扬尘。焙烧烟气采用旋风除尘器除尘,外排烟气量为 70000m333/h,烟尘浓度675mg/m,SO浓度530mg/m,烟尘排放量374.2t/a、SO22排放量293.8t/a,粉尘排放量28 t/a。 区域内主要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2-3。 表2-3 区域内主要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 单位:t/a -企业名称 烟(粉)尘 SO COD CN 氨氮 SS 2 ********化肥股份有限公司 329.7 534.1 78.61 0.11 69.34 41.39 **联旺公司球团厂 402.2 293.8 - - - - 13 3. 本次环评工程分析包括现有工程、在建工程、改扩建工程、改扩建工程后四 部分,其主要生产装置、公用工程及三废处理装置的内容、规模和相互关系见表 3-1。 表3-1 主要生产装置和三废处理设施的内容、规模及相互关系汇总表 序项目名称 现有工程 在建工程 改扩建工程 改扩建工程后 号 将现有运行的合成 氨生产装置脱碳工 艺由三触媒配热钾 碱法改造为NHD工 合成氨12万吨/年, 艺,脱碳后的气体再设计 尿素20万吨/年; 将闲置的15万吨/年合成通过联醇、甲烷化脱合成氨20万吨/年 生产规模 一 氨生产装置改产为20万吨除CO、CO; 尿素35万吨/年 2及生产内/年甲醇装置 增建8万吨/年合成甲醇20万吨/年 容 合成氨15万吨/年, 氨装置; 尿素13万吨/年 将闲置的尿素装置 进行必要的完善,使 其生产能力达到15 万吨/年。 二 合成氨装置 固定层半水煤气法 Φ3600煤气发生炉5固定层半水煤气法 固定层半水煤气法 固定层半水煤气法 座、Φ3000煤气发生 炉2座、Φ2600煤气1 造气工段 现有Φ3600煤气发生炉5新建8万吨/年合成现有Φ3600煤气发生炉5座;发生炉6座 座;Φ3000煤气发生炉2氨系统新增Φ2600Φ3000煤气发生炉2座 座 煤气发生炉6座 Φ3600煤气发生炉5 座;Φ3000煤气发生 炉2座 将深度变换工艺改 造为中低低变换; NHD法+联醇+高深度变换工艺; 将三触媒配热钾碱2 净化工段 NHD脱碳 压甲烷化装置三触媒配热钾碱法脱碳工艺 法改造为NHD法, 增建联醇、高压甲烷NHD脱碳化装置 两套合成、冷凝、分压缩合成两套合成、冷凝、分3 一套合成、冷凝、分离系统 甲醇合成 离系统 工段 离系统 甲醇合成 水溶液全循环法 三 尿素装置 水溶液全循环法 斯娜姆氨气体法 斯娜姆氨气体法 14 续表3-1主要生产装置和三废处理设施的内容、规模和相互关系汇总表 序号 项目名称 现有工程 在建工程 改扩建工程 改扩建工程后 配套公用工程四 设施 新建的1台75t/h的循环流化 新建1台75t/h的床锅炉,四电场静电除尘, 循环流化床锅炉,效率99.6%,炉内添加石灰 四电场静电除尘,石粉固硫和碱性水脱硫,效1台75t/h的循环流化床锅1台75t/h的循环流化床效率99.6%,炉内率85%; 炉,多管旋风除尘+文丘锅炉,多管旋风除尘+添加石灰石粉固现有一套造气吹风气余热回里水膜除尘,效率99%,文丘里水膜除尘,效率硫和碱性水脱硫,收装置; 炉内添加石灰石粉固硫,99%,炉内添加石灰石1 供汽设备 效率85%,现有合工艺副产蒸汽。 效率80%; 粉固硫,效率80%; 成氨、尿素装置运现有一套造气吹风气余新建一套造气吹风气余行的75t/h循环流1台75t/h的循环流化床锅热回收装置; 热回收装置; 化床备用; 炉,多管旋风除尘+文丘里工艺副产蒸汽 工艺副产蒸汽 工艺副产蒸汽 水膜除尘,效率99%,炉内 添加石灰石粉固硫,效率 80%; 一套造气吹风气处理装置; 工艺副产蒸汽。 新建400m3/h软化水装规模:200m3/h 利用在建工程新利用在建工程新上的 2 软化水装置 置,采用反渗透工艺,工艺:砂滤+阳柱+阴柱 上的软化水装置 软化水装置 原有的软化水装置废弃 现有储煤场一座, 3 储煤场 利旧 利旧 利旧 设有干煤棚 五 主要处理设施 现有吹风气处理装置 新建吹风气处理装置 利用现有吹风气吹风气处理装置一套 1 造气吹风气 一套 一套 处理装置 吹风气处理装置一套 2 造粒塔废气 一般老造粒喷头 采用新型造粒喷头 设干煤棚, 设干煤棚,安装洒水装置,3 煤场粉尘 利旧 利旧 未安装洒水装置 并用遮盖布覆盖 新建热力水解装置处理利用新投产的尿 4 尿素解析废液 做为锅炉水膜除尘用水 现有20万吨/年尿素解素装置自带的热热力水解装置两套 析废液 力水解装置处理 在石家庄正元化肥有限公司 废水零排放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基础上对在 对全厂排放的废水进行建工程制定的废水治理回用5 全厂生产废水 外排 治理回用 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实现改 扩建工程后全厂生产废水零 排放 利用在建工程设利用在建工程设置的生活污6 生活污水 化粪池 新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置的生活污水处水处理设施 理设施 15 3.1 3.1.1 ********化肥股份有限公司于1967年筹建,1972年建成投产,2002年5月改制为民营企业,最初设计生产能力合成氨6万吨/年、尿素11万吨/年,1991年生产能力扩大到合成氨7万吨/年、尿素13万吨/年,后经过10多年的不断改造、填平补齐,目前形成12万吨/年合成氨、20万吨/年尿素生产装置。 (1)产品品种及规模:合成氨12万吨/年、尿素20万吨/年。 (2)占地面积:现有工程位于厂区西南部,占地面积为160000m2,其中绿 2化面积为32000 m,绿化率为20%。 (3)定员:1000人。 (4)年工作时间:年工作小时数为8000小时。 3.1.2 现有工程合成氨、尿素生产装置采用的主要生产工艺见表3-1。 表3-1 现有工程合成氨、尿素生产装置主要生产工艺 序号装置名称主要工段主要生产工艺 造气工段固定层半水煤气发生炉制取半水煤气 三触媒配热钾碱法脱碳工艺,即中温变换、耐硫低温变换、 净化工段一次苯菲尔脱碳、铜锌低变、二次苯菲尔脱碳、甲烷化。1 合成氨装置 脱硫采用栲胶法 31.4Mpa450合成塔内压力、?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的作用 合成工段H下 NNH和反应生成223 2 尿素装置水溶液全循环法 3.1.2.1合成氨装置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 (1)合成氨装置生产工艺流程 ?造气工段 造气工段包括以焦炭为原料,采用固定层半水煤气发生炉制取半水煤气以及 半水煤气脱硫。半水煤气主要成份为CO、N 、H以及少量的CO、CH、HS22242 等气体。造气过程一般包括以下五个阶段: 16 吹风阶段:吹入空气,提高燃料层的温度,吹风气送余热回收系统燃烧副产 蒸汽,烟气自烟囱排放; 上吹制气阶段:自下而上送入水蒸汽进行气化反应,燃料层下部温度下降, 上部升高; 下吹制气阶段:水蒸汽自上而下进行气化反应,使燃料层温度趋于平衡; 二次上吹制气阶段:将炉底部下吹产生的煤气排净,为吹入空气作准备; 空气吹净阶段:此部分吹风气加以回收,做为半水煤气中氮气的主要来源。 制取的半水煤气含H3S约为2~3g/Nm,进入常压脱硫塔脱除HS,脱硫采22用栲胶脱硫工艺,气体穿过填料层与塔顶喷淋下来的栲胶溶液逆流接触,脱除气 3体中95%以上的HS,出塔气HS在50 mg/Nm以下,脱硫后的半水煤气入气22 柜储存,再经电除尘器除尘,氮氢压缩机一、二、三段压缩至2.15Mpa,送往净化工段。 厂内现有一套硫回收装置,吸收HS后的栲胶富液由脱硫塔底部排出,在喷2 射再生塔内实现氧化再生,再生后的贫液送入脱硫塔顶部循环使用,从喷射再生 槽中悬浮出来的硫泡沫在泡沫槽中连续熔硫,再经硫磺斗冷凝成固体硫磺。 造气主要反应式: C+O=CO+402kJ 22 2C+O=2CO+237kJ 2 2CO+O=2CO+569kJ 22 C+HO=CO+H-122.7kJ 22 C+2HO=CO+2H-80.4kJ 22 栲胶脱硫主要反应式: 吸收反应: HS+NaCO NaHS + NaHCO 2233 NaHS+ NaHCO+2NaVO S+NaVO+NaCO+HO 33225232 NaVO+TQ(醌态栲胶) 2NaVO+THQ(酚态栲胶) 2253 17 再生反应: 1/2O+2THQ(酚态栲胶) 2TQ(醌态栲胶)+HO 22 ?净化工段 本工段主要包括变换、变换气脱硫、脱碳以及甲烷化等工序。来自氮氢压缩 机出口的原料气进入中温变换炉,在中温变换触媒(FeO)的催化下使CO和23HO反应生成CO和H,此时伴有有机硫转化为无机硫发生,出口CO在6%~222 312%之间。变换气进入脱硫塔,经栲胶溶液脱硫,出口HS<10mg/m,然后经2CO一次吸收塔、低温变换炉、CO二次吸收塔、ZnO精脱硫塔净化处理后CO 222 <0.4%,而后进入甲烷化炉,利用CO、CO和H发生甲烷化反应,使气体中22CO+CO<10ppm,送往压缩机四段。 2 变换主要反应式: CO+HO=CO+H 222 甲烷化主要反应式:CO+3H=CH+HO 242 CO+4H=CH+2HO 2242 变换气脱硫反应同造气常压脱硫反应式。 ?合成工段 进入压缩机四段的气体经四、五、六高压段压缩,压力达到30Mpa,与循环机输送的循环气混合后进入合成系统,在合成塔内31.4Mpa压力、450?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的作用下、H 和N反应生成NH。出塔气经冷凝分离,液氨去氨库223 贮存,未反应的H、N重新进合成塔继续反应。为了回收合成反应余热,合成22 2系统设置了废热锅炉,副产3Kg/cm的蒸汽并入全厂蒸汽管网。为了维持循环气 中甲烷含量在6%~15%之间,需要排放一部分循环气,此部分气体经高压软水 吸收氨、中空膜分离器分离氢后,再送造气余热回收系统燃烧炉。 主要反应式:N+3H=2NH223 (2)合成氨装置排污节点 合成氨装置废气主要包括造气吹风气、合成弛放气和液氨储罐气,其中合成 18 弛放气和液氨储罐气经氨回收装置回收氨,中空纤维膜分离器分离氢后与造气吹 风气一起经余热回收装置燃烧并副产蒸汽;废水主要为造气废水和含油污水,造 气废水经造气废水处理站处理,含油污水经油回收装置回收油;固体废物主要为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造气炉渣、锅炉灰渣和各种废催化剂,造气炉渣、锅炉灰渣外 售做建材,废催化剂均由厂家回收。 现有工程合成氨装置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见图3-1,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治理措施情况见表3-2。 3.1.2.2尿素装置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 (1)尿素装置生产工艺流程 现有工程采用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生产工艺,主要反应式为: 2NH +CO=NHCOONH+Q 3224 NHCOONH=CO(NH)+HO-Q 24222 ?二氧化碳的压缩和净化 来自合成氨装置的CO气体压缩后送往脱硫塔脱硫,经脱硫后净化气体压2 缩至21.6Mpa(绝),约125?,送往尿素合成塔。 ?氨的输送 来自合成氨装置的原料液氨用氨泵加压送往液氨预热器,加热至70~80? 进入尿素合成塔。 ?尿素合成 原料CO 气体、液氨及循环回收工序来的一甲液同时送入尿素合成塔底部,2 在约19.71Mpa(绝),188?的合成条件下,经足够停留时间,约有65%的CO2 转化为尿素,反应熔融物自塔顶排出。 ?循环回收:合成塔出口物料有尿素、甲铵液、NH、CO等,减压后经预32 分离器分离,气相进一段吸收塔,液相进一段分解塔;分解后的液相经减压后进 二段分解塔,经二段分解后的液相进入闪蒸槽。二段分解塔的气相进二循一冷却 器、二循二冷却器冷凝;气相进尾吸塔,二循一冷的液相由二甲泵进一段吸收塔 19 做吸收液,二循二冷的液相用氨水泵送惰洗器作吸收液吸收一段吸收塔外排气相 中未凝气中的氨后进一段吸收塔作吸收液循环。尾吸塔外排的碳铵液进解吸塔进 行解吸,回收NH和CO后解吸液外排至锅炉水膜除尘循环水系统,气相进二32 循一冷冷凝后循环。 ?尿液加工 尿液在闪蒸槽闪蒸后,液相再经过两段蒸发过滤脱去水份,浓缩后的熔融尿 液由熔融泵送往造粒塔顶的旋转喷头造粒,造粒塔底部得到成品尿素颗粒,由皮 带机送至包装车间包装。闪蒸的气相与一段蒸发分离后的气相经一段表面冷凝器 冷凝后送往碳铵液槽,二段蒸发分离后的气相经二段表面冷凝器冷凝后送往二表 槽做为二循一冷、二冷吸收液循环使用。 (2)尿素装置主要排污节点 尿素装置废气主要为尾气吸收塔排气和造粒塔排气;废水为尿素解析塔废 液;固体废物为脱硫塔产生的废催化剂,由厂家回收。 尿素装置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见图3-2,主要污染物产生、治理措施情况见表3-3。 20 21 表3-2 合成氨装置废气、废水、固体废物产生、治理措施情况表 污染源 排放量 排放 治理措施及 CO CH N NH 编号 CO H224233/h) 规律 排放去向 名称 (Nm 废 G 造气吹风气 49800 1.16%(V) 0.7%(V) 19.25%(V) 0.12%(V) 78.65%(V) 连续 X1去余热回收气 装置燃烧副G 合成弛放气 3030.35 50%(V) 12%~15%(V) 15%(V) 8%(V) 连续 X2 产蒸汽 G 液氨储罐气 757.58 38.5%(V) 5%~8%(V) 14%(V) 25%~30%(V) 连续 X3 SS 氨氮 氰化物 硫化物 石油类 COD BOD污染源 排水量 排放 5编号 排放去向 3名称 (m/h) Kg/h mg/L Kg/h mg/L Kg/h mg/L Kg/h mg/L Kg/h mg/L Kg/h mg/L Kg/h mg/L 规律 废 送造气废水W 造气废水 500 65 130 29.5 59 57.5 115 47.5 95 4.55 9.10 0.99 1.98 连续 X1水 处理站处理 含油废水 W 含油废水 3 0.54 180 连续 X2装置处理 污染源 产生量 排放 编号 排放去向 名称 规律 造气炉渣 FeO催化剂 钴钼催化剂 脱硫剂 CuO催化剂 ZnO 催化剂 镍催化剂 铁系催化剂 23 S 造气炉渣 29000 连续 出售做建材 X1 S 中变炉 50t/次、2年/次 间断 厂家回收 固 X2 体 S 耐硫低变炉 20t/次、5年/次 间断 厂家回收 X3 废 S 脱硫塔 15t/次、8年/次 间断 厂家回收 X4 物 S 低变炉 20t/次、5年/次 间断 厂家回收 X5 S ZnO脱硫槽 12t/次、3年/次 间断 厂家回收 X6 S 甲烷化炉 14t/次、7年/次 间断 厂家回收 X7 S 氨合成塔 15t/次、3年/次 间断 厂家回收 X8 22 23 表3-3 尿素装置废气、废水、固体废物产生、治理措施情况表 尿素粉尘 NH排放 治理措施及污染源 排放量 3编号 3/h) 33规律 排放去向 名称 (Nmmg/m Kg/h mg/m Kg/h 废 吸收处理后气 G 尾气吸收塔排气 214.65 2.5 连续 X4排放 G 造粒塔排气 214646.47 30 6.44 100 21.46 连续 直接排放 X5 污染源 排水量 排放 编号 尿素 排放去向 NH33名称 (m/h) 规律 废 做为水膜除水 W 解析塔废液 8 0.07% 0.92% 连续 尘循环水的X3 补水 产生量 固 污染源 排放 编号 排放去向 名称 规律 体 FeO、Cr催化剂 23废 物 S 脱硫塔 30t/次、1年/次 间断 厂家回收 X9 24 3.1.3 现有工程主要生产设备见表3-4。 表3-4 现有工程主要设备一览表 项目名称 生产工段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Ф3600mm 5座 煤气发生炉 Ф3000mm 2座 煤气洗涤塔 Ф4500mm H 15718mm 2台 电除尘器 Ф4716mm×8 H 17050mm 4台 造气工段 空气鼓风机 D1100-II 3台 脱硫塔 Ф5200mm H 32680mm 1台 熔硫釜 Ф900mm H 4077mm 3台 冷却塔 6000mm×5000 mm×15000 mm 2座 生化处理塔 8000mm×6000 mm×16000 mm 1座 中温变换炉 Ф4000mm H 17420mm 1台 低温变换炉 Ф3000mm H 14260mm 1台 铜锌低变炉 Ф3000mm H 13560mm 2台 12万吨/年 合成氨装置 饱和热水塔 Ф2600mm H 16315mm 1台 现 净化工段 脱硫塔 Ф2800mm H 26000mm 1台 有 一次CO运 吸收塔 Ф3400mm H 32000mm 1台 2行 二次CO吸收塔 Ф2600mm H 29000mm 1台 2生 甲烷化炉 Ф2800mm H 11190mm 1台 产 ZnO脱硫槽 Ф2800mm H 9736mm 1台 装 氮氢压缩机 H(III)-165/320 6台 置 22 合成气循环压缩机 N-3.6/285-320 3台 废热锅炉 Ф1500mm H 8775mm 1台 合成工段 氨合成塔 Ф1000mm H 15572mm 1台 冷凝塔 Ф900mm H 10365mm 1台 氨蒸发器 Ф1500mm H 8470mm 1台 氨分离器 Ф900mm H 4810mm 1台 CO压缩机 4D12-55/220 3台 2 尿素合成塔 Ф1400mm H 28203mm 2台 一分塔 Ф800mm H 5000mm 1台 20万吨/年尿素装置 二分塔 Ф900mm H 5938mm 1台 CO吸收塔 Ф1600mm H 7500mm 1台 2 预精馏塔 Ф1400mm H 7300mm 1台 造粒塔 Ф9000mm H 67000mm 1台 25 3.1.4 现有工程主要原辅材料消耗见表3-5。 表3-5 现有工程运行生产装置主要原辅材料消耗一览表 序号 名称 数量 41 原料煤 19.8×10t/a 42 燃料煤 7.07×10t/a 433 水 284.7×10m/a 44 电 21384×10KW.h 45 蒸汽 92.66×10t/a 6 栲胶 12 t/a 7 中变催化剂 50t/次、2年/次 8 耐硫低变炉催化剂 20t/次、5年/次 9 脱硫剂 15t/次、8年/次 10 低变炉催化剂 20t/次、5年/次 11 甲烷化催化剂 14t/次、7年/次 12 氨合成催化剂 15t/次、3年/次 3.1.5 3.1.5.1给排水 33该公司现有生产装置新鲜水总用水量为359.5 m/h,循环水量为6700 m/h, 3水的循环利用率为94.83%,排水量为164.5 m/h,排入小沙河,最终汇入滦河。 (1)给水系统 ?水源 该公司现有大口井三眼,分别位于厂东滦河滩南北和厂西砂河滩处,总供水 能力1800~2300m3/h,能够满足现有工程用水量的要求。 ?循环水系统 该公司现有四套循环水系统,分别为造气循环水系统、合成循环水系统、尿 素循环水系统和水汽循环水系统。现分述如下: 造气循环水系统:现有合成氨装置设有设计能力为500 m3/h造气循环水系 3统一套,该系统目前正在运行,实际运行水量500 m/h; 3合成循环水系统:现有合成氨装置合成循环水量为3000 m/h,目前利用闲 置13万吨/年尿素装置的循环水系统,该套循环水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5000 3m/h; 26 3尿素循环水系统:现有20万吨/年尿素生产装置设有能力为3000 m/h的循 3环水系统一套,该系统目前正在运行,实际运行水量3000 m/h; 水汽循环水系统:该公司现有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2台、35t/h锅炉2台、30t/h锅炉3台。目前正在使用的是2台(1开1备)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采 3用干法除渣,设有200 m/h水膜除尘净化循环水系统一套。2台35t/h锅炉、3 3台30t/h锅炉采用水力冲渣,设有600 m/h锅炉冲渣循环水系统一套,此5台锅炉及其冲渣循环水系统目前均未使用。 ?脱盐水站 3该公司现有200 m/h的脱盐水站一座,采用砂滤+阳离子交换柱+阴离子 交换柱+混合离子交换柱的净化处理流程,制得的脱盐水入脱盐水箱暂存,再用 泵打入管网供车间及锅炉房用水。 (2)排水系统 该公司现有排水系统采用清污分流制,现有合成氨、尿素生产装置排水量为 164.5m33/h,其中生活污水量为2m/h,经化粪池处理后与其它生产废水混合后一 并排入厂址南侧的小沙河,最终排入滦河。 现有运行生产装置水量平衡见表3-6、图3-3。 3表3-6 现有运行生产装置水量平衡表 单位:m/h 尿素解析项目 新鲜水 循环水 损失、消耗水 排水 废液 合成循环水系统 83 3000 40 43 造气循环水系统 60 500 30 30 尿素循环水系统 80 3000 40 40 水膜除尘循环水系统 8 8 200 8 8 脱盐水站、锅炉 108.5 77 31.5 生活 5 3 2 地面冲洗及罐区排水 5 2 3 其它 10 3 7 小计 359.5 8 6700 203 164.5 合计 367.5 6700 367.5 27 223 3000 400 3000 83 80 60 40 1000 1000 40 25 合成工段 400 400 尿尿洗气塔 合 造600 600 素素 净化工段 成 3000 气 3000 3000 500 装循 循 冷1100 1100 置 环 100 环 却359.5 压缩工段 电除尘 水 水 塔 水源 300 300 变换工段 2 100 塔式生物滤池 43 98 3 30 冷凝液40 108.5 83.5 竖流式沉淀池 消耗77 40 95 脱盐水站 锅炉 25 6.5 31.5 中和池 3 200 5 2 2 生活 化粪池 6 2 沉淀池 水膜除尘器 2 5 3 冲洗地面及罐区排水 10 7 3 其它 2 16 8 排放164.5 8 8 124.5 尿素解析废液 3单位:m/h 3-3 28 3.1.5.2供电 该公司现有110/6KV总降压变电站和自备热电站各一座。总降压变电站内 设变压器2台,容量分别为20000KVA和15000KVA, 110KV的电源进线两路,分别引自新庄变电站和首钢水厂变电站。热电站内装有两台汽轮发电机组,容量 分别为3000KW和1500KW。现有运行生产装置用电负荷为27000KW。 3.1.5.3供热 该公司原有2台35t/h燃煤锅炉、3台30t/h燃煤锅炉,正常生产情况下由2台35t/h锅炉和2台30t/h锅炉供应全厂生产、生活所用蒸汽,剩余1台30t/h锅炉备用。1994年该公司新建了2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并于 2003年8月正式投运,同时停用了其它锅炉。1999年该公司又投资建设了造气吹风气余热回 收装置,该装置于2003年8月投运。目前公司生产、生活所用蒸汽由一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造气余热回收装置和工艺副产蒸汽供给,其它锅炉备用。 3.1.5.4储运 (1)液氨罐区 该公司目前设有9座Φ=2600mm、L=11300mm、V=64.5m 3的液氨储罐, 总库存为290吨,储罐区底部设有高度为400mm的围堰,罐区现场设有氨气浓 3度监测、报警装置和紧急停车系统,当罐区氨气浓度达到25mg/m时,紧急停车 系统自动启动。 表3-7 现有工程液氨罐区情况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单位 规格 材质 贮罐型式 备注 氮封 31 液氨贮罐 9 台 64.5m 16MnR 卧式罐 设安全阀 (2)原料煤、燃料煤储运 该公司现有工程原料煤用量为19.8万吨/年,其中80%来自山西晋城、阳泉, 20%来自河北宣化,原料煤类别主要为白煤,约占90%,剩余10%主要为蓝碳、气焦和机焦,原料煤混合煤质成份见表3-8。燃料煤用量为7.07万吨/年,主要为山西晋城煤,掺烧部分焦末,比例为3:1,混合燃料煤煤质成份见表3-9。 29 表3-8 现有工程原料煤煤质成份一览表 水份 灰份 挥发份 碳 硫 名称 (%) (%) (%) (%) (%) 混合煤质 3.25 18.5 7.65 67.5 1 表3-9 现有工程燃料煤煤质成份一览表 水份 灰份 挥发份碳 硫 低位发热值 名称 (%) (%) (%) (%) (%) Kcal/Kg 混合煤质 5.73 25.35 15.00 52.93 0.90 5660 ?运输和储存 原料煤、燃料煤均采用汽车运输进厂,卸入厂区西南侧的储煤场内,储煤场 目前设有干煤棚,无洒水设施,定期由消防车喷林洒水抑尘。 ?输送系统 该公司目前原料煤、燃料煤分别设置输煤系统,原料煤输送系统能力为 150t/h,燃料煤输送系统能力为100t/h。 ?破碎筛分系统 原料煤、燃料煤分别设置破碎筛分系统: 原料煤工艺要求的粒度为25mm~75mm,根据以上要求,进入破碎筛分系 统的原料煤先通过振动筛分级,粒度?75mm的原料煤由破碎机破碎至<75mm后与筛下粉煤一起进入料仓。 燃料煤工艺要求的粒度为?10mm,根据以上要求,进入破碎筛分系统的原料 煤先通过振动筛分级,粒度?10mm的原料煤由CBC型齿板式冲击细碎机破碎至 <10mm后与筛下粉煤一起进入煤仓。 (3)渣场 该公司现有渣场位于厂区西南角,锅炉房南侧,主要储存造气装置和锅炉产 生的灰渣,暂存时间为10天,造气炉渣和锅炉灰渣最终出售做建材。 3.1.6 现有工程污染源外排污染物的核定主要依据**市环保局监测站于2003年12月对********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工程污染物排放情况的现场监测数据。 30 (1) 废气污染源及防治措施 ?现有工程废气污染源 该公司原有2台35t/h燃煤锅炉、3台30t/h燃煤锅炉,正常生产情况下由2台35t/h锅炉和2台30t/h锅炉和工艺副产蒸汽供应全厂生产、生活所用蒸汽,剩 余1台30t/h锅炉备用。1994年该公司新建了2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并于 2003年8月正式投运,同时停用了其它锅炉。1999年该公司又投资建设了造气 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该装置于2003年8月投运。目前该公司生产、生活所用 蒸汽由一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造气余热回收装置和工艺副产蒸汽供给,其 它锅炉备用。 2003年8月前该公司现有工程废气主要来源于2台35t/h和2台30t/h燃煤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以及尿素生产过程中造粒塔和尾气吸收塔产生的废气。2003年8月前该公司烟尘排放量为408t/a、SO 排放量为1228t/a。2003年8月后该公2 司废气主要来源于1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以及造气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燃烧 产生的烟气,尿素生产过程中造粒塔和尾气吸收塔产生的废气,烟尘排放量为 159.7t/a、SO排放量为534.1t/a、粉尘排放量为170t/a、NH排放量为122.8t/a。23 目前该公司现有装置废气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情况见表3-10。 ?现有工程主要废气污染治理措施介绍 a、造气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 ********化肥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投资576万元建成造气吹风气、合成 氨吹除气、氨储罐驰放气余热回收装置,处理工艺流程见图3-4。 图3-4 造气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流程图 31 表3-10 2003年8月后现有工程运行装置废气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措施情况一览表 达标 污染物排放浓度 污染物排放量 排气筒参数 3情况 ) (t/a) (mg/m废气量 污染源 治理措施 8310m/a 尿素 尿素 高度 内径 温度 CO NH SO 烟尘 CO NH SO 烟尘 3232粉尘 粉尘 (m) (m) (?) 造气 吹风气 造气吹 合成氨 氨回收装置回收氨、中空纤风气余247.5.0 502 495 75 251 37.5 25 0.4 160 达标 吹除气 维膜分离器分离氢 热回收5 装置 氨储罐 氨回收装置回收氨、中空纤点 弛放气 维膜分离器分离氢 源 尿素洗 0.017 吸收塔吸收氨后排放 11647 19.8 30 0.3 25 达标 涤尾气 造粒塔 17 高空排放 30 100 51 170 67 9.0 70 达标 废气 多管旋风除尘器+ 锅炉 440.9286.6.5 文丘里水膜除尘器,炉内添加石灰石粉 188 122.2 100 2.0 80 达标 烟气 7 6 进行烟气固硫 氨泄漏 52 534.合计 28.52 251 122.8 170 159.7 1 32 造气吹风气主要成分为CO、H、N、CO等,合成吹除气、氨储罐弛放气222 主要成份为NH、H、N、CH等。合成吹除气、氨储罐弛放气经中空纤维膜分3224 离装置回收氢,氨回收装置回收氨后与造气吹风气一并入余热回收系统燃烧炉, 气体经燃烧后,利用其余热制得水蒸汽供生产系统使用。氨回收装置制得的稀氨 水经蒸馏制得纯度为90%的浓氨水回用生产系统。燃烧炉燃烧后尾气中烟尘浓 度75mg/m333、SO浓度495 mg/m、CO浓度502mg/m,能够满足《工业炉窑大2 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表1二级标准,达标烟气经25米高的烟囱排放。该设施设计产汽能力35t/h,目前可副产蒸汽20t/h。 b、 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除尘、脱硫措施 2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多管旋风除尘器+文丘里水膜除尘器,除尘 效率99%,燃烧系统按Ca:S=2.5:1的比例向炉内添加石灰石粉进行烟气固 硫,脱硫效率为80%,除尘脱硫后烟气中烟尘浓度188 mg/m3,SO浓度440.97 2 3mg/m,能够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表1、表2二类区II时段标准,达标烟气经100米高的烟囱排放。 C、2台35t/h和3台30t/h燃煤锅炉除尘、脱硫措施 2台35t/h和3台30t/h燃煤锅炉采用文丘里水膜除尘器除尘,除尘效率95%,采用碱性水脱硫,脱硫效率为40%,除尘脱硫后烟气中烟尘浓度367 mg/m3,SO2 3浓度1106 mg/m。目前该5台燃煤锅炉已停用。 (2)废水污染源及防治措施 ?现有工程废水污染源 现有工程废水主要来源于合成氨造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造气废水,尿素生产 过程中解析塔排放的废液,锅炉除尘废水,生活污水以及脱盐水站、循环水站的 排污水,地面冲洗及罐区排水等,共164.5 m3/h,废水污染物产生、排放及治理 情况见表3-11。 33 表3-11 现有工程运行装置废水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措施情况一览表 污染物排放浓度 污染物排放量 废水 废水 (mg/l) (t/a) 污染源 产生量 治理措施 排放量 氰化硫化石油氰化硫化434310m/a 10m/a COD BOD SS 氨氮 COD BOD SS 氨氮 石油类 55物 物 类 物 物 水膜除尘废水 79.2 循环使用 6.336 150 40 800 9.51 2.53 50.69 尿素 用于水膜除尘 6.336 解析废液 循环水的补充水 造气废水 396 造气废水循环使用 23.76 39.15 26.77 41.25 0.89 0.75 66.5 9.30 6.36 9.80 0.23 0.18 15.8 合成、尿素循65.74 直排 65.74 60 22 24 39.6 14.26 15.84 环水排污 脱盐水站排污 19.8 中和后排放 19.8 50 17 30 9.9 3.37 5.94 地面冲洗 3.96 直排 2.376 40 15 120 120 2.85 及罐区排水 锅炉排污水 5.15 直排 5.15 60 22 45 3.09 1.13 2.32 其它排污 5.54 直排 5.54 60 22 45 180 3.32 1.22 2.49 9.97 生活 1.584 化粪池处理后排放 1.584 250 130 160 3.96 2.06 2.53 合计 583.31 130.28 60.34 21.82 31.77 0.18 0.14 53.22 7.66 78.61 28.43 41.39 0.23 0.18 69.34 9.97 34 ?主要废水治理措施 a、造气废水治理措施 造气废水采用闭路循环,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再经冷却塔降温后循环使用, 3排污水经塔式生物滤池处理达标后排放。该装置处理规模为500m/h,实际运行 3水量为500 m/h,处理工艺流程见图3-5。 排放 造气循环水冷却塔、水池 洗气塔 沉淀池 电除尘 沉淀池 塔式生物滤池 竖流式沉淀池 图3-5 造气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处理效果见表3-12。 表3-12 造气废水处理装置效果一览表 单位:mg/l -2-项目 pH COD BOD SS CN S NH-N 53进水 6~7 130 59 115 9.10 1.98 95 出水 7~8 39.15 26.77 41.25 0.48 0.35 66.53 去除率% 69.88 54.63 64.13 94.7 82.3 30 b、尿素解析废液治理措施 该公司循环流化床锅炉水膜除尘废水采用闭路循环,废水经15米×30米× 5米的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尿素解析液做为水膜除尘循环水系统的补充水使 用。 c、含油废水治理措施 氮氢压缩机排放的含油污水先经油回收装置回收油后外排,回收的油外售。 (3)固体废物污染源及防治措施 该公司现有运行生产装置固体废物产生量及治理情况见表3-13。 35 表3-13 现有运行生产装置固体废物产生量及治理情况一览表 污染源 编号 固体废物名称 类别 产生量(t/a) 处理措施 造气炉 S 造气炉灰渣 一般固废 29000 出售做建材 X1 中变炉 S FeO废催化剂 危险固废 50t/次,2年/次 厂家回收 X223 耐硫低变炉 S 钴钼废催化剂 危险固废 20t/次,5年/次 厂家回收 X3 脱硫塔 S 脱硫剂 危险固废 15t/次,8年/次 厂家回收 X4 低变炉 S CuO催化剂 危险固废 20t/次,5年/次 厂家回收 X5 脱硫槽 S ZnO催化剂 危险固废 12t/次,3年/次 厂家回收 X6 甲烷化炉 S 镍催化剂 危险固废 14t/次,7年/次 厂家回收 X7 氨合成塔 S 铁系催化剂 危险固废 15t/次,3年/次 厂家回收 X8 尿素脱硫塔 S 铁屑、木屑 一般固废 30t/次,1年/次 甲方回收使用 X9 锅炉灰渣 S 燃煤灰渣 一般固废 17685 出售做建材 X10 (4)噪声污染源及防治措施 该公司现有运行生产装置噪声及治理情况见表3-14。 表3-14 现有运行生产装置噪声及治理情况一览表 设备名称 声级值(dBA) 处理措施 造气空气鼓风机 90~95 设消声器+建筑隔声 造气炉 85~90 建筑隔声 脱硫富液泵 90~95 减震降噪+建筑隔声 脱硫贫液泵 90~95 减震降噪+建筑隔声 合成循环压缩机 90~95 设消声器+建筑隔声 氮氢压缩机 90~95 设消声器+建筑隔声 变换脱碳循环水泵 85~90 减震降噪+建筑隔声 合成工艺放空 90~95 设消音器 CO压缩机 90~95 设消声器+建筑隔声 2 循环水泵 85~90 减震降噪+建筑隔声 液氨泵 85~90 减震降噪+建筑隔声 一甲泵 85~90 减震降噪+建筑隔声 二甲泵 85~90 减震降噪+建筑隔声 尿液泵 85~90 减震降噪+建筑隔声 空压机 90~95 设消声器+建筑隔声 3.1.7 **市环保局监测站于2003年12月对********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工程污 染物排放情况进行了现场监测,监测结果如下: 36 3(1)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烟尘、SO平均排放浓度分别为188mg/m、2 3441mg/m,能够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表1、表2 二类区II时段标准; (2)造气炉吹风气经余热回收装置处理后烟尘、SO平均排放浓度为2 3375mg/m、495 mg/m,能够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 表1二级标准; (3)厂界无组织排放氨未检出,能够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表1中的限值; (4)公司总排口主要污染物COD、SS、总氰、硫化物、氨氮、石油类两日 内最大排放浓度分别为112.35mg/l、58.0mg/l、0.91mg/l、0.79mg/l、81.9mg/l和 8.32 mg/l,均能达到《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8-2001)二级标准; (5)厂界噪声监测值为44.1~59.6dB(A),低于《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II类标准。 3.1.8 (1)现有工程尿素生产装置的解析废液含NH 0.07%、尿素0.92%,做为3锅炉水膜除尘循环水的补充水使用,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要求该公司在实施 甲醇在建工程的同时将现有运行装置的尿素解析废液一并处理,新上一套尿素解 析废液热力水解装置,处理后的废水送锅炉做软化水使用。 (2)公司现有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直接排入厂内排水管网入总排口, 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在建工程拟新上一套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将全厂生活污水 一并处理。 (3)目前现有工程造气循环水系统的塔式生物滤池因管理不善造成部分填 料堵塞使处理效率降低。该公司在实施甲醇在建工程的同时将现有塔式生物滤池 重新整修,更换填料,以提高该塔式生物滤池的处理效率。 37 3.2 3.2.1 1995年********化肥股份有限公司新建了一套15万吨/年合成氨和13万吨/年尿素装置,该扩建工程大部分工艺和公用工程设备已到厂并安装完毕,但由于 后续资金不到位,管道、仪表等设施无法继续安装,致使整个工程于1998年底停止建设。在建工程将15万吨/年合成氨改产为20万吨/年甲醇,13万吨/年尿素装置闲置。 (1)项目名称:********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甲醇技术改造项目。 (2)建设性质:技术改造。 (3)建设单位:********化肥股份有限公司。 (4)生产规模:20万吨/年甲醇。 (5)项目厂址:在建工程厂址位于********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原有厂区西 南部,占地面积112893m 22,绿化面积33868 m,绿化率为30%。 (6)项目投资:总投资10825万元,固定资产投资9325万元,铺底流动资 金15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307.5万元,占总投资的12.08%。 (7)定员及工作制度: 在建工程定员392人,采用四班三倒八小时工作制,额定工作天数330天。 (8)工程内容:在目前尚未安装完毕的15万吨/年合成氨生产装置基础上 投入少量资金,调整部分装置工艺,完善土建、设备、工艺管道、仪表电器和其 它公用工程等设施,建成一条年产20万吨的甲醇生产线。在建工程主要内容为: ?除启用15万吨/年合成氨工程的5台Ф3.6m造气炉外,将现有12万吨/ 年合成氨工程备用的2台Ф3.0m的造气炉改作甲醇生产所用的原料气炉; ?根据甲醇合成用气要求,调整目前尚未安装完毕的15万吨/年合成氨的变 换、脱硫、脱碳、甲烷化等气体净化装置的工艺指标,净化装置生产设备全部利 用15万吨/年合成氨装置的设备; ?压缩机利用15万吨/年合成氨装置的压缩机,该压缩机已到货,待安装; ?在建工程水、电及生活办公设施依托现有工程; ?厂内现有2台75t/h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目前开1备1,在建工程将备用 38 的75t/h锅炉开启,以满足在建工程新增用汽量的要求。 在建工程具体工程内容见表3-15,采用的主要生产工艺见表3-16。 表3-15 在建工程主要内容一览表 序号 生产工段 备注 1 原料储运系统 利用15万吨/年合成氨生产装置的设备 2 造气、常压脱硫 部分利用15万吨/年合成氨生产装置的设备, 部分利用现有12万吨/年合成氨生产装置的设备 3 原料气压缩 利用15万吨/年合成氨生产装置的设备 4 变换、脱硫、脱碳 利用15万吨/年合成氨生产装置的设备 新增1台废热锅炉、1台合成气预热器、1台甲醇水冷器、15 压缩、合成 台粗甲醇闪蒸罐、1台洗涤塔,其它设备利用15万吨/年合成 氨生产装置的设备 6 甲醇精馏 设备全部新增 7 造气循环水 利用15万吨/年合成氨造气循环水装置 8 甲醇合成净化循环水 利用15万吨/年合成氨合成循环水装置 9 脱盐水站 新建400m3/h的脱盐水站一座,原有脱盐水站废弃 10 供热 利用厂内现有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 11 甲醇中间贮槽、成品罐区 设备全部新增 表3-16 在建工程采用的主要生产工艺一览表 序号装置名称主要工段主要生产工艺 造气工段固定层半水煤气发生炉制取水煤气 NHD 净化工段法1 20/ 万吨年甲醇装置15Mpa230合成塔内压力、?反应温度和催化 合成工段H剂的作用下 NNH和反应生成223 3.2.2 精甲醇质量符合《中国工业甲醇国家标准》(GB338-92)优等品标准,产品 规格见表3-17。 39 表3-17 产品规格一览表 项目 标准 色度(铂-钴),号 ?5 3密度(20?),g/cm 0.791~0.792 温度范围(0?,101325Pa),? 64.0~65.5 沸程,? ?0.8 高锰酸钾试验,min? ?50 水溶性试验 澄清 水份含量,% ?0.1 酸度(以醋酸计),wt% ?0.0015 碱度(以NH计),wt% ?0.0002 3 蒸发残渣含量,wt% ?0.001 3.2.3 3.2.3.1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1)造气工段 在建工程造气工段全部利用15万吨/年合成氨装置的设备,采用固定层间歇 制气,制气工艺流程同现有12万吨/年合成氨生产工艺。吸收HS后的栲胶富液2由脱硫塔底部排出,在喷射再生塔内实现氧化再生,再生后的贫液送入脱硫塔顶 部循环使用,从喷射再生槽中悬浮出来的硫泡沫在泡沫槽中连续熔硫,再经硫磺 斗冷凝成固体硫磺。 (2)净化工段 净化工段包括原料气变换、脱硫、脱碳工序。在建工程净化工段全部利用 15万吨/年合成氨装置的设备,采用NHD法脱硫、脱碳。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变换工艺 原料气压缩机出口的原料气经中温换热器加热至300?后进入中变炉上段,从中变炉上段出来的气体,经中温换热器,进入淬冷器,喷入冷凝液控制出口温 度并增加水汽比,气体进入中变炉下段继续进行变换反应,使变换炉出口CO含 量为6%(干),经第二水加热器降温至153?,降温后进入热水塔,出热水塔的 变换气进入软水加热器,经分离、冷却后与未经变换的原料气混合,送入变换气 脱硫工段。 40 ?NHD脱硫工艺: 自变换工段来的变换气(压力3.22MPa,温度40?)进入脱硫塔底部,与塔顶喷淋流下的24?NHD贫液逆流接触,变换气中绝大部分HS气体及部分2 CO、CO和少量H被吸收溶解,出脱硫塔的气体经塔顶不锈钢除沫器除去夹带22 的NHD溶剂雾沫后送往脱碳系统。 脱硫塔底排出的含酸性气体富液,进入脱硫高压闪蒸槽,在约1.1Mpa压力下闪蒸,闪蒸气经压缩机升压后返回系统进脱硫塔。高压闪蒸槽排出的闪蒸液换 热后进入脱硫低压闪蒸槽,在0.6MPa压力下闪蒸,闪蒸液换热后进入再生塔, 用NHD溶液再生,再生后的溶液经蒸煮、换热、冷却后循环使用。低压闪蒸气 进入再生塔,出再生塔的再生气经洗涤冷却,分离器分离除水后,H S浓度约为2 0.2%,送往常压脱硫尾气吸收塔,用栲胶溶液进一步吸收HS后由25米的排气2 筒排放。 ?NHD脱碳工艺: 由脱硫系统来的脱硫气经换热,分离器除水后进入脱碳塔,气体由下而上与 塔顶下来的NHD溶液逆流接触吸收气体中的CO,从塔顶出来的脱碳气经换热2 器换热,温度升至30?,再经过水解槽、干法脱硫槽使总硫TS<0.1ppm,送往甲醇压缩。进脱碳塔顶的贫液温度为-5?,出塔底的富液温度达到+8?,压力为3.1MPa,进入水力透平回收静压能,压力降至1.1 MPa后进入脱碳高压闪蒸槽,大部分H和部分CO在此被闪蒸出来,闪蒸气与脱硫高压闪蒸气混合后进22 入NHD脱硫的闪蒸气压缩机、水冷器,冷却后返回脱硫塔进口和变换气混合再 次循环吸收。 从脱碳高压闪蒸槽底部出来的溶液进入脱碳低压闪蒸槽,槽内压力为 0.18MPa,大部分溶解的CO气体被解吸出来,低压闪蒸气经换热后放空或送到2 老系统用户。脱碳低压闪蒸槽底部出来的溶液经脱碳富液泵提压后送至气提塔, 溶液从上向下与塔底送入的气提空气逆流接触进行传质传热,此时溶液中所吸收 的CO被气提出来,然后排入大气。气提空气由空气鼓风机经空气过滤器从大2 气吸入,经空气冷却器冷却进入空气水分离器,分离掉冷凝下来的水份,进入气 提塔底部气提含CO的富液。 2 41 NHD溶剂具有吸水性,当NHD溶液含水超过3%(W)就会降低其吸收CO2 的性能,需要抽出部分溶液进行脱水。脱水过程是:由气提塔前富液泵出口经流 量调节分出约8t/h溶液经过滤后分为二路进入脱水塔,脱水塔釜底设有U型管 蒸汽再沸器,用以加热蒸发富液中的CO、HO,脱出的气体由塔顶进入脱水塔22 水冷器,在此水蒸汽和少量NHD被冷凝流入冷凝液槽,不凝气体通过放空管排 入大气,槽内的冷凝水流入脱硫回流水槽。 用桶装或槽车运来的新鲜NHD溶液倒入地下槽,通过地下槽泵打入溶液贮 槽,再经溶液贮槽泵送入再生塔下部。为使再生塔能保持正常液位,需要及时补 入新鲜NHD溶液。脱硫溶液与脱碳溶液是分开管理的,一般情况下不可互相串 通。 由净化装置处理制得总硫含量小于0.1PPm(H +CO)/(CO+CO)=2.05222 的新鲜合成气(2.9MPa)由联合压缩机压缩到15MPa,循环气进入循环段压缩到15MPa,两股气体混合后进入甲醇合成工段。 (3)压缩、合成工段 ?原料气、合成气压缩机的选择 原料气压缩机利用15万吨/年合成氨系统的离心式压缩机,蒸汽透平驱动; 合成气压缩机利用15万吨/年合成氨系统的合成气压缩机。 ?甲醇合成工艺 由净化装置处理制得总硫含量小于0.1PPm(H +CO)/(CO+CO)=2.05222 的新鲜合成气(2.9MPa)经压缩机压缩到15MPa,循环气进入循环段压缩到15MPa,两股气体混合后进入甲醇合成工段。入塔合成气进入预热器壳程,被来 自合成塔出口的热反应气加热到130?后,进入合成塔。由催化剂床层内置换热 器加热到230?后,进入催化剂床层进行反应。反应气出合成塔后进入废锅产生 0.4MPa低压蒸汽,反应气再进入塔气预热器,部分甲醇被冷凝成液体,该气液 混合物经水冷器进一步冷凝,冷却到小于40?,进入甲醇分离器,分离出粗甲醇,减压到0.5MPa后进入闪蒸槽,闪蒸后粗甲醇送到粗甲醇中间贮槽。分离出 粗甲醇后的气体为循环气,返回到压缩机的循环段。 合成气在催化剂催化下完成以下主反应: CO+2H CHOH+Q 2 3 42 CO+3HCHOH+HO+Q 22 32 在合成甲醇的过程中,还要产生下列一系列副反应: 2CO+4H(CH)O+HO 2 32 2CO+4HCHOHO+HO 2 252 4CO+8HCHOH+3 HO 2 492 CHOH+nCO+2(n-1)HCHCOOH+(n-1)HO 32 n2n+12 nCO+2nH(CH)+nHO 2 2n2 这些副产物进一步进行脱水、缩和、酯化、酮化反映生成烃类,酮类和酯类 等副产物。 (4)甲醇精馏工段 来自粗甲醇中间贮槽的粗甲醇进入粗甲醇预热器,预热后进入预蒸馏塔,除 去低沸点杂物及溶解在甲醇液中的气体,在塔顶冷凝器中冷凝大部分甲醇,未冷 凝的小部分甲醇蒸汽等杂质,进入膨胀气冷却器继续冷却,回收的甲醇冷凝液, 可返回预塔顶作回流液,不凝气排出系统,作为燃料气。由预蒸馏塔底部出来的 预后甲醇液,由加压泵加压送入精馏塔。精馏塔塔顶甲醇蒸汽被冷凝后进入加压 塔回流槽,一部分经回流泵送入加压塔作为回流液使用,其余部分经甲醇冷却器 冷却,作为产品送往精甲醇计量槽。加压塔底部排出的甲醇溶液送到常压精馏塔 继续精馏,常压塔顶部出来的甲醇蒸汽,经冷却器冷凝后,部分由回流泵送回塔 顶作为回流液使用,其余部分送往精甲醇计量槽,计量后送到成品贮罐。 3.2.3.2主要排污节点 甲醇生产装置废气主要包括造气吹风气、尾气吸收塔排放气以及精馏塔的不 凝气,其中造气吹风气和精馏塔的不凝气由余热回收装置燃烧并副产蒸汽;废水 主要为造气废水和常压蒸馏塔排水,造气废水由15万吨/年合成氨系统的废水处理站处理,常压蒸馏塔排水去造气炉夹套副产蒸汽,不外排;固体废物主要包括 造气炉渣、废催化剂和杂醇油,造气炉渣出售做建材,废催化剂由厂家回收,杂 醇油外售给锦西化工机械厂。 甲醇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见图3-6,主要污染物产生、治理措施情况见表3-18。 43 44 表3-18 甲醇装置废气、废水、固体废物产生、治理措施情况表 污染源 排放量 排放 治理措施及 CO CH N CHOH HS 编号 CO H2242323/h) 规律 排放去向 名称 (Nm 去余热回收废 G 造气吹风气 62250 1.16%(V) 0.7%(V) 19.25%(V) 0.12%(V) 78.65%(V) 连续 Z1 气 装置燃烧副G 精馏塔不凝气 237.5 0.4%(V) 4.5%(V) 连续 Z3产蒸汽 G 尾气吸收塔排气 4375 100mg/m3 连续 吸收后排放 Z2 SS 氨氮 氰化物 硫化物 COD BOD污染源 排水量 排放 5编号 排放去向 3名称 (m/h) 规律 Kg/h mg/L Kg/h mg/L Kg/h mg/L Kg/h mg/L Kg/h mg/L Kg/h mg/L 废 送造气废水W 造气废水 1500 195 130 88.5 59 172.5 115 142.5 95 13.65 9.10 2.97 1.98 连续 Z1水 处理站处理 常压蒸馏塔去造气炉夹W 2 主要含甲醇、乙醇 连续 Z2排水 套副产蒸汽 污染源 产生量 排放 编号 排放去向 名称 规律 造气炉渣 FeO、Cr催化剂 FeO废催化剂 AlO废催化剂 FeO、CuO、AlO催化剂 杂醇油 2323232323 S 造气炉渣 37224 连续 出售做建材 Z1固 S 中变炉 15t/次、3年/次 间断 厂家回收 Z2体 S 36t/次、2年/次 间断 厂家回收 Z3废 脱硫槽 S 18t/次、2年/次 间断 厂家回收 Z4物 S 合成塔 85t/次、2年/次 间断 厂家回收 Z5 外售给锦西S 常压塔 10t 连续 Z6化工机械厂 45 3.2.4 在建工程主要生产设备见表3-19。 表3-19 在建工程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生产工段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利用现有12万吨/年 Ф3000mm 2座 合成氨装置的设备 煤气发生炉 Ф3600mm 5座 煤气洗涤塔 Ф4500mm H 15678mm 1台 电除尘器 Ф6800mm H 18400mm 2台 3空气鼓风机 D1100-11 Q=1100 m/min 3台 造气工段 利用15万吨/年 脱硫塔 Ф3600mm H 33440mm 2台 合成氨装置的设备 尾气吸收塔 Ф1400mm H 35737mm 1台 熔硫釜 Ф1000mm H 3418mm 2台 冷却塔 Ф4700mm钢筋混凝土冷却塔 5座 塔式生物滤池 Ф3000mm H 24300mm 2座 竖流式沉淀池 Ф5000mm 2座 中温换热器 Ф1200mm H 7999mm 1台 变换炉 Ф3000mm H 17892mm 1台 饱和热水塔 Ф3000mm H 14300mm 1台 淬冷器 Ф1400mm H 6326mm 1台 全部利用15万吨/年净化工段 脱硫塔 Ф2400mm H 41052mm 1台 合成氨装置的设备 再生塔 Ф1200/Ф2000mm H 38889mm 1台 脱碳塔 Ф2800mm H 56500mm 1台 气提塔 Ф3400mm H 54686mm 1台 空气鼓风机 AI250-1.27 2台 原料气压缩机 LP2MCH808HP 1台 汽轮机 NK40/5B/0 1台 利用15万吨/年合成合成气循环压缩机 4V-8B 1台 氨装置的设备 甲醇合成塔 Ф1920mm H24690mm 1台 Ф1800mm H 11503mm 废热锅炉 F 147.8m压缩、合1台 2 成工段 2废热锅炉 F 200m 1台 新增 合成气预热器 Ф975mm H 7150mm 1台 新增 甲醇水冷器 Ф1600mm H 6000mm 1台 新增 甲醇分离器 Ф2100mm H 7250mm 1台 利旧 粗甲醇闪蒸罐 Ф2200mm H 7475mm 1台 新增 洗涤塔 Ф400mm H 8000mm 1台 新增 粗甲醇预热器 Ф400mm H 4080mm 1台 预精馏塔 Ф1800mm H 33700mm 1台 精馏工段 全部新增 精甲醇加压塔 Ф2000mm H 46940mm 1台 精甲醇常压塔 Ф2600mm H 53122mm 1台 46 续表3-19 在建工程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3粗甲醇贮槽 V=331.4m 2台 3精甲醇计量槽 V=100m 2台 3粗甲醇泵 Q=39m/h H=73m 2台 3精甲醇泵 Q=45m/h H=60m 2台 贮存 全部新增 氮气缓冲罐 Ф800mm H 2600mm 1台 3甲醇成品罐 V=10000m 2台 甲醇火车鹤管 AL1403 9台 甲醇汽车鹤管 AL1403 2台 3.2.5 在建工程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情况见表3-20。 表3-20 在建工程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情况表 序号 名称 单耗 年耗 1 燃料煤 0.35t/t 70742t/a 2 原料煤 1.58 t/t 316800t/a 3 栲胶 0.1Kg/t 20t/a 4 NaCO 2.5 Kg/t 500t/a 23 5 NHD溶液 0.4Kg/t 80t/a 6 中变催化剂 0.12Kg/t 24t/a 7 脱硫剂 0.2Kg/t 40t/a 8 水解催化剂 0.3Kg/t 60t/a 9 合成催化剂 0.21Kg/t 42.5t/a 36310 新鲜水 17.52 m/t 3.5×10 m/a 36311 循环水 510.84 m/t 102.17×10 m/a 36312 脱盐水 3.43 m/t 0.69×10 m/a 613 蒸汽 5.15 t/t 1.03×10 t/a 614 电 292 Kwh/t 58.4×10 Kwh/a 3.2.6 (1)给排水 3在建工程新鲜水用量为442.5m/h,该公司现有的三眼大口井总供水能力 331800~2300m/h,现有工程运行生产装置新鲜水总用水量为359.5 m/h,尚有 31440.5~1940.5 m/h的富余量,能够满足在建工程新鲜水的用量要求,在建工程 47 不再拟打深井。 33在建工程循环水量为12900 m/h,分别为造气循环水1500 m/h ,甲醇合成、 33精馏循环水11300 m/h、水膜除尘循环水为100 m/h。造气循环水利用15万吨/ 3年合成氨装置的造气循环水设施,该套循环水系统设计能力为1800 m/h;甲醇 合成精馏循环水利用15万吨/年合成氨装置的合成净化循环水设施,该套循环水 3设计能力为18000 m/h。 在建工程为节约新鲜水用量,将甲醇合成净化循环水系统的部分排污水做为 造气循环水系统的补充水使用,将脱盐水站和锅炉部分排污水做为水膜除尘循环 水的补充水使用。在建工程废水量为83.5m3/h。 在建工程给排水平衡见表3-21、图3-7。 3表3-21 在建工程水量平衡表 单位:m/h 复用水 复用水 废水产项目 新鲜水 循环水 损失、消耗水 产生量 用量 生量 甲醇合成循环水系统 320 105 11300 200 15 造气循环水系统 1500 105 63 42 水膜除尘循环水系统 100 8 8 脱盐水站 102.5 8 80 14.5 生活 5 3 2 其它 15 5 10 小计 442.5 113 12900 113 359 83.5 合计 555.5 12900 555.5 (2)供电 在建工程装机容量21994.99KW,用电负荷为11273.47KW,现有工程运行装置用电负荷为27000KW。在建工程拟将厂内总降压变电站内的2台变压器更换为25000KVA的变压器,以满足在建工程的用电要求。 (3)脱盐水站 在建工程拟新建400m3/h的脱盐水站一座,原有的脱盐水站闲置。采用高效 过滤器+反渗透装置+混床的处理工艺,制得的脱盐水暂存在脱盐水箱内,用泵 打入管网供用户使用。 48 (4)供热 3在建工程蒸汽耗量为130m/h,由新开的1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造气 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和工艺副产蒸汽供给,在建工程蒸汽平衡见表3-22。在建工程燃料煤煤质成份同现有工程,耗煤量为7.07万吨/年。工艺原料煤用量为31.68万吨/年,原料煤类别和主要成份同现有工程。 表3-22 在建工程蒸汽平衡一览表 供汽量用汽量 序号 供汽设备 序号 用汽工段 (t/h) (t/h) 1 一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 70 1 透平压缩机 68 2 造气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 30 2 净化变换 3 3 甲醇生产工艺副产蒸汽 30 3 甲醇精馏 25 4 循环水泵透平 12 5 硫回收 2 6 除氧 4 7 采暖 13 8 损失 3 合计 130 合计 130 (5)储运 ?甲醇储罐区 在建工程设有1台8000m33、1台10000m的甲醇储罐,储罐为浮顶罐,顶 部设有氮封,底部设有2m高的围堰,设有气体监测报警装置。 ?原、燃料煤储运 在建工程储煤、运煤设施均利用现有工程,不新增。 49 3 5 2 生活 化粪池 1500 11300 105 320 200 60 8000 8000 压缩净化 1200 1200 洗气塔 造甲醇 气 合成 1500 3250 3250 11300 压缩工段 循 净化 环 循环 442.5 300 300 水源 水 水 电除尘 50 50 空分 45 120 塔式生物滤池 105 冷凝水50 45 3 15 100 102.5 86.5 竖流式沉淀池 脱盐水站 锅炉 42 80 6 2 16 6.5 沉淀池 22.5 水膜除尘器 中和池 14.5 15 10 5 8 其它 41.5 39.5 废水83.5 3-7 50 51 3.2.6 (1)废气污染源及污染防治措施 在建工程废气主要来源于造气吹风气;常压尾气吸收塔排放的解析气;甲醇 精馏塔排放的不凝气以及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等。 ?造气吹风气气量为62250m3/h,主要成份为N78.65%、CO19.25%、CO 22 31.16%、CH0.12%、H0.7%、O0.36%、HS1.23g/m。在建工程拟新建一套造4222 气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利用气体燃烧产生的热量制得蒸汽供生产、生活使用。 3类比现有工程及其它同类企业,燃烧后排放尾气中SO 浓度为495mg/m、烟尘2 33浓度为75 mg/m、CO浓度为500 mg/m,能够达到《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 标准》(GB9078-1996)表2二级标准,经25米高的烟囱排放; 3?原料气变换后气体中HS含量在80 mg/m左右,经脱硫塔NHD溶液脱硫2 3后气体中HS含量下降至15mg/m左右,脱硫后的NHD富液进再生塔再生,再2 生塔顶蒸出的气体经常压尾气吸收塔用栲胶溶液脱除HS后经25米高的排气筒2 33排放。排放尾气量为4375 m/h,主要成份为HS,排放浓度100 mg/m,排放速2 率0.44Kg/h,能够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二级标准的要 求; 3?甲醇精馏塔排放的不凝气气量为237.5 m/h,主要成份为H、CO、CO22甲醇等,经收集加压后送造气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燃烧副产蒸汽; 93?在建工程新开的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量0.65×10m/h,采用多管旋 风除尘器+文丘里水膜除尘器除尘,除尘效率为99%,燃烧系统按Ca:S=2.5: 1的比例向炉内添加石灰石粉进行烟气固硫,脱硫效率为80%,处理后烟尘浓度 33为188mg/m,SO浓度为440.97mg/m,能够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 (GB13271-2001)表1、表2 II时段标准,烟气经100米高的烟囱排放。 在建工程废气排放情况见表3-23。 52 表3-23 在建工程废气污染物排放量表 排气筒参数 污染物产生浓度 污染物产生量 污染物排放浓度 污染物排放量 废气量 33) (t/a) (mg/m) (t/a) (mg/m 污染源 × 高度 内径温度8310m/a 烟尘 SO CO HS 烟尘 SO CO HS 烟尘 SO CO HS 烟尘 SO CO HS 甲醇 22222222(米) (米) (?) 造气吹风 气余热回 6.5 25 0.4 160 75 495 500 48.75 321.75 325 75 495 500 48.75 321.75 325 收装置 常压尾气 0.35 25 0.4 25 2000 70 100 3.5 吸收塔 1880 75t/h锅炉 6.5 100 2.0 80 2204.9 12220 1433.2 188 440.97 122.2 286.6 0 甲醇 70 无组织排放 合计 13.35 170.95 608.35 325 3.5 70 53 (2)废水污染源及防治措施 在建工程废水主要来源于造气废水、甲醇常压蒸馏塔排放的含醇废水、脱盐 3水站和各循环水装置、锅炉的排污水以及生活污水等,废水产生量为196.5 m/h,其中部分甲醇合成净化循环水的排污水做为造气循环水的补充水,脱盐水站、锅 3炉的部分排污水做为水膜除尘用水,在建工程废水排放量为83.5 m/h。 3?在建工程造气废水产生量为1500 m/h,主要污染物为氰化物、硫化物、 COD、SS等,利用15万吨/年合成氨的造气废水处理设施,废水经冷却塔降温 后循环使用,排污水经塔式生物滤池、竖流式沉淀池处理后氰化物浓度为 0.4mg/l、硫化物浓度为0.31mg/l、COD 40mg/l、SS 41mg/l,能够达到《合成氨 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8-2001)表2二级标准的要求。 ?在建工程新增生活污水量为2m33/h,厂内现有生活污水2m/h,拟新建处 3理能力为5m/h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一套,将全厂生活污水收集后集中处理。生 活污水中污染物COD浓度为250 mg/l、BOD浓度为150 mg/l、SS浓度为230 5 mg/l,经处理装置处理后COD浓度降为60 mg/l、BOD浓度降为30mg/l、SS浓5 度降为40mg/l,达标后的生活污水与造气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一并排入小沙河; ?甲醇常压蒸馏塔排放的废水主要含有CHOH、CHOH,去造气炉夹套副325 产蒸汽,送入气化炉使用,不外排; ?在建工程为了减轻滦河水质的污染程度,河北**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天 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将甲醇技改工程实施后全厂排放的部分废水进行治理回用, 改扩建一套处理能力为120 m3/h的污水回用设施,采用沉淀+过滤+反渗透脱 盐的联合处理工艺,具体处理工艺为将甲醇工程投产后全厂尿素循环水系统、脱 3盐水站、锅炉等的排污水共103 m/h经沉淀、过滤、反渗透除盐处理后做为合 成循环水系统的补充水使用,合成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做为造气循环水系统的补 33充水使用。污水回用系统的浓排水为20m/h,其中16 m/h做为锅炉水膜除尘水 3使用,4m/h做为煤场、焦炭堆场的喷淋水使用。 33该废水回用措施实施后全厂新鲜水用量降为632m/h,循环水量19500m/h, 333复用水量为364 m/h,外排废水量为76m/h,主要包括72m/h的造气循环水排 3污水和4m/h经处理达标后的生活污水,外排水质为COD40.9mg/l、BOD525.2mg/l、SS40.8mg/l、氰化物0.37mg/l、硫化物0.29mg/l、氨氮63.4mg/l, 54 能够满足《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二级标准的要求。 该公司实施废水回用治理措施后水量平衡情况见图3-8,在建工程废水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见表3-24。 83 400 6 10 4 生活 241.5 80 14300 3000 25 58 105 60 240 40 3000 3000 合成循环合成氨装置 尿素循环老造气循新造气循尿素装置 水系统 水系统 环水系统 环水系统 3000 11300 11300 (500) (1500) 甲醇装置 33 45 632 老塔式新塔式163 水源 40 生物滤生物滤 池 池 3 3 沉淀池 沉淀池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30 42 76 63 排放 过滤 沉淀 90 8 尿素热力水解 蒸汽消耗157 83 162 192 脱盐水站 反渗透脱盐 锅炉 20 13 30 43 16 10 16 4 30 4 20 其它 水膜除尘 煤场喷淋抑尘 循环水系统 (200 图3-8 实施废水治理措施后全厂水量平衡图 55 表3-24 在建工程废水污染物排放量表 污染物产生浓度 污染物产生量 污染物排放浓度 污染物排放量 废水 (mg/l) (t/a) (mg/l) (t/a) 污染源 排放量 氰化硫化氰化硫化氰化硫化氰化硫化4310m/a COD BOD SS 氨氮 COD BOD SS 氨氮 COD BOD SS 氨氮 COD BOD SS 氨氮 5555物 物 物 物 物 物 物 物 造气废水 33.26 130 60 115 9.1 1.98 95 43.24 19.96 38.3 3.03 0.66 31.6 40 25 41 0.40 0.31 66.5 13.3 8.32 13.6 0.13 0.1 22.1 生活污水 1.58 250 150 230 3.95 2.37 3.63 60 30 40 0.95 0.47 0.63 合计 34.84 135.4 64.1 120.3 8.7 1.89 90.7 47.19 22.33 41.9 3.03 0.66 31.6 40.9 25.2 40.8 0.37 0.29 63.4 14.25 8.79 14.23 0.13 0.1 22.1 56 (3)固体废物污染源及治理措施 在建工程固体废物产生及治理情况见表3-25。 表3-25 在建工程固体废物产生及治理情况一览表 污染源 固体废物名称 类别 产生量(t/a) 排放方式 处理措施 锅炉 燃煤灰渣 一般固废 17685 连续 出售做建材 造气炉 造气炉灰渣 一般固废 37224 连续 出售做建材 中温变换炉 FeO、Cr废催化剂 危险固废 2.162 间断 厂家回收 23 FeO废催化剂 危险固废 36t/次,2年/次 间断 厂家回收 23脱硫槽 AlO废催化剂 危险固废 18t/次,2年/次 间断 厂家回收 23 合成塔 FeO、CuO、AlO 危险固废 85t/次,2年/次 间断 厂家回收 2323 外售给锦西常压塔 杂醇油 危险固废 10 连续 化工机械厂 (4)噪声污染源及治理措施 在建工程主要噪声污染源及治理措施情况见表3-26。 表3-26 在建工程主要噪声污染源及治理措施情况一览表 设备名称 数量 声级值(dBA) 处理措施 造气空气鼓风机 3台 90~95 设消声器+建筑隔声 造气炉 5台 85~90 建筑隔声 原料气压缩机 1台 90~95 设消声器+建筑隔声 合成循环压缩机 1台 90~95 设消声器+建筑隔声 脱硫富液泵 2台 85~90 减震降噪+建筑隔声 变换热水泵 2台 85~90 减震降噪+建筑隔声 NHD脱硫脱碳闪压机 2台 85~90 减震降噪+建筑隔声 NHD脱硫脱碳贫液泵 4台 85~90 减震降噪+建筑隔声 NHD脱硫脱碳富液泵 2台 85~90 减震降噪+建筑隔声 压缩净化工艺放空 90~95 设消音器 合成、净化循环水泵 3台 85~90 减震降噪+建筑隔声 造气循环水泵 3台 85~90 减震降噪+建筑隔声 3.2.7 在建工程中的主体工程目前已经施工完毕,但未进行试生产。在建工程中提 出的全厂废水治理回用措施还未建设,拟在改扩建工程后将此废水治理回用方案 进行修改和完善,使改扩建工程后全厂生产废水实现零排放。 57 3.3 3.3.1 该公司目前闲置的13万吨/年尿素生产装置采用的是意大利斯娜姆氨气提工 艺,控制系统为DCS集中控制系统,是世界上较为先进的尿素生产装置。本次 改扩建工程拟将该套闲置的尿素生产装置进行必要的完善,使其生产能力达到 15万吨/年,并为其配套建设8万吨/年合成氨生产装置,实现增产8万吨/年合成氨、15万吨/年尿素的目标。另外,还对现有12万吨/年合成氨系统进行技术改 造,使公司最终形成20万吨/年合成氨、35万吨/年尿素的生产规模,并副产1.4万吨/年甲醇。 (1)项目名称:********化肥股份有限公司20万吨合成氨35万吨尿素改扩建工程。 (2)生产规模:20万吨/年合成氨、15万吨/年尿素。 (3)建设性质:改扩建工程。 (4)建设单位:********化肥股份有限公司。 (5)项目厂址:改扩建工程厂址位于********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厂区 内,本次不新征土地,新增占地面积10050m 22,绿化面积2010m,新增部分绿 化率为20%。 (6)项目投资:总投资16677.6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265万元,占总投 资的13.58%。 (7)定员及工作制度: 改扩建工程定员100人,采用四班三倒八小时工作制,额定工作天数330 天。 (8)工程内容: ?对现有12万吨/年合成氨装置进行的技术改造: a、造气工段 不做改动,利用现有12万吨/年合成氨装置造气工段的生产工艺和装置。 b、脱硫工段 将H (III)-165/320压缩机进口压力提高0.012~0.014MPa,使合成氨生22 产能力增加1万吨/年。 c、净化工段 58 将现有12万吨/年合成氨生产装置的深度变换工艺改造为中低低变换工艺, 变换后的CO控制在1.5%左右;将现有的热钾碱脱碳工艺改为NHD脱碳工艺,并新增1台常温精脱硫塔保证脱硫效果。 d、联醇及高压甲烷化工段 脱碳后的气体仍含有部分CO和CO气体,将该部分气体在31.4MPa压力2 下生产甲醇脱除CO和CO,使CO+CO<0.2%,然后再通过高压甲烷化继续脱22 除CO和CO气体,使CO+CO<10ppm。 22 联醇、甲烷化工段生产能力按20万吨/年合成氨生产能力设计,即现有12万吨/年合成氨和新建8万吨/年合成氨装置共用该装置。新建2台Φ1200mm的甲醇合成塔和1台Φ1000mm的高压甲烷化塔。 e、合成工段 现有氨合成装置为一套合成系统,即一台合成塔、一套冷凝、分离装置,本 次改扩建工程将新增一套合成系统,与现有合成系统形成两套独立的系统,进一 步降低氨合成的压力并提高负荷能力,减少电耗和各项消耗。 ?新建8万吨/年合成氨装置 a、 造气工段 本次改扩建工程拟新增6台Φ2600mm的造气炉,以满足8万吨/年合成氨 用气量的要求。 b、脱硫工段 脱硫工段利用甲醇系统的部分脱硫设施,8万吨合成氨不新增脱硫装置。 c、变换工段 8万吨/年合成氨装置变换采用中低低变换工艺,中温变换炉、耐硫低变炉利 用现有12万吨/年合成氨装置技术改造后闲置下来的2座Φ3000mm的铜锌低变炉,本次不再新增变换设备。 d、脱碳工段 8万吨/年合成氨装置脱碳采用NHD脱碳工艺,脱碳塔、湿法脱硫塔分别利 用现有12万吨/年合成氨装置技术改造后闲置下来的Φ3400mm一次CO 吸收塔2 和Φ2600mm二次CO吸收塔。 2 e、联醇、高压甲烷化工段 8万吨/年合成氨装置和现有12万吨/年合成氨装置共用一套联醇、高压甲烷 59 化装置,联醇、高压甲烷化工段的设备全部为新增设备。 f、压缩、合成工段 新增4M60-340/320压缩机2台,Φ1200mm的氨合成塔1座,以满足8万吨/年的生产要求。 ?对闲置的13万吨/年尿素生产装置的完善 目前13万吨/年尿素生产装置设备已基本安装完毕,本次改扩建工程只是完 善界区内的管道连接。 3.3.2 改扩建工程主要生产设备见表3-27。 表3-27 改扩建工程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生产装置 生产工段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Ф3600mm 5座 煤气发生炉 Ф3000mm 2座 煤气洗涤塔 Ф4500mm H 15718mm 2台 电除尘器 Ф4716mm×8 H 17050mm 4台 造气 均利旧 空气鼓风机 D1100-II 3台 工段 脱硫塔 Ф5200mm H 32680mm 1台 熔硫釜 Ф900mm H 4077mm 3台 冷却塔 6000mm×5000 mm×15000 mm 2座 生化处理塔 8000mm×6000 mm×16000 mm 1座 中温变换炉 Ф3000mm H 17420mm 1台 利旧 低温变换炉 Ф4000mm H 17144mm 1台 利旧 对现有 变换 用于8万吨/年合成氨 12万吨/年工段 铜锌低变炉 Ф3000mm H 13560mm 2台 变换工段的中温变换 合成氨装置炉、耐硫低变炉 的技术改造 饱和热水塔 Ф2600mm H 16315mm 1台 利旧 脱硫塔 Ф2800mm H 26000mm 1台 利旧 脱碳塔 Ф3400mm H 44000mm 1台 新增 一次CO 用于8万吨/年合成氨2 Ф3400mm H 32000mm 1台 脱碳 吸收塔 脱碳工段的脱碳塔 工段 二次CO用于8万吨/年合成氨2 Ф2600mm H 29000mm 1台 吸收塔 脱硫塔 用于8万吨/年 甲烷化炉 Ф2800mm H 11190mm 1台 合成氨焦炭过滤器 精脱硫塔 Ф2800mm H 27000mm 1台 新增 甲醇合成塔 Ф1200mm H 15235mm 1台 新增 甲醇 甲醇分离器 Ф1000mm H 7340mm 1台 新增 工段 甲醇回收塔 Ф1000mm H 10000mm 1台 新增 60 续表3-27 改扩建工程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生产装置 生产工段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甲烷化合成塔 Ф1000mm H 16000mm 1台 新增 甲烷化预热器 Ф600mm H 12333mm 1台 新增 高压甲烷化2甲烷化冷却器 F=150m 1台 新增 工段 甲烷化 Ф1000mm H 7340mm 1台 新增 对现有 水分离器 12万吨/年氮氢压缩机 H-165/320 6台 利旧 22 合成氨装置合成气 利旧 N-3.6/285-320 3台 的技术改造 循环压缩机 废热锅炉 Ф1500mm H 8775mm 2台 合成工段 氨合成塔 Ф1000mm H 15572mm 2台 1套氨合成系统利 水冷排 2台 旧,新增一套氨合成 系统 冷交换器 2台 氨冷凝器 2台 煤气发生炉 Ф2600mm 6座 新增 煤气洗涤塔 Ф4500mm H 15718mm 1台 电除尘器 Ф6800mm H 18400mm 2台 利用甲醇装置 造气 空气鼓风机 D1100-II 3台 的造气设备 工段 脱硫塔 Ф3600mm H 33440mm 1台 熔硫釜 Ф1000mm H 3418mm 2台 冷却塔 Ф4700mm钢筋混凝土冷却塔 5座 生化处理塔 Ф3000mm H 24300mm 2座 中温变换炉 Ф3000mm H 17420mm 1台 利用12万吨/年 合成氨变换工段的 低温变换炉 Ф4000mm H 17144mm 1台 铜锌低变炉 变换 8万吨/年 工段 利用12万吨/年 合成氨装置 焦炭过滤器 Ф2800mm H 10490mm 1台 合成氨的甲烷化炉 饱和热水塔 Ф2000mm H 26800mm 1台 新增 利用12万吨/年合成 脱碳塔 Ф3400mm H 32000mm 1台 氨脱碳工段的一次 CO 吸收塔2 脱碳工段 利用12万吨/年合成 脱硫塔 Ф2600mm H 29000mm 1台 氨脱碳工段的二次 CO吸收塔 2 常解汽提塔 Ф3800mm H 58000mm 1台 新增 高压闪蒸槽 Ф2400mm H 15000mm 1台 新增 精脱硫塔 Ф2800mm H 27000mm 1台 新增 61 续表3-27 改扩建工程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压缩机 4M60-340/320 2台 新增 氨合成塔 Ф1200mm H 14000mm 1台 新增 废热锅炉 Ф1600mm H 6760mm 1台 新增 8万吨/年 压缩、 2水冷排 F=400m 1台 新增 合成氨装置 合成工段 冷交换器 Ф800mm 1台 新增 2氨冷凝器 F=350m 1台 新增 冰机 LG20 N=200KW 2台 新增 CO压缩机 4D12-55/220 3台 2 尿素合成塔 Ф1400mm H 28203mm 2台 均利旧 一分塔 Ф800mm H 5000mm 1台 13万吨/年尿素装置 二分塔 Ф900mm H 5938mm 1台 CO吸收塔 Ф1600mm H 7500mm 1台 2 预精馏塔 Ф1400mm H 7300mm 1台 造粒塔 Ф9000mm H 67000mm 1台 3.3.3 3.3.3.1合成氨装置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 (1)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造气工段 改扩建工程造气生产工艺不做改动,采用固定层间歇制气,制气生产工艺流 程同现有12万吨/年合成氨生产工艺。吸收H S后的栲胶富液由脱硫塔底部排出,2 在喷射再生塔内实现氧化再生,再生后的贫液送入脱硫塔顶部循环使用,从喷射 再生槽中悬浮出来的硫泡沫在泡沫槽中连续熔硫,再经硫磺斗冷凝成固体硫磺。 ?变换工段 改扩建后的变换工段采用中低低变换工艺,变换后的CO控制在1.5%左右,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由压缩来2.1MPa(G)半水煤气经焦炭过滤器除去焦油后进入饱和塔,经 增湿提温、添加蒸汽后,进入预腐蚀、热交换器,温度升到300-330?入中变炉,在此约55%-60%的CO转化为CO ,出口温度约460-480?,经热交换器及预腐2 蚀器换热并回收热量后,进入一调温水加热器,将中变气气体温度降到 190-200?,进入第一低变炉;出一低变的变换气约280?,进入第二调温水加热 62 器,气体温度降至190-200?后,进入第二低变炉;由第二低变炉出来的变换气, CO小于1.5%,温度约240?,依次进入一水加、热水塔回收热量后,再经变换 气冷却器、分离器后入去变换气脱硫塔。 ?脱碳和精脱硫工段 来自变脱塔的变脱气,经进塔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后,以2.10MPa(a)的 压力,40?的温度,进入气体换热器,被低压闪蒸汽和脱碳气冷却,并在进塔气 分离器分离掉冷凝水后,进入脱碳塔,气体在塔内向上流动过程中与自上而下的 溶剂逆流接触,气流中的二氧化碳被吸收,经过位于塔顶的除沫器从塔顶离开脱 碳塔,脱碳气温度为-2?,压力2.05MPa(a),经净化气分离器分离掉夹带的雾沫,再通过气体换热器和常温精脱硫塔后去压缩工序。 吸收了二氧化碳的富液,从脱碳塔流出,温度由塔顶贫液的-2?升高到 6-7?,然后在高压闪蒸槽中闪蒸出大部分氢气、氮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闪蒸 压力为0.55MPa(a),高压闪蒸气经高闪气分离器分离掉夹带的雾沫,进氮氢气 压缩机压缩一入,重返系统。 从高压闪蒸槽底部流出的高闪液仍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利用压差和位差,自 动进入常解气提塔上部的低压闪蒸段,进一步在较低的压力[0.12MPa]下继续闪 蒸,低压闪蒸气主要是二氧化碳,经低压闪气分离器分离掉夹带的雾沫,并在气 体换热器中冷却进塔气后,作尿素生产原料气或他用。从低压闪蒸段流出的低闪 液进入常解气提塔下部的气提段,向下流经填料层,与气提空气逆流接触溶液得 到再生。由脱碳泵,经氨冷器冷却,进入脱碳塔,重新用于吸收二氧化碳。 由鼓风机抽引,气提空气从周围环境空间经空气过滤器,抽入空气冷却器, 被气提塔顶放空气冷却,经空气水分离器后,进入常解气提塔气提段底部,气提 空气向上流经填料层时,溶液中二氧化碳被解吸出来,气提空气以及被解吸的二 氧化碳一起,从气提段顶离开,经解吸气分离器,空气冷却器后,由鼓风机抽引 放空。 ?联醇及甲烷化工段 由压缩机来的脱碳气经净化分离器分离水分后,进甲醇合成塔,经塔内换热 器加热至210?-230?。醇化反应后气体温度升至250?左右,经甲醇合成塔内换热器出合成塔,再进水冷却器降温至小于40?进入醇分离器,分离出液态粗 63 甲醇后的部分醇后气经循环机加压后,作为循环气返回甲醇系统,其余醇后气经 甲烷化预热器进入甲烷化合成塔进行烷化反应,甲烷后气经甲烷化预热器、水冷 却器进入氨合成系统。 ?合成工段 在塔前预热器内预热至100~120?的气体由主线从塔顶入塔,经内外筒间 的环隙下行,进入底部换热器与三层催化床的气体换热后,经下部中心管进入中 部换热器被加热至370~400?,经上中心管进入一段催化剂。另外有三股气体 分别经三条副线入塔,其中经塔底副线进入的一股气体在下中心管入口处与从底 部换热器来的主线气混合,以调节三段温度。在塔顶有两条副线,其中一股经下 降管进入一、二段间换热器的管间,以冷却一段出口气体调节二段入口温度,此 股气体被预热后,通过上升管入一段与中心管出口的主气流混合。另一股冷气由 塔顶直接进入催化剂筐顶盖下部的气体分布器,以调节零米温度,循环气经一段 催化剂反应后绝热温升达110-120?,氨净值达8.0~8.5%,经一、二段段间换热器与入塔副线气换热温度降低到420?左右进入二段催化剂床反应,二段绝热 温升为50~60?,氨净值再增加3.5~4.0%,经二、三段间与下部换热器串联换热的中间换热器与入塔主气流换热后温度降低到三段反应要求的入口温度 420~430?,进一步反应,温度到450~460?,氨净值再增加2.0~2.5%后经下 部换热器与入塔主气流进一步换热,温度降至300~340?出塔。 主要反应式:N +3H=2NH223 (2)合成氨装置排污节点 改扩建工程合成氨装置废气主要包括造气吹风气、合成弛放气和液氨储罐气 以及尾气吸收塔排气,其中合成弛放气和液氨储罐气经氨回收装置回收氨,中空 纤维膜分离器分离氢后与造气吹风气一起经现有合成氨系统的余热回收装置燃 烧处理;废水主要为造气废水和含油污水,新增造气废水由甲醇系统的造气废水 处理设施处理,含油污水经现有12万吨/年合成氨系统的油回收装置处理;固体废物主要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催化剂,均由厂家回收。 改扩建工程合成氨装置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见图3-9,主要污染物 产生、排放及治理措施情况见表3-28。 64 65 表3-28 改扩建工程合成氨装置废气、废水、固体废物产生、治理措施情况表 污染源 排放量 排放 治理措施及 CO CH N NH HS 编号 CO H2242323/h) 规律 排放去向 名称 (Nm G 造气吹风气 83000 1.16%(V) 0.7%(V) 19.25%(V) 0.12%(V) 78.65%(V) 连续 K1去现有合成废 氨余热回收气 G 合成弛放气 5050.6 50%(V) 12%~15%(V) 15%(V) 8%(V) 连续 K2装置燃烧副 产蒸汽 G 液氨储罐气 1262.65 38.5%(V) 5%~8%(V) 14%(V) 25%~30%(V) 连续 K3 3G 常压尾气吸收塔 4400 100mg/m 连续 吸收后排放 K4 SS 氨氮 氰化物 硫化物 石油类 COD BOD污染源 排水量 排放 5编号 排放去向 3名称 (m/h) 规律 Kg/h mg/L Kg/h mg/L Kg/h mg/L Kg/h mg/L Kg/h mg/L Kg/h mg/L Kg/h mg/L 新增 送甲醇造气400 52 130 23.6 59 46 115 38 95 3.64 9.10 0.79 1.98 连续 废 造气废水 废水处理站 W K1水 原有 送现有造气500 65 130 29.5 59 57.5 115 47.5 95 4.55 9.10 0.99 1.98 连续 造气废水 废水处理站 送现有含油W 含油废水 5 0.90 180 连续 K2废水装置 产生量 污染源 排放 编号 排放去向 名称 造气炉渣 FeO催化剂 钴钼催化剂 脱硫剂 CuO催化剂 镍催化剂 铁系催化剂 规律 23 S 造气炉渣 48000 连续 出售做建材 K1固 S 中变炉 34t/次、2年/次 间断 厂家回收 K2体 S 耐硫低变炉 12t/次、5年/次 间断 厂家回收 K3废 S 脱硫塔 6t/次、8年/次 间断 厂家回收 K4物 S 甲醇合成塔 2t/次、5年/次 间断 厂家回收 K5 S 甲烷化炉 2t/次、7年/次 间断 厂家回收 K6 S 氨合成塔 10t/次、3年/次 间断 厂家回收 K7 66 3.3.3.2尿素装置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 (1)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新建尿素生产装置采用斯娜姆氨气提工艺,具体生产工艺流程为: ?尿素的合成和高压回收 由合成氨厂送来的约0.105MPa(绝),40?的二氧化碳,加入少量空气后进入离心式二氧化碳压缩机,加压到16MPa(绝)送入尿素合成塔。 由合成氨厂来的液氨,经过计量后进入液氨储槽,用液氨升压泵将液氨从液 氨储槽分两路送出:一路到高压液氨泵入口,另一路到中压吸收塔。液氨升压泵 为单级离心式由电机驱动,其压差为0.6MPa,高压液氨泵为高速离心泵,将液氨加压到22MPa(绝),送往高压液氨预热器,用低压蒸气冷凝液预热,预热后 的液氨作为甲铵喷射泵的驱动流体,利用其过量压头,将甲铵分离器压力稍低的 甲铵液升压到尿素合成塔压力。氨与甲铵的混合液进入尿素合成塔与进塔的二氧 化碳进行反应。 合成条件为: 温度=180? 压力=15.6MPa(绝) NH /CO=3.6(摩尔比) 32 HO/CO=0.6~0.7(摩尔比) 22 出合成塔的反应物到汽提塔,由于氨自溶液中沸腾逸出所起的汽提作用,使 溶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下降,汽提塔顶部的馏出气和预热过的甲铵液,全部进入 高压甲铵冷凝器,除少量惰性气体外,全部混合物均被冷凝,汽液混合物在甲铵 分离器中分离。甲铵液由喷射泵送往合成塔,不凝气体经减压后,送往中压分离 器底部。 ?尿素提纯和中低压回收 尿素提纯分三个阶段以减压方式进行: 第一阶段压力为1.8MPa(绝) 第二阶段压力为0.45MPa(绝) 第三阶段压力为0.035MPa(绝) 67 a、1.8MPa(绝)压力下的一级提纯和回收 由汽提塔底部排出的残余二氧化碳含量较低的溶液,减压膨胀到1.8 MPa (绝),进入降膜式中压分解器,在此溶液中尚未分解的甲铵进一步分解,并增 加底部溶液的尿素浓度,底部排出液温度为156?,压力1.8 MPa(绝),含氨量为6%~7%,二氧化碳为1.0%~2.0%。 将顶部分离器排出的含富氨和二氧化碳的气体送往真空浓缩器壳程,在那里 被碳铵液部分地吸收冷凝,这些吸收和冷凝的热量被用来蒸发尿素溶液的水分, 以节省蒸汽。真空浓缩器壳侧的汽液混合物,在中压冷凝器中最终冷凝,此时二 氧化碳几乎全部被吸收,从中压冷凝器来的气液混合物进入中压吸收塔的下部, 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气相进入上部精馏段,在此残余二氧化碳被吸收,氨被精馏。 带有(20~100)x10 -6二氧化碳和惰性气体的气氨由中压吸收塔精馏段顶出 来,在氨冷凝器中冷凝,被冷凝的液氨和含有氨的惰性气体送往液氨储槽,含有 饱和氨的惰性气体被送到降膜式的中压氨吸收塔,在这里与冷凝液逆流接触,经 气氨回收,塔底的氨水溶液经氨水泵返回到中压吸收塔精馏段,惰性气体防空。 b、0.45MPa(绝)压力下的二级提纯和回收 离开中压分解器底部的溶液被减压到0.45 MPa(绝),进入降膜式低压分解器,此设备分为两部分:顶部为分离器,释放出的闪蒸汽进入管束之前,在此被 分离,而后溶液进入下部管束,残留的甲铵在此被分解。底部出液中氨含量在 1.0~2.0%,二氧化碳含量在0.3~1.1%。 c、0.035MPa(绝)压力下的三级提纯和回收 由低压分解器底部来的溶液减压到0.035 MPa(绝)进入降膜式真空浓缩器,在此送往蒸发部分的尿液浓度由70%上升到85%,提浓后的尿液通过尿素溶液泵送往真空部分。 ?尿素的浓缩与造粒 尿素的浓缩与造粒的流程与水溶液全循环法相同。 ?水解和解吸 来自真空系统的含有氨和二氧化碳的水,收集在工艺冷凝液槽中,然后经预 热后,用泵送往解吸塔,解析塔的操作压力为0.45MPa(绝)。工艺冷凝液经解吸塔废水换热器预热后从第45块塔板进料,含有水、尿素和少量氨和二氧化碳 68 的工艺冷凝液送到水解器,在水解器中用2.3MPa(绝)以上的蒸汽使尿素全部水解成氨和二氧化碳,由水解器出来的气体减压后进入解吸塔上部,与解吸塔出 气汇合,进入解吸塔顶冷凝器中冷凝,水解后的液体经预热器换热后进入解吸塔 下塔顶部,下塔利用通入低压饱和蒸汽的再沸器进一步解吸出氨和二氧化碳。由 解吸塔下塔底部出来的净化废水与进解吸塔的工艺冷凝液换热后送出尿素界区 可做锅炉给水。 (2)尿素装置主要排污节点 新投产尿素生产装置废气主要为尾气吸收塔排气和造粒塔排气;废水为尿素 解析塔废液,没有固体废物产生。 斯娜姆氨气提尿素装置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见图3-10,主要污染物 产生、排放、治理措施情况见表3-29。 69 70 表3-29 新投产尿素装置废气、废水、固体废物产生、治理措施情况表 尿素粉尘 NH排放 治理措施及排放去污染源 排放量 3编号 333/h) 规律 向 名称 (Nmmg/m Kg/h mg/m Kg/h 废 气 G 尾气吸收塔排气 160.95 1.88 连续 吸收后排放 K4 G 造粒塔排气 160984.85 30 4.83 100 16.10 连续 直接排放 K5 污染源 排水量 排放 编号 尿素 排放去向 NH33名称 (m/h) 规律 废 由本尿素系统自带水 的热力水解装置处W 解析塔废液 6 0.07% 0.92% 连续 K3理,处理后的水做 为锅炉补水使用 71 3.3.4 (1)改扩建工程原辅材料消耗 改扩建工程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情况见表3-30。 表3-30 改扩建工程原辅材料消耗情况表 序号 名称 年耗 1 燃料煤 89000t/a 2 原料煤 125000t/a 3 焦炭 125000t/a0 634 新鲜水 2.09×10 m/a 635 循环水 66.53×10 m/a 6 蒸汽 594000t/a 67 电 43.05×10 Kwh/a (2)改扩建工程硫平衡 改扩建工程硫平衡见图3-11。 燃料混合煤 烟气 S:266.4 循环流化床锅炉 S:623 75t/h 炉渣和灰渣 S:356.6 单位:吨/年 图3-11 改扩建工程燃料煤硫平衡图 原料气含原料气含原料气含S:0.0002 S:0.22 S:105 原料煤 干法脱硫槽 净化脱硫塔 常压脱硫塔 汽化炉 S:2217.6 再生液 S:0.2198 再生塔 硫回收装置 废气 S:3.28 付产硫磺2214 常压尾气吸收塔 液相 单位:吨/年 图3-11 改扩建工程原料煤硫平衡图 72 3.3.5 (1)给排水 ?水源 3改扩建工程新鲜水用量为264m/h,该公司现有的三眼大口井总供水能力 331800~2300m/h,在建工程新鲜水用量为442.5m/h,剩余水量能够满足改扩建 工程新鲜水的用量要求,本次改扩建工程不再拟打深井。 ?循环水系统 3改扩建工程循环水量为8400m/h,分别为: 33a、造气循环水900 m/h ,现有12万吨/年合成氨装置造气循环水500 m/h, 3利用本身的造气循环水设施;新建8万吨/年合成氨装置造气循环水400 m/h, 3利用甲醇装置的造气循环水设施,该套循环水系统设计能力为2000 m/h,能够 满足新增造气循环水量的要求。 3b、合成循环水5000 m/h,利用甲醇合成精馏循环水设施,该套循环水系统 333设计能力为18000 m/h,甲醇合成精馏循环水量为11300m/h,还有6700 m/h 3的富裕量,能够满足改扩建工程5000 m/h合成循环水量的要求。 33c、尿素循环水2500 m/h,利用其本身设计能力为3000 m/h的尿素循环水 设施。 ?排水系统 改扩建工程为了节约新鲜水用量,将合成、尿素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作为造 气循环水系统的补充水使用。改扩建工程废水量为45m3/h,主要包括造气循环 水系统的排污水,脱盐水站、锅炉的排污水,生活污水,地面和罐区冲洗水等。 改扩建工程给排水平衡见表3-31、图3-12。 3表3-31 改扩建工程水量平衡表 单位:m/h 尿素解析液 含油废水复用水 复用水 损失、消废水产项目 新鲜水 循环水 水解后的软水 澄清液 产生量 用量 耗水 生量 合成循环水系统 115 50 5000 65 尿素循环水系统 55 25 2500 30 造气循环水系统 30 900 75 80 30 合成压缩机 5 脱盐水站、锅炉 54 6 50 10 生活 5 3 2 冲洗地面及罐区排水 5 2 3 小计 264 6 5 75 8400 75 230 45 合计 350 8400 350 73 200 5000 30 2500 115 55 675 75 65 1750 1750 30 71 合成工段 675 675 尿尿洗气塔 合 造1000 1000 素素 净化工段 成 2500 气 2500 5000 900 装循 循 冷1875 1875 置 环 225 环 却133 压缩工段 电除尘 水 水 塔 5 水源 375 375 变换工段 3.5 含油废水225 塔式生物滤池 澄清液 50 221.5 5.5 25 冷凝液25 6 尿素解析废液 54 47 竖流式沉淀池 消耗50 脱盐水站 216 锅炉 7 3 10 中和池 3 5 2 2 生活 生物处理 30 2 5 3 冲洗地面及罐区排水 废水量45 3单位:m/h 3-12 74 (2)供电 该公司设有110KV的变电站,电源为双回路供电,主电引自距厂10Km的新庄变电站,备用电源引自距厂2.3Km的首钢水厂变电站。厂内总变电站装有2台25000KVA的变压器,能够满足改扩建工程用电的需要,本扩建工程不需增容。 (3)脱盐水站 在建工程拟新建400m3/h的脱盐水站一座,能够满足改扩建工程后全厂脱盐 水用量的要求,本次改扩建建工程不再新增脱盐水设施。 (4)供热 改扩建工程蒸汽耗量75 t/h,拟新建1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和工艺副产 的蒸汽供给。锅炉燃料为山西白粉煤和造气炉渣,掺烧比例为7:3,混合煤消耗量为8.90万吨/年,混合煤质成份见表3-32,改扩建工程蒸汽平衡见表3-33。 表3-32 混合煤质成份一览表 项 目 符 号 单 位 数值 收到基碳 C % 39.5 ar 收到基灰份 A % 40 ar 全硫 S % 0.7 ar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Q MJ/kg 18.81 net.ar 表3-33 改扩建工程蒸汽平衡一览表 供汽量用汽量 序号 供汽设备 序号 用汽工段 (t/h) (t/h) 1 一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 70 1 15万吨/年尿素 25 2 工艺副产蒸汽 5 2 发生炉 30 3 3 净化 5 4 硫回收 2 5 除氧 4 6 损失 2 7 采暖 7 小计 75 小计 75 75 (5)储运 ?液氨罐区 3该公司目前设有9座Φ=2600mm、L=11300mm、V=64.5m的液氨储罐,总库存为290吨,本次改扩建工程拟利用公司原有液氨储罐,不新增。 ?原料煤、燃料煤储运 改扩建工程工艺原料煤用量为12.5万吨/年,焦炭用量为12.5万吨/年,燃料煤用量为8.90万吨/年,改扩建工程储煤场和输煤系统均利用现有设施。 3.3.6 (1)废气污染源及污染治理措施 改扩建工程废气主要来源于1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造气吹风气余热回 收装置燃烧产生的烟气,尿素生产过程中造粒塔和尾气吸收塔产生的废气,储罐 区的氨无组织排放以及储煤场的煤粉尘无组织排放等。 ?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 改扩建工程新增一台75 t/h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供汽量为70t/h,锅炉燃料为山西白粉煤和造气炉渣,掺烧比例为7:3,混合煤质成份见表3-21,混合煤消 3耗量为8.90万吨/年,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量为66919.2m/h,采用四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除尘效率99.6%;燃烧系统按Ca:S=2.5:1的比例向炉内添加石灰石粉进行烟气固硫和碱性石灰水脱硫,脱硫效率为85%,除尘、脱硫后烟气中 烟尘、SO33浓度分别为153.17mg/m、272.09mg/m,排放速率分别为10.25Kg/h、2 18.21Kg/h,能够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表1、表2二类区II时段标准,达标后的烟气经100米高的烟囱排放。 ?造气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燃烧产生的烟气 20万吨/年合成氨造气吹风气利用现有12万吨/年合成氨系统的余热回收装 置,处理工艺流程见图3-4。20万吨/年合成氨余热回收装置燃烧产生的烟气量 为99116.16m333/h,烟气中烟尘、SO、CO浓度分别为75mg/m、495 mg/m、2 3500mg/m,能够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表1二 级标准,达标烟气经25米高的烟囱排放。 76 ?常压尾气吸收塔排放气 3原料气变换后气体中HS含量在80 mg/m左右,经脱硫塔NHD溶液脱硫2 3后气体中HS含量下降至15mg/m左右,脱硫后的NHD富液进再生塔再生,再2 生塔顶蒸出的气体经常压尾气吸收塔用栲胶溶液脱除HS后经25米高的排气筒2 33排放。排放尾气量为4400 m/h,主要成份为HS,排放浓度100 mg/m,排放速2 率0.44Kg/h,能够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二级标准要求。 ?尿素造粒塔排气 3新增尿素生产装置造粒塔废气量分别为160984.85 m/h,主要污染物为NH3 3和尿素粉尘,NH排放浓度为30 mg/m,排放速率为4.83 Kg/h,能够满足《恶3 3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的要求;尿素粉尘排放浓度为100 mg/m,排放速率为 16.10Kg/h,能够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的要求,达标废气 由60米高的造粒顶直接排放。 ?尾气吸收塔排气 尿素生产过程中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气体在尾气吸收塔内用碳铵液吸收氨,吸 氨后的废气量为160.95 m3/h,废气中氨的排放速率分别为1.88 Kg/h,能够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的要求,尾气塔吸氨后的达标废气经30米高的排气筒排放。 ?无组织排放废气 改扩建工程无组织排放废气主要包括液氨储罐区和装置的排放气以及储煤 场、渣场的无组织排放气,通过类比该公司对现有工程罐区、装置无组织排放监 测结果以及同类企业的监测结果,本次改扩建工程无组织排放情况为:氨 4.37Kg/h、粉尘2.4Kg/h、甲醇0.25 Kg/h。 改扩建工程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3-34。 77 表3-34 改扩建工程废气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措施情况一览表 污染物排放浓度 污染物排放量 废气量 3) (t/a) (mg/m污染源 治理措施 8310m/a CO HS NH 粉尘 SO 烟尘 CO HS NH 粉尘 SO 烟尘 甲醇 232232 造气 吹风气 造气吹风合成氨 氨回收装置回收氨、中空 7.85 气余热回500 495 75 392.5 388.58 58.88 吹除气 纤维膜分离器分离氢 收装置 氨储罐 氨回收装置回收氨、中空 弛放气 纤维膜分离器分离氢 点源 常压尾气0.35 栲胶溶液吸收后排放 100 3.5 吸收塔 尿素洗 0.013 吸收塔吸收氨后排放 11647 15.14 涤尾气 造粒塔 12.75 高空排放 30 100 38.19 127.50 废气 锅炉 四电场静电除尘器、 5.30 272.1 153.17 144.21 81.2 烟气 石灰石粉炉内脱硫+碱性水脱硫 氨泄漏 86.67 面源 粉尘 19 甲醇 1.98 合计 26.263 392.5 3.5 140 146.5 532.79 140.08 1.98 78 (2)废水污染源及防治措施 ?废水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3改扩建工程废水量为45m/h,主要包括造气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脱盐水 站、锅炉的排污水,生活污水,地面和罐区冲洗水以及其他废水,排放废水水质 为COD 44.47mg/l、BOD24.78mg/l、SS 43.80mg/l、氰化物0.28mg/l、硫化物浓5 度为0.20 mg/l、氨氮44.33 mg/l,能够达到《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458-2001)表2二级标准的要求。改扩建工程废水污染物产生、排放情 况见表3-35。 ?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a、造气废水治理措施 12万吨/年合成氨装置造气废水量为5003 m/h,利用现有的造气废水处理设 3施处理;新增8万吨/年合成氨装置造气废水量为400 m/h,利用甲醇系统的造气 3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废水经冷却塔降温后循环使用,排污水量30m/h,氰化物 浓度为0.4mg/l、硫化物浓度为0.31mg/l、COD 40mg/l、SS 41mg/l、氨氮66.5mg/l, 能够达到《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8-2001)表2二级标准要求。 b、尿素解析废液治理措施 新增尿素生产装置解析废液利用装置本身配套的水解装置处理,处理后的解 析废液作为锅炉用水使用。 c、含油废水治理措施 改扩建工程含油废水5m3/h,利用现有工程的含油废水治理措施处理,该处 理系统由隔油池、油水分离器等组成,捞出的油外售,澄清液作为造气循环水系 统的补充水使用。 d、生活污水治理措施 改扩建工程生活污水量为2m33/h,拟利用在建工程新建的处理能力为5m/h 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处理后COD浓度为60 mg/l、BOD浓度为30mg/l、5SS浓度为40mg/l。 79 表3-35 改扩建工程废水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表 污染物产生浓度 污染物产生量 污染物排放浓度 污染物排放量 废水量 (mg/l) (t/a) (mg/l) (t/a) 污染源 4310m/a 氰化硫化氰化硫化氰化硫化氰化硫化 COD BOD SS 氨氮 COD BOD SS 氨氮 COD BOD SS 氨氮 COD BOD SS 氨氮 5555 物 物 物 物 物 物 物 物 造气废水 23.76 130 60 115 9.1 1.98 95 30.89 14.26 27.32 2.16 0.47 22.57 40 25 41 0.40 0.31 66.5 9.50 5.94 9.74 0.10 0.07 15.8 生活污水 1.584 250 150 230 3.96 2.38 3.64 60 30 40 0.96 0.48 0.64 脱盐水站、 7.92 50 20 30 3.96 1.58 2.38 50 20 30 3.96 1.58 2.38 锅炉排水 冲洗地面 、 2.376 60 35 120 1.43 0.83 2.85 60 35 120 1.43 0.83 2.85 罐区排水 合计 35.64 109.58 51.70 96.48 5.65 1.20 58.85 40.24 19.05 36.19 2.16 0.47 22.57 44.47 24.78 43.80 0.28 0.20 44.33 15.85 8.83 15.61 0.10 0.07 15.80 80 (3)固体废物污染源及防治措施 改扩建工程固体废物产生量及治理情况见表3-36。 表3-36 改扩建工程固体废物产生量及治理情况一览表 污染源 编号 固体废物名称 废物类别 产生量(t/a) 处理措施 部分出售做建材,部分作为新造气炉 S 造气炉灰渣 一般固废 48000 K1建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使用 中变炉 S FeO废催化剂 危险固废 85t/次,2年/次 厂家回收 K223 耐硫低变炉 S 钴钼废催化剂 危险固废 30t/次,5年/次 厂家回收 K3 精脱硫塔 S 脱硫剂 危险固废 6t/次,8年/次 厂家回收 K4 甲醇合成塔 S CuO催化剂 危险固废 2t/次,5年/次 厂家回收 K5 甲烷化炉 S 镍催化剂 危险固废 2t/次,7年/次 厂家回收 K6 氨合成塔 S 铁系催化剂 危险固废 25t/次,3年/次 厂家回收 K7 锅炉灰渣 S 燃煤灰渣 一般固废 22250 出售做建材 K8 (4)噪声污染源及防治措施 改扩建工程噪声及治理情况见表3-37。 表3-37 改扩建工程噪声污染源及治理情况一览表 设备名称 声级值(dBA) 处理措施 造气空气鼓风机 90~95 设消声器+建筑隔声 造气炉 85~90 建筑隔声 脱硫富液泵 90~95 减震降噪+建筑隔声 脱硫贫液泵 90~95 减震降噪+建筑隔声 合成循环压缩机 90~95 设消声器+建筑隔声 氮氢压缩机 90~95 设消声器+建筑隔声 变换脱碳循环水泵 85~90 减震降噪+建筑隔声 合成工艺放空 90~95 设消音器 CO压缩机 90~95 设消声器+建筑隔声 2 循环水泵 85~90 减震降噪+建筑隔声 液氨泵 85~90 减震降噪+建筑隔声 尿液泵 85~90 减震降噪+建筑隔声 空压机 90~95 设消声器+建筑隔声 3.3.7 3.3.7.1非正常生产状况下废气污染源及防治措施 非正常生产排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全厂性紧急停车,如停电,此时除压缩 81 机泄压外,其它工段不停机抢修,一般保压待电;某工段工艺气不合格切气,此 时不合格气放空;临时性故障开停车;大检修开停车和触媒还原等。下面就本技 改工程投产后容易造成污染的几个非正常排污进行分析。 (1)半水煤气脱硫开车排气 半水煤气脱硫开车,脱硫气不合格要排空。只有当其脱硫后气体达到下一工 段的要求时,才能进行正常生产。此时排放废气含有CO和HS等。如煤气鼓风2 3机按43200m/h送风,HS排量在1.728Kg/h,CO排量在391.5 Kg/h,所排CO2 可达29%左右,持续时间一般在10分钟内。 (2)变换炉升温开车排气 3生产中停车时间较长,变换炉温下降较多,需送脱硫气升温。气量以1080m/h 3计,CO排放量平均为219 Kg/h,浓度在29~30mg/m,持续时间可达4~6分钟。 (3)合成系统泄压和生产设备停车时排气 合成系统泄压和生产设备停车时需用N将合成塔内的物料置换出来,持续2 时间10分钟,置换排放气引入造气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燃烧,不会对外环境造 成影响。 (4)尿素生产设备停车排气 停车检修时,尿素合成塔、中低压分解塔等设备泄压排气,排出量为 300~500mg/次,所排污染物为氨。 (5)尿素装置停车排液 尿素装置停车时需排出设备中的物料,中间产物,主要为氨、甲胺、缩二 脲等,可将这些物质装入储罐内。 3.3.7.2非正常状况下废水污染源及污染防治措施 本工程拟在厂区内设置3000 m 3的事故储水池一座,利用目前氨库西侧废弃 的储水坑,并对其进行防渗处理,该储水坑长400m、宽3.5m、深2.2m。当废水处理系统的某一环节发生故障时,未经处理的废水先在事故贮水池内贮存,待故 障排除后,重新处理废水。若事故不能及时修复,贮水池内废水已储满时,应停 止生产,防止未经处理的生产废水外排,直至废水处理装置正常运转后方能正式 生产。事故排放的废水用泵打入造气除尘废水处理系统做为补充水使用。 82 3.4 3.4.1 3.4.1.1改扩建工程后全厂蒸汽平衡 改扩建工程后全厂蒸汽总用量为240t/h,其中2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蒸汽消 耗量为41 t/h,35万吨/年尿素装置蒸汽消耗量为60 t/h,在建20万吨/年甲醇工程蒸汽消耗量为130t/h,采暖及损失蒸汽量为9 t/h,改扩建工程后全厂蒸汽平衡 情况见表3-38。 表3-38 改扩建工程后全厂蒸汽平衡一览表 供汽量用汽量 项目 序号 供汽设备 序号 用汽工段 (t/h) (t/h) 1 一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 70 1 透平压缩机 68 2 造气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 30 2 净化变换 3 3 甲醇生产副产蒸汽 30 3 甲醇精馏 25 4 循环水泵透平 12 在建工程 (20万吨/年 5 硫回收 2 甲醇工程) 6 除氧 4 7 采暖 13 8 损失 3 小计 130 130 1 一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 70 1 20万吨/年尿素 35 2 造气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 27.5 2 15万吨/年尿素 25 20万吨/年合3 合成生产副产蒸汽 12.5 3 净化 5 成氨 4 硫回收 2 、 5 除氧 4 35万吨/年 6 发生炉 30 尿素工程 7 采暖 7 8 损失 2 小计 110 110 改扩建工程后合计 240 合计 240 全厂 83 3.4.1.2改扩建工程后全厂锅炉供汽情况 改扩建工程后全厂所需蒸汽由3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开2备1)、2套供汽能力为35t/h的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以及合成氨和甲醇装置副产的蒸汽供 给。其中20万吨/年合成氨、35万吨/年尿素工程所需蒸汽由本次改扩建工程新 增的1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原有的1套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和合成氨装置 副产的蒸汽供给;20万吨/年甲醇所需蒸汽由原有的1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1套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和甲醇装置副产的蒸汽供给,剩余1台75t/h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备用。 3.4.1.3改扩建工程后全厂废气污染物排放量 改扩建工程后全厂废气由20万吨/年合成氨、35万吨/年尿素工程和20万吨/年甲醇工程排放的废气组成。20万吨/年合成氨、35万吨/年尿素工程废气主要来源于1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1套造气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燃烧产生的烟 气,以及尿素生产过程中造粒塔和尾气吸收塔产生的废气,储罐区的氨无组织排 放和储煤场、渣场的粉尘无组织排放等;20万吨/年甲醇工程废气主要来源1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1套造气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燃烧产生的烟气,常压尾气 吸收塔产生的废气,甲醇储罐区的甲醇无组织排放以及储煤场、渣场的粉尘无组 织排放等。 (1)20万吨/年合成氨、35万吨/年尿素工程废气污染物排放量 ?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 20万吨/年合成氨、35万吨/年尿素工程由改扩建工程新增的一台75循环流化床锅炉供给,供汽量为70t/h,锅炉燃料为山西白粉煤和造气炉渣,掺烧比例 为7:3,混合煤质成份见表3-21,混合煤消耗量为8.90万吨/年,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量为66919.2m 3/h,采用四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除尘效率99.6%;燃烧系统按Ca:S=2.5:1的比例向炉内添加石灰石粉进行烟气固硫和碱性石灰水脱 3硫,脱硫效率为85%,除尘、脱硫后烟气中烟尘、SO浓度分别为153.17mg/m、2 3272.09mg/m,排放速率分别为10.25Kg/h、18.21Kg/h,能够达到《锅炉大气污 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表1、表2二类区II时段标准,达标后的烟气 经100米高的烟囱排放。 84 ?造气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燃烧产生的烟气 20万吨/年合成氨造气吹风气利用现有12万吨/年合成氨系统的余热回收装 置,处理工艺流程见图3-4。20万吨/年合成氨余热回收装置燃烧产生的烟气量 333为99116.16m/h,烟气中烟尘、SO、CO浓度分别为75mg/m、495 mg/m、2 3500mg/m,能够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表1二级标准,达标烟气经25米高的烟囱排放。 ?常压尾气吸收塔排气 3原料气变换后气体中HS含量在80 mg/m左右,经脱硫塔NHD溶液脱硫2 3后气体中HS含量下降至15mg/m左右,脱硫后的NHD富液进再生塔再生,再2 生塔顶蒸出的气体经常压尾气吸收塔用栲胶溶液脱除HS后经25米高的排气筒2 33排放。排放尾气量为4400 m/h,主要成份为HS,排放浓度100 mg/m,排放速2 率0.44Kg/h,能够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二级标准要求。 ?尿素造粒塔排气 35万吨/年尿素工程造粒塔排气分别由现有20万吨/年尿素造粒塔和新增15万吨/年尿素造粒塔排放,废气量分别为214646.46 m33/h和 160984.85 m/h,主要 3污染物为NH和尿素粉尘,NH排放浓度为30 mg/m,排放速率分别为6.4 Kg/h 、33 4.83 Kg/h,能够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的要求; 公司拟对尿素造粒塔造粒喷头进行改进,采用新型的变频造粒喷头,使尿素 3粉尘的排放浓度降为40 mg/m,排放速率分别为8.59 Kg/h、6.44Kg/h,能够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的要求,达标废气分别由60米高的造粒顶直接排放。 ?尾气吸收塔排气 现有20万吨/年和新增15万吨/年尿素工程造粒塔尾气吸收塔内用碳铵液吸 收氨后的废气量分别为214.65 m33/h 和160.95 m/h,废气中氨的排放速率分别为 2.5 Kg/h和 1.88 Kg/h,能够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的要求,尾气塔吸氨后的达标废气分别经30米高的排气筒排放。 ?无组织排放废气 20万吨/年合成氨、35万吨/年尿素工程无组织排放废气主要包括液氨储罐区 和装置的排放气以及储煤场、渣场的无组织排放气。该公司煤场目前设有干煤棚, 85 但未安装洒水设施,本次改扩建工程后公司拟在煤场、渣场周围设置洒水设施, 每天上午、下午定时洒水,保证物料的含水率在8%左右。另外,还将采用遮挡布对煤场、渣场的物料进行覆盖,防止风吹起尘。通过以上治理措施,将使公司 粉尘无组织排放量大大减少。本次改扩建工程后无组织排放情况为:氨4.37Kg/h、 粉尘3Kg/h、甲醇0.25 Kg/h。 (2)20万吨/年甲醇工程废气污染物排放量 在建20万吨/年甲醇工程废气污染物排放量见在建工程。 (3)改扩建工程后全厂废气污染物排放量 改扩建工程后全厂废气污染物排放量见表3-39。 3.4.1.4改扩建工程后全厂废气污染物变化量 改扩建工程后全厂废气污染物变化量见表3-40。 86 表3-39 改扩建工程后全厂废气污染物排放量表 3) 污染物排放量(t/a) 排气筒参数 污染物排放浓度(mg/m废气量 工程名称 污染源 高度 内径 温度 83×10m/a 烟尘 SO CO HS 粉尘 NH 烟尘 SO CO HS 粉尘 NH 甲醇 223223(米) (米) (?) 造气吹风 气余热回 6.5 25 0.4 160 75 495 500 48.75 321.75 325 收装置 在建工程 常压尾气 0.35 25 0.4 25 100 3.5 (20万吨/年甲吸收塔 醇) 440.9 75t/h锅炉 6.5 100 2.0 80 188 122.2 286.6 7 甲醇 70 无组织排放 小计 13.35 170.95 608.35 325 3.5 70 造气吹风气余热7.85 25 0.4 160 75 495 500 58.88 388.58 392.5 回收装置 常压尾气吸收塔 0.35 25 0.4 25 100 3.5 尿素洗涤尾气 0.03 30 0.3 25 11647 34.95 合成氨、尿素 造粒塔废气 29.75 67、70 9.0、12.0 70 40 30 119 89.18 改扩建工程后 (20万吨/年合锅炉烟气 5.30 100 2.0 80 153.2 272.1 81.20 144.21 成氨、35万吨/氨无组织排放 86.67 年尿素) 粉尘无组织排放 23.76 甲醇无组织排放 1.98 142.7210.8小计 140.08 532.79 392.5 3.5 1.98 6 0 20万吨/年甲醇 +20万吨/年合142.7210.871.9合计 311.03 1141.14 717.5 7.0 成氨+35万吨/6 0 8 年尿素 87 表3-40 改扩建工程后全厂废气污染物变化量表 在建工程改扩建 改扩建 以新代老项目 现有工程 在建工程 后批复的工程 变化量? 工程后 消减量 总量 新增量 83废气量(10m/a) 28.52 13.35 41.87 19.29 56.63 4.53 +14.76 烟尘 159.7 170.95 330.65 72.38 311.03 92 -19.62 SO 534.1 608.35 1142.45 231.69 1141.14 233 -1.31 2废气中污染 粉尘 170 0 170 146.5 142.76 173.74 -27.24 物排放量 NH 122.8 0 122.8 88.00 210.80 0 +88.00 3(t/a) 甲醇 0 70 70 1.98 71.98 0 +1.98 HS 0 3.5 3.5 3.5 7.0 0 +3.5 2 ?:变化量=改扩建工程后量-在建工程批复的总量指标 3.4.2 3.4.2.1改扩建工程后全厂生产废水零排放治理方案 为了减轻滦河水质的污染程度,河北**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在实施甲醇工程时 已委托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将甲醇技改工程实施后全厂排放的废水进行治理回 用,本次改扩建工程在参考石家庄正元化肥有限公司(灵寿)污水零排放方案的 基础上,对在建工程提出的废水治理回用措施进行修改和完善,实现全厂生产废 水零排放,具体方案为: (1)造气废水治理措施 为了实现造气废水零排放,本次废水零排放治理工程将造气循环水分为三个 系统,即脱硫循环水、降温循环水和除尘循环水,脱硫循环水系统的补充水采用 软化水,排污水作为降温循环水系统的补充水,降温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作为除 尘循环水系统的补充水,除尘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作为锅炉水膜除尘用水,废水 逐级利用,实现零排放。 ?脱硫循环水系统 脱硫清洗塔来的废热水由热水泵加压送到凉水塔上进行降温冷却,冷却后的 废水进入冷水池,经冷水泵加压送至脱硫清洗塔循环使用。本系统补充水为反渗 透装置提供的软化水,排污水作为降温循环水系统的补充水。脱硫循环水系统处 88 理工艺流程见图3-13。 热水泵 脱硫清洗塔 凉水塔 冷水泵 冷水池 补水来自反渗透装置提供的软化水 排污水作为降温循环水系统的补充水 图3-13 脱硫循环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降温循环水系统 由造气洗气塔上段、总洗气塔等处来的废热水进入热水池,由热水泵加压后 送到凉水塔上进行降温冷却后进入冷水池,经冷水泵加压送至洗气塔上段、总洗 气塔循环使用。本系统补充水来自脱硫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排污水作为除尘循 环水系统的补充水。降温循环水系统处理工艺流程见图3-14。 总洗气塔 热水泵 洗气塔上段 冷水泵 冷水池 凉水塔 补水来自脱硫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 排污水作为除尘循环水系统的补充水 图3-14 降温循环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除尘循环水系统 由造气洗气塔下段来的废水,首先进入沉淀池使煤渣和细灰沉淀分离,然后 进入热水池,由热水泵加压后送到凉水塔上进行降温冷却后进入冷水池,经冷水 泵加压送回洗气塔下段循环使用。本系统补充水来自降温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 排污水作为锅炉水膜除尘用水使用,除尘循环水系统处理工艺流程见图3-15。 89 沉淀池 热水池 洗气塔下段 锅炉水膜除尘器 沉淀池 冷水泵 凉水塔 冷水池 补水来自降温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 排污水作为锅炉水膜除尘用水使用 图3-15 除尘循环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2)尿素解析废液治理措施 现有20万吨/年尿素解析废液由新建的热力水解装置处理,15万吨/年尿素解析废液由生产系统自带的热力水解装置处理。解析废液含NH0.07%、尿素3 0.92%,该装置处理流程为:从解析塔排出的解析废液由水解塔给料泵升压后再 经水解换热器换热后送至水解塔顶部,在水解塔内液相自上而下流动,与底部加 入的高压蒸汽逆向接触而被加热,同时发生热力水解作用,出水解塔底部的液相 中残存尿素可以控制在1×10-6-6~5×10,液相借自身压力,流入解析塔的下段, 在低压蒸汽的汽提作用下,将液相中的NH和CO几乎全部解析出来,出解析32 -6塔底部的废液含NH和尿素小于5×10,废液做为锅炉软化水使用。出解析塔3 含NH、CO和HO的气体在回流冷凝器内冷凝下来,含NH和CO的冷凝液32232 经回流泵一部分做为解析塔的回流液,其余部分送至尿素装置重新加工成尿素。 具体工艺流程见图4-4,处理后的废液做为锅炉补水使用。 (3)生活污水治理措施 在建工程拟新建一套处理能力为5m3/h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采用生物处理 法,本次改扩建工程后全厂生活污水使用该处理装置处理。该处理装置设计进水 水质COD 250mg/l、BOD150 mg/l、SS 230 mg/l,出水水质COD 60mg/l、BOD5 5 30 mg/l、SS 40mg/l,能够达到《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的要 求,处理后的达标生活污水用于厂内绿化、煤场、渣场喷淋抑尘等,不外排。 (4)反渗透除盐装置 3在建工程废水治理回用方案中拟建一套处理能力为120m/h的反渗透脱盐 90 3水装置,本次生产废水零排放工程将该套反渗透装置的处理能力改为200m/h, 将改扩建工程后全厂合成氨、尿素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脱盐水站、锅炉的排污 3水共175.5m/h经沉淀、过滤、反渗透装置处理后制得软化水,作为造气、合成 循环水系统的补充水使用,反渗透装置的排污水作为在建工程锅炉水膜除尘用 水。 3.4.2.2实施生产废水零排放治理方案后全厂水量平衡情况 实施生产废水零排放治理方案后全厂水量平衡情况见图3-16。 3.4.2.3实施生产废水零排放治理方案后全厂废水污染物变化量 实施生产废水零排放治理方案后全厂废水污染物变化量见表3-41。 表3-41 实施全厂生产废水零排放治理方案后水污染物排放量及变化量表 在建工程后改扩建 现有 在建 改扩建 以新代老项目 批复的总量 工程 变化量? 消减量 工程 工程 工程后 新增量 43排水量(10m/a) 130.28 34.84 60.19 16.64 0 181.76 -60.19 COD 78.61 14.25 24.70 7.46 0 100.32 -24.70 BOD 28.43 8.79 15.25 4.05 0 41.27 -15.25 5废水中污染 SS 41.39 14.23 24.67 6.92 0 62.54 -24.67 物排放量 -CN 0.23 0.13 0.22 0.04 0 0.40 -0.22 (t/a) 2-S 0.18 0.1 0.17 0.03 0 0.31 -0.17 NH-N 69.34 22.1 37.90 6.85 0 98.29 -37.90 3 ?:变化量=改扩建工程后量-在建工程批复的总量指标 91 77 273 12 16300 5500 98 175 13.5 脱硫循环水系统 160 70 (300) 5000 5000 45 尿尿合成氨装置 合 1.5 素素 成 5500 5500 45.5 降温循环水系统 16300 装循 循 (400) 置 环 11300 11300 环 489.5 15 2.0 甲醇装置 水 水 水源 14 除尘循环水系统 15 (400) 105 120 14 冷凝液90 1 尿素解析废液 造气循环水 174.5 1.5 148.5 消耗150 脱盐水站 锅炉 渣场喷淋 175.5 沉淀 26 12.5 2.0 38.5 中和池 55.5 过滤 2.0 8 25 17 其它 150 反渗透装置 5 10 5 5 生活 20 用于在建工程锅炉水膜除尘用水 生物处理 、煤场喷淋 绿化3/h 单位:m3 7 4 渣场喷淋 冲洗地面及罐区排水 3-16 92 3.4.3 改扩建工程后全厂固体废物产生量及变化量见表3-42。 表3-42 改扩建工程后全厂固体废物产生量及变化量表 产生量(t/a) 编号 项目 排放量(t/a) 总产生量 一般固废 危险固废 1 现有工程 46760.88 46716.88 44.00 0 2 在建工程 54990.66 54909.00 81.66 0 3 改扩建工程 70308.27 70250.00 58.27 0 4 改扩建工程后 125326.77 125186.94 139.83 0 5 变化量 +78565.89 +78470.06 +95.83 0 93 4. 4.1 4.1.1 改扩建工程产生的造气吹风气由现有12万吨/年合成氨装置的造气吹风气余 热回收装置处理,该装置设计产汽能力为35t/h,目前产蒸汽量为20 t/h,处理流程详见图3-4。造气吹风气主要成分为CO、H、CH、N、CO等,吹风气经洗2422 涤后入燃烧室燃烧,发生以下反应: 2H + O= 2HO + Q 22 2 CH+2O = CO+ 2 HO + Q 4 22 2 2CO + O = 2CO + Q22 该装置主要工艺控制参数: #燃烧炉温度(1点):1100? #燃烧炉蓄热层温度(2点):650?,小于650?时点火升温 燃烧炉出口温度:850? 空气预热器出口温度:220? 入炉吹风气压力:250~300mmHO 2 鼓风机出口压力:300~400 mmHO 2 该装置自投运至今运行效果良好,目前可副产蒸汽20t/h。2003年12月** 市环保局对该装置外排烟气进行现场监测,监测结果烟尘、SO、CO平均排放2 333浓度分别为80.2mg/m、554.3 mg/m、495 mg/m,能够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 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表1二级标准。 东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做为河北省重点污染源限期治理企业,其造气吹风气 余热回收装置治理工艺流程同本改扩建工程,该装置于1997年通过环保主管部 门的达标验收。 通过以上分析,改扩建工程采用的造气吹风气治理措施技术成熟、运行效果 良好,是可行的。 94 4.1.2 改扩建工程新建1台75t/h的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四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 除尘效率为99.6%;采用炉内添加石灰石粉进行烟气固硫和碱性石灰水脱硫,脱 硫效率为85%,锅炉外排烟气通过100m高的烟囱排放。下面通过3个方面来论 证锅炉外排烟气治理措施是可行的。 (1)锅炉烟尘污染治理措施可行性论证 静电除尘器属干法除尘,是含尘气体在通过高压电场进行电离过程中使尘粒 荷电,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使尘粒从含尘气体中分离出来的一种除尘设备。与其 它除尘器相比,电除尘器具有除尘效率高、能耗低、气流阻力小、烟气处理量大、 能连续操作、可在高温或强腐蚀性气体下操作等优点,是较先进的除尘方法,目 前已被广泛应用锅炉烟气处理中。 各种除尘器调查对比详见表4-1。 表4-1 国内锅炉烟尘治理设施调查情况表 序 排污系数 项目类别 除尘效率 优缺点 发展使用情况 号 (kg/万kwh) 效率高、运行费用低,能1 电除尘器 98-99.9% 大力推广和发展 30.05 够达标 效率高、运行费用高,能2 袋式除尘器 >99% 尚在试验阶段 4 够达标 效率较高、造价较低,较3 湿式除尘器 85-98% 逐年减少 78.68-197.0 难达到排放标准 效率低,不能达到排放标4 旋风除尘器 60-90% 逐步淘汰 267.88 准 本工程拟采用四电场高效静电除尘器处理锅炉烟气,除尘效率为99.6%,烟 3尘排放浓度为153.17mg/m可以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71-2001)中第II时段标准的要求,措施是可行的。 (2)锅炉脱硫措施可行性论证 改扩建工程设计采用输煤系统投加石灰石粉的方法进行烟气固硫和碱性水 脱硫,脱硫效率85%,外排SO3浓度为358.64mg/m,可以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 2 95 据国外资料报道,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添加石灰石粉固硫,当Ca:S比为1.5-3时,脱硫效率可达80~90%;做为循环流化床示范工程的四川省内江市高 坝电厂,引进芬兰奥斯成公司410t/h的循环流化床,配国产100MW发电机组,1998年5月由四川省环境监测中心验收,当Ca:S摩尔比达2.2时,脱硫效率可达91.9%,烟气中SO3排放浓度达518.15mg/m。 2 该公司目前正在使用着一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2003年12月**市环保 3局对该锅炉进行了现场监测, SO排放浓度平均监测结果为441 mg/m,能够达2 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表1二类区II时段标准。 通过对现有工程循环流化床锅炉外排烟气中SO的监测结果以及国内外循2 环流化床锅炉实际脱硫效果分析,当Ca:S为2.5:1时,能够达到80%脱硫效 果;碱性水脱硫效率为40%,因此,改扩建工程采用石灰石粉炉内烟气固硫+ 3碱性水脱硫的处理工艺,脱硫效率85%,外排SO浓度为272.1mg/m,可以达2 到排放标准的要求,处理措施是可行的。 (3)高烟囱排放 改扩建工程采用100m高的烟囱排放锅炉烟气,经过抬升,中性大气稳定度 条件下,烟气排放高度可以达到183m,排气筒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距排放源 1.5km的位置,SO3最大落地浓度为0.02263mg/m,占标准限值的4.53%,符合2 相应标准。 通过以上分析改扩建工程锅炉烟气治理措施是可行的。 4.1.3 造粒塔尾气排放的尿素粉尘浓度大致在20~300mg/m3的范围内,因生产规 模和操作条件及造粒喷头的不同而有很大变动,根据有关研究,造粒塔粉尘产生 的原因包括以下方面: (1)尿素造粒过程中的熔融物产生的化学反应:尿素熔融物在较高温度(约 140?)和偏低氨分压下引起尿素分解而产生异氰酸和氨,又在冷却过程重新反 应生成尿素。熔融物温度越高,分解过程越剧烈,产生的粉尘相应增多,因此, 控制熔融物的较低温度,可减少粉尘产生。 96 (2)喷头喷射产生的粉尘:大量实践表明,喷头喷孔的加工精度越高,喷 射产生的粉尘量越少,因此,利用改变造粒喷头的孔径、孔数、孔角的方法,使 尿素颗粒增大,减少粉尘的产生量。 (3)喷头操作状态异常产生的粉尘:大量实践表明,异常操作状态,如熔 融液温度过低、喷洒量过小和喷头转速异常等原因均可由于粒子分布状态恶化而 增加粉尘产生量。 新型高效变频造粒喷头是化工部推广的一种新型喷头,使用此种专利喷头造 粒塔外排粉尘的监测结果见表4-2。 表4-2 新型变频造粒喷头使用厂家外排粉尘监测结果 3使用厂家 规模(万吨/年) 外排粉尘浓度(mg/m) 浙江氮肥厂 16 36.34~39.61 卢州化肥厂 5 27 辉县化肥厂 4 22.6 通过以上监测结果可以看出,使用此新型喷头造粒后,造粒塔外排废气中粉 3尘的浓度可以控制在50mg/m以下。因此,**化肥股份有限公司从源头治理造粒塔粉尘污染,即改用新型高效的变频造粒喷头,改善尿素熔融液喷林状态后外排 3粉尘的浓度可以控制在40mg/m左右。 4.2 4.2.1 尿素生产装置解析废液含NH0.07%、尿素0.92%,本次改扩建工程由尿素3 装置配套的解析废液热力水解装置处理,处理后的废水送锅炉做软化水使用。热 力水解装置处理流程为:从解析塔排出的解析废液由水解塔给料泵升压后再经水 解换热器换热后送至水解塔顶部,在水解塔内液相自上而下流动,与底部加入的 高压蒸汽逆向接触而被加热,同时发生热力水解作用,出水解塔底部的液相中残 存尿素可以控制在1×10-6-6~5×10,液相借自身压力,流入解析塔的下段,在 低压蒸汽的汽提作用下,将液相中的NH和CO几乎全部解析出来,出解析塔32 -6底部的废液含NH和尿素小于5×10,废液做为锅炉软化水使用。出解析塔含3 97 NH、CO和HO的气体在回流冷凝器内冷凝下来,含NH和CO的冷凝液经32232 回流泵一部分做为解析塔的回流液,其余部分送至尿素装置重新加工成尿素。具 体工艺流程见图4-1。 该热力水解法广泛应用于尿素解析废液处理,治理措施是可行的。 图4-1 尿素解析废液热力水解装置工艺流程图 4.2.2 反渗透技术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膜分离技术,它是渗透的一种反向迁 移运动,是在外界压力的推动作用下,借助半透膜的截留作用,将溶液中的溶质 与溶剂分开。该项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纯水制备、海水淡化和废水 处理等行业,单级反渗透除盐效率可达到98%以上,是高效的除盐设备。 本次改扩建工程后全厂生产废水零排放治理方案中进入反渗透装置进行脱 盐处理的废水主要包括尿素、合成循环水装置的排污水、脱盐水站、锅炉的排污 水,共175.5m 3/h。该废水中含盐量较高,达到3000mg/l,利用反渗透装置的高效脱盐作用,将废水中含盐量降至150mg/l以下,做为造气、合成循环水系统的 补充水使用。 西柏坡电厂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利用反渗透装置除盐后做为循环水系统的 98 补充水使用,该套装置自投运以来运行效果一直良好,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西 柏坡电厂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是利用反渗透装置脱盐的成功典范。因此,本次采 用的反渗透技术回用水处理工艺是可行的。 4.2.3 4.2.3.1治理方案简介 目前,国内中小氮肥企业实现废水零排放一致认为应采取五项技术措施:即 稳定造气工艺、深度处理水质、强化水质冷却、完善水质调整、控制水量平衡。 ********化肥股份有限公司为了实现全厂生产废水零排放,本次拟采取以下环境 管理和污染治理措施: (1)主要环境管理措施 ?稳定造气工艺 综合治理的首要条件是把好入炉原料关,优化造气工艺条件,提高入炉蒸汽 的温度,提高蒸汽分解率,在造气工艺上首先做到白烟、白渣排放,白水循环, 从源头上解决废气、废水、废渣的处理。 ?强化水质冷却 定期清理冷却塔,确保冷却塔的运行效果,使循环水温差达到15?以上, 保证冷却塔出口温度能有效控制在32?以下。 ?控制水量平衡 根据系统各用水点洗涤冷却水的流量要求及各水池液位高度,合理补加水 量,加强循环水量的监控与水质调整管理,实现水质、水量的有效平衡。 (2)主要污染治理措施 ?对造气循环水系统的污染治理 a、采用软化水做为系统的补水,减少排污量 造气循环水中pH、浓缩倍数的高低决定着设备、管道的腐蚀与结垢程度, 因此采用软化水做为造气循环水系统的补充水,另外,补充适量的缓蚀、阻垢剂 等,使pH保持稳定在7.5~8.5之间的微碱性状态下,可大大减少系统排污水量。 b、排污水逐级利用 为了实现造气废水零排放,本次将造气循环水分为三个系统,即脱硫循环水、 99 降温循环水和除尘循环水,脱硫循环水系统的补充水采用软化水,排污水作为降 温循环水系统的补充水,降温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作为除尘循环水系统的补充 水,除尘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作为锅炉水膜除尘用水,废水逐级利用,实现零排 放。 c、对沉淀池的扩容改造 为了提高造气循环水系统的处理效果,本次拟将沉淀池扩容至5000m3,并 添加絮凝剂,提高沉淀池的沉淀效果。 d、建造煤泥浓缩池 为确保废水在处理中的沉淀空间、停留时间和分离效果,增建一座 Φ6×3×1的锥斗型煤泥浓缩池,增加压滤机,使带水煤泥分离,不再形成二次 污染。 ?尿素解析废液处理 尿素解析废液收集后经热力水解装置处理,制得的软化水做为锅炉用水使 用,不外排。 ?生活污水处理 生活污水收集后经化粪池处理,再由新建的处理能力为5m 3/h的生活污水处 理装置处理,处理方法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工艺流程见图4-2。 混合液回流 粗沉调兼细好沉消格砂节氧格氧淀毒排放 污水 栅池池滤栅滤池 池 池池 风 机 房 剩余污泥 4-2 该处理装置设计进水水质COD 250mg/l、BOD150 mg/l、SS 230 mg/l,出水5 水质COD 60mg/l、BOD30 mg/l、SS 40mg/l,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5 100 (GB8978-96)表4中二级标准要求。处理后达标的生活污水用于厂内绿化、煤 场喷淋抑尘等,不外排。 ?反渗透膜技术回用水装置 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脱盐水站、锅炉的排污水经机械过滤器、活性炭过滤 器、精密过滤器和反渗透膜处理后制得软化水,做为造气、合成循环水系统的补 充水使用。 4.2.3.2类比资料 石家庄正元化肥有限公司(灵寿)采取类似的污水零排放治理方案,其环境 影响报告书已经于2004年10月通过石家庄市环保局组织的专家论证,工程完成 后全厂生产废水实现了零排放。 石家庄正元化肥有限公司(灵寿)采用生产废水零排放治理工程后运行费用 估算见表4-3。 表4-3 生产废水零排放工程运行费用估算 支出部分 收入部分 纯收入 金额 金额 (万元/年) 项目 项目 (万元/年) (万元/年) 原辅材料、能源消耗 65 回收产品销售 54.06 固定资产折旧 37.2 节水费用折合 15.2 维修 24.4 少交排污费折合 99 合计 126.6 168.26 41.46 由上表所列数据可知,污水零排放工程实施后在取得环境效益的同时,还可 以为企业取得41.46万元/年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河北**化肥有限公司采取的生产废水“零排放”治理方案只要在 制定出科学的管理规程和制度,保证废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治理措施 是可行的。 4.3 改扩建工程固体废物产生种类较多,主要包括各种反应催化剂、锅炉灰渣、 造气炉灰渣等,各种反应催化剂均由厂家回收;造气炉灰渣部分用于循环流化床 锅炉做为燃料使用,剩余部分与锅炉灰渣一起出售做建材。改扩建工程固体废物 101 全部得到妥善处置和综合利用,排放量为0,因此,改扩建工程采取的固体废物 治理措施是可行的。 4.4 改扩建工程新增噪声源主要为造气空气鼓风机、原料气压缩机、合成循环压 缩机、水泵等设备噪声,噪声值在80~95dB(A),工程采用鼓风机进气口加装消声器,产噪设备均布置在厂房内,经预算计算,采取上述隔声降噪措施后,昼 间厂界噪声预测值在50.6dB(A)~57.6dB(A)之间,夜间厂界噪声预测值在 43.9dB(A)~49.9dB(A)之间,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II 类标准要求,改扩建工程噪声治理措施是可行的。 4.5 本项目为了防止生产中跑、冒、滴、漏以及各种构筑物渗漏对区域地下水造 成污染,采取以下防渗措施: (1)车间地面、事故储水池、循环水池等均采用水泥浇底,再涂沥青防渗; (2)排水管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水泥砂浆抹口; (3)事故储水池采用8~10cm的水泥浇底,再采用三油两布(三层玻璃布、 两层沥青漆)防渗。 4.6 该公司目前绿化面积为8万平方米,改扩建工程完成后绿化面积达到13万 平方米,使全厂绿化率达到35%。具体绿化方案为: (1)公司东大门外北侧、俱乐部门前、宾馆门前绿化面积1.6万平方米; (2)公司东大门外南侧绿化面积1.3万平方米; (3)办公楼、主控楼前绿化面积0.2万平方米; (4)西门内马路东山坡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 (5)公司南兔山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 (6)公司西门内外花园、马路两侧绿化面积1万平方米; (7)公司西北边界绿化面积2.4万平方米。 平地种植冷季性草、野牛草等,绿化树种主要有雪松、白皮松、银杏、大叶 黄杨、小叶黄杨、丁香、垂柳、馒头柳、白毛杨等。 102 5. 5.1 5.1.1 (1)监测点位 本次环评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功能区分布,并根据当地气候特征, 在评价范围内共布设了6个现状监测点,同时在厂界设置了1个氨的现状监测点, 监测点名称、相对厂址方位、代表功能区等见表5-1和附图4。 表5-1 环境空气监测点一览表 监测点监测点距厂监测点与厂监测点名称 功能区 监测因子 编号 址距离(m) 址的方位 1 刘官营 1200 NNW SO、TSP 2 2 水厂铁矿宿舍 2400 NW SO、TSP 2 环境空气质3 印子峪 1800 NW SO、TSP 2 量标准2类区 4 马兰庄 800 E SO、TSP 2 5 宫店子 2600 SE SO、TSP 2 6 柳河峪 2400 SSW SO、TSP 2 厂界 NH 3 (2)监测项目 各监测点的监测项目选择为TSP和SO,同时在厂界监测氨,监测采样时同2 步测定风向、风速、气压、气温、云量等气象参数。 (3)监测时段及频率 监测频率:SO日平均浓度每天采样18小时(06:00~23:00)、TSP日平均2 浓度每天采样12小时(08:00~19:00);SO 1小时平均浓度每天监测5次,每2 次采样45分钟,具体时间为:8:00、10:00、14:00、16:00、18:00。氨每天监测 4次,每次采样45分钟,具体时间为:8:00、10:00、15:00、18:00。 监测时间:监测时间为2006年6月5日至6月9日。 (4)监测分析方法 环境空气的监测分析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办法进行。 103 (5)监测结果统计 ?统计各评价点各污染物1小时平均浓度和日平均浓度的变化范围,分析各 监测点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统计结果见表5-2。 表5-2 监测结果统计一览表 污染物 1小时平均 日平均 监测点 33名称 浓度范围(mg/m) 浓度范围(mg/m) 刘官营 0.010~0.182 0.005~0.032 水厂铁矿宿舍 0.010~0.084 0.006~0.024 印子峪 0.0085~0.134 0.007~0.129 SO 2马兰庄镇政府 0.0095~0.122 0.008~0.043 宫店子 0.0075~0.118 0.007~0.109 柳河峪 0.010~0.121 0.013~0.064 刘官营 0.61~1.17 水厂铁矿宿舍 0.27~1.28 印子峪 0.49~1.22 TSP 马兰庄镇政府 0.38~0.83 宫店子 0.62~1.02 柳河峪 0.54~1.07 NH3 厂界 0.12~0.23 ?统计各监测点污染物日平均浓度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以及最高浓度出现 时间,分析污染物超标情况。统计结果见表5-3。 ?统计各评价点污染物各时段算术平均值,分析污染物与时间的相关性,统 计结果见表5-4。 104 表5-3 统计结果一览表 33) 日平均浓度范围(mg/m) 标准值 1小时平均浓度(mg/m污染物 1小时 监测点 日平均 超标率 超标 最高浓度 超标率超标最高浓度名称 33(mg/m) (mg/m) (%) 倍数 时间 (%) 倍数 时间 刘官营 0.5 0.15 0 0 6月5日 0 0 6月6日 水厂铁矿宿舍 0.5 0.15 0 0 6月6日 0 0 6月5日 印子峪 0.5 0.15 0 0 6月5日 0 0 6月6日 SO 2马兰庄镇政府 0.5 0.15 0 0 6月6日 0 0 6月5日 宫店子 0.5 0.15 0 0 6月6日 0 0 6月6日 柳河峪 0.5 0.15 0 0 6月9日 0 0 6月9日 刘官营 0.30 100 2.9 6月6日 水厂铁矿宿舍 0.30 100 3.3 6月6日 印子峪 0.30 100 3.0 6月9日 TSP 马兰庄镇政府 0.30 100 1.8 6月6日 宫店子 0.30 100 2.4 6月8日 柳河峪 0.30 100 2.6 6月6日 NH3 厂界 2.0 0 0 6月6日 表5-4 污染物日变化情况 污染物 监测点 6月5日 6月6日 6月7日 6月8日 6月9日 名称 刘官营 0.031 0.032 0.0075 0.005 0.0095 水厂铁矿宿舍 0.024 0.017 0.016 0.015 0.006 印子峪 0.078 0.129 0.015 0.10 0.007 SO 2马兰庄 0.043 0.043 0.016 0.01 0.008 宫店子 0.061 0.109 0.010 0.007 0.015 柳河峪 0.075 0.064 0.031 0.010 0.013 刘官营 1.17 1.17 0.69 1.04 0.61 水厂铁矿宿舍 0.35 1.28 0.45 0.54 0.93 印子峪 0.64 1.22 0.49 0.87 1.20 TSP 马兰庄 0.79 0.83 0.38 0.76 0.65 宫店子 0.80 0.79 0.51 1.02 0.62 柳河峪 1.02 1.07 0.56 0.93 1.05 105 (6)监测结果分析 由表5-2可以看出,评价区域内各监测点SO 1小时平均浓度范围在2 330.0075~0.182mg/m之间,日平均浓度在0.005~0.129mg/m之间,TSP日平均 33浓度在0.27~1.28 mg/m之间,NH1小时平均浓度范围在0.12~0.23mg/m之间。 3 由表5-3可以看出,6个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点中SO1小时平均浓度、日均2浓度超标率均为0,厂界氨1小时浓度超标率为0,各监测点TSP日均浓度超标率均为100%。通过现场勘察知道,TSP超标原因主要为厂址所在区域地处北方, 天气干燥,地表植被覆盖率低,二次扬尘造成空气中TSP浓度较高所致。 5.1.2 (1)评价因子 评价因子为SO、TSP、NH。 23 (2)评价方法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计算公式为: P=C/C iii0 式中:P――i评价因子污染指数; i 3 C――i评价因子监测浓度,mg/m; i 3 C――i评价因子标准值,mg/m。 i0 (3)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值,标准值见表1-1。 (4)评价结果 本次环境空气现状评价结果见表5-5。 106 表5-5 评价结果汇总表 最大1小时平均浓度 最大日均浓度 污染物 监测点 33浓度(mg/m) 污染指数 浓度(mg/m) 污染指数 刘官营 0.182 0.36 0.031 0.21 水厂铁矿宿舍 0.084 0.17 0.024 0.16 印子峪 0.134 0.27 0.129 0.86 SO 2马兰庄镇政府 0.122 0.25 0.043 0.29 宫店子 0.118 0.24 0.109 0.73 柳河峪 0.121 0.24 0.075 0.43 刘官营 1.17 3.90 水厂铁矿宿舍 1.28 4.27 印子峪 1.22 4.07 TSP 马兰庄镇政府 0.83 2.77 宫店子 1.02 3.40 柳河峪 1.07 3.57 NH 厂界 0.23 0.12 3 3由表5-5可以看出,各监测点SO最大1小时平均浓度在0.084~0.182 mg/m2 3之间,污染指数在0.17~0.36之间,各点最大日均浓度在0.024~0.129 mg/m之间,污染指数在0.16~0.86之间,污染指数均小于1;各监测点TSP最大日均浓 3度在0.83~1.28mg/m之间,污染指数在2.77~4.27之间,均大于1。厂界监测 3点NH最大小时浓度在0.12~0.23 mg/m之间,污染指数在0.06~0.12之间。 3 综合以上监测和评价结果,结合区域污染源调查及现场踏勘情况,可以看出: 评价区域内总体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良好,SO排放总量相对较低,环境空气中SO22 尚有一定的环境容量;化肥行业特征污染物NH在厂界能够达到相应标准的要3 求;但由于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差,地表植被少,土壤裸露严重,造成大量二次扬 尘,使得环境空气中TSP(可吸入颗粒物)普遍超标。 5.2 (1)监测点位 为了了解受纳水体小沙河和滦河水质状况,选取沿小沙河及滦河布设的4 107 个监测断面的监测数据,各监测断面位置情况见表5-7,位置见附图5。 表5-7 地表水环境监测点及相对位置 序号 名称 相对位置 所处功能区 1 小沙河桥 工程排水口上游1000米 ?类 2 马兰庄村南 工程排水口下游1000米 ?类 3 小沙河与滦河交汇口 上游500米 ?类 4 小沙河与滦河交汇口 下游1000米 ?类 (1)监测因子:监测因子选取pH、COD、氰化物、硫化物、氨氮、SS共 6项。 (2)监测周期及频率:连续监测3天,每天各监测断面上、下午各采样一 次,混合后分析,同时记录水温、流量。 (3)监测时间:2006年6月5日至7日 (4)监测及分析方法:采样方法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废水部分)执行, 分析方法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5)评价方法: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其计算公式为: Pi=C ?C i0i 式中:Pi――i因子污染指数; C――i因子监测浓度,mg/L; i C――i因子质量标准,mg/L。 0i 对于pH值,评价公式为: P=(7.0-pH) ?(7.0-pH)( pH?7.0) PHismini P= (pH-7.0) ?(pH-7.0) ( pH>7.0) PHisminxi 式中:P――i监测点的pH评价指数; PH pH――i监测点的水样pH监测值; i pH――评价标准值的下限值; smin pH――评价标准值的上限值; sminx 评价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SS参照《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旱作标准。 108 (6)监测及评价结果 地表水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见表5-8。 由表5-8可以看出,在小沙河和滦河所设的各监测断面中,pH、COD、氰化物、硫化物监测因子污染指数在0.01~0.79之间,均小于1,满足《地表水环 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 氨氮监测因子在1####、2和4监测断面出现超标现象,2监测断面尤其突出, ##超标30.2倍,1和4监测断面分别超标3.17和12.51倍,分析超标原因与********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工程所排生产废水有关,另外也与马兰庄镇较多的生活污 水排入有一定关系。 #监测因子SS除3监测断面不超标外,其余各监测断面均超标6.77~37.06 ##倍,分析超标原因为小沙河沿途汇入了多家铁选厂选矿废水,使得1、2监测断 面SS浓度高达5315~7412mg/L,从各监测断面SS浓度变化情况分析,由于在 #小沙河汇入滦河前,滦河上游3监测断面SS浓度较低,为48 mg/L,小沙河汇 #入滦河后,受其影响,使得4监测断面SS达到1353 mg/L。 由此可见,评价区域小沙河及滦河地表水因受区域内铁选厂选矿废水及 ********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工程所排生产废水的影响,使地表水体中部分监 测断面的SS、氨氮指数超标。 表5-8 地表水现状监测结果 ####监测点位置 1 2 3 4 监测值(mg/L) 8.05 7.83 8.08 8.16 pH 评价结果 0.53 0.42 0.54 0.58 监测值(mg/L) 17.93 23.5 3.1 23.8 COD Pi值 0.60 0.78 0.10 0.79 监测值(mg/L) 0.002 0.113 0.002 0.033 氰化物 Pi值 0.01 0.57 0.01 0.17 监测值(mg/L) 0.01 0.166 0.159 0.042 硫化物 Pi值 0.02 0.33 0.32 0.084 监测值(mg/L) 4.75 45.3 0.50 18.76 氨氮 Pi值 3.17 30.2 0.33 12.51 监测值(mg/L) 7412 5315 48 1353 SS Pi值 37.06 26.58 0.24 6.77 109 为了弄清********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工程污水排放情况,特委托**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对现有工程污水总排口水质于2006年6月5日和6日进行了现状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其主要污染物COD、SS、总氰、硫化物、氨氮两日内最大 排放浓度分别为112.35mg/l、58.0mg/l、0.91mg/l、0.79mg/l和81.9mg/l,均符合《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358-2001)中中型企业二级排放限值要求。由于受纳水体小沙河功能为排洪,实际为排污渠道,没有自净能力,虽然企 业废水达标排放,仍然造成了对小沙河和滦河的氨氮水质超标,鉴于此,本次环 评在在建工程废水治理回用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将改扩建工程后全厂排放 的生产废水处理后回用,实现全厂生产废水零排放,避免对小沙河和滦河的水质 造成污染。 5.3 (1)监测布点 为了解厂址周围区域地下水水质状况,根据区域内地下水流向,在评价区域 内选取以下地下水现状监测点位:刘官营、李家沟和西马兰庄。监测点位置见附 图5。 (2)监测因子 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氰化物、硝酸盐、 亚硝酸盐、氨氮。 (3)监测时间及频次 监测时间为2006年6月20日至22日,连续监测三天,每天采样一次。 (4)监测分析方法 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85)进行。 (5)评价方法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公式同地表水现状评价公式。 (6)评价标准 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进行。 (7)地下水现状监测结果与评价 利用监测数据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值,通过 110 计算,地下水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见表5-9。 由表5-9可以看出,地下水监测因子污染指数均在0.01~0.82之间,小于1,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的要求,说明评价区域地 下水环境质量状况整体良好。 表5-9 地下水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 项目 刘官营 李家沟 西马兰庄 监测值(mg/L) 7.36 7.46 7.71 pH 污染指数 0.24 0.56 0.47 监测值(mg/L) 367.66 357.65 366.46 总硬度 污染指数 0.82 0.79 0.81 监测值(mg/L) 0.94 0.52 1.42 高锰酸盐指数 污染指数 0.31 0.17 0.47 监测值(mg/L) 0.001 0.001 0.001 挥发酚 污染指数 0.5 0.5 0.5 监测值(mg/L) 0.002 0.007 0.020 氰化物 污染指数 0.04 0.14 0.4 监测值(mg/L) 0.204 0.230 0.362 硝酸盐 污染指数 0.01 0.01 0.02 监测值(mg/L) 0.008 0.002 0.14 亚硝酸盐 污染指数 0.4 0.1 0.7 监测值(mg/L) 0.052 0.01 0.0125 氨氮 污染指数 0.26 0.05 0.0625 监测值(mg/L) 648.0 588 683.3 溶解性总固体 污染指数 0.65 0.59 0.68 5.4 (1)监测布点 厂界四周设厂界噪声监测点10个(1#~10#),在厂址东侧的大化家属区设 环境噪声监测点1个(11#),具体位置见附图3。 (2)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按国家规范《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349-90)进行。 (3)监测频率 111 监测1天,昼间10:00和夜间22:00各测一次。 (4)监测结果 厂界及敏感点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见表5-10。 表5-10 厂界及敏感点噪声现状监测结果 〔dB(A)〕 1# 2# 3# 4# 5# 6# 7# 8# 9# 10# 时间 11# 昼间 54.3 54.7 53.2 51.5 49.5 52.0 53.7 51.6 51.1 50.5 53.3 夜间 44.1 45.5 45.2 42.3 46.2 45.5 42.4 46.7 45.5 42.9 42.1 (2)厂界噪声监测结果评价 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对照《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II类标准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可知,厂界噪声和敏 感点环境噪声均达标。 112 6. 6.1 6.1.1 本次评价选用**气象站近五年的地面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1)风向、风速 **气象站所在区域年主导风向为SSW风,出现频率7.40%,次多风向为NW风,频率分别为7.11%,年最少风向为W风,出现频率均为3.58%,年静风频率为12.12%,大气污染物主要向偏北方向输送。 最多风向随季节变化各不相同,冬、春、夏、秋主导风向分别为NW、SSW、S、N,频率分别为13.39%(冬)、10.17%(春)、10.65%(夏)、8.39%(秋)。各季次多风向与对应最多风向偏差1-2个风向方位,冬、春、夏、秋次主导风向 分别为WNW风(频率9.35%)、S风(频率8.00%)、SE风(频率9.68%)、NNE风(频率7.90%)。春和夏季大气污染物主要向偏南方向输送,秋和冬季大气污 染物主要向偏北方向输送。 该地区不同时刻最多风向呈现出明显的日变化:02时最多风向为E风,频率为8.06%,08时最多风向为NNE风,频率为8.55%;14时和20时最多风向均为SSE风,频率分别为10.16%和13.06%。夜间至清晨大气污染物主要向偏西 和偏南方向输送,白天至傍晚,大气污染物主要向偏北方向输送。 年、各季代表月和各代表时刻风向频率、平均风速见表6-1和表6-2,风频玫瑰图见图6-1。 113 表6-1 **站风向频率表(%) 时间 冬 春 夏 秋 年 02时 08时 14时 20时 风向 (1月) (4月) (7月) (10月) N 3.71 3.33 6.61 8.39 5.53 5.48 8.39 4.35 3.71 NNE 3.06 6.83 4.52 7.9 5.57 6.77 8.55 4.35 2.9 NE 4.35 5.67 5.48 6.13 5.41 7.1 6.29 3.87 4.35 ENE 4.35 4.83 5.97 4.19 4.84 7.9 5.16 3.23 3.06 E 6.94 7.33 7.26 4.19 6.42 8.06 7.58 3.55 6.94 ESE 2.74 4.67 5.65 2.74 3.94 4.68 1.94 3.23 5.81 SE 2.42 6.33 9.68 3.55 5.49 3.06 4.68 7.74 6.29 SSE 2.42 6.33 8.71 4.84 5.57 3.06 3.06 7.42 8.71 S 3.87 8 10.65 4.68 6.79 4.19 3.06 7.42 12.9 SSW 3.55 10.17 9.19 6.77 7.4 3.06 3.23 10.16 13.06 SW 4.03 5.33 7.9 6.29 5.89 4.68 3.23 8.71 6.77 WSW 4.84 4.17 3.06 5.48 4.39 1.77 3.06 8.55 4.35 W 2.9 3.83 1.61 5.97 3.58 4.84 3.06 5 1.45 WNW 9.35 5.17 1.45 5.16 5.28 6.45 5.81 5.97 2.74 NW 13.39 5.5 2.26 7.26 7.11 6.77 6.77 9.35 5.48 NNW 7.26 3.5 1.94 5.97 4.67 4.84 5 5.16 3.55 C 20.82 9.01 8.06 10.49 12.12 17.29 21.13 1.94 7.93 114 表6-2 **气象站各风向平均风速 (m/s) 时间 冬 春 夏 秋 年 02时 08时 14时 20时 风向 (1月) (4月) (7月) (10月) N 1.28 2.94 1.58 2.06 1.91 1.36 1.42 2.98 2.6 NNE 2.07 3.74 2.25 2.93 2.91 2.07 3 3.64 3.19 NE 2.26 3.07 1.63 1.99 2.23 1.74 2.23 3.3 2.14 ENE 1.6 2.01 1.2 1.39 1.53 1.12 1.46 2.44 1.95 E 1.41 1.79 1.83 1.35 1.63 1.2 1.6 1.88 2.07 ESE 2.13 1.88 1.58 1.71 1.78 1.21 1.5 2.53 1.93 SE 1.13 1.74 1.88 1.12 1.63 1.44 1.2 1.84 1.79 SSE 1.48 2.88 2.21 1.48 2.16 1.22 1 3.15 2.03 S 1.48 2.57 2.06 1.31 1.99 1.06 1.73 2.49 2.1 SSW 1.83 3.45 2.39 1.87 2.56 1.47 1.35 3.69 2.24 SW 1.35 2.82 1.67 2.1 1.99 1.2 1.19 3 1.6 WSW 2.05 4.04 1.96 2.38 2.6 1.25 1.01 3.65 2.23 W 1.84 3.96 0.8 1.83 2.27 1.41 1.3 3.7 2.14 WNW 3.25 4.95 1.26 2.3 3.28 2.55 2.81 4.21 3.98 NW 3.47 4.1 1.95 2.93 3.33 2.55 2.76 4.21 3.45 NNW 2.8 3.86 1.73 2.28 2.71 1.98 2.17 3.67 3.08 总平均 1.8 2.78 1.7 1.83 2.02 1.33 1.49 3.17 2.09 115 NNN12.012.012.0 8.08.08.0 4.04.04.0WEWEWE SSS 一月,静风20.82%四月,静风6.85%七月,静风8.06% NNN12.012.012.0 8.08.08.0 4.04.04.0WEWEWE SSS 十月,静风10.49%全年,静风12.12%02:00,静风14.03% NNN12.012.012.0 8.08.08.0 4.04.04.0WEWEWE SSS 08:00,静风8.40%14:00,静风0.00%20:00,静风7.93% 图6-1 **气象站年、各代表月及代表时刻风向频率玫瑰图 116 从表6-2中可以看出,该区域年平均风速为2.02m/s。春季平均风速(四月 份)最大为2.78m/s;夏季平均风速(七月份)最小为1.70m/s;秋、冬季平均风 速均分别为1.80m/s和1.83m/s。从各时刻的平均风速可以看出,白天平均风速 大,夜间平均风速小,平均风速14时最大为3.17m/s, 夜间02时风速最小为1.33m/s。年各风向西北风平均风速最大,为3.33m/s,东南东风最小,为1.53m/s。 综合以上分析,从全年风速的季度变化看,春季平均风速大,有利于大气污 染物的扩散和稀释,冬、夏、秋季平均风速小,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 另外,从风速的日变化看,夜间风速小,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稀释不利。午后风 速大,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稀释有利。 另外,还对风速大小在不同风速段的出现频率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6-3。年平均风速小于0.5m/s,出现频率为12.11%,0.5~1.5m/s风速出现频率36.29%,静风、小风(<1.5m/s)出现频率之和为48.40%,风速大于1.5m/s频率之和为51.60%。除春季外,其它季节静风、小风频率之和都在51%以上。一天四个代 表时刻中,14时静风、小风频率最低,为22.02%,02时最高,为67.13%。该评价区域夜间至清晨静风和小风出现频率高,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输送, 午后静风和小风出现频率低,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 表6-3 **气象站风速段频率分布(%) 风速段m/s <0.5 0.5-1.5 1.6-2.9 3.0-4.9 5.0-6.9 ?7.0 时间 冬(1月) 20.81 34.16 22.19 13.66 6.76 2.25 春(4月) 9 22.05 27.87 24.84 11.51 4.86 夏(7月) 8.06 43.44 29.3 16.41 2.08 0.64 秋(10月) 10.48 44.89 21.05 16.09 6.11 1.28 年 12.11 36.29 25.07 17.71 6.55 2.23 02时 17.26 49.87 21.41 8.53 1.92 0.96 08时 21.13 43.21 19.45 9.13 5.17 1.77 14时 1.93 20.09 24.3 33.7 15.17 4.67 20时 7.9 31.42 35.46 19.65 4.01 1.44 (2)污染系数 污染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117 u20C,,fPu,u0 式中:CP--污染系数; f--某风向的频率; u 0--某时段平均风速(m/s); u --某时段某风向平均风速(m/s)。 计算结果列见表6-4和图6-2。 污染系数综合考虑了风向和风速的作用,反映了下风向的污染程度。本次统 计结果表明:**气象站风向频率玫瑰图与污染系数玫瑰图大体相似,年污染系数 最大的方位是东,污染系数值为9.73,对应的下风方西受污染的机率大。污染系 数最小的方位是西。冬春两季最大污染系数均出现在东风向方位,最大值分别为 12.36和12.46,对应得下风方西受污染的机率大,大气污染物主要影响偏西方。 夏、秋两季污染系数相对较小,最大方位为东南和北,污染系数分别为9.92和8.65,对应的下风方西北和南受污染的机率大。 表6-4 **气象站污染系数 时间 冬 春 夏 秋 年 02时 08时 14时 20时 风向 (1月) (4月) (7月) (10月) N 7.28 3.45 8.06 8.65 7.15 7.19 12.52 4.53 3.37 NNE 3.71 5.56 3.87 5.72 4.73 5.83 6.04 3.71 2.15 NE 4.83 5.62 6.48 6.54 5.99 7.28 5.98 3.64 4.8 ENE 6.83 7.31 9.58 6.4 7.81 12.58 7.49 4.1 3.7 E 12.36 12.46 7.64 6.59 9.73 11.98 10.04 5.85 7.91 ESE 3.23 7.56 6.89 3.4 5.47 6.9 2.74 3.96 7.11 SE 5.38 11.07 9.92 6.73 8.32 3.79 8.26 13.04 8.29 SSE 4.11 6.69 7.59 6.94 6.37 4.47 6.48 7.3 10.13 S 6.57 9.47 9.96 7.58 8.43 7.05 3.75 9.24 14.5 SSW 4.87 8.97 7.41 7.69 7.14 3.71 5.07 8.54 13.76 SW 7.5 5.75 9.11 6.36 7.31 6.96 5.75 9 9.99 WSW 5.93 3.14 3.01 4.89 4.17 2.53 6.42 7.26 4.6 W 3.96 2.94 3.88 6.93 3.89 6.12 4.99 4.19 1.6 WNW 7.23 3.18 2.22 4.76 3.98 4.51 4.38 4.4 1.62 NW 9.69 4.08 2.23 5.26 5.27 4.74 5.2 6.89 3.75 NNW 6.51 2.76 2.16 5.56 4.26 4.36 4.88 4.36 2.72 平均 6.25 6.25 6.25 6.25 6.25 6.25 6.25 6.25 6.25 118 NNN15.015.015.0 10.010.010.0 5.05.05.0WEWEWE SSS 一月,平均6.25四月,平均6.25七月,平均6.25 NNN15.015.015.0 10.010.010.0 5.05.05.0WEWEWE SSS 十月,平均6.25全年,平均6.2502:00,平均6.25 NNN15.015.015.0 10.010.010.0 5.05.05.0WEWEWE SSS 08:00,平均6.2514:00,平均6.2520:00,平均6.25 图6-2 **气象站年、各代表月及代表时刻污染系数玫瑰图 119 (3)大气稳定度 采用地面常规气象资料,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2-93)推荐的Pasquill分类法对大气稳定度进行分类。A、A-B类型天气出现频率很低,因 此将其合并到B类进行统计。年、各季代表月及代表时刻稳定度分类统计结果 列表于6-5。全年不稳定类占23.18%,中性类占34.51%,稳定类占42.32%,**地区全年稳定类型天气比不稳定类型天气出现的频率高,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 散和稀释。 表6-5 **气象站大气稳定度出现频率(%)统计 稳定度 B B-C C C-D D E F 时间 冬(1月) 6.13 0 7.9 0 30.81 30.97 24.19 春(4月) 11.17 5 8.33 2 37.67 21.83 14 夏(7月) 21.77 4.84 4.35 0.48 37.42 17.42 13.71 秋(10月) 12.9 1.61 8.71 0.81 29.03 19.52 27.42 年 13.01 2.85 7.32 0.81 33.7 22.44 19.88 02时 12.74 0 3.23 0 36.77 28.06 19.19 08时 27.58 1.13 3.87 0.97 29.19 17.1 20.16 14时 13.87 6.13 9.84 3.23 40 16.13 10.81 20时 25.97 5.97 6.77 0.81 24.35 17.1 19.03 从季节变化来看,冬(1月)、秋(10月)季稳定类型天气出现频率较高, 分别为55.16%和46.94%。不稳定类型天气出现频率低,分别为14.03%和23.22%,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春(4月)、夏(7月)季稳定类型天气出现频 率相对较低,分别为35.83%和31.13%,不稳定类型天气出现频率比冬、秋季高, 频率分别为24.50和30.96%,较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 (4)风向、风速和大气稳定度联合频率 为了预测各季及年的长期平均浓度,统计了年风向、风速、稳定度联合频率。 统计结果列于表6-6。 120 表6-6 年风向风速稳定度联合频率 稳定度等级 风速段 风向 A B C D E F 风向 A B C D E F <1.5 0.61 0 1.18 0.61 0.45 0.53 0 0.49 0.65 0.98 1.5-3 0.28 0.16 0.61 0.24 0.24 0.49 0.24 0.33 0.65 0.81 3-5 N 0.36 0.33 0.08 S 0.57 0.49 0.37 5-7 0 0.28 0 0.2 >7 0 0.08 0 0 <1.5 0.53 0 0.57 0.53 0.2 0.37 0 0.45 0.57 0.81 1.5-3 0.16 0.08 0.73 0.41 0.24 0.16 0.33 0.41 0.65 0.98 3-5 NNE 0.12 0.61 0.2 SSW 0.86 0.73 0.49 5-7 0 0.69 0 0.49 >7 0 0.49 0 0.12 <1.5 0.57 0 0.69 0.28 0.93 0.57 0 0.77 0.69 0.85 1.5-3 0.12 0.08 0.53 0.49 0.2 0.2 0.12 0.24 0.41 0.41 3-5 NE 0.44 0.37 0.08 SW 0.9 0.24 0.2 5-7 0 0.45 0 0.24 >7 0 0.16 0 0.04 <1.5 0.45 0 1.06 0.69 0.85 0.37 0 0.37 0.24 0.45 1.5-3 0.12 0.08 0.37 0.28 0.33 0.24 0.2 0.2 0.08 0.41 3-5 ENE 0 0.37 0.04 WSW 0.65 0.28 0.28 5-7 0 0.16 0 0.49 >7 0 0.04 0 0.12 <1.5 0.69 0 0.89 0.98 1.02 0.37 0 0.53 0.33 0.49 1.5-3 0.2 0.16 0.61 0.49 0.33 0.12 0.08 0.04 0.08 0.37 3-5 E 0.24 0.61 0.12 W 0.49 0.04 0.2 5-7 0 0.08 0 0.4 >7 0 0 0 0.04 <1.5 0.28 0 0.57 0.53 0.53 0.41 0 0.37 0.33 0.45 1.5-3 0.2 0.16 0.41 0.28 0.37 0.12 0.28 0.12 0.24 0.28 3-5 ESE 0.16 0.2 0.12 WNW 0.45 0.24 0.69 5-7 0 0.12 0 0.89 >7 0 0 0 0.41 <1.5 1.14 0 0.61 0.57 0.53 0.2 0 0.37 0.53 0.49 1.5-3 0.41 0.28 0.65 0.16 0.45 0.24 0.2 0.33 0.45 0.45 3-5 SE 0.24 0.28 0.08 NW 0.9 0.41 0.73 5-7 0 0.08 0 1.42 >7 0 0 0 0.41 <1.5 0.45 0 0.65 0.49 0.57 0.33 0 0.33 0.37 0.53 1.5-3 0.28 0.08 0.57 0.65 0.37 0.16 0.2 0.37 0.24 0.28 3-5 SSE 0.57 0.41 0.16 NNW 0.45 0.33 0.53 5-7 0 0.28 0 0.28 >7 0 0.04 0 0.28 静风 C 1.63 0 3.37 3.86 3.25 121 6.1.2 本次采用当地及地形条件类似的资料并结合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1994年采暖期在首钢矿业公司球团大修改造工程时的实测数据,对小球测风、低空探空 和平衡球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给出本次环评的推荐值。 (1)大气边界层内的风场 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输送和稀释主要在大气边界层内进行,大气边界层内的 风是决定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的主要因子。风向决定了大气污染物的输送方向, 风速主要影响大气污染物的输送、稀释速度。风速愈大稀释愈快,而在风速小的 情况下,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输送和稀释,易形成大气污染物的高浓度。 因此,边界层内各高度处的风向、风速对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至关重要。 利用本次基线测风结果,对大气边界层内不同高度的风向频率进行了统计, 结果见表6-7。 表6-7 各高度各风向出现频率(%) 高 度 层 风向 地面 100m 200m 400m 600m 1000m N 19.2 1.4 NNE 5.5 6.9 4.2 2.8 1.5 NE 8.2 4.2 4.2 5.6 3.3 ENE 9.7 6.9 8.5 8.8 1.7 E 9.4 4.2 9.7 5.6 10.3 5 ESE 5.6 5.6 5.6 2.9 10 SE 12.3 4.2 2.8 1.4 2.9 1.7 SSE 1.4 2.8 4.2 7 7.4 5 S 2.7 4.2 6.9 5.6 5.9 10 SSW 1.4 12.5 13.9 12.7 13.2 11.7 SW 5.5 13.9 18 14.1 16.1 16.7 WSW 1.4 6.9 6.9 14.1 13.2 13.3 W 2.7 4.2 2.8 4.2 8.9 10 WNW 1.4 8.3 8.3 5.6 4.4 3.3 NW 19.2 8.3 5.6 5.6 1.5 6.7 NNW 6.9 2.7 1.6 3.1 1.6 C 2.6 122 表6-8 平均风速时空变化表(m/s) 时 间 平均 高度 7:00 9:00 13:00 16:00 19:00 - 地面 2.2 3.1 3.3 2.9 1.8 2.7 100 5.1 5.5 4.6 5 4.3 4.9 300 6.4 6.2 5.6 6 5.8 6.0 600 7.5 6.6 5.8 6.7 8.3 7.0 900 7.4 7.4 6.9 8.5 10 8.0 ?风向随高度的变化 从表6-7和图6-2风向玫瑰图中可以看到,观测期间地面主导风向为N和NW风,频率为19.2%,大气污染物主要向S和SE方向输送。100m-1000m主导风向均为SW,主导风向频率范围在13.9-18.0%之间,大气污染物主要向NE方向输送。 ?风速随高度的变化 表6-7统计了观测期间各高度不同时刻下的平均风速和各高度平均风速。从 表6-8中可以看出,大气边界层内风速随高度的变化是比较明显的,平均风速随 高度升高呈逐渐加大的趋势。从地面到300m平均风速随高度增加最为迅速, 600m至900m平均风速随高度的增加变化较为平缓。近地面风随高度变化的原 因,主要是地面摩擦力和温度层结的作用,越贴近地面受地面的影响就越大,反 之越小。因此,贴近地面风速较小,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越来越大。另外,风速 随高度的变化,还受温度层结的影响,逆温层内风速较小。 ?风速高度幂指数 描写风速廓线的幂指数公式一般比对数公式适应的范围更为广泛,适应的高 度也较高,本次观测试验选用幂指数公式进行计算。 幂指数公式: u p =u(z/z)2121 式中:u 1为z 1高度处的风速;u 2为z 2高度处的风速;p为风速高度指数,依赖于大气稳定度和地面粗糙度。 根据观测结果,利用统计学方法,分别计算出不同大气稳定度条件下风速随 高度变化的P指数值。结果列于表6-9。从计算结果看,300m以下风速随高度 123 的变化基本符合幂指数规律。 表6-9 各类稳定度下风速高度指数 稳定度 A B C D E F P值 本次实测值 0.14 0.17 0.23 0.29 0.36 《导则》 0.10 0.15 0.20 0.25 0.30(E、F) 从表6-9中可以看出,幂指数P值与大气稳定度有关,当大气不稳定时,垂 直扰动易于发生,上下层空气动量交换强,使上下层风速差别变小,P值也小;当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时,上下层空气动量交换弱,上下层风速差大,P值也就大。因此,P值随大气稳定度的增加而增大。大气层结越稳定,P值就越大,反之,P值就越小。 (2)大气边界层温度场 在近地面层大气中,温度随高度的分布规律,受下垫面的影响很大。白天地 面吸收太阳光的辐射,使邻近地面的空气首先增温,然后通过热传导、辐射、空 气对流等过程,将热量向四周传递,一般情况下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这种 递减型分布以晴天的中午最为典型。但是在晴天无云的夜晚,当风速较小时,有 效辐射使地面失去大量的热能,近地面层由于受地面辐射的影响,低层空气也可 形成气温随高度增加的现象——逆温。当出现逆温时,大气层结状态十分稳定, 人们生产、生活中排放出的大气污染物不易被扩散、稀释和输送,只能在近地面 有限的空间弥漫,从而使地面污染物浓度增加。逆温层强度越大,厚度越大,维 持时间越长,这种作用就明显。而且逆温层内大气湍流交换很弱,不利于大气污 染物的扩散和稀释。逆温层按形成的机理可以分为:辐射逆温、下沉逆温、锋面 逆温和紊流逆温等。按离地面高度不同,又可分为接地逆温和上层逆温两种。接 地逆温从地面开始形成,所以它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影响较大。 ?逆温特征统计 表6-10给出了观测测期间各规定时刻逆温出现频率,表6-11给出了各层逆温统计特征。 124 表6-10 各时刻逆温出现频率(%) 时间 出现频率 贴地 低层 高层 6:00 15.08 5.56 6.35 3.17 8:00 15.08 3.17 7.94 3.97 10:00 11.9 0 7.14 4.76 11:00 11.9 0 8.73 3.17 14:00 10.32 0 4.76 3.17 16:00 7.94 0 4.76 3.17 19:00 12.69 1.59 7.14 3.97 20:00 9.52 2.38 4.76 2.37 22:00 0.79 0.79 0 0 24、02、04 4.77 0.79 2.37 0 合计 100 15.9 54.0 30.1 注:24、02、04点资料为加密观测资料,样本较少仅供参考。 表6-11 各逆温层特征统计表 平均厚度 最大厚度 平均顶高 平均底高 平均强度 最大强度 逆温层 m m m m ?/hm ?/hm 接地逆温 186.1 350.0 186.1 0 0.8 5.0 低层 123.4 500.0 593.5 470.1 0.7 高层 144.2 350.0 1316.8 1172.6 0.9 从表6-10中可以看出,贴地逆温出现频率最低,为15.9%,低层逆温出现频率最高,为54%,高层逆温出现频率次之,为30.1%。逆温在6-8时出现频率较高,另外,贴地逆温在清晨和夜间出现频率较高,清晨和夜间逆温出现频率高, 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 从表6-11中可以看出,贴地逆温的最大厚度为350.0米,平均厚度186.1米,平均强度为0.8?/100m。低层逆温的最大厚度为500.0米,平均厚度123.4米,平均强度为0.7?/100m。高层逆温的最大厚度为350.0米,平均厚度144.2米,平均强度为0.9?/100m。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地区逆温层有以下特点:出现频率高、厚度大、 维持时间长。 ?接地逆温的生消过程 125 根据观测结果,贴地逆温存在着明显的生消过程,冬季日落后从20时开始贴地逆温逐渐生成,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强度和厚度逐渐增大,到日出前达到最 大,日出后由于低层大气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贴地逆温底逐渐抬高,10时以后消失。 (3)混合层厚度 观测期间各类大气稳定度条件下混合层厚度的平均值为554m。其中B类933m,C类810m,D类527m,E类352m,F类150m(见表2-20)。 6.1.3 6.1.3.1预测内容 (1)计算现有75t/h锅炉+新增75t/h锅炉合用的100m排放SO ,新增尿2 素洗涤塔排放NH,改造后的合成氨造气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排放SO、CO的32 最大落地浓度及其出现距离; (2)各种气象条件下改扩建项目对各评价点的SO、NH、HS小时贡献浓232 度; (3)选取典型日,计算改扩建项目对各评价点的SO、TSP、甲醇日均贡献2 浓度; (4)根据环境现状监测结果,对各评价点的环境质量进行预测 (5)计算出厂界颗粒物、甲醇、NH的一次贡献浓度; 3 (6)根据无组织排放,计算卫生防护距离; (7)项目非正常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计算、分析。 6.1.3.2预测模式 (1)计算模式 因评价区域地形复杂,山陵起伏,故选用修正后的高斯模式(艾根模式)进 行计算。艾根模式主要内容如下: ?有风时 2,,,,QTHe1 ,,,,C,exp,,,,,xyo,,u,,,2,,,yzz,,,, 126 3式中:C-以污染源的烟羽轴线x轴的坐标系中(x,y,o)处的地面浓度,mg/m; Q-单位时间排放量,mg/s; u-排放口处环境平均风速,m/s; σ-垂直于平均风向的水平横向扩散参数,m; y σ-铅直向扩散参数,m; z H-排气筒有效高度,m; e T-有效源高地形修正系数,其值由有效源高(He)的情况确定: 当H?H(H为计算点地面与烟囱底的高差,m),而大气稳定度为中性和不ett 稳定时,T=1/2;稳定时,T=1/4。 当H>H,而大气稳定度为中性和不稳定时,T=1-H/2H;稳定时,etteT=1-3H/4H。 te ?静风和小风时 2QGG,,3,22,,2r,,02 2,,r222201,,XYTHe,,,,,,2r02,, ,u/2rs/222,,2 ,,Ge12ses,,,,,01 21s,t/2,,sedt,,,,,2, UxS,r,,01 ?尘(颗粒物)模式 对于粒径大于10μm的颗粒物,其地面浓度C按倾斜烟羽模式计算。 p 2,,x,,Vg,THe,,,,2,,,,1,Qy, u ,,C,exp,,P22,,2u,,,22,,yzyz,,,, 式中α为尘粒子的地面反射系数,V为尘粒子的沉降速度。 g 2dg, V= g18, 式中d、ρ分别为尘粒子的直径和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μ为空气动力粘性 127 系数。 ?日均浓度模式 日平均浓度利用电接风观测期间每天24小时观测资料进行逐次的1小时浓 度计算,然后求日平均浓度。 n1Cxyo(,,)(,,),Cxyo,dh ni,1 3式中:Cd(x,y,o)----计算点的日平均浓度,mg/m; 3 Ch(x,y,o)----计算点的小时平均浓度,mg/m; n-----小时浓度次数。 ?面源模式 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中的模式进行预测,并对бy、бz扩散参数分别按如下修正: ,1,,,X,,/4.3y1y ,2,,,X,H/2.15z2式中:X—接受点至面源中心的距离; H—面源平均排放高度; α — 地面反射系数。 0 V— 沉降速度;通常使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 g 2drgPp,Vg 18, d — 颗粒物粒径,m; p -3 r— 颗粒物真密度,kg.m; p μ— 空气动力学粘性系数, m.s-.m-; -2 g — 重力加速度,m.s ; (2)烟气抬升高度 ?有风时,中性和不稳定条件 A、当烟气热释放率Q大于或等于2100 kJ/s,且烟气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h 值?T大于或等于35K时,?H采用下式计算: 128 121,nn,HnQHU,on ,TQPQ, 035.haVTS ,TTT,,sa 式中:n-烟气热状况及地表状况系数; 0 n-烟气热释放率指数; 1 n-排气筒高度指数; 2 Q-烟气热释放率,kJ/s; h H-排气筒 距地面几何高度,m; P-大气压力,hpa; a 3Q-实际排烟率,m/s; v ?T-烟气出口温度与环境温度差,K; T-烟气出口温度,K; s T-环境大气温度,K; a U-排气筒出口处平均风速,m/s。 B、当1700kJ/s 工程施工 建筑工程施工承包1园林工程施工准备消防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水电安装文明施工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 期间将有噪声、 废气、废水及其固体废物污染源产生。下面逐一进行影响分析。 (1)噪声影响分析 建筑材料、设备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约为90dB(A);建筑物基础挖掘、混凝土制备、浇注等工程机械产生的噪声,产噪声值在75~105 dB(A)之间,以及设备吊运、安装产生的安装噪声,产噪声值在70~85 dB(A)之间。根据类比调查和分析,各类建筑施工机械噪声值见表6-36。 表6-36 施工机械产噪声值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噪声值 序号 设备名称 噪声值 1 装载机 90 5 夯土机 90 2 挖掘机 90 6 混凝土振捣机 105 3 推土机 86 7 电锯、电刨 75~105 4 混凝土搅拌机 79 8 运输车辆 85~90 采用点源衰减模式,预测计算声源至受声点的几何发散衰减,计算不考虑声 屏障、空气吸收等衰减。预测公式如下: Lr=Lro-20lg(r /ro) 式中:Lr-距声源r处的A 声压级,dB(A); Lro-距声源ro处的A 声压级,dB(A); r -预测点与声源的距离,m; ro -监测点与声源的距离,m。 157 利用上面的公式,预测出主要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衰减值,预测计算结 果见表6-37。 将预测结果与《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对照可以看出,昼间距离工地40m,夜间距300米可以满足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的要求,另外建筑材料的运输将使 通向工地的公路车流量增加,产生交通噪声将会给运输线路沿途产生一定的声环 境的影响。 表6-37 各主要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贡献值 序 设备 不同距离处噪声贡献值〔dB(A)〕 施工 号 名称 阶段 40m 100 m 200 m 300 m 500 m 装载机 1 72 64 58 54 50 地基 挖掘机 2 72 64 58 54 50 挖掘 推土机 3 68 60 54 50 46 混凝土搅拌机 4 72 64 58 54 50 夯土机 5 73 65 59 55 51 结构 混凝土振捣机 6 47 39 33 29 25 电锯、电刨 7 73 65 55 50 46 运输车辆 8 62 54 48 44 40 厂址附近的居民均较远,最近的厂址东侧的生活区,经搬迁后距离厂址的距 离为500米,施工噪声经衰减后,对居民声环境产生影响较小。同时建设单位在 施工过程中应做到: ?大型噪声设备应避免在夜间使用,建设与施工单位应与周围单位、居民建 立良好关系,及时使其了解施工进度及采取的降噪措施,取得居民的理解; ?建设单位在与施工单位签订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时,应要求其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为低噪 声机械设备,并在施工中应设专人对其进行保养维护,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各类 机械; ?在施工的结构阶段个装修阶段,对建筑物外部采用围挡,减轻施工噪声对 外环境的影响; ?建设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施工工地的噪声管理,施工企业也应对施工噪声定 期进行自查,避免施工噪声扰民。 (2)扬尘影响分析 施工期扬尘主要为建筑材料水泥、白灰及地基挖掘弃土转运、临时堆存产生 158 的二次扬尘和车辆运输进出工地所产生的二次扬尘。施工期扬尘的污染大小与施 工现场条件、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以及气象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针对施 工期扬尘污染问题,对工程提出以下要求,以使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到最小: ?施工现场四周设置围墙,围墙不低于2m; ?地基挖掘产生的弃土及时用于厂区平整并压实; ?每天定时对施工现场扬尘区及道路洒水; ?当风速大于4m/s时,应停止土方施工; ?建筑垃圾应全部用于厂区内平整。 (3)生活污水影响分析 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地施工人员的进驻将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和生活杂用 水。杂用水所含主要污染物为SS和COD,浓度小于150mg/l,基本全部就地蒸发入渗,所含SS和COD全部被土壤吸收分解,不回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生活污水通过施工工地简易化粪池处理,外排,由于废水量较小,该部分废水也 将全部被蒸发入渗,所含污染物能够全部被土壤吸收分解,不会对当地水环境产 生不良影响。 (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和地基挖 掘产生的弃土,为一般固体废物,不属于危险废物。工程地基挖掘产生的弃土除 部分用于回填地基外,其余全部用于厂区内平整,没有弃土和建筑垃圾外运,因 此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不会因长期堆存或外弃而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159 7. “国务院关于清洁生产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家《环境保护和2001年远景目标》都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思想,是对生 产过程采取整体预防性措施,从源头降低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从而达到节约能 源、降低消耗、减少排污,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7.1 本次改扩建工程是将公司闲置的意大利斯娜姆氨气提尿素生产装置进行必 要的完善,使其生产能力达到15万吨/年,并为其配套建设8万吨/年合成氨生产装置,实现增产8万吨/年合成氨、15万吨/年尿素的目标。另外,还对现有12万吨/年合成氨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将脱碳工艺由原来的三触媒配热钾碱法改为 NHD工艺,脱碳后的气体再通过联醇、高压甲烷化脱除CO、CO, 不属于《产2 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限制、淘汰类的范围,符合国家及行业的 产业政策。 7.2 (1)水煤气采用栲胶法脱硫,喷射再生,并配套建设硫磺回收系统,不仅 消除了硫污染,而且还副产了硫磺; (2)改扩建工程将脱碳工艺由原来的三触媒配热钾碱法改为NHD工艺,脱碳后的气体再通过联醇、高压甲烷化脱除CO、CO,使吨氨净化蒸汽消耗降2 为230Kg以下; (3)造粒塔采用新型变频造粒喷头,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收率,减少了尿素 粉尘的排放量; (4)采用集散控制系统(DCS)进行监控,设置中央控制室,根据各生产 装置的操作情况,分别设置装置控制室、现场控制盘和常规仪表。生产过程的控 制参数集中在控制室内DCS控制,指示、打印、报警和遥控,各工段的主要工 艺参数和全厂的水、电、气、蒸汽等公用工程耗能参数也输入DCS。与安全生 产操作有关的参数,通过DCS达到声光报警和连锁的目的。 160 7.3 改扩建工程采用了一系列的节能降耗措施: (1)新建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部分造气炉渣,减少了白粉煤的用量, 节约了资源; (2)压缩机采用蒸汽驱动离心式压缩机,节省电耗; (3)生产中对工艺冷凝水进行回收使用,节约了水资源。 (4)将造气吹风气引入余热回收装置,利用其燃烧热副产蒸汽,并入全厂 蒸汽管网,供生产、生活使用,这样既变废为宝,又节约了能源。 改扩建工程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将从物耗指标、能耗指标和新水用量指标三个 方面与国内合成氨企业进行分析对比情况,分析结果见表7-1。 表7-1 改扩建工程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新水用量指标与国内其它合成氨 企业对比情况一览表 本单位 序号 项目 国内平均水平 国内先进水平 改扩建前 改扩建后 1 吨氨耗燃料(t/t产品) 1.65 1.25 1.30 1.18 2 吨氨电耗(KW.h/t产品) 1782 1126 1130 1120 33 吨氨水耗(m/t产品) 23.73 10 18.6 8 由以上对比可知,改扩建工程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新水用量指标均低于国 内合成氨企业的平均水平。 7.4 改扩建工程的主要产品为液氨和尿素,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限制、淘汰类的范围。液氨厂内采用专用的卧式压力容器罐储存,尿 素采用耐用的塑料编织袋内衬塑料袋进行包装,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危害,因此, 改扩建工程的产品在储存、销售、使用过程中均不对环境产生危害。 7.5 改扩建工程污染物产生指标见表7-2。 161 表7-2 改扩建工程污染物产生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国内先进水平 31 废水排放量(m/t产品) 0 2 COD排放量(t/t产品) 0 3 污水回用率(%) 100 34 废气产生量(m/t产品) 5 SO排放量(t/t产品) 2 6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100 7.6 该公司将实施生产废水零排放治理回用措施,既避免了废水中污染物对小沙 河、滦河的污染,又节约了水资源;造气吹风气经余热回收装置燃烧处理,既避 免了废气对周围大气环境的污染,又副产蒸汽;改扩建工程产生的固体废物全部 得到妥善处置和综合利用,避免了固体废物乱堆乱放对环境的污染。通过以上行 之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大大减轻了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营造 出清洁优美的生产环境。 7.7 改扩建工程实施后,建设单位应考虑进一步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 (1)建设单位应建立原辅材料质量检查制度,对能耗、物耗、水耗、产品 合格率等指标应定期考核; (2)开展清洁生产审计,通过审计发现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不足问题,进 一步挖掘节能降耗的潜力; (3)实行标准成本制度,制定更高标准的原辅材料和能源消耗指标,通过 班组、车间竞赛以及成本考核活动,把降耗增效落实到每个班组和个人,贯穿到 生产过程中的每个工艺环节,创造各项消耗指标达到全国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本工程采用了多项节能降耗措施和减污措施, 使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量较老厂有明显改善,均优于国内合成氨企 业的平均水平,因此,改扩建工程属清洁生产工艺,清洁生产水平在国内处于较 先进水平。 162 8. 根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精神中“一控双达标”的目标,建设项目要实施清洁生产,污染物排放要实行全过程控制, 在保证污染物达标的基础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总量 控制指标之内。因此,本改扩建工程污染物排放在实行浓度控制的同时,必须实 行总量控制。 8.1 按照《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及《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应遵循“环境危害大的、国家重点控制的主要污染物;环境 监测和统计手段能够支持的;能够实施总量控制的”指标筛选原则,并根据改扩 建工程的污染物特征,确定本工程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因子为: 废气:烟尘、工业粉尘、SO 2 废水:COD、氨氮 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 8.2 8.2.1 《********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0万吨甲醇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于2004年5月通过河北省环保局的审批,批复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见表8-1。 表8-1 在建甲醇工程后批复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单位:t/a 污染物 烟尘 工业粉尘 氨氮 工业固体废物 SO COD 2 在建工程后 330.65 1142.45 170 24.7 37.9 0 预测排放量 批复的 330.65 1142.45 170 24.7 37.9 0 总量控制指标 8.2.2 改扩建工程后由于该公司实施了生产废水零排放治理回用措施,废水中 COD、氨氮的排放量比批复的总量控制指标分别减少了24.7t/a、37.9t/a;改扩建 163 工程后全厂所需蒸汽由1台新建的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1套造气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以及工艺副产的蒸汽供给,由于新建锅炉采用四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 炉内添加石灰石粉烟气固硫和碱性石灰水脱硫,其除尘、脱硫效率远远高于原多 管旋风除尘+文丘里水膜除尘和炉内烟气固硫的除尘、脱硫效率,故烟尘、SO2的排放量比批复的总量指标分别减少了19.62t/a、1.31t/a;另外,本次工程采用 新型造粒喷头,对煤场和渣场进行了治理,使工业粉尘的排放量比批复的总量指 标减少27.24t/a,做到了增产减污,符合总量控制的原则。 改扩建工程后污染物排放量及变化量见表8-2。 表8-2 改扩建工程后污染物排放量及变化量 单位:t/a 项目 在建工程后批复的总量指标 改扩建工程后 与批复的总量指标对比的变化量 烟尘 330.65 311.03 -19.62 SO 1142.45 1141.14 --1.31 2 工业粉尘 170 142.76 -27.24 COD 24.70 0 -24.70 NH-N 37.90 0 -37.90 3 工业固体 0 0 0 废物 8.3 根据以上分析,**化肥股份有限公司改扩建工程实施后全厂污染物预测排放 总量均小于河北省环保局对在建甲醇工程批复的总量指标,排放总量做到了增产 减污,符合总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改扩建工程实施后后全厂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值按照在建甲醇工程批复的总 量指标给定:废气中烟尘330.65t/a、SO1142.45t/a、工业粉尘170t/a;废水中COD 2 24.7t/a、氨氮37.9t/a;工业固体废物0t/a。 164 9. 9.1 9.1.1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和贮存有一定量的易燃、易爆、有毒等原辅材料及 中间产品,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主要为:氨、CO、HS、H等。 22 工程涉及到的危险品其主要理化特性和危险类别见表9-1系列。 表9-1 生产中使用的主要危险化学品及其危险类别 序号 物质名称 危险类别 序号 物质名称 危险类别 (1) 氨 有毒气体 (2) 一氧化碳 易燃气体 (3) H易燃气体 (4) 易燃气体 S H 22 (5) CH易燃气体 4 9.1.2 本工程工艺过程复杂、控制点多,部分装置的反应器、贮槽等具有一定温度、 压力,有些工艺设备是在高温下运行,部分生产装置内部是易燃、易爆的化合物, 因此对设备及相应管道的承压、密封和耐腐蚀的要求都很高,存在着因设备腐蚀 或密封件磨损破裂而引起泄漏及着火爆炸的可能性。在运输、贮存或者操作不当 时会发生燃烧、爆炸、腐蚀及毒性危害,人体接触这些物料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 害。根据工程特点,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分析如下表9-2。 表9-2 主要风险因素分析 事故发生环节 类型 原因 泄漏 阀门破损、设备破损,违章操作,安全阀及控制系统失灵 贮存 中毒 泄漏导致现场危险品浓度超标 火灾、爆炸 泄漏、明火、静电、摩擦、碰撞、雷击 泄漏 加料、放料 火灾、爆炸 停电、停水、自动控制失控 生产 中毒 泄漏导致现场危险品浓度超标 烫伤、冷伤 保温、保冷失去作用 泄漏 管线破损、泵密封不佳、车辆事故等 运输 火灾 泄漏与空气接触,明火、静电、雷击 165 表9-1(1) 氨的理化性质及毒性描述 标识 分子量:17.03 分子式:NH CAS号:7664-41-7 3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相对密度:(水=1) 0.82(-79?);(空气=1)0.6 理化 性质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熔点:-77.7? 沸点:-33.5? 侵入途径:吸入 3毒性:毒性:属低毒类。急性毒性:LD350mg/kg(大鼠经口);LC1390mg/m,45050 小时,(大鼠吸入)。刺激性:家兔经眼:100ppm,重度刺激。亚急性慢性毒性:大鼠, 320mg/m,24小时/天,84天,或5~6小时/天,7个月,出现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血胆碱酯酶活性抑制等。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性:大肠杆菌1500ppm(3小时)。毒性 3细胞遗传学分析:大鼠吸入19800µg/m,16周。 及健 康危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害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 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 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 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 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 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燃烧性: 闪点: 燃烧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爆炸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危险燃烧(分解)产物:氧化氮、氨 性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火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方法 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急救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 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150米,严格限制出入,切断 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 泄漏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 处理 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 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 检验后再用。 166 表9-1(2) 一氧化碳的理化性质及毒性描述 标识 分子量:28.01 分子式:CO CAS号:630-08-0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相对密度:(水=1)0.79;(空气=1)0.97 理化 性质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种有机溶剂 熔点:-199.1? 沸点:-191.4? 侵入途径:吸入 毒性: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中度中 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面色潮红、口唇樱红、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意识模糊, 可有昏迷。重度患者昏迷不醒、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加,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毒性深度中毒可致死。慢性影响:长期反复吸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可致神经和心血管系 及健统损害。急性毒性:LC32069mg/m,4小时(大鼠吸入) 50康危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0.047~0.053mg/L,4~8小时/天,30天,出现生长缓害 慢,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增高,肝脏的琥珀酸脱氢酶及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受到 破坏。猴吸入0.11mg/L,经3~6个月引起心肌损伤。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150ppm(24小时,孕1~22天),引起心0 血管(循环)系统异常。小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125ppm(24小时,孕7~18天),0 致胚胎毒性。 健康危害: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 燃烧性:易燃 闪点:<-50? 燃烧危险特性: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爆炸能引起燃烧爆炸。 危险燃烧(分解)产物:二氧化碳 性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 方法 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急救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 措施 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泄漏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处理 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用管路导至 炉中、凹地焚之。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167 表9-1(3) 硫化氢的理化性质及毒性描述 标识 分子量:34.08 分子式: HS CAS号:7783-06-4 2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恶臭味气体 相对密度:(空气=1)1.19 理化 性质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 熔点:-85.5? 沸点:-60.4? 侵入途径:吸入 3毒性急性毒性:LC618mg/m(大鼠吸入) 50 及健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家兔吸入0.01mg/L,2小时/天,3个月,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机康危能改变,气管、支气管粘膜刺激症状,大脑皮层出现病理改变。小鼠长期接触低浓 害 度硫化氟,有小气道损害。 健康危害: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燃烧性:易燃 闪点:<-50? 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燃烧 与浓硝酸、发烟硫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爆炸 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起回燃。 危险 性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火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方法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急救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 吸停止,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 时隔离30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泄漏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 处理 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 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或使其通过三氯化铁水溶液,管路 装止回装置以防溶液吸回。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168 表9-1(4) 氢的理化性质及毒性描述 标识 分子量:2.01 分子式:H CAS号:133-74-0 2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味气体 相对密度:(水=1) 0.07(-252?);(空气=1)0.07 理化 性质 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 熔点:-259.2? 沸点:-252.8? 毒性侵入途径:吸入 及健健康危害: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康危引起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 害 燃烧性:易燃 闪点:<-50?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气体比空燃烧 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爆炸 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 危险 性 燃烧(分解)产物:水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 方法 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带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 急救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措施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 作业,须有人监护。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泄漏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 处理 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 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169 表9-1(5) 甲烷的理化性质及毒性描述 标识 分子量:16.04 分子式:CH CAS号:74-82-8 4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相对密度:(水=1) 0.42(-164?); (空气=1)0.55 理化 性质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 熔点:-182.5? 沸点:-161.5? 侵入途径:吸入 毒性健康危害: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及健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康危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害 冻伤。 燃烧性:易燃 闪点:-188? 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燃烧 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爆炸 剧烈反应。 危险 性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 方法 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带自吸过滤式防毒面 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急救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措施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 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泄漏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处理 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 旷处,注意通风。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170 由表9-2可知,工程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两种,一是自然因素,如暴雨、 雷击、地震等自然因素均可引发事故;另一种是人为因素引发事故发生。一般自 然因素引发的事故可通过安全装备的投用,如增加紧急停车系统、提高设施的抗 震强度、防雷电等手段来实现装置的本质安全,而人为因素是一种动态的、难以 控制的因素,因此人为因素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因素,特别是放松安全管理、违章 操作或违反安全管理规程都可能发生事故。 9.1.2.1生产过程潜在风险因素识别 由于本工程生产装置使用的物料中多有易燃易爆性或毒性,根据所涉及的物 料和工艺特点,将工程生产过程中存在危险因素的装置筛选见表9-3。 表9-3 工程的主要危险部位和主要风险 序号 装置名称 危险有害物料名称 主要危险危害 造气工段 CO、H1 、HS 火灾、爆炸、中毒 22 脱硫工段 CO、H2 、HS 火灾、爆炸、中毒 22 变换工段 CO、H3 、 火灾、爆炸、中毒 2 甲烷化工段 CO、H4 、CH 火灾、爆炸 24 合成工段 H5 、NH 中毒、火灾、爆炸 23 尿素工段 6 NH中毒 3 合成氨和尿素生产过程中主要有害、有毒物质为NH、CO、H、HS等,322 在煤气发生、净化,氨合成、尿素生产等工序,由于设备老化或操作不当引发 CO、HS、NH的泄漏导致爆炸或中毒是本次工程的主要风险因素。 23 工程中主要可燃物质的爆炸极限见表9-4。 表9-4 合成氨工艺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 爆炸浓度极限(V%) 序号 气体名称 下限 上限 氨 1 16.0 27.0 硫化氢 2 4.3 45.5 一氧化碳 3 12.5 74.2 氢 4 4.0 74.2 甲烷 5 5.0 15.0 171 9.1.2.2贮存潜在风险因素识别 本工程中危险品贮存主要为氨库和半水煤气气柜,贮存过程中的主要风险为 储罐泄漏、火灾、爆炸,以及由此间接造成的人员中毒。贮存区现有物质贮存方 式及存量见表9-5。 表9-5 现有危险品贮存方式及贮存量 设施 物质 贮存方式 设备材质及规格 贮存能力 现有量 氨库 液氨 卧式罐 16MnR ф2.6×11.3m 290吨 100吨 33煤气气柜 半水煤气 气柜 A钢 10000m 3120 m 3 9.1.2.3运输过程潜在风险因素识别 本工程的危险品全部由生产工艺中产生,不涉及外购,主要原料煤为固态且 性质比较稳定,在运输过程中不存在风险因素。 9.1.3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A进行判定,本工程重大危险源识别情况见表9-7。 表9-7 主要危险品变化情况和重大危险源识别一览表 技改前存技改后存临界量是否重大序号 工序名称 存在危险物质 在量(t) 在量(t) (t) 危险源 CO 9.4 15.7 2 1 造气工段 H是 1.7 2.9 1 2 HS 0.1 0.17 2 2 CO 9.4 15.7 2 2 脱硫工段 是 H 1.7 2.9 1 2 3 变换工段 H 2.6 4.4 1 是 2 H 3.0 5.1 1 24 甲烷化工段 是 CH 0.16 0.27 1 4 H 4.8 8.1 1 25 合成工段 是 NH 16 27 40 3 6 尿素工段 NH 16 27 40 否 3 7 氨库 NH 140 140 100 是 3 8 气柜 CO 1.1 1.1 5 否 H 0.2 0.2 10 2 172 经由上表分析可见,改扩建工程后造气工段和造气后续的各净化工序装置由 于水煤气量较大,根据半水煤气中CO和H的含量与临界值进行对照,上述装2 置均构成重大危险源;另外氨库的储存量达到临界量的限值,也构成重大危险源。 在危险物质中半水煤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毒性不大,较易发生爆炸事故,环境 风险较小;而液氨属于毒性物质,一旦发生泄漏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危害。鉴 于本工程涉及到易燃易爆气体和毒性物质,且部分装置属于重大危险源,故本次 评价采取一级评价。 9.2 9.2.1 ********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地处河北省唐山市**市境内、马兰庄镇西侧,周 围5km范围内,主要存在马兰庄镇、刘官营、庄户沟等共19个村庄,其与本工程方位及距离见下表10-6,确定马兰庄镇、刘官营和庄户沟为环境保护目标,与 厂址的距离均符合本工程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 表9-6 工程厂址5km范围内人口分布 村庄 与厂址距离(m) 与厂址相对方位 人口数 备注 厂生活区 紧邻 E 1158 马兰庄镇 800 E 13230 环境保护目标 刘官营 1200 NWW 1400 环境保护目标 庄户沟 1250 SW 392 环境保护目标 桑园 2500 N 565 擂鼓台 4750 NNE 832 凤凰山 4500 NNE 423 上金山院 3000 NE 511 下金山院 2500 NE 497 西峡口 3250 SEE 374 东峡口 3750 SEE 565 小营 4500 SE 775 宫店子 2500 SE 451 后裴庄 3500 SSE 1067 前裴庄 4500 SSE 796 柳河峪 2500 SW 435 李家沟 2000 SW 243 新水村 3500 NNW 267 印子峪 2000 NNW 336 侯台子 4000 NNW 379 合计 - - 24696 173 9.2.2 (1)厂内消防设施现状 本工程现有消防系统齐备,消防水管路压力大于0.3 Mpa,灭火后的消防水 通过地下污水管网排入小沙河。装置和储存区安装泄漏报警装置、公司火灾监测 和报警系统24小时不间断监控。一旦发生事故,可迅速切断事故点与周围系统 的联系,不会发生连锁反应。公司厂区内的厂房建筑均为二级以上耐火等级,厂 区内设有消防环形通道,通往主要装置和储存区的道路满足消防车通行要求。 (2)消防排水现状 本工程涉及的主要风险为有毒物质泄漏引起人员中毒、易燃易爆物质发生火 灾爆炸事故。一旦发生火灾爆炸,消防用水经地下污水管网收集后排入小沙河。 根据排水路线分析及周边5km范围调查,环境风险不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地、 自然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等区域。 9.2.3 本工程生产区南北西三面均被低山地包围,东面为厂前区和工厂生活区,与 马兰庄镇相接。从厂区内的整体布局来看,对各个工序的危险性、污染因素、相 互关联程度考虑周到,按照功能区集中分布,装置的布置和安全距离严格按照《工 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2001年修改版)的要求。 9.2.4 根据以上对现有工程的排查,本工程选址不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区 域。厂址半径5km范围内共有居住人口24696人,其中厂生活区紧邻该厂东厂界,与装置距离较近。该厂目前已制定有合理的事故应急预案,应急和消防设施 设备齐全,一旦发生事故,可迅速切断事故点与其它装置的联系,不会发生连锁 反应。主要储存区均已设置了隔水围堰。 目前该厂没有设置消防废水收集池和初期雨水收集池,以及相应的收集系 统,应在该扩建工程时补充修建。 174 9.3 9.3.1 在中型化肥企业中,以爆炸、高处坠落、中毒窒息事故最为多发,造成伤亡 情况也最严重。表9-8列举了1949~2002年中,中型化肥企业发生的922起事故中各类事故所造成的伤亡情况。 表9-8 1949~2002年中,中型化肥厂各类事故伤亡人数统计表 物车机高物化中类总体辆械触淹火灼处坍理学毒其别 数 打伤伤电 溺 灾 烫 坠塌 爆爆窒它 击 害 害 落 炸 炸 息 起922 101 77 191 83 2 12 53 205 14 17 46 44 38 数 重766 87 59 169 17 0 14 63 157 19 14 39 24 33 伤 死303 16 21 23 26 2 11 23 52 6 12 48 45 5 亡 由表9-8可见,死于爆炸事故的人数最多,达60人,占死亡总数的19.8%,其次是高处坠落,造成52人死亡,占死亡总数的17.2%,居第三位的是中毒窒 息,致使45人死亡,占死亡总数的14.9%。因而中型化肥厂应针对爆炸和泄漏 引起中毒窒息的事故而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措施。 9.3.2 根据本工程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存在着液氨泄漏和半水煤气爆炸泄漏等多 种情况,但半水煤气本身毒性较小,且爆炸事故本身不产生环境风险,液氨毒性 较大,泄漏后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影响,故本次评价主要考虑液氨的事故排放 情况。由于设备损坏或操作失误引起物料从贮罐泄漏,大量释放的有毒有害物质, 可能会导致中毒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对事故的分析通常是在假设的前提下进行 的,本工程氨库有九台规格为Φ2600×11300×22mm 3的液氨贮罐(卧式罐),是 主要的液氨贮存设备,假定其中一座贮罐发生泄漏事故。 9.3.3 液氨为有毒有害物质,侵入途经为吸入,贮罐一旦发生泄漏,会严重影响周 围的空气环境,从而损害人群的身体健康。液氨泄漏后一部分液体将会直接发生 闪蒸蒸发,其余液体将在罐体围堰内形成液池,并形成热量蒸发。假定贮罐泄漏 175 后,安全系统报警,操作人员在10min内使贮罐泄漏得到控制,并采取有效的收 集措施,假定事故情况为液氨贮罐阀门破裂造成泄漏事故,破裂孔径为40mm, 大气温度为25?。 泄漏量按下面公式计算: ,,2P,P0 Q,CA,2gh,Ld, 式中:Q――液体泄漏速度,kg/s; L C――液体泄漏系数,取0.62; d 2 A――裂口面积,m; P――容器内介质压力,Pa; P――环境压力,Pa; 0 g――重力加速度; h――裂口之上液位高度,m。 液体泄漏后会向环境中蒸发,由于氨的沸点为-33.4?,故会发生闪蒸蒸发和热量蒸发,没有质量蒸发存在,蒸发速率按下面公式计算: 过热液体闪蒸量可按下式估算: Q=F?W /t 1T1 式中:Q——闪蒸量,kg/S; 1 W——液体泄漏总量,kg; T t——闪蒸蒸发时间,s; 1 F——蒸发的液体占液体总量的比例;按下式计算 ,TTLb,FCp H 式中:C——液体的定压比热,J/(kg?K); p T——泄漏前液体的温度,K; L T——液体在常压下的沸点,K; b H ——液体的气化热,J/kg。 热量蒸发的蒸发速度Q按下式计算: 2 ,S,,TT,,0bQ,2 H,,t 式中:Q——热量蒸发速度,kg/s; 2 176 T——环境温度,k; 0 T——沸点温度;k; b S ——液池面积,m2; H——液体气化热,J/kg; λ——表面热导系数(见表A2-1),W/m?k; α——表面热扩散系数(见表A2-1),m2/s; t——蒸发时间,s。 假定最大可信事故污染物泄漏量及发生频率估算见表9-9。 表9-9 最大可信事故污染物泄漏量和蒸发速率 容积 规格 事故 泄漏量蒸发速率发生频率 类别 压力 3(m) (m) 类型 (kg) (kg/s) (次/a) 液氨贮罐 Φ2.6×-6泄漏 <1×1060 1.9MPa 22200 5.71 (卧式罐) 11.3 9.4 9.4.1 风险预测模式采用HJ/T2.2-93中的非正常排放地面浓度预测模式。以污染物 排气点的地面位置为原点,有效源高为He,平均风向轴为X轴,源强为Q,非正常排放持续时间为T,预测时刻为t。 A、有风情况(U?1.5m/s)预测模式 10 t时刻任一点(x,y,z)的浓度,以持续排放源模式为基础,按下式计算: 2,,,,Qy,,,,c(x,y,z),exp,,F,G 12,,2,u,,,,2,yzy,,,, k22,,,,,,,,,,2nhHz2nhHz,,,,,,ee,,,,Fexpexp,,,, ,,,222,2,,,,,,,,,,,,,,,zznk ,,,,,Ut,xx,,,,,,,,,1...............................t,T,,,,,,,xx,,,,,,G1,,,,Ut,xUt,UT,x, ,,,,,,,.......................t,T,,,,,,,xx,,,,, 式中:F——混合层反射项;G1——非正常排放项;h——混合层高度;k—— 反射次数,k=4。 177 B、小风静风(U<1.5m/s)预测模式 10 小风(1.5m/s>U?0.5m/s)和静风(U<0.5m/s)情况,t时刻地面任何一1010点(x,y,0)的浓度为: QA3C(x,y,0)G,, a23/22(2,),,0201 ,1,B,2A1,B.........................................t,T,,,122AA,11式中:G, ,21,,,,,,B,B,2AB,B.........................t,T14232,AA211,2201,,0,,,,,,AxyH,,02e,,, 0,A(uxvy)12,,2A;A001A2,22,,,,,,,,,22,,Huyvx1,,,,,,,,,,3Aexp(vu),,e,,,, 2A,,00102,,,,,,,,,,,, 2,,,,,,,,11,,,,,,,,,,,,BexpAA;B2AA,,112212,,,,tt,,,,,, 2,,,,,,,,11,,,,,,,,,,,,B2AA;BexpAA,,312412,,,,,,tTtT,,,,,, 式中:u,v——分别为x,y方向的风速;——是小风静风扩散参数的,01,,02回归系数。 2当事故排放源为面源时,并且S?1km,Y向和Z向扩散参数按下式进行修正: ay,1,,,X, y14.3 H,2,,,,X z22.159.4.2 为了说明不同气象条件下对周围空气环境的影响情况,分别选取静风和 1.9m/s风速B、D、E稳定度预测物料泄漏时的地面浓度。贮罐发生泄漏事故时 下风向各污染物地面浓度预测结果见表9-10。 178 3表9-10 液氨贮罐泄漏事故地面浓度预测结果 单位:mg/m 10min 30min 距离 距离 状况 (m) (m) B D E B D E 884.402550 4642.48 7913.317 0.457 6.516 12.974 50 218.6283100 1122.05 1898.378 0.485 7.829 17.327 200 95.1891150 465.5037 771.2698 0.505 8.529 18.382 400 51.9512200 234.995 376.2882 0.505 7.764 15.566 600 静风 31.9327250 129.1496 197.0048 0.484 5.949 10.651 800 21.0706300 73.4023 105.04 0.445 3.881 6.002 1000 10.3429400 23.6609 28.3956 0.393 2.190 2.852 1200 5.5065500 6.9527 6.5495 0.303 0.733 0.713 1500 3.0251600 1.7575 1.2153 0.215 0.193 0.135 1800 16649.9150 42283.26 85351.56 0.047 3.243 32.368 1000 4913.331100 13300.25 30645.25 1.496 45.725 384.866 1200 1392.358200 3946.44 10947.89 6.705 87.836 418.843 1400 659.170300 1910.064 3409.464 12.244 82.825 282.755 1600 有风 386.677400 1136.587 2198.5 14.095 52.711 79.364 1800 254.996500 742.945 1075.674 12.408 23.088 8.281 2000 169.773600 377.233 501.4717 5.713 2.013 0.017 2400 51.808800 21.629 0.4748 1.748 0.111 0 2800 10.1671000 0.626 0.0001 0.450 0.006 0 3200 9.4.3 3根据氨的毒理特征,人暴露于3500~7000mg/m浓度下会立即死亡;暴露于 3553mg/m浓度下可发生强烈的刺激症状;TJ36-79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 33许浓度为30mg/m;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20mg/m(一次 值)。 根据以上预测数据,液氨贮罐泄漏事故下在一定范围内会出现人员死亡现 象。短时间内静风情况下80m范围内,有风情况下300m范围内超过了立即致死浓度,在假定事故情况下在该范围内的工作人员会立即死亡;静风范围内180m 范围内、有风情况下600m范围内会超过553mg/m3的要求,在该范围内人员接触可发生强烈刺激症状,长时间接触会产生不适,可见在假定液氨储罐发生泄漏 的情况下,600米范围内对人体影响较大。 距离本工程氨库最近的敏感点为厂址东侧的职工宿舍,按照改扩建工程卫生 179 防护距离要求(新投产尿素装置500米范围内不得有居民区)搬迁后,该职工宿 舍距离氨库的距离为800米,超过了在假定液氨储罐发生泄漏情况下的较重影响 范围区,居民将会感受到较强烈的刺激症状,但不会有生命危险,且影响时间较 短,必要时可进行人员疏散。 9.4.4 9.4.4.1风险可接受程度分析 事故发生的条件很多,事故发生时的天气条件千差万别具有极大的不确定 性,发生事故的排放强度有多种可能。这样对风险事故的后果预测就存在着极大 的不确定性。 风险可表述为: 后果事故数后果,,,,,, 风险=概率,危害程度,,,,,,时间单位时间每次事故,,,,,, 风险的单位多采用“死亡/年”。安全和风险是相伴而生的,风险事故的发生 频率不可能为0。通常事故危害所致风险水平可分为最大可接受水平和可忽略水 平。表9-11列出了一些机构和研究者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和可忽略水平。 表9-11 最大可接受水平和可忽略水平的推荐值 -1-1机构或研究者 最大可接受水平(a) 可忽略水平(a) 备注 -6瑞典环保局 1×10 化学污染物 -6-8荷兰建设和环境部 1×10 1×10 化学污染物 -6-7英国皇家协会 1×10 1×10 -6Miljostyrelsen(丹麦) 1×10 化学污染物 -6Travis(美国) 1×10 对于社会公众而言最大可接受风险不应高于常见的风险值。在工业和其它活 动中,各种风险水平及其可接受程度见表9-12。一般而言,环境风险的可接受程 -6度对有毒有害工业以自然灾害风险值(即10/a)为背景值。 表9-12 各种风险水平及其可接受程度 风险值(死亡/a) 危险性 可接受程度 -310数量级 操作危险性特别高,相当于不可接受 人的自然死亡率 -410数量级 操作危险性中等 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改进 -510数量级 与游泳事故和煤气中毒事人们对此关心,愿采取措施预防 故属同一量级 -610数量级 相当于地震和天灾的风险 人们并不关心这类事故发生 -7-810~10数量级 相当于陨石坠落伤人 没有人愿意为这类事故投资加以预防 180 9.4.4.2风险评价分析 目前该厂记录中从未发生过液氨泄漏和半水煤气爆炸事件,所有设备和储罐 -6均能安全运行。根据有关资料,本工程重大风险事故的发生概率在10次/a以下。 在发生装置和贮罐爆炸事故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其风险值数量级可能 -5达到10,风险程度是人们所关心的,但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另外,本工程装置 距离居民区较远,环境敏感性比较低。 本工程设计采取了有效的安全措施,另外本工程的建设单位**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在多年的化工生产中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降低风险的规章制度,在管理、 控制、及监督、生产和维护方面具备成熟的降低事故风险的经验和措施,本工程 建设中将加以借鉴,在生产装置及其公用工程设计、施工、运行及维护的全过程 中将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成熟可靠的抗风险措施。因此,项目的安全性将得到 有效的保证,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概率应较小,环境风险属可接受水平。 9.5 9.5.1 9.5.1.1选址、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 (1)选址 本工程选址位于**市马兰庄镇西侧,周围分布的主要居民区为马兰庄镇(E侧800m处)、刘官营(NWW侧1200m处)和庄户沟(SW侧1250m处),并确定这三个居民聚居区为环境保护目标,均符合本工程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另有厂职 工宿舍紧邻厂址东侧,与最近的尿素生产装置的距离为210米,一旦发生风险事故会造成较大影响,本工程卫生防护距离为500米,该公司已承诺将距离尿素装 置500米范围内的宿舍区搬迁。 (2)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 施工建设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部门现行的设计规范、规定及标准。各生产装 置之间严格按防火防爆间距布置,厂房及建筑物按规定等级设计,高温明火的设 备尽可能远离散发可燃气体的场所。 根据车间(工序)生产过程中火灾、爆炸危险等级及毒物危害程度分级进行 181 分类、分区布置。合理划分管理区、工艺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及储运设施区,各 区按其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进行管理。 合理组织人流和货流,结合交通、消防的需要,装置区周围设置环形消防道, 以满足工艺流程、厂内外运输、检修及生产管理的要求。 9.5.1.2危险化学品贮存安全防范措施 (1)贮存设备、贮存方式要符合国家标准。 (2)每年进行一次对贮存装置的安全评价,对存在安全问题的提出整改方 案,如发现贮存装置存在现实危险的,应当立即停止使用,予以更换或者修复, 并采取相应安全措施。 (3)危险化学品必须贮存在符合国家标准对安全、消防的要求、设置明显 标志的专用仓库,由专人管理。 (4)本工程涉及主要为9台液氨贮罐,贮罐周围筑围堰(高1.5m),以防 止贮存物质泄漏时不至于扩散到围堰外,利于迅速收集。氨库现装有泄漏监控系 统,(有可夜视摄象头,泄漏报警装置)实施动态管理,消防设施消防栓、灭火 器、防爆灯等设施齐全,有静电报警仪一台,有防化服、空气呼吸器、防毒过滤 面罩各6套。 (5)管线采用较高的管道设计等级,较高的腐蚀裕量,对关键管道设计时 采用高一压力等级。除必要的阀门及仪表等,尽量减少法兰接头,以减少泄漏机 会。 9.5.1.3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 (1)煤气化、净化、合成等工序必须确保生产装置安全和作业场所有害物 质的浓度符合安全卫生标准。同时要求在装置检修时,必须严格执行安全动火规 程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检测规程,经安全部门同意后才能进入设备和进行检修 工作。 (2)造气净化等工序,为确保安全生产,在工艺设计中设有安全连锁和事 故紧急停车措施。 (3)为了保证人身安全,在工厂内设有气体防护站和医疗室,以便于煤气 中毒的防护和工伤的抢救。 182 (4)高层建、构筑物、高设备及液氨贮罐区都设有避雷措施。 (5)在液氨贮罐区周围设有围堤和喷水措施,以确保安全。 (6)为加强人身保护,车间和各工段操作岗位都设置防护专柜,备有防毒 (防一氧化碳气等)面具、胶靴、胶手套和防护眼镜等以供急需。 (7)对于压力容器和高压管线,在设计中和投产后,严格按照有关压力容 器的规定执行。所有一级焊缝,均进行100%X射线探伤 (8)装置厂房设有足够的泄爆面积,防雷防静电措施齐全,楼层平台池子 与梯子等均设有合乎标准的防护栏。吊装孔和设备孔(指设备安装后的备孔)均 封盖严实,装置室内外均有足够的照明系统。工程范围内的建(构)筑物的火灾 耐火等级均不小于二级;其防火分区、防爆措施、安全疏散等均遵照国家现行消 防法规的有关规定执行。 (9)备有应急电源,避免停电事故的发生。 9.5.1.4自动控制及电气仪表设计安全防范措施 (1)设计上选定先进可靠的生产流程,保证装置的安全生产,处理好易燃、 易爆物料与着火源的关系,防止泄漏出的可燃、易爆物质遇火源而发生火灾爆炸。 (2)设备和管道的设计、特别是高温、高压、低温的设备和管道,选择例 行的材料,制造安装及试压等,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3)因化学反应造成超温、超压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危险的设备,都设置自 控检测仪表,报警信号及紧急泄压排放设施。有突然超压或瞬间分解爆炸危险物 料的设备,设立装爆破板,若装导爆筒,应朝安全方向,并根据需要,采取防止 二次爆炸的措施。 (4)可燃气体放空管宜采取静电接地,并在避雷设施保护范围之内,其高 度符合下列要求:在设备区内的放空管,高于附近有人操作的最高设备2米以上;紧靠建筑物或在其内部布置的放空管高出建、构筑物2米以上。 改扩建工程应具备的防火、防爆安全装置见表9-13。 183 表9-13 改扩建工程应具备的防火防爆安全装置。 类别 名称 安装部位 目的用途 能达到的要求 当生产中的温度、压信号灯的颜色明显力、浓度、液位、流报警信号安全指标灯、工艺装置中工人操(红色)声响应与生速、配比等达到一定装置 铃等 作分散的地方 产中的噪声有区别,危险程度时自动发而且确保灵敏。 出声光报警信号。 联锁继电器、生产中对对工艺参防止误操作避免超安全连锁齐全有效、自动放空调节器自动放数的影响,有危险的温、超压、超速等而装置 管高出设备2米以上 空等装置 部位 发生事故。 生产中一旦出现超 安全阀、爆波压危险时,能够起紧急泄压锅炉、压力容器、机灵敏好用,要经常检片、防爆门、跳、破裂或开启而泄装置 泵出口等部门 查,定期检验 放空管等 压、避免爆炸事故发 生。 防止可燃气体、易燃保持液位并经常检一般安装在低于0.2安全液封(安液体、蒸汽逸出着查有否跑气现象,寒表压的气体管线与全水封) 火,起到熄灭,阻止冷地区防止液封(水生产设备之间 火势蔓延的作用。 封)冻结。 阻火器内装有金属阻火设备 一般安装在易燃易网,金属波纹网,砾阻火器要按规定进 爆气体、液体蒸汽的石等,当火焰通过狭行设计,其尺寸、孔阻火器 管线和容器设备之小孔隙,由于热损突隙大小、厚度要求能 间或排气管上 然增大,致使燃烧不够起到阻火作用。 能继续下去而熄灭。 9.5.1.5主要应急应变措施 对于生产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工况,要求设计中均要采取有效的应变措施,现 将主要具体措施简述如下: (1)火灾、爆炸应急措施 发现火灾人员立即向部门领导和总调中心报告;报告时讲明火灾地点、着火 物品、火势大小及周围的情况,值班员组织岗位人员用灭火器、消火栓、水管组 织灭火;尽量将周围易燃易爆物品转移或隔离;根据火势大小、严重程度,决定 疏散现场人员到安全区;总调中心值班员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 报告和打“119”电话报警;组织义务消防小组迅速集结,增援灭火;指挥抢险小组配戴空气呼吸器紧急抢救受困(伤)人员和疏散现场无关人员,划出警戒线; 184 医疗急救小组对抢救出来的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治;联络小组负责公司应急救援 指挥小组的通讯联络和信息传递工作;机动小组集结待命,随时准备投入救援战 斗;后勤保障小组要保证应急救援物资及时运到现场,协助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做 好其他后勤保障工作;负责派人到公司大门接消防队,带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 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后,由消防队负责指挥灭火。公司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协助做 好其他工作。 (2)危险化学品中毒应急措施 公司应急救援中心接到报告后马上组织救援。现场救护:佩戴氧气呼吸器进 入现场,疏散周围人员脱离危险区,将中毒人员从现场尽快抢救出来;想法关闭 毒物来源,防止毒物继续外逸;打开现场门窗,增强室内空气流通,或利用通风 设备排出有毒气体,喷水雾吸收有毒气体。现场急救:将中毒人员转移到空气新 鲜处,解开紧身的衣服;呼吸困难时立即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 般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心脏骤停时,施行胸外心脏挤压术。皮肤接触:脱去 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30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30分钟,就医。食入:给误食者口服牛奶、蛋清等。可催吐的要催吐,然后立即就医。 (3)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措施 发生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介质泄漏事故时立即按岗位操作法、紧急情况处 理方法处理,并向生产调度中心报警,报警人员应简要说明事故地点、泄漏介质的性质和程度、有否人员受伤等情况。生产调度中心接到报警后,要正确分析判断, 采取相应的工艺处理方案,控制事故扩大,并根据事故性质通知公司义务消防队、 机动处环保负责人到现场进行救援。义务消防队接到报警后,应迅速赶赴现场开 展施救工作,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 源,佩戴自给式氧气、空气呼吸器和穿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进入有 毒、有害介质泄漏区域施救时,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应急处理时 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掩护。通过消防水收集池收容,然后 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化处理后废弃。机动处环保负责人接到报警后,要立即 到事故现场或可能扩散的区域对有毒、有害介质进行监测,并提出人员疏散以及 控制、清除污染方案和措施。综合部接到报警后通知警卫队迅速设置警戒线,禁 185 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并根据当时风向,组织下风方向人员撤离有毒、有害 介质可能污染的区域至安全地带。在泄漏介质可能对社会环境造成影响时,由总 经办办公室向地方政府通报事故情况,取得支持和配合。机动处接到报警后,应 迅速组织抢险抢修,采取有效堵漏措施,控制泄漏量。事故发生后要注意保护现 场,由综合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分析原因,在24小时内填写“紧急情况处理报告书”,向生产调度中心、生产副总经理报告,必要时向公司总经理 及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9.4.2 (1)监测项目 环境空气监测:氨、一氧化碳。 (2)监测频次 事故发生后尽快进行监测,事故发生1小时内每15分钟取样进行监测,事 故后4小时、8小时、24小时各监测一次。 (3)监测点位 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和泄漏量大小,分别在距离事故源0m、100m、200m、400m不等距设点,设在下风向,并在马兰庄镇、刘官营、庄户沟各设一个监测点。 (4)监测方法 氨应急监测方法: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器:氨气敏电极检测仪;常用快速化学 分析方法:溴酚蓝检测管法、百里酚蓝检测管法;气体速测管。 一氧化碳应急监测方法: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器:固体热传导式、定电位电解 式、一氧化碳库仑检测仪、红外线一氧化碳检测仪;常用快速化学分析方法:五 氧化二碘比长式检测管法、硫酸钯-钼酸铵比色式检测管法;气体速测管。 (5)监测仪器 应急监测仪器见表10-14。 表10-14 应急监测仪器配备表 序号 名称 数量(台) 1 便携式气体检测仪 5 2 气体速测管 2 186 9.4.3 预防是防止事故发生的根本措施,但也应有应急措施,一旦发生事故,处置 是否得当,关系到事故蔓延的范围和损失大小。工程建成后,应建立健全本工程 事故应急救援网络。本评价要求企业要和本工程在重大事故时可能造成不良影响 的周边环境敏感点组成联合事故应急网络,抢险用具配置、急救方案确定中均要 求同时考虑,在进行各种演习中必须有周边环境敏感点居民共同参加。本报告列 出预案框架,以供企业在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时作参考。 (1)预案制定前的准备 制定危险源及其潜在的危险危害。主要包括危险品的状态、数量、危险特征、 工艺流程,发生事故时的可能途径、事故性质、危害范围、发生频率、危险等级, 并确定一般、重大灾害事故危险源。本工程应制定的主要危险源分布在装置区和 液氨储存区,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主要为装置爆炸、火灾和液氨泄漏事故, 重大事故的后果主要为人员接触有毒物质发生的危害、火灾爆炸事故的危害。 (2)预案的主要内容 ?应急计划区 对厂区平面布置进行介绍,对项目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化学危险品的数 量、危险性质及可能引起重大事故进行初步分析,详细说明厂区危险化学品的数 量及分布,确定应急计划区并给出分布图。 ?指挥机构及人员 主要包括指挥人员的名单、职责、临时替代者,不同事故时的不同指挥地点, 常规值班表。在指挥人员中必须包括**化肥股份有限公司有关部门的负责人。 ?预案分级响应条件 根据工程特征,规定预案的级别及分级响应程序。 ?应急求援保障 规定并明确应急设施、设备与器材,并落实专人管理。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主要包括事故报警电话号码、通讯、联络方法、较远距离的信号联络,突发 停电、雷电暴雨等特殊情况下的报警、通讯、联络。 ?应急措施 187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应急环境监测、抢险、救援和控制措施,由专业队伍负 责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监测,对事故性质、参数与后果进行评估,为指挥部提供 决策依据;二是应急检测、防护措施、清除泄漏措施和器材,包括事故现场、临 近区域及控制防火区域,明确控制和清除污染措施及相应设备。 制定不同事故时不同救援方案和程序(例如火灾爆炸应急方案和程序、停水、 电、气应急措施等),并配有清晰的图示,明确职工自救、互救方法,规定伤员 转运途中的医护技术要求,制定医护人员的常规值班表、详细地址和联络途径, 确定现场急救点并设置明显标志。 ?人员撤离计划 包括人员紧急撤离、疏散,应急剂量控制及撤离组织计划,明确事故现场、 工厂邻近区域、受事故影响的区域人员及公众对毒物应急剂量控制规定,制定医 疗救护程序。详细规定本厂事故情况下紧急集结点及周边居民区的紧急集结点, 确定紧急事故情况下的安全疏散路线。 ?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与恢复措施 规定应急状态终止程序,提出事故现场善后处理和恢复措施及邻近区域解除 事故警戒及善后恢复措施。 ?应急培训计划 应急计划制定后,要定期安排人员进行培训与演练,必要时包括附近的居民。 ?公众教育和信息 对工厂邻近地区开展公众教育、培训和发布有关信息。 9.4.3 本工程生产过程中使用和贮存一定量的易燃易爆和有毒的中间产品,根据物 料危害和重大危险源分析,其中半水煤气和氨是主要危险污染物。根据对假定最 大可信事故进行的风险计算和评价,液氨贮罐泄漏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并对下 风向600米范围内的人群产生较大影响,风险程度是人们所关心的,但在可接受 范围之内。本次环评针对风险事故针对性的制定了应急措施和应急预案框架。 根据唐山暴雨强度数据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应规定计算, 应设置不小于2700m 3的消防废水收集池和初期雨水收集池,并铺设相应管路, 可以收集装置和储罐的消防废水,以及全厂区前10分钟的初期雨水。 188 10. 10.1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项目的建设可能会对当 地的环境、居民的生活、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通过公众参与,可获知公众对项 目的各种看法和意见,让他们真正了解项目的实际情况。在环评过程中充分采纳 其可行性建议,尽量降低对公众利益的不利影响,从而使环境影响评价从实际出 发,维护人民的利益。对于环境资源损失补偿措施而言,公众参与尤为重要,它 们的有效介入可充实提高环评的可信度,有利于环评单位制定出最佳的环保措 施,使得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更趋于完善合理,从而最大限度发挥项目的综合 长期效益。 本次改扩建工程的公众参与工作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 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 10.2 本次改扩建工程在环境影响报告书被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受理前,进行了 两次公众公告和一次公众参与调查工作。 10.2.1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中规定:在《建设项目环境分类管理名 录》规定的环境敏感区建设的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 确定了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后7日内,第一次向公众公告 建设项目的信息,评价单位于6月20日在河北省环境保护局网站上做了第一次公众公告,第一次公众公告的内容见附件9。 10.2.2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中规定,建设项目在环境影响报告书编 制完成后,应当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前进行第二次公众公告,故评价单 位于8月4日在河北省环境保护局网站上做了第二次公众公告,同时在项目筹建 处提供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简本以备公众查阅。 189 10.3 10.3.1 本次评价公众参与调查的方法为公开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了解当地公众对 改扩建项目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汇总整理,形成公众参与调查意见。 10.3.2 公众参与调查表的内容见表10-1。 190 表10-1 公众参与调查表 被调姓名: 性别()男 ()女 查人年龄: ()18-35岁 ()35-50岁 ()50岁以上 基本职业: ()领导干部 ()一般干部 ()工人 ()农民 情况 文化程度:()大学以上 ()高中 ()初中 ()小学以下 建设 将现有12万吨/年合成氨装置的脱碳工艺改为NHD工艺,脱碳后的气体再通过联醇、甲烷化脱除CO、目的CO;另外,将闲置的尿素装置进行必要的完善,实现增产15万吨/年尿素的生产目的,并为其配套建设8万2及规吨/年合成氨生产装置,使该公司最终生产规模达到20万吨/年合成氨、35万吨/年尿素的生产规模。 模 建设 总投资:16677.6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化肥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厂区内 投资 地点 2265万元,占总投资的13.58% ?余热回收装置排放气、常压尾气吸收塔排气、尿素造粒塔排气、锅炉烟气、无组织排气等; 主要 ?造气废水、含油污水、生活污水、脱盐水站和各循环水装置的排污水以及生活污水等; 污染 ?锅炉和造气炉灰渣,变换炉、脱硫槽、合成塔的废催化剂 源 ?鼓风机、压缩机、造气炉、闪压机、大功率机泵、气(汽)体排放口等的噪声。 废气:烟尘、SO、CO 、HS 22主要 -建 废水:COD、BOD、SS、NH-N、CN 53污染 设 固废:锅炉灰渣、废催化剂 物 情 噪声:噪声值在80~95dB(A)之间 况 废气:造气吹风气等由现有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处理,利用气体燃烧产生的热量制得蒸汽供生产、 生活使用;再生塔顶蒸出的气体经常压尾气吸收塔用栲胶溶液脱除HS后经20米高的排气筒排放;2 新建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四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除尘效率为99.6%,炉内添加石灰石粉进行烟气 防治固硫和碱性石灰水洗涤脱硫,脱硫效率85%。 措施 废水:造气废水利用原15万吨/年合成氨的造气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另外,该公司拟对改扩建工程后 全厂排放的生产废水进行治理回用,实现生产废水零排放。 固废:灰渣出售做建材、废催化剂厂家回收。 噪声:减震降噪+建筑隔声、设置消声器。 合成氨生产工艺分为造气、净化、压缩合成等工序。 造气以焦炭为原料,采用固定层煤气化制取半水煤气,制取的半水煤气进入净化工段,净化工段包括原 料气变换、脱硫、脱碳工序,采用NHD法脱硫、脱碳。净化装置处理制得的气体经联醇、高压甲烷化处理 后经压缩后进入氨合成塔合成氨。 斯娜姆氨气提尿素生产工艺分为尿素和合成和高压回收、尿素提纯和中低压回收、尿素的浓缩与造粒以 及水解和解析等过程。 生 由合成氨厂来的CO和液氨经加压后送入尿素合成塔在100?、15.6Mpa条件下进行反应,出合成塔的产 2 工 反应物到汽提塔,使溶液中的CO2含量下降,然后尿素分别在1.8Mpa、0.45Mpa、0.035Mpa压力下进行提纯艺 和回收,浓缩后的熔融尿液由熔融泵送往造粒塔顶的旋转喷头造粒,造粒塔底部得到成品尿素颗粒,由皮带 简 机送至包装车间包装。来自真空系统的含有氨和二氧化碳的水,收集在工艺冷凝液槽中,然后经预热后,用介 泵送往解吸塔,解析塔的操作压力为0.45MPa(绝)。工艺冷凝液经解吸塔废水换热器预热后从第45块塔板 进料,含有水、尿素和少量氨和二氧化碳的工艺冷凝液送到水解器,在水解器中用2.3MPa(绝)以上的蒸汽 使尿素全部水解成氨和二氧化碳,由水解器出来的气体减压后进入解吸塔上部,与解吸塔出气汇合,进入解 吸塔顶冷凝器中冷凝,水解后的液体经预热器换热后进入解吸塔下塔顶部,下塔利用通入低压饱和蒸汽的再 沸器进一步解吸出氨和二氧化碳。由解吸塔下塔底部出来的净化废水与进解吸塔的工艺冷凝液换热后送出尿 素界区可做锅炉给水。 1 您对环境问题的看法 ()很关心()关心 ()无所谓 ()与我无关 大气环境 () 很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您认为该区水环境 () 很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2 域目前的环声环境 () 很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境质量如何 调 生态环境 () 很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查 3 该项目对当地经济的作用 () 促进 ()减缓 ()一般 内 4 项目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 明显 ()一般 ()不明显 容 5 对该项目选址所持的态度 () 支持 ()同意 ()不关心 ()反对 6 对该项目建设所持的态度 () 支持 ()不关心 ()反对 7 被项目污染的环境因素 () 空气 ()水 ()噪声 对该项目建设的具体建议 191 10.4 10.4.1 本项目在编制环评报告书过程中进行了两次公众公告,没有收到书面的和电 话的反馈意见。 10.4.2 (1)调查表收回情况 本次公众参与调查共发放调查表100份,实际收回100份填写意见的调查表。 在被调查人中性别构成男为67人,女为33人。 (2)被调查人员的基本情况 ?被调查人员的年龄构成 被调查人员的年龄构成详见表10-2。 表10-2 被调查人的年龄构成表 年 龄 18~35 35~50 ?50 人 数 38 43 19 ?被调查人的文化程度构成 被调查人的文化程度构成详见表10-3。 表10-3 被调查人的文化程度构成表 文化程度 小学以下 初中 高中 大学以上 人数 8 26 37 29 ?被调查人的职业构成 被调查人的职业构成详见表10-4。 表10-4 被调查人的职业构成表 职 业 领导干部 一般干部 工人 居民 人数 14 27 37 22 (3)调查结果 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影响调查结果统计详见表10-5。 192 表10-5 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影响调查结果统计表 您对环境问题的看法 (44%)很关心 (40%)关心 (13%)无所谓 (3%)与我无关 大气环境 (84%)很好(5%)较好 (10%)一般(1%)较差 您认为该区水环境 (0)很好(87%)较好 (9%)一般(4%)较差 域目前的环声环境 (0)很好(77%)较好 (21%)一般(2%)较差 境质量如何 生态环境 (0)很好(2%)较好 (17%)一般(81%)较差 该项目对当地经济的作用 (70%)促进(0)减缓 (30%)一般 项目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9%)明显(69%)一般 (22%)不明显 您对该项目所持的态度 (38%)支持(62%)同意(0)不关心(0)反对 您对该项目厂址选择的态度 (96%)同意 (0)不同意 (4%)不关心 该项目污染的环境因素 (22%)空气(62%)水(16%)噪声 (4)调查表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整理分析,对被调查人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归纳如下: a、对环境问的看法一项,84%的被调查人表示关心和很关心,13%的被调查人对此表示无所谓,另外3%的被调查人表示与己无关; b、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调查,84%的被调查人认为很好,5%的被调查者认为较好,10%的被调查人认为一般,1%的被调查人认为较差; c、对区域水环境质量调查, 87%的被调查人认为较好,9%的被调查人认为一般,4%的被调查人认为较差; d、对区域声环境质量调查,77%的被调查人认为较好,21%的被调查人认为一般,2%的被调查人认为较差; e、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调查,2%的被调查人认为好,17%的被调查人认为一般,81%的被调查人认为较差; f、对该项目对当地经济的作用调查,70%的被调查人认为起促进作用,30%的被调查人认为一般; g、对该项目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的调查, 9%的被调查人认为有明显影响, 69%被调查人认为影响一般,22%的被调查人认为影响不明显; h、对该项目所持态度的调查,100%的被调查人表示支持和同意,没有反对 意见; i、对该项目厂址选择的态度的调查,96%的被调查人表示同意,4%的被调 193 查人表示不关心,没有反对意见; j、对该项目污染的环境因素的调查,22%的被调查人认为是空气,62%被 调查人认为是水,16%的被调查人认为是噪声。 通过公众参与调查发现,大多数被调查公众对所生活的区域环境质量情况比 较关心,认为本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的经济起到了促进作用,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一 般。公众可以接受该项目建成后的环境改变,对该项目的建设表示同意和支持, 被调查公众中没有人反对改扩建工程建设的。 但是本工程的建设将不可避免地会对建设项目厂址周围空气、水、声环境 等造成一些不利影响,水污染问题是本次公众参与调查中公众比较关心的环保问 题,因此建设单位应充分考虑公众所提意见,加强环境管理,认真落实环保“三 同时”制度,以确保本次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得到贯彻落实,使工 程能够顺利实施。 194 11. (1)厂址符合城市规划 根据**市城市规划,厂址所在地马兰庄镇为发展工业为主的城镇,(以冶金 为主)。马兰庄镇周围区域内的工业企业除********化肥股份有限公司本厂外,主要还有**联旺公司球团厂、水厂铁矿、马兰庄铁矿、以及众多个体铁矿和铁选 厂。本次改扩建工程厂址在原公司内进行,不新征土地,因此厂址符合**市城市 规划。 (2)厂址选择的有利条件 ?利用已有闲置设备,投资少 本次拟对现有12万吨/年合成氨装置进行技术改造,改造闲置下来的部分设备 用于新建8万吨/年合成氨装置内,可以节省投资。 ?交通运输条件便利 **市县级以上公路有8条,与乡村公路形成纵纵贯全市的交通网。同时,大 秦、京秦和卑水铁路形成三角结构,承担起全市各镇铁路运输任务。厂址所在地 马兰庄镇境内卑水铁路、马杨公路均以马兰庄镇为终点,交通运输条件便利。 (3)从对周围环境影响分析 改扩建工程投产后,全厂由于SO 、TSP排放量的减少,对评价区域内各关2 心点的空气质量的影响总趋势是削减的。 改扩建工程后全厂生产废水实施零排放治理方案,可以避免污水经由小沙河 和滦河对周围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为防止浅层地下水的污染,厂区排水沟管、构 筑物,堆放场所均做防渗处理,因此改扩建工程后全厂对该地区地下水的影响较 现有工程将有所减小。 改扩建工程投产后全厂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性废物在加强管理、及时处理的 情况下,全部能够得到有效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根据噪声预测结果,改扩建工程投产后,厂界噪声达标,对周围声环境影响 不大。厂址东部的该厂生活区受改扩建工程噪声影响最大,但预测值也符合《城 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2级标准。 (4)从卫生防护距离分析 根据预测计算结果,本工程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值为380米,按照国家标准本 195 工程卫生防护距离取整数为400米。另外,根据河北省环境保护局冀环【2003】13号“河北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 知”中规定非城市地区对大气环境污染较重的化工项目与居民区距离不得少于 500m,因此确定本工程卫生防护距离为500m。根据现场调查结果,距离改扩建 工程新投产的尿素生产装置最近的敏感点为厂址东侧的职工宿舍,距离为210m,不符合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该公司已承若将该尿素装置500米范围内的职工宿 舍楼进行搬迁,保证其周围500米范围内没有居住区。 (5)从公众参与结果分析 对该项目的公众参与调查结果显示,厂址附近公众对该工程的建设100%的人表示支持与赞同,没有反对意见。 综上所述,在落实该厂部分职工宿舍楼搬迁,保证改扩建工程新投产的尿素 装置周围500米范围内没有居住区的条件下,改扩建工程的选址是可行的。 196 12. 12.1 ********化肥股份有限公司改扩建工程总投资16677.68万元,其中环保投 资2265万元,占总投资的13.58%。该项目不仅扩大了生产规模,适应了市场需 求的目的,而且改善了周围的环境状况,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5128.21万元,利税6354.72万元,经济效益是明显的。 本工程环保设施及环保治理费用估算见表12-1。 本次改扩建工程的污染治理设施,一部分利用已建成的原12万吨/年合成氨装置的污染治理设施,一部分利用在建甲醇工程的污染治理设施,剩余部分为新 增的环保设施,本次新增环保设施的投资为2265万元。 表12-1 改扩建工程环保设施及环保治理费用估算 环保投资估算 项目 设施或措施 (万元) 造气废水处理 利用甲醇项目的设施 造气循环水系统沉淀池扩容改造 15(新增) 增建煤泥浓缩池 10(新增) 利用新增尿素装置自尿素解析塔废液热力水解装置 带的热力水解装置 废水处理 利用在建工程设置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改造全厂排水管网 25(新增) 生产废水零排放治理设施 800(新增) COD在线监测仪 20(新增) 事故储水池 5(新增) 造气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 利用现有工程设施 常压尾气吸收塔 40(新增) 采用新型尿素造粒喷头 60(新增) 废气治理 锅炉烟气四电场静电除尘器等 1000(新增) 煤场、渣场设置喷淋设施 5(新增) 锅炉烟气在线监测议 50(新增) 噪声 选用低噪声设备、加装消声器 、减震降噪 200(新增) 固废处置 收集后合理处置,外售或由生产厂家回收 5(新增) 绿 化 绿化、美化 30(新增) 合 计 2265 197 12.2 (1)环保经济效益分析 采用环保措施后其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节约的能源、资源价值、废物综合利 用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及排污费和罚款的减少量等。环保措施经济效益见表12-2。 表12-2 环保措施经济效益统计表 序号 增加效益的途径 金额(万元) 1 副产蒸汽,回收热量,节约热资源 610 2 降低水耗、污水处理回用可节约水资源 297 3 减少排污费 40 4 外售炉渣、废催化剂 70 合 计 1017 (2)环保费用 环保费用包括环保设施运行费用、环保设施折旧、维修、管理费、排污费、 职工工资等,改扩建工程环保费用估算见表12-3。 表12-3 改扩建工程环保费用估算表 项目 费用(万元) 环保设施运行费 365 设备折旧费 215 管理、维修费用 153 其他费用 50 合计 783 (3)费用效益比 由表12-2和12-3可算出,年环保净收益=环保经济效益-环保费用= 1017-783=234(万元)。 可见,本工程环保经济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费用效益比Z=E/H kvf E:采用环保措施的经济效益; v H:环保费用。 f Z=1017/783=1.30 k 198 由此可以看出:改扩建工程建成投产后,年环保费用与其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之比为1.30。这说明改扩建工程所上的环保措施不仅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同时 具有相当明显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副产蒸汽,节约水资源、外售炉渣、废催 化剂、以及减少的排污费上。 12.3 改扩建工程后由于全厂实施生产废水零排放治理回用措施,可以减少废水中 COD排放量137.7t/a、氨氮排放量132.62t/a、氰化物排放量0.60t/a;锅炉采用 75t/h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由于该锅炉采用四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炉内添加石 灰石粉烟气固硫和碱性水脱硫,故可减少烟尘排放量92t/a、SO排放量233t/a,2 做到了增产减污。因此,改扩建工程后该厂对该地区环境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 的影响较现有工程将有所减小,有较好的环境正效益。 12.4 本项目采用国内较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 可以上缴较高的地方财税,对于振兴**市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较大贡 献,同时又增加了该企业内部及其附近下岗人员的就业机会,对社会也有贡献, 因此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199 13. ********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应本着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及态度,认 真对待环境保护工作。在工作中要始终贯彻执行我国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各项环 境保护法规,及时、准确、全面地对该公司今后的污染源现状、污染治理设施的 效率及企业周围的环境质量变化情况进行监控。为指导企业提高环境保护工作, 制定出了下列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计划。 13.1 13.1.1 ********化肥股份有限公司为股份制企业,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副总经理主 管环保工作。厂部设有安环处,有12名工作人员,具体管理全厂的环境保护工作。 13.1.2 (1)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及环境保护标准; (2)建立完善该企业的环境保护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经常监督检查各部门、生产车 间执行环保法规的情况; (3)编制并组织实施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 (4)搞好环境保护教育和宣传,提高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 (5)提高技术培训,提高工作素质; (6)组织全厂的环境监测工作,建立环境监控档案,在工程建设期间应监 督环保设施的实施; (7)制定生产车间的污染物排放指标和治理设施的运转指标,并定时考核 和统计,以保证各项环保设施常年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确保污染物排放达到国 家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指标。 13.2 13.2.1 该厂设有中央化验室,有5名兼职环保监测人员,负责承担厂内各类污染物监测任务,锅炉烟囱的烟尘、SO监测任务委托**或唐山市环境监测站承担。 2 200 13.2.2 (1)依据国家颁布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环保主管部门的要 求,制定全厂的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 (2)按有关规定及时完成全厂常规监测任务,建立污染源档案,并将监测 结果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3)定期分析监测结果及发展趋势,防止污染事故的发生,如发现异常情 况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 (4)参加本厂环保治理工程的竣工验收、污染事故的调查及分析工作; (5)搞好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监测工作正常运行,加强环 保监测人员的技术培训; (6)按规定要求,编制污染监测及环保指标考核表。 13.2.3 (1)废水监测 监测点位:废水处理站进、出口。 监测项目:pH、COD、BOD、氨氮、氰化物、SS。 5 监测频率:随时监测。 (2)废气监测 监测点位: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烟囱排放口和常压尾气吸收塔各设一个监 测点,厂界外上、下风向设立无组织排放监控点 监测项目:锅炉烟囱为:烟尘、SO 2 常压尾气吸收塔为:HS 2 厂界外上、下风向无组织排放监控点为:NH 3 监测频率:锅炉烟气正常情况每季度监测1次,非正常情况下视情况临时加 测;氨无组织排放监测频次每年2~4次。 (3)噪声监测 监测点位:四周厂界一米处各设一个监测点;厂区85dB(A)以上的生产 设备。 监测项目:声级值。 监测频率:厂界噪声每半年监测一次,昼间、夜间分别监测;厂区85dB(A) 以上的生产设备噪声,第一次彻底清查后,每年监测一次。 201 13.3 本项目建成后“三同时”验收一览表见表13-1。 表13-1 环保措施“三同时”验收一览表 投 资 污染源 治理对象 主要设施 处理效果 (万元) 冷却塔、塔式生物滤池、 利用甲醇废水处理造气废水 竖流式沉淀池 符合《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设施 标准》(GB13458-2001)二级标造气炉 造气循环水沉淀 15(新增) 准的要求 池扩容改造 增建煤泥浓缩池 10(新增) 处理后的废水送锅炉做软化水利用新尿素装置自尿素解析塔 解析废液 热力水解装置 使用 带的水解装置 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煤场、渣利用在建工程设置废场喷林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生活用水 生活污水 的生活污水处理装水 置 排水管采用钢筋混凝土 25 改造全厂排水管网 排水管网 管,水泥砂浆抹口 (新增) 事故排放的废水用泵打入造气事故储水池 事故排水 400×3×2 5(新增) 除尘系统做为补充水使用 COD在线监测仪 厂总排口 20(新增) 制得的软化水做为造气、合成循全厂生产废水 全厂生产废水 反渗透除盐装置 800(新增) 环水的补充水使用 吹风气燃烧后排放尾气达到《工利用现有12万吨/造气炉 造气吹风气 造气吹风气处理装置 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年合成氨造气吹风 (GB9078-1996)表2二级标准 气处理装置 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用栲胶溶液脱除HS后2常压尾气吸收塔 尾气 (GB14554-93)中二级标准的40(新增) 经25米高的排气筒排放 要求 尿素造粒塔 造粒塔尾气 新型喷头 尿素粉尘排放量大大减少 60(新增) 废 四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气 添加石灰石粉固硫和碱准》(GB13271-2001)表1、表1000(新增) 75t/h 性水脱硫,烟气经100米2 II时段标准 锅炉烟气 循环流化床锅炉 高的烟囱排放 锅炉烟气在线监测议 50(新增) 减少粉尘无组织排放量 煤场、渣场 粉尘 设置喷淋设施 5(新增) 造气炉、闪压机、鼓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噪消声器、减震降噪、建筑风机、压缩机、各种设备噪声 声标准》(GB12348-90)中的III200(新增) 声 隔声 泵类等 类标准 锅炉 燃煤灰渣 收集 出售做建材 固造气炉 灰渣 收集 出售做建材 5(新增) 废 中温变换炉、脱硫废催化剂 收集 生产厂家回收 槽、合成塔 30 绿化 (新增) 合计 2265 厂部分生活区搬迁 200 202 14. 14.1 14.1.1 14.1.1.1现有工程工程分析结论 3(1)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烟尘、SO平均排放浓度分别为175.5mg/m、430.7 2 3mg/m,能够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表1、表2二 类区II时段标准; (2)造气炉吹风气经余热回收装置处理后烟尘、SO平均排放浓度为80.2 2 33mg/m、554.3 mg/m,能够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 表1二级标准; (3)造粒塔排放废气中尿素粉尘浓度能够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 (4)尿素尾气洗涤塔、造粒塔排放废气中NH浓度能够达到《恶臭污染物3 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二级标准; (5)公司总排口pH、COD、BOD、SS、氰化物、硫化物、氨氮、石油类5 等污染物均能达到《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8-2001)二级标准; (6)厂界噪声监测值为44.1~59.6dB(A),低于《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II类标准。 (7)现有工程存在以下环境问题以及以新代老措施: ?现有工程尿素生产装置的解析废液含NH0.07%、尿素0.92%,做为锅炉3 水膜除尘循环水的补充水使用,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要求该公司在实施甲醇 在建工程的同时将现有运行装置的尿素解析废液一并处理,新上一套尿素解析废 液热力水解装置,处理后的废水送锅炉做软化水使用。 ?公司现有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直接排入厂内排水管网入总排口,不符 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在建工程拟新上一套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将全厂生活污水一并 处理。 ?目前现有工程造气循环水系统的塔式生物滤池因管理不善造成部分填料 203 堵塞使处理效率降低。要求该公司在实施甲醇在建工程的同时将现有塔式生物滤 池重新整修,更换填料,以提高该塔式生物滤池的处理效率。 14.1.1.2在建工程工程分析结论 (1)在建工程拟新建一套造气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利用气体燃烧产生的 热量制得蒸汽供生产、生活使用,燃烧后排放尾气中SO3 浓度为495mg/m、烟2 33尘浓度为75 mg/m、CO浓度为500 mg/m,能够达到《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 放标准》(GB9078-1996)表2二级标准,经35米高的烟囱排放。 (2)再生塔顶蒸出的气体经常压尾气吸收塔用栲胶溶液脱除HS后经252 3米高的排气筒排放,排放尾气量为4400 m/h,主要成份为HS,排放浓度100 2 3mg/m,排放速率0.44Kg/h,能够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二级标准的要求。 3(3)甲醇预蒸馏塔排放的不凝气气量为237.5 m/h,主要成份为H、CO、2 CO等,经收集加压后送造气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燃烧副产蒸汽。 2 (4)在建工程新开的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多管旋风除尘器+文丘里水 膜除尘器除尘,除尘效率为99%,炉内添加石灰石粉进行烟气固硫,脱硫效率 33?80%,处理后烟尘浓度为188mg/m,SO浓度为440.97mg/m,能够达到《锅2 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表1、表2 II时段标准,烟气经100 米高的烟囱排放。 (5)造气废水利用原15万吨/年合成氨的造气废水处理设施,废水经冷却 塔降温后循环使用,排污水经塔式生物滤池、竖流式沉淀池处理后氰化物浓度为 0.4mg/l、硫化物浓度为0.31mg/l、COD 40mg/l、SS 41mg/l,能够达到《合成氨 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8-2001)表2二级标准的要求;在建工程新增 生活污水量为2m333/h,厂内现有生活污水2m/h,拟新建处理能力为5m/h的生 活污水处理装置一套,将全厂生活污水收集后集中处理达标后与造气循环水系统 的排污水一并排入小沙河; 甲醇常压蒸馏塔排放的废水主要含有CHOH、3 CHOH,去造气炉夹套副产蒸汽,送入气化炉使用,不外排;在建工程脱盐水25 站、锅炉等的排污水与现有工程尿素循环水系统、脱盐水站、锅炉等的排污水经 反渗透脱盐装置处理后作为合成循环水系统的补充水使用,不外排。 204 (6)固体废物全部得到妥善处置和综合利用,排放量为0t/a。 (7)在建工程产噪设备均布置在厂房内,经预算计算,采取上述隔声降噪 措施后,昼间厂界噪声预测值在50.6dB(A)~57.6dB(A)之间,夜间厂界噪声预测 值在43.9dB(A)~49.9dB(A)之间,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II类标准要求,改扩建工程噪声治理措施可行。 14.1.1.3改扩建工程分析结论 (1)废气污染源及污染治理措施结论 ?改扩建工程新增一台75 t/h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供汽量为70t/h,锅炉燃料为山西白粉煤和造气炉渣,掺烧比例为7:3,混合煤质成份见表3-21,混合煤 3消耗量为8.90万吨/年,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量为66919.2m/h,采用四电场静电 除尘器除尘,除尘效率99.6%;燃烧系统按Ca:S=2.5:1的比例向炉内添加石 灰石粉进行烟气固硫和碱性石灰水脱硫,脱硫效率为85%,除尘、脱硫后烟气 中烟尘、SO33浓度分别为153.17mg/m、272.09mg/m,排放速率分别为10.25Kg/h、2 18.21Kg/h,能够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表1、表2二类区II时段标准,达标后的烟气经100米高的烟囱排放。 ?造气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燃烧产生的烟气 20万吨/年合成氨造气吹风气利用现有12万吨/年合成氨系统的余热回收装 置,处理工艺流程见图3-4。20万吨/年合成氨余热回收装置燃烧产生的烟气量为 99116.16m3333/h,烟气中烟尘、SO、CO浓度分别为75mg/m、495 mg/m、500mg/m,2 能够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表1二级标准,达 标烟气经25米高的烟囱排放。 ?常压尾气吸收塔排放气 原料气变换后气体中H3S含量在80 mg/m左右,经脱硫塔NHD溶液脱硫后2 3气体中HS含量下降至15mg/m左右,脱硫后的NHD富液进再生塔再生,再生2 塔顶蒸出的气体经常压尾气吸收塔用栲胶溶液脱除HS后经25米高的排气筒排2 33放。排放尾气量为4400 m/h,主要成份为HS,排放浓度100 mg/m,排放速率2 0.44Kg/h,能够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二级标准要求。 205 ?尿素造粒塔排气 3新增尿素生产装置造粒塔废气量分别为160984.85 m/h,主要污染物为NH3 3和尿素粉尘,NH排放浓度为30 mg/m,排放速率为4.83 Kg/h,能够满足《恶3 3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的要求;尿素粉尘排放浓度为100 mg/m,排放速率为 16.10Kg/h,能够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的要求,达标废气 由60米高的造粒顶直接排放。 ?尾气吸收塔排气 尿素生产过程中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气体在尾气吸收塔内用碳铵液吸收氨,吸 氨后的废气量为160.95 m3/h,废气中氨的排放速率分别为1.88 Kg/h,能够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的要求,尾气塔吸氨后的达标废气经30米高的排气筒排放。 ?无组织排放废气 改扩建工程无组织排放废气主要包括液氨储罐区和装置的排放气以及储煤 场、渣场的无组织排放气,通过类比该公司对现有工程罐区、装置无组织排放监 测结果以及同类企业的监测结果,本次改扩建工程无组织排放情况为:氨 4.37Kg/h、粉尘2.4Kg/h、甲醇0.25 Kg/h。 (2)废水污染源及治理措施结论 ?废水污染源 改扩建工程废水量为45m 3/h,主要包括造气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脱盐水 站、锅炉的排污水,生活污水,地面和罐区冲洗水以及其他废水,排放废水水质 为COD 44.47mg/l、BOD24.78mg/l、SS 43.80mg/l、氰化物0.28mg/l、硫化物浓5 度为0.20 mg/l、氨氮44.33 mg/l,能够达到《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458-2001)表2二级标准的要求。 ?污染治理措施 a、造气废水治理措施 12万吨/年合成氨装置造气废水量为5003 m/h,利用现有的造气废水处理设 3施处理;新增8万吨/年合成氨装置造气废水量为400 m/h,利用甲醇系统的造气 3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废水经冷却塔降温后循环使用,排污水量30m/h,氰化物 206 浓度为0.4mg/l、硫化物浓度为0.31mg/l、COD 40mg/l、SS 41mg/l、氨氮66.5mg/l,能够达到《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8-2001)表2二级标准要求。 b、尿素解析废液治理措施 新增尿素生产装置解析废液利用装置本身配套的水解装置处理,处理后的解 析废液作为锅炉用水使用。 c、含油废水治理措施 改扩建工程新增含油废水5m3/h,利用现有工程的含油废水治理措施处理, 该处理系统由隔油池、油水分离器等组成,捞出的油外售,澄清液作为造气循环 水系统的补充水使用。 d、生活污水治理措施 改扩建工程生活污水量为2m33/h,拟利用在建工程新建的处理能力为5m/h 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处理后COD浓度为60 mg/l、BOD浓度为30mg/l、5SS浓度为40mg/l。 (3)固体废物污染源及防治措施 改扩建工程固体废物70308.27t/a,全部得到妥善处置和综合利用,排放量为 0。 (4)噪声污染源及污染治理措施 改扩建工程噪声主要来源于压缩机、鼓风机、水泵等运转设备产生的噪声, 噪声值在85~95dB(A)之间,拟采用减振降噪+建筑隔声等治理措施。 14.1.1.3改扩建工程后工程分析结论 (1)改扩建工程后全厂蒸汽消耗情况 改扩建工程后全厂蒸汽总用量为240t/h,其中2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蒸汽消耗量为41 t/h,35万吨/年尿素装置蒸汽消耗量为60 t/h,在建20万吨/年甲醇工程蒸汽消耗量为130t/h,采暖及损失蒸汽量为9 t/h。 (2)改扩建工程后全厂锅炉供汽情况 改扩建工程后全厂所需蒸汽由3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开2备1)、2套供汽能力为35t/h的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以及合成氨和甲醇装置副产的蒸汽供 给。其中20万吨/年合成氨、35万吨/年尿素工程所需蒸汽由本次改扩建工程新 207 增的1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原有的1套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和合成氨装置 副产的蒸汽供给;20万吨/年甲醇所需蒸汽由原有的1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1套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和甲醇装置副产的蒸汽供给,剩余1台75t/h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备用。 (3)改扩建工程后全厂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 20万吨/年合成氨、35万吨/年尿素工程由改扩建工程新增的一台75循环流化床锅炉供给,供汽量为70t/h,锅炉燃料为山西白粉煤和造气炉渣,掺烧比例 为7:3,混合煤质成份见表3-21,混合煤消耗量为8.90万吨/年,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量为66919.2m 3/h,采用四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除尘效率99.6%;燃烧系统按Ca:S=2.5:1的比例向炉内添加石灰石粉进行烟气固硫和碱性石灰水脱 3硫,脱硫效率为85%,除尘、脱硫后烟气中烟尘、SO浓度分别为153.17mg/m、2 3272.09mg/m,排放速率分别为10.25Kg/h、18.21Kg/h,能够达到《锅炉大气污 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表1、表2二类区II时段标准,达标后的烟气 经100米高的烟囱排放。 ?造气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燃烧产生的烟气 20万吨/年合成氨造气吹风气利用现有12万吨/年合成氨系统的余热回收装 置。20万吨/年合成氨余热回收装置燃烧产生的烟气量为99116.16m3/h,烟气中 333烟尘、SO、CO浓度分别为75mg/m、495 mg/m、500mg/m,能够满足《工业2 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表1二级标准,达标烟气经25米高 的烟囱排放。 ?常压尾气吸收塔排气 原料气变换后气体中H3S含量在80 mg/m左右,经脱硫塔NHD溶液脱硫后2 3气体中HS含量下降至15mg/m左右,脱硫后的NHD富液进再生塔再生,再生2 塔顶蒸出的气体经常压尾气吸收塔用栲胶溶液脱除HS后经25米高的排气筒排2 33放。排放尾气量为4400 m/h,主要成份为HS,排放浓度100 mg/m,排放速率2 0.44Kg/h,能够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二级标准要求。 ?尿素造粒塔排气 208 35万吨/年尿素工程造粒塔排气分别由现有20万吨/年尿素造粒塔和新增15 33万吨/年尿素造粒塔排放,废气量分别为214646.46 m/h和 160984.85 m/h,主要 3污染物为NH和尿素粉尘,NH排放浓度为30 mg/m,排放速率分别为6.4 Kg/h 、33 4.83 Kg/h,能够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的要求; 公司拟对尿素造粒塔造粒喷头进行改进,采用新型的ZL-H型喷头,该喷头采用缓冲保温室,环形分液旋转等压均布器结构,使尿素粉尘的排放浓度降为 403 mg/m,排放速率分别为8.59 Kg/h、6.44Kg/h,能够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 放标准》二级标准的要求,达标废气分别由60米高的造粒顶直接排放。 ?尾气吸收塔排气 现有20万吨/年和新增15万吨/年尿素工程造粒塔尾气吸收塔内用碳铵液吸 收氨后的废气量分别为214.65 m33/h 和160.95 m/h,废气中氨的排放速率分别为 2.5 Kg/h和 1.88 Kg/h,能够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的要求,尾气塔吸氨后的达标废气分别经30米高的排气筒排放。 ?无组织排放废气 20万吨/年合成氨、35万吨/年尿素工程无组织排放废气主要包括液氨储罐区 和装置的排放气以及储煤场、渣场的无组织排放气。该公司煤场目前设有干煤棚, 但未安装洒水设施,本次改扩建工程后公司拟在煤场、渣场周围设置洒水设施, 每天上午、下午定时洒水,保证物料的含水率在8%左右。另外,还将采用遮挡 布对煤场、渣场的物料进行覆盖,防止风吹起尘。通过以上治理措施,将使公司 粉尘无组织排放量大大减少。本次改扩建工程后无组织排放情况为:氨4.37Kg/h、 粉尘3Kg/h、甲醇0.25 Kg/h。 ?在建20万吨/年甲醇工程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在建20万吨/年甲醇工程废气污染物排放量见在建工程。 (4)改扩建工程后全厂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 为了减轻滦河水质的污染程度,河北**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在实施甲醇工程时 已委托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将甲醇技改工程实施后全厂排放的废水进行治理回 用,本次改扩建工程在参考石家庄正元化肥有限公司(灵寿)污水零排放方案的 基础上,对在建工程提出的废水治理回用措施进行修改和完善,实现全厂生产废 水零排放。 209 (5)改扩建工程后全厂固体废物排放情况 改扩建工程后全厂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25326.77t/a,全部得到妥善处置和综合利用,排放量为0。 14.1.2 (1)改扩建工程产生的造气吹风气由现有12万吨/年合成氨装置的造气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处理,通过类比现有工程和其它同类企业的造气吹风气余热回 收装置,其外排烟气中烟尘、SO 的浓度能够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2 准》(GB9078-1996)表1二级标准。 (2)改扩建工程新建1台75t/h的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四电场静电除尘器 除尘,除尘效率为99.6%;采用炉内添加石灰石粉固硫和碱性石灰水脱硫,脱硫 效率为85%,锅炉烟气除尘、脱硫治理措施可行。 (3)尿素造粒塔采用新型高效变频造粒喷头,可使尿素粉尘排放浓度大大 降低,措施是可行的。 (4)尿素解析废水由装置自带的热力水解装置处理,处理后的废水送锅炉 做软化水使用。该方法广泛应用于尿素解析废液处理,治理措施是可行的。 (5)该公司采用的石家庄正元化肥有限公司(灵寿)的生产废水零排放治 理方案,该方案已经于2004年10月通过石家庄市环保局组织的专家论证,工程 完成后全厂生产废水实现了零排放,治理措施是可行的。 (6)改扩建工程固体废物全部得到妥善处置和综合利用,排放量为0,治 理措施是可行的。 (7)改扩建工程产噪设备均布置在厂房内并采取了减振降噪等治理措施, 经预算计算,昼间、夜间厂界噪声预测值均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II类标准要求,改扩建工程噪声治理措施可行。 14.1.3 (1)空气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结论 评价区域SO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相对较低,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 (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要求,尚有一定的环境容量;但由于地表植被少, 土壤裸露严重,造成大量二次扬尘,使得环境空气中TSP(可吸入颗粒物)普遍超标。 210 (2)地表水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结论 评价区域小沙河及滦河地表水因受区域内铁选厂选矿废水及********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工程所排生产废水的影响,使地表水体中部分监测断面的SS、氨氮指数超标。 (3)地下水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结论 地下水监测因子污染指数均在0.01~0.82之间,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类标准的要求,评价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整体良好。 (4)声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结论 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II类标准,敏感点噪声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 14.1.4 14.1.4.1空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 33(1)各评价点的SO小时浓度预测值在0.19650mg/m~0.31397mg/m之间,2 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中二级标准的39.30%~62.79%,均符合 标准要求。 33(2)各评价点的SO日均浓度预测值在0.02553mg/m~0.07945mg/m之间,2 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中二级标准的17.02%~52.97%,均符合 33标准要求。各评价点的TSP日均浓度预测值在0.27018mg/m~1.17033mg/m之 间,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中二级标准的90.06%~390.11%, 除2#水厂宿舍外均超标。超标原因为现状本底超标,而本底值超标是由于北方 地区天气干燥,二次扬尘现象普遍造成的。 (3)各厂界的NH3浓度预测值在0.2325~0.5083mg/m之间,占标准的比3 例为15.50%~33.89%之间,均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 1中厂界标准值的要求。 (4)本工程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值为380米,按照国家标准本工程卫生防护 距离取整数为400米。另外,根据河北省环境保护局冀环【2003】13号“河北 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中规定非 城市地区对大气环境污染较重的化工项目与居民区距离不得少于500m,因此确 211 定本工程卫生防护距离为500m。 (5)由于非正常排放装置均在厂区内部,距厂界距离均在200m以上,半 3水煤气煤气脱硫开车时排放的厂外HS最大浓度为0.00530mg/m,占标准的2 353%;厂外CO最大浓度为1.19650mg/m,占标准的11.97%。变换炉升温开车 3排气时厂外CO最大浓度为6.39090mg/m,占标准的63.91%,均满足标准要求。发生非正常排放时,前10min对地面有一定影响,而在30min后地面贡献浓度均为0,影响时间较短,而且,以上非正常排放情况的出现频率为3次/年,相对较少,所以本项目非正常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14.1.4.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由于**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对本次改扩建工程后全厂生产废水实施了零排放 治理回用,大大消减了现有工程外排水对小沙河和滦河的污染,对区域内厂址周 围地表水环境改善起到了有利的影响。 14.1.4.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由于改扩建工程后全厂生产废水实现了零排放,避免了所排废水经由小沙河 和滦河对周围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工程排放污水对地下水的污染途径主要来自厂 区内跑、冒、滴、漏的污水经土层渗透,为防止浅层地下水的污染,厂区废水沟 管、设施,堆放场所均做防渗处理,因此改扩建工程后全厂对该地区地下水的影 响较现有工程将大大减轻。 14.1.4.4固体废物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 改扩建工程后全厂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25326.77t/a,其中危险废物139.832t/a,占0.11%;一般固体废物125186.94t/a,占99.89%,,改扩建工程投产后全厂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性废物全部得到有效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 响。但是由于固体废物的产生量较大,********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应加强管理,及时处理产生的固体废物,避免大量堆存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 14.1.4.5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 改扩建工程新增噪声设备较少,且均具备较完善的降噪措施,因此对厂界贡 献值较低,最大为7#点49.3dB(A);现状监测值与改扩建工程贡献值和在建工程 212 预测值叠加后预测值范围为昼间53.7~59.1dB(A)、夜间46.8~49.9dB(A),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II类标准(昼间60dB、夜间50dB),对厂界声环境影响不大。 根据现场踏勘情况,厂址北、西、南侧均为山丘,东侧为该厂职工宿舍区, 受改扩建工程噪声影响最大。根据现状监测及预测结果,该职工宿舍现状声级值 昼间、夜间分别为53.3dB(A)、42.1dB(A),改扩建工程对该职工宿舍影响声级贡 献值为39.5dB(A),昼夜预测值为56.7dB(A)、47.2dB(A),均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级标准。 14.1.5 改扩建工程属清洁生产工艺,清洁生产水平在国内处于较先进水平。 14.1.6 《********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0万吨甲醇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于2004年5月通过河北省环保局的审批,批复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为:废气 中烟尘330.65t/a、SO1142.45t/a、工业粉尘170t/a;废水中COD 24.7t/a、氨氮2 37.9t/a;工业固体废物0t/a。 改扩建工程实施后后全厂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值按照在建甲醇工程批复的总 量指标给定:废气中烟尘330.65t/a、SO1142.45t/a、工业粉尘170t/a;废水中COD 2 24.7t/a、氨氮37.9t/a;工业固体废物0t/a。 14.1.7 对该项目的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对该项目选址所持态度,有96%的人表示支持和同意,有4%的人表示不关心;100%的人对该项目的建设表示支 持与赞同,没有反对意见。 14.1.8 改扩建工程生产过程中使用和贮存有一定量的易燃、易爆、有毒等原辅材料 及中间产品,主要为:NH3、甲醇、CO、HS、H等。该公司配备了先进的安22 全、防护、应急措施,设计中也对风险事故规定严格的对策措施,要求厂方根据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框架制定完善的环境应急预案。根据对假定事故的预测结果, 距离本工程氨库最近的敏感点为厂址东侧的职工宿舍,按照改扩建工程卫生 213 防护距离要求(新投产尿素装置500米范围内不得有居民区)搬迁后,该职工宿 舍距离氨库的距离为800米,超过了在假定液氨储罐发生泄漏情况下的较重影响 范围区,居民将会感受到较强烈的刺激症状,但不会有生命危险,且影响时间较 短,必要时可进行人员疏散。 根据唐山暴雨强度数据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应规定计算, 应设置不小于2700m3的消防废水收集池和初期雨水收集池,并铺设相应管路,可 以收集装置和储罐的消防废水,以及全厂区前10分钟的初期雨水。 14.1.9 厂址符合城市规划,具有投资少效益好、交通便利等有利条件、工程建成后 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并对环境有所改善,该公司已承若将距离新建尿素装置500米范围内的职工宿舍楼进行搬迁,保证改扩建工程尿素装置周围500米范围内没有居住区,公众参与有96%的人对该项目选址表示支持与赞同,4%的人表示不关心,因此,在落实该厂部分职工宿舍楼搬迁,保证改扩建工程新投产尿素装置周 围500米范围内没有居住区的条件下,改扩建工程的选址是可行的。 14.1.10 改扩建工程厂址选择符合城市发展规划和卫生防护距离要求,环保措施切实 可行,污染物达标排放并符合总量控制要求,经预测工程投产运行后不会对周围 环境产生明显影响,且附近公众均同意该项目建设。因此,在切实落实各项环保 措施和事故应急预案的条件下,在建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14.2 (1)建设单位必须加强生产管理,制定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杜绝跑、冒、 滴、漏,谨防事故发生; (2)按照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严格落实搬迁方案; (3)平时应加强环境管理,确保各项环保设施能够稳定达标。 214 ..................................................................................................................................... 1 1. .................................................................................................................................. 2 1.1编制依据 ............................................................................................................... 2 1.2评价原则和评价目的 .......................................................................................... 3 1.3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 3 1.4评价工作等级、评价重点及评价工作范围 ..................................................... 6 1.5环境保护对象及目标 .......................................................................................... 8 2. ................................................................................................................. 9 2.1自然环境概况 ....................................................................................................... 9 2.2社会经济概况 ..................................................................................................... 11 2.3城市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 ................................................................................ 12 2.4区域污染源调查 ................................................................................................. 12 3. ....................................................................................................................... 14 3.1现有工程 ............................................................................................................. 16 3.2在建工程 ............................................................................................................. 38 3.3改扩建工程 ......................................................................................................... 58 3.4改扩建工程后 ..................................................................................................... 83 4.................................................................................................... 94 4.1废气治理措施可行性论证 ................................................................................ 94 4.2废水治理措施可行性论证 ................................................................................ 97 4.3固体废物治理措施可行性论证 ...................................................................... 101 4.4噪声治理措施可行性论证 .............................................................................. 102 4.5厂区防渗措施 ................................................................................................... 102 4.6厂区绿化方案 ................................................................................................... 102 5. ........................................................................................ 103 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 103 215 5.2地表水现状监测与评价 .................................................................................. 107 5.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 110 5.4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 111 6.................................................................................................. 113 6.1空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113 6.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 144 6.3地下水环境质量影响分析 .............................................................................. 145 6.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 147 6.5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154 6.6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 157 7. ..................................................................................................................... 160 7.1国家及行业的产业政策分析 .......................................................................... 160 7.2清洁生产工艺与装备分析 .............................................................................. 160 7.3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分析 .................................................................................. 161 7.4产品指标分析 ................................................................................................... 161 7.5污染物产生指标分析 ...................................................................................... 161 7.6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分析 .................................................................................. 162 7.7环境管理要求 ................................................................................................... 162 8.................................................................................................. 163 8.1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因子 .............................................................................. 163 8.2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分析 .............................................................................. 163 8.3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值 .......................................................................... 164 9. ............................................................................................................. 165 9.1风险识别 ........................................................................................................... 165 9.2现有工程安全防范措施排查 .......................................................................... 173 9.3事故情况下的源项分析 .................................................................................. 175 9.4事故情况下风险预测 ...................................................................................... 177 9.5风险管理 ........................................................................................................... 181 10. .............................................................................................. 189 216 10.1调查目的 ......................................................................................................... 189 10.2公众参与调查过程 ........................................................................................ 189 10.3公众参与调查的方法与内容 ........................................................................ 190 10.4公示公告和公众调查表调查结果分析 ....................................................... 192 11. ............................................................................................... 195 12. ................................................................................................... 197 12.1环保投资 ......................................................................................................... 197 12.2环保措施经济效益分析 ................................................................................ 198 12.3环境效益 ......................................................................................................... 199 12.4社会效益 ......................................................................................................... 199 13. .............................................................................................. 200 13.1环境管理 ......................................................................................................... 200 13.2环境监测 ......................................................................................................... 200 13.3建设项目环保措施“三同时”工程 ........................................................... 202 14. ............................................................................................................... 203 14.1结论 ................................................................................................................. 203 14.2建议 ................................................................................................................. 214 217 (报审版) 评价单位: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1203号 编制时间:2006年7月 218 ******** 2035 委托单位 ********化肥股份有限公司 : 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评价单位 : **市环境监测站 监测单位 : 评价单位负责人 : 王路光 项目主管院长 : 胡晓波 项目负责人 : 岗证字第 号 审核人 : 岗证字第 号 报告书编写人 : 岗证字第 号 岗证字第 号 岗证字第 号 岗证字第 号 岗证字第 号 岗证字第 号 资料收集、数据整理 219 1 总论 2 区域环境概况 3 工程分析 4 环保治理措施可行性论证 5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6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 清洁生产 8 总量控制分析 9 公众参与调查与评价 10 事故风险评价 11 厂址合理性分析 1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3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4 结论和建议 220
本文档为【(220页)某化肥公司20万吨合成氨35万吨尿素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审版)优秀200页】,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3165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06KB
软件:Word
页数:275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27
浏览量:21